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hase Noise

Phase Noise

传统分析方法与现代仪器分析法的比较

传统分析方法与现代仪器分析法的比较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也在与时俱进,逐步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渗透,从而使化学分析的效率比以往更加富有成效,分析的精密度、准确度更加优异,分析结果也使人更加放心,通过氯化物的传统滴定方法与间断式流动分析仪仪器法的对比,得出传统法与仪器法的各自优缺点,仅作参考。 【关键词】滴定法;仪器法;氯化物 1 实验原理比较 氯化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中,传统测定方法是滴定法,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然后铬酸根才以铬酸银的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物质,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 目前分析氯化物的仪器主要是间断化学分析仪、流动注射分析仪、离子色谱仪等,以间断化学分析仪为例,Smartchem140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工作原理实际上是经典的比色法,试剂和样品被精确地加入反应槽,搅拌混匀,反应,然后反应混合物被传送到高精度比色计测量吸光度。 2 仪器与试剂比较 滴定法所用实验器材 锥形瓶;棕色酸式滴定管; NaCI、AgNO3、K2CrO4、NaOH(均为分析纯); 间断化学分析仪所用实验器材 比色杯、流通池、0.45微米滤膜过滤装置(上海摩速有限公司) 3 样品测定比较 滴定法首先取150mL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另外取一个锥形瓶加入50mL蒸馏水作空白,加入1mL K2CrO4指示液,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终点,整个实验过程都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分析一个水样耗时十几分钟,不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 间断化学分析仪Smartchem-140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二代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技术,吸光率反应终点采取了比色管直读式,样品与试剂在独立的

眼图测量方法B

三、眼图测量方法 之前谈到,眼图测量方法有两种:2002年以前的传统眼图测量方法和2002年之后力科发明的现代眼图测量方法。传统眼图测量方法可以用两个英文关键词来表示:“Triggered Eye”和“Single‐Bit Eye”。现代眼图测量方法用另外两个英文关键词来表示:“Continuous‐Bit Eye”和“Single‐Shot Eye”。传统眼图测量方法用中文来理解是八个字:“同步触发+叠加显示”,现代眼图测量方法用中文来理解也是八个字:“同步切割+叠加显示”。两种方法的差别就四个字:传统的是用触发的方法,现代的是用切割的方法。“同步”是准确测量眼图的关键,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同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叠加显示”就是用模拟余辉的方法不断累积显示。 传统的眼图方法就是同步触发一次,然后叠加一次。每触发一次,眼图上增加了一个UI,每个UI的数据是相对于触发点排列的,因此是“Single‐Bit Eye”,每触发一次眼图上只增加了一个比特位。图一形象表示了这种方法形成眼图的过程。 图一传统眼图测量方法的原理 传统方法的第一个缺点就是效率太低。对于现在的高速信号如PCI‐Express Gen2,PCI‐SIG 要求测量1百万个UI的眼图,用传统方法就需要触发1百万次,这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测量完。第二个缺点是,由于每次触发只能叠加一个UI,形成1百万个UI的眼图就需要触发1百万次,这样不断触发的过程中必然将示波器本身的触发抖动也引入到了眼图上。对于2.5GBbps以上的高速信号,这种触发抖动是不可忽略的。 如何同步触发,也就是说如何使每个UI的数据相对于触发点排列?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被测电路板上找到和串行数据同步的时钟,将此时钟引到示波器作为触发源,时钟的边沿作为触发的条件。另外一种方法是将被测的串行信号同时输入到示波器的输入通道和硬件时钟恢复电路(CDR)通道,硬件CDR恢复出串行数据里内嵌的时钟作为触发源。这种同

