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计算的方法与技巧

地理计算的方法与技巧

地理计算的方法与技巧
地理计算的方法与技巧

地理计算的方法与技巧(2009-11-06 20:08:09)

标签:日界线经线太阳高度经度东加西

分类:地理教学

北半球杂谈

地理计算不仅是学生平时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在历次高考中均占有一定比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地理计算能力的培养。地理计算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论。本文对中学地理涉

及的地理计算进行了归纳,整理了各类与计算有关的地理原理,公式、以及解题方法。

一、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1、懂:要懂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理解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2、会:会运用公式或图解法计算数据。

3、熟:即能熟练掌握各种计算公式。

4、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

5、准:是计算的核心,要求判断和计算准确,在审题中切忌死记硬套公式。

二、考题呈现方式

近年考试试题中的地理综合计算题,从解题思维过程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具体有以下四种类型。

1、图形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大多以示意图或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图中提取有效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计算出相关的地理结论;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判断、评价相关地理信息。

2、表格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表格形式展示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概念、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物。

3、图表结合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图像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图、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项,是上述两种题型的综合。

4、文字材料型综合题该试题以文字形式展示有关地理计算信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或材料中提供的有效计算信息加以计算得出正确的数据;或根据所得的相关数据推断地理结论。

三、知识要点梳理

1、比例尺的计算

(1)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

①将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②将比例尺放大了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③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④原比例尺缩小了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2)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比例尺的放缩指长度的放缩,图幅的放缩指面积的放缩。

(3)经纬网图上的比例尺计算:

利用同一经线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与纬度差×111千米的同单位之比。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统一)

2、经纬网距离的计算

(1)赤道上经度1°对应的弧长为111千米。

(2)经线上纬度1°对应的弧长为111千米。

(3)纬度相差为φ的纬线上,经度1°所对应的弧长为111×cosφ千米。

3、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1)海拔高度是某一地点垂至于海平面的距离。

(2)相对高度是一地相对于另一地的垂直距离。

①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 (n+1)d

②陡崖高度计算:(n-1)d≤△H< (n+1)d

崖顶处海拔高度的计算:A≤H< A+ d

崖底处海拔高度的计算:B-d

〔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A表示崖顶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B

表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4、流域面积的计算

在等高线图中作出流域的分水岭(山脊线),由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面积的范围。

5、时间的计算(大早小晚,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同减异加)

(1)时区

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十二区在西十二区的西边,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

①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所得商数,按数学求近似值的方法保留整数位,小数点4舍5入,就是该地的时区数,除中时区外,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②时区序数=(该地经度+7.5°)÷15°(所得商数的整数为时区序数,除中时区外,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③所求时区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

(2)区时

①每个时区标准经线上的时间即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②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1个小时。

③同区同时(国际标准时间,一般是指零时区的区时;美国东部时间一般是西五区的区时;西部时间一般是指西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④某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

(两地的时区差:若两地在中时区的同侧,则时区数相减;两地在中时区的两侧,则时区数相加。若所求区时的地点在已知地的东边,则加时区差;在已知地的西边,则减时区差。)

⑤两地的区时之差=两地的时区数之差。

(3)地方时

地球上的地方时是太阳作为参照物确定,某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0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越往东时刻越早,即东早西晚(大早小晚),每隔15度,相差1个小时。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所求地方时的地点,若在已知地的东面,则加时差;反之,则减时差。)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即赤道在任何时刻晨线上都是6:00时,昏线上都是18:00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正相对的另一经线地方时为0时。即正相对的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12时。

③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东早西晚)。

④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⑤日照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12:00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0:00时。

⑥区时与地方时一致的地方在各时区的中央经线上(中央经线度数=15°×时区数)。

⑦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发生变化。即日界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不同。

(4)北京时间

①北京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刻;

②东经120°的地方时;

③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的地方时,在有关日出日落的计算中多采用的是北京的地方时)

6、日期的计算

(1)日界线的概念:①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2)日界线的性质: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自转东移);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位置西移),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静止的。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在海洋上通过,从北极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边,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边,继续沿180~经线到南极为止。自然日界线隐形而规则,和地球上对应经线平行。④意义性;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3)日界线的用法:在任何时刻过人文日界线,东12区比西12区早一天,更换日期,钟点相同,因此,人文日界线两侧时间不连续,但钟点是一致的;而自然日界线只能以0时通过,两侧时间是连续的。

