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状况与路径_省略_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_程虹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状况与路径_省略_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_程虹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状况与路径_省略_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_程虹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状况与路径_省略_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_程虹

摘要:本文基于CEES 调查数据,全面考察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现状与路径选择。调查分析显示,我国企业转型升级整体状况是:整体绩效趋稳,结构分化明显。突出表现在转型升级绩效、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家精神、增长模式等7个特征性事实方面。据此,加快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应重点选择:形成面向市场的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加快从“速度盈利型模式”向“质量盈利型模式”转变;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以形成人力资本红利;注重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提升。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制定加快“制度型企业家”向“创新型企业家”转型的系列政策;消除政府的“父爱主义”,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大力发展以技能人才为基础的国家人力资源培养体系;促进多元质量信号充分供给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关键词:企业转型升级

路径选择

企业调查数据

一、引言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临三大转变: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①。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更为现实而迫切。所谓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是指通过产业的转行、增长方式的转轨和产品本身的升级等方式(吴家曦、李华燊,2009),最终实现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变的目标。现有文献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较为丰富,胡迟(2010)、殷阿娜、王厚双(2014)从绩效角度评价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现状,蔡昉(2010),张国强等(2011),代谦、别朝霞(2006)等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及结构变化对于转型升级的影响;赵昌文等(2013),邱红、林汉川(2014)以及徐康宁、冯伟(2011)等则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的作用;杨桂菊(2010)、刘德学等(2006)从质量品牌、产品设计和更新速度等产品质量能力领域研究企业的转型升级问题,指出企业要更加注重自我质量品牌的建设,走向价值链的高端;贺小刚等(2005)、中国企业家调查课题组(2015)指出,企业家的能力是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还有学者关注企业转型升级中国际竞争能力的形成(金碚,2011)、绿色转型(林汉川等,2003)、组织管理的创新(孔伟杰,2012)等方面。

现有文献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两个方

面的不足:一是缺乏新常态下最新的企业调查数据,使得研究结论的时效性不够强;二是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转型升级某个要素上,而缺乏对企业转型升级全貌式的研究。由于数据缺乏,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现状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判断,也呈现截然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

基本状况与路径选择

*

——基于570家企业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程

刘三江

罗连发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武汉大学质量院等机构开展的“中国企业—雇员匹配调查”(CEES )。本文得到了201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宏观经济整体和微观产品服务的质量‘双提高’机制研究”(15JZD0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H27F01)和科技部公益性科研专项“我国标准规制及支撑体系研究”(201310202)课题的资助。

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是悲观的,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很高(楼继伟,2010);但也有学者则认为中国经济依然能够保持快速增长,甚至还可以出现8%以上的高速增长(林毅夫,2013)。实际上,这些判断的背后都需要强有力的一手企业调查数据的支撑,才能够真正为政策制定提供坚实的依据。

基于此,本项研究的主题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企业转型升级的最新状况,尤其是在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质量提升、企业家精神等重要方面的现状如何?企业未来如何选择正确的转型升级路径?政府如何根据企业转型升级现状和问题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

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安排是:第二部分对样本企业和数据的说明;第三部分是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特征性事实的描述;第四分部是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样本企业与数据说明

为准确判断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整体状况,武汉大学联合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广东进行了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 )。CEES 于2015年实施,成功地进入570家企业进行调查,获得570份有效的企业问卷,4794份有效的

员工问卷。CEES 将对样本企业进行连续性跟踪调查,形成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动态面板数据,为学术研究提供更为全面而常态性的企业研究数据库。(一)样本企业分布

CEES 样本中型企业和小企业总数为474家,占全部有效样本的84.64%,统计年鉴中上述两类企业

占全部制造业企业的比例为96.41%,相差12.23个

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数量与总体相比略高,其主要原因是对于企业的抽样采取了按就业人数加权抽样的方法,使用这一加权方案的原因是考虑到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就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因而就业人数多的企业将获得更高的抽样比重,因此这一样本结构既符合了企业总体的分布状况,也充分考虑了以转型升级现实问题的关注。

根据统计年鉴对于国有与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等不同注册类型的划分标准。本次调查的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总数为471家,占全部有效样本的85.48%,统计年鉴中上述两类企业占全部制造业企业的比例为94.01%,两者差距不到10%。因而,样本在企业所有制构成方面也较有代表性。

CEES 选择了广东区域,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广东是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实践最早地区。广东在2008年通过了我国最早的促进转型升级省级政策文件,这一指导性文件比全国性的转型升级政策文件早3年;二是经济总量的代表性。广东一直是全国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省份,2014年广东经济总量占全国10.66%、进出口总额占全国25.01%②、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国的16.4%③,均处在全国第一。三是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样本覆盖了广东省13个地级市,这些区域既包含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也涵盖了经济欠发达的粤东和粤西地区,调查

样本具有较好异质性和代表性。(二)数据说明

CEES 突破了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的数据瓶

颈,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新常态下我国内容最全面的制造业企业调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间是在2014年前后。我们对涉及到企业转型升级引用率最高的418篇文献采用的企业数据分析后发现:除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企业调查数据更新到2015年,其他数据库的最近数据信息均与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存在3年

图1企业规模分布

注:企业规模类型划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进行统计。广东省统计年鉴的企业规模分布数据,根据《2014年广东省统计年鉴》12-11“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进行整理。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企业

广东统计年鉴

企业调查

表1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分布

类型

国有与集体企业民营(含外资)企业其他广东省统计年鉴数量315021863910766占比1.35%94.02%4.63%2015年企业调查数量3247148占比

5.81%85.48%8.71%

注:广东省统计年鉴的企业注册类型分布数据,根据《2014年广东省统计年鉴》1-8“按行业和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法人单位数”进行整理。

以上的时间滞后,难以反映当前企业最真实的经营状况。CEES于2015年实施,获得的数据为2013年和2014年两年度的数据,是当前分析我国新常态企业发展现状最新的数据。

为提升企业转型升级调查内容的全面性,在调查内容的设计上,CEES既参照了第三次经济普查等官方调查体系,也参照了现有学术研究机构所主导的企业调查项目(林汉川,2003;吴家曦,2009;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5),调查内容覆盖了企业法人代码、注册类型、控股情况、销售状况、财务状况等全部基本面数据信息。同时,针对企业转型升级问题,CEES全面调查了人力资本、员工技能、企业家基本情况等几类主要影响因素(见表2)。

2.完全入企现场获得调查数据

为确定样本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CEES对于企业的经营状态制定了严格的确定程序:从经济普查数据库拿到企业名单之后,要按其登记的地址到达现场确认,对于任何一家与经济普查信息不一致的企业,要通过询问当地政府或社区确定该企业是停产、破产、搬迁还是发生了变更。对于仍在经营但搬迁或变更名称的企业仍然需要继续调查。在抽样的1000家样本企业中,实际调查的企业为834家,其中已转为非制造业企业或搬迁的企业65家,无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135家,最终确定的正常经营企业样本为634家,样本的识别率为76.1%。全部数据均以直接深入企业现场调查方式获得的一手调查数据。

CEES通过现场调查方法,尤其是在基层的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支持下,极大降低了企业的拒访率。拒访和填写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共计64家,回收有效问卷的企业570家,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9%。远高于同类企业调查,极大降低了样本选择偏误的可能性。

3.首个来自发展中大国的企业—员工匹配调查

匹配调查是国际上企业和劳动力研究最为主

流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的科学价值在于:使得研究

者可以评估一个企业的劳动力、工作、机器的不同

组合,以便深入研究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绩效

(Abowd&Kramarz,1999)。由于匹配调查的难度

很高,完全基于随机抽样的企业—员工匹配调查在

国内外都是一个重大难题,目前仅在美国、法国、挪

威和瑞典等少数发达国家组织实施过。在我国,虽

然大量研究使用了企业和员工匹配性数据指标来

分析企业转型升级等问题(都阳、屈小博,2010;王

燕武等,2012;王万珺等,2015),但基础数据都是对

不同官方统计数据库的匹配,而非一手的现场调查

数据。至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企业

—员工匹配调查数据仍然是空白,这对于发展中国

家的企业和劳动力问题研究造成了巨大的障碍。CEES是首个在发展中大国实施的企业—员工匹配调查,将能够为大量一直存在着争议的重大转型问

题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如发展中国家的融资约

束、出口的生产率悖论等重大问题的研究,都将可

能利用CEES数据而得到更为可靠的结论。

三、转型升级状况与特征性事实

本文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现状的评价,主要从转

型升级的绩效和转型升级的行为两个方面来分析。

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生产或经营

方式的转型,实现更好的企业发展绩效,即在既定

的投入下实现尽可能高的产出。因此,企业的绩效

指标是转型升级评价的基本方面,绩效主要可从投

入和产出两个层面来考察。从投入而言,主要是实

现从依靠要素的数量投入向依靠创新转变,也就是

实现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Krugman,1990;杨汝岱,2015);从产出而言,就是要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向价值链的高端(Gereffi,1994,2005;吴家曦,2009),实现更高的利润水平和增加值。转型升级绩效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要淘汰过剩产能,让“僵尸企业”能够正常地退出市场,提高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利润和增加值、以及企业的市场退出状况等方面来分析企业的转型升级绩效状况。

转型升级的具体行为主要表现为:转行、转轨

表2主要的调查内容设计

调查领域基本情况

生产情况销售情况技术创新质量能力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主要调查内容

地址、注册年份、注册类型、注册变更、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润、中间投入、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纳税情况、财政补贴、税收返还、融资状况、企业一把手基本情况

机器使用情况、机器价值、机器的来源结构、土地使用状况、土地使用成本、生产与研发外包

销售目的地、市场份额、出口状况、出口计价货币

研发人员、研发资金投入、专利状况、专利结构

质量检测设备、质量标准、质量管理方法、质量认证、质量信号、质量品牌、退货率、质量文化与质量战略、质量监管状况

员工数量、员工结构、工资水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参与、工会状况

和升级(吴家曦、李华燊,2009),因此本文还将重点关注影响企业转行、转轨和升级的几个关键因素:一是企业的人力资本形成。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路径就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用高技能劳动力替代低技能劳动力,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都阳,2013)。对于企业人力资本主要采用了3个方面的衡量指标:受教育年限(Schultz,1961;Mankiw,Romer et al.,1992)和劳动力的健康水平(Barro&Lee,1994;杨建芳、龚六堂等,2006),以及劳动者的

