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专业书目

埃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李珍、孙永勇、张昭华:社会养老保中国险基金管理体制选择——以国际比较为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图书馆没有

科林·吉列恩等:《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小哈罗德·斯凯博等著:《国际风险与保险:环境——管理分析》[M],荆涛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卷),人民出版社,2011-03-01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医疗保障卷),人民出版社,2011-03-01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救助与福利卷),人民出版社,2011-03-01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人民出版社,2011-03-01 图书馆没有

郑功成,从企业保障到社会保障—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09-01

图书馆没有

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09-01 图书馆没有杨燕绥,阎中兴等,政府与社会保障—关于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思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图书馆没有

杨燕绥,岳公正,杨丹,医疗服务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走进社会化管理型医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杨燕绥,社会保障法,人民出版社,2012

张祖平,明清时期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7-01

戴蒙德(美)著,王丹枫译,税收、不完全市场和社会保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8-01 张丽云,国外及港澳台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12-01

邓念国,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民营化:新制度主义视角,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1-01

张继海,社会保障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05-01

杨立雄,兰花,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系列,人民出版社,2011-01-01

米勒(英)主编,郑飞北,杨慧译,解析社会保障,格致出版社,2012-05-01

郭伟伟等著,亚洲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06-01

周弘,50国(地区)社会保障机构图解,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01-01

王莉莉,郭平,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01-01

杨燕绥,阎中兴等著,政府与社会保障—关于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思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08-01

刘苓玲,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衔接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08-01

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3-01

(美)戴蒙德,(美)欧尔萨格著,吕文洁译,拯救社会保障:一种平衡方法(引进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08-01

林闽钢,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03-01

林治芬,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较与中国建构,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04-01

金一虹,保剑,多学科视野下的女性社会保障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05-01

刘燕生,社会保障的道德风险与负激励问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 009-07-01

杨宜勇,杨河清,张琪,回顾与展望中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3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10-01

林毓铭,社会保障与政府职能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06-01

王文涛,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中华书局,2007-06-01

张思锋等编著,社会保障精算理论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6-08-01

李超民编著,埃及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01

于洪,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1-01

姚玲珍,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1-01

郑春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01-01

杨翠迎,郭光芝,澳大利亚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0-01

李超民,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01

白澎,叶正欣,王硕,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06-01

金钟范,韩国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1-01

粟芳等,瑞典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01-01

李曜,史丹丹,智利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01-01

李健,兰莹,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7-01

(美)马萧著,何伟文,毕竞悦译,官僚的正义:以社会保障中对残疾人权利主张的处理为例——世界法学译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4-01

张邦辉,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07-01

赵春玲,福利制度比较与我国社会保障的梯次推进,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12-01

张邦辉,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翁小丹,医疗保险的基础风险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4-1

杨俊,中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刘苓玲,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衔接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开设社会保障硕士和博士的学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高校(71)高校名称研究方向 安徽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 (02)社会保障基金 (03)农村社会保障 安徽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02)中国社会保障史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北京大学(01)社会保障 (02)社会福利 (03)社会工作 (04)社会政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01)社会政策 北京交通大学(01)社会保险 (02)就业与失业保险 (0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北京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国际比较 (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 长春工业大学(01)社会保障资源管理研究 (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03)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0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保障研究 (02)养老和医疗保险研究 (03)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研究 (04)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研究 (05)社区社会保障研究 东北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2)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03)社会保障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 东北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原理与社会政策 (0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3)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 (01)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02)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 (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0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5)社会保障精算研究 东南大学(01)医疗保险统计与精算 (02)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管理 (03)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01)劳动经济学 (02)社会保障学 (03)人力资源管理 复旦大学(01)社会保障 广西民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2)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广西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 (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 (03)社会保障法 贵州大学(01)社会保障政策与法律研究 (02)社会保障制度与改革发展 (0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河北大学(01)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资金运营 (02)劳动就业理论与政策 河北经贸大学(01)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02)社会保障管理创新 (03)特殊群体社会保障 河海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劳动与社会保障考研方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考研方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社会保障、法律(非法学)、公共管理。今日勤小思就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是管理学大类中与现代企业结合最紧密的一个一级学科。会计学专业解决公司财务问题,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解释新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问题,企业管理专业解决企业的组织构成问题,现代公司管理的三大部分,全都包含在工商管理这个一级学科内。工商管理对考生的本科专业没有太大的限制,本科学经济、管理的学生能考,学计算机、电子的也可以跨学科报考,文科类的经过一系列的数学强化训练以后也可以报考。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之一,包括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公共卫生政策、卫生法学、医院管理等分支学科。以社会、社区及其卫生机构、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卫生事业管理学领域,力图揭示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对群体健康的影响;采取社会措施来防治疾病;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提高卫生事业的效率和效益。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毕业生要熟练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卫生管理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卫生经济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活动,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卫生事业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法律(非法学)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为“Juris Master”简称为JM。我国自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设

