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少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课稿

岳少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说课稿

五亩一中

岳少玉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艺术这个词,乍一听起来好象离我们很远.总以为它是属于艺术家们的,是高雅者的研究对象,很难与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套上近乎.可是,如果你真的留意一下生活,那些艺术,其实无处不在地存在于我们周围

那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将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进行解说。其中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是我重点阐述的两个方面。

说课目录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2

教法学法

3

教学设计

4

教学困惑

5

一、教材分析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节欣赏评述课。欣赏评述课在初中美术学习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能够让学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美术作品中的题材、形式、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作品欣赏评述的基本方法,提高

学生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

在本节课教材安排内容分3个部分,分别是:用画笔描述历史主要作品是王式廓的《血衣》、用画笔控诉战争作品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因材施艺”的创造内容是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通过重点分析比较“血衣”和“格尔尼卡”引领学生从直观感受步入理性认识,从而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内涵,继而也提高了学生欣赏水平。三个部分看似独立却又存在内在联系,都与作者的创造社劳动不可分割。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人教版7年级下册欣赏评述领域。使学生感受、理解、分析、评述美术艺术作品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

。地位【教材分析】地位作用:

1.王式廓的《血衣》

2.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3.“因材施艺”的创造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直观感受步入理性认识

内容三个部分看似独立却又存在内在联系都与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不可分割。同时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联系

要上好欣赏评述课就要先研究课标,以上就是课标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

1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 2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

3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课标要求:

1、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

2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3、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教材分析】

基于上述教材的分析和课标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过程源于生活,了解美术创作所需的条件,初步掌握欣赏评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学、讨论、分析等方法,更加用心地观察生活以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源于生活,了解美术创作所需的条件,初步掌握欣赏评述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学、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地观察生活以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

本着课程标准精神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又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艺术作品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难点:表现性美术也符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这一观点。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艺术作品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难点:表现性美术也符合源于生活高于

生活的这一观点。

二、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的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又根据七年级的学生特点分析了一下学情。

学生具备的生活经验:以往,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认为美术作品画得越像越好。但是,对美术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却认识不够,尤其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更是不能理解了。

学生的已有知识: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对美术欣赏评述课有过初步的学习,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方法已经有了些许经验。并且7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讨论分析的能力。但是总体来说他们还是主观判断,缺乏经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美术作品欣赏的初级阶段,往往以画的“像不像”来衡量,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不理解。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对"欣赏评述"有过初步的学习,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方法已经有了些许经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讨论分析的能力。生活经验已有经验

主观判断

缺乏经验

三、教学方法

通过以往的教学的经验,我认为本课在内容设计上比较适合学生自学所以我运用“以问导学”的教学模式融入本课教学。【教学方法】

问答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

欣赏陶情法

“以问导学”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合作学习欣赏分析

讨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分析,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6个教学环节,来处理教材。 【教学设计】

6、课后拓展5、质疑解惑

4、交流讨论

3、以问导学2、展示目标

1、图片激趣

1、在图片激趣环节。

我将出示学生了解的漫画人物形象,如:黑猫警长、功夫熊猫、让学生发散了解漫画美术形式和现实形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课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创造乐学愿学的氛围。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创造“乐学”“愿学”的氛围

2、展示目标环节预设1分钟

通过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3、在以问导学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预设10分钟

首先出示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己学习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血衣》其中包括自学内容方法时间及要求,学生们明确了要求后自动进入自学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独学形式伴随背景音乐利用手中的教材自己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和作品局部在作者手中不断修改最后到定稿的历程,对比这些局部改变的必要性和创作意图,体会

艺术家创作的热情及艰辛,目的在于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很静心研读的态度。

【教学设计】

三、以问导学时间:5分钟

?1、《血衣》的作者是谁?表现的是什么事件?

用自己的话说出看到得感受。

?2、作者在创作中都对哪些局部进行了修改,这

样修改的好处是什么?

?3、作者经历你们多艰辛才完成艺术的创作,我

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作品。

4、合作交流预设10分钟

A、出示另外一个艺术家毕加索的自画像讲述他的简短的个人经历:如:

(1)、毕加索享年92岁一生完成二万多件却被世人称为最年轻的画家。

(2)、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3)、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毕加索的崇拜之情,从而提升探索毕加索的欲望为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提供精神动力。

四、交流讨论

1、出示另外一个艺术家毕加索的自画像

意图:激发学生探索毕加索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设计】

B 、小组合作学习《格尔尼卡》。以小组群学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指派代表分析作品认知。

设计意图:总结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

概括评述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心得体会,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提高组内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交流讨论

目的在于总结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概括评述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心得体会,集思广益、各抒

己见,提高组内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C、结合发言质疑解惑解决共性问题:

(1)、格尔尼卡的创作也源于生活吗?

(2)、你怎么理解毕加索把人物画的如此夸张和变形?

第一个问题可以用真实的二战时照片来说明问题,教师不用多说话。而第二个问题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我设计开展活动:“画口杯”活动通过画不同角度观察的口杯,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线条呈现杯子俯视、仰视、平视等不同角度的形态。以及被剪开,揉碎下的形态。然后通过选择将不同形态下的杯子轮廓进行组合创造出全新的形象。让他们深刻理解以生活中的口杯为原型可以创造出不同的个体形象。这样的夸张和变形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是有据可依的,是一种再创造的美。这样的夸张变形让学生明白这样的表现形式能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从而走进毕加索和他的立体主义,了解和接受表现性美术作品这样的形式。

目的通过该环节的开展,让学生跳脱只用眼睛观赏的沉闷,动手活动,切身体会,突破表现性美术也符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这一难点。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于”因材施艺“这个环节我运用了一些网络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预设5分钟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来理解任何艺术形象都需要借助物质材料来塑造,这在本环节中引导学生体会艺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理解艺术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

接下来是教师板书小结环节预设1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总结紧扣本课主题,使学生更深入的体会美术作品的价值。用恰当语言升华本课主题。目的是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明确的认识,从而完成本课的预设学习目标。

灵感激情发现

物质

材料

创造

再现

表现

板书小结:

【教学设计】

在课后拓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课下探索学习美术的兴趣。

六、课后拓展:

用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悬念。激发学生课下探

索、欣赏学习兴趣。

超现实主义《》

作者——达利

抽象主义《》

作者——康定斯基

【教学设计】

最后在本次说课结束之际我想谈谈自己的上欣赏评述课的几点反思。

1、一节看不到“成效”的课堂需要坚持。

2、一节以“静”制动的课堂需要激励。

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快乐互动地学,自主探究地学,是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01 02一节看不到“成效”的课堂需要坚持一节以静“制”动的课堂需要激励

积极主动地学、快乐互动地学、自主探究地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