技能状况(都阳,2013)。二是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能力,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主要采用了企业的研发人员比重、研发资金的比重(安同良等,2006;)以及专利的数量等方面。三是企业质量能力状况。转型升级还体现为产品本身的升级,即通过品牌、标准等能力的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杨桂菊,2010;吴家曦、李华燊,2009)。根据质量的定义——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产品的品牌和认证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信号(Auriol &Steven,2015),因此本文采用了品牌和认证作为质量能力的衡量指标。四是企业家精神。企业的创新精神,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尤其是企业能否摆脱制度企业家的路径依赖,从作为政府代理人的套利型企业家转变为面向市场的创新型企业家(张维迎,2015),是决定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能否成功的内在因素。本文主要采用的是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新产品的更新速度代表了企业家对于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以及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家的个人特征(年龄、受教育年限)等方面也可成为企业家能力的代理变量(陈传明、孙俊华,2008)。

(一)企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状况

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状况是:整体绩效趋稳,结构分化明显。随着我国经济整体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企业依靠要素投入的规模速度型增长速度趋于终结,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总体增速为3.15%,低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82%。与此同时,企业的整体绩效指标趋稳,具体表现为:企业的利润率稳中趋升,亏损企业比例也稳定在正常水平;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为35.9%,虽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绝对水平整体高于其他学者的估计值,这反映出企业正在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模式进行艰难转变。另一方面,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一是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的趋势明显,尤其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整体退出比重较高;二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倒逼企业从依靠劳动力红利向逐步构建人力资本红利转变;三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明显提升,反映出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四是企业的盈利模式呈现出显著分化,依靠要素数量投入来发展的“速度型盈利模式”式微,在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冲击下也呈现出较大的增速下滑,而依靠质量、品牌和企业家创新等要素的“质量型盈利模式”则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稳定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并不敏感。整体而言我国的目前企业转型升级处在艰难的蜕变期,企业发展绩效出现了结构性下降,但已趋于稳定,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已经较为明显,部分企业主动适应转型升级的趋势,已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而一些仍依赖于传统的规模速度型发展模式的企业,出现较大的经营困难。

(二)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事实

1.企业绩效增速整体下滑但趋于稳定

2014年企业增加值的年度增长率为3.15%,总产值增长率为6.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8.55%。这一数据与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增速较为接近,企业增长速度已经处于个位数增长的水平。可见,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增长速度的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比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增加值的数据,CEES所显示的增加值数据更低。2005~2011年(除2009

图2

企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发生快速下降之外),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8%以上,2012年降至7.53%,2014年仅5.82%④。而最新调查显示企业在2014年的增加值仅为3.15%,远低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82%。二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增加

了中小企业增加值数据后,拉低了整体工业增加值增幅水平。

企业的主要效益指标相对于总量指标而言,较为稳定。其中销售利润率从2013年的4.61%变动为2014年的5.55%,提升了0.94个百分点。这表明,虽然企业增长的速度在下降,但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的推进,企业盈利能力整体趋稳。

企业的亏损率指标也可反映出整体趋稳的状况。2014年调查企业的整体亏损率为12.5%,较2013年下降3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亏损的企业占8.93%。在2014年扭亏为盈的企业比例为6.61%,而由盈转亏的企业为3.57%。因此,企业盈利状况整体较为稳定。

2.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趋于下降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在要素数量投入之外的技术、管理、制度等多种要素对增长的贡献率⑤,是衡量企业效益较为常用的指标。本文采用了较为常见的增长核算方程来测算TFP,计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⑥。

据调查数据的测算,企业TFP贡献率为35.9%,这一测算结果与使用了同样测算方法的其他学者相比整体较为接近,其中与王小鲁等(2009)以及江飞涛等(2014)的结果最为接近,高于周彩云(2012)的15.5%的水平。从TFP变化的趋势来看,本文测算的TFP较上一年下降了6.7个百分点。进一步地考虑TFP的分布,可以发现TFP呈现向左偏移的年度变化趋势(图3)。在类似的测算方法下,其他学者测算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却是处于增长的趋势。这些学者认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的效率改进,以及出口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提升⑦。但这一结论基于的数据是经济未进入新常态的2009年(及之前)的数据,因此其结论与新常态下企业的全要素生

产率数据存在差异。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资源再

配置效应(姚战琪,2009),一方面是劳动力的再配置

效应,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提高了劳动

的边际产出水平;另一方面,是资本要素的再配置效

应,包括外资的进入,国有企业的改革等方面。

进入新常态后,随着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的改变,

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转移的资源配置效应递减;同时

国际市场开放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也不断下降。以

上因素导致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逆转,也促

使企业应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落后企业退出市场的趋势明显

企业在市场上正常退出,是消除过剩产能提高经济

效率的重要途径⑧。对于企业退出市场的判定,主要是

根据企业的注册年份、营业状态等指标,一般以企业注

册代码未出现在当年统计记录中作为退出的标准⑨。CEES在这一方法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即将统计记录中存在,但现场查验已无生产经营活动或企业不存

在的情况,均认定为退出。这一改进使企业市场退出

表3企业的盈利状况

表4TFP及TFP增长率与相关研究文献的比较

图3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年度变化

2014年负利润

2013年负利润

两年均为负利润

2014年工业增加值为负

连续两年工业增加值为负

亏损转为盈利企业

盈利转为亏损企业

总体

12.50%

15.50%

8.93%

17.00%

12.30%

6.61%

3.57%

国有企业

9.09%

12.10%

9.09%

21.20%

9.09%

3.03%

0.00%

民营企业

9.25%

10.70%

5.69%

17.40%

12.50%

4.98%

3.56%

外资企业

17.00%

21.30%

13.20%

15.30%

11.90%

8.09%

3.83%

其他企业

9.09%

27.30%

0.00%

27.30%

27.30%

27.30%

9.09%

来源

CEES

王小鲁、樊纲、刘鹏(2009)

江飞涛等(2014)

周彩云(2012)

测算年份

2013、2014

1999~2007

1980~2012

1978~2009

TFP

35.9%

37.35%

30.58%

15.5%

TFP增长趋势

下降

上升

下降

调查更为贴近真实状况。

数据显示,企业的总体退出率为17.6%,与相关学者测算的17%的退出率水平基本相当⑩。其中,黑色金属冶炼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3个行业企业退出率最高,均达到了40%以上。而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7个行业的企业退出率较低。这反映了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整体退出率较高,而消费品行业退出率较低。

据此判断,我国制造业企业在产业上的转型升级正在发生,依靠要素数量投入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产业大量退出,而能够满足新的消费需求、质量阶梯较长的消费类产业则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这一变化,也反映了新常态下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正在逐步增强,不适应新常态要求的产业以更快的速度退出市场。

4.企业家精神不足阻碍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制度能力为核心的(项国鹏等,2009)企业家精神,即主要是通过外部和内部的制度创新来获得发展的空间。这一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着制度突破的空间,而随着新常态下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制度突破的空间越来越小,原有的企业家精神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阻碍因素。

调查数据从多个方面证明企业家精神难以适应新常态。按企业家不同出生年代划分,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的产品更新周期整体偏高,利润率均则低于其他年代的企业家。而50~60年代的企业家占到了总人数的55.92%,所在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比80.25%,销售收入占比77.82%,占企业家多数的50~60年代出身的企业家群体,在创新能力上整体不足,而这又导致了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低。不同年代企业家在盈利能力上的明显分化,实际上反映出我国企业家目前正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出生于50~60年代的企业家,大部分创业并成长于20世纪80~90年代,由于我国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企业家主要是通过对制度的突破而获得由于制度垄断而带来的“租金”(鲍莫尔,2008)。在这一环境下,政治关联、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所有制背景等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由制度垄断所带来的“租金”收益不断减少,使得“制度企业家”的能力短板就开始突显,导致企业家整体的创新精神出现了短板。

不同年代出生的企业家在技术创新能力上呈现出显著差异,研发强度与企业家的年龄

整体呈递减的趋势(图5),占企业大多数的50

表5不同行业企业退出市场情况

图4

不同年代企业家的产品更新周期和企业利润

总体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样本数76911357277410132967366621242133214252560120352171561退出市场数量135514382133719631171322111320000000退出率17.56%45.45%40.00%42.86%29.63%28.38%30.00%23.08%24.14%28.36%16.67%50.00%17.74%58.33%30.95%15.38%6.25%7.14%4.00%4.00%5.00%1.67%0.00%0.00%0.00%0.00%0.00%0.00%0.00%

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所在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为0.72%和2.15%,而70年代为2.37%,80年代则达到了4.58%。这也更进一步地验证了,早期创业的企业家对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地下降,对于传统的制度创新

仍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虽然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的企业家研发投入比例较高,但其在数量上较少,并不能改变企业整体上仍然是速度型增长模式的事实。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式为规模速度型,这种通过利用政策的以及政治关系的发展方式,为

企业创造了较多的投资与盈利机会 。新常态下,这类

企业的生存危机凸现。判断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以及盈利状况可采用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

益率的能力这一指标 。具体而言,可以用企业投资项

目的内部收益率,或长期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加以衡量。据此,将主营业务收入低于主营业务成本的企业,界定为低盈利能力企业。数据表明,2014年低盈利能力企业有95家,占16.63%,连续两年为低盈利能力企业的数量为69家,占12.08%。这些企业未能有效应对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要求,而出现了生产经营困难,部分

企业需要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或其他特殊政策来维持生存。2014年享受补贴的低盈利能力企业占到了30.28%。其中,低盈利能力的企业占用了73.26%的环保补贴和85.19%的新能源补贴。2014年16.52%的税收返还,给予了低盈利企业。这部分企业经营绩效持续低下,却占用了大量的政府财政资源,是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潜在危机。

5.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的升级

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是相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长而言的,仅有当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不足以抵消劳动成本上升时,企业才将真正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调查显示,企业的平均工资成本增长率为7.7%,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8.1%,两者仅相差0.4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速度正在快速逼近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企业正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

的现实压力。

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驱动了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在教育人力资本方面,制造业企业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82年,分规模、类型来看,大型企业的员工学历略高于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的员工学历高于民营及外资企业。与此同时,企业对于技能型劳动力的使用比重不断增长,技能型劳动力对非技能劳动力

的替代大规模呈现,这在实证上检验了新常态下企业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做出的真实反应。但这种技能替代的行为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大型企业增长幅度最大,达18.58%,但小企业对于技能型劳动力的使用却出现了下降的状况,表明小企业在技能劳动力的使用上呈现较大的障碍。

