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lsial2o3sic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论文及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alsial2o3sic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论文及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alsial2o3sic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论文及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alsial2o3sic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论文及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Al-Si/Al2O3-SiC 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

与性能表征

TH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CHARACTERIZATION OF Al-Si/Al2O3-SiC CORE-SHELL MICRO-PARTICLES

闫以秀

2013 年 07 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TB35 学校代码:10213 国际图书分类号:620.17

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Al-Si/Al2O3-SiC 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

与性能表征

硕士研究生:闫以秀

0师:何飞副教授

申请学位:工学硕士

0科:材料学

所在单位:航天学院

答辩日期:2013年07月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TB35

U.D.C: 620.172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TH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CHARACTERIZATION OF Al-Si/Al2O3-SiC CORE-SHELL MICRO-PARTICLES

Candidate:Yan Yixiu

Supervisor: A.P. He Fei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Material Science Affiliation:School of Astronautics

Date of Defence:July, 2013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0要

相变材料具有储能控温的作用。相较于其他相变材料,Al-Si 合金储能密

度较大、高温稳定性强、过冷度小、导热系数大、价格便宜、材料来源丰富,

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相变储能材料。但是,液态 Al-Si 合金具有一定的流动

性和很强的腐蚀性,一般的金属及合金等容器很难使其在高温下长期稳定工

作。因此,实现 Al-Si 合金熔体在高温状态下的有效封装是实现该材料实用化

的必要手段。本论文在 Al2O3对 Al-Si 合金有效微封装制备 Al-Si/Al2O3核壳结构粒子的基础上,通过在 Al2O3壳层内引入高热导率且具有高温惰性的 SiC 颗

粒,以提高壳层的热导率,使 Al-Si 合金相变材料的蓄放热速度增大,从而改

善其储能控温的效果。

本论文通过大量实验和 Zeta 电位、TEM 等测试手段研究分析了 SiC 纳米

粉的分散和改性方法,探讨 Al2O3-SiC 复合壳层的制备原理。结果表明,经

KH550 分散、氧化铝溶胶包覆的 SiC 颗粒表面仅仅附着有少量的溶胶颗粒,

并没有将 SiC 颗粒全部包裹在溶胶里。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 SDBS)分散的SiC颗粒表面基本全部被晶须状溶胶颗粒包裹。这是因为经 SDBS 分散后,SiC 颗粒表面带负电,易与表面带正电的

Al2O3溶胶结合,形成Al–O–Si 的化学键,有利于在其表面继续接枝化合物,获得分散性较好、包覆效率高的改性 SiC 纳米粉,从而成功制备出 Al-Si/Al2O3-SiC 核壳粒子。

研究中分析了烧结温度对 Al-Si/Al2O3-SiC 核壳粒子形貌的影响,并利用XRD 分析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的烧结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

处理温度的提高,壳层逐渐变得致密,经 1200℃烧结后,Al-Si/Al2O3-SiC 核壳粒子表面致密,包覆完整,壳层的成分主要为α-Al2O3,并含有少量的

SiC。但是,由于加入的 SiC 纳米粉含量较少以及改性 SiC 纳米粉不可避免地

出现团聚现象,这导致 SiC 纳米粉在核壳粒子的壳层中分散不均匀。

利用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对制备的Al-Si/Al2O3-SiC 的相变潜热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数值有一定的偏差。这主要是由于 Al-

Si/Al2O3-SiC 核壳粒子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壳层的破损,从而导致Al-Si 熔体在高温下发生泄漏并产生氧化。另外,Al-Si 合金在高温热处理后会发生成分偏析,造成 Si 的富集,使得 Al-Si 合金的组分不均匀。这两个原因均会造成核

壳粒子相变潜热的降低。实验利用热导率测试手段分析了 SiC 的加入对核壳

- 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粒子热导率的影响,同时对核壳粒子的抗热渗漏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核壳粒子的热导率随SiC 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宏观颗粒抗热渗漏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包裹后的核壳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热渗漏性。

关键词:Al-Si/Al2O3-SiC;核壳结构;储能控温;相变潜热;微封装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Phase change materials has the function of storing energy and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Compared to other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l -Si alloy has the property of high density of energy storage, high thermal stability, small undercooling,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rich material sources, low manufacturing cost. It is a kind of promising phase change and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However, its high causticity and incompatibility are primary problems obstructing its application, when Al-Si alloy changes from solid phase to liquid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refore, it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encapsulation of Al-Si melt under high temperature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micro-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of Al-

Si/Al2O3 core-shell structure

particles, SiC particles with high inertnes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Al2O3 shell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thermal conductivity which

is a useful method to improve the heat storage speed of Al-Si alloy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energy storage.

Some of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were adopted to research the dispersion and modification of SiC nano-meter powder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preparation mechanism of Al2O3-SiC composite shell. When SiC powders were

dispersed by KH550, only a small amount of sol particles were adhered on there surface. After dispersed by 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 (SDBS), however, SiC powders were wrapped by the alumina sol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The reason is that the surface of SiC powder dispersed by SDBS is negatively charged, which is benefit to attract positively charged Al2O3 sols to form Al–O–Si bonds. Thus, it

is more effective to to graft compounds on the surface of SiC powders so as to synthesize the modified SiC nano-meter powders.

The morphology and phase analysis of Al-Si/Al2O3-SiC core-shell particles at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s were perform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the shell becomes much denser. After sintering at 1200℃, Al-Si/Al2O3-

- I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The components of the shell contain α-Al2O3 and a small amount of SiC. Because

the amount of the SiC nanometer powders are small and the modified SiC nano-meter powders are inevitably followed with agglomeration, it can be ascertained that SiC particles dispersed in the shell are not uniform.

