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党政治》王韶兴

《政党政治》王韶兴

《政党政治》王韶兴
《政党政治》王韶兴

《政党政治》

一、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除导论外由以下十三个方面构成:政党起源、政党本质、政党职能、政党类型、政党制度、政党文化、政党组织、政党运作(一)内部关系运作、政党运作(二)党际关系运作、政党运作(三)党政关系运作、政党建设、政党监督、政党未来。

二、本课程应把握好的几个主要范畴

1、政党文明。政党文明包括主观文明和客观文明两个方面。就其主观方面来说,主要涉及政党的本质及政党职能、政党意识形态、政党制度安排和政党监督等问题;就其客观方面来说,主要涉及政党存在、发展与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和外部环境等问题。所谓政党文明,即指政党在上述两个方面所具有的优化发展的能力和达到结果状态的水平。

2、政党政治。简单的说,政党政治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政党掌权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其性质定位属于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既有发展但又发展不够充分的产物,是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此外,政党政治是政治类型的划分,而不是政党类型的划分。据此,我们把政党政治的基本含义概括为,它是指一个国家中政党的法律认可;政党与政权、政党与政党、政党与其它社会组织的关系机制;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存在活动方式。与政党制度相比而言,政党政治是政党制度的上位概念,它侧重于政党履行政治职能的本质内容的揭示。其研究对象或主要活动领域是政党地位、党政关系、政党关系和政党运行。所要回答的是政党政治诸原理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基本内容及其本质等问题,所要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3、政党制度。政党制度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结构及其活动规范的总称。从党际或外部关系的角度看,主要是指一党制、两党制或是多党制、或是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从自身或内部关系来看,是指政党自身的意识形态、政治纲领、组织原则、组织体系、活动规范等各项规定。与政党政治相比而言,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下位概念,它侧重于政党本质及其履行政治职能的现象内容的揭示。所要回答的是政党政治诸原理的实现途径、方式、方法等问题,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4、政党职能。政党职能是政党的本质规定要素,即指政党所具有的政治技能或政治能力。它可以分解为:①组织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最大限度地发现、集合、调动现存的和潜在的各社会力量为实现本阶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服务的技能和本领;②导向职能,即指政党应当具有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提供价值取向的技能和本领;③中介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把社会公众同国家政权有机联系起来,充当好传输带、蓄水池或泄气阀的技能和本领;④保障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从社会吸纳精英,经过本党的严格训练,然后放归社会,即向国家政权机关输送干部,以此在组织上保障国家政权运转方向与本党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技能和本领;⑤整合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使国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社会各方面的政治力量认同并实践国家的基本价值的技能和本领;⑥稳定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维持政

治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技能和本领。

5、政党功能。政党功能是指政党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它来源于、根据于政党职能。其质如何、量之大小受主观因素(政党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政党活动环境)诸方面的影响。由于政党性质、政党制度、政党环境和政党实现其职能的方法途径的不同,政党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也有差异。

6、政党文化。政党文化是关于政党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其基本内容是政党观念形态的一系列表现形式,包括政党认识、政党情感、政党动机、政党意向、政党信念、政党思想、政党理想等。

7、政党监督制约机制。我们将政党监督制约机制的含义表述为:(甲)它是一个有关政党监督制约的各组织实体、工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要素,以各自的不同职能按规律排列组合而形成的政治工作系统;(乙)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是政党监督制约系统内部各要素功能的整合结果,其最佳结果有赖于各组成要素对政党的作用方式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协调运转,有赖于各要素功能在经常发展变化中不断焕发生机、发展完善,有赖于各要素功能在发展变化中经常处于最佳的耦合状态;(丙)它是一个按一定方式有规律运作的动态过程。

政党监督制约机制具有下列特征:

——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与目的要求。政党监督制约机制是关于政党活动的监督制约,其目标就是指向政党,指向政党权和政党执政权。即使在实际监督制约过程中,特别是在社会基层,由于政党活动与政权机关、社会自治组织活动在事务上的具体性和工作上的交叉性,社会公众监督制约指向的对象看上去不是政党组织和政党成员,但归根到底指向的还是政党,是执政党。其显著特点是从对政党权力运行偏离正确轨道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予以防范和矫正的角度,对政党权力的正常运行给予肯定和保护。

——由于政党监督制约对象是政党权和政党执政权,因而它必须以权力为依托,以一种权力实现对另一种权力的监督制约。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表明,没有监督制约的党权是危险的党权;而没有相应权力的政党监督制约是无效的政党监督制约。自有政党权、有政党执政权以来,无论是何种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党与政党监督制约,都概莫能外。这也是政党政治中的一条规律。

——由政党监督制约的性质和目的要求所决定,其行为必须依法进行。这里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必须通过法律形式将监督制约者与被监督制约者的关系确立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种法权关系,它不因监督制约者和被监督制约者的意愿的改变而改变,不是自愿的行为,而是双方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应尽的法律义务。

——政党监督制约的相对独立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监督制约的主体地位具有相对独立性;二是监督制约行为及其方法手段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两个层面的独立性,实质上是从政党监督制约的角度,体现着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民主性和法制性,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要求。也就是说,监督

制约实施者只有独立自主地行使监督制约权,只向它的授权组织负责,而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才能保证其监督制约权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法律制度,对监督制约者的“权源”、“权域”、“权行”和“权益”作出科学的界定。

——政党监督制约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政党活动特别是执政党活动是全方位的,它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整个过程,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对政党、执政党的监督制约也必须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世界政党兴衰史一再证明,任何形式、任何条件下的“弱监”(监督制约力度不够)、“虚监”(形式上监督制约而实际上没有监督制约)和“空监”(事实上存在监督制约的空白地带)都会由此而导致政党功能衰退甚至偏离正确轨道而招致政党灾难。第二,如前所述,将政党监督与政党制约一并作为政党监控的形式和手段,这就从监控方式、依靠力量、覆盖范围、时效程度等方面,大大弥补了单独强调政党监督的不足,从而强化了政党监控的权威性和时效性。第三,从政党监督制约的主体构成及其行为手段的角度看,政党权力、政党执政权力达及的对象也就是政党监督制约的力量,但这些力量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按一定的章法形成组织并遵循一定规律实现其政治监督职能的。其中,政党组织(包括本党和他党)、政权机关、社会团体、社会公众以及大众传媒等都是政党监督制约组织体系的构成要素,它们在整个政党监督制约体系中围绕着政党运行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形式,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通过不同的渠道,运用不同的手段,发挥各自的监督制约功能。这种政党监督制约主体构成的多元结构与渠道、方式的多样性,体现于政党监督制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层层相通、环环紧扣、形式多样、互济互补的监督制约机制,构成了政党监督制约的系统整体性和及时有效性。

8、政党执政规律。所谓政党执政规律,是指政党在控制和行使政治权力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反映政党政治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要求。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就是研究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等。

三、本课程的重点及难点问题

(一)为什么要提出政党文明问题

最近,学术界很重视文明问题的讨论。比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及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等;还有社会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以及社会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与人类文明发展大趋势的关系,等等。我们在这里又提出一个政党文明的问题。

怎样认识和把握政党文明呢?我们认为,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层认识、具体把握。大家知道,就某个文明对象层次性来说,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之分,因而也就有微观、中观和宏观意义之别。政党文明也不例外。就微观来说,有政党的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等微观层面上的政党文明;又有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政治目标等中观层面上的政党文明;还有政党职能、政党地位、党政关系、政党关系等宏观层面上的政党文明。所谓微观层面上的政党文明,是指某一政党的基本制度规定在一定历史条件

下的具体表现和实践形式等;所谓中观层面上的政党文明,是指因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政治目标的不同而形成不同性质的政党;所谓宏观层面上的政党文明,即指政党一般性或政党普遍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党,也不论这个党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都同样的面临着如何取得政党地位、如何确定政党职能,以及如何处理党政关系和政党关系的问题。

讨论政党文明的意义何在?我们知道,人类文明无论是从纵向发展还是从横向联系来看,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文明链”,或叫文明体系。由于某一具体文明的特性和功能的不同,它在这个“文明链”或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不一样。比如,在政党政治时代,相对于具体的社会形态文明和整个人类文明来说,政党文明是这个“文明链”或文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具体类型的社会形态文明则是中介环节或实现形式,即有什么样的政党文明,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文明及其这种文明的具体的实现形式和民族形式;人类共同文明则是具体政党文明和具体社会形态文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具体的政党文明和社会形态文明总是在一定的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又总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共同文明中的优秀成果而自己在“量”的方面不断扩张、在“质”的方面不断提升,显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的。而这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

可见,政党文明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政党文明,以及这种文明发展到怎样的水准,直接关系到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文明,以及这种文明达到怎样的水平,进而直接关系到推进整个人类文明水平演进的速度和质量。所以,对文明问题的探讨特别是对政治文明的探讨,都离不开政党文明。

对于工人阶级执政党来说,讨论政党文明,它的全部意义在于从规律层面上认识和把握政党文明的产生、发展并最终消亡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立在具体的经济、政治基础之上的政党文明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特殊性。旨在把共产党的执政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演进高度统一起来。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来说,研究政党文明问题,目的是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更好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学习、研究政党文明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前面提到,政党文明涉及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其中,主观因素是主要方面。对此,我们的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政党文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既有发展但又发展不充分而产生的一种政治现象。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存在的现实必要性在于政党所特有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技能,即政党职能。政党职能由政党的本性来规定,政党的本性经由政党的职能来实现。因此,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政党的本质及其政治职能,是认识政党文明的入门,是把握政党文明的关键。

第二,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确立起来的价值观。因此,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政党意识形态的内容及其功能,是认识政党文明的理论基础,是把握政党文明的思想保障。

第三,任何政党都是与国家、社会发生密切关系的党,它们为取得国家政权产生,为领导国家政权而

存在,为消亡国家政权而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活动方式和领导方式及其结果状态,是认识政党文明的事实根据,是把握政党文明的实践基础。

第四,政党职能和政党意识形态通过政党制度予以肯定和实现。政党制度安排得当与否及其发育程度如何,直接反映着政党文明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因此,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政党制度包括政党的基本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要求,是认识政党文明的中介,是把握政党文明的依托。

第五,政党权与政党执政权的监督制约是政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身特有的角度和功能,对政党文明的发展和发挥作用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探讨政党监督制约规律,既是认识政党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把握政党文明发展规律的重要环节。

