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第一至第八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第一至第八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一至八单元知识归纳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一、常见仪器的使用

要求:知道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以及注意事项

如:知道可用于反应的容器、可直接加热的仪器、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等

考点链接:常在实验题中要求填仪器名称

二、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一斜、二放、三慢竖”

粉末放入试管底部、块状放在试管口,粉末一般用钥匙或纸槽,块状用镊子

(2)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倾倒“一倒、二向、三紧挨”

液体药品的量取“量筒放平,视线与页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

吸取与滴加药品“不可将滴管深入试管内”

(3)给物质加热

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②、加热的操作:要用外焰加热,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固体加热,先预热,再对着固体药品的地方加热;液体加热,先预热,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要与桌面成45°角,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

③、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否者可能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1)外壁不能有水,(2)容器不要接触灯芯,(3)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放在实验台上。

考点链接:常在选择题中考操作图或在实验题中考查实验正误

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一)概念

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火柴梗被折断、玻璃破碎、小麦加工成面粉等,只是形状改变。

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熔化、食盐溶解在水中,只是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灯泡、电炉丝通电发光、

发热。以上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

现象:会伴随产生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

例:燃烧、铁生锈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

温馨提示:有发光发热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

(二)区别与联系

区别: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链接:常在选择题中或填空题中考查

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

溶解性等

温馨提示: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感知,或需要仪器测定。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常用“易、会、能”等词来描述。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

考点链接:常在选择题中或填空题中考查

五、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一光”,二热,三生成

“一光”指:燃烧发出的光的颜色或特点或烟的颜色

“二热”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三生成”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大量的热,3、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的固体。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

(1)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

要求: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误差分析(进入到集气瓶中的水小于总体积的1/5的原因)(2)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气体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

氮气78%(约4/5)、氧气21% (约1/5)

(3)氮气及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来源:学科网]

①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氦气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是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以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用途:用来充氮包装,保存食品、充氮灯泡

②稀有气体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霓虹灯和激光技术。氦气密度很小很稳定也可用于探空气球

二、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及初步应用

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三、空气污染与保护

要求:了解常见的污染源及污染物,懂得保护空气的方法

四、氧气的制取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要求:(木炭、铁、蜡烛等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C+O2CO2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2O2Fe3 O4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化学方程式:2Mg+O22MgO

(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化学方程式:2Cu+ O2△

2CuO

(6)红磷在空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化学方程式:4P+5O22P2 O5 3、氧气的用途:呼吸、支持燃烧(助燃性)

(二)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的含义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现象及区别

(三)制取氧气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 实验原理:2K MnO4 △

K2MnO4+ MnO2 + O2↑

:_②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③. 实验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

a.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b.装:装药品,塞棉花,塞带导管的塞子

c.定:固定装置在铁架台上,准备集气瓶

d.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e.收:收集氧气

f.离:把导管移离水槽

g.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a). 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b). 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d).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 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 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g). 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顺序。 (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 实验原理:2H 2O 2 ==== 2H 2O +O 2↑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第三单元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

(1)一般在水里加入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2)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

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 (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氧气

MnO 2

3.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确认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4.氢气

(1)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2)氢气在空气里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3)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

纯。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移近火焰,松开大拇指,点燃气体,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证明

氢气较纯。

5.化合物与单质

二、分子

1、分子的概念(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用分子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变化,物理变化过程分子不变)

3、分子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分子构成)

4、分子的特性:

(1)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着。

(2)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小得多。三、原子

原子时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汞、稀有气体、C、S、P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原子

相似点质量与体积都很小;在不停地运动;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不同点

化学反应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互相联

系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

成物质

四、水的净化:沉淀法与过滤法

温馨提示:净化得到的水不是纯净水

水的纯化:蒸馏(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水)

五、硬水与软水

1、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肥皂水)

2、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

第四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

?

