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步设计文字模板

初步设计文字模板

初步设计文字模板
初步设计文字模板

1 总说明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浙江省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

1.1.2 建设地点

杭州市转塘镇杭新路东1号(杭州市农科院科研基地内)

1.1.3建设规模

一、建安工程

1、本项目建设实验室1275平方米(菌种保藏室、实验室、母种生产培养室、原种培养室、菌种检验室、栽培种培养室和人工智能出菇房)其中含栽培种培养室255㎡;

2、栽培种培养室908㎡、接种室98㎡、灭菌室299㎡、菌包生产线492㎡、菌需物质仓库226㎡。

3、实验室附属设施300㎡和水电安装1项。

二、田间工程

1、人工智能出菇房255平方米(与实验室合建,位于实验室地下室);

2、品种示范棚、品种提纯实验棚共计10栋,总面积1368平方米。

三、仪器设备

本项目购臵仪器设备共计55台套。

1.1.4 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杭州及浙江食用菌良种繁育、推广基地。每年可为全省提供优质食用菌母种7万支、原种35万瓶、栽培种100万袋,预计新增产值430万元,新增收益40万元。所供应的优良菌种可满足年栽培规模达2.0亿袋,可为1万多户农民提供食用菌良种,使全省良种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项目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1.5 项目批复

《浙江省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详见附件)

1.2 设计依据

一、项目区地形图及相关设计规范

二、农业部《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

三、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四、农业部《种子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

五、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六、《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八、其它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的规范、规定及标准等

九、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有关调查资料及设计要求

1.3 设计指导思想

1.3.1合理规划的原则

本项目根据全省食用菌生产发展现状与趋势,统筹落实良繁中心项目建设内容。

1.3.2注重实效的原则。

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可能,确定投资规模,保证各项目尽快投入使用。

1.3.3节约经济的原则:

在原有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确定项目建设内容。1.3.4功能全面的原则:

保证项目建成后,达到功能全面、服务面广、辐射带动力大。

1.4 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

1.4.1 建设规模及项目组成

一、建安工程

本项目建设实验室1275平方米(菌种保藏室、实验室、母种生产培养室、原种培养室、菌种检验室、栽培种培养室和人工智能出菇房);栽培种培养室908㎡、接种室98㎡、灭菌室299㎡、菌包生产线492㎡、仓库226㎡;实验室附属设施300㎡(水电管线等改造)和水电安装1项。

二、田间工程

1、人工智能出菇房255平方米(与实验室合建,位于实验室地下室);

2、品种示范棚、品种提纯实验棚共计10栋,总面积1368平方米。(拟新建8米×21米大棚2栋、8米×18米大棚2栋、8米×19米大棚1栋、8米×16米大棚2栋、8米×15米大棚1栋、8米×13.5米大棚2栋)

三、仪器设备

本项目购臵仪器设备共计55台套。

1.4.2 承担设计涉及范围与分工

本项目为初步设计。主要承担任务为工程的初步方案确定、工程概算等工作。

1.5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9288m2

总建筑面积3043 m2

田间工程品种示范棚、品种提纯示范棚占地1368平方米。

拟建浙江省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512.04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概算投资252.49万元,田间工程投资22.46万元,仪器设备17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5.25万元;工程预备费用23.83万元。

1.6 初步设计审批以及开展下一步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设单位应根据初步设计方案设计,进一步进行施工图设计;开展项目施工前期准备工作。2. 总图设计说明

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2.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国家与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与规范。

2.1.2业主提供的项目用地电子地形图。

2.1.3业主提供的项目立项批复文件。

2.2 项目区概述

2.2.1项目用地

本项目用地位于杭州市转塘镇杭新路东1号,杭州市农科院总部科研基地东北隅的菌种站内,科研、生产、示范区域相对隔离独立,不受外界影响和环境污染,占地面积9288多㎡,东为杭州绕城高速西线,南为G320国道,西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北为西湖职高。距杭州市杭州市中心10公里,距杭州绕城高速转塘收费站(之江路)出口仅1000米,交通地理位臵优越。

项目建设地点区位图

2.2.2建设场地地质、气候条件

杭州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湾,南与金华、衢州、绍兴三市连接,西与安徽省交界,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市域界于北纬29°11′至30°34′和东经118°20′至120°37′之间。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年平均气温15℃~17℃,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1600毫米,自然条件优越。项目建设用地为农科院试验、示范用地,非常适合开展食用菌的繁育工作。

2.2.3市政条件

本项目建设用地供电、供水、通讯、交通等极为方便;基地内主道路相通,通过新建和改造,能进一步建设成为极佳的食用菌科研基地。

2.3建设规模与任务

本项目建设实验室1275平方米(菌种保藏室、实验室、母种生产培养室、原种培养室、菌种检验室、栽培种培养室和人工智能出菇房),栽培种培养室908㎡、接种室98㎡、灭菌室299㎡、菌包生产线492㎡、仓库226㎡,品种示范棚、品种提纯示范棚1368㎡。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之江路,通往市区

绕城高速转塘收费站

3 工艺设计说明

3.1 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

3.1.1 项目批复的工艺技术方案

食用菌良种繁育分主栽品种种性鉴定及保藏、母种扩繁、原种生产、栽培种生产和品种示范推广5个部分,分述如下:

一、主栽品种种性鉴定

食用菌主栽品种种性鉴定及保存基本工艺流程为:

食用菌主栽品种种性鉴定及保存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如下:

1、主栽品种的收集分离:在食用菌品种的收集过程中,不论采取哪种分离方法,都应该选择出菇适时、菇型完整、无病虫害、菇蕾正常、表现优异的种菇来进行分离培养;

2、种性鉴定:由于菌种老化、退化、品种混杂,同时假冒伪劣菌种经常出现,菌种特性的检测是食用菌良种繁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栽培品种特征进行完整准确的记录是菌种真实性检验的基础。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农艺性状、酯酶同工酶图谱和DNA指纹是食用菌品种种质资源信息的主要内容。在食用菌品种特性检测过程中将对上述信息进行详细完整准确的描述和记录。

3、保藏:经过种性鉴定的主栽品种,根据种性特点将其母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保藏。

二、母种生产

母种制作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母种生产的种源应该是种性优良、性状稳定一致、没有退化的纯培养物。生产母种需符合农业部颁发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良繁基地生产母种用的种源需经系统试验验证。食用菌母种留种、生产技术、标准如下:

1、母种种源:母种的来源可分两类:一是直接从育种者或受育种者授权的单位引进,二是母种生产企业自己选育并保藏的菌种。不管哪种来源,用于生产母种之前均要应该进行出菇试验,确定其种性是否优良。

2、培养基配制:通过试验筛选适合的培养基,并确保母种培养基

灭菌彻底。

3、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一定要在无菌的接种室或接种箱内进行。

4、培养:母种应臵于恒温箱里避光培养,根据品种的生长特性调节培养温度,并每天检查,剔除不正常个体。

5、保藏:待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应根据每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时保藏,4—6个月传代一次。

