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地质学结课报告

水文地质学结课报告

水文地质学结课报告
水文地质学结课报告

《水文地质学》课程的结课报告

浅谈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摘要]: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是中国北方城市重要的供水来源更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因此地下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生命的健康,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地下水由于其自身特点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被污染。在我国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有沿海地区的海水人侵、硝酸盐污染、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和防治工作,如加强污水的处理,回用及防止水污染的宣传教育与切断污染源,综合防治地下水污染等。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监测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可持续利用1地下水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我国地下水资源不仅储存量大,还具有水质好、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利用等优点据统计,我国约有70%的人口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在北方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比较高,如海河流域的地下水利用率达90%以上。在全部用水量中,地下水占5 0%以上。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但是地下水一旦由于开发和保护不当而遭受污染,不但其自净能力极弱,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对人类及其活动造成危害因此加强对珍贵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乡生活和工业生产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污染,水质恶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查清地下水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污染途径,对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评价,提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使水源地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得以控制,对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改善城区居民饮水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2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

据估算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约8700亿方/年,占我国水资源31%左右。其中能直接开发利用的约2900亿方/年。我国地下水资源1/3集中分布在北方各大平原和盆地,北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为2800亿方/年,占北方水资源总量的48%。目前地下水实际开采约747亿方/年,占全国水资源利用总量的16%。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地下水已成为主要供水水源,实际开采量达660

亿方/年,约占北方水资源总量30%:其中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量为236亿方/年,占全区水资源利用总量的50%以上。据初步统计,全国181个大中城市中,33%城市以地下水供水为主,22%城市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兼用,其余城市以地表供水为主。在华北27个主要城市中,地下水供水量占城市总用水量的87%。

3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源分析

按照污染物产生的行业类型, 可以将地下水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

3. 1 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主要是指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工业废水如电镀废水、酸洗废水、轻工业废水(如纺织印染废水)、冶炼工业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等有毒有害废水, 若直接流入或渗入地下水体, 都是导致地下水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气如SO2、H2 S、CO、CO2、氮氧化物等随降雨落到地面, 通过地表径流下渗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工业废渣如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洗煤泥、硅铁渣、选矿场尾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等, 由于露天堆放或者地下填埋防渗防漏措施不合理, 风雨淋滤后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污染地下水。

3. 2 农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主要包括剩余农药、化肥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中国有污水灌溉农田近133 ×104 hm2, 农灌污水大部分未

经处理, 约有 80%的污水不符合农灌水质要求。每年由于污水灌溉渗漏的大量污水, 直接造成污染地下水, 使污灌区75%左右的地下水遭受污染。

3.3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一方面, 目前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 随着日晒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刷, 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 污染地下水; 另一方面, 生活污水不能有效处置后排放, 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 生活污水有的直接排入附近水体, 有的通过化粪池直接渗漏, 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产生影响。我国垃圾填埋场普遍发生渗漏。尤其是早期建设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大多比较简陋,渗漏是很难避免的。目前我国的垃圾填埋,往往把大量有毒物质及危险废物与生活垃圾一起混合填埋,垃圾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一些难降解的毒性污染物,不断积累,形成危害。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密布在京郊各区县,许多道路、园林、建筑设施及居民小区等就建在了这些垃圾堆上。

3. 4 自然污染源

在有些地区,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 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 有毒有害成分超标。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调查统计, 中国部分地区分布有高砷

水、高氟水、低碘水等。

4 预防措施

4.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兴建地下水库, 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新技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公众媒介,采用漫画、动画短片等形式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自觉性。依托幼教机构、学校,

将环境保护意识从娃娃抓起,开设学生和家长的互动课程,在活动中了解环境保

护的意义,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点到面,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4.2 建立地下水水质监测网, 加强水质监测系统

积极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站网, 定期监测地下水

水质。定点监测与大范围内水质普查相结合, 特别对重点污染地区进行重点监测, 系统掌握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污染发展变化及动态特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质监测站网,逐步建立和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对重点污染地区(段)进行重点监测,系统地掌握地下水质、水量和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动态特征,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地下水的监测为主线,对捕捉到的污染信息(污染物种类、移动方向和速度等)能进行自动跟踪,建立在线检测系统。一旦在线监测值出现异常,及时对周围情况进行排查,控制污染态势的发展。监测能力可概括为仪器分析能力和人员操作能力,应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建设,配

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测队伍。

4.3 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

目前对于工业企业,国家实行流域限批政策,对于化工类项目实行环境风险

评价,这些都是前瞻性行为。在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已经将工作重心转到预防污染,其中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进行地下水

环境脆弱性评价,并编制评价图册。借鉴他们的经验,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可为规划部门和审批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4.4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对于重大的生产项目, 一定要做前期水资源的论证评估, 特别是对地下水

资源的需求, 应当把用水需求当成制约项目的重要因素。农业是全球耗水的!

