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团组织工作手册

基层团组织工作手册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基层团组织工作章程

【第一章】团组织建设——团员手册

一、对团组织的基本认识

1、新时期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根本职责?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所在。全团必须从这一根本职责出发谋划和部署工作,始终做到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都服从、服务于这一根本职责。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现阶段,党需要共青团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也就是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不仅是共青团的根本职责,也是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最本质、最重要的特点。

2、共青团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把握四项职能间的关系?

共青团的基本职能是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

年合法权益。这四项职能是一个既有逻辑前提又紧密联系的体系,组织青年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前提,与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之间相互促进,引导青年是根本任务。共青团要切实把青年广泛组织起来,提高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以此为基础对青年进行有效引导,使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共青团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其应对路径是什么?

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既有团组织自身工作的原因,又有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这些新挑战,一是党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执政行为来实现,并且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建设、探索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有许多新创造。而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缺少在这一转变下通过执政行为发挥作用的路径。二是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青年在常态下政治意识淡化,但在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会有集中表达。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变革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过去传统的空间聚集方式、行政化组织体系中的聚集方式受到了新的挑战。

在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深刻挑战的形势下,要履行好团的基本职能,必须大胆探索、锐意创新。

第一,共青团要努力探索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途径,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类社会组织的根本任务

和功能,找准工作切入点。

第二,共青团要靠先进思想、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靠对青年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的培养、靠广大团干部对青年的感情,切实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把广大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第三,共青团不能局限于现有的行政化格局,要善于用青年喜欢的新的沟通、交流、聚集和联络的方式作为新的组织建设和工作载体。

4、当前各级团组织要遵循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第一,坚持面向基层、狠抓基层。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处在共青团与广大青年的边界上,是共青团联系广大普通青年最重要、最普遍的路径和载体。同时,团的工作和建设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也在基层。因此,全团要把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作为关系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实现各项职能、保持自身活力的“生命力工程”,从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战略高度、从巩固人民政权所需要的群众工作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特别是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把工作注意力放到基层,尽最大努力加强对基层的工作指导和支持,把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把工作力量向基层集中,把工作载体向基层转移,着力解决基层团组织网络对广大青年的覆盖和基层工作的活力问题。

第二,注重工作的普遍性。共青团的组织功能、组织活力的根本标志,集中体现在团组织与广大普通青年的关系上,集中体现在对广大普通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上。全团必须始终坚持工作的

普遍性原则,把目光投向广大普通青年,坚决制止那些简单的“眼睛向上”、只有少数人参与、封闭在体系内的活动,把普遍性够不够、广大青年认可不认可、能否形成“面”上的工作态势作为评判工作的重要标准。

第三,迎接经济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勇于探索创新。在经济社会变革带来的重大挑战面前,共青团不能回避和退让,只有抓住本质,迎着困难上,勇于探索创新,才能找到更加有效的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的格局、机制、载体,才能推进团的事业实现新发展。只有基层不断探索、积极创造,才能为全团形成生机勃勃的工作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通过工作狠抓团干部作风,通过转变团干部作风来促进工作。团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到共青团能否成为党的合格助手和后备军,直接影响到团组织与广大普通青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共青团的生存基础。团干部的作风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团的各项工作密切相关的,只有通过工作抓作风,才能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只有通过转变团干部作风来促进工作,才能使工作取得实效。

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

1、当前共青团权益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当前共青团权益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2009—2013)》提出的“三个结合”和“一个制度性安排”,注重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年的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

普遍性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一个制度性安排,即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

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要求一方面要坚持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的底线,加强青少年在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等方面最基本权利的保护,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青少年发展性维权。把关注个案和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相结合,要求更加注重普遍性的维权。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组织,要关注个案维权,进一步从个案里面找出普遍性。同时作为群众组织,共青团面向的是广大青年,关注个案的目的是从中寻求普遍性的诉求,研究共性规律。通过普遍性维权,争取绝大多数青年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要求更加注重程序性维权。在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青少年流动分布结构深刻变化的情况下,青年群体的同质化显著增大,青年利益需求的群体差、时间差、地域差在显著增强。维权工作中很难兼顾所有利益主体的诉求,这就需要注重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所谓制度性安排,就是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调节社会发展的各种机制,以达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合理发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共青团权益工作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转化制度成果的比例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权益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制度性的安排具有更普遍、更广泛的意义,它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支持共青团长期、持

续、稳定地开展维权工作,也可以支持共青团为党更好地做好青年工作。制度性安排的思路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共青团权益工作在工作模式上的崭新变化。

2、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要把握好哪些重要的原则?

