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2)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助,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

1、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人生有四大喜事。那么是什么呢?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我们今天就谈谈其中的一件喜事那就是金榜题名时,提到金榜题名时,我们立马就会想到考试,我们每个同学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

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3.小组讨论:科举制的诞生的作用。教师总结科举制与它的本质区别是: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科举制的创立。

过渡: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但却有着重要意义。那么,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完善的?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2.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学生甲: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扩进学舍,增加学员,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学生乙:武则天时,大力提倡科举,举行殿试,不仅有文举还开设武举。

学生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主要考试内容(用多媒体打出板书内容,让学生思路清晰)

进士及第是一种高荣誉,人称“登龙门”。新进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曲江参加国宴,在曲江垂帘观看。高门权贵也云集于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新科进士们附诗抒情、春风得意。

3.看书、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过渡):我们现在学习了这么多,请大家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科举制的影响

由学生讨论后整理得出如下结论

⑴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A、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

B、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

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发展,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讨论

“学习了科举制后,请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吗?(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的感想。)

汽修职业生涯规划书篇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17汽修职业生涯规划书3篇在我的人生哲学里,生命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轮回和重复,每一个生命都应以其独特的方式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希望我的人生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或人,都要做自己。 17汽修职业生涯规划书一、前言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

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中职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否则,漫无目的的乱走一遭,岂不延误时机,浪费年华?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毕业后的十年规划(20岁至30岁) 美好愿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方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二、自我分析 1、(1)曾经的我 弱小无知的我;天真好奇的我;曾在书屋的海洋中不知所向的我;接受着九年义务教育,勃勃成长。在初中三年中,努力奋斗,但最终无缘以尝最美味的佳肴,一心想为家庭分担重担的我也曾经在假期连续的运用暑假外出打工,干过装载工、酒店服务生、保安、也曾经在多个汽修店面谋取一定的发展,在连续的假期中,太原、武宿、济南、长清、北京等多个省市,只因为没有基础、没有管理经验,被多个公司拒绝,前面的路坎坷不平,一片渺茫,坎坷的道路促使我立足于专业。由此,便蹋进了中专学习只是我又一次的生命转折点。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教案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课型:__________ 备课日期_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___ 主备人:____________ 执教人:_____________ 审阅签字:_____________ 序号:4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学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3、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导入新课: 我们在选拔班委和三好学生时要求很高, 成绩的取得与一次次的考试是分不开的。 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大家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科举制的创立。 【自学指导】 一、科举制的诞生 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2、隋朝为什么要创立科举制? 3、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二、科举制的完善 1、科举制的完善是哪个朝代完成的? 2、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3、看书、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精讲透析: 1、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2、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 3、“学习了科举制后,请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 科举制的影响 其中很重要一条必须成绩优良、有真才实学。良好提到考试,我们每位同学都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1、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要。 3、科举制的发展线索:创立于____________ ,完善于___________ ,发展于宋和明清,废除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延续1300多年,影响深远。 4、科举制的影响: ①科举制改善了 ___________ ,使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科举制促进了 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士人___________________ 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也促进了 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 __________ ,大大有利于的繁荣。 【自我评价】掌握的很好好一般 【学习心得】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61671

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教师中心>>同步教学资源>>教师用书>>七年级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本册教材特以一课的篇幅让学生了解科举制度,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对本课教学重点的处理,教师可以做两种选择:一种是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为教学重点。教材在前两个子目中分别叙述“创立”与“完善”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隋朝的历史任务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度──废止过时的选官旧制(九品中正制),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央;开始突破门第的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但是隋朝不经常举行考试,录取的人不多,各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尚未形成固定制度。唐朝的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扩充国学规模,扩大考生来源,增加考试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完成这些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另一种是充分利用课文中提供的材料、“阅读分析”,把教学重心放在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影响上,并对科举制度进行具体、客观的评价。例如,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特性,使处于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

第4课时科举制的创立学案

第4课时科举制的创立(总第4课时)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1、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三、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下列哪位皇帝是开殿试之先风的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 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 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科举制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A、隋朝、明朝 B、隋朝、清朝 C、唐朝、明朝 D、唐朝、清朝 5、一位贫穷的读书人想要通过考试凭才华入官场,他的理想最早只能在哪个朝代实现 A、东晋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6、明经考试中的“帖经”试题类型,类似于我们今天哪种题型?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材料分析题 7、假如你武艺高超,要参加武举考试,最有可能是哪个帝王在位时 A唐高祖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8、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

