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_王曙光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_王曙光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_王曙光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_王曙光

鉴于金融业天然的网络属性,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新兴互联网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金融业务。金融与互联网的联姻引发了诸多商业模式变革和服务模式创新,直接推动了金融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业态。

互联网金融(Internet of Finance )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是技术作为必要支撑的“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Allen,2002)。广义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各种金融业务的有机结合,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虚拟空间进行金融活动的一种新型金融形式。传统市场中,融通资金是金融服务的最基本的功能,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存在的必要前提(Scholtens and Wensveen,2003;Berger and Gleisner,2008),但传统金融服务的局限性同时又引发了新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引发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大大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成为可能,从而借贷双方的交易以及股票、债券、基金等的流通都可能绕过银行、券商等中介而直接进行,市场可能接近无金融中介存在的、充分有效的一般均衡状态(谢平,2012)。

从国际国内的实践来看,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根据施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比如银行、证券、保险等实体金融机构以互联网为媒介开展的线上服务(网上银行、移动支付和网上证券等);二是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形式,比如各类互联网在线服务平台直接或间接向客户提供的第三方金融服务。后者是为了满足用户新的金融需求,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联姻产生的金融新业态,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基础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互联网金

[收稿日期]2013-10-15

[作者简介]王曙光(1971-),男,山东莱州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农村金融、金融发展理论;张春霞(1982-),女,山东寿光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领域:互联网金融、银行电子化。

[摘要]随着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联姻,诸多商业模式变革和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金

融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深刻变化,催生了众多互联网金融的新业态。从业务功能角度来看,我国互联网

金融模式可分为四大类:支付平台型、融资平台型、理财平台型和服务平台型。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

展,应采取一种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辩证地看待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在充分肯定其带给我们生活的

便捷、效率的提高等积极效应的同时,注意识别和防范其蕴含的各种风险,加强监管,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国模式;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14)01-0080-08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

王曙光,张春霞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2014年第1期

总第175期CHANGBAIJOURNAL No.12014Sum No.175

融的兴起是社会需求推动下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其深刻的人文、社会和技术背景。

首先,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为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技术背景。技术层面的突破使得互联网金融的长足发展成为可能,正是以互联网和信息通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大数据、移动支付)的不断完善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兴起。

其次,虚拟经济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经济背景。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12年的整体交易规模高达8.1万亿元①,且网络购物成为消费的潮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商贸流通和社区服务等的渗透不断加深,实现了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网上与网下的不断融合,且跨境合作与全球扩张的趋势明显。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引致了对便捷网上支付方式的迫切需求,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始契机。

再次,居民生活方式与交易习惯的变化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提供了人文社会背景。现阶段,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群体开始在银行客户的主体中占据一席之地。不愿意排队、对网络应用和操作熟练掌握的群体特点将挑战我们现有的线下服务模式。根据《2012年NICE消费者渠道偏好调查(英文版)》,互联网已经成为消费者与服务提供商联系的最主要的渠道,有28%的消费者每周至少利用互联网与其服务提供商沟通一次。其中,尤以金融服务类的客户使用网络的频率最为频繁:60%的受访者至少每周浏览服务商的网络渠道一次;74%的受访者能够利用网络成功交易。

最后,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众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累积为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提供了时代背景。各大互联网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逐步渗透网络和移动支付、个人及小微企业信贷和理财的方方面面,极大加速了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融合,掀起了互联网金融的时代热潮。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析

互联网金融最早兴起于欧美,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上发展迅猛,P2P借贷等业务的发展速度甚至大幅超过了其国外的“鼻祖”。由于中国的信用、制度和人文环境等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不同,也催生这些“舶来品”在中国的土壤上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异化和创新。本部分我们将在简要介绍欧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在中国的适应性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国际模式

1996年是国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美国嘉信理财集团(Charles Schwab Corporation)开始提供网上股票交易等业务以及https://www.doczj.com/doc/2b10147355.html,的上线都标示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开启。至今,互联网金融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业务触角已深入支付、融资和理财等方方面面,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根据业务形式和服务对象的不同来划分,欧美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大致可分为七种:(1)第三方支付,杰出代表是美国的Paypal,主要是为网上供货商和拍卖网站提供代收服务,是目前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网上交易工具;(2)网络理财,其中又可以分为个人理财(比如Fundsdirect,是英国首家互联网基金超市)和社区理财(比如Learn Vest,是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女性)设立的基于个人理财咨询、服务、交流的金融社区平台);(3)网络融资,主要包括众筹、小额借贷和P2P三种模式(Bachmann et al,2011);(4)服务平台,比如搜索和比较消费金融产品的Lendingtree、提供地产和按揭市场信息的Zillow等;(5)信用卡服务;(6)互联网券商,比如Charles Schwab是美国最大的在线证券交易商,为客户提供低价的在线经纪业务;(7)互联网交易所,比如Second Market为客户提供一个可以交易限售股权、破产债权、有限合伙权益、结构性产品(MBS、CDO、ABS)和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平台。具体来说,各类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典型代表企业见表1。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

中国的互联网创业中,最常见的模式叫做C2C(Copy to China),就是说当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一

表1欧美等国互联网金融的代表型企业②

资料来源:根据各大企业网站资料等自行整理。

种互联网服务的新模式时,中国会迅速地出现相应版本(比如,雅虎催生了搜狐,google催生了百度),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也基本上遵循了这一规律,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发展。本部分中,我们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中国模式进行梳理。具体来说,根据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业务功能,将互联网金融的中国模式归为四类:一是支付平台型;二是融资平台型;三是理财平台型;四是服务平台型。下面,我们将从这四大类出发,具体讲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1.支付平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其中前两种方式已初具规模。在网络支付行业中,商业银行凭借自身的资金和渠道优势依然牢牢占据主体地位。在发展传统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之外,商业银行还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推出B2B、B2C支付平台等创新支付产品(比如农行的“网上交易市场支付平台”,工行的“工银e支付”)以及手机钱包等移动支付类产品。

—第三方支付绝对是网络支付中最闪耀的明随着互联网和支付的联姻,互联网金融的源头——

星。现今,第三方支付已经占据了我国小额支付的大部分市场,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和互联网支付是其三大主要业务板块④。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核心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趋于稳定:无论是在互联网支付还是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上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财付通和银联在线分列第二、三位(具体见图1和图2)。就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参与机构来说,一方面,随着传统行业电子商务化程度的加深,苏宁、京东、平安为代表的传统零售、电商以及金融机构纷纷切入第三方支付市场;另一方面,在各种“宝”(比如余额宝)的涌现热潮下,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军传统的金融服务领域也是一大发展趋势。

