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学基础电子教案1

地质学基础电子教案1

地质学基础电子教案1
地质学基础电子教案1

绪论

0.1 本章导学

地质学是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所形成的一门科学,它是地学(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本章知识,要明确地质学的任务、内容及分科;地质学的发展概况;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地质学基础的任务。

0.2 要点讲解

地质学的定义: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学科之一。它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球外部物质。

地质学研究对象:地球固体外壳—岩石圈(Lithosphere),因此,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岩石圈的一门学科。

0.2.1地质学的任务、内容及分科

1.地质学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

1)揭示和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2)提供地质资源和地质资料,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评价全球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与分科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特别是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地质学和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一些综合性学科迅速发展。根据学科的内容和性质,地质学大致可以划分出以下几个分科: 1.基础地质学:

1)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元素分布规律的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 2)研究地壳运动及地表形态变化的学科: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等。

3)研究地壳演变历史的学科: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等。

2.应用地质学:煤田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宇宙地质学等。

3.综合地质学: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如遥感地质学、数字地质学、实验地质学等。

0.2.2地质学的发展概况

(一)地质知识的积累

人类的发展与进步,都与劳动工具的制造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化时代,地质知识的获得都与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有极大的关系。

(二)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1880~1883年,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出版了《地质学原理》,奠定了现代地质学的基础。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地质学的发展(1910~至今),地质学的基础学科向纵深发展,开拓许多新的研究领域,社会和工业的发展形成新的分支学科,地质学各分支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导致了新的边缘学科出现。

主要表现在:

1)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石学、矿物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2)石油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等形成独立各分支学科;

3)地球化学、海洋地质学、地质年代学等边缘学科形成;

4)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与完善等。

0.2.3.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一)地质学的特点:

由于地质学研究内容的特殊性,因而地质学具有以下特点:

1. 地质学是以时间和空间的宏观研究与地质现象的微观研究相结合

地质学研究的时空尺度通常是大跨度的。通常以至少百万年(Ma)为单位。研究还包括显微尺度的地质现象,如晶体结构、显微结构。

2. 地质现象的复杂性

由于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每一种现象都具有独特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因此在研究地质现象时应树立正确的时空观。例如当我们研究晶体的结构时常用微米、纳米作为尺度单位,而一次造山作用则用百万年作用时间单位等。

3. 地质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地质学科的大部分研究对象存在于野外,因此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深入到大自然中去,才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地质学。

(二)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鉴于地质现象的特殊性有别于其它学科,其研究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野外观察

对野外地质现象进行详细、系统地观察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本手段。因工作目的的不同,野外观察的要求与精度也不同,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范。

野外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有四项:1.初步确定地质体的物质组成;2.确定地质体之间的空间关系;3.确定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关系;4.采集各种样品标本。

2. 运用分析、试验、模拟手段

室内分析、实验是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要进行岩矿鉴定、岩石定量分析等;地层古生物样品要进行化石鉴定、同位素年龄测定等。

3. 进行理论研究

(1)“将今论古”的方法(现实类比法)

现实类比法——“将今论古”原则,即对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现象进行研究,找出它

们的形成原因、过程及结果等的内在规律,然后利用这种规律对地质历史时期同类地质现象进行类比,得出其相应形成原因与过程。

“将今论古”原则是研究地质历史事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根本思想为:今天是研究过去的钥匙。

在应用“将今论古”原则时,我们不可盲目、不加分析地套用,而应用历史分析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

这是因为今天地质作用与地质历史时期同类地质作用的形成原因与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不可将今天的地质作用完全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类化,而不加区别。例如,腕足动物现今多生活在水体较深的海洋环境,而地质历史时期则多生活在水较浅的海洋环境等。(2)“以古论今、论未来”的方法

今天的地质作用只是地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而过去的地质现象却记录了全部过程。人们通过对保留下来的某些地质作用结果(地质现象)的观测,比通过对现代不连续或微弱的信息直接监测地球的一般动力演化,更能正确地认识某些地质作用过程,因此,只有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地球系统的历史,才有可能正确的了解现在、预测未来。这是一种和“将今论古”观点相反的方法,称为“以古论今”。

古和今是一种辩证关系,将今可以证古,以古亦可论今、论未来,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理论研究,才是我们应当采取的正确方法。

0.2.4普通地质学的任务

普通地质学是学习地球科学的入门课程,其主要任务为:

1)系统地介绍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及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引起岩石圈变化发展的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产生的地质现象(重点);地球发展简史以及人类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2)通过课堂和野外实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了解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调查方法。

普通地质学具有文理兼修、实践性很强的特性,我们在学习时既要掌握大量的基本理论(概念、定义),又要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习时要善于领会、对比、综合、总结,做到融会贯通,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重要术语

地质学“将今论古”“以古论今”现实类比和历史分析法地质学特点

第一章地球概况

1.1本章导学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要了解它的外部特征、内部状况和固体地球的相关性质。本

章将会讨论地球的演化;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表面形态、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的年龄与地质年代表五个部分,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陆壳、洋壳的基本形态;学习地球的主要物理参数,包括地球的质量、密度、重力、压力、地球的磁性、温度等,其中要掌握重力异常的概念;重点掌握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

1.2要点讲解

1.2.1地球的演化

一.宇宙、银河系、太阳系概述

在宇宙中,凡是我们肉眼看得见的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星体,和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尘埃、气体、类星体、黑洞及各种放射线源等,这些物质都成为天体。而各种天体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不停的运动着,这些运动着的天体构成了宇宙。

银河系有大约1500~2000亿颗恒星和无数星际物质组成,其中包括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太阳系中包括有八大行星,包括类地行星(又称内行星,如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和类木行星(又称外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且还自转,自转周期约为23时56分4秒。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个恒星年,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平面呈23°27′交角,因此,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形成了地球的昼夜与四季的变化。

地球卫星——月亮。

①大爆炸理论要点

时间和空间的零点,肇始于160亿年前。一次开天辟地的大爆炸中,诞生了早期宇宙。

最初的宇宙,有可能是从一个无穷小的“奇点”开始扩展的。从大爆炸中诞生的宇宙,经历了初期的急剧暴涨,早期的迅速扩张和后来的局部收缩阶段。其中一些重要的事件包括——

大爆炸后的10-34秒(10亿亿亿亿分之一秒)内,早期宇宙的体积“从无到有”,急剧暴胀了10100倍;

大爆炸后的1秒钟内,宇宙温度高达100亿K以上。此时还没有原子和分子等物质形式,只有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

3分钟后,宇宙温度降至10亿K以下,核反应开始启动。质子和中子聚变为原子核,形成了最初的四种物质。其中氢占78%,氦接近22%,另有极少量氘和锂;

百万年后,温度降至1000万—100万K之间,宇宙间主要是弥漫分布的轻元素原子核和电子、质子等组成的等离子体;

2.5亿年后,温度降至1000K范围时,辐射减弱,中性原子形成,等离子体复合成为正常气体;

10亿年后,膨胀较慢的区域发生局部收缩,星系开始形成;

50亿年后出现首批恒星;

100亿年后,太阳系诞生;

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②太阳系的起源

关于太阳系的起源,到目前为止已有50多种假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1.星云说

这种假说认为太阳系所有天体是由同一个星云物质组成的,其附近有超新星爆发提供的核能量;