第一讲:认识职业规划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澄清课程需求; 认识到在课程中自己应负的责任和如何投入; 认识到职业规划与自身职业发展的关系,产生投入课程的兴趣。 技能目标: 掌握职业规划的定义; 了解整体课程目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对职业规划课程的需求方向和程度会有很多差异,和学生一起理清课程目的,使他们带着合理的期望上课,是保障学生能够在本课程中获得最大收获的保证。职业规划课程是一门实操课程,需要学生认真投入,课程一开始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建立课堂规则,澄清所负责任,使学生真正能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 教学过程: 一、澄清课堂需求 1. 案例讨论:四年前,刘早被某重点大学调剂录取到他并未填报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由于本科学习强调打基础,因此他对专业的了解不深,既说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反感。大学毕业时,他被保送为另一名牌大学化工反应工程专业的“直博生”。读了一个学期以后,随着对专业了解的深入,刘早渐渐感到这个专业完全不适合他。因为这个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很高,而数学偏偏是他的弱项;该学科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他却长于形象思维。而且他希望自己能够学习与实践结合得更紧密的应用学科。 1) 问题:你有类似的困惑吗?你的困惑是什么?你对课程的期待是什么? 2) 请学生找到其他两位学生,组成三人组,相互介绍姓名、班级、自己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 3) 换组,说同样的内容。 4) 重复第二步。 5) 让至少三名学生到前面介绍自己和刚才谈到的培训需求。 6) 总结: i. 学生的困惑

