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瑞敏的读书笔记:凡墙皆是门

张瑞敏的读书笔记:凡墙皆是门

张瑞敏的读书笔记:凡墙皆是门
张瑞敏的读书笔记:凡墙皆是门

沧海

海尔CEO张瑞敏,是中国企业家中最爱读书者之一。海尔30年来一路发展过来,也可以说是张瑞敏一路读书的心得。

特转载一下:

禅宗有一句话:“凡墙皆是门。”只要你创新,所有竖在你面前的墙都可以通过去。如果不能创新的话,即使在你跟前是一堵门也过不去。让外来管理思想适合中国国情是如此,应对网络时代的管理挑战亦是如此,调适企业的商业模式还是如此。

杰克-韦尔奇(GE前任首席执行官)

——把世界最大的企业做成世界最小

2008年11月我去美国波士顿,和杰克-韦尔奇专门有一个会谈。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韦尔奇如何能够把GE 做到世界最大,但是又做到了世界最小?意思是说他把公司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公司里每一个人又能够充分地发挥、体现自己的价值。其实这是非常不简单的,在中国很难做到这一点。

韦尔奇说,中国的企业文化和美国有非常大的不同,在美国很多方面可以放权,因为美国的财务制度非常完善,完善到了他自己都不了解,里面有非常复杂、非常详细的内容,但是可以帮助他把这个企业有系统地推进。他让员工更多地创新,因为在这个制度下反而会觉得受到很多的束缚。GE在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在中国,员工很愿意随意改动一些东西。中国没有一些非常完善的制度,这是两个国家在管理上非常大的差异。

其实我们自己在国外设立工厂或者是和国外公司打交道后,也感觉到中国企业内部的文化和美国、日本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比如说我们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了一个工厂,我们的人过去告诉美国生产线的工人应该怎么去操作,但是过了几天,按照美国的条件可以再改动一下,美国工人就不干了。他说你前两天告诉我那样干,今天又告诉我这样干,到底哪个是对的。所以不能随便改。

这就体现了一个“法”的概念,但是中国工人的这个概念并不是很强烈。比如,让日本人擦5遍桌子,但是中国人可能今天擦5遍,明天就擦3遍了。

我们把日本的一家工厂并购过来,研发了非常好的产品,在全世界都卖得非常好,我们就给这个研发团队一份特别的奖励,结果他们不同意。为什么呢?他们认为,

自己就是要开发出很好的产品,如果不让他们干,让其他的人干也会开发出很好的产品。这是我们的决定,而不是他们的能力问题,不可以给他们单独奖励。最后把钱还是平均了。日本人的这种团队精神也是和中国不一样的。

彼得-德鲁克(管理大师)

——互联网最大的影响是消除了距离

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提出来的挑战就两个字——速度。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有人说农业时代解决饥饿,工业时代征服空间,信息时代征服的是时间。所以对企业来讲时间是制胜的关键,要在第一时间满足客户的需求。彼得-德鲁克有一句话,互联网消除了距离,这就是它最大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讲只能做到和用户的零距离,如果和用户零距离你就赢了。

先要做企业信息化,然后再提升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来讲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媒体报道中国企业ERP不能够成功的有93%,也就是说可以做到ERP的只有7%,而这7%还不一定能够成功。媒体上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和做ERP的咨询公司打官司,说你给我做ERP,给我承诺做到什么程度,现在没有做到,我要求你赔偿。

这说明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企业做信息化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还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然后就要求做信息化,其实做不到的。

《圣经》

——没有人把新酒放在旧皮袋里去

现在中国企业做信息化是“油水分离”,本来业务就像“水”一样,现在把信息化做得像“油”一样,放在“水”上面。《圣经》马太九章有一句话:“没有人把新酒放在旧皮袋里去,如果把新酒放在旧皮袋里去旧皮袋一定会爆裂,新酒也会爆裂,所以只能把新酒放在新皮袋里。”原来的业务流程就像旧皮袋一样,现在的信息化像新酒一样,把新酒装到旧皮袋中去肯定不可以。

拿海尔来说,做信息化也费了很多周折,现在比较好地做起来了。比如库存问题,我们在做信息化流程时,库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现在我们提出零库存下的信息化,我没有库存,但是用户要的话我可以马上送给你,用户不要就不会形成库存,实际上就是全流程的再造。比如研发,今天研发的产品必须是6个月后用户的需要。市场人员也应该了解到用户的需求,这样产品才不会形成库存。现在这个问题我们做得相对好一些了。这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很大的问题,2008年中国家电企业库存周转天数是64天,当时我们是32天,差不多

是中国平均周转天数的一半。今天,这个数据已经降到了3天,但这个过程其实是很痛苦的。我们的销售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咬着牙做了之后,把全流程的信息化都做起来了。很多中国的企业基本上还是卖库存,我们已经能够开始卖服务了,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做。

我们的零库存做到现在,也做到在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就是用户要的产品。而不是像很多中国企业为仓库采购、为仓库销售,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的企业信息化从这里切入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做的。接下来再往上做就是“信息化的企业”,怎么做我们也正在探讨。

长尾理论

——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企业应该是低成本提供高质量产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它

“企业的信息化”相当于以企业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信息化的企业”相当于把企业放到全球用户需求的链条中去,你只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应该更快地在这个链条中进行运转。海尔要做的是怎样把我们从制造型的企业转化成为服务型的企业。

安德森在《长尾理论》里的这两句话,非常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如果低成本提供所有的产品,就不是中国企业现在大规模制造,而应该是大规模定制。因为大规模制作一定可以做到低成本。像长尾理论说的不是80/20原则,而是所有型号的产品用户可能都要用。那个时候,在大规模定制时,虽然是大规模,但是要定制很多型号的产品,这对中国企业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

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他需要的产品,现在用户面对的不是你一个企业,而是全球很多企业,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他需要的产品,要求你的产品在全球中非常有竞争力。这是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讲,从现在开始,通过金融危机来转型是非常大的挑战。

我们现在具体探索的就是虚实网结合,所谓“虚网”就是互联网,所谓“实网”就是最后一公里,也就是“鼠标+及时服务”。用户在互联网上点鼠标之后我应该是第一时间送达,这就需要跟实网——物流、营销服务等结合。云计算

——现在进入到云计算时代之后,没有人去买服务器了,肯定只买服务就行了

现在在“实网”方面我们正在努力地往前推进,因为中国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中国有2812个县,35000个乡,64万个行政村。但是这个网络深入下去就非常困难,

所以我们从县、乡、村一点点往下铺。

中国很有意思,村里很重要的是村长,村长如果觉得用海尔的产品很不错,村里的村民大概都会同意。因为村长可以给自己一定的优惠政策,比方说电价可以给你优惠一点。中国农村的电价和城市电价不一样,很贵。为什么贵呢?因为有很多费用都摊到电价里去。农民买电器买得起,但是用不起。另外是村里的电工,如果他说谁买了海尔家电我可以免费给你修理,村民当然会很高兴了。

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进入到云计算时代之后,没有人去买服务器了,肯定只买服务就行了。就像没有任何一个单位说我买一个发电机,自己给自己发电就行了。但是你买什么样的服务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这个服务一定要和市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实网”和“虚网”——互联网要结合起来,顾客点了鼠标后你怎么样送达。国外很多大的物流公司到中国来希望和海尔进行合作。他们很多方面都比我强,但是就差一点,就是最后一公里。比方说美国、欧洲、日本的家电电器品牌都是我的竞争对手,但是他现在把农村的销售委托给我。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办法配送,也没有办法服务,到每个村、每个县是很难的。

约翰-纳什(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每个人都从自己利益最大化出发,最后形成一个博弈

所谓的商业模式不管怎么说就是一条,能不能创造客户价值。我们自己现在在做的过程中,怎么样才能够统一一个目标来创造客户价值呢?