2.灾变说

认为先有一个原始的太阳,后来在另一个天体的的吸引或撞击下分离出大量的物质,形成行星和卫星等天体;

3.俘获说

即现有一个原始的太阳,以后太阳俘获了银河系中的其他物质,形成了行星和卫星等天体;

关于太阳系的起源的假说,基本上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Ⅰ.第一阶段:原始太阳气尘云与邻近的一颗即将成为超新星的星。

Ⅱ.第二阶段:超新星爆发,原始太阳气尘在超新星影响的范围之内,并从超新星的爆发中获得能量和重元素、放射性同位素等。

Ⅲ.第三阶段:在超新星能量的推动下,太阳气尘云开始旋转并逐步形成中心的太阳。当太阳达到一定大的时候,内部开始发生热核反应,年轻的恒星,尤其是质量大的恒星开始向外抛射物质,在太阳系的外围形成环绕太阳的环。

Ⅳ.第四阶段:太阳系的中间部分形成太阳,环绕太阳的环逐渐凝聚成星子,并以星子为中心逐渐形成行星,行星的卫星也有类似的过程。

二.地球的演化

分为3个阶段:

1. 地球圈层形成时期,时限大致距今46 — 42亿年。

2. 太古宙、元古宙时期,时限距今42 —5.43亿年,该时期的地质体在地球上部分地区还有保留,但多已经历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情况复杂。

3. 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亿—至今。

1.2.2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表面形态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957年,随着人造卫星上天,人类第一次从太空中看到了完整的地球图像。根据人造卫星运行轨道状况和分析测算的结果,发现地球并不是标准的旋转椭球体,而是呈梨形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形状是指全球静止海面——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根据人造卫星的轨道测量,可以准确推算地球的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卫星轨道测量的

准确度已经达到1厘米。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建议采用的地球形状的主要参数如下:

地球平均半径(R) 6371.012km土15m

赤道半径(a) 6378.140km土5m

两极半径(c) 6356.755km土5m

扁率((a-c)/a)1/298.257

二.地球的表面形态

按地貌特征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地理单元。

海洋占70.8%,陆地占29.2%。只有统一大洋,没有统一的大陆。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最高处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13m,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为-11034m。

(一)陆地地形

按起伏高度和形态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单元:

1.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山地,进一步划分为:

1)低山,海拔500—1000米。

2)中山,海拔1000—3500米。

3)高山,海拔大于3500米。

呈线状延展山地,称其为山脉。具有成因联系的若干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山脉,称其为山系,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2.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差200米内的伏不平的地区。

3. 平原地势相对平坦、面积较大,相对高差仅几十米地区。

4. 高原海拔600米以上,地势平坦广阔的地区。

5.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的地区。

6. 裂谷系延伸达数千千米,宽仅30~50千米的线性低洼谷地,两壁或一壁为断崖。(二)海底地形

地球表面被海水覆盖的广大地区也是起伏不平的,根据海水覆盖的深浅、地形起伏特征及与大陆的关系分为以下几种。

图1-1 大路边缘和大洋盆地地貌示意图

根据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可把海底分为大陆边缘、洋中脊和大洋盆地三个单元。

1. 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通常可分为以下次一级单元:

1)大陆架——围绕大陆的浅水台地,平均坡度不超过1°,平均宽度约75公里,深约200m 以内。

2)大陆坡——大陆架外侧坡度明显变陡的地带,水深范围约为200~2500m,平均坡度约为4°~7°。宽度不一,常发育“V”字形海底峡谷和陆坡阶地。

3)大陆基——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平缓地带,多分布于水深2000-5000米的海底。大陆基主要由大陆坡上发育的浊流物质及滑塌物质堆积而成。

4)海沟与岛弧

岛弧——延伸远,呈带状分布的弧形列岛,岛弧向洋凸出,内侧为大陆。

海沟——岛弧外侧常发育深度大于600m的狭长形凹地,宽约几-几十千米。

岛弧与海沟组成了弧—海沟体系,常发育于陆、洋交界地带。

2. 大洋盆地——海底的主体,它是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一般水深4000—5000米。

海山——洋盆中高度>1000米,呈孤立的锥状高地。多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无震海岭——多分布于洋中脊两侧,呈脊状隆起的高地,以无地震或少地震为其特征。3. 大洋中脊

横穿大洋的全球性洋底山系称之为大洋中脊。它是洋壳生成的地带,其地震与火山活动

十分强烈,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在大洋中脊的中央部位存在——巨大裂谷称之为中央裂谷。

图1-2 洋中脊中央裂谷

1.2.3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密度、重力和压力

1.地球的密度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出地球的质量,同时根据已知的地球体积,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5.516g/cm3)。野外常见岩石密度通常为2.5-3g/cm3,地球内部的物质密度应远远大于平均密度。

通过地球物理和实验岩石学方法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密度存在数个不连续界面,从图1-4a可看出密度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但其增加的幅度不均匀;

0-670公里存在三个小台阶;

670公里处密度由3.99g/cm3突变到4.39g/cm3

2891公里处密度由5.57g/cm3突变到9.90g/cm3

5150公里处密度由12.17g/cm3突变到12.76g/cm3

地心处的密度为13.09g/cm3。

图1-3 地球的密度、重力和压力随深度的变化

2.地球的重力

1)重力定义:地球重力是指地心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合力。

地球表面重力值的变化:固体地球表面的重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加大。

地球内部重力值的变化:从地面向下,重力值逐渐增加,至2891公里处达最大值,2891-地心,重力值急剧减小,地心处为零。

重力异常:

理论值:以大地水准面为标准,计算的地球表面各处重力值。

实测值:实际测量的重力值。

实测值经高度和密度校正后与理论值不符的现象称重力异常。矫正后实测值大于理论值时称正异常,反之称负异常。正异常区表示地下存在高密度物质,负异常区则为低密度物质。3.地球的内部压力

地球内部的压力是指地球内部的静压力,它取决于深度、上覆物质的平均密度和平均重力,它们之间成正相关。地内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图1.3c)。

二.地球的磁性

地球是一个磁化的球体,具有一定的磁性,地球磁力线分布的范围称为地球的磁场。由于地磁极常发生缓慢的位移并与地理极不在同一位置,因而我们用下列要素来表示地磁场的特征:

1)磁力线与方位;2)磁倾角;3)磁偏角;4)磁场强度。

其它:磁场各要素的变化规律;地磁异常现象与磁法勘探;

三.地球的温度(地热)

Ⅰ.地表温度的分布

火山喷出的灼熔岩流以及温泉的喷出,说明地球内部具有巨大的热源。从地表至地下深处,温度的变化分为三种类型:

1. 变温层:接近地表,深度平均约为15米,其热量主要来至于太阳的辐射能。该层的

温度随昼夜、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 常温层:变温层下温度常年不变的地带,热量来自于地球内部地热。该层的温度与当

地的年平均气温相等,通常中纬度地区较深,两极和赤道地区较浅。

3. 增温层:常温层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热量来自地球内部。为了反映该层温

度变化特征,常用地温梯度(℃/100m)来表示。不同地质构造的地区,地温梯度不同。Ⅱ.地热流

地球内部的热可以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物质运动(地下热泉、火山活动、岩浆活动及地幔对流)等几种方式传导到地球表面。

地热流主要分为两类:

