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案

篇一: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第五册美术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有两个原色调处的第三个颜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

教学准备:

学生:颜色、纸、笔等

教师:塑料杯、颜色、实物投影等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间色并指导色彩的出处。

2、理解三原色及间色的概念。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老师讲故事,加入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怎样?并请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活动二:

1、说说你知道的颜色有哪些?

2、你知道这些颜色都是怎样来的吗?

3、给学生介绍三个小伙伴:红黄蓝

4、老师讲两个有红和黄色的瓶子的颜色分别到入一个空瓶子中。看产生了什么变化?

5、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活动三:

1、请学生也来变变看。用红和蓝、蓝和黄交朋友。看看变成什么颜色?

2、产生的这些颜色在生活中那里存在?

3、在倒颜色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倒的多与少会影响所产生的颜色的深浅。)

4、请学生再做练习。

活动四:小结:橙=红+黄绿=蓝+黄紫=蓝+红

活动五:

1、考一考:请学生来做小老师考考大家。

2、总结出原色与间色的概念。

活动六:

1、调—调、画—画创造一幅美丽的画。

染一染、吹一吹、印一印感受魔幻的色彩。

请学生用以上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一幅画。

2、作品展示

活动七: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来进行交流。教师小结。

第二课万花筒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玩一玩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动三: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

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作业展示,评价。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三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请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学生思考:

1、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

活动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五:交流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第四课前前后后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

1. 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2. 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气球升空、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影视资料。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什么在后。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

可别小瞧前前后后,其中还有不少的奥秘,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

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活动二: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找一找语文、数学等课本、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升国旗时前面的旗台和升旗手,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添画两队升旗的队伍,并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活动三:

小组讨论,选定一个主题,以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评价与总结: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出示几件粘贴作品,请同学们比较:哪件运用了近大远小的规律,用了的和没有用的有什么不同效果。如果画面中的物品大小都一样,又没有前后遮挡关系,这样的画面又会

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把这些作品发到各小组,请学生们仔细看看:在剪制各物品时哪里的应该大些,哪里的应该小些。粘贴的时候先粘前面的还是先粘后面的?

总结: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就会产生在后面的感觉。

只有先贴后面的,再贴前面的才能正确的表现出前后遮挡以及近大远小的规律。小组讨论,从“风景、”“静物”“场景”中任选一个主题,小组集体进行剪贴创作。提示:除了大小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颜色带给我们的远近感觉。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指导。请学生随手将剪下来的纸屑放进自备的塑料袋中,这样课后收拾比较方便。

活动四:

“前前后后”粘贴作品展,请同学们以参观画展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评价标准是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课后拓展:寻找、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

第五课天然的斑纹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

特感受。

2. 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式表现12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重、难点:

1. 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 能否总结出作业过程中的一些好的方法与同学共享。

教学准备:

教师:表现不同肌理的课件,一只布袋子、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实物。

学生:提前搜集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实物。水粉色、毛笔、调色盘等。纸。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请学生将手伸到教师带来的布袋子中随便摸一件东西,并凭触觉说说它表面的花纹是怎样的,请大家猜猜这是什么,然后拿出来看猜得对不对。

说说自己凭什么这样猜的,你平时注意到物品的这些细节了没有?

放课件,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注意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

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活动二:

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比如说:“树皮给我们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是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有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又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树叶要滋润、细腻??

活动三:

布置练习作业:各组同学交换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感受一下肌理,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23个用彩色笔或油画棒画一下。

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活动四:

教师为学生表演一个魔术:在一张白纸上用油画棒用力涂色,白纸上除下了一些有肌

篇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课题: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三年级第一课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时安Mondrian.Piet:[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11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14年回到和来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n and Mrs,Armand P,Bartos收藏。

第2课

课题:万花筒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

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三年级上第二课教学参考资料】

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

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3课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二、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三、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第4课

