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地方课程三年级上优质课决赛教案集

重庆市地方课程三年级上优质课决赛教案集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三年级上册
《家乡的桥》教案
綦江营盘山小学 柯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基本情况。了解桥梁的种类,数量和发展历史。知道桥的作用。
2.通过学生的各种调查,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倾听和与他人交流的习惯。能和同伴开展合作学习。
3.感受家乡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桥的发展历史和桥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方便。有展望家乡和改造家乡的愿望。进一步增进学生热爱家乡重庆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桥,了解桥的发展历史和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桥的作用”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的准备
㈠ 调查:
① 调查家乡重庆的桥 ,收集家乡桥的照片或图片。
② 调查重庆的7 座在世界上各种跨度最大的桥梁。
③ 调查三个渡口分别被什么大桥的建成而取消。
④ 调查过去过李家沱,石门渡口和现在过李家沱大桥和石门大桥所需的时间。
㈡ 想象一座未来的桥
2.老师的准备
课件
教学活动:
课前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课前咱们先来交流交流吧!今天,当柯老师再一次来到了重庆美丽的珊瑚小学,看到了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孩子时,心里真是异常的高兴。可是我对咱们珊瑚小学还很不了解啊,你们谁能给老师介绍介绍呢?你想介绍什么都可以。
活动一 谜语激趣导入。
师: 课前孩子们说的真好,你们非常能干。下面老师要出一则谜语来考考大家,谜语是: 彩虹落人间,横跨大江边,虹上汽车过,水流虹下边。(打一建筑物)(桥)
活动二 揭题
师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了谜底是桥。 说到桥这种建筑,它在我们家乡重庆这个江多、河多、山多的特殊地方是随处可见的,现在重庆已成了全国桥梁最多的城市,人们就把重庆称为中国的“桥都” 和“桥梁博物馆”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说说家乡的桥。板书课题
活动三 学生汇报家乡的桥
师:孩子们,作为桥都的重庆有那么多桥,你都知道有哪些桥呢?谁来说一说?有图片的可以把图拿起来说。
① 学生汇报家乡的桥 ,
老师及时评价
师: 孩子们你们知道得真多呀!之前,柯老师也对家乡的桥做了一些调查,想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请看
② 学生看桥的图片。
师: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有这么多桥。可是你们知道吗?重庆有7 座大桥是在世界各种类型桥梁中跨度最大的,它们是哪些呢?谁调查到了?
③ 学生汇报 ,师再补充。
师:(小结) 孩子们,家乡的桥真多呀!你看,有石桥,木桥,钢构桥,拱桥等等真是不计其数,据调查显示,现在重庆

建好的和正在建设的桥梁就有6000多座,真不愧为“桥都”啊。
活动四:学生了解家乡桥的历史,体会桥的作用。
1.了解桥的作用。
师:可是孩子们,过去重庆的大江上是没有桥的,要过河怎么办呢?请听一位从小在江边长大的叔叔的述说吧
① 听没桥的故事。 录象
师:孩子们,从叔叔的故事中,你知道到了什么?
② 学生说。
(以前没有桥, 人们过江很不方便,只有靠轮渡, 非常慢)老师及时表扬
师: 是啊,没桥的时候,人们的生活真是太不方便了!那时人们是多么希望江上能有一座桥啊!后来终于有桥了,还不止一座呢!咱们接着听叔叔讲述吧。
听有桥的故事。 录象
师:后来有桥了,家乡还建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桥,这说明什么呢?
生答
师:是啊,说明我们的家乡了不起,重庆人了不起,那七座大桥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家乡有那么多的桥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⑤ 学生说原因。
生: 桥可以。
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江上原来没桥时,人们的生活非常不方便了。有了桥后,人们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了。
⑥ 学生汇报渡口被取消的调查
师:因为桥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所以原来江边的一些渡口就彻底被取消了,咱们就来看看下面三个渡口,它们是因为家乡的哪些大桥的建成才取消的?(打出调查表)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调查表
师:孩子们真会调查。
2.了解环城桥梁。
师:随着桥的增多,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了。重庆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桥梁的建设,为了实现半小时主城,8 小时重庆的目标,重庆修建了很多很多的桥。它们把大山之间,大江之间连在了一起。
咱们就来看看重庆的环城高速路吧,(出示地图)数数它是被多少座桥梁连起来的?各有哪些桥呢?请看书上第6 页的图
学生看地图
师: 孩子们,环城高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桥呢?(师出示图)
② 学生汇报桥的数量。
师:这些桥分别是哪些桥呢?谁来说?
生说
师:孩子们找得真准确,现在请大家看看前面的大地图,这上边正好有那十八座桥,但它们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一会老师要请18个聪明的小朋友上来,用手里的卡片,准确的为地图上的桥贴上名称吧。
③ 学生贴桥。
师:孩子们,你们真能干!大家看家乡的这些桥就象一根根纽带,他们把城市各处紧紧的连在了一起。方便了出行。
3.对比,体验生活。
师:孩子们,我们的家乡有如此多的桥。那你居住的周围也一定修了桥,修了哪些桥呢?谁来说说?
学生说
师:说的好极了!孩子们,这些桥你们一定都走过吧。现在走这些桥和过去坐轮渡有什么不一样呢?

