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儒家八派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史称“儒家八派”。

2、密宗

佛教发展到公元七世纪后,出现衰落的趋势,神秘化密教的出现就是重要标志。密教,是大乘佛教一些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基本特征,着重宣扬口诵真言即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观佛尊(意密),三密同时相应,就能即身成佛。密教至迟在三国时就已传人我国,通称“杂密”。杂密的内容与中国传统的道教、儒术和民间巫术有许多是相通的,以至在宗教实践上相互影响,很难区别。中国密宗的正式建立,当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密教与政治结合紧密是其特征,这一点被藏传佛教所继承。

3、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释迦牟尼去世后,约在公元一世纪时,佛教分化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所谓“乘”,是“道路”之意,大乘是大道,小乘即小道。

4、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概述文化的特征。

“文化”一词在当今世界哲学和各门科学都取得重要发展的历史环境下,它的实质性含义应该是人类主体通过各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对社会和自然客体的适应、利用和改造。其实现成果的体现,既表现在各种自然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和发展,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所以,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1)物态文化:通常又称之为物质文化,这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诸种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与结果,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2)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緸缊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具体说来,心态文化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社会心理指人们的日常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包括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升华,并以著作或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流行传播,垂于后世。

3)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等制度在内。

2、简述经今古文学之争与经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经今古文学之争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五经的传授全靠记诵,在师徒之间一代代口耳相传,由汉朝人用当时同行的文字“隶书”记录成书的,所以称为今文经,训解、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汉武帝所尊崇的儒学,就是今文经学派。

汉武帝以后,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称为儒家经学的一统天下,但是在经学内部,却因学术派别不一致,而爆发了经今古文学之争。经今古文学

之争,不仅仅是书写文字和读法问题,而是随着经师源流不同,传授的方法和对经义的解释也不同,因为,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派别。经今文学派认为孔子是政治家、教育家,尊孔子为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的“素王”,视孔子删定的“六经”为治国之道。而经古文学派则把孔子看成是史学家,尊孔子为先师,六经是古代的历史资料。

2)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六经被尊奉为神圣不可触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经学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见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之深远。

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1.与哲学和政治融为一体,构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意识形态的中心,强烈地影响着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2.具有强烈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的色彩,特别表现在道德规范上,重视忠孝,强调整体和服从。

3.有着强烈的中庸气息,在形而上学的体系中,有些朴素辩证法的因素。

4.重视人伦日用和实际生活,这在方法上表现为重了悟不重论证,在内容上表现为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佛教是如何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1)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的标志是唐代形成的各佛教宗派。其中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是典型的中国佛教。禅宗对佛教理论的革新,实质上是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庄周等思想融入佛教,使之进一步精练化、哲学化、世俗化;摆脱繁琐的修炼过程和经论词句的解释,由思辨推理转入神秘直觉,用“顿悟成佛”说来增强佛家法力,缩短天国和人世的距离,以吸引更多的人信仰佛教,弘大禅宗。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里仅举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和社会民俗四个方面,借以窥见一斑。

自魏晋以后,中国古代哲学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魏晋玄学,先是作为般若学传播的媒介,进而与般若学交融汇合,最后为般若学所取代。佛教还

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完成。宋、明理学固然是儒学的一大转变,是儒学的哲学化,但是,其受佛教影响的痕迹,也是明显的。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华严宗、禅宗理论的影响十分明显。佛教思想中对宇宙、对人生的分析,蕴含着独到的哲学智慧,对中国人重经验认识轻理论思维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在文学方面,佛经本身的翻译,就是我国翻译文学产生的标志;汉译佛经的流传在我国创造了变文、俗讲、语录体等新文体;中国评话、评书、戏曲、俗文学等深受其影响;佛经中的幻想、夸张等写作手法对中国小说亦有影响,如许多志怪小说,特别是神话小说《西游记》更是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的经典之作。世界闻名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的壁画,都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向来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之冠冕的诗、书、画,皆注重“境界”,这境界与佛教的“禅机”多有相通之处。另外,中国的建塔造像也起源于佛教,这其中包括建筑与雕塑两门艺术;随着佛教的传播,建塔造像的艺术亦随之流行各地。

佛教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实际、平等、现在、刹那、清规戒律、一尘不染、三生有幸、一针见血、天花乱坠、相对、绝对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它们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词汇,成为中国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有,佛经用梵文写作,梵文是拼音文字,发音变化高低,要求严格。我国古代音韵学,对生字的注音只靠直字注音法,唐代名僧守温参照梵文,仔细分析汉语的音素,创制30个字母,为宋人36字母的蓝本,中国音韵学从此发展起来。

在长期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思想深入民间。如民间对观音菩萨和弥勒佛的崇拜。“观世音”在唐代为避唐太宗之讳也称“观自在”或“观音菩萨”,被尊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善神,其典型造像为“千眼千臂”,简称“千手观音”,表现其是遍观世界、遍护众生的神灵。对观音菩萨的信仰民间十分普遍。弥勒象征未来和光明,可普度众生,使五谷丰登,民众长寿多福。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军常打出弥勒的旗帜来号召民众参加,期望弥勒出世,改变他们的处境。佛教的传人对我国的习俗也发生重大影响:农历七月十五的孟兰盆、十二月初八的佛成道节,几乎是全族的节日;另外佛教的超度、拜佛、赶庙会、放生、素食等活动和规戒,也成为民间习俗,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首先体现在哲学方面:对魏晋玄学及宋明理学的影响。

(2)佛教对文学也有很多的影响,体现在翻译学、小说等多个方面。

(3)佛教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在长期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思想深入民间,对我国的习俗也发生重大的影响。

2、论述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宗法制度盛行不衰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显著特征的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举其要者概述如下:

