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第6章 均质油藏中垂直裂缝井的试井解释20131017

06第6章 均质油藏中垂直裂缝井的试井解释20131017

程时清+刘月田程时清低渗透油藏试井技术新进展

程时清低渗透油藏试井技术新进展 1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技术存在哪些问题? 主要存在四方而试井问题:(1)关井测压时间长,许多试井资料未出现径向流。(2)考虑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与实际油藏存在误差。(3)低孔、特低渗、非均质性严重,汕层砂体的接触具有多样性,现有试井无法回答导数曲线是否能反映储层砂体的小尺度变化。(4)大量产水油井的压力恢复试井曲线异常形状,传统单相流体试井模型认为导数曲线上翘是储层性质变差的表现,现认为是多相流流度变化所致。 应该利用现代试井分析技术,提高试井解释质量以及缩短测试时间、肖省成本。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改善对低渗透油藏的试井资料解释的应用效果,对制定有效的开采措施、减缓汕田的产量递减和制定有效的汕田开发方案有重要意义。 2试井的定义? 试井是以渗流力学为基础的动态测试方法,是指在不同工作制度下测量井底压力和温度等信号的工艺过程以及资料分析。 3低渗透油藏DST测试特点? 测试工具用钻杆(或汕管)下入目的层之后,通过对测试阀的控制实现对地层的地下开关井来达到测试目的。 (1)流动压力随流动(开井)时间的增加而上升(2)流动时间短,汕井真实差能不易确左(3)关井时间短,压力恢复程度低。 4为什么说油气井试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油气井试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严密的测试设计 (2)应用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测试 (3)配合测试进程多次开关井,准确计量产量,并处理好产出的油气 (4)以复杂油气藏为背景的渗流力学理论和方法 (5)以反问题理论为基础的试井解释软件 (6)结合地质、物探、测井、油藏及工艺措施的油藏动静态精细描述 5为什么说试井贯穿于油气田勘探开发全过程? 试井贯穿于油气出勘探开发全过程:(1)勘探井试井;(2)开发准备阶段的试井(产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干扰试井、动储量评估试井);(3)开发中后期的动态分析试井;(4)针对特殊问题的试井。 6变渗透率试井特点及用途? 变渗透率试井主要适用于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变化的储层参数解释。对于无限大储层试井压力曲线,在中、后期不再象常规无限大油藏那样恒等于0.5,而是导数曲线上翘,孔隙介质变形越严重,上翘程度越大。介质变形主要影响曲线的中、后期形态,而对早期纯井储段曲线的特征影响不大。在早期纯井储段,曲线特征与常规油藏的相同,是一条斜率为45°的直线。 主要用于介质变形的油藏,一类是深层髙温髙压汕藏,另一类是低渗透汕藏。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的汕藏主要是胶结砂岩油藏、泥质砂岩油藏和低压低渗油藏的参数解释。 (加)低渗透油藏试井工艺技术?程时淸 (1)环空试井(2)井下关井试井(3)永久式井下监测装宜(4)毛细管试井测试工艺(5)智能井技术(6)连续油管测试系统。

试井分析13

1、试井: 是一种以渗流力学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油井、气井或水井生产动态的测试来研究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生产能力、物理参数,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 2、特种识别曲线: 特种识别曲线:在某一情形或某一流动阶段在某种坐标系(半对数坐标系或直角坐标系)下的独特的曲线,称为“特种识别曲线”。 3、叠加原理: 如果某一线性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是线性的,并且它们都可以分解成若干部分,即分解成若干个定解问题,而这几个定解问题的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相应的线性组合,正好是原来的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那么,这几个定解问题的解相应的线性组合就是原来定解问题的解。4、井筒储集系数: 用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即井筒靠其中原油的压缩等原因储存原油或靠释放井筒中压缩原油的弹性能量等原因排出原油的能力。 5、无限导流性垂直裂缝: 具有一条裂缝,裂缝宽度为0,沿着裂缝没有压力损失。 无量纲量:不具有量纲的量。 井筒储集系数:用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即井筒靠其中原油的压缩等原因储存原油或靠释放井筒中压缩原油的弹性能量等原因排出原油的能力。 干扰试井:是一种多井试井,是在一口井上改变工作制度,以使油层中压力发生变化,在另一口井加入高度压力计测量压力变化的试井方法。 6、表皮效应:在井筒周围有一个很小的环状区域,由于各种原因,其渗透率与油层不相同,当原油从油层流入井筒时,在这里产生一个附加压降,这种现象称为表皮效应。 37、产能试井:改变若干次油井、气井或水井的工作制度,测量在各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量及与之相对应的井底压力,从而确定测试井(或测试层)的产能方程、无阻流量、井底流入动态曲线和合理产量等的方法。 38、常规试井解释方法:以Horner方法为代表的,利用压力特征曲线的直线段斜率或截距反求地层参数的试井方法。 简答题 1、说明使用早期资料画成的特种识别曲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如何纠正? 答:在记录开(关)井时间时有误差,导致使用早期资料画成的特种识别曲线不通过原点。 纠正办法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Δp-t关系曲线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就是时间误差的大小,将直线平移到通过原点,就能将时间误差校正。 2、简述使用无量纲的优点并写出P D、t D、C D的表达式 答:1、由于若干有关的因子已经包含在无因次量的定义之中,所以往往使得关系式变得很简单,因而易于推导、记忆和应用。 2、由于使用的是无因次量,所以导出的公式不受单位制的影响和限制,因而使用更为方便。

