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三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三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三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三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三明旅游发展经历了探索、参与阶段,处于旅游发展的上升期,但是,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及其旅游产品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期待,而在现实实践与开发利用中却存在着很大不足,特别是面对旅游消费已经越来越具有求新求异和逐步升级的市场化特征,而做为旅游产品生产者本身,并没有完全在这一点上提高认识,或是认识上惘然,对自身提供的产品转型升级缺失应有的理念和具体化、科学性的策略与措施,从而,使得产品在“生命周期”中,很快就进入了“衰弱期”。故而,随着产品特色逐渐为更多人所熟悉,其吸引力便随之逐渐改变,与日俱减。因此,根据这一规律,三明的旅游企业和有关部门应适时发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把目光和精力,投放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焦点上,即,要加大旅游产品转型提升的研究和站在更高更新的战略位置上,重新审视各景区景点已进入衰退阶段这一现状,转换思路,更新策略,让传统景区换上“新装”,赋予新的“看点”,新的“卖点”,新的“闪光点”,以期长盛不衰,进而在更深的层次上重新挖掘、包装、打造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具时尚消费元素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

纵观三明的旅游发展,本人更多看到的是许多已经营20-30年的景区景点,大多都处在衰退期,如果此时不尽快加以转型升级,势必造成日渐萧条的残局。基于这个判断,本人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对三明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近年来,福建省“十一五”旅游规划也将三明旅游作为“海西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明市政府已经把三明旅游事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同时,我市各级政府都积极响应,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把它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加以推进。其中泰宁县把旅游定为“生命产业”。另外,市政府也将出台相应政策,政府扶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定会为三明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转型升级:新时期推进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一)从传统旅游业到新型旅游业

90年代以前,全国旅游市场尚处在成长阶段,旅游产品以标准化、低成本、大市场为特征,紧紧依托现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并将主要力量投放在完善旅游设施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上,以此来参与竞争。可以发现普遍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旅游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

2.旅游活动是以商务旅行占据主导地位。

3.旅游活动多为消遣性活动。

但是,从90年代以后,由于受旅游消费行为趋新及旅游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旅游市场,还是国内旅游市场,都面临着新变化,新挑战,竞争内容和竞争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现代旅游的迅猛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群众性。现代旅游活动不再是少数富有者的特权,而发展成为不受性别、年龄、阶层、地域限制的广泛的群众性活动。现代旅游者的人数和规模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世界国际旅游的人数,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间增长了176倍。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成为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

2.旅游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旅游是包括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活动。旅游着外出旅游,不再是单纯地游山玩水,观赏风景名胜古迹,而是把品尝风味,享受美食,体验富有异乡情调的生活环境,体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购买异国他乡的各色土特产品,领略神奇的娱乐仙境,焕发精神,陶冶情操等多种高尚需求结合起来。

3.旅游范围的区域性。又称旅游的国际性、世界性。旅游发展到现代,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所发生的孤立现象,各国和各地区的诸多旅游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代旅游的竞争非常激烈,然而这种竞争是在互相依存、互相协作的基础上展开的。飞机用于民航,标志着航空旅游时代的到来,它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间的空间距离。旅游时间缩短了,旅游范围扩大了,国界、洲界被冲破了,形成了一种区域性的局面。

4.旅游种类的多样性。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现代旅游的种类、方式、内容出现了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受到不同旅游者的欢迎,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根据传统与现代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观点,突出体现在传统的依存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在竞争中的作用相对弱化,而逐渐趋向通过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来实现竞争效应的最大化。因而,我国各地都将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确立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方针,加以重视,但做法不尽相同,从总体上看,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具有典型代表性意义的做法。

旅游业提出转型升级始于上个世纪末,近几年一些地方旅游业从实际出发,在不同领域付之行动,小有成果。把转型升级作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是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这是我国旅游业历经30年发展,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机遇期提出的行动纲领。

首先,我国旅游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转入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旅游业已从行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转入到融入经济、社会、文化等整体推进的发展阶段,产业综合性、关联性、配套性显著增强。

其次,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新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刻影响。旅游业是新技术应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受益者和促进者,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1/3的旅游产品订购通

过互联网进行。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虽然相对较慢,处于弱势。还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和世界旅游组织把旅游业的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相联系,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在促进就业、消除贫困、改善环境、保护文化、传播文明、倡导尊重等方面开展了实际行动,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业的人文精神。作为世界旅游大国,中国旅游业必须用世界和人类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把为社会、为人类、为环境创造福祉,作为追求发展的终极目标。

最后,我国旅游业正处在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舞台的关键时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中,必将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能量。

(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之后,目前正迈向服务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是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服务需求增加,使服务业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全部就业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和发展趋势。服务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任何国家或地区都难以违背客观规律而超越,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离迈进服务经济时代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并强调把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加快发展,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旅游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2001年国务院出台9号文件,把旅游业定性为现代服务业,并给予政策扶持。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业被作为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各地按照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属性去争取发展条件,可摆脱“传统服务业”、“非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约束,争取获得应得到的重视和支持,对现有经济产业定位发挥一种补充性、强化性和巩固性的促进作用。三明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和基础,通过推进旅游转型提升,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全市服务业和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不仅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推进旅游转型升级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转换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结果。当经济总量迅速增加的时候,要求对产业结构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当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后,又会为经济总量的进一步快速增长提供条件。因此,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配第一克拉定理),伴随着产业结构从一个支柱产业群向另一个支柱产业群的转换(罗斯托定理)。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进程看,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经济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必然趋势。从现实经济发展看,发达国家不仅已经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演进,而且服务经济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经济发

展在初步实现农业和工业现代化之后,必须大步迈向服务经济时代。旅游业被作为现代服务业,在产业属性上愈加显示了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一些业内人士和研究者认为,我国旅游业正处在由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业的过渡阶段。加速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旅游业适应我国加速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速实现产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推进旅游转型提升,加快旅游业和服务经济的发展步伐,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都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也是发挥三明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步迈向服务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是加快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决定着生产,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旅游消费,是人们为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资料的总和,是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之后而产生的高层次的精神消费需求。因此,旅游消费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导向作用。随着现代旅游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基本旅游消费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不断地提出和产生许多新的旅游需求,从而对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要使旅游产品能够被旅游者所接受,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时刻注意洞察和捕捉旅游消费的新动向和新信息,及时做出主动反应,适时地开发和组合适应新的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提高的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本国或本地区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2009-2015)》,纲要就紧紧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借鉴其它现代服务业的成功经验,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推进旅游转型提升,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既是旅游消费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也符合旅游业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趋势,是加快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

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21世纪,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纪。面对世界资源急剧消耗、环境日益恶化、社会公平失衡的挑战,继续通过工业化路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行不通了。因而走可持续社会和谐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和众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资源消耗大,环境问题也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可提供的资源数量决定旅游业发展的规模,但是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一般都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一旦破坏难以恢复,所以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加以利用,利用时尽可能加以保护。因此,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旅游业发展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标之一,反过来生态环境保护又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保证,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二、转型升级:三明市旅游业面临的重要抉择

(一)三明旅游业的现状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和区域性人才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目前,世界旅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之一。我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成为了世界上最安全、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全面系统升级的新阶段。“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关键时期。国家规划到2010年,全国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8%,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当今,旅游产业提升及产业结构升级,正在带动整个旅游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新时期。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三明旅游业凭借良好的地理、区位、生态优势和较为独特而富集的旅游资源,在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下,其发展凸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旅游项目建设得到加强,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其关联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有力地促进了三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经过20多年发展,三明旅游业己发展成为全市重点产业,形成一个能够满足旅游者行、游、住、食、购、娱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全市拥有1个世界级品牌,36个国家级品牌(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4A级旅游区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60多个省级旅游品牌,建成以“山、水、洞、林、石、古文化”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点)60处,建成星级饭店37家、旅行社58家、旅游车船公司8家,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万余人。旅游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市、县(市、区)两级全部成立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泰宁、永安、将乐等旅游重点县(市)设立了旅游管委会,三明市和泰宁、永安、沙县等地还成立了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旅游培训中心和导游管理机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三明资源优势和未来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新形势,围绕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市场导向、企业自主经营的旅游发展体制,以壮大旅游产业为中心,以整合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提升旅游形象为重点,以品牌创建和精品建设为抓手,打响水上丹霞、生态休闲、客家祖地特色品牌,从观光旅游做起,向休闲度假旅游延伸,逐步把三明建设成以优美生态环境为依托,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海峡西岸生态旅游胜地,至2015年旅游业力争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二)三明传统旅游业存在主要问题

1.单一性。目前,我市的旅游业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其他如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休闲旅游、会议旅游等所占比例很少,且都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对于这些旅游产业,经营者

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也随之趋于多样化,但经营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在开发上却存在着类型重复、迟滞单一等问题,无法向各个目标市场提供其所需要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

2.低层次性。当前我市的观光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度假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等其他旅游产业开发的水平存在着差距,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产品缺乏文化性、知识性。

3.类同性。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当今旅游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旅游者希望通过参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活动来体现自己的个性。目前我市的旅游产品中,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很少,大多表现为无差别、无特色,经营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大都千篇一律。而且抄袭之风盛行,当某个经营者设计出很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后,这时会有大量的经营者采用“跟风”的方式,模仿、抄袭这些好的产品,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极大的挫伤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产品的积极性。而跟风的经营者由于生产成本低,往往用低价格来吸引旅游者,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混乱与竞争。

