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食用菌属真菌类,他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真菌病虫害的发生,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随之发生。因此,在食用菌的生产与栽培过程中,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利用农、化、理、生等进行综合技术防治,以促进食用菌健壮生长,高产优质,基本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 治理环境

在良好的卫生环境条件下,可减少病虫杂菌滋生蔓延,提高食用菌的病虫防治效果,这是实际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

1.1 保持卫生环境良好食用菌生产场所的选择和设计要科学合理,菇棚应远离库房、养殖场等有可能污染食用菌的地方;食用菌栽培环境要保持洁净,不可堆放废物,保持整洁。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有门窗的地方都要有窗纱防护,避免害虫进入与杂菌污染。技术人员进入生产与工作环境时,要着专业工作服装并做好消毒工作,否则不得进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将可能受到感染的病菇、杂菌、害虫等污染物清理干净。

1.2 做好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工具与原材料消毒工作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工具与原材料都应进行严格的药物消毒。可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或用3%~4%的石碳酸溶液喷雾消毒。需要覆土的菌类,所需要的覆土进入栽培环境前需要经过阳光曝晒或药剂熏蒸消毒。

1.3 防止培养料受到污染用生料栽培时,可选用5‰多菌灵抑制霉菌。先用清水将堆料场地冲洗干净,然后用5‰敌敌畏溶液均匀喷洒,做好食用菌病虫发生的预防工作。

2 严把菌种质最关

选用正规菌场、质量好的菌种,并做到适时接种。选种时要注意四点。1)到正规厂家购买信誉度好、知名度高的菌种。2)母种传代最好不要超过三代,栽培种直接由原种转接,由栽培种再次转接的不可作栽培种使用。3)优质菌种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菌丝健壮、纯净、无污染。4)选择适合当地、适合栽培时期的主推品种,不可盲目引种。

3 促菇抑虫抑病

当环境条件不适合食用菌生长发育时,会导致其生命力减弱,给病虫害的繁育创造了机会。食用菌种类不同,其对环境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不同食用菌所适宜的环境条件对湿度、温度、光线、水分、酸碱度等进行科学管理,使整个环境适合食用菌的生长而不利于病原菌和害虫的繁殖生长。

4 生物防治

从理论上讲,食用菌病虫防治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由于它不使用农药、不污染环境、没有残毒,是防治技术中的首选。而且食用菌栽培范围小,人工控制可操作性强,更有利于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但受技术条件水平限制,目前大范围推广难度较大。

5 化学防治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一般不提倡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但在其他防治病虫害措施失败后,可选择使用化学农药,但尽量少用,大多数食用菌病原菌也是真菌,使用农药也容易造成食用菌药害。杀真菌药剂,多采用多菌灵、托布津、苯

菌灵、克霉唑、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杀细菌药剂,多采用漂白粉、甲醛溶液、链霉素、金霉素、庆大霉素等;杀虫药剂,常用的杀虫剂可针对不同的害虫种类和发生的时间采用不同的药剂。

值得注意的是,据农业部、卫生部有关通知规定在蔬菜、果树、烟叶、茶叶等作物和食用菌上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品种有甲胺磷、杀虫脒、呋喃丹、氧化乐果、六六六、滴滴涕、甲基1605、1059、苏化203、3911、久效磷、磷胺、磷化锌、磷化铝、氰化物、氟乙铣铵、砒霜、溃疡净、氯化钴、六氯酚、4901、氯丹、毒杀酚、西力生和一切贡制剂等。在化学防治过程中,不可选择以上品种。

食用菌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食用菌常见病害及预防 摘要 从制种、代料栽培、段木栽培和子实体培养几个方面阐述了危害食用菌的常见病害。食用菌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食用菌;病害;预防 食用菌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食用菌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是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近年来代料栽培食用菌发展尤为迅速,但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危害日益严重,制约着食用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详述了食用菌栽培的主要病害,为食用菌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食用菌病害主要发生情况 1.1制种和发菌期主要病害 食用菌制种和发菌期常见病害见表1,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有根霉、木霉、 青霉、曲霉,有时链孢霉也产生较大的危害。 表1食用菌制种和发菌期常见病害 1.2代料栽培病害 平菇、金针菇、香菇大多用袋栽,常见病害见表2,危害严重的主要有根霉、木霉和曲霉;草菇、蘑菇虽用床栽,但栽培面积不大,发生在菇床上的病害以小球菌核菌、葡萄枝孢霉和木霉危害最严重(表3)