课题:前前后后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

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推荐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推荐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在蜡纸层上刮出肌理效果,表现梦境。 2、培养学生的记忆、创新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尝试用刮法所产生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用各种工具在蜡层上刮出机理效果以及画面组织。教学准备: 优秀作品、有关做梦的科学常识(录象)、工具刀、牙签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提问导入: 1、师问:同学们做过梦吗?都做些什么梦呢?要不要描述给大家听? 2、让学生描述,同时激发学生描述最精彩的梦境。 3、师小结:刚才同学门描述的梦境有甜蜜的也有可怕的梦,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表现的是:甜蜜的梦(出示课题) 二、渗透做梦的科学常识: 1、让学生说说人为什么会做梦。 2、师播放录象补充人做梦的科学常识。

三、画画奇妙的梦境: 1作业要求:用单色线描的方法描绘梦境。 指导要点:突出主体形象,画面饱满。 3.作业展示:以参观画展的形式展示和评价。 四、布置下节课工具。 第二节 一、引导欣赏对比学习刮法: 1、欣赏没有刮蜡笔画和刮过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觉它们不同效果。 2、指导学生学习在蜡层上刮出肌理效果:(1)先画出梦 境内容并用油画棒或蜡笔涂色(单层或多层)。(2)师示范用刀、牙签、指甲等硬物尖头刮划出痕迹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发展阶段: 1、回忆做过的梦。 2、用蜡笔。 3、比一比,赛一赛,把自己的梦境用绘画形式表现在刮蜡纸上,用带来的工具刮出机理效果。 三、引导观摩作业,交流与评价:以参观画展的形式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 1.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并选出比较优秀作业进行欣赏。 2.欣赏范例作品,学生讨论刮蜡画中线条的运用和变化。 3.教师解答学生讨论中疑问,明确构图和表现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镇平全兴双语实验学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李乐敏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小学美术苏教版第一册完整教案设计

教学工作计划 本《标准》的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造型表现领域要求学生尝试用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饿乐趣。 设计应用领域要求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领域要求学生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领域要求学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教学进度表 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完成周次周次 1 准备课走进大自然 2 七彩生活 3 新花布新衣服 4 圆圆的世界 5 方方的物 6 找找三角形 7 形的组合 8 拼拼插插 9 太阳和月亮 10 秋天来了 11 水墨游戏(一) 12 玩泥巴 13 难忘幼儿园 14 像什么呢 15 站起来站起来 16 画声音 17 卡通卡通 18 土与火的艺术 19

苏教版第 1 册美术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走进大自然》教时 1 日期月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自然中的色彩,并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2、熟悉作画工具,学习使用方法,训练调色能力。 3、感受大自然是美丽的,色彩是美丽的,用这些色彩来画成的图画也美丽的重点 与 难点 1、认识色彩,学会调 色、涂抹。 2、能感受到大自然的 色彩美感,激发情感 共鸣,并把这种情感 一直延续到作画过程 中去。 教学过程 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 2-4' 课堂常规教 育 材料准备、课前准备等记忆 3’ 核 心 过 程谈话导入 1.(看相关录像)九月的校园是 最美丽的,老师一路走来,看到 许多美丽的景色,你们想不想也 出去走走?看看? 2.看的时候,要求大家完成一个 小任务,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在大 自然中找出各种颜色,看哪个小 组找得多,找得快,并且能说出 它们的名字。 学生活动,找色 彩 在大自然里边看 边交流,学生独立 思考,并互相比赛 5’户外欣 赏,亲近 自然 1.(看相关录像)或者带领学生 快乐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指导 他们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脚边 的花草树木,房屋,近处的物体 和远处的景物,他们都是什么颜 色?有你说不出名字的颜色 吗?,同时教师还要提醒组长安 全带领组员开展活动。 小组活动,并由 小组长汇报给老 师活动情况 学生回答 互相寻找颜色后 交流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1 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学习传统笔墨技法知识,及在造型中表现的艺术情趣,提高对民族绘画的认识并培养作画的基本功。 教学重点:笔墨造型中的笔情墨趣 教学难点:用笔用墨的方法和效果 教具:国画工具、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现在生宣纸上,用大笔以浓淡不同,相互重叠渗化的点线面笔墨,信手表现几种不同的造型。以无声的语言,加上笔随意转的举动,把学生引入微妙的遐想和情思,趁机提问,"老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出来的?你们画过这种画吗?有什么体会?" (二)用笔用墨技法及艺术情趣 1、用笔法(结合欣赏、演示与学生尝试) ①笔锋运用练习:中锋、侧锋w W w .X k b 1.c O m ②笔触练习:点、线、面 2、用墨法:(结合欣赏、演示与练习) ①墨色:浓、淡、干、湿 ②墨法:笔、墨、色、水相互交融的趣味 教师当堂演示用笔蘸墨、蘸色、色墨混合效果的试验以及在造型中的具体应用,树干、树枝及不同用笔形成的点线效果,采用随堂讲练结合的办法。 墨法主要包括: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 泼墨法:一般以大面积的浓淡墨色,采用写意手法,势如泼出,有的先以重墨落纸后,接着以水笔晕开找出形象再加点景;破墨法:应用广泛,但不论浓破