置。法律硕士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管理、金融、行政执法与监督等部门、行业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我国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使中国向一个完善的法治社会前进。这样的改变缺少不了一批一批法律工作者的努力。由于中国人越来越注重法律保护,社会上急缺法律专业的人才,所以近年来,法律专业硕士成为了热门的考研专业。从市场大趋向来看,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公共管理 随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他渐渐的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从默默无闻到现在的热门专业,短短十几年时间它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蜕变。目前人们越来越看重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专业的科学的人才来进行管理,这给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创造了广阔的职业舞台。MPA学位获得者主要是在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从事公共服务工作,也可在私人部门(公司、企业)的行政部门就业等等。考研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厦门大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轨迹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轨迹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从建国开始就非常关注社会保障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第9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但是,正如《世界人权宣言》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受到国家的组织和资源情况制约的。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实现宪法规定的社会保障权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49年到196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成了当时的基本国策。政务院于1950年发布施行《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对减轻工人生活困难,保护劳动力,帮助失业者就业、转业,特别是对恢复各国营、私营企业的生产,扩大经营范围以及创办新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施行。由于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是在国家财政经济还没有全面恢复的困难情况下制定的,某些保险待遇较低,在实施范围上也只能采取重点试行的办法。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1953年1月2日政务院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进一步扩大了劳动保险的覆盖范围,又提高了若干劳动保险的标准,到1956年已扩大到商业、外贸、粮食、供销社、金融、民航、石油、地质、水产等部门,部分集体企业参照执行,经济条件差的集体企业可以订立劳动合同。 1957年国家对原有的保障制度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放宽退休条件,适当提高了退休的待遇标准,并实行了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职工统一的退休制度,从而解决了企业和机关职工退休办法不统一的矛盾。这段时期的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由人事部门管理,企业由劳动部门和工会共同管理。 这个阶段还修改、补充了干部和工人退休、退职的规定,加强了对女工的保护,在医疗保险中增加了对职业病的保障,进一步扩大了保障范围。 第二阶段 从1969年到197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劳动保险管理机构被撤销。1969年2月,国家财政部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在营业外列支,劳动保险业务由各级劳动部门管理。这样,在整个70年代,社会化的劳动保险又被办成了“企业保险”。 第三阶段

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

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1、中国人民大学 主要课程有: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中国社会保障政策分析;中国劳动政策分析;劳动关系;福利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医疗保险研究;养老保险研究;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专题;商业保险专题;非政府组织。 2、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经济、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保障管理,研究的内容涵盖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理论及政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与公共管理、社会保障与公共金融、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福利与慈善事业、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等研究领域。 3、北京大学 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开设的必修课有比较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以及高级社会统计学。限制性选修课程还包括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福利哲学等。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主干学科为:管理学、经济学。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保险学、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薪酬管理等。 本专业设有医疗保险管理特色方向。主要特色课程有: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法、医疗管理学概论、卫生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医政管理、药品管理、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医疗事故鉴定与纠纷处理等。 5、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概论、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定量分析技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等