龙头老大?, 消耗掉全世界水需求的约80% 。农业又是浪费大户,它所消费的水中, 有约60% 会流失、蒸发。而全球有至少1/ 3 的灌溉采用地下水, 这些地下水往往是优质的淡水。可在田间地头设置蓄水池, 农户根据耕地面积和作物需水情况确定蓄水量。蓄水少了不行, 少了不够用; 多了也不行, 多了排不出去。同时提倡一水多用, 以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代替优质地下水用于农业用水方法。

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应充分考虑地下水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

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4.5合理确定地下水资源价格

地下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再生性的资源, 尤其是深层地下水, 具

有与石油、矿石等资源一样的不可再生性, 地下水价格必须能够充分体现这一资源的稀缺性。只通过行政管理手段严格限制地下水超采, 不仅监管成本高, 管理的绩效也难以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来弥补行政管理的不足, 提高水环境管理的绩效。应改革原有的地下水资源的定价理念与方法,建立地下水包括开采、输送、净化、分配、使用与污水处理等过程的全成本定价方法。价格中应包括体现地下水资源环境价值的地下水资源费,以此来激励人们提高用水效率, 促进地下水的节约利用, 从根本上遏止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5. 治理措施

要切实贯彻执行“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为了避免地下水遭受污染, 首先要控制污染源, 力求污染物质经处理后再行排放。要建立污水处理厂, 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界中, 这样能把对地下水资源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其次, 再根据岩性以及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污染条件, 尽量将可能发生污染的工矿企业安置在不易污染地下水的部位。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 根据其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途径等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 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 将水面漂浮的

污染物收集起来, 或将所有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来另行处理, 把经过处理后的

污水注回蓄水层。通过土壤和沙层净化、过滤的水, 接近淡水的质量, 可以用来灌溉农作物。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 物理处理法、水动力控制法、抽出—处理法、原位处理法。

6学习水文地质学的收获和体会

这学期学的本门课程共4周8节课,虽说不算太长,但也确是学到了不少。首先除了专业课知识外,拓展了我们的知识,增长了见识。对水文地质方面有了基础性的认识,比如,地下水的重要性、分类、分布。地下水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保护地下水等等。还有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特点等。总之,我感觉水文地质学课程还是挺有用且有意思的一门课程。

7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觉得老师您的授课还是很认真负责的,同时我觉得如果我们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就比较好了。比如实地观察,甚至可以做做实验之类的。当然,这毕竟是选修课还得看学校的重视程度啦!

参考文献

[1]. 马瑀坚. 从“公地悲剧”看地下水过度开采.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11.

[2]. 保护地下水,防治水污染

[3]. 赵章元. 地下水污染不容忽视. 环境经济, 2006. 4.

[4]. 刘海亚.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污染防治技术,2010.12.

[5]. 李广贺.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6]. 郑丽萍.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农业与技术, 2010.06.

[7]. 范春辉. 浅析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8]. 高前兆, 李小雁, 苏德荣. 水资源危机.

[9]. 赵勇胜,林学钰. 地下水污染模拟及污染的控制和处理.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0]. 陈长伟,神进.城市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法.中国水运,2008

[11]. 狄效斌.浅析地下水污染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信息检索的个人报告总结

信息检索的个人报告总结 篇一:信息检索学习总结报告一、自我评价 对于本学期的信息检索课程,我自认为自己认真积极,从不缺课、迟到、早退,学习尽心尽力。对于老师讲解的知识也掌握的较为清楚,并且积极与同学交流讨论、互换经验。对上机操作也较为熟悉,信息系意识得到增强,熟悉了检索工具和系统,掌握了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总的来说,自己学习努力,认真刻苦,对信息检索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信息检索能力也从无到有,自己的知识库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二、每节课收获 三、评价 信息检索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信息素质,使使我们在增强信息意识的基础上,熟悉检索工具和系统,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数量急剧增长,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方式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信息的分散性、无序性也给人们利用信息增加了难度,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于是,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地检索和利用信息成为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高等院校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习信息检索这门课程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非常之重要的 既然信息检索对我们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呢?首先,我们应熟悉课本基础知识,同时也尽量阅读与其有关

的课外书籍。其次,上课应认真听老师讲授的知识,不懂的要尽快的问老师,决不能拖延,带帐学习,那样只会给学习的道路增加阻碍。还有一个很严重的情况就是大部分学生总是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翻开书一目了然,关上书一片茫然,无法独立完成网络信息检索任务。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学生太拘泥从教科书中有关信息获取的操作题,不仅内容脱离实际,而且较难获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那么就必须注重操作实践能力,加大实际操作量。与此同时应该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信息检索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篇二:文献检索课程总结报告本学期,在陈老师别具特色的讲授中,我完成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学习,接触到Nature、EBSCO、CABI、CNKI、Elsevier、SpringerLink等许多实用的中外文数据库。通过一个学期的认真学习,无论是在课程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我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一、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意义 文献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文献检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并通过经常性的实践,逐步掌握文献检索的规律,从而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文献。学习该课程对我们今后更高效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 (一)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有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中国矿业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上)