淡还是淡破浓,均应把握趁湿接画;积墨法:主要是依据形象由浅到深层层积点,但要干后再接画第二遍,它在形象塑造方面更具特点。 三、作业要求: 1、墨色的浓淡与水分把握的关系 2、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 第一点作随堂练习,第二点是学生做练习的重点,并可作为本课的主要任务。 当堂作业的练习,要提醒学生注意水分与浓淡掌握的情况,检查试笔纸和衬纸的运用的情况。 四、教学小结: 1、表扬笔墨效果,水分把握较好的学生,并展示习作,要求多在实践中体会。 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课题 2 重重复复教学目标 1、说出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图案作品纹样排列、重复的规律。 2、够能够说出1--5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有规律重复的图案。能够选用拼贴、剪贴、绘画等方法表现1--3个有规律重复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够用美术中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表现1--3个有规律重复的图案。教学难点:方法正确有新意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笔、彩色纸等工具。火柴、牙签、各种纽扣、瓶盖、树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情况,同时教师为稳定学生的情绪,播放学生喜欢的歌曲,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二、引导阶段 1、针对前面播放的歌曲引导学生说说歌曲中的特点,引出重复。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对重复的认识。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中的重复,有一个图形向上下或左右有规律的重复排列,这就是重复。如教师用课件出示重复的构成方式:纵式和横式。

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 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 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1、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 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 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 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 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 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

c. 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 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d.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 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 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 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e. 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 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 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 个公式申适当位置。 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重、难点: 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 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 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 ——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 ——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 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作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册)美术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

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图形的排列沪教版

20、图形的排列 教学目标:知道图形排列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感受他带给我们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改变思维方式,利用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想。 范画若干、若干图片、彩色笔、记号笔。 课时:一课时 一、名作欣赏(谈话导入) 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4、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图形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 3、图形的组合方法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4、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a) 学生作品欣赏 5、练习 (1)、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2)、注意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 6、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 7、练习、辅导。 8、作品展览和评述 a) 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b) 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c) 教师点评。 d) 修改、评优。

沪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优美的舞姿》 (2) 第4课《用色彩画心情》 (5) 第5课《手形的联想》 (8) 第7课《树的联想》 (12) 第8课《随形想象》 (16) 第9课《昆虫乐园》 (20) 第11课《装饰的骏马》 (24) 第12课《夸张的面具》 (28) 第13课《巧饰小瓶子》 (33) 第14课《学摩尔来玩泥》 (35) 第15课《侧面的头像》 (37) 第16课《多视角的脸》 (40) 第17课《连续的图形》 (43) 第18课《剪剪小窗花》 (48)