2018考研经验分享:西北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备考体会

2018考研经验分享:西北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备考体会 考研结束已经一段时间了,一直想着写一篇总结,虽然考试过程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也算是坚持到了最后,写这篇文章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当然如果能带给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些许帮助,我都会深感荣幸。毕竟一路走来也受到了很多未曾谋面的热心朋友的帮助,因此也非常愿意将这份热心与爱心传递下去。话不多说,我将分科目谈谈我的体会。 政治:暑假开始即可,7-11月中重点抓选择题,11月下旬到12月看分析题。特别要注意细节,一定要反复看错题! 【选择题】:我没有买红宝书,看的是肖秀荣精讲精练。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的选择题,每天进行1-2章。看的时候注意绿色加粗的内容,做完对应题目后,在解析上圈出错题题号并仔细看错题的解析(注意不要在题目上圈),最后再返回精讲精练找出错题对应的知识点进行阅读标记。这个过程反复2-3遍,第一遍可以将自己做的答案写在本子上,第二遍再做在书上。要特别注意多选题。这个过程虽然麻烦,但对打牢基础非常重要。这个过程进行完后可以开始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重点关注2010年以后的题目,真题做1-2遍。第一遍做后对答案仔细看解析,要分析题目设置的陷阱,并看对应的表解,在表中把没掌握的知识点用荧光笔标注出来。第二遍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反复做错的题目,对这些题目要回到精讲精练中找出相应的知识点,标五角星★。这些流程都完成后11月-12月主要就翻看错题即可,可以早上抽出10分钟朗读错题,形成早上的政治思维,毕竟政治是上午的考试科目。 马原的难点是政治经济学,我当时针对不理解的部分看了阮晔的视频,史纲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动手画时间轴,在时间轴上标注出重要的事件。毛中特和史纲有重叠的部分也可以在时间轴上标注,思修多看做题就行。时政我主要是看了肖的那本时政小册子,做了后面的选择题,还听了一个刘源泉的分阶段时政,也还挺不错的。 【分析题】在空白纸上练字,练字,不仅练习书写工整还要练习不写歪,更要练习书写速度!10年后的真题分析题马原全部自己做,毛中特、史纲、思修重点看答题思路。推荐腿姐陆寓丰的马原分析题的套路课,原理归纳精炼,教的答题方法特别容易上手。听了课程后一定要自己在答题卡上做一遍,不想买答题卡在A4大小的空白纸上模拟练习也可以。马原背的内容不多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找原理。然后肖八出来的时候认真对待分析题,马原自己找原理,其他部分的分析题在试卷上列出要点即可。最后肖四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全背,重点就是绿色字的部分,每天早上背半个小时,默写出来,开考前早到考场的同学也可以直接撕下肖四的答案背,没准等会到考场上就会有奇迹发生。除了肖的书我还买了阮晔分析题狂背20题,到手后发现字好小密密麻麻的也懒得背了。也有人推荐徐涛小黄书的,不过我没有用过也不好妄加评论,其实我觉得不在于你到底看了多少本书,而在于你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多少,反复多遍是最重要的,选书看口碑,看排版,看内容,最重要就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像我知道就有很多人因为不习惯绿色的字体和纸张而舍弃了肖秀荣系列考研政治书的。 新祥旭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2c11837948.html,/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前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及政府的基本社会政策之一,其目的是使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的情况下,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劳动保障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因此,当前劳动社会保障系统本身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人才,需要尽快提高服务质量,努力赶上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与此相对应,对相关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虽然是一个新专业,但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需求量极大,其专业发展前景极好。 如果光从专业名称上看,不少人不会将它与管理学联系在一起。可现实却让我们看到,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出身的毕业生竞争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毫不逊色,总能以其特有的个性征服面试官。你也许会惊讶,会不解,但当你了解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后,也许你的疑惑会马上消除。由于该专业要求我们系统掌握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所以在课程上分为了这三大类:一是基础课程,包括英语、人文、哲学、数学等;二是专业基础课,包括国际经济、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等;三是专业课程,包括工资薪酬管理、社会保险、人事心理学、劳动关系、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市场概论等。除了理论学习外,我们还要跟随老师进行实践,开展调查研究、个例分析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对口就业的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系统、社保基金、人才流动中心、民政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都是较好的单位。我的一个师兄还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工作呢。除此,我们还可以去保险公司工作,因为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开设的课程中也有不少是相同的。据我所知,大部分学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经济类课程,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要考那些科目