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与绩效之间存在着

表6低盈利企业对公共财政资源的占用

图6企业平均工资成本与劳动生产率

企业类型

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

小于主营业务成本

两年主营业务收入

小于主营业务成本

数量

比例

16.63%12.08%财政补贴环保73.26%73.25%

新能源85.19%85.19%高新

技术

14.11%13.99%其他

14.25%11.78%总体

30.28%29.68%税收返还

16.52%

12.36%

表7

一线工人中具有职业资质的劳动力占比

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其他企业

总体

2013年6.89%6.81%9.71%

18.83%13.64%3.25%5.20%7.02%2014年8.16%7.68%8.13%

19.93%14.95%3.58%5.36%8.04%占比增长率18.58%12.74%-16.32%

5.82%9.62%9.98%3.03%

14.50%图5不同年代企业家的研发投入与研发强度

图7

企业的受教育年限与利润对数图10一线工人中具有职业资质的

员工占比与利润对数

图8企业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与TFP

图9一线工人中具有职业资质的员

工占比与

TFP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将企业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企业的利润对数以及TFP 作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分析显示,企业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利润的相关系数为0.63(图7),与TFP 的相关系数为0.025(图8)。

将企业人力资本的另一指标“一线工人中具有

职业资质员工占比”与企业的利润对数以及TFP 作相关性分析(图9~图10),同样可以得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进一步分析显示,具有职业资质员工占比高于平均值的企业,在平均利润总额、平均利润率以及

全要素生产率方面优势明显。具体来说,技能员工占比在平均值以上的企业2014年平均利润率高于其他企业0.64个百分点,而全要素生产率为16.34%,高于平均值以下企业39个百分点(表10)。

因而,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于人力资

本要素的使用不断增强,并且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效应。加快从劳动力型制造业向人力资本型制造业转变,是切实利用好我国的人力资本红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6.企业以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投入显著增长

提高技术创新的投入,并进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一直以来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特别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投入的动力进一步增强。调查数据表明,企业整体研发强

度保持了较快增长(表9,不管是研发的资金强度还是人员投入强度均有了不同程度增长。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保持增长,平均研发资金增长了10.48%,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则从2013年的1.65%提升到2014年的1.87%,增长了13.0%,研发人员比重也从2013年的7.15%增长到了2014年的7.63%,提高了6.6%。

从不同类型企业来看,大型和中型企

业的研发投入明显高于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显著高于国有、外资企业。在研发产出上民营企业的平均专利数为43.48,高于平均水平54%,大大领先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因此,在技术创新这

一领域,我国的民营大中型企业的意识更强,技术创新的绩效最为显著。

企业的整体研发投入为1.87%,略高于科技部公布的统计数1.59%,但与德国、日本、韩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虽然在保持增长,但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图11)。

表8员工技能状况与企业绩效

表9企业R&D 强度与R&D 人力投入强度

表10不同类型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状况

员工技

能状况

企业

绩效

平均值以上的企业

平均值以下(或等于)的企业

2014年平均利润率6.22%5.58%

2014年平均利润额(万元)

4031.16

3976.972014年

全要素生产率16.34%-22.43%平均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强度

2013年1392.86万元1.65%7.15%

2014年1538.88万元1.87%7.63%

增长率10.48%13.0%6.6%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其他总体

研发投入(万元)20147566.231033.9571.372297.461692.661425.04929.351529.3620136364.931138.9364.252363.641504.341288.01786.971384.21

研发强度20142.15%3.26%0.35%1.72%4.75%1.22%2.21%1.87%20131.33%3.75%0.24%2.13%5.82%0.68%2.06%1.65%

平均专利数95.694.393.2213.1443.4814.6215.1928.15

7.“速度型盈利模式”和“质量型盈利型模式”企业分化明显

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在盈利模式上截然不同的企业,一类是速度盈利型企业,即高度依赖于宏观GDP 增速的盈利模式;另一类是质量盈利型模式企业,即主要是依靠内生能力尤其是质量提升而较少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增长模式。在新常态下,这两类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速度盈利型企业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冲击较大,而质量盈利型企业所受的冲击较小。

具有质量优势的企业能够形成更为稳定的市场需求,进而更能有效地抵御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选取区域的GDP 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动来代表地区经济的波动情况,可得到企业绩效对于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

回归结果表明(表11),无品牌企业对宏观经济的波动较为敏感,区域的GDP 增长率对于销售额对数显著为负,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于有品牌的企业而言,区域的GDP 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率和消费品零售总额

均不显著。品牌能够使得企业形成较好的需求刚性,并不会随着外部需求的波动而显著下降,而无品牌的企业的销售额显著地受到外部需求的影响,甚至可能在经济的上升周期中被更高质量的需求所替代。企业的利润回归结果显示,区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无品牌企业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对于有品牌企业而言则不显著。这一分析表明,新常态的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了“质量盈利型模式”的优势明显。

四、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以上特征性事实证明,在新常态下企业的转型升级既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退出风险加剧等重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人力资本红利释放、质量效应不断显现等重要机遇。改变原有发展模式,积极适应新常态的宏观环境变化,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路径选择。据此,本文进一步地提出企业转型升级的4个主要路径。

(一)企业家精神要从“制度企业家”向“创新企业家”转型

调查数据从各个方面表明,我国的企业家群体整体上陷入了创新能力的低谷,其根本原因是对于“制度型企业家”精神的路径依赖。因而,形成新常态下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即要实现从“制度型企业家”向“创新型企业家”的根本转变。

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绩效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分别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TFP 自然对数值作为被解释变量,

以企业家人力资本、工作经验、创新精神等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解释变量,可以测算出企业家精神变量

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弹性系数 。回归结果表明,

企业家精神的不足对于当前企业经营绩效下降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控制了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以及企业的特征变量以后,企业家工作年限的效应是显著为负的,企业家的经验不仅没有促进企业发展,反而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这表明,企业家对于原有企业家精神的路径依赖,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并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了负效应。加入平方项以后,可以得到企业家工作年限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倒U 型曲线关系,经营绩效最差的工作年限出

表11宏观经济指标对企业绩效指标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固定资产净值就业人数区域GDP 增长率区域固定投资增速区域消费增长率

Constant

Observations

R-squared

销售额对数

无品牌0.512***(12.672)0.542***(10.519)-8.982*(-1.722)0.111(0.146)3.755**(1.978)2.021***(4.883)1860.882有品牌0.542***(18.243)0.537***(11.707)-1.124(-0.286)0.0398(0.066)0.219(0.133)1.655***(4.719)2850.856

利润对数

无品牌0.453***(4.536)0.466***(3.522)-9.520(-0.776)-0.0084(-0.005)8.280*(1.777)-1.042(-1.082)1560.550有品牌0.430***(7.720)0.624***(7.217)

-6.091(-0.802)

0.946(0.809)0.474(0.150)-0.979(-1.489)2490.614

图11企业R&D 强度横向对比

现在30年左右,即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创业于80年代末的企业家处于创新能力的底谷。这一企业家群体,主要是依靠突破政策的“制度型企业家”(程虹,2016),而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突破空间已经日趋狭小,大规模市场空白需求也不复存在,“制度型企业家”难以适应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同时,由于这一企业家群体所经营的企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企业家能力的不足,对于转型升级的整体进程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转型升级首要的路径,就是企业家本身的转型,使得“制度型企业家”转型为具有内生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家”,减少对于政府宏观政策的依赖性,加快形成真正面向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的动能。

(二)盈利模式要从速度型盈利模式向质量型盈利模式转变

具有质量通力的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要显著地高于其他企业,因而依靠低成本的要素投入和大规模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再具有优势。因而,企业转型升级的另一路径,就是要加快从速度型盈利模式向质量型盈利模式的转变。

在控制了企业的其他特征变量以后,拥有自主品牌可使企业的利润提升28.2%,可使劳动生产率提升21.5%。此外,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对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其本身就是不断减少生产过程出错、降低产品召回风险的过程,从而可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高质量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溢价能力(Shapiro,1983;Antonia?des,2015),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时代”进入到“质量时代”(程虹,2014),市场对于产品质量的需求不断提升,消费者有意愿并有能力为更高质量的产品进行支付,这种质量的溢价具有转化为市场收益的条件,因而产品质量成为提升企业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

产品质量的进步还具有提升工资水平,并进而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的反馈机制,从而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Saviotti&Pyka,2013),企业可以在一个较为成熟的技术领域内,通过改进产品的功能、种类和服务等方面,来实现更高的市场价值,进而实现更高的要素投入产出效率,也就是实现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程虹等,2014)。质量能力能够显著的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绩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于质量的需求不断释放,同时企业在质量品牌、信用认证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质量的溢价开始显现。

(三)要素投入要从劳动力数量向人力资本升级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企业的现实压力在于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的速度领先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面对不可逆转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企业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来对冲。提升劳动生产率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尤其是要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回归结果表明,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对企业的利润和劳动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效应。受教育年限每提升1年,可以使利润提升31.4%,劳动生产率提升28.7%。此外,企业职业技能型员工比重对于利

表12品牌对于企业的利润、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的回归

固定资产净值

就业人数

企业成立年限

是否具有自主品牌(有=1)

行业虚拟变量

地区虚拟变量Constant

Observations

R-squared 利润对数

0.306

(6.734)

0.672

(9.107)

0.0110

(0.822)

0.282

(2.158)

控制

控制

-0.109

(-0.154)

384

0.659

劳动生产率对数

0.158

(3.667)

-0.187

(-2.556)

0.0169

(1.314)

0.215

(1.666)

控制

控制

1.217

(1.660)

384

0.240

市场占有率

0.0364

(1.146)

0.092

(1.819)

-0.00896

(-0.942)

0.301

(2.306)

控制

控制

398

注:市场占有率为序数统计量,1代表小于1%,2代表1~10%,3代表11~50%,4代表51~100%,其回归结果采用序数统计量Or?dered-probit方法得到。

表13人力资本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回归结果

被解释变量

固定资产净值

就业人数

企业成立年限

企业平均受教育年限企业技能员工比例

员工通过职业资质认证行业虚拟变量

地区虚拟变量Constant Observations

R-squared

利润

对数

0.290

(6.532)

0.702

(9.759)

0.0125

(0.946)

0.314***

(4.023)

控制

控制

-3.361

(-3.000)

387

0.673

劳动生产

率对数

0.153

(3.494)

-0.166

(-2.264)