(1) 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其积极作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提倡“民胞物与”,“克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做人问题上,表现为强调"慎独”、“自省”,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提倡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节。在行事上,表现为脚踏实地、积极人世、自强不息、木讷刚毅的民族精神。其消极影响表现在“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观念的形成,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一方面,使得中华民族在心理上、文化上普遍认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整体观念,因而成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得以产生的源泉;另一方面,也培植和强化了国人严重的迷信权力、服从权威的心态。

(3) 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其妙用是以伦理修养来沟通政治关系和家族关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发展定型的原因。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的倾向又是以一种不同于西方“人文主义”的人本主义为前提的。

2、儒家八派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史称“儒家八派”。

3、藏传佛教

据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佛教最初传人西藏始于松赞干布(约617—650)执政期间。佛教传人之前,西藏盛行一种原始信仰——苯教,苯教的主要活动是祈福禳灾,又与当地政治斗争联系较紧密。松赞干布引进的佛教,主要是印度密教和汉地的大乘佛教。它们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又吸收苯教的一些神祗和仪式,形成西藏地方宗教——喇嘛教。十三世纪后期,在元朝统治者的扶植下,上层喇嘛开始掌握政权。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格鲁教派(俗称黄教),后来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基础,对西藏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4、家族本位

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是家族本位,家构成社会的本位与本体。家族精神在古代渗透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答儒学的经学化进程。

在战国时代,不仅儒家典籍,其他各家各派的著作都称为“经”。儒家的经,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著作。但并非所有的儒家著作都可以称经,只有那些被封建统治阶级所认可的、所推崇的儒家书籍才能称经,因为儒经的数量也是不断变化的。儒家的经书最初只有六经,到唐宋时期,就成十三经了。

到了西汉武帝以后,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学超乎于众学之上,儒家典籍“五经”成为治国之“本”,人伦之“常”。

2、简单概述儒、玄、释、道文化的交互影响与相互合流。

(1)魏晋玄学,是动乱年代的社会产物,是从儒学衰落中产生出来的新思潮。玄学产生之初,便同儒学发生剧烈冲突,儒学和玄学虽然相互排斥,却又在排斥中相互吸收。这导致了“儒玄双修”的学者大量涌现,表现出了儒玄合流的态势。

(2)道家学说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因此,道教从诞生之日起,便与道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范文澜在阐述儒、道关系时说:“儒家对道教不排斥也不调和,道教对儒家有调和巫排斥。”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流传的佛学主要是般若学。般若学的基本特点是视世界万物为因缘和合所生,认为它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性空。

儒教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从《弘明集》这部著作中,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矛盾冲突的情况。

道教一直反对佛教,当时,它的思想体系远不如佛教那么严密,于是,在排斥佛教的同时,不得不模仿佛教来完善自己。道教原来没有像样的经典,因此,它模仿佛经,摄取佛经的教理,编造道教经典,许多道教经典都是在佛教经典的直接影响下形成。

3、概述宋代四大书院与书院的优良学风。

书院是教学的场所,又是学术研究的基地。在几百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优良的学风。第一,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的学风。书院中的教师,多是德高望重、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这些大师刻苦自励、深入钻研的治学精神对学风影响很大。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质疑问难。第二,注重创发、提倡求真的学风。书院教学重视学生自行理会、独立思考。如朱熹要学生读书做事“须是更经思量方得”,张拭要学生读书“如其可取,虽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其可疑,虽或传以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在名师的指导下,书院中不囿旧说,注重创新,注重求真之风盛行,培养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学者。第三,师友讲习、自由讨论的学风。师友讲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向大师质疑问难,大师指点开导,可以相互争辩;二是同学朋友之间,不同学派之间可以讲辩讨论。在书院中师生聚于一堂,朝夕讲问,各大师之间又频频来往,相互切磋,这种学风在历代书院中一直保持。第四,修身养性、重在做人的学风。书院

都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学生通过研讨经书,修身养性,完备自身,完善封建人格。朱熹曾手订白麓洞书院教规规范学生行为。陆九渊建象山书院,旨在“教人做个人”。因此,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成为历代书院的传统。第五,尊师爱生的学风。书院生徒是自由择师,倾慕在先,道义为重,一日为师,终生不忘,故以尊师著称,“程门立雪”是其典型例子。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尽心尽力,直至终老,有的还资助贫寒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感情甚笃。第六,关心时事、学政兼论的学风。不少书院是既论学,又论政。宋朱熹、张拭曾指摘科举之弊,明东林书院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至今,东林书院旧址的石柱上仍然刻着顾宪成题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佛教各宗派在中国的传播与流布。

佛教传入我国后,经过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1)汉至南北朝:传入与扩展

这个时期,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译的主要是禅经和《般若经》。从汉至三国,佛教发展缓慢,只在上层人士中传播,教派主要有两个:一是由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注重修炼精神的禅法,比较接近神仙家言;一是以支谶、支谦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即空宗学说。所谓“般若”,指的是佛教所讲的最高智慧。般若学义理认为,现实世界的认识及对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般若”,才能超越世俗认识,才能把握诸法(即一切物质现象)的绝对真理。这种般若学说与当时的玄学相表里,形成玄学化的佛教。到了曹魏嘉平二年(250),正式确立了佛制,建立了处理僧侣和僧团事务的制度,开始有了正式受戒的沙门。

东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佛教发展迅速,很快普及到社会各阶层。在这一时期内,佛教逐渐形成了不同学风和不同佛教思想的中心──南区和北区。北区佛教的中心在长安,代表人物是道安(312—385)和鸠摩罗什(344~413),他们传播的是大乘空宗,用玄学观点释般若理论,主“本无宗”。南区的佛教中心在庐山的东林寺和建康的道场寺,代表人物是慧远(334~416)和佛陀跋陀罗(359~429)。慧远是道安的弟子,他提出协调王权和僧团、名教与佛法的理论,还创造了弥陀净土的佛教思想,宣称只要口念“南无阿弥陀佛”,

人死后就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南北朝时期,从广译佛经进入到深人地研究佛经,讲经和著述之风甚盛。随着对佛经研究的深入,开始出现中国自己独立的佛教学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后来的佛教宗派。“涅檠佛性”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理论的中心问题,而“顿悟成佛”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