企业发展快了,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管理的东西都没有跟上,慢慢地就会有一种大企业病。所谓大企业病就是内部员工和部门相互间的博弈。就像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纳什所说的,每个人都从自己利益最大化出发,最后形成一个博弈。可能是我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了公司、别人的利益,这一点在我们自己集团中也慢慢形成:部门间相互做一个防火墙,这样就形成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在我们所做的是怎样使大家的目标都集中到创造用户价值上,怎样能够协同起来。

我们把各个组织结构颠覆了。按照职能管理原则,组织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的,企业最高领导在最上面,然后是次要领导,然后是一级级领导下来,到最下边一定是员工。但是员工面对的就是客户。客户所反映的问题员工要逐级反映上去,领导再做决策下来,这里面除了内部的消耗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够非常好地直面市场、快速做出决策。现在就把这个三角形倒过来,变成倒三角。客户在最上面,然后是一线经理、员工直

面客户,最后一级级下来,最高领导成了最下面的了。这样企业的最高领导从原来的发号施令变成在最下端为一线经理提供资源。所有的部门在这当中都为了一线经理和客户提供资源,从发号施令者变成提供资源者。集团内部的各个部门因为都要面对客户,所以要打破各部门间的壁垒,我们叫做自主经营体,大家共同来达到客户的价值。

郭士纳(IBM公司前任董事长)

——把各个组织结构颠覆,我在IBM做头儿的时候想这么做,但是没有做

2009年4月份我到美国佛罗里达拜访郭士纳,他写了《谁说大象不能跳舞》,我们进行了交流,我画了一张图,从正三角到倒三角,我问他:“我们现在是这么做的,你觉得怎么样?”

他说:“我在IBM做头儿的时候想这么做,但是我没有做。”他说这个方向肯定是对的、方法肯定是好的,但是当时没有做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两点:第一,如果你在上面叫一线经理变成一个个的经营体,经营团队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市场上一些新的机会就不会关注了,只会关注他对的客户,这样会丧失很多新的机会。第二,一线经理团队对着客户,身后的资源不能及时提供给他,他要回过身来找资源,对客户的关注下降了。

因为这两个原因当时在IBM没有采用这个方法。

我们也考虑到这两个问题,现在在采取措施解决。一个企业可能很大,但是再大、再小的企业就是三张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现在我把损益表做到一个团队,在倒三角型最尖端的领导个人损益表是要关注这个企业在市场上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当然企业新的机会就是他损益表的任务。为了防止一线经理和客户承诺后还担心背后的资源没有共享,所有背后的这些人,比方说人力、财务等等都有各自的损益表,这个损益表和这个团队对客户的承诺内部要形成一个契约。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试点,效果还不错。

这完全颠覆了过去的思路,过去你到企业里来干,根据你的职务、能力、所做的工作给你开工资或者是奖金。现在完全变成了你到公司来干,你拿到的是公司的资产,你拿到的资产必须要增值,如果不增值的话就亏损了。你拿到资产后我给你时间划定,做到多少是保本,挣到多少是公司利润。一个是市场行业平均利润、一个是市场标杆企业的最高利润,第一步可以达到平均率,第二达到最高,把这个利润留下后,把所用的费用拿掉,剩下的进行分成。

现在市场上很多企业做着做着就要降价。过去海尔一个经理派到北京来做,他说产品不好卖了,就降价,我们

批准后,这个事就和他没关系了。现在是买断了,降价一定会亏损,亏损后你就没有工资,你就不可能再创造价值。这有点儿像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先国家、后集体,剩下是自己。”我给你这样一个平台,比方说你销售100万元,之前是完成公司资产的保值,之后增加的10万元或20万元,增值的部分才是你的。

颠覆组织结构的三个好处:

1、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多变、快速的市场。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等到市场变化反馈回来你再做决策肯定不行的。举个小例子,我们的产品到农村很受欢迎,电冰箱、洗衣机都有防鼠板。但我们的一线人员很快发现防鼠板不管用,老鼠进化了,4厘米的小老鼠就可以繁殖下一代,原来的防鼠板根本防不住老鼠了。他们在现场马上采取措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类似这样的事非常多。

2、解决内部博弈的问题,就是人单合一的文化。人就是员工,单就不是狭义上的定单,而是市场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市场目标,要和市场目标协同起来变成双赢。他可以给用户创造价值,也可以从这个价值中得到新的价值。这样就很简单了,你拿的资产都是公司的了,现在我划到你名下,变成你的。把这个资产给你,让你

来运作。你运作增值的话就得好处,亏损的话就没有工资了,就不会把很多难题推到上面来了。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了一句话,追逐私利的人往往会烧掉大家的房子来煮自己的鸡蛋。其实这样的事多了去了。

3、对于传统管理会计进行新的推进和探索。我们推行的这些东西,美国会计协会和我们探讨过几次,他觉得很有意思。现在美国的管理会计已经到顶了,很难突破了,海尔所做的这一切提供了一个突破现有管理会计的新思路。

周伟——谈IBM的企业文化

---------------------------------------------------------------范文最新推荐------------------------------------------------------ 周伟——谈IBM的企业文化 近日,IBM在北京召开了以“走进IBM的蓝色世界”为主题的媒体见面会,相别于其他的新闻发布会,这次会议的主角既不是产品也不是技术,而是IBM的企业文化。 周伟,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站在推广会前台,即使不用太多的语言,单凭其在IBM34年的工作经历就足以说明他要表达的意思:IBM是一家值得为之工作一辈子的公司。 IBM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魅力,能让一个人为之奋斗一生,周伟将之概括为蓝色基因:客户服务、人才培训、多元文化和商业道德。 客户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是目前许多公司发展的重心,IBM的客户服务在不同年代里面有着不同的定义。作为IBM中国副总裁,范宇17年前是从工程师做起的,因此得以有机会目睹IBM客户服务在不同年代里的变化:八十年代以硬件为主,维护服务为辅;九十年代以客户为主;九十年代中后期按照客户的需求发展服务;如今,与客户的关系超越简单的买、卖,全面发展到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 IBM是怎样赢得客户的呢,范宇说他有很深的感触。当他做工程师的时候,有一年,大庆的系统在调试的过程中出了问题,他们赶紧飞过去,到大庆的时候是晚上八九点钟,外面下着雪,为了抢时间,他们连夜开始做,重新装系统、整合系统,做完的时候招待所的门已经 1 / 17