0.0155

(1.210)

0.287***

(3.621)

-1.662

(-1.428)

389

0.267

利润

对数

0.458***

(25.840)

0.547***

(19.991)

0.954***

(7.700)

0.292***

(3.886)

-1.506***

(-13.007)

2,726

0.610

劳动生产

率对数

0.464***

(26.628)

-0.479***

(-17.875)

0.337***

(2.808)

0.192***

(2.687)

控制

控制

0.392***

(3.484)

2,879

0.221

润和劳动生产率均有显著为正的效应。

人力资本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绩效的显著性影响表明,通过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从而对冲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长期以来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不断地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劳动技能的掌握等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行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直接地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升(赖明勇、张新等,2005),同时人力资本的提升还能够产生外部效应,提升技术吸收能力,可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代谦、别朝霞,2006)。因而进一步地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是企业应继续坚持的一个重要策略。

(四)增长模式要从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轨

虽然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是面对转型升级的压力,大多数企业采取了提高研发支出的行为,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产出和利润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将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和研究支出对于企业绩效进行回归(表14),可以得出:研发支出对于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利润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虽然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技术创新仍然具有较高的边际产出,提高自主的研发能力是企业应对新常态、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出路。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了一个最新的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数据,对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现状进行了全貌式的研究。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企业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性事实是:企业整体已经

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了中低速的增长阶段,依靠大规模的低成本的要素数量投入所驱动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但企业的总体效益指标趋于稳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衡量指标出现了小幅下降趋势,反映出企业在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面临着瓶颈;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实压力,企业正在进行着多个方面转型升级的行为调整,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对于技能型劳动力的使用快速增长,企业对于技术研发投入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质量盈利型模式的优势明显,成为企业的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同时,企业的转型升级也面临着大量约束条件,最大的约束就是企业家精神难以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制度型企业家精神仍然占据主导,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发育不足。大量企业仍然处于速度型盈利模式,对于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依赖性仍然较强。

基于调查结论,本文提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是:一是要实现从“制度型企业家”向“创新型企业家”的根本转变,消除对于制度寻租的依赖,更多地形成面向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这是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最为重要的前提;二是盈利模式要从“速度盈利型模式”向“质量盈利型模式”的转变,走质量竞争型道路,着力提升企业的质量品牌能力;三是要加快形成企业的人力资本红利,尤其是要注重对于技能型劳动力的使用和培养,以支撑质量盈利型增长模式;四是要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形成原创技术为主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政策桎梏,阻碍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政策改革是企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的重要前提。结合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本文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将“制度型企业家”向“创新型企业家”转变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立足点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而企业创新活力得以释放的前提又依赖于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当前大量企业经营绩效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家创新能力的不足,而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又在于对“制度型企业家”这一类企业家精神的路径依赖。一定比例的企业家仍然将企业的发展寄希望于政府的支持、宏观环境的改善,而

表14资本劳动比与研发支出对企业绩效的回归

被解释变量企业存续时间资本劳动比研发支出对数Constant 行业虚拟变量Observations R-squared 工业总产值对数

0.0215**

(2.105)

0.00163***

(3.268)

0.865***

(20.583)

7.164***

(15.531)

控制

468

0.601

利润对数

0.0133

(0.990)

0.00105

(1.616)

0.899***

(16.573)

3.867***

(6.646)

控制

402

0.544

不是有效地进行市场价值创造,这将导致企业家精神的萎缩和衰退。为让企业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政府应制定有利于企业家转型的系列支持政策。首先,形成市场对于创新型企业家进行有效选择的机制。激发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创新活力,必须改革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发挥市场在科技项目选择、资金分配、人才投入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根据科技创新的成果和效益进行事后奖励。减少政府对于企业的补贴投入,主要通过减税或免税方式鼓励企业创新。其次是要引导企业培养第二代企业家,针对目前一代企业家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增加对“二代”企业家为主体的教育培训的公共投入,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组织“创二代”的培训,有意识地加强“创二代”的培养,提升其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三是着力打造有利于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条件,对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民营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行为采取所得税减免的优惠;将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引进纳入专项人才计划,并在社保、医保、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平等的待遇。

(二)消除政府的“父爱主义”,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市场

企业的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就是一些绩效不高的企业,尤其是已无任何市场盈利能力的“僵尸企业”不能正常退出,以及企业家对于速度型模式的持续性依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又在于,各级政府制定的经济增长指标对于企业的约束,且这种经济增长指标在下一层级的政府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层层加码”现象(周黎安等,2015)。由于经济的增速目标对于地方官员的晋升具有直接联系,因而地方政府将这一目标层层分解至企业,通过补贴、税收返还、贷款等方式维持企业生存。这一经济发展的外部机制导致当前企业不能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约束条件。建议加快取消政府对于企业的“父爱主义”,让无竞争能力的企业能够正常地从市场退出,政府做好社会公共服务,缓解企业退出市场所导致的社会经济增长风险。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降低GDP对于地方经济考核的权重,更不能将经济增长目标用于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有清除地方政府对于增长速度的追求,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企业对于速度盈利型模式的依赖性,促进落后产能顺利退出市场,让企业的生产行为能够真正按照市场需求来调整。

(三)大力发展以技能人才为基础的国家人力资本培养体系

提高劳动者技能的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途径。通过公共政策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的水平,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真正形成人力资本红利,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首先是要高度重视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将其作为我国人力资本建设的基础。建议将大城市的落户条件进一步放宽为全日制大专学历及以上应届生以及重点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提高技能型工作岗位的社会吸引力。对于优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在所得税、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完善市场主导的职业资质认定机制。清理各类不必要的政府对于劳动者技能的资质认定和收费,同时要清理各类依靠政府行政力量而进行技能培训、资质认定的社会组织,对不涉及安全性的资质认定以及水平性的资质认定应交由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第三方来自主评定,提高职业技术资质的含金量。调整高等教育投入结构,加快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促进一批本科型院校转变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减少研究型大学数量,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将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生均投入提升到普通高校同等的水平。职业技术教育的学费全部由政府公共财政负担,改变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论文主导的评价体系,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职称评价体系。

(四)加快有利于优质优价的多元质量信号充分供给的制度建设

虽然质量盈利型企业发展的优势明显,但是真正将质量提升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企业并不是企业自发而普遍的行为。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优质优价”的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特别是面向消费者定位的质量信号多元供给机制不健全。建议参照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类似于TEST(测试)、Consumer Report(消费者报告)等社会第三方的产品比较试验机构,向消费者提供专业而权威的产品质量信息。这一类机

构以团体标准作为比较测试的依据,并向社会公布比较测试结果,通过面向消费者的商品比较试验信息提供,降低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还能够促进企业形成提升质量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加快落实标准化体制的改革要求,将团体标准作为我国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企业直接在产品标识中标明所采用的团体标准。通过质量信息的多元化供给,区分不同产品的质量水平,从而推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的形成,加快企业从“速度盈利型模式”向“质量盈利型模式”的转变。大量减少政府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直接监督,加快建立起内部人举报的“吹哨人”制度,对企业的质量生产行为形成真正的威慑。尤其是要加强迅猛发展的网络购物平台的质量信息披露,建立面向网络购物的内部吹哨人和第三方质量信息提供机构,有效提升网络购物渠道的产品质量水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宏观质量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责任编辑:尚增健)

注释

①引自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APEC峰会上对新常态的论述,资料来源于新华网:https://www.doczj.com/doc/2410732679.html,/politics/2014-11/10/c_127195118.htm。

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s://www.doczj.com/doc/2410732679.html,/easyquery. htm?cn=C01。

③根据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公报和广东省第三次经济普查公报的数据计算得出。

④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开数据计算而得,https://www.doczj.com/doc/2410732679.html,/easyquery.htm?cn=C01&zb=A0201&sj= 2014。

⑤参见鲁晓东、连玉君(2012)。

⑥参见鲁晓东、连玉君(2012)。回归方程中,被解释变量为工业增加值对数,解释变量为固定资产投资对数,劳动力数量对数,企业成立年限,同时控制了行业固定效应和区域固定效应。

⑦如杨汝岱(2015)。

⑧参见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2003)。

⑨参见马弘、乔雪、徐嫄(2012)。

⑩参见毛其淋、盛斌(2013)。

参见谢琳、李孔岳、周影辉(2012)。

参见迈克尔·波特(1997)。

数据来源:中国的统计数据来自于科学技术部创新发展司,2015年《科技统计报告》第12期,全国平均水平为2014年。其他国家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2014年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报告期为2013年。中国和美国的数据分别是将研发总投入减去政府投入部分计算而得。

限于篇幅,具体的回归结果未在文中显示,感兴趣的读者可联系作者索取。

参考文献

(1)安同良、施浩、Ludovico等:《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2)鲍莫尔:《好的资本主义,坏的资本主义以及增长与繁荣的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8年。

(3)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4)陈传明、孙俊华:《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多元化战略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5期。

(5)程虹:《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时代”转向“质量时代”》,《宏观质量研究》,2014年第4期。

(6)程虹、宋菲菲:《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绩效的下降: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解释——来自2015年广东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经验证据》,《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7)代谦、别朝霞:《人力资本、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世界经济》,2006年第11期。

(8)都阳,屈小博:《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劳动力成本——基于珠三角地区外向型制造业企业的调查与分析》,《经济与管理评论》,2010年第3期。

(9)都阳:《制造业企业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反应:基于微观数据的观察》,《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10)贺小刚、李新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11)胡迟:《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以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为例》,载《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65期。

(12)江飞涛、武鹏、李晓萍:《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5期。

(13)金碚:《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7期。

(14)金京、戴翔、张二震:《全球要素分工背景下的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11期。

(15)孔伟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9期。

(16)赖明勇、张新、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研究开发与技术外溢》,《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7)林汉川、夏敏仁、何杰等:《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北京、辽宁、江苏、浙江、湖北、广东、云南问卷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8)林毅夫:《中国经济时局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第9期。

(19)刘德学、苏桂富:《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国际商务》,2006年第6期。

(20)楼继伟:《中国经济的未来15年:风险,动力和政策挑战》,《比较》,2010年第6期。

(21)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经济学(季刊)》,2012年1月。

(22)马弘、乔雪、徐嫄:《中国的就业创造与消失:来自制造业1998~2007的证据》,《经济研究》,网站工作论文WP243,2012年。

(23)毛其淋、盛斌:《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入退出与生产

率动态演化》,《经济研究》,2013年第9期。

(24)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

(25)邱红、林汉川:《全球价值链、企业能力与转型升级——基于我国珠三角地区纺织企业的研究》,《经济管理》,

2014年第8期。

(26)王万珺、沈坤荣、叶林祥:《工资、生产效率与企业出口——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分析》,《财经研究》,2015年第7期。