2)隋唐:宗派林立的全盛期

隋唐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中国佛教进入了鼎盛时期,也进入了成熟期。有三个标志:一是寺院林立;二是僧尼众多;三是中国化宗派涌现。

隋代有寺院3985所,僧尼23.6万人。唐代有寺院近5万所,僧尼30多万人。寺院拥有庞大田地,并有免赋役特权,寺院经济极其发达。佛教传人后,经过五个多世纪的消化吸收,到了隋唐时期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八宗,即天台宗(也称法华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法相宗、密宗、律宗、三论宗。其中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派有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和净土宗,这几个宗派后来都传播到了朝鲜、日本和越南。

由于唐统治者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的政策,促进了儒、佛、道的融合。封建统治者充分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在维护统治方面实现互补。唐宋之际,三教之间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三教合一的思潮进一步形成,佛教终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宋明理学就是在儒、佛、道三教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家学说。从这些佛教宗派的思想理论观点来看,都围绕一个重心,即“心性”。心性问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向上追溯到孔孟,特别是孟子一系,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为中国心性学说奠定了基础。自晋宋以来,佛教学者就着重探讨人格本体即心性,把本体论和心性论的研究统一起来,大讲“佛性”,以此为人心之本,成佛的根据。由于佛教中国化,使得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特别是禅宗大大改变了印度佛教的原貌。佛教在中国从“出世”走向世俗化,原来被佛教排斥的“忠君”、“孝父母”等等思想也可以被容纳在佛教之中。成佛全靠自己“心”的觉性,“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

3)宋至清:由盛而衰的停滞期

中国封建社会自宋代开始走下坡路,而中国佛教也由此走向衰微。

佛教传人中国以后,大体上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附庸地位,成为

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宗派内部融通趋势增强,对心性问题的认识已趋一致。宋代理学一面批判佛教的“出世”思想,一面又吸收佛教的心性学说,建立了以“心”为本的形而上学体系。程朱的“性即理”和陆王的“心即性”说法虽不同,但都是要为他们“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找一形而上学的根据,这样就使宋明理学较之先秦儒学成为一种更加精致完善的理论体系,成为官方御用哲学。这样,佛教就只能处于次要的、从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又说:“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大夫等。”这就是说,禅宗的主张与世俗的道理相一致,它既要人不离世间,又应超越世间,这一观念其实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模式。

2、论述佛教和道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

佛教约产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伦理纲常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它不仅是中国政治统治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是各种文化观念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佛教因其文化的外来性,遭到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的有力排斥。在夷夏之辩中,很多儒家和道家学者从民族特点、性格、民风民俗等方面来分析佛教中国传统文化的互不相容。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不仅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抵制,而且还受到了中国无神论的挑战。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的巫术、儒家、墨家、道家、阴阳五行思想,还吸收了外来佛教、摩尼教、火袄教的有关内容,形成了包容广博、独放异彩的宗教文化,丰富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的神仙学说不仅是我国古代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的思想宝库之一,而且还对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甚至形成了民间风俗。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天人合一

大体而言,“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认为天是人伦道德的本源,人伦道德源出于天。“天人合一”既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地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地顺从与崇拜。

2、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法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3、定慧双修论

释家非常重视修养方法和途径,印度佛教把五花八门的修行途径和方法归纳为两个方面:定和慧,也叫止和观。“定”或“止”就是禅定,着重于佛教思维修习。“慧”或“观”,就是学习佛教义理,培养佛教智慧。南北朝时,南方注重义理,北方注重禅定。隋代天台宗传世人智頉综合这两种方法,提出了“定慧双修”,“止观并重”的双轨并行主张,以求达到涅槃境界,求得解脱。

4、嫡长子继承制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总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父位,嫡子和庶子分封,五世而斩。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1.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把气看作是艺术作品的根本。无形的气,在有形的作品中显现出,这就是虚实相生。中国艺术的显著特征。

2.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从审美角度看: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或浓与淡之美。

3.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追求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宇宙之

和,中国艺术业把和作为最高境界,追求“和”之美。

2、分析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大乘佛教比起小乘佛教来,更具有宗教色彩,它把佛教完全宗教化和神圣化,使佛教更具有精神统治的力量。释迦牟尼最初创立的原始佛教,除了业报论(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具有宗教色彩外,其他主要的理论宗教化的程度不高,如小乘佛教就不承认有一个宇宙的最高主宰,也没有把释迦牟尼奉为神,而只把他奉为教祖或传教师,而大乘佛教却把释迦牟尼神化为如来佛。第二,在佛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方面,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彻底。小乘佛教认为,世界是由一些微小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合成,因而世界上无永恒的东西。而大乘佛教却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微小的物质,离开了所谓的涅檠世界,就是绝对的空。这更有利于诱导人们去追寻虚幻的精神世界。第三,在宗教实践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诱惑力。小乘佛教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大乘佛教则不局限于个人的修行,而主张普渡众生。它极力宣扬大慈大悲,把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佛国净土)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第四,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世俗的性质,较易推广。小乘佛教主张出家,过严格的禁欲生活,这就限制了自身的推广与普及。大乘佛教则主张,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的居家信仰,他们不必严格禁欲,只要做布施的功德就可以了。

大乘佛教的产生,使佛教具有了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3、简述中国传统宗教的总体特征

一、不发达性

宗教在中国从未占据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但又不为宗教所左右,他们始终将神权限制在王权之下,而不允许神权与王权平起平坐,更不能使其凌驾于王权之上。正因为中国大众对宗教没有表现出特殊的热情。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并没有发现诸如十字军那样的宗教战争的痕迹,也没有发现诸如在宗教改革运动以及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当中令新教和天主教双方都大为丢脸的那种宗教迫害的痕迹。

二、实用性

中国人“以研究人生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对来世生活不甚向往。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结构特色是超自然因素与伦理道德因素有相当程度的分离,

