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勘查论文: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质勘查论文: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质勘查论文: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质勘查论文: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质勘查论文: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与

展望

论文提要:地方性砷中毒、氟中毒和大骨节病是中国目前流行的主要地方病病种,严重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总结了中国北方主要盆地高砷水、高氟水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和中国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的进展,并就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地方病;地质环境;高氟地下水;高砷地下水;大骨节病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in Main Endemic Disease Area Abstract:As the main endemic disease entities prevalent in China,endemic arsenism,fluorosis and Kaschin-Beck disease pose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The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igh arsenic water and high fluorine water in main basin of North China,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Kaschin-Beck disease area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Then,the research direction is indicated.

Key words:endemic disease;geological environment;high

arsenic ground water;high fluorine water;Kaschin-Beck disease

1 前言

地方病是指“由水土原因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也称“水土病”。中国分布范围广、危害大的地方病病种主要有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这些地方病大多与人类居住环境水土中人体所需元素含量的不足和过量有关。低碘造成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通过改水和食用加碘盐等措施可以治愈和预防,克山病经过多年综合措施防治已经基本得到控制。目前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高碘型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依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骨节病经综合防治目前仅在四川阿坝、西藏和青海南部地区有新发病例。开发利用适宜饮用地下水是保障病区群众饮水安全高效、经济的途径和手段,研究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病区寻找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地下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十一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项目,以北方饮水型砷中毒、氟中毒及大骨节病严重且病人集中的地区为重点,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利用遥感解译、水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岩土水样测试、同位素、微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磁学和数值

模拟等手段,调查含水层结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高砷、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和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进而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安全供水途径。本文就是该项目取得的部分成果

2高砷地下水分布规律与形成机理

中国原生高砷地下水集中分布区主要位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自东向西分布在松嫩平原、大同盆地、河套平原、银川平原、青海贵德盆地和新疆奎屯地区,总体上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本次工作未涉及新疆高砷地下水区。

2.1北方高砷地下水分布和水文地质环境特点

(1)大同盆地、河套平原、银川平原、松嫩平原高砷地下水区在分布规律上有相似之处。在水平方向上,从山前倾斜平原前缘向冲湖积平原中心,地下水砷含量递增,一般在沉积中心和地势低洼处最高,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但高砷水井呈点状分布,砷含量在短距离内相差很大。垂向上多赋存于浅层承压、半承压含水层,高砷井一般小于80 m。大同盆地形成于古近纪以后,晚新生代地层沉积厚度受基底和构造控制,马营凹陷厚度最大,向东北、西南两侧变薄。从山前倾斜平原到盆地中心冲湖平原,地下水砷含量从0.6μg/L增加到1820μg/L。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于马营凹陷内的桑干河与黄水河河间洼地及山前倾斜平原与洪冲湖积平

原的交接洼地,总体上在朔城区—应县段呈连续分布,在应县以北地段呈点状断续分布,盆地中心山阴一带是砷的主要富集区,也是重病区[3];垂向上主要分布在15~60 m(最大砷浓度约在20 m)、少数分布在100~150 m地下水中。高砷含水层颗粒较细,为含淤泥的富有机质河湖相地层;该区地势平坦,地下水水力坡度小,为地下水滞流区。河套平原形态上呈现北深南浅、西深东浅的不对称箕状坳陷,西北部一直是盆地的沉降中心地带。高砷地下水分布在沉积中心地带,西部杭锦后旗、临河区地下水砷含量超标程度及超标率高于东部五原地区。以总砷含量>0.05 mg/L为标准,东部地区0.05 mg/L≤As<0.25 mg/L的超标点数为85.1%、≥0.25 mg/L超标点仅为14.9%;而西部地区对应两个区间超标率分别为56.9%和43.1%。在西部地区高砷地下水呈带状分布,而在东部呈灶状分布,短距离内地下水砷含量变化较大。地下水砷含量1.1~1740μg/L,砷中毒高发区为350~1740μg/L。在一定深度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地下水砷含量增大高砷水井深度一般在20~35 m[4]。高砷含水层多为粉细砂层或粉细砂与粘土、淤泥质粘土互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高。银川断陷盆地中部断落较深,向两侧以断阶状或斜坡状抬升,呈西陡东缓的巨大宽缓向斜形态,高砷水区就位于沉降中心银北凹陷区的冲湖积平原总体上呈两个条带分布于冲湖积

平原区。西侧条带位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前缘的湖积平原区,在全新世早期为古黄河河道。东侧条带靠近黄河的冲湖积平原区,在全新世晚期为黄河故道,平行于黄河分布。垂向上地下水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高砷地下水一般赋存于10~40 m的潜水含水层;第一、第二承压水大部分地区未检出或含量低于10μg/L。砷含量最高值潜水为177μg/L、承压水为47μg/L。高砷层位主要为黄色、灰色粉砂、细砂,并夹有薄层的黑色腐殖物。松嫩平原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吉林西部霍林河、洮儿河盲尾散流地带,通榆县和洮南县河间洼地张福存等: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以及低平原区的地下水滞留带。砷含量均值潜水为18.2μg/L、第四系承压水为32.3μg/L,古近—新近系承压水为25.2μg/L。地下水中的砷主要富集在10~100 m的含水层中,其中50~80 m井段砷浓度较高,均值43.2μg/L,最高达152.4μg/L。粉砂淤泥质沉积物和富含有机质的湖积物,为砷的赋存提供了空间。黑龙江三肇地区也有小面积高砷水分布。地下水砷含量不仅在空间上差异大,而且在时间上也随着不同季节地下水水位的波动而变化,特别是引黄灌溉的河套平原和银川平原。银川平原NX08-2监测孔2008年水位变幅约2 m、对应的水砷含量变幅近130μg/L;与地下水水位升降趋势相同,水位低时砷含量为低峰,而水位高时地下水中砷含

量增大。河套平原近年来的调查和监测结果也表明,绝大部分监测井水砷含量高水位期(灌溉期)大于低水位期(非灌溉期)。

(2)青海贵德盆地也有高砷地下水分布。该盆地位于青海东北部,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松巴峡之间。贵德盆地以新近系贵德群和第四系分布面积最广,厚度巨大。贵德群地层以细颗粒湖相碎屑岩为主,不仅发育承压自流水,同时还赋存承压自流热水。受北北西向及近东西向断裂控制,贵德盆地地热异常区发育有两个异常中心,地热区围绕近东西向张性断裂带呈椭圆形展布。地下水砷含量高的3个钻孔(04、05、08号)紧靠地热异常中心断裂分布,深度分别为251.25 m、322.91 m和318.48 m,砷含量随深度加大而增加,分别为112μg/L、296μg/L和318μg/L。

(3)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高砷地下水位于同兴镇白音皋,病区村分布在山间沟谷中,沟谷两侧为中山、低中山,山区分布有毒砂(FeAsS)及含砷铅锌矿脉,居民饮用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地下水含砷量19.8~82.2μg/L,高砷水呈岛状分布;沟谷下游地下水砷含量14~18.8μg/L,病区地下水砷含量在小流域内由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