4.资源分散性与可通达性。三明的旅游资源地点比较分散,由于受地形的原因,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距离也较远,游客在参观各个不同景点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行”上,浪费了游客的宝贵时间和体力,导致旅游成本的增加和期望值的下降。北部的泰宁旅游被武夷山遮蔽,尚未独立成为一个成熟的旅游单元;南部以宁化、清流为代表的旅游不成规模;中部城市旅游不成气候,永安旅游孤军奋战。三明作为一个完整旅游目的地没有被建构起来,产品组合不成体系,各个旅游单元无法形成旅游合力,三明旅游发展的内聚力严重不足。虽然我市大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但一些省级交通干线的等级急需提升,特别是县域旅游环线、旅游景区(点)间的交通连线还较滞后,大交通快捷、小交通顺畅的旅游交通格局尚未形成。

(三)三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福建省“十一五”旅游规划将三明旅游作为“海西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明市政府已经把三明旅游事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全市各级政府也积极响应,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把它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加以推进。其中泰宁县把旅游定为“生命产业”。市政府也将出台相应政策,政府扶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从一定程度上,会为三明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这些都为三明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现实基础。

1.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后发优势。三明旅游资源的原态和源头是三明旅游发展的亮点,概括地说突出表现在水上丹霞、绿海洞天、闽江之源、温凉泉乡、大地史书、青清世界“六大地脉”和闽人之源、客家祖地、长征起点、理学源地、文化遗产、精神文明“六大文

脉”。目前,全市拥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品牌、36个国家级旅游品牌和60多个省级旅游品牌,旅游资源的密度和丰度、旅游品牌数量和等级均位居全省前列,极具发展旅游的后发优势。

2.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提供的新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西岸旅游区也被提上议事日程。2007年,国家旅游局将“海峡西岸旅游区”列入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优先建设的十二个重点旅游区之首。三明作为海峡西岸旅游区中绿色生态旅游带和闽西北旅游经济圈的重点城市,成为“海峡旅游”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3.交通格局不断完善带来的新变化。随着泉三高速、永武高速、永宁高速、向莆铁路、三明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陆续建成,特别是三明(沙县)国家公路运输枢纽项目的建设,三明将逐步成为东进西出、南联北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三明对接福建沿海、华中内陆、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三明的进出更加顺畅,直接可以突破长三角市场、珠三角市场,通过海西铁路直接向海西腹地延伸,向华东辐射,这样把几个市场延伸起来后,通过市场炒作,三明旅游业的发展肯定有很大的前景。

4.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契机。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将成为21世纪旅游的主流。特别是生态旅游,是非常时髦的旅游,也是国际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非常受人欢迎的旅游方式,以我国而论,旅游产业已从观光型向观光和休闲度假型转变,休闲旅游已走进了多数城镇居民和少数农村居民的家庭。三明作为福建省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无疑给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文化旅游资源为辅的三明旅游转型升级为有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生态休闲胜地和山水安养乐园带来新的契机。

三、他山之石:国内外旅游业成功转型升级的案例分析与借鉴

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大成熟产业,在中国市场体系日趋成熟、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能源不断提升的同时,旅游业中的各种新型业态也相应的开始大量涌现。这些新兴业态在原来的传统旅游业态的基础上,经过转型升级和产业间不断发展、演变、融合、创新,逐渐成为构建整个“大旅游产业”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

在此,笔者对近些年来,国内外特别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等众多新型旅游形式的出现而转型升级发展起来的产业形态进行了动态分析,并按照一定层次将其分类考察,归纳出三大类型的转型升级新形式,以便为三明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一大类:与旅游要素衍生分化出的新业态。

主要是围绕分时度假、换房旅游、旅游营地、旅游集散中心、购物旅游、旅游娱乐业、影视旅游业等七大种方式。对传统的旅游产业内各要素进行了重新组合与挖掘,并结合新时代社会时尚新需求的特征,重新衍生分化出新的旅游形式,无疑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

1.分时度假:引领休闲度假的新潮流。在国外:“需求强劲、方兴未艾”,它具有很强的需求优势,已经成为一种大众产品而被平民家庭广泛接受,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在国内:“刚刚起步,有待培育”,加盟的度假地多以产权酒店的形式出现,分时度假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培育起来。

2.换房旅游:旅游住宿业的新生儿。在国外:“初具规模、会员众多”,它50年前起源于欧洲,现日渐盛行,已初具规模。有的国家还设立了换房旅游交换公司和网站以及俱乐部、换房网等。在国内:“初具端倪,萌芽阶段”,2004年开始于“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在上海、深圳、西安、广州等大城市,在年轻人中间流行,并成为一种时尚。

3.旅游营地:旅游出行的新挑战。在国外:“风靡全球、行业联合”,它结合了国际露营运动和自驾车旅游发展应运而生,营地提供应的有服务(包括车辆维护)及户外活动等,营地规模越来越大。在国内:“起步阶段、局部发展”,主要依托景区和休闲娱乐市场,规模小、数量少,服务简单,营地建设主要以大城市为主。

4.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交通的新市场

在国外:“自由灵活、便民利民”。主要以美国“灰狗巴士”和日本“鸽子巴士”为代表,沿途任由乘客下车观光,并以优惠的价格(与专程车辆、飞机相比)让游客享真正的实惠。在国内:“试点示范,推广发展”。主要以散客再分解再组团的形式出现,实现各大城市集散中心的联网,极大地方便了散客。目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已全面启动。

5.购物旅游:旅游商品的新亮点

在国外:“重点扶持,提升质量”。它是在“旅游购物”的基础上实现目的更鲜明、过程更精细的内涵延伸,将购物与旅游完美融合,形成旅游价值链。如巴黎、香港、新加坡等地,购物旅游已成为旅游行业的重要龙头。在国内:“潜力巨大,有待提升”。我国旅游与购物的关联度较好,特别是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存在很多问题,让游客不放心,怕上当受骗。

6.旅游娱乐业:文化娱乐与旅游共生共荣

在国外:“人造景观、历久弥新”。艺术形式多样化,景区景点文化化,旅游娱乐大众化是其主要特点,且倍受游客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在国内:“突破困难,创新发展”。

娱乐形式过于传统,娱乐项目多数雷同,缺乏新意,且收费标准各自不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7.影视旅游业:影艺活动与旅游交相辉映。在国外:“经典时尚、精彩无限”。影视拍摄现场成为公众参观浏览地,周边附设高档的旅馆、网球场、游池、高尔夫球场、舞厅、购物中心等都能吸纳大量游客。国际性的电影节也成为了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大舞台。在国内:“大有作为,错位竞争”。我国也兴起了投资建设影视城的热潮,先后有30多家,除了无锡中视影视城与旅游结合成为典范后,其它家便开始了无序竞争,相互杀价,渐而失去了原有创意。

第二大类:与现代服务业相交叉融合的新业态。

主要是围绕商务旅游业、会展旅游业、高尔夫旅游业、修学旅游业、医疗旅游业等5大种方式,对现代旅游业性质认识的变化,反映了对旅游产业功能和发展规律的把握日趋深入,这在宏观战略层面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1.商务旅游业:现代商务活动的新伙伴。在国外:“起步较早,潜力巨大”。19世纪末在欧洲迅速发展,20世纪美国长足发展。欧洲学者预测西方国家商务旅游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将超过休闲市场,其强大的支付能力将不容忽视。90年代中期后,亚太地区将是一个商务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在国内:“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现阶段中国商务旅游将支出每年高达103亿美元,并将以20%的速度增长。

2.会展旅游业:会展与旅游相互催生的新宠儿。在国外:“源远流长、臻于成熟”。从20世纪60年代起,会议旅游与展览旅游相互配合,在全球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新产业,至21世纪初臻于成熟。在国内:“朝阳产业,迅猛发展”。总体上起点较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猛,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增长速度达20%以上,大大高于其它领域经济总量的增长。

3.高尔夫旅游业:高端休闲与旅游的富人组合。在国外:“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全世界已有3万多家球场分布在119个国家,约有0.59亿高尔夫玩家。一种是以酒店和各种主要设施围绕高尔夫主题游,另一种是以高尔夫休闲为设施与其它景点相结合。在国内:“规范发展、前景待瞻”。目前其国已建成219个高尔夫球场,其它大省、富省都争相发展,方兴未艾。但客观政策性制约的因素始终伴随。

4.修学旅游业: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新课堂。在国外:“素质教育、稳定发展”。发达国家十分盛行,校方愿意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国外修学、观光和学习,并将视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内:“三方市场、各有差异”。我国修学旅游一开展就华而不实,问题弊端多于利益,因此修学旅游市场的规模一直发展缓慢,局面难以打开。

5.医疗旅游业:新型旅游保健方式成新宠。在国外:“寓闲于养、生养结合”。是以发达国家人到发展中国家寻求收费低廉、质量上乘的医疗服务为主的反向就医。2006年,仅美国就有约50万人赴境外医疗旅游。印度、新加坡已经成为美国进行“康复旅游”的首选地。在国内:“初步尝试、极具潜力”。我国拥有极具吸引力的中医中药资源,以及相对便宜的医疗价格。因此,在经济发达,医疗相对先进、生态宜居型的城市发展医疗旅游,大有可为。

第三大类:与一、二产业相融合渗透的新业态。

主要围绕乡村旅游业、森林旅游业、滨海旅游业等三大种方式,体现张显自由、个性、休闲、养身等特征的返朴归真的现代生活方式,也是现代都市人排遣烦燥,寻求清新的自然享受的最佳目的地。

1.乡村旅游业:城市和谐发展的动力。在国外:“高档度假、形态多样”。已有100多年历史,由最初的萌芽阶段到观光、度假和体验阶段。发达国家已视乡村旅游为一种高档次的旅游度假活动。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以爱尔兰和新西兰为代表的休闲乡村度假;第二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参与式农庄旅游;第三种是以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型乡村旅游。在国内:“政府主导、多方推进”。起步较晚,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并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为主要内容。

