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

第一部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问题导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这一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者叫能动的反映论,由于它是以科学的实践为特征的,所以,又可以叫做实践论。从广义上说,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可以叫做认识论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唯物辩证法,它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而且,也揭示了认识的规律,也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所以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但是如果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识论则是关于认识的理论,它是揭示人类认识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发展的普遍规律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什么?人类认识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科学答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是本讲和下一讲的内容。

、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是: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动反映。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前者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两种路线的根本分歧和对立就在于承认反映论,还是否认反映论。

1.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唯心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又分为客观唯心论和主观唯心论。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产生的,即从天上掉下来的。比如,古哲学家柏拉图,他就宣扬有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存在,人的知识就来源于理念”的认识和回忆。他说,人的灵魂是不死的,灵魂在未进入人体投生之前,是暂时居住在理界之中的,是和许许多多理念在一起的。在这个时候,它就已经具有对于理念的认识了。但是当触到人体时,由于受到肉体的沾污,就把它原来认识的理念知识暂时忘记了。只是在经过一个时后,才逐渐地回想起来,所以柏拉图说:“认识即回忆”,那些所谓学习的人只不过是在回想,习不过是回忆罢了。这种说法,实际上也就是人的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说法的翻版。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正反省”的结果,即认为是自己头脑里所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例如,孟轲就鼓吹所谓“良知”、“良能”;所谓“良知”,就是一经过思虑就有的知识;所谓“良能”,就是一种不经过学习就有的能力,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而知者,其良知也。”他认为,像人的仁、义、礼、智、信,这德属性,道德原则,就属于人的“良知”、“良能”。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固有之也”。即是说,这些道德原则不是由外界的影响而形成的,而是人性所固有的。他举例说弟弟的都懂得尊敬自己的哥哥,小孩都知道爱自己的父母,这就证明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的本性。全是谬论。例如,春秋战国,兄弟相争、父子相杀的事情何止一起?三国时,曹丕逼曹植,就是,那一首著名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就是写照吗?,所谓爱亲、敬兄之类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孟轲所宣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总之,不论是客观唯心论,还是主观唯心论,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先验论,

的认识路线,是一条从意识到物质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2.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

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是所谓论。在唯物论的反映论看来,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比如,我国古代论者荀况就明确指出,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学习积累而成的。“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韩非认为,“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即他所谓先于客观实际的认识,只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而已。他并且提出了“参验”的观点,即人识是否正确,必须用实际效果加以检验,他举例说,当人们都在睡眠时,无从区别谁是盲人;当都不说话时,哑巴也不易被发现。但是,如果要让他们看东西和回答问题,盲人和哑巴就都无法了。这是很有价值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思想。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属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范围,它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反对唯心论验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分歧和对立,当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义认识论的根本分歧和对立,二者是一致的。但是必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回答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第一,它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在马克思以前,有些旧唯物主义者虽然也谈到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但在它的认识论中,那只然的非根本的观点,而且他们对实践本身的理解也是狭隘的、片面的,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和认识发展基础的实践,是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的。

旧唯物主义由于缺乏科学的实践观点,所以:

(1)它就不能科学地规定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它那里,认识的主体不是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的主体,而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此,这种主体只是消极的受动的,只能顺应自然和适应,而不是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的。而认识的客体,在它看来,也不是人们在实践中加以改造的,而只是人们静观的对象。

(2)因此,它也不可能科学地规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只存在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没有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所以,认识就不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而只是消真观的反映。

第二,它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列宁说:“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发展”。就是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缺乏辩证法的观点,也就不能辩证地考察人的认识,它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最根,是它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只看到客观决定主观,看不到主观又反作用,看不到主观的能动作用。所以也就不能了解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不能把人的认识看成主观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正是因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上述两个严重的缺陷,所以它的反映论,就必然是直观的消极被反映论,只能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直观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两个严缺陷。

第一,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说明对世界的反映的社会性和能动性。所以:

(1)它就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它那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下实践着的人,认识的主体首先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不是离开一会历史条件的抽象的人,作为认识客体的事物是人们在实践中改造、变革的对象,正因为它是人造、变革的对象才能构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

(2)因此,它也就进而科学地规定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它那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首先是主体、变革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反映对象的过程。