锁上了,后来他们就在机房的沙发上睡了两个小时,早上醒来,客户已经把你当成好朋友了。 很多人说IBM的服务不错,但不够灵活。周伟?仕邓?们希望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更灵活地找到解决方案,但如果服务没有纪律,太灵活的话,一定出问题。服务是说,你要有办法很清楚地了解客户的需求,有办法跟客户把需求拟定得很明确,然后你才可以做。 人才培养 鼓励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横向工作,让每一位员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专业经验,IBM大中华地区人力资源部总监郭希文认为,在培养的策略上面,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培养模式。 IBM希望培养独立的业务领导,每一个员工是兵也是将,既希望他能够做专业的咨询和技术,也希望他能进行全面管理。高级主管最主要的目的是要领导变革,所谓领导变革就是希望通过一种方式把一些新的东西吸收进来慢慢地帮助公司转型。最高领导是通过变革领导来进行的,IBM更多地需要技术领导,在科技方面能够帮助公司,在市场的变化方面自己做一些变革的领导。 IBM最有名的是“接班人计划”,公司的专业学院很早就开始发掘明日之星,通过良师益友,通过工作的轮换,以实现接班人计划。 公司里面所有重要的职位都有一个接班人计划,未来一年当中,可以接任这个工作的人是什么人,未来三五年可以接任的人是谁。这两三年以后,接任的人需要一些什么样的特殊培育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所有的明日之星中,IBM都给他们找良师益友,可以是在国内,也

张瑞敏的读书笔记:凡墙皆是门

沧海 海尔CEO张瑞敏,是中国企业家中最爱读书者之一。海尔30年来一路发展过来,也可以说是张瑞敏一路读书的心得。 特转载一下: 禅宗有一句话:“凡墙皆是门。”只要你创新,所有竖在你面前的墙都可以通过去。如果不能创新的话,即使在你跟前是一堵门也过不去。让外来管理思想适合中国国情是如此,应对网络时代的管理挑战亦是如此,调适企业的商业模式还是如此。 杰克-韦尔奇(GE前任首席执行官) ——把世界最大的企业做成世界最小 2008年11月我去美国波士顿,和杰克-韦尔奇专门有一个会谈。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韦尔奇如何能够把GE 做到世界最大,但是又做到了世界最小?意思是说他把公司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公司里每一个人又能够充分地发挥、体现自己的价值。其实这是非常不简单的,在中国很难做到这一点。

韦尔奇说,中国的企业文化和美国有非常大的不同,在美国很多方面可以放权,因为美国的财务制度非常完善,完善到了他自己都不了解,里面有非常复杂、非常详细的内容,但是可以帮助他把这个企业有系统地推进。他让员工更多地创新,因为在这个制度下反而会觉得受到很多的束缚。GE在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在中国,员工很愿意随意改动一些东西。中国没有一些非常完善的制度,这是两个国家在管理上非常大的差异。 其实我们自己在国外设立工厂或者是和国外公司打交道后,也感觉到中国企业内部的文化和美国、日本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比如说我们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了一个工厂,我们的人过去告诉美国生产线的工人应该怎么去操作,但是过了几天,按照美国的条件可以再改动一下,美国工人就不干了。他说你前两天告诉我那样干,今天又告诉我这样干,到底哪个是对的。所以不能随便改。 这就体现了一个“法”的概念,但是中国工人的这个概念并不是很强烈。比如,让日本人擦5遍桌子,但是中国人可能今天擦5遍,明天就擦3遍了。 我们把日本的一家工厂并购过来,研发了非常好的产品,在全世界都卖得非常好,我们就给这个研发团队一份特别的奖励,结果他们不同意。为什么呢?他们认为,

海尔集团管理模式

海尔集团的管理 管理思想演变的逻辑延伸 整个20世纪,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经历了三个典型的阶段——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其中,从“生产观念”到“推销观念”是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量变,从“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质变和飞跃。20世纪70年代至今,针对市场营销观念的缺陷,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例如社会营销观念、生态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等,但是都没有取得理论界和企业家的一致认可,其根本原因是它们没有解决市场营销观念的本质缺陷:单纯企业利益最大化。 战略营销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以往所有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优势,根据现代社会环境的要求,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思维逻辑框架。它的最突出优势是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出发点,即由原来“单纯企业利益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与社会整体长期利益同时最大化”。这是对以“市场营销观念”为代表的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扬弃”,是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又一次质变和飞跃,是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演变的逻辑延伸。 每一种新观念及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无不与当时企业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联,甚至可以说这些观念及其理论就是当时企业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这样,战略营销观念产生和发展依

然是这样。可以断言,昨天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和理论必将也必须被新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和理论所取代。 海尔集团从一个亏损147万元涉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到今天成为中国家电行业名列前茅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其间除改革开放给企业创造的发展机遇,以及其创造了一整套缜密的经营管理方式之外,更重要的也许是海尔管理的特色。 一.高科技质量占据市场制高点 海尔的高质量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是仅仅符合工厂或国家规定的标准即可,而是适应市场的需求,利用高科技创造高质量,有了技术上的高起点,才有质量的高起点。自1996年以来,海尔集团加大以科技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力度,明确技术创新三原则,即技术创新目标国际化、技术创新课题市场化和技术创新成果商品化。于是,海尔人的技术创新支撑起海尔集团13个门类、6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质量大厦,让产品站在了高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肩膀上。 二.以无形盘有形,专吃"休克鱼" 海尔盘活企业有三招:一是投入资金,全盘改造;二是投入资金,输入管理,扩大规模,提高水平;三是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以海尔名牌及海尔的OEC管理