中国矿业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上) 中国矿业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上) 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查明天然及人为条件下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问题、地下水灾害的防治提供所需的资料。任务: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查明含水介质的特征及埋藏分布情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查明地下水的水量及变化规律;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还要查明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条件。 2水文地质调查分哪几个阶段? 1准备工作(主要是设计书):已的水文地质工作评价、工作设计。2,野外工作。3,室内工作:测试、资料整理分析、编写报告 按不同目的分类:供水水文地质勘查、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划分为:地下水普查;详查;勘探;

开采 矿区水文地质勘查阶段划分:1,普查勘探阶段:普查、详查(初步勘探)、精查(详细勘探)2,生产建设阶段(补充勘探) 3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哪些方法?水文地质测绘(地面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化探、水文地质试验、实验室试验分析、其它方法 4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程序应遵偱的原则? A工作范围由大到小,工作要求由粗到精。B按测绘—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的顺序安排。C根据具体条件由少到多,由点到线,进一步控制到面。D每一勘查阶段按准备工作、野外施工和室内总结三段时期进行。 5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测绘)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查? 气象资料、地表水、地质地貌、地下水露头 6水文地质观测路线及测点的布置要求?观测路线:a沿垂直岩层或岩浆岩体构造线走向。b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c 沿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d沿含水层带走向。观测点:a,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b,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等c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d井泉、钻孔、矿井、坎儿井、地表坍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地下湖和地表水体。 7水文地质钻探的任务和特点?任务:1、研究地质、水文地

信息检索课程报告

信息检索与利用 图书 检索课题:虚拟制造和网络制造 数据库:CALIS OPAC 机检提问式:((题名= 虚拟制造*) and (出版时间> 2000)) and (资料类型= 图书) 检索结果如下: 题名:虚拟制造 作者:(中)肖田元等著 题名:虚拟制造/肖田元等著 出版发行:出版地:北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 主题:计算机辅助制造 CALIS控制号: CAL 012004104226 中图分类号: TP391. 73 附注: CIMS系列培训教材 附注: 英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附注: 虚拟制造是实际制造在计算机上的本质实现,即采用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性能分析、质量检验,以及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等产品制造的本质过程,以增强制造过程的预测与决策能力。本书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虚拟制造技术。全书共15章,可分为3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1-7章)是虚拟制造的共性技术,第二部分(第8-13章)是虚拟制造的专门技术,第三部分(第14、15章)是虚拟制造的应用。 ISBN: 7-302-08281-2 CNY70.00 馆藏信息: 地区馆藏机构 华中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 华中长江大学图书馆 华中河南大学图书馆 华中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期刊 检索课题:虚拟制造和网络制造 数据库:CALIS OPAC 机检提问式:((期刊题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and (出版时间> 1990)) and (资料类型= 连续出版物) ) 检索结果如下: 期刊题名:计算机助设计与制造 主办: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CAD/CAM专业委员会. 出版发行:出版地:北京出版社:该刊编辑部出版日期:2004- 附注内容:宋健题词:大力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设计生产智能自动化 附注内容:由《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继承 CALIS控制号: CAL 112000174497 中图分类:TP3版本: 4 科图分类:73.87 版本: 3 主要著者:林波主编 团体著者: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CAD/CAM专业委员会主办 团体著者:机械工业部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 团体著者: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业科技司主办 团体著者:机械工业部科技与质量监督司主办 馆藏信息: 地区馆藏机构 东北吉林大学图书馆 东北延边大学图书馆 华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华北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

水文地质学结课论文

新疆地下水现状 摘要: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 分析了新疆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 运用水资源系统理论, 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基点, 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管理应遵守的原则, 对地表水、地下水要统一评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要重视前期工作, 加强基础研究,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新疆地下水超采措施 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 水资源是决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西部大开发,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认真研究新疆的水资源问题, 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新疆水资源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1.地下水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 1.1自然地理状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欧亚大陆腹地,是全国最干旱地区之一。地形主要由山区、丘陵、平原和沙漠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总面积为164. 37×104 km2。其中山区70. 13×104km2,平原区51. 22×104 km2,沙漠区43.02×104 km2,灌区面积仅7. 92×104 km2。新疆地貌轮廓的主要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北部的阿尔泰山,南部的昆仑山及中部的天山,将全疆分为两大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广大平原几乎无降水径流发生,盆地中部存在大面积荒漠无流区。新疆平均年降水154. 5mm, 其中北疆平均年降水为255mm, 南疆为106mm,这些降水主要分布在山区,大部分直接蒸发返回大气层,小部分直接形成地表径流, 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山区地下水[1]。据新疆水资源综合规划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成果,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337.61亿m3,地下水资源量332.15亿m3[2]。 1.2地下水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 新疆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来源于天然降水, 山区降水占全疆总降水量的80%

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设计班级:水资111 学号:1108100251 姓名:祖成庆

