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食管癌15例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食管癌15例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食管癌15例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食管癌15例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食管癌15例疗效观察[关键词] 晚期;食管癌;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7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仍为主要的重要治疗手段。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时80%以上为中晚期。放射治疗应用于不同病期均有较好治疗效果,先进的三维立体适型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计划性治疗肿瘤,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规范了肿瘤治疗原则,放射治疗得到飞速发展,以显效快、疗效高在肿瘤专科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放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有其副作用,放疗副作用与放疗持续时间、放疗面积、剂量有关。化疗在增加有效剂量的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如实质器官损害、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抑制等,在治疗中往往因年龄体质等因素难以完成周期性化疗方案,疗效难以提高。为更好地发挥放射治疗在肿瘤专业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又使其在最大限度内减少对机体组织的损伤及毒副反应发生率和远期生存率,更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在三维适型精确放疗同步化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食道癌患者15例,结果疗效显著。

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均经病理细胞学检查确诊结合影像诊断,多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54岁-70岁,平均年龄62;分期按国际分期法:ⅱb期10例,ⅲ期5例。

2 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处方剂量:95%ptv,60gy/30次(2gy/

中西医结合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2b8992011.html, 中西医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西医结合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3期.姜如娇.吴英杰.孙杰. [2].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纪要. 《临床麻醉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 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7期. [3].中西医结合医院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省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 《江苏中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1期.周蓉.黄继人.储兴.高宇峰.陆伟国.谭雪芳. [4].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 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10期.杨茜.邓永琼.李雨欣.杨晓琳.杨文信. [5].中西医结合康复对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 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9期.雷鸣鸣. [7].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44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期.顾勤.滕士超.程岩.王沛.高向丽.王灵聪.马晓英. [8].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与路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期.刘沈林. [9].肺炎支原体感染性慢性鼻鼻窦炎中西医结合诊治的体会. 《广东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9期.胡丹霞.连晓丽. [10].论“二三九四”中西医结合慢性病管理模式. 《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的探讨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邹玺1刘宝瑞钱晓萍 摘要:医学的发展要求研究并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标准,国内近期趋向达成共识,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TTP(Time To Progress)作为第一评判标准;生活质量作为第二评判标准;中位生存期、一年生存期作为次要标准。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肿瘤循证医学 1、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近况 随着人类疾病谱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国际天然药品市场不断扩大,中医药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重视,已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对中医药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1〕。然而,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常缺乏严谨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操作规范,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随机对照试验资料极少,随机质量不能让人满意,盲法应用较少,全部病例无临床结局评价,如致残率、病死率等,对不良反应、随访资料的收集欠缺,所以,疗效难以评定。同时,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这一环节中,未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自觉不自觉地照搬西医过去生物医学模式的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从单侧面、单生物学因素着手,缺少科学、系统地反映中医个体诊疗特色和复合干预策略的疗效评价方法,这一点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新产品、新技术、新疗法的质量和水平及其可信度,也无法将中医药可能存在的临床疗效和特色客观地显现出来。这一点在肿瘤的中医药质量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是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之重心,是中医药走向世界、更广泛地为人类健康服务且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是中医药开发研究最快捷的途径。 2、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的必要性 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需要研究制定一个符合中医药疗效特点的标准或方案,原因在于〔2〕:①现有的标准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效果; ②现今中医肿瘤疗效评价过分倾向于向西医(特别是传统的)疗效标准看齐,人云亦云,失掉了自己的特点,而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有其固有的特点(如带瘤长期生存)和长处(如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其作用机理与西医药亦有较大的区别;③鉴于目前中医肿瘤临床与科研工作的现状和疗效标准的混乱状况,研究并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标准,已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疗效评价并不是单纯的中医的问题,西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一直沿用WHO提出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病变进展(PD)的分级标准。肿瘤细胞完全杀灭是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理想标准。但是,从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及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来考虑,要达到体内肿瘤细胞的完全消灭,几乎是不可能的。迄今为止,恶性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其疗效虽不断提高,但要达到肿瘤的完全杀灭,“无瘤生存”,只是一个理想的目标。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局部瘤体的表现只是全身病变的部分反映,许多“早期”的癌症患者,在诊断时已有亚临床转移灶的存在。因此,在外科领域,即使通过扩大根治术来提高疗效,肿瘤也很快复发。而作为非手术治疗的放、化疗来讲,由于许多肿瘤细胞对治疗的不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往往造成机体的严重损害而无法完全杀灭肿瘤细胞。现行的WHO的实体瘤评价标准,一是仅以影像学资料作为评价疗效的唯一标准,以局部的疗效来判定疾病的治疗效果;二是仅以瘤体缩小持续4周以上来评价,反映的只是近期的疗效;三是以单一的客观标准来反映复杂的人体病变,忽视了作为社会上的人的主观感受。因此,不论中医西医,肿瘤学家们均认为 作者简介:邹玺(1975-),女,江西九江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级博士研究生