2.融资平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融资平台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是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而生的,在市场中充当金融中介的作用,国内的发展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点名时间为代表的众筹融资经营模式;二是以人人贷、宜信等为代表的P2P信贷经营模式;三是以阿里小贷等为代表的小额网络贷款模式。下面,我

图2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核心企业交易规模市场份额

注:数据来源于艾瑞咨询。

图1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核心企业交易规模市场份额

注:1.互联网支付是指客户通过桌式电脑、便携式电脑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实现货币资

金转移的行为;2.数据来源于艾瑞咨询。

们分别就这三种模式进行分析和说明。

(1)众筹融资经营模式

众筹(Crowd Funding ),是指小企业或者个人利用互联网和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创意,征求资金援助的一种融资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商业融资方式,在众筹融资模式下没有股权的转让,项目发起人享有项目100%的自主权。实质上,众筹是用“团购+预购”的形式来获得完成项目所需的资金,属于“预消费(Preconsuming )”中的一环。通过筛选出好的创意、出资而后见证产品从设计至生产的全过程,消费者可以获得有别于传统消费模式的全新消费体验。

众筹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但短短几年时间发展迅猛,涌现出了点名时间、追梦网、淘梦网等一大批众筹平台,发展模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基本相同:项目发起人(有创造能力但缺乏资金的人)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设定时间内,如果支持者提供的资金达到或者超过目标金额则项目融资成功,发起人可以获得资金;否则,已获得资金需退还给支持者,项目关闭。其中,点名时间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发展最为成熟的众筹平台,主要是为了帮助国内一些有创意、有想法但是缺乏资金的人。其他,像淘梦网、追梦网是分别支持微电影和科技创新类的众筹平台。

现在,众筹更多的是走细分市场的盈利模式,比如点名时间关注的细分市场是创意投资、淘梦网关注的细分市场是微电影。考虑到这些细分市场的整体规模,以及投资者获得的回报形式(仅为非金融产品或者非货币的回报),我国众筹融资平台的规模受到限制,盈利能力也稍差于其他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2)P2P信贷经营模式

P2P信贷(Peer-to-Peer Lending),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中最大的亮点,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撮合借款人和投资人通过平台进行借贷交易的融资服务模式。进入中国市场后,P2P模式表现出了卓越的生命力,并迅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异化与创新。根据信贷平台的性质,我国的P2P信贷企业可以分为四类:以拍拍贷为代表的纯中介线上模式、以安心贷为代表的复合中介型线上模式、以合力贷为代表的线下认证模式,以及以宜信为代表的非典型P2P模式。

纯中介线上模式:该模式中的网络借贷平台的角色仅限于“牵线人”,负责考察借款人的资信状况,但不承诺保障出资人的本金,借款人和出借人在公司平台上自主完成交易,比如拍拍贷、红岭等。

复合中介型线上模式:与国外的复合中介模式类似,我国也出现了众多同时承担借款的利率指定人、担保人或(和)联合追款人的P2P融资平台。安心贷、人人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安心贷对于平台出资人的借款提供连带保证,而人人贷为理财人提供了本金保障计划。

线下认证模式:该模式中加入的线下认证是标准的中国特色,源于应对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不完善而采取的降低借款人违约风险的措施,合力贷是其典型代表。与普通的P2P借贷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合力贷要求对部分借款人(借款需求超过3万元)的资质审核采取线下面申的方式。

非典型P2P信贷公司模式:该模式的最显著特征是以线下行为为主,以宜信为代表,是我国特有的P2P借贷模式。其中,宜信以线下为主导,主要通过两个步骤、以债权转移的方式来完成借贷双方的交易:(1)网贷平台的法人代表或者股东以个人名义与借款人形成债务债权关系;(2)网贷平台将上述债权从金额和时间上分拆成一系列理财产品,再将理财产品转让给真正的资金出借人。也就是说,在该业务链下,真正的借贷双方并没有形成直接意义上的借贷关系。平安集团全力打造的“陆金所”在引入平安融资担保的同时,还拥有强大的线下业务支持,也可归于该类。

(3)平台小额贷款模式

电商平台数据+小贷是平台小额贷款模式的核心,而挖掘自有电商数据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级是其核心竞争力。阿里小贷是该模式的开拓者,冯晶等(2013)、王毅敏和王锦(2011)、王梓淇(2012)、王紫薇等(2012)都对这一模式进行过讨论。我们认为阿里小贷是将阿里巴巴集团的B2B、B2C和C2C平台积累的海量客户的真实行为及信用数据全部打通共享,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和云计算将客户在电商平台上的行为数据转化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级”,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数据库,实现“P2P小贷+O2O模式”的量化放贷,降低执行成本。

阿里小贷的成功,促使了大批平台金融企业的成立。比如,苏宁凭借自身拿到的开展独立贷款业务的牌照开办了专门的子公司进行网络贷款,而京东、慧聪、敦煌等则采取与银行合作的方式,曲线进军贷款平台⑤。此外,曾在电商遭遇滑铁卢的eBay也通过与平安银行的联姻,借道互联网金融成功踏足国内的小额贷款领域。

3.理财平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理财式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或者非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向投资者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涵盖基金、保险、国债、外汇、期货、贵金属、银行理财产品等的销售和交易。阿里集团的余额宝是该类业务的先驱者,之后各大银行、券商、基金等陆续抢滩理财类互联网金融市场。

国内该类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基本上借鉴了欧美等国的发展模式,也出现了个人理财服务和理财社区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是指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理财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旨在帮助用户进行碎片式理财。保险领域,快钱推出的保险行业解决方案项目中,人保、太保、平安、泰康、阳光等30家险企都已全线接入。2013年成立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是内地首家纯互联网保险公司。

理财社区在中国也已经悄然兴起,一方面各大金融机构重资投入,打造专属的网上理财社区平台,比如农业银行的“互动e站”和招商银行的“i理财”,他们是以社交网络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在线交

流与互动平台。另一方面,财旺网等独立理财社区也纷纷涌现,财旺网以Twitter社区模式为主,结合传统论坛、博客和即时通讯等形式的一些特点,挖掘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定制理财计划。

4.服务平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服务平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是为个人提供金融产品的搜索和比价服务,以帮助消费者便捷获取费率更低的贷款、理财、保险等服务。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贷款、理财等产品供消费者选择,如何快速、方便地从中选择更适合自己需求的低费率的产品就成了消费者的重要课题。这样,搜索类的服务平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运而生,2011年成立的融360就是其中的先驱者。