: 让我们来看看从南岸四公里到江北五里店,过去和现在的出行比较表吧。(出示书上的调查表)孩子们,请大家看,现在从四公里出发到达五里店,只需要乘车经过两座桥很快就到了,而过去江上没有桥时要靠坐轮渡过长江,再坐车经过一座桥才能到达,花的时间也完全不同,看表,原来花多少时间呢?现在呢?
生答
师:孩子们,昨天,老师布置大家下去填写了调查表,今天咱们来交流交流,谁来交流一下,你调查到过去过江坐轮渡和现在坐车过江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呢?
学生汇报调查
表学生投影调查
师: 孩子们调查真好啊!那过去和现在用的时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学生说原因
师:同学们,从刚才所有的出行调查比较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说感受
师:是啊,这说明家乡有了桥,就使我们的行程变小了,时间缩短了,办事的效率也提高了。人们真是太方便了,桥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活动五 欣赏桥
师:孩子们,当今世界上已经修建了很多既实用又美观的桥,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吧
活动六 设计桥。 (展望家乡桥梁的未来,描画蓝图构想,热爱家乡 。)
师:孩子们,欣赏完桥后,你一定也很想为家乡设计一座桥了吧,你们觉得在我们家乡的什么地方还应该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桥呢?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座未来的桥,你们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画,一会咱们看谁画的快,设计的好,就在班上进行交流。
活动六 展示桥。 生介绍作品。
师: 孩子们,把你设计的桥举起来,看!画的真不错,谁能给大家讲讲你设计的桥。
孩子们,你们设计的多好啊! 老师相信,许多年以后,你们设计的桥一定会在咱们家乡出现,一定会为我们家乡的美好明天发挥更大的作用。
活动七 课堂小结。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家乡各种各样的桥,了解了家乡桥的发展历史,感受了桥的巨大作用。了解了家乡的飞速发展。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三年级上册
《家乡的桥》说课稿
綦江县营盘山小学 柯香
说教材:
《 家乡的桥》编排在重庆市地方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重庆社会》的第一课。教材通过各式各样的桥、过去将上没有桥、桥梁连着你我他三大板块组成,让学生知道桥的作用,感受家乡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基本情况。了解桥梁的种类,数量和发展历史,知道

桥的作用。
2.通过学生的各种调查,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倾听和与他人交流的习惯。能和同伴开展合作学习。
3.感受家乡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桥的发展历史和桥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方便。有展望家乡和改造家乡的愿望。进一步增进学生热爱家乡重庆的感情。
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阅历有限,我将“认识家乡的桥,了解桥的发展历史和作用”作为教学的重点。 把“了解桥的作用”作为教学的难点。
说教法:
《重庆社会》这门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时空为主线,挖掘巴渝大地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服务家乡的热情和愿望!本节课,我重要采用“电化教学法”“谈话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辅之以“讲授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
说学法: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关键。本课,学生主要采用“调查法”和“交流法”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感受桥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说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有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大的教学环节: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时,我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出重庆是“桥都”,由桥的多引出下一环节。
二、了解家乡的桥。
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汇报自己知道的有哪些桥。紧接着我又出示了其他桥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家乡有各式各样的桥,感受桥之多!然后学生汇报家乡的七座世界级的大桥,为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做了铺垫。又通过听过去江上没桥的故事,交流体会感受了解桥的发展历史。再通过学生对桥名称的贴图和观察出行比较表,让学生体会桥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感受家乡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由此引出第三环节。
三、欣赏设计桥。
因为学生有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所以他们很愿意利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去改造生活,创造性地美化生活,于是,我特意安排让学生设计展示未来的桥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我先让学生欣赏了很多世界上美丽的桥的画面,激发他们的灵感,让他们能很好的展望家乡桥的未来,描画家乡的蓝图构想,目的也是为了让他们用自信的心态去想象、去创造、去生活,通过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三年级上册
《家乡商业变化大》教案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邓方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体验、探究、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过程与

方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调查、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3.知识与技能:学生在体验、感受中积累生活经验,懂得一些法律知识,提高认识、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体验、感受家乡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验、探究中感受家乡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集故事,粮票、油票等票据,智慧果树。
2.学生:白纸、彩色笔、书、文具、食品、衣物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疑问:
1.老师出示盒子,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拿的盒子装了些什么?(钱、糖、纸、文具……)
2.打开盒子出示过去的粮票、布票、油票等。问:看到这些票据,你们想问什么吗?(①这些票据用来干什么?②为什么会有这些票据?③它们有怎么使用?……)
二、故事引导、自主释疑
1.你们听了老师讲小时候的故事,就明白了提出的问题。(老师讲小时候过年购物的故事)
2.问:大家明白了这些票据的用途了吧!(过渡语:当时我国人口多、国家穷无法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人们日常所需物品只有按计划进行提供,而且还是凭票供应。)
三、媒体演示,感受商业的变化
1.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计划经济时商店及商品的图片和如今商业情况。
2.老师边展示边叙述家乡商业的变化。
观看了过去和现在的商业图片,你想说什么?(过渡语:如今家乡的商业变化这样大,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商品想给同学们介绍,现在我们来亲自购物,体验感受、购物的过程学会购物的本领。)
四、多彩活动,体验、经验购物
1.购物乐趣多
(1)老师讲活动规则及要求
(2)同桌进行模拟购物
(3)师生合作模拟购物
2.“智慧谷探秘”
(1)针对“购物”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思考
(2)全班交流
(3)老师小结(大屏幕展示)
五、趣谈收获,体验升华
1.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中的收获
2.老师梳理学生的收获并进行点拨
3.请学生课后做个小调查(媒体出示小调查的要求及内容)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繁荣的家乡商业
——家乡商业变化大
过去 现在