ii. 学生提出的需求 2. 课程目的介绍讲解 介绍课程目的。回应学生提出的课程期望,澄清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使学生对下面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3. 课程规则制定 讨论:自己需要做什么才能保障课程的有效性(课堂规则应该是什么)? 1) 3 人小组讨论,最好找自己不熟悉的同学。 2) 小组代表发言,用彩笔将发言记录于大白纸上。 3) 总结并和所有学生确认课堂规则。 二、职业规划简介 1. 工作、生涯与职业规划 a) 提问:对“职位”、“工作”、“职业”、“事业”、“生涯”的理解是什么? b) 请几位同学回答 c) 总结:“生涯”≠“工作”,“生涯规划”≠“找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规划的功能在于为生涯设定目标,并找出达成目标所需采取的步骤。 职位(Professional Position):是和分配给个人的一系列具体任务直接相关的。因此,职位和参与工作的个人相对应,有多少参与工作的个人,就有多少个职位。例如,一个足球队需要11 个队员,意味着这个足球队中有11 个职位,而无论这些职位是前锋还是后卫。 工作(Job):是由一系列相似的职位所组成的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例如,一个足球队中有左前锋和右前锋,而它们都是一个工作,即前锋。 职业(Occupation):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一系列相似的服务。例如,运动员是一种职业。 职业生涯(Career):这个概念的含义曾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过很多变化。在70 年代,职业生涯专指个人生活中和工作相关的各个方面。随后,又有很多新的意义被纳入到“职业生涯”的概念中,其中甚至包含了生活中关于个人、集体以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的观点来看,职业生涯就是个人在人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和角色,它们和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相联系,是个人接受培训教育以及职业发 展所形成的结果。从职业发展的过程来看,职业生涯被看成是“在个人的一生中,由于心理、社会、经济、生理及机遇等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工作、职业的发展变化。职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它跨越人的整个一生并涵盖个人的自我概念、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2)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助,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 1、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人生有四大喜事。那么是什么呢?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我们今天就谈谈其中的一件喜事那就是金榜题名时,提到金榜题名时,我们立马就会想到考试,我们每个同学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 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3.小组讨论:科举制的诞生的作用。教师总结科举制与它的本质区别是: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科举制的创立。 过渡: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但却有着重要意义。那么,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完善的?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2.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学生甲: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扩进学舍,增加学员,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学生乙:武则天时,大力提倡科举,举行殿试,不仅有文举还开设武举。 学生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主要考试内容(用多媒体打出板书内容,让学生思路清晰) 进士及第是一种高荣誉,人称“登龙门”。新进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曲江参加国宴,在曲江垂帘观看。高门权贵也云集于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新科进士们附诗抒情、春风得意。 3.看书、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过渡):我们现在学习了这么多,请大家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科举制的影响 由学生讨论后整理得出如下结论 ⑴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A、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 B、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科举制的创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产生的社会原因,提高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产生和完善的情况和影响。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认识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选官制度,影响极为深远。 3.知道科举制是隋唐繁荣的重要因素,理解制度创新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处理方法: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把握故事情节,结合老师呈现的表格讨论、归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思路,并通过表格进行展示,使学生认识到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唐朝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 2.教学难点:科举制的进步意义。 人教版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及教师的点拨讲解,使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能够全面辩证的评价科举制。 三、教学策略 “课前预习—课中自主合作探究—课后拓展提升”教学法。课前下发预习提纲,以故事“祖孙三代赶考记”为主线,将教材整合为为三个教学篇章,完成本课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历史情境,演绎历史过程;展示资料,呈现历史现象;联系现实,培养以古鉴今的能力;学生合作参与、主动探究、交流体验,升华历史情感。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预习提纲;学唱《女驸马》选段,整合教材,设计主要环节。 2.学生: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查找“状元”“进士科”“明经”“殿试”“武举”等历史专有名词,查找与科举制有关的相关材料。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思路】教师才艺展示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戏剧的选取紧扣“状元”一词,通过同学们对“状元”的解释导入课题,水到渠成。 师:演唱《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引出“状元”一词,并要求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解释。从而引出科举制度,导入课题。 2.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1)分组展示,检查预习 【设计思路】出示预习提纲,要求学生分组展示。既是对课前预习效果的检查,又能为接下来的问题探究提供知识依据。 生:分组展示预习成果。 师: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评价。引出《祖孙三代赶考记》的故事,并出示故事背景。 背景:隋唐时期,在洛阳有一小门小户的刘姓家族,靠祖上留下二亩薄田过日子。到了刘进这一代他就想着能通过赶考进入仕途来改变家族的贫穷局面,于是刘进和他的儿子、孙子都为赶考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最终刘进的孙子功成名就,跨进了官府的大门。 (2)故事引领,板块学习 第一板块结合材料寻原因 【设计意图】以刘进父亲的故事设问题情境,结合材料让学生认识到魏晋时按门第选官不利于选拔人才,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利于锻炼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师:为什么要创立科举制呢?出示刘进父亲的故事。 (出示:故事1──刘进父亲怀才不遇。刘进的父亲是541年生人,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学会了许多治国之道。但是他却怀才不遇,一辈子都没能为国家效力。) 师:像刘进的父亲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能为国家效力呢?请同学们看材料── (出示: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在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生结合材料回答) 师:你认为隋文帝还会继续用这种办法选官吗?为什么?(生回答) 师:如果你是隋文帝,你会用什么办法选官?(生回答) 师:隋文帝为改变这种弊端,他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这为科举制的诞生奠定了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第4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本的难点: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时]1时 [型]新授 [教具]地图册、科举制度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 教师可以从简介隋唐以前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才可以做高官,引出文引言中李昂拒绝说情的小故事,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对科举制度学习的兴趣,由此导入新。 三、讲授新: 、介绍隋王朝建立之初,沿袭以前的选官制度,但是两年之后隋文帝就下诏令予以废除。他为什么要废除呢?请学生阅读文正文第一段,自己分析或分组讨论隋文帝废除旧制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旧制对中央政权的不利之处。 2、在学习隋朝创立科举制时,教师可以围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为题,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朝廷得到了什么?进而总结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3、“科举制度的完善”一目,可以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顺序各有侧重地展开学习活动。例如: 探讨国学与科举考试的关系,认识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联为一体。观察《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考点:隋唐的科举制度 1、(2010·聊城学业考试)“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的分析理解能力。“金榜”“寒窗”“名字香”“一举成名”与科举制度相符合。 2、(2010·重庆中考)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朝B.康朝C.明朝D.清朝 【答案】选A。 3、(2010·南京学业考试)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选A。 4、(2010·淮安中考)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选A。 5、(2010·山西中考)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 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 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答案】选A。 6、(2009·湘西中考)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从何时