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有效率虽然很高,但治愈率却不尽人意,在很多城市的统计中占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或第二位,可见人类最终战胜恶性肿瘤,还任重而道远。以手术、放疗、化疗、生疗和中医药五大支柱疗法为主,以及内分泌治疗、介入治疗、基因治疗、加热治疗、冷冻治疗等多种疗法的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存质量、防止复发或转移、延长生命,提高治愈率,比单一的中医、西医、中西医之中只应用某一种疗法的疗效都好。这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逐步被专家和学者所认识和接受的,是肿瘤学术界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的共识。然而,在诊治肿瘤的临床上,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的许多学者,在癌症的早中晚期,何时、何环节,对各种疗法如何恰当地单独及相互综合应用才能发挥最佳疗效,还没有完全取得共识,导致不少病人没有得到许多原本有较多治愈或缓解的治疗机会而丧失。本文以五大支柱疗法为立足点,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予以探讨,不当之处,望予斧正。 一、手术治疗(简称手术) 手术治疗是恶性肿瘤一种古老、最有效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分为预防性、根治性和姑息性等手术方法。 (一)手术的适应症及局限性 1、凡能手术切除的肿瘤均应手术切除,通过手术切除可以极大地根治或减少体内的癌细胞数目。60%左右的癌肿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是90%肿瘤的诊断及分期工具。凡有手术适应症者,不可错失良机。但应指出,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局部肿瘤,对全身扩散或远处转移难以奏效。 2、我们知道,1cm3(1克重)的癌块约有109个癌细胞(约10亿个癌细胞),这时医生用手摸得到、用眼睛看得见,做CT也可以显示癌块的大小;若小于106个癌细胞的微小癌病灶残留在癌床上时,医生是眼睛看不见、手也摸不到,CT也难以察觉,只有在显微镜底下才能发现。有鉴于此,癌症的根治手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在实际临床上要彻底根除癌细胞是很难的;极少数病人还难以避免因手术引起癌细胞的异位种植或转移的可能(体内残留的微量癌细胞转移,目前难以进行有效的检测)。这既是多年来不少癌肿单纯手术治疗,其疗效难以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常讲的即使是早期手术切除,仍需要在手术前后应用其他综合治疗(如放疗、

(实践报告)最新中西医结合实践总结

最新中西医结合实践总结 我所在的大学时医科大学,我学的专业自然也就是医科。做一名医生一直是我儿时的梦想,自从考上一颗大学后,我的梦想朝现实走的更近了一步。但是做一名真正的一声是很难的,需要不断的临床实践和实践才能够做到。 人命关天,做一名医生必须要有能够救死扶伤的能力,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我相信我会努力做好的。正是这种原因,我开始了我的实践。 通过三个半月的实践,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之入学誓言,医师的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奋斗! 在实践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践医师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诊疗工作规范化,辅助检查合理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诊疗有依据,临症处理科学化,诊疗工作记录规范化。实践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热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践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上级医师的查房会诊,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的提问,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正确书写处方、医嘱、病历等医疗文件,按时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任务,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协助护士做好病人出入院的健康宣传教育,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够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够熟练对内、外、妇、儿及重危急症病人进行常规应急处理,对各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能够迅速熟悉病情并做出及时应对,在抢救工作中,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自己辛勤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信赖与好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临床实践学习,对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症施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师承制)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蔡瑞康

