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泰山道教石刻看武则天的宗教信仰

从泰山道教石刻看武则天的宗教信仰

孽岳论丝

fMay.,2007V01.28No.32007年5月(第28影第3期)

从泰山道教石刻看武则天的宗教信仰

王永平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037)

[关键词]泰山;道士;武则天;道教石刻;宗教信仰

[摘要]武则天对道教是颇为迷信的,她不但亲临泰山参加了封禅大典,而且还9次派遣道士赴泰山行道,是唐代奉祀泰山最勤的统治者。她巧妙地利用泰山行道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同时还利用泰山行道来祈求长生神仙。她打破了历代封禅不准妇女参加的陈规,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与反传统精神。她是中国历史上在泰山留下最多历史痕迹的统治者之一。

[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3—0092—06

关于武则天的宗教信仰问题历来颇受学界的关注,传统观点多认为武则天佞佛抑道,对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从泰山保留下来的历代帝王行道的碑刻来看,武则天对道教是颇为迷信的。她不但亲临泰山参加了封禅大典,而且还9次派遣道士赴泰山行道,是唐代奉祀泰山最勤的统治者。这些活动除带有浓厚的宗教信仰的色彩外,还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武则天的宗教信仰颇有裨益。

泰山为五岳之尊,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泰山封禅和行道活动,留下了大量的石刻碑记。在陈垣先生主持编集的《道家金石略》中,收录了有关唐代诸帝派遣使者前往东岳泰山行道祈福活动的碑刻,约有21件,分别为高宗朝2件,武周朝7件,中宗朝3件,睿宗朝2件,玄宗朝3件,代宗朝2件,德宗朝2件…。其中高宗、武周朝的9次泰山行道活动,明显都与武则天有关,其频度大大高于唐代道教鼎盛时期的玄宗时代。从这9次泰山行道的碑刻记载来看,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朝廷所派遣使者的身份。其中主要是道士,他们大都属于皇室御用道士,有的还是道教中的头面人物,在当时的宗教界具有很大的影响。

如主持显庆六年(661)行道活动的东岳先生郭行真,是当时著名的道教徒,隶属于西华观道士。参加这次行道活动的还有同行弟子陈兰茂、杜知古、马知止等人。关于郭行真其人,据唐人刘肃《大唐新语》卷二“极谏第三”载:“始,则天以权变多智,高宗将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威福并作,高宗举动,必为掣肘。高宗不胜其忿。时有道士郭行真出入宫掖,为则天行厌胜之术。内侍王伏胜奏之。高宗大怒,密召上官仪废之,因奏:‘天后专恣,海内失望,请废黜以顺天心。’高宗即令仪草诏,左右驰告则天,遽诉。诏草犹在,高宗恐其怨怼,待之如初,且告之日:‘此并上官仪教我。’则天遂诛仪及伏胜等,并赐太子忠死。自是政归武后,天子拱手而已,竟移龟鼎焉。”所谓“厌胜之术”,是模仿所忌恨者制成小人,书其姓名,钉其身心,咒其速死的一种巫术。郭行真能够自由出入宫掖,并利用道术为武则天的政治活动服务,可见他与武则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后来,这个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的道教徒竟然弃道归佛,在当时的宗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在他弃道归佛之后不久,又发生了道士杜义于万岁通天元年(696)上表乞为僧人的事件旧1(卷十七《玄嶷传》),成为轰动当时宗教界的大事。

[收稿日期]2006—05—15

[作者简介]王永平(1966一),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从泰山道教石刻看武则天的宗教信仰

