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择性_传统还是适应_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_杨凡

选择性_传统还是适应_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_杨凡

选择性_传统还是适应_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_杨凡
选择性_传统还是适应_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_杨凡

第40卷第2期2016年3月人口研究

Vol.40,No.2March201650PopulationResearch 选择性、传统还是适应:

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

影响研究*

杨凡陶涛杜敏

【内容摘要】我国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正在改变着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观念,传统生育观念中的男孩偏好逐步弱化。文章梳理了流动对人们生育观念影响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在控制了人口流动的选择偏差的条件下,比较了从未流动的农村育龄妇女和有流动经历的农村育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了“流动时是否与丈夫在一起”的经历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流动经历和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流动的选择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源于流动使妇女的生育观念更为现代化,弱化了她们的男孩偏好。但是,流出地的文化传统依然通过家庭和社区影响着妇女生育的性别偏好。

【关键词】流动;男孩偏好;选择效应;社会化假说;适应假说

【作者简介】杨凡,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陶涛(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讲师;杜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本科生。北京:100872

Selectivity,Tradition or Acculturation:The Effect of Migration on

Son Preference ofRuralReproductive Women

Yang Fan Tao Tao Du Min

Abstract:The large-scale population migration is changing the child-bearing concepts of rural women,and weakening the traditional son preference for children.This paper reviews relevant theories about the effect of migration on the child-bearing concepts,analyzes the survey data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of son preference among rural reproductive women who never migrated and those who had migration experiences when controlling for the selection bias of migration.This paper furth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ir experi-ences of migration with or without husband on son preference.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on preference between rural women who don’t have migration experience and those who have.On one hand,this difference is partly a result of the selectivity of migration;on the other hand,it is because migration modernizes the child-bearing concepts of rural women and weakens their son preference.However,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outflow regions still influences the gender preference of rural women through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Keywords:Migration,Son Preference,Selectivity Effect,Adaptation Hypothesis,Socialization Hypothesis Authors:Yang Fan is Lecturer,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Tao Tao is Lecturer,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National SurveyResearch Center,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Du Min is Undergraduate Student,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Email:taotao@nsrcruc.org

*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妇女生命历程对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3CRK032)的阶段性成果。

2期杨凡陶涛杜敏选择性、传统还是适应: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51

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2014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大大高于正常水平。这反映出在低生育水平的背景下,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体现出明显的男孩偏好。这一特点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结果,2010年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33,而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则高达122.09。由此可见,生育的男孩偏好在农村是一种更为普遍的现象。这是由于“男孩偏好”是中国传统生育观念的主要特征,它既源自传统农业生产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也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息息相关。然而,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趋势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乡村社会。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外出务工,这使妇女在经济上得以独立,她们的价值观念和经历见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颠覆了乡土社会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和劳动分工,也改变了女性对自身的期望和生育观念。

对于这些妇女而言,她们的生育观念既受到农村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的影响,又受到城市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影响。那么,这种流动经历是否会对农村妇女的男孩偏好产生影响呢?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在控制了选择偏差的条件下,比较了从未流动的农村妇女和有流动经历的农村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了“流动时是否与丈夫在一起”的经历对农村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

2文献综述

关于迁移流动对人们生育意愿或者生育行为影响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聚焦于迁移流动对生育数量或者生育水平的影响,而关于迁移流动对生育孩子的性别结构或人们性别偏好影响的研究,与前者相比就要显得逊色得多(石人炳、熊波,2011a)。跨国研究的一些证据表明,像中国、印度这些存在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的国家,来自于这些国家的移民即使迁移到一些不存在男孩偏好的国家,他们所生育孩子的性别比仍然会高于迁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研究者们用文化传统的维系来解释这一现象(Almond D.,Edlund L.and Milligan,K.,2009;Almond D.and Edlund,L.,2008)。国内关于迁移流动对性别偏好影响的研究总体而言比较少,所采用的数据、方法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表1对该研究领域最近十几年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从研究对象来看,各研究对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对流动人口本身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谢永飞、刘衍军,2007),有的将流动人口流动前后的状况进行了对比(伍海霞、李树茁、悦中山,2006),还有的将有流动经历的农村人口与无流动经历的农村人口进行了对比(徐映梅、李霞,2010)。第一类研究仅对流动人口本身进行研究,没有参照组、没有对比,很难分析出流动这一事件对人们性别偏好的影响。第二类研究将人们流动前的情况作为参照,从方法论方面来看没有问题,但是采用追溯方式获取个体流动前的生育观念等信息,这类数据的可靠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第三类研究将原居住地的没有流动经历的人群作为参照组,这是一种在方法论和实践操作性上都比较理想的方法。但是运用这种方法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原居住地的没有流动经历的人群状况是否真正可以替代那些有流动经历的人群未流动前的状况,即有流动经历的人群是否存在选择性的问题。

从研究方法来看,不同研究对流动人口选择性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不相同。尽管大多数的研究都认可选择理论,即流动人口与原居住地居民相比,他们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所体现出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流动群体本身的特殊性所造成的,但是很少有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大多数的研究只是比较了群体间的平均水平差异(曹锐,2012),也有部分研究将选择性特征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当中(石人炳、熊波,2011b)。但是在缺乏随机化的设计中,当出现选择性偏差时,用将选择相关变量直接纳入回归模型的方法来控制协方差和平衡数据,从而进行因果推断是没有正当理由的(郭申阳,2012)。

52人口研究40卷

从研究结论来看,大部分的研究认为流动人口和从未流动的人口在性别偏好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尤丹珍、郑真真,2002),但也有研究认为流动人口的男孩偏好会弱于农村人口(廖庆忠、曹广忠等,2012)。不同的研究结论使不同的理论框架都得到了验证和支持:流动未显著改变性别偏好的结论支持了社会化理论,即强调了原居住地的文化价值和规范要求是生育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流动弱化性别偏好的结论则支持了适应理论,即强调了迁移目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规范对迁移流动者生育行为的影响(石人炳、熊波,2011a)。

所以,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并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将综合运用选择理论、适应理论和社会化理论的理论框架,在控制流动人口的选择性的前提下,通过比较农村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和从未流动的妇女在生育意愿的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研究流动对农村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

表1流动对人们性别偏好影响的研究梳理

Table1Review of the Effect of Migration on Gender Preference

作者(时间)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结论

尤丹珍,郑真真

(2002)选择理论、适应理论

农村有外出经历的妇女,与农

村未外出的妇女进行比较

在对子女的性别偏好上,有外出经

历的妇女和从未外出的妇女没有显

著差别

伍海霞,李树茁,悦中山(2006)适应理论、社会化理论

回溯性调查,将流动人口流动

前后进行比较

流动前后农村流动人口性别偏好观

念有所弱化

谢永飞,刘衍军

(2007)适应理论外来流动人口

外出流动对意愿子女数的影响最

大,性别偏好的影响最小

徐映梅,李霞(2010)选择理论、社会化理论

农村外出育龄妇女,与农村未

外出育龄妇女进行比较

在生育意愿的性别方面,外出和未

外出妇女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石人炳,熊波(2011b)中断理论、选择理论、适