测井解释原理

测井解释原理 一: 储集层定义:具有连通孔隙,既能储存油气,又能使油气在一定压差下流动的岩层。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孔隙性(孔隙、洞穴、裂缝) 具有储存油气的孔隙、孔洞和裂缝等空间场所。 (2)渗透性(孔隙连通成渗滤通道) 孔隙、孔洞和裂缝之间必须相互连通,在一定压差下能够形成油气流动的通道。储集层是形成油气层的基本条件,因而储集层是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评价和油气分析的基本对象。储集层的分类 ?按岩性:–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特殊岩性储集层。 ?按孔隙空间结构:–孔隙型储集层、裂缝型储集层和洞穴型储集层、裂缝-孔洞型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 ?1、定义:–由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砂砾岩组成的储集层。 ?2、组成:–矿物碎屑(石英、长石、云母) –岩石碎屑(由母岩类型决定) –胶结物(泥质、钙质、硅质) ?3、特点:–孔隙空间主要是粒间孔隙,孔隙分布均匀,岩性和物性在横向上比较稳定。?4、有关的几个概念 –砂岩:骨架由硅石组成的岩石都称为砂岩。骨架成份主要为SiO 2 –泥岩(Shale):由粘土(Clay)和粉砂组成的岩石。 –砂泥岩剖面:由砂岩和泥岩构成的剖面。 碳酸盐岩储集层 ?1、定义:–由碳酸盐岩石构成的储集层。 ?2、组成:–石灰岩(CaCO 3)、白云岩Ca Mg(CO 3)2)、泥灰岩 ?3、特点:–储集空间复杂 有原生孔隙:分布均匀(如晶间、粒间、鲕状孔隙等) 次生孔隙: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裂缝、溶洞等) –物性变化大:横向纵向都变化大 ?4 、分类 按孔隙结构: ?孔隙型:与碎屑岩储集层类似。 ?裂缝型:孔隙空间以裂缝为主。裂缝数量、形态及分布不均匀,孔隙度、渗透率变化大。?孔洞型:孔隙空间以溶蚀孔洞为主。孔隙度可能较大、但渗透率很小。 ?洞穴型:孔隙空间主要是由于溶蚀作用产生的洞穴。 ?裂缝-孔洞型:裂缝、孔洞同时存在。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类型 砂泥岩储集层的孔隙空间是以沉积时就存在或产生的原生孔隙为主; 碳酸盐岩储集层则以沉积后在成岩后生及表生阶段的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次生孔隙为主。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空间的基本形态有三种:孔隙及吼道、裂缝和洞穴。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类型有:孔隙型、裂缝型、裂缝- 孔隙型、及裂缝- 洞穴型

大港油田-大港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大港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赵平起刘树明芦凤明刘存林周宗良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津大港) 提要:大港油田经过精细油藏描述、调整挖潜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通过深入探索和实践,在有效应用叠前反演开发地震技术、储层层次分析及构型研究技术、相控动态随机建模技术、油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技术、储层非均质性与开采非均质的非耦合性形成的剩余油研究方法、注水砂岩油藏高含水期注采系统调整技术、裂缝性稠油油藏有效改变开发方式技术、改变注入介质污水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实用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精细油藏描述叠前反演储层构型相控动态建模流固耦合剩余油开发对策 一、前言 以陆相沉积储层和复杂断块构造为基本地质特征的大港油田,经过40年的开发,逐步进入了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为基本特点的中后期开发阶段。如何进一步发挥老油田的资源潜能,不断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是油田开发的客观要求和战略需要。关键的技术措施之一就是开展以重建地质模型为核心的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大港油田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已开发油田6亿吨地质储量的精细油藏描述工作,见到较好的实施效果,实现了预期的总体目标。 但对油藏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大港油田非常复杂的多类型断块岩性油藏,在经过精细油藏描述、调整挖潜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隐蔽。经统计,目前大港油田剩余油潜力分布类型及所占比例为:注采井网欠完善的油砂体占34.2%,地质储量控制程度低的油砂体占15.8%,受断层遮挡及微构造高点控制的油砂体剩余油占3.2%,油砂体受储层沉积结构影响,存在注入水波及不到滞留区的剩余油占5.3%,注采井网完善的大油砂体中剩余油占41.5%。如何精细描述和刻画这些已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分布、采取何种有效开发方式提高开发水平;大港油田进一步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已见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二、多学科一体化油藏描述技术方法 1.有效应用叠前反演等开发地震技术预测识别滚动目标,寻求大的发现 港东油田在2003年完成了100平方公里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工作。新成果资料纵向分辨能力明显提高,视主频由25 Hz提高到40 Hz。通过叠前处理等技术的应用达到了提高资料品质、重新认识断裂,重新认识层序结构和分析剩余油分布、发现新油藏的目的。 1作为储层地球物理的一项核心技术,地震反演始终是广大地球物理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传统叠后地震反演可以把界面型的地震资料转换成岩层型的测井剖面,便于进行储层预测。 1作者简介:赵平起,男,1965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现为大港油田公司副总地质师,从事油田管理工作。