辩证唯物论运用实践观点对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规定,是解决一切认识论问题的逻提。有了这个前提,就能够对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认识的标准等一系列重认识论问题作出同旧唯物论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科学解释。

第二,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辩。

因此,它就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对立统一,例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和理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等多方面的辩证关系。所以,它也就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质。这样,就不再是把认识看成是主观对客观的机械的反映,不再是看成一个平滑地、直线的,而是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过程。

正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了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所以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总而言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中,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既坚认识论的唯物论,又体现了认识论的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本质问题。

结论是:

它运用实践的观点来考察人的认识,说明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社会性和能动性。

它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考察人的认识,说明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辩证性。

认识是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反映具有模写性。其次,反映具有创造性。

所谓模写性,是指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并由此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观念重建或再造。的模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所谓创造性,是指在反映过程中,不仅有人对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还有人对对象信息的分析择、运演、重组、整合和建构。这就是反应的创造性。创造性从根本是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前面,讲了认识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人的认识的怎样产生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认识活动?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们去认识这种事物或那种事物?这个问题在思主义以前是一直没有弄清楚的,以往的哲学家们总是说,认识的动力是人们的“求知欲”、“心”、“理论的兴趣”等等,所谓“为科学而科学”、“为理论而理论”之类的论调,就是这种的具体表现,这是不对的。因为,只有实践才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才是认识发展的真正动力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在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耕民族确定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为了适应丈量土地、衡量容积他计算上的需要,产生了数学;为了适应建筑工程、手工业以及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力学;天文力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对新动力的需要,适应这要出现了蒸汽机。对蒸汽机的研究和改造,又进一步推动了动力学、热力学和机械学的发展。现学虽然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但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实践的需要所决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对社会的认识也是如此。例如,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无产阶级同资产阶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当今时代,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确立,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而且是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需要。

总而言之,人们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子,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提高认识能力,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这时才成为可能”。在现代,人类的科学认识已深入到宇宙的深处和基本粒子的内部,深入到生胞之中,现代科学研究具有高难度和高精度的特点。没有现代工业所提供的各种强大的物质手段质工具,如电子计算机、高能加速器、太空探测仪等,要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是根本不可想像的。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人们对生命基因的认识实践中形成的。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人的认识都必须全靠直接经验。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间接经作用不容忽视。那种贬低书本知识、轻视教育工作、拒绝向前人和他人学习的做法,是非常错。但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不断发展。

这里,有一个如何理解人的才能的问题。

有人提出,人的才能、智力是怎么是产生的?他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爹妈给的,是天明,还是后天实践的产物?在这个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根本对。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才能、智力,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能也属于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也就是说,人的才能、智力是在实践的基本上产生、形成

展的。所谓“天赋聪明论”是根本不存在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人的才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就每一个人来说,刚一诞生,只会吃奶哭,连语言都没有,根本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一个思想家决非一生下来就是思想家。鲁迅:“其实,即便是天才,在他生下来时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人一样,决不是一首好诗”。

第二,人们的才能差别,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事实上,人的大脑结构的先天生理差别分微小的,是微不足道的。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嘉犬和劣犬之间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例如爱因斯坦,小时候大脑发育也很迟钝,三、四不会说话,以为是个哑巴。上了小学功课很差,叠手工椅子,教师看了很不满意,问他:“还有更坏的椅子吗?”他说:“有”,于是从书包里又拿出两个折叠得更坏的椅子。考大学第一次还上,大学毕业时,他的三个同学都以高材生的优秀条件而留校当了助教,而他这位大学期间被称一条懒狗”的人理所当然地被发配了出去。长期被挤在科研机关之外,给人家当家庭教师。后来么一举成名了呢?这就是他在23岁的时候,在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得到了一个审核员的职位,,“这个职位总算救了我的命”。在审查专利申请书的时候,他学会了怎样抓住问题的中心,迅定申请人的设想能否成立。这样就使他能有时间来思考物理学上的问题,进而有所发现。

总而言之,参加社会实践的不同,决定着人们的才能和智力的差别,人们在实践中不但改变着世界,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而且也发展着人类的思维,发展着自己的智力和才能,正如恩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看到这幅图片,大家就可以知道,深圳从当年的一个渔村30年后变成一个现代化大大都市,实明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正确的。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表明,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