The latent heat of the Al-Si/Al2O3-SiC core-shell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deviati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oretical values. On one hand, it is attributed to the breakage of the shell during the process of heat treatment which leads to the leakage and oxidation of Al-Si alloy. On the other hand, the segregation and enrichment of Si elements results in componential non-uniform. The latent heat of Al-Si/Al2O3-SiC core-shell particles is reduced based on these

two reasons. The thermal conductivitiy of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adding amounts of SiC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s SiC contents increases, the value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increase. The contrast experiment on thermal leakage resistance bewteen Al-Si/Al2O3-SiC core-shell

particles and original Al-Si alloy particles showed that core-shell particles are provided with good thermal leakage resistance performance.

Keyword: Al-Si/Al2O3-SiC; core-shell structure; energy storag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latent heat; micro-encapsulation

- IV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I

III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1)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2.1 相变材料的分类 (2)

1.2.2 相变材料的封装 (5)

1.2.3 相变材料强化传热的方法 (5)

1.2.4 相变材料的主要应用 (6)

1.3 Al-Si 合金相变储能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8)

1.3.1 Al-Si 合金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8)

1.3.2 固–液相变材料的封装 (9)

1.3.3 Al-Si 合金相变储能材料的封装 (10)

1.4 纳米 SiC 的分散 (11)

1.4.1 SiC 的性能 (11)

1.4.2 纳米 SiC 的分散改性 (11)

1.5 主要研究内容 (12)

第2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13)

2.1 实验材料 (13)

2.2 主要实验设备 (13)

2.3 分析测试方法 (14)

2.3.1 粒径分析 (14)

2.3.2 Zeta 电位分析 (14)

2.3.3 透射电镜分析 (14)

2.3.4 扫描电镜分析 (14)

2.3.5 X 射线衍射分析 (15)

2.3.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15)

2.3.7 TG/DSC 分析 (15)

2.3.8 热导率分析 (15)

第3章Al-Si/Al2O3-SiC核壳颗粒的制备与工艺参数影响研究 (16)

3.1 引言 (16)

3.2 原料的粒径分布 (16)

3.2.1 Al-Si 合金粉 (16)

3.2.2 SiC 纳米粉 (17)

3.3 SiC 纳米粉的分散改性与表征 (17)

3.3.1 SiC 纳米粉的分散机理 (18)

3.3.2 分散改性对 SiC 粉体 Zeta 电位的影响 (19)

3.4 Al2O3-SiC 复合壳层的制备工艺方法研究 (20)

3.4.1 Zeta 电位分析 (20)

3.4.2 TEM 分析 (21)

3.4.3 沉降实验分析 (24)

3.5 Al-Si/Al2O3-SiC 核壳结构的制备工艺方法研究 (25)

3.5.1 Al2O3溶胶的制备 (26)

3.5.2 Al-Si 合金粒子的改性 (27)

3.5.3 Al2O3-SiC 复合壳层的制备 (29)

3.5.4 Al-Si/Al2O3-SiC 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30)

3.6 本章小结 (31)

第4章Al-Si/Al2O3-SiC核壳结构的组织与性能表征 (32)

4.1 引言 (32)

4.2 Al-Si/Al2O3-SiC 核壳结构的相组成与微观形貌 (32)

4.2.1 相组成分析 (32)

4.2.2 微观形貌分析 (35)

4.2.3 高分辨扫描电镜分析 (37)

4.2.4 微观成分分析 (39)

4.2.5 红外光谱分析 (41)

4.3 改性粉体法制备 Al-Si/Al2O3-SiC 核壳结构原理分析 (42)

4.3.1 改性 Al-Si 粉体的改性机理分析 (42)

4.3.2 改性 SiC 粉体的改性机理分析 (43)

4.4 Al-Si/Al2O3-SiC 核壳粒子热物性分析 (44)

4.4.1 Al-Si/Al2O3-SiC 核壳粒子相变潜热分析 (44)

4.4.2 Al-Si/Al2O3-SiC 核壳粒子导热性能分析 (49)

4.4.3 Al-Si/Al2O3-SiC 核壳粒子抗热渗漏性分析 (50)

4.5 本章小结 (51)

结论 (52)

参考文献 (5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59)

致谢 (6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绪论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相变材料具有储能控温的作用[1]

。相较于其他相变材料,Al-Si 合金储

能密度大、高温稳定性强、过冷度小、导热系数大、价格便宜、材料来源比较

丰富,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相变储能材料[2]

。但是,液态 Al-Si 合金具

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很强的腐蚀性,一般的金属及合金容器等很难使其在高温下

长期稳定工作[3]

。因此,实现Al-Si 合金熔体在高温状态下的有效封装是实现

该材料实用化的必要手段。

隔热材料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损耗、节约能源,其隔热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保温效果的好坏及保温成本的大小。然而,隔热材料隔热特性的优劣与材料的内部结构及应用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提高隔热性能的一个关键在于改进材料的内部结构。相变材料能够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储存和释放大量的潜热,可以

起到储能控温的作用[4]

。在隔热材料中引入相变材料,主要是利用

其相变点附近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的特点,以储能的形式延迟热量传递,从而达到―消峰‖的目的。

本研究在 Al2O3对 Al-Si 合金有效微封装制备出 Al-Si/Al2O3核壳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Al2O3壳层内引入高热导率且具有高温惰性的SiC 颗粒,以提高壳层的热导率,使 Al-Si 合金相变材料的蓄放热速度增大,从而改善其