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要把握好八个重要原则。

第一要注重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年的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第二要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第三要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第四要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第五个原则是要善于把握好工作节奏。第六个原则是要关注弱势群体中具有普遍性的权益问题。这不是简单地要关注弱势群体,是要关注那些更集中、更突出、更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七个原则是要善于运用社会化动员方式,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维权的整体队伍。基层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在社会化动员方式上的优势,广泛调动各种力量,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维权工作力量。第八个原则是要高度重视对普遍性权益问题、涉及大规模青少年群体利益的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

3、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有哪些特点?

一是要把握权益工作长期性、整体性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团的益工作与团的其他战线的工作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强调长期性、整体性。要在权益工作中取得进展和突破,往往需要进行长期准备、不懈努力。

二是要把握权益工作需要扎实调研、系统思考的特点。

三是要把握权益工作非活动性的特点。权益工作本质上不是以搞活动的方式来推动的,而是需要长期深入调研,经常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讨论研究、交流情况、交换意见等。有关权益工作的活动报道一般不多,但一旦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取得突破,就是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实实在在的成绩,将广泛、深刻地影响到最广大的青少年。

4、如何建立完善青少年权益信息收集工作机制?

为及时了解青年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准确把握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为党政工作决策部署提供青少年群体的基础信息和数据,团的各级组织应逐步探索建立完善青少年权益信息收集工作机制。

青少年权益信息的监测收集可以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通过互联网等媒体,监测涉及青少年学习教育、身心健康、就业创业、恋爱婚姻、困难救助和犯罪预防等方面具有普遍性的新闻与舆情动态,以信息动态的方式逐级上报。

二是围绕社会热点、重点群体、领导批示等涉及青少年权益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专报,报送团的上级组织,并结合实际探索向同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报送途径。

三是建立12355信息监测网络,覆盖有条件地区的12355青少年服务台,实现服务台的月度信息汇总分析,形成12355

信息月报、年报。各级团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包括权益干部、12355工作人员和专家志愿者、热心青少年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高校和专业机构等在内的信息监测收集工作队伍,通过基层团组织、当地媒体、各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未保委成员单位、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单位等渠道建立青少年权益信息采集点和直报点,收集第一手资料,不断拓宽收集渠道,完善报送机制。

5.对重大青少年权益事件进行跟进时要把握哪些原则?

在重大青少年权益事件发生后,团的上级组织会根据需要指定基层组织对有关事件进行关注和跟进。在跟进过程中,团的基层组织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当事人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安抚和安置好当事人的基本需求,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

二是要快速反应,要在第一时间向同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探索与同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就重大青少年权益事件建立绿色通道等长效工作机制,在征得相关领导同意后迅速向团的上级组织报告事件详细情况。

三是要全面准确,力争通过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掌握最全面、最真实、最准确的第一手信息和材料,对于网络等相关媒体的报道尤其要核实其真实性、准确性。

三、青年志愿者工作

1.什么是志愿者、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志愿者组织?

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志愿者”的基本概念包含五个方面。

(1)自愿。

(2)不图物质报酬。

(3)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与公共

公益事业。

(4)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时间、技能等。

(5)非本职职责范围内。

志愿精神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内在精神特质,团中央将其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奉献”是志愿服务的基础,“友爱”是志愿服务的内因,“互助”反映了志愿服务的实质,“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目的。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者组织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

志愿者组织是指由志愿者、关心和支持志愿服务的个人和单位自愿组成的,依照章程开展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

公益性的社会团体。

2、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是什么?国际志愿者

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是哪一天?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也是英文“志愿者”的第一个字母“V”,为红色。图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

的造型,同时也是“青年”英文的第一个字母“Y”,为白色。标志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出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和“团结互助、共创和谐”的志愿者主题。国际志愿者日为每年的12月5日。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者日,英文缩写IVD),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每年的3月5日。从2000年起,共青团中央将每年3月5日的传统学雷锋活动日确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组织网络是怎样的?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组织网络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各省(区、市)团委志愿者专门工作机构、部分地市和高校团委志愿服务专门工作机构组成的全国性志愿服务规划、协调、指导、组织、实施工作网络。

二是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35个省级志愿者协会、90%以上的地市、80%以上的区县志愿者协会、近2000个高校志愿者协会以及14万个志愿者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基地组成的志愿服务基层实施网络。

【第四章】关注校团委工作

2011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团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围绕学校2011年工作部署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深化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以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构建有利于每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努力实现我校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和110周年校庆,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一、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着力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1、广泛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住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要契机,开展理论学习、形势政策宣讲、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经典诵读、主题团日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国情,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党、热爱党,把党史作为团员、团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按照团中央、教育部和学校党委的有关部署,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和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