(二)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的关系问题

在有关政党问题研究的论著中,许多学者把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作为同义语使用。如,有的学者认为:“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或干预政治的一种政治制度。”有的学者指出:“当代各国的政治,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几乎没有不通过政党来进行的,但进行的方式则各有不同。这种不同的方式,通常称为政党制度或政党政治。”还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政党制度(或称政党政治),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也有学者这样表述:“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又称为政党政治,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政党进行社会政治活动的合法规则、程序和方式。”总之,类似于这样的观点和表述比较普遍。个人理解,这样的定义没有把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基本含义区别开来,而是把本来分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具有不同内容要求的概念混为一谈,作为同义语来使用了。我们认为,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个范畴,是政治学或政党学中的不同层次的概念,对此应区别使用;不仅如此,还应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政党制度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政党运行机制,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无论是对于政党政治学科的理论发展,还是对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完善党的领导体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内涵之区别

无疑,以上所引述的观点包含着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所揭示的政治现象的共性或密切联系性的一面。如果我们暂且把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作为同一政治现象,那么,可以说它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其具体实现形式,即方式、方法和程序是由各国的历史传统、政党结构、阶级结构以及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状况等具体因素决定的;它或直接或间接但归根到底都与政权相联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政治现象,作为政党现象的伴生物及其中介体将与政党共存亡,但不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即使如此,我们认为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还是有重大区别的,它们是政治学或政党学中的不同层次范畴。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政治”和“制度”的含义不同。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的核心是政权;政治的运作表现为公共权威;政治还是科学、是艺术,等等。而“制度”的基本含义则是指一定范围的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秩序办事的规程;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

成的政治的、经济的及文化的等方面的体系。相对于行为主体来说,制度具有规范行为的职能;相对于制度所揭示的对象来说,制度是表象、是特征,是其本质的外化,我们称之为基本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而相对于制度所揭示对象的功能来说,制度是中介,是具体的实践形式,我们称之为具体制度或体制,其动态形式,则可称之为运行机制。如,政党体制、政府体制或政党运行机制、政府运行机制等。这里的制度所反映的问题是具体的,是基本制度的实践形式,是运作层面上的东西。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在科学内涵、外延范围、活动层次、核心内容、功能实现等方面都有重大差异。前者是属概念,后者是种概念。所以,二者不能等量齐观、同语而用。

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政党政治看作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政党掌权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其性质定位属于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既有发展但又发展不够充分的产物,是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党政治是政治类型的划分,而不是政党类型的划分。据此,我们把政党政治的基本含义概括为,它是指一个国家中政党的法律认可;政党与政权、政党与政党、政党与其它社会组织的关系机制;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存在活动方式。与政党制度相比而言,政党政治是政党制度的上位概念,它侧重于政党履行政治职能的本质内容的揭示。其研究对象或主要活动领域是政党地位、党政关系、政党关系和政党运行。所要回答的是政党政治诸原理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基本内容及其本质等问题,所要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政党制度的基本含义则是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结构及其活动规范的总称。从党际或外部关系的角度看,主要是指一党制、两党制或是多党制,或是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从自身或内部关系来看,是指政党自身的意识形态、政治纲领、组织原则、组织体系、活动规范等各项规定。与政党政治相比而言,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下位概念,它侧重于政党本质及其履行政治职能的现象内容的揭示。所要回答的是政党政治诸原理的实现途径、方式、方法等问题,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政党制度又可以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两个层次。政党基本制度是反映政党本质的制度。政党的不同性质取决于其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政治力量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由特定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而与此相适应形成的政党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形态、特定的阶级基础和成员要求、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等基本内容要求,通过政党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便成为政党基本制度。其特征表现为基础性、整体性、宏观性和稳定性。而政党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则是政党基本制度在不同民族国家及其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上的具体实现形式。政党具体制度表现其基本制度的结构形式和运作方式。如:政党组织的纵向联系与横向分布以及由此形成的组织制度;政党职能部门的纵向联系与横向分布以及由此形成的工作制度,等等。同时,政党具体制度又表现为政党运行机制,或者说是运行中的政党体制。而从这一角度讲,政党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又是指政党为实现其基本制度在具体的政党环境中所要求的工作重点、工作方针、具体政策、执政

的方式、方法及其对组织及其成员的具体管理制度等。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具有明显的应用操作性、层次有序性、规范可鉴性和适应新要求的变动性等。

2、运行之关联

政党政治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又是有层次的。

一是初级本质层次,或称之为核心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以政党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社会主义类型政党政治、资本主义类型政党政治。这一层次的基本性质是由政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及其政权目标所决定的。它所揭示的政党政治的初级本质是:实现本阶级的专政,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资本主义类型政党政治在本质上是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社会主义类型政党政治在本质上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即人民民主专政),以始终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追求,同时以谋求和维护工人阶级及追随它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对此,工人阶级政党从不讳言,并始终如一地为之坚持。

二是二级本质层次。这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有关政党基本制度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是政党政治的初级本质在基本制度层面上的体现。在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的二级本质,是通过共产党领导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予以确立和保障的。

三是具体制度(体制)层次或曰运行机制层次。这是政党政治二级本质层次的具体实现形式、运作形式,也可以说成中介层次。这一层次的内容要求,是通过有关政党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的确立和不断发展完善,经由有效的中介形式,体现政党基本制度的内容要求,使政党职能处于最佳的实现状态。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来说,主要是根据深刻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党提出来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改革、发展、完善党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和生活制度。以此不断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不断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

上述一方面表明,政党基本制度和政党具体制度(体制)在本质上是同类的,是共属于政党政治的不同层次的概念,它们围绕着政党政治整体功能的发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发挥各自的作用。从政党政治系统的角度看,其基本制度是整体和全面,具体制度(体制)是局部和部分;基本制度是核心内容,具体制度(体制)是结构形式,是具体的实践形式。另一方面表明,有关政党政治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是一定要加以区别认识和把握的。从认识论上看,基本制度具有基础性质,是稳定的,本质上不能随意改变,而就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则可以根据而且必须根据政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其所改变的是结构、是形式或方式层面上的东西,目的在于使之更好地适应基本制度,反映基本制度,为基本制度服务,而不是削蚀更不是背离基本制度的本质规定。

由此可以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政党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是相适应和相一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前者决定后者并要求后者必须和自己保持一致、具有适应前者的性质。同时,基本制

度和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又是互济互补的关系。这种关系又表现为前者的完整和完善,具体表现在后者与之相匹配和有效性。从政党政治功能现实的角度看,上述适应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是指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是对基本制度内容要求的体现和补充,或者说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是行动中的、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还指,当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出现因其体制僵硬或因运行偏误而影响基本制度规定内容有效实现时,基本制度就要求对其中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而予以改革和矫正,使之始终对基本制度保持高质量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这就是说,基本制度从根本上规定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的质量和发展方向;而具体制度(体制)的健康运行,又能使基本制度充满生机活力,促进基本制度功能充分发挥,在实践中显示出基本制度具有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而政党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这种具有内在要求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关系机制,要求政党具体制度(体制)必须具备两种“素质”,即具有两种本领:对上能够和政党政治的基本性质规定有机结合并为其服务;对下能够和现实政治——国家、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并为其服务。在这种“一身二任”的角色定位中,“服务”是目的,“结合”是关键。

由上可见,把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两个概念区别开来,有利于政党学说科学范畴的建立与科学内涵的揭示,因而有利于政党学说的发展。确立政党政治的科学概念,有利于把政党现象纳入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来考察,便于人们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具体特点;便于人们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认识政党的产生、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政党职能的规定性及其实现形式;便于从政治发展和政治管理的角度,认识政党地位的取得、党政关系、政党关系的科学界定以及政党运作的科学管理。

而进一步将政党制度区别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弄清当前我们进行政治改革,特别是强调要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是通过对不合时宜的政党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改进来实现的,而不是对党的基本制度的革命。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说明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对基本制度的反作用;继而也有利于说明改革的失误和偏差将会对政党基本制度本身产生影响,甚至改变政党的基本性质,进而招致党亡政息的灭顶之灾。这就要求我们在有关党的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的实践中,既要大胆又要慎重,切实避免犯“左”右两种倾向的错误。

3、实践之经验

上述表明,无论从政党政治基本性质的表现来看,还是从其基本性质作用的传导来看,作为政党政治中介层次的政党具体制度(体制)层次、政党运行机制层次,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层次。没有恰当的政党具体制度(体制)·政党运作机制,政党政治不能正确而有效地运行,也无法和国家政权、社会生活对接,因而也就无法发生相互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可以这样说,对于某一政党政治来说,中介层次搞好了,性质层次具有的职能才能体现,它的作用才能发挥;反之,中介层次没有搞好,性质层次再优,其作用也难

以发挥出来。

对政党政治中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理论认识的深化,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动因于现实政治生活的需要。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来说,它不仅来自于本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经验教训,而且还来自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就深刻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认定是这一矛盾运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但在后来的实践中,我党认识到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整体性,却没有进一步认识到它们还具有层次性,即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包含着反映其本质的基本制度层次和为本质层次服务的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层次。因而就不可能认识到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改革、发展、完善的着力点是在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层面,是通过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去反映和不断优化基本制度的品质,进而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先进性。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的问题才作为一个全面性、改革方法论问题被明确地提了出来。

