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开挖方案

深基坑开挖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1 编制说明

依照施工设计图纸和我方详细的现场调查,由我公司组织人员在认真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分析南昌地铁1号线土建二标长江路站明挖基坑的工程特点,编写本方案。

本方案依据国家、南昌市有关规范和我公司多年从事地铁施工经验,对于施工中各关键工序之间的施工组织、工艺、相互协调和衔接等方面的问题,在编写过程中进行了技术分析和可行性论证,认为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可以满足业主要求和确保工期、安全、质量。

1.2 编制依据及原则

1)《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二标施工设计图》;

2)业主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地质勘查资料等;

3)本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长江路站工程概况

长江路站位于南昌市昌北凤凰洲丰和北大道与长江路交叉处,沿丰和大道下方呈南北走向,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为单柱双跨地下二层结构。

长江路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墙厚800mm,其中标准段桩长为21.65m;端头井处桩长为22.41m。支撑系统各层型号尺寸为:车站标准段沿基坑竖向设三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间距9m,第二道支撑采用Φ800mm(t=16mm)钢支撑,间距3m。第三道支撑采用Φ609mm(t=16mm)钢支撑,间距3m。端头井设四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间距4~5m,其余斜支撑均采用φ609(t=16mm)钢支撑。

基坑开挖深度:两端头井深度约18.5m,标准段深约16.5m,基坑开挖土方量约为70202m3。

2.2 地面交通现状、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现状

长江路站位于丰和北大道下,横跨长江路,车站呈南北走向,交通流量小。周边有多层及高层房屋多栋,其中派出所及商铺距离2号出入口5.3米外,其它建筑物距离较远,道路下方原有管线较多,大部分以作迁改,剩余路灯线及长江路上一条横跨基坑的污水管未作迁改。

2.3 工程地质情况

长江路站场地位于赣江冲积平原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详细描述如下:

①2素填土:杂色、稍湿,主要由中细砂组成,未经碾压处理,结构松散。厚度一般为3.70~5.80m,平均厚度为4.75m。

②1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灰黄色,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夹薄层粉砂,粘结性一般,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中等压缩性,厚度为0.3~0.6m。

②2粉砂:棕黄色,湿~饱和,松散,局部为细砂,夹软塑团块状粘性土,中等偏高压缩性。粉砂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层厚为 0.40~2.90m。

②2-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状,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夹薄层粉砂,粘稠性一般,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高压缩性,厚度为0.5~2.7m。

②3细砂:灰白、灰黄色,饱和,稍密为主,少量松散状,局部为中砂,含少量泥质,中等压缩性。细砂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层厚为2.00~6.00m。

②4中砂:灰白、灰黄色,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松散,饱和,层厚为 0.70~4.80m。

②5粗砂:灰白色,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稍密,饱和,层厚为 1.40~

4.10m。

②6砾砂:灰白色,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及硅质岩为主,含少许卵石,磨圆度较好,呈圆状为主,稍密,饱和。层厚为 2.50~6.00m。

②7圆砾夹砾砂:灰白色,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及硅质岩为主,局部夹砾砂透镜体,中密饱和。层厚为 2.20~4.20m。

⑤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较发育,该层厚度为

0.30~1.60m。

⑤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岩石风化中等,节理裂隙不太发育,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 6.95MPa,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最大层厚为16.17m。

2.4 水文地质情况

车站建筑场地地下水层为上层潜水、孔隙性潜水、微承压水。表层土体内为上层潜水,主要接受降雨入渗补给。孔隙性潜水赋存于第四层全新统冲基层的松散~中密状砂土以及稍密~中密的砾砂、圆砾中,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基坑开挖深度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潜水。

2.5 基坑降水

基坑施工范围内土质为砂土、砂砾、圆砾素填土、粉质粘土、风化千枚岩,主要渗透系数相对较大。场地内地下水丰富,潜水位埋深在4.6m~6.4m之间,由于上部不透水层的存在,局部孔隙性潜水为微承压水。