(4)求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

一般而言,当0°经线上为0:00时(0时经线和0°经线重合),180°经线上则为12:00,全球正好两个日期各半;当0°经线为中午12:00时,180°经线上则为0:00或24:00(0时经线和180°重合),全球只有一个日期;当0时经线在东经区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一日占多一半;当0时经线在西经区时,新的一天占一大半,前一日占全球的一小半;日界线以东的日期比日界线以西的日期减一天,0时经线以东的日期比0时经线以西的日期加一天;据东12区的区时(x)算新的一天所占全球比例即x/24即可,旧的一天所占全球比例即1-x/24。(x+y=24时)

7、昼夜长短的计算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弧长15°为1小时。在光照图上,经线把纬线分割成线段,相邻经线经度差一般为30°或45°,可知每经度段时间相差2小时或3小时。白昼或黑夜的时长可以通过读经度数得出。

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或北)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②晨昏线与经线平面重合,全球昼夜等分;晨昏线与经线平面交角最大(23°26’),昼夜差别最大。

③看同一纬线圈中昼弧和夜弧的相应长度确定昼夜长短:

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 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

④已知日出为A时:昼长=2×(12—A),夜长=2A A+B=24时

已知日落为B时:昼长=2(B—12),夜长=48—2B

昼长=日落—日出夜长=24—昼长

这里所讲的昼与夜,均是以太阳是否升起或落下地平圈为标准,也就是以地平圈为界线。而生活中感觉到的昼夜,因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产生了晨昏蒙影(晨光和昏影),所以比日照时间长些。

⑤纬度相同的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相同。

⑥南北相对、纬度值相等的两纬线,其昼长之和为24小时,夜长之和为24时,昼夜相对值相等(南半球某纬线的夜长等于同纬度值北半球的昼长)。

⑦夏半年:昼长于夜,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日出的地方时刻<6点;冬半年:昼短于夜,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日出的地方时刻>6点;春分、秋分: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刻=6点。

⑧夏至日时:0°纬线昼夜长为12小时;20°N昼长为13时13分;40°N昼长为14时51分;60°N 昼长为18时30分;北极圈内为24小时。

8、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①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并与它们垂直。因此,只有这两天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即6时日出,18时日落。

②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③南北极圈以内在极昼极夜期的地区,太阳总是在地平以上或者地平以下,因而无日出日落现象。

④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同时日落。

⑤据昼夜长短推算日出A日落B:

A=12-昼长/2=0+夜长/2 B=12+昼长/2=24-夜长/2

⑥纬度值相同的地区,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⑦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北京当时日出时间

9、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为90o的纬线,为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为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随季节变化是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只有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有直射现象。

①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永远为零。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②地理纬度相同,则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可能有两个,也有可能只有一个。(位于同一经线上,与直射纬线之间的角距离相同)

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范围为:0°≤H≤90°

④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值[H=90°—|?±δ|,(?、δ为正值,H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为地理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当?、δ在同一半球时,取“一”,不同半球取“+”)或H=90°—两地纬度差]。

⑤太阳高度角与地理纬度相等点的计算: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相等点为直射点的纬度与90°之和的一半;另一半球相等点的纬度为直射点的纬度与90°之差的绝对值的一半。

⑥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两点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点间的纬度差。

⑦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ctg H =影长/物体长度。(当地正午时)

⑧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的夹角=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

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L=楼高×ctgH(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

⑩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是23°26′;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量是:当地纬度+ 23°26′;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52′;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46°52′,但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10、某地区纬度的计算

①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注意首先判断该地所处的南北半球和纬度范围(热带范围还是温、寒带范围)

②利用北极星的仰角计算:北极星的仰角=当地纬度;北极星与天顶的角距离=90°-当地纬度(只能是北半球)。

③利用昼长确定:当北(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是X小时,而所求地区的夜长也是X小时时,当地纬度即与上述纬度相同,南北半球相反。