传统的悬移质颗粒级配测定方法

传统的悬移质颗粒级配测定方法 1.传统的测量方法 传统的悬移质粒级配测定方法以粒径计的沉降分析法最具有代表,她是根据不同的粒径的颗粒在纯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来测量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基本过程是:选用管长为1050~1300mm,内径为25~40mm,粒径计管下端处80~100mm处开始逐渐收缩の管底口内径8mm的透明玻璃管(粒径计管),将收缩底口朝下垂直固定,并把管内注满纯水,用注样器将沙样(一定浓度的悬浮液)按要求注入粒径计管上口的纯水内,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泥沙颗粒将按一定的规律(大颗粒沉降速度较快,小颗粒沉降速度较慢)下沉(当粒径等于或小于0.062mm时,采用斯托克斯公式;当粒径为0.062~2.0mm时,采用沙玉清的过渡区公式),再根据泥沙密度、清水密度、重力加速度、水的运动粘滞系数、沉降时间和沉降距离等,来分别确定不同粒径范围的沙重,以此来推求泥沙颗粒级配关系。沉降法就是根据不同时间内沉降一定距离的泥沙重量,来确定泥沙颗粒级配关系。 2激光粒度仪测量的基本原理 激光粒度仪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激光散射与衍射理论,同时考虑分散介质的折射率和吸收率、式样浓度的遮光度等,经光电转换器将衍射,散射等信息传给电子计算机,由专用软件进行处理,转化成颗粒分布结果。其中,激光散射与衍射是最主要的因素。 激光散射的光强可利用瑞丽散射定律求得: 式中:I为散射光强;d为颗粒的直径;为光源的波长。 激光衍射的光强可根据Fraunhofer衍射原理求得,任意角度下的衍射光强分布为: 3.传统分析法与激光粒度仪法的适用粒径级差

现利用粒径计的沉降分析法与激光粒度仪法对理想均匀级配泥沙颗粒标样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其识别能力,确定不同分析方法的适用粒径级差。 3.1 沉降分析法 对于粒径计的沉降分析法而言,根据沉速与粒径的平方成正比,由采用粒径计管的长度换算成的接沙时间间隔,把不同的粒径组对应时间间隔内的沙样烘干称重,即可得到该粒径组的沙重。 3.2 激光粒度仪法 设理想均匀级配泥沙颗粒标样中最大粒径对应的及光散射光强与衍射光强都为100%,则其他粒径相对于最大粒径的散射光强与衍射光强可知,即衍射相对光强比散射相对光强敏感8倍。因此得出激光粒度仪的分辨率或适用的粒径级别差完全由散射相对光强的变化决定。

数控加工传统测量、对刀方法与专用工具测量、对刀方法的区别

数控加工传统测量、对刀方法与专用工具测量、对刀方法的区别 一.传统测量方法与用机床测头测量方法的区别 1.传统测量方法是指用传统测量工具(如千分表、定中心表、卡尺等)进行的测量,属相对测量,因其测量基准为被加工面,而不是直接的主轴基准,是一种过度基准,再加上传统测量工具本身精度不高,同时人为测量操作随机性误差也较大,这些因素导致测量结果不准;另一方面传统测量工具量程小、被测工件尺寸、形状受到限制,许多测量任务(如尺寸大、形状较复杂)用传统测量工具完成不了,且占用机时较长,影响了机床功能的发挥。 2. 用EP(TP)专用机床三维测头进行的测量属直接测量,其定位基准就是主轴的锥孔,机床装上测头后相当于变成了一台手动的三测机,而机床主轴的行程即为测头的量程,且不受工件尺寸、形状的限制,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测量工作(如工装的定位测量、零件尺寸精度的测量及形位公差的测量等等)。其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测量精度高:无需积累经验,只需按简单规程操作即可完成测量;测量时测头有声光提示,测量点坐标在机床CRT上数字化显示精确直观,可以避免人为带来的测量误差,同时EP (TP)三维测头本身复位精度很高(1-2微米),综上所述用EP(TP)机床专用测头可以高精度地解决机上工件测量问题。 2)测量效率高:几次测量熟练后40秒可测一点,2分钟内可定一孔的中心,可比用传统工具测量节省至少2/3的占机时间,较高效率地完成测量工作。 3)安全性好:EP(TP)三维测头在X、Y、Z三个方向上均设置较大的过保护行程,在对测头正常操作及保养情况下可保证较高的使用寿命。 总之这种机床专用测头可把复杂的靠经验保证的测量工作简单化了,保证了数控机床的高效高精度特点的发挥,已成为数控加工机上解决工件测量不可或缺的一种专用工具。 二.传统对刀方法与专用对刀器对刀方法的区别 1.传统对刀方法是用塞尺、塞规、纸片等,或用划刀韧、试切等方法经多次反复进行对刀,它有安全性差(如塞尺对刀,硬碰硬刀尖易撞坏);占用机时多(如试切需反复切量几次);