家乡商业变化大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三年级上册
《家乡商业变化大》教学反思
——体验和探究是激活学生生命灵性之源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邓方瑛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生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重庆社会?的编排内容,我在教学中切实做到关注学生的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学生生命闪耀灵性的光环。
一、课堂坚持课标引

路,关注生命。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提高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根据课标要求,结合课后反思我拟订了以下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体验,探究中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2)过程和方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调查、分析等实践操作的方法和技巧。(3)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活动的体验感受中积累生活经验,懂得一些法律知识,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重点目标是观察比较,体验感受家乡商业的变化,难点目标:在体验、探究家乡巨大变化中激发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本课共有两个话题,一是繁荣的家乡商业;二是家乡商业变化大。为了能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商业的变化来感受家乡商业的巨变,我选择了第二个话题,第二个话题主要由摆龙门阵,小调查,体验园和智慧,这四部分内容构成,这四个部分内容循序渐进地反映了计划经济到供大于求的市场经济。从而在体验购物中学习了解商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和购物经验,学生在参与调查和体验中感受计划经济萧条与凄凉;看到供大于求的市场经济是国富民强的象征,学生关注商业,关注社会的热情被激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油然而升。
二、课堂力求做到以生为本,体验创新。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渐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我在“家乡商业变化大”的教学主要体现如下特点(1)教学流程紧和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趣导入,引出疑问—故事引导,自主释疑———媒体演示,感受商业变化—多彩活动,领悟购物经验—趣谈收获体验升华。(2)设置绕有兴趣的开课。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好奇心运用了猜一猜的游戏,引发学生生疑探就的欲望。(3)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手段。由于三年级学生对计划经济时代是陌生而不可理解,我充分利用真实的票据和学生身边熟悉的商业圈进行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体会商业的发展变化。(4)以活动为载体学习购物知识,积累社会经验,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购物中的法律?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及购物常识,我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如今商业在巨变,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如何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我利用了“采摘智慧果的模拟购物活动”。学生在模拟情感体验中,形成了积极向上

的生活态度,激活了思维,创新的火花就此碰发。
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向学生的生活回归,让教学贴近学生,学生有一种亲近感。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尽力为学生学习创设情景,引领他们不断进步。然而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我的“采摘智慧果”模拟购物活动,由于时间过于仓促,没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没能更好地发挥这一活动的作用。
今后在教学活动中,我要更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争取更大的提高。
谢谢大家!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三年级上册
《我们的休闲生活》教学设计
武隆县实验小学校 李铁英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不同的休闲生活特色和意义。
2.具有一定的分辨休闲生活优劣的能力,能简单规划适合自己的健康、文明、安全的休闲活动。
3.体验休闲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能简单规划适合自己的健康、文明、安全的休闲生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体会休闲生活。
1.观看录像,初步感受休闲生活。
师启发谈话:同学们,重庆直辖十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楼房变高了,道路变宽了,人们变富了。家乡人每天在完成工作、学习任务之后,会安排许多休闲活动。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观看后请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播放录像)
2.观看录像后,学生谈收获。师:看完录像后你知道些什么?(抽生说)师相机小结:我们在工作、学习之余参加的这些活动就是我们的休闲生活。
二、再现生活,展示休闲生活。
1.师:同学们,你都参加过哪些休闲活动?(抽1人说)哟,还有那么多同学想讲呀?同桌的同学快乐地讲一讲吧!(同桌讲)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不仅参加了丰富的休闲活动而且在活动中还有许多收获呢,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出示课件)你可以展示你在活动中的作品、获得的证书、奖状,还可以展示你在旅游中的照片、纪念品,还可以进行特长表演:舞蹈、唱歌、台拳道……赶快在小组里展示展示吧。
2.学生分小组展示。
三、评议现象,辨析休闲生活。
过渡:从同学们的展示中老师感受到大家的休闲生活是丰富的、快乐的(板书:丰富)
1.小论坛:这种活动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
(1)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看这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对这种活动有什么看法?(师相机点评)
(2)出示第二幅图:咦,这几位老人又在干什么呢?
2.辨析:对的打√,错