应理论、社会化理论

农村有流动经历的农民,与农

村无流动经历的农民进行比较

控制了主要迁移选择性变量后,流

动经历能明显降低农村人口男孩偏

好强度

曹锐(2012)社会化理论、社会性别

理论

新生代流动人口,与传统流动

人口进行比较

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男孩偏好比传统

流动人口更弱

廖庆忠,曹广忠,陶然(2012)适应理论、社会化理论

将某次抽样调查流动人口,与

另一次抽样调查农村人口进行

比较

流动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男孩偏

好较弱

靳小怡,谢娅婷,韩雪(2013)选择理论、适应理论和中

断理论、相对剥夺感理论

农村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对生育性别

偏好行为有显著影响

3研究方法

3.1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关于流动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中提出了选择理论、适应理论、社会化理论、中断理论、扩散理论等多种丰富的理论。本文所依据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选择理论、社会化理论

2期杨凡陶涛杜敏选择性、传统还是适应: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53

和适应理论三种理论。选择理论认为,流动人口与原居住地未流动的人口相比,在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未必是由于流动经历造成的,而是由于流动的选择性造成的;流动人口通常是比较年轻、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口,他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观念原本就可能不同于原居住地未流动的人口(BacalR.A.,1988)。社会化理论认为,流动在较短时间内将不会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产生影响;因为在社会化初期,人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塑造了他们的生育观念,即使发生了流动,流出地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规范要求仍然是决定人们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Lee B.S.and Farber S.C.,1984)。适应理论认为,流入地的文化规范影响了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而且这种影响会超过其流出地生育文化的影响(Goldstein S.and Goldstein A.,1981;Stephen E.H.and Bean F.D.,1992)。一般而言,处于少数地位或带有落后的生育文化背景的移民更有可能采取调整自身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途径,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于迁入区的生育文化,这被称为文化适应现象(黄洪琳、刘锁群,2004)。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人口这两个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长期而直接的联系,导致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模式发生改变,包括生育意愿和生育观念的改变。

综合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对农村流动妇女而言,她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观念既会受到农村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的影响,又会受到城市现代社会文化的熏陶和社会标准的规范。她们与从未流动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存在着差异,一方面源自这个群体本身的选择性,另一方面源自她们的流动经历。基于以上研究逻辑,本文提出三点研究假设:

第一,农村流动妇女是一个具有选择性的群体,她们通常是年龄较年轻、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一类特殊群体。

第二,当控制了选择性问题以后,流动经历仍会对农村妇女的男孩偏好起到弱化的作用。

第三,农村妇女的男孩偏好还受到家庭因素、社区因素等原居住地文化环境的影响。

3.2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河北、湖北和浙江三省开展的“育龄妇女家庭及生育状况调查”。该调查的受访者为农村20 40岁已婚有偶育龄妇女,主要调查内容为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养育孩子行为以及其他相关家庭生活状况。一共调查了2078名育龄妇女,有效样本数量为2069个。本研究之所以会选择此项调查数据,是由于该数据测量了妇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男孩偏好,并有关于妇女个体、家庭和社区各个层次情况的测量,能够满足本研究的分析要求。

3.3概念界定和测量

“男孩偏好”是指在生育意愿和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男孩的一种明显的倾向性和喜好。它是指社会性的“男孩偏好”,源自于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取向,实质上是对以男性为核心和主导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及其长期形成的心理定势以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妇女地位低下等现象的折射(刘爽,2005)。本研究的因变量“男孩偏好”在问卷中使用问题“您是否认为不管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生男孩”进行测量,如果妇女回答“是”,则认为其存在男孩偏好。而本文对“流动”的定义是:离开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6个月及以上。本研究的主要自变量“流动”由问卷中“您是否有在户口所在地之外的城镇(乡、镇、街道)连续务工经商6个月以上的经历”,以此作为妇女是否有流动经历的标准。在后续的深入研究中,通过问卷“您最长一段时间的流动经历是否与丈夫在同一地点”将有流动经历的妇女进一步细分为“流动时与丈夫不在一起”和“流动时与丈夫在一起”的两个群体。其他的控制变量借鉴已有文献的成果分为个体层次(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观念和生育经历等)、家庭层次(家庭决策权、相对丈夫的受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和社区层次(公婆、周围同村人的观念等)三大类(廖静如,2013)。具体的变量定义及样本描述如表2所示。需要

54人口研究40卷

说明的一点是,由于本研究想控制不同队列对男孩偏好的影响,所以对原始问卷中得到的连续变量年龄进行了分组化的处理。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是20 40岁的育龄妇女,本研究根据年龄的分布情况分为了比较均匀的三个年龄组:30岁以下年龄组,30 34岁年龄组和35岁及以上年龄组。

表2变量定义及样本描述

Table2Variable Definition and Sample Description

变量名变量含义均值(%)标准差

因变量

男孩偏好不论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生男孩=1;否则=013.30.34

自变量

流动有流动经历=1,无流动经历=047.20.50流动时与丈夫在一起有流动经历,且流动时与丈夫在一起=1,否则=022.80.42流动时不与丈夫在一起有流动经历,但流动时不与丈夫在一起=1,否则=024.20.43

控制变量

年龄为30岁以下根据出生年月计算被调查者的年龄,小于30岁=1;其他=036.20.48

年龄为30 35岁之间根据出生年月计算被调查者的年龄,大于等于30岁且

小于35岁=1;其他=0

25.80.44

民族汉族=1;其他=098.30.13户口农业户口=1;其他=092.60.26初中初中=1;其他=062.70.48中专及高中中专及高中=1;其他=015.30.36大学及以上大学及以上=1;其他=05.10.22职业务农或无业=1;其他=058.50.49性别观念不认为男的天生比女的强=1;否则=072.60.42现有子女数被调查者的子女数量,单位:个1.280.56有儿子被调查者至少有一个儿子=1,否则=064.80.48家庭决策权有家庭决策权=1,否则=043.20.50相对丈夫受教育水平1=受教育程度等于或高于丈夫;否则=078.50.41相对丈夫的收入水平1=年收入等于或高于丈夫;否则=057.70.49家庭的经济状况夫妻双方的年收入总和,单位:万元3.0812.2公婆对生育性别的态度公婆对生育男孩无要求=1;否则=071.80.45同村人对生育性别态度觉得同村人更想生男孩=1;否则=060.30.49湖北被调查者所在省份为湖北=1;否则=031.20.46浙江被调查者所在省份为浙江=1;否则=030.80.46

2期杨凡陶涛杜敏选择性、传统还是适应: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55

3.4数据分析方法

首先,本文比较了有流动经历的农村妇女和没有流动经历的农村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第二,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基础上,用Logistic模型研究了流动对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第三,采用倾向值贪婪匹配方法、倾向值加权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平衡,在控制流动选择性的基础上分析流动对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并与第二步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第四,根据“流动时是否与丈夫在一起”进一步将流动妇女细化成两个群体,分析这两个群体的男孩偏好相比于未流动的妇女是否都发生了变化以及流动如何弱化妇女男孩偏好的作用机制。

4结果与分析

4.1流动妇女与未流动妇女的男孩偏好状况比较

表3展示了有流动经历的妇女与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在我们的有效样本中,有流动经历的妇女为977人,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为1092人,有流动经历的占妇女总人数的47%。直接比较两个群体存在男孩偏好的平均水平,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存在男孩偏好的比例为12%,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存在男孩偏好的比例为14%,虽然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存在男孩偏好的比例更低,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p=0.23)。