2.2高砷水水化学特征

大同盆地、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松嫩平原高砷地下水

化学特征具有相似的特点,一般为中性到弱碱性,pH多在7.0~9.4;Eh多为负值;FeMn、HCO-3、HPO2-4、NH+4含量较高,SO2-4、NO-3含量较低。地下水As(Ⅲ)/As大于0.5,As(Ⅲ)含量高。地下水以HCO-3、Na+为主,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Na型。有些地区井水呈黄绿色、有浓烈的腐殖酸和H2S气味,CH4逸出可点燃。这都反映高砷地下水处于一种还原环境。同时,病区井水不仅砷含量高,还普遍存在氟含量过高的问题。贵德盆地和克什克腾旗高砷地下水pH及水化学类型与上述盆地不同有其自己的特点。

2.3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

中国北方高砷地下水成因总体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还原型高砷地下水,包括大同盆地、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松嫩平原等,分布面积广,危害大;地热型高砷水,如贵德盆地;矿化型高砷水,如克什克腾旗。

2.3.1还原型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

区域高砷地下水的形成需要有砷的物源、将含水层固相中的砷释放到地下水中的地球化学机制和使释放到地下水中的砷不迅速流失且富集的水文地质条件[5]。

(1)盆地周边富砷地层是盆地高砷环境的主要原生物源,盆地内富有机质的湖相沉积物是次生富砷介质,含水层系统中铁磁性矿物为砷的主要载体大同盆地周边山区石炭

—二叠纪沉积岩砷含量0.54~22.00 mg/kg,西部广布的煤系地层砷含量均值102.75 mg/kg;沉积物样品平均砷含量18.7 mg/kg河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环山,北部狼山、大青山山地由片麻岩、大理岩组成,其成矿性好,含砷量高,狼山西段山前炭窑口、东升庙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矿体埋藏较浅或裸露,矿床及围岩中As含量很高含量,平均29.39 mg/kg[6]。银川平原贺兰山北段煤系地层发育,沙巴台煤矿六—十三层煤砷含量2~10 mg/kg。其含量都超过上地壳砷丰度值(1.5 mg/kg)数倍甚至数十倍。盆地周边富砷岩石中的砷元素或化合物经风化作用、降水淋滤溶入水中,其活泼性增强,随地下水及河流向盆地迁移,沉积物通过表面吸附与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以及螯合作用,使得砷、铁、锰等金属离子从水中沉淀出来,沉积物中As含量主要受到颗粒粒度的控制,随着沉积物粒度由粘土向砂变大而逐渐减少,在富含有机质的细颗粒、湖相沉积的粘土和粉砂中富集。大同盆地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表明,强磁性和弱磁性矿物中砷含量分别为77.0~310.8 mg/kg和35.0~70.4 mg/kg,各为全岩样品平均砷含量(18.7mg/kg)的4.3~17倍和1.9~3.7倍,含铁磁性矿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对砷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高砷含水层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以亚铁磁性矿物(磁赤铁矿等)为主。

(2)高pH、低Eh还原条件使沉积物中的砷解吸和溶解进入地下水中。大同盆地、河套平原等盆地处于封闭-半封闭沉积环境,在富含有机质的地层中,有机质在细菌或微生物作用下不断发生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并产生CO2和H2S,使得地下水环境呈还原性。同时,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蒸发和CO2与碳酸钙的反应也使得含水系统的pH值增大,一般为7.2~9.4。pH是影响地下水中砷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pH 值的增大可以造成被吸附的砷从铁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或粘土矿物中解吸,或者说它可以阻止被吸附。在氧化和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砷以砷酸根离子形式被氧化物矿物强烈吸附,且砷酸盐的吸附量相对较大。随着pH值增大,砷从氧化物矿物表面解吸,使溶液中砷的浓度增加。pH的升高还可引起磷酸根、钒酸根、铀酰和钼酸根等酸根离子的解吸而在溶液中积累。这些被吸附的阴离子以竞争吸附方式与氧化物上吸附位置相互作用,并以复杂的方式影响相互结合的程度,从另一方面进一步限制砷的吸附量。在还原条件下,砷从沉积物中释放。在氧化环境中,地下水中的砷的化合物(砷酸盐或亚砷酸盐)会被胶体或铁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吸附,导致地下水中的砷含量极低。但变为还原环境时,胶体变得不稳定或铁(锰)的氢氧化物被还原,形成了更为活泼的离子组分,而溶入地下水中,吸附在其上面的砷的化合物也随

着进入地下水中。在松嫩平原应用PHREEQC软件进行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的结果也证明了地下水中砷与铁、锰元素的相关性。含水层沉积物中的天然有机质能被一些原生细菌利用,来还原溶解氧化铁,从而释放出砷。在大同盆地沉积物中发现5种砷还原菌属,砷还原菌主要分布在沉积物中深层,由此可知砷还原菌在沉积物中下层的还原作用是砷由沉积物向地下水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pH、低Eh还原条件使沉积物中的砷进入地下水中,这些封闭、半封闭盆地中心低洼平坦的地形、细颗粒的含水层使地下水径流滞缓,进入地下水中的砷得以不断积聚,从而形成高砷地下水。

(4)地下水中砷的迁移转化不仅受地下水组分和沉积物矿物成分的影响,而且受含水介质中砷形态的控制。不同的含水介质中,砷的赋存形式也有差异,这种差异决定着沉积物中砷的迁移、转化行为通过系列提取法,发现典型高砷区含水介质中砷的赋存形态,包括可溶态、可交换态、Fe-Mn 氧化物吸附态、碳酸盐吸附态、有机质和硫化物吸附态以及基质态等。高砷地下水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其分布在大尺度上的规律性与小尺度上的差异性也说明了这一点。

2.3.2地热型高砷水形成机理

青海贵德盆地高砷地下水形成与地热有关。岩屑统计表明,盆地北部的日月山和拉鸡山地区的太古界至古元古界变质岩、火山岩为砷的原生物源[7新近系贵德群形成于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咸水滨湖—半咸水或淡水滨湖环境,以细颗粒湖相地层为主,富含有机质,成为次生富砷地层。而现代半封闭的地形以及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则是形成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重病区的促进因素。典型地热井钻孔地下水砷含量随深度增加和地下水温度升高而增加,并与孔深和水温呈正相关关系。

2.3.3矿化型高砷水形成机理

克什克腾旗砷中毒地方病区位于大兴安岭南端低中山沟谷中上游地下水径流区,居民饮用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含砾中粗砂等,厚度一般为5~8 m,水位埋深病区白音皋北部山区分布的硫砷铁矿床(FeAsS)风化带经地下水溶滤,形成局部高砷水,随后地下水将砷带入山间谷地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由于沟谷纵坡降较小,地下水流速变缓,水位埋藏较浅,蒸发作用强烈,从而形成高砷地下水。

3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

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平原、盆地区,本项目重点在松嫩平原、大同盆地、河套平原、河西走