目录 1概述 1.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 1.2本报告执行的标准及技术规范 (1) 2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 (2) 2.1气象水文 (2) 2.2地形地貌 (2) 2.3含水层及富水性 (2) 2.4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3) 2.5地下水环境 (3) 3抽水试验 (4) 3.1抽水试验目的 (4) 3.2抽水试验主孔、观测孔布置要求及原则 (5) 3.2.1抽水孔(主孔)的布置要求 (5) 3.2.2观测孔布置的原则 (5) 3.3抽水试验类型 (5) 3.4技术要求 (6) 3.4.1稳定流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6) 3.4.2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7) 3.5抽水试验的设备及安装 (8) 3.5.1抽水设备的选择 (8)

3.5.2抽水设备的安装 (10) 3.6抽水试验的组织措施 (10) 3.7抽水试验经费预算 (10) 3.8抽水试验资料整理 (11) 4白岩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14) 4.1地下水资源水量评价 (14) 4.2白岩水源地水质评价 (17) 附件: (18)

1概述 1.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满足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需求,就要通过取水工程从水源地中对地下水进行开发利用。在选择水源地位置的时候,一般要考虑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为满足水量要求和节省建井投资,供水水源地或开采地段应尽可能选择在含水层层数多、厚度大、渗透性强、分布广、具有调节能力、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的地段上。 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源地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 为保证水源地投产后能按计划正常运行,选择水源地时应从区域水资源综合平衡观点出发。 为保证取出水的质量,水源地应选择在不易引起水质污染和恶化、便于保护的地段。 在选择水源地时,还应从经济、安全和扩建前景方面考虑。 白岩水源地位于贵州省黔南福泉市黄丝镇,该镇东邻马场坪办事处,西抵贵定县定东乡,南交麻江县景阳乡,北接福泉市岔河乡。距贵阳约80公里,距都匀约45公里,福泉市府约26公里,凯里市约80公里。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39多平方公里,辖4个村,55个村民组,共有4430余户2.03万人,耕地面积1.67万亩,湘黔铁路、株六铁路复线、贵新高等级公路、21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该水源地的建立与保护,使黄丝镇2万多人的饮水得到保证,缓解该镇饮水困难的压力,带动其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同时,该水源地对其周边县市有着巨大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相邻地区的生活及工农业用水问题,对整个福泉市乃至整个黔南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该水源地的建立与保护很有必要性。 1.2本报告执行的标准及技术规范 (1)《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规范》(GB50027—2001,原国家 冶金工业局,2001);

水文地质学-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Hydrogeology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 【学分数】:2 【总学时数】:32 【实践学数】: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重点讲授有关的基本概念、地下水赋存、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物化性质、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的生态环境特性。介绍了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气带水的运动、化学成分成因类型、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等。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问题的基本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为学生从事该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所有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熟悉水文地质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应具有分析、研究、解决水文地质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 后继课程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 注:“*”为重点部分;“#”为难点部分。 绪论 水文地质学概念;研究内容;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水文地质学的分支;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1章地下水概论 1.1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循环的概念、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 *1.2 地下水的赋存 岩石的空隙性:孔隙、裂隙、溶穴的概念、表征和特征;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骨架中的水、岩石孔隙中的水(重力水*、毛细水*)。 岩石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的概念、表征及相互间的关系; 有效应力原理与岩土压密:有效应力原理*、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岩土压密; 包气带与饱水带:概念;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理解掌握概念; 地下水的分类: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介质条件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色、嗅、味、比重、透明度、温度等;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PH值、硬度、矿化度、侵蚀性。 *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及人为作用。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溶滤水、沉积水和内和生水。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资料整理:简分析、全分析和专门分析;库尔洛夫式、舒卡列夫分类表。 *1.4 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 上层滞水:概念及特征; *潜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位线图及其应用; *承压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压线图及其应用; 潜水与承压水的转化。 第2章地下水的运动和动态 *#2.1 重力水的运动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结束了,本门课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也打开了文献检索的新方式,惊讶于原来信息可以这么查,跟本科时候的《文献检索》课程还是不一样的。之前对文献的了解只是去学校的图书馆官网查一些中文、外文文献,搜索关键词,经过老师的知道,现在对检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文献检索的认识 顾名思义,文献信息检索,是以科学的方法,利用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从有序的文献集合中检出所需的信息的一种方法。它在科学交流中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人类为了合理地分发情报和充分地利用情报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文献信息检索不仅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迅速开发和利用,而且能够帮助科研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少走弯路;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从而加速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进程。 文献检索方法是为实现检索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或手段。检索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事实上,现在的许多图书馆仍然在使用这样的分类层次来对收藏的资料进行分类。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构建大型索引成为可能。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检索策略,既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和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检索。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计算机已是普遍,人们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的多些。 二、学习文献检索的意义 2.1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学习信息检索可以更好地继承前人经验,加快学习进度的步伐。我们阅读的科技文献学习的教材内容,往往是几年、几十年前的发现或研究成果。虽然这些成果对我们现在的研究往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学习学习信息检索,可以避免学习研究工作的重复劳动,使自己的成果始终建立在最新成果的基础上。 2.2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当今,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仅如此,信息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传统纸介质信息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载体信息、电子版信息及各类网上信息涌现出来,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多样性、离散性与无序性及其复杂的检索界面和使用方法,増加了信息利用的难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信息是促进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谁能充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能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谁能充分掌握时讯,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谁就能站在高点。 2.3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联合国一位官员曾经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方法的人。”文献检索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学习技能和方法问题,因此在这一点上,其意义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成果在迅速积累和扩充。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持续不断地自学和独立研究。以培养大学生自学和独立研究能力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文献检索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彰显了其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2.4提高对图书馆现有文献资源的使用率 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藏书总共大约2亿册。只有学会检索资料,才能树立了情报意识,就有可能通过切实认真的而不是一般性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国内和国外过去和现在、前人和今人所从事的研究及其所达到的水平,研究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才能做出新贡献。三、Endnote的使用 本门课程,老师重点讲述了Endnote的使用。Endnote是一款用于海量文献管理和批量参考文献管理的工具软件,自问世起就成为科研界的必备武器。在前Endnote时代,文献复习阶段从各大数据库中搜集到的文献往往千头万绪、或重复或遗漏,难以管理,阅读所作的

