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a63324.html, 国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马继良合恩平

来源:《办公室业务》2019年第01期

【摘要】本文针对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四种形态”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为国有企业进一步运用好“四种形态”、履行好监督执纪职责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四种形态;问题;对策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经过一段时间的贯彻落实,国有企业监督执纪理念逐渐向挺纪在前、全面执纪、抓早抓小方向转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情况。如何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威慑效应和政治效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一、运用“四种形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抵制不了人情因素干扰。由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与监察对象在一座楼里办公、一个锅里吃饭,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抹不开面子,对监督畏首畏尾,存在“批评上级怕被为难,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自我批评怕丢面子”等思想,不敢常用“第一种形态”。有的打着“关心爱护干部”的旗号,该开除党籍的给予留党察看,该严重警告的给予警告,该组织处理的给予批评教育,该重处分的给予轻处分,将个人情感凌驾于党纪党规之上。

(二)以任务突击代替日常监督执纪。部分基层单位监督执纪日常化、经常化落实不到位,常常以运动式突击任务的方式完成规定动作应付了事。要么不红脸、要么一年只红一两次,把问题都攒到民主生活会上再提。批评的方式也是抽象空洞,包装了再包装,致使批评失去了锋芒,成为无的放矢。廉政谈话缺乏针对性,采用通用模板,内容千篇一律,或者大范围使用集体谈话,起不了提醒警示作用。在谈话时间上,为了完成规定动作采取集中突击进行,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三)把握不住问题线索审查重点。部分基层单位在线索处置上,喜欢深挖细查,对所有问题“吃干榨尽”,不会着力查清主要违纪事实,有的以办理党纪重处分的人力物力办理党纪轻处分案件;有的在与定性量纪的无关紧要的问题反复纠结,荒废红脸出汗的常态化推进;有的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