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生理学考研资料笔记

运动生理学考研资料笔记

运动生理学考研资料笔记
运动生理学考研资料笔记

2009年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资料笔记

绪言

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的科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又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科学。具有生命的生物体具有的一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还有如生殖、遗传和变异等功能。

三、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生物总是在不断地重新建造自身的特殊结构,同时有在不断地破坏自身已衰老的结构,这个过程就叫做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异化作用,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二)兴奋性:受刺激后产生生物电反映的过程及其表现为兴奋,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称兴奋性。受刺激后能较为迅速产生兴奋的组织—神经、肌肉、腺体统称为可兴奋性组织三)适应性:在反复出现的环境变化中。机体的适当的反映克服因这种环境变化造成的危害,保持自身生存的能力或特性,称为适应性

四)生物体除上述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生殖、遗传与转变等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章骨骼肌收缩

第一节肌纤维的结构肌纤维通其他细胞一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核。肌浆中除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糖原和脂滴外,还充满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和复杂的肌管系统,这是骨骼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一肌原纤维和肌节每个肌细胞都含有上千条沿细胞长轴走行的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沿长轴呈现规律的明暗交替,分别称为明节和暗节。明带和暗带在横向上都位于相同的水平,因而整个肌细胞也呈现明暗交替的横纹。骨骼肌也叫横纹肌。暗带的中央有一段相对较亮的区域,称为H 带。H 带的中央,即暗带中央,有一条横向的线,称为M 线,明带中央也有一条线,称为Z 线。或者z 盘。

粗肌丝:肌球蛋白由两条重链,四条轻链构成,细肌丝:机动蛋白由原肌球蛋白(肽链),肌钙蛋白(附着)二、肌管系统:横纹肌细胞有两套独立的肌管系统一)走行方向与肌纤维垂直的管道,称为横管,肌膜在明、暗带交界处向内凹陷形成的。二)走向与肌原纤维平行的称纵管,也就是肌浆网(肌细胞滑面内质网的特称)。肌浆网的管道交织成网,包绕在肌原纤维周围。末端膨大,称为终池。

第二节骨骼肌细胞的电活动

一、细胞的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一)细胞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人们把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相反当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细胞水平的电活动主要表现在细胞膜的两侧点位差的改变,因而也称为跨膜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由于细胞膜内Na+、K+的分布不均匀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二)7 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1>静息电位实际上是K+的平衡电位2>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使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静息电位存在对细胞膜外正内的状态,称为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称为超极化;静息电位减少称为去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称为复极化。3>产生静息电位的原因:细胞膜内外Na 离子、K 离子的分布不均匀。4>细胞膜具有选择适应性。5>跨膜电位分为:静息电位实际上是K 离子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是NA 离子的平衡电位。

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产生机制

一)细胞的动作电位:当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波动称为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Na+的平衡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动作电位的特征:1 双向传平2 安全相对不疲劳性,绝缘 3 不衰减动作电位可以沿着细胞膜不衰减的传到,直至传遍整个细胞。这是动作电位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动作电位的传导过程实际上是沿着细胞膜不断产生新的动作电位,因而也称为动作电位的扩播。这也是它的幅度和形状在长距离传导中保持不变的

原因 1 / 20

四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二)8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1>当运动神经元兴奋时,冲动沿神经纤维传至轴突末梢,

2>使轴突末梢去极化,改变了神经膜的通透性,神经末梢对ca 离子通透性增强,使细胞外液中部分Ca2+进入轴突末梢(接头前膜),

3>接头前膜内囊胞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引起轴浆中200~300 个突触小泡在接头前膜处出胞

4>释放出乙酰胆碱进入接头间隙。

5>当乙酰胆碱经接头间隙到达终版膜表面时,立即与中版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相结合,

6>受体构型改变

7>引起终极膜对Na+、K+的通透性增加

8>改变而导致去极化,进而触发一个可传导的动作电位,

9>沿肌膜传导到整个肌纤维,引起肌纤维兴奋收缩。

10>兴奋传递的特点:A 化学传递递质为乙酰胆碱B 单向性传递:由运动神经末梢—肌纤维不可传递C 时间延搁:兴奋传导过度在接头处比在同一细胞中慢0.5~1.0 毫秒第三节肌纤维的收缩肌纤维收缩过程包括:1 肌膜电位变化出发肌肉收缩,既兴奋——收缩偶联2 横桥的运动引起肌丝的滑动 3 肌肉收缩后的舒张。

9.肌肉收缩的全过程:1>肌膜的电位变化触发肌肉收缩,即兴奋—收缩藕联2>横桥的运动引起肌丝的滑动A 肌丝滑行过程:a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 离子进入肌浆 b ca 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构型变化c 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肌丝的结合位点 d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分解释放能量。e 横桥摆动 f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g 肌节缩短h 肌细胞收缩i 肌肉舒张也需要能量,用在ca 离子泵上3>肌肉收缩后的舒张4>基本步骤:A 电兴奋通过横桥管系统传向肌纤维深处 B 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C肌浆网对ca离子的释放和再聚积

一、兴奋——收缩偶联基本过程包括:1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2 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3 肌浆网(纵管系统)对Ca2+的释放和再聚积。肌膜上的动作电位延基膜和基膜延续形成的横管膜扩展至纵管内终池,同时激活横管膜和基膜上的Ca2+通道,通道的激活通过变化结构作用激活连接终池膜上特殊的受体,受体的激活使终池的Ca2+释放入胞浆,引起肌浆中的Ca2+极度升高,浓度的升高促使肌钙蛋白 C 与Ca2+结合并引发肌肉收缩,胞浆内Ca2+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纵管膜上的钙泵,钙泵将胞浆中Ca2+回收至纵管,使胞浆中Ca2+的浓度降低肌肉收缩.兴奋再神经—肌肉街头的传递:当运动神经兴奋时,冲动延神经传至轴突末梢,使神经末梢去极化,改变了神经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外液中部分Ca2+进入轴突末梢,引起轴浆中200~300 个囊泡破裂.释放出一酸胆碱进入接头间隙,当乙酸胆碱经接头间隙到达终板膜表面时,立即与陌上的特殊受体相结合,引起膜对Na+.K+的通透性改变而导致除极化,进而触发一个可传导的动作电位,该电位延基膜传导到整个肌纤维,并引起这条肌纤维收缩.

二、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

三、肌纤维收缩后的舒张

第四节肌肉的特性一、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

11.肌肉具有伸展性、弹性、粘滞性肌肉在外力(牵拉或者负重)作用可被展长的特性称为伸张性当外力取消后,肌肉又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做弹性粘滞性是由于肌浆内各分子之间的相互摩擦所产生

二、生理特性12.肌肉具有兴奋性和收缩性鸡肉在刺激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肌肉当兴奋性产生缩短反应的特性叫收缩性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刺激的持续时间2 / 20

一)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1 刺激的强度2 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3 刺激的持续时间在理论上把刺激作用时间为无限长时(一般只需超过1ms 即可),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电流强度叫做基强度。用基强度刺激组织,其作用时间必须达到一定的数值才能引起组织兴奋。用基强度来刺激组织时,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短的作用时间,叫做利用时。

二)兴奋性的指标:1 强度——时间曲线2 阈强度3 时值13.阈强度: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基强度: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电流强度叫做:利用时:用基强度来刺激组织时,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短的作用时间,叫做:兴奋性的指标:强度—时间曲线阈强度时值时值:从两倍的基强度刺激作用于组织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称为:

第五节骨骼肌收缩

一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一)单收缩二)强直收缩肌肉因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引起强直收缩的刺激称强直刺激。如果强直刺激的频率不是很快,相继的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长于缩短的时间,那么,在收缩曲线上仍可分辨出各刺激分别引起的收缩的波峰,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增大强直刺激的频率,相继的两个刺激间隔时间缩短,前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尚未发生款系之前,后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即已开始,这时在收缩曲线上便分辨不出每一个收缩的波峰,即各次收缩发生了完全的融合,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三肌肉收缩的形式

一)等张收缩:1 向心收缩 2 离心收缩

二)等长收缩14.肌肉收缩根据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频率而分为:单收缩、强制收缩单收缩:肌细胞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被刺激的细胞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进行一次收缩,称为: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宽息期强直收缩:肌肉因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为:强直刺激:引起强直收缩的刺激,称为肌肉收缩的形式: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当负荷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时,肌肉在收缩时,不能缩短。但肌力却达到最大值。这种肌肉收缩称为: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这种收缩称为: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从恒定的速度的最大用力收缩

四、运动单位及动员一)运动单位及其分类: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若干条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

位,称为运动单位。15.运动单位:是有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若干条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分为:运动性运动单位(快肌运动单位),紧张性运动单位(慢肌运动单位)

第六节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肌纤维的分类收缩速度快肌慢肌色泽白肌红肌运动单位工作性质运动性动单位紧张性运动

单位布茹克司ⅡⅡb Ⅱa Ⅰ收缩速度及色泽快缩白快缩红慢缩红收缩和代谢FG FOG SO 肌凝(球)蛋白----粗肌丝;肌纤(动)蛋白----细肌丝;调节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形态特征:1 直径较大2 肌浆网(滑面内质网)发达 3 慢肌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丰富血液供应较好 4 慢肌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快肌含有较多的收缩蛋白5 与块肌相比慢肌含有较多的线粒体,且体积较大22.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也称运动单位募集运动对肌纤维的影响; 1,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2,酶活性的变化;3, 肌纤维类型的变化快肌和慢肌运动单位的比较 3 / 20 特性快肌FT 慢肌ST 有氧代谢能力底高无氧代谢能力高底毛细血管密度底高收缩速度快慢收缩力量大小动员模式速度类活动耐力类活动在运动员中分布非耐力类运动员高耐力运动员高持续工作能力弱强

二、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训练从事短时间、大强度项目的运动员,骨骼肌中快肌纤维较从事耐力项目的运

动员和一般人高。相反,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却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23,心肌组织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生理中的特性) ↓ 通过闰盘传导三、对肌纤维的影响一)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试验证明,不同训练能使肌纤维发生明显的适应性变化。训练可使肌纤维产生选择性肥大,因而训练者与无训练者相比,肌纤维直径或横断面积均大于无训练者。速度训练可使慢肌和快肌纤维增加得更多,故慢肌纤维的相对面积趋向减低。

第二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一、血液与内环境

17.人体中的水与荣誉谁的各种物质,称为体液,约占机体总重量的60%。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内液。主要存