现阶段的融360本质上是一个搜索引擎,业务专注于贷款领域,旨在通过为资金需求者提供满足其贷款需求的各大银行、小贷公司等提供的贷款选项,省去用户去各家银行、小贷公司分别进行查询的时间,帮助借贷者更为便捷地做出决策。随着互联网对用户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欧美市场上88%的网民在选择金融产品时,会通过网上进行搜索和调研⑥,可以断言,服务平台类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未来将无比光明,极有可能成为用户获取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获得精准客户的主要平台。

当然,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必将随着人类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新的业务模式。这里,我们仅仅是抛砖引玉,对现存的互联网金融的一些主要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三、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与风险监管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应采取一种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辩证地看待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在充分肯定其带给我们生活的便捷、效率的提高等积极效应的同时,注意识别和防范其蕴含的各种风险,加强监管,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具有的一些传统金融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客户体验更好。互联网金融能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便捷服务、交互服务,真正做到服务无所不在、服务随需而变。

2.运作更加高效。一方面,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服务能快速发现并响应客户的需求,并通过智能化操作实现高效运作。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极大提高了资金配置的效率并降低匹配成本,这一点已经在阿里小贷、P2P和众筹融资等领域得到验证。

3.信息更加透明。高效的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能缓解甚至完全消除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并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组织、排序、检索和匹配。

4.服务包容更强。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资源开放共享,传统金融无法顾及或难以完全覆盖的小微企业、小商户、农民、学生等草根阶层,也能得到公平对待、享受服务,既弥补了传统金融的薄弱环节,又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5.助推金融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倒逼传统金融业不断探索服务模式创新,间接推动金融业向注重客户体验、便捷高效、低成本、广覆盖的方向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

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尚未成熟,尚有诸多问题有待破解,为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互联网金融业务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比如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比较容易产生非法集资、诈骗、行贿、洗钱、博彩等违法违规行为;民间资金也比较容易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流入房地产及“两高一剩”等限制性行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其次,目前我国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不足。对互联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够重视、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保护力度不足等是我国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导致信息泄露、买卖事件频出,电子货币发行商制定诸多“霸王条款”,快捷支付、二

维码支付等无卡支付新技术也存在欺诈隐患,一旦出现问题都将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再次,互联网金融业务有可能冲击现有货币政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货币甚至虚拟货币正在大规模地快速流通和急速增长,加快了货币流转速度,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加大了货币供应量的测度和控制难度。最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加大了监管的难度。互联网金融下由于经营的对象、业务、过程和地点都是虚拟化的,监管范围变大,监管难度增加,现行的现场监管体系难以奏效。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长远发展离不开法律环境和监管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如上文所说,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在我国尚需完善,一些学者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王曙光,2013;王艳等,2009),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监管实践,本文就如何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如下建议:

1.相关监管机构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加强监管。其一,在监管思路上,坚持从自律到监管再到适度放松的过程和节奏。发展初期,强化规范宣传,倡导行业自律;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监管,并逐步过渡到针对经营行为的动态监管;走上规范发展阶段后,逐步放松,回归适度监管。其二,在监管原则上,鼓励发展与防范风险兼顾。建议放宽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经营风险由企业自身承担,重点加强系统性风险的控制。针对第三方支付、人人贷等由市场化需求应运而生的金融创新,稍微放宽监管,采取事后监管方式,持续跟踪产品状况、观察风险水平,一旦发现风险水平超出企业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并有可能威胁到公众利益,采取叫停措施。对于备付金、投融资平台上标的物的真实性等要素严格监管,防止资金挪用、非法募资等造成系统性风险。其三,在监管标准上,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在全面梳理各类互联金融业务范围的基础上,明确相应企业、相应业务的监管部门和监管标准。对于介入交易的金融平台,按照线下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进行监管;本质是担保公司的,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管理办法进行年检;涉及资产证券化的按照券商要求进行监管,同时对于构建资金池等行为,严格按照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办法进行监管。

2.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其一,构建起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间的“防火墙”,逐步建立互联网金融市场分级预警机制,创新数字化非现场监管手段,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其二,构建起以一行三会为主,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等多部门为辅的联合监管主体体系,实现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监管。其三,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促进跨国网络金融风险事件的协同处置,推动完善互联网金融国际治理机制。

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其一,加快现有《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等金融法律法规的修订,以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其二,借鉴国际先进立法经验,尽快出台《放贷人条例》、《电子资金划拨法》、《网络购物条例》、《网络借贷行为规范指引》等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赋予相应合法地位,有效控制风险。其三,在网络和设备标准、网络体系架构、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牵涉到公民权益和金融安全的关键性技术与管理环节,抓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4.建设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其一,尽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将互联网金融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纳入企业和居民信用信息数据库的采集范围,作为准公共产品向严格准入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商开放。其二,加快推动征信立法,利用各种措施增强全社会的信用评级意识,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

5.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其一,出台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就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保障、风险承担、责任免除、信息披露、隐私权和数据保护等做出明确规定。其二,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负责协调处理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服务投诉、纠纷解决。

总之,互联网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支付、借贷和理财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互联网和金融的联姻为

众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空间,能将数据、金融、社交等完美融合的企业将成长为伟大的企业。我们要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带给人类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共同见证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

注释:

①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②这里,我们不对国际上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运行模式进行详述,后文中,我们将结合互联网金融的中国模式,对相关概念和盈利模式进行阐述。

③P2P融资平台在担任平台中介的同时,还承担借款的利率指定人、担保人或(和)联合追款人。

④根据央行2010年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⑤该模式的运营方式是通过对电商提供的平台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的基础上,形成银行认可的信用数据,银行据此完成独立审批、发放贷款。比如为缩短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回收时间、缓解其资金压力,京东推出了供应链金融,采取与银行合作的方式来为其供应商提供采购融资、入库融资、结算前融资等各项融资服务。

⑥根据Google在201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间接来源:百度百科(融360)。

参考文献:

[1]冯晶,张惠光,马朝阳.浅析阿里小额贷款模式[J].时代金融,2013,(5).

[2]王曙光,等.普惠金融——

—中国农村金融重建中的制度创新与法律框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P239-245.

[3]王艳,陈小辉,邢增艺.网络借贷中的监管空白及完善[J].当代经济,2009,(24).

[4]王毅敏,王锦.网络借贷的发展及中国实践展望研究[J].华北金融,2011,(2).