的×。
师:你认为好的活动方式就拍手通过,不好的就用 来表示。
(1)乐乐爱玩打弹珠游戏,他一有空就爬在地上和同伴打弹珠。
(2)丁丁利用休息时间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卖报、到餐馆做义务服务员等。
(3)红红一家人都喜欢唱卡拉ok,常常玩到深夜。
(4)为了迎奥运,加加每天早上培爷爷奶奶一起跑步。
(5)强强和同学到野外游玩,他们把垃圾留在了山坡上。
(6)红红利用假期到少年文化宫学习舞蹈。
(7)星期天,乐乐约了两个小朋友私自到大河边游泳。
3.评析:是啊,这些活动,有的好,有的不好,你能针对其中一项说说你的理由吗?
(抽生)你们的发言很精彩,那么我们在休闲活动中应注意些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健康、安全、文明)
师小结:像这样健康、文明、安全、丰富的休闲生活是我们所提倡的,这样的休闲生活是最棒的。(师完善板书。)
四、推荐活动,渗透健康休闲理念。
1.利用课本推荐。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本向我们推荐了哪些有益的休闲活动,请看课本15页的图片。
2.同学之间相互推荐。你还有哪些好的休闲活动想推荐给大家。(抽生说)
3.课件展示。老师也向大家推荐推荐,请看屏幕。(播放课件)
五、设计活动,培养文明休闲习惯。
师: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参与健康的休闲活动,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充实和美好。你最想参加哪些休闲活动呢?我们来给自己制定一份计划,好吗?李老师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计划,想了解吗?(出示计划表)下面,让我们开始制定自己的计划吧,你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人合作,别忘了充分利用我们重庆市已有的休闲场所。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9页,请用书上的这个表格安排自己的计划,开始行动吧!(谁愿意第一个展示你的计划。)
老师愿每一位同学都拥有健康的、文明的、安全的、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愿大家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精彩!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三年级上册
让学生学会生活
——《我们的休闲生活》说课材料
武隆县实验小学 李铁英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重庆社会》第三课《我们的休闲生活》。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目标为以下三个:
1.初步认识不同的休闲生活特色和意义。
2.具有一定的分辨休闲生活优劣的能力,能简单规划适合自己的健康、文明、安全的休闲活动。
3.体验休闲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理念
《品德

与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教学中活动中,我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中分辨是非,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休闲生活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文明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学中我完成以下五个环节:
(一)观看录像,体会休闲生活。
(二)再现生活,展示休闲生活。
(三)评议现象,辨析休闲生活。
(四)推荐活动,渗透健康休闲理念。
(五)设计活动,培养文明休闲习惯。
下面我依次为大家进行介绍。
(一)观看录像,体会休闲生活。
休闲生活本身对学生并不陌生,可“什么是休闲生活”这个话题,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并不完全理解。所以,先播放录像,由录像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白哪些是人们的休闲生活,让学生自然地走进教学情境,也为下一步活动做好了铺垫。
(二)再现生活,展示休闲生活。
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休闲生活中的快乐和收获,感受休闲生活的乐趣。
(三)评议现象,辨析休闲生活。
这一环节中我把真实的生活场景搬上课堂,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源于生活的经验性特点和指导学生生活的实践性特点。
(四)推荐活动,渗透健康休闲理念。
这一环节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现实生活中美的健康的素材作为榜样,实现品德教育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同时课件资源再次展示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市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建设成果,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情感——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五)设计活动,培养文明休闲习惯。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这一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拟订自己行动计划、安排自己课余和假期的休闲活动计划,为学生课后参加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架设了行动的阶梯,从而有效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中的诸多意外,我将把它看成是改进教学的契机,因为,多发现一个新的问题,我就多了一份教学反思、多了一项教学的预设,所以敬请各位领导和教师提出批评和指正

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日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三年级上册
《家乡学校新面貌》教案
永川区奥妮小学 古松芳
[设计思路]
《家乡学校新面貌》是西师版《重庆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材的第四课教学内容。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

下,根据三年级上期学生刚步入中年级的特点,首先把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划分为2课时。第1课时的授课内容为:了解家乡中、小学校,知道家乡小学新面貌。第2课时的授课内容为:了解家乡有许多职业校、大学及其它类型学校,憧景长大后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活。本课时教授第1课时,初步了解城乡有众多的中、小学校,感知学校的变化,特别是了解自己学校的巨大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课前收集、整理资料,课上交流汇报;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学习方式,了解家乡重庆有众多的中、小学校,增进学生对学校的认识,感悟家乡重庆直辖十年来小学校的巨大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态度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了解家乡重庆中、小学校新面貌的学习兴趣,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学校的认识。
2.能力
提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及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
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学校的发展变化,感悟重庆直辖十年来学校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
① 收集家乡中、小学校新、旧面貌的音像、图片及文字资料。
② 一张A4纸
③ 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
① 了解家乡的中、小学校,收集本校新、旧面貌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② 彩色笔。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谜语激趣,导入主题
1.师:谜语竞猜:她是文明的圣地,她是知识的天堂,她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她是孩子们热爱的家!
2.生:作答(学校)
3.师:是啊,学校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驿站,是我们无比温暖的家,在我们家乡重庆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遍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学校。(影像资料让学生知道小学有城区小学和农村小学,农村小学又包括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小以及寄宿制学校。)
活动二:了解学校
1.师:孩子们,说说你们都知道家乡有哪些学校。
2.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课前收集信息自由发言。
活动二:感受学校
1.师:介绍所在学校的新旧面貌。
2.师:提问,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奥妮小学的变化,孩子们想说点什么?
3.教师随机板书“家乡小学变化大”。
4.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在学校的巨大变化。
5.师:家乡小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
6.生:作答。
7.师:适时小结。让孩子们知道这是国家政策好,政府、全社会、全民的关心;是学校领导、老师的辛勤劳动。让孩子们知道西部农村学校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8.揭示课题