1.3段木栽培病害 我国栎木资源比较丰富,适于银耳、木耳、香菇的栽培,以木耳栽培居多,香菇次之,银耳也有一定数量的栽培。发生在木耳、香菇、银耳上的木腐菌同食用菌竞争空间和养料,抑制或寄生在食用菌菌丝体上形成复杂的生态关系。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是栓菌、裂褶菌、炭团菌、革盖菌和肉座菌等(表4)。 1.4子实体病害 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食用菌子实体上易形成定型症状的病害(表5)。

.冬季食用菌病害的主要表现 1.1 双孢菇:主要表现为幼菇萎蔫死亡,发育迟缓,菌盖菌柄比例失调,菇蕾发生量小甚至不出菇,有的发生僵菇,菌盖部分有褐色斑点等。 1.2 平菇:主要表现为幼菇萎蔫、发黄或者死亡,菌柄色暗、变长并呈弯曲状,有的子实体整朵“攥拳”,菌褶全部外翻、呈恐怖状,有的菌盖上布满菌刺、如同人类的粉刺状,有如同花菜状或蜂窝状、子实体没有分化,有的料面发粘,有的甚至发出腐臭味,菇棚内霉味偏重。 1.3 金针菇:菇体长短不齐,整体呈水渍状,菌盖布有不规则褐色斑点,黄色菌株菌柄下部严重变色,或基部有菌丝状白毛物。 1.4 香菇:菌盖菌柄比例失调,菌盖色泽变为偏黄、偏浅、没有正常色泽,畸形菇比例增加,长速缓慢或极慢,有的菌肉松软,有的腐味很重、甚者腐烂。 1.5 杏鲍菇:大面积发生“白疙瘩”,出菇细长,菌柄几度弯曲,菇体表面粗糙不平,菇体发软,无生机感。 1.6 姬菇:菌柄呈水渍状,菌盖很薄、几无光泽,表面凸起物较多,菌盖有暗褐色斑点异味较重。 1.7 柳松菇:菌盖很薄、很脆、了无生气,鳞片过多,菌柄过细,色泽偏重,菌柄基部有菌丝状白色毛毛,甚者菇体偏软,有一种类似发霉的异味。 1.8 真姬菇:长短不齐,菌盖花纹显示杂乱无章、处于非正常状态,菌柄色泽呈水渍状灰暗,商品状态较差,有的发出较重异味,甚至有腐烂现象。 1.9 白玉菇:失去正常的原白色、呈暗白色、严重者呈水渍状,子实体长短不齐,菌盖上有 密集的小疙瘩,有的发出浓重的腐臭味。

食用菌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与一般农作物不一样,其生育期短,组织柔嫩,抗药能力差,且子实体易于积累化学农药残毒,影响食用菌的风味和人的身体健康。其次,由于食用菌与大多数杂菌及病原菌具有同源性,且目前还没有高效的选择性杀菌剂可供使用。因此食用菌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应该以预防为主,强调环境控制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 一、防治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及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 3. 组成较完整的防治系统,减少或控制病害来源。 二、注意事项 1. 子实体生长期短,又直接食用,严禁使用剧毒农药。 2. 需化学药剂辅助治疗时,一定要选用有产品登记号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并做到适时、适量合理使用。

3. 出菇期间禁用化学药剂防治。 三、综合防治措施 1. 菇场设计科学从防止有害生物角度出发,把原料库、配料厂、肥料堆积场等感染源区与菌种室、接种室、培养室、出菇棚等易染区隔离;防止材料、人员、废料等从污染区流动到易染区;有条件的菇场,应将培养室与出菇棚分开,以减少培养期污染。 2. 环境卫生清洁搞好环境卫生是有效防治多种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其他防治技术获得成功的基础。做好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将废弃物和污染物及时烧毁或深埋;及时清理周边环境中的杂草、积水及各种有机残体,避免病虫滋生;避免使用不清洁的污水;同时控制栽培场人员流动。此外,每一季栽培结束后,应彻底清理菇场。 3. 选用适宜品种选用抗病虫性、抗逆性强的菌种;同时,使用菌龄适宜的菌种,并通过适当加大播种量,增强抗病虫能力。 4. 配料慎重合理生产选用新鲜、无变质的原材料;配料时勿添加过多糖、粮类营养,拌料时要求偏弱碱性。严格灭菌操作,避免灭菌不彻底造成的批量污染。