廊、塔里木盆地西缘以及贵德盆地和陕西大荔县高氟区开展了工作。考虑到篇幅所限和讨论问题的完整性,本文仅选择其中部分典型地区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海侵富集型高氟水进行论述。

3.1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

氟在地下水中富集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规律,总体上从山前到滨海平原或盆地中心,由补给区、径流区至排泄区,地下水含氟量逐渐增高。垂向上,蒸发浓缩型和溶滤富集型高氟水以浅层地下水为主,且浅层地下水中的氟含量普遍大于中深层;地热温泉型和海侵富集型往往相反,一般是地下水自深而浅氟含量降低。

(1)松嫩平原地下水中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盆地中央低平原及高低平原过渡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高氟潜水,氟离子含量普遍>1 mg/L,从平原中部向四周氟离子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但在西部山前平原局部滞流区,氟离子含量也较高。垂向上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潜水和井深<80 m的第四系承压水中,超标率大于70%,其中在<10 m的潜水中氟含量均值高达4.56 mg/L,超标率为94.1%,最大值为14 mg/L。在>80 m的地下水中,虽然超标率也较高,但均值都较低。大同盆地浅层孔隙水中的氟离子含量普遍较高,最高4.5 mg/L,高值区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和北部,氟含量

1~2 mg/L的高氟水主要分布于盆地洪积扇前普遍大于中深层孔隙地下水。河西走廊张掖甘州区自山前砾质平原至细土平原,地下水中氟离子含量具有逐渐增高的水平分带规律;同时细土平原区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具有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垂直分带规律。高氟水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地势低洼的细土平原区,富氟含水层为0~40 m的浅层地下水,高氟水含氟量一般为2~4 mg/L,最高可达7.6 mg/L。

(2)贵德盆地三河地区平面上地下热水中氟离子含量等值线与温度等值线形态相似(图6),且20m深度水平上氟离子含量由外围的0.5 mg/L,向三河平原区大于5 mg/L变化。表明盆地高氟地下水明显受控于地热异常。分析典型钻孔地下水氟离子含量与深度、温度关系,可以看出,伴随深度的增加地下水温度升高,地下水氟离子含量随之增加。地下水氟离子含量与水温成正相关。

(3)海侵富集型高氟水主要赋存于中深层,如河北平原东部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含氟量超标率达到80%以上,其中第四系含水岩组中更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层(第三含水层,顶底板埋深150~250 m)为主要富氟含水层,氟离子含量为0.47~7.12 mg/L。

3.2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高氟地下水一般呈碱性,pH多为7.5~8.5,地下水水化

学类型复杂,以苏打水为主的碳酸钠、钠镁钠钙水居多。高氟水一般矿化度较高,氟离子浓度总的变化趋势是随TDS 的增大而升高,但到一定浓度后便渐趋于稳定,大同盆地、陕西大荔县氟含量都在大于1500 mg/L逐渐稳定。氟离子浓度也随总碱度的增大而升高。地下水中的氟含量,随着Na+离子浓度增大和Ca2+、Mg2+离子浓度减少而升高,且以HCO-3为优势阴离子,在HCO3占优势的碱性环境中有利于含氟矿物中可交换的氟离子被水中的羟基置换,释放到地下水中。

3.3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

北方高氟水成因主要为蒸发浓缩型、溶滤富集型、地热温泉型和海侵富集型,在某一个地区可能不止一种成因。北方松嫩平原、河西走廊等多数平原盆地高氟水成因以蒸发浓缩为主,高氟水富集机理为上游富含氟离子的地下水,径流到地势平坦或低洼地带,由于地下水径流滞缓、水动力条件差、水位埋藏浅、蒸发作用强烈,氟离子等化学元素在特定表生地球化学环境下在浅层地下水中浓缩富集。溶滤富集型是在富氟岩石或沉积物中氟含量的本底值较高,地下水溶滤作用将氟元素大量携带下来,到地势平坦的地区或洼地后,由于地下水径流变慢,氟元素逐渐富集,造成水中氟离子浓度较高,从而形成高氟地下水。青海贵德盆地高氟地下水平

面分布特征总体上与地下热水的分布范围一致,表明其明显受控于地热异常,富含有机质的细颗粒湖相地层成为次生富氟地层,半封闭环境中高pH(大于8)、高温(一般大于30°)的热水有利于对氟的解吸和富集,加之深部热水本身含氟量就高,从而形成高氟水。在华北平原东部沿海地区高氟水成因是海侵富集型,即在海水入侵时,海陆交替沉积的细粒粘土类矿物因其较大的表面能吸附大量氟离子,海水中大量氟化物伴随沉积物留了下来,在适当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下转入地下水中,成为地下水中主要氟物质来源;同时咸淡水混合过程中海水中大量Na+与淡水中Ca2+发生的阳离子交换作用,使得地下水中Na+/Ca2+值急剧增加,而Na+的增加,导致水中碱性的增强,OH-取代F-的离子代换作用加强,提高了氟离子活性,加速岩石中氟矿物的溶解、迁移和富集程度。高氟水的成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大同盆地,氟含量与地下水主要离子成分配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氟离子浓度先随Na+/(Ca2++Mg2+)的增加而增加,比值为1左右时氟离子含量达到最高,以后则逐渐稳定;氟离子浓度随Cl-/(HCO-3+SO2-4)的增加而增加,但约达25%以后则逐渐降低。分析表第37卷第3期明,在盆地地下水运移演化过程中,地下水对含氟矿物的溶解作用是导致氟含量增高的主导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对高氟水的形成和分布也具有重

要的影响,一定程度的蒸发浓缩作用可促进地下水中氟的富集,但过度蒸发反而可以抑制氟含量的增加。

4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特点及其与大骨节病的关系

4.1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特点

(1)大骨节病重病区多位于高山草甸、河流中上游支沟沟谷、低洼潮湿地带或封闭、半封闭的区域。在重病区和中等病区沼泽均较发育,而且分布面积大,腐殖质及泥炭发育较厚;而在轻病区沼泽不甚发育,且分布面积较小。

(2)大骨节病区地层主要为三叠系砂板岩地层,前志留系—二叠系分布区病情较轻,灰岩地区为轻病、非病区。病区岩石的化学成分含量比非病区含量低,尤其是Se、Zn、Cu、Mn、Mo等元素差异较为明显,元素的贫乏,最终可能导致土壤、地下水和粮食中的同种元素相应偏低。

(3)重病区饮水水源多为径流途径较短的溪沟水、低洼地带浅层渗泉水或土井水,尤其水流滞缓的溪沟水,多流过地表的枯枝落叶层或腐殖质层,水源水质较差。而饮用泉水者病情相对较轻。病区饮水水质绝大多数具有极低矿化度和偏酸性的水质特点,矿化度普遍小于150 mg/L,腐殖酸总量则多高于1 mg/L;非病区饮用水矿化度多为300 mg/L,腐殖酸总量多小于0.5 mg/L。患病率与饮水矿化度低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与腐殖酸含量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4)病区饮用水中钙、镁、硒、氟含量较低,其中Ca 含量均值为25.3 mg/L,和文献报道的西藏大骨节病区饮用水数值接近(25.8 mg/L);Mg含量均值为6.47 mg/L;若尔盖县病区硒小于0.005 mg/L;饮用水源中氟离子含量普遍小于0.2 mg/L。