根据我公司多年降水施工经验,此类型地质条件下,在基坑内设置管井降水方案可行,将基坑内水位降低到基底下1m,基坑外设置降水井作为应急储备,根据对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的监测成果变化情况控制降深,放坡开挖基坑设置截水沟和集水井,基坑内土质以砂土为主,在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冠梁上的挡土墙高出地面30cm,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在基坑外侧四周设排水明沟300×400,设沉淀池,经三级沉淀后集中排入市政管网。

2.6 管线保护

本标段长江路站地下管线较多,管线保护的安全措施:

1)根据管线布置图进行现场挖探槽,明确地下管线种类及数量,发现不明管线时及时上报监理、业主,并与相关管线产权单位联系,确定管线处理方案。

2)土方开挖过程发现不明管线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上报监理及业主,待管线单位明确管线类别及处理方案后,再进行土方开挖。

3)施工期间需进行悬吊保护的管线,在管线上设置沉降点,按设计要求监测频率进行监测,如沉降值达到报警值,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沉降值进一步扩大。

4)对已改移的管线,设置明显的标志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损坏。

5)长江路路口处一条污水管道W45-1~W46(400混凝土管,水流由W45-1流向W46)段,需要悬吊保护,但其管底标高15.635m,比此处结构顶板顶标高15.851m要低,所以仍需迁改,目前迁改方案还没有确定,我项目部采取临时引水措施,在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将管路截断,在W45-1处下污水泵,抽到附近其他污水管路。

2.7 基坑稳定是重点

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基坑开挖深度、跨度较大。确保基坑稳定及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和地表沉降是关键,开挖过程中确保基坑稳定是本工程的重点。

采取的相应措施:基坑开挖及支护过程中根据土体变形的时空效应和监测信息,科学控制开挖与支撑的间隔时间,基坑开挖过程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地表沉降,确保基坑稳定。

1、保证基坑稳定

a、严格控制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它是基坑开挖的主要受力结构和防水结构。

b、开挖中发现渗涌及时进行双液注浆。

c、基坑开挖中按设计要求架设支撑,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严格按设计及时安装砼支撑及钢支撑,确保基坑稳定。

d、基坑开挖中严格控制开挖速度,充分利用有效空间,边开挖边架设支撑系统。

e、尽量减少基坑顶边缘地面荷载,坑边不得堆放材料、停放机械,运输车辆严禁超载,车速不能大于5Km/h,机械在坑边作业时采取钢板支垫。

f、基坑开挖前,提前进行预降水,固结土体,利于开挖及减少水土压力。

2、对连续墙渗水、接头部位涌砂、涌水的预防和控制

在开挖过程中派专业人员三班倒值班,观察监视连续墙是否渗水,接头部位是否有涌砂、涌水的情况。施工中如出现下面现象应及时采用相对应措施:对仅有少量渗水的,用双快水泥或掺有堵漏灵的防水砂浆凿槽抹面处理;有明显漏水点时,立即采取双液注浆处理,必要时采取墙外高压旋喷桩止水;接头有涌砂、

漏水时,涌砂、漏水部位及时用砂袋反压,坑内双液注浆及墙外高压旋喷止水。

3、支撑安装措施

a、混凝土支撑与冠梁同时施作,且混凝土支撑铺设模板时中间位置要高出两端2~3cm,以便在土方开挖后使混凝土撑处于较好的受力状态。

b、当支撑安装与连续墙预埋钢板不密贴时,在接触面上焊接薄钢板,让接触面紧贴受力均匀。

c、斜支撑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斜撑支座的施工质量,同时保证斜撑支座与斜支撑接触面垂直、紧贴。

d、基坑开挖过程中设专人指挥,严禁机械、出土料斗、吊装物等碰撞支撑。

e、支撑受力监测及时有效,对轴力计做好保护。如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报警,则立即停止开挖,采取对策并向监理、设计单位反映情况。