2.森林旅游业:林业与旅游业的绿色嫁接。在国外:“公众生活,绿色经济”。世界上最早森林游是拉丁美洲。有专家预测,在21世纪的最初20年里,森林游人数将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全球旅游总体人数中,有一半以上的游人都走入森林。可见,森林旅游对都市人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在国内:“快速增长、蓄势待发”。我国森林游大至经历了起步阶段、全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至2006年底,全国森林公园总数达2067处。

3.滨海旅游业: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国外:“源远流长,分布广泛”。欧美人历来对海滨休闲、娱乐情有独钟。世界著名的海滨游胜地,多集中在“黄金海岸”和滨水旅游胜地。在国内:“前景广阔,投资热点”。滨海游在我国方兴未艾,沿海各省市都提出了发展滨海游口号。我国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6500多个大小岛屿,滨海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四、三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原则、基本途径与基本模式选择

过去的几十年,三明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到自觉主动的过程,从单纯的资源导向型产品开发和利用阶段到区域导向型的“一盘棋”的系统规划阶段,并逐步向延伸整合其它产业和社会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系统提升的转型。

但同时,由于各地、各景区在认识上的不同,发展各阶段的外部条件不同,或者是产业整合提升的能力和力度上的不同,从而导致全市系统提升转型的发展不平衡,甚至依旧是满足于“留过路客”、“赚门票钱”的传统做法,这些问题都较大地制约了三明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这里,笔者从打造“三明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在转型升级基本原则、基本途径以及基本模式上进行深入探讨,试图提炼出可借鉴的一些观念、思路与方法,形成全市“一盘棋”,供各地各景区在转型升级中参考。

(一)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原则

三明旅游分布在十二个县(市、区),旅游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多样性在全省堪称上乘。既有山、水、洞、岩(穴),又有史前文化、理学文化、红色文化、建设者文化等,具有融合了自然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遗产优质资源。这些资源扑塑迷离、绚丽多姿,对游客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具备了很高的综合开发价值,也是使三明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的主要外部条件。但是,其中绝大多数的优质资源,多处在经济基础薄弱、社会文化落后、旅游开发环境较差的县(市、区)中。因而,目前整个三明旅游总体上尚属于资源开发价值高,但区位条件差或极差类型。

随着海西建设大发展的战略实施,三明在充分发挥“前锋、基地、枢纽”建设中,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极大改善,无疑为三明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三明旅游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逐步改善而必然要迎来旅游发展的良好契机。虽然面对机遇,三明旅游转型升级的过程也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应对形势之变,静下心来诉诸于理性思考,认真贯彻落实好有序性、有效性、科学性的原则,三明旅游腾飞之日,必指日可待。

1.有序性原则。三明旅游转型升级的有序性原则要求我们各县(市、区),要在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一定要要从“资源、区位、时机”的三维角度出发,认真审视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旅游开发环境质量,确定应遵循的旅游开发类型模式,以制定相应的旅游开发战略。可转型升级的要及时、积极开发,目前不可转型升级的等待时机成熟时再开发,在开发中也要把握好产业项目的开发时序,不搞一刀切、大帮哄。

2.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要求三明旅游转型升级应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再来追求转型升级后的高质量、高效益。不转型升级则已,一旦动之真格,就要充分调动域内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四个结合,一个方向”的原则。在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和地方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域内域外各方面资金,尽快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可尝试设立“海西三明旅游开放区”,吸引外商(特别是台商),独资经营,促使三明旅游在“海峡西岸”大

旅游的发展业态中,凸显地位,并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因此,三明旅游转型升级定位要高,观念要新,态度要谨慎,要保证后继性和前瞻性。

3.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旨在强调旅游转型升级的可持续性。即在三明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要保证旅游生态完好性,使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三明旅游资源也许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后一片净土,如果由于急功近利的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生态破坏、资源萎缩,我们将上无可告慰祖先,下无颜面对子孙。科学的转型升级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转型升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资源、环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渐进式开发。科学性原则要求开发首先应对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环境进行科学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既包括旅游业发展规划,也包括对三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要建立严格的法规制度,约束旅游产业经济人的不合理行为,保证科学规划的严格实施。

总之,三明旅游转型升级只有坚持有序性、有效性、科学性原则,才能达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否则将有悖于大力发展三明旅游业的根本目的。

(二)三明旅游业升级转型的基本途径

新形势新情况,突破三明旅游困境,推动旅游产业在新一轮建设中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就是推进旅游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1.加强协调合作。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带动作用大,直接涉及14个产业,间接影响47个行业。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因此,其发展也应是多元化的。要强化资本运作,放开放活旅游市场经营。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本运作,加快旅游开发步伐,提高旅游开发水平,在坚持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旅游业的开发与经营。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集团投资旅游相关项目建设。此外,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互补性程度极强的产业,在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旅游业更需要克服地域、交通、信息等障碍,寻求资源、产品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以求加快区域旅游发展。三明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产品单一,必须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寻求合作伙伴,借船出海,提升区域旅游圈内的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2.大力倡导有效组合。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是当今国内外旅游市场最根本、最显著的特点。虽没有名山大川,但具有旅游资源富集、人文底蕴厚重、生态环境良好等明显优势,根据三明资源特点,要围绕休闲旅游、康体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商贸旅游等五大领域,突出“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健身”主题,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提升特色“农家乐”和乡村休闲庄园的品位,挖掘乡村

文化内涵,丰富农村旅游趣味性和参与性游乐项目,不断扩容提质,着力打造三明乡村田园休闲旅游品牌。注重把三明秀美的自然生态与厚重的人文资源结合起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要围绕理学文化、客家文化、笋竹文化、茶文化、汉传佛教文化等特色文化,抓紧考证、整理,积极包装、宣传,加强对外招商,搞好文化的物化和景区(点)的开发,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与文物古迹交相辉映的景区(点)。保护地方民俗风情,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形成一批古朴厚重的旅游热点。

3.提升产业需求构成。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旅游产品具有异地性和不可移动性。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习惯于在休假期间去欣赏名山大川,游览名胜古迹。但这种传统的观光旅游方式往往导致游客在各个旅游点之间赶路程,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到家里面什么都不知道”,结果是旅游比工作还累。随着新休假制度的实行,人们在出行时可能不会过多选择这种走马观花、急行军式的旅游方式,而越来越会倾向于轻松的、放松的、自然的休闲方式,倾向于新、奇、特的感同身受的参与性体验式旅游。三明在发展体验式旅游方面具有良好优势和发展潜力。原生态山地森林景观能使游客在观赏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景观同时,充分享受到科普考察和探险猎奇的乐趣。乡村垂钓场能使游客在休闲垂钓过程中悠然自得。以“住农家屋、品农家菜、干农家活、观农家景”为特色的“农家乐”生态休闲游,能使游客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传统农业、生态农业的自然情趣,满足游客反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随着体验式旅游逐渐形成热潮,这些特色旅游产品将会吸引越来越的旅行者到来。

(三)三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模式及其选择

1.旅游业开发模式比较与区位选择。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是立足于资源基础的产业开发,往往需要通过优势产业的极化作用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进尔逐步形成完善的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并经过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更新演替使旅游经济不提升,达到新的层次。三明旅游业在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的今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前提下,各地、各景区均纷纷激起热情,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工作,下大力气,整合资源,做出规划,引进资金,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旅游经济效益。但是,笔者全面考察了全市的旅游转型升级工作后,发现了某些共性特征和共性问题,有的是成绩显著,有的是未收到预期效果,甚至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这里针对转型升级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并归纳出几种模式,供三明旅游转型升级借鉴与参考。

模式是事物程式化,是对共同事物有共同效应的一种抽象。由于三明旅游转型升级刚起步,有的环境条件较差等共同特征,导致了转型升级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同(或类同)的措施,通过共同的途径加以解决。根据这些共同的特征、共同措施、共同途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即可抽象出具有一般性的程式化的事物——三明旅游转型升级模式。包括旅游转型升级类型模式、构建模式。

开发类型模式。在地域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社会经济背景相结合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开发 ,本着以最小投入追求经济最大化的产业投资原则 ,必然采取切合自身条件的不同

开发模式。我国地域辽阔 ,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区分布广泛。这些地区具有旅游开发环境差的共同特征 ,但地区之间资源特色差异较大 ,区位条件优劣悬殊 ,因而相应开发措施必然

不尽相同。根据资源、区位差异可将三明地区旅游开发区划分为 4 种类型模式(见下表)。

(1)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优。这类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对游客吸引力大,区内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没有大的困难,是目前较理想的旅游开发区,开发后能较快获得经济效益。其开发瓶颈在于资金短缺,可通过国家扶持,适度超前开发。国家通过开发式扶贫方式提供财政援助,为其“造血功能”,以此为契机振兴地方经济,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如,泰宁县,号称“水上丹霞,灵秀泰宁”,景观雄奇秀丽,特色鲜明,旅游资源价值非常高,交通比较便捷。1979 年发展旅游业以来,地方经济面貌大大改观,被誉为新崛起的旅游“热点”,旅游业现已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泰宁县旅游业渐趋成熟,堪称经济欠发达地旅游开发的成功范例。“泰宁模式”、“泰宁现象”正在大力推广中。

(2)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较优。这类地区资源有一定特色,区内交通通达性好,资金短缺是制约开发的主要因素,属于理想的旅游开发区,应尽快开发。可通过自筹资金、国家扶持、吸引外资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这类地区往往处于周边旅游发达区之间的低谷地带,旅游产品应注意突方特色,注意与周边旅游发达区产品的互补性,唯此才能为自己争得客源,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如清流县属此类型。