(27)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28)王燕武、李文博、李晓静:《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统计研究》,2012年第10期。

(29)吴家曦、李华燊:《浙江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管理世界》,2009年第8期。

(30)项国鹏、李武杰、肖建忠:《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制度能力:中国企业家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管理世界》,2009年第11期。

(31)徐康宁、冯伟:《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1期。

(32)谢琳、李孔岳、周影辉:《政治资本、人力资本与行政垄断行业进入——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9期。

(33)杨桂菊:《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基于3家本土企业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6期。

(34)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35)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

(36)姚战琪:《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37)殷德生、范剑勇:《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进展——理论综述与政策含义》,《宏观质量研究》,2014年第1期。

(38)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0期。

(39)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经济转型中的企业退出机制——关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项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40)张维迎:《企业家4.0"要从套利型转向创新型》,《企业观察家》,2015年第10期。

(41)赵昌文、许召元:《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管理世界》,2013年第4期。

(42)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新常态下的企业创新:现状,问题与对策——2015·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管理世界》,2015年第6期。

(43)周彩云:《要素积累、TFP、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增长源泉分析》,《西北人口》,2012年第5期。

(44)周黎安、刘冲、厉行等:《“层层加码”与官员激励》,《世界经济文汇》,2015年第1期。

(45)Abowd John M.and Francis Kramarz,1999,The Analy?sis of Labor Markets Using Mathed Employer-Employee Data,pp.2629~2710.

(46)Antoniades,A.,2015:“Heterogeneous Firms,Quality, and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95,pp.263~273.

(47)Auriol,E.and S.G.Schilizzi,2015,“Quality Signaling through Certif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8)Barro,R.J.and J.Lee,1994,“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Elsevier,Vol.40,pp.1~46.

(49)Gary Gereffi,Miguel Korzeniewicz,1994,“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

(50)Gereffi,G.,J.Humphrey and T.Sturgeon,2005,“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Vol.12(1),pp.78~104.

(51)Krugman,P.,1994,“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New York,Vol.73,pp.62.

(52)Mankiw,N.G.and D.N.WEIL,1992,“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7,pp.407~437.

(53)Romer,Paul M.,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vol.98(5),pp.71~102.

(54)Saviotti,P.P.and A.Pyka,2013,“From Necessities to Imaginary Worlds:Structural Change,Product 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Vol.80(8),pp.1499~1512.

(55)Schultz,T.W.,1961,“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p.1~17.

(56)Shapiro,C.,1983,“Premiums for High Quality Prod?ucts as Returns to Reputation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pp.659~679.

启事:“中国经济社会调查分析”栏目旨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经历深刻

转变的历史阶段,直面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焦

点,经世致用解决社会问题,积微成著服务学

术发展。

本栏目将重点关注具有以下特点的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一是具有独家数据来源的,

对中国经济社会状况进行的大样本、广范围的

面上调查数据;二是具有规范的调查和研究方

法,能够深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变化的现状、

特点及制度成因;三是具有较强的政策研究意

识,能够发现理论分析的政策意义并给出贴近

实际的解释。欢迎投稿!来稿请注明通讯作

者,并附联系邮箱。

作者投稿请直接登陆管理世界网站投稿。本刊没有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为本刊

组稿。

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精华版) 2009年

目录 研究背景及方法 (1) 报告摘要 (2) 报告正文 (3) 1.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整体阻碍 (3) 1) 五成以上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阻碍不大 (3) 2) 五成以上中小企业预测09年营业额将增加 (3) 3)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4) 4) 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阻碍 (4) 5) 金融危机对不同营业额企业的阻碍 (5) 2. 金融危机对已开展搜索营销的中小企业推广方式的阻碍.. 6 1) 已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9成企业打算增加或保持 搜索引擎推广方式 (6) 2) 受金融危机阻碍专门大的企业中,8成企业打算增加或保 持搜索引擎推广方式 (6) 3) 打算增加搜索引擎营销投入的企业中,多数企业的投入增 幅较大 (7)

4) 受金融危机阻碍专门大的企业中,13.7%对搜索推广投入 增幅达51% (7)

?研究背景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和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什么阻碍?面临金融危机,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将会如何样调整自己的市场营销投放打算? 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为几十万企业提供搜索营销服务的百度公司,对全国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大型调研活动,跟踪业界动态,描绘危机下的企业格局,揭示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生存现状和应对策略选择,形成了此报告,为宽敞中小企业的从业者、政策制定者、产业研究者以及其他关注经济进展和企业生存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1. 分析方法 本次对中小企业的调查采纳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严格把关,多次进行细致的人工筛选,保证其信度和效度。最后通过专业统计分析平台进行数据清理和分析,并依照数据结果和相关资料做出相应的推断和预测。 2. 样本讲明 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3554份,来自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包括服务业、机械制造业、数码电子、化工制造、五金机电、零售、礼品工艺品、食品饮料在内的数十个行业,超过九成的被访者为企业营销业务的决策人,或有部分决策权者。

企业上市融资方案

风险投资与海外上市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私人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国内企业在美上市的一般程序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 稀有资源" ,所谓" 壳" 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上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 壳" 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所谓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 壳" 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所以“壳”是指有股票上市但没有业务的公司。美国有很多上市公司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业务,如高科技公司因为技术跟不上潮流而停业,开矿公司因储备不足或产品价格低而放弃,制造业因工资太高、竞争无力而停工的。但这些公司仍保持上市的资格。“借壳”指收购这类公司,与之合并成为美国的上市公司。 “借壳”上市选择个“好壳”很关键,首先壳公司必须“干净”,公司可以没有资产,没有业务,但不能有债务与法律诉讼,也不能有违反证券法的问题。另外壳公司的上市资格必须保持完整,包括根据美证监局的要求,按时申报财务与业务情况。最后壳公司要有足够的“大众股份”和“大众股东”,合并后交易才能活跃。所谓“大众股东”是指壳公司最初上市时购买发行股票的股东。 在美国发行或出售证券,均须遵守美国联邦证券法律和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1933 年证券法和1934 年证券交易法。证券法和相关立法的目的是保证发行公司将披露有关其经营的所有实质性信息,从而向可能的投资人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公司能准确地分析投资于该公司所具有的潜在风险和收益。 在美国发行证券必须按证券法向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简称" 证管会" )注册。除非按规定可免于注册,或在国外交易的证券满足一定的条件,上市才不必经过注册。 为在美国向公众发行和出售证券,证券发行公司须向证管会报送注册报告书。证管会主要审查注册报告书中所披露的信息是否成分和准确。证管会官员有权要求发行公司修改注册报告书。一旦注册报告书被宣布有效,证券便可以按照注册报告书所描绘的方式出售。 美国有三大主要的证券交易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此外,也有针对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设立的电子柜台市场OTCBB ,OTCBB 是由纳斯达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统,众多公司的股票先在此系统上市,获得最初的发展资金,通过一段时间的扩张积累,达到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挂牌要求后升级到这些市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只要净资产到400 万美元,年税后利润超过75 万美元或市值达5000 万美元,股东在300 人以上,股价达到每股4 美元的,便可直接升入纳斯达克小资本市场。净资产到600 万美元以上,毛利达到100 万美元以上的公司股票还可直接升入纳斯达克市场。因此OTCBB 又被为纳斯达克的预备市场。 与纳斯达克相比,OTCBB 以门槛低而取胜,它对企业基本没有规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3 名以上的做市商愿证券做市,企业股票就可以在OTCBB 上流通了。也就是说到OTCBB 上市本身是很简单的:要有一赚钱的概念与一好的商业计划就足够了。 买壳上市是美国自1934 年开始实行的一种简捷的合法上市方法,上市成本低,时间快,而且欲上市企业采取此途径可以100 %保证获得上市,避免了直接上市的高昂费用与上市流产的风险。因此目前采取借壳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去年借壳上市的企业比前年增加了三倍。

浅论公司上市的利弊

章晓洪浅谈公司上市的利弊 上市已经成为了许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捷径,一间少人问津的企业,通过上市可以迅速发展为世界顶尖的国际公司。章晓洪认为公司上市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国内的知名律师章晓洪对于公司上市的利弊进一步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上市对于公司的好处。章晓洪总归为五点: 1.可使公司得到稳定的和长期的资本性资金 当今的现状,章晓洪认为,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融资困难是常见的事情,存在严重的“麦克米伦缺口”( Macmillan Gap),这也是小企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世行国际金融公司对我国私营公司的研究表明,约50%—60%的发展资金都来源于自有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金融机构贷款仅占20%左右,其中还包含了信用社大款,而公司外部股权融资和债券所占比例不到1%。章晓洪谈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03年上半年,国内中小企业的股票融资只占其融资的1.3%。章晓洪提到,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直接融资,一来可以可以获得长期和稳定的资本性资金,二来可以盖上企业的资本结构,分散企业风险,缓解等间接融资的风险积累。倘若上市的中小企业业绩变现不错,还可通过增股,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实现持续融资。章晓洪认为万科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万科在1998年首次上市融资后,通过5次再融资筹集了31亿元的资金,也正是凭借这几次的再融资资金,使得万科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公司发展成了房产行业的领头羊。 2、可有效地提升企业品牌和价值

其一,企业上市是其树立品牌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上市公司,除了本身的荣誉的象征外,同时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质量,成长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也是非常注重的。能够作为上市的企业应该是质地优良、有发展前景的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企业的竞争力,无疑将大大提高企业形象。 其二,招股说明书和路演为企业展示形象提供了舞台,使社会公众了解到企业的实力和发展战略,从而公众增强对企业的信心。 其三,企业上市后将成为社会的焦点,无数的投资者会光柱企业每日的交易行情,各大媒体会追踪报道公司的新业务和新动向,证券分析师和投资机构会对企业进行实时分析,进一步挖掘企业的潜在价值。 其四,上市公司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对当地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得它们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补贴。 其五,积极开展与投资者的关系管理,建立公司和股东间良性的互助关系,可为为企业树立新的品牌,使得企业声誉能够迅速传播。 3. 可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 改制上市是实现企业规范发展的必然过程。企业在上市前,先必须分析内部环境,找出优劣之处,找准定位,使企业的发展战略清晰化方可决定是否上市。章晓洪认为第二,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保荐人会为企业出谋划策,协助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完善管理结构和健全管理机制。第三,引入风险投资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增值服务和管理理念,二来以公司接受严格的企业合同为前提,引入个别监督机制,有助于