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就不同的内容和不同方面的体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说,执政党的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改进和优化具有关键层次上的意义。这是因为,在当代中国条件下,党的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在整个政治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起着其它政治体制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当代中国政党政治自然具有政党政治的一般特性。即:由于政党独特的政治角色定位使其在制度的操作和自身的政治活动中,不仅能够通过权力和制度,而且还能够通过思想意识和各种社会组织,或规定或改变、或加速或延缓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态势。另一方面还因为当代中国政党政治具有特殊性。这就是我们现在实行的是既与资本主义国家根本性质不同又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有别的政党政治。它确立的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因此,中国问题的关键在党。积新中国50余年发展之经验,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党兴则国兴,党乱则国乱。党兴,靠什么?党乱,为什么?这无不与党的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的正确与否和科学化水平高低直接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每一次陷于动荡,都始于党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而党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则是政党运行机制与政党职能要求发生偏差甚至相背离的现实表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则是得益于党内生活的正常化,也即党的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较好地适应和反映了政党职能的内在要求。党内生活照章进行,党的活动合乎法律,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法治化就有了现实可行的基础和保障。有关于此,邓小平在1980年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就有深刻论述。邓小平不仅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概念,而且将其改革的锋芒直指党内长期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而今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对党自身的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和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法进行,依法治国又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另一方面,实行依法治国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而改善党的领导,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革、完善和优化党的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从而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使党更加严格地遵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更加善于把自己的主张通过法定的程序变为国家的意志,通过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提高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如此等等,都要求对不合时宜的党的有关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我们对政党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的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还来自于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原苏联政党政治的历史经验。纵观苏共执政史,其政党运行机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列宁时期的最初有益探索、提出思路、框架;二是斯大林及其之后很长时间里党内权力高度集中、建立并推行集权式政党运行机制;三是戈尔巴乔夫对政党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性转变、走极端民主化的改革路线,直至党亡政息。列宁探讨苏共运行机制的思想成果是针对当时党内出现的权力过于集中、干部搞特权和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提出来的。并由此形成了既坚持思想统一又倡导批评自由,既强调干部的民主选举又反对极端民主路线,既强调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又指出不能以党代政等具体思想和政策思路,进而在体制的建立上做了一些具体探索。斯大林成为苏共领导人后,在党的运行机制方面也曾提出过许多正确意见。如,主张发扬党内民主,批评不经过选举而使用行政手段增补党的权力机关成员的做法,提出要靠自下而上的党内外民主监督消除官僚主义等。可不久斯大林就在事实上改变了包括列宁在内提出的一些正确想法,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立并发展起一套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党运行机制。针对这种体制其造成的严重后果,赫鲁晓夫上台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由于他对改革起点认识的片面性和浮浅性,即简单地把党的生活中不正常现象归结为斯大林搞个人迷信,把高度集权问题归结为斯大林个人的独断专行,而没有认识到是高度集权的体制助长了斯大林的个人专断,是民主机制的不健全未能制约斯大林的工作缺陷,更没有认识到这其中带有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党内生活中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样,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赫鲁晓夫不可能以改革完善党的具体制度(体制)为切入点,以建立科学的政党运行机制为目标,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其结果是以反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和个人专断为起点,经由一系列的“思想批判”、“体制改革”,最终也由于自己的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而趋向集权专断,导致党内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结果又回到了个人迷信和个人专断的起点上。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即提出对党的建设实行根本性的变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改变苏共集权式的运行机制的同时,连同党的指导思想、阶级基础、组织原则、奋斗目标等有关党的性质的基本制度规定也改变了。而政党基本制度的改变实质上是政党政治性质的改变。这样,本来意义上的苏共及其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据,党亡政息则不可避免。

苏共党亡政息的教训至少有两点启示: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建立了政党政治的基本制度,这只是为工人阶级执政党发挥历史作用提供了前提条件。具有先进性的政党能否在实践中全面充分地体现自己的先进性,在一定意义上并不取决于政党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它的结构即体制、运行机制。因而,工人阶级执政党的作用正确而又充分的实现,要求党必须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不断地改革、发展、完善政党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苏共对于政党政治中的中介层次的建立和发展完善注意得是很不够的,甚至可以说严重地忽视了。他们看到了工人阶级执政党根本性质上的先进性和在实践中已经体现的先进作用,但不明白根据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在新的政党环境中怎样更好地保持和充分发挥这种先进性,以至于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自动先进论”或“地位天然论”,其后果显而易见。二是政党具体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目的在于使之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政党基本制度,以此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先进性,而绝对不是对政党政治基本制度的改变。

4、理论之认识

实践经验证明,政党政治不是“铁板一块”,它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所组成,其整体功能由各具体的功能所合成。但政党政治的不同层次的内容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对于一种类型政党政治来说,这种统一是坚持政党政治基本性质和为坚持其基本性质而必须改革和改进其实现形式、实现机制的统一。不坚持政党政治的基本性质,无所谓改革和改进其实现形式、实现机制;而不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政党环境,及时改革发展完善有关政党的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政党政治的基本性质也将不能更好地体现,或者因为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实现形式的严重问题而导致政党政治的基本性质的不能坚持。

实践经验还证明,在政党政治这个整体中,与政党地位相比,体制层次和运行机制层次内容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完善是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将与政党政治共始终。对于社会主义类型政党政治来说,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以暴力斗争为主要手段、以夺取政权为主要目标条件下形成的党有关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是不适用于执政条件下,以和平发展为主要手段、以建设新社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党环境之中的。另一方面,执政党新的具体制度、运行机制又不可能一下子完整地建立起来,必须经由一系列探索——检验——再探索——再检验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改革、发展使之不断符合实际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特点是,新旧两种体制的共存和交替,是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新的体制、新的运行机制逐渐发展成熟,旧的体制旧的运行机制逐步地让位于新体制。这是其一。

其二,有关政党的新体制、新的运行机制,并不是在旧的体制、旧的运行机制之外单独建立起来的,而是在旧的体制、旧的运行机制内部成长起来的。不仅如此,它还必须依托旧体制、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旧体制、旧机制才能生长起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政党具体制度、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发展完善,是党自己改变自己,是党为了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断地“改变”自己。

其三,驾驭这一过程的全部艺术不仅在于批判旧体制、旧机制的弊端,颂扬新体制、新机制的优越,

更在于善于利用旧的,顺利地托出新的,善于把新旧之间的矛盾摩擦化解为最小,把二者的“统一性”利用得最大。而这一切,对于执政党来说,是一个不断使主观符合客观,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由此我们又可以认为,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仍在实践中、在学习中、在完善中。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政党政治,其生命力主要表现在它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即表现在它适应新环境而进行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完善的高度自觉性上。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要求,就是党在认真总结包括自己在内的社会主义类型政党政治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就是党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进一步使党的领导走向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而提出来的。这样做的实质,是要通过不断改革、发展政党政治中的有关政党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某些内容和某些环节,使之更好地与政党性质层次相配套,即通过政党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这个中介,更好地体现和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以使之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三)政党功能与政党职能辨析

在我们所看到的中外有关政党问题的论著中,学者们更多地使用“政党功能”或“政党作用”这样的概念,即使有使用“职能”概念的,也是将其作为“功能”的同义语。在英语中,“功能”与“作用”都具有"function"的意义。在汉语中,尽管二者都具有对事物产生影响的含义,但又是有区别的。职能除了具有功能的意义外,还特别指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而功能则专指事物和方法所发挥的、所实现的作用。这里,无意探究具体的词意,而是想说,政党本身所具有的职能,自然是本质所规定,是客观所必需,因而是其所必须表现出来、一定要实现的东西;而政党在政治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却不一定就是政党本质所规定、客观所必需的东西。事物的职能是事物本身所应具有的技能或能力,它规定着事物的本质特性,将其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事物的功能或作用则是职能的外化,是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其质如何(甚至相反)、量之大小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是充分地表现,也可能是部分地表现;可能是正面地表现,也可能将职能异化,而走向它的反面。所以,我们在这里把政党职能和政党功能(作用)作为两个概念来使用。

西方学者对政党功能(作用)论述很多。如西奥多·洛伊认为,政党具有组织构成功能和制定纲领功能。美国的一些学者,如卡尔、柏恩斯坦、莫里森等认为,在民主政治过程中,政党具有以下功能:①政党有助于社会舆论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公民的政治热情和参与政治的兴趣;②政党向选民提出理想的候选人,努力支持候选人当选,并使其能够对选民和政党负责,认真执行政党的纲领和政策:③政党阐释国际局势及有关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促使政府采取相应对策;④执政党在高度复杂的社会中团结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以构成民主政府所需要的多数;⑤少数党监督政府执政情况,批评政府现行政策的缺陷,动员和组织各种政治力量,准备随时取代执政党、控制国家政权;⑥执政党负有重大的政治责任,组织立法和行政,运转整个国家机器,尽可能地执行并完成公布的政策。

国内学者对政党的功能(更多地使用“作用”这个概念)表述也很多。列举其有代表性的如下: 王惠岩教授在其主编的《政治学原理》中认为:在现代社会,政党的活动在政治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是整个社会的领导核心,指导着整个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是保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正常运转的核心机制。奚广庆教授在其主编的《政治学概论》中认为,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表现为:①代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影响政府,控制议会;②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③操纵选举,以保证选举结果对资产阶级和本集团有利。关于工人阶级政党的作用,该书从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的角度作了阐述,即:领导和组织本阶级群众,并联合其他同盟阶级,通过社会变革,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赵宝熙教授主编的《政治学概论》则从掌握政权或影响政府、控制议会、制定政策,操纵选举、宣传鼓动、指挥党员、指挥群众团体等方面阐述了当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作用,等等。

综合上述各方面内容,我们认为,政党的功能(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指政党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由于政党性质、政党制度和政党实施影响的方法途径、政治环境包括监督制约环境的不同,政党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的效率、效果与效益是不同的。应当明确的是,政党功能(作用)并不是无限的和无条件的,从根本上说其源于政党职能。也就是说,我们要强调政党某一方面的作用,首先要看一下政党是否具有这方面的职能及其大小。这表明,与政党功能(作用)具有内在联系、并与其可考核指标(效率、效果、效益)直接相关的问题,是政党职能问题。政党职能是政党本质规定要素,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此点,前面已经论及。这里想强调的是,政党职能并不是无限、无量和无条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范畴和地位、特定的作用对象和基础的。在此所要讨论的历史范畴和地位,是指政党职能只存在于政治、历史范畴之中。也就是说,政党职能的存在是由一定的社会阶级政治经济关系和历史时代决定的,而其作用的实现也是受上述条件决定、影响和制约的。政党作为社会阶级组织的最高组织形式,作为社会政治关系链条中的关键环节,这种特殊的要素构成和政治地位,使其具有破坏、构建国家政权和引导国家政治发展的职能。在政治运行中,一般来说,先进阶级的先进政党对社会的政治变革主要起积极的、促进的作用,落后阶级的落后政党则主要起相反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先进阶级的先进政党和落后阶级中的落后政党,是指由于社会阶级的整合、分化的存在,从大的阶级范畴来说,即使是同属于一个阶级的政党,由于其所代表的阶层或利益集团与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差异性,其政党职能虽基本相同,但政党功能(作用)却不一样。同时,政党只能通过其具有的政治职能作用于社会政治关系,只能在自己存在的社会历史范畴内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发挥作用。这里要讨论的政党职能的对象和基础,是指政党职能指向的专门性和其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前提性。由于政党职能的政治特性所决定,其指向只能是政治,内容有三:一是指向阶级,即对阶级力量的组织和领导;二是指向政权,即推翻敌对阶级政权,建立本阶级政权;三是指向发展,即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建设适合本阶级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而上述的“阶级”——“政权”——“发展”三方面的内容,即是政党职能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政党职能用一句话来说,即指政党所具有的政治技能或政治本能。它是由政党本质所规定、所要求。从一般意义上讲,其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组织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最大限度地发现、集合、调动各社会力量为实现本阶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服务的技能和本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本阶级力量的组织和领导;二是把游荡于政治领域中的分散的、无组织的、方向各异的力量整合成一种集体的力量,并引导到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目标上来。