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师承制)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蔡瑞康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学术思想与临床研究 关键词:白癜风白驳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干预学术思想 摘要:蔡瑞康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临床工作50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立法遣方,灵活善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在临床工作中结合现代医学进展,将中医与西医两种诊疗体系有机结合,提出了皮肤病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诊治理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皮炎、湿疹、银屑病、痤疮等常见的皮肤病,效果显著,享誉全国。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发病率1%~2%,治疗方法虽多,但起效慢、疗程长、治愈率低,是皮肤科顽症之一。蔡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由肝肾不足、气血不和、气滞血瘀所致;治法以滋补肝肾、调和气血、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重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辅以疏肝理气解郁药物,精心研制出经验专方“白驳汤”。本课题通过采用皮肤镜、皮肤图像分析系统、皮肤颜色测量仪等现代医学观测方法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客观测量,研究导师白驳汤中医西结合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辨治思想。结果证实,结果证实,(1)白驳汤中西医结合组起效快,各时间段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并且随治疗时间的增加白驳汤方显示了更佳的疗效;(2)两组白斑的色素恢复的过程都是渐进的,疗效与治疗时间的程正相关性,说明对于白癜风这种慢性难治性皮肤病,应强调坚持连续治疗的重要性,疗程长是该病的治疗特征之一;(3)疗效观测指标可以量化,比以往的临床单纯感官判断更加敏感和客观。皮肤镜及图像分析技术可观察到毛囊周围出现的色素点和毛细血管充血扩张等白斑早期复色迹象;(4)白癜风发病和加重与精神因素密切在本次研究中得到证实,让患者及时了解到疗效进步,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辅以疏肝理气解郁调治,有助于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增加治疗信心、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进而提高总体疗效。本课题还通过对门诊12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心理干预和分组检验,目的是判断心理干预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心理干预治疗对于白癜风治疗确有辅助增加疗效的作用,并有助于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优势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优势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优势第一,能有效地防范肿瘤的发生发展。治“有形”之瘤,固非中医之所长,但对预防尚未“成形”之瘤的发生,传统中医学有其广阔用武之地。中医学的特点是以“人”为本的整体观点,以调整阴阳辨证施治为核心。而癌症的发生,从致癌物参与人体代谢,癌症的启动、促进,DNA损伤、修复,然后进入癌前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原位癌,再从原位癌发展成具有浸润或转移能力的进展期癌,约需5~2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漫长的过程为中医药提供了充分的预防与治疗空间。其次,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领域还包括多个方面,如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继发症;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机体内环境,调整免疫;当肿瘤患者已接受手术或放、化疗缓解后,运用中药防止其复发或转移等。第三,中医学还可以在肿瘤的直接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在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脑瘤、肉瘤,以及已复发或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治疗中,若思路对头、应对有序、组合有方的话,完全有可能促使其“柳暗花明”。特别是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抗癌有效成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在这方面,中医药学将大有作为。总之,在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中,中医学有极其重要

的一席之地。走出“传统疗法”的一些误区传统中医药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探索所积累的知识体系,有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判决性”实验的检验,故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或经验。尤其是当前有些广告的宣传性词语,值得引起人们注意。以毒攻毒传统的“以毒攻毒”,并非中医药治癌之优势。因为中药中许多毒药,它们的毒性是明确的;但有否抗癌药性,或者说临床是否真的有抗癌功效,是需要打问号的(根据分析,在动物实验中,得出某种提取成分有抗癌性和临床真实个体身上有否抗癌性,许多情况下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很普遍,后者却较难得出阳性结论)。退一步说,真的“以毒攻毒”,不如找化学合成抗癌药更妥当些。这些药物的问世,毕竟经历过较严格的药理学筛选与实验。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抗肿瘤很长一段时间也很时髦,但有许多临床证据表明,对晚期肿瘤患者,特别是肝癌患者,一些活血化瘀药不仅会促使肝内转移,而且容易诱发大出血,导致肝昏迷。一些实验结果也证实,活血药使用不当,会促使肿瘤快速生长与转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需慎之又慎!软坚散积“软坚散积”也是常用抗癌疗法,而且以往是作为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研究表明,部分甲状腺肿瘤是“碘”依赖性的,而软坚药中不少是含碘很高的,如海藻、昆布等,故这些自属禁忌!