2016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发展历程及规模应用现状

2016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发展历程及规模应用现状 一、大数据的来源 数据来自于一切客观存在,包括宏观到微观的物理世界,各种生物体、人类社会活动、感知、认识和思维的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通常所说的数据是指经过数字化转换后的信息,是可以被量化、分析和再利用的信息,包含数值、文字、符号、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 对数据的分析都并非新鲜事,如交通规划、宏观经济分析、电力系统规划、气象预测、高能物理、航天航空、基因工程等大规模数据分析和计算早已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早在1970年哈佛大学关于资源三角形的论述中,将材料、能源、信息看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资源,因此传统的商业智能和数据库厂商得以出现并快速发展。 数据规模和类型的剧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的规模和种类急剧增长。数据类型也不仅仅包含关系型数据,还出现了大量的日志、文本、图片、音频和传感器等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2020年所产生的数据量是2009年的44倍。 数据存储成本下降:单位信息存储成本的下降,使得对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技术难度降低。30年前,1TB存储的成本为16亿美金,如今通过云存储服务所需不到100美金。 大规模数据处理成为可能:随着计算机技术能发展,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式组建成熟,MapReduce模型以及云计算模式的出现,是大规模数据处理的成本和技术门槛大大降低。 数据采集更为密集和广泛: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的采集更加方便。 数据分析应用的发展:Google、百度、淘宝等数据分析的经典案例给业界带来很强的冲击。 二、行业术语 Spark Spark是UC Berkeley AMP lab所开源的类Hadoop MapReduce的通用并行框架,拥有Hadoop MapReduce所具有的优点;但不同于MapReduce的是Job中间输出结果可以保存在内存中,从而不再需要读写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System),因此Spark能更好地适用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需要迭代的MapReduce的算法。 Spark 是一种与Hadoop 相似的开源集群计算环境,但是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些不同之

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分析

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 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概况 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年度统计数据,第一行是境内AB股上市公司数,总体呈现不断增加,但是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下面我们可以看到B股上市数是在减少的,而相对的H股却是不断增长的。总体来看,外资在撤回而国内的资本外流在增多。 我们看到上面的统计数据似乎很小,这是因为国家统计局对境内外的定义是很严格的,所谓境外上市的公司,必须是注册地在国内而公司在海外上市。而我们素质的很多企业,比如阿里巴巴,他的注册地在国外的一个小岛,上市地点是美国,这样的情况是不予统计的。 下面我们对今年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从统计中我们可以得知今年第一季度一共有24家企业国内上市,12家在海外上市,分布于香港主板、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香港创业板三个海外市场。香港主板依然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市场的绝对主力,共有10家企业上市。 2016年第一季度海外上市的12家中国企业具体来看,,分别占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83.3%和融资总额的95.2%;平均每家企

业融资额达21.87亿元,也为三个市场里最高。1家中国企业“百济神州”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10.56亿元。1家中国企业“火岩控股”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融资0.43亿元。 下面来对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进行分析。 由于国内企业选择境外上市的最大去处是香港,和美国,所以我选了国内,香港和美国三个地点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看下大环境。 市场分析: 从市场条件看,香港和美国总体比国内更有优势。 下面我们进行各地方的上市政策分析。 先了解看看中国内陆主板的上市要求: 可以看到在国内上市对公司的股本和资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不超过20%,看出我国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把控也是比较严苛的。 接着我们来看香港主板上市条件,香港主板主要是为较大型、基础较佳以及具有盈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所以他的上市条件也比较高,对比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发行人的市值超过40亿港元,可降低至10%,这个对实力雄厚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_秦敏

114 《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中旬刊)总第494期 一、企业大学产生的背景和定义 企业大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27年通用汽车成立GM学院,但被学术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只是近十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信息技术及全球化带来的复杂竞争环境的压力;二是企业内部“人才过时”的问题。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具备有多方面的才能、能够自主且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员工。企业大学的观念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倍受重视,是企业为了应付不断变化的商务环境,加强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 企业大学的定义,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未达共识。李察?迪积(Richard Dealtry)在2000年定义为“一个组织性的专业管理流程,在演变的商务环境中,不断注入一种尊重知识,以才领导的企业文化。” 另一位企业大学专家麦克?艾伦(Mark Allen)在2002年提出“一所企业大学是一个教育的实体,是作为一个战略工具,借着不同活动来启发及培养个人和组织的学习、知识及智慧,以协助公司达成任务。”前者的定义侧重于营造一个学习型文化的氛围,把企业塑造为“学习型组织”。后者的定义融合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新管理观念。尽管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企业大学与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的理念相关。从深层次上讲,三者之间的本质意义是一致的,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Prince 和Stewart在2002年他们发表的论文中也提出了企业大学是有知识管理、组织性学习及学习型组织结合而成的观点。 二、企业大学与传统培训部门的区别 企业大学既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也不是传统培训部门的升级,而是一种战略层次下的全新组织形态。企业大学与一般高校的不同之处就是“企业”二字,企业大学中的教学、培训都要围绕企业这个核心展开。企业大学在许多层面上与传统的培训部门有很大的差异。 1.企业大学是积极、主动地探索企业的学习需求,针对企业战略建立学习战略方案。企业大学不仅关注改善员工工作绩效,更重视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传统培训部门只提供行政服务,一般根据主管和员工的培训要求被动式做出反应。 2.企业大学属于战略层次,独立经营,确定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及贯彻性,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和目标。这对于跨国公司的管理尤其重要,企业大学能够集中资源和管理,避免培训资源的重复及分裂,确保战略、目标和文化的统一。而传统培训部门属于战 术层次,通常依附人力资源部,集团公司内部各个分公司培训资源分散。 3.企业大学提倡“终身学习”的持续流程,提供全方位的“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课程,如领导能力、创意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课程。培训部门的课程形式固定、单一,通常课程设计的对象为一般员工,内容深度有限,培训局限于提高工作岗位技能。 4.企业大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CEO、高层经理、商业单位及员工全面支持与认同,相反,培训部门几乎不进行内部行销,直接指定员工来接受培训,认同和配合程度较低。 5.企业大学关注企业的整体性,即整个企业工作绩效和核心胜任力的提升,而传统培训部门以提升个人技能为主。 总而言之,企业大学是积极性、专业性及长期性的独立个体,用企业品牌和大学的称号,显示企业对投资人才资本的长远承诺。 三、中外企业大学发展的现状 目前,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80%的企业已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按照新企业大学研讨研究报告,在过去的十年美国企业大学以每两年400所的速度增加,至今有2000多所的企业大学。2002年美国公司花费在企业培训费用每年大约560亿美元,英国160亿英磅。在中国企业大学也在蓬勃发展,除了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可口可乐、惠普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国内企业大学,海尔、联想、伊利集团、TCL、泰康人寿保险、华为、康佳、金蝶、实德、力诺、金大地、UT斯达康、吉利、蒙牛、武汉小蓝鲸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企业大学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专家预测,5年之内,国内的企业大学还会有相当大的增长。 一般跨国企业平均花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是总薪金的10%。根据2005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41.30%的国内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以下;39.13%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5%;15.22%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5%至10%;4.35%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0%以上。调查显示企业基层员工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整体高于中层和高层,基本技能培训是基层员工首选培训内容(占85.11%),管理技能培训是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培训课程(分别为78.72%和74.47%)。由此而得,国内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对员 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 秦 敏 项国雄 江西师范大学 [摘 要] 企业大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日益成为企业用来整合战略资源的工具。本文从企业大学的概念、与传统培训的区别来论述,针对目前国内外企业大学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以及企业大学面临的挑战,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大学 定义 经营模式 发展趋势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五成企业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或几乎不受影响 50.5%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影响很大的企业仅占13.6%。由此可见,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较广,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还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危机、实现成长的能力和信心。 仅四分之一的企业预计09年的业务收入可能会减少 与08年相比,53.2%的企业预测09年营业额将增加,其中18.8%的企业预计营业额将大幅增长,预计收入大幅减少的企业仅6.4% 客户资源少、推广难以有效触及目标客户是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最大问题 高达51.5%的中小企业认为客户资源少是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是42.5%的推广很难有效触及目标客户以及33.4%的成本增加。 化工、机械、五金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与之相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是通讯、食品饮料及医疗卫生等行业 华南、华东及川渝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60%的广东企业受到很大或者较大影响,东北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 金融危机下,搜索引擎营销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方式 在已经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将在09年加大或保持在搜索引擎方面的营销投入,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企业中间,这一比例也高达81.7%,表明搜索引擎营销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1. 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影响 1) 调查显示,50.5%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影响很大的企业仅占13.6%。由此可见,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较广,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还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危机、实现成长的能力和信心。