1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和地位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地质工程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也是与地下水有关专业的选修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获得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对与地下水有关问题进行水文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在公共基础课与地质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既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阐述其本身的理论,又为后继课程《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岩土工程勘察》、《专门水文地质学》及《工程地质学》等专业课的教学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以及在所学专业的地位,对水文地质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重点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 ★ 掌握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特征和规律,学会运用水文地质学原理,科学分析和解决相关水文地质问题的思维方法。 ★ 掌握简单的水文地质专业作业方法。 二、主要教学环节安排 课程的主要内容应以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分布和运移规律及各类地下水的特征为中心进行选材,并注意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配合与衔接。 教学内容共分十五章,一至九章阐述地下水形成的理论和有关概念,为本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十至十二章进一步阐述各类地下水的埋藏、分布、交替循环等特征,是前一部分理论的应用和深化。十三、十四章介绍地下水的资源特征及其供水意义,并介绍人类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环境问题。十五章介绍地下水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课程总学时为72,其中讲授50学时,课程实习12学时,综合课程设计(实习)10学时。在大纲基本内容和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部分教学内容、体系和课时分配,可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和具体条件以及专业所需,适当灵活掌握。学时分配见下表。 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水文地质学资料

第8章 ◆系统思想与方法的核心: 把所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并从整体的角度去考察、分析与处理事物。 8.2 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1.地下水系统概念的产生 2.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地下水含水系统: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 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 ☆地下水流动系统:由源到汇的流面群构成的, 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 3.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比较 (1)含水系统将包含若干含水层与相对隔水层的整体作为所研究的系统。系统的边界是不变的; 流动系统以地下水流作为研究实体,边界是可变的。 (2)含水系统的整体性体现于它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整体性体现于它具有统一的水流。 (3)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都具有级次性。 ?控制含水系统发育的主要是:地质构造 ?控制地下水流动系统发育的主要是:水势场 8.3 地下水含水系统 含水系统在概念上是含水层的扩大,因此,关于含水层的许多概念均可用于含水系统。 8.4 地下水流动系统 1.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动力特征 2.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不同部位,由于流速和流程对水质的控制作用,显示出很好的水化学分带: 在地形复杂,同时出现局部、中间、区域流动系统时,以垂直分带为主。 地形变化简单,只出现区域流动系统时,主要呈水平分带。 3.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温度特征 地下水流动系统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水文地质分析框架; 根据渗流场、水化学场、水温度场之间的密切内在联系,利用地下水流动系统这一理论框架,可以将各方面零散的信息综合成一副有序的图景。 第9章 9.1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 1. 地下水动态: 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含水系统)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2. 地下水均衡: 指某一时段某一地段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能量)的收支状况。 3.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关系 ◆均衡是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内在原因(实质); 动态是地下水均衡的外部表现; ◆均衡的性质和数量决定了动态变化的方向与幅度; 动态反映了地下水要素随时间变化的状况。 4.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研究的意义

信息检索课的心得体会.doc

信息检索课的心得体会 信息检索课的心得体会1 一、对科技信息检索的认识 科技信息检索能帮助人们快捷、准确、全面地获取所需知识,最大限度地节省查找时间,使我们的信息检索过程变得事半功倍,更使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飞快建设,使得信息产品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信息的产出量呈指数级增长,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当今社会生活的人,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与信息打交道。可能我们已经感觉到有的人做事往往容易成功,而有些人则不易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者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能够掌握较多的信息,对所做的事情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因而他们的成功率也就比较高。反之若信息意识差,不能及时收集信息,作出的决策往往会有偏差,成功率也就不会很高。 信息检索方法是为实现检索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或手段。检索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事实上,现在的许多图书馆仍然在使

