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发展与协调

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发展与协调

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发展与协调
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发展与协调

公司诉讼

理由

是什么?

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上

自中央银行诞生以来,便面临着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本文论述和研究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发展演变、赞成派与反对派的争辩、衡量独立性的标准、独立性现象的实证分析、国外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四种典型模式,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规定,在对现行法律设计与现实运作状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若干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枢纽,它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肩负稳定货币和管理金融等重要职责。中央银行是由商业银行脱胎换骨来的,经历了由私人机构向公共机构的转变。作为公共机构,它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处理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中央银行诞生后一直存在的问题。早期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充当政府的银行,为财政提供融资服务,但又担心政府会滥用权力,毫无节制地利用中央银行为财政提供廉价资金,以至引起通货膨胀,故提出中央银行应独立于政府。所以,本文研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实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这个问题在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发展演变

中央银行诞生之初,无不与政府发生某种特殊关系,如被学者称为中央银行始祖的英格兰银行,其成立的目的,便是为英王垫款,同时换取银行业务的某种特权和利益。当时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1.争取政府支持以独享货币发行权;2.经办政府财政收支,建立资金往来关系;3.办理政府借款和公债筹集业务;4.为政府解决货币经济危机;5.银行总裁由政府任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一些国家认为中央银行是私人企业,他们虽然承认中央银行与社会福利关系甚大,中央银行应对社会负责,但认为中央银行不应受政治控制并保持最高程度的自由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白芝诺(W?Bagehot)在其1873 年出版的名著《伦巴特街》(LombardStreet)中,对英格兰银行应受财政部长监督的主张大加反对,认为英格兰银行的经营与管理若受到政党的干预,则将导致严重恶果;他认为,各政党即便在其他各种政策上意见对立,但对于中央银行应具有独立性一事,应可获得一致的意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时财政需要,中央银行的私人事业性质和自由原则受到严重侵权。各交战国除英国以发行国库券筹措军费外,无不利用中央银行增发纸币以供军费开支。供给国防被认为是国家的最高需要,中央银行无奈为时势所屈,其自由原则和独立性因战争而遭到破坏。战后由于多数交战国经济困难,继续利用中央银行增发纸币作为筹资的捷径,政府因战争而获取的权力得以维持。然而,中央银行被迫增发的纸币,引发了一战后大多数国家普遍发生的严重通货膨胀,加剧了经济和金融的困难。例如:1921年与1913年相比,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流通量分别上升了3.5倍、5.6倍、38倍和7.6倍。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又被重新提了出来。

这次重提中央银行独立性,其要求的强烈程度为历史之最。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曾作出如下决议:“中央银行必须不受政府的压力,而应依循审慎的金融路线而行动。”1922年热那亚国际金融会议,对上述宗旨予以同样的强调。将本世纪20年代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强烈要求加以综合说明者,乃1931年的《麦克米伦报告》,该报告指出:“健全的货币政府之主要目的,须由具有不受挑衅的独立立场者,不断地利用知识、判断及权威,自由运用其巨大的资源与各种技术始能达成。其管理当局应为英格兰银行,因为英格兰银行具有实现此一目的之各种优良工具,并独立于政治影响之外,专为公益而努力,对其发展相随而生的变化并不怀疑;并对担负新的责任而无踌躇,虽置身于追求利润的奋斗中,但却超然于私人利益之外。”〔麦克米伦报告是由英国金融和工业皇家委员会提出的,该委员会主席乃英国著名律师麦克米伦勋爵,故以其姓名冠之。该报告当时为货币银行方面的权威性文献,在英国和西方世界的影响很大。当时英国、德国、美国的中央银行首脑均赞成中央银行的独立。在国际联盟的支持下,为稳定战后金融和复

兴经济,没有成立中央银行的一些欧洲国家,纷纷成立独立的中央银行,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法还规定了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的条文,如奥地利、匈牙利、德意志、保加利亚、希腊、爱沙尼亚等国便是如此。

本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出现大恐慌,面对经济大萧条和大规模失业,中央银行束手无策,导致人们对中央银行的信心大减;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各种调整经济循环措施,却发挥了相当的效果。中央银行因此渐失独立性,成为财政的附属。1931年9月21日,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格兰银行听命于政府任由英镑贬值,独立性丧失殆尽。法国中央银行总裁因拒绝贴现国库券而被迫辞职。德国重新制订国家银行法,使中央银行成为推行政府政策的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普遍对经济实行国家干预,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必须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因此,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应受政府的控制和监督。为此,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对中央银行实行了国有化,不允许私人利益在中央银行中占任何特殊地位,这样便加强了对中央银行的控制。然而,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呼声并没有因此灭绝。1957年,本着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严重通货膨胀的深刻反省,西德颁布了新的中央银行法,创立了世界上独立性最大的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