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但是,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进程。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这个问题是讲人的认识又是怎样进一步发展的,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表面的个别的属性和特性的反映。例如,视觉所反映的是事物色;听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声音;嗅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气味。味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滋味;触反映的是事物的软硬、冷热,等等。

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感性认识形式。它是感觉的集合。人们在取得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再把它合在一起,形成反映该事物各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这就是知觉。例如,我们和一个陌生次接触,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分析综合,对他的音容笑貌,外部特征形成一个综合的

,这个综合的反映就是知觉。

表象即印象,它是比知觉又高一级的感性认识形式。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作用于感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这里要注意的是,表象的存在是不以客观对象直接作感觉器官为条件的,即使某种知觉已经消失了多年,也依然可以在头脑中把把它再现出来。例如故人的回忆,所谓“旧景重现”,就是说的这个意思。表象又分两类:一类是再现某种个别具体象,如张三,李四,自己的老人等等;另一类是以许多表面上相同的物质为基础,再现的是某一物的形象,如画家笔下的马、驴、虾等。为什么要讲这两类?因为要说明一个问题,即表象和知比,已经有了概括性了,它比感觉和知觉具有更大的普遍性,更接近于理性认识,为发展到理性创造了条件。不过,它终究还是事物的外部形象的反映,还不是理性认识。

总之,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特性到完整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是,整个说来,感性认识是列宁所说的“生动的直观”。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它的突出的特点。就是说,它是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的认识,用我们通常的话来说,就是还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是知其然还不知其所以然”,,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也就是说它的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对于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特性的反映。它表现为一个个的词,比如人民、国家、阶等,都是概念。概念的产生是认识过程中的质变,表明人的认识已经由感性认识飞跃到了理性,由低级阶段进入了高级阶段。

判断是比概念高一级的思维形式,它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的反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或断定。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它表现为一个个句子。例如,今天的天气;张三是四川人等等,这都是判断。

推理是比判断又高一级的思维形式。它是以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新的判断维形式。

如:金属是导电的(已知)

铜是金属(已知)

………………………………

铜是导电的(未知)

推理可以使人们由已知进到未知,获得间接的知识。它不仅能反映事物当前已经存在着的内部,而且能预示事物的发展趋势。所以推理是最能显示出理性认识威力的思维形式。它表现为复,经常运用的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推出个别,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推出。

总而言之,从概念到判断再作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所以这个阶段就是列宁所说抽象的思维阶段”,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抽象性、间接性是它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因而是深刻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所谓感性认识包含着理性认识,是指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并在理性认参与下来进行。所谓理性认识包含着感性认识,是指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要以这种具有一定声响或文字的感性形式来表达。否则的话,理性认识就成了令人难以琢磨、难以理东西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

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非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例如,美好的心境、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等往往能调动主体的精神力量,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但是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由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虽然实现了第一跃,但是认识的过程并没有完成。要实现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必须由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认识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也是意义更加重大的飞跃。对于这次飞跃,需要把握两个方面的。

1、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从实践的角度看,实践需要理论。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没有理论指导的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其次,从理论的角度看,理论也需要实践,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掌握了群众,才会变成巨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成就来,否则,即使是正确的理论,束之,并不实行,也只能是毫无意义的、空洞的理论,实际上也就等于没有这个理论。正如工厂的产

压在仓库里不给用户使用,就等于没有生产一样。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说:“马克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种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通过实践(即前一次飞跃)获得的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画面上的这个例子大家都很熟悉。实践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是相同的,伽利略是正。

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在从感性到理性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解决,也是不可能解决的。只有经获得的理论回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就完成。正如工厂的产品如果没有经过检验,还不知道是否合格,就不能算完成了生产任务一样。

2.实现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井冈山道路就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结合的光辉典范。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如调查研究等方法。

以上的分析表明,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要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基本上得到实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可以说对这一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告一段落,基本上完成了。但是,能否因此说认识运动到这里就结束呢?当然不能。所以,我们懂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之后,还必须进一步掌握: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度。

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1930年2月18日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从此,“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格局坚持了70。2006年8月2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宣布,冥王星将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从而太阳系行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客观过程的发展是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真理”、“终极真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从天圆地方——太阳中心说——宇宙大爆炸

