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0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语文月考检测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古诗词背诵: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演讲时说,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中国

有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一定能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想象奇特,形象优美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寓了虽已辞

官却仍系念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 5.0分)

2.《科海泛舟》综合活动

(1)《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

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你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实。你

觉得应该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3分)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3.下列各组加下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咫尺(zhī)鲲鹏(kūn)吞噬(shì) 媲美(bì)

B. 挑衅(xìn) 迷惘(wǎng)水泵(bèng) 和煦(xù)

C. 蓬蒿(gāo)牟取(móu) 狩猎(shòu) 缄默(jiān)

D. 干涸(gù) 迁徙(xǐ)哂笑(xī)混淆(xiáo)

4.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狼籍斑斑精巧绝伦误入奇途胸有成竹

B. 相形见绌心安理得焦躁不安鼠目寸光

C. 苍海桑田相辅相成道听途说及不可耐

D. 前仆后继混然一体莫衷一是众目睽睽

5.下列句子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节去海南度假, 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

色所陶醉.

B. 对于在村子附近建公路确保出行安全的提议,大家莫衷一是,全体赞成.

C. 某些食品生产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

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D.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 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7.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

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

A. 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

B. 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C. 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D. 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8.【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完成下面的题目。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③吾谁与归

④悄怆幽邃

(2)解释下面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结合选文乙,请你谈谈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9.(一)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

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

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

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

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

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

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

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

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

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

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两个题。

《1》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两个题。

(1)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

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二)给人一架梯子

①上大学时校园里有一片柿林,柿子成熟时,又大又甜的柿子沉甸甸地把树枝

都压弯了,诱得我们总想寻个机会偷偷摘几个解馋。但学校明确规定:未经管理人

员许可,严禁私自进入园内践踏花草、采摘果实,若违规将给予处分,并记入学生

档案。这样我们只能望柿兴叹了。

②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周末的夜晚,上完自习课后,整个教学楼熄灯了。我们三

个舍友想,柿林的管理人员应该回家了,我们可以乘机偷柿子解馋。很快我们找来

了手电筒,明确了分工:一人在园外负责看人,一人上树摘柿子,一人在树下接。

不到一刻功夫我们的包里已装满了柿子。突然放风的舍友喊道:“快下来,管理人

员来了,快撤!”

③树上的舍友慌了,急忙从树上往下滑,然而已经迟了。守柿林的老者已经打着

手电走到树下,树上的同学吓得不敢下来。老者缓缓地把手电照在树上,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下,当心别摔着!想吃柿子说一声,晚上摘柿子多危险,下来吧,

别慌。等着我去给你拿架梯子。”老者很快拿来了梯子搭在树上,舍友踩着梯子稳

当地下了树。

④我们规规矩矩站在树下等着他的盘问,心都提到嗓门上了。毕业关头,在这个

以纪律严格而著称的学校,违反校规无异于自毁前程。

⑤更糟糕的是校公安处的两个值勤人员听到声音后拿着电筒也赶了过来。一个拿出违规学生登记本,一个严肃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有人在偷柿子?哪

个系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老者抢在我们前面说道:“今晚闲着想吃柿子,就

叫了三个刚下自习的学生帮我摘几个尝尝。”

⑥“不可能吧?摘几个柿子用得着几个包吗?肯定是你有私心,想拿到校外去

卖。”值勤的人不容置疑地说。“不信你可以问问他们啊!”老者平静地说。我们

a 帮老者圆谎。值勤的人悻悻然走了。

⑦老者说:“孩子,回去吧,以后可别犯错误,前途要紧!”

⑧那天晚上我们在 b 中度过了一夜,总担心值勤的人会来调查。

⑨后来,我们在校园里再没见到老者的身影,听说老者被学校辞退了,回到了他

那贫困的农村老家,原因是他私自在夜里偷学校的柿子到外面卖。那年7月我们怀着自责的心情顺利毕业了。但直到现在,老者的那句话还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

——“别着急,慢慢下,当心别摔着!”这充满温情关怀的话既维护了我们的尊严

又揭穿了我们的浅薄。

⑩现在,每当我身边一些涉世不深的同事偶尔犯错误时,我就会想起老者,想起

那个不寻常的月夜。

11 于是我也会不露声色地给这些稚嫩的心灵一架梯子,让他们从错误的泥沼里抬

头走出来。因为他们和当初的我们一样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两个小题。

(1).第④段画线句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

(2).第⑤段中写执勤人员的话一连用了四个问句,有何作用?

答:

完成下面的两个小题。

(1)如何理解本文题目“给人一架梯子”的含义

答:

(2).有人说文中的老者身为管理人员对“偷柿子”的行为包庇,这是一种放纵,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观点。

答: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11.题目:美丽的绽放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的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只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默写时注意“沧、庇”的书写。

2.【答案】(1)诺第留斯号“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略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此题考查的是名著《海底两万里》,这个题比较简单,只要学生阅读了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的内容就可以将此题解答正确。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本题应认真阅读题干的要求去分析,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实,如使用手机和电脑对人体造成了极大的辐射。然后再介绍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语言要通顺、连贯。

3.【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与书写的能力。注意平时汉字的积累,易错字,多音字是考查的重点,所以平时应学会辨析与积累。辨析与书写时要结合语境。

A.“咫”应读“zhǐ”,“媲”应读“pì”