主持仪凤三年行道活动的叶法善,是唐代大名鼎鼎的道教徒。新、旧《唐书》都有他的传,另外还有唐玄宗御制的《叶法善碑》。唐代关于他的传说也很多。叶法善(616_702),字道元,一字太素,祖籍南阳叶县,后迁居处州括苍。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叶法善》条称;“四代修道,皆以阴功密行及劾召之术救物济人”;《旧唐书》卷一九一《方技?叶法善传》也称:“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从有关记载来看,其祖乾昱、曾祖道兴、祖国重、父慧明,下及法善…(唐?李邕:《唐有道先生叶国重墓碑》),法善侄仲容旧o(补编《叶法善》),以及其后人叶朗清、叶惠光、叶仙灵、叶修然、叶齐真、叶招福、叶招善、叶思庭、叶待贤、叶待正、叶庭芝、叶万春、叶光超等都是道士…(《宣阳观钟铭》),是一个典型的道士世家。叶法善道术高明,在当时颇有名气,曾参与唐代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得到李唐皇室的宠信。据《旧唐书》卷一九一《方技?叶法善传》载:“法善少传符篆,尤能厌劾鬼神。显庆中(656—61),高宗闻其名,征诣京师,将加爵位,固辞不爱。求为道士,因留在内道场,供待甚厚。时高宗令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法善上言:‘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覆其真伪。’帝然其言。因令法善试之,由是乃出九十余人,因一切罢之。法善又尝于东都凌空观设坛醮祭,城中士女竞往观之,俄顷数十人自投火中,观者大惊,救之而免。法善日:‘此皆魅病,为吾法所摄耳。’问之果然。法善悉为禁劾,其病乃愈。法善自高宗、则天、中宗历五十年,常往来山中,数召人禁中,尽礼问道。然排挤佛法,议者或讥其向背。以其术高,终莫之测。睿宗即位,称法善有冥助之力,先天二年(713),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仍旧为道士,止于京师之景龙观,又赠其父为歙州刺史。当时尊宠,莫与为比。”开元八年(720),叶法善卒,玄宗特下诏悼念,并追赠越州都督。后来唐玄宗、肃宗还曾撰有《叶法善像赞》予以追念。直到宋代,叶法善还受到统治者的尊崇,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正月,封致虚见素法师,宣和二年(1120)六月又加封灵虚见素真人。

虽然仪凤行道碑并没有明确说明这次活动与武则天有关,但从有关记载来看,从显庆五年(660)开始,唐高宗有意识地让武则天参与朝政;到麟德元年(664),武则天已经是“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以至“中外谓之‘二圣”’E4](卷二百)。像派遣叶法善于泰山行道这样的大事,武则天是不会不知道的。另据《太平广记》卷二十六《叶法善》条载:“则天征(叶法善)至神都,请于诸名岳投奠龙壁。”仪凤泰山行道,大概就是其中之一。

主持圣历元年行道活动的大桓观主桓道彦,也是当时京城著名道徒。他和当时朝士来往密切,著名儒生、朝廷大臣王绍宗就和他关系密切。王绍宗之兄即隐居中岳的太和先生王玄宗临终之际,桓道彦在倾4,吟听了遗嘱∞1(王绍宗:《大唐中岳隐居太和先生琅琊王征君临终口授铭并序》)。高宗、武周、中宗时期,佛道斗争剧烈。在当时的佛道之争中,桓道彦是一位颇为引人注目的活跃分子。他除了主持圣历泰山行道活动外,还在神龙元年(705)中宗诏僧道定夺《化胡成佛经》真伪时,据理力争。当时,和尚道士盛集内殿,互作辩论,争执难下。同年九月十四日,中宗下令:“仰所在官吏废此伪经,刻石于洛京白马寺,以示将来。”洛京大恒道观主桓道彦等上表固执[21①(卷十七《法明传》)。洛阳大恒道观是当时的一座著名的国立官道观,经常为皇室服务,除了圣历行道外,还参预了长安四年十一月、中宗神龙元年、玄宗开元十九年(731)的泰山行道活动。

另外,像主持了天授行道的金台观主中岳先生马元贞、主持了万岁通天二年行道的东明观三洞道士孙文俊、主持了久视二年行道的东都青元观主麻慈力、主持了长安元年行道的金台观主赵敬,以及主持了长安四年九月行道的内供奉、襄州神武县云表观主玄都大洞叁景弟子、中岳先生周玄度、金州西城县玄宫观道士梁悟玄等;也都是当时著名的道士。他们所在的道观,也都是当时著名的国立官道观。其中金台观参预了两次泰山行道活动,是一座颇为引人注目的道观;云表观主周玄度的身份还是内供奉,也是可以自由出人宫廷的御用道士;最可值得注意的是,在久视二年和长安元年的行道活动中,还出现了一类“侍者道士”麻宏信、刘守贞、王怀亮等,关于侍者道士,不见他书记载,大概也是能够自由出人宫掖、侍奉帝后、为皇室服务的御用道士‘6|。

除了由道士主持行道活动外,还有宦官和地方官员参予此事。宦官一般是由中央派遣随道士一同前往的,比较重要的行道活动一般都派宦官一同前往。如天授行道,因大周革命,派内品官杨君尚、欧阳智琮一同