(5)根据示范井水量、水质试验,适宜人畜饮用的地下水井深以60~70 m较适宜;如果井深小于30 m,则水质矿化度较低,水量也不足;井深太大,水量增加不大,还可能带来Fe等离子含量偏高,甚至超标。

4.2地质环境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大骨节病影响因素复杂,病因学说众多,主流学说有低硒说、有机物中毒说、食物真菌毒素说和B19微小病毒低硒条件下感染学说[8-10],但至今尚无定论。针对大骨节病多种不同的病因学说,通过全国大骨节病与地质环境关系对比研究认为,大骨节病受多因素复合作用影响、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病因与元素缺乏或比例失调有关。

1)大骨节病与自然、地质环境密切相关,是与骨代谢有关的元素缺乏或比例失调有关的地方病,即水土病。

(1)大地构造及其塑造的地貌单元控制着病带的分布大骨节病分布在中国从东北向西南的地带上,病区占据了基岩隆起的构造带,即山区和高原区,而病带内中新生代沉降

平原和盆地多为非病区或轻病区。病区地表及浅层地下水循环途径短、交替迅速,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属各种化学元素的淋漓流失贫散区。与人类和生物生长息息相关的岩石、土壤、饮水、粮食均处于元素缺乏或比例失衡背景。如吉林省伊通河源于哈达岭西坡,自南向北经长春流入第二松花江。自上游低山丘陵区、中游到下游河谷平原区,其潜水水化学特征发生着规律性变化,矿化度由185.6 mg/L→287.5 mg/L→861.5 mg/L,氟离子含量由<0.1 mg/L→0.1~0.2 mg/L→0.2~1.5 mg/L。而其上游为大骨节病区,下游及闭流区为氟中毒病区,中游为非病区[11]。

(2)地层岩性是影响病带病区与轻、非病区分布的基本因素四川阿坝地区大骨节病主要分布在三叠系砂板岩区,而灰岩、白垩系红色砾岩及前志留系变质岩为轻、非病区。从全国来看,大骨节病主要流行在地层岩性为中基性岩或基性喷出岩分布区和变质砂板岩分布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风成黄土区,少量分布在各类基岩组成的山地和风沙覆盖的熔岩台地及毛乌素沙漠区。如陇东黄土高原,环县以东为大骨节病区,环县以西为非大骨节病病区,其同处黄土高原,地质环境差异主要在于环县以西有古近-新近系红层分布,致使岩土与水环境中矿物质含量增多,为高氟水与苦咸水区。

(3)微地貌单元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影响不同病情分

布微地貌条件影响地表产流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制约着一定区域内水土盐运移,从而影响不同微地貌单元饮水和食粮中元素的多寡,进而影响着病张福存等: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559中国地质2010年情轻重。黄土高原病区群众普遍认为大骨节病“塬上轻、塬边重”、“山上重、沟中轻”、沟谷“上游重、下游轻”等说法。如永寿县甘井乡陆家村位于塬边,全村一直饮用窖水,1977年检出率为50.9%,2007年7~16岁儿童检出率仍达5%,而塬下的店头乡樊家河村位于好畤河谷,两村相距不到1 km,居住饮食条件相同,该村一直饮用井水,为“安全岛”。

2)饮水和食粮均为暴露因素,两者具有互补性。食物真菌毒素说认为该病与饮水无关,而与食粮T2毒素中毒有关。大米不传病而谷物如青稞、玉米、小麦等传病,病区只要改吃大米即可除病[12]。但许多学者通过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山西、陕西、山东等大骨节病区研究认为,该病与饮水水源及水质有关。饮食结构相同,饮用不同水源病情显著差异。如敦化市红石乡大兴川屯原为重病区,1982年儿童X线检出率为90.5%,1983年改饮深井水后,病情明显下降,至1990年儿童X线检出率仅为1.7%[13]。通过国内外相关资料综合分析,结合阿坝州及陕北等对比研究,认为大骨节病是与岩、土、水、粮中元素缺乏或比例失调有关。

饮食结构的调整、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水水源的变化均可改变摄入人体的水、粮中与大骨节病有关的元素的多寡,从而改变病情。饮水和食粮均为暴露因素,两者具有互补性。

3)大骨节病影响因素复杂,水、粮极低氟可能为致病因素、硒等元素贫乏或其他物质比例失调为影响因素大骨节病主要分布在山岳高原,为水土中各种元素流失区,饮水中多种常量离子、矿化度、硬度、Se、I、F等微量元素偏低。平原、盆地及河谷区为各种元素汇聚区,为非病区。医学研究表明,大骨节病是与影响软骨去骨和造骨骨代谢失衡有关的骨关节病。因此,尽管大骨节病区多种元素缺乏,但致病因素必定与骨代谢有关的元素缺乏及其相关元素的失衡有关。全国大骨节病带与低硒自然景观带吻合较好,多年来低硒与大骨节病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低硒是影响病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致病因素。初步认为受地质环境与自然环境影响导致饮水、饮食低氟与大骨节病有关。其一,从全国宏观来看,大骨节病区与饮水低氟区基本吻合。黑龙江省、陕北黄土高原、川西高原和西藏皆为饮水低氟带,病区饮水氟含量一般小于0.2 mg/L。其二,大骨节病区与地氟病没有交叉病区;其三,氟元素与成骨有关,具有一定医学意义。一方面氟可以促进骨基质的形成,另一方面,氟与钙结合形成骨盐,在人体摄入氟不足时影响钙质、

矿山环境地质学论文

矿山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 摘要: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做好从勘查、设计、开采到闭坑四个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关键词: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 矿山环境治理 一、概况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产量均排于世界前列。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而采掘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品位较富、埋藏较浅,易采易选、交通方便的矿床已优先开采。矿床开采的趋势趋于深部复杂地层。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1 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矿山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免遭矿山开发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2 因害设防、综合治理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 3 注重效益、分期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应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区别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时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的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 4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矿山环境治理只有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各种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质灾害。但其缺点是投资过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弥补工程措施的缺点,其投资较小,能改善小气候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矿山环境治理中。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具体措施 1 地下采空区和矿山疏干排水导致地面沉陷、形成地裂缝,影响地面的农田和建筑物。采空区是地下固体矿床开采后的空间及其围岩失稳而产生位移、开裂、破碎垮落,上覆岩层整体下沉、弯曲并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在地面上常可见到圆形塌陷坑及平行于地下开采巷道的地裂缝。由于疏干排放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流的自然渗流、径流条件,水浮力消失,水的潜蚀作用使充填物流失,形成空洞,在真空吸蚀力和重力作用下也可造成塌陷。对采空区的治理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控制地表残余沉陷的发生。此类方法可细分为4 种: (1) 全部充填采空区支撑覆岩,以彻底消除地基沉陷隐患。充填法可分: 干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注浆充填、水力充填和风力充填等。其中,以注浆法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 (2) 局部支撑覆岩或地面构筑物,减小采空区空间跨度,防止顶板垮落。常用的方法有注浆柱、井下砌墩柱和大直径钻孔桩柱或直接采用桩基法等; (3) 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充填采动覆岩断裂带和弯曲带岩土体离层、裂缝,使之形成一个刚度大、整体性好的岩板结构,有效抵抗老采空区塌陷向上发展,使地表只产生相对均衡的沉陷,以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