1.大陆热流

大陆热流一部分来自地壳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另一部分来自深部地幔。

2.洋底热流

洋底热流密度也和大陆一样,与地质特征关系密切。大地热流值明显超过平均值的地区,为地热异常区,如温泉、火山。固定地热异常是地热开发的基础。

四.地球的弹性与塑性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表明地球具有弹性,日月引力作用造成地球发生固体潮(7-15厘米)也表明地球具有弹性。地球的自转,因离心力作用造成地球成为一椭球体,表明地球具有塑性。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是指在介质内传递的波(研究重点),面波是指在介质表面传递的波。

体波分为横波(S波)与纵波(P波):

横波: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运动方向垂直。

纵波: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运动方向平行。

体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物态有关,在同一介质中纵波的波速是横波的1.73倍,横波不能通过液态介质。

根据体波的特点,我们通过人工地震方式,可以间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物态等特征。

1.2.4 地球的圈层构造

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圈层构造。因地球的组成物质成分的不同,以固体地球的表面为界将地球分为两大圈层: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大气圈

大气圈组成为主要为氮气和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扩散层。

2.水圈:地表3/4的面积为水体覆盖,海洋、湖泊、河流、沼泽、大气水、地下水等构成了一个连续圈层(水圈)。水圈总质量的97%集中在海洋,其次为冰川、地下水、湖泊、河流等。

地表水经太阳的辐射而汽化,水蒸气进入大气圈,随大气环流带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

地面,形成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在重力作用下,它们返回海洋,从而形成水的循环。3.生物圈:生物及有生命活动的地球表层所构成的连续圈层,其范围为地下3公里至地上10公里。

二、内部圈层构造

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目前人们不能直接进入地球内部观察地球,只能利用间接方式分析推论。对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认识主要根据以下方面:

1. 宇宙地质的依据:主要依据天体的物质成分—陨石。铁陨石,相当于地球内部物质成分,石陨石,相当于地球内上部物质成分,铁石陨石,上述两种的过渡类型。

2.地质学依据:利用高温高压实验推论岩浆岩的形成环境。

3. 地球物理依据:主要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特性(主要依据)。

图1-4 地球内部圈层与地震波传播特征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通过地震观测,地球内部存在两个极重要的地震波速不连续面,分别称之为莫霍面与古登堡面,具此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

1.地壳

1909年,前克罗地亚科学家莫霍诺维奇发现地下几十公里处存在一地震波不连续面(M)。被称为莫霍诺维奇面,简称莫霍面。莫霍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

根据深地震探测法发现大陆区地壳存在一个次一级地震波不连续面,称之为康德拉面,大洋区该面基本不存在,因而可将大陆区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

1)上地壳:厚度变化较大,平均厚约15公里,密度为2.7克/ cm3,成分以硅、铝为主,相当于花岗岩,因而称之为硅铝质壳或花岗岩质壳。

2)下地壳:厚度稳定,约为5—8公里,密度为2.9克/ cm3,成分以硅、铁、镁、铝为主,相当于玄武岩,因而称之为硅镁质壳或玄武岩质壳。

大陆区的地壳称为陆壳,陆壳具有双层结构,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大洋区的地壳

称为洋壳,洋壳仅由硅镁层组成,基本无硅铝层。

2.地幔

1912年,美国学者古登堡发现地下2891公里处存在另一地震波不连续面(G)。地幔即位于(M)与(G)面之间的圈层。

地幔是地球的主体,根据S、P波在地幔中传播特性可将地幔进一步划分为上地幔、中间层(过度层)和下地幔。

上地幔包括盖层、低速层(软流圈)、均匀层。其中低速层S波仅为4-4.2公里/秒,P 波波速明显降低为7.8公里/秒,故低速层内的物质应为塑性,因而又称之为软流圈。因软流圈上的盖层连同地壳均为固体,我们将它们和称为岩石圈。

3.地核

1)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称地核,半径为3480km的球体,平均密度为10.83g/cm3;2)一般认为物质成分主要为铁;

3)划分为外核、过渡层、内核。

4.岩石圈

1)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因而称岩石圈;2)平均厚80km,大陆区厚60-150km,大洋区厚30-90km;

3)平均密度为3.25g/cm3;体积分数为3.72%,质量分数为2.19%。

1.2.5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

一.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

1.了解地球年龄的意义

2.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二.地球的年龄:地球年龄的判别主要依据对地球最古老岩石的同位素测定,以及对陨石,月球岩石等的测定得出地球的年龄应为46亿年。

三.地质年代表

1. 地质年代—地球从形成至今所划分的一系列时间单位。

2. 地质年代表—依据沉积发展、生物演化、构造运动及相应的同位素测年,按地球的演化历史与顺序所作的全球性综合时间表。

地质年代表综合反映了全球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演化顺序及阶段,是国际公认的,在地质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地质年代单位

按大小依次为:宙、代、纪、世、期等。

1.3重要术语

大地水准面重力异常(正、负异常) 地磁异常地温梯度软流层岩石圈莫霍面古登堡面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第二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2.1本章导学

地质学的最直接的研究对象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顾名思义,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而矿物又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所以要了解和认识地壳的物质组成首先必须从元素和矿物入手。

本章主要讲解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矿物和岩石,要求了解地壳的化学元素、矿物种类,重点掌握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和主要矿物种类;掌握鉴别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如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硬度、相对密度;了解岩石的概念及三大岩类的分类;

2.2要点讲解

2.2.1 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

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称为克拉克值。

地壳中各种元素化学元素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 O、Si、Al、Fe、Ca、Na、K、Mg、Ti、H10种元素占了地壳总量的99%,而其他元素的总和还不到总量的1%。

上地壳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钙、钠、钾也较多,而下地壳硅镁层虽仍以氧、硅为主,但镁、铁含量则相对较高。

2.2.2 组成地壳的矿物

一.矿物概述

1.矿物的定义: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所谓天然产出的,是指在地壳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任何一种矿物,只稳定于一定的地质条件,当地质环境发生改变,矿物也将随着发生改变,从一种矿物变为另一种矿物,即原有矿物消失,新矿物形成。

矿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这是因为其内部的质点(原子、离子等)呈有规律排列的结果。

2.矿物的分类:

1)按矿物的形态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

2)按矿物在构成岩石及形成矿床的作用分为:造岩矿物和造矿矿物。

3)按矿物的化学成分分为:自然元素、化合物。

4)按固体矿物是否结晶分为:晶体矿物和非晶体矿物。

二.矿物的形态

矿物的形态在空间的发育特征可归纳为:

一向延伸型呈柱状或针状的晶形,如石英、辉锑矿、角闪石等;

二向延展型呈片状或板状的晶形,如石膏和云母等;

三向等长型呈粒状,如呈立方形的石盐等;

A B C

图2-1 矿物晶体延伸习性分类

三.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光学性质、力学性质以及磁性、压电性等等,这些性质是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

1.矿物的光学性质

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等。它是矿物对可见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等的程度不同所致,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1)颜色:矿物颜色指矿物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吸收的结果,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2)条痕: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指矿物在白色瓷板上擦划后留下的痕迹的颜色。因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稳定,故利用矿物的条痕鉴别矿物比利用矿物的颜色要更可靠。(3)透明度:矿物的透明度是指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以0.03mm厚度为标准,通常在矿物碎片边缘观察)。分为以下三级: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4)光泽: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称为光泽,根据其反射光的强弱可将光泽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