[5]王梓淇.P2P网络借贷平台探析[J].时代金融,2012,(8).

[6]王紫薇,袁中华,钟鑫.中国P2P网络小额信贷运营模式研究[J].微型金融研究,2012,(2).

[7]谢平.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8]Allen F.“E-Finance:An Introduc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2,22(1/2):5-27.

[9]Bachmann A.,Becker A.,Buerckner D.,Hilker M.,Kock F.,Lehmann M.,and P.Tiburtius.“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A Literature Review”,Journal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Commerce,2011,16(2):1-18.

[10]Berger S.,and F.Gleisner.“Emergenc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on Electronic Markets:The Case of Online P2P Lending”,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Frankfurt.2008.

[11]Scholtens B.and Wensveen D.V.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An Essay On What It Does(not)Explain, working paper,2003.

责任编辑:宋海洋

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详细介绍

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详 细介绍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摘要】互联网金融持续火爆的今天,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做一个清晰的界定,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从2012年开始,通过持续对互联网金融领域企业进行调研走访,深度解析互联网金融相关资讯,并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现象进行认真研究,最终系统梳理出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将逐一为您解析。 当“互联网”与“金融”这两个当下社会最热、几乎平均薪酬最高的行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将发出何种火星撞地球的碰撞?这是笔者在2012年下半年时的思考,但是当进入2013年秋季之时,才发现金融已经完全从一个高贵、专业、远离大众的行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并持续占据着诸多媒体重要版面。 “屌丝理财神器”余额宝上市两周就吸金66.01亿元;互联网门户巨头新浪也已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开始发行“微博钱包”;京东商城刚对外宣布经成立金融集团,融360的3000万美金融资案例让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者心动不已,苏宁银行、阿里银行或真或假的传闻一再牵动人们的神经……一个未来金融的新格局正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逐渐成型。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几乎各大金融网站、杂志、金融论坛都在谈它的前世今生,都在猜测它会何去何从。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在此种模式下,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能够通过网络直接对接,交易成本大大减少。 对于这样一个新兴概念的出现,大多数人是激动的、狂喜的,以至于把任何带点互联网和金融表象的事物都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金融的讨论很多,却很少有人站出来将其做一个系统的分类。虽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在其2012年8月主笔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个核心部分进行详细分析,但也仅主要分析了手机银行和P2P融资模式。最近业内也有人将众筹、比特币、余额宝等都作

谈互联网金融模式产品及创新

王晓蕾:谈互联网金融模式产品及创新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金融学会、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定于2013年7月27日在昆明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国小额信贷创新论坛暨第二届全国金融办主任圆桌会议。此会议围绕新型民间金融机构的试点与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产品及创新、地方三民金融(民间、民营、民生)的发展战略等议题展开探讨。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发言。 以下为发言全文: 王晓蕾:首先感谢大会的组织者,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够跟大家交流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我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源于我对中国信贷市场的关注,作为全国集中统一的基础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一个宏伟目标要把所有的信贷业务全部囊括。这样才有可能出具关于借款人全面的信用报告。刚才张睿介绍的过程中谈到互联网模式,根据我初步的观察,现在互联网金融,我认为有三个模式,第一是传统的金融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大家提供服务。这个是大家熟悉的网银。第二种模式,类似阿里金融,由于她具有电商的平台,为他提供信贷服务创造的优于其他放贷人的条件。第三种模式,大家经常谈到的人人贷的模式,P2P,这种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务。这三种模式,如果抛开形式,我个人认为,第一种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应该是渠道的作用。第二种阿里金融的模式,互联网在里边发挥的作用是信息作用。第三种P2P就是一种中介,这种中介把资金出借方需

求方结合在一起。 对于今天的讨论来讲,我相信大家可能更加关注的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阿里金融模式和人人贷模式,今天早上吴晓灵行长把人人贷模式做了进一步细分,我谈的问题相对更加粗一些。我基本同意吴晓灵行长的分类,在这里,我把各种分类统一称为P2P模式,对于P2P模式,在风险管理过程当中,有可能借用非常传统的手段。这一点从我接触到的一些P2P公司来说,他的贷前调查,贷中、贷后全不在线下,只不过把双方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撮合。也有一些用创新的利用来管理金融风险。 第二点,在进一步探讨互联网金融之前,可能要探讨一下金融的本原,金融到底是什么,是融通资金,是借贷交易,所以我们这里讲的核心的还是融通资金和借贷交易。他最核心的涉及到的信用风险管理,找到合适的借款人,给他钱,经过风险的评估、管理一定时间以后,让他连本带息还回来,不管是在传统借贷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这个本质都不应该是发生变化的。所以,这一点再进一步讨论下去,要明确,不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金融,他离不开风险识别、判断、评估、管理。对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事物,他对金融的贡献在那里?他帮助解决了信贷市场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我自己有着深刻的体会,我非常相信,互联网在将来他还会继续彻底改变我们现在的社会,概括来讲,他对社会的影响就在于,他把在互联网以前时代不可记录的行为,由于互联网的到来,变

关于金融创新的思考

关于金融创新的思考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 金融创新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解释。有关金融创新的定义,大多是根据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的观点衍生而来。他的定义是: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 按照如上观点,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组织管理创新。具体而言,创新包括五种情形:(1)新产品的出现;(2)新工艺的应用(3)新资源的开发;(4)新市场的开拓;(5)新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确立亦称组织创新。 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成因 在金融创新理论中,对金融创新活动原因的分析和解释,构成了金融创新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者分析金融创新主要原因的角度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可以称之为“内因说”。“内因说”认为导致金融创新活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降低自身风险,满足市场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对“生产技术”(包括新产品和新方法)和“生产组织”(制度)作出的改进。Greenbaum和Haywood(1973)就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会直接导致人们对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金融机构只有通过金融创新活动才能满足市场的新需求,进而才能参与分享社会财富增长带来的好处,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Niehans(1983)则认为在市场竞争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金融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有赖于企业成本的不断降低,而科技进步为金融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了便利,利用新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Molyneux和Shamroukh(1996)提出了理性效率假说(Rational Efficiency Hypothesis)和群体压力假说(Bandwagon Hypothesis),从企业盈利预期和市场竞争两个方面揭示了金融创新发展的原因。 第二类可以称之为“外因说”。“外因说”主要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金融制度调整和“生产技术”调整的影响,解释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外因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一种是认为金融创新是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结果,或者说是金融组织依据外生变量的变化对经营管理内生变量的调整。Allen和Gale(1991)认为,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率、汇率和利率变动频繁,刺激了金融组织致力于有关稳定投资回报率方面的产品创新。第二种观点认为金融创新是对科技进步的积极吸收。Hannon和McDowell等人(1984)就认为,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采用是导致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股指期货投资策略》中国金融出版社作者:徐凌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工具 (一)金融工具及金融市场创新直接促进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占据了金融创新的主要部分,而金融市场作为金融工具交易的载体,与金融工具的创新是相伴相生的。金融工具及金融市场的创新,从两个层次上促进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一是原生工具的创新,为新的衍生工具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如普通股、优先股、零息债券、可转换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商业票据等等,就是最初的金融创新的产物。在我国,随着金融创新的进一步深入,资产的证券化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适应收益性、流动性不同需求的原生工具将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不断涌现。二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作为金融工具创新的最高层次,直接丰富了衍生工具的品种。如金融期货及其选择权、互换等,国际金融市场的衍生工具已达1200余种。(二)金融制度创新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提供了厚重的制度基础。在金融市场及金融工具创新的背后,是金融制度的创新。实际上当我们讨论金融创新时,很难离开制度创新。制度是带有全局性的,制度创新是最根本的,从监管制度、金融机构产权制度、金融管理制度,其对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是基础性的。通过金融制度的创新,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环境,价格、供求关系、竞争、成本、收益这些机制都开始发挥作用,