①书中写作桓彦道,《佛祖通载》作桓道彦。另据泰山行道碑《岱岳观碑(五)》及《王征君临终口授》当作恒道彦。

尊岳论丝f^嘶.,2007v01.28No.32007年5月(第28卷/第3期)(DongYueTribune)

前往;长安四年十一月行道,派承议郎行宫闱令刘德慈、卸口口等一同前往。目的都是为了郑重其事。而地方官参予协办此事,则是为了从人才、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充分的保证。这些地方官都临时加以专检校、专当官、祗承官、专管官等差遣,专办斋醮、造像、勒石等事宜。

从这9次泰山行道的活动内容来看,可以清楚地反映出皇室行道的一定仪规和程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斋醮。唐代是道教斋醮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所谓“斋”即斋戒;“醮”为醮法,是以供养来通神的法术,通常斋醮并行。据《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卷十六说:“烧香行道,忏罪谢愆,则谓之斋;延真降圣,祈恩请福,则谓之醮。斋醮仪轨,不得而同。”¨1(V9,P478)斋法讲究严修,醮仪要求竭诚。“斋以谢咎,醮以度厄。”这就是所谓“斋有法,醮有仪”"1(《中都十方大天长观普天大本醮感应碑》,V19,P720),各有一套科仪格式。据《隋书》卷三十《经籍志》四解释:“其洁斋之法,有黄策、玉策、金策、涂炭等斋。为坛三成,每成皆置绵慈,以为限域。傍各开门,皆有法象。斋者亦有人数之限,以次入于绵葩之中,鱼贯面缚,陈说愆咎,告自神祗,昼夜不息,或一二七13而止。其斋数之外有人者,并在绵楚之外,谓之斋客,但拜谢而已,不面缚焉。而又有诸消灾度厄之法,依阴阳五行数术,推人年命书之,如章奏之仪,并具贽币,烧香陈读。云奏上天曹,请为除厄,谓之上章。夜中,于星辰之下,陈设酒脯麦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之为醮。”由此可见,斋法与醮仪,都是道教的祭祀仪式,仅功用不同而已。道教崇敬神仙,注重祭祀祈祷,建斋设醮。到隋唐时期,斋醮仪轨逐渐发展成为道教常行的科仪。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斋醮活动亦13趋盛行。唐玄宗御敕编撰的《唐六典》将道教斋醮科仪列为国家祀典,其记斋醮科仪内容为:“斋有七名:其一日金策大斋,调和阴阳,消灾伏害,为帝王国主延祚降福。其二日黄篆斋,并为一切拔度先祖。其三曰明真斋,学者自斋,斋先缘。其四日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13水官为下元,皆法身自忏愆罪焉。其五13八节斋,修生求仙之法。其六日涂炭斋,通济一切急难。其七日自然斋,普为一切祈福。”旧o(卷四)

唐代帝后崇信斋醮祈福禳灾的功效,为求自身的福寿和国家的太平,对斋醮活动颇为重视。号称五岳之尊的泰山,历来被认为是吉祥之地,是神的化身,它能知天意、占吉凶,因而历代帝王不是亲自登临,就是经常派遣使者祭告,祈求泰山神灵赐福,以永保江山社稷的稳固。唐代帝王也非常重视泰山行道,尤其是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泰山斋醮活动更加频繁。

唐代帝后泰山斋醮,始于高宗、武后时期。高宗显庆六年二月二十二13,敕使东岳先生郭行真,弟子陈兰茂、杜知古、马知止,奉为皇帝、皇后七13行道,“此为泰山设醮之始”一1(卷.五-1-z-)。之后武则天更是频繁地派遣使者前往泰山斋醮祈祷。

唐代皇室泰山行道最重视金篆斋。长安元年,于太山灵坛修金录(篆)宝斋三13三夜,又口观侧灵场之所设五岳一百廿架醮礼,金龙玉璧并投山;长安四年十一月,建金篆大斋四十九13,行道设醮,奏表投龙荐璧。金篆斋的主要功能是祈禳,祈求神真保佑帝王,安民镇国。据唐末道士杜光庭所撰的《金策斋启坛仪?序事》说:“金策为国主帝王镇安社稷,保佑生灵,上消天灾,下禳地祸,制御劫运,宁肃山川,摧伏妖魔,荡除凶秽。”L7o(V9,P67)所以,凡三元13和皇帝诞日,要例行金篆大斋,为国祈祷。