2.8 工程难点

1、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施工难度较大

本工程所处土层含水量高,地下水位高,且开挖正处雨季,明挖易产生过大的边坡位移和坍塌,开挖层大部分为砂层,这给基坑开挖带来很大困难,因为砂含水率高强度低压缩性大。在扰动的情况下容易液化,在开挖时机械容易陷入其中,并且不易运输。

2、工期紧、任务重、开挖方量大

本明挖基坑开挖土方约7万余方,每天平均出土约500m3,并考虑一定的干扰因素及雨季影响,计划土方开挖安排约5个月完成,时间安排为2012年2月1日到2012年6月30日,工期压力较大。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 施工总体安排

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对图纸中的不解问题及时与设计、业主和监理单位联系。基坑开挖前施工用水、电都已经接到位。地下连续墙施工以探查清楚的地质情况为开挖工作提供资料。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合理

布置场地,确定设备安放位置、砂石料堆场、拌料场及制作场地,确定机械车辆行走路线及停放位置。

施工计划进度安排:2011年11月15日进行冠梁及挡土墙施工,并进行降水井施工,从南北端头井随着冠梁施工结束及降水的开始,开始进行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施工及土方开挖。开挖由基坑南北两端头井同时开始向基坑中间进行开挖,2012年3月31日完成南端头井第一段主体结构施工,为盾构吊出提供条件。计划土方将在6月底全部完成。

3.1.1 主要机械设备及测量仪器准备

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种类及数量如下:

3KW水泵2台,钢筋切断机1台,交流电焊机6台,弯曲机1台,全站仪1台,经纬仪1台,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空气压缩机10台,PC350长臂挖机1台,PC250长臂挖机1台, PC200挖掘机2台,PC120挖机2台,PC35挖机2台,PC50挖机2台,自卸汽车12m320辆。

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2台短臂挖掘机和2台小型挖掘机和1台吊车开挖,并人工配合。挖掘机装土、倒运,无法倒运运输的,最后采用吊车提升吊斗出土。土方运输采用自卸式汽车夜间运至指定弃土场。考虑到天气、机械使用效率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开挖及出土机械设备与劳动力的配置按照平均出土量的150%配置,外运弃土的能力充分考虑运输时间、出土量、天气、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开挖土量的150%配备外运弃土车辆。

3.1.2 管理人员组织

项目负责人:刘根宁

技术总负责:张智军施工负责人:张仁杰

安全负责:孔建质量负责:刘宇峰

材料:王维甫设备:陈海波

资料:张帅预算:柏涛

电工:段治成

为了加强现场施工生产的管理及协调设施工员4名,同时为确保施工质量和

进度,现场设立工程技术组,由5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其中1名工程负责人。

3.1.3 施工班组人员组织

下设6 个作业班组,每个班组的技术管理工作由技术人员和班长共同负责,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值班,现场全面监督和检查,执行先交底后施工的原则。

钢筋作业班:30 人模板安装班:40 人

泥工班:15 人混凝土破除班:10 人

钢支撑架设班:8人土方开挖工班:17 人

水电工、仓库保管员 3 人

以上人员共计: 123 人,为了确保本工程各施工时期的需要,本工程计划在基坑围护阶段、直接参与施工的人员高峰时将达到250人左右。

3.2 基坑总体施工顺序

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基坑土方分别从两端头井开始同时施工,围护结构施工及降排水工作准备完成后,南端头井从南往北开挖施工。首先开挖到冠梁底标高,施工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向下开挖。为减小墙体和地面变形,确保施工安全,基坑开挖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基坑必须分段、分层均衡开挖,分段开挖长度约15~20米。逐段开挖、逐段施作内部结构、逐段回填覆土,减少基坑长时间暴露带来的各种不利情况。开挖第二道支撑的土层,每小段开挖宽度一般在6m~8m,小段土方要在16小时内挖完,随即在8小时内安装好该小段的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在第三~四道支撑的土层开挖中,每小段开挖宽度一般在3m左右,小段土方要求在8小时内挖完,随即在8小时内安装好该小段的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同时应严格控制分段开挖时纵向土坡的坡度,确保土体稳定。