国际金融创新的近期发展及特点

国际金融创新的近期发展及特点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国际金融创新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因而,研究国际金融创新对推动我国金融企业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人们对国际金融创新的认识还不一致,所以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创新的概念、发展阶段、现状及特点的研究,来了解国际金融创新的概括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国际金融创新发展的成因、积极和负面影响。分析当代国际金融创新迅速发展原因的最主要意义在于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金融创新的经验,吸取金融创新过程中失败的教训,将其应用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来,为我所用。 关键字:金融创新国际金融金融监管金融风险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概念及现状 (4)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含义 (4) (二)国际金融创新的现状 (4) (三)近期国际金融创新的特点 (5) 二、国际金融创新发展的原因 (6) (一)全球化促进国际金融创新 (6) (二)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国际金融创新 (6) (三)金融管制放松为国际金融创新创造了良好软环境 (7) (四)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为国际金融制造了压力 (7) 三、国际金融创新的影响 (7) (一)金融创新的正效应 (7) (二)金融创新的负效应 (8) 四、国际金融创新对我国金融业创新的借鉴 (8) (一)发展虚拟经济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避免过度创新 (9) (二)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 (9) (三)强化金融机构的谨慎性原则,加强风险控制能力 (9) (四)增强环境金融创新意识 (9)

国际金融创新的近期发展及特点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概念及现状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含义 随着西方金融创新浪潮的掀起,金融创新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陈岱孙、厉以宁,1991),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 引用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把国际金融创新定义为:国际金融创新,即在国际金融活动中,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新的国际金融工具及业务、新的国际金融市场、新的国际金融管理制度的创立、引进和运用。从上述给出的定义看,国际金融创新的涵义不仅仅指国际金融工具及业务创新(即国际融资创新),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创新。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服务、新的融资方式、新的支付清算手段以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其创新主要发生在国际银行、金融业的微观领域。 国际金融创新可以划分为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布雷顿森林制度建立到瓦解为标志,即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展开的国际金融创新活动及其成果,亦称为早期创新;第二阶段,布雷顿森林体制瓦解以后,国际货币制度演变到了浮动汇率制度,在此条件下国际金融创新由兴起并达到了高潮,亦称为近期国际金融创新。 (二)国际金融创新的现状 1、国际货币制度创新 近期国际货币制度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单一固定汇率制度到多元化的浮动汇率制度创新。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对国际货币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引发全球经济动荡的同时,也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必然受到冲击,美元霸权地位将面临一定挑战,其与最大的竞争对手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占的份额可能有所变化。而基于多种因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美元第一货币的地位仍将无可替代,美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短期内尚不能改变单极的货币体系。二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不断创新。欧元的启动以及随后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使得欧元区各国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以汇率波动为要点的国际货币制度不稳定给区内各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冲击。另外,在这种体系下,区域内每个国家不必保持高额外汇储备,从而使得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最小化。 2、国际金融机构创新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为跨国银行的出现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各国大银行争相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在业务经营上加快电子化、专业化和全能化的步伐。由于金融创新,各国之间的经济、金融联系更加紧密,经营的风险也在加大,从而使全球金融监管出现自由化、国际化倾向,各国政府在对国际金融中心、跨国银行的监管问题上更加注重国际间的协

(风险管理)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

第三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理论研究 随着20世纪50年代金融创新的兴起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西方经济学家对大量金融创新进行了实证和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由于经济学家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对金融创新的理解不同等原因,他们对金融创新的研究也从不同方面进行,但总体上显得零散,缺乏系统性。其主要成果集中于对金融创新动因的研究。一、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西尔柏(W.L.Sill)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的。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金融约束而采取的“自卫”行为。 这里的金融约束主要包括:一是外部约束,主要指政府制定的经济制度和市场地位对企业实现最优化的限制,前者会对金融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而后者则通过金融产品的定价方式和供求数量来影响金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外部约束的存在会使金融企业的效率降低和机会成本上升,因而要通过创新来弥补这些损失。二是内部约束,主要指金融企业内部制定的利润目标、增长率目标、资产比等指标,金融企业主要通过这些指标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经营风险,以保证经营的稳定,但是另一方面,金融企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克服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从而形成了对创新的需求。 西尔柏使用线性规划模型(Linear Programming Model)来解释约束诱导理论。在模型中,金融创新被认为是各种约束因子的函数,金融企业受制于金融约束引起的成本增加而产生了金融创新的需求,因而金融创新是为了降低各种约束所引起的上升成本。西尔柏还认为技术和立法也在金融创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尔柏的约束诱导理论是从微观金融组织的行为分析入手,侧重于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创新研究,以此来解释金融企业的“逆境创新”,但对于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创新涉及较少。但是,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要使创新规范化和合理化,还需要有制度创新作保障。 二、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凯恩(J·Kane)提出了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Circumventive Innova-tion Theorem)。所谓“规避创新”,就是经济主体为了回避各种金融规章和管制的控制而产生的一种创新行为。凯恩认为,现实中,政府为了保持均衡和稳定的宏观局面,制定了各种经济立法和规章制度,从而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了各种约束。但经济主体总是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为此,会有意识地寻