食用菌论文

XXX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学院班级:投资1班 姓名: XXXX 学号:XXX 课程论文题目: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课程名称:食用菌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2012 年 4月 15 日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学生: (经济学院,学号) 摘要: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叙述了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开发利用进展。 关键词:食用菌,营养成分,开发利用 一、食用营养价值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 菇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菇1.5-6%、干菇15-35%,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而谷物中缺乏,赖氨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金针菇在日本更是称为"增智菇".菇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如VB1、VB12、Vc、Vk、VD及磷、钠、钾、钙、铁和许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如鲜蘑菇含蛋白质为1.5-3.5%,是大白菜的3倍,萝卜的6倍,苹果的17倍。1公斤干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 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量。食用菌中赖氨酸含很丰富,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食用菌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而其中74-83%是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食用菌富含的VB1、V12,都高于肉类,草菇Vc含量为辣椒的1.2~2.8倍,是柚、橙的2~5倍,香菇的17倍。香菇Vd原含量高达128国际单位,是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大豆的21倍。VD原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VD,促进对钙的吸收。食用菌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银耳含有较多的磷,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大脑功能。香菇、木耳含铁量高。香菇的灰分元素中钾占64%,是碱性食物中的高级食品,可中和肉类食品产生的酸。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

试论食用菌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论文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论文摘要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不良的环境因子和物理化学因子的影响,而出现生长发育中的生理性病变,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时甚至绝收。分析了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造成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病害有2类,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虫害一般有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 1侵染性病害与防治 1.1真菌性病害 1.1.1蘑菇湿泡病。蘑菇湿泡病也叫疣孢霉病、白腐病、菇癌,是蘑菇最主要的病害。秋菇出菇期遇高温,极易暴发成灾,严重时颗粒无收。发生症状,首先是出现一些白色斑点,并在菇床和培养料上扩展,寄生于子实体,使子实体发生畸型,早期块状,后期有菌盖偏小、菌梗偏大,蘑菇后期变成褐色、软、湿,并流出橙褐色的清液,伴有恶臭味。发生原因主要是高温和通气不良。防治方法:一是搞好环境卫生,注意菇房清洁和覆土材料消毒,覆土材料消毒可用甲醛密闭薰蒸36h;二要选好栽培季节,第1潮菇出菇期温度避开25℃以上高温;三要及时处理病斑,防扩散,并做好治虫防病,以防昆虫携带传播;四是药剂防治,可用1∶800多菌灵或托布津喷洒。 1.1.2轮枝霉病(褐斑病、干泡病)。主要发生于蘑菇,感染后产生褐斑,早期子实体发育不良,颜色灰白,幼菇感染成洋葱菇;中期有唇裂现象,质地较干,不流水滴,无难闻气味。防治方法:采取有效防虫治病,病菇周围用2%甲醛、500倍多菌灵或1 000倍百菌清喷洒。 1.1.3鱼籽菌。粒状,园球状,乳白色,也叫尿素病。感染该病后培养料发酸发黑,菌丝疏而稀少,若早期感染,菌丝难于定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培养料含水量过高和发酵不良。防治方法:搞好培养料的发酵工作,加强菇房管理,做好通风透气,发现感染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1.2细菌性病害 1.2.1蘑菇细菌性斑点病。常在春菇后期,逢高温、高湿,特别是菌盖有水膜时极易发生,使菌盖产生褐斑,但不危害菌肉。防治方法:保持恒温,减少变温,喷水后加强通风,菌盖上不能有水珠残留,发病时用1%漂白粉液喷雾。 1.2.2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菌盖上的病斑不规则,外圈颜色较深,呈深褐色,条件适宜时很多病斑连成一片,使菌柄、菌盖变黑褐色,质软,有黏液,最后整朵腐烂。防治方法:控制出菇温度不大于15℃,发生时可用1%的漂白粉液喷雾。 2生理性病害与防治 1菌丝生长阶段 1.1菌丝徒长。当培养料中含氮量偏高,菌丝大量进行营养生长,不扭结出菇的现象。主要预防方法是配好培养料,加强通风换气,产生菌皮时用器具挑去菌皮。 1.2菌丝萎缩。主要原因一是料害,料中氮量偏高,产生氨中毒;二是水害,喷水过多,造成缺氧;三是温度过高烧菌。2子实体阶段 子实体阶段发生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地雷菇、空心菇、硬开伞、死菇等,预防方法主要是加强管理。 3食用菌害虫及防治 1闽菇迟眼蕈蚊 闽菇迟眼蕈蚊又名尖眼菌蚊、菇蚊、菌蛆、菇蝇,主要发生于双孢蘑菇、凤尾菇、平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金针菇、香菇、茶树菇等。