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_人格的关系

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_人格的关系

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_人格的关系
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_人格的关系

文章编号:1001-4918(2007)03-0044-49

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人格的关系

*

田丽丽1

刘 旺

1,2

(1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 510631;21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西安 710062)

摘 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22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的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人格的关系。研究发现:(1)女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男生;青少年的学校幸福感呈现出随年级增高而降低的趋势。(2)神经质和外倾性两种人格特质在能力自我知觉和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因果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表现为神经质在能力自我知觉和消极在校情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外倾性在社会能力自我知觉和积极在校情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关键词:青少年;学校幸福感;能力自我知觉;人格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0规划2006年度项目(BB A060015).作者简介:田丽丽,女,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E -mail:tlll w@1631com

1 引言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在白天清醒的时间里,青少年每周有约40个小时的时间在学校度过,上课、学习的时间大约占其觉醒时间的四分之一。青少年在学校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决定了其心理发展势必会受到学校生活的影响。近年来,在/积极心理学0理念的影响下,学校满意度、学校归属感等青少年积极学校心理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对于以学校生活为主要生活内容的青少年来说,学校幸福感理应成为其学校生活的主要目标。学校幸福感是学生在与学校中的人、事、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心理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结果,指学生基于自定标准对其学校生活的评价与体验,由学校满意度、在校积极情感体验和在校消极情感体验三个成分组成。

已有关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学校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结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女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男生;另一种则是男女生的学校满意度没有差异。Shmotkin

[1]

、Huebner [2]

等的研究支

持了没有差异的结论。Epstein [3]

、Okun [4]

、Karatzias

[5]

的研究则发现女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男生。以上两种结论的差异可能与各研究的被试取样、种族特点

等因素有关。年级对学生学校满意度影响的研究基本取得一致性结论,即都发现学生的学校满意度呈

现出随年级增高而下降的特点[3~5]

根据发展资产模型(Developmental Assets Model),/积极的关系、机会、能力、价值观和需要成功的自我知觉/是青少年积极发展所必须的资产[6]

。对于以学业和社会性关系为主要发展任务的青少年来说,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自我知觉可谓其两大发展资产,因此,青少年在以上两方面的能力自我知觉均和其学校幸福感有关。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7]

、学校社会关系[8]

的自我评价均与其学校满意度存在显著相关。不足的是,这些研究还只是关系有无的探讨,未能清楚揭示两种变量和学校幸福感的因果关系。

以成人群体为被试的大量研究表明,人格是主观幸福感最稳定有力的预测因素之一[9]

。该结论在青少年群体也已得到一定验证。Heaven

[10]的研究发

现,埃森克人格理论中的两个/超级因素0特质,神经质和外倾性分别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张兴贵

[11]

、田丽丽

[12]

以中国青少年为被

试的研究亦都发现了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学校幸福感是青少年对其学校生活的评价与体

验,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我们推测,人格也有可能与青少年的学校幸福感有关,尤其是神经质、外倾性两种人格特质可能和学校幸福感存在较高的相关。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和分析,本研究假设,青少年的能力自我知觉既有可能直接影响其学校幸福感,也有可能通过人格间接影响其学校幸福感。因此,

4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考察我国不同性别和年级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的特点,对既有研究结论的分歧进行本土化验证;二是探讨青少年能力自我知觉、人格和学校幸福感的因果关系,以期为提高青少年的学校幸福感、改善其主观学校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2研究方法

211研究对象

根据便利取样的原则,在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随机抽取228名中学生为被试。其中男生102人,女生126人。被试的年龄介于12~19岁,平均年龄15117岁(SD= 1161)。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被试基本情况

被试初一初二高一高二

男26202729

女19254240

总数45456969

年龄(M?SD)12186?013913192?014415183?014016191?0145

212测量工具

21211能力自我知觉量表

题目选自Harter编制的5青少年自我知觉量表6 (Adolescent Sel-f Perception Profile,ASPP)[13]中的学业能力自我知觉和社会能力自我知觉两个分量表,共12个题目。该量表给被试同时呈现两个描述性的句子(如:一些孩子觉得交朋友很困难vs另外一些孩子觉得交朋友很容易),首先要求被试确定左右两边句子的描述哪种更象他P她,然后在左右两侧的/有点儿象我0和/完全象我0中做出回答。题目的反应方式为4点计分,左侧的/完全象我0=1,左侧的/有点象我0=2,右侧的/有点象我0=3,右侧的/完全象我0=4,分数越高表明自我知觉的能力感越强。在本研究中,学业能力自我知觉和社会能力自我知觉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171和0184。21212NEO-PI-R人格量表修订本(S式,简本)杨坚1996年修订的由C osta和McCrae编制的NE O-PI-R人格量表(S式,简本),包括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五个分量表。其中,神经质得分越高,表示情绪越冲动、敏感、焦虑;外倾性得分越高,表示越合群、热情、积极;开放性得分越高,表示越易幻想、爱行动、有审美情趣;宜人性得分越高,表示越谦虚、温和、容易信任他人;谨慎性得分越高,表示越守秩序、负责任、能自我约束。原问卷的反应方式为按照同意程度由弱到强的5点计分,从/0=完全不同意0依次过渡到/4=完全同意0。在本研究中,为了与其它题目的反应方式一致而调整为从/1=完全不同意0依次过渡到/5=完全同意0。张力为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点[14]。在本研究中,五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如下:神经质为0183,外倾性为0169,开放性为0160,宜人性为0162,谨慎性为0176。