——导向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当具有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提供价值取向的技能和本领。现代意义上的政党都是具有独立意识形态的政党。政党总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建立、发展和发挥功能的。而其理论也随着政党的建立、发展和功能的发挥而不断地丰富发展。理论是政党的灵魂,是政党活动的指南。理论的成熟与坚定是政党成熟与政治坚定的基础和保证,是引导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政党的这种导向职能表现为,一是通过强有力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使包括本党成员在内的社会公众接受理论的价值取向;二是通过政党组织及其成员对理论的实践,在社会上形成强有力的感召、示范力,以使广大社会公众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实践理论。政党的政治导向职能在其执政前后的具体内容要求和实践形式是不同的。

——中介职能,这是指政党所应具有的把社会公众和国家政权有机联系起来的技能和本领。在现代民主社会,主权在民的原则把人民的利益与要求置于政治的核心地位,政府过程的原始动力来自于社会各阶层与广大人民群众。这样,在民主政治机制中,就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其具有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要求与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传输到政治中枢去的职能。由此,政党政治便应运而生。我们知道,政党政治就其政治的类型而言,属于民主政治,是对君主政治(专制政治)的否定;而从民主的角度来看,政党政治则属于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在民主发展进程中,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是必经的历史阶段。这种民主形式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党作为民众和政权的中介,具有反映民意并进行利益综合的职能。政党的这种职能在其执政前表现为形成充分反应民意的政治纲领,并通过广泛宣传,赢得民众支持;而在其执政后,则表现为提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通过法律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予以贯彻执行。

——保障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向国家政权机关输送精英,以此在组织上保障国家政权运转方向与本党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技能和本领。政党的这一职能主要是通过组织、参与和影响各级各类的政治推荐和选举,争取使本党推举的候选人当选国家政权机关的公职人员来实现。按照民主程序委托一批政治精英治理国家,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普遍做法。由于政党的本质规定性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所决定,理所当然地具有这种选拔政治精英、经由本党严格训练后放归社会,以此实现组织保障的职能。

——整合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使国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社会各方面政治力量认同国家的基本价值的技能和本领。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甚至各民族、各地区的利益要求和发展愿望,进行提炼、整合,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二是对

各社会力量之间、国家政权与社会力量之间、以及国家政权之间的利益与要求进行协调和整合,在统一的政治目标下面,实现国家机关政治行为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四)关于工人阶级政党监督的历史经验与规律性认识

其一,关于监督力量激活和动力机制问题。工人阶级执政党监督从根本上来说,是建立在充分发扬党内外民主,建立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基点之上的。这是政党执政权的性质和特点所要求的。而现在的情况是在“基点”上还有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这种现象又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认识不到位。比如,由于文化落后,人们对执政党身上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同”,这在基层相当普遍。二是出于无可奈何。由于以种种形式对监督主体积极性的挫伤,使一些人对执政党的监督颇有失望之感,因而出现了听之任之、麻木不仁的文化“容忍”现象,甚至产生“痞子”心态。对此如何尽快改变?毛泽东关于执政党监督的宝贵经验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但采取了不断搞群众运动的不适当的形式,其负面效应十分明显。这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努力探索出一条既依靠群众、强固“基点”,而又不走搞“群众运动”的老路,就成为进一步搞好党的监督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其二,关于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党的腐败现象所具有的新形式、新特点问题。现实政治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某些现象,如,理想信念权力化的倾向,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淡薄、权力欲望膨胀、意识形态成了权力的工具;公共权力特权化的倾向,即由社会公仆异化为社会主人,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为谋取小集团或个人私利的工具;公共权力商品化的倾向,即搞权钱交易,非法攫取财富,等等。这些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力被腐蚀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新特点。针对这样的新情况、新特点,根据江泽民2000年年初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对已有的制度要严格执行,没有的制度要尽快建立起来,以进一步建立、健全执政党监督机制,使之具有针对新问题的新职能,就成为当务之急。

其三,关于提高执政党自身监督的质量水平问题。就现实压力来说,有效地遏制仍在滋生蔓延的腐败现象,保持和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要求。这里面有体制问题、管理问题,还有素质问题。就体制而言,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不符合中国的情况,不能照搬。但是,西方三权分立与多党制中所蕴含的监督制约精神不应该简单地否定,而应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执政党的监督之中。建立健全工人阶级执政党监督机制,必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核心和目的是发展,不能搞机械主义、形而上学。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党情的执政党监督模式,这需要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艰苦探索。就管理而言,目前中国共产党监督无论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从具体的实体部分来看,还需要下大力气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细密、有序的管理制度,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调动各监督实体及其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素质而言,首先是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对健全党的监督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领导干部的民主素养问题,一是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问题。

结合上述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工人阶级政党监督的历史经验很重要。

一是监督体制的设计和建设。执政党监督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体制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上业已存在的监督力量的发现认可、培育训练、合理搭配组合,即实现监督“机器”结构的合理和科学。另一方面是这架机器的有效运行问题,这取决于渠道通畅而无障碍物、法制健全而无主观随意性等,即实现监督程序、制度的合理和科学。以此建立起一种结构科学合理、运行有序达畅,环环齿合协调、职能明确高效的执政党监督机制。监督体制设计与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实现执政党监督权的相对完整性,即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的相对独立性。监督者在实施监督过程中不受被监督者钳制,是确保其监督职能有效实现的前提条件。所以,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党情出发,在努力探索执政党监督力量的相对独立地位,即在努力探索“体制内分权”上下功夫。

二是努力增强党内外监督力量素质,提高其监督的质量水平。这里至少有这样几方面的工作:①提高思想认识。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努力提高对党外监督力量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有的领导干部来说,有这样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只看到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和历史主动性,在执政党监督问题上单纯强调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对外部力量监督制约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外部监督对于反对执政党腐败现象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害怕群众”,怕在群众面前亮丑、怕群众起来了不好收场。这实质上还是一个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确立得怎么样的问题。②加强法制建设。监督必须有相应的权力,而权力行为是一种公共行为。要建立起良性监督关系,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就中国共产党监督来说,有关来自党内外力量的监督,如党内监督、党派监督、公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还应加强,使之不断发展完善。从宏观上来说,目前还缺少一个《政党监督法》。③提高党外监督力量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监督质量水平,包括思想觉悟、组织建设、法制环境、方法艺术等内容要求。

三是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问题。执政党监督的重点在于对其领导干部的监督,而监督效果如何直接与执政党各级领导干部的态度和实际上的组织领导有关。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个规律;而下梁不正或直接或间接地与“上梁”有关,这也是个道理。在党的监督历程中,毛泽东那时非常重视并依靠人格的力量。从防止和消除党内腐败的角度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是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榜样;对党的高级干部的腐败行为,不掩盖、不护短、不留情面地加以清除;在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的斗争中,中共中央首先从自己抓起,率先垂范。自身正,不令则行,这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监督约束效应。实践证明,这是执政党搞好监督所必备的主观素质,是激活和取信于党内外监督力量的事实根据,也是党内外监督力量不断获取动力的源泉之一。但是,实践也证明,在现代社会,将宏大的政党监督单纯建立在人格力量的基础之上是不牢靠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监督在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极为深刻的。从目前中国共产党监督的现状来看,我们在强调人格力量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探索对领导干部实施有效监督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监督水平,特别加强主动监督,关口前移,事先防范。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影响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

四是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借鉴西方国家政党监督制约的成功经验。由于从形式上来看其属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范畴,人们顾虑较多,似乎还是个“禁区”;也由于其经验还隐藏于资产阶级政党监督制约的具体做法之中,是同资本主义的政治运行密切相联的,所以,要真正学到手也不那么容易。学习西方国家政党监督制约的成功经验,关键是既要敢于学又要善于学。首先要冲破思想牢笼,解决一个“敢”字。一段时间里我们忌讳“权力制约”这个词,似乎这是“三权分立”、“多党制”的同义语。仔细想想,讲权力制约,实质就是要保障权力不被滥用。就工人阶级执政党监督来说,就是要保证政党权和政党执政权不被滥用,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发扬党内外民主、依法治国、依“法”治党的客观要求。由于监督的对象是一种权力,所以就必须以另一种权力来监督。事实上,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成果在内,先由资产阶级创造并不都一定为资产阶级所专有;政治管理、政党监督的理论原理、策略原则先附着于资本主义肌体,并不一定只具有资本主义的社会属性。周恩来说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我们不能学,那是剥削阶级专政的制度,但是,西方议会的某些形式和方法还是可以学的,这能够使我们从不同方面来发现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允许唱‘对台戏’,当然这是社会主义的‘对台戏'。我们共产党人相信真理越辩越清楚。我们共产党人要有勇气面对真实,面对错误,有错误就不怕揭露,就勇于承认和改正。”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探索中国共产党监督的新路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善于学,这里有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就是从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相结合的角度,去区分政党监督制约中的制度性因素与非制度性因素等问题,然后大胆地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发展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监督机制。

由此以来,形成如下关于中国共产党监督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之一,加强党内监督立法,强化权力监督意识。正像有了国家权力就必须有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一样,有了政党权、政党执政权也必须有对这种权力现象的监督。而这种监督必须以权力为依托。它不因社会制度、政党性质、政党制度的不同而可有可无,也不因监督存在双方的主观愿望如何而转移。并且,由政党监督的性质和目的要求所决定,其行为必须依法进行。这就是说,必须通过相关法律将监督与被监督者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及其相互关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明确二者的关系是一种法权关系。同时,监督主体力量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监督实施者只有相对独立自主地行使监督权,才能保证其监督行为的完整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之二, 自觉开展自我“批判”和他体“批判”,在“批判”中保持头脑清醒和高度警觉,在“批判”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地位,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不断发展成熟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动力机制之一。一段时间里,有的工人阶级执政党缺乏危机意识,或者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自动先进论”和“地位天然论”,而对加强党内监督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高度自觉,结果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这就使党不能始终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最终必然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从一定程度上看,工人阶级执政党由于其政党环境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和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等因素的特殊性,在客观上加大了执政党产生腐败现象的可能性,

或者说加大了执政党防止和消除腐败的难度。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觉,认真借鉴、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之三,党内监督是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改革、发展、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是党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有效实现的基本立足点。