中国人看宗教只是人和神灵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而这一部分可以说是为求福免祸。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表现出极大的功利性。

三、兼容性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佛、道、伊斯兰、火袄教、摩尼教、犹太教、基督教长期同时共存,这现象本身即是兼容性的表现。中国传统宗教的种种特征,实质上是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特征在宗教上的反映。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各学派的价值取向。

一、追求仁义的儒家

1、以仁为思想核心

“仁”的概念,古已有之。《尚书.金滕》里有“予仁若考能”的文句,“仁”与技巧相联系;《诗经》里有“洵美且仁”,“其人美且仁”,“仁”与美相联系。此时“仁”的涵义比较单薄。到了春秋时代,“仁”的涵义丰富起来,《左传》中多次出现“仁”的概念,其意义有关政治、道德、事功等多种层面。孔子正是凭借这些思想资料,创造了“仁学”体系,并以此作为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

2、以义为价值准绳

在价值判断方面,如何确定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仁”的精神、“礼”的规范,儒家提出必须以“义”为价值准绳。孔子以义为立身之本,他说:“君子喻于义。”“君子以义为上。”孟子说:“义,人之正路也。”荀子也把义置于首要地位:“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二、崇尚自然的道家

道,本义是人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宇宙之本源等意义。先秦诸子中,以“道”为学说核心内容的学派,被成为“道家”。“道家的中心问题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是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尘世的纷争。

1、“天道”、“无为”

2、超世、顺世、游世

三、主张兼爱互利的墨家

在百家争鸣中,墨家是儒家最大的反对派。墨家有自己严密的“天志”观。

墨家的“天”是经过改造的下层劳动者理想的“天”,因而“天志”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神秘的天命,而是下层劳动者利益与愿望的神圣的“外化”。墨家借助“天志”的权威提出尚贤、尚同、兼爱、交利等诸多社会政治主张,要求人们在利、欲与义、理的冲突面前,放弃私利、私欲,选择公利、公欲。

四、注重功利的法家

法家是现实主义者、功利主义者。他们认为人生最大的现实莫过于功和利,他们除了现实和实用之外,没有什么理想,没有什么境界,“计功而行赏”、“功多者受多,功少者受少”。“赏必出于公利”。这里的“公利”是指封建国家之利,也可以说是皇帝的“私利”。“赏功罪过”是法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功用”是法家提倡的最高价值标准。“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可见欲利是法家价值论的中心。

2、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统一性与延续性

中国文化具有连续的统一性特征,又具有一元的连续性特征。

(1)政治的统一

从政治方面看,中国文化经历了持久的统一过程。自秦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个时代于封建割据状态,但分裂是短暂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2)民族的融合与凝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是在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的。中国文化的统一性特征,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融合息息相关。

(3)文化传统的承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前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宣扬传统本身得以存在和流传的合理性,自宋以降,其质的规定性基本上已经沉积。因此,虽然它也有起伏跌宕,并多次面临挑战,但一次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不曾中绝过的古老文化。

2.人文精神与民主主义

(1)人文传统即非宗教性

中国文化就整个体系来说,是非宗教性的,充满了人文理性精神。由于中

国特定的古代历史环境所决定,宗教神权始终不发达。

(2)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

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民本思想有以下内容构成:其一,肯定民是邦国的基础本根,即统治者赖以建立金字塔统治机构的基底。小农经济是专制王权建立的基础,是国家兵力与财政的直接来源,没有民的的支持,任何一个政权都无法维持。民在邦国之中,既处于统治地位,又对邦宁与否起着决定性制约作用。其二,主张君为民主。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国家的代表是君主不是民众。民众离不开君主,“君为民主”才符合民众的天性。君主与民众之间本质上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君主对于社稷和百姓既具有绝对统治之权,又负有贵民以存社稷之责。孟子倡“民为贵,君为轻”,君若害民“民之从之也轻”之义,实质是通过贵民以隆君之论。其三,“固本”与“宁邦”,必须重民心,以民情向背而顺导;重视民力,以农为本;重视民生,以求“元气培而本根固”。这些下恤民生之法。乃是“上筹国计”之方,“安贫保富”之计。

3.重群体轻个体

(1)家族本位

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是家族本位,家构成社会的本位与本体。家族精神在古代渗透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

(2)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法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3)追求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是把人作为与牲畜、动物相等对待的整体的“类”来理解,即认为人是社会动物,把人的个体价值归结为人的社会价值,以社会标示个人,强调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

4.重人伦轻自然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不把外在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来研究,而把它作为一个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来体验,其结果是不注重探求自然规律,只注重践履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中国的哲人们不去探讨自然的奥秘,反而把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视为雕虫小技。

5.崇老尚古

崇古意知识的浓厚还表现为祖先崇拜与先王观念。尊老尚古传统客观上保留了古文化,有利于继续发扬传统,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因循守旧、依傍前人的思想作风,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注: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2016一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6一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6年一级建造师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 (选中链接后点击“打开链接”) 下面给出《建设工程法规》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某工程于2009年3月15日通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于3月31日办理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该工程外墙面防渗漏的最低保修期限截止日期是()。 A.2011年3月15日 B.2011年3月31日 C.2014年3月15日 D.2014年3月31日 2、根据法律是否明文规定了一定合同的名称,合同可以分为()。 A.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B.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C.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 D.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3、甲、乙两建筑公司于2010年3月10 日组成一个联合体去投标,在共同投标协议中约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而遭遇建设单位索赔,各自承担索赔额的50%。2011年6月22日,甲建筑公司施工部分出现质量问题,建设单位索赔80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是甲公司的原因导致,故建设单位只能向甲公司主张权利 B.因约定各自承担50%,故乙公司只应对建设单位承担40万元的赔偿责任 C.如果建设单位向乙公司主张,则乙公司应先对80万元索赔额承担责任 D.只有甲公司无力承担,乙公司才应先承担全部责任 4、《建筑法》规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施工企业