储能控温的效果。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日趋紧张,传统能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耗,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因此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虽是传统能源的替代品,但这些能源普遍具有不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利用储热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从一定程度解决能量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带来的灾害[5, 6]

储热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储热方式,即显热储热、潜热储热和化学反应储热。显热储热技术是利用材料的升温来储存热量,这种类型的储热方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储热技术;但储热密度低,储热装置大的缺点大大限制了

- 1 -

钢结构厂房开题报告书

附件B: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1.1 国外钢结构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钢结构是土木工程的主要结构种类之一,它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桥梁、水工建筑、气柜油罐和容器管道中都得到广泛采用。与其他结构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相比,钢结构具有材料强度高、塑性韧性好、重量轻、材质均匀、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密闭性好等综合优势。 钢结构在国外的发展:钢结构建筑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发展较早。18 世纪欧洲革命兴起后, 由于工业上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钢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和改善,钢结构在欧美的应用增长很快,陆续出现了采用钢结构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不但在数量上日渐增多,而且应用围也不断地扩大,美国、瑞典、日本等国家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已占钢材产量的30%以上,钢结构建筑面积已占到总建筑面积的40%以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钢结构技术,以建造超高层的钢结构摩天大厦及造型优美、功能完善的大跨度公用建筑和高度高、跨度大的钢结构工业厂房, 来显示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建筑技术水平。 钢结构在国的发展:我国钢结构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早在公元一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成功的建造了一些铁链桥。近代又建造了一些拱桥、跨度较大的铁链桥和一些铁塔。近百年来。在我国各地也出现了少量的工业建筑钢结构和铁路、公路桥梁结构,但这些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当时钢产量很低,每年仅135万吨(2012年已达9.5亿吨以上)。钢结构建设只能依靠联经济及技术援助,当时联援建156项重型工业工厂,包括冶金、重型机械、飞机汽车等工业。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是钢结构发展的低潮阶段。这个时候国家各部门刚才需求量增多,但钢产量仍然不多,国家提出节约钢材的政策,当时有人片面理解为不用钢结构,于是钢结构工程数量少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一切都停下来了。接下来的20年应当是钢结构发展的兴盛时间,由于钢结构具备一些独特优点,已成为建设工程中的主要结构,特别是钢产量持续上升,在1997年达到了1亿吨,给我们发展钢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1998年我国已能生产轧制H型钢,为钢结构提供了新的钢型系列。近10年是钢结构发展的强盛时期,在全国各地已经建造了许多规模巨大而且结构复杂的钢结构厂房、大跨度钢结构民用建筑及铁路桥梁等,我国的人民大会堂钢屋架,和等地的体育馆的钢网架,始皇兵马佣列馆的三铰钢拱架和的鸟巢等。其发展之快、围之广,是空前的,中国也堪称是世界钢结构大国。钢结构建筑的多少,标

2019年整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写作要求资料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写作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反映我校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的规范写作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方面,现参照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制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写作要求”,供指导教师参照并对学生写作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指导。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 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2. 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下列内容组成 2.1题目 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目应写成一名词性短语,不应写成完整的陈述句。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如不应出现:“本文可供……部门参考”或“本文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等字句)。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可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但不应包括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共知的公用符号和术语。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要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要用第三人称写法,控制在300~500个汉字以内。 每篇论文必须写中文摘要和相应的英文摘要。在写英文摘要时,应将论文题目同时译成英文题名,并置于英文摘要前。英文摘要一般应以被动语态表述。英文摘要可控制在250~300个单词。 2.3关键词 选取3~8个关键词。关键词应译成英文。中文关键词在中文摘要下方列出;

北京林业大学论文格式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试行) 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初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专业工程技术或实务工作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为了统一和规范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1 内容要求 1.1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读者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但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4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论文题目应有中文和英文两种形式。 1.2 作者及指导教师 包括作者的姓名,所属专业、年级及班级,指导教师的姓名。应有中文及英文两种形式。 1.3 摘要与关键词 1.3.1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1.3.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4 目录 目录按章、节、条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

文中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1.5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5.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论文(设计)主体的开端。绪论应包括:毕业设计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方法;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等。绪论一般不少于2千字。 1.5.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1) 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2) 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3) 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4)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5)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6)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1.5.3 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 结论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6 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师:您好! 我叫张奇,来自江苏省兴化中学。 选择中科大,我有我自己的想法。美丽的水乡滋养了我的生命,教会我用勤奋和努力去开创自己的人生;我的母校一直用 “正实”二字引领我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对于未来,我充满了幻想,也有着自己的规划。享有“学在科大”的美誉的中科大便成为我心驰神往的理想殿堂。不浮躁,不跟风,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在这里,相信理实交融的学风会引领我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我相信,任何学校都重视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我是一个勤奋踏实的学生,在平时各科的学习中,我都能稳扎稳打,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又有很强的好奇心,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都有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而坚持“我创新,我故在”的科大正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在学校,我是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是学校的标兵,作为数学课代表的我同样也是老师身边的小助手,我乐于帮助他人,对于同学有疑问或有困难的,我总会伸出援助之手。 高中生活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竞赛学习经历更让我受益匪浅。高一的时候我开始埋头苦干数学竞赛,在数学的天空里飞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二开学初我就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地鼓励。在这期间,因为对物理兴趣浓厚,我还参与了物理竞赛,