之四,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高质量的党内民主,高质量的党内监督就无从谈起;党内民主靠制度建设作保障,而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方向、速度和力度,则与党的各级领导者的民主素养密切相联。因此,欲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就必须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在努力增强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素养上狠下功夫。

之五,党内监督的对象是全面和重点相结合。不仅包括对党员个人的监督,也包括对党组织的监督,但其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核心是保证他们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执政权。

之六,党内监督流向既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序列,也包括不同地区、部门及组织、个人之间的相互关联制约,但其关键是自下而上即个人对组织、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党员群众对党员干部、全党对党中央的监督。这是对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运用。因为,民主集中制原则诸要素,诸如“组织”、“上级”和“中央”,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次上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而其任何一项决策又都应是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民主决策而形成的,因上述组织实体的产生和其权力的根据均渊源于“个人”、“下级”和“全党”,所以,个人监督组织、下级监督上级、全党监督中央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便自然产生和必须坚持的了。经验表明,如果自上而下监督序列的强化和运转非常有效,而自下而上监督序列的弱化和运转常常失灵,这样的政党监督是很不完全的。同时,由于对决策形成的认识程度、知识水平、经验积累等诸因素的现实差异,正确的认识并不完全取决于“数量”上的多少,在有些时候,真理也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此,监督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全党的贯彻执行,在坚持个人对组织、下级对上级、全党对中央的监督的同时,还内在地要求必须坚持多数保护少数的原则。

之七,党内监督目标、重点的确立及其职能的实现,与党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环境密切相联。政党任务、政党环境及政党活动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党内监督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也不一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自然地面临着有关自身监督的理论、体制、方法等各个层面上的改革与创新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此方面走出困境的唯一正确之路。

之八,执政党监督机制的改革与发展与其他改革一样,必然伴随着许多不利因素甚至危险倾向的发生。就目前情况分析,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盲目追求民主“价值”的倾向。如果离开具体的国情和党情,不考虑党内外监督力量对民主监督权的实际实施能力,即不顾民主实施的质量水平,也不顾党的各级领导层驾驭民主的实际能力,而盲目地追

求理想形态中的民主监督形式,执政党也会因民主燥热而引起政治运行的无序和混乱。苏共在此问题上走了两个极端:先是不仅不改革反而强化,结果建立了一个集权型、单流向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而后来在所谓的彻底改革中连党的一些本质规定性层次上的东西一同改掉,由极“左”跑到极右,在选择极端民主化的党内监督机制的同时,党自身也溃散了。这表明,在战争年代、在旧体制下形成的政党监督机制不改不行,而不顾实际、盲目地改革也不行。执政党监督制约机制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具体的国情、党情和民情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必须充分考虑到此项改革具体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必须谨慎地处理有关改革的速度、力度与党及整个社会的承受程度之间的关系。总之,对此必须具有成熟的理论思考,必须具备驾驭此实践的政治素质。

——对“集中”权力的使用不当和滥用。党内监督需要必要的集中,需要集中权力的权威。但这里的“集中”其本意是对“民主”的提升和优化,是民主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的实现形式。如果“集中”者滥用了这种集中的权力,尤其是当其歪曲甚至异化了集中的本意时,就会使党内监督机制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甚至走向反面。

——维护既得利益的倾向。发展、完善执政党监督机制对于那些在心态上存在有权便高人一等的人来说,对于那些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上的挑战。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千方百计地维护既得利益。因而在执政党内监督机制改革和发展中,要谨防形改实不改,或新瓶装旧药,对明摆着的问题下不得狠心去改的不良现象。

——落后文化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深层次上的承认和容忍现象。党内外监督力量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理解和监督质量,往往取决于他们的文化结构及其水平。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本来与工人阶级执政党要求格格不入的腐败现象认识不够、习以为常,而没有强烈的监督意识,此即落后文化对腐败现象的“承认”;二是对腐败现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漠然置之、麻木不仁的态度,而不去监督,此即落后文化对腐败现象的“容忍”。这样的文化氛围,实际上也为执政党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温床。这正如古巴民族英雄、拉美杰出的思想家何塞·马蒂所说:“不是坏人总能得逞,而是好人漠然置之。”

(五)关于共产党职能与共产党执政的问题

政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存在的现实必要性在于政党所特有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本领,即政党职能。共产党的职能由党的先进性来规定,共产党的先进性经由党的职能来实现。因此,正确认识共产党的本质及其职能,是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的入门和关键。

工人阶级政党与其他政治组织相比较有鲜明的特性。从政党本性来看,它是一个有理论、有纲领、有组织、有目标、有行动的政治体系,是一个严整的政治组织;从政党宗旨来看,它代表工人阶级阶级和其他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建立国家政权予以实现和发展;从政党地位来看,它具有在国家政权和社会生活中居于领导核心的地位,是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动机和调节器。

由于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特性所决定、所要求,其活动指向和活动领域主要是政治。内容有三:一

是指向阶级,即对本阶级力量的组织和领导;二是指向政权,即推翻敌对阶级政权,建立工人阶级政权;三是指向发展,即运用政权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经济、政治和文化,以不断满足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而上述的“阶级”、“政权”、“发展”三方面的内容,即是政党职能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是共产党执政的理论渊源和依托。根据这样的分析,工人阶级政党的职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指工人阶级政党所具有的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施加影响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技能。政党职能是政党执政的根据,政党执政的结果状态是政党职能的现实表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组织职能为共产党执政创造政治舞台

工人阶级政党的组织职能,即指工人阶级政党所应具有的最大限度地发现、集合、调动各社会力量为实现本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服务的品质和技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本阶级力量的组织和领导;二是把游荡于政治领域中的分散的、无组织的、方向各异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以此建立最广泛的革命和建设的统一战线,为发展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服务。实现组织职能是共产党执政的第一要义。如果把共产党比作为“势”,把组织比作为“场”,那么,共产党执政实际上就是“势”、“场”结合、交互作用的一种政治过程。在这一政治过程中,“势”由“场”来形成和优化,由“场”来显现和扩张;“场”由“势”来营造和驾驭,由“势”来统领和保障。我们探讨共产党执政规律,实质上就是探讨这种“势”、“场”的有机结合并优化发展的规律。工人阶级政党执政的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场”的萎缩,意味着“势”的衰微;反过来,“势”的衰微,也必然导致“场”的萎缩。离开来了“场”,“势”则失去存在的价值,而“势”的变异和名存实亡,“场”也必然付之东流。苏共党亡政息就是这种“场”、“势”恶性循环的极端结果。

2、导向职能为共产党执政提供思想基础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导向职能,即指工人阶级政党所应当具有的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提供价值取向的品质和技能。政党总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建立、发展和发挥功能的。而其理论也随着政党的建立、发展和功能的发挥而不断地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灵魂,是党活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熟与坚定是工人阶级政党政治上成熟与坚定的基础和保证,是引导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工人阶级政党的这种导向职能表现为,一是通过强有力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使包括本党成员在内的社会公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取向;二是通过党组织及其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在社会上形成强有力的感召、示范力,以使广大社会公众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此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力量,经由人民群众的实践变成伟大的物质力量。共产党若不能实现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的导向,就等于失去了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

3、中介职能为共产党执提供社会基础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中介职能,即指工人阶级政党所应具有的把社会公众和国家政权有机联系起来的

2010届高三政治我国的政党和政治制度测试题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单元测试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1、Ⅱ卷两部分,请将第1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4分。 日本在野党和自由党为了与执政的自民党争夺政权,两党迅速完成了合并。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 A、日本是实行两党制的国家 B、日本是实行多党制的国家 C、日本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 D、日本是实行联邦制的国家 2、日本的在野党之所以要与执政党争夺政权是因为() A、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 B、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C、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D、资产阶级政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据此回答3-4题。 3、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表明() A、中央委员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C、党的最大优势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 4、中共中央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表明() A、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组织领导 B、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 C、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经济领导 D、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思想领导 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据此回答5-6题。 5、这一纲要的颁布体现了() ①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完整版)高一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测试题

我国的政党制度(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今年下半年,要继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抓好节能减排。材料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是() ①我们党协助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我们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我们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④我们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党对政府是领导不是协助,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政府的职能而非党的职能,故①说法错误。材料不能直接体现党的执政方式尤其是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③不选。中央召开会议研究经济工作,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体现了党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④正确,选D。 答案: D 2.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十七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全党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了楷模。从根本上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是() A.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B.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的必然要求 C.知识经济时代对党员的客观要求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 解析:建设学习型政党,才能使党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保持先进性,B正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主要涉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C是原因但非根本原因。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坚持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不选。 答案: B 3.2010年抗洪抢险有三点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一点就是党和政府领导人均对抗洪抢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抢险救援,把人民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我国政府包办一切③党和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我国党政不分,合署办公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考核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②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④表述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选C。 答案: C 4.2010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推进西部大开发,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

台湾的政党制度

台湾政党面面观:数量众名称怪大多只是玩泡泡台湾内政部门会议日前讨论“政党法”草案,拟提高建党门槛,并将党职选举纳入规范。消息既出,引发岛内热议。 根据台媒报道,岛内目前共有166个政党,多数都没有实际运作。事实上,自从台当局在1987年开放“党禁”以来,台湾政党犹如“雨后春笋”,不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但是良莠不分,以致后来“泛滥成灾”,引发民众反感,如今当局想规范管理,当然是个好消息。 那么,台湾如此之众的政党,都取了些什么样的名称?现在又都在做些什么?且看“台湾政党面面观”之现状篇。 每年都有新政党成立 根据台湾内政部门网站的公开资料显示,自从1987年当局开放“党禁”起,除原有的少数几个政党外,每一年都有新的政党成立,少则一两个,多则一二十个。 拿最近的2009年来说,媒体报道较多的,就有陈水扁堂弟陈天福组建的“中华民国共产党”;民进党前“立委”许荣淑任党主席的“人民最大党”;2008年则有名噪一时、王老养组建的“台湾共产党”;2007年成立的政党,达到15个,而成立政党最多的是1989年,居然多达23个。 面对如此乱象,台湾的工党中央委员会主席郑昭明不禁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感慨:太超过啦!“能称为政党的不超10个”按照郑昭明的理解,政党不仅要有政治思想,还要有政治行动,能不分省籍、不分阶级、不分族群,为台湾民众谋福利。在他看来,目前的166个政党当中,“能称为政党的不超过10个”。 确实,岛内的一些政党并没有提出完整的党纲,成立之后也悄然无声,甚至名存实亡,正如客家党主席温锦泉对记者所言———大多政党是“泡沫政党”。 按照当前的活动情况,以及知名度和发挥的作用而言,岛内众多政党中最为外界熟悉的是:执政党中国国民党,“台独政党”民进党、“台联”(台湾团结联盟,以李登辉为“精神领袖”),泛蓝阵营的亲民党、新党。 命名青睐“中国”“台湾” 纵观全台166个备案政党的名称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为“中国”、“台湾”,其