3.3 主体基坑开挖风险源辨识

见长江路站长江路站基坑开挖危险源识别、评价一览表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3.4 主体基坑开挖及注意事项

1)开挖及出土方法

本工程自然地坪为标高19.6米,基坑深度标准段开挖深度约17米,南北端

头井约18.6米,工程基坑面积,约为3900㎡,基坑开挖总土方量为70202立方米。

(1)第一层开挖及出土方法

第一层土方采用短臂挖掘机直接开挖、出土,自卸运输车外运。由于冠梁设计底标高到地面高度约有2.9米,故施工冠梁及混凝土撑时采用短边、跳开、间隔开挖的方法。

见下图“冠梁及混凝土撑施工开挖方法”。

(2)第二、三层、四层开挖及出土方法

第二、三、四层土方采用小型挖掘机基坑内倒土配合、25米长臂挖掘机位于基坑边上出土,自卸车外运。

(3)两端头井第五层土方开挖,采用吊车吊土、小型挖掘机基坑内倒土装土。

见附图“开挖方法及顺序示意图”。

2)技术原则和措施

(1)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场地的地面排水措施,场地延围挡内侧四周布设排水

明沟,基坑挡土墙高出地面30cm,地面硬化时设置了横坡,雨水可流向水沟,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2)土方开挖必须在地下连续墙及顶冠梁达到设计强度,并将地下水降至坑底下1m后进行。

(3)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有管线的范围和管线埋深的可能深度范围内,应人工挖掘,查明管线,确保在施工期间所有地下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如果开挖范围内不存在管线,仍需注意开挖时对土体的扰动,避免地面沉降过大、损坏管线。

(4)开挖纵向刷坡,随挖随刷坡,刷坡坡度在基坑允许开挖边坡坡率以内。为确保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分层开挖放坡应小于1:1.5,层与层之间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不小于6m,大坡放坡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应大于1:3。严格控制纵坡长度,防止纵坡滑坡,确保纵坡稳定。

(5)土石方由自卸汽车外运致存土点。

(6)基坑开挖必须采用掏槽开挖架设支撑,先撑后挖。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并做好基坑内的排水工作,如在雨季施工必须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

(7)基坑开挖严格按照支撑体系的“时空效应”理论分层、分段开挖,要求做到先撑后挖,限时完成开挖与支撑。挖土工况以支撑形成时限控制要求而定。

(8)开挖过程中设专人及时绘制地质素描图,当基底土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处理。当开挖有文物出现时立即停止开挖,保护好现场,及时通知监理及相关部门处理。

(9)分段开挖两段之间设截流沟和排水沟,明水及雨水及时泵抽排走。

(10)开挖过程中,按既定的监测方案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11)开挖过程中应根据支撑轴力按设计要求,对支撑施加预加轴力,并根据各支撑形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轴力损失及时复加预加轴力,以控制基坑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减少地面沉降。

(12)土方开挖时,在坑边15~20m范围内,严禁堆放弃土及其他大体积大面

积的重物。并严格控制坑边大型机械荷载和重车便道动力荷载。

(13)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围护墙体出现渗漏水现象,应及时采取补桩或注浆等措施。

(14)在开挖至距基底300mm时,由人工清底开挖至设计标高,严防超挖。另外,底板以下的沟槽(如接地网、下翻梁)均由人工开挖成型。

(15)为确保基坑稳定,开挖至基底后迅速施工垫层,将基底封闭。

(16)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基坑开挖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一览表”。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一览表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点数

1 坑底高程+10,-20

每段基坑或长50米5 用水准仪

2 纵横轴线50 2 用全站仪,纵横各测

3 基坑尺寸不小于设计

4 用尺量,每边各计一点3.