,就是这样。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2.掌握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把握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懂得“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原理,重大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既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唯一科学的工作。它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

毛泽东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业,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历史唯义的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二者是完全一,这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

(1)“从群众中来”,大体上相当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由实践到认识、由物质到精神程。就是说,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正确认识的来源,是制定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和

点。

(2)“到群众中去”,大体上相当于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从精神到物质的过程。就是说,起来的意见究竟正确不正确,只有靠广大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同时,群众在实行这些意见的过,又会创造出许多的经验,从而丰富和发展领导的意见。

(3)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和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都是无止境的。所以,如同实践和认识需复循环一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要不间断地永远实行下去。

总而言之,它说明,认识路线是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群众路线是认识路线的具体运用,是表实际工作中的活生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我们党把认识论化为群众路线,使二者紧密结合,这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一个伟大的发展和贡献。

四、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为了正确的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实现理性认识自身的不断深化,做到概念,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并进而完成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必须有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一)归纳与演绎

1. 归纳与演绎的含义

我们前面讲过,推理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推理推理过程的方向和秩序来分,可以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和演绎是最早引起人们注意并充分研究的两种思维方法。所谓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的结论、概念;所谓演绎,是从原理、概念走向个别的结论。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例如,“人总是要死的”,这个一般性的结论,就是使用了法,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看到古往今来,一个个的人都先后死去了,没有见到一个长生不老,对自己所搜索到的大量经验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出来的,是从大量个别的人死去的事实中

出的共同的东西。这也就是由个别到一般;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例如,“张三一定要死的”,这是一个个别的结论,就使用绎法,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以“人总是要死的”这个一般的原则为指导,去分析“张三”这一人物的特征、属性,所得出来的个别性结论,这也就是由一般到个别。所以,归纳和演绎是人们识过程中目的性和方向性互相反对、作用截然不同的两种思维方法。

2.归纳和演绎辩证统一

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处于相互联系、互为前提、不可分割。

(1)归纳是演绎的前提,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

这是因为,演绎在从一般到个别的运动中,它本身不能为自己准备好作为出发点的一般原则。和巨大意义就在于,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观察研究所概括出的一般知识原则,既是归纳的终点,又绎的起点。简言之,在进行演绎推理时,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正是借助于归纳推理获得的。所以,从这个意义说,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演绎中包含着归纳,演绎一刻也不能离开归纳。

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人总是要死的,张三是人,张三也是要死的。”这个演绎推理的大“人总是要死的”,就是由归纳推理获得的。

(2)演绎又是归纳的前提,是归纳的补充。

这是因为:

第一,归纳必须由演绎为它提供理论根据。就是说,人们在进行归纳时,又总是在通过演绎所的一定的理论观点指导下进行的,而不是毫无目的和方向的。例如,进化论是达尔文在经过调查自实验,积累了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一般性结论。这可以说是归纳。但是,达在作出进化论的结论之前,事实上就已经接受了拉马克,赖尔等人的进化论观点,他正是在前人进化论观点的指导下,才概括归纳出自己的进化论结论的。这就是说,演绎为归纳提供了理论,归纳当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

第二,归纳所得出的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必须由演绎来检验、修正和补充。归纳所得出的

之所以不充分可靠,是因为归纳所根据的经验材料不管怎么多,数量总是有限的,而从中抽取、、归纳出的一般结论,都要适用于同类的无限多的个别事物,归纳法本身无法解决这个有限和无矛盾,所以也就不能保证归纳法得出来的结论的充分可靠性。就是说,结论还是尚成疑向的,可确,也可能不正确。要检验这个一般结论的可靠性,还得用演绎法。看看这个一般性的结论是否于其他新发现的个别事物。

例如,我们从很多鱼类的生理特性中归纳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鱼类都只能用鳃呼吸。可是我们根据这个原理用演绎法来说明肺鱼的特性时,显然与事实不符。这样,演绎法就不仅检验了的结论,而且指出这个结论并不充分可靠。