21213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量表

该量表由研究者自行编制,全量表由36个题目组成,包括学校满意度、在校积极情感和在校消极情感三个分量表。学校满意度指学生基于自定标准对其学校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分量表包括成就感、学校管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学、课业学习6个维度,6个因素对方差的累积解释率为58152%,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195。题目的反应方式为对题目描述内容同意程度由弱到强的1~6级计分。在校积极情感指学生基于自定标准在学校生活中感受到的轻松、愉快、幸福等正性情绪体验,由7个描述积极情感体验的形容词组成,对方差的累积解释率为54143%,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186。在校消极情感指学生基于自定标准在学校生活中感受到的郁闷、沮丧、无聊等负性情绪体验,由7个描述消极情感体验的形容词组成,对方差的累积解释率为53126%,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185。在校积极和消极情感分量表题目的反应方式均为情感体验出现频率由少到多的1~6级计分。整份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194,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172。以在该学校随机抽取的另外412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中学生(其中男生203人,女生209人)为被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各项拟合指标如下:V2P d f (21129)、NFI(01985)、RFI(01981)、IFI(01991)、TLI (01989)、CFI(01991)、RMSEA(01059),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13施测与数据处理

采用集体施测,在该校教师的协助下由同一主试(本文第一作者)进行。在问卷中同时收集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等。

数据处理使用SPSS1110与AMOS410。

3研究结果

311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以学校满意度、在校积极情感和在校消极情感

45

各维度为因变量,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进行2(性别)@2(年级)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和年级的交互效应(https://www.doczj.com/doc/2e9975951.html,mbda F性别@年级(d f=3)= 0197,p>0105)不显著,各自的主效应(Wilks. Lambda F性别(d f=1)=3102,p<0105;https://www.doczj.com/doc/2e9975951.html,mbda F年级(d f=3)=5162,p<01001)均显著。

表2不同性别、年级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的

差异比较(M?SD)

学校满意度在校积极情感在校消极情感男4162?01624141?01723157?0192

女4178?01674142?01743154?0183

F性别6153*01050149

初一5108?0156bcd4167?0176cd3126?1106cd

初二4183?0158acd4167?0174cd3120?0186cd

高一4152?0163ab4136?0160abd3165?0167ab

高二4156?0166ab4115?0172abc3188?0178ab

F年级10128***7114***7193***

F性别@年级012811830192注:(1)*p<0105,**p<0101,***p<01001(下同);

(2)a-与初一差异显著;b-与初二差异显著;c-与高一差异显著;d-与高二差异显著.

单变量检验(Univariate Test)的结果(表2)显示:性别在学校满意度上存在主效应,表现为女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男生;年级对学校幸福感的3个维度均存在主效应。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Post Hoc),结果显示:学生的学校满意度和在校积极情感均呈现出随年级增高而降低和减少的趋势,在校消极情感则呈现出随年级增高而增多的趋势。

312青少年能力自我知觉、人格和学校幸福感的关系

31211能力自我知觉、人格和学校幸福感之间的相关

从表3可以看出: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自我知觉均与学校幸福感的3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人格的5个维度和学校幸福感的3个维度,绝大多数两两维度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自我知觉也与人格的绝大多数维度间存在显著的两两相关。

表3青少年能力自我知觉、人格和学校幸福感之间的相关

12345678910 1学业能力-

2社会能力0118**-

3神经质-0132**-0145**-

4外倾性0118**0158**-0156**-

5开放性0114**0102-01110117*-

6宜人性01040148**-0139**0140**-0107-

7谨慎性0129**0134**-0139**0135**0116*0134**-

8学校满意度0133**0146**-0143**0148**01130135**0141**-

9在校积极情感0129**0142**-0149**0161**0123**0132**0132**0161**-

10在校消极情感-0125**-0131**0157**-0138**-0104-0127**-0133**-0150**-0141**-M2154311021823137313631393145417141423156 SD0151015801680151014701460149016501730187

31212青少年能力自我知觉、人格和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深入揭示能力自我知觉、人格和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提出能力自我知觉、人格和学校幸福感3个变量的各维度均存在相关的饱和模型(如图1所示),即,假设能力自我知觉和人格分别对学校幸福感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同时能力自我知觉也通过人格间接预测学校幸福感。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与假设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验证。首先,对饱和模型M1进行检验。然后,根据模型拟合输出结果中给出的两两变量之间路径系数的临界比率(Critical Ratio,简称CR值)和残差之间两两相关的协方差的临界比率,删除CR值小于1196(p> 0105)的路径关系,每删除一些路径后就重新运行一次程序,经过若干次修正,得到能力自我知觉、人格和学校幸福感之间关系的模型M2(如图2所示)。表4列出了M1和M2的拟合指数。(在此,我们略去了中间调试过程的模型拟合指数的报告。)

表4模型拟合指数

V2d f V2P d f G FI AGFI NFI RFI IFI TLI CFI RMSEA 模型171761717611000163019901550199015801990117模型2111786119601990193019801931100019701990107

46

图1 M

1

图2 M 2

表4显示,模型2在各项拟合指标上优于模型1且均达到测量学要求,模型拟合良好。

从图2可以看出:五种人格特质中,只有神经质和外倾性两种特质在能力自我知觉和学校幸福感的

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学业能力自我知觉对学校满意度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对在校积极情感既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又具有以神经质为中介的间接正向预测作用;对在校消极情感具有以神经质为中介的间接负向预测作用。社会能力自我知觉对学校满意度既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又具有以外倾性为中介的间接正向预测作用;对在校积极情感具有以外倾性和神经质为中介的间接正向预测作用;对在校消极情感具有以神经质为中介的间接负向预测作用。

4 讨论

对于以校园生活为主要生活内容的青少年来说,其在学校生活中的体验直接会影响到总体的心理幸福感。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的缺失是导致其出现反学校行为乃至其他不良社会行为的重要原因。如Larson 所指出的,许多青少年报告出的被剥夺感并不一定预示着心理疾病,确切地说是反映了/积极发

展的不足0[15]

。因此,对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为提高青少年学校幸福感乃至其总体幸福感提供实证性支持。411 学校幸福感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本研究发现,女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男生,支持了Epstein [3]

、Okun [4]

、Karatzias

[5]