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论文

月经失调中西医治疗现代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月经不调的中西医认识情况,探究对于月经不调的中医西医不同疗法与疗效,认识两者的实际作用可靠性,中医调节全身气机,能够达到梳理和治本的目的,西医治标速度快,由此认识到中医与西医从理论到临床的有机结合对于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月经不调、中医、西医 21世纪生物医药倍受人们亲睐,中医药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加凸显自身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的开辟成为必由之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医学日益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而在白血病治疗方面,我国中西医结合科学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应该通过对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人取得的骄人成绩的了解与学习,探求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与理论精髓。 基本症状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探索科学思路、研究方法和结合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 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值得我们关注。 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

化,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如果用还原论的方法,就算你观察得再仔细、指标再先进,哪怕应用的都是分子生物学手段,也不能准确地阐明中医学理论的真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曾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指标”热。从cAMP、cGMP,各种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一氧化氮、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到现在的基因等,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又有几项真正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展?更不要说是突破!不是说不需要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是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但更是一门朴素的整体医学;而西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一门实验医学。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生物学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而中西医结合可以将现代科学微观化的优势和中医学整体化的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些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果,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2]等,都是将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典范。这种结合要求研究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的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合理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别是中西药物的合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提高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已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但中西药的合用并不等同于中西医结合。泛泛的中西药物合用是否科学、是

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完整版)

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完整版) 食管癌是全球发病率第八位的癌症,我国食管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食管鳞癌约占我国食管癌的90%,其发生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晚期食管癌预后很差,5年存活率仅为18.8%。随着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免疫抑制环境,促进肿瘤细胞逃逸。针对PD-1/PD-L1通路的单克隆抗体在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膀胱癌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疗效。随着KEYNOTE-181研究结果的公布,确立了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地位,抗CTLA-4及抗PD-1/PD-L1药物在食管癌中适应证为经一种及以上全身治疗、PD-L1 CPS≥10的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因此,免疫治疗有望为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对食管鳞癌的免疫治疗做一综合性描述。 0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机制 T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T细胞免疫应答受T细胞中活化信号和抑制信号之间的平衡调节。有研究显示两种免疫应答受体在T细胞上表达,分别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CTLA-4是T细胞表面表达一类共刺激分子,作用是抵抗并抑制CD28,CD28是一种活化的T细胞共刺激受体,从根本上调节T细胞活化的诱导阶段。尽管CD28传导可大大增强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并导

致T细胞被激活,但CTLA-4抑制CD28的活性,导致肿瘤特异性T细胞失活。抗CTLA-4药物的作用是竞争性地结合CTLA-4受体,解除CD28的抑制,激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活性,进而达到抗肿瘤效果。PD-1是一种来自CD28家族的抑制性受体,其在各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包括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单核细胞和B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是目前唯一已知的PD-1配体,据报道,PD-L1配体主要在肿瘤细胞表面和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T细胞膜上的PD-1受体与肿瘤细胞上的PD-L1配体结合,可激活PD-1/PD-L1通路,从而阻止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作用,达到免疫逃逸。因此,使用PD-1/PD-L1的抗体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恢复抗肿瘤T细胞的功能,改善免疫抑制,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02食管鳞癌的抗CTLA-4治疗 2.1替西木单抗(Tremelimumab) 它是一种抗CTLA-4单克隆IgG2抗体,已在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肝癌、肠癌和恶性间皮瘤在内的多种肿瘤中进行了评估,对晚期胃及食管腺癌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在一项单中心、非随机II期临床试验中报告了替西木单抗治疗胃及食管腺癌的数据。该研究纳入标准为至少接受了一种铂类化学疗法后失败的患者,共有18位患者参加了该研究。受试者每3个月接受一次替西木单抗治疗,并每3个月评估疗效,直到疾病进展。结果显示,1例患者部分缓解(PR),4例患者稳定(SD),其余患者为进展,中位OS为4.8个月,客观缓解率为5%。虽然替西木单抗在具有部分缓解