(3)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差。这类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且常常具有神秘色彩,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但远离经济发达城市,偏离交通干线,大部分旅游资源处于未开发或初开发阶段开发潜力大。受交通瓶颈制约,这类地区宜进行保护性开发,重点解决可进入性问题。目前主要走发展较低层次观光旅游和较高层次专业考察、探险、猎奇旅游。旅游开发目的除经济作用外,更重要的在于其社会效益,即通过旅游者“示范效应”,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和社区开放水平。如宁化县。

(4)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极差。这类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突出,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远离客源市场,而失去近期开发的价值,应以保护为主,留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再开发。如建宁县。

三明地区旅游开发区除上述4种典型性类型外,还可划分出一些过渡类型。这些过渡类型由于资源品位较低,或由于区位条件特色不鲜明,致使旅游业发展优势不明显,其旅游开发可以参照上述 4 种典型类型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开发措施。如:明溪县、大田县、尤溪县。

2.旅游经营模式比较与区位选择。我们按照核心吸引力初步将三明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四个类型:城市核心型、景区主体型、区域复合型、产业聚集型。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发展模式。

(1)城市核心型。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是以城市作为主要旅游吸引,并在城市里实现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同时与其它相关产业形成联动、互补关系。在三明,城市核心型的旅游目的地可以梅列、三元两区,永安、沙县等为代表。目前,三明市政府正在全力打造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战略,三明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必然要起良好的带头作用。

因此,梅列、三元两区在构建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的构建中,就要处理为“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的关系,不仅要在游客集散中心的打造上下功夫,还要充分挖掘城市资源,打造城市本身的休闲旅游、探新访友、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科教旅游、修学旅游等吸引力,丰富产品结构,形成独具特征的三明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

(2)景区主体型。这是某个或某几个著名旅游区、景点为基础和核心形成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如泰宁县。在三明旅游的地位已处在“龙头”位置,一批较为显著的旅游区、景点已逐渐进入了目的地系统打造的进程中,突显了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带动作用,并通过打造“世界地质公园”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整合效益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泰宁县成为景区主体型旅游目的地,关键还在于该具已经将在增强核心景区吸引力的基础上,全力发展复合功能。一方面,整合景区资源,形成较为系统的旅游项目,即集旅游集散、丹霞观光、文化体验、地质科普体系、山地度假、河谷漂流、古城旅游为景区主体;另一方面,整合旅游要素,形成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行社、旅游管理等配套要素集群。因而泰宁县已初步形成旅游产业聚集,并可持续发展,又是个性鲜明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3)区域复合型。这是一定空间内的旅游要素、游憩方式聚合为主发展成的旅游目的地,又以旅游地市、旅游区县、旅游各乡镇为主要单元,是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力军。三明旅游要做好“全市一盘棋”的文章,就应当在区域复合型打造上下气力,要能克服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各县(市、区)、各景点“单打独头”的格局,要在资源整合、形象塑造、产品组合,交通线路设计和策划上下大功夫,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化运行相结合,形成拳头产品和品牌形象。如:在空间转型升级的重点上,形成“壮大龙头、打造中心、培育两极、形成一圈”的战略布局。

当然,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禀赋和分布特色,旅游产业发育程度,区位和经济环境等,不同县(市、区)建设旅游目的地需求不同,发展模式也各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4)产业密集型。这是随旅游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目的地形式,以某类产品或某主题旅游产品的聚合为特征。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整合”,整合旅游资源,整合

产业链,整合市场资源,整合其它产业,整合不同行政区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打造一张区域经济发展的“王牌”。

如:沙县、永安。沙县可以着力打造“中国小吃文化旅游城”,集旅游集散、城市旅游、小吃文化、佛教朝圣为一体,充分利用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优势,重点办好每一届“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便可延伸旅游产业链,以获产业聚集效应;永安可以利用对接闽南市场和珠三角市场,打造三明旅游南部门户和南部旅游集散地,集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抗战文化、山岳观光、古堡文化、笋邦文化、竹林景观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3.三明旅游开发与经营互动关系的战略选择。开发与经营是旅游业首要的两大问题。旅游开发是对旅游资源的加工再造,没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开发和旅游业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末。旅游经营是旅游发展之魂,也是经营管理中的无形统帅,更是旅游开发的终极要求。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三明旅游开发与经营应当强化两者的互动关系,明确开发的价值,把握经营的方向,不但要强调开发,更要重视经营,在最初始的动机中,有效地将二者结合,不可偏废,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里,针对三明旅游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进行初步的战略选择,使开发与经营的互动关系更加明晰,实现最有效的管理,达到最佳的效果。根据三明旅游业的现状条件,笔者将三明旅游的开发与经营互动关系的战略选择,归纳为三种类型:

(1)进攻型战略。又称增长型战略或发展型战略,它是凭借现有的自身实力较强,发展速度较快的旅游景区(或企业)所选用的一种战略。可分为赶超型发展战略和开拓型发展战略。赶超型发展战略,是以确定一个具体的优势目标,制定出未来发展的赶超战略。如:泰宁县,在近期,凭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这个契机,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措施,分步实现逐步型、跳跃型和爆发型的战略要求,一旦“申世”成功,泰宁旅游业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后发优势,成为我省内外赶超型发展的成功典范。开拓型发展战略,是在本行业中已经达到较好水平的情况下,再确定一个更加新颖、更高目标,然后制定出自己新的经营战略,以确保企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如:将乐玉华洞,重新打造“中国四大名洞”的品牌,深度挖掘将乐县厚重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重新整理和发掘“亿年古洞、千年游历史”的文化价值,从而在同类溶洞景区文化内涵上处于领先地位。

(2)防御型战略。又称维持型战略或稳定型战略。这种战略突出一个“稳”字,以小风险、少利润为经营目标。它适于实力不强、业绩不突出、优势不明显的景区,或原来实力较强,因受社会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影响而暂时处于困难的一类企业。但是,防是为了保存实力,以待日后更有效地进攻,这是防御型战略的最终目的。如:永安桃源洞,在20-30年前是三明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后因社会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发生变化,现尚处于

困难阶段,目前只能选择防御型战略,在固守原有利益的情况下,着重理顺关系,而后再开发和规模化发展。

(3)退却型战略。又称紧缩型战略、撤退型战略。它是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主动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战略。所谓退却,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缩小经营规模或取消某些服务项目。其基本思想是:以退为守,以导为攻,即在退却时找到企业与市场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方向,或在企业间开展横向和纵向的广泛联合,积累新的力量,以达到起死回生的目的。如:清流县九龙湖景区,由于开发和控股人投入不足,经营失位,景区经营效益日见萎缩,处于瘫痪状态。目前,县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停业或收回景区控制权就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退却型战略。

其次,在三明旅游业开发与经营互动关系的战略选择中,我们还应当注重研究总体营销战略,从宏观层面对全市的旅游资源与市场开发做一个深入分析,预测出更具有新型旅游业态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未来市场开发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应有四个方向的战略选择。

①改变单一的市场结构——多元化市场经营战略。通过3-5年时间,形成稳定的旅游客源结构,降低对某一客源市场的依赖。近期营销仍然是以近距离的核心市场为基础,针对福建省内市场和江西市场开展新一轮的营销,炒热和炒透福建、江西市场;针对上海、江浙、珠三角和华中市场,每年重点开拓一个市场,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营销;开拓台湾市场、港澳市场是三明开拓入境市场的重心。

②形成旅游联合营销机制——集团化营销战略。控制核心景区——有景区可营销。三明市政府要在3-5年的时间,通过政府投资、资金入股,组建大型的由政府控股的集团;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有人去营销。三明旅游要在三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下设旅游营销部门,由专门的团队人员进行营销;设立旅游营销专项资金——有资金去营销。政府每年可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市场营销,打开三明的重点客源市场;组建三明营销集合体——多方参与营销。组建以三明政府参与,企业、景区多方面合作的营销集团。进行联合营销、联合新闻、联合公关活动,联合制定销售计划,开辟营销论坛等。

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激励战略。颁布调动旅游地接奖励措施,通过重金奖励,调动三明旅行社地接的积极性。每年可评定全市地接人数超过10万的旅行社给予重奖。

④多样化手段促销——旅游促销战略。在组织参加旅游交易会和促销会的同时,鼓励企业进行促销、景区进行促销、人员进行促销。举办大型节庆像客家祭祖大典等,依托大典节庆造势,以旅行社介绍、网络宣传和口碑宣传为主,以电视、报刊杂志为辅,实施宣传促销战略。

五、促进三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支持

由于旅游业转型升级是综合性、复杂性、联动性的工程,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建立综合性的开发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整体营销。同时,引入市场化运用,放开搞活,培育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并利用就业、福利、舆论等手段,提高社会支持度,形成上下一体,管产结合的企业运作结构。

而旅游产业布局的形成,原则上应当通过市场主体—企业的市场化自由选择而形成。但是,由于市场因素(失灵)、旅游产品外部性等原因的存在,仅仅依靠旅游市场作用形成的这种旅游格局并不总是十分合理的,实践证明,需要政府通过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加以调整,才能实现旅游业的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统一。然而,传统的产业政策对产业布局的调整方式主要是靠政府通过明确哪些产业、产品具有发展前途,哪些产业产品已面临衰落,并采取财政、税收、金融、行政审批等手段,引导资源流向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形成预期的产业布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三明旅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2008年,我市旅游业要围绕“政府主导、各方联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发展模式,以壮大旅游产业、提升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整合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开拓市场、优化结构、提升形象为重点,以品牌创建和精品建设为抓手,积极构筑城市休闲服务集散中心,全力打造两条精品旅游带,加快建设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龙头旅游区,积极培育永安、将乐、宁化、清流等一批精品旅游区,打响水上丹霞极品、生态休闲天堂、世界客家祖地特色品牌,逐步把三明建设成以优美生态环境为依托,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海峡西岸生态旅游胜地,力争全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旅游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因此,三明旅游业要成为三明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就需要有政府出台的扶持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及支撑。