居室环境与人体健康论文

现代居室污染与人体健康 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居民住房环境也得到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行业的管理、标准法规的执行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及建筑装修(饰)行业人员缺乏环境保护理念,使得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然而现代人在室内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间占现代人所有时间很大一部分,所以现代人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受着居室污染的危害。虽然现代的医疗水平,医疗器械,医疗技术的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现代居室污染和室外污染的增加,人体健康还是受着很大的威胁,人体寿命也因此受到严重的威胁。只有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居室环境质量,减少居室环境污染,才能有效的保障人体健康。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住宅、学校、办公室、商场、宾旅馆、各类饭店、咖啡馆、酒吧、公共建筑物(含各种现代办公大楼)以及各种公众聚集场所(影、剧院等)内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引起对人体的不舒适或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伤害(如急性伤害、慢性伤害以及潜在的伤害)。 室内空气污染物超标不超标,仅是人为的一种量的描述,实际情况可能比这种描述更为复杂、且因人而异,由于“生物多样性”的敏感度大相径庭。 现代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1)室外大气污染物通过空气对流、扩散进入室内; (2)室内燃料的燃烧,烹饪; (3)建筑物结构中相关建材、人造板材(含“复合地板”及其下铺放的泡沫塑料)、室内装饰物(如墙纸、地毯、隔热材料等)和现代家具等的有害物释放; (4)与人在室内一切活动有关的人为排放源(如衣着、吸烟、化妆品、杀虫剂、空气清新剂、厨房油烟气等); (5)人体自身的排泄(呼吸、出汗、打喷涕、咳嗽、排泄等); (6)涂料、油漆中挥发物。 目前已知的主要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有如下几种: (1)CO 生活燃料的燃烧(燃煤、城市管道煤气、天然气)产生; (2)颗粒物室内颗粒物主要来源由3部分组成:室外颗粒物随空气流动进入室内,室内

水文地质学结课论文

新疆地下水现状 摘要: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 分析了新疆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 运用水资源系统理论, 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基点, 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管理应遵守的原则, 对地表水、地下水要统一评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要重视前期工作, 加强基础研究,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新疆地下水超采措施 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 水资源是决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西部大开发,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认真研究新疆的水资源问题, 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新疆水资源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1.地下水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 1.1自然地理状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欧亚大陆腹地,是全国最干旱地区之一。地形主要由山区、丘陵、平原和沙漠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总面积为164. 37×104 km2。其中山区70. 13×104km2,平原区51. 22×104 km2,沙漠区43.02×104 km2,灌区面积仅7. 92×104 km2。新疆地貌轮廓的主要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北部的阿尔泰山,南部的昆仑山及中部的天山,将全疆分为两大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广大平原几乎无降水径流发生,盆地中部存在大面积荒漠无流区。新疆平均年降水154. 5mm, 其中北疆平均年降水为255mm, 南疆为106mm,这些降水主要分布在山区,大部分直接蒸发返回大气层,小部分直接形成地表径流, 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山区地下水[1]。据新疆水资源综合规划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成果,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337.61亿m3,地下水资源量332.15亿m3[2]。 1.2地下水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 新疆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来源于天然降水, 山区降水占全疆总降水量的80%

地质环境论文1

矿山环境地质学论文 矿山开发对矿区环境的影响及控制 矿山开发对矿区环境的影响及控制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摘要:矿山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整个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因素,占用和破坏土地、污染水资源、造成生物多样性损害等。从政策和技术层面分别探讨矿区生态修复问题,旨在恢复矿区的生态平衡。 关键词:矿山开采;生态环境;开采控制;生态修复 The influence and control of the mine development of the mining

environment Wei Jinyu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Resource Institute, Hebei Handan 056038) Abstract:Mining cause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e occup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land, poll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cause damage to the biodiversity of the entire ecosystem degradation. From the policy and technical levels, which examine the the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imed at restor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mine. Key words: Mi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中国有95%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矿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一、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占用和破坏土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然占用和破坏土地,包括采矿场破坏土地、废渣堆放破坏土地、地面塌陷破坏土地、矿区修路及建设厂房占用破坏土地等,矿山对土地的破坏存在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 在采矿前,主要是对矿区土地进行勘察和三通一平工作,这个阶段主要造成地貌被破坏,规模相对较小。 在采矿中,露天开采时,要剥离矿层上的覆盖层,挖损大量土地,地表植被将完全被破坏,这个过程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我国大部分露天矿目前均采用外排土场方式开采。露天开采外排土压占的土地约是挖掘土地量的1.5~2.5倍,平均为2倍。露天矿正常生产后,每采1万t煤排土场压占土地0.04hm2~0.33hm2,平均为0.16hm2。目前,露天矿排土场压占土地达16 300hm2,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大量压占。我国94%是井下开采,井下开采对土地造成的破坏主要是地表塌陷,在矿产资源被大量开采出以后,岩体原有的平衡状况将会受到破坏,资料表明,对于井工开采,每采1万t煤炭就有0.01hm2~0.29hm2的土地塌陷;平均为0.2hm2的土地塌陷,截止到目前,受煤炭开采下沉影响(以下沉大于10mm为标准)的土地面积达40万hm2左右。其中,因积水造成减产或绝产的,我国中东部矿区面积为13万hm2,而西北、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南地区受塌陷影响区的面积约为27万hm2。 在采矿闭坑后,矸石堆的稳定性及渗浸对土地也会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据统计,目前已形成堆积的3Gt矸石,占地面积约26 000hm2;预计到2010年排矸量将每年增加0.2Gt,年新增占地约667hm2,显然将进一步加剧国家可耕地资源短缺的局面。例如,平顶山矿区40年来,排放矸石累积存量39Mt,形成31座矸石山,占地98hm2,其中77.5%为可耕地,按当地平均种植水平,每年少产粮食626 000kg,相当于1 500多人的年粮食占有量。 (二)造成水资源污染 矿山开采造成水资源污染包括地表水资源污染和地下水资源污染。地表水资源污染主要是指选矿水和选矿废水排入地表水体所造成的污染。在采矿生产过程中,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疏干排水和废石淋溶水都含有较高的悬浮物及重金属等,排入水体后往往造成地表水体的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并且增加水体的混浊度,影响水体纳污能力。另外,矸石及露天堆煤场遇到雨天时所排放的大量废水也很容易使矿区周围的河流、湖泊变成黑色死水。 相对地表水资源污染,地下水资源污染更具有隐蔽性,且影响深远,难以恢复。矿产资源开采强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断加大提高,使得矿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导致缺水地区供水更