第三,归纳推理虽然能够从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它却不能说明事物个性的变化发展。,它不能说明为什么在只能用鳃呼吸的鱼类中会出现并能用肺呼吸的鱼。这一点只有靠演绎法来。肺鱼本是从鱼类开始向爬行类进化的一个物种,是从鱼类演绎出来的一个物种。正如恩格斯:“由于进化论的成就,有机界的全部分类都脱离了归纳法而回到‘演绎法’,回到亲缘关系上—任何一个种属都确确实实是由于亲缘关系而从另一个种属演绎出来的,——而单纯用归纳法来进化论是不可能的,因为进化论是完全反归纳法的。归纳法所运用的种、属、纲等概念,由于进而变成了流动的,因而成为相对的了;而用相对的概念是不能作归纳推理的。”

所以,正是从上述三种意义上说,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归纳中包含着演绎,归纳一刻也离演绎。所以,我们一定注意把归纳和演绎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

(二)分析与综合

1.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和归纳与演绎相比,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

所谓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通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构成这一认识对象的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例如人,具有会说话、想、会生产、相互之间有血缘联系和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属性,辩证的分析决不是仅仅从中分解些不同的方面,把它们一一罗列出来,而是要进一步从中找出本质的方面,找出能把各方面联系的、能说明各方面的基础的东西。对于人来说,这个本质的方面、基础的方面是什么?是社会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综合是同分析相对应的方法。综合通常被看作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整体的思维活动,但是综合决不是把各部分、各组成因素机械地凑合起来或装配在一起,而是在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为什么把改革开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具体分析了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大最新理论成果之后,综合而成法科学结论。它们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这个主题,都是围绕这个主题、主线而产生的科学。

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思维中的再现。

2.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

分析与综合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例如,如果毛泽东没有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及其政治态度的科学分析,就不可能得出谁是革命的敌人、朋友和领导力量的科学结论,就不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其次,综合是分析的完成,没有综合也没有分析。例如,疱丁解牛,如果疱丁没有关于牛的整识,虽有锋利的杀牛刀也无从下手。当然,这里应当指出,开始的整体知识与分析后得出的综合,不论在深度或广度上都有质的区别。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人们的辩证思维中,总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绝对纯粹的分析合都是不存在的。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三)抽象与具体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思维活动中,抽象与具体是同分析与综合密切相关的思法。简单说来,分析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综合的过程则是从抽象到具体。这一思维方法是通

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1.从具体到抽象

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中的具体,一种是思维中的具体。我们这说的具体,指的就是感性中的具体,即感性的具体,所谓感性的具体,就是人的器官所得到的生具体的知觉表象。例如,当我们刚刚接触到一个从未见过的未知的生疏对象时,它就在我们眼前以直接看到它,如果有声音,可以听得见,有气味可以嗅得到,要摸可以摸得着,如果有必要,以品尝一下它的滋味,应该是多么具体、多么生动,人们这种感觉中的具体,就是感性的具体。

但是这样的具体,还只是一种混沌的未经理解的东西,还只是抓住了事物的某些表面特征,还反映事物的本质。按照认识的真正任务来说,按照人们对事物的理解程度来说,这种认识还是很、很贫乏的东西。所以,认识决不能停留在这种混沌的表象的阶段,而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去,是说,要达到思维的具体,感性中的具体只是人们认识的起点。

为了实现从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具体的过渡,必须首先否定感性中的具体。而对感性具体的否是抽象。所谓抽象,就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这就是。这样的认识,已经抛开了具体的感性的形象,是用概念表示事物的本质、必然和规律,是关于的抽象的规定。思维的抽象是感性的具体的对立面,它比感性具体离开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似乎了,但是,只要这种抽象是从客观具体事物出发的郑重的抽象,是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出的正抽象,就更深刻、更正确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这就是所谓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从抽象到具体

由于认识对象即客观事物本身是具体的,所以,在认识中仅仅到达思维的抽象,即便是十分、十分正确的抽象,也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它还只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的认识,只是有关事一个抽象的规定。就是说,相对于整体而言,这种认识还是片面的、孤立的。所以,要真正达到体事物的全面的具体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为关于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