主要危害是幼虫取食菌丝体,造成菌丝萎缩,菇蕾枯萎,幼虫可从子实体基部钻蛀,造成窟窿,并伴有难闻腥臭味,成虫不直接危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详解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学院:园艺 专业年级:设施2008 学号:080373018 姓名:邓威权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通过介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差异,以及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立足我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还不成熟的国情,提出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如何进行工厂选址、合理布局、厂房车间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上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管理 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也兴建了多家金针菇栽培厂,但成功的还在少数,研究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布局等方法对加快我国工厂化栽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 1.1 概念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化企业化管理栽培方法。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顾名思义,是通过人为地改进设施设备、人工调控条件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的栽培,使金针菇在不能正常生产的自然季节里生长、出菇,并且还可获得与正常季节的生产相近的生产效果[1]。 1.2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区别 1.2.1栽培时间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栽培,要考虑出菇温度是否适宜,北方地区栽培季节从9月下旬到次年夏初;南方地区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底进行,栽培时间受到了较大限制[2]。相比之下,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不存在栽培季节的选择问题。 1.2.2 栽培规模 工业化设施栽培, 各生产场规模较大,投入往往需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周年栽培的企业通常都是采用流水线生产,自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就比常规的季节栽培高。金针菇专业户季节栽培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对栽培场所的要求往往低,通常采用“一区制”,即菌丝培养和出菇置在同室内进行,相比之下,工厂化栽培卫生要求高,通常采用“二区制”,甚至“三区制”,把培养诱导、驯化抑制、出菇分区管理。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摘要 食用菌属大型真菌类,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繁殖,如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在前期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大量发生,加上食用菌本身的特点,一旦发生病虫害,往往比较难处理,而且损失已经造成。因此在栽培中,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样,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合理配以生,物理方法,以化学防治为补救措施”的综合防治方针,尽量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以避免对食用菌产生药害和造成污染。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互补,对各种食用菌的优质高产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要介绍了食用菌生理生态,详细介绍了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害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1概述 在食用菌的栽培中,生产上最束手的问题莫过于病虫害的侵扰,尤其是病原菌的危害,轻者造成减产,重者绝收。我国目前绝大都数生产者的条件比较简陋,病虫害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这些问题,应根据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把病虫害杜绝在生产之前。 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病害和虫害就要从食用菌栽培脚料营养要求生长环境抓起,减少产菇阶段发病率和虫害的发生。 2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2.1营养物质 食用菌的营养物质种类繁多,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素等。 2.1.1碳源 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统称为碳源。碳源的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物质和提供生长发育所需有能量。碳源是食用菌量重要的,也是需求量最大的营养源。 食用菌在营养类型上是属于异养型生物,所以不能利用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无机碳这碳源,只能从现成的有机碳化物中吸收碳素营养。单糖、双糖、低分子 醇类和有机酸均可被除数直接吸收利用。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高分子碳源,必须经菌丝分泌相应的胞外酶,将其降解为简单碳化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葡萄糖是利用最广泛的碳源,但并不一定是所有食用菌最好的碳源,不同食用菌对碳源有不同的选择。如果胶是松口蘑,甘露醇是杨树菇。食用菌所需的碳源,除葡萄糖、蔗糖等简单糖类外,主要来源于各种植物性原料,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麦秸、稻草、甘蔗渣、马铃薯等。 在食用菌生产中,通常向培养料中加入适量葡萄糖,以诱导胞外酶的产生和维持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并促进菌丝在培养料快速生长。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