现代试井技术在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试井技术在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试井技术对于制定和调整油田开发方案、评价开发措施以及油气藏描述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优点在于有效评价周围油气层边界以及估算控制储量和地层参数,便于计算平均地层压力,同时更准确地对井间连通性进行判断并进行注采平衡分析,是油田开发的“听诊器”。当前,随着低渗透油藏在油田开发中比重的增加,如何根据低渗透储层特点进行测试以满足勘探开发需求就显得非常迫切,基于此,本文就现代试井相关技术在低渗透储层中的应用情况進行分析,探讨了试井分析方法,旨在提升低渗透储层的测试水平。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现代试井技术 引言 试井指的是对油井或气井等进行产量、压力、温度以及取样的测试,试井分析则是对测试参数参照系统理论和模型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油藏信息。对于低渗透储层来说,其喉道以及多孔介质空隙相对较小,有着明显的固液作用,因此在试井分析的过程中就不能应用达西定律。在储层测试的过程中,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如渗透油藏试井测试过程中,压力降落或恢复速度非常慢,试井数据一般只测试到早期段,导致试井解释困难和结果多解性。即使都是低渗透储层,不同类别的低渗透储层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测试结果,对于低渗透储层的测试来说,应当根据储层的不同类别采取针对性的测试工艺技术。 1 低渗透油藏储层特点及渗流特征 1.1 储层的地质特征 不同地区,其储层的地质特征不同,但是纵观我国各个油田储层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储层物性较差,在储层过程中,其沉积物的成熟度以及孔隙度等都相对较低,之外,毛细管压力相对较高,裂缝发育也是储层地质的主要表现之一,最后,其地质类型以非均质为主。 1.2 储层的渗流特征 对于低渗透油藏储层的渗流特征,可分为很多方面,本文将其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认为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典型的非达西流动特征,低渗储能,顾名思义,其渗透作用的空隙管道十分细小,基于这一原因,其吸附滞留层的影响作用就非常突出的表现出来。对于一些渗透率过小的油藏而言,流体的流动性与压力梯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因而,在石油开发过程中,其注水要分为三步走,即为超前注水,同步注水以及滞后注水。其次是和普通的油田不同,由于华北油田岩性的特殊性质,油田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应采用大砂量水力压裂对油层进行改造。在深地层中,水力压裂是导致垂直裂变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不仅如此,水力压变还改变了地层的渗流特征;最后,对于生产流程而言,应采用封闭套管其

_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与发展方向

文章编号:1000-0747(2007)06-0691-05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与发展方向 贾爱林1,郭建林1,2,何东博1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5CB221306) 摘要:精细油藏描述是以剩余油分布研究为核心,以认识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目前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井间储集层分布特征及精细储集层地质模型、开发过程中储集层性质和流体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等。根据对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现状的分析,指出精细油藏描述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储集层沉积学研究、储集层原型地质模型研究、定量地质学研究、层序地层学研究、储集层物性和流体性质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等。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储集层沉积学研究、开展数字化油藏研究、发展多学科协同研究、大力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参10 关键词: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定量研究;原型模型;数字化油藏 中图分类号:T E122 文献标识码:A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in detailed reservoir description JIA Ai-lin1,G UO Jian-lin1,2,H E Do ng-bo1 (1.Research I nstitute o f Petroleum E x ploration&Dev 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100083,China; 2.China University o f Geosciences,Bei jing100083,China) Abstract:Detailed reservo ir de scription is a multidisciplina ry research o f remaining oil,aiming at study ing its distribution and contro l facto rs.T he main contents o f detailed reservo ir desc riptio n include the re ser voir cha racterizatio n and detailed geo lo gical models,the dy namic behavio r of r eser voirs and fluids during the oilfie ld developme nt,and the distributio n o f remaining oil.Based o n the cur rent techno log y situatio n at home and abr oad,this pape r points out tha t its key scientific problem s consist o f reserv oir sedimento log y,reserv oir pro toty pe g eological mo del,quantita tive g eology,sequence stratigr aphy,dy namical pro pe r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 f remaining oil.F inally,the pape r show 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 f detailed reservo ir description which include fine reservo ir sedime nto log y,digitalization rese rvoir,multi-discipline study,and populariza tion and applicatio n o f new techno log ies and theo ries. Key words:detailed reservo ir description;remaining oil;quantitativ e study;proto type mode l;dig italizatio n rese rvoir 精细油藏描述是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对油田挖潜和提高采收率,以搞清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1]。其主要任务是以剩余油分布研究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静态和动态资料,研究油藏范围内井间储集层参数和油藏参数的三维分布,以及水驱过程中储集层参数和流体性质及其分布的动态变化,建立精细的油藏属性定量模型,并通过对水驱油规律、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其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为下一步调整挖潜及三次采油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2]。 1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究现状 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是全球油田开发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自油藏地质师和工程师们集中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从此油藏描述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以用“精细化”来形象地概括。“精”就是要定量化和提高精确度;“细”是描述的内容和尺寸愈来愈细,也就是分辨率要求愈来愈高。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动下,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开始了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向微观、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历程。 1.1精细油藏描述目标与研究内容 精细油藏描述以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核心,充分发挥以地质为主体、多学科一体化研究的优势,综合应用各种静、动态资料,开展储集层和油藏的定量评价,深入研究井间砂体及储集层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表征开发过程中储集层性质及流体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驱油效果和采收率的影响;深入研究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最终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目前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① 691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2007年12月 PET RO L EU M EXP LO RA T IO N A N D DEV ELO PM EN T V o l.34 No.6