中国政党与政治作业

1. 请述政党的概念。(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答:政党是近代以来社会政治主体的核心要素,也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政党的斗争是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 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1、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2、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3、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力、最有经验的领袖集团主持的;4、都具有组织纪律性。 2. 请述政党的分类? (教材第一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二节) 答:(1)资本主义政党:又可分为自由主义政党、保守主义政党、法西斯主义政党等。 (2)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指欧、美、大洋洲各国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等。 (3)共产主义政党:包括中国、古巴等执政党及其他一些国家未执政的共产党。 (4)民族主义政党:19世纪在欧洲、拉丁美洲出现,以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为基础政纲。 3. 请述共产党的转型。(教材第二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答:1、作为革命党和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之间是有区别的。 1)从政治统治方式来看,作为革命党,共产党主要依靠暴力手段来夺取政权和巩固新生的政权。而作为政权巩固后的执政党,同样的手段对于共产党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2)从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来看,革命党属于高度集权和直接领导为主的政党,执政党则强调适度分权和间接领导。 3)从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来看,无产阶级政党奉行的是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革命党在对敌斗争的严酷条件下,难以实行充分的党内民主,同时为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必须强调铁的纪律和高度的服从以及必要的保密。而执政党具备了实行党内民主的条件,在坚持党的纪律保障党的意志的集中统一的同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党内民主上来。 4)从战略策略或或政策方略来看,革命党的战略策略立足于阶级斗争,强调分清革命的依靠力量、同盟力量和革命的对象,并据此制定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执政党治国的政策方略则要立足于社会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和谐与合作,具有最大程度的包容性。 5)从活动方式来看,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模范地遵守法律。 6)从对党员的要求来看,革命党对党员个人的要求,重点是对党的忠诚和革命的理念信念,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很少。执政党要执政治国,对党员队伍构成和党员素质的要求均不同于革命党。 2、执政党的功能转变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走向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执政党的功能主要是利益综合,精英录用和输送,执掌政权,政治动员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沟通等。 4. 推动中国近代政党萌芽的因素。(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二节) 答:推动中国近代政党萌芽的因素: (1)民主危机刺激下知识分子的觉醒;

政党政治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2、政治 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就是在社会活动中利用各种手段规范社会的管理。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体或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对于某一政治实体的统治。这个词一般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 3、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指具有固定领土、一定的居民、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和主权的政治单位。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主权概念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法国让·布丹的作品中,对于布丹来说,主权是“属于共和国的绝对的,永久的权力。”主权不在个人,而在国家,因此主权是永久性的。主权是“主权者的独特特征,主权者不能以任何方式屈服于他人的命令,因为只有主权者才能为隶属者制定法律,废除已经制定的法律,以及修改过时的法律。 4、政党政治 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广义包括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纲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①政党以各种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就国内外重大政治问题发表意见,对国家政治生活施加影响。②政党争取成为执政党,然后通过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来贯彻实现党的政纲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集团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这是政党政治的核心。③政党处理和协调与国家以及与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5、议会 议会,又称国会,起源于英国,是从封建性质的等级会议演变而来的,议会是一立法机关,其成员由属该地区的代表组成。这些代表可以是直接或间接选举出来的,也可以是委任的。一般议会除有立法的权力外还有签署外交条约、宣战或批准和谈、选举或推翻政府、批准政府预算等权力。在一些国家里议会还有选举国家元首的权力。但也有一些议会的权力比较少的

台湾政治概论试题与答案

1、什么是地方自治 由于国民党和当地产生省籍矛盾,地域歧视严重;并且蒋介石要把台湾作为反共基地,所以要稳定大多数台湾人,必须实行地方自治。 通过举行地方选举,县市议会、县市议员由县市公民选举;还有局部开放地方政权,拉揽台籍人才主管一些不太重要的部门,甚至提拔少数台籍精英到上层党政军政部门任职的办法 最终与台湾地方派系出现合作关系,促进了政治的稳定,整合精英,调和了省籍冲突,愈合了二二八创伤。同时,地方人士得到参政的合法条件途径和方式,对国民党产生制衡作用。地方自治和戒严体制等相互配合,软硬兼施交替使用,形成了二元政治结构。 2、什么是党外 定义:在台湾政治发展的,相对于具有一党独大地位的国民党而言也对于不太大的花瓶,不具有政治组织形态,却发挥着反对派作用的政治团体。 1.区别于大陆党外人士,专指国民党之外但是涉及的阶级特别多,有许多参与政治的渠道2.与持异政见者不同,不是特定个人,而是一个人数众多、有一定势力的群体 3.与反对党不同,台湾没有一个固定的政党,反共势力为社会和法律所承认 4.党外与国民党的两个花瓶政党不同,它们基本上是问政而不参政。党外有独立的鲜明的政治人格,靠的是自身实力。 3、政治革新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1.解除戒严。代之以“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法”。 2.开放党禁,恢复结社权,但必须维持着“遵宪、反共、反台独”三原则 3.充实民意代表机构。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象征。当年在大陆选出的第一届中央民意代表机构代表大部分已经凋谢,许多民代委员在海外未去台湾,潜存法统危机。 4.地方自治法制化:党外要求制定《省县自治通则》,并未实现,但是省长直选,台北和高雄两个院辖市直选实现。 5.党务革新 6.改善社会风气 意义: i. 国民党一党独大体制转向一党优势,多党竞争和多元制衡体制转变,国民党由支配型政党,向多党竞争过度转变 ii. 台湾进入政党政治和民主政治新阶段,民进党以其坚实的民意基础,成为第二大党而非仅仅事实上突破党禁。国民党和民进党的竞争和较量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 iii. 民主化必然带来本土化,而本土化又与维持法统存在矛盾,为以后政治留下了不稳定因素。 iv. 改变了国际形象,为推行实质外交,与大陆争取民主支持提供了条件。 4、台湾的民意代表机构 原来的民意代表机构有:国民代表大会,立法院,监察院,行政院和考试院。 在戡乱时期,民意代表机构换次不换届,采取增额选举的办法填补名额。 六次修宪后,《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被废除,国民代表大会重新选举。五权宪法向着三权分立的方向发展:三个议会部门权力向立法院一边倒,议会功能强化,国大不再是常设议会,被虚化或者废止,检察院原有议会功能转给立法院,不再是民意代表机构,考试院功能萎缩,立法院成为西方意义上的议会。

后政党政治与中国的未来选择

"后政党政治"与中国的未来选择 全球政治的代表性危机 当代政治的“代表性断裂”蕴含着不同以往的、多重的政治危机。首先是政党政治的危机。政党政治成型于19世纪的欧洲,而在中国则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创新。辛亥革命前后的政党政治试图师法欧洲宪政框架下的多党--议会体制,但在国家分裂、帝制复辟和共和危机的背景下,革命党人和许多政治精英追求的主要政治目标发生了变化。形成现代中国独特的政党政治有三个条件:第一,民国建立后,地方分离、武装割据与党人活动相关联,如何形成新的全国性政治,成为民国初期政治思考的一个重要脉络。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方各政党纷纷加入国家的民族主义动员,成为欧洲战争的政治动力,以至战后欧洲思想界对于传统政治模式的反思达到高潮,中国政党政治的重组就发生在这个对于政党政治的反思氛围之中。第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爆发了俄国革命,布尔什维克体制也被一部分革命者视为超越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政治模式。(关于布尔什维克及其政党模式的争论和思考,也几乎在同一时期展开,这里不能赘述)换句话说,占据这一革命世纪政治中心的政党体制恰是政党政治危机和失败的产物。就其与危机中的政党体制的关系而言,这一深受俄国革命影响的新型政党体制具有“超级政党”和“超政党”的双重要素。所谓“超级政党”是指竞争中的国共两党均不以形成议会框架下的竞争型政党政治为宗旨,而以形成霸权性政党(或称领导性政党)体制

为目标。所谓“超政党”是指两者的代表性政治并不同于议会框架下的多党或两党政治。它们更接近于葛兰西所谓能够代表未来的“新君主”。在不同的阶级政治的基础上,以无产阶级、工农联盟、民族解放的统一战线为政治代表性内含的共产党击败了日渐疏离于农民运动及大众政治的、以国家政治为中心的国民党。 无论是西方的多党制还是中国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政党的代表性都是越来越不清楚。就中国而言,伴随着无产阶级、工农联盟、统一战线等范畴日渐模糊,政党的代表性及其政治也发生了大转变。关于“代表性断裂”——即政治体制与社会形式的脱节——我曾在不同的场合讨论过。在《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失》中,我集中探讨了去政治化的政治的问题;在《代表性断裂:再问“什么的平等”》中,我解释了平等危机的不同形式及其与代表性危机的关系。在我看来,代表性断裂或上述脱节正是去政治化的后果,其重要的症候是政党国家化。政党国家化是指政党日益服从于国家的逻辑,不但其职能而且其组织形态,逐渐地与国家机器同构,从而丧失了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和政治运动的特征。我们可以区分出两种有联系却不尽相同的政党国家化的形态:一种形态是前改革时期的政党官僚化,另一种是在市场化过程伴随政府公司化的趋势而产生的政党与资本的联姻。就政党而言,“代表性断裂”集中表现为政党一方面超越先前的阶级范畴,宣称其普遍代表性,另一方面却与大众、尤其是处于底层的大众更加疏远。我们可以找到对于工人和农民的保护