等人的研究结果。

47

女性在男女两性的人格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通常表现出较少的反抗性和更多的顺从。俞国良等[16]的研究发现,与女生相比,男生的不良适应行为显著多于女生,男生更多表现出反抗、过度好动、消极抵抗等。由此可知,由于男生的这些不良行为,他们在学校就有可能比女生受到更多的批评,从而影响其对学校生活的评价。本研究还发现,学生的学校满意度随年级增高而降低,积极情感随年级增高而减少,消极情感则随年级增高而增多。该结果与国内已有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000年北京市第一次未成年人现状调查发现,/学生的消极情绪呈现出随年级增高而增长的总趋势0[17]。这种结果一方面可能与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有关,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业任务量日益加重,升学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终日面对紧张而繁忙的学校生活,势必会导致积极情感体验的减少和消极情感体验的增多。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与青少年的青春期发育和发展有关。身体和生理的迅速变化在带给青少年成人感的同时,也带给了他(她)们不知所措和慌乱。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也使他(她)们越来越多地关心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伴随着这些心理变化,他们会产生紧张、烦心、痛苦、郁闷等消极情绪。Epstein认为,随着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思维的深刻性逐渐增强,因此对生活环境的批判性评价也逐渐增多[3]。根据认知和情绪的关系,学生对学校满意度的下降导致了在校积极情感体验的减少和消极情感体验的增多。

412能力自我知觉、人格和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能力自我知觉和人格均和学校幸福感相关,该结果与Huebner[7]、Mok[8]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也验证了本研究前面提出的人格和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相关的假设。本研究表明,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三种人格特质在青少年能力自我知觉和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中不存在有意义的影响,只有神经质和外倾性在二者的关系中起作用,该结果也与已有研究一致。两种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质在能力自我知觉和在校消极情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外倾性在社会能力自我知觉和在校积极校情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两种人格特质之所以能够充当中介,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这两种人格特质更多体现了遗传所决定的神经系统的动力特征对行为的持久影响,更多代表了人的自然性格,具有本源性。学业和社会能力自我知觉均是在生物属性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因此,人的社会性特点通过本源性人格特质来影响对生活的体验。Eysenck在1983年的研究中指出,/幸福感中的积极情绪与易于社交的性格有关,这样的性格容易与他人自然和快乐地相处。,,而情绪不稳定和神经质则与不幸福相联系。0Lucas、Fujita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18]。

413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本研究在国内较早地关注了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问题并自行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考察了不同性别和年级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的特点,丰富了国外已有相关结论的研究证据。本研究提出了青少年能力自我知觉、人格特征综合作用于学校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并加以验证,较为深入地对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但是,限于本研究只是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领域的一个探索性的研究,在被试取样和研究方法方面还存在不足:研究仅以中学生为被试且均集中于北京学生,样本容量也较小。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扩大被试群体,加大样本容量,涵盖小学生和大学生样本,以验证本研究中所得结论在其他学生群体的适用性。本研究中学校幸福感的测量仅集中于自陈测验,被试的自我报告有可能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从而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考虑丰富学校幸福感的测量方法,将学校生活取样、内隐测量等方法结合起来,深入揭示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的特点。

5结论

在本研究的条件下,得到了以下结论:

(1)女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男生;青少年的学校幸福感呈现出随年级增高而降低的趋势。

(2)神经质和外倾性两种人格特质在能力自我知觉和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因果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表现为神经质在能力自我知觉和消极在校情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外倾性在社会能力自我知觉和积极在校情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Shmotki n D.Subjective wel-l being as a functi on of age and gender:

A mul ti vari ate look for differentiaed trend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90:23:201-230.

[2]Huebner E S,Ash C,Laughlin J E.Life experiences,l ocus of control,and s chool satisfacti on in adolescence.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1,55:167-183.

[3]Epstei n J L,McPartland J M.The c 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the

48

quality of school life.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1976,13(1): 31-49.

[4]Okun M A,Braver M W,Weir R M.Grade level differences in school satisfacti on.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0,22:419-427.

[5]Karatzias A,Po wer K J,Fle mming J et al.The role of demographics,pers onali ty variables and school stress on predicting school sati sfac tion P diss atis faction: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findings. Educati onal Psychology,2002,22(1):33-50.

[6]Scales P C,Benson P L,Leffert N et al.Contributi on of developmental as sets to the predic ti on of thriving a mong adolescents.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2000,4(1):27-46.

[7]Huebner E S,McCullough G.Correlates of sc hool satisfaction among adolescents.The Journal of Educati onal Research,2000,93(No.5):331-335.

[8]Mok M,Fl ynn M.Determinants of students.quality of school life:

A path model.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2002,5(3):275-300.

[9]Diener E.Subjective wel-l 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 n,1999,125(2),276-3021.

[10]Heaven P.Extraversion,neuroticism and sati sfac ti on w i th li fe among adolescents.Pers onali 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1989,10(5):489-492.

[11]张兴贵,何立国,贾丽.青少年人格、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46-53.

[12]田丽丽,郑雪.中学生五种人格因素与多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3):165-168.

[13]Harter S.Manual for the sel-f percepti on profile for adolescents. Denver,CO:Universi ty of Denver,1988.

[14]Zhang L W.Life s atis faction in Chines e people:The contributi on of collective sel-f es teem.Doctoral dissertati on.Chinese Universi ty of Hong Kong,Hong Kong,2000.

[15]Larson R W.Toward a ps ychol ogy of posi ti ve youth devel opment.

A merican Psychologis t,2000,55(1):170-183.

[16]俞国良,陈诗芳.小学生生活压力、学业成就与其适应行为的关系.心理学报,2001,33(4):344-348.

[17]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聚焦新生代)第一次未成年人现状调查报告.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07.

[18]郑雪、严标宾、邱林等.幸福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99.

School Wel-l being and Its.Relationships

with Self-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and Personality in Adolescent

TIAN Li-li1LIU Wang1,2

(11Department o f Psychology,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

21De p a rtment of Psychology,Shaan xi N ormal University,Xi.an710062)

Abstract:232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about their school wel-l being,sel-f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and personality.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wel-l being and its.relationships with sel-f perception of c ompetence and personality were explored.The results showed:(1)The female students reported higher school satisfaction than the males.There was a tendenc y that the adolescents experienced lo wer school wel-l be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des.(2) Neuroticism and extraversion mediated the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sel-f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and school wel-l being. Neuroticism medi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and negative affect.Extraversion medi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 perception of social competence and positive affect in school.