活动三:赞美学校
1.师:从校容、校貌、学校氛围、师生风貌等方面引导学生赞美学校。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学校进行赞美。
活动四:改进学校
1.师:孩子们,大家对家乡学校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进一步的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政府的重视,全社会的关注,请用你们善于的观察眼睛,聪明的脑袋,想一想我们的学校还会怎样变?给学校建议建议。
2.分组讨论,由组长收集整理意见进行汇报。
活动五:心中的学校。
师:孩子们,你们心中的学校是那么的美好,请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学校吧!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三年级上册
《家乡学校新面貌》教学反思
永川区奥妮小学 古松芳
今天,我所执教的内容是《重庆社会》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家乡学校新面貌》。教学内容有两个板块:一个板块是我的家乡学校多;一个板块是我的学校变化大。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小学三年级刚步入中年级年龄小,对小学生活比较熟悉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划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初步了解家乡有许多中小学校,感知家乡小学在重庆直辖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第二课时:了解家乡有许多职业校,大学及其它类型学校,憧憬长大后未来的学习生活。今天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是这样确定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并提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课前有目的的指导学生收集信息,课上交流汇报,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学习。
在“感知学校”这一活动时,我从把自己所在学校新旧面貌的图片、文字资料展示给学生;又以学生担任小导游的活动,让孩子介绍就读学校新旧面貌的变化入手,挖掘教学资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让学生通过对熟悉的学校生活进行观察、体验,从而感悟家乡直辖十年来,学校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孩子们感受到家乡学校巨大变化的同时,对教材作了一个延伸,让学生思考:家乡学校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让学生知道:是重庆直辖十年来,全民全社会对教育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教育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是国家对我国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孩童实际“两免一补”的政策好,让那些孩童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让孩子们相信:重庆在实行“城乡统筹”后学校会变得更加美好。让孩子们知道:作为一个重庆人,生活、学习在这片土阳光灿烂的地上是多

么的骄傲与自豪!今后会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努力学习,长大后建设家乡。
通过这次赛课活动,我深感《重庆社会》(生活)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上好这门课对老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特别是中高年级对老师知识储备量的要求也很高。今天这节课在教学“感受学校发生巨大变化”这个环节时,课前对学校旧貌与新颜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准备不够充分,教学的直观性,感染力就不够理想。同时,也感到收集资料的因难性,有时真的是无从下手。也许这正是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这正是在今后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的。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
《伸出关爱的手》教案
重庆市巴蜀小学 廖泽萍
教学目的:
认知:1.学会关爱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2.知道帮助贫困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情感:1.同情生活贫困的人们。
2.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行为:1.关注社会上贫困的人们。
2.积极参加 “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爱心活动。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关注贫困的人们,愿意伸出关爱的手帮助他们。
教学难点:
懂得为什么要关爱?怎样去关爱别人?提高对“爱”的认识。
一、导入:(唤起同情)
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美丽的珊瑚小学。这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这里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图书资源。
同学们,你们在这样美丽的珊瑚小学学习生活快乐吗?
可是在我们的重庆还有许多孩子,他们的生活和我们不一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PPT)
当你看到这两组不同的画面时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和我们城里孩子不一样,他们生活很贫穷。
二、看一看:(生活体验,感受需求)
1.让我们随着一群小朋友走进重庆贫困地区,去看看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吧?(出示PPT)
2.看到他们的生活,你能说说他们有什么困难吗?
3.除了这里的孩子面临的这些困难,你还知道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还有哪些困难?
小结: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生活条件很艰苦。
板书:需要帮助
三、想一想(为什么帮助?)
1.同学们,你知道贫困地区究竟有多少人需要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据统计重庆市有40个区县,其中有21个贫困县,贫困人约366万。
同学们,我们珊瑚小学有3000多学生,我们来算一算: 366万贫困人口相当于几所,珊瑚小学的人数?(1000所)
有这么多的贫困人口,那么将会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贫困人口越多,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缓慢,社会和国

家就会越来越贫穷。也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因此,我们每个人为了国家和谐的发展,都应该伸出关爱的手,帮助贫困地区的人。这既是一种爱的奉献,也是一份应尽的责任。
板书:应该帮助
四、说一说(真心帮助)
1.贫困问题,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人们都纷纷伸出关爱的手帮助贫困地区,救助了千千万万的失学儿童。
据我了解,我们珊瑚小学开展了许多“扶贫济困”的爱心活动,当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听了你们的爱心故事,老师非常感动。感谢你们对他们真心的帮助。
板书:真心帮助
2.活动延伸
出示照片1:
同学们,还记得今年四月,你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和三峡库区的小朋友们手拉手”的捐书活动吗?你们让三峡库区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的书籍,让他们与主城的小朋友一起体会“书香重庆”,分享直辖的成就。
出示照片2:
然而在重庆三峡库区的孩子们,因为贫困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还需要大家伸出关爱的手去帮助。同学们,愿意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吗?
让我们一起分小组讨论:来为学校与库区孩子开展手拉手活动出金点子,看哪个小组的点子最多,最有效,好吗?
五、写一写 (引起共鸣)
1.同学们的金点子真好。可是在重庆有366万贫困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的力量是多么的微小,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段爱心公益广告语。唤起更多的人伸出关爱的手,加入到爱心行动中。把你真心的话语、温馨的建议写在上面。
2.学生写话、交流,师随即点评
3.把你们美好的愿望(爱心卡)贴在黑板上, 看,这爱心,将会感染更多的人伸出关爱的手,献出无私的爱。
让我们用真心去温暖贫困地区的人们,让我们伸出双手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每一个人都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幸福的生活。
板书设计:
伸出关爱的手
需要帮助
应该帮助
真心帮助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
《伸出关爱的手》教学反思
重庆市巴蜀小学 廖泽萍
我上课的内容是小学《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课《伸出关爱的手》。这一课的教材内容很丰富,先由关注贫困地区延伸到关注弱势群体。本课教材从“走进贫困地区”“了解弱势群体”两个方面触动学生“伸出关爱的手”。本课教学我选择了“关注贫困,关爱贫困人”这一话题为教学内容。我为本课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带领学生走进贫困,目的在于让儿童了解贫困地区是需要社会关爱的。学会关爱他人,为他人献爱心。
在情感与态度:通过对本课