经过战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1953年—1972年)以后,资本主义进入经济滞胀阶段,经济增长缓慢与严重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人们这时又开始重新思考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呼声又起。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拥有独立性作为传统理念曾在其诞生初期得以确立,而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独立性便受到了怀疑及某种程度的否定。带有普遍性的一个现象是,一旦发生战争或严重经济金融危机,国家安危受到威胁时,政府便会出面干预经济,控制金融,中央银行便无独立性可言。故中央银行独立性一般维持在经济平稳之时,支持中央银行的力量在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得到增强。

三、赞成与反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由

(一)赞成派的理由

中央银行诞生以来,赞成与反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两派争议便没有停止过。赞成派的主要理由是:

1.中央银行听命于政府会使货币政策带有通货膨胀的偏向。在赞成派看来,民主社会的政治家是目光短浅的,他们总是为下次选举获胜的需要所左右,他们不再能重视诸如稳定物价这样的长期目标,相反,他们对寻求诸如高失业和高利率之类的问题的短期解决方案有兴趣。赞成派相信,一个政治上被隔离的中央银行,将更可能关注长期目标,从而成为健全的货币和稳定的价格水平的保卫者。赞成派还提出了所谓政治产业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每当选举即将来临时政府便实行扩张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和利率,一俟选举过后,上述政策的不良后果(即高通货膨胀和高利率)便会出现,需要采取不得人心的紧缩性政策,但由于距下次选举尚远,政治家便希望选民在下次选举之前忘却。大量证据表明美国便存在此类政治产业周期。

2.把中央银行置于政府的控制下,使之更多地受财政部的影响,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样做为财政部利用中央银行筹资或直接从中央银行融资以弥补财政赤字提供了便利。中央银行直接购买财政部债券,会使货币供应增大,导致通货膨胀发生。而独立的中央银行则能较好地抵制来自财政部的压力。

3.货币政策太重要,因而不能把它交给一群政治家去控制,这些人一再表现出缺乏对重大经济问题做出坚定决策而需要的专业知识。事实上,有些政治家可能宁愿有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公共的“代过者”来分担自己肩上的某些压力。一些政治家可能为了当选而支持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却在私下里反对这种政策。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能够推行政治上不得人心然而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

(二)反对派的理由

与上述论点相反,反对派提出下列理由反对中央银行拥有独立性〔8〕:

1.把影响社会经济中几乎每个人的货币政策交给一个不对任何人负责的少数精英集团控制是不民主的。假如中央银行工作业绩不佳,对其成员并没有象对政治家那样的可以撤换的规定。货币政策确实要注重长期目标,但政府官员也就长期政策(如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进行决策。

2.公众认为应对本国经济福利负责的是政府,故政府应控制在决定经济健康运行方面很可能是最重要的机构-中央银行。此外,为了协调经济决策,促进经济稳定,货币政策必须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只有把货币政策交给同时控制财政政策的政府掌握,才能防止这两种政策为相互矛盾的目标而行事。

3.独立的中央银行并非总是成功的运用其自由。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独立性较大的中央银行,它在60年代和70年代实行过一种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助长了这一时间迅速的通货膨胀。

对于中央银行应否拥有独立性,历来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四、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衡量标准及实证分析

(一)衡量标准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所说的中央银行独立性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以什么标准进行衡量和判断。在衡量标准的设定方面各国并不完全一致。1980年英国考察金融机构职能委员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1.它归谁所有,是私有还是国有;2.它的总裁与理事的职权及其任命和任期;3.它在执行货币政策方面有哪些法定职责,履行这些职责时是否受政府支配,双方有矛盾时如何解决;4.它同政府有关部门有否人员交换或人员之间的联系,政府在中央银行理事会中有无直接代表;5.它是否直接向议会汇报工作。〔9〕

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麦克多诺提出的衡量标准是:1.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方面对政府享有多大程度的自由;2.任命和撤销中央银行领导人的程序;3.中央银行筹措资金的方法,是否依赖政府或议会的拨款。〔10〕

1990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中央银行研讨会指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体现是,它必须独享货币发行权;发行货币根据经济的客观需要而不受政府财政透支的干扰;能独自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而

无需向财政部报告自己的工作;重大决策不由某一部门或个人决定,而由中央银行理事会决定;享有充分的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拥有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支配权而不依赖财政拨款,等等。”〔11〕笔者认为,应从三大方面来衡量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从组织上衡量,即中央银行是否隶属于政府,其领导人的任免程序和任期;2.从决策上衡量,即能否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如何解决货币政策与政府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3.从经济上衡量,即是否依赖于财政拨款,能否抵制财政透支及其他不合理融资要求,有无可供独立支配的财源。