高级英语课文翻译

青年人的四种选择 Lesson 2: Four Choices for Young People 在毕业前不久,斯坦福大学四年级主席吉姆?宾司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及他的一些不安。 Shortly before his graduation, Jim Binns, president of the senior clas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wrote me about some of his misgivings. 他写道:“与其他任何一代人相比,我们这一代人在看待成人世界时抱有更大的疑虑 ,, 同时越 来越倾向于全盘否定成人世界。” “More than any other generation, ” he said, “ our generation views the adult world with great skepticism, there is also an increased tendency to reject completely that world. ”很 明显,他的话代表了许多同龄人的看法。 Apparently he speaks for a lot of his contemporaries.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倾听过许多年轻人的谈话,他们有的还在大学读书,有的已经毕业,他 们对于成人的世界同样感到不安。 During the last few years, I have listened to scores of young people, in college and out, who were just as nervous about the grown world. 大致来说,他们的态度可归纳如下:“这个世界乱糟糟的,到处充满了不平等、贫困和战争。 对此该负责的大概应是那些管理这个世界的成年人吧。如果他们不能做得比这些更好,他们又能拿 什么来教育我们呢?这样的教导,我们根本不需要。” Roughly, their attitude might be summed up about like this:“ The world is in pretty much of a mess, full of injustice, poverty, and war. The people responsible are, presumably, the adults who have been running thing. If they can’ t do better than that, what have they got to teach our generation? That kind of lesson we can do without. ” 我觉得这些结论合情合理,至少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 There conclusions strike me as reasonable, at least from their point of view. 对成长中的一代人来说,相关的问题不是我们的社会是否完美(我们可以想当然地认为是这 样),而是应该如何去应付它。 The relevant question for the arriving generation is not whether our society is imperfect (we can take that for granted), but how to deal with it. 尽管这个社会严酷而不合情理,但它毕竟是我们惟一拥有的世界。 For all its harshness and irrationality, it is the only world we’ ve got. 因此,选择一个办法去应付这个社会是刚刚步入成年的年轻人必须作出的第一个决定,这通 常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Choosing a strategy to cope with it, then, is the first decision young adults have to make, and usually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of their lifetime. 根据我的发现,他们的基本选择只有四种: So far as I have been able to discover, there are only four basic alternatives: 1)脱离传统社会

福师1203考试批次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B)。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 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 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 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2.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D)。 A、神经活动参与 B、口腔与手的协调 C、手与脚的协调 D、眼手协调 3.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A)。 A、发展早并好于再现 B、发展晚,但好于再现 C、发展晚,但比再现差 D、发展早,但比再现差 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5.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A)。 A、动作和语言 B、记忆和动作 C、记忆和语言 D、语言和情景 6、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B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7、儿童从5岁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幼儿已明显出现了(C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能感 8、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是属于(D )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9.( A )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 A . 击剑反射 B . 抓握反射 C . 惊跳反射 D . 游泳反射 10.注意的( A )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 A . 指向性 B . 集中性 C . 特质性 D . 顺序性11.( B)指区别颜色细致差 异的能力,亦称为辨色力。 A . 视敏度 B . 颜色视觉 C . 空间视觉D . 形状视觉 12.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 是(C)性质的记忆。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 忆(再现) 13.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 的哭着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 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 要是因为(C)。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B、 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幼 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D、幼儿 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 14. 幼儿看到故事书当中的 “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 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造 成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 (D ) A.幼儿的情绪是完全表露 于外的 B.幼儿不会调节自己的情 绪表现 C.幼儿的情绪已趋稳定 D.幼儿的情绪具有冲动性 15.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大约 出现在(B )。 A.1岁之前 B.2岁左右 C.3 岁左右 D.3~6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共25分) 1.关键期 考核知识点:关键期,参考书 籍P26。 2.具体形象思维 考核知识点:具体形象思维, 参考书籍P186。 3.自我意识 考核知识点:自我意识,参考 书籍P327。 4.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考核知识点:儿童心理年龄特 征,参见P18 5.依恋 考核知识点:依恋,参见P359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 30分) 1.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 规律。 考核知识点:儿童动作发展的 规律,参考P292-293。 2.简述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趋势。 考核知识点:儿童理解的发展 趋势,参考P212-214。 3.引起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 原因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无意注意,参见 P68 4.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 为的因素? 考核知识点:学前儿童性别角 色行为,参见P369 5.简要回答学前儿童能力发 展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学前儿童能力发 展,参见P350 四、论述题(共15分) 1、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 展的一般趋势。 考核知识点:学前儿童心理发 展的趋势,参考书籍 P387-390。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 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30分) 1. “兴趣”、“能力”、“性 格”是人的(D )心理特征。 A.认知B.情绪C.意志D.个 性 2. ( A )的研究对象是个 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漫长过 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 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 剖生理学 3. (B )研究正常的、成熟 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 律。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 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 剖生理学 4. 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 形成,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 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 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 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A)。 A.关键期B.原始期C.最近 发展区D.最佳期 5. 注意的(B ),不仅指在 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 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 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 于”该对象的程度。 A.指向性B.集中性C.特质 性D.顺序性 6. 婴儿能找到不论在什么情 况下藏起来的客体。这属于皮 亚杰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 (D)。 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 B、第二阶段(1-4月) C、第五阶段(12-13月) D、第六阶段(15-18月) 7.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 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 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 (A )。 A、想象 B、判断 C、直觉 D、 下定义 8. 幼儿再造想像的主要特 点,不包括(A) A、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自 己的语言描述 B、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 而变化 C、泥是比较容易捏成各种形 象的,也可以使幼儿头脑中获 得各种表象 D、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 像的必要条件 9. 下面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 7岁前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 阶段的是(B)。 A .前运算阶段B.运算阶段C. 感知阶段D.反射练习阶段 10. 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 趋势不表现在以下方面(C )。 A .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 分不断增加 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 因不断增加 C. 自我调节化 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11. 注意的(A)指注意在 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 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A .稳定性B. 选择性C. 集中 性D. 指向性 12. 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 会感到苹果量酸,这是(B )。 A. 同时对比 B. 先后对比 C. 先后适应D. 同时适应 13.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根 据对医院婴儿室内500多名 韧生哭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 情绪反应不包括( D ) A、怕B. 怒C. 爱D. 哭 14. (D)是3—4岁幼儿的 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 它掌握别人的经验。 A.游戏B. 活动C. 劳动D. 模仿 15. 中班主要依靠( D )进 行思维。 A.逻辑B. 动作C. 行动D. 表象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共25分) 1、情绪记忆 考核知识点:情绪记忆的内 涵参见P120 2、观察法 考核知识点:观察法,参见 P10 3、记忆 考核知识点:形象记忆,参见 P121 4、儿童的社会化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 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 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 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 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 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 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 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D. 恭宽敏惠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 祭神如神在 B. 未知生,焉知死 C. 无神论 D. 怀疑论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 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 A. 善利万物而不争 B. 推己及人 C. 居善地 D. 处众人之所恶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1