在于组织间隙的组织液(占体重15%)和存在于血管内的血浆(占体重5%),此外还有少量的淋巴液、脑脊液、眼房水、心包滑液和关节囊滑液等。

1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称为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集体所生存的外部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体

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

2 循环的血液是具有以下机能:1>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2> 运输功能3> 防御和保护机能4> 凝血功能3

血液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浆,占全血的50%--60%,中间薄层白色物质为血小板和白细胞,占1%,下层暗红色不透明固体部分为红细胞,占40%-50%

4 正常成年人的血浆总量:简称为血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 二血液的基本成分从血管中直接取出的血

液称为全血。将一定量的全血至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抗凝剂,混匀后,以每分钟3000 转的速度离心30min,使血细胞下沉压紧而分层。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为血浆,占全血总量的50-60%。中间一薄层的白色物质为血小板和白细胞,约占1%。下层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包含有水、蛋白质、无机盐、有机物和无机物及少量气体和微量物质。水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在血液中占78-82%,在血浆中占90%-92%,在血细胞中占65-85%。血液中的蛋白质在血浆中是血浆蛋白,在红细胞中是血红蛋白。血浆中为血浆蛋白,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

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1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 2 运输功能, 3 营养功能 4 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5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血量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包括人体内血浆和血细胞的总和。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即每千克体重70-80ml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三)血液渗透压溶液渗透压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由溶液中溶质分子运动所造成的。渗透压是一种溶液吸收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潜在力量,及溶液的吸水力量。特点: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量,与溶质分子或颗粒的大小无关。若两种不同渗透压的溶液由只允许水透过的半透膜隔开,水会从渗透压低的像渗透压高的移动,以维持溶液两侧渗透压的平衡。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溶解于血浆中的低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高分子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胶体渗透压两部分构成。

四)血浆酸碱度4 / 20 19.血液中具有抗酸和抗碱双重作用的成对物质,称为缓冲对血浆中的3 对缓冲对于红细胞中的 4 对缓冲对构成缓冲体系正常人pH 值为7.35~7.45 血浆中的缓冲对:NaHCO3 NaHPO4 Na-血浆蛋白H2CO3 NaH2PO4 H-血浆蛋白红细胞中的缓冲对K-Hb K-HbO2 K2HPO4 KHCO3 H-Hb H-HbO2 KH2PO4 H2CO3 以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NaHCO3 / H2CO3 含量最多,作用最大比值为20:1 因此血浆pH 值主要取决于其比值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NaHCO3 ,通常以每100ml 血浆的NaHCO3 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碱储备的单位是以每100ml 血浆中的H2CO3 能解离出的CO2 的毫升数来间接表示,正常约为50-70ml/dl。经常锻炼的人可使碳酸酐酶的活性增强,血液的缓冲能力提高,高碱贮备量升高并不十分明显,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的上限。

血液的功能:1 运输2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3 防御和保护

五、血液的机能(简答)一、运输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三、防御和保护第二节血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生理一)数量和形态20.通常从每100ml血浆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表示碱储备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量为(4.5~5.5)*1012\L.平均为5.0*1012/L女性为(3.8~4.6)*1012/L平均为4.2*1012/L。正常红细胞形态呈双凹圆碟形。直径约为7~8um周边最远处:2.um;中央最薄处1um。

二)生理特性与功能18.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人的脾脏只储存血小板,占30% 胶体渗透压是指大分子形成的渗透压,晶体渗透压是有小分子或离子形成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上升、水的含量下降、吸水能力变强 2 功能红细胞具有O2、CO2 及缓冲血液的酸碱度的作用 3 血红蛋白的组成、含量和特性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约为120~160g/L ,平均140/L,

二白细胞生理21 一)数量和形态:白细胞是一类有核无色的血细胞。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4.0~10.0)×109 /L.

三血小板生理21 一)数量和形态正常人的血小板数量是(100~300)×109 /L。无明显性别差异。1 血小板是一种不完整的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2 生理特性:粘附、聚集、释放反应、吸附和收缩等生理特性。第三节运动队血液系统的影响

一、运动队红细胞的影响

一)一次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一次段时间运动后,红细胞的数量增多,主要是由于血液重新分布,较为浓缩的贮存血释放进入循环,相对提高了红细胞的浓度。

二)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运动员,血容量增多,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

第三章循环第一节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组织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是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是以心肌细胞膜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

25, 心肌CELL 上有别于骨骼肌CELL 的特点1,对细胞外液CA 2+浓度有明显依据性; 2,全或无式全部收缩3,不发生强有收缩

一、兴奋性一)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5 / 20 1

26 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1)从动作电位去极开始到复极至-55mV 这段时间内,无论给予多大刺激,心肌细胞均不产生反应,兴奋性为零,称为绝对不应期。

(2)从负极-55~-60mV 这段时间内给予强刺激,可使膜发生部分除极或局部兴奋,但不能全面去极爆发动作电位,称为局部反应期。

(3)从开始到复极,达-60mV 这段时期内,无论给予多强刺激均不能使心肌爆发动作电位,称为有效不应期。

包括: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

二、自动节律性心肌能自动的、按一定戒律发生兴奋的能力,称为自动节律性。其中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是正常心脏的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称为窦性心律,窦房结意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异位心律。

三、传导性心肌细胞之间以维持特殊的闰盘联结,此外电阻低,因此电流很容易通过,引起相邻心肌细胞

兴奋,使得心肌在功能上表现为“合胞体”

四、收缩性一)对细胞外液Ca2+浓度有明显依赖性骨骼肌有发达的肌质网终池和三联管结构,而心肌的终

池不发达,储存的Ca2+少,因此在兴奋-收缩偶联中所需要的Ca2+除从终池释放外,还需要由细胞外液的Ca2+通过寂寞和横管膜(实质上由肌膜内陷形成)内流。二)全或无式同步收缩三)不发生强直收缩心肌在发生一次兴奋后,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机械收缩的整个收缩期加舒张前期。心脏不会产生强直收缩,而始终保持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活动,有利于心脏的充盈和射血。

24,心脏和血管组成肌体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功能;1,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使新陈代谢能不断进行.2,体内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或其他体液因素,通过血液运输,才能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3,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血液防御动能的实现,有利于血液的不断循环活动

第二节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与心率(一)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心房与心室的心动周期均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二)心率:心脏周期性机械活动的频率,既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常人安静状态,60~100 次/分, 新生儿130 次/分以上

三、心输出量一)心输出量 1 每分钟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一侧心室输出的血液量,称每搏输出

量。安静状态下约为60~80ml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2 心指数以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中等身材成年人体表面积为1.6~1.7m2,安静和空腹状态心输出量约为5~7L/min,故心指数约为3.0~3.5L/(min*m2)27,每分钟由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每输出量×心率=每分摄氧量/动-静脉氧差(安静60ML~80ML) 从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舒张末期?×100%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8,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1 每搏心输出量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2)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2 静脉回心血量:影响因素:(1)心室舒张充盈持续时间(2)脉回流速度3 心率 4 心力储蓄6 / 20 六、心脏泵功能的储备心泵功能的储备又称为心力储备,指心输出量随集体代谢的增加而增加的能力。一般健康人或优秀运动员安静时的心输出量均为5~6L/min;取决于一)心率储备:心率储备是最高心率与安静心率的差值,表示了运动时心率可能增加的潜力。一般最大心率可用220-年龄估算。

二)每搏输出量储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的差值可分文为:舒张期储蓄;收缩期储蓄第三节血管生理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一)弹性血管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这些动脉血管管壁厚,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二)阻力血管小动脉和为动脉的管径小,对血流的阻力大,称为阻力血管。三)交换血管指毛细血管其管壁薄,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外面有一薄层肌膜,故通透性高。四)容量血管静脉血管数量多,整个静脉系统容纳了全身循环血量的60~70%。二、动脉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的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一)动脉血压的形成30 动脉血压是在心血管系统内有足量的血液充盈的前提下,由心室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的协同作用下产生的。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2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成为舒张压。

3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成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1)一个心动周期内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品滚动脉压。(2)平均动脉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舒张压+1/3脉压。(3)收缩压一般在100~120 mmHg,舒张压为60~80 mmHg,脉压为30~

40 mmHg

4 若安静时舒张压≥90 mmHg 或收缩压≥140 mmHg,认为是高血压

5 若安静时舒张压<90 mmHg,可认为是低血压。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 每搏输出量2 心率3 外周阻力4 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5 循环血量与血液容量的比例

四、静脉血压与血流特征一)静脉血压

31 当体循环血液通过毛细血管汇集到小静脉时,血压下降至约15~20mmHg;流经腔静脉时,静脉血压约为3~4 mmHg 右心房作为体循环的重点,血压最低已接近零。,将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为中心静脉压。取决于:心脏射血的能力;静脉回注的速度

三)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1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 心脏收缩力量 3 重力与体位 4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5 呼吸运动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是主导,特点是迅速。局限和短暂。体液(内分泌调节、外分泌调节、自身调节)调节是辅助,特点是缓慢,广泛和持久。自身调节是局部,特点是幅度较小,不十分灵敏。

一神经调节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7 / 20

1 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

1)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起自脊髓1~5 胸段的中间外侧柱,其轴突末梢释放递质为乙酰胆碱,节后神经元位于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内,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可导致心脏心率加快、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增加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行走于迷走神干中。心迷走神经的节前和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均为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脏,可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量减弱、房室传导速度减慢(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2 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神经: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通常称为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

2)舒血管神经:有两种A 交感舒血管神经,少数,支配骨骼肌为动脉的交感神经,含缩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递质为乙酰胆碱B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少数器官如脑膜、唾液腺、胃肠道的外分泌腺和外生殖器等。释放乙酰胆碱可引起血管舒张对支配器官组织局部血流起调节作用,对总外周阻力的影响小

二)心血管中枢1 基本中枢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延髓

三)心血管反射1 骨骼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骨骼肌的肌纤维、肌腱和关节囊中存在能够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关节身躯角度的感受器,称为本体感受器。 2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的效果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阻力降低,血压回降,因此被称为减压反射。

1)反射弧:△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组成颈动脉窦神经,随后加入舌咽神经,进入延髓。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然后进入入延髓。△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传入冲动进入延髓,换一神经元后,再进一步投射到包括延髓及下丘脑等的心血管中枢。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效应器为心脏和血管

2)反射效应:减压发射时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3)生理意义: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起重要作用,对于维持动脉血压的恒定和保证这哦哦那个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有重要意义。3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感受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是使呼吸加深加快