(二)实证分析

上述衡量标准本身是客观中立的,其中并不含有赞成或反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价值判断。在作出我们自己的价值判断之前,对各国中央银行独立性进行一番实证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实证研究由哈佛大学的学者于1990年完成。该项研究使用的资料是17个工业化国家从1951年至1988年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研究采取的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政策独立性标准,即通过政府对货币政策决策的干预程度及中央银行行长行使的权力来判断独立性;二是经济独立性标准,即依中央银行对财政赤字提供财务支持的额度和范围来判断。通过这两个标准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成非常高、比较低、非常低四个等级,以此来研究中央银行独立性与经济总体发展有关联的一些主要因素之间的联系。哈佛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只有中央银行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才能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和低的失业率。其具体数据详见下表:〔12〕

各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情况对照表

中央银行独立性代表国家通货膨胀指数经济增长率

非常高德国、瑞士 3.1% 3.1%

比较高美国、荷兰、 4.4% 4.3%

日本、加拿大

比较低法国、英国、 6.0% 3.4%

丹麦、瑞典、

比利时等

非常低澳大利亚、 7.5% 3.8%

新西兰、爱尔兰等

注:通货膨胀指数为1951年至1988年期间的平均值;经济增长率为1955至1987年期间的平均值

地方政府激励机制与商业银行信贷的关系

第10卷第1期 2013年1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an.2013Vol.10No.1 一、引言 在中国目前市场机制发展并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有扶植市场发展的责任,特别是地方政府,并在市场成长起来以前,代替市场完成一些经济活动。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要对当地各项产业进行扶持,而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就成为了地方政府的首选渠道。 近几年来,各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信贷奖励政策,为了鼓励商业银行多对地方经济加大信贷投入,地方政府会给予商业银行财政存款、奖金激励、名誉支持等各种激励措施。这些激励措施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地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提高当地GDP 水平,同时对商业银行而言,这种激励措施牵引了银行的资金流向,也对银行的信贷规模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对商业银行施加的影响,得出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各自的收益如表1: 表1: 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博弈收益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双方相互博弈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所选择的战略构成组合(激励,贷款)和(不激励,不贷款)都可以实现博弈均衡。但是这两个战略组合存在优劣之分,前者是劣势战略,后者是优势战略。这就是所谓的纳什均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无论地方政府是激励还是不激励,不贷款是其优势战略;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无论商业银行贷款或者不贷款,地方政府都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策略就是不激励。这样双方的收益是(4,4)而不是更好的收益(6,6),于是就陷入了一个困境。 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都从自身角度出发,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导致陷入了困境。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实现双方最优战略组合,需要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二、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博弈困境的原因分析(一)博弈双方信息不对称 信息是博弈参与者有关博弈的知识,特别是有关自然的选择,其他参与者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市场经济活动 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这很容易导致马太效应。 在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过程中,在中国的具体社会环境下,双方的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的管理者,拥有各种各样的权利,可以了解全方位的资料,而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则处于弱势地位,不可能比地方政府了解更加全面的信息。这就导致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进而影响到双方的判断,很可能导致一些短视行为,使得双方陷入了恶性循环。表格中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就陷入了双方不合作的困境。 (二)博弈双方相对理性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有自信与勇气的遇事不慌且能够全面了解和总结并尽快地分析后恰当地使用多种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中的一种方案去操作或处理,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相对理性,并不意味着不理性。只是由于受到现实生活中各方面的限制导致了对最优策 略选择的不合理。 在这一系列的博弈过程当中,由于受到目前很多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限制,使得博弈双方得到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彻底,对未来趋势预测的不够明朗,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向,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进行激励措施的同时不能考虑的特别周到,同时商业银行很可能由于有限理性而考虑不全面。博弈双方不能实现最优战略。 (三)信号传递机制不健全 信号传递是指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采取某种行动向信息劣势方(拥有公共信息的一方)发送相关信号,用以回避逆向选择,改进市场运行状况。信号传递机制是信号传递正常进行的桥梁和保障。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项制度和法律还不是很健全,导致信号传递体系不合理,亟待完善。 浅析地方政府激励机制与商业银行信贷的关系 孙菲菲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41) 摘 要:近几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信贷激励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这些激励 政策对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在博弈过程中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会陷入博弈困境,而摆脱这种困境的办法就是双方之间协调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实现理性规划,建立健全信号传递机制。 关键词: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信贷;激励机制 35··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探索中央银行制度演变的规律性; (二)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 (三)掌握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 (四)理解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必要性。 (一)探索中央银行制度演变的规律性; 中央银行制度基本设立时期的主要特点(规律性)有: 1、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早期的中央银行大多数是由普通商业银行经过长期演变而成的。一般称之为自然演进型中央银行。 2、逐步集中货币发行。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自然演进的过程是一个逐步集中掌管货币发行权的过程。 3、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早期中央银行都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服务,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清算中心。 (二)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 当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有这样几个重要特征: 1、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 2、实行国家控制是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 3、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 4、中央银行间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三)掌握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国中央银行简史:1904年大清帝国建立户部银行,1926年12月孙中山在武汉建立中央银行,1928年11月1日蒋介石政府在上海建立中央银行,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改革开放前中国中央银行的主要缺陷:政企不分,不利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统一核算,吃大锅饭,不利于调动各级银行的积极性;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1979~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是一种混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1983~1992年金融改革的重要意义: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加强对宏观的经济的调节和控制,进一步搞活经济和稳定货币流通。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1993年以来的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四)理解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必要性。 中央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这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意义在于: 1、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 我国中央银行成立后,着重研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问题,并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各专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把握信贷资金的投向和投量,这是防止资金分散和盲目使用,从而确保重点建设十分有效的措施。 2、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为了使各专业银行的经营活动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客观上需要有一个超脱日常业务和银行自