某上市公司的营销及经营分析报告word资料10页

XX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经营评价与建议 鉴于时间及条件所限,我们无法对XX公司的内部管理做深入的调查,仅对银川XX汁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未对XX制品的市场情况做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关资料均有XX公司提供,所有分析与判断均在这些资料基础上利用我们的知识和常识得出的。 一、现状与优劣势分析 一、现状 XX公司自今年三月份以来进行扎实的营销管理基础工作和务实的市场开拓工作,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开拓了19个经销商,今年的销售额有望逼近一百万元。 二、优势分析 目前,XX公司的优势主要有两个: 1.产品自身优势。宁夏XX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国人心目中都很高,同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产地品牌的独占性。消费者、经销商对XX和XX制品的接受没有太大的障碍,即使不知道XX具体功效的人也都知道宁夏XX有滋补作用。 2.到目前为止,XX汁及其他XX制品尚无主导品牌。西部阳光产品可以说是同其他品牌的产品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一个规模很小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二、劣势分析 目前,XX公司的劣势就是资金匮乏,由于资金缺乏,造成了如下情况: (1)无法从事更多的市场推广活动; (2)限制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3)产品成本高,使得产品的利润空间降低而不能给经销商予以销售支持。 应该看到,XX公司现在具有的优势并不能长期拥有,这是因为宁夏X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不能等于XX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旦宁夏其他企业的XX制品在市场上创出了品牌,XX公司的优势就荡然无存,所以,XX公司必须抓住时机,在其他公司的品牌尚未建立起来之前抢得先机。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评价 XX公司现在面临下面几种选择: 1.继续现在的外包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管理难度小,但是在销售量不能达到一定规模之前,产品的交货期很难得到保证,产品成本无法降低,新产品研发受到限制,这必将影响到销售量的继续扩大。 2.自我积累,购买设备 设备购买进来之后,成本、交货期和新品研发会有所改善,但问题是就XX公司现在的积累能力而言,在几年之内完成积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3.利用贷款 XX公司现在正在积极争取400万元的银行贷款以购买生产和试验设备,并进行市场拓展,但是能否获得贷款,至今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贷款,也还有两个问题: (1)据XX公司预测,如果获得了400万的贷款,2019年有望获得1500万元的销售收入和120万元的利润,但是这1500万元只是一个估数,基本上没有依据,也没有分解到各个销售区域; (2)即使能够实现1500万元的销售收入,归还贷款也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4.贴牌生产 现在XX公司正与承德露露进行合作洽谈,生产露露牌“幸露XX汁”,这对在短时间内扩大XX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风险就是XX公司有可能在合作中失去自己的作用,因为灌装设备是露露的,品牌是露露的,销售网络是露露的,XX公司只能提供原浆,而这些原浆还是在河北兴隆打的。露露如果跳过XX 公司,直接找人打浆,XX公司没有任何控制力,虽然XX公司具有相关的专利权,但是这种专利的保护是非常脆弱的,因为一旦露露对专利中的一部分技术进行了改动,就不算进犯XX公司的专利。 贴牌生产的另外一个方式就是购买设备,为别人生产,大约需要投资150万元左右,而这150万元的投资有望在短时间内收回。 但是,无论如何,贴牌生产都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而且是在帮助一个本来就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贴牌生产的主要作用只能是积累资金,为未来创造品牌打下一定的基础。 5.合作生产 合作生产包括两种方式: (1)引进投资,购买设备,入股到XX公司。这种方式对XX公司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由于XX公司的资产过于庞大,外来投资方投进来的几百万资金虽然能够起到大作用,但只能占到很少的股份,很少会有投资者会这样干。 (2)XX公司拿出一部分资产,比如说厂房,同外来投资者新建一个公司,这样,生产和实验设备就解决了,生产成本、交货期和新品开发也同样得到解决。

A股及H股上市方案比较及利弊分析

A股及H股上市方案比较及利弊分析一.优劣势总结(对于国内公司) 市盈率高,融资能力较强。发行成本较低。 本土市场,国内知名度高。新会计准则后发行时间稍有延迟。上市周期短(8-9个月) 门槛低,审批较为宽松。 本土+国际化影响力强。 发行和维护费用较低。 国际市场投资者基础较好。再融资便利(采用备案制),发行人一般可于上市后6个月采用“一般授权”发行及配售股票,并且只要董事会决议通过即可 上市要求高,门槛高。 再融资相对难度高。 上市周期较长(10-12个月或更多)。 海外知名度低。 市场投机性强。 管理规则变化较多较快。 发行人股份最终变现时间较长。主板市盈率相对较低。 流动性弱,即交投活跃度、换手率、成交量等相对较弱。上市成本高。 会计准则不同带来的后期成本。 国内知名度不如A股高。 本土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板。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中小民营或三资企业。

不急于需要发展资金。二.发行上市条件比较 在中国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有限责任公司在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可以采取募集设立方式公开发行股票 。注册在香港的公司、以及注册在百慕大及开曼群岛的普通法管辖区的公司,或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在香港及其它认可司法权区以外地区注册成立的申请人若拟寻求在香港作主要上市,联交所会按个别情况考虑,申请人亦须证明其为股东提供的保障至少相当于香港法例所要求的适当水平 。 在上市前连续三年公司的管理层保持变 最近3年内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至少在上市前三个财年内,管理人员必须基本保持不变 至少经审计的最近1个会计年度的拥有权和控制权维持不变,而且近期内控股股东也不会发生变化 最低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 币(主板及中小板) 至少两位发起人股东,半数以 上股东应当居住在中国 无

企业上市完整流程

企业上市完整流程 企业上市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其中做好税务方面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因为各个资本市场都相当重视企业的税务问题,而且现在从整个趋势去看,税务问题越来越被重视。那么,企业在上市前有哪些税务问题是特别值得关注?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来说企业应特别关注历史遗留、企业重组、转让定价三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上市之前一般要接受审计和信贷方面的调查,被调查出来的历史问题往往需要处理掉,特别要关注这些遗留历史问题的处理是否合乎税法的相关规定,否则企业无法实现“干干净净”地上市。在现实工作当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就是因为一些历史的税务问题延缓了上市的进程,甚至放弃了上市。比如,2007年东部某省有数十家企业因为股改遗留下来的股东数目太多、产权关系不明晰、土地使用权获取方式不当等问题,而无法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最终影响了上市进程。 企业上市前遇到的最重要的税务问题应该是重组中的税务问题。企业重组可能要涉及股权或者是资产的剥离、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税务问题。这些税务问题很多情况下是一个时间的差异,比如说资产的转移。资产的转移如果是价值性的转移,那么要在以后的纳税期进行抵扣。对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因为要上市要重组而使得纳税时间点前移的话,对企业的税务压力是相当大的,因此企业在这一点上应该谨慎处理。 在重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律师甚至是注册会计师在整个股权交易过程中都建议客户采用成本价去转移,其实这是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比如某民营企业下属有6家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分散在不同的自然人的名下,上市之前必须要把几家公司合并在一起。在实践当中,我们见到相当多的企业在把自然股权装进上市公司的过程中采用成本价去转让,这是我国税法所不允许的。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监管,税务部门和工商部门已经专门发文对转让交易实行共同监管,一旦违规将会遭受很严厉的处罚。 还有转让定价的问题。在公司经营业务当中,通过分割业务,从而把利润安排在不同的主体当中去的时候会涉及转让定价。企业上市微信公众号TL189********比如一个靠建筑业 起家的房地产企业,当面临很重的土地增值税税负时,可能会采取把建筑、设计、装修工程分离出去,从而把利润放到建筑公司、设计公司当中。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这些安排时,必须符合公平交易的原则,并经得起税务机关的评估和检查。 另外,一些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前,为了规避更多的监管,很多企业会选择搭建一个跨境的公司架构的安排。这些安排因为牵涉跨境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利益而可能面临反避税调整。因此,这些企业不仅要关注本国的税法,还要关心国际税务问题。特别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我国对跨境非经营企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企业传统的搭建跨境多层结构来间接规避实际运营主体公司的所得税的方法,在新税法中已经受到了严格的约束,最近一两年已有相当多的案例。企业应该引以为鉴,多多关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纳税调整的相关规定。 基于上述原因,企业在上市之前首先应当选择一个资深的财税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整体的税务健康检查,对企业以前的税务风险进行清理。然后跟中介机构的律师、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就重组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设计最优的公司架构,让企业的税负降到最低,运营效果达到最佳。企业只有进行了这些比较完整科学的安排,上市之后才不会因为税务问题而产生麻烦和困难。

企业培训资料场现状分析报告

企业培训市场现状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1.1.中国企业培训市场前景与行业现状 1999年7月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企业家特训班开班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 中国企业需要培训的意识已经在企业家心里扎根。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培训业蕴含价值5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可以说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中国企业培训需求不断增长,但中国培训机构不成熟,现在全国大约有7万家培训机构,力量分散,市场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战,老师价格越来越高,门票价格却越来越低,招生困难,培训机构的利润越来越微薄; 2、不具备规模化经营,没有树立自身品牌; 3、核心缺陷:没有稳定的赢利模式。 整个企业培训行业越来越难做,培训市场一片混乱,但是虽然现状是这样,但企业培训市场的前景,依然被看好,因为全国有多达3000万家企业,而每个企业在生存、发展、壮大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对内、对外的问题(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节约成本、销售管理等等),所以存在着巨大的企业培训需求。据2005年权威机构统计数据:2005年有培训计划的企业占86%,实际实施的企业占40%,这一数据能充分证明我们培训行业的前景。正是由于这样巨大的潜在市场前景,风险投资机构时刻都在关注着企业培训市场,但是由于整个企业培训业没有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导致风险投资在这个行业得投入比例

只占在中国投资总额的0.6%。故此,只要谁有了稳定的盈利经营模式,具备了核心的团队和巨大市场,那么,势必将会吸引风投的注入! 2中国企业培训机构的六大危机 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企业培训市场,为什么没有造就出象分众传媒那样在资本市场上耀眼的明星企业?一个核心的缺陷,就是市场过于分散,没有一个稳定的赢利模式!中国企业培训市场正在面临以下几大危机: 师资整合危机 没有师资整合能力,知名老师请不起,没名气老师推不动 产品研发危机 绝大多数机构已经习惯了根据课程找老师找老师,自己根本就不具备课程的研发能力 宣传推广危机 手段单一,除了电话营销,搞人海战术,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实力进行广告宣传,更不用说电视广告了。 品牌影响危机 很多机构是依靠老师的影响力来招生,根本没有自己的品牌 售后服务危机 培训业属于服务行业,但是培训机构根本没有售后服务意识,大多数是一锤子买卖。造成客户流失严重。 风险抵抗危机 各地机构之间不团结,各自为战,相互竞争,内耗严重,造成抵抗风险能力相当差。 这是我们各培训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以上每种危机都是制约我们培训机

品牌危机案例分析报告

品牌危机案例分析

撰写人:陈艳方 专业:08市场营销 学号:0811020373 指导老师:胡礼文 前言 在瞬息万变的产品竞技场上,我们的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注重品牌效应。然而,市场的变幻莫测又使得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对品牌危机的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品牌危机的概念、成因和应对危机的措施,以及对危机的利用等。 品牌危机是品牌生命历程中无可回避的一种现象,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大都经历过。危机并不可怕,关键的是如何利用危机,化“危”为“机”。总之,“创品牌难,保品牌更难。谁不珍惜品牌,最后只能倒牌”。品牌危机管理的本质就是品牌信任的重新恢复,希望企业能在危机中抓住契机,实现涅磐。 品牌危机是品牌生命历程中无可回避的一种现象,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大都经历过。成功的品牌危机管理,不仅能使品牌度过危机,甚至还能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充分展示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使品牌声誉更

隆 目录 一、什么是品牌危机..................................................................... 4 二、品牌危机的成因..................................................................... 5 三、品牌危机的内容..................................................................... 5