虽然因为投入时间有限,最终很可惜拿了三等奖,不过有人说的好,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正如其所言,我在数学竞赛取得了夏令营的一等奖,并最终以全省前25名的成绩获得了保送资格,这对我来说也是不小的鼓励与慰藉吧。可以说,竞赛给了我很多,他给我的不仅是奖项,更多的是学习的态度与精神,以及对于人生的一种淡然,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然而尽管在学习上我一丝不苟,然而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的男孩。我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尽管个子不高,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热情,因为在比赛中,我可以挥洒我的汗水,挥舞我的青春。我喜欢听音乐,同时我也很会唱歌,我会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向大家展示我的歌声。虽然文科算不上我的强项,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语文的热爱,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朗诵,在朗读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同时又能表达自己的感悟,这种感觉很奇妙,我还曾在校园艺术节的朗诵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呢。怎么样,很棒吧!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想说,给我一个平台,我必能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我有这份自信,也恳请贵校能给我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江苏省兴化中学张奇 2012年11月16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模板

论文题目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doctor’s degre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已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授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本人提交的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公开□保密(____年) 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

摘要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中所取得成果的集中反映,代表着研究生研究工作的水平,也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主要依据。 …… 关键词:学位论文……

ABSTRACT Graduate dissertation is a graduate student in research results of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represents the level of the graduate research work, is also the main basis of appli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degree granted. …… Key Words: dissertation ……

钢结构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 建筑设计 1.前言 如今,钢结构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大型厂房、大跨度桥梁、造型复杂的新式建筑物等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世界各地,这足以表明钢结构的发展趋势和美好的未来。 钢结构建筑相比于混凝土结构在环保、节能、高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具有材料强度高、重量轻、材质均匀、塑性韧性好、结构可靠性高、制作安装机械化程度高、抗震性能良好、工期短、工业化程度高、外形多样美观等优点,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国内大约每年有上千万平米的钢结构建筑竣工,国外也有大量钢结构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此通过该项设计,达到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将学到的专业理论做一次全面的应用目的。 毕业设计是这大学四年来对所学土木工程知识的一次系统的、全面的考察和总结,是大学重要的总结性教育。通过做毕业设计,使我对钢结构的学习和研究更为的深入,深化了我对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做毕设的过程中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规范案例,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也培养了我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的能力。 2.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青岛市华原纺织厂职工宿舍楼,采用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共5层,各层层高均为3.5m,采用造型时尚的四坡屋顶,建筑结构总高度为19.7(加屋顶),每层建筑面积约为619.92㎡,总建筑面积3099.6㎡,维护结构采用ALC板(150mm);本建筑设计采用横向8跨,9根柱;纵向2跨,3根柱的柱网布置;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主要功能为集体居住。 总平面图见图2-1。 图2-1 总平面布置图 3.设计条件

3.1 工程地质条件 (1)拟建场地地型平坦,自然地表标高36.0m 。 (2)地基基础方案分析:宜采用天然地基,全风化角砾岩、强风化角 砾岩或中风化角砾岩为地基持力层,建议采用-1.0m ~-3.0m 柱下独立基 础;其中全风化角砾岩,土层平均厚度 2.1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ak f 220 ,可 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 Ⅱ类。 3.2 气象条件 (1)降水。平均年降雨量777.4mm ,年最大降雨量1225.2mm ;雨量集中期: 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月最大降雨量140.4mm ;基本雪压:0.6kN/㎡。 (2)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基本风压:0.6kN/㎡。 3.3 楼面基本荷载 荷载一组。恒载:5.0kN/㎡,活载:2.0kN/㎡。 荷载二组。恒载:5.5kN/㎡,活载:2.0kN/㎡。 3.4 其他技术条件 建筑等级:耐久等级、耐火等级均为Ⅱ级,采光等级为Ⅲ级。 4 设计方案 4.1.1柱网布置 本方案采用横向3排柱形式,共两跨且不对称;纵向9排柱,柱距分 两种,即3.6m 和7.2m ,纵向柱网对称布置。该方案主要采用大柱距且3 排两跨的柱网,充分节约钢材以及发挥钢结构宜于应用到大跨度的优点; 并且结构形式简单,计算简图简单,受力分析简便,合理可行。(柱网布置 见图4-1-1)。 图4-1-1 结构柱网布置图 4.1.2 建筑结构形式分析选定 多层钢结构房屋的体系有纯框架体系、框架支撑—-支撑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

林业毕业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东北林业大学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林业资源的森林防火管理响学生: 指导教师: 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专业年级: 2011年6月

目录 摘要 (3) 1、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4) 4、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8) 5、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9) 3、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9) 3、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9) 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9) 3、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 10 3、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1) 4 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15) 4、1 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15) 4、2 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16)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随着林业的发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健全森林消防组织体系为中心,以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壮大森林消防力量为保障,以完善森林消防协作机制为手段,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打牢根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由于森林被毁,林地失去覆盖, 引起水土流失,殃及水利和农业。一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林木,而且烧毁林区房屋和珍贵动植物;为扑救森林火灾,势必耗费大批人力物力。总之,发生森林火灾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 关键词:森林火灾预防措施森林火灾组织职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检索作业答案(电子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硕士第八期《信息检索》考试试题 姓名:陶亮 学号:SG15010018 成绩:

第一章息检索及其主要功用 3、你通常利用什么样的文献传播渠道来获取有关文献信息? 答:文献信息的传播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人际传播渠道:是通过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如相互交谈、相互借还或传阅资料、交换意见、参加会议、听课、听讲座等。 (2)组织传播渠道: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无偿或部分有偿地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资料的中介交流形式,如图书馆、档案馆、各类文献情报中心、学校、美术馆乃至教堂等。(3)大众传播渠道:借助于各种传统及现代化手段来传播的一种方式。如通过订阅杂志、购买图书、观看影视作品或网上浏览下载等形式。 以上三种形式各有所长,相互补充,长期共存,各自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上述三种文献传播渠道都有,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是最多的传播渠道。 4、对于信息检索的五大功用,你最有体会的是什么?最不了解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五大功用以外还可以总结出来有关信息检索的其他功用吗?(请简介) 答:信息检索五大功用分别为: (1)开阔视野,正确决策:能够及时、系统地了解前人的工作经验与成果,掌握事物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适时做出正确决策,使所开展的工作取得最快、最有效的进展。(2)提高功效,事半功倍:能节省人们对有用信息进行搜集利用的时间及精力,提高工作效益,做到事半功倍。同时还能培养人们的自学能力、科学研究及鉴赏能力。(3)学习借鉴,推动创新:有利于及时把握各种信息,促进科技发明和发现不断涌现,同时对人们开展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成果及文献也具有强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4)规避风险,维护权益: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少走弯路、免去低水平复制所带来的损失,使各种科研、经营、生产等活动实现投入少、收效高,还可使人们规避风险,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规范,维护自身或单位(国家)的正当权益。 (5)科学评价,把握全局:特别是在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鉴定、学术水平评价等方面,通过信息检索,有利于客观正确地判别成果水准及新颖性、创新性、科学性。 五大功用中,均比较了解,而最有体会的是开阔视野,正确决策和提高功效,事半功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新鲜事,常不知如何做,一贯做法是通过百度或查阅文献等方式进行信息检索,查找先人的经验,然后归纳形成自己的想法,使正确决策。此外,通过信息检索还可节省对问题的思考时间,使所开展的工作取得最快、最有效的进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信息检索除了上述五大功用外,还有共享资源,降低成本的功用:通过全面、准确地检索信息,能够及时的获得前人的工作成果,但同时也促进了本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共享资源,让不了解该领域的人更容易获得准确信息,大大降低学习该领域知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

毕业论文 李文品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 院 题目:轻钢结构住宅前景及现状分析作者:李文品 学号:2010117301016 系别:设备工程系 专业班级:建工钢结构10-1 指导教师: 职称:

轻钢结构住宅前景及现状分析 【摘要】 本文所称轻钢结构住宅主要是指以镀锌轻钢龙骨为结构件建造的住宅,这种结构在国外多为一、二层的独户式小住宅,也有用其建造六层以下集合式住宅的。由于其明显区别于采用H型钢等厚壁钢材(因表面涂有防锈漆,俗称"红钢")的结构,因而称为轻钢结构。钢结构住宅是十五期间我国将重点推广的项目,其具有强度高、结构尺寸小、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及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钢结构住宅的发展现状及它的特点,然后对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问题,对策,住宅,发展瓶颈,钢结构技术,结构设计,住宅设计, 钢结构住宅,发展前景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轻钢结构住宅遇到问题和对策 (1) (一)钢结构常识 (1) (二)轻钢结构的优点 (1) (三)发展轻钢结构住宅遇到的问题 (2) (四)发展轻钢结构住宅对策 (3) 二.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4) (一)轻型钢结构及高层钢结构 (4) (二)钢结构建筑及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4) (三)钢结构住宅相比传统结构形式住宅的优势分析 (5) (四)钢结构住宅发展阻力(颈瓶)分析 (5) (五)钢结构住宅发展前景展望 (6)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前言 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是中国未来的住宅建设方向,而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则是解决高能耗建筑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绿色建材和节能设施,最大限度利用有效空间等,都是钢结构住宅建筑的优点。实行工厂化生产,推动住宅钢结构建筑的产业化,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住宅建设中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问题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住宅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涉及到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目前我国近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中,99%属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的近20亿平方米建筑中95%仍属高能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9-2010(1)C语言试卷A

一.读程序,写结果(第1题题5分;第2题每题7分;第3、4、5题10分;共计31分)1. 该程序的输出是 main() { int k =7,n=0; do { switch(k) { case 1: case 3:n+=1; k--; break; case 5: case 6: n++;k--;break; default:n=0;k--; case 2: case 4:n+=2; k--;break; } printf("%d",n); }while(k>0&&n<=7); } 2.该程序的输出是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a[]="programming",b[]="language"; char *p1;*p2; int i; p1=a;p2=b; for(i=0;i<8;i++) if(*(p1+i)==*(p2+i)) printf("%c",*(p1+i)); } 3.设本题输入的数n=2,m=2,该程序的输出是 #include "stdio.h" int Ack(int m,int n) { int ackmn; if(m==0) { ackmn=n+1; return ackmn; } else if(n==0) { ackmn=Ack(m-1,1); return ackmn; }

{ ackmn=Ack(m-1,Ack(m,n-1)); printf("ackmn=%d\n",ackmn); return ackmn; } } main() { int m,n,sum; printf("input m and n:"); scanf("%d,%d",&m,&n); sum=Ack(m,n); printf("\n%d\n",sum); / } 4. 输入自然数n=5时, 该程序的输出是#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n,a,i,j,k; printf("Please inpt a Number:"); scanf("%d",&n); printf("\n"); a=1; for (i=1;i<=n;i++) { k=a; for (j=1;j<=n+1-i;j++) {printf("%4d",k); k=k+(n-j+1); } printf("\n"); a=a+1; } } 5. 输入自然数n=5时, 该程序的输出是#include main() { char c=96; int i,j,n,k; printf("Input a number n="); scanf("%d",&n); printf("\n"); k=(n+1)/2; for(i=1;i<=k;i++) { for(j=1;j<=k-i;j++) printf(" "); for(j=1;j<=i*2-1;j++) printf("%c",c+i); printf("\n");