部分有社会保障硕士点的高校 社会保障硕士点(120404)一览表 2、中国人民大学 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劳动经济与社会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 2、《劳动经济学》赵履宽中国劳动出版社 3、《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近两年)报刊复印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山东大学 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3年获得。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保障概论》,张克非,高等教育出版社 3、《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袁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华中科技大学 设在社会学系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公共管理学或宏观经济学 参考书目: 初试: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或《宏观经济学》,梁小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复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外语。形式为口试。 9、南开大学 设在法政学院,2003年新增。 考试科目:1、社会学理论或西方经济学流派2、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版 2、《社会学概论》杨心恒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3、《社会学概论教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4、《社会学》(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人民大学出版社 5、《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魏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11、厦门大学 设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考试科目:1、政治学与行政学2、综合考试: 参考书目: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 框架:1、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3、中国大陆社会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小组成员看法及启示 一、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创建与调整阶段第二阶段:停滞阶段第三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 创建与调整阶段: 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内容:两项主体,三项补充 两项主体: 1、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三项补充: 1、农村社队集体保障 2、社会救济 3、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 停滞阶段: 时间:1966—1978年 内容: 1、各级组织、机关被撤销 2、各项制度被否定和废止,社会工作无法可依 3、社保变成企保 恢复与发展阶段 时间:1978年至今 内容; 开始恢复国家--单位保障制(是指计划经济年代,建立在“单位体制”上的“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作为单位人,生老病死全部费用都由财政和企业负担,个人基本上不用交纳任何费用。 正式进入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时期,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历史使命。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并存 二、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现阶段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城乡对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立。实施这一既定目标的前提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 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模式 城镇社会保障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行为主体,个人是基础,单位负有缴费责任,社会承担补充和服务保障, 政府规范、组织社会保障。通过建立了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构成了法定的基本保险、企业的补充保险、互助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保障社会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推行过两项社会保障措施 ,即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随着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社会养老保险也逐渐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养老形式根据担任主体的不同,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大部分是由国家和企业支助的,尽量保障农村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统一(按照《宪法》的精神和社会保障的原理,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在制度安排上有较大的差别,一部分社会成员享有较高的社会保障,而另一部分的社会成员只能享受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或者其保障待遇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在城乡之间,根据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劳动者一般享有政府提供的比较完整的社会化风险保障服务,而农村就没有这么多的保障,他们缺乏社会化的生育保障、就业保障、职业伤害保障、住房保障等。这几年推行的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很低,社会养老险实际覆盖率和保障待遇也很低。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社会保障的待遇差别也很大。养老保障方面,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一般是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两倍以上而在广大的农村,其保障水平和支持力度差距更是大。) 2、覆盖范围小(社会保险权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覆盖全体公民的,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排他性。虽然说五险的覆盖范围基本全面,可以说是“应保尽保,”但是仍有一大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尚未实现。从全国来看,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对象主要是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三者缴费。但是仍有一部分的人参保率很低,他们是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以及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的人、外地农民工。原因主要是,制度设计不合理,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适应国有企业的,二是,政府认识不到位,社会保险执法不够。) 3、资金管理隐患大(近年来,随着资金管理的不断加强,行政方面的风险有所降低,但是社会保险基金仍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投资渠道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存在贬值的可能,且从长远来看,基金的增值能力和支付能力也令人担忧。我国的社保基金缺乏一个明确的投资运营管理主体。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省市的社保基金是县级统筹管理,基金结余基本只是存在银行。我国的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渠道单一的前提下,安全性有保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存在贬值的可能,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都是用的混合管理模式,个人账户很大程度上被弥补于统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或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福利改名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建立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学说的启示。 一、导论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阶段,它经历了一个从否定社会救济到主张社会福利的思想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英法古典经济学家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的社会保障思想、德国历史学派提倡国家福利的社会保障思想、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保障的思想。二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阶段,它标志着福利型社会保障思想的确立,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凯恩斯主义的福利保障理论、“福利国家”论者的社会保障理论。三是西万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它表现为当代西方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社会市场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其他经济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增长学派、未来学派等关于社会福利保障理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理论。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W T. Beveridge)在1942年11月向英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中已说明:“社会保险应旨在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社会保障就是对收入达到最低标准的保障”,“国家所组织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目的在于保证以劳动为条件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至于有些阶层要求保障超出最低生活标准的需要,那可以通过参加私人举办的自愿深险计划去解决。他认为,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祸害为目标,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国民保障制度,对每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救济、妇女福利。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并且不论贫富都按统一的付难交纳保险金;二是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三是全面保障原则或公民需要原则。社会保障计划包括三种保障方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可以说,贝弗里奇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与原则,而且说明了社会保障在实际运行

社会保障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04 2009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概括。能独立地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创造性成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专业外文文献阅读能力。 基本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科研道德,具有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善于合作的团结精神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3、掌握本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相关的试验技术,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技术课题,并能进行创新性的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车辆设计制造及装备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先进制造技术、汽车车身及零部件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及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特种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成组技术等方面为主要研究目标。具有广泛的生产实际指导性。 2、车辆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提高和改善车用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及排放指标为目标,从发动机工作原理和结构方面进行研究,以适应各种车辆对发动机的要求。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思考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的发展思考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 李昕悦 110306127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思考 李昕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摘要: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社会服务人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应用型社会专业是对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而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专业发展仍面临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专业特色等问题。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方向探索 前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建立的。在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与完善的同时,抓紧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是保证社会保障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经过了一个逐步发展、迅速扩大的过程,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如何应对扩招以来逐步凸显的招生就业难题,如何挖掘人才的培养特色等都是必须面对的急迫问题。论文通过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历程、发展环境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此专业及进行专业创新的基本思路。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简要情况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等思想的提出、宣传和逐步落实,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等应用型社会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社会建设与管理需要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应用型社会专业人才。随着实践