用这样的分类层次来对收藏的资料进行分类。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构建大型索引成为可能。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检索策略,既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和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检索。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计算机已是普遍,人们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的多些。 信息检索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发展的。信息检索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四个阶段:初级阶段我国最早出现的检索工具书是汉代的《别录》,而当时检索工具书主要是以图书目录为主,而且只为极少一部分人服务。第二是手工检索阶段,信息检索的真正发展是在18世纪以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大量增加,同时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文献,如图书、报纸、期刊、会议纪录等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手工检索工具——目录、索引和文摘。第三是计算机检索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也在发生变革。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后,不久就被用来进行信息的存储和检索。第四阶段是网络检索时代,网络的出现,使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都发生了变化,使人们真正进入了信息社会。 二、对科技信息检索的收获 信息检索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它能使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准确全面地查找所需信息。可以说信息检索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充分发挥人类知识宝库的作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信息检索可提高效率,节省科研人员的时间,减少人力或投资方面的费用;获

水文地质学结课报告

《水文地质学》课程的结课报告 浅谈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摘要]: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是中国北方城市重要的供水来源更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因此地下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生命的健康,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地下水由于其自身特点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被污染。在我国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有沿海地区的海水人侵、硝酸盐污染、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和防治工作,如加强污水的处理,回用及防止水污染的宣传教育与切断污染源,综合防治地下水污染等。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监测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可持续利用1地下水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我国地下水资源不仅储存量大,还具有水质好、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利用等优点据统计,我国约有70%的人口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在北方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比较高,如海河流域的地下水利用率达90%以上。在全部用水量中,地下水占5 0%以上。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但是地下水一旦由于开发和保护不当而遭受污染,不但其自净能力极弱,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对人类及其活动造成危害因此加强对珍贵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乡生活和工业生产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污染,水质恶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查清地下水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污染途径,对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评价,提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使水源地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得以控制,对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改善城区居民饮水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2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

文献检索结课报告

武汉工程大学 文献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 检索课题(中英文):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to modern management 姓名:*** 学号: 系(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班 任课教师: 总成绩:

目录 一.主题·······························二.全文数据库检索························三.文摘数据库···························四.电子图书数据库························五.参考文献回溯··························六.网络信息检索··························七.与本课题有关的中外文重要期刊··············八.对本课题最有用的数据库评价(2-5种)·········九.总结体会·····························

一、主题 中文: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中文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应用 英文: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to modern management 英文关键词: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二、全文数据库检索 1.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清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资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中文全文数据库中选择2种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 数据库1: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清华) 检索词(式):自动控制技术应用 检出篇数:3922篇 列举题目(3篇): 1)冯伯庚《电力系统电压/无功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广东科 技》 2008年04期 121-122 2)杨飞《论智能车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要点》《科技资讯》2010年20 期 8 3)杨彩芸《自动控制技术在筑路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实例》《山西交通科技》 2008年6期 64-65+88 数据库2:万方数据库 检索词(式):自动控制技术应用 检出篇数:288篇 列举题目(3篇):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读书报告

水文地质学基础读书报告 水文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的是有关地下水这方面的知识,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研究对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2、特征:水文地质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3、研究内容:1)地下水的形成、埋藏、赋存、分布2 )地下水的运动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4)物理化学性质、成份及形成原因5 )地下水的起源、循环、转化规律6)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是:地下水在于岩石圈、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其水量与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对各种圈层产生的影响,从而服务于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 岩石上部水未饱和带,岩石孔隙或裂隙未被液态地下水充满,含有大量空气。在包气带中的地下水称饱气带水,如土壤水。包气带水受重力作用顺岩石的洞穴、孔隙、裂隙向下运动,但有时在包气带内,因透水层中夹有扁豆状的隔水层,当包气带水向下渗透时,地下水受其阻隔可局部饱和,

形成上层滞水。当地下水向下运动到一定深处,遇到不透水层阻隔时,就不能往下运动了,于是在不透水层之上,地下水便逐渐积成一层饱和带,这就是饱和带水。 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之上的饱和带水。隔水层顶面即潜水的下界,潜水的上界为自由表面,称为潜水面。日常井水即潜水,井水面即潜水面,其起伏与地面起伏一致,但起伏较小,还与雨水补给有关,潜水的动力使潜水面起伏变小。 承压水:处于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深处的承压水在上部水体的静水压力之下,具有水头压力,打钻通过上隔水层,水可自由喷出自流水。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地下水在地质剖面中的分布;掌握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相对性);深刻理解地下水赋存特征对水量、水质时空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按地下水埋藏条件划分的包气带水(包括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和按含水介质类型划分的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的概念及其一般特点。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地下水的剥蚀作用发生在地面以下,故称之。机械潜蚀作用地下水流动缓慢,机械潜蚀作用较弱,但在黄土区较常见,地下水可把黄土淘空,引起地面陷塌。化学溶蚀作用:地下水溶有一定数量的CO2 ,其中约1%成H2CO3 ,故较纯水具有更大的溶解能力,地下水CO2 愈多,岩石溶解度愈大,溶蚀作用愈强烈,迅速。影响潜蚀作用的因素:气候炎热多雨地区,地下水丰富,潜蚀作用强。岩性可溶性岩石--- 碳酸盐岩、石膏、石盐。构造运动弱,有利于地下水长期作用,潜蚀强。