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建筑工程(6)

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建筑工程(6) 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建筑工程(6)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 最符合题意) 1 对于采用单价合同的招标工程,如投标书中有明显的数字计算 错误,业主有权先做修改再评标。当总价和单价的计算结果不一致时,准确的做法是( )。 A.分别调整单价和总价 B.以单价为准调整总价 C.按市场价调整单价 D.以总价为准调整单价 参考答案:B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在招标投标阶段对尚未确定的某分部 分项工程费,应列于( )中。 A.暂估价 B.基本预备费 C.暂列金额 D.工程建设其他费 参考答案:C 3 某施工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经过偏差分析后,承包商 采用新的高效率的施工方案。这种调整措施属于( )。 A.组织措施

B.技术措施 C.经济措施 D.合同措施 参考答案:B 4 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因为主观原因,或因为工作失误而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政府主管部门主要追究其( )。 A.经济责任 B.社会责任 C.法律责任 D.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 参考答案:C 5 施工质量验收时,抽样样本经实验室检测达不到规范及设计要求,但经检测单位的观场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要求的,可( )处理。 A.返工 B.补强 C.不作 D.延后 参考答案:C 6 某施工企业编制某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先后实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调研、主要工种工程量的计算、施工总体部署的确定等工作,接下来应实行的工作是( )。 A.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

B.资源需求量计划的编制 C.施工方案的拟订 D.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 参考答案:C 7 下列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中,属于管理措施的是( )。 A.调整工作流程组织 B.调整设计 C.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D.改变施工管理 参考答案:C 8 关于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 A.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以控制和保证施工产品质量和进度为目标 B.工作保证体系是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 C.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不包括组织保证体系 D.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管理组织,分工负责 参考答案:D 9 因为承包人原因未在约定的工期内竣工的,则对原约定竣工日期后继续施工的工程,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时,应采用( )作为现行价格指数。 A.原约定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

(完整版)高级英语第二册课文翻译

高级英语第二册课文翻译 Unit1 Pub Talk and the King's English 酒吧闲聊与标准英语 亨利?费尔利 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只有闲谈最宜于增进友谊,而且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论其方式何等复杂,也是称不上交谈的。 闲谈的引人人胜之处就在于它没有一个事先定好的话题。它时而迂回流淌,时而奔腾起伏,时而火花四射,时而热情洋溢,话题最终会扯到什么地方去谁也拿不准。要是有人觉得“有些话要说”,那定会大煞风景,使闲聊无趣。闲聊不是为了进行争论。闲聊中常常会有争论,不过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服对方。闲聊之中是不存在什么输赢胜负的。事实上,真正善于闲聊的人往往是随时准备让步的。也许他们偶然间会觉得该把自己最得意的奇闻轶事选出一件插进来讲一讲,但一转眼大家已谈到别处去了,插话的机会随之而失,他们也就听之任之。 或许是由于我从小混迹于英国小酒馆的缘故吧,我觉得酒瞎里的闲聊别有韵味。酒馆里的朋友对别人的生活毫无了解,他们只是临时凑到一起来的,彼此并无深交。他们之中也许有人面临婚因破裂,或恋爱失败,或碰到别的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但别人根本不管这些。他们就像大仲马笔下的三个火枪手一样,虽然日夕相处,却从不过问彼此的私事,也不去揣摸别人内心的秘密。 有一天晚上的情形正是这样。人们正漫无边际地东扯西拉,从最普通的凡人俗事谈到有关木星的科学趣闻。谈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也不需要有一个中心话题。可突然间大伙儿的话题都集中到了一处,中心话题奇迹般地出现了。我记不起她那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她显然不是预先想好把那句话带到酒馆里来说的,那也不是什么非说不可的要紧话——我只知道她那句话是随着大伙儿的话题十分自然地脱口而出的。 “几天前,我听到一个人说‘标准英语’这个词语是带贬义的批评用语,指的是人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的英语。” 此语一出,谈话立即热烈起来。有人赞成,也有人怒斥,还有人则不以为然。最后,当然少不了要像处理所有这种场合下的意见分歧一样,由大家说定次日一早去查证一下。于是,问题便解决了。不过,酒馆闲聊并不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大伙儿仍旧可以糊里糊涂地继续闲扯下去。 告诉她“标准英语”应作那种解释的原来是个澳大利亚人。得悉此情,有些人便说起刻薄话来了,说什么囚犯的子孙这样说倒也不足为怪。这样,在五分钟内,大家便像到澳大利亚游览了一趟。在那样的社会里,“标准英语”自然是不受欢迎的。每当上流社会想给“规范英语”制订一些条条框框时,总会遭到下层人民的抵制 看看撒克逊农民与征服他们的诺曼底统治者之间的语言隔阂吧。于是话题又从19世纪的澳大利亚囚犯转到12世纪的英国农民。谁对谁错,并没有关系。闲聊依旧热火朝天。 有人举出了一个人所共知,但仍值得提出来发人深思的例子。我们谈到饭桌上的肉食时用法语词,而谈到提供这些肉食的牲畜时则用盎格鲁一撒克逊词。猪圈里的活猪叫pig,饭桌上吃的猪肉便成了pork(来自法语pore);地里放牧着的牛叫cattle,席上吃的牛肉则叫beef(来自法语boeuf);Chicken用作肉食时变成poultry(来自法语poulet);calf加工成肉则变成veal(来自法语vcau)。即便我们的菜单没有为了装洋耍派头而写成法语,我们所用的英语仍然是诺曼底式的英语。这一切向我们昭示了诺曼底人征服之后英国文化上所存在的深刻的阶级裂痕。 撒克逊农民种地养畜,自己出产的肉自己却吃不起,全都送上了诺曼底人的餐桌。农民们只能吃到在地里乱窜的兔子。兔子肉因为便宜,诺曼底贵族自然不屑去吃它。因此,活兔子和吃的兔子肉共用rabbit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 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33 郭丹、 陈节 2010年4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一及参考答 案 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诗经》在先秦时被称为《诗》或《诗三百》,汉武帝时始称《诗经》。 2、先秦史传文学的代表作有__《左传》___和___《国语》___。 3、荀子是___儒家_______学派的学者,韩非是___法家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4、《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____离忧_____也。” 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 6、《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_昔我往矣__、_____杨柳依依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雨雪霏霏“。 7、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晋干宝的《___搜神记__》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南朝宋___刘义庆 ___的《_____世说新语 _____》为代表。 6、屈原的《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 7、汉乐府民歌的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8、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三颂 考核知识点:《诗经》的概况 参考教材:P3 2、建安七子 考核知识点:建安文学 参考教材:P116 3、赋、比、兴 考核知识点:《诗经》的艺术成就 参考教材:P13 4、竹林七贤 考核知识点:正始文学 参考教材:P120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秦风?蒹葭》一诗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的?试加以分析。考核知识点:《诗经》的艺术成就 参考教材:P14-15 2、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屈原 参考教材:P57-64 3、简述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考核知识点:诸子文学 参考教材:P43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试分析《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 考核知识点:《离骚》 参考教材:P61 2、举例论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特征。 考核知识点:《古诗十九首》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 (2018.1) 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备赛时请尽量丰富备赛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一、选择题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A.射B.御C.礼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 4.“豆蔻”是指(A)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 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 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7.“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 8.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 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 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 1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A.周易B.尚书C.史记D.尔雅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A.慧思B.慧能C.神秀D.玄奘 1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 13.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明帝 14.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