2.矿物的力学性质

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矿物的解理、断口和硬度,它是矿物受外力作用后的反映,与矿物的晶体结构有关。

(1)解理和断口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着一定方向裂开的能力,称为解理。

主要级别: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

A 极完全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极易裂成薄片。解理面光滑、平整。很难发生断口。如云母、石墨、辉钼矿等;

B 完全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沿解理方向裂成平面(但不成薄片)。解理面平

滑。如方解石、方铅矿、萤石等;

C 中等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明显的解理,但解理面不太连续和光滑,有断口。如白钨矿、辉石等;

D 不完全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不易裂出解理面,解理面小而不平整,易出现断口。如磷灰石;

E 极不完全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极难出现解理,多形成断口,一般称为无解理。如石英、黄铁矿;

断口: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不沿着一定结晶方向破裂而形成的断面,称为断口。断口特征:1)断口在晶体或非晶体矿物上均可发生;

2)断口可用来作为鉴定矿物的一种辅助特征。

主要类型有:贝壳状断口、锯齿状断口、参差不齐断口、土状断口。

A 贝壳状断口呈圆形的光滑曲面,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同心条纹,形似贝壳状。如石英和玻璃质体;

B 锯齿状断口呈尖锐的锯齿状。延展性很强的矿物具有此种断口,如自然铜;

C 参差状断口参差不齐、粗糙不平。大多数矿物具有此种断口。如磷灰石;

D 土状断口土状矿物显此断口,如高岭土;

(2) 硬度: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的程度,硬度分为十级,分别用十种不同矿物的硬度表示(摩氏硬度计)。按硬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滑石;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10.金刚石;

3.矿物的相对密度

指矿物的重量和4°C时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习惯称为比重。

分为三种:

1)轻矿物,相对密度2.5以下,如石盐、石膏;

2)中等密度矿物,相对密度2.5-4,如正长石、角闪石;

3)重矿物,相对密度4以上,如黄铁矿、方铅矿。

4.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

矿物除力学、光学和密度性质外,还有其他物理特性。如某些矿物具有磁性(如磁铁矿)、导电性、压电性(部分石英)、发光性、延展性、柔性、脆性、弹性、挠性。在正常情况下,有时可用味觉、嗅觉、触觉等方法大致鉴定矿物。

四.常见矿物

自然界目前已知的矿物有3000余种,常见的矿物仅200余种。按矿物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五大类:自然元素、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学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含氧盐及卤化物。具体分类见表2-1

表2-1 常见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

2.2.3 组成地壳的岩石

一.岩石的基本概念

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由一种或是多种矿物及其他组分(天然玻璃、有机质等)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

二.岩石的分类

岩石是由一定的地质作用形成的,按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可将岩石分为三大类:

1. 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下深处的岩浆,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闪长岩、安山岩、玄武岩等。

2. 沉积岩:已形成的岩石,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沉积物,再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岩石有:砾岩、砂岩、泥岩、石灰岩等。

3. 变质岩: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在固体状态下其成分及结构、构造上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常见的岩石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等。

由于形成原因与条件的不同,上述三种岩石的矿物组合特征、结构、构造等特征也不相同。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由可以相互转化。

三.岩石的结构、构造

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所表现出的,以及矿物与矿物之间相互关系所反映出的各种特征。

岩石的构造则是指矿物集合体之间以及矿物集合体与其他组分之间的排列、填充所反映出的岩石外貌特征。

不同成因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常具有由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如:等

粒结构、斑状结构、非晶质结构,常具有块状、气孔状等构造。沉积岩常具有碎屑结构、生物特征结构以及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层理构造等。变质岩因受温度、压力及组分的交代而表现出变质的结晶结构及具定向排列的片状、片麻状构造等。

2.3重要术语

克拉克值矿物解理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岩石的结构、构造

第三章地质作用

3.1本章导学

地球表面具有的高山、平原、海洋,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的频繁发生都是各种地质作用的结果,从地球产生到现在,地质作用使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本章将从地质作用的概念、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四部分来分别介绍,通过本章学习,必须掌握地质作用的概念、理解各种地质作用概念,掌握地质作用的分类,理解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的区别。

3.2要点讲解

3.2.1 地质作用的概念

地质学把自然营力引起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等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把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营力称为地质营力。

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称为地质现象,是地质作用的客观物质记录。如流水地质作用产生的峡谷、冲积平原、阶地;构造运动产生的岩石变形、变位等地质现象。

3.2.2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地球以外的能量称为外能;二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称为内能。

一.内能

内能是来源于地球本身的能量,主要有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重力作用形成的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等产生的热能,此外尚有结晶能和化学能等。

1.旋转能

地球自转对地球表层物质产生离心力和离极力。离极力的大小随纬度而变化,两极为零,赤道最大,致使高纬度物质向赤道附近运移。

2.重力能

重力能是一种势能,是地球物质产生的万有引力和自转离心力的合力,其构成了地球的重力场。地球表面所有物体和地内物质都处于重力场的作用之下,因此重力能不仅在内力地质作用中起作用,在外力地质作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热能(放射能)

热能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是地球热能的主要来源,也是导致地球发生变化的重要能源。

4.结晶能与化学能

岩石圈内部物质结晶相变可以产生结晶能与化学能,另外,地幔与地壳、上地幔与下地幔之间化学成分的转变和结晶相变也可产生结晶能与化学能。

二.外能

外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能量,主要包括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生物能等。

1.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罪主要的能源,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赖以生存、发育以及相互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能源,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地质外营力,如风、流水、冰川、波浪等。

2.日月引力能(潮汐能)

地球在日、月引力作用下使海水产生引潮力,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太阳、月亮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各地引潮力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因而产生潮汐现象。

3.生物能

生物能是由生命活动所产生的能量,无论是植物生长、动物的活动以及人类大规模的改造自然活动,都会产生改变地球物质和面貌的作用。但归根结底,任何生物能都源于太阳辐射能。

3.2.3 外力地质作用

作用在岩石圈表层、由地球外能及部分内能(地表物质的重力能、结晶能、化学能等)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地壳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分散和富集。按其作用方式分为:

1.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变化的作用。2.剥蚀作用:是风、流水、冰川、湖海中的水灾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矿物产生破坏,并把破坏的产物剥离原地的作用。

3.搬运作用:风化、剥蚀作用的产物被迁移到他处的过程。

4.沉积作用:当搬运动力的动能减小、搬运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在生物的作用下,被搬运的物质在新的环境下堆积下来。

5.重力地质作用:地壳表层斜坡上的各种风化产物、基岩及松散沉积物等由于本身的重力

作用,在各种外因促成的条件下产生的运动过程。

6.成岩作用:使各种松散堆积物变成坚硬沉积岩的作用。

3.2.4 内力地质作用

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等引起整个岩石圈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分为: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1.构造运动:是指由于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2.地震作用:地震是大地的快速震动。地震的孕育、发生和产生余震的全部过程称为地震作用。

3.岩浆作用:地下深处高温、黏稠的岩浆沿岩石圈软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成岩的作用。

4.变质作用: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和构造变化并形成新的岩石的作用。地质作用分类

●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

1.构造运动(水平和升降)

2.岩浆作用(喷出和侵入)

3.变质作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区域变质、混合岩化)

4.地震作用(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外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物理、化学、生物)