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协议

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模板甲方:**市**区人民政府(简称:**区政府) 乙方:**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商银行) 为进一步加强**区政府和**农商银行的友好往来与合作交流,建立更加紧密、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战略合作关系,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经双方真挚、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建立长期、稳定、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以下框架协议: 一、合作目的 甲乙双方通过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甲方要充分运用行政资源,在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推介优势产业项目等方面多做工作、做好工作,帮助**农商银行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 乙方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部署,积极围绕甲方的经济发展方针和工作重点,致力于服务项目、覆盖范围、资金规模、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为**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二、合作原则 (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二)先行先试重点突破 (三)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三、合作内容 乙方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及甲方的区域发展方针和政策,利用资金优势、服务网点优势和潜在的发展优势,为广大城乡客户提供信贷、存款、结算、支付、咨询、代理等方面的服务,为**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甲方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帮助乙方解决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创建优良的信用环境,维护农商银行的经营安全,最终形成互惠互利的政企合作关系。 具体的合作范围是: (一)融资合作 乙方要全面发挥融资领域的优势,充分运用金融手段和信用工具,大力组织和筹集资金,积极吸收存款。乙方承诺:农商银行在**区辖内营业机构的贷款余额总和不低于40亿元。重点支持如下项目: 1、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扶持**区公共事业、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内的信贷项目。 2、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继续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 3、加大对旅游行业及项目的贷款投放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4、加大林权贷款资金投入,有力的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5、加大对工商业贷款的扶持力度。 6、加大结对贫困村及贫困户的扶持力度。 7、按照国家有关信贷方针政策,进一步拓展信贷服务领域,研发新型产品,合理市场定价,将信贷资金重点扶持到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种粮大户贷款、“两权”抵押贷款等领域。

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简史

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简史 中国通商银行简称通商银行,系督办全国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奏准清廷后,于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名为商办,实系奉旨设立的官商性质,规定“权归总董,利归股商。通商银行创立时,招商股500万两,先收半数250万两,并商借度支部库银100万两,议分5年摊还,纯留商股。此时,中国无银行法令及成规可援,故一切组织管理及营业规则,皆参照外商银行成例办理。 ?通商银行成立之初,国家即授予发行银元、银两两种钞票的特权,以为民用,使为整理币制之枢纽,至此国中始见本国纸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金融大权,不复为外商银行所把持。除发钞外,该行并代收库银,全国各大行省,均先后设立分行,重要者计有北京、天津、保定、烟台、汉口、重庆、长沙、广州、汕头、香港、福州、九江、常德、镇江、扬州、苏州、宁波等处,业务极一时之盛。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京行首遭焚毁,天津分行亦随之收束,业务渐告不振。到1905年只剩下北京、汉口两个分行和烟台一个支行了。 ?户部银行 ?1905年,经财政处奏准,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官方开办的国家银行,也是第二家现代化银行。1908年2月,经度支部(户部)奏准,户部银行又改称“大清银行”(也叫“京师总行)。大清银行在上海、天津、汉口等地设立了二十家分行。大清银行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一千万两白银,分为十万股,分别由国家和私人各认购五万股。大清银行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还兼有发行纸币、经管国库等权项。 ?交通银行 ?1908年3月4日,交通银行开业,总行设在北京,负责发行货币和经办铁路、轮船、电报、邮政等部门的一切收支,与大清银行共同分担中央银行的职能,交通银行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 ?1909 年6 月,清政府颁布《通用银钱票暂行章程》,将纸币发行大权集中于大清银行。1912年2月5日大清银行改称“中国银行” ,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开始营业,大清银行历史结束。1913 年交通银行改组后获得分理金库的特权,1914 年制定的《交通银行则例》进一步明确了其国家银行的特权,与中国银行(占绝对优势地位)一起成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24 年和1926 年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分别在广州和武汉成立了中央银行。 ?1924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10月颁布了《中央银行条例》,之后在1928年10月又颁布了《中央银行章程》,同年11月1日正式成立了中央银行,总部设在上海。作为国家银行,其宗旨是统一币制、统一金库及调剂金融,享有经理国库、发行兑换券、铸造和发行国币等特权。1935年5月23日,国民政府立法院通过了《中央银行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央银行是国家银行,隶属于总统府,总行由上海移至南京。之后在1935年11月进行了币制改革,放弃了银本位制,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 ?1939年成立了四联总处。1939年又颁布了《国库法》,中央银行取得了代理国库的权力。?1942年6月,中央银行开始集中各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此外,中央银行还统一外汇管理。1942年7月1日起,中央银行成为了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银行。 ?中央信托局 ?1934年8月,为了因应对日抗战紧急需要,国民政府训令中央银行设立“中央信托局筹备处”负责筹备创立中央信托局,同时命令央行全部拨充中央信托局成立所需资本总额国币一千万元。1935年10月1日,中央信托局正式成立,定位为中央银行之附设机构,总局设于上海;当时的中央信托局与央行关系密切,被合称为…行局一家?。1942年6月,《中央信托局章程》修正,其第一条明定:“中央银行遵照国民政府训令,特设中央信托局经营信托业务。”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1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填空题 1.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国或国家货币联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金融秩序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管机构,也是国家最重要的_____________。 2.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_____________与流通和_______的基本保证。 3.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线,而要避免或减轻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应该由________承担最后贷款者的责任。 4.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个方面,其中________是权力的核心,是中央银行权威的象征。 5.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 A ) 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B.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2.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D ) A.阿姆斯特丹银行 B.威尼斯银行 C.米兰银行 D.英格兰银行 3.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B ) A.集中存款准备金 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代理国库 4.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A ) A.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 B.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 C.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 D.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5.什么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C ) A.依法实施货币政策 B.代理国库 C.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 D.依法金融监管 三、多项选择题 1.集中存款准备金的目的( ABC ) A.保证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支付和清偿能力 B.调节信用规模 C.控制货币供应量 D.为政府融资 E.盈利 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有( ABCDE ) 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C.准中央银行制度 D.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 E.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ABE) A.权力分配结构 B.内部机构设置 C.结算机构 D.监管机构 E.分支机构设置 4.中央银行的资本组织类型包括( ABCDE ) A.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B.股份为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 C.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E.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5.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具体体现为( ABCDE ) A.代理国库 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