海尔张瑞敏说的自以为非的企业文化是怎么样的

据了解,由于海尔持续自以为非的模式创新,人单合一模式的战略效果正在逐步释放。目前,人单合一模式已得到国际管理学界的积极关注和认可,众多管理学家表示海尔的探索方向是对的,包括哈佛商学院等著名管理院校将海尔的探索做成了教学案例,海尔模式已在日本、俄罗斯、澳洲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实践和验证。 2016年三季度,海尔集团上市公司之一青岛海尔营业收入单季度增长超过50%,三季度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提升22.00%。海尔的“网器+社群”模式也进展明显,公司推出的馨厨互联网冰箱已拥有超过65万粉丝,活跃用户近85%,公司前三季度网器销售数量266万台,同比增长66%,海尔U+APP累计用户数超过2100万。 近期,由《中外管理》和海尔集团共同主办的《中外管理》杂志发展众筹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多位长期关注《中外管理》的企业家以众筹的创新形式,成为《中外管理》杂志的联合出品人。在发布会仪式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与众多优秀企业家互动,就海尔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创新做了深入阐释和交流。 “扭秧歌也是前进” 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探索已经进行了11年,在模式推进过程中常有曲折和反复,但海尔张瑞敏认为“扭秧歌也是前进”。战略跟着时代走,组织跟着战略走,而战略上“人单合一”之后,则要求组织从传统的科层制企业颠覆为没有层级的开放创业平台,将组织流程从串联变为并联,这种颠覆是全世界所有大企业都没有探索过的,因此面临着巨大阻力。 在面临巨大阻力的企业变革中,海尔的优势在于拥有自以为非的企业文化。海尔张瑞敏认为,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砸冰箱还是今天的“砸组织”,两者反映的文化内核是一脉相承的。创业30余年来,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持续自以为非,永远要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海尔张瑞敏认为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业创新来满足用户需求,永远追求成为“时代的企业”。 “我是搭建创客平台的人” 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与用户零距离,让人人成为自己的CEO。海尔张瑞敏将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总结为9个字,“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海尔创业30余年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互联网时代,海尔转型为开放的创业平台,创客们能在平台上整合全球一流资源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资源部”。 在交流现场,当有人问起海尔张瑞敏是否可称为“大创客”时,海尔张瑞敏的回答是,“我应该是搭建创客平台的人”。德鲁克曾说过,企业25年内可能消亡,但组织不会消失。因此海尔正“亲手颠覆和破坏自己的企业,变成一个网络型组织”,通过打造创业生态系统,实现创业平台的生生不息。据了解,目前海尔创业平台上已有超过100个小微年营收过亿元,有29个小微引入风投,14个小微估值过亿,整个平台为全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130万个。 打造后电商时代的商业模式

张瑞敏的读书笔记:凡墙皆是门

张瑞敏的读书笔记:凡墙皆是门 编辑:丁丁 2011-01-13 16:28 2706次阅读4条评论12次顶 海尔CEO张瑞敏,是中国企业家中最爱读书者之一。海尔30年来一路发展过来,也可以说是张瑞敏一路读书的心得。 特转载一下: 禅宗有一句话:“凡墙皆是门。”只要你创新,所有竖在你面前的墙都可以通过去。如果不能创新的话,即使在你跟前是一堵门也过不去。让外来管理思想适合中国国情是如此,应对网络时代的管理挑战亦是如此,调适企业的商业模式还是如此。 杰克-韦尔奇(GE前任首席执行官) ——把世界最大的企业做成世界最小 2008年11月我去美国波士顿,和杰克-韦尔奇专门有一个会谈。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韦尔奇如何能够把GE做到世界最大,但是又做到了世界最小?意思是说他把公司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公司里每一个人又能够充分地发挥、体现自己的价值。其实这是非常不简单的,在中国很难做到这一点。

韦尔奇说,中国的企业文化和美国有非常大的不同,在美国很多方面可以放权,因为美国的财务制度非常完善,完善到了他自己都不了解,里面有非常复杂、非常详细的内容,但是可以帮助他把这个企业有系统地推进。他让员工更多地创新,因为在这个制度下反而会觉得受到很多的束缚。GE在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在中国,员工很愿意随意改动一些东西。中国没有一些非常完善的制度,这是两个国家在管理上非常大的差异。 其实我们自己在国外设立工厂或者是和国外公司打交道后,也感觉到中国企业内部的文化和美国、日本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比如说我们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了一个工厂,我们的人过去告诉美国生产线的工人应该怎么去操作,但是过了几天,按照美国的条件可以再改动一下,美国工人就不干了。他说你前两天告诉我那样干,今天又告诉我这样干,到底哪个是对的。所以不能随便改。 这就体现了一个“法”的概念,但是中国工人的这个概念并不是很强烈。比如,让日本人擦5遍桌子,但是中国人可能今天擦5遍,明天就擦3遍了。 我们把日本的一家工厂并购过来,研发了非常好的产品,在全世界都卖得非常好,我们就给这个研发团队一份特别的奖励,结果他们不同意。为什么呢?他们认为,自己就是要开发出很好的产品,如果不让他们干,让其他的人干也会开发出很好的产品。这是我们的决定,而不是他们的能力问题,不可以给他们单独奖励。最后把钱还是平均了。日本人的这种团队精神也是和中国不一样的。 彼得-德鲁克(管理大师) ——互联网最大的影响是消除了距离 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提出来的挑战就两个字——速度。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有人说农业时代解决饥饿,工业时代征服空间,信息时代征服的是时间。所以对企业来讲时间是制胜的关键,要在第一时间满足客户的需求。彼得-德鲁克有一句话,互联网消除了距离,这就是它最大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讲只能做到和用户的零距离,如果和用户零距离你就赢了。 先要做企业信息化,然后再提升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来讲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媒体报道中国企业ERP不能够成功的有93%,也就是说可以做到ERP的只有7%,而这7%还不一定能够成功。媒体上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和做ERP的咨询公司打官司,说你给我做ERP,给我承诺做到什么程度,现在没有做到,我要求你赔偿。 这说明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企业做信息化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还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然后就要求做信息化,其实做不到的。 《圣经》 ——没有人把新酒放在旧皮袋里去

【重磅】彭剑锋对话张瑞敏:创新管理模式,贯彻“人是目的”(上)

【重磅】彭剑锋对话张瑞敏:创新管理模式,贯彻“人是目 的”(上) 导读 海尔的管理创新模式是以东方哲学思想为底蕴、消化吸收了近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精髓,在对全球互联网的特征和趋势判断基础上,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颠覆性的创新与改造。海尔模式是中国管理的原创性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在传统企业的最优实践。海尔模式既是本土化的,也是世界性的。如果海尔模式成功了,将不仅是海尔的成功,而是中国管理实践和思想的成功,是互联网时代全球性的管理创新成功。海尔基于互联网的管理变革对企业经营的实际推动作用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还处于支付改革成本的阶段;海尔创新模式还有待在坚定不移的执行中形成真正的管理能力和企业资源。 大致上,华夏基石认为海尔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体现了“全员共治”、“自我驱动”、“动态合伙”、“价值无界”等特点。有九大创新点:一是在人力资源哲学层面的创新,颠覆了工业文明对人的假设,从“组织人”到“自主人”,重构人与组织新型关系;二是打破传统人力资源专业职能桎梏,领先实施人力资本价值增值管理;三是全员共治:冲破传统