5 基坑监测内容与项目

为了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和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应该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信息,以求事先掌握基坑开挖的影响情况,为顺利施工提供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

本工程以基坑围护施工和开挖施工为监测工作的重点阶段,并根据施工工况,适当加密监测频率。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及

设计的要求。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依据有关规范规定和围护设计方案对施工监

测工作的要求对以下各方面进行监测:监测手段分为仪器监测和现场巡视)

监测报警值一览表

序号监测对象监测项目

报警值

变化速率累计值

1

围护结构体系围护桩顶水平位移3mm/d 20mm

2 围护桩顶垂直位移3mm/d 20mm

3 围护桩体深层水平位移3mm/d 20mm

4 支撑轴力支撑设计轴力的70%

5

周边环境地下管线垂直位移3mm/d 20mm

6 地表垂直位移3mm/d 25mm

7 建筑物垂直位移3mm/d 20mm

8 坑外地下水位

300mm/d 1000mm

坑外水位高于设计值现场巡视内容如下表:

巡视内容一览表

现场巡视围护

结构

和支

1、围护桩成型质量;

2、围护桩有无渗漏现象;

3、钢支撑有无倾斜失稳现象;

4、钢支撑安装是否及时;

5、混凝土支撑有无裂缝、破损现象;

土方

开挖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和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土体稳定性情况,边坡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

3、基坑开挖暴露时间是否正常。

基坑

降水

排水

1、基坑降水设施是否正常运转;

2、地下水控制效果;

3、坑内、坑外排水是否通畅;

4、坑外是否有水流入基坑。

周边

环境

1、周边道路是否有沉陷、裂缝现象;

2、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巡视,有无新的裂缝,做好巡视记录;

3、基坑周边堆载情况,有无超荷载堆载;

4、车辆行驶是否按照规定路线,对基坑是否存在安全威胁,

特别是一些重型车辆,如:吊车、挖掘机等。

现场巡视与仪器检测相结合,若监测数据出现较大波动,可通过现场巡视查找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以确保基坑和周边建筑安全。

如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基坑内外有空洞、土洞、人防洞或十分软弱的情况,我单位将及时向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反馈信息,以便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

详细的监测方案内容见“长江路站施工监测方案”。

3.6 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措施

1)采用垂直出土方式,以确保支撑及时架设。

2)严格控制基坑开挖施工参数,分层8开挖,在每层开挖面周边留设集水沟、集水井,并及时将积水抽走,避免雨天开挖,避免开挖面受机械和雨水共同作用,扰动失稳。

3)严格遵循“随撑随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基坑开挖至支撑设计标高处时,及时安装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缩短基坑开挖后无支撑暴露时间,待支撑满足

设计要求后,才能继续挖土。

4)钢支撑拼装顺直同轴线,安装时保证水平,支撑完毕后,及时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

5)预应力的施加在支撑两端同步、对称进行,由专人统一指挥以保证施工达到同步协调,预应力分级施加,重复进行预应力施加至设计要求的额定值后,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必要时对节点进行加固,待额定压力稳定后锁定。

6)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负支撑轴力、挠度变形和围护桩的位移监测及时反馈分析数据,做到信息化施工。基坑围护桩、支撑结构的变形和内力超过设计值并持续发展时,首先在变形和内力大的部位暂时停止挖土。出现险情时,可采用坑底堆土反压的措施抢险。

7)开挖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巡查,用监测数据来指导生产。

3.7 支撑施工工艺及方法

长江路站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标准段第二层采用φ800钢管支撑,第三层采用φ609钢管支撑。两端头井的第二、三、四层采用φ609钢管支撑,钢围檩采用双拼H型钢。施工中,支撑架设与土方开挖两工序密切配合,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撑架设。

3.7.1 钢围檩制做安装

1)钢围檩制作

钢围檩采用700×300×13×24双拼而成。钢围檩分段加工,在吊入基坑内后,钢围檩要焊接连成一体。

2)钢围檩安装

钢围檩安设前首先破除安设部位地下连续墙,露出预埋钢板,在钢板上焊接三角托架。三角托架采用角钢加工而成,三角托架焊接时,用水准仪控制其顶面标高,以保证焊接三角托架在同一平面。三角托架焊接完毕后,采用汽车吊吊装钢围檩。