最新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论文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论文 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 一、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电子和氧,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体摄人过量的铁,就会损伤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氟对防龋齿、促进牙的生长有积极作用,氟还参与人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和钙、磷代谢。但是,过量的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和骨质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现代人与古代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变化是由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随着人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环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过了古代环

境。因此,现代人人体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古代人. 现代人体内大多数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许多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它们在人体中有隐藏毒性,当高于某一阈值时,人体便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铜的过量摄人曾导致了轰动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长期食用含铜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达72处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铅也是一个潜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来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剂——四乙基铅。在汽油时代开始以前,古代罗马人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铅了。古罗马人用铅制成贮存糖浆和果酒的容器,贵族妇女痴醉于铅做的化妆品。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铅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产和不孕症是罗马帝国上层阶级出生率低,从而导致古罗马最终衰亡的原因。随着铅的开采和汽油的使用,环境中的铅越来越多。铅中毒引起人体寿命缩短,情绪低沉、疲倦、贫血,甚至影响儿童的智力。二、人体对污染物的富集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质越多,“潘多拉魔盒”效应也越明显。据统计,已有96000种化学品进入了人类环境。这些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100年前,“滴滴涕”的发明者(瑞士人缀勒)由于发明了“滴滴涕”而获得诺贝尔奖,而现在许多国家因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已将“滴滴涕”列为禁用品。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富集放大是惊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县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县的痛痛病及农药的污染,研究表明,工业厂矿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镉污染,从而使当地居民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含镉量超标,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粮食、蔬菜等,导致体内镉负荷逐渐增高,镉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镉的不断累积,可使接触者产生各种病变。急性或长期吸入含镉烟尘可引起肺部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

水文地质勘探论文分层抽水试验论文

水文地质勘探论文分层抽水试验论文 摘要分层抽水试验在水文地质勘探的应用,需要选择合适的装置,并且保证这些装置能发挥良好作用,同时还需要有效实施钻探工艺,针对分层抽水试验进行全面有效的准备工作,并对分层抽水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通过分层抽水试验,能够促进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勘探效果,为城市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分层抽水试验;实践;应用 前言 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增长,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城市资源使用情况也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土地资源方面,因而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地下资源应用的程度不断提升。在对地下空间进行勘探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地下水的各项情况,积极使用先进的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是促进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分层抽水试验,作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实际应用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 1 现阶段水文地质勘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完整的工程勘探体系,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实际勘探的效果。勘探体系之中勘探技术不够先进,并且相应的使用的勘探报告不够全面和规范。当前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很多勘探单位由于一味追求速度,将会影响到勘探质量和效果,从而对于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实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水文地质勘探过程中,需要保证测试、取样和布孔操作进行有效控制,但是很多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工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分层抽水试验在水文地质勘探的应用 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使用到分层抽水实验。城市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对水文地质勘探工作进行充分控制,发挥分层抽水实验的作用和价值。 2.1 分层抽水实验过程所需要的各项装置 在使用分层抽水实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该实验所需要的装置进行全面设置,通常情况下,将需要开展水文地质测量的地下水进行有效分层,在此基础上使用机械开关进行设计,同时还需要积极使用到潜水泵的设计,针对上层或者下层进行有效的勘探,分层抽水实验的装置中需要积极使用双封止水器、花眼钻杆以及压缩止水器。双封止水器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达到保证单独顺利开展分层地下水的地质勘探工作,使用这种独立勘探的方式,需要将钻杆和焊接椎体进行有效联合使用。压缩止水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将分层地下水中的各项水文资料进行全面测量,在使用该项设置的时候,需要保证止水器处在了死管的位置之中,同时还需要使用到一些晾干的海带进行围绕[1]。 2.2 有效实施钻探工艺 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分层抽水实验的作用和优势,首先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实地勘探工作,对钻孔的位置進行良好选择,根据水文地质勘探的主要目的,对钻孔的直径情况和纵深情况进行良好计算,同时钻孔的实际效果还会受到抽水量大小的影响。以某城市中建设项目为例,该工程需要积极开展地质水文勘探工作,为了保证地质水文勘探的效果,需要积极使用到分层抽水试验,该城市项目进行钻孔工作的过程中,针对钻孔的基本参数情况进行设置,主要情况表现为:项目设计的孔深为40米,而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孔深却是40米,针对孔的直径情况进行设置,孔深在0~120米的情况下,钻孔的直径为55厘米,而在孔深处在120~285米的时候,需要将钻孔的直径保持在32.5厘米。因而该

环境工程地质学介绍

环境工程地质学介绍 胡经国 作者说明 该文发表于1985年3月出版的《重庆水利》总第8期。该刊由重庆市水利学会和重庆市水利电力科技情报网编辑、出版。当时该刊不定期出版,内部发行。 该文是作者于1978年10月来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任教以来,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该文在1985年9月召开的重庆市水利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上,被列为交流论文,并被评为表扬论文。 下面是正文 一、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逐步形成 近十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与日俱增。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地质营力。这种地质营力正在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和强度改变着岩石圈表部——地质环境,造成不少区域性或地段性的地质灾害。例如,由于工业发展而引起的农业地区土地退化和污染,由于人类砍伐和耕种而引起的水土流失,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由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引起的水库区淤积、塌岸、浸没等。各种地质灾害反过来又对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以及人类的生活、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强度,现在已不亚于自然地质营力。例如,全世界铁路、公路路基石料的用量,可以与全球近代河流堆积物的数量相比较。目前,人类每年从地壳中提取的矿产约为1000亿吨,平均每人25吨。规模如此巨大的石料、矿产开发活动,必然使地质环境

产生深刻的变化。 同时,自然环境中的诸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岩石圈的变化,必然引起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变化,从而造成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如果不对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不是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不是合理地规划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控制其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那么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其他环境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国民经济规划地区地质环境的评价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工程地质研究,日益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这正是环境工程地质学赖以开始逐步形成的强大动力。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传统工程地质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同时又是工程地质学与环境科学或环境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就是说,它是在工程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的基础上,当然主要是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形成的。 工程地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是本世纪30年代的事。在70年代初,国际上环境保护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开始,比较偏重于大气圈和水圈的问题,但很快就涉及到岩石圈。并且,从1970~1981年,相继出版了几本环境地质学专著。 1980年,在巴黎召开的工程地质协会全体会议,提出了进行环境评价和开发的工程地质研究的任务。1982年,在新德里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列出了“环境评价和开发的工程地质研究”这一专题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出现了一批实例性和方法性的论文。可以认为,这次大会是环境工程地质学开始逐步形成的起点。 我国的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起步较晚。1982年,全国环境工程地质专题学术座谈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会议着重讨论了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科学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我国当前的研究重点,并交流了已有的工作经验。对我国环境工程地质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1984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收到了与环境评价和开发有关的文章达119篇。这表明我国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