契约关系,构建共创共赢的动态合伙人机制;四是探索小微和创客化,突破“大企业病”困境,创建价值创造生态圈;五是以“二维点阵”为核心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管理,创新价值衡量方法;六是独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S-H-A-R-P模型,赋予人力资源管理者新角色;七是打破组织边界、地域边界对价值创造的约束,构建人力资本社会化的生态系统;八是创新对赌与共享机制解决价值创造活力难题;九是持续建设的自驱动文化,始终以“做时代企业”为驱动力。本文为著名管理学家、华夏基石董事长彭剑锋教授与海尔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次对话,经“华夏基石e洞察”编辑整理成文(2万余字),囿于篇幅,我们将分两次全文发表本次对话实录。 网状组织:共创共赢的动态模型 彭剑锋:管理永远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我们无法依赖某一个成功的范式,我们的管理研究总是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做研究的最怕不能直面现实,我们讲的很多的西方经验也好,东方智慧也好,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实际上都还不能回答中国本土的问题。最近华夏基石着眼于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试图探索海尔从人力资源理念,到实践操作上究竟是怎样进行的。我们也看到了海尔模式在改变,可以说是在不断

名家谈企业文化: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企业家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家的群体行为或个人行为,对企业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总结者和倡导者。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的积淀,是企业行为的凝结,是企业精神的提炼,它的形成不可能是自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对企业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和提炼的过程。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波折中前进的历史,对企业来说是不可能更改的。但对企业发展历史的总结,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这种看法和做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定位。在企业中,企业家总结企业文化,倡导企业文化,是自然而然的事。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使企业得到不断发展,企业家们也会通过信仰与理念来凝聚人心,打造团队,开创和发展事业。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许多企业家借助企业文化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企业的制度规范,进而激励和约束员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企业家的身体力行。在流传甚广的“海尔砸冰箱”故事中,是张瑞敏带头向不合格的76台冰箱砸了第一锤。他的第一锤使“不合格产品就是不合格员工”的质量观在海尔一下子就树立起来了,从此“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成了海尔的第一理念。这种企业文化理念的灌输方式是最直观、最有效的。 企业文化具有企业“宗教”的性质。从大的方面说,他明确了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构想,为企业员工描绘了企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对企业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从小的方面说,它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员工只有遵守这些规范,企业的奋斗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如何把这些目标、蓝图贯彻下去呢?作为企业“精神领袖”的企业家,日本企业家士光敏夫说:“下级学习的是上级的背影……”所以,当他来到面临经营危机的东芝公司时,第一个行动是向职工提出自己的挑战书,他的行动感染了当时将要倒闭的东芝的每一位员工,全公司上下一起努力,最终使公司摆脱了困境。中铝山西分公司总经理冷正旭,在金融危机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时,他第一个行动是向全体领导干部提出,自己首先带头步行上班,带动了一大批处厅级领导干部,企业上下深挖内潜,降本增效,大兴节约之风,全力打赢了企业控亏增盈攻坚战役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家在企业各种场合的宣传和灌输,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与示范,会使企业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是企业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须土壤。 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影响最多的是群体行为。对一个企业来说,

职场21条黄金生存法则

职场21条黄金生存法则 在管理者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而职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和法则,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才能在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场定位篇 黄金法则之一:认清自己位置 任何一个职位,都是组织网络中的一个联结点,这个联结点决定了它的职责、权限和作用。你是谁?当你是“领导”的时候,你就不再是你,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一个部门、一个团队,乃至一个企业。企业把一个部门或领域交给你,是对你的信任,希望能在你手里变个模样。因此你必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心怀敬畏,勤勉有加。看那些耍官威的——耍着耍着就下来了。因此你要看清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职责权限:知道哪些事情该干,哪些不能越俎代庖;哪些事情该管,哪些是你的红线。你还要牢记组织的伦理和规则,知道该如何汇报和指挥,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放手”而不“放任”。你人生重要的,不是你当下的位置,而是你的朝向。你的职业化程度决定了自己位置的高低;你对规则的敬畏程度,决定了在这个位置上能走多远。 黄金法则之二:明白自身价值 价值代表的是一个人被需求的程度。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他价值的大小,但这种价值体现和依附于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上。当一根稻草绑在螃蟹上,就是螃蟹的价格;如果拴在白菜上,那就是白菜的价格;如果被扔在大街上,那就可能会被扫进垃圾桶。因此,不要错把

平台当本事,但很多人直至离职那天都没有明白。请不要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你在别人眼里未必真有那么重要。人家希望你留下并非离了你不行,回头看看你离开的那些企业,人家照样运转。因此你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被企业利用的价值。你对团队的价值,则体现在能否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的目标。一个人的价值还在于正确地放对位置,否则是钻石也被当成砂子。《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黄金法则之三:格局决定未来 看事情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即为一个人的格局。半秒钟能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命运注定不同!你的格局决定了自己未来的样子。当你以老板的格局来要求自己时,未来你就是老板;当以经理的格局要求自己时,你未来就是经理;当你以员工的格局要求自己时,未来只能是员工。当你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老板也会把你看成是自家人。而你看到的世界,是你选择看到的样子。当你手里拿着锤子,你会看到到处都是钉子。当你把周围的人看成是朋友,你会左右逢源;当把周围的人看成对手,你将处处碰壁。格局都是被委屈撑大的,你走出过多少挫折,就会有多大的格局。做正确的事,永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你格局有多大,成就就会有多大。你见过的世面,走过的路,都隐藏在你待人处事的格局里。 黄金法则之四:跟对平台老板 平台可借力,扶摇上九天。选对平台也很重要。投资界的金科玉律是,第一看行业,第二看老板,第三看团队。这是他们一次又一次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浅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尔集团的彰显 文艺学任雪梅2011020360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而海尔集团正是凭借企业文化的力量,将人才聚集起来,使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冰箱厂,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海尔的成功,与其充分挖掘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分割的。海尔内部企业文化的革新,海尔知变求变的状态,海尔大学的建立,海尔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和认同,以及海尔的人才理念处处彰显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但是海尔在不断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中,也遭遇了产权、接班人等瓶颈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竞争力创新传统文化海尔大学人才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无形的资产,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是根,企业是树,根深才能叶茂。而海尔正是将文化深深的植根于企业,藤蔓缠绕于全球,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得以永葆基业长青。在中国,海尔的成功成为诸多企业模仿和研究的对象,对海尔的文化的探究也掀起一股热潮。 张瑞敏曾说:所有成功的企业必须有自己非常鲜明的文化,用这个企业文化把所有的人凝聚在一起。纵观传承百年的企业,产品、技术可能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唯独它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则百年不变。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就是企业灵魂,而这个灵魂如果是永远不衰、永远长青的,企业就永远存在。 张瑞敏也正是从企业文化着手力挽狂澜,使一个即将倒闭的电冰箱厂死灰复燃,使海尔继而做大做强,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化道路。海尔成功的发展史已有许多文章阐释,在此不在赘述。不可置否的是,海尔的成功,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分割的。海尔内部企业文化的革新,海尔知变求变的状态,海尔大学的建立,海尔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和认同,海尔的人才理念处处彰显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提起企业文化,有些人认为它是虚幻和捉摸不定的,似乎与经营业绩很难挂钩。其实,企业可以透过多个角度折射出其特有的文化。当我们与著名企业打