3.7.2 混凝土支撑施工

①钢筋加工

根据土方开挖安排和支撑长度进行钢筋下料,挂上标志牌,分类堆码整齐。

②混凝土选用

提前联系搅拌站,预定混凝土浇筑时间,根据混凝土支撑的施工数量,确定需要方量。

③模板施工

支撑施工平面土方开挖完成后,测放支撑位置并掏槽立模,模板上下口用间距300mm木撑支撑,防止模板回挤。

④钢筋绑扎

拆除木撑进行支撑梁钢筋绑扎,梁左右侧和下侧设置与支撑同强度的垫块预留保护层。

⑤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浇筑,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避免漏振和过振发生。

⑥拆模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再进行挖土拆模。

3.7.3 钢支撑施工

(1)钢支撑布置和选材及安装

车站主体段为对撑,支撑间距为3m。钢支撑采用Ф800和Ф609钢管,端头井为斜撑,采用Ф609钢管,间距小于3m,钢支撑进场时项目上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和验收,确保钢管支撑材料的质量,以免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每根钢支撑由固定尺寸的中间节加活络头和固定头组成,可调接头和非定量的调整节接管组成。

(2)钢支撑安装

根据土方开挖的安排,提前配齐该开挖段所需的支撑及垫块等,并将钢管装配到设计长度,等待工作面挖出后进行安装。

待基坑开挖至钢支撑位置时,放出支撑中心位置,并采用十字弹线法准确定位,将钢牛腿固定在围护结构上的预埋钢板上,然后安装钢围檩,事先加工好,待钢牛腿安装好后用吊机吊在钢牛腿上。围檩安装完毕后,立即进行支撑架设。

支撑架设可采用汽车吊整体吊装。支撑架设前做探伤检测,经检查合格,无焊伤、开裂等质量缺陷后,根据基坑端面宽度进行拼装。拼装完成的钢支撑轴线偏差和挠曲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同时预拼装出不少于8根备用支撑应付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支撑就位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支撑轴线竖向定位偏差在±30mm 以内,水平向偏差在±30mm以内,支撑两端的标高定位差和水平面偏差不大于20mm,且不大于支撑长度的1/600,支撑挠曲度不大于1/1000。

车站端头采用钢管斜撑处,施作时必须小心谨慎,严格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和安装,支撑头设计安装时必须确保支撑轴向受力,不产生偏心,以免支撑失稳。

(3)钢支撑预应力施加和复加轴力施工

长江路站钢支撑设计轴力值见下表:

标准段支撑轴力表(KN) 端头井支撑轴力表(KN) 支撑道数设计轴力预加轴力支撑道数设计轴力预加轴力第一道砼支撑1880 第一道砼支撑1250

第二道钢支撑3050 500 第二道钢支撑2350 400

第三道钢支撑2100 500 第三道钢支撑2100 400

第四道钢支撑1300 300

换撑1530 400 注:计算轴力均为支撑轴力的标准值,端头井支撑轴力未考虑斜交角度影响。

①为方便施工并保持千斤顶顶伸力一致,并考虑到设计最大轴力,采用两台200t千斤顶,用专用托架固定整体,将其骑放在活动端上,接通油管后即可开泵施加预应力。千斤顶在活动端延支撑两侧对称加压,两级加压到设计值,每级加设计轴力的50%,中间保持荷载3~5分钟。预应力施加到设计要求后,在活动端加锲形钢板垫块,填塞活络头中间的空隙。保证紧密接触,防止预应力损失。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完成该根支撑安装和预应力施加。

②根据设计轴力的不同及千斤顶检定回归公式,精确计算油泵压力,钢支撑的安装和预应力的施加,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规定进行。