中西医临床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2b8992011.html, 中西医临床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西医临床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就业瓶颈与对策. 《饮食保健》.2015年9期.马宏宇. [2].中西医临床专业实施小班化病理教学的探讨.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年4期.王凤杰.陈显兵.刘锦红.王丽芳. [3].在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开展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方案的效果评价. 《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9期.胡一梅.岳仁宋.谭漪.郭静. [4].在新医改背景下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教育》.2013年6期.郑玉玲.张大伟. [5].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4期.莫清波. [8].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16期.陈悦 《河北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1年12期.夏之岷.周万先.王卫军.张凤华.张培楠. [10].中西医对失眠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 《疑难病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6年1期.李璐璐.刘梅颜.张丽军.刘梦超. 二、中西医临床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Synucleinγ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与直肠癌中西医临床指标关系的研究. 作者:江滨.中医外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学位年度) [2].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临床治疗进展.被引次数:1 作者:徐蓉.中医妇科学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

中医治疗肿瘤的四个原则

中医在两千年以前对肿瘤就有了一定的认识,甲骨文就有"瘤"字的记载,散见于文献中的舌菌、失荣、噎膈、返胃、乳岩、肺积、翻花疮等名称都是对现代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的描述。《黄帝内经》对前人的记载进行了总结,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就肿瘤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创立了一套理论体系。我们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它的发生、发展、转移等都是人体正气(抗癌能力)不足所致;在治疗上既注意消除外在致病因素,又注意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建国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更是集中西医优势于一身,综合各种手段,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肿瘤的系统工程。 纵观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主要有正气虚损、气滞血瘀、热毒积聚、痰凝湿阻等。我们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现代医学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研究,研制出了以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抗癌解毒为治则的抗癌良药。 1.扶正培本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正气虚损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现代医学、分生物学、免疫学的研究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个抗癌系统:一是抗癌细胞系统,包括NK细胞群、K细胞群、T细胞群、LAK细胞群、巨噬细胞群等;二是抗癌细胞素系统:干扰素、白介-2、白介-6、肿瘤坏死因子等;三是抗癌基因系统,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现已证明Rb、P53基因等均有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这些抗癌系统的功能表现都是指中医学的正气,这些功能低下就可能造成癌症的发生。 根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在传统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单体药理研究和人体正气的研究把扶正培本作为治疗脑部肿瘤的第一原则。 2.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血瘀是肿瘤发病的又一主要病机,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医学及药理学研究和我们自己的临床实践都认为血瘀对肿瘤的发生起很大的作用,故以活血化瘀为治疗脑部肿瘤的第二大原则。 3.抗癌解毒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与人体内的毒邪有关,尤其是痰凝湿阻、郁久化火、火毒内蕴、凝滞不化,渐成肿块。另外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有邪毒在体内郁滞不能外达。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肿瘤发生时往往是某些外因激活了体内致癌毒素,从而造成人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理论、实践和实验都证实解毒药物都有肯定的抗癌作用,所以我们把抗癌解毒作为治疗脑部肿瘤的又一大治则。 4.辩证施治 肿瘤的发生发展变化有着共同的病因病机,治疗上采用相同的治则,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它也有其不同之处,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系统,不同的部位都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所以我们以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抗癌解毒为主要治则,结合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种进行加减,研制成治疗各种脑部肿瘤的一系列药物。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报告总结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报告总结 我所在的大学时医科大学,我学的专业自然也就是医科。做一名 医生一直是我儿时的梦想,自从考上一颗大学后,我的梦想朝现实走 的更近了一步。但是做一名真正的一声是很难的,需要持续的临床实 践和实习才能够做到。 人命关天,做一名医生必须要有能够救死扶伤的水平,我正朝着 这个方向努力中,我相信我会努力做好的。正是这种原因,我开始了 我的实习。 通过三个半月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有所提升,在 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之入学誓言,医师的职责,持续增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 提供优质服务,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奋斗!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医师 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 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诊疗工作规范化,辅助检查合理化,爱心 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诊疗有依据,临症处理科学化,诊疗工作记录规范化。实习期间,始 终以“爱心,细心,耐心,热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 脚勤,嘴勤”,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 服务,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上级 医师的查房会诊,熟悉病人病情,能准确回答带教老师的提问,规范 熟练地实行各项诊疗操作,准确书写处方、医嘱、病历等医疗文件, 按时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任务,即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协助护士做 好病人出入院的健康宣传教育,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各科 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 够认真分析,即时解决,能够熟练对内、外、妇、儿及重危急症病人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2b8992011.html,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选题参考 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药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解读 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学习现况及专业素养调查结果与对策分析 4、优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规划的研究 5、中西医临床医学生多元化技能训练实践与探索 6、中医学及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导师制新探 7、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8、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9、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探索 10、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探讨 1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基于“挑战杯”竞赛平台 1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探讨 13、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伤寒杂病论》分段教习法研究 14、构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 15、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考核方式改革与探索 16、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17、中西医临床医学(农村全科医师)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探索 18、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养生学》的探讨