1.政府要树立新的产业政策观念。一是不应把产业的政策倾斜片面的等同投入,等同于经济总量的扩张,而应注重产业或产品竞争中的发展,以及对潜在市场的转型升级。这就要求产业政策法的制定应当以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来衡量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改变过去局限于某一种或几种产业重点的做法。具体说来,这就是细化产品的划分,重新审视三明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部门作为发展重点加以扶持。二是应当更新产业倾斜模式。旅游业发展应当由政府主导后带动市场竞争的实现。培育大量的旅游市场主体,造就优胜劣汰,自我更新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通过竞争,加速旅游产业的更新,加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形成具有国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三是应当树立新的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不能单纯用产值和规模等指标来评价旅游业发展情况,而应增加收益、就业人数、对生态环境指标的影响等综合性指标,实现三明旅游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还应当注入以下新的理念:竞争理念、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理念、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理念、发展特色产品的理念。

2.创新运作机制,做强产业规模。建立发展机制。一是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市里安排不少于5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资源保护、人才培养,并对重大旅游项目进行贷款贴息。各县(市、区)区也要抓好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的落实。各级财政要增加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导向资金和旅游宣传促销经费的投入。各相关部门还要加强与国家和省里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更多的旅游发展项目和资金的支持。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出台《关于加快三明旅游业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对旅游业发展实施一系列的扶持和奖励政策,积极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投资参与旅游开发、积极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配套政策,出台包机、专列、大型旅游团队和入境旅游等优惠奖励政策,构建入明绿色旅游通道,积极招徕省内外大型旅游团队。

3.加大部门联动。要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旅游工作格局。旅游部门要认真履行产业推动、宣传促销、行业管理等工作职责,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各方的支持配合;市发改委、财政、公安、工商、交通、规划、建设、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及时帮助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全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移动、联通、电信等部门要把宣传三明旅游整体形象作为对内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培育和组织有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积极申办、组织各种国际性和全国性活动,宣传造势。开通旅游短信服务,对外地进入三明旅游地界的移动、联通等手机用户和小灵通用户,发送有关三明旅游整体形象和宣传口号的短信,营造浓厚氛围。

4.发挥旅游企业主体作用。旅行社要深入市场,舍得投入,注重产品营销和情感营销,诚信为本,千方百计与目标市场组团社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有效地拓展客源;要善于策划主题产品和线路产品,树立三明就是一个大景区的发展理念,针对游客的不同需求和我市旅游产品的特色,科学编排主题鲜明、互补性强的线路产品,串联全市重点景区(点),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旅游综合效益。要用好国家取消对外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进行限制的政策,抓住向外资旅行社开放出境游业务的机遇,创造条件吸引外资旅行社到三明设立分支机构。

5.开展多元化投资。一要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允许国有资本、私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旅游业,把优质资源和优势资本结合起来,把景区品牌与社会品牌结合起来,形成多主体投资经营的开发格局。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旅游产业的信贷投入,经银行评估认可,景区(点)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收费权可作为申请贷款的质押担保。二要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或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组建旅行社集团、旅游饭店集团、旅游车船集团等专业性集团公司或旅游发展集团公司。积极探索组建三明旅游股份公司,捆绑整合三明机场、旅游景区等优质资产,进行包装上市。

6.加快项目建设,做精旅游产品。一是强化项目运作。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批专项经费的要求,调整加强旅游项目工作小组的力量,强化旅游项目库管理,开展与旅游知名企业的对接,争取国家、省级资金和国债资金的支持,促进重大旅游项目落地建设,

力争策划、落地、建成一批重大旅游项目。要重点推进泰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及创建国家

5A级旅游区、永安国家地质公园综合开发、沙县小吃文化城开发、将乐县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清流县北斗山-温泉-冷泉旅游开发、三明市格氏栲旅游观光带开发、宁化客家祖地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三明宾馆扩建五星级宾馆项目8个上亿元旅游项目和5个省级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二是强化规划指导。高水平、高质量编制《三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重解决好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产业定位、功能布局、资源整合、产品开发、项目建设、宣传营销、产业政策等问题。在总规的指导下,抓紧编制重点景区(点)、重大旅游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确保旅游发展的科学性和持续性。必须严格执行规划,加强规划执行刚性,凡未纳入规划的景区(点)和项目,未经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同意,原则上不能开发建设;规范景区经营权转让行为,今后凡属国家级以上旅游资源需转让景区经营权进行开发建设的,必须报请市政府批准;各县(市、区)规划建设工业生产性项目也必须符合旅游总规划,有效保护当地旅游资源。

以文化创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_王慧敏

旅游学刊第30卷2015年第1期Tourism Tribune V ol.30No.1,2015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旅游发展的新常态与新机遇(一)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1.001 □王慧敏以文化创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戴光全,张洁,孙欢节事活动的新常态 □谢飞帆(Philip Xie)新型城镇化下的工业遗产旅游 □邹统钎旅游汽车租赁业:运营方式、发展问题与对策 □于秋阳铁路旅游潜能释放与产品创新 □孙晓东中国邮轮旅游业:新常态与新趋势 以文化创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王慧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20) 随着宏观经济步入“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期和动力更新期”,旅游产业发展方式正呈现三个趋于“新常态”的转变:一是目标导向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二是资源配置从以政府为主向市场决定转变,三是要素体系从旅游产业自身小循环向国民经济整体大循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机制和动力亦将发生新的变化,转型升级毫无疑问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国内外发展实践显示,文化创意是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加速器、创新源和驱动力,开启了旅游产业走向新常态的三条有效路径:在提质增效中塑造品牌、在市场创新中创造价值、在体系融入中拓展空间。 一、以文化创意塑造品牌,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品牌建设是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重要任务。在后工业化时期,文化品牌逐渐成为旅游经济、旅游消费、旅游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的核心维度,品牌已经成为旅游产业集聚资源、人才、技术,实现消费价值的最有力的市场竞争工具。在旅游产业的新常态中,拥有旅游品牌比拥有名山大川风景、古镇、古建筑文化遗产遗址等更重要,因此,推进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品牌思维至关重要。 文化创意为旅游品牌的塑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展示和演绎,能 够以独特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注入旅游产品、旅游空间、旅游活动、旅游环境,有效增强了旅游产品的个性魅力,增添了旅游消费的吸引力,增加了旅游产业的附加值,是助推旅游品牌建设的“加速器”。 文化创意塑造旅游品牌的关键是要发挥创意力,形成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要素的软驱动,形成以软实力为核心支撑的旅游品牌。以迪斯尼为例,迪斯尼是世界级的旅游品牌,也是具有89年历史的老品牌,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旅游风景名胜资源,是依靠人的创造力创意形成的旅游品牌,近90年不断地与时俱进,创新创意创造历史,造就了迪斯尼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笔者日前有幸实地调研了即将于2015年启幕的上海迪斯尼,体会至深的是一组创新创意的数据:上海迪斯尼是全球第12个迪斯尼园区,其核心区是以神奇王国为主题的乐园,30个主景点,12类互动表演区。神奇王国乐园是迪斯尼的经典产品,但在上海乐园的建设中,提出了引领网络化时代青年人的消费,即针对90后和00后的消费群体,进行创新创意,运用时尚和科技元素创新性地演绎经典。上海迪斯尼乐园首创的景点占60%,经典基础上重新创意的占30%,简单复制仅占10%。值得一提的是,迪斯尼把品牌理念落实到施工环节,精耕细作,将文化创意贯穿在概念设计与施工落地的全过程,认为游乐场不是主题公园,要有故事、有形象、有文化内涵,要以创意为主导,提出要一切围绕游客,使游客一踏进乐园就能够沉浸在艺术氛围中,能够产生魔幻般感受。为此,对于园区的91栋单体建筑,每一栋建筑都作为艺术品来??1

以十个转变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以十个转变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裴泽生 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工作。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十大转变,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大有裨益。 一、评价方式的转变:要从“产业本位”到“游客本位”,提升游客满意度。 从当前来看,旅游业要履行职责,完成好使命,更好地发挥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扩大居民旅游消费来扩大内需,从而为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贡献力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旅游中来,使旅游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内容。因此,游客满不满意和满意度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规模和居民参与旅游的热度。相应来看,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也应该而且必须转移到关注游客满意度上来,从注重产业本身的发展(产业本位)到更注重游客满意度的高低(游客本位)。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对提升游客满意度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并委托中国旅游研究院对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发布,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从今后我国旅游业发展来看,在这方面,要更好地实行“倒逼机制”,即通过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来全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完善,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特别是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进公共服务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需要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举措。同时,对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评价,也要把游客满意度作为重要方面予以重点考虑。 二、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提高产业化水平。

当前提出逐步实现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并不是要完全否定“门票经济”,而是包含着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从长远看,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除开一些特殊的旅游资源由于保护的需要而收取一定的门票外(如日本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区点),其他的完全实行免费政策。二是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来看,要根据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在承认和肯定“门票经济”存在合理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旅游业的产业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探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应该是建立在第二种认识的基础上,即结合各地旅游产业发展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总体上看,以著名城市或城市内著名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应该在延长产业链上有更大的作为,有条件也能够在弱化甚至取消门票收入上实现更快发展,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距离城市相对较远的旅游区点,也要在合理确定门票价格的基础上,更多地在提升游客满意度,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满足游客需求上下工夫,进一步提升旅游的综合效益。 三、资源开发的转变:要从“分散经济”到“集约经济”,建立产业要素聚集区。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的构建,从消费性服务业的角度上看,主要有二类。一是城市依托型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二是景区与大型旅游项目依托型的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角度上看,还有旅游装备制造和旅游相关设施生产产业要素聚集区)。城市依托型的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要着眼于游客的休闲和商务需求,以六要素的合理配套为基础,以游客的集散为平台,合理规划,集中布局,使其成为推介和展示地方旅游的一张名片,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需要。完善的旅游管理服务、