表3还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流动对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它表明在控制了一些协变量以后,流动能降低妇女男孩偏好的发生比,而且这种影响是统计显著的(p=0.05)。回归结果还表明,妇女的受教育水平、性别观念以及周围人的观念都会对妇女的男孩偏好产生影响。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较高、性别观念较平等、相对经济能力较强的妇女,其男孩偏好的发生概率就比较低;而如果妇女感受到来自公婆或者同村人的生育男孩的压力,她们就越可能产生男孩偏好。

4.2流动的选择效应

表3的Logistic回归模型存在着一个问题:根据选择理论,是否有流动经历并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存在着某种选择机制的。当存在着某种选择机制时,虚拟变量“流动”的使用会产生内生性偏差,导致回归系数的有偏和不一致。也就是说,我们所观察到的两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流动群体本身的特殊性造成的,而不是流动这个事件造成的。所以必须先对数据的平衡性进行检查,将二分类的自变量和每一个协变量进行双变量分析。如果流动妇女组和未流动妇女组在所考察的协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那么说明数据是不平衡的,存在选择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将控制变量加入回归模型的方法并不能消除这种偏差,需要采用专门的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表3也展示了数据平衡性检查的结果,该结果表明,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和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观念、生育经历、经济水平、地区等变量上的差别是统计显著的。也就是说,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往往是那些更为年轻的、受教育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性别观念更为现代的妇女,而这些变量很可能也会对她们的男孩偏好造成影响。数据结果与选择理论是完全契合的:流动人口通常是比较年轻、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口,他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观念原本就可能不同于原居住地未流动的人口(BacalR.A.,1988)。这些选择机制的存在表明在分析时需要首先对这些选择偏差进行修正。在修正过程中,本研究使用了所有统计显著的协变量所提供的信息。

本研究一共采用了三种选择偏差的修正方法:倾向值贪婪匹配(卡尺内最近邻匹配)、倾向值贪婪匹配(马氏距离匹配)和倾向值加权。倾向值贪婪匹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倾向值对两组成员进行匹配,创建一个新的样本,使其中的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可能性被分配到干预情形。本研究采用了两种匹配方式:卡尺内的最近邻匹配和马氏距离匹配。倾向值加权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倾向值作为抽样权重进行多元分析,旨在对干预组和控制组成员进行再加权,从而使他们能够代表研究总体。表4显示了经过3种倾向值分析方法的调整后的样本容量和数据平衡性情况。3种方法都消除了绝大多数

56人口研究40卷

控制变量上的不平衡,但是以倾向值贪婪匹配(马氏距离匹配)的效果最佳。从样本容量的减少情况来看,倾向值贪婪匹配(卡尺内最近邻匹配)减少了21%的样本容量,倾向值贪婪匹配(马氏距离匹配)减少了6%的样本容量,而倾向值加权则没有削减样本容量。

表3Logistic回归结果和协变量平衡性

Table3Results of LogisticRegression and Covariates Balance

是否流动[%或均值(标准差)]Logistic回归系数变量

有流动经历无流动经历p值a(标准误)b

因变量

男孩偏好12.4%14.2%0.23/

自变量

流动///-0.28(0.15)+

控制变量

年龄为30岁以下44.4%29.2%0.00-0.30(0.17)+年龄在30 35岁之间24.6%26.9%0.22-0.37(0.19)+民族98.0%98.5%0.310.23(0.65)

户口93.9%91.5%0.390.04(0.31)

初中58.9%66.7%0.00-1.04(0.19)***中专及高中16.4%14.0%0.14-1.56(0.29)***大学及以上7.1%3.0%0.00-1.69(0.45)***职业56.6%60.3%0.090.20(0.66)

性别观念79.7%73.7%0.00-0.98(0.16)***现有子女数1.2(0.57)1.3(0.55)0.000.24(0.14)+有儿子61.8%67.3%0.010.64(0.17)***家庭决策权44.6%42.0%0.22-0.54(0.66)

相对丈夫受教育水平80.1%77.8%0.21-0.32(0.19)+相对丈夫的经济水平62.5%52.1%0.00-0.25(0.16)+家庭的经济状况3.1(16.7)3.0(5.6)0.590.01(0.01)

公婆对生育性别的态度70.8%72.7%0.34-0.90(0.15)***同村人对生育性别态度67.4%54.1%0.001.09(0.19)***湖北36.8%25.8%0.000.15(0.42)

浙江34.9%27.2%0.00-0.13(0.22)

常数项///-1.12(1.14)

R2///0.189

人口数量9771092/2069

注:a.本列p值使用t检验或者卡方检验。

b.+p<0.10,*p<0.05,**p<0.01,***p<0.001。

2期杨凡陶涛杜敏选择性、传统还是适应: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57

表43种倾向值分析的样本容量和协变量平衡性

Table4Sample Size and Covariates Imbalance of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Models

模型

样本容量

(流动:未流动)

调整后仍与“流动”关系显著的变量

(p<0.05)

倾向值贪婪匹配(卡尺内最近邻匹配)814?814职业、同村人对生育性别态度

倾向值贪婪匹配(马氏距离匹配)977?977同村人对生育性别态度

倾向值加权977?1092职业、性别观念、同村人对生育性别态度

表5显示了控制了流动的选择性偏差以后的数据分析结果。3种方法得出的信息大体是一致的:在使用了倾向值分析方法消除了选择偏差以后,流动对农村妇女的男孩偏好的影响变得微弱了,不仅影响系数下降了,而且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也变得不显著了。这个结果表明了选择效应的存在,即流动人口通常是那些年纪较轻、受教育程度较高、观念比较现代的人群,直接观察到的流动妇女和未流动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流动群体本身的特殊性造成的,并不是全都源自流动这个事件的影响,假设1成立。

表5的数据分析结果还表明,在控制了选择偏差的条件下,妇女的年龄、受教育水平、性别观念和周围人的生育观念仍然会对妇女的男孩偏好产生影响。首先,相比于35岁及以上的年龄组,其他两个较为年轻的年龄组的妇女,她们发生男孩偏好的可能性更低。其次,相比于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群体,受教育水平分别为初中、高中和大学的三个群体,他们的男孩偏好的发生比都要更低,而且受教育水平越高,发生男孩偏好的可能性越小。以倾向值贪婪匹配(马氏距离匹配)为例,与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妇女相比,受教育水平为初中的妇女男孩偏好的发生比要比其低50%,高中和大学则要低85%和88%。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能使女性在家庭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提升家庭地位;另一方面也能使女性的生育观更为平等和现代,这些都会使她们的男孩偏好有所弱化。第三,性别观念也会对男孩偏好造成显著的影响,妇女的性别观念越平等,女性对自身的认同感就越高,她们的男孩偏好越弱化。仍以方法二的结果为例,那些认为“女性和男性生来平等”的妇女男孩偏好的发生比要比那些认为“男性天生比女性强”的妇女低76%。这说明了男孩偏好在妇女身上的传递性,当妇女对两性关系的认识逐步现代化,即认识到女性具备与男性相同的能力,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她们对自己生育孩子的男孩偏好也会弱化。最后,公婆和周围同村人的性别偏好也会对妇女的男孩偏好产生影响。那些公婆对生育男孩没有要求的妇女,她们男孩偏好的发生比要那些公婆对生育男孩有要求的妇女低65%;而那些觉得村里人都更想要男孩的妇女,她们男孩偏好的发生比要比参照组高出205%。这充分说明了文化环境通过家庭和社区对妇女的性别偏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3流动时是否与丈夫在一起对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控制了流动的选择性后,有流动经历的妇女的男孩偏好与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这似乎支持了社会化理论,即流动不会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因为原居住地的文化传统对人们的影响更大。流动经历似乎并没有对妇女的男孩偏好产生弱化的影响,但事实上是否如此呢?本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将妇女细分为三个组: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流动时不与丈夫在一起的妇女以及流动时和丈夫在一起的妇女,研究这三个群体在男孩偏好方面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表6显示了四种不同模型的分析结果。模型1为基础的Logistic 回归模型,模型2、模型3和模型4分别运用了倾向值贪婪匹配(卡尺内最近邻匹配)、倾向值贪婪匹配(马氏距离匹配)和倾向值加权三种方法对流动的选择性进行了控制,然后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这些模型结果可以分析出三点结论。