浅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 摘要:受到课堂上的讨论及教材的启发,本文从联系生活实际出发,阐述了作者对实践的具体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实践,认识 在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的过程中,读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部分的认识、实践、真理等概念与论断,我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的过往及现今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以下摘录我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部分的一些零碎思考。 世界上许多食物、药物,都是经过人们备尝甘苦才了解其特性的。鲁迅就曾指出过:“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罢,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像习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不亲口吃一吃就不能真正了解食品的滋味,离开了实践也就谈不上任何真知。 什么是实践?实践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因为没有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就没有其它一切社会生活。常言道:“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沿海的一些渔民,把耳朵贴在船帮上,听听底下的声音,就知道有什么鱼在附近海域游动。生活在深山老林的猎人,凭着经验就可判别各种鸟类的叫声。经验丰富的司机,听着发动机的声音,就能辨别机器正常与否。我们现在懂得的一切,都是经过许多人的实践才得来的。人们为了使某些重金属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曾经用质子作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命中率低得可怜。后来,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不仅很容易击中,而且随着原子核的分裂,还有新的中子释放出来,使轰击原子核的反应不断进行下去,形成链式反应。人们利用核燃料分裂时释放的大量热能,建立了原子能发电站。有教书的实践,才能总结育人的道理;有办工厂的经验,才能有管理工厂的知识。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每一代人都把前一代人知识的终点作为自己知识的起点,然后把在实践中取得的新知识增添到人类知识宝库中去;社会实践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的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在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已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 第一,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因为人的所有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因为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的内容。 第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第四,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维性和全面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是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意义的判断。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第一,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 第二,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第三,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指引,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大工14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2、3及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1-10 B B C B C B A C A C 1-10 AB ABCD BD ABCD BC ABCD BCD CD ACD ABCD 1-10 B B B B B B B A B 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 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 对立统一规律 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3.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 A. 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4. “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5.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物质 B. 科技 C. 精神 D. 规律 6. 列宁是从物质与()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A. 精神 B. 意识 C. 规律 D. 事实 7.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 物质范畴 B. 精神世界 C. 科学技术 D. 意识 8.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9.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A. 度 B. 质 C. 量 D. 矛盾 10.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地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成果;而价值是具有一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人的需要的意义,是人们在实践中改造世界的成果。真理和价值所表示的实际上是客体在实践中对于主体的一种关系:真理是主客体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价值是主客体在实践中形成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真理和价值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认识这一点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真理尺度:指制约人们实践的外部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所谓遵循真理尺度,就是指实践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用人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即真理来指导实践,否则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 价值尺度:指制约实践主体即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本质、规律和规定性,具体表现为人的需要和要求。所谓遵循价值尺度,就是指实践要按人的需要和要求办事,要用真正反映了人的需要和要求的价值目标指导

实践,否则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于是,我们看到,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例如,我们建筑一幢居民大楼,一方面,要遵循真理尺度,要根据建筑学的力学、材料学、施工方法等客观规律的要求去做,否则大楼就无法建成,即使建成也会因达不到设计的标准和要求而带来严重后果;另一方面,还要遵循价值尺度,要根据人们居住对房间布局、采光、保温、通风、给排水、出入通行等要求去做,否则大楼再结实人们也不会满意。 再如,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也同样要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提出的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其实就是改革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其中“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有利于综合国力提高”是真理尺度,它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水平,因此改革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其中“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是价值尺度,它揭示的是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要求,是否能满足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需要,因此改革要符合人民的价值要求。不符合上述哪一方面要求的改革实践,都不能说是成功的。 总之,成功的实践必然应该是两个尺度的统一。由于真理尺度的容就是真理所揭示的容,而价值尺度的容也就是价值所表现的主体的要求,因此,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小结 唯物论包括三个要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一、第一个要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 a、世界观的定义 b、哲学的定义 c、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a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c、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a、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b、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主要形态 (1)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点: (1)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特点: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二、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两个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a、科学物质范畴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 b、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即有区别,有又联系 c、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a、一元论、二元论: (1)、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二元论:特点、实质 b、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基本原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意识的起源: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中国人民大学2005-2016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试题

2005年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一、辨析题(10X3) 1、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2、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体现。 3、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没搞好。 二、简答题(15X3) 1、简述社会有机体及其特征。。 2、如何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3、简述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三、论述题(25X3) 1、从文化的功能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2、有人认为,产权改革是我国国企改革唯一的出路;也有人认为,走产权改革之路,我国的国企是没有出路的。试结合我国国企改革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消除其固有的矛盾。