现代试井解释方法上机实习题(2016)

现代试井解释方法上机实习题 上机题一某井的压力降落测试数据如表1,其他有关数据如下:q=40+序号/10m3/d,B=1.136,μ=0.8+序号/10mPa.s,r w=0.06m,h=21+序号/10m,φ=0.039+序号/1000。 表1 井的压力下降测试数据 上机题二某井压力恢复数据见表2。其他数据如下:q=25+序号/10m3/d,关井前生产时间t p=24h,h=6+序号/10m,μ=0.9+序号/100mPa.s,B=1.05,φ=0.24-序号/1000,c t=120×10-5MPa-1。

上机题三某油井一口探井,在自喷生产102 小时之后,关井测其恢复压力,数据见表3。关井前流动压力为25.23MPa。其他数据如下:关井前产量q=28+序号/10m3/d,φ=0.24-序号/1000,r w=0.062m,h=20-序号/10m,B=1.2,c t=131.26×10-5MPa-1,μ=3.3 +序号/10mPa.s。 表3 井的压力恢复数据 上机题四某油田压力恢复测试数据见表4。其他有关数据如下:h=7.8+序号/10m,B=1.23,μ=1.6+序号/100mPa.s,φ=0.2-序号/1000,c t=1.16×10-3MPa-1,关井前产量=2.84+序号/10m3/d,r w=0.06m,关井前生产时间t p=24h,关井时刻的井底压力为10 MPa。 上机题五表5所示为我国某油田一口生产井的实测压力恢复数据。该井关井前生产了20.51

h,其前一阶段频繁改变油嘴,但无产量记录,后来比较稳定的产量为257.4m3/d,我们把它作为这一阶段(共12.8 h)的产量;后一阶段生产比较稳定,历时7.63 h,产量为403.2 -序号m3/d。有关参数如下:h=5+序号/10m,B0=1.04 m3 /m3,φ=0.225-序号/1000,μ0=0.44+序号/100mPa.s,c t=2.118×10-3MPa-1,r w=0.08839m。 上机题六表6试均质油藏中一口井的压力降落数据。其他资料如下:q=143.1 -序号m3/d,B=1.20,φ=0.15-序号/1000,μ=1.5 +序号/10mPa.s,c t=1.45×10-3MPa-1,h=16.2+序号/10m ,r w=0.0878m。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要点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水淹层 2、地层压力 3、可动油饱和度 4、泥浆低侵 5、热中子寿命 6、泥质含量 7、声波时差 8、孔隙度 9、一界面 二、填空 1.储集层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地层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岩石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主要与岩石的____________含量有关。 4.声波时差Δt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电阻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 5.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有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中子-伽马测井曲线上,水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______油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在热中子寿命曲线上,油层的热中子寿命______水层的热中子寿命。 7.A2.25M0.5N电极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L=____________。 8.视地层水电阻率定义为Rwa=________,当Rw a≈Rw时,该储层为________层。 9、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曲线为正异常时,井眼泥浆为____________,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_______。 10、地层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积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地层放射 性__________。 11、电极系A2.25M0.5N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_______。 12、套管波幅度_______,一界面胶结_______。 13、在砂泥岩剖面,油层深侧向电阻率_________浅侧向电阻率。 14、裂缝型灰岩地层的声波时差_______致密灰岩的声波时差。 15、微电极曲线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地层因素随地层孔隙度的增大而;岩石电阻率增大系数随地层含油饱和度的增大 而。 17、当Rw小于Rmf时,渗透性砂岩的SP先对泥岩基线出现__________异常。