58人口研究40卷

表53种倾向值分析方法的结果

Table5Results of Three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Methods

变量

倾向值贪婪匹配

(卡尺内最近邻匹配)系数

(标准误)

倾向值贪婪匹配

(马氏距离匹配)系数

(标准误)

倾向值加权模型系数

(标准误)

自变量

流动-0.26(0.16)-0.21(0.15)-0.24(0.15)

控制变量

年龄为30岁以下-0.36(0.21)+-0.27(0.15)+-0.38(0.19)+年龄为30 35岁之间-0.43(0.20)*-0.57(0.21)**-0.40(0.19)*民族0.35(0.76)0.02(0.65)0.12(0.70)

户口0.15(0.38)0.05(0.33)0.03(0.31)

初中-0.98(0.21)***-0.70(0.20)***-0.90(0.19)***中专及高中-1.32(0.32)***-1.89(0.35)***-1.50(0.29)***大学及以上-2.15(0.68)**-2.10(0.67)**-1.72(0.45)***职业0.06(1.09)0.36(0.85)0.47(0.64)

性别观念-1.23(0.17)***-1.42(0.16)***-1.18(0.16)***现有子女数0.16(0.16)0.06(0.15)0.19(0.14)

有儿子0.60(0.19)**0.81(0.18)***0.59(0.18)***家庭决策权-0.14(1.09)-0.35(0.85)-0.65(0.64)

相对丈夫受教育水平-0.23(0.21)-0.51(0.19)**-0.27(0.19)

相对丈夫的经济水平-0.20(0.17)-0.20(0.17)-0.21(0.16)

家庭的经济状况0.009(0.011)0.005(0.006)0.006(0.004)公婆对生育性别的态度-0.94(0.16)***-1.05(0.15)***-0.97(0.15)***同村人对生育性别态度0.80(0.34)*1.12(0.38)**0.88(0.31)**湖北0.03(0.46)-0.22(0.42)0.23(0.48)

浙江-0.15(0.26)-0.01(0.25)-0.14(0.20)

常数项-1.05(1.53)-0.74(1.27)-0.56(1.18)注:+p<0.10,*p<0.05,**p<0.01,***p<0.001。

2期杨凡陶涛杜敏选择性、传统还是适应: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59

表6不同流动类型对农村妇女男孩偏好影响分析结果

Table6Results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Migration Types on Son Preference ofRural Women

变量

基础Logistic

回归模型系数

(标准误)

倾向值贪婪匹配

(卡尺内最近邻匹配)

系数(标准误)

倾向值贪婪匹配

(马氏距离匹配)

系数(标准误)

倾向值加权模型系数

(标准误)

自变量

流动时不与丈夫在一起-0.45(0.19)*-0.42(0.21)*-0.35(0.19)+-0.41(0.19)*流动时与丈夫在一起-0.09(0.19)-0.11(0.20)-0.07(0.18)-0.07(0.19)

控制变量

年龄为30岁以下-0.32(0.19)+-0.38(0.22)+-0.28(0.20)-0.40(0.20)*年龄为30 35岁之间-0.40(0.19)*-0.44(0.20)*-0.58(0.21)**-0.41(0.19)*民族0.22(0.65)0.35(0.76)0.03(0.65)0.13(0.69)户口0.01(0.32)0.12(0.39)0.03(0.33)0.06(0.31)初中-1.03(0.19)***-0.98(0.20)***-0.70(0.20)***-0.91(0.19)***中专及高中-1.56(0.29)***-1.31(0.32)***-1.88(0.35)***-1.50(0.30)***大学及以上-1.70(0.45)***-2.18(0.68)***-2.13(0.67)***-1.77(0.45)***职业0.23(0.66)0.04(1.09)0.40(0.85)0.48(0.65)性别观念-0.97(0.16)***-1.23(0.17)***-1.42(0.16)***-1.18(0.16)***现有子女数0.25(0.14)+0.14(0.16)0.05(0.15)0.18(0.14)有儿子0.64(0.17)***0.60(0.19)**0.82(0.18)***0.59(0.18)***家庭决策权-0.54(0.66)-0.13(1.09)-0.36(0.85)-0.64(0.64)相对丈夫受教育水平-0.30(0.19)+-0.21(0.21)-0.49(0.20)**-0.26(0.19)相对丈夫的经济水平-0.26(0.16)+-0.20(0.17)-0.20(0.17)-0.22(0.16)家庭的经济状况0.007(0.007)0.010(0.012)0.005(0.006)0.006(0.004)+公婆对生育性别的态度-0.92(0.15)***-0.95(0.17)***-1.07(0.15)***-0.99(0.15)***同村人对生育性别态度1.11(0.19)***0.77(0.34)*1.07(0.38)**0.84(0.31)**湖北0.16(0.42)0.04(0.46)0.21(0.42)0.23(0.48)浙江-0.09(0.22)-0.15(0.26)-0.12(0.25)-0.13(0.21)

常数项-1.08(1.14)-0.95(1.54)-0.64(1.27)-0.46(1.19)注:+p<0.10,*p<0.05,**p<0.01,***p<0.001。

首先,单独流动的经历对农村妇女的男孩偏好有显著的弱化作用,假设2成立。这个结论支持了适应理论,即流入地的文化规范影响了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而且这种影响会超过其流出地生育文化的影响。农村妇女的性别偏好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会随文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人口流动就从多个方面促使了这种文化环境的改变。第一,人口流动使农村妇女离开

60人口研究40卷

相对封闭落后的农村地区,她们一方面能从信息资源丰富的城市中接收更多信息,尤其是男女平等的观念通过各种媒介途径传递给流动妇女;另一方面受到与自己交往的城市居民的较为现代的生育观念和性别观念的影响,她们的生育观念向现代型转变,男孩偏好得以弱化。第二,原来农村已婚妇女的日常生活大多是以丈夫和孩子为中心,对丈夫是一种依附关系,她们的社会网络狭窄、社会参与度低,而流动则改变了这种生活方式。她们面对的是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她们的社会网络关系扩大,工作、娱乐活动日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她们对丈夫的依附,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培养起对她们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对女性的自我认同感也不断提升,所以男孩偏好会弱化。第三,流动使妇女的经济能力和家庭地位提高,改变了家庭内部环境。外出务工提高了女性的经济能力,为其男孩偏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对于单独外出流动的妇女而言,赚钱养家的任务落在她们身上,与丈夫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提升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这使得妇女对女性能力和男女平等产生强烈的认同,所以男孩偏好会随之淡化。