一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D《铁路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铁路工程施工测量中测量仪器设备及工具必须() A.定期(一般为2年)到国家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 B.不用检定。 C.定期(一般为1年)到国家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 D.定期(一般为1年)到国家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即可。 2.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A.混凝土的水灰比 B.水泥品种及外加剂的种类 C.骨料弹性模量 D.xx 3.在现场施工时,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根据()来调整后而成为施工配合比A.水灰比 B.砂子和石子的含水率 C.水泥的含水率 D.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4.除流砂及呈流塑状态的黏性土外,适用于各类土的开挖防护类型是()A.横、竖挡板支撑 B.钢(木)框架支撑 C.喷射混凝土护壁

D.现浇混凝土护壁 5.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可采用下列()方法 A.泵送法 C.竖向导管法 D.直接灌注法 6.下面关于滑模的施工顺序正确的是() A.模板组装→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滑模提升→模板收坡(收坡桥墩)→修补养护直到墩顶 B.模板、爬架等组装→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养生→爬架提升固定→模板提升固定 C.组装翻模→绑扎钢筋→灌注混凝土→提升工作平台→模板翻升→施工至墩顶、模板拆除 D.模板翻升、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和平台提升循环进行 7.在下列开挖方法中,适用于土、石质傍山路堑开挖方法的是()A.全断面开挖 B.横向台阶开挖 C.逐层xx开挖 D.纵向台阶开挖 8.铁路上营业线桥涵顶进主要有框架式桥涵顶进和()两种类型。 A.球形涵洞顶进 B.正方形涵洞顶进 C.圆形涵洞顶进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课程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儿童前言语获得的关键在于()核心能力的获得。 A.语法 B.词汇 C.句子 D.语音 答案: D 2.()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是一种认知结构,强调“结构先于语言”,语言结构是发生性的,它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A.行为主义 B.先天论 C.认知相互作用论 D.社会相互作用论 答案: C 3.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 A.周围的语言环境和强化对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 B.人类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着儿童语言获得的整个过程 C.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以其认知的发展为基础的 D.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儿童与语言交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 A 4.语言运用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语言的功能和目的,二是()。 A.语言情境 B.语言形式 C.语言内容 D.语言规则 答案: A 5.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 A.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 B.基本的语言教育活动 C.日常的语言教育活动 D.集体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 答案: B 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主要目标的是()。 A.检查或鉴定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或判断达成情况 B.及时让教师明确、发现现实与预定活动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

C.帮助教师针对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及时采取改革措施 D.检查教师的工作以进行适当的奖罚 答案: D 7.儿童在学前时期应获得的基本阅读技能包括观察摹拟书面语言的能力、()以及自我调适的技能。 A.预期的技能 B.书写的技能 C.纠错能力 D.辨字能力 答案: A 8.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 A.前图书制作经验 B.前图书阅读经验 C.前绘画经验 D.前文字辨认经验 答案: B 9.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向幼儿提供的前识字经验的具体内容包括()。 A.图书制作的经验 B.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经验 C.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 D.了解书写的最初步规则 答案: B 10.整合教育观认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主要是()有效的结合。 A.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 B.社会知识、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 C.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学科知识 D.学科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 答案:A 11. 前语言获得是指大约()岁前儿童出现的各种语言现象,它为儿童正式获得语言作准备。 A. 1 B. 1.5 C. 2 D. 2.5 答案:B 12. 学前儿童把“用皮球打小狗”理解为“小狗打皮球”,采用了理解句子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 为。 2. 《易传》共有,包 括、、、、、、。 3. 《周易》一书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 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 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 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 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 “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 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 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 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 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 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一级建造师历年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