二、体液调节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作用域心脏,可是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能使皮肤、肾脏、胃肠等内脏血管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是可引起心脏活动加强,对全身血管以缩血管为主。

第五节运动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心血管活动在一次运动过程中的反应

33, 由于运动时,代谢增加需氧量增加,要求循环系统的功能活动能够随着集体活动的增加而产生适当的反应,迎合运动的需要。一次运动过程中,循环功能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和血液重新分配,使活动加强的器官,尤其是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

一)心输出量增加运动时新输出量增加,很快达到稳定。运动中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强度和耗氧量成正比。反射的结果使得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运动开始以后,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发动了肌肉本体感受性反射。继续运动下去,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血液化学成分的变化,o2 分压、CO2 分压随呼吸波动哦哦那个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得呼吸中枢兴奋。通过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之间的协调作用,导致了心血管中枢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增强,结果心输出量增加。运动时的肌肉节律性收缩和呼吸泵作用,以及皮肤和内脏小动脉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下紧张性升高,静脉血管收缩,都能促进静脉回流,有利于提高回心血量、保证心室充盈,维持高的心输出量。

二)血液重新分配:造成血液重新分配的原因主要是神经体液机制。8 / 20 二、心血管功能对长期运动的适应一)运动性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肌增大对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具有专一性反应,即特异性。一般而言,耐力项目(动力性)运动员,如游泳、长跑等,心脏为离心性肥厚,以心室腔扩大为主,伴随有心室壁增厚;

力量项目(静力性)运动员,如举重、投掷、摔跤等。心脏为向心性肥厚,以心室壁增厚为主,心室腔不变甚至减小。二)窦性心动徐缓经长期训练后,运动员安静心率减慢。低于60 次/分,并呈窦性节律,称为窦性心率徐缓。安静时运动员心率可在40-50 次,优秀运动员可在30 次/分

三)心血管调节功能改善运动员心血管功能改善主要表现在心力储备强度,即心输出量可以动员的范围增加。

1 运动员心力储备高的原因: (1)运动员的心率储备高:安静心率比正常人低,最高心率达180-200T/M (2)

运动员心脏收缩储备高(3)运动员心脏舒张储备高:心脏大收缩有力是心率储备高的主要原因 2 心肌每搏输出量增大的原因: (1)动脉血压下降(2)运动交感神经增强,心肌收缩功能增强(3)舒张期的充盈增大,心肌收缩增强

第四章呼吸

1,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肌体需要不断从外环境中摄取O2(氧)同时排出CO2(二氧化碳),这种肌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2 由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1>外呼吸:(肺呼吸)包括A 肺通气B 肺换气;<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

输;。<3>内呼吸(组织呼吸)→组织换气最大肺运气量:以适宜?和深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所测?的每分运气量

第一节肺通气和肺换气一、肺通气肺通气,是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35, 肺换气,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

一)肺通气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活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 1 平静呼吸2 用力呼吸 3 呼吸的方式:腹式呼吸、胸式呼

二)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1 弹性阻力包括胸廓和非的弹性阻力,约占总阻力的70%。

肺的弹性阻力来自肺的弹性纤维和肺泡内面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 2 非弹性阻力约占总阻力的30%,包括惯性阻力、组织的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其中以气道阻力为主。

三)肺内压和胸内压1 肺内压,即肺泡内的压力 2 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成为胸膜腔内压,简称胸内压四)肺通气功能

36, 1 肺容量及其变(1)潮气量(TV):每次呼吸时,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一般为500ML 最大达到肺活量大小(2)<1>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后在用力吸入的气量1500ML~2200ML <2>深吸气量(IRV)=补气气量+潮气量

(3)补呼气量(ER V)→平静呼气后,再用力呼出的气量900~1200ML (4)肺活量(VC)→最大深吸气后,在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男3500ML 女2500ML (5)<1>功能残气量(FRC): A 平静呼吸之后,存留于肺中的气量,称为功能余气量 B 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补呼吸气量正常人功能残气量为2500ml 9 / 20 C 肺换气的动力;气体的分压差<2>残气量(RV):尽最大力呼吸之后,仍贮存与肺中的气量,为残气量2 肺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深度)×呼吸频率3 肺泡通气量和解剖无效腔37, <1>每次吸气所吸入的气体中,一部分停留在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参与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2>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4 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及其测定1)肺活量2)时间肺活量3)最大通气量二、肺换气一)肺换气的动力:气体交换的动力是呼吸膜(肺泡—毛细血管膜)两侧气体的分压差。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 气体分压差,是影响肺换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呼吸膜状态3 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运气量,每份钟肺血流量第二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运输气体的方式:

38 <1>小部分以物理溶解方式进行运输,大部分以化学结合方式进行运输。<2>每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

结合氧的最大量(氧气量)称血红蛋白氧容量(血红蛋白氧含量) <3>氧含量/氧容量=血红饱和度一、氧的运输O2 在血液中溶解量很少,进约占血液总O2 的1.5%,其余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进行运输1g 血红蛋白可以结合1.34~1.39ml 的O2

一)血红蛋白与氧的可逆结合每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O2 的最大量,称为血红蛋白O2 容量。每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称为血红蛋白氧含量。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称为血氧饱和度。

二)氧离曲线39 氧离曲线是反映血红蛋白与O2 结合量随PO2 而变化的曲线。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的关系)(1 氧离曲线上段PO2 在60~100mmHg 的段落。处于较高水平 2 氧离曲线中段PO2 在40~60mmHg 的段落。曲线较陡3 氧离曲线下段PO2 在15~40mmHg 的段落。曲线最陡的一段即PO2 少有下降,HbO2 便解离出大量O2。

三)☆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血液的pH 值、CO2 分压、温度、有机磷化合物如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等。

1 PH 值和CO

2 分压(1)PH 降低CO2 分压升高:降低血红蛋白对O2 亲和力;曲线右移(2)Hb 有两种类型:<1>ph 上升,Hb 变成R,亲和力增加<2>ph 下降,Hb 变成T,亲和力下降(3)CO2 分压:<1>通过PH 简介影响<2>CO2 和Hb 结合,直接影响Hb 和O2 亲和力,但影响较小

2 温度的影响(1)温度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O2 的释放(2)原理:温度升高H 活力加强,降低了Hb 对O2 的亲和力。当组织活跃时,局部温度升高,CO2 和酸性代谢物增加,有利于HbO2 解离,释放更多O2 适应组织代谢需要。

3、2,3-DPG (1)浓度升高,Hb 对O2 亲和力降低,氧离曲线右移(2)机制:<1>使Hb 结构变为T 型。<2>提高H 的浓度,间接影响Hb 和O2 的亲和力。

4 此外血红蛋白与CO 的亲和力比氧大200 倍,因此CO 可以与O2 竞争,不利于血液运输。二、二氧化碳的运输血液中CO2 的物理溶解量约占血液总CO2 量的5%,另外95%以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其中碳酸氢盐占88%,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占7%。在红细胞内以碳酸氢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运输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CO2 能直接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反应迅速,无需酶的催化,可逆反应。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和中枢一)呼吸运动的神经支配10 / 20 二)呼吸中枢40 1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许多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成为呼吸中枢。 2 主要中枢在研碎和脑桥<1>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抑制吸气作用,调节呼吸节律<2>脑桥下部有长吸中枢,加强吸气。<3>延髓有产生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称延髓呼吸中枢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一)骨骼肌本体感受性反射二)呼吸肌的本体感受性反射,呼吸肌的本体感受性反射式一种正反馈调节三)肺牵张反射,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四)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化学因素对于呼吸的调节也是一种反射性调节,主要是动脉血和脑脊液中的O2、CO2、和H+。机体通过调节O2、CO2、和H+水平。动脉血中的O2、CO2、和H+的水平变化又通过化学感受性反射调节呼吸运动,从而形成对内环境稳定的调节。1、CO2 和H+的调节<1>CO2 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通过两种途径A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区CO2 敏感细胞,间接作用呼吸中枢。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 反应降低时,外周化学感受器(主

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对CO2 敏感的细胞)对CO2 刺激产生反应调节呼吸。B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呼吸有关的核团,反射性的将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2>H+的调节: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当动脉血中的CO2 分压升高时,溶解的CO2 和H+浓度都升高,CO2 比H 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生成碳酸,又解离出H,使脑脊液中H 浓度提高,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提高延髓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使呼吸增强。2、低O2 对呼吸的影响<1>动脉血中O2 分压过低时,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养分压越低,反射性加强呼吸运动的作用越明显。<2>低氧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但是低氧可通过对外周滑雪杆受气的刺激而兴奋呼吸中枢,一定程度上可抵抗氧对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在严重低氧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凡是不足以克服低氧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将导致呼吸障碍。

第四节运动中的氧供应一、需氧量人体在新城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氧量。称为需氧量。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需氧量为250ml/min。运动中代谢水平提高,需氧量也提高,从事运动的总需氧量计算为总需氧量=运动时摄氧量+恢复时摄氧量—安静时每分摄氧量×(运动时间+恢复时间)总摄氧量并不反映运动强度,而与运动时间的关系更密切。

41,人体在新陈代谢中所需要的氧量,称需氧气总需氧量=运动时射氧量+恢复时射氧量----安静时每分射氧量×(运动时间+恢复时间)

二、摄氧量一)摄氧量,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

称为摄氧量。二)最大摄氧量人的摄氧能力有一定限度,但需氧量却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上升。☆当人体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摄氧量达到最高水平,称为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用L/min,相对值是按体重计的绝对值ml/(kg·min)表示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摄取氧的毫升数

43,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为摄0 量安静时每分需氧量250ML 左右

三、氧债运动后回复期过量氧耗EPOC 的机理主要是:1 运动中消耗的CP 需要再合成2 运动中体内儿茶

酚胺、甲状腺素、皮质醇等激素浓度增高,是代谢加快;3 运动引起细胞中Ca2+浓度增高,后者可刺激线粒体呼吸加强,运动造成体温升高,4 体温升高也将引起代谢水平提高。

第五节运动呼吸系统的影响

一、一次运动队呼吸系统的影响

二、运动中合理的呼吸方法一)节制呼吸频率,加大呼吸深度,尤其是呼吸深度二)减少呼吸道阻力三)呼吸动作与技术动作吻合四)合理利用憋气44,O2 的运输:O2 在血液中溶解量很少,仅占105%,其余的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含血红蛋白进?输1G 血红蛋白可结合1.34~1.39ML 的O2 CO2 的运输:CO2 的物理溶解量占5%另外95%的从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其中硫酸氢盐占88%,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占7%