Key words:adolescent;school wel-l being;sel-f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personality

49

浅谈青少年自我意识

浅谈青少年自我意识 摘要: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在整个个性的发展与形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影响是不同的。青少年是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过渡阶段, 体现着个体成熟度的自我意识在这个阶段得到了重要发展。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同时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些偏差,要以有效的策略才能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并促进其健康、顺利地发展,增强其自我调控的能力并激励他们完善和超越自我, 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日趋完善。关键词:青少年;自我意识;偏差分析;策略 一、青少年的定义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时期,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在这段时期里,人类会经历一段青春期,也就是性成熟的过程。学者们认为很难给青春期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它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在当今社会,对青春期的一个全面的理解来源于各个角度的信息,最重要的包括信息来自于心理学,生理学,历史,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从所有的这些观点和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解释青春期是一段改变、转化的时期。它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为自己成人角色的转换做准备。在此期间,自我意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自我意识的概念和意义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随着青少年的生理和心里的发展,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日生夜长着。作为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一种把握, 对自身状态的一个衡量, 也是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的一个基准。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高体重的增加已赶上或超过成人。从心理上看, 青少年的心理品质迅速发展起来, 尤其是思维能力,他们开始把自身作为思考的对象, 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力求按照社会化标准来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审视和评价, 并激励自己、完善自我。从社会条件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的地位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使青少年对自我日益关注和重视, 他们的自我意识也日渐成熟。 三、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也是其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青少年以用我来表示自己的时候, 自我意识的发展的一个阶段, 在此之后, 自我意识相对平稳地发展,到了青春期, 青少年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有人将这个时期称为心理断乳期。此时自我意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分化 心理学家把自我分成两种, 一种是主体的我,是处于调节者和观察者的位置, 可以调节和观察个体自身的思维、情绪和行为; 一种是客体的我,是处于被观察的位置, 可以作为客观观察对象的自我。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最初是混沌不分的, 童年期儿童不能将自我作为客观对象来观察。而进入青春期后,自我开始一分为二, 这时青少年能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同时还能把做出这些行为的自我作为客观对象加以分析、评定。青少年开始认识自己并主动塑造自己。心理学家把青少年时期称为第二次诞生。 (二) 产生成人感 所谓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 希望参与成人活动, 渴望独立, 渴望得到尊重的体验。它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表现, 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特征, 也是个性发展的转折点, 有利于个体迅速地走向成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 青少年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

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浅谈学生人格发展

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浅谈学生人格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尹博, 田万生, 2006)。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王明忠, 付聪, 周宗奎, 2015),其作为个性差异的重要方面,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还对其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成就等持续产生影响。人格随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在毕生得以发展,相比人生其他阶段,儿童青少年期(包括童年期、青少年期)面临更密集的发展任务,该阶段的个体会以新的方式不断与父母、同伴、学校和社会互动,尤其是青少年还会经历生理、心理的巨大改变,这些必然会对其人格发展带来更深重影响(邹容, 周宗奎, 田媛, 张凤娟, 魏华, 2016)。本文将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三个角度探讨了学生阶段的人格发展。 1 家庭与人格发展 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范航, 朱转, 苗灵童, 刘燊, 张林, 2018)。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个体的发展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中的远端因素(如家庭)会通过近端因素(如人格)对个体的发展产生作用,个体的人格特点会受到家庭这一微系统的影响(李蒙蒙, 甘雄, 金鑫, 2020)。Ahmadi, Alizadehgoradel, Rezadeh和Jabraeili (2014)的研究基于大五人格理论(The Big Five)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家庭沟通、关怀等家庭功能存在显著相关。邹容等人(2016)的研究认为处于童年期的小学生会习惯接受、服从父母等权威传递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因而会表现出顺从、待人友善的特点,此时宜人性较高。而从青春期早期开始,青少年开始探索自我,追求自主、独立,此时他们开始质疑并反抗成人的准则,这增加了他们的冒险行为且更易与父母等权威者发生冲突,故宜人性逐渐下降。到青少年中晚期,他们逐渐内化社会规范,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宜人性又逐渐回升。 父母作为家庭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养方式能够显著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积极温暖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宜人性、开放性等积极人格水平更高;而消极冷漠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神经质等消极人格水平更高(Trentacosta et al., 2010)。家庭背景理论认为,消极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风险性因素,青春期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父母婚姻冲突会导致青少年产生消极、不稳定的情绪,伴随着焦虑、担忧和高神经质水平(李蒙蒙等, 2020),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外倾性及神经质人格是成瘾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外倾性及高神经质的个体更容易出现手机成瘾,使用频率更高(张斌等, 2017);高“神经质”和低“外向性”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时间:2017年6月6日

第一章探索心灵,了解自我 ——自我意识及人格特征 一、教学内容: 自我意识概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偏差和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人格概述、气质和性格、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二、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体验式教学、活动式教学、讲授教学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我意识的涵义,熟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偏差,掌握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2、了解人格、气质、性格的涵义及类别,掌握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理解,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2、人格、气质、性格的类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并了解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能够进行气质和性格类型识别,并掌握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从“我是谁”视频赏析,“心灵游戏”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引发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发思考,提出认识自己的意义,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大学生自我意识及人格特征。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与特征,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自我意识的结构: 从内容上划分: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从形式上划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从自我观念上划分: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埃里克森提出青年期最重要的课题是“自我同一与自我混乱”,此阶段自我发展经历自我分化、自我矛盾、自我统一的过程。其中,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

初中生自我意识辅导教

初中生自我意识辅导教案 这是一篇关于自我意识辅导,初中生自我意识,初中生自我意识辅导的文章。通过对男女生心目中理想异性的讨论,让学生学会以人为镜,审视自己,完善自我。初中 【活动目标】 通过对男女生心目中理想异性的讨论,让学生学会以人为镜,审视自己,完善自我。 【活动内容】 初中生自我意识辅导。 【活动形式】 姑娘跟男友聊天记录曝光!太劲爆了 讨论、绘画。 【活动对象】 初一年学生。 【活动时间】 姑娘跟男友聊天记录曝光!太劲爆了 40分钟。 【活动准备】 1.调查学生对异性同学的看法。 2.收集有关参考资料。 马蓉身边知情人晒王宝强亲子鉴定结果/真相来了 3.将学生分为8组,男生、女生各组,男女生混合组。 【活动设想】 建设班集体的目的,绝不仅仅为了强调集体的统一性,更重要的是通过集体,促进每个学生优秀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教育实践证明,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从这点出发,根据班级学生个性突出,但缺乏正确引导的实际,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使班级成为锤炼并改善个人性格的熔炉。 【活动过程】 乡下早晨鸡叫人,城里晚上人叫鸡,太现实了!