食用菌的种类与价值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有些国家还建成了年产鲜菇千吨以上的菇厂,还发展了既供观赏又供食品的家庭种菇和用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的技术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2005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统计,2010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2000万吨,占世界70%。由全禾菌业、九发集团等单位开发了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和工厂化栽培技术,大大提升了中国食用菌生产水平。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对国内市场要加大宣传力度及产业整合。 食物的营养价值主要在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碳水化合物、脂肪及其组成、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六大营养要素的含量和比例。从总体上说,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优质美味食物食用菌产品为人类提供高蛋白,低脂肪食疗兼用的优质健康食品。食用菌产业成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项目。为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就业门路。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食用菌袋料栽培开辟了综合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的有效途径。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 食用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平衡。据分析测定,食用菌蛋白质的含量(按干重计)为19.37%,大大高于小麦、水稻、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也高于多数蔬菜水果。蛋白质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组成蛋白质的20种主要氨基酸中,有9种是必须氨基酸,必须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直接摄取。这9种必须氨基酸是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食用菌正是蛋

(完整版)食用菌考试题

汉中中南技能培训学校 《食用菌栽培技术》技能培训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以下哪个树种不适合栽培黑木耳() A.柞木B松树 C.栓皮栋 D.麻栋 2、黑木耳袋料栽培中,培养料的含水量应达到左右() A.55 % B.65 % C.75 % D.85 % 3、常用于皮肤表面的消毒剂为() A.酒精 B.高锰酸钾 C.硫磺 D.漂白粉 4、下列属于珍惜食用菌的是() A、平菇 B、楡黄 C、银耳 D、灰树花 5、把培养好的母种接种到木屑、棉籽壳、麦草的为主的培养基中而成的菌种是() A、一级种 B、二级种 C、三级种 D、四级种 6、下列木屑可以用于制作栽培袋的是() A、松 B、柏 C、杉 D、柞 7、平菇的子实体生长的最适应的温度是() A、4-35 °C B、24-28 °C C、4-28 °C D、10-24 °C 8、在菌丝体生长阶段有一定量的散射光对其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的食 用菌为()。 A、平菇 B、香菇 C、黑木耳 D、金针菇 9、用瓶分装的二级菌种的培养基的高压灭菌条件为()。 A、121 C, 1h B、126 C, 1h C、126 C, 2h D、126 C, 0.5h 10、母种的转管次数最多不能超过()。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11 、 香菇的菌肉组织类型为( )。 A 、泡囊状菌肉 B 、胶质状菌肉 C 、丝状菌肉 12 、一定量的散射光对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的食用菌是( )。 A 、金针菇 B 、香菇 C 、平菇 D 、黑木耳 13 、 培养好的原种及栽培种在常温下的菌龄不能超过( )。 A 、 3个月 B 、 4 个月 C 、 5个月 D 、 6 个月 14 、下列不能被食用菌菌丝体直接吸收利用的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氨基酸 C 、蔗糖 D 、尿素 15 、下列食用菌能够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和身体长高的食用菌是 ( )。 A 、金针菇 B 、香菇 C 、平菇 D 、黑木耳 16 、香菇栽培发酵料栽培常采用的菌袋的规格为( )。 A 、25 X 50 cm 的乙烯袋 B 、17 X 33 cm 的低压乙烯袋 C 、14 X 28 cm 的丙烯袋 D 、15 X 55 cm 的丙烯袋 17 、下列食用菌能够进行发酵料栽培的是( )。 A 、金针菇 B 、香菇 C 、平菇 D 、黑木耳 18、 紫外线杀菌效果最强的距离为灯管照射下( )。 A 、1m 以内 B 、 1 ?2m C 、 2~3m 19 、菌种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 A 、 100% B 、 70% C 、 90% D 、 75%以上 20、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 ) A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B 、药物防治为主 C 、预防和药物防治并重 D 、治小治早 二、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 “/,错误“X”。每题2 分,共 40 分。) 1 、( )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 菌丝体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 2、( )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产生新一代孢子所经历的全 部过程 )泡囊状菌肉可作为分离制种的材料。 )接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移植程序 )转管是将菌种进行扩大繁殖的一种方式。 6 、( )把接种针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灼烧致红是一种消毒措 施。 3、 ( 4、

食用菌论文 2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为从事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建设标准化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是确保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 消费需求。 3.建设标准化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是打造发展地方特色菌类的需要。 4.建设标准化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的需要。 (二)实验原理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利用其原料广,不与人争地、生长速度快、效益高,市场广阔、菌糠用途广,能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形成完整的自然平衡生态系统等特点,扩大对食用菌的种植栽培达到生产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原料处理设备:粉碎机或铡草机、拌料机、装袋机、裝瓶机、挖瓶机、菌种袋、菌种瓶 (2)灭菌设备:高压锅或常压灭菌灶、 (3)接种设备:接种箱、接种室、超净工作台 (4)接种工具:针、环、枪、匙、钩、铲、镊、耙、液体菌种接种枪、固体菌种接种枪 (5)菌种培养设备:培养箱、培养室 (6)菌种保藏设备:冰箱(4℃)左右、贮藏室 2.试剂: 高锰酸钾、37%甲醛溶液、紫外灯、2%来苏水、37%甲醛溶液、紫外灯、2%来苏水、酒精灯、火柴、无菌水、染色剂等一、二级菌种。

食用菌栽培技术 结课论文

平菇栽培初步研究 摘要:平菇是著名中外的食用菌之一。它的栽培史很短,从本世纪初开始进行人工栽培的研究,以后种植日益增加。为满总市场需要,平菇的高产技术成为继续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平菇扥营养价值、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高产栽培方法、管理技术、适时采收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字: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生产过程管理技术 平菇,学名为侧耳,又称北风菌,天花菌等。各又有不同名称,如:美味侧耳、鲍鱼菇、凤尾菇。它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经常食用平菇,对降低血压和减少胆固醇有显作用,对贫血、植物性神经紊乱、肝炎等有一定疗效。由于平菇含有酸性多糖,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增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有独特的功效。 平菇栽培容易,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成为北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途径。 我国人工栽培的侧耳属食用菌种类繁多,达15种[1],俗称平菇的侧耳,狭义上仅糙皮侧耳(P. ostreatus)一种,广义上则包括分类学上称之为糙皮侧耳(P. ostreatus,俗称灰平菇)、紫抱侧耳( P. sapidus,俗称灰平菇)、佛罗里达侧耳(P. florida,俗称自平菇)、凤尾菇( P. sajorcaju,常俗称高温平菇)、肺形侧耳(P. pulmonarius,俗称珍珠菇)、黄自侧耳(P. corncopiae,俗称姬菇)的6个种。 平菇种植栽培是一项比较成热的技术,但怎样以低廉的成木、较小的劳动强度帮助菇农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价格普遍提高的今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栽培场所和原料 环境空气清新,水源卫生、方便,场地周围清洁,远离(100m)畜