第五章能量代谢与体温第一节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一)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二)食物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1 食物热价,通常把1g 的某种事物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出能量称为该种食物的热价。45,☆糖的热价是4.1kcal,脂肪的热价是9.5kcal;由于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被氧化,所以蛋白质在体内热价仅为4.3kcal,而在体外的热价为5.6kcal。☆2 氧热价,通常把某种事物氧化时消耗1L 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3 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 量与吸入的O2 量的容积比值称为呼吸商。呼吸商:糖1.0 脂肪0.7 蛋白质0.8

二、基础代谢46,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正常睡眠8h 后,清醒、静卧、空腹喝环境温度在18~25℃条件下的能量代谢,单位是kcal/m2 或kJ/ m2(通常用基础代谢率表示)

三、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

一)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是机体内唯一能够直接功能的物质。

二)三大功能系统及其特点(简答题),☆人体内给提供合成ATP 反应的能量途径:

1,高能磷酸盐(如CP)分解,故称磷酸原系统(ATP---CP) <1>机体利用CP 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 的过程称ATP-CP 系统又称为磷酸原系统<2>CP 中的能量来源ATP,A TP 分子内高能磷酸基团可以转移给肌酸,以磷酸肌酸形式储存起来。ATP+C ADP+CP <3>当A TP 减少时,反应发生逆转ADP+CP ATP+C,催化的物质是肌酸激酶CK <4>利用CP 分解释放能量合成ATP,合成ATP 速度最快供能系统,但持续时间只有7~10s <5>100M,

跳远,投掷,举重

2,糖醇解,故称糖醇解系统(乳酸能系统) <1>机体利用肌糖原或葡萄糖酵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 过程称为糖酵解系统,又称为乳酸功能系统。<2>糖酵解首先动用的是肌糖原。A 肌糖原+ADP+Pi 乳酸+ATP;每个葡萄糖分子生成2 个A TP 分子 B 葡萄糖+ADP+Pi 乳酸+ATP;每个葡萄糖分子生成 3 个ATP 分子<3>合成ATP 的速率大约是ATP-CP 系统的一半,供能可持续45~60S <4>400M,100M,游泳

3,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故称氧化系统(又称氧化能系统) <1>包括:糖的氧化、脂肪的氧化、蛋白质的氧化:<2>线粒体是实现氧化分解反应的场所。影响因素:线粒体提及数目、肌红蛋白含量及氧化酶的活性<3>合成ATP 时间较长<4>一般持续3 分钟以上的项目,主要依靠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合成肌肉所需ATP <5>一般情况下蛋白质不进行氧化分解提供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超过30min 的激烈运动,蛋白质才分解释放能量合成ATP,但功能量一般不超过运动总耗能的18%

(三)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运动强度和时间决定供能方式:生成ATP:ATP--CP 系统>糖酵解系统>糖氧化>脂肪酵氧化第二节体温调节12 / 20

二、产热和散热过程一)产热过程二)散热过49,皮肤散热形式有:1 辐射 2 传导3 对流 4 蒸发第六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50,排泄:肌体将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最终产物,多余的物质和进入体内的的异物[(包括药物)但无食物残渣但无食物残渣]通过一定的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但无食物残渣机体的排泄途径主要有:1 由肺排出CO2 和少量水分。2 由消化道排除的主要是经肝脏代谢所产生的胆色素(通过胆汁排入肠管),以及经肠粘膜排除一些无机盐,如钙镁铁等。3 由皮肤以及汗液的形式排出一部分水、少量尿素和盐类。4 由肾脏以及尿的形式排泄☆(主要途径)

第一节肾脏的基本结构和血液循环特征

四、肾血液循环的特征51,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血液经过了两次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和形

成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体和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网)肾子球是尿液形成的第一步

第二节肾脏的泌尿功能一、尿生成的过程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尿生成的三个环节52,: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滤过液的重吸收作用3,肾小管和集合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是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进入肾小囊的囊腔形成原尿的过程。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滤过膜的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正常人两侧肾小球毛细血管总面积1.5M2 以上,且较恒定,有利于血浆滤过1 肾滤过膜及其通透性2 有效滤过压

<1>由三部分构成: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交替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2>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

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3>绝对运动中,尿量↓,人两侧肾每天比成的肾小球滤过液

(原尿)达180L,终尿1.5L 3 肾血浆流量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的原尿,称小管液,小管液中的成分经肾小管和集合含上皮细胞重新回到含周血液中去的过程,称为重吸收。

1 被动吸收

2 主动吸收54,正常血糖浓度(80~120MG%),当血糖浓度超过160~180mg/100ml 时,

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

度,称为肾糖阈。肾糖阈一般为160~180mg/100ml。尿中其他物质也各有其“肾阈” 肾糖阈。,只是

阈值肾糖阈不同而已。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是小管上皮细胞浆自身新城代谢的产物分泌到小管液中去的过程。

二、尿的理化性质和尿量

一)理化性质尿湿淡黄色透明液体。新鲜的尿颜色较浅,放置后,尿胆素原被氧化成尿胆素,故颜色加深。另外,尿量少则颜色深。一般24h 混合尿的比重约在1.003~1.030 之间。尿的pH 值一般为4.5~8.0。

13 / 20 三)运动型蛋白尿(1)55 由运动引起的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运动性蛋白(2)其产生原因一般认为由于运动导致肾小球滤过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而引起的(3)影响运动性尿蛋白排出数量的因素:<1>运动强度<2>运动项目和训练手段<3>年龄与环境<4>个体差异<5>情绪<6>身体机能

第七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生理一、感觉、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人体有很多种感受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的装置,统称为感受器。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接受刺激,把刺激转换为传入神经冲动

三)感受器的适应现象:从恒定的强度持续刺激感受器时,其传入神经上的动作电位的频率逐渐降低第二节感觉器官

三、眼的感光功能一)眼网膜的感光功能,位于视网膜外层的神经元是感光细胞,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

四、视觉的功能二)视野,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绿色

第三节位、听觉器官

二、位觉刺激前庭器官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引起机体的各种前庭反应叫前庭器官的稳定性.提高方法:1主动训练法:主动的选择各种有加速度的旋转运动进行练习2被动训练法:人体在产生加速度变化的器械上被动得感受加速变化得作用3综合训练法:前庭器官由刺激前庭器官,除了产生运动感觉以为,可引气各种姿势,调节反射,过渡刺激前庭器官,还可以产生各种前庭位觉植物性神经反射,位觉感觉反射,位觉运动反射如恶心,呕吐,脑晕,皮肤苍白,等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刺激前庭器官产生神经冲动引起集体和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各不相同.前庭功能稳定性好的人再前庭器官收到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弱,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功能能力

第四节本体感受器

57,机体内埋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各种各样的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统称为本体感受器。

一、肌梭的结构和功能

一)肌梭的结构,是位于肌肉中一种梭形的感受器,长几个毫米,外层为一结缔组织囊,肌梭囊内一般含有6~12 根肌纤维称为梭内肌纤维;而囊外的一般肌纤维就成为梭外肌纤维△

二)肌梭的功能肌梭的功能是感受肌肉长度的变化。肌梭的传入神经支配有两类,Ⅰ类传入纤维直径较粗,Ⅱ类传入纤维直径则较细。中枢有运动传出神经支配梭外肌和梭内肌纤维,前者称为α-传出纤维,后者称为γ-传出纤维。

二、腱器的结构和功能

一)腱器的结构△,腱器(又称腱器官)是分布在肌腱胶原纤维之间的牵张感受装置,由较细的1 类神经纤维支配末梢一般只有几个分支,腱器官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

二)腱器功能腱器的功能 1 腱器官的功能与肌梭的功能不同,它感受肌肉张力的变化 2 腱器官是一种张力感受器,而肌梭是一种长度感受器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一般看看)

第一节概述

一、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一)神经元的功能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称神经元。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14 / 20 元的基本功能: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兴奋或抑制;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进行分析综合,再经过传出通路把信号传到其他组织,产生一定的调节和控制效应。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兴奋。二、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突触一)突触的结构与分类2 突触的分类: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胞体突出;轴突-轴突突触二)突触的传递过程(自己看)由突触后膜上的去极化产生的膜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当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去极化达到一定程度,可引发扩补性动作电位,即产生兴奋。由突触后膜上的超极化传声的膜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三)经典突触传递特征 1 单向传导2 突触延搁 3 总和 4 兴奋节律改变 5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三、反射反射式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一)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特异投射系统主要包括皮肤感觉、本体感觉、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的传导通路。他们的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放传出神经冲动。

二)非特异投射系统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一)体表感觉代表区1 第一感觉区,第一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

二)本体感觉代表区,刺激人脑中央前回,引起受试者产生企图发动肢体运动的主管感觉

三)视觉代表区,枕叶皮层内侧面的距状裂上、下缘(17 区)是视觉投射区

四)听觉代表区颞叶皮层的颞横回、颞上回(41 和42 区)是听觉投射区

五)内脏感觉代表区第三节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

一、运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机制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在脊髓的前角中,存在大量运动神经元,即α和β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内的梭内肌纤维二)牵张反射牵张反射式骨骼肌收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牵张反射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

二。运动调节系统的功能

一)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

第九章内分泌(不考)

第一节概述

1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在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2 激素,是由高度分化的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某些器官或组织而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校能生物活性物质。

一、激素的分类按化学性质,激素大体分为三类:

(一)肽类激素:形式多样、分子量差异大、分布范围广泛,由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肽链。

(二)胺类激素:主要为(唒各)氨酸衍生物,包扩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三)脂类激素:脂质衍生物,分子量小、脂溶性强。包括1 固醇类:1,25-二羟维生素D3 2 类固醇类: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可的松)、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与孕激素等 3 脂肪酸衍生物:包括前列腺素、血栓素类、白细胞三烯类注意:一二、属于非类固醇类激素:如蛋白质激素(肽类激素)、氨基酸激素(胺类激素)三属于类固醇激素

二、激素的作用和特征

一)激素的作用1 直接或间接的加速(刺激)或减弱(抑制)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2 激素能调节和控制集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3 维持内环境平衡,调节营养素、电解质和水分在体内的分布 4 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和环境条件急剧变化的抵抗和适应能力

二)激素作用的特征1 信息传递2 相对特异性 3 高效生物活性(量小作用大)4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第十章条件反射学说与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的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第一节条件反射及其形成一、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发射