初三历史预习学案

初三历史预习学案 第2课“贞观之治”学案 【重、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难点:恰当评价唐太宗、武则天 【学习目标】 1、熟记: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 2、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 【知识回顾】1、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分别是何时? 2、隋朝大运河:目的、在位皇帝、一中心、两端点、四河段、作用。 【预习提纲】 预习要求:通读课本,根据提纲在书上标下来,书上没有的内容要写在书上。 一、唐朝的建立: 1、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即祖)、都城。 2、李世民就是,年号。 二、“贞观之治” 1、原因: (1)唐太宗吸取的教训; (2)唐太宗重视,减轻农民的;注意“”; (3)在地方,,减轻人民负担。 (4)唐太宗任用和虚心。他任命和做宰相,重用敢于直言的,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 2、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经济,国力逐步,历史上称 为“”。 三、女皇武则天 1、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的政策,使唐朝 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训练提高】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最适合作为以下哪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的台词() A《汉武大帝》 B《武则天》 C《贞观长歌》D《三国演义》 2、要拍摄一部《大唐名君——李世民》的历史剧,你认为这部历史剧中不该出现的画面是() A他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他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D他鼓励大臣直言自己的过错 3、唐太宗曾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执政时,被他喻为可 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人物是() A姚崇 B魏征 C房玄龄 D杜如晦 4、唐太宗时,面对有人提出的修复长城的建议,他一笑置之曰:“安事劳民。”这说明() A唐朝时北部边境安定,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 B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出现了融合高潮 D唐初军事实力强大,北方少数民族不敢骚扰唐朝边境 5、我国历史上被称作有"贞观遗风"的统治者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6、以下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在关注民生方面有利于直接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我们今天之所以基本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显示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C她继续推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D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8、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9、简述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表现。 10、思考:阅读P8黑体字 (1)这句话的含义是:

初中历史_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追寻根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世界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或者“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这种制度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抓住关键词或关键句子概括材料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说到考试,有的同学是“深恶痛绝”。其实,考试就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办法,我国从西汉时期就有了。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到我国繁荣开放的隋唐时期,探究严格意义上的《科举制的创立》 【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理解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主学习】(边读、边写、边划、边记忆) 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的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3、科举制在唐朝的完善与哪几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的完善做了哪些工作? 【精讲点拨】 (根据课堂需要,精讲点拨部分内容。) 一、了解九品中正制,学习科举制的特点及直接作用: 1、九品中正制的简要内容及局限性:

2、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⑴特点:政府主导;公平竞争;自由报考;公开考试;考试内容丰富;择优取士 ⑵作用:使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选拔官吏的权利由地方转到中央。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选拔官吏的权利由地方转到中央。(直接) 二、科举制的其他影响: 1、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第一单元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课程标准: 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互相促进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本课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 科举制创立和完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用。 教学难点: 科举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和其对中外的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述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温故知新: 1、“开元之治”是何时出现的治世局面?其措施有哪些?(唐玄宗前期;重视人才、注重吏治、提倡节俭) 2、列举唐朝农业中出现的新农具、新技术?(曲辕犁和筒车、水稻育秧移植栽培)手工业中的制瓷中心及艺术珍品?(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商业中的大都市、长安城的布局特点?(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市坊分开) 3、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史之乱)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唐朝杰出的皇帝,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的盛世局面。他们的统治措施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善于用人)那么,你们是否知道,隋唐时期的封建统治者通过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呢?请看视频《谁料皇榜中状元》选段——(引出科举制度)新课讲解: (一)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环节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阅读课文第1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 1、魏晋以来,官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门第高低) 2、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有什么弊端?(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当官,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3、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选官?(考试、开科取士) 环节二:自学展示(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实施评价) 环节三:点拨深化(师生互助,利用多媒体课件深化讲解内容) 1、补充背景材料: 魏晋以来,设立中正官考察人品,把人按人品分为九个等级,得到上品评价的人就可以推荐做高品的官,这叫做“九品中正制”。 后来,高官大户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 于是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是世族就得到好评,祖宗没做过高官就一定得差评,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2、梳理自学问题: 魏晋以来,官员的选拔标准是门第高低,这使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当官,不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选拔。建议统治者可以通过考试、开科取士来选拔人才。 (二)科举制创立的过程 环节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4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以及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讨论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科举制的诞生 ⑴背景:① ② ⑵过程:① ② ⑶意义:① ② 二、科举制的完善 1.最重要的科目: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以、两科最重要。 2.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和 3.完善措施: ⑴唐太宗:① ② ⑵武则天:① ② ⑶唐玄宗:① ② 三、科举制的影响 ① ② ③ 四、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多年,直到 1.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