我相信你一定来临_初三散文

我相信你一定来临 本文是关于初三散文的我相信你一定来临,感谢您的阅读! 湖风耳语,浪沙滚滚,执着,化作你的泪;坚信,奔向你的来临。 碧蓝的天,碧蓝的海,紫色的云儿水中长,海中的气泡冲击着我的鳍,我身为小小的鲑鱼,带着幻想与期望和伙伴一起向着你——雷瑟河,进军。 溯游而上,道阻且长。身体不住的被水流所冲击,使得常住“温房”的我好不适应,进进退退,唉,这样我何时才能“西归”!没有父母的帮助,伙伴又把我远远的落下。黑云压水水欲摧。曾记得母亲告诉我凡墙皆是门。扭动扭动身体,流线型的身躯使水流轻抚鱼际,我摆正头,用下颌迎接猛浪,拨动鱼尾,鳍左右调整方向,在水泡间穿梭,我谓“此鱼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哈哈哈……伴着风与浪,拉长的阳光,在西边垂下。 九年(鱼日历里的九年)的努力,迎来的又是个决定性的挑战,水涡相连,风声四起,两岸陡崖,水飞逝其下,虽比不上落九天的银河,却仍是三尺的瀑布(对人类而言,相当于跳过四层楼高),我不能溯洄从之,只有前进。黑乎乎的毛皮,凶残的大嘴,那就是我们的敌人,灰熊。俗话说:如果遇见敌人,那说明路走对了!可是,该如何面对两大挑战,若跳过瀑布而太露出水面,那我便会成为熊的盘中餐,太低而无法越过。 在前面的伙伴中,一半的鱼要么没毅力而跌落,要么太骄傲而入熊嘴,惨!于我而言,九年的寒窗回游,不能如此放弃,看见那片碧绿的湖了吗,那条宽广的河了吗?那就是我的目标与梦想。湖,你将在远方守候,梦想,你将等待我的到来,到那时我和你就会“会心即答倦即默,茗碗无温聊一嘬”。我不能后悔!坚信,执着,头向53度角,收尾,闭鳍,深吸。用力一弹,水面在下颔处,在背鳍处,在尾处。厚重的云,被太阳扯开口子,撒在眼眶的光,映着水,衷心祝愿着我前行。熊笑里藏刀“闭上眼睛吧,小鱼,你将无所畏惧!”“不,那只是盲目,我要的是胜利!”我毅然决然。越过瀑布,略过熊掌。水变得温文尔雅,风变得窈窕含蓄。平静的湖面波动着水晶。坚信成了诺言,梦想成了现实。浪无声,将夜幕深深淹没,漫过天空尽头的角落…… 星月相掩,于湖之上,微风摇曳,细雨彷徨。可我依旧,相信,你一定来临!每一次的叹息,每一次的决心,每一次的执着,相信的是你的到来,生命旅程往

张瑞敏管理思想精髓精彩摘编

张瑞敏管理思想精髓摘编 海尔一路走过的历程使我意识到,企业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从事企业管理30多年,我的体会就是九个字:“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 “企业即人”,意思是企业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么好的资产,资产再优秀,设备再好都不能增值,要增值必须靠人。优秀的人可以让同样的资产增值,差的人也可能使企业破产。 “管理即借力”,意思是管理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靠能不能整合到资源。你能够整合多少资源,就会取得多大成功。 美国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每个企业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的用户是谁?第二个问题,你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是什么?第三个问题,你为用户创造价值之后自己得到的成果是什么?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三个“无”: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 (1)企业无边界 过去企业是有边界的,科斯定律提出企业的边界就是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比较。如果管理费用超过了交易成本,自己干没有别人干合算,自己就不要干了;相反,如果自己干比别人干更有竞争力就要多干。这就是边界,也就是交易成本最小化。但互联网时代把它打破了,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无边界的模式,比如沃尔玛的众包模式,顾客在购物回去的路上,可以顺路给沿线的顾客捎货,沃尔玛给捎货的顾客一定费用。比如P&G的研发模式,他们的设计不一定依靠企业内部的设计研发人员,而是整合外部的更多设计资源。海尔探索的是按单聚散的人力资源平台。美国太阳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乔伊提出了一个乔伊法则,他认为科斯定律有瑕疵,因为不管是谁,大部分聪明人都是在为别人工作,也就是说,最聪明的人并不都在你的公司里,你应该在外面去找。所谓企业无边界,就是不要光盯着企业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看到外部的资源。 (2)管理无领导 过去的领导就是马克思?韦伯的科层制产生的,现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决定企业,而不是企业决定用户。所以海尔探索的是自治的小微公司,中层消失,管

张瑞敏、任正非论企业文化建设

张瑞敏、任正非论企业文化建设 文/陈胜乔 “资源都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对一家上了规模的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一切经营管理植根的土壤。很多企业之所以学华为、海尔失败,并非因为本身不努力,而是片面追求形式,没有彻底领悟任正非、张瑞敏经营思想的实质,包括没有加强建设能够植根经营管理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笔者比较认同一种说法:企业文化是“家教”,即企业这个大家庭中的“长辈”(企业家)对子女等后辈(公司员工)的谆谆教导,以及自己平日的言传身教,从而使整个家庭形成为人处世的传统和习惯。这个比喻虽有点牵强,但也不无道理。 当今中国,华为和海尔无疑是最风光的企业之一。任正非和张瑞敏两位老总,也堪称最有魅力的企业领导人,是很多人顶礼膜拜的偶像,拥有无数FANS. 任正非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但在华为内部却是百分之百的“语言强人”。他的《我的父亲母亲》、《北国之春》、《华为的冬天》、《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等一系列企业散文,充满浓烈的华为政治气息,潜移默化到员工心中,使无数华为员工情不自禁地从“绵羊”变成“饿狼”,张着尖牙利齿,向着猎物猛追、猛扑、猛咬,累死也不在乎。 相比任正非,张瑞敏虽然没有那么大“杀气”,但对海尔员工影响力却无所不在。他更多从道德和哲学层面去教化员工,激励大家竭力将工作做到极致。其主导策划的著名的“海尔砸冰箱的故事”、“海尔洗土豆洗衣机的故事”、“海尔赛马不相马的故事”等,都透着传统儒家强调的诚信、以人为本和哲学式的辩证。 这种精神气质归因于海尔是山东企业,扎根齐鲁大地,张瑞敏本身是山东人,深受孔孟文化熏陶,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 因为华为、海尔取得了巨大成功,现在很多企业家都在学习两位老总的经营思想、方法,并且搬到自己的企业去用,结果却收效甚微。分析起来,“水土不服”是最大原因。现在写这两位老总的书很多,一下子难以看完,而且良莠不齐,不如直接看原创的、第一手的资料。本文侧重于编辑整理,或许能帮有心者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海尔CEO张瑞敏说 ●企业文化是灵魂