三、原种生产

原种也称二级种,是指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原种制作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生产原种用的母种需符合农业部颁发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良繁中心生产原种用的母种需经系统试验验证。原种生产技术、标准要点如下:

1、容器:常用650—750毫升的玻璃菌种瓶或850毫升的塑料菌种瓶为容器。

2、培养料装瓶完毕后,必须及时灭菌,不可隔夜,防止培养料酸败。由于原种培养基采取高压灭菌,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灭菌的质量和安全。

3、原种接种前要对母种仔细检查,不使用有污染的母种试管,母种试管斜面原来的老接种块不要使用,接种时去除。

4、接种前使用75%的酒精棉球对母种试管表面进行擦拭,以便除去灰尘并消毒。

5、保藏:原种应尽快使用,10天内可在室温为25℃、清洁、干燥通风(空气相对湿度50%--70%)、避光的室内存放,谷粒种不超过7天,其余培养基的原种不超过14天。

四、栽培种生产

栽培种也称三级种,是指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栽培种制作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生产栽培种用的原种需符合农业部颁发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良繁基地生产栽培种用的原种需经系统试验验证,不使用来源不清和种性不名的原种和生产性状未经系统试验验证的组织分离物做种源生产栽培种。栽培种生产技术、标准要点如下:

1、容器:常以聚丙烯塑料袋为容器。

2、灭菌:栽培种生产通常采用常压灭菌,当灭菌室内温度达100℃保持一定时间,确保灭菌彻底。

3、栽培种制作过程中的配料、分装、接种培养和检查等操作与原种制作相同。

4、保藏:菌丝发满栽培袋后,应尽快使用。在温度不超过25℃、清洁、干燥通风、避光的室内存放时,谷粒种不超过10天,其余培养基的栽培种不超过20天。

五、食用菌品种示范推广

引进或选育的新品种经过种质鉴定和出菇试验后,对各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品种推广应用前应做好示范、培训及推广工作:

1、示范:新品种在进行推广之前先做好示范栽培工作,根据品种

特性设臵最佳的栽培条件,做好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因子的调控,充分展示品种的原有特性,让农户了解品种的栽培

2、培训: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栽培技术水平。做好推广

前的技术培训工作,培训主要采用在农户栽培所在地举办栽培技术

培训班、现场技术讲解等形式,确保农户了解掌握品种的特性和栽

培技术。

3、推广:在做好新品种的示范、农民培训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与各级农技推广部分紧密合作,积极开展新品种的推广工作。

六、设备选型

在已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建设目标因缺补缺,注重先进

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根据上述原则,需新增仪器设备(见表6-1):

表6-1 购置设备清单

4 农业建筑工程设计说明

4.1 设计总说明

4.1.1设计依据

一、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国家与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与规范。

二、业主提供的项目用地电子地形图。

三、业主提供的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及基础资料。

4.1.2项目概况

一、项目用地

本项目具体选址在杭州市转塘镇杭新路东1号,杭州市农科院总部科研基地东北隅的菌种站内,科研、生产、示范区域相对隔离独立,不受外界影响和环境污染,占地面积9288多㎡,东为杭州绕城高速西线,南为G320国道,西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北为西湖职高。距杭州市杭州市中心10公里,距杭州绕城高速转塘收费站(之江路)出口仅1000米,交通地理位臵优越。

二、建设场地自然条件

杭州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湾,南与金华、衢州、绍兴三市连接,西与安徽省交界,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市域界于北纬29°11′至30°34′和东经118°20′至120°37′之间。

杭州市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年平均气温15℃~17℃,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1600毫米,自然条件优越。项目建设用地为农科院试验、示范用地,非常适合开展食用菌的繁育工作。

三、建设地的环境条件

项目建设地位于杭州市农科院东北隅,呈“剪叉形”。东南面为河道,西面有高大景观植物自然隔离,北面为西湖职高。远离工业厂房、居民生活及农户生产区域,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

交通:距杭州市中心10公里,距杭州绕城高速转塘收费站出口仅1000米,有多路公交车直达市区,交通便利。

通讯:位于转塘镇区范围内,通讯畅通无阻。

供电:由杭州市电力公司城南局保证正常供电,确保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的供电需求。

供水:位于之江度假区范围内,接入城市自来供水网络。

排污:接入城市排污系统4.2 总平面设计

4.2.1 场地分析与总体布局

项目建设场地位于杭州市农科院东北隅,呈“剪叉形”。东南面为河道,西面有高大景观植物自然隔离,北面为西湖职高。远离工业厂房、居民生活及农户生产区域,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地形四周均较为平坦,周围有道路环绕相通,交通便利;地表排水条件良好。拟建实验室西侧为原有建筑,新建实验室平面为矩形,建筑地上4层,建筑高度约16米,该建筑在体量上与周围建筑相协调,相互映衬形成别具特色的景观格局。

4.2.2 交通组织与停车

实验室用地地势较为平整,略有坡度,用地西侧、南侧、东侧均临基地内部道路,道路环通,形成沿新建建筑四边的路网,交通便利。实验室楼前用地宽敞、平整,按比例设臵停车位,机动车集中在停车场停放。

4.2.3 绿化景观

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场地特征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形以及周边的建筑与环境要素,在场地周边种植景观树作为场区绿化,既实用又美观,同时考虑到色彩的丰富和乔灌木的搭配实用,使绿化环境

更加丰富、和谐;停车场地面使用了草坪砖,同时为了起到遮荫的效果沿停车带栽植树冠高大的乔木树种。

4.2.4 技术经济指标

4.2.5附图(详图纸目录) 4.3实验室建筑设计:

4.3.1 主要建筑特征

4.3.1.1 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三级4.3.1.2 主要结构形式:钢筋砼现浇框架结构

4.3.1.3 实验室建筑层数:地上4层,地下1层

4.3.1.4 室内外高差0.45米

4.3.1.5 实验室建筑层高:一层~四层3.600米

4.3.1.6 实验室建筑面积:1275平方米

4.3.1.7 实验室建筑最大高度(檐口):16米

4.3.1.8 墙体:加气混凝土砌块

4.3.1.9 楼面:钢筋砼现浇板

4.3.1.10 屋面:

平屋面

40厚细石砼配@200双向(随捣随抹平)

30厚挤塑泡沫保温隔热板

高分子卷材防水层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

1:8炉渣找坡层,坡度2%

钢筋砼现浇屋面板

4.3.2 建筑平面设计

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内外有别;交通流线顺畅——不同使用人流不交叉;形式遵循功能——符合实验建筑的特点:尊重现有规划格局,——控制新建建筑体量;与现有建筑风格相协调——建筑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4.3.3 功能分区:

实验室用房功能分区主要为实验室及走廊等公共空间,实验室主要设臵为人工出菇房、原种培养室、母种生产培养室、菌种检验室、菌种保藏室及其他实验室,每层均设卫生间。

4.3.4 建筑交通流线设计

4.3.4.1出入口

实验室建筑单体共设臵1个主出入口,1个次出入口,主出入口布臵在建筑南侧,靠近基地主出入口,造型上雨棚突出墙面对外部人流加以引导,使主入口易于识别;次出入口布臵在建筑东侧,便于人员疏散以及同附属建筑的相互联系。