北京林业大学 毕 业 论 文

北京林业大学毕业论文 学 院: 所属教学站点:专业名称:学年姓学制:级:名:号:指导老师: 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浅谈居住区绿化规划与设计 2012 年 1 月 16 II 目 录 独创性声明--------------------------------------------(Ⅰ)表 头--------------------------------------------(Ⅱ) 正文目录--------------------------------------------(Ⅲ)摘 要--------------------------------------------(Ⅳ) 正 文-----------------------------------------(Ⅴ—Ⅸ) 参考文献---------------------------------------------(Ⅹ)III 浅谈居住区绿化规划与设计 指导老师

摘要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伴随现代化城市 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 它最能贴近居民生活, 也最能体现“以 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本文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 提出了以人为本, 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多项措施, 并指出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管理体制关键词:风景园林居住区绿化建设管理体制养护。 IV 一、居住区绿化美化现状 (一) 发展状况普通人是城市的主人, 在景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应该 得到关怀, 而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导下的绿化建设, 强调的是纪念性、 机械性和形式性、展示性。事实上, 城市绿化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城市 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环境, 而不是主题游乐。特别是在 新建居住区中, 真正为居民的生活和栖居而美化的社区并不多见。而 大量出现的是, 样板示范区导向的美化, 目的是展示政绩, 供人参观; 商利导向的美化, 试图通过美化招徕住户。这两种导向都把居住者和 居住环境作为展示品, 忽略了环境美化对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和居住意义, 导致了居住区美化走入了歧途。但是,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建成区不断地迅速扩大, 新建居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居住区的绿化与城市建设、交通、卫生、教育、商业服务及其他物业管理等, 共同构成现代化城市居住区的总体形象。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国情况

中科大的出国留学情况 科大的出国留学情况 科大学生出国留学不花钱 科大统计的学生出国留学都是指考取国外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简称全奖),即国外大学免除学费并提供非常充裕的生活费。 科大本科出国深造比例几十年来一直是全国第一,众所周知。近来一些名牌大学为了招揽优秀学生,也开始宣传自己的出国人数如何多,比例如何高,学校如何好。其常用的欺骗宣传手法如下: (1)把没有全额奖学金的大学录取通知算成出国人数。中科大只计算国外大学全奖录取通知,国外大学免学费,并提供充裕的生活费。 (2)把研究生获得的国外大学全奖模糊处理,误导考生认为是本科生拿到的。中科大只计算本科生获得的全奖。 (3)把与国外大学短期暂时性质的交换生算成出国人数。中科大只计算本科毕业后永久性质的出国(当然,以后可以自愿回国)。 (4)把暂时性质的几个月或者一两年的公派留学人数算成出国人数。同上,中科大只计算本科毕业后永久性质的出国。 (5)把一个学生拿到的N所大学全奖当成N个重复宣传。中科大当然只算一个学生出国。 (6)把博士后和访问学者计算成出国人数。这部分人根本不是学生,中科大从来不加上这部分数字误导考生。 本科毕业生获美国博士学位者,科大总数第三,比例第一 https://www.doczj.com/doc/2f12782317.html,/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561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学子走出国门,留学海外,掀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向其他民族、其他文明学习的浪潮。从早期的有组织的国家行为,到现在以民间自觉自发留学为主、政府组织留学为辅,大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在其他国家努力学习科学、工程、人文等现代文化和文明。在科学、文化最发达的美国,这一点尤其明显。近年来,美国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三分之二被美国人获得,三分之一被留学生获得。在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人数,近十几年来第一位的都是中国。这几年,每年有近四千名在中国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学者在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第二名韩国的三倍!在获得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中,在中国大陆的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每年有三千人左右,在中国台湾的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每年有七百人左右。现代的留学生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中国自己的现代学位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大学每年颁发的博士学位数量在不断增长,相信质量也将不断提高。据统计,已有17名

毕业设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钢结构)

毕业设计答辩题目——钢结构组 1对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时,什么情况下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应采取哪些抗震构造措施? 答:《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的第3.1.4条条文说明规定:对轻型房屋钢结构,当由抗震控制结构设计时,尚应针对轻型钢结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例如:构件之间的连接应尽量采用螺栓连接;斜梁下翼缘与刚架柱的连接处宜加腋以提高该处的承载力,该处附近翼缘受压区的宽厚比宜适当减小;柱脚的抗剪、抗拔承载力宜适当提高,柱脚底板宜设抗剪键,并采取提高锚栓抗拔力的相应构造措施;支撑的连接应按支撑屈服承载力的1.2倍设计等。 2 设计单层门式刚架房屋时,根据规范的规定,应对房屋进行哪些方面的变形验算? 答:1.门式刚架柱顶侧移验算;2.受弯构件钢架梁挠度验算;3.由于柱顶位移和构件挠度产生的屋面坡度改变值的验算。 3 在对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结构设计时,在荷载取值方面,《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相关规定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答:1.风荷载的计算不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中规定;基本风压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值乘以1.05采用;风荷载体型系数按门规附录A.0.2的规定采用。 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中规定当采用压型钢板轻型屋面时,屋面竖向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应取0.5KN/m2, 对受荷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0M2的刚架构件,屋面竖向均面活荷载的标准值可取不小于0.3KN/M2。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屋面均布活荷载则是按上人和不上人屋面分别取0.5KN/m2和2.0KN/m2。 4 在对门式刚架房屋进行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时,主要应确定哪些内容? 答:建筑设计主要是确定厂房的长、宽、高、跨度、屋面形式及坡度、门窗布置等并绘制建筑施工图。 结构设计主要包括:(1)结构形式选择(单跨?多跨?单坡?双坡?) (2)结构布置(跨度、柱距、檩条布置、支撑布置等) (3)构件设计(刚架;屋面、墙面、檩条;支撑等) (4)连接节点设计。 (或者这样说: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布置、构件设计、节点设计与绘制结构施工图。其中结构布置主要有结构平面布置、刚架选型、支撑系统布置、屋面檩条、墙梁和山墙系统的布置;构件设计包括主刚架设计、屋面檩条、墙面檩条、支撑杆件的设计;节点设计主要包括刚架梁与梁的拼接节点、刚架梁与柱的连接节点、屋脊节点、柱与基础的连接节点等;绘制结构施工图主要有刚架施工图、节点详图等。) 5 在对门式刚架房屋进行设计时,进行刚架选型应确定哪些内容? 答:刚架选型的内容包括跨度大小和数量的确定(单跨或双跨)、刚架截面形式的选择和刚架柱脚形式的确定等等。 跨度大小和数量:一般跨度36m以下可采用单跨刚架。 刚架截面形式:单跨刚架多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或轧制H型钢截面,可根据弯矩图采用变截面梁柱,当设有吊车时,柱宜采用等截面。 刚架柱脚形式:一般无吊车采用铰接,有吊车采用刚接。