企业战略转型的5个关键因素

企业战略转型的5个关键因素 企业家胸怀的边界,就是企业成长的边界。华夏基石e 洞察· 2017/01/05 10:59文|施炜 以下根据施炜教授主题演讲整理: 使命是企业转型的第一驱动力 中国的企业家在几十年前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创业动机是财富动机。当财富诉求基本得以实现,达到了王健林所说的那个小目标以后,下一步要干什么呢?一定要进行动机转换。如果不进行动机转换,人就无法赋予自己生命意义,失去了价值追求,就只能“混吃等死”。在动机转换的过程中,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缺乏宗教传统的国家,中国人的宗教就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伦、活在平常的生活之中。过去儒家还提倡一些家国情怀,但对企业来讲,又感到不切实际。那么现在怎么办?我们的企业要爬坡,要用什么力量来引领?这才是中国企业转型最大的问题。 我接触过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CEO,他们基本都是中年人,年龄大多在45到60岁之间。这是一个尴尬的年龄段,岁数不大不小、身体不好不坏。退休,过每天喝茶、旅游的日子,觉得不甘心。但是,继续往前走,又感觉太累、太苦。很多老板都跟我诉苦,别人看我八面威风,指挥着一个百亿级的上市公司,数百亿市值,似乎过的是挥金如土的日子,

殊不知,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各种各样的问题无穷无尽。言谈间充满了无奈和焦虑,这就是心力的问题。 所以,要继续引领一个庞大的企业向前发展,没有非常强大的心力是不行的。要引领组织越过障碍,进入新的天地,要靠事业心、靠使命感、靠一些终极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实现了财务自由的所谓成功人士,使这些奋斗到心力交瘁的中年人,继续带领企业向前走。我觉得,动力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战略转型才有可能实现。所以,使命是企业转型的第一驱动力。 转型需要战略性领导力 企业家缺乏战略性领导力,与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背景有关。从77级、78级,一直到90年代初的那些年,大部分的学生毕业以后都去了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国有企业。在那个年代,这是知识阶层的一般去向。而许多创业者来自草根阶层,他们敏感、有勇气、直觉好,能够抓住机遇,所以成为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一批企业家。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企业的战略变量变得更多了。我最近做完了有关企业成长战略变量体系的研究。统计下来,中国企业成长的一级战略变量就有六十多个,到了三级变量,更是达到了一千以上。作为一名企业家,他需要充分地理解一个庞大的分析框架,要清晰地认知和思考,并妥善地处理一千多个战略变量,才能把企业做好。

关于对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对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刚刚闭幕的县委全会和县人代会提出了“20**年是全县的旅游突破年”,**旅游业的发展再次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将是今后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 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已经和汽车业、石油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永远的环保绿色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据统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已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因此,很多地方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加大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力度,国内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竞争愈来愈激烈。但国内旅游产业整体水平较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可以说,要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分得“一杯羹”,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和难度同在。 有人说:滇东北无旅游。虽很笼统,但从全省来看,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的支柱性产业。横向比较,昭通市的旅游业发展,与滇西黄金旅游地“第一军团”相比,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还属于“藏在深闺无人知”。目前,**县位于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靠后位置,处于“创业”阶段。

**的旅游开发思路提出较早,但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规模。1986年,国家将旅游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曾有人 提出开发**旅游,受认识和经济基础不足的制约,未能引起重视。19**,**化厂曾计划在**山建职工疗养地,但因故未搭成协议,这算是** 发展旅游的起步。1994年、1995年各乡镇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项目,县文体部门对**森林资源、**九老洞溶洞、铜厂**瀑布等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和论证,旅游发展成为当时**的热点话题。到1997年县内 个体户首次对**山、二十四岗进行旅游投资,开设餐旅、休闲、娱乐项目,**旅游业开发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xx年,县委十届二次全 会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湖滨生态旅游县、文明幸福小康县”的奋斗目标,首次将旅游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年12月,成立**县旅游局。xx年,启动**县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众所周知, 受交通不便、移民工作等因素影响,**县旅游业发展进程缓慢。 去年县委**届七次全会提出了“1245”发展思路;刚刚闭幕的 县委全会,又将今年确定为“旅游突破年”。围绕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从去年开始,全县旅游业发展全面提速,进入了快车道,如县城绿化亮化、公路沿线房屋量化、面山绿化等项目快速推进,围绕旅游要素培植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将立足“水上游、城中看、山上玩、乡村吃”的思路,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筹办“两赛一节”(龙舟、垂钓两大赛事和美食节)活动,大力发展水上娱乐项目和乡村旅游。

新常态下石油企业的战略转型升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d9700260.html, 新常态下石油企业的战略转型升级 作者:宋振良 来源:《管理观察》2016年第20期 摘要:在当前低油价的形势下,石油企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市场化改组,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新常态石油企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经济整体疲软的态势下,我国经济增速也开始放缓。回顾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增速不可能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也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十字路口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带有时代色彩的新变化。例如:互联网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渗透昭示着网络统治时代的来临;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兴起对化石能源体系造成的冲击日益明显;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等等。同时,我国经济体系也还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市场体制尚不完善,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涉过多;经济体系里贫富差距明显且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面对上述发展形势,再加上石油企业所面临的“油价低迷、技术难度加大、勘探和采油成本增大”等困难,这都要求石油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主动推进企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增效,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克服外界困难,增强内部竞争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石油企业创新发展与战略转型的现状 自2014年“新常态”一词出现以来,社会上掀起了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态重新认识的热潮。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减缓,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唯一出路就是促进经济体系向现代化转变,实现经济的战略转型升级。 石油产业作为经济体中的基础性产业,其在新常态下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石油企业作为石油产业的组成单位,更要重视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从而有效应对变幻莫测的内外部形势。 在创新发展方面,石油企业都做出了积极应对。中国石化一贯重视科技创新对主营业务的支撑作用。2014年中国石化斩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申请国内外专利4968件,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3011件;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石油也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上游业务领域将持续攻关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提升石油、天然气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为加快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15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X —X年)的通知》(X政办〔X〕9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旅游业是最具竞争力的朝阳产业、最具效益的优势产业、最具环保的绿色产业。当前,我市旅游业全面迎来大众旅游时代,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存在龙头产品缺乏、品牌影响力不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政策保障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主题,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以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标准化为方向,大力推进产品供给创新、服务供给提升、要素供给完善、政策供给强化,实施18项重点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力争到X年,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80亿元。 二、发展目标 X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X年,X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X全域旅游核心品牌,提升旅游知名度和竞争力,形成具有带动能力的旅游龙头企业。 X年,X北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培育X旅游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增长极,提升全域旅游综合贡献和示范效应。 三、重点任务 (一)创新旅游产品供给 1.产品结构优化工程。提升传统旅游产品品质,加快X山、X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步伐,推进X顶综合提升、王母洞片区综合开发、小有河养生谷及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丰富充实旅游服务内容,提升旅游景区品质和X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支持X北岸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招大引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X养生养老旅游产业集群。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依托X山、X历史文化资源,丰富X旅游业态,培育精品旅游产品。(责任单位:市文旅集团、X北岸新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旅游+”深化提升工程。着力提升文化游,深入挖掘X精神文化、道文化、济水文化、创世文化、卢仝文化、乡土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强化城展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的旅游功能;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探索发展工业游,发挥旅游产业“承一启二”的功能,引导我市