总结1

时光荏苒,直如白鲫过隙,我到新奇特虽只有两月余,却有恍如隔世之感。此刻我独自静坐,看时间一点点流走,没有怜惜,只有惬意。脑海里各种事件和人物,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的点点经历以异乎寻常清晰的影像一一回放。得意处欢欣鼓舞,失落处暗自神伤。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冥冥中仿佛早有安排,上天从来就没有打算过让我平凡的了此一生。来到福州就有那么点意味,请恕我直言当初进入新奇特就是无奈之举。因为没有先贤“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我必须要生活,要有尊严的活着,就必须要有工作。别那么快就下结论,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进入新奇特大约一个星期后,他开始颠覆我原来所有的想法,改变了我对一些事物的认识。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而使我自身有了一个新的定位。因为没有人能在面对了这样一群满怀激情的年轻人后还能无动于衷,心如止水的心湖荡起了阵阵涟漪。一种重新振作奋发图强的冲动如凤凰涅磐般呼之欲出,跃跃欲试、蠢蠢欲动,我的心从此再也无法平静了。一个全新的生命,因为成就梦想,实现价值的强大使命与冲动而复活。这必将改写他以及他身边所有人的命运,这是多么的令人期待啊! 鄙人姓陈名雪峰,金山店一名司机是也。四川人,迭逢变故,为展鸿图之志远走异乡,阅历丰富,常以潜龙自居,自号龙隐居士。身集川人浓缩之精华,摒弃贪图小利之狡颉。年及而立,虚度三十载。

虽亦有成事,然世事更迭,早成者未必有成,一招之差,满盘皆输,徒呼奈何。今忆昔,实为一笑耳。 言归正传。初到新奇特每日按时上班,逾时下班,习惯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一开始还真有点不太适应。作为司机本来应该包括拉货、施救、场地移车等诸项工作内容,但因为初到福州,路况不熟,基本就只是在后场移车。后场人多、车辆多、场地小,因为怕蹭到人和别的车辆,日日小心翼翼、全神贯注,不敢丝毫懈怠。每每身心俱疲,感觉压力很大。很想好好的休息一下,但同事们也都是这样工作的,也没见有人休息,作为一个新人也就更不便说出口。好在同事间相处还较为融洽,时间一长也就慢慢适应了这样的工作方式,并且渐渐的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 我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我喜欢这里的早会。在队列的行进中找回了军旅生活的记忆,在口号的呼喊中释放所有的压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峥嵘岁月,这让我激动万分、欣喜若狂;我喜欢这里洗车的小弟。看他们来回穿梭于忙碌的车流中一丝不苟,擦车的每一个动作都熟练、连贯且麻利,毫不拖泥带水,像是在舞蹈。整个后场在音乐的伴奏下那众多忙碌的身影根本就是一群舞者在痴迷的狂欢;我喜欢这里的接待人员。看他们一个个动人的微笑,听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一遍遍专业的产品介绍,以及在与顾客互动中的讨价还价。我喜欢他们所表现出的那种淡定,那份从容,那种契而不舍;我喜欢美容组的兄弟们。他们使一部部车子旧貌换新颜,举手投足中就能将岁月在车身上留下的痕迹抹去;我喜欢钣喷组的师傅。那一辆

质量管理——以海尔企业为例

目录 1.质量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2) 1.1质量管理的定义 (2) 1.2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2) 1.3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3) 2.在宏观方面,海尔集团如何追求质量管理 (3) 2.1海尔企业的简介和经营情况 (3) 2.2保证形象,从质量给管理开始 (4) 2.2.1创造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4) 2.2.2敢于“浪费”,发生“砸冰箱”事件 (4) 2.2.3构造“零缺陷”管理机制 (5) 3.在微光方面,海尔如何追求质量管理 (5) 3.1下面以海尔洗衣机的生产为例,从采购,生产,监测三个方面去领略海尔的品质怎 样炼成的 (5) 3.1.1采购 (5) 2.1.2生产 (5) 3.1.3监测 (5) 4总结 (6) 参考文献 (6)

质量管理——以海尔集团为例 摘要:“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这是美国著名管理家朱兰的至理名言。如今,国家间的竞争集中在经济竞争。世界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对于企业来说,质量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正可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关键词:质量管理企业竞争 1.质量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1.1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图1.1质量管理 1.2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质量管理在发展过程上,普遍被认为有3个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统计质量控制

为什么优秀公司重视企业文化

?为什么优秀公司重视企业文化? ?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团队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员工;四是激励与创新。凭着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使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在大多数企业里,实际的企业文化同公司希望形成的企业文化出入很大,但对那些杰出的公司来说,实际情况同理想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却很强,他们对公司的核心准则、企业价值观遵循始终如一,这一理念可以说是世界最受推崇的公司得以成功的一大基石。 ?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这个作用不是促进,而是直接提高。 ?美国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了11年时间,对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力进行研究,结果证明: 凡是重视企业文化因素特征(消费者、股东、员工)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11年的考察期间的结论如下页图表所示: 公司重视企业文化与否与其经营业绩对比研究 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 重视企业文化 的公司 682%166% 总收入平均 增长率 员工增长282%36% 公司股票 901%74% 价格

公司净收入756%1% 张瑞敏谈海尔的企业文化 ?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99《财富》论坛前夕对媒体记者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张瑞敏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实际上,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套海尔的文化。 ?任正非谈“华为基本法” ?华为第一次创业的特点,是靠企业家行为,为了抓住机会,不顾手中资源,奋力牵引,凭着第一、第二代创业者的艰苦奋斗、远见卓识、超人的胆识,使公司从小发展到初具规模。第二次创业的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要用十年时间使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它的特点是淡化企业家个人色彩,强调职业化管理。把个人魅力、牵引精神、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使它形成一个场,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氛围也是一种宝贵的管理资源,只有氛围才会普及到大多数人,才会形成宏大的具有相同价值观与驾驭能力的管理者队伍,才能在大规模的范围内,共同推动企业进步,而不是相互抵消。这个导向性的氛围就是共同制定并认同的《华为基本法》。 ?美国安然公司案例 ?畸形公司文化+媒体推波助澜=毁灭 ?文化之一:“只能成功”诱人作假 ?在安然,失败者总是中途出局,获胜者会留下来,指望获得做成最大交易的那些人可以得到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在巴克斯特之前,已有三位高级管理人员在几个月里相继离开该公司,在他之后还有七人要走,最近的一位是上周离开的董事长肯尼思.莱。 这是安然公司的“赢者获得一切”这种文化的缩影。该公司过去的和现在的一些雇员说,必须保持安然股价持续上升的压力,诱使高级管理者在投资和会计