https://www.doczj.com/doc/2b8992011.html, 19、推拿学(第2版)(供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骨伤.康复. 20、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研分析 二、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大全 1、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调查分析 2、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伤寒论”教学质量的思考 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对策 4、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5、“科硕门”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的SWOT分析 6、微课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7、浅析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8、浅谈多媒体在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9、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所开课程认知度调查与分析 10、从中西医的异同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 11、5+3模式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策略 1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能力要求及其培养途径的思考 13、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的培养 14、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办学思路与改革探讨 15、优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医用化学课程教学的探讨 16、"寓教于研"--培养拔尖创新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17、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18、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全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9、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第十学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社会效益前景展望 【正文内容】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在疾病的诊治中进行结合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二、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结合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

实习总结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总结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2b8992011.html,)/求职离职/实习总结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总结 我所在的大学时医科大学,我学的专业自然也就是医科。做一名医生一直是我儿时的梦想,自从考上一颗大学后,我的梦想朝现实走的更近了一步。但是做一名真正的一声是很难的,需要不断的临床实践和实习才能够做到。 人命关天,做一名医生必须要有能够救死扶伤的能力,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我相信我会努力做好的。正是这种原因,我开始了我的实习。 通过三个半月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之入学誓言,医师的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奋斗!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医师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诊疗工作规范化,辅助检查

合理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诊疗有依据,临症处理科学化,诊疗工作记录规范化。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热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上级医师的查房会诊,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的提问,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正确书写处方、医嘱、病历等医疗文件,按时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任务,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协助护士做好病人出入院的健康宣传教育,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够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够熟练对内、外、妇、儿及重危急症病人进行常规应急处理,对各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能够迅速熟悉病情并做出及时应对,在抢救工作中,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自己辛勤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信赖与好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临床实践学习,对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症施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本人通过三个半月的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胡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

毕业论文-中西医结合2

撰写日期:2016 年 10 月 23日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治疗方案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称之为泄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粪质稀薄或如水样。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症型主要分为四型,分别是: 一脾虚泄泻其主要症状为:大便稀溏,多在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或指纹淡。主要治疗方法:健脾益气,升提止泻。我们常用的中成药是:健脾八珍糕。推拿疗法:推三关,补脾土,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 二风寒泄泻其主要症状为: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咽痒咳嗽。苔薄白、舌质淡,脉浮紧或指纹淡红。主要治疗方法:疏风散寒,燥湿止泻。常用的中成药为: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散。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龟尾。 三湿热泄泻其主要症状为:大便泻下急迫,量多次频,呈黄褐稀水或蛋花汤样或夹少许黏液,气味臭,阵发腹痛,烦躁发热,口渴,倦怠乏力,小便短黄,肛门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治疗方法:清肠解毒,利湿止泻。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