油藏工程技术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是功不可没的。如今,石 油的开采逐渐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瓶颈,这也给油藏工程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在油藏工程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将众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到了其中。有储层精细描 述技术、储层自动识别技术、多学科油藏描述技术、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油藏数值描述 技术以及油田开发规划方案优化技术。本文主要以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多学科油藏描述技 术为主,介绍它们的应用和发展。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主要内容  精细油藏描述是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对油田挖潜和提高采收率,以搞清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1 ] 。其主要任务是以剩余油分布 研究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静态和动态资料,研究油藏范围内井间储集层参数和油藏参数的三 维分布,以及水驱过程中储集层参数和流体性质及其分布的动态变化,建立精细的油藏属性定 量模型,并通过对水驱油规律、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其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为下一步调整挖潜及三次采油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2 ] 。 发展前景 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是全球油田开发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自油藏地质师和工程师们集中 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从此油藏描述 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以用“精细化”来形象地概括。“精”就是要定量化和提高精确度;“细”是描述的内容和尺寸愈来愈细,也就是分辨率要求愈来愈高。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 动下,精细 油藏描述研究开始了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向微观、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历程。 现状 目前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①井间储集层分布及精细储集层地质 模型; ②开发过程中储集层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 ③开发过程中流体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 ④剩余油分布特征,关键问题是建立精细储集层地质模型,确定剩余油分布特征。 1. 2 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水平 由于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所需解决的具体问题也各有侧重,故形 成的研究技术也各有特点。 在沉积学方面国内外研究水平大致相当,但由于中国油气田以陆相储集层为主,在湖盆沉积 学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沉积学理论和工作方法,并在石油行业制定了油藏描述沉积学 研究规范,在油田开发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在地质学定量研究方面,国内外水平接近,都建立了几个定量地质学与原型模型研究基地,国 外以美国Gyp sy 剖面为代表,国内以滦平扇三角洲和大同辫状河露头为代表,通过定量地质 知识库的建立,为在更精细的尺度上描述和预测储集层的空间分布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板[3 ] 。 在测井技术方面,国外公司在测井系列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占有领先地位,而国内主要是 引进和开发利用国外测井技术。近几年来,国内在利用常规测井解决裂缝问题、进行水淹层 和低电阻率油层解释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4 ] 。 在开发地震技术上,国外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在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处于领先水平,但在预 测精度上仍然存在技术瓶颈,特别是对薄层的预测较难。国内仅部分地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对6m 以下的薄储集层还难以准确预测。 地质建模中的随机算法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外已经建立了一套较成熟的算法体系,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商业性软件,国内则以引进应用为主。