④确定直射点纬度:在日照图中,晨昏圈一定与某纬线相切,那么切点的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在数值上是互余的。即如果直射点纬度为α,则这两条纬线的纬度为90°—α。由此可判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至于南纬或北纬,则可据昼夜长短来判断。在侧视图上,太阳直射点的纬线是过地心的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所在的纬线。

⑤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a、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b、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c 、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 月22 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⑥在天球图上,天极与地平圈的夹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北天极的地平圈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北半球任何地点;周日平行圈与地平圈的夹角为地理纬度的余角。

11、经度的计算

①某地区的经度求算大多采用地方时等时间来确定。

②确定直射点经度:在日照图上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所在经度。在侧视图上,昼半球最外侧的那条经线就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其所在经度即为太阳直射点经度。在俯视图上,经线呈放射状直线,纬线为同心圆,在昼半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所在的经度,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12、对趾点的计算

地面上某点通过地心的延线与地球面交汇的另一点,即为对称点。所以其计算方法是:对称点的纬度数不变,但南北纬正好相反;对称点的经度数;180°-原数,且东西经相反,即某点与其对称点的经度数之和为180°,而东西经相反。

13、地球自转速度的计算

①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各点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

②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两极为零。

③已知地球表面某点纬度为?,地球半径为R,该点的线速度为V,则V=2πRcos?/24

④若求距地面某点(纬度为β)高度为h上空,同步卫星的自转速度为V ,

则V=2π(Rcos?+h)/24

⑤纬度值为φ的纬线上,其线速度为V?=1670cosφkm/h

14、温度差的计算

温度差的计算由时间和空间之分。从时间上看,有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两种主要类型。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就是该地气温的日较差。同样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多数地方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一月,南半球出现在七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

地的气温年较差。空间上的温度差异又分为气温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由于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加热的不均匀,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差异,气温的垂直变化是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逐渐降低,大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处不胜寒”。不同深度的地温计算规律:常温层以下,每往下100米,温度约升高3℃。

对流层逆温现象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地面辐射冷却、空气平流冷却、空气下沉增温、锋面活动、乱流混合等都可造成逆温。对流层辐射逆温的全过程为:发生——发展——消亡。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变小,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气层随之降温。假设:①近地面空气温度为T0;②它上升到高度Hm时的理论温度为T(T=T0一0.6H/100);③Hm处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逆温现象。当地面进一步冷却,逆温层逐渐向上扩展,厚度加大,日出前(黎明时)达最强(即逆温层厚度最大)。日出后,随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升温。逆温层厚度自下而上逐渐变薄。当近地面气温达到Ts≥T时,逆温层消失,逆温现象结束。所以,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15、水平衡与热量平衡的计算

地球上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这就是水平衡的原理。根据该原理,一条外流河流域内某一时段内的水平衡方程式为△S=P-E-R(△S为储水变量,P为降水量,E为蒸发量,R为径流量),从多年平均来看,△S的值趋于0。因此外流流域的多年水平衡方程式为P0=E0+R0;海洋多年平均水平衡方程式可写成P0=E0-R0;全球多年平均水平衡方程式为P0=E0。

地面和大气之间,或者地气系统和太空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热能转换和热能输送,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这也就是全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的重要原因。

16、其他计算

①人口密度的计算: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面积总数。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年净增人数与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

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死亡率=(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总合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它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

③人口耕地密度=该地常住人口数/该地耕地面积

④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人口/总人口

⑤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

⑥流域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⑦地震释放能量的计算:震级每隔一级,能量相差30倍

⑧营养级固定能量的计算: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仅有10%~20%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⑨城市人口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某段时间某地区的人口增长率,等于该时期内人口增长的数量与起始时间人口总数的比值。

⑩“产值构成”指各产业部门的产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比;“人口就业结构”指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林地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能源消费构成”指消费的各类能源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等。

学好高中地理的八种方法

学好高中地理的八种方法 一、字头记忆法 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七、归类记忆法 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六、简化地图法

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 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八、比较法 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 法易理解。