第1课《优美的舞姿》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人物舞蹈动态中身体四肢的动作变化,能画出一个跳舞的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在尝试中了解人物舞姿动态的变化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舞会的情景设计,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舞蹈的热情,发现人物舞蹈的动态美。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色彩表现力,想象力也十分丰富,了解人物结构,能够画出最基本的人物造型,但是对关节的理解力不突出,从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看,对人物绘画的表现参差不齐,要画出舞蹈的人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采用动态线辅助表现人物动态及色块装饰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充满趣味的理解舞蹈人物的动态美。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人物舞蹈动态中身体四肢的动作变化表现。 教学难点: 为舞蹈者添加相适应的发型和服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两分钟预备 1、教师播放芭蕾舞《天鹅湖》片段,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舞蹈姿态的感受和造型意识。 活动2【活动】感受与体验 1、教师展示小木偶人,请学生尝试摆出舞蹈动作。 2、学生对比木偶人的动作,发现身体、四肢、头部的变化使木偶人有了动态。 3、学生欣赏人物舞蹈照片并对比简笔画人物,发现使人物动态丰富起来的关键在于关节。 4、教师用油画棒和彩砂纸,示范简笔画人物动态。 5、学生尝试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出心中想象的舞姿。 6、教师收集资源,师生互动点评反馈,修改不足。 【设计意图】通过对木头人的摆放发现舞蹈动作靠的是身体和四肢的关节,在对比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舞蹈姿势的美。 活动3【活动】观察与发现 1、教师出示绘画步骤,学生明确利用色块装饰人物的方法。 2、学生欣赏图片,感受舞蹈服装的特色。 3、欣赏校园舞蹈队的精彩瞬间,感受舞蹈的动态美和造型美。 【设计意图】结合动作设计相应的发型和服装。激发学生对舞蹈美的整体感受。 活动4【作业】欣赏与尝试 1.、出示课题《优美的舞姿》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河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色彩的魔术师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红、橙、蓝、绿、青、靛、紫……美丽的大自然就像是一首色彩的交响乐,优美动人。在大自然中,光就象是一个魔术师,是它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画家离不开色彩,因为色彩是最美、最富有表现力的美术语言,他们在创作时,就像魔术师一样,用画笔调和出丰富变幻的色彩,创作出动人的美术作品。 了解和认识色彩在我们的生活和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感受色彩变幻的动人魅力,是这节色彩课的主要意义之一。在本课中,要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受,让他们用眼睛,用心灵去充分感受色彩的魅力,从而加深对色彩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色彩感觉,并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大胆尝试涂抹调配色彩,做一个能够调控色彩的魔术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色彩在美术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 3.喜欢进行色彩的各种探索实验,愿意探索色彩的魅力。 教学准备:水粉色、水粉纸、水粉笔、调色盘、笔洗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然后进行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 课题:神奇的口袋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 (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6913

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 教材分析: 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 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

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 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 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 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课题:万花筒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第1课水墨游戏 (2) 第2课重重复复 (4) 第3课曲曲直直 (7) 第4课平平稳稳 (9) 第5课感受音乐 (11) 第6课多彩的梦 (13) 第7课变幻无穷的形象 (15) 第8课未来的建筑 (17) 第9课难忘的朋友 (20) 第10课快乐的节日 (22) 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 (24) 第12课多彩的窗户 (26) 第13课彩线贴画 (28) 第14课立体的画面 (32) 第15课我们班级的标志 (35) 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 (37) 第17课会“演戏”的玩具 (39) 第18课电脑美术——“喷笔”画画 (41) 第19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43) 第20课认识图形标志 (45)

第1课水墨游戏 学习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掌握墨的焦、浓、重、淡、清画法。 难点:用合适的笔、墨语言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荷花小鸡》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二、新授: 1、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

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2、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用墨的量。 三、创作: 1、参照上一环节中教师示范,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2、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展示评价: 1、征集学生优秀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2、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案 篇一: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第五册美术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全册教案(下册)图文版

东新小学2017—2018学年度 美术教案 (第二学期) 三年级 小白

第1课水墨游戏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认识水墨画中的浓、淡、中锋、侧锋等。教学重点:水与墨的不同比例调色。 教学准备:水墨绘画工具与水墨实例作品,幻灯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欣赏水墨画,感受水墨画得魅力。 2、水墨的工具有哪些? ①不同型号的毛笔。 ②墨汁。