现代试井分析试卷-计算题

计算题 1.某探井压力恢复测试数据如下表 以定产量q=32.749m 3 /d 生产了t p =1300h(小时)。其它有关数据为:油层厚度 h = 8.4 m ;原油粘度 厘泊7.8=μ;孔隙度 p = 0.2; 原油体积系数 B = 1.12;完井半径 r w = 0.1m ;综合压缩系数 C t = 3.824 ×10-5 1/大气压;原油密度 855.0=ρ。在半对数坐标 内画出霍纳曲线,计算流动系数 μ/Kh 。 解:绘制半对数曲线 Δt /(Δt+t p ) 霍纳曲线 在半对数曲线上,可以看出,开始是曲线段,后来呈直线,为求直线的斜率,将直线延长。 斜率:i = 001919 .0005546.0lg 225 .89448.90- =2.653 (大气压/周期) 地 层系数 : 777.302653 .212.1*749.32*9.219.21== = i qB kh μ(厘泊毫达西/m ?) 2.某探井压力恢复测试数据如下表 以定产量q=32.749m 3 /d 生产了t p =1300h(小时)。其它有关数据为:油层厚度 h = 8.4 m ;原油粘度 厘泊7.8=μ;孔隙度 p = 0.2; 原油体积系数 B = 1.12;完井半径 r w = 0.1m ;综合压缩系数 C t = 3.824 ×10-5 1/大气压;原油密度 855.0=ρ。 在半对数坐标内画出霍纳曲线,计 算地层渗透率 K 、表皮系数s 。 解:绘制半对数曲线 Δt /(Δt+t p ) 霍纳曲线 在半对数曲线上,可以看出,开始是曲线段,后来呈直线,为求直线的斜率,将直线延长。 斜率:i = 001919 .0005546.0lg 225 .89448.90- =2.653 (大气压/周期) 地层系数: 777 .302653 .212.1*749.32*9.219.21== =i qB kh μ(厘泊毫达西/m ?) 045.364 .81 * 777.3021)( ==? =h kh k μ μ (毫达西/厘泊) ) (10*136.3) (59.3137.8*045.36)(1达西毫达西-===?=μμ k k 表皮系数s :将直线外推到 1h ) = 94.10 大气压由公式 283.2]092.301.010824.32.0054.36lg 653.2031.7410.94[151.1]092.3lg ) 0()1([151.152=+???-+=?-=-w t w w r C k i t p h p φμ 3.一定产量生产的油井压降测试时的实际数据如下表所示。 油井产量q = 39.25 m 3 /d ,体积系 数 B = 1.136,原油粘度 厘泊8.0=μ,油层厚度h = 21m ,井径 r w = 6cm ,孔隙度 039.0=φ,综合压缩系数 C t = 24.18×10-5 1/大气压。试确定地层渗透率K 。 1、 解:在半对数坐标中,画出p w (t )与lgt 的关系曲线。 确定中期曲线(半对数曲线)的斜率 i ,并计算 μ/Kh 、渗透率和堵塞 系数s 。 i = 251.6-246.75 = 4.85 (大气压/周期) 76 .78.0219.203)(=? =?=h Kh K μμ (毫达西) 答:此井排驱面积内的渗透率是7.76毫达西。 4、一定产量生产的油井压降测试时的实际数据如下表所示。 油井产量q = 39.25 m /d ,体积系数 B = 1.136,原油粘度 厘泊8.0=μ,油层厚度 h = 21m ,井径 r w = 6cm ,孔隙度 039.0=φ,综合压缩系数 C t = 24.18×10-5 1/大气压。试确定油井 排驱体积。 解:在半对数坐标中,画出p w (t )与lgt 的关系曲线。 确定油井排驱范围内的孔隙体积,首先确定图中的直线段斜率 015.01006.2431.245=-=m (大气压/小时) 估算排区范围内的孔隙体积)(1019.51018.24015.0136.175.390417.00417.0355m mC qB v t p ?=????== - 5.求井筒效应常数。环空是放空条件,液面上部气体不对井筒效应常数的计算发生影响。给定资料如下:3/78.0m t o =ρ;套管外径 0.178m ,内径0.157m ;油管外径 0.06m ,内径0.05m 。 解:单位环空体积:)(422油外套内-d d V π=)/(165)06.0157.0(7853 2 2m m -?= Mpa m /10078.00165.032?÷= 6.已知一口井在关井前的稳定产量是q=39.747m 3 /d ,油层厚度 h=21.03m,粘度u=0.8厘泊,原油体 积系数B=1.136。压力恢复资料经过整理得到其斜率为 5.3大气压/周期,请计算出该井的控制面积的流动系数和渗透率。 解:有公式 i qB kh 9.21= μ 可得到流动系数是 厘泊) 毫达西/(57.1863 .5136 .1747.399.219.21m i qB kh ?=??==μ下: 大 /1022.355-?=t C m h 94.146= m r w 1.0= 厘泊 09.0=φ 55.1=B 并且还知道霍纳曲线的斜率为2.77大气压/周期,外推压力236.5。以及圆形油藏曲线上1147.0=DA t 的32.1=F 出地层的渗透率和地层平均压力。解:有公式ih quB k ?= 183.0得:(毫达=达西)5.12(0125.091.14677.255.168.90162.0183.0183.0=????=?=ih quB k 有公式A C ktp t t DA φμ=可得: 12 5 101468.167.8041416.31022.332.009.011160000125.0--?=??????==A C ktp t t DA φμ地层平均压力:91.23432.13 .277 .25.236)(3.2*DA =?-=- =t F i p p (大气压) 8.某油区有一口探井,以150 m 3 /d 生产一段时间后关井进行试井,并得到压力恢复曲线的斜率为0.625Mpa/周期,底下流体体积系数为 1.2,求此井周围的地层的流动系数。 解:m=0.183 kh qu 流动系数 u kh =0.183m q =0.183 6 10*625.0*864002 .1*150=6.1*10 10 - m 3 /(pa*s) 答:流动系数是 6.1*10 10 - m 3 /(pa*s)。 9.已知一口井在关井前的稳定产量3 h=21.03m,粘度u=0.9厘泊,原油体积系数B=1.12。压力恢复资料经过整理得到其斜率为 4.3大气压/周期,请计算出该井的控制面积的流动系数和渗透率。解:有公式 i qB kh 9.21= μ 可得到流动系 数 是 厘毫/(72.2263 .412.1747.399.219.21m i qB kh ?=??= = μ 厘泊)毫达西/(64.1003 .211 72.2261=? =?= h kh k μμ 毫达西5798.99.064.10=?=?= μμ k k 10.已知一口井在关井前的稳定产量是q=41.54m 3/d ,油层厚度h=25.03m,粘度u=1.2厘泊,原油体积系数B=1.15。压力恢复资料经过整理得到其斜率为 4.3大气压/周期,请计算出该井的控制面积的流动系数和渗透率。解:有公式 i qB kh 9.21=μ可得到流动系数是 厘泊)毫达西/(29.2433.415.154.419.219.21m i qB kh ?=??==μ 厘泊) 毫达西/(72.903.25129.2431=?=?=h kh k μμ 毫达西66.112.172.9=?=?=μμk k 11.求井筒效应常数。环空是放空条件,液面上部气体不对井筒效应常数的计算发生影响。给定资料如下:3 /80.0m t o =ρ;套管外径0.2m ,内径0.16m ;油管外径0.08m ,内径0.05m 。解:单位环空体积:)(422油外套内-d d V π = ) /(02048.0)08.016.0(8.0322m m V =-?= C = Mpa m o V /56.21008 .002048.0103 2=?÷=?ρ 12.求井筒效应常数。环空是放空条件,液面上部气体不对井筒效应常数的计算发生影响。给定资料如下: 3/85.0m t o =ρ;套管外 径0.2m ,内径0.15m ;油管外径0.07m ,内径0.05m 。解:单位环空体积:)(4 2 2 油外 套内 -d d V π = ) /(018335.0)07.015.0(85.0322m m V =-?= C = Mpa m o V /2918.21008.0018335.01032=?÷=?ρ 13.求表皮系数。已知污染区渗透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目录 1. 地层泥质含量(Vsh)计算公式................................................ .. (1) 2. 地层孔隙度(υ)计算公式....................................... (4) 3. 地层含水饱和度(Sw)计算.......................................................... (7) 4. 钻井液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 (12) 5. 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方法 (13) 6. 确定a、b、m、n参数 (21) 7. 确定烃参数 (24) 8. 声波测井孔隙度压实校正系数Cp的确定方法 (25) 9. 束缚水饱和度(Swb)计算 (26) 10.粒度中值(Md)的计算方法 (28) 11.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29) 12. 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35) 13. 产水率(Fw) (35) 14. 驱油效率(DOF) (36) 15. 计算每米产油指数(PI) (36) 16. 中子寿命测井的计算公式 (36) 17. 碳氧比(C/O)测井计算公式 (38) 18.油层物理计算公式 (44) 19.地层水的苏林分类法 (48) 20. 毛管压力曲线的换算 (48) 21. 地层压力 (50) 22. 气测录井的图解法 (51) 附录:石油行业单位换算 (53)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 1. 地层泥质含量(Vsh )计算公式 1.1 利用自然伽马(GR )测井资料 1.1.1 常用公式 min max min GR GR GR GR SH --= (1) 式中,SH -自然伽马相对值;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in -纯岩性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1 2 12--= ?GCUR SH GCUR sh V (2) 式中,Vsh -泥质含量,小数; GCUR -与地层年代有关的经验系数,新地层取3.7,老地层取2。 1.1.2 自然伽马进行地层密度和泥质密度校正的公式 o sh o b sh B GR B GR V -?-?= max ρρ (3) 式中,ρb 、ρsh -分别为储层密度值、泥质密度值; Bo -纯地层自然伽马本底数;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的自然伽马值。 1.1.3 对自然伽马考虑了泥质的粉砂成分的统计方法 C SI SI B A GR V b sh +-?-?= 1ρ (4) 式中,SI -泥质的粉砂指数; SI =(ΦNclay -ΦNsh )/ΦNclay (5) (ΦNclay 、ΦNsh 分别为ΦN -ΦD 交会图上粘土点、泥岩点的中子孔隙度) A 、B 、C -经验系数。 1.2 利用自然电位(SP )测井资料