(一)危机预防 (5) (二)危机处理 (5) (三)危机利用 (6) 四、危机总结................................................................................. 9 五、案例分析................................................................................. 9 (一)案例一:失败的危机处理——SK—II(官司虽胜,市场犹败) (7) (二)案例二:成功的危机处理—创维勇闯”虎山行” (10) 一、什么是品牌危机 品牌危机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的失职、失误,或者内部管理工作中出现缺漏等等,从而引发的突发性品牌被市场吞噬、毁掉直至销声匿迹,公众对该品牌的不信任感增加,销售量急剧下降,品牌美誉度遭受严重打

新公司上市方案如何做好规划(详细)知识讲解

公司上市方案规划 第一部分内部程序 一、董事长要考虑的事情 二、董事会秘书是企业上市的先行官 三、企业上市筹备阶段的工作协调四、具体操作 第二部分外部程序 一、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二、报交易所申请上市 三、证券交易所统一股票上市交易后的上市公告

公司上市方案规划(详细) 第一部分内部程序 一、董事长要考虑的事情 1.为什么要上市?分析上市与不上市的利弊,得出结论。 2.自查企业家底,产权是否明析,股权结构是否合理,管理团队是否稳定、是否目标一致。 3.募集资金规模,投向哪些项目,以及盈利预测、风险控制。 4.到哪里上市——境内外、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 5.预计上市时间、上市费用、机会成本。 6.如何选择中介机构及合作伙伴,企业内部由谁来负责上市全过程的总协调? 7.哪些是不确定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8.当前宏观政策是否有利促进企业上市,如何整合上市资源,突出企业上市优势,争取顺利通过核准上市? 二、董事会秘书是企业上市的先行官董事会秘书作为企业高管(副经理级别的人担任董事会秘书),其定位具有角色的特殊性,董事会秘书的职业操守包括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上市工作的成功与否。因为董事会秘书是企业融资、企业上市的主要策划人之一,也是具体的执行人。在选择中介机构、企业改制设立、申请及报批、发行上市等上市前的各环节中,始终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工作中,常常把董事会

秘书定义为企业上市的先行官。《公司法》第124条规定:“上市公司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筹备、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东资料的管理,办理信息披露事务等事宜。”董事会秘书由董事长提名,经董事会聘任或解聘,董事会秘书应对董事会负责。拟上市企业的董事会秘书在上市运作的整个过程中都应以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的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接受董事会秘书的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法规政策,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审时度势,为企业拟订上市规划并报企业决策层审议通过后操作实施,同时配合中介机构进场协同作战。 三、企业上市筹备阶段的工作协调企业上市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上市筹备阶段、聘请中介机构、企业股份制改组阶段、上会核准申报材料制作及申报阶段、股票发行上市阶段。 1、上市筹备阶段,由企业一把手挂帅,正式成立上市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上市工作,由拟选董事会秘书代理执行具体工作。设立上市筹备组,主要成员单位有:办公室、财务部、法律部、生产部、市场销售部、科研开发部、后勤部等部门负责人及企业候选的董事会秘书等,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其主要工作有: ⅰ.企业财务部配合会计师及评估师进行公司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及盈利预测编制工作; ⅱ.企业分管领导及董事会秘书负责协调企业与省、市各有关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及各

餐饮企业上市的利弊分析

餐饮企业上市的利弊分析 一边是积极排队上市,一边是被收购退市,这个2月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注定不平淡。 2月1日,证监会打破20年陈规,一次性预披露295家拟IPO申报企业的基本信息。在这295家拟IPO企业名单中,天津狗不理集团排在了第5位。狗不理计划在深交所上市,上市申请处于“初审中”。同时排队的餐饮企业,还有顺峰饮食酒店管理、广州酒家集团、净雅食品餐饮品牌。 此消息一出,餐饮企业们乐了,原来上市路并非被堵死。然而,就在餐饮企业对上市重新燃起希望的同时,困扰与担忧也伴随着它们。因为就在获知4家餐饮企业排队上市消息的第二天,中国“火锅第一股”小肥羊在港上市4年后最终退市。当然,小肥羊的退市有着独特的原因——被百盛集团收购,成为百盛集团的附属公司。 尽管小肥羊的退市并不是因为业绩所致,但一家经营了多年的火锅企业,且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餐饮上市公司之一,最终都难改被收购的结局,这不得不令人对餐饮企业的上市产生疑问:餐饮企业为何要上市?到底适不适合上市?已经上市的餐饮企业又在做什么? 为什么要上市 据了解,尽管餐饮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查看整个A股市况,餐饮企业仅全聚德、西安饮食和湘鄂情三家上市公司,除此之外,上市的餐饮企业还有在香港上市的小肥羊、味千拉面与唐宫中国,以及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快餐连锁店乡村基。 在中国庞大的上市企业队伍中,餐饮行业却仅有8家上市企业,这次排队的295家企业中也仅有4家餐饮企业。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并不是餐饮企业“不愿意”,而是上市门槛太高。同时,上市后餐饮企业面对的压力也很大,比如要及时公开财务报表,还要努力营盈利点,要按规定交纳员工保险等。尽管如此,众多餐饮企业的上市梦仍旧没有破灭,它们都在积极地筹备运作。 为什么餐饮企业对上市如此热衷?顶着风险与压力进行的事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餐饮企业是为了融资。当然,除了融资,业内还有另外一种观点——餐饮企业现金流很充足,上市融资需求其实并不大。上市除了对企业声誉有提升之外,只是为了股东个人财富的膨胀。如此看来,有这种需求的企业是为了上市而上市。 然而,在龙策餐饮智库首席顾问田广利看来,餐饮企业上市的目的并非这样简单。“每家企业上市都有各自的目的,但总体来看,上市是餐饮企业快速发展战略的一步棋。只要餐饮企业上市了,接下来必定会是快速扩张。”

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

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或者解决资金缺口的瓶颈,将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将其市场化,以此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然而,许多中国企业在对上市蠢蠢欲动的同时,对如何上市,在哪里上市充满了疑惑和迷茫,面对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新加坡甚至更多的资本市场,他们无从选择。 在中国大陆、香港、美国以及新加坡上市的对比 一、中国大陆上市 1、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条件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选择在本土上市,理应是自己的首选。但是,面对《公司法》规定的中国企业的上市(主板)要求,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能望之却步。《公司法》对企业上市要求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司的总股本达到5000万股,公开流通的部分不少于25%。 (2)公司在最近三年连续盈利。 (3)公司有3年以上的营业记录。 (4)公司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不能超过20%。 《公司法》当初对企业上市的要求是为国有大型企业定制的,所以定的门槛比较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越来越多的民营和合资中小企业成为经济中活跃力量,他们

中的许多有很强烈的上市愿望和需求,于是,《公司法》中对上市的要求严重阻碍了这些企业在国内上市的步伐和可能性。 中国证监会2000年通过了《创业板市场规则》(创业板草案),为中小企业在国内上市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创业板的推出一再延迟,使人无法预测创业板推出的可能性和推出的时间。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强心剂,于是出现了2500多家企业排队申请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景象。但是,这些企业仍然面临着很重要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板的门槛不会比主板低很多,二是一样需要是审核,这将会在下面的“在中国本土上市的局限”中会详细谈到。 2、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优势 (1)企业在本土上市,应该可以说是享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因为在本土,企业无需面临各种语言、监管以及法律上的差异。 (2)企业在本土上市,可以获得的认知度相对在海外上市会更高。因为企业在国内上市,更容易被投资者了解和熟悉,并得到他们的认同。 3、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局限 (1)漫长的审核过程。在中国现阶段,公司上市采取的还是审核制。由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由中国证监会对企业的上市资格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给予上市。

中国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发现,单纯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与劳动力得角度,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得全部原因,作为资本与财富得转换形态得人得知识与能力就是社会进步得决定性原因。但就是它得取得不就是无代价得,它需要通过投资才能形成,组织培训就就是这种投资中重要得一种形式。 如今,打开百度,输入“培训”,铺天盖地得各种培训信息就会迎面而来,让您应接不暇。在竞争激烈得现今社会,培训不仅可以高效提升自己得团队工作能力,而且可以成为升职加薪得跳板,很多人意识到了培训得重要性,纷纷愿意投入时间金钱去学习各种工作技能,培训行业也应运而生。 整体培训需求在大陆,最初得培训基本上就是一种基础层次得技能培训,主要就是针对个人具体工作技能得提高与训练,如电脑、会计、英语等培训,都曾经各领风骚一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培训业开始分化,除了技能培训外,高级培训,即高层次得单一项目培训在企业开始走红。特别就是近两三年,随着私营企业得壮大,尤其就是港台及海外先行一步得培训精英得进驻,培训热从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开始向珠三角与全国蔓延。 近年来企业培训有了很大得发展,事实上,一个外企中高层,每年一般须接受5至7 次培训。所以,未来中国得培训市场将会远大于电视机市场。由于市场有这样得需求,相信不远得将来会有大资本介入。 企业培训之所以这么走俏就是因为:这种培训实质上就是一种系统化得智力投资。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升值,公司业绩改善,获得投资收益。它区别于其她投资活动得特点在于它得系统性。企业得员工培训就是一个由多种培训要素组成得系统。它包括了培训主体、培训客体、培训媒介;包括了培训得计划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实施子系统、评估子系统;它还包括了需求分析过程、确立目标过程、订立标准过程、培训实施过程、信息反馈过程、效果评价过程等。 目前从事这种高端培训得公司多如牛毛,行业里鱼龙混杂,有专家教授、资深经理人,也有海外骗子;懂理论得可以讲,有实践得可以讲;成功得可以讲,失败得也可以讲。培训行业究竟就是什么样得状况呢?行内人大都会说“非常激烈”!不信您瞧--培训经理每天收到几十封邮件,都就是培训公司发来推荐课程得;常常会出现几家培训公司撞车现象(同时推荐一个老师与课程);绝大多培训公司没有自己得课程与讲师,纯粹就是中介公司得性质,相互之间竞争得主要手段就就是价格战;广州、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培训公司得数量都超过一千家,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家培训公司倒闭,每年又有更多得培训公司注册! 其实苦恼得并不只就是培训公司本身,其实企业也有相同得苦恼。大多数企业家认同培训对于企业发展得重要性,但就是,琳琅满目得培训产品却让企业家们无所适从。培训效果始终就是困扰培训行业得一个难题。大多数跨国公司尤其就是世界500强企业培训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