60,一)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反射,如防御性反射、食物性反射(吸吮、吞咽和消化液分泌等)以及肌紧张等。是反射活动的低级形式,是种族发展过程中固定下来的,任何条件下发生的,固定的神经联系,大脑皮层下部为可实现

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式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而建立起来的反射。条件反射式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动物和人类在生活过程中和一定条件下形成个体所有的,其中枢主要在大脑皮层,他的反射途径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大脑皮层中有关神经中枢间建立的一种暂时性的机能联系。

二、条件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一)经典条件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应用,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如给狗吃食物会引起唾液分泌二)可操作式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扩大了机体与外界的联系,条件反射增加了机体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预见性” ,大大提高了集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经典条件反射建立需要的基本条件条件反射的建立,要求在时间上把某一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多次,一般条件刺激要先于非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动物机体的状态有很密切的关系,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消退

三)人类的条件反射

四)良好总信号系统学说在人同样可以用光、声、味等感觉刺激作为信号来形成条件反射;这些作用于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装置,都市显示具体的信号。动物具有一个信号系统,而人类才具有两个信号系统。

第二节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一、人的随意运动的反射本质二、人的运动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理

61,形成运动技能就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第三节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一般来说,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划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等相互联系的一个阶段。运动技能在形成后,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还可以发展到更高的程度,即动作自动化。

五、动作自动化16 / 20 动作自动化是运动中整套动作或动作的某些环节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动作自

动化并不是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人类一切随意运动都必须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方能实现,但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所实现的集体反射活动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

六、第四节促进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方法

七、一、充分利用各感觉技能间的相互作用二、充分利用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发挥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

多利用具体的直接的形象刺激,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如教师的正确师范、直观图解或模型以及形象的讲解等,都有助于使学生获得明细的印象,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实践证明,在注意利用第一信号系统的同时,更要发挥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如在学生的动作做得正确时,教师说“好”等三、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四、充分利用运动技能间的相互影响一)良好的影响二)不良的影响

八、第十一章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九、身体素质:运动生理学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柔韧和平衡

等技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第一节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肌肉克服身体内外阻力的能力。所以力量素质又被称为素质的素质。绝对力量又称最大力量肌肉力量可表现为绝对力量,相对力量,静力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加速运动的能力表现形式为:反映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一、生理学基础

一)肌肉的形态和结构 1 肌肉审理横断面及 2 肌纤维类型3 肌肉的结缔组织

二)神经调节机能1 神经冲动的频率与运动单位的募集2 相关运动中枢之间的协调

二、训练原则一)超负荷原则70%~80%1RM(one-repetition maximum)二)专门性原则三)有序性原则

三、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一)负重练习的重量二)练习的次数和组数三)间隔时间四)动作的速度五)肌肉收缩形式六)练习动作的形式第二节速度素质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一、反应速度衡量生理指标是反应时

二、动作速度1 含义:完成单个技术动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63,

2 生理基础:<1>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及其面积(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且粗则收缩速度快) <2>肌力<3>肌肉组织的兴奋性<4>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3 短跑训练的主要理论思想:1,两组间保持充分恢复2,从专项最大强度进行练习三、位移速度二)短跑训练采用重复练习法:两组间保证充分休息时间,以专项最大强度进行练习是短跑训练主要特点17 / 20

第三节有氧耐力64 有氧耐力是机体依靠糖,脂肪和蛋白质进行氧化分解提供进行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一、生理学基础:

一)氧运输系统:1 氧运输系统:氧气从体外运输到肌肉组织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的器官和系统2 由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心输出量反应心脏泵血功能

二)肌肉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慢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多,体积大,肌红蛋白多,氧化酶活性高,所以利用能力强,快肌能则相反

三)耐高温能力

二、评价有氧耐力的生理学指标

一)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是人体在心肺功能充分发挥其功能情况下,单位时间里摄入并被身体利用的最大氧量

二)乳酸阈<无氧阈>反应机体有氧耐力的指标。由氧化分解功能开始过渡到大量动用糖酵解功能的临界点,常以乳酸阈含量达到4mmol/L 时所对应的运动强度(%VO2max,跑速或游速)来表示

第四节无氧耐力无氧耐力是机体依靠糖酵解功能进行较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一、生理学基础一)肌纤维类型及其糖酵解能力二)缓冲乳酸的能力三)肌细胞和脑细胞耐受乳酸的能力

二、评价:通常采用血乳酸(无氧代谢能力提高)

三、训练:无氧耐力训练可采用间歇训练法。第十二章人体机能活动在运动中的变化规律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整个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65:1 运动前的赛前状态2 运动刚开始的进入工作状态3 运动过程中的稳定状态 4 临近运动结束时的疲劳 5 运动结束后的恢复

第一节赛前状态

一、机能变化的特点66 在训练或比赛钱,人体某些器官、系统将产生一系列机能反应,称为赛前状态。

二、生理机制赛前状态的生理本质是条件反射。

三、分类67 根据训练或比赛前机能反应的特征可把赛前状态分为准备状态型,起赛热症型和起赛冷淡型。1 准备状态类型属于最理想的一种赛前状态 2 起赛热症型是一种不良的赛前状态 3 起赛冷淡型是一种不良的赛前状态,特点是中枢神经兴奋性过低

第二节准备活动能调整赛前状态,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一、作用:一)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和促进相关运动中枢之间的协调二)使体温升高,提高代谢水平三)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四)调节节赛前状态

二、生理机理赛前状态使机体在各种条件刺激下产生的自然条件发射,而准备活动则是有意识的通过身体活动引起相关器官、系统产生痕迹效应。

三、内容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第三节进入工作状态 1 在运动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人体的机能能力和工作效率逐步提高,这个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69 2 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1 反射活动的协调2 结构上的差别70 18 / 20 3 极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在进行剧烈运动的开始阶段,往往会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的身体不适的感觉。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极点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造成肌肉内氧供应不足,糖酵解产生的乳酸以及其他代谢物质在血液中积累,引起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失调(如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等)。这些机能失调又导致大脑皮层运动中枢抑制过程加强。71 4

重新振奋及其产生的原因:极点出现以后,如果继续坚持运动,一段时间后身体不适的感觉消失,机体重新出现呼吸均匀自如,动作轻松有力,精神振奋等现象,这种状态称为重新振奋(SECOD WIND)。72 5

(判断题)重新振奋状态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人体机能活动开始进入稳定状态。73

第四节稳定状态心率、血压,心输出量、肺通气量和摄氧量等生理指标军相对稳定,

稳定状态可分为: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真稳定状态是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能满足需氧量的一种状态,常见于强度小、持续时间常的有氧运动项目。稳定状态: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项目运动过程中,当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及机体工作能力均处于一个较高的`变动不大的水平上,此时的功能状态称为稳定状态。(可分: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A 真----供O2=需O2 B 假---供O2<需O2)

第五节运动型疲劳

一、概念运动性疲劳除了生理上的疲劳还包括心理疲劳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75 运动性疲劳是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不能将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上,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的生理现象

二、产生的机理

一)衰竭学说,76(填空-简答)早期研究发现在进行长时间运动中机体工作能力下降的同时常伴随着血糖浓度的降低,而且补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认为疲劳的原因是体内能源物质的耗尽。但短时间大强度训练不可能是因为体内能源物质消耗而引起的疲劳。只有A TP 或CP 明显下降,血糖和肌糖原基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可能因为肌肉中乳酸增加导致重新合成ATP 或CP 的速度下降。所以衰竭学说不能解释所有运动项目引发的运动型疲劳。

二)堵塞学说77:堵塞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机体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引起的,尤其是乳酸(观点)。此外有学者认为长时间运动中Ca2+在肌肉中推挤可能是引起运动疲劳的另一原因三)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78:运动过程中血液PH 值下降,细胞外液水分及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血浆渗透压改变等都可引起运动性疲劳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79 保护性抑制学说: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的疲劳都是由于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

五)突变学说:认为运动型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改变三者之间关系的改变所导致的。

六)自由基学说:1 自由基室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如氧自由基、羟自由基。2 由于自由基化学上的活泼性,可与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发生反应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和破坏。激烈运动时由于肌膜破裂和内质网膜变形,使LPO 反应水平增高3 造成胞浆中Ca2+堆积,影响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线粒体呼吸链A TP 的释放、氧化酶活性造成影响,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引发疲劳。

三、发生的部位82(判断题)运动性疲劳可能发生在脑,脊髓,外周神经,神经-肌肉接点,横管系统及横桥等部位。(通常我们笼统的把它划分为中枢性疲劳和外周性疲劳。自脑到脊髓所产生的疲劳统称为中枢性疲劳;运动神经以下部位所产生的疲劳归为外周性疲劳。

四、判断的方法:A 观察法 B 主观感觉

第六节恢复过程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下降了的个系统的机能在运动后超过运动前水平的现象,常称为超量恢复。84 超量恢复是指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下降了的各系统机能在运动后超过运动前水平的19 / 20 现象。

运动后的主要任务是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加快机体的恢复。促进超量恢复的措施包括整理活动、睡眠、营养学、物理学和医学手段。

一、整理活动二、睡眠三、营养学手段四、物理学手段五、医学手段

第十三章运动训练实践中的生理学评定

第一节运动强度的生理学评定

一、心率一)与运动强度的关系二)与血乳酸值的关系三)与耗氧量的关系四)与个体乳酸阈

第二节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重要重要)重要

二、安静状态下评定训练效果的生理学指标人体形态变化的特点是“大” ,而相对应的机能变化的特点是

“小” 。

三、定量负荷运动时训练效果生理学评定的原则训练水平高者,其机能变化应符合动员快、反应小和恢

复快的特点。

四、最大负荷运动时训练效果生理学评定的原则85 反映运动强度常用的指标有心率,血乳酸值,血清肌

酸酶含量等。

第三节高原训练

二、高原环境的特征一)高原与低氧二)高原与辐射三)高原与气温、气湿

86 高原训练的特点:在低氧,低压的环境进行训练,目的是为了调动机体浅能,从而期望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的生理反应。反映为:肺通气量增加,酸碱平衡调节,血液运输氧的能力改变。

87 长期的运动训练和人体的反应,必将导致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机能等多方面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88 生理学指标评定训练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选择符合运动专项生理学特点的指标2 运动1 能力的自然增长现象和自然下降现象 3 生理学指标反应训练效果的局限性

89 在最大负荷运动过程中,训练水平高者,机能变化的特点是动员快,幅度大和恢复快。

90 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和密度,以及运动有关的注意事项。

三、高原的低氧适应

一)急性反应:1 国度同期 2 心功能改变3 液体丢失二)慢性反应:1 肺通气量增加2 酸碱平衡调节 3 血液运氧能力改变 4 骨骼肌系统 5 能量代谢系统

四、高原训练的方法基本认同世界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适宜海拔高度为1600~2500m。抵御1600m,低压缺氧刺激小,不利于充分挖掘机体的潜力。

第十五章

第一节三、按肌肉工作的相对强度分类一)最大强度二)次最大强度三)大强度四)中等强度第十六章体育健身的运动处方第一节运动处方

第二节第二节健身运动前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评定一、心血管系统机能评定的必要性第三节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一、运动强度二、运动持续时间三、运动项目四、运动密度五、与运动有关的注意事项六、运动效果的评定和运动处方的修订20 / 20

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复习重点.