测量工具方法

1 基本工作原理 GPS RTK(Real Time Kinematic)~tJ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实时动态测量定位系统。RTK系统采用差分法降低了载波相位测量改正后的残余误差及接收机钟差和卫星改正后的残余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 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工作方法是,在基准站上安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的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流动站)。在流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和转换参数,然后根据GPS相对定位的原理,即时解算出相对基准站的基线向量,解算出基准站的WGS一84坐标;再通过预设的wGS一84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参数,实时地计算并显示出用户需要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2 仪器设备的发展 2.1 国外的主要进展90年代后,GPS仪器又有了一些新发展。相继推出了多态雷达系统、层析雷达系统。三维雷达技术具有明显提高解决浅层地质问题的能力,但却因耗时费力得不到普遍的应用。为此,Frank Lehman等研制出空自动的组合地质雷达激光经纬仪系统。利用该系统,一人可在2h内完成25m×25m范围的三维数据采集。三个方向上的定位精度为士2.5cm。数据处理、成图可在lh内完成,比传统方法的效率提高5~10倍。 2.2 国内的进展90年代我国引进了一批地质雷达仪器并将它]用于工程和灾害地质调查。近年来,国内地质雷达仪器的研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物探所研制成功了适用于矿山防爆要求的DVL防爆型矿井雷达系列。原电子工业部第二十二研究所相继研究成功了LT一1,2,3型GPS。航天工业总公司爱迪尔国际探测技末公司推出了商品化的撂地雷达系列产品。国内外生产的多种类型的GPS仪器,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供不同探测目标选用。 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1 90年代初,GPS资料由单点采集过渡到连续采集。使GPS 技术的应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2 地震资料处理的方式基本适用于GPS资料的处理。为了更好地将石油地震的先连技术;进到GPS 领域,一些公司之间开展了合作。比如,1990年后SSI公司与地震图像软件公司(SISL)达成协议,SSI公司按地震资料输出格式设计Pulse EKKO GPS系统,将SISL 公司开发的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用于GPS资料的处理。这些软件包括各类滤波、反褶积及资料显示等。 3.3 据SSI公司1998年底披露,该公司即将发行改进软件一EKKO 三维2型软件。采用2型三维软件,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条件下试验下述不同软件的组台处理,以便提高数据的立体特征。该三维软件包括去频率颤动、噪声滤波、背景清除、包络线和偏移。 3.4 透射法取得的资料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显示成解释所需的资料。SSI公司于1997年开发出可用于将GPS透射资料变换成可用于解释图像的软件。实施步骤包括:原始资料编辑和归类、采集波至、利用美国矿业局的地震层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层析成像处理,绘制速度、衰减及波傲图件以及图像处理等。 3.5 针对当前GPS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只侧重探测能力试验和数字模拟研究而对GPS 资料解释研究不够的现状,雷林源提出了与GPS资料解释工作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一些基本问题的求解。提出的基本问题包括电磁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波阻抗;地层分界面上电磁波场强的反射与透射系数;地层中电磁波速度和反射波的相位以及GPS 探测深度等。 4 应用实例 GPS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证明具有多方面的用途。国内刊物对一些普通的应用已给予了较多的介绍。这些应用包括:在水文地质方面可以用于浅部地下环境调查;在工程地质勘察