其次,流动过程中与丈夫在一起的妇女,她们的男孩偏好与未外出流动的妇女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别。这一结论解释了上一节中流动对妇女男孩偏好的弱化作用不显著的原因:当我们将流动妇女作为一个无差别的群体进行分析时,其中混杂着不同流动类型的影响,流动的作用被掩盖了;而当我们将“流动时是否与丈夫在一起”这一因素剥离出来,流动对农村妇女男孩偏好的弱化作用就清楚地展现出来了。这一结论与上文4.2中“公婆、周围同村人的男孩偏好对妇女的男孩偏好会产生显著影响”的结论相结合,表明了假设3的成立,支持了社会化理论。流出地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规范要求对妇女男孩偏好的形成与维系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丈夫在这一传统维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固化作用。传统的生育文化通过家庭和社区得以维系,与丈夫一起流动的妇女可以通过流动离开男孩偏好较为盛行的文化环境,公婆和同村人对其的影响减弱,但却无法摆脱丈夫对其的影响,所以她们的男孩偏好的改变较小。一方面,流动时与丈夫在一起的妇女在流动过程中虽然也经历着社会网络关系的扩大,但相比于单独流动的妇女,她们仍然离不开对丈夫的依附,传统家庭的束缚作用仍然存在,只是在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有所减弱而已。所以,这个群体妇女的社会参与程度仍然较低,因而男孩偏好弱化的程度也较低。第二,与丈夫一起流动的妇女,虽然自身经济收入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丈夫的收入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其家庭相对地位、对家庭资源的支配能力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认同等也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与丈夫一起流动的妇女与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相比,男孩偏好并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变。

最后,有外出流动经历的妇女和没有外出流动经历的妇女相比,她们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流动的选择效应所造成的,假设1依然成立。三个控制了选择偏差的模型中,流动对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系数都明显低于基础Logistic模型中的系数。这再次说明了选择效应的存在,即有流动经历的农村妇女是一个教育程度较高、较为年轻的特殊群体,她们的男孩偏好本就比未流动的农村妇女低。但是,即使在控制了选择偏差以后,流动时不与丈夫在一起的妇女,她们的男孩偏好依然显著低于未流动的妇女,这证明了流动对农村妇女男孩偏好的弱化作用。

5结论与不足之处

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正在改变着农村妇女的生育观念,传统的男孩偏好逐步弱化。本文梳理了流动对人们生育观念影响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在控制了选择偏差的条件下,比较了有流动经历的农村妇女和从未流动的农村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了“流动时是否与丈夫在一起”的经历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流动经历和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流动的选择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源于流动使妇女的生育观念现代化,弱化了妇女的男孩偏好。但是,流出地的文化传统依然通过家庭和社区

2期杨凡陶涛杜敏选择性、传统还是适应: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61

影响着妇女生育的性别偏好。本文得出的具体研究结论有三点:第一,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往往是较年轻、教育程度较高、观念较现代的群体,所以她们发生的男孩偏好可能性本身就会低于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第二,即使在控制了流动的选择性偏差的条件下,流动经历仍然能显著地弱化农村育龄妇女的男孩偏好。第三,居住地的文化传统对妇女的男孩偏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丈夫、公婆和周围人的性别观念得以维持。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不论是方法还是结论,仍有值得讨论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一,本研究只控制了流动和未流动妇女之间的选择性问题,但对单独流动的妇女和与丈夫一起流动的妇女之间的选择性并没有进行处理,所以有可能高估单独流动对妇女男孩偏好的弱化作用。第二,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在农村妇女的男孩偏好及各个层次影响因素方面的变量非常丰富,但是在农村妇女流动方面的变量却十分有限,很多重要的变量比如流动时间、融合状况、流入地的文化环境都没有测量,这会使流动的作用简单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lmond D.,Edlund,L.and Milligan K.2009.Son Preferenc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Culture:Evidence from Asian Im-migrants to Canad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Research.http://www.nber.org/papers/w15391.

2Almond D.and Edlund L.2008.Son-biased SexRatios in the2000United States Censu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5:5681-5682.

3BacalR.A.1988.Migration and Fertility in the Philippines:Hendershots Selectivity ModelRevisited.Philippine Popula-tion Journal1-4:53-67.

4Goldstein S.and Goldstein A.1981.The Impact of Migration on Fertility:an‘own Children’analysis for Thailand.Popu-lation Studies2:265-284.

5Lee B.S.and Farber S.C.1984.Fertility Adaptation byRural—urban Migra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Case of Korea.Population Studies1:141-155.

6Stephen E.H.and Bean F.D.1992.Assimilation,Disruption and the Fertility of Mexican-origin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MigrationReview1:67-88.

7曹锐.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生育期望及其影响因素.西北人口,2012;2:103-107

CaoRui.2012.Factors Affecting Birth Expect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Floating Population.Northwest Population2:103-107.

8郭申阳,马克獉W.弗雷泽.倾向值分析:统计方法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56

Guo Shengyang and Mark W.Fraser.2012.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Statistical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56.

9黄洪琳,刘锁群.文化适应———研究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新视角.社会科学,2004;5:74-78 Huang Honglin and Liu Suoqun.2004.Acculturation: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Fertility Behavior of Floating Population.Social Science5:74-78.

10靳小怡,谢娅婷,韩雪.婚姻挤压下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性别偏好———基于相对剥夺感视角的分析.人口学刊,2013;3:15-24

Jin Xiaoyi,Xie Yating and Han Xue.2013.Rural Migrants’Sex Preference inReproduction under the Marriage Squeeze:From the Perspective ofRelative Deprivation.Population Journal3:15-24.

11廖静如.城市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研究综述.社会科学战线,2013;6:195-200

Liao Jingru.2013.AReview on the Fertility Desir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ities.Social Science Front6:195-200.12廖庆忠,曹广忠,陶然.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性别偏好及其决定因素———来自全国四个主要城市化地区大样本调查的证据.人口与发展,2012;1:2-12

62人口研究40卷

Liao Qingzhong,Cao Guangzhong and TaoRan.2012.A Study on the Fertility and Son Preferences of China’s Migrants:Empirical Evidence from12Cities.Population&Development1:2-12.

13刘爽.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人口研究,2005;3:2-10

Liu Shuang.2005.Sex Preference in Childbearing for Chinese Women3:2-10.

14石人炳,熊波.迁移流动人口生育特点及相关理论———中外研究述评.人口与发展,2011;3:73-79 ShiRenbing and Xiong Bo.2011.The Fert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Related Theories of Migrants:A LiteratureReview4:10-15.

15石人炳,熊波.流动经历对农民男孩偏好的影响.人口与经济,2011;4:10-15

ShiRenbing and Xiong Bo.2011.The Impacts of Migration on Son Preference.Population&Economics4:10-15.

16伍海霞,李树茁,悦中山.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分析———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人口研究,2006;1:61-68

Wu Haixia,Li Shuzhuo and Yu Zhongshan.2006.Analysis of the Fertility Concept and Behavior ofRural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Areas:SurveyResults from Shenzhen.PopulationResearch1:61-68.

17谢永飞,刘衍军.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及其变迁———以广州市流动人口为例.人口与经济,2007;1:53-57 Xie Yongfei and Liu Yanjun.2007.Migrant Fertility Desire and Its Transition:in the Case of Guangzhou City as an Ex-ample.1,53-57

18徐映梅,李霞.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基于鄂州、黄石、仙桃三地数据.南方人口,2010;2:51-57 Xu Yingmei and Li Xia.2010.Analysis of Child-bearing Intention of the Women with Migration Experiences inRural China:A Survey in Ezhou,Huangshi,Xiantao.South China Population2:51-57.