探索、理论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断成熟,1998年,教育部确定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近十年以来,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体系。 目前,全国有100多所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中,有30多所高校具有硕士点、7所高校具有博士点。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梯队。相关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培训正在深入展开。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机遇 从宏观上分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置与不断发展,是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处在重要转变时期, 社会经济矛盾十分尖锐和突出的情况下出现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亦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转变时期发生的。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健时期,也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必将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机遇需要把握,更需要利用。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都依靠单位集中统一管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逐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下岗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pdf

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 框架: 1、"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3、"中国大陆社会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小组成员看法及启示 一、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 创建与调整阶段第二阶段: 停滞阶段第三阶段: 恢复与发展阶段 创建与调整阶段: 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内容: 两项主体,三项补充 两项主体: 1、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三项补充: 1、农村社队集体保障 2、"社会救济 3、"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

停滞阶段: 时间:1966—1978年 内容: 1、各级组织、机关被撤销 2、"各项制度被否定和废止,社会工作无法可依 3、社保变成企保 恢复与发展阶段 时间:1978年至今 内容; 开始恢复国家--单位保障制(是指计划经济年代,建立在“单位体制”上的“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作为单位人,生老病死全部费用都由财政和 企业负担,个人基本上不用交纳任何费用。)正式进入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时期,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历史使命。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并存 二、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现阶段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城乡对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立。实施这一既定目标的前提是社会 保障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 发展方向。 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模式 城镇社会保障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行为主体,个人是基础,单位负有缴费 责任,社会承担补充和服务保障,政府规范、组织社会保障。通过建立了多渠道 的资金筹措方式,构成了法定的基本保险、企业的补充保险、互助保险和个人

社会保障发展史

古代常平仓研究 摘要:在我国,粮食储备的理论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而到了汉代这种理论开始形成一种系统化的制度,这就是常平仓。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常平仓一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粮食储备制度,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社会保障历史的重要环节。本文希望从常平仓的建立历史、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对我国古代的粮食储备制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常平仓、古代、农业、历史 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是农业国家,而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就成了长期以来我国历代统治者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粮食问题是关系到了我国的国计民生。民以食为天,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作为基础,人民的生活就得不到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我国古代的历朝历代都将粮食储备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处理。 在中国古代,拥有粮食储备功能的主要有,常平仓、义仓、社仓、惠民仓、济民仓等形式,而在这些形式的粮食仓储之中,常平仓是较为系统的一种,并且常平仓以国家的力量为支撑,功能更加完善,所以在国家粮食储备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魏文侯时期(公元前445—396年),时任魏相的李悝鉴于籴贵伤民,籴贱伤农的矛盾,运用轻重敛散平粜等手段,将固有的“取丰年之有余,补凶年之不足”的民食调节原则具体化、制度化。将年成分为上、中、下熟,平、大、中、小饥七种情况,分别按照大饥年取上熟之年所余补之,中饥之年取中熟之年所余补之,小饥年取下熟之年所余补之。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减轻灾荒对人们的影响,这是常平仓形成的重要的理论基础。而常平仓的第一次出现却是在汉代。汉宣帝五凤年间(公元前57—54年),由于连年丰收,谷价低贱,农民种田无利甚至亏本。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建立常平仓制度。“寿昌奏令边郡谷贱时增贾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404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任务,主要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培养熟练掌握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执行,能够从事管理和教研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培养专业从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员工福利及薪酬管理等管理职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该学科的培养方向主要有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员工薪酬、福利与人力资源管理等。经过培养的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学术修养。 (二)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具有较高分析和解决社会保障管理和政策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对外进行交流和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四)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一)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二)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 (三)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四)员工薪酬福利与劳动关系管理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如确有必要,经本人提出申请,导 研究生教育院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一至两年。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学分为45学分,其中学位课21学分、必修课14学分、选修课10学分。 (一)学位课程(共计21学分) 1.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课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课时1学分); 2.外语:第一外国语(72课时2学分)、专业外语(72课时2学分); 354课时3学分)、《公共财政专题研究》(54课时3学分);