2、大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按照团中央实施学校战线“红网工程”的工作部署,做好“青春山大”网站和各学院团组织、学生组织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完善“山大团讯”手机报和校园文化活动短信平台,

不断扩大手机报对青年学生的覆盖面,着力打造青年舆论引导新平台。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员、评论员、策划员和技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主动性和专业性,逐步实现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的整体转型,开展全员、全程、全域的网上思想引导工作,使互联网成为思想引领的新媒体、组织动员的新途径、服务学生的新工具、开展工作的新平台。

3、积极推进理论研究和调研工作。继续开展团建创新理论研究,按照《济南团市委、山东大学团委全面合作协议》,依托双方优势,开展共青团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带动、活跃全校共青团工作的理论研究,形成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工作,拓宽宣传渠道,突出各项重点、特色工作的校内外影响,增强宣传效果。

4、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和《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为指导,深入实施山东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山东大学未来英才培养计划”,举办山东大学学生骨干训练营,依托山东大学团校加强系统培训,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支持,结合学校实际,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培训体系,细化理论学习、对外交流、志愿实践锻炼、课题研究等环节,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综合素质全面并体现山东大学人才培养特色的大学生骨干。强化学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组织属性和政治属性,建立完善山东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

生骨干信息库,凝聚、团结和塑造一大批优秀大学生骨干,把学校各类优秀学生骨干纳入培养范围,建档立册,跟踪培养,积极向团中央、团省委推荐“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

5、进一步做好校园稳定工作。充分发挥团学骨干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优势,通过网上舆情收集、走访调查、问卷调研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配合学校做好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加强校园热点调研,及时、充分、有效地反映同学的呼声,切实代表和维护好同学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利益问题引发群体事件,切实维护校园稳定。

二、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重点,着力推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6、深入开展学生创新教育。深入贯彻《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学生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学院层面的学生创新教育工作体系。继续做好“一个实验室(教研室、活动室)、一门课程、一名指导教师、一项资助、一支团队、一类竞赛”“六个一”的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培育模式建设。

7、大力开展校园科技学术活动。做好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组织工作,实施“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大学学生自主创新基金立项。组织开展庆祝建校110周年学生“五四”青年科学奖评选及学术报告会;加强对各类专业性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的指导力度,积极推荐并支持学生参加国际性、全国性的各类

科技学术竞赛。

8、深入开展学生创业教育。认真做好第八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荐并支持优秀创业团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创业(计划)竞赛,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争创优异成绩。继续深化KAB 创业教育项目,开设好《KAB大学生创业基础》等创业类课程、组织好创业精英训练营,举办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创业沙龙、模拟答辩等活动,建立稳固的创业教育平台。

9、加大学生创业指导与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创业研究与指导中心的作用,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咨询和创业研究工作,加大对学生创业的理论指导力度;组建山东大学学生创业导师资源库,充分利用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以学生创业实践中心为基地,以知识性机会型创业为导向,大力扶持在校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创业,建立有效的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10、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部署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与岗位体验类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建立学生岗位体验见习组织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实现学士后流动站与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双挂牌、两促进”,落实与组织安排高年级学生及未就业毕业生进站进行就业创业岗位体验。

11、加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建设。根据学校人格培育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整合学校资源,不断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项目的建设,构建面向每一个山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完善《山东大学第二课

堂活动指导手册》,重点指导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生涯规划,丰富校园经历,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又富于探索与创新,作风朴实又善于表现与沟通,做事踏实又勇于开拓与进取”的山大学生。

三、以庆祝建校110周年为中心,弘扬山大历史文化传统,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

12、进一步做好学术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围绕迎接110周年校庆,做好“恰同学少年—杰出青年论坛”、“大家讲坛”、“舜歌”艺术讲坛、“小树林文化论坛”、“科学畅想曲”、“人文纵横”等思想性、学术性、文化性论坛讲座的策划、组织工作,统筹做好全校性学术文化活动的管理规划工作,着力扩大学术文化活动的学生受益面。

13、深入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积极做好建校110周年庆典文艺晚会的各项组织工作,并围绕校庆举办一系列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庆文艺活动的创作、演出,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过程,争取留下能够传唱、传世的艺术作品。以庆祝建党90周年和建校110周年为主题,做好第十六届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的组织工作;积极组队参加山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全国、全省各类文化艺术展演和比赛,争创优异成绩。

14、组织开展群众性校园文体活动。做好第十一届社团文化节的组织工作,引导各级学生组织开展有利学生自身发展的各类校园文体活动,组织好“山大杯”系列竞赛、“榜样的力量”人物评选活动、“讲人生”系列报告会、“学子天下”论坛、“百年激扬”研究生论坛、“社

团风景线”、“社团活动展演”等品牌性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院开展有特色的科技学术和实践活动,服务青年学生成才、就业、创业。四、继续按照“课程化、项目化、全员化”的要求,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