政府与银行全面合作协议

XXXXXX县XXXX县人民政府XXXX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合作协议 二○一二年八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推动XXXX县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XXXXXX市XXXX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政府”)和XXXX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XX银行”)就加强“十二五”时期全面合作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第一章合作原则 第一条按照相互支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围绕XXXX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规划先行、政策引导、融资推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金融环境、县场环境,促进县域企业做强做优,建设极具活力、支撑力和带动力的一流企业,为XXXX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章合作目标 第二条以强化银政、银企关系为核心,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执法环境为关键,切实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改善政务服务、完善金融发展激励机制。 县政府支持XXXXXX银行在县属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力银行作用;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对XXXXXX银行业务发展给予组织协调和政策支持。 XXXXXX银行将提供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并联合其他金融机构以组建银团等方式组织和引领社会资金,为县属企业在基

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主体功能区建设、国际合作等领域项目,提供全面的融资、融智支持,为双方的合作共赢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条双方根据本协议拟实施的融资项目,遵循国家有关政策和监管要求,按照XXXXXX银行授信管理及其他有关规定或程序具体执行。 第三章合作内容 第四条规划合作 双方合作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通过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大项目策划、县域建设等方面合作,构造满足双方利益的合作项目,提前规划好项目信用结构,为双方持续深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县政府支持XXXXXX银行发挥专家优势,为县辖区企业提供战略客户规划服务,在投融资、实体经济建设等方面提出咨询建议。 第五条融资支持 县政府优先选择XXXXXX银行的金融服务(大力支持XXXXXX银行为县辖区重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积极推动融资份额的落实。 XXXXXX银行发挥综合服务优势,以县辖区搭建的融资和担保平台以及企业优先作为重要的基本客户,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银行信贷政策的政府性投资基础设施

建设银行客户关系管理

[键入公司名称] 建设银行客户关系管理 [键入文档副标题] 金融128班第一组 2013/10/13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目录 企业的背景 (2) 客户的识别 (3) 客户的区分 (3) 客户的互动 (3) 客户个性化 (3) 客户的忠诚计划 (3) 个人的意见 (3) 企业的背景 【概况】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行”)是一家在中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主要经营领域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多种产品和服务(如基本建设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银行卡业务等)在中国银行业居于市场领先地位。 本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设有约13629家分支机构,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纽约、胡志明市和悉尼设有海外分行。本行的子公司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建信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历史】 本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4 年,成立时的名称是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当时是财政部下属的一家国有独资银行,负责管理和分配根据国家经济计划拨给建设项目和基础建设相关项目的政府资金。1979 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为一家国务院直属的金融机构,并逐渐承担了更多商业银行的职能。 随着国家开发银行在1994 年成立,承接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政策性贷款职能,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逐渐成为一家综合性的商业银行。1996 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 本行由本行前身中国建设银行根据中国公司法规定的分立程序于2004 年9 月成立。在银监会于2004 年9月14 日批准之后,本行、中国建投与汇金公司于2004 年9 月15 日签署分立协议,根据此份协议,中国建设银行分立为本行和中国建投。本行于2004年9月17日成立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5年10月27日本行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939),2007年9月25本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1939)。