4.3.4.2竖向交通

实验室建筑单体共设臵楼梯2部,主楼梯对应主入口设臵在建筑西侧,次楼梯对应次入口设臵在建筑东侧,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互不干涉,方便管理与安全疏散。

4.3.5 实验室布置

实验室用房根据业主实验对象、设备要求等要素合理设计,实验单元开间柱网为4.0米,进深柱网为5米和5.5米;实验室层高:一层至四层均为3.6米。实验室采用中间走廊布臵,节省交通面积,走廊净宽1.8米,地下室设臵人工出菇房、一层主要设臵栽培种培养室、二层为原种培养室、三层为母种生产培养室、菌种检验室、菌种保藏室,四层为其他实验室。小开间实验室设一扇门,大开间实验室设两扇门,便于安全疏散以及根据实际使用状况灵活分割实验室。

4.3.6 建筑造型设计

实验室建筑单体与周围在建建筑在建筑体量、建筑造型、色彩与用料等方面相协调、相适应,共同构成了该基地的主体建筑景观。该实验室采用竖向线条为主横向线条为辅的立面设计手法;同时有所发展,运用代的建筑材料与手段:铝合金窗,混凝土挑板等,既与现状建筑风格相协调,又突出时代的特色,充分体现了形式遵循功能的设计原则。建筑单体部位局部采用采用大虚大实的现代立面构成手法,运用实墙与大玻璃窗、突出的竖向与横向线条相结合的建筑搭配手法,形成丰富而具有特色的立面造型。

4.3.7 建筑装饰材料一览表

4.3.7.1外墙

高级外墙面砖,局部外墙涂料。

4.3.7.2门窗:外门窗均采用铝合金中空玻璃,内门预留门框。

4.3.7.3室内装修一览表(不包括精装修部位)

建筑装饰材料一览表

1、外墙铝塑夹心保温板墙体,局部外墙涂料。

2、门窗:外门窗均采用铝合金玻璃,内门预留门框。

3、室内装修一览表(不包括精装修部位)

4.4结构设计

4.4.1 实验室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出的相关设计要求。

2、国家及浙江省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规定: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设计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二、抗震设防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附录A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建筑属于丙类建筑,故本工程不考虑抗震设防。

三、基本条件

1、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2、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3、本工程基础暂采用独立基础。待地质报告出来后另行调整。

四、设计荷载

1、、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 D.4基本风压值取W0=0.45KN/m2(五十年一遇)。

2、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D.4基本雪压值取S0=0.45KN/m2(五十年一遇)。

3、楼面活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4.1.1根据房间功能按规范取值。

五、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四层,长x宽:20mx12.5m,建筑高度14.4m。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柱网尺寸为4mx5.5m(7.5m)。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院的计算软件PKPM2008版系列SA TWE分析结构如下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0.8773 89.8

2 1.00 ( 0.00+1.00 ) 0.00

2 0.7467 179.16 0.64 ( 0.64+0.00 ) 0.36

3 0.7067 0.99 0.36 ( 0.36+0.00 ) 0.64

SATWE 位移输出文件

所有位移的单位为毫米

Floor : 层号

Tower : 塔号

Jmax : 最大位移对应的节点号

JmaxD : 最大层间位移对应的节点号

Max-(Z) : 节点的最大竖向位移

h : 层高

Max-(X),Max-(Y) : X,Y方向的节点最大位移

Ave-(X),Ave-(Y) : X,Y方向的层平均位移

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

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

Ratio-(X),Ratio-(Y): 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Ratio-Dx,Ratio-Dy :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Max-Dx/h,Max-Dy/h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DxR/Dx,DyR/Dy : X,Y方向的有害位移角占总位移角的百分比例

Ratio_AX,Ratio_AY : 本层位移角与上层位移角的1.3倍及上三层平均位移角的1.2倍的比值的大者

X-Disp,Y-Disp,Z-Disp:节点X,Y,Z方向的位移

=== 工况 1 === X 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

JmaxD Max-Dx Ave-Dx Ratio-Dx Max-Dx/h DxR/Dx Ratio_AX

5 1 132 5.64 5.38 1.05 3600.

151 0.64 0.62 1.04 1/5613. 72.6% 1.00

4 1 109 5.03 4.80 1.0

5 3600.

105 1.12 1.08 1.04 1/3204. 32.4% 1.34

3 1 82 3.9

4 3.7

5 1.05 3600.

78 1.50 1.43 1.05 1/2395. 9.4% 1.41

2 1 54 2.45 2.3

3 1.05 3600.

50 1.65 1.57 1.05 1/2186. 40.3% 1.25

1 1 26 0.80 0.77 1.05 3000.

26 0.80 0.77 1.05 1/3729. 98.5% 0.57

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2186.

=== 工况 2 === Y 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Ratio-(Y) h

JmaxD Max-Dy Ave-Dy Ratio-Dy Max-Dy/h DyR/Dy Ratio_AY

5 1 130 6.8

6 6.75 1.02 3600.

130 0.86 0.85 1.01 1/4164. 64.5% 1.00

4 1 10

5 6.04 5.95 1.02 3600.

105 1.42 1.40 1.02 1/2528. 30.2% 1.27

3 1 76 4.66 4.59 1.02 3600.

78 1.85 1.82 1.02 1/1943. 5.1% 1.35

2 1 48 2.8

3 2.78 1.02 3600.

50 1.95 1.92 1.02 1/1847. 45.5% 1.18

1 1 20 0.88 0.87 1.0

2 3000.

20 0.88 0.87 1.02 1/3392. 99.9% 0.51

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1847.

=== 工况 3 === X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

JmaxD Max-Dx Ave-Dx Ratio-Dx Max-Dx/h DxR/Dx Ratio_AX

5 1 132 1.85 1.7

6 1.05 3600.

151 0.19 0.18 1.04 1/9999. 77.0% 1.00

4 1 109 1.67 1.58 1.0

5 3600.

105 0.34 0.32 1.05 1/9999. 39.3% 1.36

3 1 82 1.33 1.26 1.05 3600.

78 0.48 0.45 1.06 1/7551. 18.4% 1.49

2 1 54 0.85 0.81 1.05 3600.

50 0.56 0.53 1.05 1/6430. 37.1% 1.40

1 1 26 0.29 0.28 1.04 3000.

26 0.29 0.28 1.04 1/9999. 99.6% 0.64

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6430

=== 工况 4 === Y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Ratio-(Y) h

JmaxD Max-Dy Ave-Dy Ratio-Dy Max-Dy/h DyR/Dy Ratio_AY

5 1 130 4.02 3.99 1.01 3600.

130 0.45 0.45 1.01 1/7964. 70.8% 1.00

4 1 10

5 3.57 3.54 1.01 3600.

105 0.77 0.77 1.01 1/4652. 36.9% 1.31

3 1 78 2.79 2.77 1.01 3600.