③加强对支撑预应力的观察,在前一次施加预应力后12小时内,观察预应

力损失及墙体水平位移的情况,并复加轴力,补足其损失的预应力值。

④下一道支撑预应力施加后,上一道支撑的应力会减少。此时,根据监测数据对上一道支撑补加预应力,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⑤当昼夜温差过大,导致支撑预应力损失时,立即在当天低温时段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

⑥当墙体水平位移速率超过警戒值时,可适当增加支撑轴力以控制变形,但复加后的支撑轴力和挡墙弯矩必须满足设计安全的要求。

⑦当轴力变化大于3%时,按规定补加轴力。

⑧当支撑轴力达到设计值时,在其两边补加支撑,使支撑轴力重新分配,防止支撑弯曲变形。

(4)端头井部位支撑施工的特殊要求

在端头井部位支撑施工时,为确保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我们根据支撑角度换算支撑轴力和预加支撑轴力,对预埋件反焊接构造进行了设计验算,以确保其能满足要求。

3.7.4 混凝土角撑施工

在基坑阴角处,设置钢筋砼角撑,混凝土强度为C35,厚30cm。角撑施工结合基坑土方开挖一并考虑,当土方开挖至混凝土角撑底标高时,停止土方开挖,在设计支撑位置换填10cm厚的石粉5cm厚C15细石砼。待细石砼达到设计强度的30%后绑扎钢筋,混凝土角撑钢筋与地下连续墙结构钢筋焊接为一体。模板采用木模,支撑采用对拉螺栓及φ48钢管斜向侧支撑加固,泵送砼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密实,洒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拆除侧模,并加强养生,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3.7.5 支撑支护技术措施

1)开挖时实行掏槽开挖,随挖随架钢支撑,在支撑位置挖出来后,迅速安装钢支撑并及时按设计值施加预应力。

2)事先在墙面上标出支撑位置,提前进行支撑位置处墙面的处理,以使支撑顶端及墙面受力均匀。

3)钢支撑事先在基坑外分段拼装,在钢管接长时,在钢管接头处焊设连接法兰盘和钢肋板,并用螺栓拧紧。

4)支撑加力之前,迅速设定支撑轴力监测点,取得初始读数后加力,加力后测试实际预加力,以此控制预加力施加准确。对钢支撑加力时,按设计分级加载和现场观测墙体加载反映决定加载速度,按设计要求预加力。

5)钢支撑预加力后,在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时,做好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处理。基坑围护桩、支撑结构的变形和内力超过设计值,如果围护桩、支撑结构的变形和内力超过设计值并持续发展时,首先在变形和内力大的部位暂时停止挖土。有条件的区域,在不影响周边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卸土。出现险情时,可采用坑底堆土反压的措施抢险。

6)支撑架设完成后,检查钢围檩与围护结构桩身的紧贴情况,对钢围檩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空隙用C30砼填充,以保证支护体系的整体支撑效果。

7)在支撑预应力加设前后的各12h之内,加密监视频率,发现预应力损失或围护结构变形速率无明显收敛时,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

8)对于端部斜支撑架设前必须在钢围檩上焊好端面与斜支撑轴线垂直的三角钢板撑座,并保证其强度可靠。

3.7.6 支撑拆除

长江路站标准段共设3道支撑。第3道支撑在结构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在结构中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2道支撑;结构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1道支撑。南、北端头井设4道支撑,第4道支撑在结构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然后施工侧墙至第3道撑下面,侧墙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3道撑,并及时在侧墙上架设临时支撑;在结构中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临时支撑及第2道支撑施工顶板,结构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1道支撑。

拆除钢支撑时,先用汽车吊两端把钢支撑吊挂,在钢支撑活动端用千斤顶加力,在达到钢楔松动时,拔除钢楔,分级释放轴力,让吊车慢慢受力,然后千斤顶回油,达到钢支撑卸载。吊车把支撑吊离基坑,放到指定的堆放地点。钢支撑上严禁堆载重物。

3.8 弃土外运

本工程土方外运严格按照南昌市弃土外运有关规定办理,弃土场地的选择必须遵守业主对土方的调配要求同时应具备雨季弃土条件的弃土点,按照有关文明施工要求,弃土车辆驶出施工场地或弃土场必须清洗干净才能上路。