张瑞敏谈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张瑞敏与“圣经” 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谈到海尔企业文化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常想,圣经为什么能深入人心? 美国一家报社记者问,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企业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张瑞敏回答: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的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应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 可以说,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张瑞敏这位牧师传布的“圣经”。 由《圣经》,我们又想起了关于两座房子的故事,说的是:第一座房子:富丽堂皇的办公楼,高大明亮的厂房,这里的人们忙忙碌碌,熙熙攘攘,这里 的主持人一直在努力实行最严格的管理,给人们发工资、发奖金、谋福利,决 定着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这里存在着投机钻营、勾心斗角,有人献媚、有人抱怨、有人背叛、有人懈怠…… 第二座房子:这里没有现代化的宏伟设施,这里不能为人们提供福利待遇,这里没有什么森严的等级,也没有什么严格的纪律。然而,人们自觉地、虔诚 地走进来,主持人把这里的信条一条一条地向他们传布,他们对这些信条一条 一条地领悟。当人们从这所房子走出来,他们似乎受到了心灵的洗礼,享受着 精神的愉悦,还主动地拿出钱财造福社会,慈善他人。 我们已经知道,这两座房子,第一座房子讲的是企业,这是创造物质财富 的所在,是人们的生存基础。第二座房子,就是与(圣经》有关的教堂,这是 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地方,是一种文优氛围。前者实在,后者似乎虚渺。然而,有了后者,能够使实在变得更美好,甚至能够使实在生活中的困惑得到解脱。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说,现代企业里要建造教堂,让人们做工的同时也信教。我们所说的“圣经”、教堂,只不过是一种比喻,即企业文化。 正是海尔的张瑞敏,对这“两座房子”的关系有个精彩的阐释:“老子的 ‘天生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说,有形的东西受无形的东西支配,在企 业里这个无形的东西就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能否发展,取决于有无自己的文化。” 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无形的教堂,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圣经”。 海尔企业文化,就是海尔集团的“圣经”。案例里的一条条价值理念,如:海尔精神、海尔作风。。。。就是海尔“圣经”里的一条条信条。

张瑞敏成功案例分析

张瑞敏成功案例分析 山大交流生 周婷婷 S2010003 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厂长,将海尔做成世界五百强,其中的艰辛和汗水,自不必多说.在他的管理中,运用的科学管理知识却是功不可没. 在张瑞敏的管理中,充分体现了泰勒科学管理的理论,法约尔的管理原则和现代的品牌战略.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应用 第一,标准化. 首先,作业标准化. 张瑞敏对公司的任何成员都是高要求,严标准.小到卫生清洁,大到家电生产.者直接体现了泰勒管理理论中,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制定标准的操作方法.在车间里,固定的工具摆放位置和操作流程节约了时间,提高效率. 其次,操作方法的标准化. 从一个小的方面,清洁来说,张瑞敏将对玻璃的清洁流程和标准严格化.从车间来说,生产冰箱的方法也是同一固定的.这就保证了生产的电器质量. 再次,定额标准化. 在车间里,每个工人都有自己一天该做的量的要求.也就是泰勒管理理论中的劳动定额.这样就保证了,每天最小的生产数量.从而保证每天的获利额. 第二,差别计件工资制 在每个车间里,都有一个计件的系统,记录每个工人一天的生产数量,按量计算工资.通过金钱鼓励,促使工人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率. 第三.管理职能专业化 在海尔的车间里,我们看到有专门的班长来监督和计算小组成员的工作质量和数量.这里的班长就是基层管理人员.实行管理操作分开制,有力地将管理工作效率提高,质量也有了保证.避免了以前工人自管的忙碌却没效果的现象. 通过以上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应用,张瑞敏成功的提高了工厂的效率和质量. 成功运用一般管理理论中法约尔的几项管理原则,使得公司的活动有条理. 实行劳动分工,提高雇员效率. 纪律严明,任何人犯错误都是同等惩罚,有贡献同样奖励.雇员必须

海尔企业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海尔企业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从海尔成功的经验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合:思想能够驾驭财 富,观念创新加海尔精神就等于海尔的成功。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就是企业的灵魂。而这个灵魂永不衰竭、永葆青春,企业就 永远存在。到海尔学习考察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观 念的变革。海尔的变化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在于思维观念全新的变 革,最本质的、核心的、最能打动人的也就是观念的变革。张瑞敏有 世界的眼光和战略家的思想,有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 乃大,招贤纳士,广揽有用之才;有海一样的自净能力,每个人的素 质能够得到提高和升华;有宏伟的战略目标——成为世界500 强;“海 尔中国造”,敢与外国人比高低;自我否定、不断进步,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敢于自我否定可避免将来被社会否定;真诚到永远,对用 户真诚,用户就信任你。在用人的观念上,海尔提出赛马不相马,你 有多大的本事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培养有自主能力的人。在创新观 念上,提出末位淘汰,兼并、激活“休克鱼”;在营销观念上,提出 “不打价格战,要打价值战”;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海尔“用 户永远是对的”的服务观念,“没有淡季市场、只有淡季思想”,“没 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的市场观念,“先卖信誉再卖产品” 的营销观念以及“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观念,与我们增供扩 销、优质服务、开拓市场以及社会承诺制的要求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 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有人说,海尔经验好,就是学不了。我想, 只要我们企业的每个职工都像海尔的员工一样转变观念,以主人翁的 姿态做好各自的工作,开拓创新、不断进取,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 的管理水平就会得到全面提升,争创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目标就一定 能够实现。今天我们看了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我有很大的感处。 “海尔”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打造出来漫向国外,在欧洲站有一席之地的知名品牌。 看过之后,我对他们的艰苦闯业有两处记忆最深。 一砸冰箱 在九十年代海尔集团只是一个生产冰箱并且快要垮掉的破工厂。后来由于和美国合作使他们企业死灰复燃。 在签约以后,海尔集团开始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有美国人指导,就这样培训了三个月。 之后就进行了生产,很快就生产了许多台。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些冰箱之中有几十台有问题。有的是螺丝没拧紧,有的是没有旱接好,都是一些小毛病。 他们的老总看过之后把全体职工都叫到了一起面对那些有毛病的冰箱。 他们老总对员工们说谁出了差错谁就把冰箱砸了,可员工们不愿意砸。因为把那些冰箱砸了企业会损失三十万,可他们老总仍然把那些冰箱给砸了,然后烧了。 他们老总就是为了告诉他们的员工一定要做出质量第一的产品。只有质量有保障日后产品才有竞争力,在很困难的时候他们老总居然坚持砸了冰箱,就为了告诉员工们质量的重要性。真的很佩服他。 二毅然下的决定 在冰箱质量上去以后,他的资产有几千万。在这基础上,他又打算买一块地,然后再扩大他的企业。打算在生产冰箱的基础之上再生产其他电器。例如:电视,空调等。 可是在发展自己的事业需要十一亿的资金,他向银行贷款。人家都不敢贷给他,也不会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