东王村水文地质学报告

东王村水文地质学报告 该报告为个人理解,仅作为同学们的参考,切勿照搬~地质现象本就有多 解性,活学活用知识才是正解~ 东王村地区水文地质图读图报告读图提纲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 地形:由A-A’和B—B’剖面结合区域河流流向,东王村地区地形总体是东高 西低,南北高中部低,中部为东西走向向斜核部形成的盆地,有利于四周汇集大气降水补给。位于地区北西侧的正断层使得上盘岩层发生跌落,地形上表现为断层西部较东部高出约100米,成为南西侧地区的分水岭。区域内沿西侧断层的延伸方向发育有一条沿南北向的主干河流,最大支流横跨东西部,经盆地中心汇入主干河流。 2. 气候:该地区四季分明,气温和年降雨量落差较大,降雨主要集中在3—8 月份,最大平均降水量出现在六月,为218.0mm;气温峰值与降雨同期,最 高达28.7度(8月),最低达1.8度(1月)。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 水文:该地区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地区南部。构造和地形对地表和地下径流流向起决定性作用。受地形影响,主要发育东西向水系,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的支流在盆地中部汇集,形成一条流向东偏南方的河流,并最终汇入沿南西侧断层的干流中。地下水资源分布广泛,资源充沛。岩溶现象在二叠纪灰岩地层中均可见,相对集中在地区北部,形成了良好的地下径流条件;南部灰岩地区因出露面积小,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少,因此岩溶发育不如北部。泉集中分布在北部也证明了上述结论。主要地下水资源集中在P, J和Q地层中(据水文地质勘探孔3),其中Q包含潜水,P和J包含潜2 2

水和承压水;J与J地层因发育弱透水页岩层使得导水能力不强。河流的补13 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雨补给、地下水补给,整个河水流量出境时是2.75m3/s,3支流总流量为2.7438m/s(东北方向支流流量为1.2m3/s,西北方向支流流量为 1.5m3/s,泉1、12、13的流量分别为40L/s,1.5L/s, 2.3L/s),增加量很少, 是由于西部断层的弱导水性,阻碍了地下水和河水的联系。二、区域地质条件 1. 地层:老到新依次是早泥盆纪(AnD)的片岩及片麻岩,出露于图幅的右部 和左下角,分布面积广;石炭纪(C)页岩夹薄层砂岩,出露于图幅的下部 和上部,与下伏AnD片麻岩角度不整合;二叠系(P)纯质石灰岩,大面积 出露;早侏罗统(J1)的页岩,与下伏岩层角度不整合,中侏罗统(J2)长石石英砂岩,晚侏罗统(J3)的泥质砂岩与砂质页岩互层,环状出露于J1内侧;Qal的砂岩,出露于图幅中部河道两侧沟谷地带,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2. 构造: (1) 褶皱 :该地区中部发育有一个向斜褶皱,中间低两翼高,轴略向西倾, 由核部至翼部地层由新到老,由北向南地层出现重复。所形成的盆地地 形有利于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在盆地中部一带,形成许多小支流,这些 支流均为常年性河流,除了降雨补给,还接受地下水补给,最后这些支 流向盆地中部地带汇集成最大的支流。 (2) 断层:东部和西部分别发育一个断层,东部断层是走向为北东——南西 向的正断层,西部断层是走向为北西—南东向的正断层,两个断层导水 性都较弱,严重阻碍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可视为该地区的含水系 统的边界。沿东部断层上部出现了许多岩溶,这是由于断层带发育许多

水文地质学知识点整理

地下水的概念P1:地下水是赋存于地表以下岩石(土)空隙中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既有液态的水液,也有气态的水汽,也包括固态的水冰,还有介于它们之间其他形态的水。 地下水的功能属性P2: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地下水是生态因子,地下水是环境(灾害)因子,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地下水是地球深部的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方法P4:野外调查,野外试验,室内试验,遥感,地球物理勘察,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水循环与地下水赋存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P7 地球圈层构造划分表 地球外部圈层:由五个大致成层分布的自然子系统组成,按照性质可以分成3类。即3个无机子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1个类有机子系统———土壤圈。1个有机子系统———生物圈。 2、地球水圈可以划分为地质水圈和水文水圈。P9 3、地球上的水循环P10:地球各个圈层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统称为大气水的水循环,又叫做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地质循环和水文循环两类。 4、岩石(土)介质中水的存在形式P17页