一级建造师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级建造师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下载 一级建造师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打尽!在线做题就选针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热力管道的热伸长计算中,热伸长计算公式 △L=αL△t中的α,其物理意义是()。 A. 管道膨胀系数 B. 管道体膨胀系数 C. 管道面膨胀系数 D. 管道线膨胀系数 参考答案:D 2绿地管道排水的设计施工,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下列规定:()。 A. DN200mm管道0.5%,DN300rnm管道0.33%,DN350mm管道0.3%,DN400mm管道0.2%;流速: 0.75~5m/s(非金属管);管道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 B. DN200mm管道0.4%,DN300mm管道0.33%,DN350mm管道0.3%,DN400mm管道0.2%;流速:0.75~5m/s(非金属管);管道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5mm

C. DN200mm管道0.4%,DN300mm管道0.33%,DN350mm管道0.3%,DN400mm管道0.2%;流速: 0.75~5m/s(非金属管);管道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 D. DN200mm管道0.4%,DN300rnm管道0.33%,DN350mm管道0.3%,DN400mm管道0.2%;流速:0.75~10m/s(非金属管);管道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 参考答案:C 3抹面砂浆终凝后,应及时保持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A. 28d B. 14d C. 7d D. 30d参考答案:B 4施工项目部应建立质量责任制和()办法。 A. 考核评价 B. 质量控制 C. 监督检查 D. 质量管理 参考答案:A 5投标人应当按照()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 A. 业主 B. 招标文件 C. 工程造价

《高级英语》课文逐句翻译(12)

《高级英语》课文逐句翻译(12) 我为什么写作 Lesson 12:Why I Write 从很小的时候,大概五、六岁,我知道长大以后将成为一个作家。 From a very early age,perhaps the age of five or six,I knew that when I grew up I should be a writer. 从15到24岁的这段时间里,我试图打消这个念头,可总觉得这样做是在戕害我的天性,认为我迟早会坐下来伏案著书。 Between the ages of about seventeen and twenty-four I tried to adandon this idea,but I did so with the consciousness that I was outraging my true nature and that sooner or later I should have to settle down and write books. 三个孩子中,我是老二。老大和老三与我相隔五岁。8岁以前,我很少见到我爸爸。由于这个以及其他一些缘故,我的性格有些孤僻。我的举止言谈逐渐变得很不讨人喜欢,这使我在上学期间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I was the middle child of three,but there was a gap of five years on either side,and I barely saw my father before I was eight- For this and other reasons I was somewhat lonely,and I soon developed disagreeable mannerisms which made me unpopular throughout my schooldays. 我像一般孤僻的孩子一样,喜欢凭空编造各种故事,和想像的人谈话。我觉得,从一开始,我的文学志向就与一种孤独寂寞、被人冷落的感觉联系在一起。我知道我有驾驭语言的才能和直面令人不快的现实的能力。这一切似乎造就了一个私人的天地,在此天地中我能挽回我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得意。 I had the lonely child's habit of making up stories and holding conversations with imaginary persons,and I think from the very start my literary ambitions were mixed up with the feeling of being isolated and undervalued. 我知道我有驾驭语言的才能和直面令人不快的现实的能力。这一切似乎造就了一个私人的天地,在此天地中我能挽回我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得意。 I knew that I had a facility with words and a power of facing unpleasant facts,and I felt that this created a sort of private world in which I could get my own back for my failure 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总爱把自己想像成惊险传奇中的主人公,例如罗宾汉。但不久,我的故事不再是粗糙简单的自我欣赏了。它开始趋向描写我的行动和我所见所闻的人和事。

福师1203考试批次《大学英语(2)》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分析解析

一、阅读:30% ( 1 ) Weddings ceremon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vary as much as the people do. But many weddi ngs, no matter where or how they are performed, include certain traditional customs. For in stance, the bride and groom often exchange rings at the ceremony. The rings are usually wo rn on the fourth finger of the left hand, and are exch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ceremony. T oday, the ring shows the couple’s love for one another. 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__ A ___________. A. American wedding ceremonies are somewhat traditional 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does the sentence “no matter where or how they are perf ormed” (Para. 1) really mean? C C. The wedding ceremonies may be held in different ways and places. 3. The word “showered” (in Para. 2) probably means __B_____. B. scattered 4.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safely conclude that __A____. A. American couples hold tra ditional wedding ceremonies.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A. Weddings in North A merica (2) The fridge is considered a necessity. It has been so since the 1960s when packaged food fir st appeared with the label: "store in the refrigerator". 6. The statement “In my fridgeless Fifties childhood, I was fed well and healthily.” (Para. 2) suggest that____ C ________ . C. there was no fridge in the author's home in the 1950s 7. Why does the author say that nothing was wasted before the invention of fridges? D D. People had effective ways to preserve their food. 8. Who benefited the least from fridge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B B. Consumers.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hrases in Para.5 indicates the fridge's negative effect on the env ironment? A A. "Hum away continuously". 10. What is the author's overall attitude toward fridges? B B. Critical. (3) Not so long ago almost any student who successfully completes a university degree or dipl oma course could find a good career quite easily. However, those days are gone, even in H ong Kong, and nowadays graduates often face strong competition in the search for jobs. 11. In Para. 1, the sentence "... those days are gone, even in Hong Kong ..." suggest that____ A ______ _. A. in the past, finding a good career was easier in Hong Kong than elsewhere 12. The word "relative" in Para. 2 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 "____B________". B. comparative 13. The advice given 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Para.3 is to____B________. B. examine the careers available and how these will be affected in the future 14. The word "prospective" in Para. 5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C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