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楞严经·卷二》讲义

《楞严经·卷二》讲义

《楞严经·卷二》第一讲:无讲义

《楞严经·卷二》第二讲:无讲义

《楞严经·卷二》第三讲:无讲义

《楞严经·卷二》第四讲

七处征心

八还见地

十层显见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见、闻、嗅、尝、觉、知

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

二十五圆通:六根、六尘、六识、七大

五阴:色、受、想、行、识

五十种阴魔境界:五阴之每阴十种,共五十种。俱是善境界。若作圣解,即著群邪。便是阴魔。

《楞严经·卷二》第五讲

大陀罗尼:楞严大咒

诸三摩地:诸静观妙照

有漏:漏失时、空、理、事

当处发生当业流转

即因即果即事即报

阎扶提:指所居处

洲:亚洲、欧洲、非洲

晕适:日蚀、月蚀

佩玦:彗星、流星、彩虹

目眚:眼病

十生: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相、非有想、非无想

本觉妙明着意即乖

《楞严经·卷二》第六讲

破三关

破初关

山河粉碎大地平沉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破重关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只是异旧时

破末后牢关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

言语道断心行迹灭

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履处

我有一切心还需一切法

渡河需用筏到岸不需舟

能所双亡自他不二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楞严经·卷二》第七讲

浮尘:虚浮之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幻化:无而忽有是幻,有而忽灭是化。

观“相”有生灭,是全妄。

论“性”则即妄皆真,便是摄事归理。

相入性便是有情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便是如来藏,便是妙真如性。点出顿渐法门妙菩提路。

广钦和尚:

无来也无去,没有什么事。

生死涅槃等是空华

五阴:色受想行识

禅宗二祖临刑偈:

四大元无我

五蕴本来空

将头临白刃

犹如斩虚空

《楞严经·卷二》第八讲 P36倒三行

五阴:亦名五蕴。

阴,覆盖。

蕴,积聚。

最难破,因无自性。若有自性,便与真如本体对立,故亦是如来藏。

妙真如性。明理则可顿悟。

修行,则顿渐循次第。故观自在菩萨,须行深,然后始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

“色”以质碍为义,兼具根、身,及器界。

龙树谓五阴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故说无生。

八地菩萨始证“无生法忍”。

道家提个“常”,“常”具“有”、“无”,故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常是什么?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无极为何生太极?

如何生太极?

佛家依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是谁见?

真、妄、有相、非相如何判定?

佛、道说本体,说妄相,所说皆说发生之现相,而未说原因,修行实在难!

唐玄奘八识规矩颂 12句

首二句: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

末后二句:

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生因识有

灭从色除

理则顿悟

乘悟并消

事须渐除

因次第进

理无碍

事无碍

理事无碍

事事无碍

《楞严经·卷二》第九讲:无讲义

《楞严经·卷二》第十讲

如来:“如”是真如本体

“来”指真心随缘之用。

一体具足万用,

万用不离一体。

“一”为无量

无量为“一”

是故老子谓“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即本经所说之清静眼,即无盲真智。

真智照真理,故照见五蕴皆空,清静本然,一尘不立。

迷时见诸色,此见此色,如何出入?六根号六入,既有出入,便有物,便不能号称虚空。

虚妄:道家谈常无,常有。

西哲亦谓“有”从“无”来。

“无”是物?非物?多少“无”可以变成“有”?亦即多少“零”可以变成“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