5、赋存介质的水理性质P19-20:指与水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赋存介质的性质,主要包括空隙的大小、多少、连通程度及其分布的均匀程度,这些性质的差异,会使其储容、滞留、释放以及透过水的能力不同。表征介质水理性质的指标有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 容水度:指介质能够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质。 给水性:指饱水介质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给出一定水量的性质持水性:指重力释水后,介质能够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 二、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1、包气带和饱水带:P21 2、越流P22:把两个含水层透过该弱透水层发生垂直水量交换的现象称为地下水的越流。 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以把地下水分为潜水、承压水、与上层滞水。其中潜水和承压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P23 3、潜水的概念P26:潜水是地表一下埋藏在饱水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智商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水文地质学重点

第一节:水文地质学基础 1.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土层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地下水起源 渗入水:降水渗入地下形成的水,是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形式 凝结水:空气中的水汽在颗粒和岩石表面凝结形成地下水 初生水:岩浆中分离岀来的气体冷凝形成的水 埋藏水:与沉积物同时生成或海水渗入到原生沉积物的孔隙中而形成的地下水径流的定义:径流是指一个流域内的降水除去消耗于蒸发以外的全部水流。径流流量决定于流域面积规模和降水量等。 第二节:地下水的赋存 (体积)裂隙率:裂隙的体积(Vr)与包含裂隙在内的岩石的总体积(V)之比。面裂隙率:裂隙的总面积与岩层面总面积之比 线裂隙率:裂隙的总宽度与岩芯总长度之比。 给水性: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给岀一定水量的性能。 给水度:地下水下降1个单位深度时,单位水平面积的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水的体积。(单位体积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水量)(注意与释水率的区别透水性:透水性指岩石可以被水透过的性能。 渗透系数(水力传导系数):水力坡度为1时,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渗流速度。渗透系数不仅取决于岩石的性质,而且与渗透液体的物理性质有关。 渗透率(内在透水率):衡量岩石透水性大小的指标称渗透率。与渗透液体的性质无关。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的容重和粘滞性改变不大,可用渗透系数近似当作岩层的透水性指标。 含水层:能透过水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1 ?含水层形成的条件岩层具有储存 重力水的空间(孔隙、裂隙、溶隙)2?具备储存地下水的地质结构(透水-含水- 隔水、隔水-含水-隔水)3?具有充足的补给水源 含水层与透水层的区别:含水层首先应该是透水层,是透水层中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经常为地下水所饱和的部分上部未饱和的部分则是透水不含水层。故一个透水层可以是含水层,如冲击沙砾含水层,也可以是透水不含水层,如坡积亚砂土层, 还可以是一部分为位于水面以下的是含水层,另一部分位于水面以上的为透水不含水层含水带:是指空间延伸长度较大,而宽度有限的狭长带状地带。如:断层破碎带、岩溶径流带、岩脉含水带、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 含水岩段:某一厚度较大的含水层内,由于不同层段的含水性差异较大,而划分出的不同强、弱含水层段或相对隔水层段。 含水岩组:指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和一定的水化学特征的多层含水层的空间组合。蓄三节:地下水的运动(饱水带)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为饱水带,饱水带岩石空隙全部为液态水所充满,既有重力水乂有结合水。 水头:渗流场中某一点位置至基准面的高度乙称为位置水头;该点压强的液柱高度 ,称为压强水头;二者之和称为测压水头 水力坡度匸水力坡度为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长度的比值。 渗透: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称为渗透。 渗流:不考虑渗流途径的迂回曲折,不考虑岩层的颗粒骨架,假想地下水充满整个岩石空间并只向整体水流方向流动的水流称为渗流。

《信息检索》课程报告

《信息检索》课程报告 姓名李春俊学号 201641600018 专业计算机技术 请就自己的选题撰写一份课程报告。 一、选题简介 1.课题名称(中文和英文)。 中文名称:MSP430系列单片机的特征和应用 英文名称:The featur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SP430 serial MCU 2.选题来源(项目或工作选题、学习选题、兴趣选题)。 项目 3.为什么选择上述课题? 需要了解MSP430系列芯片的功能特点和应用范围 4.希望文献调研达到的目的。 了解MSP430系列芯片详细的参数;相比于其他MCU的优势;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情况。 5.选题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起初不了解MSP430系列芯片,以具体某型号芯片查找文献,获得的文献资料很有限,扩大选题范围可以获得更多资料。

二、检索词的选择 1.所选课题的主题词有哪些? MSP430单片机 2.对应的上位词、下位词、同义词、反义词和近义词 MSP430单片机: 1)上位词:嵌入式处理器 2)下位词:MSP430低功耗混合信号处理器 3)同义词:嵌入式微处理器、DSP处理器、片上系统 4)反义词:高功耗复杂指令集处理器 5)近义词:高性能、低功耗、精简指令集处理器 三、文献检索过程 1.所用的数据库名称(至少选择两个中文,两个英文数据库)。 1)CNKI数据库 2)万方数据库 3)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 (IEL)数据库 4)Web of Science数据库 2.针对以上所选数据库,构造不同的检索式进行检索。 (1)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 用检索式一:“MSP430单片机+应用”,找到161 条结果 [1]李鹏,王辉.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多通道温湿度记录仪的特点及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7):25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