精选239个关于互联网金融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精选239个关于互联网金融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毕业每位学生都要写毕业论文,在写作过程中与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学术堂整站能够解决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里面包含了论文选题、正文写作、写作技巧、反抄袭检测等等,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论文选题提供了239个优秀题目,给学生参考。 1、余额宝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2、“互联网垣”经济的政府服务模式探讨 3、政策性保险对“互联网+金融”影响测度研究--基于多维信息不对称的视角 4、浅议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5、大学生分期市场成长与问题浅析 6、对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市场关联性的研究 7、上海交大互联网金融俱乐部成立 8、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9、汽车金融将成未来新的增长点 10、互联网金融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11、新一轮产业与科技革命带来哪些新挑战 12、以“极致”思维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 13、守住风险底线把握发展机遇--专家学者谈互联网金融创新与行业发展 14、中国P2P网络借贷利率波动研究 15、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先世界美媒:应用范围远超美国 16、互联网消费风起 17、腾邦国际:业绩增速符合预期 18、基于国际经验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讨 19、超50位银行高管离职大佬们去哪了 20、网络行为金融大数据与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性研究 21、云南省工行荣获云南金融百姓口碑榜多项大奖 22、杨定平:雅堂要做家具业的京东! 23、深圳电信互联网化道路的探索--市场超细分,跨界微营销,转型新突破 24、浅谈对“互联网金融”的看法 25、互联网金融对利率市场化推动的研究 26、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7、用互联网金融吸引国外小额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28、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网上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29、虞咏峰:让人人都做“巴菲特” 30、杨恒:用阿里基因打造麦子金服 31、大数据时代下券商的转型策略 3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分析 33、浅谈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 34、大数据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35、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36、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 37、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管理与创新 38、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问题与对策 39、未来电子商务的方向 40、2015互联网金融最具颠覆性的四大创新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和谐发展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和谐发展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和谐发展 摘要: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61-05 引言 2008年9月,次贷危机高潮迭起,引发了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从贝尔斯登到“两房”,到雷曼兄弟,再到美林、AIG的一系列事件,强烈冲击着全球金融秩序。 危机背后,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失调。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品创新、工具创新、市场创新、交易方式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等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次金融危机是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环环相扣后由一个“蝴蝶效应”所引发的,而其本身就属于一个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但金融危机的发生本质上并不是金融创新本身的问题,而是监管的问题。 一、金融创新的基本理论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 创新这一概念是本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首次提出的。熊彼特使用“创新”一词是用来定义将新产品、工艺、方法或制度引用到经济中去的第一次尝试。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些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真正成为金融领域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并成为研究的对象,则是80年代的事。虽然金融创新是一个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概念,但直到目前为止,金融创新一

传统金融pk互联网金融辩论赛

开篇立论 谢谢主持人!老师,同学们,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本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传统金融pk互联网金融。我方观点是支持传统金融。 何谓金融?所谓金融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资金的融通,其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因为传统金融是相对应于互联网金融而言的,所以实际上传统金融在互联网金融未诞生之前即是金融。 传统金融的优势在于:第一,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这使得传统金融的实际运作有丰富的金融理论为其提供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撑。反观互联网金融,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产业,稀薄的分析和评价之类的文章有,但是明显令人担忧。 第二,传统金融已经建立较为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服务体系,并进一步加强了金融监督管理力度和法制化建设,在制度和法律上全面保障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而互联网金融作为依托互联网的产业,在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条件下所能提供的安全和保障着实令人堪忧。 第三,传统金融发展到今天,并不是一成不变,金融创新始终贯穿于整个金融发展史之中。比如在工具创新方面7、80年代

不同于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金融期货、期权和互换,乃至如今的信用卡和网银,在人才创新方面则培育了许多资产管理和理财顾问等等。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和市场的运作效率,是传统金融在发展历史中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

第四,传统金融在其互联网金融交锋的三大势力范围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其三大势力范围为渠道类业务、利差类业务和融智类业务。渠道类业务分为支付结算渠道和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在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其中最具统治力的无疑是银行业的网点渠道,几乎垄断了国内大部分基金和信托产品的销售,利差类业务体现的是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价值。目前国内的利差收入几乎全部归银行业占有,且在银行业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80%。三是融智类业务,体现的是金融企业的智力价值。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财顾问都属于这一类型,金融企业却占据着绝对优势。传统金融作为金融界的巨人仍难以被撼动。 总结以上4种方面的观点,我方认为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在传统金融和互联网的竞争中,传统金融更具有优势和地位。我方观点陈述完毕,谢谢大家。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金融与金融工程的发展及创新(一)

金融与金融工程的发展及创新(一) 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创新1一、背景及概念1二、创新成果1三、技术进步与国际金融新格局的形成4第二部分金融科学的发展6一、金融学分析方法数量化6二、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化7三、金融创新工程化8四、金融交易及管理电子化10第三部分金融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技术12一、金融工程的内涵12二、金融衍生产品的分类及创新12三、金融工程技术的分类15四、金融工程的发展趋势18 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创新 一、背景及概念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波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金融机构的旧有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失去市场,同时又给它们创造了新的潜在业务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及金融理论的突破促使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而创新成本却日益降低。在强大的外部需求召唤下,在美好的盈利前景吸引下,金融机构通过大量的创新活动,冲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制约,导致全球金融业金融领域发生了一场至今仍在继续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形形色色的新业务、新市场、新机构风起云涌,不仅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而且还对金融体制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对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际金融新秩序有待形成。对于金融领域内发生的这些变革,我们将其统称为“金融创新”。 二、创新成果(1)金融工具创新从狭义上理解,金融创新通常指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创新的成果是极为丰富的,按照金融创新工具的功能来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风险管理型创新、增强流动型创新、信用创造型创新和股权创造型创新四种。事实上以上分类也代表了金融创新的四种原动力。表1按金融中介功能分类的创新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型创新无疑是金融工具创新中最主要的一类。在八十年代,围绕市场风险管理进行的风险转移型金融创新最为流行,其典型代表就是期货、期权和互换工具,以及用它们构造出的各种复杂的产品组合。进入了九十年代以后,诸如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价差互换以及信用挂钩票据等以转移信用风险为核心的信用衍生工具经历了引入和迅速发展的阶段,并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创新的又一大热点。在1999年,在各种衍生产品交易中,金融互换、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仍然占有最主要的地位。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性的增加,提高了资产持有者持有某项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与此同时,整个社会负债水平的提高使得对债务成本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二者都导致了债权、债务人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八十年代以来,银行业普遍兴起的资产证券化是增强流动型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而期货等衍生工具交易相对于现货交易具有流动性优势,也把众多的投资者从传统的股票和债券市场上吸引了过来。在1999年仍然保留着这种趋势。对信贷的需求推动了信用创造型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发展。在八十年代企业兼并重组浪潮当中,对高杠杆债务融资的巨大需求使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家们开发出了垃圾债券,并风行一时。而针对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金融界创造出了以可转换债券为代表的一类新型融资工具,使投融资双方的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从而扩大了融资规模。对于股权创造型金融创新,相对于信用创造型创新的发展较为迟缓。但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各种金融监管都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加强了要求,因此商业银行成为这方面创新的主要需求者和使用者。(2)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在近年来出现了两个重大变化:首先,国际金融市场实现了一体化。由于资讯的进步,全球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外汇市场已经实现了24小时连续不断营业;欧洲货币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第二,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崛起,并在很多情况下超过了现货市场的规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衍生品的场外交易早在80年代就迅速超过了有组织的交易所交易,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3)金融组织结构创新金融机构自身作为创新主体,也在不断经历着组织结构上的创新,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势头锐不可当。近两年来,美国、日本、德国的金