;D.“涸”应读

;B.全部正确;C.“蒿”应读“hāo”

。故选B。

“hé”

,“哂”应读“shěn”

4.【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字形的准确掌握,旨在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字形的

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差异,还要常翻词典,多比较、多积累。题目中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根据各项中词语

的词义判断字形,仔细辨析。用反选排除法,A项应为“狼藉斑斑、误入歧途”;C 项应为“沧海桑田、急不可耐”;D项应为“浑然一体”。B项书写无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

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

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A.“沧海桑田”指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不符合语境;B.“莫衷一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

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与语境不符;C.使用恰当;D.“为所欲为”指本指做自

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多为贬义,与语境不符。故选C。

6.【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病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

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用反选排除法,A句有歧义,不知是小红不认识有些同学,还是有此同学不认识小红;B句词序不当,“亲切地”应在“对我说”前面;D句“突然”与“渐渐”矛盾,故选C。

7.【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语句衔接的能力。语句衔接题解题技巧有:把握语法结构的一

致性;把握叙述主语的一致性;注意上下文的照应;细品语段的生色情;根据事物间的逻辑关系;结构音节要和谐;把握关联词及意义关系。整句是一个排比句,A和B明显句式不和谐,D项语义不合上文逻辑,C项句式和语义表达与上文一致,衔接最恰当。故选C。

8.【答案】(1)①探求②在……之前③归依、一道④忧伤的样子。

(2)①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由于这个地方过于冷清,不能

长时间地留在那儿,便把当时的情景记述下来就离开了。

(3)作者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言文阅读的能力。(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实词含义。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文章的整体大意及内容,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准确地解释整句话意思,结合语境认真揣摩分析,然后推断个别实词的含义。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各种特殊用法,即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本题要准确翻译“先、归”的意思。

(2)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翻译时要把重点词语和重点的文言现象用规范的语言翻译出来。本题要准确翻译“以、乃”的意思。

(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内容和情感的把握。本题的解题方法:要求学生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什么写作手法。这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作者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所以作者以寂寥无人,悄怆幽邃,来抒发自己内心因被贬谪而郁结的苦闷。

9.【答案】【小题1】

《1》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

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越来越小。

《2》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

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小题2】

(1)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

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尤其是问题出现的语段及附近的语句,揣摩出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一般原因不难揣摩,关键是信息提取要精炼,语言的表达要全面简洁。阅读第③段可知,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地区分布不均;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人口越来越多。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把握能力。首先应回答,不能删掉。先解词,

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解释加点词意思是……;(定性)在程度、状

说明,若删去,意思变为……,与实际或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阅读理解语句,“仅”不能删掉。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

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尤其是问题出现的语段

及附近的语句,揣摩出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一般原因

不难揣摩,关键是信息提取要精炼,语言的表达要全面简洁。阅读第④段理解,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

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

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2)此题考查学生有创意的解读能力以及提写建议的能力。所提建议结合活

动主题,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内容要具体可行。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

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10.【答案】【小题1】

(1).不可以,这句话为下文老者的行为,及我对老者的感激与愧疚之情做伏笔。

(2).形象地写出了执勤人员气势汹汹的样子,和老者的善良形成对比。

【小题2】

(1).既指那夜老者给我们的梯子;又指在人生路上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行为和美好

心灵。

(2).不设统一答案,同意与否,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不同意,文中的我们是不曾涉世的学生,况且“偷柿子”的行为也并非大恶,而

当时我们又处在人生的关键的时刻,所以老者的行为不能说是放纵。相反是一种善意的

充满关爱的行为。

【解析】

(1)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本题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作用要根据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结合文段,语境分析作答。第④段画线句不能删掉,这句话为下文老者的

行为,及我对老者的感激与愧疚之情做伏笔。

(2)本题主要考查重要语句的作用。本题其实是赏析句子,我们应该从修辞、描写、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备考前也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本

题连用了四个问句形象地写出了执勤人员气势汹汹的样子,和老者的善良形

成对比。

(1)此题考查对题目含义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从内容和主题两个方面分析。既要写出字面含义,又要写出深层含义。“给人一架梯子”既指那夜老者给我

们的梯子;又指在人生路上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行为和美好心灵。

(2)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个性解读的能力。学生解答这类题时要先

读懂题意,然后根据题意要求,理解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解,即可同意或者

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 '

11.【答案】略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此题为命题作文,审题是关键的一步。“美丽”在此的范畴应该很大:宽容、善良、拚搏、坚强、感恩、执著等都是一束束美丽的情愫;亲情、友情、爱情可以绽放美丽,人性更可以绽放美丽;一颦一笑也可以绽放

美丽;美丽是幸福,是纯净,是温馨,是柔情,是思念和怀想,是和平……从小处到大处,美丽的瞬间很多,只是作者要善于感悟美丽的真谛。“绽放”是中心词,审题时要品味出“绽放”这个动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也许绽放在心里,也许绽放在眼睛里;它会绽放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会绽放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上,会绽放在微笑里,会绽放在“人”字的互相支撑中……这些美丽会绽放在不同的心境里,也会绽放在不同的时境中,只是作者要善于捕捉绽放的过程。

写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记叙去叙说那些美丽的故事;可以采用描写去描摹那些美丽的景致;可以用抒情去感悟那些美丽的瞬间;可以用议论去品味那些美丽的情愫。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