③宣纸。 ④毛毡垫或者报纸。 ⑤中国画颜料。 ⑥调色盘和水。 三、新授阶段 1、水墨的用法。 2、认识浓、淡、清。 3、认识中锋、侧锋。 4、简单演示水墨画的绘画步骤。 四、学生作业 1、研究水和墨的调和原理。 2、尝试绘画和感受。 3、简单绘制作品。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收拾与整理 1、保持课桌的干净整洁。 2、特别注意擦干净桌面和地面上的水。 八、课后反思

第2课重重复复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了解重复在美术中的特征与独特魅力。 重点难点:重复分各种方式与效果。 教学准备:幻灯、实例、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欣赏运用重复方式表现的美术作品。 2、讨论并发现作品中的规律——重复。 3、认识重复:重复是美术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方式,给人与整齐或有规律的感觉。 三、新授阶段 1、以范图为例,深入研究重复:重复即是一种排列和规律。 2、讨论总结重复的规律有哪些? ①单一的重复。 ②有变化的重复。 ③不同规律的排列。 ④规律中的变化。

2、简单演示重复分方法。 ①选择基本元素。 ②思考排列的方法。 ③绘制重复的画面或者摆放重复的物品。 四、学生作业 1、构思草图。 2、绘画描线或者摆放物品。 3、完成作业。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六册教案 武功县南仁 1、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 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 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 (板书课题) 2、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 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 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 (学生描述) 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2、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全

小学美术二年级课程教学计划 (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 上海教育出版社第四册,全册包括“有趣的想象”、“我的玩具世界”、“动物天地”、“走进大师”、“多彩的生活”、“我们的故事”、“小小设计师”、“我和电脑交朋友”8个单元,由20节课组成。本册教材以绘画和动手制作为主,也包括写生、剪纸等。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1、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一步接触各种各类 的工具及材料,愉快地参及美术活动及游戏,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2、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可以多角度的展开联想,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观察的能力。3、欣赏国外名家范画和自己的以及他人的作品,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4、进一步学习彩泥的制作技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艺术的情感。5、体验色彩,知道色彩、笔触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利用色彩抒发自己的情感。6、了解中国民族花灯的基本造型,学会一些基本方法制作花灯,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单元目标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概括物体的显著特征,并加以表现。选择合适的装饰手法表现特定的事物。启发开拓学生思维,设计有创意的数字联想。 根据水迹的形状添加特征,创造有创意的画面。 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征来画。抓住动物特征大胆创作,不拘泥于细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人和动物的表情、动态。抓住轮廓的特点,概括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剪纸或涂色时,要求边线整齐,画面内容设计要和学生生活贴近。能根据画面创造性添加。 捏泥时,提醒学生左右手一定要配合。能区分男、女外形,并配上相应的服饰。利用各种造型方法,装饰夹子。引导学生回忆、

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课程全册

三年级(美术五册)教案(1)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要求: 重点:形、色、责感、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组合设计、装饰与欣赏。 侧重探索美术与身边事物相连系的活动能力(创作、表演、展示、发展)。 教学课时安排: 绘画(15)课时 欣赏(2)课时 设计(4)课时 校本课程(4)课时 教学方法: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趋趣。 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个性,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进度表:

第1课各式各样的民居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造成民居多样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了解表现民居的艺术词汇和语言。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家乡民居的特征。 过程和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中学会思考和体验发现的乐趣。 尊重传统,能感受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教学要点: 1、重点: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比较南北民居及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欣赏和描述民居的造型艺术特色。 2、难点: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 3、兴趣点:辨别不同地域的民居,画出自己喜欢的“老房子”。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各种民居图片、 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四、教学过程:

课后记:学生对现代的建筑是很了解,对家乡的建筑和有特色的民居了解的太少,所以上这节课学生对这方面说的太少。 第2课:走近现代建筑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建筑的多样性、能用语言简单平述现代建筑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感受现代建筑与科学的联系、尊重科学。 教学要点: 1、重点:了解现代经典建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 2、难点:理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 3、兴趣点:新颖的建筑设计与三维动画的真实效果。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各种现代建筑图片、 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四、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