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复习重点 绪论 一. 必背概念 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体液调节 二. 当前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热点即考点) 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运动性疲劳、骨骼肌、高原训练(重点中的重点)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一. 必背概念 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全或无”现象、兴奋-收缩耦联、阈强度、运动单位募集、肌电、几个收缩 二. 重点问题 1. 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2. 骨骼肌的几种收缩形式及实践中的应用. 3. 肌纤维的分类与生理生化特征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六节,必背) 4. 肌电的应用(了解)熊开宇老师在研究生课中讲过,还可以与后面的生理指标的运用结合 第二章血液 一. 必背概念 红细胞压积(比容、内环境、碱储备、渗透压、等渗溶液、假性贫血、运动员血液

二. 重点问题 1. 血液的作用,防止简答出现意外题 2. 血红蛋白在实践中的应用。A 机能评定 B 运动选材 C 监控运动量 第三章循环机能 一. 必背概念 心动周期、心率、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电图、动脉脉搏、心力储备、血压、减压反射、窦性心动徐缓、基础心率、减压反射、窦性心动徐缓、脉搏、运动性心脏肥大、 二. 重点问题 1. 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收缩的不同特点。 2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3. 静脉回心血量响因素? 4. 动脉血压的影的影响因素? 5.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A 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的变化 B 长期的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 脉搏(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可出综合题) 第四章呼吸机能 一. 必背概念 胸内压、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氧解离曲线、氧脉搏、血氧饱和度、氧利用率

北医生理笔记

西医综合之生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生理功能的调节 调节:使机体的功能活动与内外环境相适应 方式:神经(主导)、体液、自身调节 失血—>皮肤、内脏血管收缩?厉害;冠状血管、脑血管收缩?小(一)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反应:受刺激组织的适应性变化 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具有种属特异性(种中的每一动物都存在)条件反射:后天获得的,具有个体特异性(个体差异) 见山楂流口水:条件反射;山楂放嘴里流口水:非条件反射 (二)体液调节: 意义: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相应的组织器官来改变它们的活动。又称全身(远距离)体液调节 广义上讲也包括旁分泌和自分泌 旁分泌:组织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组织液扩散到周围影响周围细胞的活动自分泌:组织细胞自已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自身细胞膜受体 缓激肽—>缓激肽受体—>PLC—>IP3—>Ca++—>NO 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构成反射弧的一个传出环节 冷—>皮肤—>中枢—>下丘脑—>TRH—>腺垂体—>TSH—>甲状腺—>T3T4—>组织产热恶性刺激作用于耳的听神经,传到中枢,交感神经兴奋 神经调节:作用部位准确,持续短,作用范围小,快、迅速 体液调节:作用不精确但是范围大,作用持久,作用慢 (三)自身调节: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组织或器官自身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心肌:异长自身调节(离体心脏的自身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Q=δP/R 肾血管平滑肌组织的自身调节 以上三者都属于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系系) 负反馈:控制信息与反馈信息作用的方向相反,反馈信息对控制系统起制约作用,以使机体功能活动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 正反馈:控制信息与反馈信息作用的方向相同,反馈信息对控制系统起促进作用以使机体的生理过程迅速完成或使该反应迅速达到极限。 例如:血液的凝固过程; 分娩过程; 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 动作电位中钠通道的激活过程 需注意的是:渗透性利尿属渗透现象,非上述三种调节,为一物理现象。 CO中毒时为何不呼吸困难:关键是动脉血氧分压正常(决定于物理溶解的O) 前馈:干扰信息通过监测系统发出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系统以调整控制信息,以对抗干扰信息对受控系统的作用,使输出变量保持相对恒定。 前馈不需要通过反馈系统,即反馈之前已有控制系统的改变。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运动生理学子(媒介物)。收缩的初长度,张力反而减小,收(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3)缩效果亦减弱。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一个 分支,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收缩肌肉的舒张5快肌纤维(FT,或??型)肌浆网较发达,肌肉的缩短:中,或是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反应速度快,收缩力教大,影响下,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及机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无氧氧化酶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但易疲劳;肌肉的收缩:制,并应用这些规律指导人们合理由运动神经以冲动形慢肌纤维(ST,或?型)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地从事体育锻炼和科学地进行体线粒体数量多且直径大,毛细血管分布比较丰富,且肌红蛋1肌肉的收缩的形式:育教学或运动训练的一门科学。学()缩短收4白较多,甘油三酯含量较高,习运动生理学的任务:(1)了解人指肌肉收缩所产有氧缩(向心收缩):氧化酶活性高,有氧氧化能力强,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体整体及器官系统的功能及正常肌肉可持续长时间运动。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实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6呼吸: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掌握在体肌肉长度缩一种收缩形式。特点:(现这些功能的机制;2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育锻炼过程中和长期系统的锻炼肌肉起止点靠近,骨杠杆发生短,(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位移,负荷移动方向与肌肉用力方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反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屈肘、高(运动适应)包括肺通向一致,肌肉做正功。应(运动反应)和适应气(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和)拉长收抬腿跑、挥臂扣球)(变化及规律;3)掌握体育锻炼的;(2肺换气指肌肉积极收缩(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缩(离心收缩):基本生理学原理,以及形成和发展气体交换)。(2所产生的张力仍小于外力,为科学地肌肉被)气体运输:气体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在血液中的运输。(肌肉特点:3)内呼吸:指拉长的一种收缩形式。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积极收缩但仍然被拉长,肌肉起止导。7呼吸的形式:(1:研究对象人体,确切说是在运动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方向点远离,)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如跑与阻力方向相反,过程或长期系统体育锻炼影响下肌肉做负功。(支撑悬垂、倒立(2 )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屈膝胸式呼吸是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以肋间外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3为大众健身锻炼、:学校等)()等长收缩(静力收缩)研究目的运动。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训练提供科如仰卧起坐、特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直角支撑(3)混合式呼吸。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学指导。点:骨 8肺通气功能的指标:(1杠杆未发生位移,肌肉没有做外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机制:2)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是中枢神经系统功。神经调节1()大气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张力1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5)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与速度的关系是最常用的测定肺通气机能的产生的应答性反应。特点:迅速、指标之一。(体液调节2短暂、局限。():通过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2)时间肺活量:指在最大吸气之后,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当后负荷增加到某一呈反比关系:尽力以最快的速度呼气。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生长、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发育、但收缩的动态指标,速度为零,肌肉只能作等长收缩;生殖等重要功能进行调节。特点: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持久、缓慢、广泛。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3自身调节当后负荷为零时,张力在理论上为降低、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器官、(零,肌肉收缩速度达到最大。气道是否狭窄、2)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长度与张力关系:体液调节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产(3)肌肉收缩前就加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特点:生的适应性反应。前负荷等在肌肉上的负荷是前负荷。调节幅度于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率的乘小、不灵活,但有意义。使肌肉收缩前即处于被拉长状态,积。反映一分钟通气的能力,逐渐兴奋—收)1(肌肉的收缩过程3:从而改变肌肉收缩的处长度。不仅是反映容量,而且也反映通气速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指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缩耦联度。(4当初长时产生的张力也逐渐增加;)最大通气量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是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度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是检查张力可)5(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再继续增加肌肉此后,达到最大;是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Ca2+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技术动作的配合:通常非周期性的解离曲线可分为三段:(1)氧解离曲线上段: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时相,应以人曲线平坦,此阶段氧分鲜空气量。评价呼吸效率。 压较高。意义:指每分通气量和每为机体摄取足够的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与技术9氧通气当量:氧气提供较大的安全系数。(2)氧动作的结构特点为转移。VE/VO2分吸氧量的比值()。是评如两臂前解离曲线中段:曲线较陡,屈、外展、外旋、扩胸、提肩、展此阶段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氧分压稍有降低,血氧饱和度便会24体或反弓动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辅导资料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辅导资料 (本文档一共有78页,绝对是首都体育学院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祝各位考试顺利)

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1静息相(处于极化状态,即静息电位状态)2去极相(首先C膜的静息电位由-90MV减小到0,叫去极化。C膜由0MV转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叫反极相)3复极相(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很快从顶点快速下降,膜内电位由正变负,直到接近静息电位的水平,形成曲线的下降芝,叫复极化时相。。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和下降支持续时间都很短,历时不超过2毫秒,所记录下的图形很尖锐,叫锋电位。锋电位之后还有一个缓慢的电位波动,这种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叫后电位 C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终结过程成为;= 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C内。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3肌质网对CA再回收。 1刺激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为阙刺激)2刺激的作用时间(足够时间)3刺激强度变化率(刺激电流由无到有或由大到小的变化率)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变化分四种。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向心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引起身体运动。且,肌肉张力增加出现在前,长度缩短出现在后。但肌肉张力在肌肉开始收缩后即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又叫等张收缩。是做功的=负荷重量*负荷移动距离。整个运动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顶点。在此关节角度下杠杆效率最差,只有顶点处肌肉才可能达到最大力量收缩。例子:肱二头肌收缩使肘关节屈曲举起某一恒定负荷)2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叫--。有两种情况:肌肉收缩时对抗不能克服的负荷;