圣历行道,也设金篆宝斋河图大醮,漆13行道,两度投龙,仪式有加。关于河图醮,还见于仪凤行道,修斋设河图大醮,作功德十二夜。所谓河图醮,虽未详其坛位仪式,但在刘宋太极太虚真人《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下《醮请品》中即有此醮之记载,大约在南北朝时道教的醮请法门已有五帝醮、七星醮、六甲醮、三师醮、五岳醮、三皇醮、三一醮、河图醮、居宅醮、三五醮等等名目,前四醮是请天神,后六醮是请地神。设金篆宝斋河图大醮,斋醮并行,告天谢地,这是唐代泰山行道常见的一种仪式。

此外,长安四年九月行道,自于名山大川投龙璧,修无上高元金玄玉清九转金房度命斋叁13叁夜行道,陈设醮礼。据《金策大斋启盟仪》载:“斋法见于道家者,凡二十有七品,其源出于灵宝,一日太真斋,二13上清斋,三日大洞斋,四曰金房斋,此四斋者,不假人为,与天为徒,所谓内斋者也。”此斋大约就是金房斋的一种,94

从泰山道教石刻看武则天的宗教信仰属于道教内斋。

2.投龙。唐代道教斋醮中,还有一项投龙仪式,以告谢天地。投龙仪式是将写有消罪愿望的文简和玉璧、金龙、金钮,用青丝捆扎,举行醮仪后,投入名山大川、岳渎水府,作为升度之信,以奏告三元。投龙仪式多用于国家斋醮,以祈求保安宗社。投龙地点多在道教的洞天福地。杜光庭在《天坛王屋山圣迹序》中说:“国家保安宗社,金篆籍文,设罗天之醮,投金龙玉简于天下名山洞府。”【l叫(卷九三一,P9730)道教的投龙仪式源于天、地、水三官信仰,刘宋时已初步形成投龙祭祀仪式。到唐代,祭天、地、水的投龙仪式,已成为国家斋醮祭祀大典。唐代有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之制,道教认为五岳皆有洞府,是投龙的最佳之处,所以规模最大的投龙仪式常在五岳举行,其中尤以泰山投龙活动最为频繁,也最为隆重。

唐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斋醮投龙仪式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天授二年,武则天以大周革命,敕命金台观主马元贞往五岳四渎投龙,作功德。马元贞等在东岳泰山举行章醮投龙,作功德十二昼夜;之后,顺便谒孔夫子庙,题石记之;又作功德于淮渎,为国章醮、投龙;次年,又于济渎庙中行道,设斋醮、投龙、作功德。此外,像圣历行道,更是两度投龙,仪式有加。另外,像久视二年(701)正月,派遣东都青元观主麻慈力,内赍龙璧、御词、缯帛及香等物,往泰山斋醮投龙;长安元年十二月,也举行了金龙玉璧的投山仪式;长安四年九月敕令,于名山大川投龙璧,泰山斋醮投龙也在其中。长安四年十一月行道,设醮,奏表投龙荐璧。这些活动都曾勒石题名,传诸后世。’

现存河南省博物馆的投龙金简实物,是于1982年5月发现于河南登封中岳嵩山峻极峰北侧,是武则天命道士胡超投于嵩山,金简长36.3em,重2479,双钩镌刻投龙文63字,内容是:“上言:大周国主武璺,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璺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13甲寅小使臣胡昭(超)稽首再拜谨奏。”…(P93)这通金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武则天时期派遣道士于天下名山大川斋醮投龙的活动,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

3.造像、写经。关于造像与写经,饶宗颐先生曾有论述:“唐时道士建醮,必造元始天尊像并壁画,敬书《本际经》、《度人经》,习以为常。”…1从武则天派遣道士泰山行道的活动来看,此论断颇有见地。如:显庆行道,造素(塑)像一躯、二真人夹侍;仪凤行道,敬造壁画、元始天尊、万福天尊象两铺;天授行道,于岱岳观造元始天尊像一铺、并二真人夹侍。于济渎庙以口彩造元始天尊并夹侍二仙;万岁通天行道,造石天尊像壹躯、并二真夹侍;圣历行道,用斋醮物奉为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敬造等身老君像壹躯、并二真人夹侍;长安元年行道,又口镇彩纱缯敬造东方玉宝皇上天尊一铺,并二真人仙童玉女等夹侍,口口口口供养;长安四年行道,以本命镇彩物奉为皇帝敬造石玉宝皇上天尊一铺十事,并壁画天尊一铺廿二事,敬书本际经一部,度生经千卷,以兹功德,奉福圣躬等。从这些记载来看,武则天时泰山造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壁画;一类是雕塑。雕塑又可分塑像和雕像,塑像一般为泥塑彩绘,雕像一般为石雕彩绘。凡造像少者止一躯,多则谓之一铺。造像形象形式多样,有元始天尊、万福天尊、老君像、东方玉宝皇上天尊、玉宝皇上天尊(与前者大概是同一类)、真人、仙童、玉女等。