《环境与健康》论文

论雾霾与人类健康 姓名:曹赟班级:金数131班学号:1311310010 摘要: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雾霾、PM2.5、健康、措施、启示 正文: 雾霾的概念: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雾霾天气: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众所周知,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多为PM2.5。雾霾中的PM2.5小颗粒,不光是粉尘,还有烟尘,包括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的废气等,这些物质都含有很多环境污染毒素,学术统称为环境污染雌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吸收侵入人体。 2013年11月04日,中国社科院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报告称雾霾天气影响健康,除众所周知的会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等,还会影响生殖能力。这一说法得到众多生殖专家的认同。北大医院男科主任医师辛钟成表示,雾霾影响生育系统是有根据的,相比较而言,男性生育系统比女性更易“受伤”,从新生儿到成年男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雾霾天气除了会影响男女生育能力,还会影响孕妈妈腹中的胎儿健康。美国一项研究曾对每位怀孕妇女周围环境的48小时空气样本进行采集,白天采用便携式空气监测器,夜间则把空气监测器置于床边。这是首次针对孕期空气污染对胎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怀孕妇女,娩出的宝宝出生体重降低9%,头围数减少2%,而生活在空气相对较好的环境中的怀孕妇女娩出的宝宝则没有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和胎儿的低出生体重和小头围有影响,研究显示环境污染已对纽约市的胎儿生长构成威胁。 雾霾容易引起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专家指出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这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由于雾霾使紫外线强度降低,从而使雾中的一些病原体活性增强,导致传染病增加,甚至诱发头痛、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结膜炎、支气管炎、

水文地质学发展历史

水文地质学发展历史 来源:地大热能2015-07-27 “水文地质学”这一术语,虽然早在19世纪初,就在欧洲被正式提出来,但真正成为地质科学中一门比较完整、系统的独立学科,祗是本世纪30-40年代的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地质科学的迅速发展,西方许多(包括前苏联)对地下水的研究,开始在地质科学的基础上(如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和其他一系列基础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以及水文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水文地质学从研究地下水的自然现象、形成过程和基本规律,发展到对地下水的定性、定量评价;它的基本理论,勘察方法和应用方向,也逐步形成。从70年代以来,水文地质学又从地下水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扩大为研究地下水与人类圈内由资源、环境、生态、技术、经济、社会组成的大系统。因此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目标,开始转入到研究整个水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交叉关系的新时期。 我国对地下水的认识和开发利用,虽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但真正运用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地下水的调查研究,仅开端于30年代。如老一辈的地质学家朱庭祜,谢家荣等,曾于这一时期分别到过江西、河南及南京等地区进行地下水的调查研究,并著有论文或报告。但水文地质学,作为地质科学领域内一门独立的应用地质学科,是在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作者曾把我国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即:①萌芽阶段(20前纪前); ②初始阶段(1900-1950年),开始应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地下水;③奠基阶段(1950-1970年),主要有前苏联学术思想影响下,奠定水文地质的理论基础,是区域水文地质学与农业水文地质学的开创时期;④成长时期(1970-2000年),是水资源水文地质学与环境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时期,主要受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影响,如系统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等新理论、新技术的输入,使我国的传统水文地质学,发展到一个以研究水资源与环境问题为重点的现代水文地质学。 二、50年代――区域水文地质学的开创时期 50年代地质部成立以后,各省的水文地质专业队伍和有关的研究机构以及地质院校等也先后建立;这为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时长春地质学院苏联专家克里门托夫教授,结合讲学编者了《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概论》、《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矿床水文地质学》、等教材,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水文地质专业教科书。前苏联新的理论,还通过许多著名学者的著述,不断输入中国。如朗格关于区域水文地质分区理论,卡明斯基关于地下水的渗流理论,普洛特尼柯夫关于地下水储量分类与评价,列别捷夫关于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测,以及奥弗琴尼柯夫关于矿水方面的专著等,对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各国水文地质学的发展都是从区域水文地质的调查研究开始,我国也不例外。从50年代中期起,我国有计划地在全国开展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推动了区域水文地质学的发展。1958年编制出版第一幅比例尺1:300万中国水文地质图和第一本专著《中国区域水文地质概论》,1959年为纪念建国十周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利用本国资料编著《实用水文地质学》。1957年正式出版发行我国第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刊物。这一时期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水文

工程地质学结课论文

工程地质学结课作业 工程地质学是我来到土木工程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相比其他理论课的枯燥无味,工程地质学上关于基础建设的内容使我第一次觉得我会了一点关于“盖楼”的理论知识。记忆犹新的是老师讲土直径大小时关于地铁基础的修建方法。相比后期比较枯燥的知识,我更喜欢前期绪论的部分。在工程地质学中我了解了有关地震液化,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及其预防,更有关于上海地基特点,角撑使用,抗滑桩等有关基坑和隧道的知识,平心而论,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一门课程。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会形成很多壮丽的天然景观。 景观方面地表变现为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石林等自然景观。课堂上主要展现了地下溶洞部分的景观。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充满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甚为壮丽。 喀斯特地貌对于工程地质的影响方面。由于喀斯特地貌地下部分溶洞洞窟比较多,所以尽量做一些深基础。另外,由于溶洞外部有流水侵蚀,在修建需要很久存在时间的建筑时要注意勘察地下暗河。在勘察时,要注意避免出现串珠状溶洞,否则深基础也是没有用的。另外根据资料,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当地基评价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时,需要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在施工现场遇到泥隙、泥槽、溶洞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穿越式,即下挖穿越,采用桩基础;二是跨越式,即加强梁的钢筋或增大梁的宽度。对地基稳定有影响的岩溶泥隙、泥槽、溶洞,应根据其位置、大小、埋深、围岩稳定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因地制宜的采取处理措施。 泥石流、滑坡、崩塌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三种地质现象的区别为,泥石流属于滚落的碎石流,滑坡是一种减性山体移动现象山体在

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重要性论文

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的重要性摘要: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城 市化建设的不断提高。现代工程建设规模也因之变得逐渐扩大,随着的工程勘察的发展, 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中的勘察也必将 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勘察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s ceaseless deepen, our country dweller standard of liv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continued to improve. moder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ale is also due to be gradually expand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problem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econnaissance also will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key words: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hydrogeology engineering survey 中图分类号:p641.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文地质是岩石工程勘察施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水文 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和岩石设计施工起着极大地推动和 指导作用。 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 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同时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

工程地质学论文

道桥专业学习工程地质学的意义 ——浅析工程地质对公路桥梁的作用 摘要:工程地质是道路、桥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其他各项设计工作的基础。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工程地质有许多分支,主要解决的是施工区域地质对施工的影响,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具体应用于道路、桥梁设计领域,主要针对道桥修筑地的地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总结,并给出解决办法,因此在许多土木工程中这门应用科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工程地质;桥梁;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选线;工程地质信息;区域稳定性; 引言: 工程地质学作为道路桥梁的专业课程有着其特殊的作用。它不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地质学的大门,同时也为之后土力学的学习奠定了一些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门课对于公路桥梁设计有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当我查阅相关论文、学术期刊后更是明白将来如果在道桥方面继续深造必须深谙地质学的相关知识。本文将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选线、工程地质信息以及区域稳定性四个角度来阐述其对公路桥梁设计、施工的巨大作用。 (一)工程地质勘察与桥梁设计 桥梁是公路工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线路跨越河流、沟谷或道路时需要架设桥梁,这就决定了桥梁必定是是线路通过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主要工程。 在公路工程地质勘测中,如果对桥址周围的工程地质特征了解不足,在桥梁施工、运营时会遇到不少问题,如:有的将墩、台设在滑坡上,基坑开挖时引起滑坡复活,而使已建成的墩、台错位;有的墩、台建在岩溶洞穴上,致使墩、台倾斜,无法使用。查明建筑物场址周围的工程地质条件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正常使用,这对于桥梁也不例外。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桥位选择、桥梁基坑稳定性和正确选定桥基承载力,是