???????负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子核外电子不显电性

中子正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质子原子核原子:::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 、原子结构示意图

要求:懂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电子层数、圈内数字含义、每个电子层上数字含义、最外层电子数与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的关系) 3 、离子

(1)离子是由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带电荷的微粒。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2)离子的形成(原子与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 (3)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二、元素 1、元素的含义

应用: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或与离子)说明是同一种元素 2、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3、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 4、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表示的含义:

从宏观上看,他表示一种元素,从微观上看,它又表示一个原子。如果在元素的前面加上数字,就表示某元素的

若干个原子。

三、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1、化学式表示的含义 2、单质的化学式

单原子单质:金属、稀有气体、C 、S 、P 用元素符号表示它的化学式 、 由分子构成的单质:记住氧气、氯气、氮气、氢气、臭氧的化学式 3、化合物的化学式(P115-118) (1)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 ;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 铜汞二价最常见 ;单质为零要记清。

负一氢氧硝酸根 ;负二碳酸硫酸根 ; 正一价的是铵根。

② 五个基团的名称及符号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根据化合价可以写出化学式,通常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标明;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同时,根据化学式可以求出化合价(依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化学式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通常规定为从右边到左边读做“某化某” 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SO 2 二氧化硫。 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要读出原子团的名称,如Na 2SO 4硫酸钠 四、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P118-119) Mr —相对分子质量 Ar —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分子质量:Mr(AmBm)=m×Ar(A)+n×Ar(B) 2.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m ×Ar(A): n ×Ar(B)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的质量

某元素质量

×100%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P121-122)

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综合,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三不变,原子种类(元素)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二、化学方程式

要求掌握1到8章课本中出现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会配平。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步骤:1.设计算所需的未知物

2.根据题意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已知物、未知物的质量

注意: 计算时各物质的质量指的是实际参加反应或反应生成的纯净物质量,若

已知量为不纯净的物质的质量,判断纯净物质量的方法:

①纯净物的质量:样品的质量×纯度(质量分数)

②守恒法: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

3.在物质的下方列出相应的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并求解计算中必须带单位,而且单位必须统一

第六单元碳与碳的氧化物

一、几种碳单质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金刚石: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玻璃刀、钻探机上的钻头、装饰品等

石墨:导电性良好,导热性良好,用于电极、高温润滑剂、制铅笔芯等

活性炭:吸附性,用于净水、防毒面具等(活性炭比木炭的吸附性更强)

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书画、碳素墨水等(炭黑墨汁绘的画和书写的字久不变色。)

二、CO2和CO

1.碳单质、CO、CO 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用途

C 1.稳定性(常温下)

2.可燃性

燃料

CO 1.可燃性

2CO+O2点燃2CO2

2.毒性

燃料

CO2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3.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制作碳酸饮料、作温室气体肥料、灭

火、干冰作制冷剂等

2、碳单质、CO、CO2三者间的转换:

2C+O 2

点燃

2CO

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物理性质上的区别:

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一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难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称为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要研究气体实验室制取的化学反应原理,即选择合适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还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需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1) 反应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3)常用的实验室制取CO 2的装置如图:

(4)CO 2的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

温馨提示:CO 2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以排尽集气瓶中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纯度较高。 (5)CO 2气体的验证:

①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Ca(OH)2====CaCO 3↓+H 2O 。

②验满的方法: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要伸入瓶内),如果木条立即熄灭,则CO 2气体已集满。 5.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生成和消耗: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而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主要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危害:温室效应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

第七单元燃料与燃料的利用

一、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最轻的气体(特性)

2.、化学性质:可燃性2H2+O22H2O

实验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烧杯内壁有水雾(水滴)生成

3、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1)收集一小试管氢气;

(2)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移近酒精灯火焰;

(3)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

温馨提示: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才能再收集检验,否则易发生危险。

4、氢气是最理想的高能燃料(氢气燃烧值高,产物是水)

二、物质燃烧与灭火条件

1、物质燃烧要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物质本身是可燃物,可燃物达到燃烧的起码温度(此温度成为着火点),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2、灭火的原理:

燃烧物与其他燃烧物隔离或者清楚燃烧物;

使燃烧物隔离空气或氧气;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一下。

三、化石燃料

1.当今社会的三大化石燃料为煤、石油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气体。它也属于混合物。

3、有待开发的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氢能源等。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金属的分类

5.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6.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7.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8.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9.常见的合金:

合金

铁的合金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

形状记忆合

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

2%

铜锌合

铜锡合

铅锡合

钛镍合金

备注不锈钢是含铬、镍的

钢,具有抗锈蚀性能。

生铁较脆,钢铁具有韧

紫铜是纯铜熔点低见下

具有形状记

忆效应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性。

生铁常制成暖气片。

10.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

人造骨。

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

11.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镁、铝:

◆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O22MgO 4Al+3O2=2Al2O3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

?铁、铜

◆在常温下、干燥的环境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铁、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2Cu+O22CuO

?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酸→ 盐+H2↑

?描述现象时,需要注意:①如果有铁、铜元素参加反应,一定要注意溶液颜色的变化;②反

应放热,但是只有镁和酸反应时放热现象明显。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当铁单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物中的铁元素呈+2价。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

的氢。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钾、钙、钠不符合这一条。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距离大的,反应先发生。一个置换反应结束后,另一个置换反应才会发生。如在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锌会先和硫酸铜反应,反应完毕后锌才和硫酸亚铁反应。

●“湿法冶金”的反应原理:Fe+CuSO4=Cu+FeSO4

●Fe2+的盐溶液是浅绿色的,Cu2+的盐溶液是蓝色的。

第三节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矿石: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

常见的矿石及主要成分:赤铁矿(Fe 2O 3)、磁铁矿(Fe 3O 4)、黄铁矿(FeS 2)、菱铁矿(FeCO 3)、铝土矿(Al 2O 3)、黄铜矿(CuFeS 2)、辉铜矿(Cu 2S )等。 ● 铁的冶炼

? 实验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 工业——高炉炼铁

◆ 设备:高炉(图见书17页)。

◆ 原料:铁矿石(赤铁矿或磁铁矿)、焦炭、石灰石、(空气)。 ◆ 反应原理:C+O

2

CO 2、CO 2+C

2CO 、3CO+Fe 2O 3

2Fe+3CO 2。

◆ 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SiO 2)转变为炉渣(CaSiO 3)。 ◆ 产品:生铁(实验室中“炼”出的铁不含碳,而工业生产中炼出的铁含碳)。

● 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关计算

当参加反应的物质含杂质时,先要把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再进行计算。

一般利用该公式及其变形:%100?=

不纯物质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

【例题】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解法1】 1000t 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800t 80%1000t =?

设生成的铁的质量为x 。

x

800t 112 160 3CO 2Fe

高温 O Fe 3CO 2

3

2++

t

560160

t 800112t

800112160=?==x x 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t 583%96560t =÷ 答:800t 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生铁的质量为583t 。

【解法2】 设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x 。(x 不是纯物质的质量,不能直接代

入计算) 1000t 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800t 80%1000t =?

%

96 80%1000t 112 160 3CO 2Fe

3CO

O Fe 2

32??++x 高温

t 583%

96160t 800112%96t

800112160=??=?=

x x 答:800t 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生铁的质量为583t 。

● 铁生锈的实验(见右图)

【实验器材】大试管、试管夹(带铁夹的铁架台)、胶塞、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

洁净无锈的铁钉、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等。

【实验过程】取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一根放在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并使铁钉外露一半;一根放在用植物油密封的蒸馏水中;一根放在干燥的空气中,注意每天观察铁钉锈蚀的现象,连续观察约一周。

【实验现象】第一个试管中的铁钉生锈,而第二、三个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注意事项】

第二个试管内没有现象,证明了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第三个试管内没有现象,证明了铁钉生锈需要水蒸气。 铁锈很疏松,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 除去铁锈的方法