78 1.06 1.05 1.01 1/3397. 11.1% 1.44

2 1 48 1.74 1.72 1.01 3600.

50 1.18 1.17 1.01 1/3061. 42.6% 1.29

1 1 20 0.56 0.56 1.01 3000.

20 0.56 0.56 1.01 1/5343. 99.9% 0.56

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3061.

=== 工况 5 === 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Z)

5 1 135 -2.44

4 1 122 -3.06

3 1 95 -3.22

2 1 68 -3.06

1 1 39 -2.67

=== 工况 6 === 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Z)

5 1 139 -0.80

4 1 122 -0.91

3 1 85 -1.15

2 1 68 -0.80

1 1 39 -0.71

2、主要结构材料选用

1.钢筋:HPB235级钢筋(用ф表示)、HRB335级钢筋(用Ф表示)、HRB400级钢筋(用表示)

2.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地下室外墙、梁、板、柱为C30 3.砌体:+0.000以下采用MU10砼普通砖、M10水泥砂浆砌

筑,+0.000以上外墙采用MU10砼多孔砖、M5.0混合砂浆砌筑;内墙采用B05级蒸压加气砼砌块、M5.0混合砂浆砌筑

3、、附图,详结构图纸目录

4.4.2 接种室、栽培种培养室、灭菌室、菌种生产场所、物资仓库设计

一、设计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批文。

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及规范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2001 2008年版)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二、设计条件

荷载条件

屋顶恒载荷载:0.3 KN/㎡(双层彩钢板)

活荷载:0.5 KN/㎡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W0=0.45KN/㎡,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依据地面粗糙类别按B类取值。

雪荷载:0.45KN/㎡

地震作用

本工程地区不考虑抗震设防烈度。

三、概况说明

本设计任务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接种室、栽培种培养室、灭菌室、菌种生产场所、物资仓库,为单层轻钢房屋,采用钢结构屋架,屋面为双层夹芯彩钢板,构件安全等级为三级,不考虑抗震设防,基础采用独立混凝土基础。具体尺寸见结构初步设计图。

四、材料选用

1、屋架钢材:Q235级钢材

2、混凝土:C25

3、钢筋:HPB235,HRB335及钢材

4、砌体:页岩砖(MU10)

4.5 给排水设计

4.5.1 设计依据

一、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臵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排水硬聚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JJ/29-98

《衬塑钢管技术规程》CECS 125:2001

二、建设单位提供的要求及施工现场地理条件等。

三、依据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

4.5.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农科院总部科研基地的菌种站内,交通及地理位臵优越,自然环境良好,市政给水,排水等十分便利。工程性质:(1)实验室: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14.85m,总建筑面积约1000m2;(2)接种室及栽培种培养室:主体1层,建筑高度为6.3m,总建筑面积约330 m2;(3)灭菌室及菌包生产线:主体1层,建筑高度为6.3m,总建筑面积约756m2;(4)菌4.5.3 设计范围需仓库及栽培种培养室:主体3层,建筑高度为10.95m,总建筑面积约660.32m2。本工程主要用于研究人员的实验等。

4.5.3 设计范围

本工程包括实验室,接种室及栽培种培养室,灭菌室及菌包生产线,菌需仓库及栽培种培养室的生产生活给水排水、消火栓等管道系统以及建筑灭火器的配臵。不含室外工程。4.5.4 室外给水设计

一、水源:室外给水系统: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为市政管网直供,屋顶不设生活水箱。

二、设计日用水量:Qd=mqd,m取60人,qd取50L/天

最高日用水量:3.0m3/天

最大时用水量:0.45m3/时

主要项目用水量标准和用水量计算见下表:

三、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室外生活给水管采用衬塑钢管,见CECS 125:2001。

4.5.5 室外排水设计

一、本工程采用污、废水合流制,生活污废水通过重力自

流排入场区污水管网,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场区污

水管网。

二、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入

场区雨水管网。

三、排水量:

最高日排水量:2.70m3/天(以供水量的90%计)

最大时排水量:0.405m3/小时(以供水量的90%计)

四、暴雨强度公式:

q=167A(1+clogP)/(t+b)n

查《给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参考杭州暴雨强度,得5min暴雨强度q5=4.18 L/(S.hm2)

雨水量:Q= ψ·q·F

重现期:室外道路P=3年

室外综合径流系数:ψ=0.9

五、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室外排水管采用埋地聚氯乙烯(PVC—U)加筋管。

4.5.6 室内给排水设计

一、给水系统

本工程建筑单体内生产生活用水均由场区周围的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应,不设屋顶生活水箱。

室内给水部分设给水立管,一层部分用水点可直接从室外干管接入。

管材:埋地和卫生间等用水点均采用衬塑钢管道(内筋嵌入式)快装连接件连接。安装在室外及屋顶的明装给水管进行防冻保温,保温材料采用硬聚氨酯泡沫塑料管瓦。

洁具采用:大便器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式蹲式大便器及低位水箱式坐便器,小便器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式,洗脸盆采用陶瓷片密封水龙头。洗涤盆均采用单阀水嘴,办公实验室内均采用三联化验水嘴化验盆。

二、室内生活污废水排水系统:

室内生活污废水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生活污废水排出室外后经汇集进入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场区内污水管网。屋顶设臵伸顶通气。

管材:室内排水立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内螺旋消音排水管,排水横支管采用普通PVC-U管,粘接。

三、雨水排水系统:

暴雨强度公式:q=167A(1+clogP)/(t+b)n L/(S.hm2)

屋面雨水重现期P=5年,雨水立管为外排水,屋面雨水斗

采用87型雨水斗。

管材:室内雨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

4.5.7节水节能减排措施

本工程选用的卫生器具等均采用节水型卫生设备。

4.6电气设计

4. 6.1 设计依据

一、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四、《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五、《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六、《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八、《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九、建筑工种提供的平面及相关工种提供的用电资料;

十、建筑专业及给排水专业提供的资料。4. 6.2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杭州市农科院建设的浙江省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地点在总部科研基地东北隅的菌种站内,本项目新建实验室1000 m2、栽培种培养室210㎡、接种室60㎡、冷却室60㎡、灭菌室160㎡、菌包生产线200㎡、仓库200㎡。

4. 6.3设计范围

一、低压配电照明系统

二、防雷及安全接地系统

4. 6.4负荷级别与供电电源

一、负荷级别:本工程属多层民用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消防负荷属三级负荷,电力、照明、空调属三级负荷。

二、负荷计算:经计算本项目总用电负荷为329KW,计算负荷230KW。

三、供电电源:本工程各建筑物由总部科研基地东北隅的菌种站配电房分别引入一路低压回路作为工作电源,电源电压为380/220V。对楼梯,走道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选用带蓄电池(t=90min)的应急照明灯具,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软件开发-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3) 2.1需求规定 (3) 2.2运行环境 (3)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 2.4结构 (3)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3) 2.6人工处理过程 (3)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 3接口设计 (4) 3.1用户接口 (4) 3.2外部接口 (4) 3.3内部接口 (4) 4运行设计 (4) 4.1运行模块组合 (4) 4.2运行控制 (4) 4.3运行时间 (4)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4)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 6.1出错信息 (5) 6.2补救措施 (5) 6.3系统维护设计 (5)