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关系

地方政府方面:要凭借天然公权力,借助当地的公检法体系,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工作,加大对金融机构在债权保全、资产接收、资产处置等环节的政策支持,敦促有关部门简化手续,减免税率,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盘活不良贷款,减轻其在追债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杜绝地方政府自身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帮助企业逃废债务等行为。金融机构方面:应积极引入社会信用体系及定期维护,引入信息挖掘技术,扩大信贷征信系统信用信息范围和含量,进一步提升系统的信用预警作用,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应积极探索小额贷款管理办法;行业协会应定期组织信贷风险评价经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信贷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趋势,从信贷全过程监控角度探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方法。 地方政府方面:提高政府行政运作透明度,完善市场公平竞争制度建设;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通过调查了解当地优势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发展需求,有针对地推出相关政策,加强产业、研究所、高校、金融机构间的联系,培育市场为主体的金融资本配置制度,从而提高信息披露程度和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培育符合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多元化金融市场,扩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减少地方政府改革压力和成本,同时也让民间资本有偿承担金融风险,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组织结构。金融机构方面:积极主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创新重大项目的信贷方式和管理方法,实行跟踪管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提供有效服务;提高金融企业经营状况信息透明度,善于引用研究所、高校对当地产业和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研究成果,更好的契合当地产业、企业的需求,服务于当地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和政府的相互关系是互为依存、互补及共同发展。 银行为政府提供个体和私营及集体企业的贷款提供保障,也为政府提供资金的保障和信用的支持。 有了银行的支持,让广大的私营企业更有信心创业,从而扩大就业,让闲散劳动力有了工作的平台,更好地发挥能力,不致变成社会的负担。 银行和政府之间不能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否则只能两败俱伤,解决的办法有多种,最主要的还是要发展经济,鼓励私营和个体企业的发展,增加税收收入。 地方政府要为农村信用社的正常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说信用环境,要推进信用镇、信用村的建设,和信用社的职工一起,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同时,地方政府应该改善当地的经济条件,想措施使农民致富,使农民富裕起来,这样才能使农村信用社有一个好的基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就是金融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信用社的作用和地方政府的作用都是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两个重要方面,是不可偏废的,我觉得应该共同促进这件事情的完成。

中国银行C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中国银行C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银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改进分析 【第一章】C分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优化探究导论 【第二章】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概论 【第三章】国内外商业银行CRM分析及启示 【第四章】中国银行C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第五章】优化中国银行C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中国银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参考文献 第4 章中国银行C 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4.1 中国银行C 分行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现状 为适应日新月异的商业银行竞争局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银行C分行按照“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原则,以客户经理制度为基础对现有的机构部门进行了重新设计,对客户实施差异化的管理策略、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并通过电子服务完善服务渠道,初步建立了综合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4.1.1 建立客户经理制 2003 年,中国银行C 分行在本身的二级分行及管辖的支行、营业点开始推行客户经理制度,开启了“以客户为中心”

的经营理念转变的过程。在客户经理制度建立后,中国银行 C 分行要求各级客户经理发挥好客户经理的主观能动性,落实好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管理要求。随后,中国银行C 分行人力资源部(HR)出台了专门针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正向激励政策,按照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来发放工资,并对工资上限不设封顶,各级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释放。 中国银行 C 分行通过客户经理制度的建立,改变了以往“等待客户上门”的营销方式,将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扩大了对外营销队伍,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巩固老客户资源的同时赢得新客户资源,为中国银行 C 分行盈利能力与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4.1.2 对内设机构与部门进行重新设计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银行C 分行认识到内设机构与部门需要重新进行设计,才能更好地服务,符合“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因此各支行公司业务部和个人金融部成立。原有的信贷部门单独管理信贷业务,而公司业务部在其基础上成立后,主要管理对公业务(不包括机构业务与国际业务)。为赢得中高端个人客户各支行成立了个人金融部,主营对私业务。各营业网点由于客户流少于支行的原因,将对公业务与对私业务统一交由新成立的客户部门经营管理。为巩固和赢得大客户,公司业务部又设立了机构业务部,主要负责大客户(机构客户)的业务。 目前中国银行C 分行己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机