眼图的定义与测量方法

眼图的测量 内容提要:本文将从作者习惯的无厘头漫话风格起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眼图测量的相关知识:一、串行数据的背景知识; 二、眼图的基本概念; 三、眼图测量方法; 四、力科示波器在眼图测量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全分为上、下两篇。上篇 包括一、二部分。下篇包括三、四部分。 您知道吗?眼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47年前。在力科于2002年发明基于连续比特位的方法来测量眼图之前,1962年-2002的40年间,眼图的测量是基于采 样示波器的传统方法。 您相信吗?在长期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少有工程师能完整地 准确地理解眼图的测量原理。很多工程师们往往满足于各种标准权威机构提供的测量向导,Step by Step,满足于用“万能”的Sigtest软件测量出来的眼图给出的Pass or Fail结论。这种对于Sigtest的迷恋甚至使有些工程师忘记了眼图是可 以作为一项重要的调试工具的。 在我2004年来力科面试前,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眼图。那天面试时,老板反 复强调力科在眼图测量方面的优势,但我不知所云。之后我Google“眼图”,看 到网络上有限的几篇文章,但仍不知所云。刚刚我再次Google“眼图”,仍然没 有找到哪怕一篇文章讲透了眼图测量。 网络上搜到的关于眼图的文字,出现频率最多的如下,表达得似乎非常地专业,但却在拒绝我们的阅读兴趣。 “在实际数字互连系统中,完全消除码间串扰是十分困难的,而码间串扰对误码率的影响目前尚无法找到数学上便于处理的统计规律,还不能进行准确计算。为了衡量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优劣,在实验室中,通常用示波器观察接收信号波形的方法来分析码间串扰和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就是眼图分析法。 如果将输入波形输入示波器的Y轴,并且当示波器的水平扫描周期和码元定时同步时,适当调整相位,使波形的中心对准取样时刻,在示波器上显示的图形很象人的眼睛,因此被称为眼图(Eye Map)。 二进制信号传输时的眼图只有一只“眼睛”,当传输三元码时,会显示两只“眼睛”。眼图是由各段码元波形叠加而成的,眼图中央的垂直线表示最佳抽样时刻,位于两峰值中间的水平线是判决门限电平。 在无码间串扰和噪声的理想情况下,波形无失真,每个码元将重叠在一起,最终在示波器上看到的是迹线又细又清晰的“眼睛”,“眼”开启得最大。当有码间串扰时,波形失真,码元不完全重合,眼图的迹线就会不清晰,引起“眼”部分闭合。若再加上噪声的影响,则使眼图的线条变得模糊,“眼”开启得小了,因此,“眼”张开的大小表示了失真的程度,反映了码间串扰的强弱。由此可知,眼图能

气动量仪测量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的区别

近年来,工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机床、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兴起后,各种复杂零件的研制和生产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与仪器,于是体现三维测量技术的气动量仪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和日趋完善。 气动量仪的特点是高精度(测量精度可达到μm级)、高效率(数十、数百倍于传统测量手段)、万能性(可代替多种长度计量仪器)、测量快速性(不用复杂的定位,放上去就可以得出测量结果)。因而多用于产品测绘,复杂型面检测,工夹具测量,研制过程中间测量,生产线在线测量等方面;新型气动量仪还进入SPC系统同时可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过程和过程控制。因而不仅在精密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在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模具制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汽车工业、航天航空、航海、机床工具、国防军工、电子、模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就让铭圣测控工程师为大家讲解就气动量仪与传统测量的区别。 传统测量技术: 1、对工件需要进行人工的准确及时的调整; 2、需要多种专用测量仪和多工位测量行难适应测量任务的改变; 3、与实体标准或运动标准进行测量比较; 4、尺寸,形状和位置测量需要在不同的仪器上面进行测量; 5、产生大量不相干的测量数据; 6、需要手工记录测量数据。 气动量仪测量技术: 1、可以测量工件各种长度参数、形状和位置误差,特别对某些用机械量具和量仪难以解决的测量,例如:测深孔内径、小孔内径、窄槽宽度等,用气动测量比较容易实现。 2、量仪的放大倍数较高。人为误差较小,不会影响测量精度;工作时无机械摩擦,所以没有回程误差。 3、操作方法简单,读数窖易,能够进行连续测量,在同时测量多个尺寸时,可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尺寸是否台格。 4、实现测量头与授测表面不直接接触,减少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避免划伤被测件表面,对薄壁零件和软金属零件的测量尤为适用。由于非接触测量,测量头可以减少磨损,延长使用期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