国内外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国内外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摘要: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增长。正是在这一宏大背景下,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从而促使金融创新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 关键词: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理论;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 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 C.DOW、Carlos 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 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 Sapienza和 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 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 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浅谈互联网金融思维

浅谈互联网金融思维 摘要: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逐步深入社会、经济、思维等诸多层面。伴随着各种互联网新技术的涌现,分享、协作、民主、普惠、自由、平等等思想不断被放到和增强,成为互联网向整个社会贡献的一笔精神财富,也导致了互联网思维的形成。而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了经济和社会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也是不一而足。作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应该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金融,从这点出发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思维的内容,浅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内涵,比较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差异。 “用 360 1 2 3 1 2WCDMA智能手机 3、口碑:超越用户预期 4、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MIUI坚持每周迭代。 和君咨询高级咨询师赵大伟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中将互联网思维定义为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并将互联网思维体系归纳为9大思维(图1)20大法则。

图1、互联网思维体系 1、用户思维(对市场、消费者的理解) 法则1:得屌丝者得天下 法则2:兜售参与感 法则3:用户体验至上 2、简约思维(对产品规划、产品设计 的理解) 理解) 法则12:利用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 法则13:利用社会化网络,众包协作 7、大数据思维(对企业资产、竞争力的理解) 法则14:数据资产成为关键竞争力

再传递到销售端,销售端通过接触用户又形成了二次的循环。这种经过互联网思维改造的“价值环”模式,将对传统商业生态和商业理论带来深刻的影响。“价值环”要求我们必须要持续不断地关注用户需求、聆听用户反馈并且能够实时做出回应,这是未来企业建立商业模式的基础。 互联网思维在这个“价值环”中的分布: 1、战略层 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一)互联网金融的精髓 “开放、平等、协作、共享”是互联网金融的精髓,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只有资源共享、信息对称、自由平等与优势互补,才能促使企业有效的提供金融服务。 1、开放: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延展的生态系统,单个行业无法完成全部服务;

互联网背景下的银行业务创新 课后测试

互联网背景下的银行业务创新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 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浙江网商银行是一家为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其贷款金融不超过( ) √ A 200 万元 B 300 万元 C 500 万元 D 600 万元 正确答案: C 2. 在国内,率先推出银银合作平台的银行是( ) √ A 工商银行 B 兴业银行 C 招商银行 D 建设银行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 3.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包括( ) √ A 去中心化 B 去中介化 C 去精英化 D 去边界化 正确答案: A B C D 4.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包括( ) √

A 创新金融战略 B 优化资源配置 C 拓宽银行业务渠道 D 融合共生 正确答案: A B C 5. 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创新方面的相同之处有( ) √ A 以原有的电子渠道为起点,从零售和消费金融切入,向对公和产业互联网金融渗透 B 从支付和理财业务切入,向信贷和电商等多元服务渗透 C 从单一的个体分析和线下业务线上化,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 D 由重资产的物理网点经营模式,向轻资产的智能化网点+线上平台转变 正确答案: A B C D 6. 华瑞银行,号称“四无”,指的是( ) √ A 无网点 B 无客户 C 无贷款 D 无存款 正确答案: A B C D 7. 互联网银行 2.0 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 完全基于移动手机端提供服务 B 金融科技企业+合作银行模式 C 支票拍照即可存款 D 合作超市收银台可以存取现金

正确答案: A B C D 8. 互联网银行 2.0 带给我们的思考有( ) √ A 手机 APP 用户量进行考核 B 客服人员配置 C 更加重视客户体验 D 大量引进新的技术 正确答案: A B C D 判断题 9. 当前,互联网金融去中介,主要指的是信息中介。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0. 互联网银行 1.0,一般是指直营银行或直销银行。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与发展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论文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与发展 课程名称:市场金融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与发展 学生: (班级,学号) 摘要:金融创新就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利用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法或组织形式对金融体系中的基本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推出新的工具、新的机构、新的市场,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效率,规避风险和追逐盈利。 关键词: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 金融创新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对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金融要素进行的重新组合。金融创新扩展了金融活动内涵,对金融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近年来的金融创新,无论是在品种上、工具上还是制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金融创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金融创新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和今后的发展。 一、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 在我国,实体经济对金融创新的需求量正迅速扩大,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特别是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加快金融体质改革的过程,外部金融机构广泛介入我国金融市场,将直接带来创新业务,竞争的加剧也将迫使国内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同时,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金融监管必将趋于放松,宽松的外部环境也将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发展高潮期,并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金融创新业务的突破性进展。 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已遍布于沿海城市和内陆主要中心城市,已渗透到金