一、导入主题 师:世界万物都分阴阳,例如,山水也分阴阳…… 生: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师:对了,人类也一样,因其生理、性格、气质等多种因素的差异而分为男女。男—阳刚之美,女—阴柔之美(气质不同)。咱班同样有一群开朗的男生,还有一群可爱的女生。 马蓉身边知情人晒王宝强亲子鉴定结果/真相来了 生:(笑)。 师:每个人都对自己或他人有所期待,心中都憧憬着完美的形象。桌上有纸有笔,现在,请各组同学们在讨论后用画的形式来描述你们心目中的男生或女生的形象,对方是第一选择,也就是说,男生要画女生而女生画男生。画不一定要很精美,神似就可以。有的东西用画不好表现,可以配上文字加以说明。 生:(讨论、画画。) 二、交流分享 马蓉身边知情人晒王宝强亲子鉴定结果/真相来了 师:大家都画好了吧,我们一起来看看大伙的作品。(展示第1组学生画的画,师生笑。) 生(小组1):我们组心目中的男生—头发像太阳,说明他很新潮;眼睛刚中带柔;嘴巴张开老笑着是幽默。 师:那他手臂上小小的凸起是什么?(生笑。) 生:手臂的凸起代表有肌肉,爱运动;脚交叉是在跳芭蕾,说明他才艺双全。 儿子和有钱媳妇,畜.生不如,传.疯了... 师:画得形象吗? 生:(鼓掌)。 师:(展示第2组学生的画)。 生(小组2):我们心目中的男生—头发像刺猬,这是时尚(生笑);手上托着篮球,看出他爱运动;长得要高,外表不难看就行(生笑);还要有一点点正义感。(生鼓掌) 马蓉身边知情人晒王宝强亲子鉴定结果/真相来了 师:(展示第3组学生画的画) 生(小组3);这是我们心目中的男生,肌肉发达,爱运动。 师:这肌肉也太发达了吧。(生笑) 生:手上拿着书,带着眼镜,说明爱读书。既有力量还透着书卷气,文武双全,很厉害。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调适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调适 作者:向延梅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 刊名: 当代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年,卷(期):2009(8) 参考文献(6条) 1.李铮普通心理学 1995 2.林崇德学校心理学 2002 3.姚俯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1) 4.徐光兴临床心理学 2001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2002 6.章志光社会心理学 199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周红浅析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07(11) 2.戴风明.陈锦秀关于中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认识与实践[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04(11) 3.彭以松.聂衍刚.蒋佩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0) 4.陈家麟.张忠.CHEN Jia-lin.ZHANG Zhong我国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研究述评[期刊论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5) 5.宋坤强谈谈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获得[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01(9) 6.施加平.SHI Jia-ping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5) 7.贾晓波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期刊论文]-体育教学2007(2) 8.韩国栋浅议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期刊论文]-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1) 9.田凤娟.Tian Fengjuan重视自我意识特点,促进初中生自我教育[期刊论文]-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8(4) 10.朱新筱初中生感知的学校氛围与欺负的关系[学位论文]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e9975951.html,/Periodical_ddjylt200908009.aspx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与完善人格

第四讲完善人格与意志锻炼 —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 一、人格的涵义与特征 (一)人格的涵义 常听人说,张三的人格卑鄙,李四的人格高尚,这是从伦理道德上给人以评价。在某种情境下有人气愤地说:“这是对我人格的污辱”,在这里的“人格”又是属于法律范畴,说明有人侵犯了他的尊严和人权。“人格”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即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不同的面具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任务性格。京剧——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刚强。心理学沿用其含义。这里所说的人格,是—种心理现象,亦称个性,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 (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存在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经常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如有的人开放自然,有的人顽固自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豪爽,有的人谨慎等。环境会使某一人格品质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如独立性这一人格特质,作为缺乏父母爱护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独立带有靠自己努力的含义;而在一个民主型家庭成长的孩子,独立则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部分。 2、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那些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正如我们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质一旦稳定下来,要改变是较为困难的事,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的一致性。例如一个性格外向的大学生,他不仅仅在家庭中非常活跃,而且在班级活动中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在老师面前同样也能自然地表现自己,不仅大学四年如此,即使毕业若干年再相逢,这个特质依旧不变。 3、完整性。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性、多层次的特点。人格的组合千变万化并非死水一潭。各种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因而使人格表现得色彩纷呈。在每个人的人格世界里,各种特征并非简单的堆积,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据一定的内容、秩序与规则有机组合起来的动力系统。人格的有机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们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导致“人格分裂”。 4、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正如人们常说的“性格就是命运”。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们常常使用人格特征解释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面对挫折与失败,有志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的废墟上重建人生的辉煌;而怯懦的人一蹶不振,失却了奋斗的目标。当人格功能发挥正常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人的生活与成败;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懦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二、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大学生的气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解读

浅析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目录 摘要

序言 案例导入 1. 自我意识的概述 1.1 自我意识的概念 1.1.1 自我意识的内涵 1.1.2 自我意识的结构 1.2自我意识的作用 1.2.1对自身成长的作用 1.2.2健全的自我意识对青春期学生发展的作用 2. 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2.1 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1.1自我意识的分化 2.1.2自我意识的矛盾 2.1.3自我意识的整合 2.2 影响自我意识偏差的因素 2.2.1社会客观因素 2.2.2家庭环境因素 2.2.3学生个人因素 2.3.4学校环境因素 3.促进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 3.1客观评价青春期学生,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3.2对青春期学生提出适当期望, 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理想