高中地理中有关地方时和经度的计算

高中地理中有关地方时和经度的计算 任博 高中地理中有关地方时和经度的计算,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也是最让老师头疼,花时间最多,最不好把握的一部分。但是仔细研究,它还是有规律可循,并且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将它固定化,模式化,学生就容易掌握了。以下是本人在最近几年的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仁和同学共享。 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关于地方时的计算,最终都能转化成已知某经度的地方时,求另一经度的地方时这种模式。计算分三步走: 第一步:求经度差 如果两地同在东经,或者同在西经,以大减小便是所要求的经度差。例如90°E和30°E的经度差为90°-30°=60°,90°W和30°W的经度差为90°-30°=60°。 如果两地中的一地在东经,一地在西经,则东经的始终在东,西经的始终在西,因为东经的时间始终比西经的时间早。为了避免跨越180°经线,造成日期计算的混乱,始终让东经的在东边。这样两地的经度差就是这两点的经度之和。例如160°W和160°E的经度差为160°+160°=320°。 第二步:求时差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求出了经度差,则第二步就比较简单了。只要用所求的经度乘以4分钟/度,就能求出两地之间的时差了。然后把

分钟化成小时即可。或者直接用经度差除以15°/小时,商为小时,余数乘以4为分钟数。 第三步:东加西减 若两地同在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若两地同在西经,则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若一地在东经,一地在西经,在地方时的计算中,我们一直把东经的放在东,把西经的放在西。如果在计算中已知东边地点的地方时,求西边地点的地方时,则用已知地方时减去时差。如果已知西边地点的地方时,求东边地点的地方时,则用已知地方时加上时差。在东加的过程中,如果时间数大于24点,则时间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在西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负数,则时间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这样所得的结果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日期和时间了。 例1、已知100°E的地方时为9月1日20点,求55°E和175°E的地方时。 解:55°E的地方时为: 第一步:求经度差:100°-55°=45° 第二步:求时差:45°÷15°/小时=3小时 第三步:因为55°E在100°E的西边,所以要减。 55°E的地方时=20:00-3:00=17:00 则55°E的地方时为9月1日的17点。 175°E的地方时为: 第一步:求经度差:175°-100°=75°

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经验技巧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地理真的很难吗?以前我觉得地理真的挺难的,怎么学都学不好,都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背过的内容,到了考试还是错,要不就是记不住,我想跟我一样苦根儿的同学很多吧!有时候真的觉得好无助,也不知道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后来我才明白学习地理也没那么难背,其实要想学好地理,除了上课认真背,这些基本的最主要的还是要遵循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进步的,那到底怎么才能进步呢?我把在中考状元李晓鹏新浪博客里看到的关于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正在为学习地理而苦恼的学生。 一、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1、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 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3、动手绘制示意图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4、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二、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三、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同学们觉得对自己有帮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1.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3)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 (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7.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 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 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

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 区时。 3. 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 ”,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 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如果向东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小时;如果向西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12小时。这样,同是180°经线,时间却相差24小时。因此,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开始,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与180°经线完全重合,受各国领土的影响,有些地方日界线不得不改变它的位置而发生弯曲。另一条日界线为0时日界线(或子夜日界

初中地理答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地理会考答题技巧 考场答题要领 答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当你进入考场拿到试题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不要急于解答,要将整个试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钟大体看一下试卷有几个大题目,一般分为两大类型题,即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是5个题还是6个题?通观全卷,做到心中有数。 (2)要仔细、认真地看清楚试卷前对考生的要求,对答题的说明,使你的答卷符合规定,减少或避免失误。尤其是选择题,要将答案写到试卷前面的答题卡上,而不是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3)开始答题时,要十分认真仔细地领会每一道大、小题目的要求,比较有把握才开始下笔。审题要做到,一不看错题;二不遗漏题;三要看全题;四要审准题。 (4)答题前只要明确考题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给的条件有哪些?抓住关键词,在心中打好腹稿,安排好答题要点的先后顺序。 (5)要根据各种类型题型,有针对性地回答。如读图填充题要求简明、扼要;简答题和综合题则要求内容充实、要点精确。 (6)答题要先易后难。刚一进入考场,在开始答卷时的前几分钟,心情多数是比较紧张的。这样,思维、记忆都难以达到最佳状态。如再遇上难题,心情就更易慌乱。因此,做题时先要从容易的入手,当你做过几道有把握的试题后,心情就会自然地稳定下来,这时再做较难的试题,思维也活跃多了,增加了自信心,以后的考试也将顺利得多了。 (7)书写要整洁、清晰。 答题的书写不能粗枝大叶,要按照试卷的要求,注意答题的格式。书写要清楚,特别是地名不能写错别字,整洁的卷面使阅卷教师能看清答题的内容,而不易遗漏。综合题答题切忌错位。 (8)答完综合题后要认真检查。 检查的目的就是要看答案与题目是否一致,有无答非所问,有没有看错题,综合题该答的是否都已完成,有无漏题现象,试题是否都已完成。选择题完成后直接填涂,准确无误,不建议检查。 答题四大对策 (一)、读懂题意: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资料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看清图示:地理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三)、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一).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跟,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等。 (二).要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绝对性字眼,如“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选项是错误的。 (三).对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要使选择正确无误,可采用“排除法”。也就是说,不要急于先找出正确答案,应将选择题当作改错题来做,把错误的答案一个一个找出来,排除出去,筛选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了。 (四).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面分为二层意思时,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地理必修二学习方法指导