水平井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

水平井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 引言: 通过国内外研究人员实践表明:由于水平井具有单井产量高、穿透度大、泄油面积大、油气储量利用率高及能避开障碍与环境复杂的区域等特点。对于低渗透油藏、薄差储层油藏、储量较小的边际油藏以及稠油油气藏等,水平井压裂是这类油藏最佳的开采方式。最近一段时期,随着学者们的不断研究以及钻井完井等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水平井开发技术成为人们开发低渗透油田的研究重点并被广泛应用。 水平井与垂直井、普通定向井的裂缝起裂机理都有明显区别。水平井自身存在复杂性与特殊性,钻遇地层环境比较复杂,水力裂缝在发生破裂时所需的起裂压力比垂直井的破裂压力高得多,通常会发生裂缝不张开,导致压裂失败。深入研究水平井裂缝起裂机理,找出合理的起裂规律是水平井压裂施工成功前提保障。 第1章水平井井壁上的应力状态 水力压裂时裂缝的形成主要是决定于井壁的应力状态。一般认为:当井壁上出现有一个超过岩石抗拉强度的拉伸应力时,井壁便开始破裂。 1.1 由于地应力所产生的井壁应力 地应力是由地壳岩层的重力场或即上覆地层压力及地质构造应力场所组成的。一般可认为, 地应力中的一个主应力是垂直于地壳表面的,其余两个主应力则是水平的。如果只考虑上覆地层载荷引起的重力作用(即不存在地质构造运动力),且认为地下岩石处于纯弹性状态,可将初始的地应力分解为垂道方向的正主应力σz和两个相等的水平方向的正主应力σx入和σy。 式中 h-底层的埋藏深度; ρ-上覆岩层的平均容重,其理论值可取。00231kg/cm3; μ-岩石的泊松比。