2.剥蚀作用(风的吹蚀、地面流水侵蚀、地下水潜蚀、湖水海水冲

蚀、冰川刨蚀)

3.搬运作用(风、地面流水、地下水、湖水海水、冰川)

4.沉积作用(风的机械沉积、地面流水的机械-化学沉积、地下水

的机械-化学沉积、湖海水的机械-化学-生物沉积、冰川的机械

沉积)

5.重力地质作用(崩塌、潜移、滑动、流动)

6.成岩作用(胶结、压实、结晶)

3.3重要术语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能量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的区别

第四章风化作用

4.1本章导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暴露在空气中的铁钉会生锈,各种石刻和建筑物遭受风吹、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逐渐毁坏,处在地表的岩石同样会遭受这种毁坏,这都是风化作用造成的。

本章主要从风化作用的类型、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和风化作用的产物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和阐述,要求重点掌握风化作用的概念和分类,理解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掌握风化作用的产物类型。

4.2要点讲解

4.2.1 风化作用的类型

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下,由于温度、大气、水、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使岩石在原地遭受复杂的分解和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其他外力地质作用的先导,在外力地质作用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按照风化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可以将风化作用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一.物理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又称机械风化,指由于气温频繁升降的反复变化,使岩石在原地发生碎裂,形成岩石、矿物碎屑,并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一种机械破坏作用。

主要包括:剥离作用(温差风化)、冰劈作用、层裂或卸载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

1)剥离作用(温差风化):剥离作用是指由于昼夜、季节温差变化,岩石反复遭受加热膨胀和失热收缩,使岩石崩解并层层剥离的作用。

集合与元素高教版中职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电子教案

【课题】1.1集合与元素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掌握集合的构成原则,能准确判断一些对象能否构成集合; 3、了解集合的分类和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元素与集合之间“属于”、“不属于”关系的区分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2、引导学生自然地认识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计其数的物品,通过对这些物品的分类,能够加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超市中货物的分类摆放能让顾客准确有效地找到想要的东西。 对分类后的事物,我们该用怎样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题——1.1集合与元素 ?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问题:某商店进了一批货,包括:面包、饼干、笔、橡皮、果冻、薯片、尺子、本子。那么如何将这些商品放在指定的篮筐里? 解决:显然,面包、饼干、果冻、薯片放在食品篮筐;笔、橡皮、本子、尺子放在文具篮筐。 归纳:面包、饼干、果冻、薯片组成了食品集合,也是食品集合的元素;而笔、橡皮、本子、尺子组成了文具集合,它们是文具集合的元素。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概念:一般的,由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一般采用大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 集合中的每个确定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小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集合的元素。 拓展: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下列特点: 1、互异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 2、无序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无顺序; 3、确定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 例如:某班个子高的同学,不能组成集合,到底多少身高才算高个子,没有确定的标准; 某班个子高于180cm 的同学,可以组成集合。 关系:元素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读作“a 属于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读作“a 不属于A ”)。 例题讲解:书上P3,例 集合类型: 由有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由无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由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数集。方程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集都是数集。 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N ;(最小的自然数0)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 或+ Ζ; 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 (书上常用数集的表示要记住,做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书P4,练习和习题 ? 课后作业 一点通P4,课堂检测单和课后巩固单

足球绕杆 教案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先练后教,让学生在练习中去发现掌握了跨步接球、迈步传球技术,才能较好的完成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学生能积极主动尝试教师安排的练习方法,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从而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1.足球绕杆练习 2.15米往返跑练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明确三步过杆技术的重要作用,使80%的学生能初步完成三步过杆技术。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分解教学,表象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自我纠正,不断提高技术动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及同伴之间团结协作配合能力。 四教材分析 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而运球技术则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运球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也反映一个队的进攻战术水平,因此必须重视运球技术的学习。 五、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7年级学生,学生的足球基本技术差异较大,但学生组学习好奇心和集体荣誉感强,生长发育个别差异大,心理上日趋成熟,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求知欲望非常强。通过本次课的教学练习,使学生初步完成足球三步过杆技术动作。让学生明确运球的作用,积极地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去。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感受,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

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1教案

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1教案

Unit 1 nice to meet you! Period 1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A) 词汇:first, last, telephone, number, age, address, e-mail,engineer,street, company, manager, secretary, patient, vocational, nurse, name card, vocational school. B)句型: Hello!/Hi!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I’m…..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Where are you from?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A) 认知新词汇:first, last, telephone, number, age, address, e-mail,engineer,street, company, manager, secretary, patient, vocational, nurse, name card, vocational school. B) 认知last name 和first name 在中西方的差异。

2.难点: 语言功能:Enable students greet peple in English. 情感目标: A)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B) 通过小组活动、组间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C) 学习英语文明礼貌的询问和回答方式。 学习策略: A)认知策略: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觉采取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手段。 B)交际策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能把语言材料用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去。 C)资源策略:学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学习用品,字典,录音机和网络等获取更多的信息。 D)调控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 Period 1 Step 1 Warming up 1. Introduction: 1min

足球运球绕杆教学设计

开发区中学初二(6)班(水平四) 足球运球绕杆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特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足球运球绕杆的基本方法。再进一步考虑中考体育测试的体育艺术2+1要求,力求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的应用能力,鼓舞学生努力完成动作。 二、教学总体目标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的能力; 2、促进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和提高有氧耐力水平; 4、提高学生足球运球技术。 三、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初二年级的学生,该年级学生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能力,但该年龄段的学生同时处于身心发展的叛逆期,在家娇生惯养意志品质比较差。传统的足球训练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对此学生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另外足球运动作为开发区中学体育中考测试体育艺术2+1里面的项目,培养这一年级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是为初中中考体育训练打下重要基础。因此对于这一年级的足球运球绕杆训练学习,应该配合游戏和师生互动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让学生在心理愉悦的状态下完成课的任务和达到的运动量。 四、教材分析 足球绕杆是发展学生足球球性以及运球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足球绕杆的练习不仅可以足球基础技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通过足球运动来提高有氧耐力水平更具趣味性。耐久跑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教材,还是中考体育的必考项目,通过学习足球运球绕杆,除了能够为初三中考体育体育艺术2+1打基础还能为耐久跑体育测试打下坚实基础。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脚控球过杆的力量和方向 难点:运球绕杆的速度节奏 六、教学设想和过程 1、在教学上,要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题,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课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团队配合,共同思考共同学习,摒弃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通过多样的游戏或练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素质等来调整教学方案,要通过分解练习法,把学习动作化难为易,运用分层教学,重视个性发展,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2、学生要认真听老师讲解、看老师的动作示范,从无球练习到运球绕杆练习。使学生能充分体会绕杆的正确动作,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动作要及时给予纠正。运球时脚触球的位置以及球触脚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正确动作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动作,从而提高、改进运球技术。学生主要通过尝试、观察学习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小组互助提醒法。 曹卓业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教案1

Unit one Welcome to our school (reading)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单词 welcome glad hard visit thank want read study after love 2、重要短语的识记与运用 Welcome to be glad to do a lot of next to thank...for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句型 教学难点: 文中精彩句子的熟练运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听写、小组互查) ①本单元重要单词。 welcome meet glad class let hard visit thank want later desk read study after see love time chair . ②重要短语的识记与运用 Welcome to be glad to do look at a lot of 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互相讨论,找出文章中重要短语、句型 1、重要短语 ①a lot of (lots of) ②next to ③welcome to ④be glad to do ⑤look at ⑥a lot of 2、重要句型 ①welcome to xinhua vocational school. ②I’m glad to meet you here. ③There are four reading rooms in the library. ④How large it is ! ⑤Thank you for your visit! ⑥Can you see a red building next to the library? 批注:

英语基础模块1 unit10 教案(导入+听说)

教学设计 Unit 10 How can I improve my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一、背景信息 课题:Unit 10 How can I improve my English(Listening and Speaking) 类型:听说课 教具:PPT、黑板、信封、学材等 教师: 时间:2015年10月27日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时系教材《英语1》(基础模块高教版)第十单元How can I improve my English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具体内容为:有关谈论英语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及学习建议的词汇、句型,以及相关的对话。 这本单元的话题是如何提高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学生们会比较感兴趣,能积极参与探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促进英语提升的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听懂并掌握有关谈论英语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及建议的词汇、句型。 (2)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谈论英语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及建议的词汇、句型。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与英语学习有关的词汇:forget; understand; difficult; shy; pronunciation; remember; memorize; be poor at; not good at; ask sb. to; etc. (2)掌握表达英语学习困难和提出建议的句型: 2. (1 (2 3. 并积极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成英语学习上的提升;能够淡然面对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并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享受英语学习。 四、教学步骤 Step One Lead-in 1. Greeting Greet students and get them ready for learning.

基础模块1电子教案(上)

UNIT 1 Nice to meet you ! 课程名称:英语 使用教材及出版社: 《英语基础模块1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课型:技能课 课时:共9课时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能够使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介绍个人及他人信息。 语言技能目标: 听——学生能够听懂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 说——学生能够在不同场景下用简单的问候语问候他人。 读——学生能够读懂名片上的信息。 写——学生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做出自己的名片。 学习策略: 学生学习将事物归类排序的能力。 文化意识: 学生掌握中文人名与英文国家人名的不同排序规则。 情感态度: 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并初步确定自己的求职意向。 单元任务: 学生能运用所学语言拟定自己未来的名片。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使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介绍个人及他人信息。 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中职英语学习的第二年,英语基础和技能仍然较薄弱,通过 第一年自编教材的学习,口语技能和英语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训练和提 高。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PPT、Audio file for listening 教学过程: Period 1-2:Words & Expressions Step 1 Lead-in T greets Ss: Nice to see you again! Last term, we go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 I hope we can spent a happy term from now on. T help Ss read all the new words correctly. Step 2 New content T helps Ss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usage of some important words. 1. first a. 第一的,最先的(置于名词之前时,通常与the或one’s连用) eg.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一年的第一个月 the first three pages of the book 这本书的前三页 It was my first visit to Europe. 那是我第一次去欧洲。 Linda is the first in her class. 琳达是班上第一名。 b. 一流的,最重要的 eg. be of (the) first important 是最重要的 first and last 总括起来,总之 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 一见钟情。 2. number a. 数字 a high / low number 大的/小的数目 an even / odd number 偶数/ 奇数 lucky number 幸运数字 b. 数量 the number of + n. ……的数量 e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our school has increased. 我们学校的学生数量已经增加。 a number of + n. 许多的,若干的 eg. I have a number of letters to read. 我有许多信要看。 I have seen the movie a number of times. 那部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多次了。 3. age

英语基础模块1电子教案

英语基础模块1电子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英语基础模块1电子教案 【篇一:基础模块1电子教案(上)】 unit 1 nice to meet you ! 课程名称:英语 使用教材及出版社: 《英语基础模块1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课型:技能课 课时:共9课时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能够使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介绍个人及他人信息。 语言技能目标: 听——学生能够听懂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 说——学生能够在不同场景下用简单的问候语问候他人。读——学生能够读懂名片上的信息。 写——学生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做出自己的名片。 学习策略: 学生学习将事物归类排序的能力。 文化意识: 学生掌握中文人名与英文国家人名的不同排序规则。情感态度: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并初步确定自己的求职意向。单元任务:学生能运用所学语言拟定自己未来的名片。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使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介绍个人及他人信息。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中职英语学习的第二年,英语基础和技能仍然较薄弱,通过第一年自编教材的学习,口语技能和英语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ppt、audio file for listening 教学过程: period 1-2:words expressions step 1 lead-in

t greets ss: nice to see you again! last term, we go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 i hope we can spent a happy term from now on. t help ss read all the new words correctly. step 2 new content t helps ss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usage of some important words. 1. first a. 第一的,最先的(置于名词之前时,通常与the或one’s连用) eg.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一年的第一个月 the first three pages of the book 这本书的前三页 it was my first visit to europe. 那是我第一次去欧洲。 linda is the first in her class. 琳达是班上第一名。 b. 一流的,最重要的 eg. be of (the) first important 是最重要的 first and last 总括起来,总之 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 一见钟情。 2. number a. 数字 a high / low number 大的/小的数目 an even / odd number 偶数/ 奇数 lucky number 幸运数字 b. 数量 the number of + n. 的数量 e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our school has increased. 我们学校的学生数量已经增加。 eg. i have a number of letters to read. 我有许多信要看。 i have seen the movie a number of times. 那部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多次了。 3. age a. 年龄 he and i are (of) the same age. 他与我同年级。 at the age of twenty 在20岁的时候 b. 时代

足球运球绕杆教案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课教案 任课教师:卢斌班级:15电子人数:31人时间:2015年12月25日地点:翠苑室内馆

准备部分8'一、课堂常规内容 1、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检查服装,分配运动手环。 二、热身活动 1、球性与拉伸练习:充分热身, 避免损伤;熟悉球性,为后续 练习打好基础。 1)脚背外侧运球 2)各关节活动 3)脚底踩球(原地、向前后) 4)弓步压腿 5)脚内侧双脚打球 6)全身运动 要求:听哨报数 指挥、口令 要求: 服装整洁 精神饱满 声音洪亮 教法与步骤: 1、讲解要求、宣布规 则。 2、调整队伍,组织带 领练习。 要求:展示精神风貌, 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 热身、为基本部分打好 基础。 组织和练习队形: 要求:快、静、齐 1、认真听讲解,听从指 挥。 2、按照要求完成动作。 3、认真完成徒手操热身 活动。 要求:展示精神风貌, 服从指挥、熟悉球性、 充分热身、避免损伤。 4*8 1’ 3’

基本部分27'一、微课视频:借助投影仪, 集中学习,初步建立动作概念。 二、自主探究:分小组自主学 习脚内侧运球绕杆练习。 三、检测学习状况:每组学生 进行脚内侧运球绕杆练习展 示。 四、讲解示范:根据视频检测 效果,深入分析技术动作,展 示正确动作。 五、分组分层练习:以小组间 比赛形式,学生根据自身水平 特点,选择性进行运球绕杆练 习。 一、组织指挥 二、教法与步骤 1、微课导入、促进自 主探究,讨论尝试。 2、规定区域,组织练 习,观察巡视。 3、组织检测,录制视 频,观察记录。 4、一问一答,纠正评 价,动作展示。 5、组织比赛,巡回指 导,言语激励,及时纠 错,录制视频,参与练 习。 要求:口令清晰、巡回 指导、及时点评、有问 必答、控制密度,从而 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组织和练习形式 1、借助微课视频,自主 探究相互学习 目的:初步建立正确动 作表象,明确完整的练 习流程。 2、认真完成检测练习, 有惑必问。 3、根据讲解示范和自身 水平特点,选择性练习。 4、认真听讲,全力以赴 完成练习。 5、根据要求变化随机完 成练习。 目的:达成预设技能目 标,培养自主探究的能 力,身体与球协调能力, 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要求:认真努力、自主 探究,提高互学、互练、 互评的能力。 1次 1-2 次 1次 1-2 次 3-4 次 1’ 2’ 2-3’ 2’ 4-5’