3.3为青春期学生创造锻炼机会, 提高他们实践活动能力 3.4鼓励青春期学生参与社会交往活动, 促进他们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4.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 如身高、体质量及体态等) 、心理特征( 如兴趣、能力、气质及性格等) 以及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 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因此,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 世纪中叶以来,自我意识开始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儿童时期是个体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水平较低的未成年人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导入来分析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本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本文对自我意识的做了较全面的概述,包括自我意识的概念,内涵,结构及其在青春期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其次,本文对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列举了导致自我意识出现偏差的主要因素;再次,本文提出了四条关于促进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对引导青春期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本文总结了以上几个部分的内容得出结论。 关键词:青春期;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

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特点及建议

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特点及建议 ——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感 蒋连芳 (化学化工学院11级材料化学班1107130020)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选修,只能说是一种巧合。虽说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但对于中学生心理方面却丝毫不感兴趣。一方面,本身自己都是从中学时代过来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健康方面的问题,自认为自己一清二楚;另一方面,自己不是教育类专业的,似乎没有多大学的必要。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自己着实收获了不少,“中学生心理健康”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刻也是本文章中的主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 关键字:中学生自我意识特点 一、引言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涨期,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主要是:进入了自我分化阶段;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自尊心发展突出;自我评价水平逐渐提高,趋于成熟。根据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的教育对策是:家长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子女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了解中学生,引导他们正确成长;家长和教师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完善自我,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能力。 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青春期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 中学生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由于身体迅速成熟,而心理还未成熟。这种生理和心理成熟的不平衡,使中学生自我评价有很大的主观性,

他们渴望独立,摆脱依赖的要求非常强烈,他们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他们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享受成人的权利。 2.自我开始分化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复杂和丰富,这表现在自我开始分化:(1)中学生将自我分化为主我和客我。自我分化使青少年不仅站在自己立场上对自我的行为进行评价,并且能站在另一立场将自我作为客观对象加以分析、评定。自我分化是自我意识成熟的一个表现,它体现为对自己的客观审视、评价及接受自己。 (2)中学生将自我分化为现实我和理想我。理想我与现实我存在一定差距和矛盾,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矛盾形成动力,推动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3.自尊心高度发展 从自我体验的角度来看,随着成人感的产生,自尊心在这个阶段高度发展、并且表现得非常显著。中学生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对外界的评价特别敏感。当他们受到肯定和赞赏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当受到否定和批评时,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4.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自我评价是指自我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它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中学生崇尚个性、追求独立,他们越来越少地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而是独立地评价自己,心理发展也在这种过程日趋成熟。 (2)自我评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初中生的自我评价比较片面,常常过高地评价自己。随着经验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高中生的自我评价逐渐趋向稳定、客观和全面。 (3)自我评价已从表面特点向内心品质方面的评价转化。青少年后期已能把对自我的描述从表面化深入到内心,对自我的评价日益抽象化、概括化。 三、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的教育建议

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第十一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都属于( )。A.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感觉 2.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 A.社会自我 B.投射自我 C.生理自我 D.心理自我 3.一般说来,( )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A.社会自我 B.理想自我 C.投射自我 D.心理自我 4.个体的自我意识萌芽发生在( )。 A.出生8个月左右 B.1岁左右 C.1岁以后 D.2岁左右 5.个体社会自我的获得一般是在( )。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2~3岁 D.3岁以后 A.自我矛盾型 B.自我扩张型 C.自我否定型 D.自我萎缩型 8.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说明其自我概念具有( )的特点。 A.丰富性 B.完整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9.有些大学生在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有时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这说明他们( )。 A.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的特点 B.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的特点 C.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D.自我认识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特点 10.下列不属于自我扩张型的自我意识是( )。 A.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 B.悦纳自我过分,盲目自信、妄自尊大 C.忘记了客观社会现实对自己的约束 D.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缺乏稳定性、确定性 二、填空题 1.自我意识包括个体( )和( )两个方面。 2.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 )和( )两个特点。 3.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 )、( )和( )。 4.由于意识转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活动为对象,自我意识一分为二:一是( ),二是( )。 5.大学生的自我探究包括: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索、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 6.自我统一意味着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意味着( )、( )和( )的统一,也意味着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7.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表现为政治方面的( )、( )、竞争意识;求知方面的成才意识、( )、( );思想品德方面的道德意识、( );行为方面的( )、社交意识等。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方面而言是自我意识和个人人格的形成。自1890年威廉·詹姆斯(W.James)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以来,自我意识在心理学领域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自我意识和人格成为社会心理学关心的主题之一。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与自我 自我概念、自我意识和自我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自我是指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或是各种身心状况的总和。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部分,即物质的自我、 精神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在西方,自我也存在两个混淆的概念,即self和ego。一般而言,大多数实证 研究都是围绕self进行的,对于ego,则一般为思辨性探讨。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简而言之就 是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一般认为自我意 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向。自我认知,即对 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举例来说,个体对自己身高、相貌、健康状况、 性格或是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好坏等的认识就是自我认知;而对自己身高、相貌的满意与否产 生的愉悦和自卑情绪,对自己性格的欣赏或不满情绪,以及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等就是自我情感; 根据自己外在条件而扬长避短地装扮自己的想法、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等就属于自我意向的范畴。 自我意识是在自我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和分化出来的。也就是说,个体在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 可以把自己与客观世界、自我与非我区别开来的时候,自我意识也才出现。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 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从自我中的精神自我部分产生发展而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又可以把 自我意识看作精神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自我的一部分。但我们要认识到,自我意识一旦产生,便有了相 当大的独立性。 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认知范畴。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自 我概念只是自我认知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着自我认识甚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自我体验 和自我调节有着深刻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概念、自我意识都涵盖于自我的范畴之内。由于长期以来, 西方和国内关于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研究都是在自我(self)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在下文的一些相关理 论阐述中,我们不做严格的区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所谓自我意识的结构,是指自我意识由哪些心理成分或基本表现形式所构成。