学法指导: 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一、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1.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2.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掌握了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就能概括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联系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二、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1.“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 2.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3.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 (1)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 (3)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用图记忆就是记的时候,应该直接把文字放到图上记,当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读图一样回答各种问题了,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解决。 三、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 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根据记忆规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内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点知识就在你脑子里更明确一些,日积月累就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 四、收集信息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地理知识和敏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小题增分练03 地理计算类 Word版含解析

小题增分练03 地理计算类 (建议用时:30分钟) (共17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2017·湖北宜昌模拟)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读图,回答1~3题: 1.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 ) A.P1>P2 B.P1=P2 C.P1

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如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回答4~6题: 4.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 A.0时正北 B.6时正东 C.12时正南 D.18时正西 5.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 A.3月31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7月3日前后 D.9月12日前后 6.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 A.0° B.12.5° C.22° D.34.5° (2017·江西南昌二模)读“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及逐时气温(℃)变化图”,回答7~9题: 7.图示山地气温变化特点表现为( ) A.日温差大,年温差大 B.日温差小,年温差小

高一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高一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一、地方时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计算T求=T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为某日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地方时为多少? 二、区时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7.5°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5、区时计算T求=T已知±时区差(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自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 2、两天分界线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为今天。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自转方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 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方时。 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1、不管是剖面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2、平分白昼的哪条经线为12时,平分黑夜的哪条经线为0时。 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 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 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时或24时; 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5.日出时间为:夜长,日落时间=24-夜长; 6.地球上新旧日期分界线: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不完全重合; 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9.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10.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初中地理复习10--时区 时间计算

专题十时间计算 知识结构 1、时区 (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 (2)时区的计算 时区数=经度数/15° ①尾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根据经度判读东西时区。 ②尾数等于0.5,说明是两个时区的分界线。 ③尾数为0,说明为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例:计算110°E、120°E、127.5°E、130°E所在时区 2、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 3、世界时: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 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4、区时 (1)含义: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 (2)(步骤一)时差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 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 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

例:计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 (3)(步骤二)区时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 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 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例: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间? 注: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中时区为中心,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1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加一天,向西每一个时区减1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减一天 例1: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3时,求东十区区时日期时间? 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5时,求中时区区时日期时间?

地理有关的计算

地理有关的计算 贵州凤冈县石径中学王大刚时区和日界线,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和太阳高度。近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用时区和日界线、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和太阳高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题目。平时教学时,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是重点和难点,都在努力的教和学,但收效甚微。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总结,形成如下规律,有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全球经度为360°,一天(24小时)转一圈,所以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为0°经线,也叫做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中央经线的叫中(零)时区,向东西两侧各有12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为180度经线。 1、已知时区数求中央经线及范围 中央经线=时区数×15°(如东八区 15°×8=120°即120°E) 范围:用中央经线加减7.5°(如东八区范围即112.5°E至127.5°E) 2、已知某地经度问在哪一时区 用所给经度数除以15,商到一位小数四舍五入取整。(如148°W 148÷15=9.8 即西十区) 3、已知某时区时间求另一时区的时间 北京现在是12月1日16:30那么莫斯科现在是几点?多伦多呢? 由图可知:北京东八区莫斯科东二区多伦多西五区(东正西负) 所求时间=所给时间-(所给时间的时区-所求时区)注:如若差小于0,则再加24,但日期要提前1天;若差大于24,则再减24,但日期要加1天。分不变。 莫斯科 16:30-(8-2)=11:30 多伦多 16:30-(8--5)=3:30 北京现在是12月1日2:30那么莫斯科现在是几点? 2:30-(8-2)=-3:30 -3:30+24=20:30 即11月30日20:30 多伦多现在是12月1日12:30那么北京现在是几点? 12:30-(-5-8)=25:30 25:30-24=1:30 即12月2日1:30 4、地方时的计算:

高一地理时区计算

一.高中地理第方式的计算: 1.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 边先看到日出。东区区时早于西区区时;东西时区越往东区时区越早。 2.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特殊的时间经线: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秋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市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六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相差十三个时区。 (3)计算时区: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七区

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4.四个注意: (1)时区与地方时的关系。 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蚀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区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个时间称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比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比较晚。如,东八区是12点,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时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十个小时,比东十区晚两个小时。 (2)180°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吻合。①国际上规定了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全称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日期计算法则:“东减西加”,即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少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 ③时间计算法则: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所以两时区的时刻相同。

中国地理学习方法

中国地理学习方法(怎样学好地理?)引子:区域地理普遍感觉难学难教,甚至有人认为很简单: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如此而已。《房龙地理》,又名《地球的故事》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房龙曾评价传统地理“不讲理”(“不讲理的地理”好好学习网)。地理的区域性、基本国情、优越的地理位置、高中国与低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分区、重要的地理(地形、气候、农业、经济、文化等)界线、珠穆朗玛峰缩水、区域大开发、乡土地理、区域问题、临国边界纷争、爱国主义等。高考中国地理占的比重比较大,特别是我国的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国情、国策、国土开发整治当中的问题中国地理占的比重略大一些。 1、优越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评价) 2、多山的地形(地形骨架、高低中国、地形界线、地貌特征) 3、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原因、特点、优越性、灾害天气) 4、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青藏高寒区) 5、各地农业差异很大(秦淮线、长城线) 6、东中西部经济差异(范围、差异、优势及劣势) 7、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发)

8、西部大开发(山川秀美工程、三农问题、和谐社会建设) 9、乡土地理 ?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的特点。 ?利用图文材料和历史档案、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 ?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 ?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 ?举例介绍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10.中国地理学习方法(怎样学好地理?) 1、字头记忆法: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例1、有关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流经省市名称以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等系列知识,地名数据多,硬记有困难,可用字头法编成顺口溜:两湖两江

地理时间计算练习题#(精选.)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专题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 年8 月8 日晚上8 点,第29 届奥运会开幕式将在中国北京鸟巢体育馆隆重开幕,届时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观众开始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8月9日9点B.8月8日7点 C.8月7日19点D.8月8日21点 某海轮自M港航行至N港,读图,回答2~3题。 2.海轮途经30°S,82°W,该地通过地心与它相对的地点的 经纬度是( ) A.60°N,98°E B.30°N,98°E C.30°N,82°E D.60° N,82°E 3.若海轮要在当地时间2008年3月20日8时到达N地,途中 需航行20天整,则海轮最迟从M地出发的时间是() A.2月26日23时B.2月27日17时C.2月29日23时D.2月28日17时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4-6题。 4.当北京时间是5月1日8时,上图中哪一点的区时刚好是4月30日20时() 5.一架飞机6月22日从A点飞往C点,沿直线飞行,飞机朝哪个方向飞行()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6.当C点的区时为6月22日4时,此刻全球以哪两条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 A.20°W和160°E B.120°E和180° C.160°E和180°D.60°W和180° 7.若一架飞机在某地(30°N,116°E)起飞向东,北京时间是2007 年3 月8 日14 时,经过10 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五区)的时间是() A.3月8日1时B.3月8日11时 C.3月7日1时D.3月9日10时 读右图,回答8—9题。 8.若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 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 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00 B.8:00 C.9:00 D.10:00 9.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AB 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 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2009年12月21日9:00(北京时间)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沿最短的路线飞往位于(64°W,80°S)的某地,为我国科考队员运送考察物资,物资空投处需美国科考队员协助空投(美方使用西五区时间),我方队员接到通知飞机将在18小时后准时飞临指定地点。回答10—11题。 10.我方队员需通知美方人员何时必须到位()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公式 地理时区划分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带来不便。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例如,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迟1小时。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并且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理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 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地理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地理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学好高中地理的技巧