1)由于本工程弃土量大(考虑雨天、特殊情况造成的工期滞后等因素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最大弃土量按最大开挖出土量的150%),每个车站工区,综合考虑到运距等其它因素, 2小时可往返一次,则配备8辆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配备2台装载机装土。场地内土方倒运配备5辆8T的小型自卸汽车。

2)弃土外运专人负责组织安排,场地内、外统一调度,协调内外关系,组织安排出土车辆运输。场地外的运输路线与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协调安排,确保外运弃土按计划进行。

3)根据合同要求,外运弃土在夜间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白天基坑开挖的土方堆放在临时堆土场内,淤泥晾晒后运走。

4)弃土场地按要求设置,并作好挡护、平整及夯实。

5)制定弃土、弃碴、弃泥浆的排放施工方案并征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另外还得遵守南昌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弃土外运。

6)外运弃土遵照南昌市的文明施工要求实施,做好途中运输管理工作。

7)凡工程运输车辆挡风玻璃醒目位置张贴“工程运输车特许通行证”,作为执法检查的依据。

8)工地大门口处设立洗车平台及洗车设施,运土车辆出场地前专人负责冲洗车辆,道路上如有不慎遗撒及时清理。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1)由项目经理针对本工程特点及质量目标要求,编写出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质量保证计划。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质量计划要求,编制出行之有效的作业指导书。

2)工程用的所有材料进场时,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并进行标识,做好可追溯性记录。

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均由技术负责人编制出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由班组遵照实施。

4)开工前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各工种负责人、主要操作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交底。

5)工程技术组全面负责整个加固工程的质量,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施工报表记录,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确保技术资料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完整性。

6)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所有材料进场都必须经过现场验收,合格后按规格、型号进行分批堆放。然后取样送试验室进行质量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使用,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中。

7)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措施

(1)商品砼的要求

本工程所用砼为商品砼,所用砼的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设计、搅拌时的上料计量和控制、出机温度和运输过程的保温以及保证砼的入模温度等问题,都提前提出要求,并派专人到搅拌站进行监控。

(2)砼的运输

砼出站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避过高峰期易堵的运输路线,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禁止使用。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表面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对运输用罐车、现场泵车应采取包裹保温材料,保证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在运输过程中,一般每小时温度降低不宜超过5—6℃,对商混站要求如下几点:

A、要求搅拌站原材料进行加热,保证混凝土运送到工地的出罐温度在15℃以上,从而入模温度控制在6℃以上,并应加规定温度为-25℃的抗冻剂。

B、支撑、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封闭保湿养护。

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5.1 安全施工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现场安全文明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工程施工生产安全负有直接的领导责任。牢固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1、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足够安全标志,在基坑顶部周围要设置围护栏,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配备专职安全督导员,消除事故隐患,做好安全文明三级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2、司机、电工等特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或驾驶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熟悉机械操作性能,经专业管理部门考核取得操作证或驾驶证后上机(车)操作;机械设备要有年检合格证。

3、开始挖土前,需对机械进行检查,完工后对机械进行保养,施工中按安全操作系统进行机械操作。

4、晚上施工时,照明系统必须保持良好状态,照明要充足。

5、因场地内地质条件较差,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切实保证机械人员施工安全,由专人负责指挥挖机操作,挖掘机上基坑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坡度,挖掘机行走地方土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强度不够的地方,必须采取措施,铺设钢板、碎石、砂袋等。

6、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劳保用品,严禁赤脚或穿拖鞋上班,有关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交接班手续,班组应定期进行安全活动,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7、开展安全文明日检、周检、月检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配足专职安全员和安全协管员,做到每个施工点有一名安全协管员。

8、搭设临边防护栏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防护栏杆应有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面高度为1.0~

1.2m,下杆离地面高度为0.5~0.6m。

(2)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打在板桩外侧。

(3)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杆上任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