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的内部关键因素

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的内部关键因素 张颉2007年3月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励,令企业所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令市场上存在很多的发展机会;空间挤压和机会吸引的双重作用力使企业产生出战略转型的原动力。 在战略转型时,企业往往比较关注对新市场和新领域等外部因素的分析,而忽略企业内部环境对于战略转型是否支持的分析,或者对于内部环境对战略转型成功所起到的影响没有充分的预计,而这点往往会直接导致企业战略转型的失败,TCL欧洲扩张战略的惨败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因此,本文将从与企业战略转型密切相关的三个关键因素:核心文化、战略管理和内部资源三个方面阐述企业在战略转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1.调整核心文化以适应新环境,指导新战略 首先是对企业的核心文化进行调整,因为企业文化是最好的员工凝聚剂。一个企业要成功,需要有一个好的企业家带领,而一个企业要把成功长久地持续下去,必须要有适应企业发展阶段的核心文化将员工的思想凝聚在一起。 企业的核心文化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方正与惠普的成功是“企业家创新”与“时运”结合的结果,尽管他们两者之间的技术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其成功的本质没有什么差异。然而,惠普在成功上市之后,其创始人就带领核心管理者召开了高峰会议,制定了在业界获得美誉的惠普之道。惠普之道是惠普能够持续成功的源泉,也是这么多年使惠普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的根本原因。 而北大方正就像一只背着金子在飞的鸟,总以为自己很富裕,殊不知你真正的优势是飞翔能力而不是什么外在的财富,而目前外在的财富恰好很可能就是未来飞不过大海的原因。北大方正在领导层频繁变动的过程中,始终也没有制定出自己的核心文化,始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如果连公司的领导层也无法明确地向员工阐述这个问题,那员工更是如一盘散沙似的不清楚自己应该往哪里去发展。方正1.68亿港元亏损并不是一个突发的危机,它的发展思想早已预示着这个悲哀的结局。 企业在进之初,首先就需要对核心文化进行调整。因为配合战略转型,必然有新的企业战略和一系列的战略主题被制定和推出,而这些战略的制定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核心思想进行指导,那就是未来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企业。而且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改变也会指引员工进行自我转变,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7-08-16T14:14:24.92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作者:陈晓 [导读]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内外条件的变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可以说,旅游业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 (自贡市职业培训学院自贡 643000)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内外条件的变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可以说,旅游业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推进转型升级被视作是国家层面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如何全面深入认识转型升级的一系列问题,在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背景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下一阶段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在新的时期,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这些机遇也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一是在发展环境上,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按照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解释,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以游客流为载体,形成的服务流和物料流,带动的资金流和人才流,拉动的信息流和商务流,创造的文化流和科技流,对提升地方竞争力发挥了独特而突出的作用。正因为此,各地政府纷纷把旅游业作为增加消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切入点。继四川省之后,多个省市召开党政一把手参加的旅游发展大会。海南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形成了省委书记任国际旅游岛领导小组组长,省长和省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组织架构,这种重视程度,在中国旅游发展史上可谓空前。 二是在发展条件上,支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因素明显增加。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的改变,生存性消费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减少,发展性消费、享乐性消费的比例则会显著增加,而旅游消费无疑会成为这轮消费结构转变中的一大亮点。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旅游自身消费的结构也会发生进一步变化。此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中央新增的4万亿投资中,有1.5万亿投入了以机场、铁路、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当中。交通条件的改善无疑会对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在发展潜力上,推进旅游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正在逐步释放。医疗改革的稳步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居民的看病压力,这有利于增强居民对包括旅游在内的消费信心。而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也将会对旅游市场的繁荣起到重要作用。 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表现 当前,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表现出很多新的内容,这也构成了现阶段旅游发展的重要特征。总体来看,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很难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描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是从旅游产品看,尽管观光旅游仍然是我国旅游市场,特别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旅游、特种旅游、康体旅游、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旅游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同时像东莞等地“商务+温泉”、“商务+高尔夫”等旅游模式的出现,标志着各种旅游产品组合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二是从旅游市场看,已经完成了从入境旅游一枝独秀到入境、国内、出境三大市场协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进程之中,国内旅游因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对于扩大内需的独特作用,正在中国三大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出境旅游不仅对于平衡贸易,缓解经济摩擦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许多旅行社重要的利润来源;此外,中国公民在出境旅游之前和之后在国内发生的消费(比如为出境旅游而在国内购买的一些旅游用品),同样也对扩大内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从旅游方式看,在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继续稳步增长的同时,散客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方式的主体。特别是自驾车旅游的兴起,使得旅游方式的总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俱乐部旅游、网上拼团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在年轻人中也是大受欢迎。 四是从旅游运营方式看,信息化对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可以预见,未来信息化对旅游者的出游方式、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方式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三、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 无论对旅游企业还是旅游行政部门而言,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目标是满足游客多样化和更高标准的旅游需求。因此,游客旅游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游客对旅游活动的满意程度不仅是评价旅游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样也是衡量旅游行政部门工作优劣的基本依据。 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就是要使旅游产品的结构适应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而这可以通过旅游企业的自由竞争和旅游行政部门的积极引导来实现。要增加游客的满意度,核心在于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对旅游业转型升级存在的认识误区之一,是认为旅游业应该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其实,集约化经营,科技含量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比较而言,旅游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产业,虽然旅游业是一些科技应用的领域(比如主题公园里的高科技游艺设备),但提高科技水平并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旅游业的主要任务。旅游发展的优劣与好坏,根本是体现在旅游服务的水平上。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旅游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和服务技能。 因此要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就需要像工业抓科技研发一样抓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应该把促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和特色化的结合,精细化和人性化的结合作为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的基本方向。当前,由于过分强调旅游就业的低门槛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旅游服务质量的总体提升。未来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加大旅游培训力度,使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公司战略转型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

公司战略转型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经济日益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公司作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即在十年内公司完成战略转型,成为一个具有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新型企业。战略转型是企业重新塑造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从这次决策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改革的决心与信心,以及公司将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就好像树与藤,它们是紧密相连的,面对树的成长藤也会生长向上攀爬;同样,面对公司的转型发展,我们也要紧跟步伐,万万不可保持原样,止步不前,那样终究会被公司所淘汰、被社会所淘汰。 面对公司的转型,我们要先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首先,自己在工作中存在一些精神松懈现象。有时一天工作结束后,却发现自己毫无所得,使自己白白浪费了一段宝贵的时间。以后,在工作中要自己给自己压力,每天最少制定一项学习任务,使自己每天都有所得,用知识来夯实自己;其次,工作经验缺乏,对于一些工作中的突发事件不能及时的处理。以后,在工作中要遇到事情要多问个为什么,以免因自己的理解错误而耽误工作进度。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熟悉自己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并经常去工地现场转转,了解现场具体施工工艺做法,做到融会贯通,应用与实际。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处理好部门间员工的关系,为以后各部门工作配合打好基础。总之,在工作中要做到多问、多思、多学、多交流等来弥补自己工作经验的匮乏;最后,调节自我心态,敢于“破壳”。在工作

中,要敢于打破常规,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问题,要抓住身边的每一个机会,敢于大胆发言,展现自我! 无论什么工作,都要全力以赴做好。只要目标确定下来,就必须坚决完成。胆量是成功的资本,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我相信在公司的变革下,我们不会被公司抛弃,我们会努力成为其中坚力量!

谈传统旅行社的转型战略

谈传统旅行社的转型战略-旅游管理 谈传统旅行社的转型战略 林青霞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也开始代替其他行业占据主导位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攀升,旅游行业作为服务业的典型代表,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发展,2013年4月25日我国第一部《旅游法》正式出台,表明我国的旅游业正在逐渐的走向成熟,逐步的迈进旅游强国的行列当中。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目前我国旅行社的发展现状 旅行社作为服务中间商,一直以来都是旅游行业的领军人物,但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兴起,旅游电子商务也在这场革新中分得了一杯羹,其代表携程网,途牛网,同程网,驴妈妈等网站在这次大潮中的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壮大,尤其在景区门票,旅游交通,酒店等网络预定以及强大的广告宣传等方面更是大显身手,抢占了传统旅行社的市场份额,于是掀起了传统旅行社纷纷向在线旅游的转型热潮。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改变自己适应当代的发展趋势,同时又要保留自身优势,这也是传统旅行社转型所要面临的问题。 二、针对传统旅行社做出的SWOT分析 (一)传统旅行社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 首先从形式上来看,旅行社主要通过接待散客和团体游客为主,而对于线上旅游来说,无法达到对游客全程讲解的服务要求,人身安全也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所以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还是旅行社,线上旅游则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在口碑这方面来说可以占有一定的优势。其次,从利润方面来讲,传统旅行社的获利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通过低价购买机票床位等来从中赚取差价,一种是通过团体游客的景区景点购物来获取提成,这也是传统旅行社一直以来得以立足的原因之一。最后,从服务和产品方面来讲,旅行社一直是以提供服务和信息咨询为主的行业,这种面对面的服务和解答是线上旅游所无法感知和取代的,旅行社可以依靠自己的专业,来设计线路和游览指南等,而在线旅游则没有这么专业,而且目前旅游电子商务还不是很成熟,网站上的信息多为网友个人分享,缺少权威而且不够全面,许多网站的信息陈旧更新不及时,各个网站多有雷同,利用价值教小。综合来看,在线上旅游的冲击下,传统旅行社也并不是没有转换的余地。 (二)传统旅行社的劣势(weakness) 1、“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句话能够很好地诠释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在效率方面,OTA能很好的实现在线支付和在线预订等功能,满足了人们对简单、快捷的要求,而且能够很好的满足自由行游客对时间线路这些事项的安排。 2、在营销模式方面来看,例如近期同城网针对国庆长假推出的“一元带你游全国”的方案,主题新颖,很好地抓住了游客出游的心理。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都能获取相关信息,使得宣传更加的广泛,面对的人群更加的庞大,它能很好的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信息平台来进行宣传,这点是传统旅行社所无法实现的。OTA在全程的获利渠道方面较传统旅行社更加公开透明。 3、综合来讲,在线旅游服务的便捷性、互动性、低成本、覆盖面广等优势是传统旅游服务不可比拟的,在线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传统旅行社的机会(opportunity) 从旅游行业外围来看,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大对旅游市场的重视与投入,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

公司研究(基本面分析)2001年12月6日 西单商场(600723)观望 元/1751-上证指数 2003年走出低谷 2001年及2002年,公司主要依赖的传统百货业务盈利能力日渐下滑,而新一轮投资的项目仍处于初创期,无法对利润构成重要支撑。因此西单商场将处于业绩的低谷期。我们预测2003年开始,公司将走出低谷。但我们认为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存在很大风险,经营战略迫切需要得到提升,故建议观望! 西单商场自2001年开始进行的战略调整为公司2003年之后的业绩增长作好了铺垫。我们预测主要来自西单太平洋及西单华联的投资收益将推动公司在2003年有55%的增长(与2002年比较),并且续推动公司在其后两年呈现15%左右的增长。 但是,公司今后几年的经营存在很大的风险。 新一轮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公司大量的不良资产对公司的经营是一种隐患,同时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将对公司当年的业绩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我们对公司2003年及以后作了比较乐观的预测,但事实上,由于公司1998年以来业绩的持续下滑,预测高增长后的2003年利润仍不到公司1998年的利润水平。 我们预期北京市政府目前推行的商业行业整合能给西

目录 1.分析师观点P4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我们预期新一轮投资将在2003年带动公司走出低谷,值得关注 2.沉沦的百货业P5 业绩日薄西山的西单营业大楼 友谊商店的重建工程遥遥无期 3.新一轮投资体现战略的转型P7 战略的转型 清理不良资产 新一轮投资-连锁;新型百货;购物中心;其他 年将走出低谷P11 前景展望 资金面分析 5.估值及投资建议P16 建议关注! 6.附件P18 2000年全国零售前二十位排名 公司业务结构图 公司主要经营性资产 2000年主要经营性资产对业绩的贡献 资本市场融资及分红派送记录 利润表预测