写经仅见于长安四年十一月行道。所书《本际经》,是唐代道教的一部重要经书,由隋及初唐道士刘进喜、李仲卿等所造作,此经吸收了佛教与玄学的思想,反映了南北道教各系传承的交融与大一统局面,大大提高了道教的理论思维水平。从近代敦煌石窟所发现的《本际经》写本来看,卷帙甚多,累计已达106件,约占敦煌道书卷子的1/4,其中就有武则天时书写的012](P225)。

《度生经》,大约就是《度人经》。《度人经》,原名《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后来又名《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该经为灵宝经系之首经,大约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后来被奉为道教首经、万宗之宗¨纠(P351)。唐代规定:“诸色人中有情愿人道者,但能暗记《老子经》及《度人经》,灼然精熟者,即任人道。”【141(卷五十《尊崇道教》)可见人道的标准之一就是必须精通《度人经》。该经以尊崇元始天尊为至高无上之神,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据说:“闻之者神襟明畅,飘然有飞跃腾凌之意;听之则神和于内,气逸于外。可以致道,可以延龄。……故能保制劫运,召役鬼神,招真集灵,通神达妙,无所不能。万魔睹之以摧伏,百神仰之以朝宗。”【15](卷九三二杜光庭:《L_kN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序》)教人们皆当齐心修斋,六时行香,诵念道经,以求降福消灾,登真成仙,所以受到唐人的重视。

4.刻石记录。当斋醮、投龙、造像、写经等一系列行道活动完毕后,一般都要勒石纪功。内容有行道时

95

尊岳论丝fMay.,2007v0J.28N0.32007年5月(第28卷-/93期)(DongYu。眦un。)

间、行道目的、祥瑞、主持行道者和参予行道者,等等。正是这些行道石刻碑记,为我们研究武则天时期泰山行道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武则天之所以如此频繁地派遣使者赴泰山行道,主要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武周革命;二是长生延寿。从这9次泰山行道活动的内容来看,可以清楚地反映出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政坛的新动向。

显庆行道反映了武则天在政坛上逐渐崛起的历史事实。唐代帝后泰山行道活动始于高宗显庆六年二月,就在这月宣布改元为龙朔,所以也称为龙朔元年。显庆行道的背景正好反映了武则天从政坛上逐渐崛起的过程。武则天是在永徽六年(655)被立为皇后的,次年二月,高宗、武后就派遣道士郭行真赴泰山为皇帝、皇后行道。这里把高宗与武后并列,是颇为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考察唐代帝后泰山行道碑记,只有中宗朝有过这种情况,而中宗朝之所以会出现类似情况,是与韦后在当时政坛上的特殊地位有关。联系到郭行真乃武则天所宠信的道士这样一个角色,这就有理由使我们认为这次泰山行道活动,实际上反映了武后在政治上的地位正在崛起并逐渐得到巩固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就在显庆行道以后不久,武则天又建议泰山封禅。封禅大典是一个王朝规格最高、规模最宏大、用人最多,最能展现皇帝治国安邦辉煌业绩的一次至高无上、代表国家面貌和皇帝德能的声势浩大的庆典活动。封禅活动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能举办的典礼,在此之前,也才不过有十多个皇帝登封泰山。唐太宗一生都想举办封禅,但由于初唐承大乱之后,百废待兴,条件一直不具备,也就始终未能成行。而就在武则天辅佐唐高宗治理国家以后不久,就出现了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祥和局面。麟德二年(665),“是岁大稔,米斗五钱,辫麦不列市。”¨刮(卷四《高宗纪》上)就在这年的冬十月,武则天向唐高宗提议请封禅,高宗马上同意了武后的建议,立即发车驾东封。次年正月,“车驾到泰山顿,是日亲祀吴天上帝于封祀坛,以高祖、太宗配飨。己巳,帝升山行封禅之礼。庚午,禅于社首,祭皇地祗,以太穆太皇太后、文德皇太后配飨;皇后(即武则天)为亚献。”¨刮(卷五《高宗纪》下)泰山封禅历来是不准妇女参加的。而武则天参加封禅大典,在首开妇女参加封禅大典先河的同时,也向百官群臣和九州四夷以及所有臣服的属国君主展示了自己杰出的政治才能,这为她后来顺利登上皇帝宝座产生了重要影响。