在有些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会出现异常大的侧应力(水平应力) , 井且在通常的情况下三个原地主应力是不相等的。设取压应力的符号为正, 拉应力为负, 三个主应力分别表示为σ1,σ2和σ3 (σ1>σ2>σ3>0) , 根据地质构造形成时的受力特点, 正断层、逆断层和平推断层发育的区域里, 三个主应力的方向是不相同的(图1)。 图1 不同断层发育地区的顶应力分布情况 休伯特考虑到多数岩石的内摩擦角都接近于30°这个事实, 认为在正断层发育地区, 最大主应力σ1等于有效的上覆压力,最小水平主应力σ3最大的可能是等于1/3上覆压力;在逆断层发育的地区,最小主应力σ3等于有效的上覆压力, 而最大水平主应力σ1顶多会等于3倍的上覆压力; 而在平推断层活跃的区域里, 有效的上覆压力则为中一间主应力。 由于地壳中的岩层可视为弹性半无限体, 井壁上的应力状态可简化为平面向题来分析。如果两个水平方向的压缩地应力不相等(设为σ1>σ2> o ),可把井眼看成是在互相垂道的方向上分别作用有σ1和σ2两个压缩外应力的弹性平板中的一个小圆孔(图2 ),孔壁上的应力就相当于井壁上的水平应力。而井壁上的垂直应力分量仍可视为σz=ρh,为上覆岩层的压力。

测井解释

1.测井数据处理常用的原始输入资料有(测井曲线图)、(存放于磁带的数据)、(直接由终端输入的表格数据)和由井场或异地经卫星传送的数据。 2.国外测井公司一般运用(自然伽马曲线)曲线作为深度控制曲线进行深度校正。 3.碎屑岩储集层空隙空间的大小和形状是多样的,按孔隙成因,可将碎屑岩分为粒间空隙、微孔隙和(溶蚀孔隙)、(微裂缝)。 4.对于石油地质和测井来说,有重要意义的粘土矿物只要是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混层粘土矿物。 5.按照产状分类,裂缝可以分为高角度裂缝、(低角度裂缝)和(网状裂缝)。 6.按照成因分类,裂缝可以分为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压溶裂缝)和风化裂缝。 1.Schlumberger公司用户磁带格式是(DLIS) 2.阿特拉斯公司用户磁带格式是(CLS) 3.下列哪一条测井曲线(自然伽马)的平均探测深度约为15CM。 4.下列哪一条测井曲线(岩性-密度测井)的平均探测深度约为5CM。 5.(方解石、白云石)是碳酸盐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6.下列哪种岩石(石膏)的中子孔隙度(%)接近50. 7.对于油基泥浆井,下列哪一种电阻率测井系列(感应测井)比较适用。 8.对于油基泥浆井,下列哪一种测井曲线(自然电位测井)一般不测量。 9.盐水泥浆井中,储层段自然电位曲线一般显示(正幅度差异)。 10.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同时通过岩石时,对其中某一流体测得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1.简述频率交会图的概念。 答:频率交会图就是在x-y平面坐标上,统计绘图井段上各个采样点的A、B两条曲线的数值,落在每个单位网格中的采样点数目(即频率数)的一种直观的数字图形,简称为频率图。 2.简述Z值图的概念。 答:Z值图是在频率交会图基础上引入第三条曲线Z做成的数据图形,Z值图的数字表示同一井段的频率图上、每个单位网格中相应采样点的第三条线Z的平均级别。 3.简述三孔隙度重叠显示可动油气和残余油气的方法原理。 答:由Rt和Rx0曲线按阿尔奇公式或其他饱和度方程得出的Sw和Sx0,可计算地层含水孔隙度Φw和冲洗带含水孔隙度Φx0:Φw=Φ*Sw;Φx0=Φ*Sx0,由Φ、Φx0、Φw三孔隙度曲线重叠,可有效地显示地层的含油性、残余油气和可动油气,即有:含油气孔隙度:Φh=Φ-Φw 残余油气孔隙度:Φhr=Φ-Φx0 可动油气孔隙度:Φhm=Φx0-Φw 因此,Φ与Φx0幅度差代表残余油气,Φx0与Φw幅度差代表可动油气。 4.简述油层水淹后,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响应变化特征。 答:油层水淹后,自然电位基线发生偏移,幅度有可能发生变化。淡水水淹,水淹部位常发生幅度变化(甚至出现正异常),基线偏移。污水水淹,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水矿化度相差不大,自然电位的基线偏移不明显或无偏移。 5.简述油层水淹后,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响应变化特征。 答:淡水水淹,呈U形曲线变化。污水水淹,Rt随Sw的增加而降低。 1.下图为电流通过纯砂岩水层的等效模型。设r0、r ma、r w分别表示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的电阻,试根据串并联院里,推导地层因素F的表达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