中国政党模式基于中国历史传统

今年初,《炎黄春秋》的杨继绳先生在谈到中共党内民主问题时指出,中共党内派系的公开化与合法化是党内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党内派别公开化、合法化,可以形成多党竞争的雏形。 中国现在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改革与转型过程中,中国究竟有没有可能在执政党内部形成公开的、合法的派系,然后再由这种不同的党内派系裂变为不同的政党?在日本和中国的台湾,都曾经出现过执政党内部不同派系的分裂导致新的政党出现的局面。那么,今天的中国执政党有没有可能重复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政党演变的模式呢?有没有可能通过党内的派系斗争使执政党发生裂变而形成多党制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有必要对一般意义上的政党政治和中国的政党政治,进行一些基本的追本溯源和分析,由此才能清晰理解中国政党政治的内涵和特征。 西方政党体现利益集团竞争 从时间上看,西方的政党政治是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和宪政体制确立后才出现的。所以,无论在西方国家的近代建国过程中,还是在宪法文件中,都很难看到政党政治的影子。 英国的政党起源,虽然可以追溯到革命前后不同政治主张的“骑士党”和“圆颅党”,但严格说来这只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派别(faction),而不能称之为政党(party)。英国政党政治的真正形成,是在17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时期英国议会内部爆发政治冲突,产生了托利党和辉格党这两个有着利益冲突的政党。 美国的政党发展脉络,也基本如此。1775年北美各殖民地爆发摆脱英国统治的独立战争,1776年各州签署《独立宣言》,1783年与英国签署《巴黎和约》而正式独立。1787年, 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建立起新的联邦政府。此后,在美国国内的政治冲突中,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 可见,西方政党政治产生的历史脉络很清楚,民族国家的形成或国家的独立在先,宪政体制的形成在先,然后在宪政体制下的政治冲突中逐渐形成政党政治。 从社会基础上看,西方的不同政党代表的是不同社会群体、集团特有的政治利益和诉求,政党政治是各个政治派系的冲突的组织化形式。英语的政党(par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

浅谈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兴起的背景

浅谈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兴起的背景 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觉得这个问题好专业化哦。我最初就没明白这个问题是问的什么。因为我没有明白政党政治究竟指的是什么。所以我认为要想做这个题目,首先我们得明白政党指什么,政党政治又是指的什么。所以,首先我将对这两个问题作简要的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政党 中文中的“政党”一词始于宋朝。《论语》曰:“君子群而不党”;以党为不良之名词,故世多以党为戒,后汉始有党禁。宋以前之党,所争者官位,所报者私怨,亦无政策可言,皆非政党。那么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政党究竟为何物呢?梁任公(梁启超)认为政党是社会上之团体,非法律上之团体。法律上之团体, 必须从法律上予以规定, 而政党则不然,以大多的人数,辽旷的场所,合同的目的,正大光明的手段,为精神上之集合,以组织一绝大团体,立于国家社会之上,而即以谋国家自体或社会个人之幸福者也。其对于国家也, 一方面立于监督政府之地位, 他一方面即有组织政府之万能; 其对于社会也, 一方面有匡翼国民之 义务, 他一方面即熔铸国民之机能。我们再看看严复对政党的定义:政党者, 民人自为无期限之会合, 而于国家一切之问题, 有主张之宗旨与求达之目的者也。 一是政党是人类社会有组织的政治团体。章士钊认为, 政党者为组织完全含有永久性之法团。黄兴也说: 各国政党, 皆由各个独立自由意见择其相同者结为一团体。梁启超他认为, 政党者,人类之任意的继续的相对的结合团体。个人一旦加入了政党这种团体, 就戒自由行动,凡团体员一面为其团体之主人, 同时又一面为团体之机械,自由行动之结果, 常足以陷党于危败之地作为团体是有纪律的,党员之对于党, 如子之事父母, 事父母以孝为本分, 不能 挟孝以责偿于父母。党员以忠于党为本分, 不能以挟忠心责偿于党。党员戒自由行动,决不意味着党员个人自由和人格的丧失, 党员在决定党议时, 可以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国民入党自愿, 当一个政党向国人标明其政纲主义之后, 国人可以凭良心为判断, 或赞成或否决或入党或不入,不受国权之制裁, 不蒙他人之干涉。二是政党有其政纲和政见。黄兴认为, 政党均有一定不移之方针, 决非他人可以奴使。戴季陶的观点是政党以政治为前提, 必有确定之政纲,政党者, 主义政见之结合也。孙中山则进一步认为, 一党之中, 有一党之政纲, 此全党人之心事所定之方针, 或人民心理一方面能行之。政党集一般优秀人物组织而成, 各持一定之政见, 活动国内, 其影响及于国家政治, 至远至大。惟是政党欲保持其尊严之地位, 达利国福民之目的, 则所持之党纲, 当应时势之需要, 以合乎世界之公理。三是政党有其明确的政治目标。邵元冲说:所谓政党者, 以永久结社之性质, 而以一致之政见, 为政治上之活动, 以期其政见之得实行为目的者也。章士钊也说: 政党者有一定之政纲, 党员占议席于国会, 日伺现政府之隙而攻之, 有隙则谋倒之, 且而取代之, 以实行其政纲者也, 政党求选民多数之承诺, 与反对党从容讨论于议会之中, 多数得矣, 则事无不行, 行 亦无激急之反动。梁启超认为, 政党的最高政治目标是求占优势于政界,凡从事于政党者, 必期组织政党内阁。其主张主不党内阁者, 是与政党本意反也。 其实简单的说政党也就是大家基于一致同意的某些特殊原则,并通过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团结起来的人民团体。正如马克思认为,政党在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出于人民自觉的拥有共同的目的,有一定组织原则和纲领的并为了掌握国家政权的人民结合体。 政党政治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 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

中国政党与政治

1、请述政党的概念。(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通常指代表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实现其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政党是一定阶级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又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英国1679年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辉格党,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是孙中山于1905年建立的同盟会。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在伦敦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最初的无产阶级政党,列宁于1903年在俄国建立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是布尔什维克党,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是毛泽东等人于1921年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现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政党活动。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通过它的政党掌握政权;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掌握政权。无产阶级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的斗争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反映或表现。 2、请述共产党的转型。(教材第二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 1、作为革命党和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之间的区别 (1)从政治统治方式来看。作为革命党,共产党主要依靠暴力手段来夺取政权和巩固新生的政权。而作为政权巩固后的执政党,同意的手段对于共产党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2)从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来看。就权力分配格局而言,革命党属于高度集权和直接领导为主的政党,执政党则强调适度分权和间接领导。 (3)从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来看。无产阶级政党奉行的是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但在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侧重点方面,革命党和执政党却有着重大的差别。革命党在对敌斗争的严酷条件下,难以实行充分的党内民主,同时为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必须强调铁的纪律和高度的服从以及必要的保密。而执政党具备了实行党内民主的条件,在坚持党的纪律保障党的意志的集中统一的同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党内民主上来。 (4)从战略策略或政策方略来看。革命党的战略策略立足于阶级斗争,强调分清革命的依靠力量、同盟力量和革命的对象,并据此制定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执政党治国的政策方略则要立足于社会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和谐与合作,具有最大程度的包容性。 (5)从活动方式来看。不习惯于遵守法律法规,不习惯于尊重国家政权,追求高度的行动自由和活动的高度保密性,强调决策效率而忽视决策程序,成为长期从事地下活动和革命斗争的政党带有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执政党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模范地遵守法律。 (6)从对党员要求来看。革命党对党员个人的要求,重点是对党的忠诚和革命的理想信念,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很少。执政党要执政治国,对党员队伍构成和党员素质的要求均不同于革命党。 2、执政党的功能转变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走向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执政党的功能主要是利益综合,精英录用与输送,执掌政权,政治动员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沟通等。

台湾政治与文化

第二讲、国民党退台初期的调整措施 一、国民党来台初期所面临的情况 1、失去大陆,来到台湾这个陌生的岛屿社会 由于日本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50年,即存在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所以国民党未能将自己的有效统治延及到台湾,到1949年国民党对台湾的统治才4年。在它统治过的中国各个地方中,惟对台湾最不熟悉。 国民党退台初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主要表现在: 经济方面:经济衰退,物资匮乏,人口激增,自然灾害,导致日用消费品奇缺,物价飞涨。整个台湾处在经济危机之中。 政治方面:政治统治处于危机状态。退台后,国民党高层派系林立,互相倾轧,下层组织完全处于混乱状态。党内和社会上失败主义情绪滋长。而省籍矛盾加剧了国民党当局与当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影响政局的稳定。 军事方面:国军60万,“虚张声势有余,英勇拒敌不足”。 外交方面:美国采取弃蒋政策,未派正式代表驻台。国民党当局在国际上所受到的外交支持十分有限。 2、蒋介石复出,提出“保卫大台湾”口号 在国民党退居台湾和中共掌握中国大陆后,中共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政治继续,也是当时中共对台政策的主旨。人民解放军便承担着执行这一政策的任务,并准备随时渡过海峡,解放台湾。所以,台湾面临着大陆的巨大军事压力,国共仍存在着军事上的对抗和较量。 1950年3月,蒋介石在复行“总统职权”,提出“保卫大台湾”的口号,台湾当局宣布“台湾进入战时”。“保卫大台湾”是为防止解放军可能随时而来的武力攻台行动。 二、五大调整措施 50年代初期,为了建立和强化自己在台湾的统治,国民党当局在“军事反攻”主导下进行了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调整,采取了五项深有影响的重要调整措施,即:反共戒严、国民党改造、和平土改、地方自治和树立反共思想体系即重塑道统。 1、反共戒严体制 反共戒严体制是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初期所采取的最重要的调整措施。其法源有两个。 A、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1948年4月,国民党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后附上了一个“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条款规定,总统有紧急处分权,从而大大扩充了总统的权力。本来,宪法规定,总统的任何决定需经“立法院”批准,再经“行政院”副署,方可生效。但“临时条款”却规定,总统在动员戡乱时期,“得须行政院会议之决定,为紧急处分,不受宪法……所规定程序之限制”。在去台以后的历次“国民大会”上,“临时条款”不断修正补充,进一步强化了动员戡乱体制,没有限制地扩大了总统的