信息化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信息化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相关调查显示,旅游者了解目的地的方式,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已全面超越传统媒体,有近59%的旅游者通过手机了解目的地资讯。 如今,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旅游消费方式并重构了旅游产业链,依托旅游信息化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发展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旅游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编写出版的《2012—2013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概况、旅游信息化重点领域发展情况和旅游信息化发展趋势。 从景区看,近几年,智慧景区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全国153家5A级景区已经全部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立了完善的语音导游、电子监控系统和游客服务中心,完善了网上预订和支付系统。 从酒店看,酒店行业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设置比例并不算高,但信息化基础设施非常好,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化在酒店行业属于生产要素,是服务的需要。 从旅行社看,旅行社信息化机构设置、机房及网络建设与经营规模完全相关,信息化已经是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中小旅行社如何进

行信息化建设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乡村旅游看,目前已有30多个部委制定了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涉及的工程项目不下40个,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农村信息化的大局之中,获得了极佳的发展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推动,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长足进步。 加快推进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引导和便利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运行素质,成为传统旅游业走向现代服务业的关键。 工作方式有新变化 传统观念中,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各业务部门做好技术保障和服务工作,但2011年以后,旅游信息化工作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从技术服务者的角色逐步探索出一条与各业务部门紧密结合的发展新思路。信息化正在成为提高旅游产业运行水平、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中枢神经”。 近年来,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旅游信息化已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政府的管理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旅游企业的生产方式,由助力变为主力,由配角变为主角。旅游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了以信息资源开发为基础、网络宣传为突破、信息化应用为引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旅游信息化工作格局,为推动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实现旅游产业总体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旅游信息化工作的渠道正从传统互联网逐渐扩展到新媒

《企业战略管理与转型升级》

企业战略管理与转型升级 1对1培训及咨询、百度文库官方认证机构、提供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管理思维提升之旅! (备注:具体案例,会根据客户行业和要求做调整) 知识改变命运、为明天事业腾飞蓄能上海蓝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蓝草咨询的目标:为用户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用户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 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目前开班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香格里拉、荔波,行万里路,破万卷书! 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让用户合理利用国家鼓励培训各种优惠的政策。报名学习蓝草咨询的培训等学员可以申请免费成为“蓝草club”会员,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某些活动只收取成本费用)蓝草club定期不定期举办活动,如联谊会、读书会、品鉴会等。报名学习蓝草咨询培训的学员可以自愿参加蓝草企业“蓝草朋友圈”,分享来自全国各地、多行业多领域的多方面资源,感受朋友们的成功快乐。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可以获得国内知名大学颁发的证书和国际培训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成为“蓝草club”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可以享受该培训课程多种优惠。

现代旅游业转型及业态创新

现代旅游业转型及业态创新 张文建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和新业态正在不断产生。旅游业态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呈多样化特征,但旅游业态的创新过程却有其内在机理:它应包括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组织创新、供应流通渠道创新、制度创新等重要内容。现代旅游业的功能拓展及新增长点主要反映在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咨询旅游、培训旅游、考察旅游、疗养旅游和修学旅游等领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 旅游业态 创新机理 转型与拓展 一、现代旅游业的转型及功能拓展 我国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颇具生机和潜力的产业,30年来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跻身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我国旅游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在积极进行,现代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和新业态正在不断产生。由此,我们对旅游业的本质特征以及产业体系格局有了新的认识,即旅游业是包含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的综合型产业。长期以来,旅游业的消费性服务特征已经被广泛认知,但人们对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特征的认识却较为欠缺。目前,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但是对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及功能拓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界较少将生产性服务理论纳入旅游研究的领域中来,对此缺乏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描述,特别是联系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关研究更为薄弱。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破解这一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大力扶持发展旅游业,除了在获取国家外汇收入、提高国际形象等宏观战略取向外,更多的是基于旅游业提供的是一种面向大众的消费性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思考。旅游业不仅能够直接拉动内需,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更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很好地消解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当时生产力落后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当时发展旅游业,更多的是从解放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的,更多的是为了较好地满足广大民众生活和社会公共事业的需要。在入世以后,经过近十年来进一步扩大开放格局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日趋繁荣,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益明显。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旅游业,在引领市场化最终消费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同时,其生产性服务功能也日益凸显出来,最直接表现是旅游业的服务对象由一般消费者扩大到了生产者,由个人扩大到了企业。它不同于最终消费,而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是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从而产生新的使用价值。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特征或生产性服务功能由此得以鲜明的呈现,并成为工业化后期未来一个时段旅游业新的增长态势。这是我们对旅游业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对其本质特征最新的认识和判断。在这一阶段,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从对生产关系的释放 175

企业战略转型的五种基本模式

企业战略转型的五种基本模式 企业是产业的组成单元,宏观上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只有通过微观的、具体的企业的升级和转型才得以实现。下面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企业转型的五种基本模式。 ⊙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企业转型是指企业的重要方面在本质上和模式上的彻底改变。所谓重要方面,就是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兴旺衰败的重大事情。所谓本质上的改变,就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而是通过量变导致的质变,或是不经过量变而出现的突变。所谓模式上的改变,就是模样和形式都已彻底改变。例如,企业的资本模式从单一老板改变为多个老板再改变为上市公众持股;企业的组织模式从单一家公司改变为多家公司再改变为集团公司;企业所经营的产业从第一产业改变为第二、第三产业;企业的业务模式从OEM(代加工)改变为ODM(自主品牌)再改变为OBM(品牌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董事长兼CEO改变为董事长和CEO由不同的人担任。这些都属于企业转型的内容。 显然,企业转型符合并且应该具备企业战略的三大特征,即:认定方向(企业战略中“定位”的含意也是“认定方向”)、确立目标(为确立企业的根本长期所做的的规划或计划)、全力以赴(以不屈不挠的态度改进和执行)。因此,它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也就是说,必须在战略管理的框架中把控企业转型的内容、模式和路径。各种书刊文章中经常用到的“转型战略”或“战略转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战略的制定,也就是战略的规划;二是战略的实施,也就是战略的贯彻和执行;三是战略控制,也就是对战略的执行效果进行有效性评估和反馈,并相应调整原定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在五个层面上来做:第一,公司战略,也即整个公司的生存战略和发展战略;第二,业务战略,也即公司所从事的各个业务模块(或事业部等)的经营战略;第三,职能范围战略,也即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战略,如产品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营销战略、财务战略等等;第四,战略项目的战略管理,也即一项具体的、有战略意义的投资、开发项目的战略管理;第五,针对一个业务专题的战略管理,例如,针对上市为目标的战略管理;针对兼并为目标的资本运作战略管理;针对某一(组)竞争对手而做的竞争战略管理。 ⊙企业转型的五种基本模式 根据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特征、层面等几个维度的分析,企业转型一般可以采取的基本模式有以下五种:

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十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有业内人士说:“《意见》是在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出台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旅游业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其中,《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破除对旅行社跨省设分社、设门市的政策限制,鼓励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和旅游车船公司跨地区连锁经营。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扶持特色旅游企业,鼓励发展专业旅游经营机构,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从上述的这段政策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三点:一、国家鼓励旅行社开始分社、销售门市; 二、鼓励旅行社跨行业、跨地区资源整合;三、鼓励旅行社做自己的品牌。 悠嗨旅行网的发展模式与这三点不谋而合。悠嗨独创的“旅游便利店”模式,旨在帮助中小旅行社零成本扩大经营。旅行社无需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就能像百事通一样,拥有几十家、上百家的连锁销售门市。 什么是旅游便利店? 旅游便利店是悠嗨旅行网开创的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旅游新模式。互联网时代,人们出游的习惯也在改变,年轻人更喜欢通过在旅游B2C网站上购买旅游产品。但是,同样还存在着巨大的“不触网”群体,比如夕阳红,他们同样是旅游产品消费的中坚力量。旅游便利店将是他们的首选,不需要懂网络,更不需要去找旅行社,就在小区楼下,熟人办事放心、价格实惠、服务质量有保证。 行业跨界 旅游便利店是采用与商家合作的方式,将旅游跨界放在各个行业里面,进行交叉销售; 资源共享 将旅游资源和各个商家的门户资源结合,实现共享,相互借力,导入客流; 效益提升 1、旅行社扩大了销售渠道和宣传渠道,同时省去开店的费用; 2、对于门店来说是零成本、零风险,并且可以从额外的旅游业务中获利; 3、消费者可搜索身边的旅游便利店信息,享受即时的旅游服务; 旅游便利店的运营模式: 统一品牌:组团社下设的旅游便利店,统一为该旅行社的品牌; 统一管理:同一品牌的所有旅游便利店,均受上级组团社的统一监督; 统一操作:所有的旅游便利店只得提供旅游业务的咨询、预定,不得误导游客报名,不得私自操作; 统一价格:同一地市,绝对同一报价、同一质量。 旅游便利店的利益保障: 统统免费:1、组团社、批发商、景区入驻悠嗨,悠嗨承诺永久免费; 2、旅游便利店所需物品,如门头、旅游宣传页等由所属组团社免费提供;并且旅游便利店的经营者及家人每年可以享受不定期旅游的福利; 协议保障:1、便利店与旅行社签订签订相关利益保障协议,接受上级组团社的监督; 2、旅行社与游客签订旅游协议,负责游客的售后服务责任; 旅游质量:1、旅游市场得到了整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2、消费者享受到悠嗨带来的旅游的便捷性和高性价比的旅游服务。 旅游便利店完美的契合了国家的旅游政策,悠嗨旅行网正在朝着此方向前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