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使用ERP管理架构,对医药公司各部门进行管理。 1.2背景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提出者: 开发者: 用户: 计算机中心: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根据本系统内部的各职 能部门的要求,方便快捷的实现同其他机构软件有机连接,使资源最大化利用。 1.3定义 提示: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英文缩写的原词组。如: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GSP:Good Supplying 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HR:Human Resourses人力资源技术 OA:Office Autoation办公自动化 IM:Inventory Management库存管理 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artal企业信息门户 1.4参考资料 有关的参考文件: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1.实训教学PPT及相关ERP项目文档; 2.软件开发标准按照机房配置统一标准。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5.1工程概况 8、1、本项目位于//////////,设计为1栋地上2层的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1780㎡,建筑密度20.60%,容积率0.41,绿地率35% 5.2设计范围 给排水工程设计内容主要是小区内外给排水系统及建筑内的给排水系统。 5.3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2、《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1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1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年版); 17、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现状图等。 5.4给水工程 5.4.1供水概况 给水水源将///////的市政给水管,给水管径为DN150。水压0.30Mpa,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满足小区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室内采用上行下给枝状供水至各用水点。 5.4.2最高日用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的规定,小区用水量包括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道路广场用水量、管网漏失和未预见用水量等。公建用水量、浇洒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按前四项之和的10%计算。 (1)残疾人宿舍用水标准:250升/床日用水人数44人使用时间24h Kh=2.5 则最高日用水量为:Q1=250×45/1000=11.3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1.30×2.5/24=1.17m3/h。 (2)浇洒道路用水定额为每次1L/(m2·d)。浇洒绿地用水定额为每次1 L/(m2·d)。总规划占地面积4318.59m2,绿地面积为1511.5m2,每日浇洒次数为1次。 则绿地浇洒用水量为:Q2=1511.5×1×1/1000=1.51m3/d。 小区道路浇洒只考虑区内道路浇洒,区内道路面积1757.08㎡,每日浇洒次数为1次。 道路浇洒用水量为:Q3=1757.08×1×1/1000=1.76m3/d。 (3)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取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则管网漏失用水量为: Q4=(Q1+Q2+Q3)×10%=1.46m3/d (6)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上述各项用水量之和,则最高日用水量为: Q=(Q1+Q2+Q3+Q4)=16.03m3/d 5.4.3室内供水系统概述 室内给水系统分采用上行下给枝状敷设方式供水,由小区给水管道直接供给。

水库初步设计报告

XX水库改建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二OO七年一十二月

批准: 核定: 审查: 校核: 汇编: 参加编写人员:

目录 1 综合说明 (1) 1.1 概述 (1) 1.2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3 安全鉴定结论 (2) 1.4 枢纽工程整治的必要性 (2) 1.5 水文 (3) 1.6 工程地质 (4) 1.7 枢纽工程整治设计 (5) 1.8 水土保持设计 (5) 1.9 环境保护设计 (6) 1.10 工程管理 (7) 1.11 施工组织设计 (8) 1.12 工程投资概算 (8) 1.13 经济评价 (9) 1.14 招投标初步方案 (10) 2 水文 (11) 2.1 自然地理概况 (11) 2.2 水文气象 (12) 2.3 洪水计算 (12) 3 工程地质 (18) 3.1 区域地质条件 (18) 3.2 库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 (20) 3.3 坝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 (21) 3.4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1) 3.5 天然建筑材料 (22) 3.6 结论及建议 (22) 4 枢纽工程整治设计 (24) 4.1 设计依据 (24) 4.2 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 (24) 4.3 工程整治设计 (25) 5 施工组织设计 (29) 5.1 施工条件 (29) 5.2 主体工程施工 (30) 5.3 施工总布置 (31) 5.4 施工总进度计划 (33) 6、水土保持设计 (35) 6.1 设计依据 (35) 6.2 水土流失特点及预测 (35) 6.3 水土保持措施 (36)

6.4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37) 7 环境保护设计 (39) 7.1 设计依据 (39) 7.2 环境保护措施 (39) 8 工程管理 (42) 8.1 水库运行管理 (42) 8.2 用水管理 (42) 8.3 工程维护管理 (42) 8.4 工程监测 (43) 8.5 综合经营 (43) 9 工程概算 (44) 9.1 编制说明 (44) 9.2 概算成果 (47) 10 经济评价 (49) 10.1 经济评价的原则及依据 (49) 10.2 国民经济评价 (49) 11 工程招标初步方案 (54) 11.1 绪言 (54) 11.2 招标围 (55) 11.3 招标组织形式 (55) 11.4 招标方式 (55) 11.5 招标初步方案 (55) 11.6 招标工作计划草案 (56) 11.7 评标专家特长和专业水平 (56) 附件:1、工程概算表 2、附图

工程初步设计范文

工程初步设计

第四章结构 1.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1.1.1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白泉镇东交大街以北、规划路以东、溢洪道以西。 1.1.2总建筑面积:㎡。 1.1.3建筑物长58.3m,宽为16.64m,局部十三层:长为45.60m,宽为13.90m。 1.1.4本工程地主体十二层、局部十三层。 1.1.5建筑总高度为45.9m。 1.1.6建筑物各层层高:一层 3.6m,二、三层层高 4.5 m,四至十二层层高3.6 m,局部十三层层高3 m。 1.1.7主要柱网尺寸:7.2×5.7 m、7.2× 2.5m、7.2×8.1 m。。 1.1.8 本工程图纸中所标注标高均为相对标高,±0.000设在一层室内地面面层,假定其绝对标高为249.20m。 1.2设计依据 1.2.1使用年限:50年。 1.2.2自然条件: 1.2.2.1风、雪荷载见下表:

1.2.2.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见下表: 1.2.3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 6月27日提交的《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4建设单位提出的结构设计要求: 各类建筑物应按建筑的规模、功能与用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确定基础形式与地上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的确定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当地规划要求为原则,力求结构形式简单、节省投资。 1.2.5法律、法规、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TGT137-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建筑分类等级: 1.4主要荷载取值: 设计使用活荷载: 办公、会议室: 2KN/m2走廊、楼梯间、会客休息区: 2.5KN/m2行政服务大厅: 3KN/m2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 ' ------------------ 情况)。 1.2.3本工程在(方向)有 DN mm 市政供水管, ------------- 1 ---------- --------- 向)有 d (方向)有d mm 市政污水管,(方——I mm 市政雨水管。热力管道由(方向)引入,DN mm;电力管网由(方向)引入 路;电讯管网由(方向)引入。 1.3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3.1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 1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列岀本工程中主要应执行的国家规范名称及编号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规、 标准) 1.1.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2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3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日期、文件号) 4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编制单位及日期) 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文号)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列岀编制单位及日期) 7有关市政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文件(文件号) 8设计合同(文件号) 9其它设计依据 1.1.3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最热月平均温度 最冷月平均温度 夏季主导风向, 冬季主导风向 , 年降雨量 mm , 最大积雪深度 m , (本地区其它影响本工程的气候、 C, C, 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夏季平均风速 冬季平均风速 C, C, m/s, _ m/s , 日(小时)最大降雨量 最大冻土深度 地理特征数据) mm , 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 卓越周 期为 S,地貌属 ,地基土分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场地 kpa,地下水位 m ,变化幅度 m ,(有无)侵蚀性。(本场地特征地质情况, 不良地质情况的表述和其它需 ------- 说明的内容)。 抗震设防烈度 1.2工程概况 1. 2.1本工程为 度。 (建筑单位)(新、扩、改建)的 工程。建设地点位于 市 (县)区(具体地 ------------------------------ 1 ---------- .点),距(市区或标志位置) 公里。 m ,呈 形状。东侧临 ,西侧临 ----- 南侧临 ,北侧 ---- 临。用地(平 坦、高差)。用地现状房屋、古迹、古树 ,需要(拆迁等 --------------- ----------------- 122用地范围:(方向)长 m ,(方向)长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范围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资料 1、规划局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 2、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市规划局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1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3、《汽车库设计规范》JGJ100-98 14、《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昆明市规划管理局(年版) 15、《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屋建筑部分) 1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18、《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19、《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20、《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99-86 21、《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2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J116-2001 23、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24、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接驳口资料 25、地质初堪报告 26、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昆明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27、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范、图集 28、设计合同 29、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其过程控制要求 一、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初步设计报告模板(自主开发类项目)

文件编号:PCITC/B05-C12 项目编号: 版本号:V1.0.0 记录号: 密级: 『项目名称』 初步设计 编制:业务技术部完成日期:2008年 7 月 10日 审核: ______ 审核日期:____年 _ 月 __ 日 批准: ______ 批准日期:____年 _ 月 __ 日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XXX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大纲(自主开发类项目) (V4.0) 编制单位:XXXXXXX XXXXXXX YYYY年MM月

编制说明 1、为规范信息技术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写,特编制本提纲,初步设计报告 必须按照本大纲要求的目录和内容进行编写。 2、初步设计定位主要是在可研报告基础上细化用户需求、总体架构及功能、 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 3、本编写大纲适用于自主开发类项目,定义为:指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 主的软件开发项目,包括软件产品研发项目和以开发为主的工程项目。 4、在一、二级标题下的[ ]中注明要求编写内容。 5、初步设计报告格式要求按照《文档格式说明》进行编写。

目录 1.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1国内外发展趋势 (1) 1.2行业现状 (1) 2.需求分析 (1) 2.1业务现状 (1) 2.2信息系统现状 (1) 2.3用户业务需求 (1) 2.3.1数据需求 (1) 2.3.2功能需求 (1) 2.3.3权限需求 (2) 2.3.4其他需求 (2) 3. 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子系统目标 (2) 3.1范围和阶段 (2) 3.2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2) 3.3 建设内容 (2) 3.4子系统目标和内容 (2) 3.5设计原则 (2) 4. 总体设计 (3) 4.1总体架构 (3) 4.2子系统技术架构 (3) 4.2.1功能设计 (3) 4.2.2系统平台设计 (3) 4.2.3集成设计 (3) 4.2.4权限设计 (4) 4.3 技术路线 (4) 4.4关键技术及瓶颈解决 (4) 4.5安全设计 (4) 4.6标准化 (4) 5. 系统配置 (4) 6.实施方案 (4) 6.1开发策略 (4) 6.2组织机构 (4) 6.3进度计划 (4) 6.4风险评估及规避 (5) 6.5保证措施 (5) 7. 资金预算 (5) 7.1投资计算依据及方法 (5) 7.2项目总预算 (5) 7.3阶段资金使用计划 (5) 7.4资金筹措 (5) 8. 项目验收指标 (5)

初步设计说明书

机场变电站至桑海、盘龙山线路工程综合部分施工图设计 第一卷第全册 总说明书(架空部分) 江西信能电力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南昌

签署页批准: 审核: 校核: 设计:

施工图设计卷册目录 第一卷第全册总说明书及附图(架空部分)第二卷第一册平断面图及杆塔位明细表 第三卷第一册机电施工说明书及附图 第三卷第二册机场变至桑海变地埋电缆部分第四卷第全册机场变至盘龙山地埋电缆部分第五卷第全册机电施工说明书及附图 第六卷第一册铁塔施工图说明书及附图 第六卷第二册

目录 1 总述 (1) 2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1) 3 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 4 线路路径及进出线情况 (2) 5 气象条件 (3) 6 导线和地线 (3) 7绝缘子串和金具 (5) 8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6) 9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7) 10 杆塔与基础 (8) 11 对邻近弱电设施的影响与防护 (9)

1 总述 1.1 设计依据 本工程评审会议纪要(暂缺) 1.2 概述 本工程包括机场变~桑海变,机场变—盘龙山变2条110KV送电线路;分为架空、地埋电缆2个部分分别进行设计,本说明为机场变—桑海变110KV线路架空部分说明书,机场变~桑海变电缆部分见卷册363-T003S-A0203,长度为2.7958km,机场变~盘龙山110kV 送电线路(全为地埋电缆)部分见卷册363-T003S-A0202,长度为2.7463km。 1.3设计范围及说明 本工程线路全长13.554 km,其中架空部分长10.758km,地埋电缆部分长2.796 km。桑海变电站构架至5#塔采用双回路共塔设计(与备用至桑海变间隔的线路共塔),5号至41号分支塔部分为单回路设计。41号至机场变为地埋电缆。地埋电缆部份见另册。 架空部分导线采用LGJ-240/30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采用JL/LB14-50/30良导体,一根为OPGW通讯光缆。 1.4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建成期限 建设单位:昌北国际机场集团公司 运行单位:南昌供电公司 施工单位:待定 2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2.1主要技术经济一览表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样本

第五章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节设计依据 一、建设单位委托及要求 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 三、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高层民用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四、建筑专业等提供的设计资料 本工程南北栋均为综合性一类高层, 地下一层, 地上二十五层, 建筑高度: 南栋为: 82.1m, 北栋为: 80.5m 五、室外气象条件 1、夏季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8℃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5% 室外平均风速 2.6m/S 2、冬季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 最冷月室外计算相对湿度81% 室外平均风速 2.8m/S 第二节设计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 一、包括一层至四层的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大小会议室、活动室等房间舒适性空调。 室内设计参数表:

二、防排烟 1、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2、地下一层汽车库设机械排烟、补风系统。 三、通风 1、地下一层汽车库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2、地下一层电设备房和空调设备房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空调设备房设事故排风系统。 3、南栋地下一层六级二等人员隐蔽所( 平时为车库) , 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4、卫生间、电梯机房采用自然通风。 第三节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方式 一、冷、热负荷确定 本工程主要为舒适性空调, 两栋建筑物总冷负荷为400万大卡, 热负荷为315万大卡。 二、空调冷、热源及水循环系统 1、根据建设方要求, 南、北栋的主机均设在北栋建筑物里, 空调冷、热源采用直燃式( 燃气) 溴化锂机组型号BZ200 , 2台, 单台制冷量200万大卡( 2326KW) , 供热量: 1791KW, 冷水量: 300m3/h, 冷却水量500m3/h。 2、空调水循环系统 空调冷水温度7℃-12℃, 温水温度57℃-65℃, 选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 三台( 2用1备) , 型号IS200-150-315, 流量: 400 m3/h; 扬程: 35MH 2 O;电功率: 55KW。空调水循环过程为: 直燃机组→循环水泵→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电子水处理仪→直燃机组。 3、冷却水温度37℃-30℃, 空调冷却水循环泵三台( 2用1备) , 型号: IS250-200-315Z, 流量: 600m3/h; 扬程: 35MH 2 O;电功率: 110KW。 选冷却塔4台, 型号: LBC-M-250-300, 循环水量: 300 m3/h, 风扇功率: 5.5KW。冷却水循环过程为: 冷却塔→循环水泵→电子水处理仪→直燃机组→冷却塔。 4、直燃式溴化锂机组, 空调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安装在地下一层空调设备房内, 冷却塔安装裙楼四层屋面上。膨胀水箱安装在四层屋面上。 三、空调方式 空调系统根据房间功能、使用要求、面积等因素, 采用不同的形式。本工程主要空程方式有两种, 即低速全空气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 1、一、二层大面积营业厅、大堂、大厅、大办公室、大会议室等房间采用低速全空气系统, 吊顶式空调机组, 不占用使用面积, 机组和风管安装在吊顶内, 室内空气经空调器处理, 用风管和散流器( 大堂上空用喷口) 送出, 回风经集中回风口回至空调器, 采用自然进新风方式。 2、各小办公室采用风机盘管系统, 卧室暗装风机盘管暗装在各房间进门处吊顶内, 下送风、上回风采用自然送新风方式。 四、空调系统管道材料和保温材料 1、空调水立管和空调机房内空调水管道采用无缝钢管, 其余空调水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 冷却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 所有冷凝水管采用PPR管。 2、空调风管采用带保温层承插式酚醛风管。 3、空调水管保温材料采用橡塑复合材料。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为: 1.封面; 2.扉页; 3.初步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图纸; 6.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7.工程概算书。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概述 2.1 设计依据 10、国家有关政策、交通部及建设部有关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2.2 工程内容简介 2.2.1 工程位置、范围、规模 1、工程位置 Xxx路位于综合产业区西南部,工程起点与xxx相交,终点与xxxx相交,沿线分别与3#路、4#路相交。 2、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本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1)道路工程; (2)管网工程; (3)照明工程; 3、工程规模 道路全长5000米,设计速度:40km/h,红线宽度30米。 新建机动车道面积xxxx平方米。 2.2.2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根据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我院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批复意见,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并沟通,优化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开始外业测量工作,落实了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 2.2.3 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根据规划要求,多次进行汇报。并对道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结构等进行多方案比较,并进行了方案论证,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此基础上形成了结论性意见。 2.2.4 工程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 2010年1月~2010年4月,完成勘察、设计工作; 2010年5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 2010年5月开工建设; 2010年5月~2010年8月,完成道路、管网工程的主体施工;2010年8月~2010年10月,完成道路面层施工;完成交通工程施工。 2010年10月建成通车,施工总工期6个月。 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 2.3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2.3.1 道路现状 拟建地区内,现有骨架路网。 2.3.2 现状交通量及技术标准 根据目前的建设状况,大部分地块尚处在规划阶段,区域内路网还没有形成,现阶段交通主要为xx路沿线与xx沿线产生的交通,随着综合产业区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区内交通量将呈几何性增长。 2.3.3 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xxx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xxx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为偏北季风,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 2、气温、降水、风向 历年年平均温度10.08oС,极端最高温度36.7oС,极端最低温度-25.1oС。 历年年平均总降水量470.9mm;年平均蒸发量1866.5mm。 历年年平均风速4.4-5.4m/s;历年最大风速25m/s;全年最多风向SE、N;最大积雪厚度18cm;土壤标准冻结深度0.7米,最大冻结深度1.01米。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市基本风压0.50kN/m2,基本雪压0.30kN/m2。 2.3.4 工程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 千山余脉沿境内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渐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低山重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北部及西南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亦有开阔的海积平原;中部复州河、岚崮河中下游流域,有小范围的平原分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2) 1.1项目概况 (12) 1.2设计依据 (12) 1.3设计原则 (12) 1.4产品规模及方案 (13) 1.4.1项目规模 (13) 1.4.2产品方案 (13) 1.5原料来源 (14) 1.6辅助设计软件 (14) 第二章技术经济 (16) 2.1 工程概况 (16) 2.2 设计依据 (16) 2.3主要经济数据 (16) 2.4表格 (16) 第三章总图运输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设计法规和标准、规 (18) 3.2设计围 (20) 3.3厂区概况 (20) 3. 3.1厂址位置 (20) 3. 3.2厂址交通条件 (21) 3.3.3 环境治理条件 (24) 3.3.4 产业基础条件 (25) 3. 3.5 公用工程条件 (25) 3.3.6 人力资源条件 (26) 3.4总平面布置 (27) 3.4.1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8)

3.4.2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3.4.3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 (32) 3.4.4 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指标 (32) 3.4.5 工艺装置的布置 (33) 3.4.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33) 3.4.7 仓储设施的布置 (33) 3.4.8 运输设施的布置 (34) 3.4.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的设施 (34) 3.5 场运输设计 (36) 3.5.1 厂运输设计要求 (36) 3.5.2 本厂运输设计 (37) 第四章化工工艺及系统 (38) 4.1项目背景 (38) 4.2生产工艺的选择 (40) 4.2.1工艺方案的比较 (40)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1) 4.3工艺简要流程图: (42) 4.3.1环氧乙烷生产 (42) 4.3.2乙二醇生产 (43) 4.4工艺路线简介 (43) 4.4.1环氧乙烷生产工段 (43) 4.4.2二氧化碳吸收工段 (49) 4.4.3乙二醇生产工段 (53) 4.4.4乙二醇精制工段 (63) 4.4.5乙二醇生产全流程 (65) 4.5催化剂的选择 (65) 4.5.1银催化剂的选择 (65) 4.5.2负载型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66) 4.5.3碳酸乙烯酯水解催化剂 (66)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docx

`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围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资料 1 、规划局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 2 、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 、市规划局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 、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5 、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接驳口资料 6 、地质初堪报告 7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8 、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图集 9 、设计合同 10、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其过程控制要求 一、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1 、设计成果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 年版) 2 、必须满足甲方对项目要求的设计深度和标准 二、初步设计文件的容要求 1 、设计总说明。 2 、总平面图: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 3 、建筑部分: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4 、结构部分:设计说明书、结构方案及布置图、基础方案及布置图、钢筋混凝土用量估算、 计算书。 5 、建筑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 6 、给水排水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三、初步设计过程控制要求 1 、初步设计过程中按照各个专业相互间提交设计中间成果的时间点作为阶段控制节点,设