生理学重点笔记92900

1内环境:围绕在多细胞机体中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现已扩展到泛指体内细胞核分支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核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P4 3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在人和高等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乃至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所必需,也是兴奋性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生物电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及互相协调来完成。 4刺激:是指细胞所处的环境因素的变化,任何能量形式的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构成对细胞的刺激。刺激量包括三个参数,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5兴奋性:组织细胞具有的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是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6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即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 7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即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减少的方向变化,其绝对值大于RP的绝对值。 8阈电位:细胞去极化达到刚刚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跨膜电位数值,称阈电位 9局部电位:给予细胞膜一定的去极化刺激时,会引起部分钠通道的激活和内向离子电流,使膜在电紧张电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极化,但此时如果外向K电流仍然大于Na内向电流,膜电位又复极到静息电位水平,如此形成的膜电位称之为局部电位。 10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一可传播的膜电位迅速波动。 11复极化:质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12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13简述静息电位的影响因素。 ①,膜外K浓度与膜内K浓度的差值决定Ek,因而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会显著影响静息电位。②,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可影响静息电位的大小,如果膜对K的通透性相对增大,静息电位也就增大。③,钠-钾汞活动的水平对静息电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4简述动作电位的特征 ①动作电位一经出现,其幅度就达到一定的数值,不因刺激的增强而随之增大,动作电位的这一特性称为全或无②动作电位的另一特性就是可传播性。③动作电位的脉冲性,即动作电位有不应期,不能总和。 15常见的物质跨膜转运有以下几种形式: 单纯扩散,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转运的过程。这是一种单纯的物理过程。并不消耗能量。是被动扩散。 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顺着电化学梯度跨膜移动的现象,并不消耗能量。课分为两种类型:①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是指由载体蛋白携带,通过其构型改变实现跨膜物质转运。其特点是物质与载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现象②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是指由通道蛋白组成跨膜水相通道,介导离子顺浓度/电位梯度迅速跨膜移动。其结构功能状态可随细胞内外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具有开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考博运动生理学(基础篇+应用篇)

运动心理学基础篇 第一讲:绪论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两个方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就是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异化作用正好与其相反,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代谢也伴随着能量的代谢,这两种代谢活动是同时进行的。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2、兴奋性 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而把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各种环境变化称为刺激。神经、肌肉和腺体等组织受刺激后,能迅速地产生可传布的动作电位,即发生兴奋,这些组织被称为可兴奋组织。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为兴奋。可兴奋组织有两种生理状态:兴奋、抑制。 3、应激性 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应激性。应激性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既可是生物电活动,也可以是细胞的代谢变化。而兴奋性则指生物电活动的过程。因此兴奋性的组织一定具有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性。 4、适应性 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5、生殖 生物体的生命是有限的,必须通过生殖过程进行自我复制和繁殖,使生命过程得到延续。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1、什么是稳态? 细胞要生存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然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稳态。 2、人体三大生理机能调节机制 (1)神经调节 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体液调节 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这种调节过程是通过体液来实现的,因而称为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3、生物节律 生物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三、当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热点 1、最大摄氧量的研究 2、对氧债学说的再认识 3、关于个体乳酸阈的研究 4、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6、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的研究 7、关于肌纤维类型的研究 8、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9、运动与控制体重 10、运动与免疫机能 四、章节考点: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运动生理学研究热点? 第二讲: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一、肌纤维结构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每条肌纤维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膜称为肌内膜。许多肌纤维聚集在一起被肌束膜包裹着。而每一块肌肉的外面又覆盖着肌外膜。 肌纤维由肌原纤维构成,肌原纤维又有粗、细两种肌丝排列而成。(如图) 二、肌管系统 肌原纤维间的小管系统。 横小管:肌细胞膜延伸入肌细胞内部的小管,与肌纤维走向垂直。 纵小管:围绕肌纤维形成网状,与肌纤维走向平行,又称肌质网在横管处膨大,形成终池,内贮钙离子。 三联管:两侧终池与横管合称。互不相通。 三、肌丝分子组成 粗肌丝:肌球蛋白 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四、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产生原理:由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均和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导致K离子外流引起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细胞膜受刺激,膜上钠离子通道被激活而开放,Na离子顺浓度梯度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增加,进而出现内正外负的现象。 五、肌电 骨骼肌兴奋时,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的电位变化称为肌电。 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六、肌丝滑行学说和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 1、肌丝滑行学说认为: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 2、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横小管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后,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钙离子的再回收 肌浆中钙离子升高刺激肌质网膜上的钙泵,钙泵将肌浆中钙离子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七、骨骼肌的特性及收缩形式 1、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温度越高粘滞性越低) 2、骨骼肌兴奋满足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变化率 3、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 (2)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 (3)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 (4)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 研究表明:离心收缩引起的肌肉酸痛最显著,等长次之,向心收缩最不明显。 4、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绝对力量: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为该肌肉的绝对肌力。 相对力量:指肌肉单位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5、运动单位: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6、运动单位的募集: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的募集。 八、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1、肌纤维主要分为:快肌和慢肌按色泽也可分为:红肌和白肌

《运动生理学》笔记

运动生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及运动反应和适应的过程,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对人体机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阐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研究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水平的人群进行运动时的生理特点,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治某些治病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目的。生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验。 英国的生理学家希尔,被称作“运动生理学之父”。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现状1.从整体、器官水平的宏观研究深入到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的研究。2.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无氧功率的研究是当前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最大摄氧量是评价耐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两者有极大的正相关。而个体乳酸阈训练又是提高极限下强度的最佳手段。3.对研究方法的探讨:自动化分析仪器设备、电镜、核电磁共振、电脑信号处理等。4.提高人体机能辅助方法的研究:运动员抓住一切可能,提供能增进人体机能的物质和手段以提高运动成绩。5.密切联系运动竞赛。 ●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1.最大摄氧量的研究最大摄氧量是评价耐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两者有极大的正相关。自动气体分析仪的出现,使得在运动实践中用直接法测定最大摄氧量成为现实。也使得最大摄氧量这一指标在运动科研和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深入。目前,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能力的研究与应用仍然是运动生理学的重要课题。 2.对氧债学说再认识传统氧债理论:在进行剧烈的运动时,由于机体所提供的氧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此时机体要进行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形成氧债。在恢复期机体仍然保持较高的耗氧水平,以氧化乳酸,偿还氧债。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生理学家展开了对氧债、氧亏和无氧阈这三个概念的争论后,引起了更多人对大强度运动后,人体是否缺氧问题的关注和兴趣。认为:人体在从事短时间的大强度力竭性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的浓度是持续升高的而此时的耗氧量却已恢复到安静水平;在从事长时间力竭性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就已经达到峰值,并且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渐趋降低,在运动后的恢复期继续降低到安静时的水平,而此时的耗氧量却高于安静时的水平,表现出乳酸和运动后的额外氧耗没有线性关系,从而证明了“氧债”概念不正确,提出了用“运动后过量氧耗概念”。 3.关于个体乳酸阈的研究人体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大,血乳酸的水平会持续升高,当运动强度增至最大摄氧量的60%左右时,血乳酸开始明显升高,这个血乳酸的拐点被称为无氧阈。亚极限负荷运动时,肌肉组织因缺氧导致乳酸的产生是无氧阈理论建立的基础。即认为这个拐点意味着肌肉开始缺氧,由有氧功能向无氧功能过渡。但是有很多证据表明,亚极限负荷运动时,缺氧并不是肌肉产生乳酸的真正原因。乳酸阈(LAT)的概念是根据血乳酸浓度变化和运动强度的关系而提出来的。当运动强度逐渐加大时,血乳酸的变化出现两个非线性拐点,即2mmol/L和4mmol/L。国内外广泛使用4mmol/L作为乳酸阈值。由于乳酸阈没有考虑运动时乳酸动力学的个体特点,其拐点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他们根据运动时和运动后血乳酸的动力学特点,求出每个受试者的乳酸阈值,并称此为个体乳酸阈(ILAT)。由于个体乳酸阈的改善依赖于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因此它是极限下强度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实践证明,个体乳酸阈训练是提高极限下强度运动能力的最佳手段。目前用个体乳酸阈指导运动训练已成为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4.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于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是一种机体的整体机能水平或工作效率降低的生理现象,应同疾病和运动训练中的过度训练相区别。运动性疲劳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生理过程。它是由运动员引起的全身多器官和系统机能变化的综合结果。运动性疲劳可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从中枢到骨胳肌细胞再到细胞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或这些过程综合变化,都可造成疲劳。目前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认识已从单纯的能量消耗或代谢产物堆积,向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认识发展。研究水平也由细胞、亚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变化深入到生物分子或离子水平。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1956年harman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基学说,认为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称为自由基。研究证明,急性剧烈运动可使体内自由基浓度增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剧烈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强,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其次是剧烈运动时,乳酸的堆积抑制了清除自由基酶的活性,使自由基的清除率下降;第三是由于运动时体内有些物质可自动氧化而生成自由基。运动引起体内自由基含量增多,会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而对组织和细胞造成的损伤表现:(1)运动性贫血和血红尿蛋白。剧烈运动时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自由氧化速率加强,从而产生大量自由基,使红细胞脂肪质过氧化,降低了细胞膜的变形能力,脆性加强,导致红细胞溶血,最终发生运动性贫血和血红尿蛋白。(2)造成肌肉疲劳。剧烈运动后,过多自由基可攻击肌纤维膜湖和肌浆网膜,使其完整性受到破坏,造成一些离子的运转的紊乱。另外也可使线粒体的呼吸链受到破坏,使ATP的生成发生障碍,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加速疲劳过程的发展。(3)延迟性肌肉酸痛。目前已有证据显示,延迟性肌肉酸痛与自由基损伤有关。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可有效清除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过量地自由基。另外可以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及一些中药也可有效地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 6.运动对骨胳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的影响超过习惯负荷的运动训练或体力劳动能引起骨胳肌延迟性酸痛(Delayed-Onset-Muscular-Soreness,DOMS)、肌肉僵硬、收缩和伸展功能下降及运动成绩降低,因而受到生理学研究人员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组织撕裂、痉挛假说。进一步研究表明,运动后产生肌肉酸痛与肌肉损伤或肌纤维结构的改变有关。有的学者把运动引起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称为运动性肌肉损伤(Exercise Induced Muscle Damage ,EIMD)。尝试用针刺和静力牵张促进超微结构变化的恢复和缓解肌肉酸痛。目前,利用电子显微镜、免疫电镜、微电极、色谱分析、同位素示踪、核磁共振和多聚酶链是反应技术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技术,通过观察大负荷运动后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自由基水平、酶活性、生物膜的机能、亚细胞结构和功能、收缩蛋白的代谢和基因表达等指标的变化,分析研究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机能的变化,以及促进骨胳肌的机能恢复的生理机制,将运动对骨骼肌机能影响的研究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 7.关于肌纤维类型的研究目前,在肌纤维类型研究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研究快肌和慢肌纤维德机能和代谢特征,运动对运动员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不同类型肌纤维在运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肌纤维类型这一指标在运动选材中的应用等。 8.运动对心脏影响的研究 1984年心钠素的发现,从分子水平内分泌方面改变了人们对心脏传统的认识,证明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还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