食用菌栽培论文题目及评分标准

2011-2012-1学期《食用菌栽培》开卷试题 结课论文参考内容(非题目) 1、详述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生物学特性、常见种类、栽培方法、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等)。 2、某省(市、县)食用菌资源的概况及发展状况。 3、常见毒蕈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形态、生境、毒性、辨别方法等)。 4、常见食用菌菌种的分离方法。 5、某省(市、县)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6、食用菌的食、药用价值及在大农业中的地位。 7、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培养基,室内、器械、表面消毒等方面)。 8、食用菌栽培场地的类型及建设方法(半地下式、地下式、地上式、简易菇房、建设方法等)。 9、食用菌栽培中常用的肥料及施肥方法(肥液、复合肥液、微肥、生长激素、物理刺激效应等)。 10、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11、菇类常见的保鲜加工方法(保鲜方法、加工方法、产品种类(饲料、调味品、食品生产等)。 12、食用菌药膳的营养价值加工方法及发展趋势等。 13、食用菌在制药方面的应用(药品种类、药用价值、配方等)。 14、食用菌深加工产品的概况。 15、食用菌液体菌种栽培。 16、工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17、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18、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19、食用菌质量与安全问题。 20、食用菌类食品(蛋糕、饲料、酱、、蜜饯风味产品等)的研制问题。 21、食用菌立体栽培技术。 22、食用菌在立体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23、新型栽培料在栽培食用菌中的研究。 24、食用菌栽培料的杂菌防除方法。 25、食用菌菌渣的开发利用。

26、食用菌干品的制备与贮藏方面。 27、食用菌栽培标准化、无害化方面的发展状况。 28、我国(省、市、县)名特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南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食用菌属真菌类,他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真菌病虫害的发生,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随之发生。因此,在食用菌的生产与栽培过程中,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利用农、化、理、生等进行综合技术防治,以促进食用菌健壮生长,高产优质,基本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Edible fungi, he needed f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lso suitable for fungal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ccur, if do not take the control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not take the necessary precautions, mixed bacteria and a variety of pests will ensue. ,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edible fungi,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edible fungi should follow the "prevention first,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protection working policy, agriculture, to make use of born, science, etc.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edible fungi robust,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the basic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as follows. 1治理环境 1 the governance environment 在良好的卫生环境条件下,可减少病虫杂菌滋生蔓延,提高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论文)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论文) 题目熟料栽培过程中光照对灵芝生长的影响学院_ 班级 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 日期:2012 年 5 月25日

熟料栽培过程中光照对灵芝生长的影响 摘要:和其他食用菌一样,灵芝从菌丝体培养到出菇的整个过程中受到各种个样外界条件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就实验室灵芝熟料栽培的袋栽,本实验研究了光照对灵芝生长的影响。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迅速,而且洁白健壮。光线对子实体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没有光的诱导,子实体原基就不能形成。如果光照不足,子实体呈黄白色,无光泽,柄长盖小或菌盖不分化,商品价值低。此外,灵芝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子实体总是朝着有光源的方向生长,幼小的子实体趋光性更强。 关键词:光照;灵芝;生长;熟料栽培 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Fr)Karst]隶属于非褶菌目灵芝科灵芝属,英文名为Lingzhi,俗称灵芝草、仙草、红芝、赤芝、丹芝、瑞草、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 灵芝是一种食用兼药用真菌。灵芝的神奇药效人们早已经认识,灵芝性温、味苦涩,能滋补强身、健脑、消炎、利尿、益胃,主治神经衰弱等。现代医学已证明,灵芝有以下八大作用:①抗血栓形成,每天服用灵芝可以溶解新形成的血栓,也可以溶解老化且难以溶解的血栓;②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抗癌防癌的作用;③能使血压正常化,强化造血作用,对白血病和贫血病亦有疗效;④能防止动脉硬化;⑤使中枢神经等躯体机能保持平衡;⑥改善高血脂;⑦有镇痛作用,可以减轻癌症或其他疾病的病痛;⑧延迟细胞衰老,防止人体老化,提高开始衰退的内脏器官功能。 形态特征:灵芝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1.菌丝体菌丝白色,直径1~3μm,有分枝,弯曲,有锁状联合,交织而形成菌丝体。2.子实体子实体一年生,菌盖幼时肉质,成熟后木栓质,呈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表面棕红色或深褐色,有环状掕纹和辐射状皱纹,有一层漆样光泽,通常直径为4~20cm,厚约2cm,边缘常内卷。菌肉淡白色或木材色,近菌管处浅肉桂色,厚约1cm,菌管淡白色、淡褐色至褐色,长约1cm。菌柄近圆柱状或侧扁,通常侧生,极少偏生,罕近中生。 灵芝的生活条件:1.营养灵芝是木腐类菌类。既可以段栽,又可以代料栽培。2.温度灵芝属高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3~40℃,子实体的培育的温度范围为26~28℃。3.水分和湿度灵芝喜湿,因此培养料中的水分一定要适宜。4.空气灵芝好气,对氧气的需求量大,要注意通风换气。5.光照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迅速,而且洁白健壮。光线对子实体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没有光的诱导,子实体原基就不能形成。如果光照不足,子实体呈黄白色,无光泽,柄长盖小或菌盖不分化,商品价值低。光照较弱时,子实体具完整的外形,菌盖、菌柄分化完全。光照极弱时,大部分