计过程中与甲方及相关设计管理人员保持沟通。 2 、设计成果提交:应在正式出图前一周,以非正式的白图形式提交甲方审查,与甲方进 行充分沟通,作出必要的修改并经甲方认可后才能正式出图。 第四章总图专业 一、总平面 1 、设计规模及组成 ( 1)、建设工程项目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及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明细表(详下表) 综合技术指标 一、项目总用地面积 二、项目净用地面积 三、规划总建筑面积 (一)、地上建筑面积 1、居住建筑面积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公寓建筑面积 2、酒店建筑面积 其中:客房建筑面积 酒店配套建筑面积 3、办公建筑面积 4、商业建筑面积 5、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二)、地下建筑面积 1、地下商业建筑面积 2、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 3、地下设备用房建筑面积 4、人防建筑面积 5、地下建筑层数 四、居住户(套)数 1、住宅户(套)数 1)、 22 的户(套)数M < 建筑面积

程初步设计报告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靖远县高湾乡位于县城东南部,距离县城50km,葛淌村地处乡政府西北部3 km,县乡公路从该村穿过,交通便利。该村共8个社470户2500人,现有大牲畜4196头(只),耕地面积8800多亩,其中水浇地2890亩,人均水地1.27亩,属靖会电力提灌工程三场塬灌区灌溉范围。项目区田间渠道大多为土渠,渗漏淤积严重,且时有塌陷,渠道输水能力降低,农田得不到正常灌溉,水费成本高,群众负担重,粮食生产能力低下,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落后,已成为项目区农业增收、农民增产的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高湾乡政府邀请县水务部门技术人员实地踏勘认为,对项目区灌溉渠道进行防渗衬砌,可增加渠道输水能力,提高灌溉保证率,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乡政府积极争取靖远县扶贫项目资金,机遇难得,为此,高湾乡政府请靖远县水利水保勘测设计所技术人员于二O一二年一月完成《靖远县高湾乡葛淌村村渠道衬砌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2工程概况 工程为续建项目,规划衬砌三场塬工程八二支渠渠道,设计提水流量0.08m3/s,控制灌溉面积1000亩。主要建设内容:衬砌渠道3.8km,建分水口76座,过路涵管19

座。 1.3工程等级及规模 依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规定,该工程属五等小(2)型,建筑物为五级,正常运行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1.4工程概算及资金筹措 该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3.93万元,除群众自筹劳力折价3.93万元外,申请国家投资30万元。 1.5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的的实施,不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相反,工程建成后,除灌溉农田外,沿荒山荒坡栽种经济林木,不但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提高了绿色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给当地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生态效益显著。 1.6效益评价 该工程实施后,可发展水地1000亩,考虑该村粮食已经自给,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当地群众的种植习惯,主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计划种植西瓜、枸杞、洋芋,种植比例为4:3:3,西瓜亩产4000kg、400亩共160万kg,洋芋亩产3000kg、300亩共90万kg、枸杞亩产200kg、300亩共6万kg、则年产经济作物256万kg、增加产值408万元,亩产出4000元,人均增加收入2125元以上,经济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本

工程设计责任人

附件 1 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2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3 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4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5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 1概况 1.1工程概况 表1.1 工程概况表 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 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1.2.3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1.2.4 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

1.2.5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1.2.6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1.2.7 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 1.2.8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 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 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规程、标准; 1.3 建设场地概况 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奉节中心城区。 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

南京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

南京某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南京一、概述 本位于市浦口区,总用地面积26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其中规划住宅面积50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该由小高层住宅、1 8层高层住宅、点式高层及板式高层构成。 二、范围 住宅为本地块总平面小区主次人口之连线以南,一期以东的作为本次二期的范围。环路以内完成浅埋式车库的。幼儿园暂不进行初步。 三、依据 (一) 国家相关规范及江苏省住宅标准 (DGJ32/J26-2006)。 (二) 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三) 市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与准则。 (四) 市规划局关于建筑方案审查意见书。 (五) 市消防局关于建筑方案审查意见书。 (六) 市人防办关于建筑方案人防设施的意见征询单。 (七) 市环保局关于建筑方案审查意见书。 (八) 本场地地质勘察报告。

(九) 本初步任务书 四.总要求 详细深入了解规划方案及其说明,准确理解规划、人防、消防、环保等部门的建筑方案审查意见。依据国家相关规范规程和江苏省及市地方标准,按照《文件编制深度》(建设部03年版)的要求,做好各专业并完成概算,协调好与景观、人防、消防、智能化等各专项以及后续的施工图对接工作,满足编制施工图文件的需要,确保符合相关规定并顺利通过各有关部门审查。 五、专业要求 (一)建筑专业 1. 体现建筑方案的理念 2. 总体布局合理,交通组织流畅,室内空间尺寸符合功能及心理要求并满足规划、交通、消防、人防、环保、教委、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电信等部门要求。 3. 总平面要考虑设备用房、物业管理处、垃圾收集点、公共洗手间的设置。 3.1 设备用房的位置应避免对小区景观造成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不能对周边的住户形成噪音、灰尘、视觉等的干扰。同时,应设置合适的路径供工作人员进出设备用房。 3.2 物业管理处应在不影响小区功能布局的前提下,布置在便捷位置(如入口附近),以便内外人员工作联系而减少对小区的影响。

初步设计报告模板格式自主开发类项目

文件编号:P C I T C/B05-C1 2 项目编号: 版本号:V1.0.0 记录号: 密级: 『项目名称』 初步设计 编制:业务技术部完成日期:2008年7月10日 审核:______ 审核日期:____年_月__日 批准:______ 批准日期:____年_月__日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XXX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大纲 (自主开发类项目) (V4.0) 编制单位:XXXXXXX XXXXXXX YYYY年MM月 编制说明 1、为规范信息技术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写,特编制本提纲,初步设计报告必须按照本大纲要 求的目录和内容进行编写。 2、初步设计定位主要是在可研报告基础上细化用户需求、总体架构及功能、技术方案和实施 方案。 3、本编写大纲适用于自主开发类项目,定义为:指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软件开发项目, 包括软件产品研发项目和以开发为主的工程项目。

4、在一、二级标题下的[]中注明要求编写内容。 5、初步设计报告格式要求按照《文档格式说明》进行编写。

目录 1.现状及发展趋势.............................................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国内外发展趋势......................................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行业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业务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信息系统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用户业务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1数据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2功能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3权限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4其他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子系统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范围和阶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建设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子系统目标和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设计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总体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总体架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子系统技术架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1功能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2系统平台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3集成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4权限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技术路线............................................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关键技术及瓶颈解决.................................. 错误!未指定书签。 4.5安全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6标准化.............................................. 错误!未指定书签。 5.系统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实施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开发策略............................................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组织机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进度计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6.4风险评估及规避...................................... 错误!未指定书签。 6.5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7.资金预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投资计算依据及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项目总预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7.3阶段资金使用计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7.4资金筹措............................................ 错误!未指定书签。 8.项目验收指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