第一章政党与政党制度

第一章政党与政党制度 除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国家还有其他政党,他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大民主党派。哪八大民主党派呢?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这样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竞争性政党制度大不相同。那么,这一制度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和优点呢?以上问题是这一章将重点阐述的问题。 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掌握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课政党与政党的基本理论 一、政党的基本理论 (一)政党的涵义 1. 政党的词源 就跟铁路、轮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事物和概念一样,政党是一个舶来品。很多同学可能会想,怎么可能?我们中学学历史就知道了唐朝的“牛李党争”、明朝的东林党,中国古代不早就有党了吗?政党怎么可能是舶来品呢? 的确,中国古籍中很早就出现了“党”字,但没有“政党”一词。中国古籍中的“党”有四种涵义:一是指居民基层单位;《周礼·地官闾胥疏》中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指的是古代地方政权组织。五百户为一党。二是指至亲好友;如“睦于父母之党”。三是指有首领的群体;如“凤飞,群鸟相从以万数,故以朋党字。”四是由以上涵义引申出来的政治上的官僚帮派的勾结,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组织:如“诸侯有罪,傅相不举,为阿党”,再如唐朝的牛党、李党。而且,我们在使用“党”字时,往往以贬义居多,比如“党同伐异”、“结党营私”。由此可见,中国古籍中的“党”同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涵义迥异。 我们现在使用的“政党”一词,来自日语,日语来自英语Party,英语来自拉丁文Pars,本意为“一部分”,后逐渐演进为一个专指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概念,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一词显然源于西方。恰如梁启超所说,“政党者,以国家之目的而结合者也;朋党者,以个人目的而结合者也。” 2. 政党产生的条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利益和志趣形成团体或组织,是人的天性。可见,基于一定团体或组织形成的党与派自古有之,但由此所形成的政党,则是人类社会迈入现代化,出现了现代民主体制之后。意大利政治学家G.萨托利说:“政党,我们知道,是一个为新的事物而起的新名字。说这个名字新是因为事物是新的。这个词直到16世纪才在政治意义上使用。”因此,政党不是随意就能够产生的,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2)代议制的产生和普选权的实现——制度条件和政治基础。(3)民主、平等、人权等政治观念和意识的传播——社会心理基础。这三大前提条件决定了任何试图迈入现代化,并进行现代国家建设的社会,都必然会产生出政党。 17-18世纪,“政党”一词开始在欧美等国的政治生活中流行起来。当时政党与派别同义,并且同时使用,指社会上一部分政治观点和利益相同的人组成的政治集团。到19世纪,

理论文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政治优势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提出,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政党制度的高度自信,为世界政党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深厚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制度保证。 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异常曲折,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烽火狼烟,让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救亡图存不能单靠某一个阶级来完成: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由于其反动性、落后性

本身成为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由于软弱性而带有革命与妥协的两面特征;农民阶级虽然是革命的主力军,但革命觉悟不高,且缺乏纪律性和必要的文化知识;无产阶级虽具有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但力量较弱。复杂多变的政治情境和异常艰巨的历史任务,共同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48年“五一口号”的提出以及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确立的基本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人民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政党政治

政党政治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集团利益,以夺取、行使、参与行使国家政权为政治目的的政治组织。这个概念就有三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政党是政治组织,另一个层次是政党的目的就是夺取、行使、参与行使国家政权,再一个层次是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集团、阶层的利益,具有阶级性。政党是以执政为目标的政治组织,在代议制民主政体里,政党争取执政一般以参选为手段,并有时结成政治联盟,在必要时联合执政。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纲展示愿景。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是由特定阶层中以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的,具有明确政治主张,为夺取、影响和巩固政权而开展活动的政治组织。)分类:阶级基础分类主要可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两大类,此外还有地主阶级政党和小资产阶级政党。按意识形态分类各个政党都依据自己的意识形态制定自己的政纲,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按意识形态分类主要有资本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4类。政治地位分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通常分为执政党和在野党(或反对党)两类。此外还有合法党、非法党和地下党。按政党活动的范围分类可分为地方党、民族党、国家党。政党组织分类可分为大党、小党,严密型政党、松散型政党。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党行使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方式。各国的政党制度是由各自不同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是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一般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过是政党干预政治的习惯形式的统称。目前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在当前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比较流行的是两党制和多党制。两党制是指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政治上存在着举足轻重而又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它们通过控制议会的多数席位或争取总统选举的胜利,用轮流上台的方式交替组织政府。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和美国的两党制。英国是内阁制国家,两大党靠竞选争夺下议院议员席位,获多数席位的政党为执政党,其领袖担任内阁首相,组织对议会负责的内阁,另一大党作为法定的反对党而存在。美国是总统制国家,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选举上,竞选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在野党。多党制是指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长期保持绝对优势,需要靠选举时的偶然胜利或与其他政党结成联盟以组织政府。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之一。还有一党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不论其形式如何,都是与传统政党制度在本质上并不相同的新的政党制度。一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如前苏联,越南,只有一个政党即共产党存在;如朝鲜,除劳动党执政外,还有其他党派(社会民主党,天道教青友党等)。另一种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如中国目前所实行的政党制度。形成不同政党制度的原因,首先取决于一国内各阶级各阶层的力量对比,以及各种政治力量集结或分化组成政党的状况;其次,不同的选举制度也对不同的政党制度起了促成和巩固的作用。

中国政党与政治

中国政党与政治 1、请述政党的概念。(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答:政党是近代以来社会政治主体的核心要素,也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政党的斗争是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1、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2、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3、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力、最有经验的领袖集团主持的;4、都具有组织纪律性。 2、请述共产党的转型。(教材第二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 答:作为革命党和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之间是有区别的。从政治统治方式来看,作为革命党,共产党主要依靠暴力手段来夺取政权和巩固新生的政权。而作为政权巩固后的执政党,同样的手段对于共产党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从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来看,革命党属于高度集权和直接领导为主的政党,执政党则强调适度分权和间接领导。从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来看,无产阶级政党奉行的是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革命党在对敌斗争的严酷条件下,难以实行充分的党内民主,同时为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必须强调铁的纪律和高度的服从以及必要的保密。而执政党具备了实行党内民主的条件,在坚持党的纪律保障党的意志的集中统一的同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党内民主上来。从战略策略或或政策方略来看,革命党的战略策略立足于阶级斗争,强调分清革命的依靠力量、同盟力量和革命的对象,并据此制定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执政党治国的政策方略则要立足于社会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和谐与合作,具有最大程度的包容性。从活动方式来看,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模范地遵守法律。从对党员的要求来看,革命党对党员个人的要求,重点是对党的忠诚和革命的理念信念,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很少。执政党要执政治国,对党员队伍构成和党员素质的要求均不同于革命党。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走向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执政党的功能主要是利益综合,精英录用和输送,执掌政权,政治动员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沟通等。 3、请分析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执政潜质上的异同。(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三节)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采用了列宁式的政党形式,都采取了民主集中的政党样式,都有自己的核心,都能够保持一定的民主和保持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国民党提出了完整的三民主义作为党的政纲,国民党与共产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国民党国民党反动派的代表蒋介石在大陆的失败不光是军队的失败,从政治选择上,他发展的外围组织的法西斯性质和大搞派系军队的做法,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4、请述竞争性政党在中国行不通的三个原因。(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视频教学课件第四章第一节) 一、封建势力强大,他们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政党体制。这种封建势力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反政党倾向的深刻影响,代代因袭。同时,近代中国从清朝皇帝到袁世凯都是赤裸裸的暴力统治,无法通过议会的政党竞争来动员人民。 二、中国资产阶级软弱,缺乏竞争性政党体制的客观物质基础。首先,西方的政党政治是在资产阶级发展到成熟时期才出现的,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几乎与资产阶级本身同时产生,所以他们在政治上的幼稚性事难免的,提不出与国情相吻合、切合实际的政纲,互相之间的激烈斗争又削弱了本阶级的力量。其次,实行议会制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选举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拉取选票。中国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就无力支持自己政党的代言人。 三、竞争性政党体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民众基础,得不到民众的支持。民众没有关心政治的传统,而且缺乏政治训练,对多党竞争不习惯甚至厌倦。中国百姓普遍存在“厌

台湾主要政党

台湾主要政党 台湾当局开放党禁之前,台湾政党只有国民党和依附于国民党的“花瓶党”——青年党、民社党。自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台湾当局开始调整内外政策,进行政治改革。1986年9月,一些党外人士无视国民党当局组党禁令,公开组织民进党,并以政党的名义参加年底的“公职”选举。1987年7月15日,台湾当局废止实施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令”,1989年1月公布实施“人民团体组织法”,正式解除了党禁,从而使台湾结社、组党合法化。一时各种政党纷纷出现。 到目前为止宣布正式成立的政党有90多个。

从这些政党看,国民党已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现在虽然成了在野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实力仍不能小视。民进党现虽成了执政党,从组织及实力情况看,仍无法与国民党相比。其余在野政党大多数均处在“抢滩宣布成立”的“草创时期”,被台湾舆论界称为“泡沫政 党”。 ?“泡沫政党”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党钢、活动宗旨、政治主张不甚明确。皆用笼统的文字表述,阶级属性亦不甚明显,甚至连党的领导人也无法具体说明该党的宗旨,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2、人数有限,人头党、党员跨党。有些政党号称“万人”,但实际上大都带夸张色彩。据统计,党员实际人数,或几千、或几百,有的不过几十人而已。某一派老大入党,其追随者也由该老大报名入党,形成人头党。有些党为扩充组织规模,并不排斥跨党党员。

?3、缺乏经费来源,财力不足。有许多政党党务开支全靠主席或主要干部捐输,有的党因缺乏经费而无法聘请专职党工,只靠主席或义务党工包办大小党务;有的党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只好将其中央党部设在主席的家里,或设于负责人所办的公司内。 ?4、领导方式和组织体制不明确。有的采用“总裁制”;有的实行“主席制”;有的采取“会议制”;有的则“虚位以待”,领导体制和组织体系不明确。 ?5、不稳定性。随着岛内形势的变化,各政党之间不时出现新的组合和调整。如工党从民进党中分裂出去,劳动党则又从工党中分裂出来,而最终工党中的一部分党员又退出该党加入民进党,朱高正的社民党大多成员来自民进党;青年党中分裂出13个小党,民社党也分成多个小党。

政党政治现代化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政党政治现代化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政党作为政党政治的主体,政党在一个国家或者社会中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推动整个社会前进,也可以使其走向灭亡。政党政治现代化是没有固定含义的,根据各个国家或者社会体制的不同,政党政治现代化也都有着自己与这个社会相对应的含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政党政治现代化对我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党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标签:政党政治政治现代化中国 一、现代政党的出现及发展 在19世纪晚期,中国就不再是当时的“现代化”国家了。从1901年开始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新政,这一举动在历史上被视为中国从传动向现代过度的开始。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诞生,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距今才一百多年的历史,与西方国家相比少了将近三百年。 直到1924年后,国民党这个报告书确立了党制的形式,逐步成为一支相对成熟的现代政党。1928年后国民党才以“以党治国”为领导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性思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又因在新中国成长历程中,民主党派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与贡献,并为了满足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中国就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虽然我国政党政治模式形成时间很短,但是我们却运用了过去的失败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经验教训,经过漫长的艰苦岁月,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最终完成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实现了突破试的变革。 二、政党政治现代化对我国的影响 眼下,中国正在经历着政党政治现代化这一历程,政党政治现代化也对我国政治制度、生活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我国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那么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政党政治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相结合之后,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一)统一政党政治制度,恢复国家机能 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这样就避免了向西方国家多党制的存在,对于一个刚刚结束多年战争侵扰的新成立的国家来说,这样的政党政治制度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对一个国家的战后重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