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贫困地区的孩子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帮助,使学生燃起对贫困人们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
在行为与方法:通过观看录象资料,聆听别人的、讲述自己的爱心故事,观察图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从多方面认识和体会到贫困人在生活上的困难,并通过实际行动去帮助和带动更多得人伸出关爱的手。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关注贫困的人们,愿意伸出关爱的手帮助他们。
教学难点:懂得为什么要关爱、以及怎样去关爱别人,提高对“爱”的认识。
按照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实际,为达到以上目标要求,并突破重点、难点。本课教学时,我设计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开课导入,对比激趣。通过出示二组不同的图画进行对比,触动学生在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感受。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贫困的初步感知。
二、走进贫困、体验感受
1.让学生通过看录像走进贫困生活,了解贫困的现状。在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解知道他们因为贫困生活的很艰难,甚至面临很多困难,他们需要帮助。
2.通过了解贫困地区究竟有多少人需要帮助这一组数据。 然后再计算数据中体验贫困人口多。设计一个探究性问题:贫困对国家社会的影响?通过同桌讨论促使学生思考、探究,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帮助?
三、拓展延伸,增加实践活动。
教学中贯穿学生思想的情感发展线,按照学生认识事物进程的逻辑思维,层层递进。在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活动用来引导学生“怎么做”,体验活动,落实行动。先回忆自己曾经帮助贫困地区的爱心故事。引发出我们还应该怎样帮助的小组讨论话题,使活动延伸。
四、总结,升华。
总结这堂课所要学生掌握的道德观点—伸出关爱的手。再让学生设计公益广告语,通过现场互动,呼吁更多得人加入爱心行动,让课堂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现场,从而让学生提高对“爱”的认识。
总之,通过激发情感、教师讲解、评价行为等手段传递给学生浓厚情感色彩的知识信息,学生通过观察、 感悟、讨论、动情等体验方式,在强烈的关爱情感氛围中将道德规范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既促进了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情意的发展。
当然理论和现实,构想与操作总是有差距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怎样合理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怎样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体验来明理促情?怎样准确的把握教材,利用教材进行合理的资源信息重组和删减?等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思品课程教学研究中深入探究。通过这次思品课

的研究,让自己充分感受到思品学科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教师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的把握教材,运用教材,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想得以提升,情感受到感染;才能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与情感体验。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
《关心家乡的事》教案
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中心学校 沈 锐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人们用不同的新闻媒体关心家乡事,了解家乡的主要新闻媒体,并能简单运用不同的新闻媒体了解、关心家乡的事。
2.在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多种传媒了解、关心家乡事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新闻媒体浏览来关心、了解家乡事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社会性成长。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议一议;
1.导入激趣:大家请看一段电视镜头(出示《天天630》新闻片头)。
提问:熟悉吗?是什么?这个哪个电视频道的栏目?什么时间播出?
(学生:《天天630》,重庆新闻频道,每天晚上6点30分播出的)
提问:《天天630》里面有一句广告语,怎么说的呢?
(学生:“天天630,贴近老百姓”)
提问:贴近哪个地方的老百姓呢?(重庆、家乡)
由此可见,《天天630》播报的是哪个地方的事呢?(播报的是重庆的事,家乡的事)
板书课题:家乡的事
提问:谁看过《天天630》?
师:看来大家都在关心家乡的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家乡的事。
补充板书课题:关心家乡的事
2.(课件提示)教师提问: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电视新闻栏目都在关心家乡的事呢?你能写出它的播放时间和电视频道吗?请和你旁边的同学议一议,填一填。(学生填表并作答)
师:通过了解新闻栏目播放的时间和电视频道,我们就能准时的观看到家乡的新闻。
总结过渡:电视(板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家乡事的窗口,除了它,我们还可以通过许许多多的方式了解家乡的事。请同学们翻开书第二课(P8-P9),看看还有那些途径可以让人们了解家乡事呢?你最熟悉的亲人朋友们最喜欢用什么方式来了解家乡的新闻呢?
学生:报纸、电台广播、网络??????(板书)。
总结:我们身边的人们都在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关心着家乡的事。
活动二、找一找;
(课件)出示新闻标题及图片:《科普日火箭升空》,提问:你能用什么方式最快找到它?(网络)。
有谁愿意来找一找吗?请学生上台操作。
师:知道这是谁制作的“火箭”吗(珊瑚小学)?谁来读一读新闻的内容