19尤丹珍,郑真真.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安徽,四川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6:52-62 You Danzhen and Zheng Zhenzhen.2002.Analysis of Fertility Desire of theRural Migrated Women: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in Anhui and Sichuan.Sociology Studies6:52-62.

(责任编辑:沈铭收稿时间:2016-02)

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的定义: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是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 = a + b * Yt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两重特性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要使经济摆脱危机而得以顺利增长,它必然揭示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纵观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有关逻辑顺序,可将其消费理论简要概述如下: (一)把消费量(c)与就业量(n)连接起来。认为一定水平的就业量决定一定的消费量。(《通论》第79—80页)。 (二)设一定的收入决定于一定的就业量。即“在本书范围内,真实所得之变动原因,仅限于一特定资本设备上就业人数之增减,故真实所得随就业人数之增减而增减”(《通论》第98页),这样又把收入(y)与就业量(n)联结起来。与第一步相结合,从而把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 (三)讨论消费与收入等因素的关系,定义消费倾向(函数),

c[,w]=x(y[,w])。 2.客观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工资单位之改变;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时间贴现率;财政政策之改变;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3.主观因素 首先分析影响储蓄动机的因素,包括谨慎、远虑、计算、改善、独立、企业、自豪与贪婪。然后从其反面概括出直接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为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与奢侈,等等。这些因素取决于制度、传统、资本技术设备等影响,而在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即可看作既定量。这样,再一次证明了消费是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的收入当然是指现期的绝对收入水平。 4.边际消费倾向 dc[,w]/dy[,w]表示增加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例。0〈dc[,w]/dy[,w]〈1,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规律,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当社会之真实所得增减时,其消费量亦随之增减,但后者之增减常小于前者。”(《通论》第98页)。 以上构成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由边际消费倾向推出乘数理论,说明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导致失业,这又回到他分析的出发点。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及其局限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及其局限 摘要: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作为当代重要的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研究意义。文章通过对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定义、种类、原因及其政策建议的分析,从而推断出凯恩斯对制度因素的忽视,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一大局限。 关键词: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产权制度;分配制度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是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核心思想,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凯恩斯主要通过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而解释当时的危机与 萧条,然后又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提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 一、有效需求的定义 凯恩斯在《通论》对有效需求原理的概括如下:令z为雇佣n个人时的产品总供给价格,则z和n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表示为: z=φ(n) 上式可以被称为总供给函数。同样,令d企业家雇佣n个人时所预期的卖价,则d和n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表示为: d=f(n) 上式可以被称为总需求函数。在n的数值为既定的条件下,如果预期卖价大于总供给价格,即如果d大于z,那么厂商就有利可图,就会雇佣更多的人,必要时不惜抬高价格,竞购生产要素,直到d 与n相等为止。就业量即为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的交点,因为,

就在这一点上,企业家的利润会达到最大化。 同时,凯恩斯指出,在现实中,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就业量不一定是而且往往不是充分就业的就业量,“与充分就业相吻合的有效需求是一种特殊事例。” 二、有效需求的分类 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企业家所决定雇佣的劳动者的数量n 取决于两种数量的总和(d),即d1为社会愿意消费的数量,和d2为社会愿意投资的数量。d就是我们所谓的有效需求。”可以看出,凯恩斯将有效需求分为两类: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即消费者在取得收入后为维持生活所需购买商品的需求;投资需求即指企业家为取得利润而购买生产要素的需求。综上可知,有效需求决定的就业量不一定是而且往往不是充分就业的就业量,有效需求不足才是现实生活的正常状态。有效需求不足又可以分为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和投资有效需求不足。 三、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凯恩斯将有效需求不足的归因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三个基本的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对流动性的态度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的估计。”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第一,消费倾向是指在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即:“δcw和δyw具有相同的符号,但δyw>δcw;在这里,cw为用工资单位衡量的消费。我们把dcw/dyw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即为消费增量在收入增

凯恩斯主义概述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後,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历史背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对当时感受到占支配地位的假设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冲击的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之一。当物理学开始质疑绝对时间的必要性,作家们开始质疑叙事结构,作曲家开始质疑调性的和谐是否必须的时候,凯恩斯开始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是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伊法则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的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 年他写出了《和平的经济後果》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阐述了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後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果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最优生产水平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这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後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

简述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1)简述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答:①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凯恩斯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函数中的消费部分,确以总所得(以工资单位计算)为其主要变数。 ②凯恩斯所说的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所说"现期"是指本期收入,不考虑过去的和未来的收入;所说"绝对"是指收入的绝对水平,不考虑收入的相对水平;所说"实际"是指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不考虑按货币计算的名义收入。这种对收入的限定,是凯恩斯的收入理论与其他收入理论的重要区别。 ③消费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消费支出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长幅度,0<MPC<1。 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一种规律,随着收入的提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这一规律之所以起作用,是基于人类的基本心理法则。 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这是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推导出来的。 (2)简述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 答:①在稳定的收入增长时期,储蓄率和平均消费倾向不取决于收入水平,这一点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相同。 ②从长期考虑,平均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是稳定的,因为其影响因素在长期中变化不大,这种长期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消费函数之谜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这一点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的结论相同。 ③从短期考察,储蓄率和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的比例。由此使短期消费会有波动,但由于习惯效应的作用,收入减少对消费减少作用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增加作用较大。 ④把长期和短期影响结合在一起,引起储蓄率或平均消费倾向变化的自变量为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之比。 (3)简述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教材 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

## 教材原文## !!!货币金融学导论刘明 第二节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在早期是剑桥学派货币数量论的追随者和倡导者,他在数量论传统思想框架下深入探讨了货币存量变化的影响,这体现在他1930年出版的《货币论》中。《通论》(1936)的出版表明凯恩斯实现了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扬弃。即一方面继承剑桥学派经济学(隐含的)对持有货币余额的“目的”的区分,并引入利率因素讨论货币需求;另一方面却背离了古典货币数量论,与数量论的假设相反,凯恩斯认为经济中一般不存在充分就业,均衡不是经济常态,货币供给会影响产出和货币流通速度。我们主要讨论凯恩斯在《通论》中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 一、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 凯恩斯把庇古所谓持有货币余额的“目的”改称为“动机”,并明确区分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大体对应于庇古的提供便利目的和安全目的。提出投机动机更具有创新意义,货币余额需求的变动也就源于这一动机。 (一)交易性货币需求 交易动机是指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凯恩斯将交易动机进一步分为收入动机和业务动机,收入动机是指家庭用以度过从获得收入到支出这一段时期的支付需求;业务动机指企业用以度过业务上从支出费用到获得销售收入这一段时间间隔的支付需要。前者的数量取决于收入数量和收支间隔的正常长度,后者取决于现期生产量和进货量。 凯恩斯假设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吸收的现金量主要对收入水平变动做出反应,对利率的改变不敏感。把货币余额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结合起来用M tr代表,凯恩斯假设 M tr=M tr(Y)(10-14)且有,M tr 随Y增加而增加。 为了从数量上说明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就必须同时确定交易货币需求的流通速度。假如Y/M tr 是交易货币需求余额的流通速度。凯恩斯针对庇古推理[式(10-13)]的简化形式指出:没有理由认为V(=Y/M tr )是一个常数,它的数值取决于银行业务、社会习惯、社会收入分配,以及取决于持有闲置货币的实际代价。尽管如此,由于凯恩斯考虑的是短期,他认为上述因素在短期没有实质上的改变,从而可以把V大致当作是一个常数。 由以上可以判断出,V或者Y/M tr 是一个常数,不取决于收入和利率。令V=1/k,凯恩斯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决定于收入: M tr =kY (10-15)(二)预防性货币需求 预防动机指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凯恩斯在论述利率时将预防动机定义为为了安全起见,把全部资产的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保存起来。其后又进一步指出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突然需要支付现款的偶然事件以及意外的有利购买机会,持有货币价值不变的资产(即货币)。 凯恩斯认为如果面临现金支付,和持有现金相比,购买长期债券然后再转换成现金就会冒遭受损失的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凯恩斯并没有极端地否定利率对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货币需求的影响,只是认为利率作为持有现款的成本有极大改变才会影响交易和预防性货币需求。他意识到了经济主体对未来支出和收入的日期和数量做出预期,并根据这种预期决定其持有用于交易、预防性需求的货币余额和其他资产的最佳数量。预期支出的日期越远,投资债券的收益率越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教案)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形式,掌握刻画消费函数的变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 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兴趣, 善于将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应用到实践,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教学重点: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教学难点:刻画消费函数的变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规律课型及课时:新授,1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数形结合 教学过程: 一、回顾:均衡产出的概念和经济社会均衡的条件 二、引入:由一段视频引发对“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的讨论,引 出宏观经济学的创造者-----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指出危机爆发的原 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主要又是消费和投资不足,进而提出导致消费 不足的原因这个问题,指出消费函数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占十分 重要的地位。 三、新授: 1、消费的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2、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可支配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制度、风俗习惯。 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因素是家户可支配收入。 3、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广义上的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函数关系。凯恩斯认为,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凯恩斯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c=c(y)。 4、刻画消费函数的变量:消费倾向 (1)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增加的消费与 Δc MPC Δy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简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并对其评价 食品科学学院 3115818020 马建彬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所得数量。(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它还有三大假设: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消费理论可以概括为总需求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主要