中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认识与实践

思想品德论文 浅议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和培养 涟源市龙塘镇珠梅中学吴理萍 内容摘要:本文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探讨,并且就此提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自我意识现状培养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危险期”、“心理断乳期”或“自我发现期”等等。其原因是这个时期是儿童从童年向成年过渡时期是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儿童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即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成熟两个方面的发展。青春期生理成熟的标志显而易见,青春期的心理逐渐成熟主要是由于儿童的个性倾向和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 ,使儿童的心理发生了质的变化 ,产生了与童年期截然不同的心理特点 ,而其中自我意识的发展应该说是青春期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最近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张卿华、王文英等人的调查表明,目前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指标的强度是较低的。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良,有自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倾向。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知难而退,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等等。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这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及其培养的研究对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认识 我们知道,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个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包括自身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客观世界的复杂关系。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意识到自己在感知、思考和体验,也能意识到自己有什么目的、计划和行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这样做的后果将是怎样,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行动等等,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 (self-concept)又称自我概念 ,是一个人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 ,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对活动的选择和行为的坚持性;二是影响学生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三是影响学生在活动时的情绪;四是影响学生新行为的形成和习得行为的表现[1]。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能使学生善于调节和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学习;善于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去努力实现目标;善于监视、调控、监测达标情况;善于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从而采取补救措施,改进方法,达到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再认识。因此,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发表时间:2006-12-30 10:25:29访问次数:2283 你能认识自己吗?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不成问题。谁又能连自己都不认识呢?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完全了解自己并不容易,当然个体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及健康程度等,倒是有工具可以测量或自己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有些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因而我们有机会知道自己这方面的情况。而对自己内心的认识却不那么容易了。一般情况下,人对自己都有一种看法或评价。这种看法或评价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不同的。有消息报道:在日本这样高度文明富裕的国家里,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也对自我失去了正确的估价。于是他们为了能够真正地把握自己,让爱人和朋友了解自己,就不惜花上一笔钱雇人去调查自己,然后让侦探或别人告诉自己调查的结果,再把调查结果送给爱人或朋友,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我”。可见,一个人要真正了解自己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通过个体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可以说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小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的,不断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人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1。“自我”是相对于“非我”来说的。英语中的I和Me能很好地区分这一含义,用作主语的是行为的主体,如我想干什么,我做什么,我要什么等;用作宾语的我是行为的客体,如别人对我怎么样,给我什么,要我做什么等。作为客体,别人可以对我做出各种对或错、好或坏、善意或恶意的评价。但作为主体的我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分析、评价别人对我的评价,或在行动中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并对环境施加相应影响。所以我既是行为的主体,又是行为的客体,两者是融为一体的。 (二)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们常常这样说:“我认为我是一个诚实的人”。这里有两个对立部分的自我。句子开头主语部分的“我”是主观的我、自然的我,即对自己活动的意识者; 句子里宾语部分的“我”是客观的我,社会的我,即被主观的我意识到的自己身心活动。因此,也可以认为自我意识就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意识。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区别人和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动物没有意识,更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人才能在意识中明确地把“我”与“非我”区分开。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成因、表现及对策

中学生自我意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一、中学生自我意识障碍的表现 1.自卑型 [案例]老师中集体场合提出一个简单问题,让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回答,他站起来不知所措,反问道:“我(能)?”其实这个问题只要他稍动脑筋即可回答得出。只是长期的成绩落后,使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无论什么问题,反正我不可能会。平时在集体生活中每当需要表现自我的时候,他的口头禅就是“我不行”,因而在行动上总是退避三舍,把自己臵于了整个学习生活之外。 因为饱受失败,这类学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致使他们低估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自助我否定,自我压抑,悲观失望,有强烈的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外在表现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有的表现为外在的怯弱,有的表现为故意捣乱,有的表现为自我封闭,有的表现为用另一种形式补偿。上述案例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2.自恋型 [案例]“我要上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系。”这是某生给自己制定的目标。“这孩子聪明。”家长常常人前人后不无自豪的说。“我学习效率很高,不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我不需要记笔记,只要听一遍就可以记住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学生,作业马虎,学习上经常犯低级错误。上课时也不注意听讲,平时也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自己思考问题常常钻入牛角尖,犯了错误,还总是要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说别人是死脑筋。 这类学生自我意识膨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现状,甚至认为自己比谁都强,常做白日梦,把幻想当现实,而一旦遭遇到挫折,便极易滑到自我萎缩的境地。3.自纵型 [案例]一个从进入高一军训的第一天就违犯纪律的学生,高中三年几乎每一个学期都因违纪而受处分。几乎每一位任课老师都要向家长告状。问之,则曰:“我主观上并不想犯错误,我也知道自己所做的某些事情是与校纪班规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格格不入的。但是,就是在某些关键时刻常缺少理智,跟着感觉走,把一切纪律制度全都忘在了脑后。一不小心犯了错误。

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对人格发展产生作用

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对个体发展产生作用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简而言之就是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常见的分析法有两种,一种是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另一种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其中的生理(物质)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征的意识。这就好比说,男生会希望自己长高,生病的人会希望得到健康,以及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会有对外表美的追求。就好比如说我自己就会在正式出门前打扮自己,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穿一身不搭配的衣服,再买衣服时也会很注重这一符合自己搭配否,或者我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很注重,有时候不会喜欢别人侵犯到自己的领域内,或者是不喜欢别人触碰自己的所有物。 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是指个体对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收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我们会喜欢和我们处于同一层面的人一起,但是我们又希望经济水平或政治地位高的人对我们欣赏。 心理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这主要表现在自卑或者是自信,或者是追求能力和追求理想。我自己就属于那种数学好,但是英语一塌糊涂的人,所以在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就会在数学课上很活跃,面对老师提问时,说出答案的时候会很自信;但是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如果提问到我的时候,说出的答案会很模糊,有很多不确定感。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铸造,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动的意识。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会对人类自我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就是在上面所讲的生理自我方面的内容,而心理因素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修养对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影响。自我评价就是个体对自身状况所做出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通过这种自我评价我们相对应的产生自我意识,从而出现自信,自负或者是自卑的心理。而自我修养