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运动生理学 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或是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及机制,并应用这些规律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和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的一门科学。学习运动生理学的任务:(1)了解人体整体及器官系统的功能及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实现这些功能的机制;(2)掌握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和长期系统的锻炼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反应(运动反应)和适应(运动适应)变化及规律;(3)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生理学原理,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为科学地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指导。 研究对象:人体,确切说是在运动过程或长期系统体育锻炼影响下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 研究目的:为大众健身锻炼、学校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训练提供科学指导。 2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特点:迅速、短暂、局限。(2)体液调节: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功能进行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3)自身调节: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活,但有意义。 3肌肉的收缩过程:(1)兴奋—收缩耦联:指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 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 过程。Ca2+是兴奋— 收缩耦联的关键因子(媒介物) 。 (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3 )收缩肌肉的舒张 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 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 肌肉的收缩:由运动神经以冲动 形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 4肌肉的收缩的形式:(1)缩短 收缩(向心收缩):指肌肉收缩 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 ,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 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特点: 肌肉长度缩短,肌肉起止点靠近 ,骨杠杆发生位移,负荷移动方 向与肌肉用力方向一致,肌肉做 正功。(屈肘、高抬腿跑、挥臂 扣球);(2)拉长收缩(离心收 缩):指肌肉积极收缩所产生的 张力仍小于外力,肌肉被拉长的 一种收缩形式。特点:肌肉积极 收缩但仍然被拉长,肌肉起止点 远离,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方向 与阻力方向相反,肌肉做负功。 (跑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 屈膝等)(3)等长收缩(静力收 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 外力。特点:肌肉积极收缩但长 度不变,骨杠杆未发生位移,肌 肉没有做外功。 5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张 力与速度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 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 大致呈反比关系:当后负荷增加 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 ,但收缩速度为零,肌肉只能作 等长收缩;当后负荷为零时,张 力在理论上为零,肌肉收缩速度 达到最大。(2)长度与张力关系 :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 荷是前负荷。前负荷使肌肉收缩 前即处于被拉长状态,从而改变 肌肉收缩的处长度。逐渐增大肌 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时产 生的张力也逐渐增加;当初长度 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 达到最大;此后,再继续增加肌 肉收缩的初长度,张力反而减小 ,收缩效果亦减弱。 5快肌纤维(FT,或??型)肌浆网 较发达,反应速度快,收缩力教 大,无氧氧化酶活性高,无氧代 谢能力强,但易疲劳;慢肌纤维 (ST,或?型)线粒体数量多且 直径大,毛细血管分布比较丰富 ,且肌红蛋白较多,甘油三酯含 量较高,有氧氧化酶活性高,有 氧氧化能力强,可持续长时间运 动。 6呼吸: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 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包括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 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 管之间的气体交换)。(2)气体 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 )内呼吸: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 的气体交换。 7呼吸的形式:(1)腹式呼吸是 以膈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如支撑悬垂、倒立(2)胸式呼 吸是以肋间外肌收缩活动为主的 呼吸运动。如仰卧起坐、直角支 撑(3)混合式呼吸。 8肺通气功能的指标:(1)肺活 量:指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 的最大气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 最大能力,是最常用的测定肺通 气机能的指标之一。(2)时间肺 活量:指在最大吸气之后,尽力 以最快的速度呼气。是一个评价 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它 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 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笔记复习重点剖析

绪论 1、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2、植物生命活动:植物体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形态建成及信息传递的综合反应。 3、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内容:细胞生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和逆境生理。 4、历程:近代植物生理学始于荷兰van Helmont(1627)的柳条试验,他首次证明了水直接参与植物有机体的形成; 德国von Liebig(1840)提出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奠定了施肥的理论基础; 植物生理学诞生标志是德国von Sachs和Pfeffer所著的两部植物生理学专著; 我国启业人是钱崇澍,奠基人是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关系 1、束缚水:存在于原生质胶体颗粒周围或存在于大分子结构空间中被牢固吸附的水分。 2、自由水:存在于细胞间隙、原生质胶粒间、液泡中、导管和管胞内以及植物体其他间隙的水分。 3、束缚水含量增高,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自由水含量增加,植物的代谢加强而抗逆性降低。 4、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①水分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②水是植物代谢过程中重要的反应物质;③水是植物体内各种物质代谢的介质;④水分能够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⑤水分能有效降低植物的体温;⑥水是植物原生质良好的稳定剂;⑦水与植物的生长和运动有关。 5、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渗透性吸水和吸胀吸水。 6、渗透作用: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7、水的偏摩尔体积:指加入1mol水使体系的体积发生的变化。 8、水势:溶液中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9、水通道蛋白调节水分以集流的方式快速进入细胞的细微孔道。 10、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与水分子作用而引起细胞水势降低的数值。Ψs = -icRT。 11、衬质势:细胞中的亲水物质对水分子的束缚而引起水势下降的数值,为负值。Ψm 12、压力势:由于细胞吸水膨胀时原生质向外对细胞壁产生膨压,细胞壁产生的反作用力——壁压使细胞水势增加的数值。Ψp 13、Ψw = Ψs + Ψm + Ψp + Ψg + …。 14、吸胀吸水: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以及原生质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亲水性物质与极性的水分子以氢键结合而引起细胞吸水膨胀的现象。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15、植物根系由表皮、皮层、内皮层和中柱组成,吸水途径有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16、主动吸水:仅由植物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分为伤流和吐水。 17、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8、被动吸水(主要方式):通过蒸腾拉力进行的吸水。枝叶的蒸腾作用使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力量称为蒸腾拉力。 19、植物蒸腾作用是产生蒸腾拉力并促进根系吸水的根本原因 20、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1)内部:导管水势、根系大小、根系对水的透性、根系对水吸收速率;(2)外部: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

运动生理学考研真题题库

各校《运动生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选编广州体育学院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 一填空选择 1 若增加外液中的Na浓度,可导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2 正反馈的作用是使? 3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 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 6 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滚翻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 减弱轻度增强大为增强无规律 7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 8 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 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大于还是小于大气压 10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11 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产热?散热? 12 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小动脉?小静脉?而出现皮肤和嘴唇紫绀 13 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 14 反应速度取决于? 15 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惫时,大脑中的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 16 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17 红细胞比容是指? 18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 19 肌紧张属于?反射 20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神经联系 二是非题 1 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 2 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 3 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 4 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 5 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 6 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7 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 8 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 9 肌紧张时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的微弱的收缩 10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 11 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受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

植物生理学笔记整理

《现代植物生理学》 绪论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3个方面。 2、萨克斯于1882年撰写出《植物生理学讲义》并开设课程,他的弟子费弗尔1904年出版三卷本《植物生理学》著作。这两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植物生理学从植物学中脱胎而出,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体系。 细胞生理 3、水势(Ψw ):同温同压下,每偏摩尔体积纯水与水的化学势差。(细胞水势由三部分组成:溶质势(ψs),衬质势(ψm)和压力势(ψp),即Ψw=ψs+ψm+ψp) 4、溶质势(ψs ):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称为溶质势。 压力势(ψp):细胞壁对原生质体产生压力引起的水势变化值。 衬质势(ψm):由于亲水物质对水的吸引而降低的水势。 5、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a.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b.是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运输的动力; c.降低叶温。 d.有利于气体交换 6、现已确定有17种元素是植物的必需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硫(S)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硼(B)、钼(Mo)、镍(Ni)、氯(Cl)。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量的大小,通常把植物必需元素划分为两大类,即大量元素和微量 8、缺素症

9、单盐毒害:将植物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即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不久植物就会呈现不正常状态,最终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离子对抗:在单盐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含有其他金属离子的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会减弱或消除,离子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离子对抗。 (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的内容也要看下及书上面的什么是“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生理中性盐”也要看P81) 11、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把CO?和H2O合成富能的有机物,并释放出O2的过程。 12、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 ⑴结构原因:C3:维管束鞘细胞发育不好,无花环型,叶绿体无或少; 光合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 C4:维管束鞘细胞发育良好,有花环型,叶绿体较大; 光合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就近运输,防止淀粉积累影响光合。 ⑵生理原因:①PEPC对CO2的Km(米氏常数)远小于Rubisico,所以C4对CO2的亲合力大,低CO2浓度(干旱)下,光合速率更高。 ②C4植物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改变了CO2/O2比率,改变了Rubisico的作用方向,降低了光呼吸。 13.光补偿点: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值时的光强度称为光饱和点。——P132 CO?补偿点: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浓度即为CO?补偿点(图中C 点)。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 一绪论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2. 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叫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叫内环境。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3.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自身调节。 4.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调节形式,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5.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6.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生理活动都是正反馈。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 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⑴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可以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 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⑵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可以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什么结构 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

运动生理学必看知识点

名词解释 1、有氧耐力: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糖、脂肪等氧化供能)的能力。 2、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 3、需氧量: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气量。 4、氧亏: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摄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氧亏。 5、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气量。 6、乳酸阈:在递增运动负荷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近,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 7、吸氧量: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人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称为吸氧量。吸氧量也称耗氧量。 8、通气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肺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 9、持续训练法:采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长的不间歇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10、间歇训练法:指在两次训练之间有间歇方式的组合训练。 1、免疫: 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一种生理功能。 2、特异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 3、非特异性免疫: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抵抗力,有些是天生具有的,即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经遗传获得的,称为先天性免疫,因其并非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故又称非特异性免疫。 4、“流动脑”:是免疫的随时感知非感知性刺激,并通过细胞因子等免疫递质发动免疫应答。 5、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一些共同的介导物质(共同的生物信息语言),对他们自身的功能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节,形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6、运动性免疫抑制: 长期的大强度运动训练的影响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出现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的现象,表现为免疫功能降低,对感染疾病的易感率上升,这种由于运动而诱发的免疫功能现象称为运动免疫抑制。 7、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8、黏膜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清除通过黏膜表面入侵的微生物,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组成。 9、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0、细胞免疫: 指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导致靶细胞破裂死亡的免疫反应。 11、体液免疫:指B细胞在T细胞辅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完成的免疫反应。 12、免疫应答:抗原性物质进去机体后所激发的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 13、免疫稳定:是机体免疫系统内部的自控调节机制,以清除体内出现的变性、衰老、死亡细胞等,从而维持机体在生理范围内的相对稳定。若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14、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机体可抵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陷可发生免疫缺陷病。7、靶器官: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着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