流动性偏好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 目录 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流动性陷阱概述 流动性陷阱分析 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特点 [编辑本段] 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欲望[编辑本段] 流动性陷阱概述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流动性陷阱的现代解释: 流动性滞存主要包括:⑴、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⑵、银行的存差。 银行的存差部分可以变为国债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国债部分可通过政府支出花出去,用于实体经济部门,而在中央行存款的部分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至于企业和居民的现金窖藏,则明显是流动性滞存。 窖藏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当银行存差过大时,银行为减轻存款利息负担,会降低居民和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利息率,进一步取消存款利息,甚至对存款收费。在银行不是通过贷款,而是直接通过存款来获益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存款者通过银行来窖藏

现金,这与租用银行保险箱类似。这时,银行成了吸收资金的“黑洞”。真正的流动性陷阱就出现了。 [编辑本段] 流动性陷阱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为零时,货币和债券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多少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的情况。 在以利率为纵轴,货币量为横轴的平面座标图上,可以用货币需求曲线上与某一最低限度利率水平相对应的一段平行于横轴的曲线来描述流动性陷阱。出现这种情况,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将完全被投机性货币需求吸收,不再会引起利率的下降和投资的增加。这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首先提出的,但将其命名为流动性陷阱的则是英国经济学家D.H.罗伯逊。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同时受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支配,就是说,它既是国民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将造成债券价格升降,人们便有机会在持有债券和持有货币之间进行选择。当市场利率降低(债券价格提高),且低于某种“安全水平”时,人们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债券价格下跌),从而愿意多持有货币。反之,人们就会少持有货币而多购买债券。上述对持币动机及对货币需求的解释,实际上并未超出古典学派的视野。不同的是,凯恩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当利率降至某种水准时,则根据上述理由,灵活偏好可能变成几乎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当利率降至该水准时,因利息收入太低,故几乎每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于利率即无力再加控制。他认为,金融当局对于市场利率,并不总能随心所欲地加以调节;利率降至某一水平之后,任何措施都不再能使它下降。这种无能为力的状况,恰如落入陷阱一样。

浅析凯恩斯主义及其新的发展

浅析凯恩斯主义及其新的发展 摘要:凯恩斯主义是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个主要流派,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 世纪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为应付频繁的经济危机,一种以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为主要特征的理论—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经济理论之一。但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走向衰落。本文试图论述凯恩斯主义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及其贡献,并指出了凯恩斯主义自身的理论缺陷,阐述了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前提及其特征,最后分析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理论缺陷,经济危机,新的发展 一、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及其贡献 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之后, 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日益遭到严峻的挑战,此时凯恩斯主义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凯恩斯主义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有了新的观点和新的见解:一是承认经济危机确实存在。而传统经济学根据萨伊定律:供给恒等于需求,从根本上否认普遍意义上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二是确认经济危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而恢复均衡, 因而主张采取强有力的政府干预, 对危机进行紧急救治。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只会出现局部失衡, 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具有很高的完善性和协调性, 可以自动调节使经济运行重新恢复正常, 因此主张自由放任, 反对政府干预。三是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这一观点改变了资产阶段经济学家从经济外部寻找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原因的一贯传统。他从考察生产、就业和收入的决定因素入手, 分析了有效需求原理以及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心理规律, 进而分析了消费与投资两方面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结构。 二、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核心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西方资本主义未实现充分就业的主要原因。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决定实际就业量, 有效需求的大小决定就业水平的高低。由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非自愿失业,达不到充分就业,出现“富裕中的贫困”的矛盾现象。凯恩斯认为,影响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因素分别是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和心理上的资产未来收益预期。而这三大心理因素又将影响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它们分别是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当社会的实际收入增加时社会消费不会按同一绝对量增加,所以储蓄的绝对量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政策意义

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政策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政策意义 1、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凯恩斯假定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 2、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收入增长引起更多的价值储藏,并购买更多的商品,物价的高低通过实际收入的变化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货币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影响均衡利率变动的因素所有上述这些因素的变动都将引起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移动,进而引起均衡利率的波动。 5、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凯恩斯在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为此时的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于是,不管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有多大,人们都将持有货币,而不买进债券,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利率也不会下降。这就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投资、就业和产出都没有影响

《管理者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 (2)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管理者宏观经济学》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9)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GDP的含义和局限性分析 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4、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 5、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6、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7、简单的凯恩斯模型的内容与政策分析 8、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9、IS—LM模型的含义与政策分析 10、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与变动 11、法定准备率与货币政策 12、基于IS—LM模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13、基于AS—AD模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14、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和AS-AD模型的比较分析 15、宏观经济政策的内涵、目标与工具 16、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17、简述经济周期理论 18、简述经济增长理论 19、什么叫通货膨胀?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20、运用菲利普斯曲线阐述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2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含义与宏观经济政策 22、“流动性陷阱”与货币政策效果 23、挤出效应与财政政策效果 24、IS-LM-BP模型的含义与宏观经济政策 25、近3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效果分析 26、如何评价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评价 27、阐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目标与方式 28、管理者环境的管理需要观察宏观经济指标,例举5个关键的指标,并分析之。 29、分析CPI的内涵,阐述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要点