丸。推拿疗法:清补脾土,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 四伤食泄泻其主要症状:粪便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嗳气,不思饮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治疗方法:消食化滞,运脾和胃。常用中成药:小儿化食丸、小儿消食口服液。推拿疗法: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 风寒泄泻和脾虚泄泻还可以穴位贴敷。吴茱萸30g 胡椒30粒丁香2g,共研细末,每次1-3g,黄酒调成糊状,敷贴脐部,每日一次。 西医根据病程把腹泻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连续病程2周以内称急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称迁延性腹泻,病程2个月以上称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缺乏,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一般不超过10次/日,而且量不多,为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粪质不多伴少量黏液。患儿精神尚好,无全身中毒症状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表现。多在数日痊愈。 2.重型腹泻:多由肠道感染引起。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还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体温不升、精神烦躁或嗜睡、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休克。 3.脱水:由于丢失体液和摄入液量不同,导致不同程度(轻、中、重)脱水。轻度脱水:失水量小于5%,皮肤稍干燥,弹性好,

中西医对肿瘤的认识

引言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127例/10万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170万人,总数估计在450 万人左右。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恶性肿瘤致死率为94. 71/10万。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全球癌症状况将日益严重,今后20年新患者人数将由目前的每年1000万增加到1500万,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也将由每年600万增至1000 万。癌症成为第一位致死疾病,死亡率最高的10种癌症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率更高,为104.01/10万,居全部死亡疾病之首,其中死亡率最高的10种癌症分别是肝癌、胃癌、肺癌、食道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来自乳腺、肺、结肠、前列腺、卵巢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从这些器官来源的肿瘤通常转移至局部淋巴结和其他器官,如肺、脑、肝和骨。转移癌通常出现在原发肿瘤之后,且有一定的转移途径和规律,一般不难判定。大部分转移癌可通过临床及各种辅助检查寻找到原发灶,但是大约5%-15%的患者经过仔细全面的检查后仍然无法发现原发灶[1.2],这就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诸多困扰。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尚无大型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因此存在很多争论。一般来说,原发灶的检出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最为合理的治疗策略,既能将原发部位作为治疗靶区,又能避免对非原发部位进行不必要的治疗,减少治疗的并发症,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康复也有积极的影响[3]。 免疫组织化学问世以前,寻找不明转移癌的肿瘤原发灶的困难重重,不明来源肿瘤原发灶的确定对于肿瘤学家和病理学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常需长期随访观察,反复检查方可发现,甚至始终未能发现。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特别是新型肿瘤标记物的不断发现及使用,使一些原先诊断为MUO 的病例有可能发现原发灶,为临床有针对性的治疗及对于患者预后的判断提供有效帮助。比如,CK7抗体识别的是相对分子质量为54000的一种碱性细胞角蛋白,存在于大多数正常组织的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中,一般非上皮来源的细胞无表达。卵巢浆液性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乳腺腺癌、肺腺癌中呈阳性反应,另外在宫颈肿瘤、胆管癌、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也为阳性表达。而胃肠道的腺癌、卵巢粘液性腺癌阴性,在鳞状细胞癌、肝细胞和肝细胞癌、前列腺和前列腺癌、肾上皮性肿瘤中均为阴性。现通常认为CK7是腺癌和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比较特异性的标志。CK20抗体存在于正常的胃肠道上皮、移行上皮、Merkel细胞中。在胃肠道、Merkel细胞癌、胰胆管癌、唾液腺小细胞癌、小肠类癌、卵巢粘液性腺癌阳性表达。而在乳腺腺癌、子宫内膜癌、肺腺癌和鳞癌、除唾液腺和Merkel细胞肿瘤以外的小细胞肿瘤、卵巢非粘液性肿瘤、肾细胞癌、精原细胞瘤、胸腺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组织中阴性表达。此抗体在原发癌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是一致的。villin抗体是一种分子量为95000的细胞骨架蛋白,正常分布于肠上皮和肾近曲小管上皮,可用于肠上皮来源肿瘤与非肠上皮肿瘤的鉴别诊断,亦可作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参考指标。 我们知道,众多转移癌的原发灶不可能用单一抗体检测,数个抗体的联合应用可增加敏感性,从而缩小肿瘤原发灶的寻找范围。[34,35]已有学者研究ck7,ck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