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协议

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战略 合作协议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模板甲方:**市**区人民政府(简称:**区政府) 乙方:**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商银行) 为进一步加强**区政府和**农商银行的友好往来与合作交流,建立更加紧密、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战略合作关系,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经双方真挚、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建立长期、稳定、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以下框架协议: 一、合作目的 甲乙双方通过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甲方要充分运用行政资源,在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推介优势产业项目等方面多做工作、做好工作,帮助**农商银行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 乙方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部署,积极围绕甲方的经济发展方针和工作重点,致力于服务项目、覆盖范围、资金规模、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为**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二、合作原则 (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二)先行先试重点突破 (三)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三、合作内容 乙方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及甲方的区域发展方针和政策,利用资金优势、服务网点优势和潜在的发展优势,为广大城乡客户提供信贷、存款、结算、支付、咨询、代理等方面的服务,为**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甲方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帮助乙方解决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创建优良的信用环境,维护农商银行的经营安全,最终形成互惠互利的政企合作关系。 具体的合作范围是: (一)融资合作 乙方要全面发挥融资领域的优势,充分运用金融手段和信用工具,大力组织和筹集资金,积极吸收存款。乙方承诺:农商银行在**区辖内营业机构的贷款余额总和不低于40亿元。重点支持如下项目: 1、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扶持**区公共事业、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内的信贷项目。 2、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继续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 3、加大对旅游行业及项目的贷款投放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4、加大林权贷款资金投入,有力的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5、加大对工商业贷款的扶持力度。 6、加大结对贫困村及贫困户的扶持力度。 7、按照国家有关信贷方针政策,进一步拓展信贷服务领域,研发新型产品,合理市场定价,将信贷资金

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中央银行学》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摘要】自17世纪中央银行的出现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金融活动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央银行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中央银行制度已成为一国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关键字】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历程 清末(1905年)由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是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然而依据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山西商人于清朝年间在归化城设立的宝丰社,无论从职能作用还是制度结构来看,都具有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可以被认为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雏形,为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明清时代随着山西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金融机构,为了行业协调和管理,他们自发创造了很多同业行会,或地域、乡谊性的会馆,归化城(呼和浩特)的宝丰社即为其一。《绥远志通稿》记载:“清代归化城商贾有十二行,相传由都统丹津从山西北京招致而来,……银钱两业遂占全市之重心,而操其计盈,总握齐权,为百业周转之枢纽者,厥为宝丰宝。社之组设起于,今无可考,在有清一代始终为商业金融之总汇。”可见,晋商行会——宝丰社,在当时的归化城金融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户部银行是1905年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 (2)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 (3)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4)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1948年12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至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

规范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规范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关键词: 垂直管理机构/地方政府/理顺和依法规范 内容提要: 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我国政府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七大报告将“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的界定、依据和利弊,并着重对理顺和依法规范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关系,作了法学思考。 一、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界定、依据和垂直管理体制利弊分析 (一)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界定 新中国成立后,有的中央或上级政府部门、单位在地方设置了若干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如1950年、1956年先后成立的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 改革开放之后,为处理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单位在地方的事务,有些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单位在地方设置了若干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如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设出入境检验检疫直属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分支局,实行垂直管理。 由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单位与其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是垂直领导关系,而地方政府对设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这些机构、单位没有管理关系,因此这类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单位的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叫做“垂直管理机构”,也称“条管机构”。 垂直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财务、物资供应等均由上级政府部门直接管理;有的垂直管理机构的党组织关系在地方,由地方党委领导。 垂直管理机构主要有中央政府部门垂直管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垂直管理两种。中央政府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由中央政府部门直接领导,尽管该机构设在地方并从事带有一定地方性的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由省政府工作部门直接领导。 与中央或上级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关系一样,中央或上级政府部门及其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被形象地称为“条条块块关系”,它历来是中央或上级与地方政府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国务院各机构、单位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三定规定”),我国上下级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之间的“条块关系”,主要有四种情形: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研究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研究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 客户关系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与先进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企业重新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从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是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再造企业组织体系和优化业务流程,开展系统的客户研究,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运营效率和利润收益的工作实践;也是企业为最终实现电子化、自动化运营目标所创造和使用的技术,软硬件系统及集成的管理方法、解决方案的总和。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既是一种先进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的体现,又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和管理实践活动;同时还直接表现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包括业务操作、客户信息和数据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软、硬件系统集成,是银行经营活动在高度数据化、信息化、电子化和自动化条件下与客户全面接触、全程服务的统一技术平台和智能服务系统。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1.商业银行实施CRM是对银行从传统经营模式向新经营模式转变的适应。