林业类技术论文发表 林业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林业类技术论文发表林业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浅析林业机械铸造技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机械铸造技术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在我国林业采伐需要大量的机械,如何更好的铸造出质量高、成本低的林业机械成为广大林业工作者所关心的话题。本文从林业机械、铸造技术以及铸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方面对林业机械铸造技术给予了一定的探讨,以期给予林业机械铸造工作者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林业机械铸造技术机械铸造 前沿: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机械业正在飞速的发展着。而机械在林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便随而来的是林业机械的质量问题,往往一件林业机械使用的寿命很短,或者质量高的机械由于价格高而得不到更广泛的使用。那么如何铸造出高质量、低成本的可以大范围使用的林业机械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文先是介绍了林业采伐和加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然后介绍了目前我国的铸造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两者相结合着来探讨下我国林业机械铸造技术的改进方法。 1 我国的林业机械设备 在我国林业的机械设备大概可以分为六种:1营林机械:主要应用于人工林的更新,例如有割灌机、小型的集材柴油拖拉机,用于防治病虫害的高扬程喷雾机以及风力灭火机和相关的检测设备。2园林机械: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草坪修剪的低噪音修剪机以及园林工艺等。3木材采运机械:采伐用高性能油锯、树枝收集以及木片加工机械。4实木加工及板式家具设备:通用木工机械例如四面刨、圆锯机等;板式家具设备:裁板锯、多孔钻等;地板块设备:地板块专用设备或用四面刨以及其他配套设备生产;集成材、指接设备:涂胶机、指接机等;另外还有细木工板设备、涂装设备、木材干燥机械、防腐处理设备以及弯曲木设备等。5人造板加工设备:胶合板生产设备:小径木旋切机以及表板、芯板拼板机、无卡轴旋切机;中密度纤维板设备以及定向刨花板、人造板二次加工贴面和模压刨花技术等等。6木工刀具、刃具以及小型手动工具:如钻头、气钉枪、手动砂轮工具等。 2 我国的铸造技术 2.1 我国铸造技术概况 我国铸件产量从2000 年起超越美国已连续6 年位居世界第一,的发达国家总体上铸造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原辅材料已形成系列化。在国内, 铸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是汽车、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纺织、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基础, 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在机械装备中, 铸件占整机重量的比例很高, 内燃机占80%、拖拉机占50%―80%、液压件、泵类机械占50%―60% 2.2 铸造技术中存在我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名单

附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学生名单 少年班: 陈东张毅杨恒犀李振华赵蕴哲谭政杨潇洋 任明亮左明轩黄山彭锐蔡刘飞 数学系: 周俊杰刘博董攀登马杰干政李晓冰仲杏慧 俞建青申述赵青步红兰阳燕红沈俊丁惠生物理类: 陈作晶安然何燕怡唐剑张翼刘春山朱纯 赵昕惠志达杨驰吴昊许宿淮黄坚姜峰 曹桂平李亦鸣邓小超师振宇郭松郑雨枫黄世嘉 刘磊潘弘董亚雪郑昌成蔡小冬任晓铭刘杨 李联臣王超刘婧婧任间李玉生张岳华程敬原 丁桂军王艳杨勇高夫温浩礼赵亚丽何广宏 高惠平肖云峰 化学物理系: 邹思睿李文博施钧辉汪令乐张彬王兆祥李遵云 刘光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汤启立郑海波史怡徐欢李建恒姚雅萱孙仕勇 许杨周晓亮孔辉左艳波 化学系: 沈况杨楚汀麦成康俞一赟何晶王娜侯维乙 杨玖重赵道利王桃玲陈涛陈小平罗巍张王兵 席广成刘绍阳王嘉瑞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翁松青李悦芳杨一行赵爽寇大治周志立杨栓 丁鹏 生命科学学院: 苏明商一于悦洋蔡华勇丁曰和林栲王鑫 李国政魏希希魏世喜陈昊东郭雨刚庄骏王冬梅 方辉江维梅一德徐珺劼魏志毅徐鹏景罗昊力学和机械工程系: 罗斌强李邦明巫祥超王奉超顾瑞晏顺坪孙红灵 孙亮赵凯郑志军薛炳熊志铭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张秋萍赵高飞滕伟冰郝鹏付强杨军王亚军 汪小鹏金熠毛磊张明军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李名锐白冰李传峰王刚丁金磊郭涛甘明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周全许杰才华余弦桂创华马彦程显刚 王尔玉刘春天吴俊桥肖东张金勇安峰岩余帆 阮惠炜侯会满陈飘施冠超陈拥权董海涛包先春 陈立均宫勋单剑锋刘乃金许小东刘利覃振权 黄景博张金平王鹏伟 自动化系: 徐大川汪伏波马量杨奎元陈聪孟彦鹏李进 苏杭杨天宝赵立恒张西文周强强崔连喜周露平 郑艳霞周军李春林王文涛胡振华盛延敏张陈斌 武海澄金学成李爱龙陈明智李鹏徐志张国军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王淑玲牟琳冯晓静谢明壤龙刚宋洪浩蔡李 王录恩陈忠良熊志斌陈鑫何明明曹益华曹鹏 祁堃陈小岩王宇亮周伟陈久生林青松王剑 陈凯陈波孙伟峰郭磊涛徐诚浪林华辉葛亮 王峰靳霄范乐刘定书江涛虞杨生江斌施朝阳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吴波王胜南沈悦潘邦淦姜卫武郭晓东陈晓琳 蔡尚彭秀莲安滨张浩刘明辉姚海东张英娟 王欣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张少兵自勇陶健宝黄玉王威苏振鹏谢丽莎 陈晓玮韩雪黄灿 管理学院: 郭飞刘韵毅张颖刘飞金伟申义李哲鹏 钟小辉王玉红卢正刚秦正云梁晓艳李志刚叶跃祥信息管理与决策科学系: 彭彬史玲玲张晓兵 管理科学系: 倪慧荟 统计与金融系: 王婧如张娟张捷梁羽周曾宪溟辛璐