15、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经历教育的工作体系。按照丰富学生“四种经历”的要求和在校期间完成不少于三个月的社会实践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模式体系、保障体系、指导体系的构建,按照课程化的要求与标准,继续推进学院层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体系的建设,打造精品项目、巩固工作品牌,在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建立学生社会实践经历教育的完整工作体系和健全运行机制。

16、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落实“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以“投身社会实践、锤炼坚定信仰”为主题,以服务新农村建设、农村农业发展、新型农民成长为重点,系统规划、设计与组织好2011年寒假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结合起来,组织好学期内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服务济南社区行动,继续探索常规化、特色化、课程化的服务济南社区行动项目。继续实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精品项目培育工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资助计划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立项资助计划。

17、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的理论总结和评比表彰。以纪念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15周年为契机,组织召开学生“社

会实践经历”教育工作研讨会,交流总结经验,深入推进工作。做好2010—2011学年一、二、三年级本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考核以及年度学生“社会实践经历”教育工作的评比表彰工作,做好向2012届毕业生颁发《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优秀证书》的组织工作。

18、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着手修订并认真贯彻《山东大学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对全校所有现有学生实践基地进行统一考核与表彰,结合学生实践活动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对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整改或摘牌。

19、切实做好以校庆为主的各类志愿服务工作。按照建设有德性大学的要求,着力深化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研究制定加强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作用,完善各级志愿者组织的管理机制,强化志愿服务项目化的运作模式,建设好志愿服务网站,使其成为交流工作、分享体会、宣传典型的平台。巩固深化组织参与北京奥运会、全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成果,统筹做好110周年校庆的志愿服务工作,加大对志愿者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校友和来宾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继续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制定《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管理办法》,认真做好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管理和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招募选拔工作。

五、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学校团

组织建设和团干部队伍建设

20、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紧依托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的工作格局,以“积极创建五四红旗团组织,争当优秀共青团员”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扩大组织覆盖、增强组织活力,增强团员意识、发挥带头作用。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着力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重点是学生团支部的建设。按照《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推进方案》的要求,实施基层团支部凝聚力工程,选择部分团支部进行试点,以明确工作内容、加强组织建设和创新运行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团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组织活力。21、大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专兼职团干部的成长观、事业观教育,举办专职团干部、学生团支部书记培训班和研讨班,加强对团干部经常性教育,不断强化团干部的组织意识和阵地意识,选派优秀团干部参加挂职锻炼和交流,切实提高团干部的作风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2、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出台我校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所属党组织在组织、队伍和资源等方面的带动和支持,努力推进团的建设紧跟党建工作步伐。不断创新和丰富工作载体,实现团建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巩固发展基层团的组织体系,加强对学校直属、附属单位团员的管理,加强青年教工团的工作,继续推进在学生社团和学生公寓建团,探索依托实验室、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团,关注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巩固联系、覆盖青年的组织纽带,努力做到学校“团

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23、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理顺学生组织运行机制,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畅通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构建学生合法权益保障和参与民主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通过学生代表听证制度、提案制度、校长见面会、校领导接待日等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学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好学生申诉处理和权益服务工作,发挥学生组织在依法治校和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按照“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的指导原则,进一步引导并规范学生社团的有序发展,加强工作指导,把握正确方向,发挥好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着力培养有影响力的红色理论社团,发挥学生理论社团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探索研究生学术型社团的建设和培育工作。

24、加强对各校区学生活动场所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认真完成学校党政和上级团组织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五章】院团委工作落实

管理学院团委坚持对基层组织“引导好、教育好、支持好、服务好”的原则,按照“做实、做细、勤奋、务实”的工作方针,提出“一活动,一总结、一报道”、“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新意”、“搞

评比,讲创新、促成效、求发展”等多项工作要求。在认真做好团员教育评议,团籍年度注册,团费收缴,团组织关系转接等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重点突出团支部达标升级,团干部与优秀团员的培养教育和基层团委的中心构建工作。

管理学院共青团的工作在学院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学院党政在政策、经费以及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中给予支持和帮助,并在人、财、物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按照学校党委要求,管理学院以五四基层团组织创建为契机,着力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团组织工作述职、考核、评议等制度,加强全校基层团组织阵地、活动、制度、机制等规范化和创新性建设,时刻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团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以争做优秀共青团员为活动内容,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青年团员综合素质。

一、社会实践方面

(一)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科技创新方面

三、校园文化方面

(一)加强领导组织、活动开展有序进行

(二)响应学校号召,各项活动创优争先

(三)打造学院品牌,活动开展丰富多彩

1、利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举行各种主题活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