天授行道反映了武则天革唐命、建立大周政权、正式登上皇帝宝座的历史事件。垂拱四年(688)五月,获“宝图”于洛水,以为天授,称之日“天授圣图”,武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又亲自告谢昊天上帝。天授元年(690),改唐为周,武则天正式称帝,上尊号为圣神皇帝。次年二月,武则天就派遣道士马元贞携弟子杨景初、郭希玄,以及内品官杨君尚、欧阳智琮等往“五岳四渎投龙,作功德”,告谢天地。在泰山,章醮投龙,作功德一十二日夜,又敕造石元始天尊像一铺,并二真人夹侍。此后,马元贞又谒孔子庙,还在淮河、济水等地行道,祥瑞频现,日抱戴、重晖、五色祥云、仙鹤回翔、天花舞空等,勒石纪铭,留下了记载。

武则天晚年的泰山行道次数明显增加。武周朝泰山行道活动总共才7次,除了天授行道告大周革命成功外,其余6次都在697年以后,其中就有701年2次,704年也是2次。这6次泰山行道活动,除了因为武则天晚年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追求长生神仙、祈福延寿的动机日愈强烈之外,其实敏锐的历史学家已经觉察到:“697年后,在官僚中,道教倾向已经加强这样一种时代气氛。”【l叫这种气氛是与武则天晚年在考虑接班人的人选问题上,日益倾向于还政于李唐的政坛新动向有关的。

武则天晚年,随着年龄日愈增高,迷信道教金丹术、幻想长生不老之心日愈强烈。她曾遣使召道士司马承祯,是闻其有服饵之法;令道士叶法善采药并遍祷名山,是由于他会炼金丹;召道士张果,是因为时人传其有长年秘术;命方士武什方赴岭南采药炼丹,是其自言能合长年药;以蒲轮征隐居豫章西山的道士胡惠超,也是基于此。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受到晚年武则天的宠信的奥妙之一,也在于他们投其迷信羽化成仙之好,为她炼丹u副(卷一0四《张行成传附易之、昌宗传》)。我们看到在这6次泰山行道碑中,尽是“永奉圣躬”、“伏愿我皇万福,宝业恒隆”、“以兹功德,奉福圣躬”等祝福语;另外,像用斋醮物为武则天造等身老君像、用本命镇彩物为武则天造天尊像、抄《本际经》、《度生经》等等,都是武则天为了祈求蚰

从泰山道教石刻看武则天的宗教信仰

长生神仙而采取的一些举动。

至于道教气氛日愈加强,这是因为李唐王朝追认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为祖,尊为“太上玄元皇帝”,宣布道教为本家宗教,同时道教对于李唐王朝来说是具有皇权象征意义的。但武则天改唐为周时,曾有意识地贬抑道教,如宣布取消老君“太上玄元皇帝”的尊号,颁布佛教因开革命之阶而升于道教之上的政策,等等。而在697年以后,为了调和李、武矛盾和平衡佛、道之争,在宣布道、佛齐重政策的同时,倾向于道教色彩的时代气氛愈来愈浓厚。

总之,从泰山道教石刻可以看出武则天是颇为迷信道教的。她一生9次派遣道士赴泰山行道,不但是唐代奉祀泰山最勤的统治者,而且还曾亲临泰山参加了泰山封禅大典,打破了历代封禅不准妇女参加的陈规,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与反传统精神。她巧妙地利用泰山行道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同时还利用泰山行道来祈求长生神仙。她是中国历史上在泰山留下最多历史痕迹的统治者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垣.道家金石略(唐部分)[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宋)赞宁.宋高僧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

[3](唐)薛用弱.集异记[Z].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Z].北京:中华书局,1956.

[5]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王永平.唐代道士获赠俗职、封爵及紫衣、师号考[J].文献,2000(3).

[7]道藏[C].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8]大唐六典[z].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9](清)王昶.金石萃编[z].北京:中国书店,1985.