2019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简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在政府财政、*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胜任劳动社会保障管理、员工福利规划及相关基金管理与运用等工作,以及学校、科研单位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应能够掌握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精算、企业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和政策,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运用流程,熟悉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运作。争取达到英语六级水平,熟练利用英语获取专业信息,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和相关网络工具从事实际业务和研究工作。 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在基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1新能源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金融/投资/证券 4贸易/进出口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人事专员、招聘专员、人力资源专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人事专员 2招聘专员 3人力资源专员 工作城市: 毕业后,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上海 2北京

3深圳 4广州 5武汉 6杭州 7南京 8厦门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前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以参加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及政府的基本社会政策之一,其目的是使公*在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的情况下,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和“减震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劳动保障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当前劳动社会保障系统本身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人才,需要尽快提高服务质量,努力赶上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2018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2018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在政府财政、*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胜任劳动社会保障管理、员工福利规划及相关基金管理与运用等工作,以及学校、科研单位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应能够掌握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精算、企业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和政策,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运用流程,熟悉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运作。争取达到英语六级水平,熟练利用英语获取专业信息,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和相关网络工具从事实际业务和研究工作。 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在基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新能源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金融/投资/证券 4贸易/进出口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人事专员、招聘专员、人力资源专员等工作,大致如下:1人事专员 2招聘专员

3人力资源专员 工作城市: 毕业后,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上海 2北京 3深圳 4广州 5武汉 6杭州 7南京 8厦门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前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以参加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及政府的基本社会政策之一,其目的是使公*在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的情况下,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和“减震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劳动保障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当前劳动社会保障系统本身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人才,需要尽快提高服务质量,努力赶上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各大学社会保障专业考研真题知识讲解

各大学社会保障专业 考研真题

江西财经大学2005年社会保障考研试题(A卷):社会保障 专业:社会保障 考试科目:社会保障 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一、辨析题:对下列提法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并进行适当的理论点评(每小题6分,共30分,不作点评者不给分) 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为个人维持最低的生活需要提供保证,以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2、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要实现收现代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 3、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已逐渐丧失。 4、某高校毕业生本科毕业后就业受阻,而不得不应考硕士研究生,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失业现象,可称为伪装性失业。 5、企业年金是一种企业和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二、问答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 1、结合德国19世纪中叶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简述新历史主义与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思想的理论指导意义。 2、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石油危机之后,西方社会福利国家普遍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摆脱福利危机? 3、为何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及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具有什么经济意义?

4、为何基本医疗保险中“基本医疗”一词的界定更多地倾向于经济因素?其界定的“三性”标准是一个动态过程? 5、解释部分积累制的运行机理、与现收现付制及完全积累制相比较,部分积累制具有哪些优点? 三、论述题(任选二题回答,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阐述导入社会保险制度对于工薪收益者的生命周期与处置经济周期的重要意义。 2、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并相应降低养老金替代率,对养老保险改革具有什么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应进行什么重大改革? 3、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要着重解决哪些重要问题? 2006年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试题 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C卷)专业:社会保障考试科目: 社会保障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一、辩析题:对下列提法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并进行适当的理论点评(每小题6分,共30分,不作点评点不给分) 1、社会保障基金中能够用于现实投资的主要是中长期支付项目中的滚存积累部分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的前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的前景 如果光从专业名称上看,不少人不会将它与管理学联系在一起。可现实却让我们看到,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出身的毕业生竞争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毫不逊色,总能以其特有的个性征服面试官。你也许会惊讶,会不解,但当你了解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后,也许你的疑惑会马上消除。 由于该专业要求我们系统掌握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所以在课程上分为了这三大类:一是基础课程,包括英语、人文、哲学、数学等;二是专业基础课,包括国际经济、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等;三是专业课程,包括工资薪酬管理、社会保险、人事心理学、劳动关系、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市场概论等。除了理论学习外,我们还要跟随老师进行实践,开展调查研究、个例分析等。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行政学和行政法、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物业管理航运管理 有了这些训练还不够,我们还要重点学习调查方法,就是现在业界非常重视的“定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西方已久受推崇,我国的管理方法转型很大程度上就是“定量研究”的深化,这是社会研究的基础。系统地学习过调查方法是我们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重要原因,调查研究方法已经越来越深入各个行业,这样的契机成为我们在职场中举重若轻的原因。通过这些训练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毕业之后不仅擅长团队协作,出色完成细化分工后的工作,而且可以独当一面,可谓不折不扣的全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对口就业的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系统、社保基金、人才流动中心、民政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都是较好的单位。我的一个师兄还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工作呢。除此,我们还可以去保险公司工作,因为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开设的课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