随着经济进入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居民的 生活习惯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代,消费者希望获得更快捷和更便利的服务,企业也希望获得更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而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这种新要求,正逐渐朝着新经营模式转变。 当前,利息收入仍是银行收入的主要,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进 一步发展繁荣,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和投资渠道的增多,金融服务收入、金融创新产品的收入必将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此外,商业银行传统的依靠分支机构数量而形成的规模优势也难以发挥原有的作用,未来的发展必然会从追求“规模效益”转向挖掘“客户效益”。正是在此背景下,客户关系管理才逐渐被国外许多银行广泛地应用和实施。CRM作为一种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将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企业涉及到客户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集成管理,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最大化地满足客户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经济效益。 2.我国商业银行实施CRM是加入WTO经营环境下打造新的核心 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我国银行业总体格局可划分为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银行和90家城市商业银行,随着网上银行和金融电子化

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五、简答题 1. 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这一职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而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职能实现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充当最 后贷款人。( 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2. 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等几个方面。 3. 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一般表述为: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中央银行之所以是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因为中央银行在业务经营目标、经营对象和经营内容上与普通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央银行之所以是宏观管理部门,是因为中央银行是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控制和调节信用活动的重要工具。 4.什么是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其代表有哪些?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中央银行制度往往与中央银行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前苏联和 1990 年前的多数东欧国家即实行这种制度。中国在 1983 年前也实行这种制度。 六、论述题试论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与金属货币相比较,银行券已是一种信用货币,它的流通支付能力取决于其兑换金属货币的能力,即取决于发行银行的信誉。这便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经济原因之一。(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这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又一个基本经济原因。(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4)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这便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再一个基本经济原因。( 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为了保证和方便政府融资,发展或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或融资的银行机构逐步成为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也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经济原因之一。 上述诸多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直接推动了中央银行的产生。但这些客观要求并非是同时提出的,其迫切程度也并不是完全相等,因此,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五、简答题 1.如何看待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处于一个很重要的特殊地位。作用:( 1)从经济体系运转看,中 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

央行的独立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政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进行。但是要使这种作用更好地发挥和体现,其独立性必不可少。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旅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获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使决策的自由程度,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不受政府约束,或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的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这就是当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研究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即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货币政策执行自由权,即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不受其他任何部门、地方的干扰;二,相对于财政部的独立性,我国央行与财政部的关系具体表现在行政关系上;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并不明显存在这隶属关系,在资金关系上,人民银行与财政部无直接融资关系;3,相对于地方政府的独立性,这也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关系,《人行法》规定,各地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从总体看来,相对于经济整体,金融只是一个子系统。作为金融核心的央行,应该服从经济和社会大系统的运转,服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央行是整个宏观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也需要其它政策部门的协调配合。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约束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当局,代表国家

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与政府有着共同的目标,即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两者存在着制约,中央银行听命于政府会是货币政策带有通胀的偏向。 相反,独立的中央银行也并非总是能够成功运用其独立性,譬如美联储,是一家高度独立的央行,曾实行过度货币政策而导致通胀。 实际上,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就是关于中央银行权责的大小、政府对央行的干预程度以及央行对政府保有大局观的程度的问题。总之而言,中央银行要真正发挥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保持经济、金融的稳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也即找好与政府之间最佳的平衡点,以实现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政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进行。但是要使这种作用更好地发挥和体现,其独立性必不可少。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旅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获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使决策的自由程度,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不受政府约束,或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的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这就是当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研究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即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货币政策执行自由权,即

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模板

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模板 甲方:**市**区人民政府(简称:**区政府) 乙方:**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商银行) 为进一步加强**区政府和**农商银行的友好往来与合作交流,建立更加紧密、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战略合作关系,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经双方真挚、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建立长期、稳定、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以下框架协议: 一、合作目的 甲乙双方通过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甲方要充分运用行政资源,在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推介优势产业项目等方面多做工作、做好工作,帮助**农商银行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 乙方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部署,积极围绕甲方的经济发展方针和工作重点,致力于服务项目、覆盖范围、资金规模、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为**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二、合作原则 (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二)先行先试重点突破 (三)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三、合作内容 乙方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及甲方的区域发展方针和政策,利用资金优势、服务网点优势和潜在的发展优势,为广大城乡客户提供信贷、存款、结算、支付、咨询、代理等方面的服务,为**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甲方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帮助乙方解决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创建优良的信用环境,维护农商银行的经营安全,最终形成互惠互利的政企合作关系。 具体的合作范围是: (一)融资合作 乙方要全面发挥融资领域的优势,充分运用金融手段和信用工具,大力组织和筹集资金,积极吸收存款。乙方承诺:农商银行在**区辖内营业机构的贷款余额总和不低于40亿元。重点支持如下项目: 1、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扶持**区公共事业、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内的信贷项目。2、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继续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3、加大对旅游行业及项目的贷款投放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建设。4、加大林权贷款资金投入,有力的支持林业产业发展。5、加大对工商业贷款的扶持力度。6、加大结对贫困村及贫困户的扶持力度。7、按照国家有关信贷方针政策,进一步拓展信贷服务领域,研发新型产品,合理市场定价,将信贷资金重点扶持到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种粮大户贷款、“两权”抵押贷款等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