[10](清)董诰.全唐文[Z].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饶宗颐.吴县玄妙观石础书迹[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4(2).

[12]姜伯勤.本际经与敦煌道教[A].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3]李养正.道教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4](宋)王溥.唐会要[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5](清)董诰.全唐文[Z].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后晋)刘昀.旧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17][韩国]任大熙.武后政权与山南、剑南——关于则天武后的僧侣招聘[J].新韩学报,1986(22).

[18](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责任编辑:翁惠明】

从泰山道教石刻看武则天的宗教信仰

作者:王永平, Wang Yongping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037

刊名:

东岳论丛

英文刊名:DONGYUE TRIBUNE

年,卷(期):2007,28(3)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9条)

1.陈垣道家金石略(唐部分) 1988

2.赞宁宋高僧传 1987

3.薛用弱集异记 1980

4.司马光资治通鉴 1956

5.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 1992

6.王永平唐代道士获赠俗职、封爵及紫衣、师号考[期刊论文]-文献 2000(03)

7.道藏 1988

8.大唐六典 1991

9.王昶金石萃编 1985

10.董诰全唐文 1983

11.饶宗颐吴县玄妙观石础书迹 1974(02)

12.姜伯勤本际经与敦煌道教 1996

13.李养正道教概说 1989

14.王溥唐会要 1991

15.董诰全唐文 1983

16.刘昫旧唐书 1975

17.任大熙武后政权与山南、剑南--关于则天武后的僧侣招聘 1986(22)

18.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1975

19.佛祖通载

相似文献(8条)

1.期刊论文林琳.郝亚莉.LIN Lin.HAO Ya-li泰山碧霞祠道教音乐所用曲牌音乐结构研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学报2010,07(2)

泰山道教音乐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碧霞祠作为现今泰山道教及泰山道教音乐的主要传承发扬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多次深入实现的田野调查与走访,认为碧霞祠所用道教音乐曲牌音乐结构与所诵经文的结构、道士的宗教信仰、宗教思想、诵唱风格及斋醮仪式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它们之间相辅相承.

2.期刊论文邓东.DENG Dong泰山玉女祠改名昭真观的缘由考辨-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

在北宋时期,泰山玉女这一民间神灵既未载入国家祀典,也不符合道教经典,且名气不大,来历不明,实属淫祀.到蒙古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道士张志纯重修泰山玉女祠之后,玉女祠被改名为昭真观.这一改名之举,是结合当时蒙古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以道教理论重新解释泰山玉女,从而使泰山玉女既得到官方认可,也受到道教重视.这就为后来的碧霞元君大盛于明清,做了必要的准备.经分析推断,将玉女祠改名为昭真观的人,很有可能是张志纯.

3.期刊论文白如祥从岱岳观碑看泰山道教与唐代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4)

岱岳观碑所刘题记记录了唐朝一百多年间多位皇帝派遣道士以道教礼仪祭祀泰山的基本情况,体现出道教与唐朝皇室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同时也透露出许多关于唐朝国家政治生活的历史信息,为我们了解当时泰山的道教活动及其与唐朝政治生活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4.期刊论文郑丽航.ZHENG Li-hang天妃附会碧霞元君封号考-莆田学院学报2005,12(6)

引证文献,考述编造明崇祯朝封天妃为"碧霞元君"的始作俑者是清初道士,分析产生天妃与碧霞元君混淆现象的主要原因源于民众的信仰祈求,并指出附会产生的一些影响.

5.期刊论文邓东.DENG Dong试述泰山碧霞元君演进的三个阶段-泰山学院学报2006,28(2)

美意象,曹植、李白等诗人又不断加以描写、渲染,从而使泰山玉女在中国古代社会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然后,宋真宗为这位神女易玉像、砻石龛,引导泰山玉女从诗人的作品中走出,走进了香火缭绕的宫祠.最后,明宪宗修宫祠、赐额名,其影响所及,使得明清时期的碧霞元君在京城及全国各地建庙,香火大盛,碧霞元君一名也沿用至今.与此同时,道士们一方面凭着斋醮科仪、住持焚修和承办庙会、营造节庆的狂欢气氛,对泰山玉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炒作;另一方面凭着一片赤诚,兢兢业业,惨淡经营,博得了几代朝廷及地方官员对各种奉祭碧霞元君活动的赞赏和支持,这就使泰山碧霞元君成为中国道教的一大主神.