才被废除。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 11.下列句子中,哪些与科举有关,请把它们找出来。 A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B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C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D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E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F .“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夯实基础】 1. (2009·四川宜宾)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它正式诞生于 ( ) A .隋文帝统治时期 B .隋炀帝统治时期 C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唐玄宗统治时期 2.(2008·淮安)现今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下列皇帝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是 ( )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3.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 ) A .唐末 B .元末 C .明末 D .清末 4.科举制的创立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综合提高】 5.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 ) A .汉代 B .隋代 C .唐代 D .宋代 6.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 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 ) A .参加科举考试 B .辛勤耕作 C .作战立功 D .经商致富 7.(2009·江苏连云港) “十年寒窗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创新应用】 8.(2008·徐州)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 )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三省六部制 9.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10.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在端午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保定《唐摭言》 请回答: (1)上述史料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形成于什么朝代? (2)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职业生涯规划全套教案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重点】1、职业的涵义和职业的特点 2、职业生涯的特点 3、理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1、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关系 2、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第一节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导入』 故事分析:话说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八十层的公寓楼里。一天,他们一起出去郊外爬山。傍晚时分,等他们爬山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那么,顶楼是几楼呢?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八十楼。很恐怖吧。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 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好啊。弟弟,你真聪明呀。”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二十楼,继续往上爬。卸下了沉重了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楼,两人又觉得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四十楼要爬。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六十楼。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教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 教学难点: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历史挂图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培养学生表述和 归纳等方法,积累历史知识。 2、运用插图,训练学生识图、并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 历史史实,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课堂探究 一、导学达标 同学们:每年的六月七、八号是什么日子?那么国家为什么要 实行高考呢?(选拔人才)这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时 候诞生的?谁对它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有什么影响?这就 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释疑 (一)科举制的诞生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科举制度?(通过 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的制度) 2、学生阅读P17内容,思考: (1)隋朝之前,我国怎样选拔官吏呢?你认为这种选官方式好不好?为什么? 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或由高门权贵推荐,才能当高 官。(九品中正制)不好。因为有真才实学但出身寒微的人就没机 会做官了。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2)展示隋炀帝人物图片,设问: a、在他统治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了,他是谁?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时《科举制的创立》精品教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时《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⑵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法:指导预习,问题设置指导课前预习工作: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做好预习工作。第一组:了解隋唐以前我国采取什么选官方法。第二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科举考试究竟怎样考。一个普通读书人怎样才会成为进士。第三组:找出课文中提到哪几位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哪些历史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如岳飞、司马光等。第四组:排练一个短剧小品(1分钟以内)“看榜文”。学法:阅读、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二、教材简析 1、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 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用 2、难点: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 远影响。 三、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科举制的历史知识及这一时期从科举制而入仕的名人 2、图片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唐朝杰出的皇帝,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很好,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的盛世局面。他们的统治措施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善于用人)正确。那么,你们是否知道,隋唐时期的封建统治者通过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呢?(科举制度)不错。也许你们听说过科举制度,但它具体是怎么回事,读书人怎样才能适应它的要求,达到升官入仕的目的。哪一科最重要等等。知道这些的人可能不多,今天我们就专题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二)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设计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张庄中学张海霞 【课前系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的教学内容。 第一个框题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 第二个框题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 第三个框题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在当时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爱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和影响。 难点: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深远影响。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放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情景教学法 (2)小组合作法 (3)启发式教学法 (4)激励教学法 2.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 (2)探究性学习法: (3)史料研习法: (4)联系实际法: 四、教学过程 五个环节: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教师讲解——活动探究——巩固测试——总结收获 (首先告诉同学们本节课将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选出得分最多的状元组。)【导入新课】:播放黄梅戏《女驸马》选段后问学生:戏中的女驸马中了状元,这状元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跟什么制度有关?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底,一起来学习《科举制度的创立》。(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科举制》(目的:让学生初步感知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和过 程,激发学生求知欲。) 2. a.自主学习限时五分钟,让学生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自学教材。 b.小组交流(4—6)人一组 c.展示成果(每组抽取2名同学展示交流成果)。 (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教师讲解】 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和本节的重难点,教师再进行重点深层讲析。 科举制的诞生: 设置三个问题:1.隋之前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 2.为什么在隋朝建立第二年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3.科举制度诞生的历史意义? 科举制的完善: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唐朝三位皇帝的画像,根据他们完善科举制度的情况进行讲解。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武则天设置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对唐朝有什么好处? 动脑筋:你认为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两方面分析,一分为二。 对科举制度的影响我设计了一个清《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历史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到了明清时期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 【活动探究】 为了更好把握了本节的知识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探究题: 活动一:穿越时空 1.如果你穿越时空来到隋朝,你如何成为一名好官? 2.如果你是那里的老百姓,你希望有什么样的考试? 活动二:众说纷纭学习历史要为现实服务,学习了科举制度后,你对现在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有什么建议? 活动三:想一想当今中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从而确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巩固练习达标测试:(设计基础题和拔高题,让学生牢固把握本节的重点知识)知识梳理(找一名学生板书梳理) 说一说通过本节学习有什么收获?(找1-2名同学)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方面。 学习结束根据每组学生的的分情况,评出状元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