最新三级第一单元电子教案

1、燕子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文章通过对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的描写,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描写燕子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观察图画,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 2、通过美的语言,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课前准备 1.挂图、投影片。2.生字词卡片。3.课文录音带。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燕子(看图学文) 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图。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燕子的情况?(燕子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我们这儿来。燕子的特点:翅膀很长,尾巴象张开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虫。)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仔细观察这幅图,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山、湖、稻田、桃花、柳树、燕子。) 2、请你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的景色。再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说说燕子的外形和燕子飞行、停歇的情形。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 ⑴图画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有远山、小湖、稻田、粉红色的桃花、黄色柳丝、各种

色彩鲜艳的花。 ⑵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近处的一只燕子横掠湖面,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平静的湖面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另一对燕子正越过湖面飞向柳树。有一只燕子已飞到高柳之下。远处有几对燕子停在电线上,远远看上去有几个小黑点。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使春天更加充满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们,春天显得更加美丽可爱。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 ⑴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 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燕子的?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点; 第二段主要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第三段主要写飞行的燕子; 第四段主要写停歇的燕子。 板书:外形、赶来、飞行、停歇。 四、看图对照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先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板书: 燕子外形燕子来时春光美燕子飞行时动态美燕子停歇时静态美 五、指导朗读全文。 六、随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简述各段主要内容。 二、看图学文 1、看图学习第一段。 ⑴看图,口述燕子的外形特点。 ⑵指名读第一段后回答: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么顺序来描述

基础模块英语教案

Unit 1 nice to meet you!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A) 词汇:first, last, telephone, number, age, address, e-mail,engineer,street, company, manager, secretary, patient, vocational, nurse, name card, vocational school. B)句型: Hello!/Hi!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I’m…..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Where are you from?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A) 认知新词汇:first, last, telephone, number, age, address, e-mail,engineer,street, company, manager, secretary, patient, vocational, nurse, name card, vocational school. B) 认知last name 和first name 在中西方的差异。 2.难点: 语言功能:Enable students greet peple in English. 情感目标: A)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B) 通过小组活动、组间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C) 学习英语文明礼貌的询问和回答方式。 学习策略: A)认知策略: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觉采取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手段。B)交际策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能把语言材料用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去。C)资源策略:学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学习用品,字典,录音机和网络等获取更多的信息。 D)调控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 Period 1 ●Step 1 Warming up 1. Introduction: 1min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I’m your new teacher in this new term. Before we learn the new lesson, I want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yself. My name is yinguo. You can call me Miss Yin. (中文重复一遍)。I hope we can have a great time in this term. 希望同学们配合我的工作,同时也欢迎同学们课后对我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希望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和同学们相处愉快,共同进步。 2. Brainstorm the way of greeting: “Ok, do you know how to greet?”

(完整word版)英语基础模块教案

Book 2 Unit 5 It’s time to change课时:2课时 一. 教学内容 授课内容包括Lead-in & Listening and speaking两部分,主要内容是关于生活习惯及描述性形容词词汇和对话。 二. 教学重点、难点 ⑴ 教学重点 ①通过对图片的理解,能听懂有关生活习惯爱好及建议的词汇和句型。 ②通过对话练习,学生能够就生活习惯等话题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⑵ 教学难点 ①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与生活习惯有关以及提出建议的词汇和句型。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描述健康状况的词汇,如pale, weak ,fat, thin, sleepy, angry etc. 2)学生能够掌握有关周末计划的词组, 如:climb the mountain, do outdoor activities, watch TV, stay at home etc. 3)学生能掌握有关讨论生活习惯的句型,如:I’d rather……I prefer to……I like/love/enjoy……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听懂有关培养健康习惯的建议和意见。 (2)学生能用I’d rather……,I like…, I love…等句型口头表达个人生活习惯。 3.情感目标 了解并开始培养自己的良好健康生活习惯。 四.教学步骤 Step One Lead-in (20 mins) Brainstorming Teacher : “What activities are good for your healthy? What activities are bad for your healthy? Students :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group and write the related phrases on the blackboard .

电子教案-《自我管理》(第一单元第一课认识真实自我)-3.docx

课题 课程类型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说明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认识自我教案设计 认识自我教案 理论课授课时间90 分钟 【相关材料】任务书、自评互评表、多媒体、PPT、课本 【网络平台】百度提前了解关于自我的知识。 【知识目标】 了解认识自我的意义,认识自我的前提;认识自我过程中的误区;熟练掌握认识自 我的技巧,能够理性对待别人的各种评论,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和成长。【技能目标】 能够熟知掌握认识自我的技巧;能成功进行自我反思与成长。 【职业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态,正确的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认识自我的前提。 【教学难点】认识自我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1、由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书; 2、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大胆表现,积极参与,全力解决本次课堂任务; 3、注重学生情商教育,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树立强大的自信心,能够正确的认识 自己的能力。 任务驱动法情商教育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团队合作法反思学习法【教材分析】《认识自我》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中 第一章节的内容。本节课是继上次课认识外在的身高、容貌等生理自我之后的又一次对 自我的深入探索,也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倾听内心、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重要过程,因 此,了解认识自我过程中的误区,了解认识自我技巧,也是职业院校学生必备的技能之 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任务驱动设置学习情景,以“任务驱动”为中心,“情商 教育”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任务展开分析与知识讲解的 全过程。重点培养学生转换角色完成任务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抓重 点,破难点,在任务探究中不断提升情商,享受学习的乐趣。 【学生分析】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自主能力较差,课堂教学如果枯燥乏味,很难激起 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用故事、声音、模拟表演、团队竞赛、课后实 战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热烈讨论,从而达到 本门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 【教学策略分析】在导入课程过程中讲一个故事:一只狐狸早晨起来欣赏自己在晨曦中 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头骆驼做午餐。”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是正午的