钢结构课程设计论文

钢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为加强学生对钢结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应用,老师对我们进行为期1周左右的钢结构课程设计。通过这一实践教学活动,使我们掌握工程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我们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和图纸表达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依据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我系培养计划,继《钢结构》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周的普通钢屋架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将其所学理论性极强的知识加以运用和理解。并通过讲解和指导使学生掌握实际设计工作的方法、步骤、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由钢板、热轧型钢或冷加工成型的薄壁型钢以及钢索为主材建造的工程结构,如房屋、桥梁等,称为钢结构。钢结构是土木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都属于按材料划分的工程结构的不同分支。 这学期主要学习了,轴心受力构件—拉杆、压杆受弯构件—梁偏心受力构件—拉弯杆(偏心受拉)压弯杆(偏心受压)材料、连接、基本构件结构设计 掌握钢结构的特点和钢结构的应用范围;理解钢结构按极限状态的设计方法,掌握其设计表达式的应用;初步了解钢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了解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钢结构知识打下基础。

钢结构的材料关系到钢结构的计算理论,同时对钢结构的制造、安装、使用、造价、安全等均有直接联系。本章简要介绍钢材的生产过程和组织构成,重点介绍钢材的主要性能以及各种因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材的种类、规格及选择原则。 1.了解钢结构的两种破坏形式; 2.掌握结构用钢材的主要性能及其机械性能指标; 3.掌握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导致钢材变脆的主要因素; 4.掌握钢材疲劳的概念和疲劳计算方法; 5.了解结构用钢材的种类、牌号、规格; 6.理解钢材选择的依据,做到正确选择钢材。 了解钢结构采用的焊缝连接和螺栓连接两种常用的连接方法及其特点;理解对接焊缝及角焊缝的工作性能,掌握各种内力作用下,焊接连接的构造和计算方法;了解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种类、产生原因、影响以及减小和消除的方法;理解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的工作性能和破坏形式,掌握螺栓连接在传递各种内力时连接的构造和计算方法,熟悉螺栓排列方式和构造要求。理解受弯构件的工作性能,掌握受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的计算方法;了解受弯构件整体定和局部稳定的基本概念,理解梁整体稳定的计算原理以及提高整体稳定性的措施;熟悉局部稳定的验算方法及有关规定。 下面谈谈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就了解到,《钢结构设计原理》是多么重要的一门课,特别在毕业设计时,你现在不

南京林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格式

南京林业大学毕业设计论 文格式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二○一年月日 摘□要 (“摘要”之间空两格,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与下面具体内容空一行)□□×××××××××(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300-500字,倍行距) 关键词:×××××;×××××;×××××;×××××; (采用小四号、宋体、接排,3-5个关键词) 小四号、黑体、顶格 ABSTRACT (采用三号字、Times New Roman字体、加黑、居中、与下面具体内容空一行)□□×××××××××(内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倍行距。)Key words:×××××;×××××;×××××;×××××; 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接排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顶格

目录 (三号、黑体、居中、“目录”两字中间空两格、与下面具体内容空一行。倍行 距。) 引言(或绪论) (1) 第一章☆☆☆(四号、宋体、粗体)…………………………………………… Y 1 ×××××(小四号、宋体)…………………………………………………………Y ×××××(小四号、宋体)…………………………………………………………Y ……………………………………………………………………………Y ×××××(小四号、宋体)………………………………………………………Y ×××××………………………………………………………………………Y ×××××………………………………………………………………………Y 第二章☆☆☆(四号、宋体、粗体)…………………………………………… Y 2 ×××××(小四号、宋体)…………………………………………………………Y ×××××(小四号、宋体)…………………………………………………………Y ……………………………………………………………………………Y ×××××(小四号、宋体)……………………………………………………Y ……………………………………………………………………………………………………………(略) 结论(四号、宋体)……………………………………………………………………Y 致谢(四号、宋体)………………………………………………………………… Y 参考文献(四号、宋体)…………………………………………………………Y 附录A ××××(必要时)………………………………………………………… 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