6.期刊论文赵晶玉古琴曲《流水》赏析-剧作家2008,""(4)

<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在流传中形成不尽相同的传谱和多种演奏风格,今日之<流水>见于明朝王子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编印的<神奇秘谱>,是由清代道士、琴家张孔山加工改编而成,载于1876年刊印的<天闻阁琴谱>.<琴操>讲伯牙学琴三年不成,老师成连带他到东海蓬莱山去实地领略"移情"的氛围,遂成为天下妙手.<琴史>,列子云: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 '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从这个题解中看出此曲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已存在了.

7.期刊论文田承军碧霞元君与碧霞元君庙-史学月刊2004,""(4)

碧霞元君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碧霞元君"一名盖出现于唐代,此时也应该出现了其祠庙.宋代,碧霞元君庙在一些地区有零星分布,明成化以后祠庙数量急剧增多,行宫遍布大江南北.碧霞元君庙会规模较大,在华北的一些地区规模尤大.碧霞元君庙的规模不一,有一些相当大,超过了泰山的祖庙.皇帝、王公、太监、官员、僧道、士绅、百姓、军人等阶层都参与了碧霞元君庙的修建.碧霞元君庙大多有香火地.其祠庙由道士主持的较多

,由僧人管理的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一些地方有碧霞元君庙与东岳庙、天妃宫混淆的情况.对于碧霞元君这种民间信仰,一些封建士大夫颇有微辞.

8.学位论文邵世民开盛唐广大清明气象——唐玄宗诗歌研究2008

本论文是关于开天盛世的缔造者、诗人唐玄宗的诗歌的研究。在唐代帝王中,唐玄宗的诗才及创作成就仅次于唐太宗。前人对唐玄宗诗歌的研究,仅散见于历代诗文评中。近代以来,诸多学者在探讨盛唐诗歌时附带论及唐玄宗的诗歌,但不能窥及全貌。本文不揣浅陋,试图对他的诗文集结集、诗歌内容、诗歌系年等方面略作考论。

第一章是其诗文集叙录,对唐玄宗诗文集在历代的结集、流传情况,现存诗歌状况进行梳理。第一节通过对历代史书、官私目录等史料,理出唐玄宗诗文集在历代的结集、流传、散佚的情况,及现存于《全唐诗》中的玄宗诗的源流。玄宗诗自唐以后不见于官方府库,而多见于民间收藏,且散佚颇多。第二节通过对现有资料中的现存唐玄宗诗歌、当今学者关于玄宗诗歌留存情况的研究成果等进行比勘,去伪存真,理清其现存诗作面貌,认为其现存诗歌为七十首,残句二,修正了《全唐诗》收六十三首、残句二的现存状况。

第二、三、四章是诗歌文本分析。第二章分析唐玄宗的道教诗,寻绎其道教思想演变的轨迹。通过分析,明确了他一方面借助道教注重“理国理身

”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向往轻举成仙的思想轨迹在其诗歌中的反映,分析了促使其思想形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第三章分析唐玄宗的送别诗。通过对其送别官吏赴任巡边、外国使节归国等送别诗的分析,体察治国方针、外交政策在其诗歌中的表现,及对其诗歌的影响;分析其舂容浑成的艺术特色。通过对他送别道士的诗歌的内容、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作为“道友”的玄宗思想感情的另一面。第四章分析其游宴巡幸诗,通过对其游赏宫廷园囿、巡幸北都、泰山等诗歌的分析,着重理解礼乐文教政策在其诗歌的表现、高超的模山范水的艺术水平及气势磅礴的艺术特点。

第五章是对唐玄宗的七首诗歌的系年考辨。他的诗歌中系年不见于史料、或当今学者对其系年意见相左的部分诗歌,本章通过考证,给出了自己的系年意见。对这部分诗歌系年的准确理解,有助于对其它诗歌进行分析,这一点,也体现在本论文的诗歌文本分析中。

引证文献(2条)

1.曾谦武则天早期的宗教倾向与卢舍那大佛的修筑[期刊论文]-前沿 2009(8)

2.齐雅莉浅谈甘肃省张掖地区佛教的发展[期刊论文]-湖南农机 2008(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512831489.html,/Periodical_dylc200703014.aspx

授权使用:哈尔滨理工大学(heblgdx),授权号:e3000cd9-9799-4963-b794-9e4a012f706a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2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