?珊瑚小学的同学们真棒!(鼓掌)
师:让我们再来找找与重庆有关的新闻网站,看看今天家乡都发生了哪些新鲜事。我们在搜索网页中输入“重庆新闻”。大家看,网络上竟然有这么多关于重庆的新闻网站,你以前知道这些网站吗?大家把它填在表格里吧。
学生选择点击新闻,念新闻内容。
总结:了解家乡事,输入关键词,掌握了这种方法,即使我们很远很远的地方,也能在互联网上快捷的找到家乡的消息了。
活动三、学一学;
导入: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种新闻媒体运用特别广泛,它就是报纸(出示报纸实物)。老师带了很多今天出版的报纸来,大家想看吗?(学生分发报纸,每人一份)
调查:拿着《重庆晚报》的同学请举手,拿着《重庆商报》的同学请举手。
提问:有谁知道,我们家乡还有什么报纸呢?(《重庆晨报》、《重庆日报》??????)。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的报纸。
(课件出示报纸新闻截图)师:这是今天《重庆晚报》里的一条新闻,现在,请拿有《重庆晚报》的同学迅速的从你手中的报纸中找到这条新闻,看谁最快找到它。
提问:怎么才能快速的找到自己关心的新闻呢?(请学生介绍阅报经验)。
(实物投影)讲解:报纸把不同的信息根据分类放置在不同的版面里,如果是重要的新闻,我们可以在报纸头版下的目录里找到栏目提示,也可以直接通过版头分类提示翻到相关的版面寻找,明白了吗?
师:大家看看,你的报纸都有那几个分类版面?
提问:你们最喜欢看什么类的新闻?
(课件提示)师:现在,我给大家两分钟,大家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在手中的报纸里找“发生在重庆的社会新闻”?谁找到啦?请念念它的标题。
讲解:看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到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出示视频资料1)报纸是怎么产生的呢?请看。
(出示视频资料2)报纸里的新闻又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再看。
总结:一篇新闻的发布过程简单吗?每一条新闻,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都浸透着家乡的新闻工作者的汗水和智慧,让我们在心里给他们说声谢谢。同时,提醒学生把桌面报纸整理整齐,表达尊敬之情。
四、做一做;
(课件提示)导入:我在浏览珊瑚小学的网站的时候知道了同学们正在参加学校的小记者竞选活动,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小记者。
师: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今天的珊瑚小学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今天,美丽的珊瑚小学在这次《重庆社会》的赛课活动中迎来了好多的“客人”,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谁来说说,能写出来吗。(学生描述

、写稿、读稿)
提问: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家乡人知道这件事呢?(630新闻热线电话、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报社??????)
讲解:每一个新闻媒体都与我们有许多的联系方式,让我们在生活中仔细收集这些联系方式就能够把我们身边的家乡事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告诉更多的家乡人了。
总结: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的新闻媒体也在时刻关心着家乡的方方面面。同学们,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里,在我们的家乡,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带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关心家乡事,与我们的家乡共成长。谢谢大家,下课。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
《关心家乡的事》教学反思
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中心学校 沈 锐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就《关心家乡的事》一课的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关心家乡的事》是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课题的教学内容。该课程在设计中突出了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关心家乡事这一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服务家乡”的热情和愿望;同时,我们认为本课也十分强调在学习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家乡事,达到从生活中拓展、提升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家乡事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了解和关心家乡的方式何其丰富。在教学资源上看,根据所授学生所处的地区和环境分析,快捷、便利的都市生活,各种媒体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认知方式,为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更好利用这些方式关心家乡事提供了前提条件。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根据课程安排,优化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人们利用不同媒体方式关心家乡事,了解家乡的主要新闻媒体,能简单运用不同媒体了解家乡事;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媒体关心家乡事的意识和习惯。
在教学重点的选择上,我们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方法掌握作为本节课必须完成的一个目标;而持久的运用这些方式、方法来关心家乡事,从而形成意识和习惯成为本课社会性培养的集中体现,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上,我们以议一议、找一找、学一学、做一做等四个环节串联本课。议,就是通过对电视新闻媒体的讨论,从而举一反三的引出人们关心家乡事主要选择;找,是尝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这一大资源在其中去搜索,给学生一种了解家乡事的有效而又快捷的途径;学,即教给学生利用报纸这一普遍资源来了解家乡事的方法;做,则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行为习惯和意识上的发展和升