食用菌常见真菌性病害与无公害防治措施

食用菌常见真菌性病害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一)青霉病 青霉病也叫蓝绿霉。是食用菌制种过程中常见的污染杂菌,主要危害各种食用菌的菌丝体。林下栽培时,一定条件下,除危害平姑子实体外,还危害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菇、木耳等。 1、症状与危害青霉常污染菌种和菌袋。侵染幼菇发病一般顶部呈黄褐色枯萎,生长停止,表面很快长出绿色粉状霉层,其邻近的正常生长的健菇可被传染。菌柄基部呈黄褐色腐烂,很快长了绿色粉状霉层。 金针菇基腐病,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菌柄基部变黑褐色至黑色腐烂,基部腐烂后子实体倒伏。幼菇丛发病虽不倒伏,但不能继续向上生长发育。严重发生时,针状的幼菇成丛变黑腐烂。 2、病原青霉(Penicillium spp.)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青霉属。常见的危害种有黄青霉、圆弧青霉等。不同种的菌落呈现不同颜色,有绿色、黄绿色、淡灰黄色、灰绿色、蓝绿色、紫红色等。营养体菌丝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分生孢子梗有横隔,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瓶状小梗,形如扫帚。 3. 病害循环与发病条件青霉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以分生孢子通过空气、土壤、肥料、植物残体传播。平菇一般不易受青霉菌侵染,但当培养料寂PH值小于4时或含水量不足、培养料碳水化合物过多、幼菇生长

瘦弱的条件下,易受青霉菌感染。 4.病害控制①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林间落叶、食用菌及菌棒残体,带出林外深埋;发现病菇及瘦弱菇及时清除处理,防止病害扩散。②选用新鲜、干净并经暴晒的培养料。③袋料劳动教养品种,收第一潮菇后及时清理菌棒料面,剔除菇根和弱菇,然后喷洒10%石灰水1次,降低培养料酸度。覆土栽培品种在发生青霉的地方,及早挖除病菌并撒施石灰粉或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止霉菌蔓延。④菇床发生青霉菌后,可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二)绿霉病 绿霉又名木霉。是食用菌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竞争性杂菌,尤其是困扰香菇菌棒生产的杂菌病害。绿霉的寄主围很广,几乎危害所有的食用菌;分布围很大,是世界性的食用菌危害菌;危害期长,食用菌的整个生产过程都会受到侵害;危害程度大,严重时可使整批食用菌绝收。 1.症状与危害初期菌丝为白色、细而密,逐渐变为浅绿色。菌落中央为深绿色,边缘呈白色。后期变为深绿色,严重时使整个菌袋全部变为墨绿色。 2.病原绿霉菌(Trichoderma spp.),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木霉属。对食用菌造成危害的主要有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 oningii)、多孢木霉(T. polysporum)等。木霉最