? 物理方法:刀刮、砂纸打磨。

? 化学方法:少量、多次地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 ●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 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干燥;

? 擦干后涂一层保护膜(作用:隔绝空气、防水)。具体方法如下:

◆ 物理方法——刷漆(油漆或银粉)、涂油 ◆ 化学方法——电镀其它金属(铬或锌)、烤蓝 ? 制成不锈钢。 ● 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① 防止金属的腐蚀;

②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④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例如用塑料来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齿轮和汽车外壳等)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降低金属的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练习

课题1金属材料 1.下列不属于...

合金的是 A .焊锡 B .黄铜 C .生铁 D .石墨 2.在金属铝所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还原性 3.以下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水银 B. 钢、24K 金 C. 蒸馏水、汽油 D. 大理石、金刚石 4.圆明园兽首是由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铸造的。铜合金属于

A. 金属材料

B. 复合材料

C. 合成材料

D. 无机非金属材料

5.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 .马踏飞燕(青铜器)

B .龙泉剑(铁器)

C .金缕衣

D .塑料器具

植物油

干燥剂

6.20XX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

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上制成的核心筒。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

C.天然材料D.复合材料

7.2月1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圆明园兔首和鼠

首两件文物,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

件文物均为青铜器,青铜属于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

8.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B.金C.银D.铜

2.下列物质中,不能

..在氧气中燃烧的是()

A.金箔B.铁丝C.木炭D.氢气

3.下列金属中,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A.镁B.银C.铜D.铝

4.下列关于铁、铝、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银白色的金属B.都能被磁铁吸引

C.都能与氧气反应D.都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

5.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含有Mg、Al、Cu、Ag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部件浸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Cu、Ag B.Mg、Ag C.Al、Cu D.Mg、Al

6、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Fe和Cu;

B、Cu;

C、Fe;

D、Mg和Cu

7.下列物质中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Ag B.Fe C.NaOH溶液D.HCl溶液

8.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丙析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B.丙>甲>乙C.乙>甲>丙D.甲>乙>丙

9.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B、A、C、D C.D、C、A、B D.D、C、B、A

10.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甲能产生气体;将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

11.将M、N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M表面析出铜,N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N>Cu>M

B. M>Cu>N

C. Cu> M > N

D. M > N> Cu

15.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16.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

..的是

A.常温下,金属镁在空气中要比铁容易氧化

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要比铜丝反应剧烈

C.在同一盐酸中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D.铜活动性不强,故铜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17.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一定是铁

18.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Y盐溶液Z盐溶液

Ni 无无有

Mn 无有有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19.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体生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g

B.滤出的固体一定是Ag和Cu的混合物

C.滤液中一定有Zn(N O3)2和C u(N O3)2

D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 3和C u (NO 3)2

20.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 .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21.请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下列问题:

⑴形状、大小相同的Zn 、Mg 、Fe 三种金属片与稀盐酸反应时,最剧烈的是 ; ⑵把金属浸入相应的溶液中,就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 .铜和稀盐酸

B .银和硫酸锌溶液 C. 铁和硫酸铜溶液 22.(3分)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 红色物质。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 Cu (选填“>”、“=”或“<”)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是氧化剂。请你指出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

23.(5分)下表是生活中某种常见金属X 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

7.9g/cm 3

1525℃

良好

良好

良好

将金属X 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推断金属X 可能的一种用途 。

⑵将金属X 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⑶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比较金属X 与Mg 的活动性强弱。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成立,金属X 的活动性比镁弱

24.化学科代表小聪与小明同学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分别放在两个试剂瓶中的两片用砂纸磨得光亮的银白色金属,未贴标签。到底它们是哪种金属?两位同学首先对这两种金属X 和Y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进行猜想:

①科代表小聪猜想:活动性X 大于Y 。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金 属 活 动 性 由 强 逐 渐 减 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