华。
纵观本节课教学,我们教学活动中体现了以下特征:
一、注重学生为主体的社会性形成和发展;
在教学中把媒体传播方式与家乡的新闻时事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去议、去找、去学、去做,从而达成学生在活动中以自己的眼睛去关注家乡发展的目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社会性的形成源于学生的兴趣选择。在教学中,我们反复思考:学生喜欢什么?关注什么?以此来进行教学设计和资源选择,比如在议一议中,我们选择以《天天630》这一家乡新闻栏目入手,贴近平时学生的电视收看习惯和爱好,避免了学生的排斥现象,使课程引入贴切而有效。
二、行动驱动、发现激趣;
不管是议一议中的填表、讨论;还是找一找中的网络实践;学一学中的报
纸阅读;做一做中的归纳、传播,利用家乡乃至于授课学校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展开,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发现中形成知识,发展自我,有助于学生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对课程内容进行持续发展。
三、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
课本、光碟视频、网络、新闻镜头、报纸、学习表格以及许多当日当地信息……在一节课中充分利用,以此冲击学生固有认识,拓展学生思维,增强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具体认识。
当然,本课中有意识弱化了学生对家乡具体事件的理解和评论,目的是希望学生先站在一个普遍的技术性认识层面,形成大家能操作,大家会关注的局面,才能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对家乡的具体事件的关注上面来;而对学生在对家乡事的道德导向上很难在短时间细化,因此采用积极向上的姿态引导、描述。
在本课中,我们也发现,任何一个学生的社会性培养,不可能仅在短短的一堂课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需要的是一种长期的引导和关注,需要的是整个教育界、整个社会低下头来以孩子们的视点,给他们更多健康的关怀,相信有这样的一天,今天的授课将不会在课堂上出现,而是学生生活的一部份了吧。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
《医疗保健与我们的生活》教案
黔江区人民小学:黄敏
教学目的:
1.了解重庆有哪些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情况,知道他们工作的艰辛。
2.了解看病流程。
3.了解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保健常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保健常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难点:了解看病流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十”字图片,师提问:看到这个标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当有学生回答到医院

时,教师: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医院,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生回答)是啊!医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认识和了解《医疗保健与我们的生活》。
二、了解重庆的医院以及体会医务工作者的艰辛。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重庆都有哪些医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重庆著名医院图片。
师:医院可以分为两类,请同学们翻到书上第14页信息窗,自己由阅读。
师提问:医院可以分为哪两类?(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你能说一说我们说出我们图片展示的医院属于哪类医院吗?
学生说。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我们医院里有很多工作人员,你都知道是哪些工作人员?
学生思考回答。
师:你觉得医院的工作人员他们辛苦吗?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医生的辛苦、责任心重大,无私奉献等)
的确,医生非常的辛苦,老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医生的故事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师讲故事)
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感受到了医生乐于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正是由于医务工作者的这种精神他们拥有了一个崇高的称号“白衣天使”。
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请你带着尊敬,对所有的医务工作者说几句话吧!
三、了解看病的流程。
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听了孩子们的发言,他们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工作,让更多的病人早日摆脱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可是人不可能不生病,如果我们生病了上医院看病应该按照怎样的程序来进行呢?
(学生回答)
他回答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片。(学生观看)
他回答的对吗?
抽生说。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那如果你们以后生病了不需要家长的陪同能够自己去看病吗?(能)
四、保健与我们的生活。
师:孩子们真能干,那你们以前生过病吗?你们为什么会生病?
学生阐述。
师:实际上孩子们得的这些病我们都是可以通过保健来预防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少生病、更健康呢?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只要我们在平常生活当中注意了这些,我们的身体就会更加的健康。
学生回答。
这说明我们只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更快乐的生活。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刚才说的这些保健常识设计成一首保健儿歌或广告词。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孩子们写的太精彩了,老师也忍不住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一起小结。
板书设计:
医疗保健与我们的生活
身体健康
快乐生活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
《医疗保健与我们的生活

》课后反思
黔江区人民小学:黄敏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首先,我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重庆的著名医院,在这一板块的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通过让学生看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综合医院什么是专科医院。并通过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医生的奉献精神,从而渗透德育。
然后我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音像教材,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在实际教学当中,学生通过观看资料片基本掌握了看病流程,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最后,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通过全班交流了解一些基本的保健常识,体会保健带给我们的好处。并通过创编儿歌和广告词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保健意识,突出本课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全班交流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保健常识,在创编儿歌和广告词这一板块中超越了我的预设,学生表现的非常好。
从上了本堂课后,也明显感觉到了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好。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反应比较迟钝,没有及时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吸取经验,努力做到最好。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
《歌乐山下的英烈》教案
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 向琦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2.走近英烈,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互相交流等方法,让孩子们了解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是为了换取人民的解放。激发孩子们对英烈的崇敬与爱戴。
3.祭英烈,让孩子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走近英烈,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互相交流等方法,让孩子们了解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是为了换取人民的解放。激发孩子们对英烈的崇敬与爱戴。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你觉得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幸福吗?讲一讲你的幸福事儿?
2.电影引入: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对革命者的大屠杀。
3.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
二、走近英烈。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烈士的资料。(以六人小组为单位)
2.集体交流英烈事迹(故事)。
3.教师补充相关的英烈故事。
4.谈感受和体会。
三、烈士诗文。
1.由谈英烈过渡到烈士诗文,介绍孩子们收集到的诗歌。
2.选择其中之一重点朗读交流,谈体会。(《意志在闪光》、《我的自白书》、《囚歌》等)
3.欣赏歌曲《红梅赞》、《绣红旗》,指导学生完成板书。
四、祭英烈。
1.课件导入:“英烈们在狱中时的期盼”片断。
2.引导学生谈话:烈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