凯恩斯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经济学者,我在高二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他的观点,虽然并没有仔细的拜读过他的作品,但是通过网络的只言片语和在宏观经济学课本及高中知识,对他的宏观经济学观点还是得出了少量的要点。 凯恩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提出者,他打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经济学宏观类门派的创始人,新自由派几乎没法在低位上撼动他。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在经济萧条时期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在当年的经济大萧条的危机时期,失业人口骤增,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急转直下,物价居高不下,当时胡佛总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对市场失去了控制,凯恩斯认为,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控住经济确保足够水平有效需求,他的干预政策有一个大特点:以稳定经济为目的,强调在经济萧条时期,用扩张性政策,在经济膨胀时期,用紧缩性政策。后来的西方经济学者把凯恩斯国家干预政策的主张成为“逆经济风向的”和“斟酌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在之后,凯恩斯主义缺点也逐渐暴露,西方国家出现了很严重的滞涨问题,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也遭到了质疑。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主义还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自然失业的状态。工资和价格是具有刚性的,虽然从理论上说,工资和价格应该灵活的涨落以便保持平衡。但是实际情况表明,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二者的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于价格和工资的刚性,所以市场上的未必经常相等。 凯恩斯消费理论可以概括为总需求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国民收入决定。依据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大小取决于经济中的总需求。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但它比较稳定。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而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避免流动性陷阱,因而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增加收入主要

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是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 = a + b * Yt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一两重特性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要使经济摆脱危机而得以顺利增长,它必然揭示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 纵观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有关逻辑顺序,可将其消费理论简要概述如下: (一)把消费量(c)与就业量(n)连接起来。认为一定水平的就业量决定一定的消费量。(《通论》第79—80页)。 (二)设一定的收入决定于一定的就业量。即“在本书范围内,真实所得之变动原因,仅限于一特定资本设备上就业人数之增减,故真实所得随就业人数之增减而增减”(《通论》第98页),这样又把收入(y)与就业量(n)联结起来。与第一步相结合,从而把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 (三)讨论消费与收入等因素的关系,定义消费倾向(函数),c[,w]=x(y[,w])。 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财政政策之改变; (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3主观因素 首先分析影响储蓄动机的因素,包括谨慎、远虑、计算、改善、独立、企业、自豪与贪婪。然后从其反面概括出直接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为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与奢侈,等等。这些因素取决于制度、传统、资本技术设备等影响,而在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即可看作既定量。这样,再一次证明了消费是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的收入当然是指现期的绝对收入水平。 二边际消费倾向 dc[,w]/dy[,w]表示增加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例。0〈dc[,w]/dy[,w]〈1,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规律,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当社会之真实所得增减时,其消费量亦随之增减,但后者之增减常小于前者。”(《通论》第98页)。 以上构成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对货币数量理论的改造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对货币数量理论的改造 一、凯恩斯对货币数量论的改造 凯恩斯仍然是一个货币数量论者,他所表述的货币理论,没有完全背离和推翻古典货币数量论,而是对它作出了比收入数量论更彻底的修正和改造。凯恩斯货币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古典学派说明了货币数量变动能不能影响价格水平的问题,凯恩斯则论述了货币数量变动如何影响价格水平。凯恩斯对古典货币理论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的改造 传统理论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供给与需求必定相等。货币供求也不例外,货币供给会自动创造货币需求,有多少货币供给,就相应地会有多少货币需求,从而经济总是处在资源充分利用和充分就业的状态,经济中的总产出是固定的。这样,货币增加就必然引起物价水平等比例上涨。 但是,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让凯恩斯不得不重新考虑传统经济学的这一基本假设。凯恩斯认为,当时西方世界经济萧条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和投资不足,导致资源闲置,开工不足,失业增加。凯恩斯指出:“当存在失业时,就业量随货币数量同比例变动;一旦达到充分就业,物价水平就随货币数量同比例变动。”于是,他提出了“流动性陷阱”理论,认为当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会认为这时的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债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因而纷纷抛售债券,把债券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买债券,以免债券价格下降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就是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需求成为无穷大,即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即不会再使债券需求增加,不会再使债券价格上涨),从而阻碍了有效需求扩张和物价上涨,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成为神话。 (二)对传统的价格两分法的改造 传统理论把价格分为两种:个别价格和一般价格。个别价格由生产成本、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而一般价格由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决定,并假定了充分就业和总产出不变,从而总需求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凯恩斯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他没有从货币数量出发,而是从总产量和就业量出发,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物价,认为总产量和就业量都是可变的,经济并非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他在对产量和就业量如何决定之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货币因素,从而创立了新的货币理论。 (三)引入成本和利率因素改造货币数量论 凯恩斯认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主要毛病在于没有考虑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而视交易方程中的V和剑桥方程中的k都为常数,并假定了充分就业和产量不变,从而物价水平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述评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述评 摘要: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至60年代期间,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然而,这个新正统的凯恩斯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迄至今日,在西方经济学界不断演变,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三个派别。这三派别及其观点各有创新,也各有不足,它们的前途将是怎样,有待实践的检验。 关键词:早期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Abstract: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especially in the 1950s to 1960s period, Keynes economics a western economics new orthodox. However, this new orthodox Keynes economics from 20th century 70's 20000yds are to this day, the western economics continuing evolution, and formed a "new classic " and "new Cambridge school" and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three factions. These three factions and its view each have innovation, also have each inadequacy, their future will be how, needs to be tested in practice. Keywords: early Keynesians New classic New Cambridge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凯恩斯经济学及基本理论框架

凯恩斯经济学及基本理论框架 一、凯恩斯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 凯恩斯经济学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提出,并由其追随者发展与运用的一套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与政策。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失业的必然性。凯恩斯认为,他的理论要说明什么力量决定就业量。具体来说,就业量取决于产量,产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因此,他的理论的核心就是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平衡时的总需求。这种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们由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所决定。这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决定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和决定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与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规律。凯恩斯认为,如果经济由市场自发地调节,有效需求不足与失业存在就是必然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因此,在政策上,凯恩斯主义的中心就是用国家干预来代替自由放任,其中包括通过收入再分配来刺激消费的收入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弥补个人支出不足的财政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分析的是整体经济的运行,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就用总量分析代替了个量分析。这些内容就构成了当代的宏观经济学。 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1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丁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圈绕 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 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二、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 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

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具有其两重特性。一方面,它从资本主义制出发,服务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要使经济摆脱危机而得以顺利增长,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纵观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有关逻辑顺序,可将其消费理论简要概述如下: (一)把消费量(c)与就业量(n)连接起来。认为一定水平的就业量决定一定的消费量。(《通论》第79—80页)。 (二)设一定的收入决定于一定的就业量。即“在本书范围内,真实所得之变动原因,仅限于一特定资本设备上就业人数之增减,故真实所得随就业人数之增减而增减”(《通论》第98页),这样又把收入(y)与就业量(n)联结起来。与第一步相结合,从而把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 (三)讨论消费与收入等因素的关系,定义消费倾向(函数),c[,w]=x(y[,w])。 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所得数量。 (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 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3)主观因素。 首先分析影响储蓄动机的因素,包括谨慎、远虑、计算、改善、独立、企业、自豪与贪婪。然后从其反面概括出直接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为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与奢侈,等等。这些因素取决于制度、传统、资本技术设备等影响,而在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即可看作既定量。这样,再一次证明了消费是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的收入当然是指现期的绝对收入水平。 (四)定义边际消费倾向。 dc[,w]/dy[,w]表示增加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例。0〈dc[,w]/dy[,w]〈1,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规律,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当社会之真实所得增减时,其消费量亦随之增减,但后者之增减常小于 凯恩斯消费理论 前者。”(《通论》第98页)。 以上构成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