环境与健康期末论文

环境与健康期末论文 专业:音乐表演 学生姓名:邓盛燕 学号: 20131085

目录 内容提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的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我国面临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 2、这些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 3、怎样做好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促进人民健康·····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了解社会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什么是社会病····················错误!未定义书签。 2、社会病与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3、我对当前社会环境的认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对于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的认识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等。其中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占其中的主要因素。 2、水环境污染问题: 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限制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体中的藻类、细菌等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水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水危机中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 3、垃圾处理问题: 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处理能力不足,处理率偏低。垃圾产生量大而处理率低的矛盾突出。处理场的废水、废气大多任意排放,严重污染空气和地下水。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危害着农田、牧场、交通及人民生活,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和环境退化。 5、水土流失问题:

工程地质学结课论文

通过这学期的《工程地质学》课程的学习,让我收获巨大。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一些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工程地质的主要任务等。了解到地壳及其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基本概念,成分地质年代的发展。还有褶皱,节理和断层是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和褶皱,节理断层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素等。地下水的基本概念,类型,补给,径流与排泄。风化作用,河流的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岩溶作用,斜坡与边坡地质作用等。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工程地质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是客观存在和被实践证明了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也越来越大。而作为一个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因此,通过学习工程地质,更加体会到在采矿设计施工中的应用中,泥石流造成工程地质条件对影响较大。特别是露天煤矿或者位于山区煤矿、矸石山治理,地表破坏容易造成泥石流,人工边坡加大了坡的陡度和高度,破坏了自然边坡的原有应力状态,可能使边坡发生失稳。通过对工程地质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应该时刻报以对工程严谨的态度。下面我那就工程地质学中地质灾害中有关泥石流成因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一、概述 泥石流是一种特殊气候及相关条件产生的地质灾害,是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他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比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的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是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和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时期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

工程地质学论文

我国不良地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科目:工程地质学概论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简述我国不良地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地质灾害也越来越频繁,不良地质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工程建设带来越来越多的灾害,本文在此浅谈一些我国不良地质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关键词』地质不良地质工程地质 我国的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地区的地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山区(地)常见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其他还有岩溶、风砂等。 一、崩塌的概念;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的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崩塌经常发生在山区河流、河谷的陡峻山坡上,有时也发生在高陡的边坡上。它来势迅猛,对道路交通可造成直接危害。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避免大挖大切。在施工中应清除坡面危石或采取坡面加固、调整水流等措施。 二、滑坡的概念; 滑坡的概念;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一定的软弱面或华东带整体下滑的现象。西南地区(云、贵、川、藏)是我国滑坡分布的主要地区,其他地区的山区、丘陵区、包括黄土高原,亦有不同类型的滑坡分布。 1滑坡的发育过程; (1)、蠕动变形阶段;历时长,是滑坡预测和预防的重要阶段。 (2)、滑动破坏阶段;速度大、来势猛、破坏力大。 (3)、渐趋稳定阶段。 2、影响滑坡的因素 (1),边坡形态;坡高,坡角。 (2)、岩土性质;强度,含水量,完整性。 (3);构造面的产状。 (4),水;静水,动水 (5)、振动荷载;地震。

三、泥石流的概念; 由暴雨或冰雪迅速融化形成的一种突然爆发性的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急骤水流,并且携带堆积在缓坡或山谷中的大量堆积物成为泥石洪流冲向山前地带的现象,称泥石流泥。石流是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或山前区,与水文气象、人类活动有关,是突然爆发性的,由泥砂石块组成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防治可考虑水土保持、跨越、排导和滞流拦截等措施。其形成原因主要有;(1).沟槽纵坡较大、便于积水、集物的陡坡的地形地貌。 (2).流域内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 (3).流域中上游有大量的降雨,急剧消融的冰雪或水库的溃决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供给。 四、岩溶的概念; 岩溶是岩溶作用和岩溶现象的统称。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长期化学溶蚀和机械侵蚀作用,形成特殊地貌形态和水文地质现象。对于岩溶地区修路应注意了解岩溶发育程度、形态和分布规律,充分利用某些可以利用的岩溶形态,避让或防治岩溶病害对路基稳定造成的影响。 五、风砂地区的道路应注意对路基的防护和防止砂埋,植物固砂是防治砂害的根本措施。 我国的不良地质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及国民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发展制约,是现阶段工程地质学研究,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 我国工程地质环境形成的制约因素是多样性的。为了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互馈机理,首先必须认识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而现今地质环境又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联合作用下逐渐发展演化而成的,要认识其基本特征和预测其在人类工程活动作用下的发展趋势,就有必要追溯其发展演化过程,把握其发展演化的总趋势。内动力地质作用由于地球内部能而产生,主要在地下深部圈层进行,但也波及地表。它使岩石圈变形、变位、变质,以至物

环境问题与健康的论文

环境问题与健康的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 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是我们人类生 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就等于破坏了我们生存的条件。环境是人类生存 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环境,象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 和谐。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仅损害人类健康,甚而还会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威胁子孙后代。也就是说 严重的环境污染,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危机,导致人类的灾难。 目前,全球存在的10大环境问题主要为:1、土壤遭破坏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3、生物的多样性减少4、森林面积的减少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6、化学污染7、混乱的城市化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9、空气污染10、极地臭氧层空洞。 这些很多问题都在我国有着不同陈谷的体现,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 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 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目前我国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甚至部分地方出现恶化 的迹象。 在华北地区,大气污染尤为严重,而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恰恰是呼吸道和 消化道,也可经皮肤和其他途径进入。气态污染物一般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由于呼 吸道各个部位的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体肺泡面积达90平方米,毒 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极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进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径一般不超过3μm,而直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质,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水溶性较大的气态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极少进入肺泡;而水溶性较小的气态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达肺泡。污染物进入人体后,由血液 输送到人体各组织。 这些毒物长期隐藏在组织内,并能在组织内富集,造成机体的潜在危险。除很少一部 分水溶性强、相对分子质量极小的污染物可以原报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某些酶的 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虽然说人体的肝、肾、胃肠等 器官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各种污染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可以经肾、消 化管和呼吸道排出体外,少量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过皮肤的 新陈代谢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但机体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人体就会 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剂量、作用时间、 反应条件和个体敏感性等。总的来说,不同的污染物对机体危害的临界浓度和临界时间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