学好高中地理的技巧 1、学会使用课本。课本的目录提示了全书的要点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做到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如何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学什么? (2)在哪里?(3)为什么?(4)有何利弊?(5)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

1,地理我的理解就是地+理,意思就是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加上足够的理解。 2,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话,你无法把知识点串联起来,理解就难了,用起来更是难。再说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话,社会地理那块肯定过不了关,在现行考试制度下,你不得不去服从于它,这是无法避免的。 3,足够的理解,理解在于去发现和归纳那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多都是可以推理出来的,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这点政治书上的哲学也告诉你了,只是可能你没注意到而已。这个部分最关键得就是去看地图了,看地图不是背,当然你要是能背下来那也是很虎了,但是用处不大而已,而且费事。地图你要多张相关地图结合起来看,理解,去弄清楚里面的逻辑联系。 4,上课注意听,比你下了课自己啃书效率高多了,如果你上课真认真听了,听进去了,以后遇到了,就会有个潜意识,另外你平时在学习复习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印象在里面,自然就轻松多了,特别是历史和政治,单靠背累死你,上课听比课后背书来得划算多了。 学好高中地理的方法 对地理兴趣甚浓学好地理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当然选修地理部分也是辅助他们的。 人文地理就是背记,然后根据具体题目把区位条件写上去分析一下就

地理计算专题

地理计算专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地理计算 一、各种地理计算之间的关系 二、各种地理计算的基本原理

(①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②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 太阳直射点坐标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特征:①正午太阳高度为90o的纬线;②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中心对称点的 计算地球上某点A(X,Y)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X′,Y′),X′=180°-X(与X相反的经度),Y′与Y的数值相等,处于相反的半球。 ※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1.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只要量出所求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一定要一致。二是通过经度或纬度差来进行计算,纬度差1 度的经线长约为111 千米,经度差1 度的纬线长约等于 111 千米×cosφ(φ为所求地的纬度)。 2. 相对(断崖)高度的计算 断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若干条等高线的重叠处,其顶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或之上,而底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或之下,同时通过归纳得出,断崖的顶部和底部的相对高度 H为: d(n-1)≤ H < d (n+1)(其中d为等高距, n 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区的最大海拔、最小海拔、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 ①最大海拔:H 高≤H 大

(完整版)高中地理-专题四——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测试题

专题四——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经度和A 地的地方时,求B 地的地方时: B 地地方时=A 地地方时±分钟经度差410 ?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例2:A 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 地为东经90°,求B 地的地方时。 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014?分钟 地方时差 例3.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 A 、悉尼(150°E ) B 、上海(120°E ) C 、洛杉矶(120°W ) D 、阿克拉(0°经线附近) 二、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的时区和A 地的区时,求B 地的区时: B 地区时=A 地区时±时区差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 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 2行程时间的计算: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 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注意:太阳直射点在零度经线是,全球为同一天。 例4.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 较为合适。 A .23日15:00时 B .23日18:00时 C .24日7:00时 D .24日10:00时 例5.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 日 12时时,北京应为………………………( ) A .4月30日1时 B .5月1日1时 C .4月29日1时 D .5月1日9时 例6.国家足球队于2001年4月22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和马尔代夫队进行“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 ) A .4月23日7点45分 B .4月22日6点15分 C .4月22日5点55分 D .4月22日20点45分 例7.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A 、25日15:00 B 、25日13:00 C 、26日19:00 D 、26日15:00 例8.若AB 弧表示2009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 B 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 为 A .2 月 28 日 13 时 40 分 B .2 月 29 日 13 时 40 分 C .3 月 2 日 14 时 00 分 D .2 月 28 日 14 时 00 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