足球绕杆射门 教案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上课时间:授课教师: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1.学生乐于参加足球练习,并能增强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为积极参与课外的各种体育活动打下基础2.使80%的学生掌握的足球绕杆技术的动作方法和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全身协调能力 3.通过足球绕杆的学习,发展速度、身体控制和灵敏性,让学生初步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主要学习领域运动技能、身体健康教学内容足球运球绕杆射门 结构时 间 学习内容与教法、学法指导教学重点与要求组织预期目标 准 备部分15 分 钟 一、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检查服装,清点人数; 3、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4、安排见习 要求: 1、整队快、静、齐 2、明确学习目的、任务 3、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听从安排; ××××××× ××××××× ××××××× ××××××× ▲ 活跃 课堂 氛围 一、绕操场慢跑一圈 二、自编徒手操 三、热身游戏 说明:蛇形跑、“8”字、“S”形跑,学 生模仿老师动作。 作用: 1.从游戏中体会到重心前倾里转; 2.锻炼学生们的身体协调性,同时也起 到热身作用; 要求: (1)精神饱满; (2)动作幅度大 (3)重心低、蹬转明显。 徒手操组织: ××××××× ××××××× ××××××× ××××××× ▲ 热身游戏组织: 基 本 部 分20 分 钟一、足球的绕杆射门 1、导入重难点 上堂课主要学习运球技术(脚背正面、 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脚内侧运球)。 本堂课学习的内容:绕杆射门。重点是 绕杆,射门简单介绍。怎么让运球绕杆 更快更稳? 教师作答:脚内侧运球是比较稳定的运 球方法,触球面积较大,运球速度适中, 容易控制,减少了失误。 2、教师完整技术动作示范: 讲解:支撑腿微曲,击球脚踝关节外展, 脚尖翘起,,用脚内侧推击球的右后中部 (以右脚为例);击完球后,身体重心迅 速跟上球,换左腿做同样的动作,左右 腿来回交替进行。 要求: 1)教师:回顾、导入 2)学生:集中注意力, 认真听讲。 重点:球不离脚,人随 球走。重心要降低,身 体倾斜度要适中。 难点:人与球与标志杆 的位置关系 要求: 教师:声音洪亮,讲 解精简,示范面正确。 学生:集中注意力, 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脚 组织: ××××××× ××××××× ▲ ××××××× ××××××× 1、课堂中学 生愉快、高 兴、积极练 习

走进文言文-第一单元-黄琬聪慧电子教案

走进文言文-第一单元 -黄琬聪慧

黄huáng 琬wǎn 聪cōng 慧huì 黄huáng 琬wǎn 早zǎo 而ér 辩biàn 慧huì。祖zǔ 父fù 琼qióng ,初chū为wéi 魏wèi 郡jùn 太tài 守shǒu 。建jiàn 和h é元yuán 年nián 正zhēng 月yuè 日rì 食shí。京jīng 师shī 不bú 见jiàn 而ér 琼qióng 以yǐ 状zhuàng 闻wén 。太tài 后hòu 诏zhào 问wèn 所suǒ 食shí 几jǐ 何hé。琼qióng 思sī 其qí 对duì 而ér 未wèi 知zhī 所suǒ 况kuàng 。琬wǎn 年nián 七qī 岁suì,在zài 旁páng ,曰yuē: “何hé 不bù 言yán 日rì 食shí 之zhī 余yú 如rú 月yuè 之zhī 初chū?”琼qióng 大dà 惊jīng ,即jí以yǐ 其qí 言yán 应yìng 诏zhào ,而ér 深shēn 奇qí 爱ài 之zhī 。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④以:凭借⑤奇:特别 早:小时候;年幼时。 而:就。 辩:能言善辩,能说会道。 慧:聪明伶俐。 初:最初;开始。 为:担任。 郡:相当于现在的省。 太守:最高行政长官。(不用翻译) 建和:用来记年的一种方法。汉桓帝年号。(连号记年法) 元年:第一年。建和元年(不用译) 京师:京城 (洛阳) 不见:看不见日食。 以:“把“的意思 状:日食的情形、形状。 闻:使。。。听到,本文译“报告”。用文字描述。 诏:皇帝的命令。 其:指日食 食:“吃”的意思。古代人认为日食太阳是被天上的狗给吃了。现代人知道太阳是被月亮遮住了。 思:想着, 其:太后所提的问题. 对:回答。 未知:不知道。 况:描述。 琬:孙子黄琬 傍:旁边 何:为什么 言:说。 之:的 余:剩余;余下的部分。 如:像;好像 初:新月 即:立即;就 以:用 应:回应。 奇:认为…与从不同/有奇才。(异动用法) 爱:喜爱 用了”类比”的思维 :大家没见过日食,但都见过月初弯弯的月亮.用弯弯的月亮比做日食. [译文]黄琬年幼时就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祖父黄琼,早年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里出现日食,京城(洛阳)看不见(日食),黄琼把当地所见报告朝廷。太后下命令问日食多少,黄琼思考如何回复太后,可不知道怎样(用文字)来描述(日食的情况)。黄琬当时七岁,在祖父身旁,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后余下的太阳,好像一弯

英语基础模块2教案1-18(1)

Unit 1:We laughed into tears!(1)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二学期的第一单元,话题与学生的假期活动相关。而学生刚从假期中归来,仍沉浸在假期的快乐中。 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能够听懂并谈论假期中的活动;能够看懂关于家庭成员的小故事;能够描述一些已经发生过的有趣的经历;能够掌握并运用一般过去时的肯定式和否定式;能够在朗读时注意句子中的重读音节。本单元的话题虽然亲切,教师仍然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并关注每一个学生,在一些教学步骤中采用分层设计,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词汇:如ski, mountain, beach, sail, skate, vacation, wonderful, parent等 ⑵帮助学生掌握询问和提供过去的经历所使用的词组和句型. 2. 能力目标 ⑴学生能听懂关于询问和提供过去的经历的对话。 ⑵学生能就过去的经历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够就这一话题询问和提供信息。 3. 情感目标 在真实情景交流中,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历,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步骤 Step One: Lead-in (8mins) 1.The teacher greets each student: Good morning. Nice to see you again. Welcome back to school.

What did you do during your winter vacation? Bb: winter vacation Did your family go somewhere? Did you enjoy yourselves?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寒假回来的第一节英语课,和学生互相问候了之后,顺便聊到寒假里的活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这里的开门见山让学生很快进入了本节课的话题。) 2. Encourage the Ss to give answers. And collect different answers on the blackboard. While collecting, teach new words such as ski, mountain, sail, skate, beach, etc. (设计意图:教师可以一边和学生进行交流,一边就把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不仅可以复习巩固一些旧的表达方式,同时可以呈现新的单词和词组,可谓一举两得。) 3. Activity 1: Tick the activities you did before. After the students has finished it, ask some individuals to tell the whole what they once did by using: I visited the zoo. / I went swimming. / I climbed mountains.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完成一个打勾的练习,而是要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曾经做过的事情。要说的句子只需在所列出的词组中加上一个I即可,这也让学生更有信心与别人交流。) 4. Activity 2: Listen and match. Get the Ss to do it by themselves without listening. Then get them to listen and repeat.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教师可以先不让学生听,直接让他们Look and match. 在完成之后,再让学生听录音检查自己的答案,并跟读。跟读也为下面的会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电子表格教案资料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课题1、草原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 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 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 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方法启发与讨论 教学手段PPT 课型新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第一课时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 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 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 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 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 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 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 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 风情。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 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 同学。思考:草原给你留下 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 课前交流 播放歌曲《天堂》,将 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 阔的境界。 自由通读课文,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 板书: ┌风光美 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 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 方面?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 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 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 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 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 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 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 经典之作了。 2.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 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 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 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 美?(重点指导)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 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 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 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 么(清鲜、清新),天空是 那么(明朗、晴朗)。” 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 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 朗”的用法。 (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 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 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 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 并不茫茫。”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 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 思。)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 └人情美 有感情地范读。 学生自由练读。 词语比较 有感情朗读,读出 “清鲜”“明朗”的草 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出示图片:理解“一碧 千里”。 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 的表示“绿”的词语 来? 演示“绿色渲染”“墨 线勾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