第二讲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与人格完善

第二讲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与人格完善 1、怎样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心? 2、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与限制,提出完善自我的打算。 3、请你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分析,并制定人格完善的方案。 4、你习惯于写总结吗?或者已经厌倦了它?如果不把写总结视为例行公事而敷衍了事的话,这样的总结,从认识自我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有用的。现在,你不妨认真写一份个人的自述,看看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你的特点) 5、只有你处在一个群体中,比如课题、寝室或者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这个测试。你需要做的事情是写下五各最能描述自己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找到你的好友或者父母或者老师,让他们写下最能描述你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比较你们的结果。 如果你的观察与别人的观察是一致的话,那么结果落入以下这个表格的A 区,说明你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位于B、C区,则说明你在自我探寻的道路上还需要努力。位于D区意味着自己的观察和别人的观察完全不能吻合,说明你是个难得糊涂的人,在自我探寻的道路上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6、心理活动:制作,请你制作若干张卡片(入下图) 填写:在一张卡片上写下描述自己的身体外貌特征、心理特征(兴趣、能力、性格)、人际关系的形容词(越详细越好)。 在3-5张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请老师和同学公正、客观地写下对你的评价。 在3-5张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请父母或亲戚公正、客观地写下对你的评价。 比较:比较你自己与别人对你的评价,看看有什么异同。根据比较结果填写下表。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自己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根据什么来评价?再问问他人为什么这么评价,请他\她尽量举出你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7、心理活动:理想自我的选择 步骤①(1)以诚实的态度列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包括以下3个方面。物资自我(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社会自我(地位、经济条件、亲友关系),精神自我(智力、性格、气质、兴趣、态度)。 优点: 不足:

初中生自我意识辅导教案

自我意识辅导教案 教学设想: 1.调查学生对异性同学的看法。 2.收集有关参考资料。 3.将学生分为8组,男生、女生各组,男女生混合组。 建设班集体的目的,绝不仅仅为了强调集体的统一性,更重要的是通过集体,促进每个学生优秀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教育实践证明,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从这点出发,根据班级学生个性突出,但缺乏正确引导的实际,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使班级成为锤炼并改善个人性格的熔炉。 一、导入主题 师:世界万物都分阴阳,例如,山水也分阴阳…… 生: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师:对了,人类也一样,因其生理、性格、气质等多种因素的差异而分为男女。男—阳刚之美,女—阴柔之美(气质不同)。咱班同样有一群开朗的男生,还有一群可爱的女生。 师:每个人都对自己或他人有所期待,心中都憧憬着完美的形象。桌上有纸有笔,现在,请各组同学们在讨论后用画的形式来描述你们心目中的男生或女生的形象,对方是第一选择,也就是说,男生要画女生而女生画男生。画不一定要很精美,神似就可以。有的东西用画不好表现,可以配上文字加以说明。 生:(讨论、画画。) 师:大家都画好了吧,我们一起来看看大伙的作品。(展示第1组学生画的画,师生笑。) 生(小组1):我们组心目中的男生—头发像太阳,说明他很新潮;眼睛刚中带柔;嘴巴张开老笑着是幽默。 师:那他手臂上小小的凸起是什么?(生笑。) 生:手臂的凸起代表有肌肉,爱运动;脚交叉是在跳芭蕾,说明他才艺双全。 师:画得形象吗? 生:(鼓掌)。 师:(展示第2组学生的画)。

生(小组2):我们心目中的男生—头发像刺猬,这是时尚(生笑);手上托着篮球,看出他爱运动;长得要高,外表不难看就行(生笑);还要有一点点正义感。(生鼓掌) 师:(展示第3组学生画的画) 生(小组3);这是我们心目中的男生,肌肉发达,爱运动。 师:这肌肉也太发达了吧。(生笑) 生:手上拿着书,带着眼镜,说明爱读书。既有力量还透着书卷气,文武双全,很厉害。 (全体学生鼓掌)。 师:(展示第4组学生画的画)。 生(小组4):我们组画的女生—她的头发是热情开放的,富有个性;红领巾说明她爱学习;裙子印有篮球可以看出她热爱运动。 师:这一组男生眼里的女生是爱学习爱运动的,和第3组同学眼里的男生有相同的地方哦。 师:(展示第5组同学画的画)。 生(小组5):图上的女生水汪汪的大眼睛,嘴巴一直在笑,开朗活泼,楚楚动人。 师:这眼睛太卡通了,真是快滴出水来了,呵呵。可是怎么手里还拿着枪,敢死队? 生:手里拿着枪,看得出她刚强有性格。 (全体学生鼓掌)。 师:这组同学心目中的女生可是矛盾共同体,既楚楚动人又勇敢刚强。 生:(笑)。 师:(展示第6组同学画的画)。 生(小组6):我们觉得女生应该是文静漂亮,可爱温柔的。 师:这组同学比较喜欢传统的女生形象。 师:(展示第7组同学画的画)你们画的有男生也有女生,为什么? 生(小组7):因为我们这组有男生也有女生呀,为了顾全大局,所以都画了。我们觉得好的男生应该是外貌一般,性格刚强,感情很丰富,比较懂事,有幽默感。女生呢,就该有貌有才,很可爱,较飘逸的。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08-自我概念

第三节自尊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一)自我差距希金斯 Higgins, 1987 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 与应该自我 the ought self 。实际自我 actual-self 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第三节自尊(二)自我提高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 self-verification 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Schlenker, 1980 。第三节自尊三、自尊的测量由于自尊对人的行为导向和适应的重要价值,激发了研究者对其进行测量的愿望。心理学界编制出许多测量自尊的量表,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M. Rosenberg, 1965 ,一为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 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 Helmreich,Stapp, & Ervin, 1974 。这两个量表简便易用,前者测量总体自尊,后者测量社交自尊。第三节自尊四、自我效能(一)控制点理论控制点 locus of control 概念是心理学家罗特 Rotter, 197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