食用菌论文

食用菌论文 食用菌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规模化集约种植和野生资源保护开发为重点,农户为基础,多品种产品经营,内外贸相结合,结构布局合理的良好发展格局,成为了增长亮点多、成长型较好的产业集群,但是食用菌产业还存在着产业规划不到位、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不规范,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小散弱”以及专业市场建设滞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产业发展现状的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措施,以供当地政府决策部门领导参考。 1、发展速度快、产品结构优。食用菌产业已经由开始时的单一品种发展成为以香菇、大球盖菇、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平菇等为主的16个品种;由农户零星、分散自发种植发展成为龙头企业带动下的相对集中连片、规模化基地生产,工厂化周年栽培生产从无到有,初具规模;产品由本地市场销售发展成为以昆明、大理、攀枝花等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内市场销售。 2、比较效益高、发展模式好。人工食用菌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在投入保证的情况下,产出效益高,经济效益好。例如:设施种植香菇,每亩平均投入3-4万元,均可产出6-8万元,有着较好的投资效益。不仅彻底解决了订单生产中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冲突矛盾,还实现了农业生产工厂化,得到了广大农户、特别是栗子圆失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和支持配合。该模式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激活了农民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人工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取得成效。截至目前,已研发生产出

野生食用菌系列加工产品近60多种,投入市场销售产品达20多种。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形成了从初加工到简单深加工相配套的工艺技术体系,培养了一批菌类食品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人才队伍。努力扩大野生食用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的基础。在野生菌驯化种植和菌种繁育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具备了技术推广的基础。农户拥有多年从事人工食用菌种植和野生食用菌采集的习惯,同时栽培食用菌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比较效益好的特点,群众有较高的发展积极性。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思想认识差异大,缺乏产业规划布局。对自身优势和特色分析研究不够,缺乏发展规划,重点不突出,对培育和发展县域食用菌产业尚未引起领导层的足够重视,导致食用菌产业发展不平衡。早期编制实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已过期,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必须站在新的战略高度,以全新的视野,重新规划编制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2、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建设滞后。由于食用菌产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加之财政扶持、技术、人才、企业贷款难等问题,导致在食用菌技术推广、科技培训、信息服务、技术研发等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在人工食用菌方面,存在产业配套技术研发、野生驯化、育种研究、菌种生产工艺及栽培设备设施研发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技术生产体系,仍处于传统型的经验生产阶段。在食用菌高质化利用、深加工方面缺乏技术支撑,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导致了初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摘要 食用菌属大型真菌类,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繁殖,如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在前期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大量发生,加上食用菌本身的特点,一旦发生病虫害,往往比较难处理,而且损失已经造成。因此在栽培中,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样,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合理配以生,物理方法,以化学防治为补救措施”的综合防治方针,尽量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以避免对食用菌产生药害和造成污染。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互补,对各种食用菌的优质高产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要介绍了食用菌生理生态,详细介绍了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害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1概述 在食用菌的栽培中,生产上最束手的问题莫过于病虫害的侵扰,尤其是病原菌的危害,轻者造成减产,重者绝收。我国目前绝大都数生产者的条件比较简陋,病虫害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这些问题,应根据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把病虫害杜绝在生产之前。 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病害和虫害就要从食用菌栽培脚料营养要求生长环境抓起,减少产菇阶段发病率和虫害的发生。 2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2.1营养物质 食用菌的营养物质种类繁多,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素等。 2.1.1碳源 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统称为碳源。碳源的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物质和提供生长发育所需有能量。碳源是食用菌量重要的,也是需求量最大的营养源。 食用菌在营养类型上是属于异养型生物,所以不能利用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无机碳这碳源,只能从现成的有机碳化物中吸收碳素营养。单糖、双糖、低分子 醇类和有机酸均可被除数直接吸收利用。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高分子碳源,必须经菌丝分泌相应的胞外酶,将其降解为简单碳化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葡萄糖是利用最广泛的碳源,但并不一定是所有食用菌最好的碳源,不同食用菌对碳源有不同的选择。如果胶是松口蘑,甘露醇是杨树菇。食用菌所需的碳源,除葡萄糖、蔗糖等简单糖类外,主要来源于各种植物性原料,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麦秸、稻草、甘蔗渣、马铃薯等。 在食用菌生产中,通常向培养料中加入适量葡萄糖,以诱导胞外酶的产生和维持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并促进菌丝在培养料快速生长。

食用菌发展论文

食用菌发展论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分类号:单位代码:10019 学位论文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The ch al lengingissues in t h e developmentstage of the edible mushr o om industry in our co untry and the study of the count ermeasu r e. 研究生:刘颖 指导教师:连丽霞副教授 合作指导教师:刘忠和总工程师 申请学位类别:农业推广硕士 专业领域名称:种植业领域 2005年2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

摘要 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我国农产品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种。发展食 用菌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解决当今世界人类日趋紧张的食物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状况分析,阐明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生产、经营、科研以及消费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食用菌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尚未形成;食用菌的科研投入严重不足、机制不够得力;菌种市场混乱;食用菌产品质量不高和流通体系不健全、不规范;食用菌市场的关键词:食用菌,珍稀食用菌,产业,产业化,规范化,产品质量,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