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详细介绍

【摘要】互联网金融持续火爆的今天,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做一个清晰的界定,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从2012年开始,通过持续对互联网金融领域企业进行调研走访,深度解析互联网金融相关资讯,并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现象进行认真研究,最终系统梳理出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将逐一为您解析。 当“互联网”与“金融”这两个当下社会最热、几乎平均薪酬最高的行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将发出何种火星撞地球的碰撞?这是笔者在2012年下半年时的思考,但是当进入2013年秋季之时,才发现金融已经完全从一个高贵、专业、远离大众的行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并持续占据着诸多媒体重要版面。 “屌丝理财神器”余额宝上市两周就吸金66.01亿元;互联网门户巨头新浪也已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开始发行“微博钱包”;京东商城刚对外宣布经成立金融集团,融360的3000万美金融资案例让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者心动不已,苏宁银行、阿里银行或真或假的传闻一再牵动人们的神经……一个未来金融的新格局正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逐渐成型。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几乎各大金融网站、杂志、金融论坛都在谈它的前世今生,都在猜测它会何去何从。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在此种模式下,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能够通过网络直接对接,交易成本大大减少。 对于这样一个新兴概念的出现,大多数人是激动的、狂喜的,以至于把任何带点互联网和金融表象的事物都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金融的讨论很多,却很少有人站出来将其做一个系统的分类。虽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在其2012年8月主笔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个核心部分进行详细分析,但也仅主要分析了手机银行和P2P融资模式。最近业内也有人将众筹、比特币、余额宝等都作为互联网金融单独的模式,并有不同的分类说明。但随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不断创新,以及社会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不断加深,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定义及模式分类还是难以全面覆盖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态。 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做一个清晰的界定,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从2012年开始,通过持续对互联网金融领域企业进行调研走访,深度解析互联网金融相关资讯,并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现象进行认真研究,最终系统梳理出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并由罗明雄于2013年4月21日举办的“清华金融周互联网金融论坛”上首次提出。 基于最近互联网金融火爆现象,为了更好的将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研究成果与业界进行交流探讨,笔者将基于

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之路

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之路 在各上市银行的半年报悉数登场之后,人们一方面对银行业绩伴随经济周期的下滑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又被各银行令人“眼花缭乱”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所吸引。在增长亮点缺乏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被许多银行视为转型契机和“救命稻草”。 形势比人强,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各国银行眼下都更加重视其中的机遇和挑战。例如,到今年4月,据统计华尔街六大银行五年里裁员8万,而各银行裁员最多的为固定利率、汇率和期货部门,有研究者分析发现银行的技术和风险管理、合规部门反而在增加雇员。这就充分体现了大银行对于新技术、新风险的高度重视和“未雨绸缪”。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我国银行业逐渐获得了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因为就现有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而论,实际上是在致力于推动同业业务监管的一致性。这就意味着监管将更多从产品功能和业务本身出发,对P2P网贷等新兴业态,会由过去过于宽松转为趋严,而对银行的监管则会相对有所放松。理论上,这对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构成利好。 综合来看,各家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重点,可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渠道替代,即通过发展电子银行、移动银行、直销银行等,优化与变革原有业务流程与组织架构;二是依托新产品或业务,着力推动零售业务拓展与强化个人客户获取能力;三是积极介入电商,通过大

力拓展业务场景来增加客户黏性;四是尝试把原有的融资类业务搬到网上,如尝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五是布局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兴电子支付业务及基于互联网的中间业务;六是对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直接介入与间接合作,如与P2P网贷、第三方支付的合作等。 不过,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业务范畴与边界不清晰,各家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根本无法横向比较,各银行究竟希望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达到大而全的“超市”还是“精品店”,大多没有清晰的顶层设计。又如,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与传统业务板块之间存在突出的协调矛盾,这往往体现在财富管理类产品、渠道、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等多方面。还有,部分银行致力于打造各自的O2O闭环生态圈,但长远来看,互联网金融的真正优势,或许还应体现为开放型平台,以多平台共赢为目的,而非独家通吃。对某些互联网金融创新来说,究竟是基于提升上市银行投资价值的“噱头”,还是真正有利于发掘新的、可持续的业务增长点,互联网金融创新价值能否体现在弥补小微金融、居民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等传统金融体系的“短板”上,还需进一步观察。 客观来看,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逐渐体现出“大资本驱动”的特点,小银行做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并不明显。由此观之,未来将呈现三大主线:工行等“巨头”由于拥有资本优势,因此容易大规模布局,可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简单粗暴”式发展,但能否真正实现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还缺乏迫在眉睫的动力:平安银行等依托于各类准

金融与金融工程的发展及创新.

金融与金融工程的发展及创新 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创新 1 一、背景及概念 1 二、创新成果 1 三、技术进步与国际金融新格局的形成 4 第二部分金融科学的发展 6 一、金融学分析方法数量化 6 二、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化 7 三、金融创新工程化 8 四、金融交易及管理电子化 10 第三部分金融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技术 12 一、金融工程的内涵 12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分类及创新 12 三、金融工程技术的分类 15 四、金融工程的发展趋势 18 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创新一、背景及概念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波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金融机构的旧有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失去市场,同时又给它们创造了新的潜在业务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及金融理论的突破促使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而创新成本却日益降低。在强大的外部需求召唤下,在美好的盈利前景吸引下,金融机构通过大量的创新活动,冲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制约,导致全球金融业金融领域发生了一场至今仍在继续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形形色色的新业务、新市场、新机构风起云涌,不仅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而且还对金融体制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对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际金融新秩序有待形成。对于金融领域内发生的这些变革,我们将其统称为“金融创新”。二、创新成果(1)金融工具创新从狭义上理解,金融创新通常指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创新的成果是极为丰富的,按照金融创新工具的功能来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风险管理型创新、增强流动型创新、信用创造型创新和股权创造型创新四种。事实上以上分类也代表了金融创新的四种原动力。表1 按金融中介功能分类的创新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型创新无疑是金融工具创新中最主要的一类。在八十年代,围绕市场风险管理进行的风险转移型金融创新最为流行,其典型代表就是期货、期权和互换工具,以及用它们构造出的各种复杂的产品组合。进入了九十年代以后,诸如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价差互换以及信用挂钩票据等以转移信用风险为核心的信用衍生工具经历了引入和迅速发展的阶段,并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创新的又一大热点。在1999年,在各种衍生产品交易中,金融互换、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仍然占有最主要的地位。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性的增加,提高了资产持有者持有某项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与此同时,整个社会负债水平的提高使得对债务成本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二者都导致了债权、债务人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八十年代以来,银行业普遍兴起的资产证券化是增强流动型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而期货等衍生工具交易相对于现货交易具有流动性优势,也把众多的投资者从传统的股票和债券市场上吸引了过来。在1999年仍然保留着这种趋势。对信贷的需求推动了信用创造型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发展。在八十年代企业兼并重组浪潮当中,对高杠杆债务融资的巨大需求使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家们开发出了垃圾债券,并风行一时。而针对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金融界创造出了以可转换债券为代表的一类新型融资工具,使投融资双方的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从而扩大了融资规模。对于股权创造型金融创新,相对于信用创造型创新的发展较为迟缓。但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各种金融监管都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加强了要求,因此商业银行成为这方面创新的主要需求者和使用者。(2)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在近年来出现了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