2005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 一、简答题(3题,45分) 1、简评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 2、简述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二、辨析题(2题,30分) 1、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2、析美国“先发制人”战略产生的背景及其实质。 三、论述题 1、试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关系。(40分) 2、问什么说南方国家的贫困会引发世界的冲突域不稳定。(35分)

2006年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一.辨析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2.因为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因此,二者在质上和量上没有本质区别。 3.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前一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 二.简答 1. 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2. 简单论述收入分配制度中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关系。 3.简单论述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三.论述 1.试论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 2.描述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宏观调控,并阐述其政策和措施。 3.试论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及答案 一、辨析题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1)这个观点正确。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3)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4)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5)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2、实践在认识中具有决定作用。 答:(1)这个观点正确。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没有反作用 答:(1)这个观点错误。 (2)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毫无关系 答:(1)这个观点错误。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存在着差别。 5、当代资本主义没有新变化 答:(1)这个观点错误。 (2)当代资本主义有以下新变化: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1)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2)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主要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二是思维与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般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 它首先是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它的基本前提是反映论,认为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划清了界限。 它是实践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表现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识来自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反映论的观点,认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源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映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被动的直观,而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基础上发生的积极地、能动地再现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内容 实践观 一、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使人类认识的发展。另外,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三专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对象:二年级各专业学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探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认识的来源、本质。 2、探讨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通过实践观的引入,理解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4、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通过对真理三个基本特性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认清真理的过程性。 教学难点: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三,实践检验与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授课时间:9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论以认识为研究对象,是对认识的认识,思想的思想。认识论要研究认识的来源、对象、性质、本质,认识过程,认识活动的规律,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等问题。本专题主要分三讲,主讲前两讲,第三讲自学。 第一讲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认识论,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规律的哲学学说。它将认识本身当作对象,反思自身。 一、认识的过程:从经验到理性

1、认识从哪里开始?---从实践到认识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人的想法、意见、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等属于思想、认识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进入现场,调查研究,用五官去感知,接受各种信息,搜集感性材料。基本方式:观察,试验,走访等,由此获得感性认识。 什么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人有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这些器官是人与对象之间的桥梁和通道。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这些感觉器官时,产生的刺激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就产生了各种感觉。感觉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每一感觉反映事物某一个方面的表面特性,而知觉是对事物各种感觉的综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的形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表象与感觉和知觉不同,感觉和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是由当前的事物引起的;而表象则是对曾经感知过的而此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已经显示了认识的发展。这一发展,是从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到各种特性的综合反映,从对事物的当下反映到事后的回忆再现。在表象中,认识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即表象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事物,它舍去了过去感觉和知觉事物的一些次要特性,留下对自己比较重要、比较有意义的特性。这说明表象已经开始有概括、抽象的萌芽。但是,表象并没有超出感性认识的范围。 感性认识是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它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就是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二是具体性,就是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不断的实践活动,使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越来越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认识是什么”这一问题,认识论中历来都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史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史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辩证思维是客观主义矛盾运动的反映,人不是简单的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通过时间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仍然富有生命力。在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论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思想武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识史实践精神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所以,正确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认识论? 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先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阐述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然后,重点说明其产生的伟大变革作用,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主观能动性 (一)是什么: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精神状态 (二)为什么: (三)怎么办: ·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含义及表现 2、尊重、认识、利用客观规律 3、尊重客观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 4、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解放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承认、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3、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积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让规律为人类服务。反之…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创造或消灭;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2、承认规律,尊重规律 3、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律 4、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条件出发,利用规律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认识 Ⅰ.认识的根本任务 (一)是什么: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为什么: 1、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2、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其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么办: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前提)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关键) Ⅱ.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 (二)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化、拓展、发展 Ⅲ.科学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创新 三、实践(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 Ⅰ.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Ⅱ.基本形式 (一)生产实践 1、含义: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活动 2、作用: ①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②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③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3、现实意义: 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②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1、内容: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之间 的关系,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2、作用: ①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知识讲解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浅析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辨证统一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真理和价值各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又有统一的基础和形式,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一、真理与价值的区别 所谓真理,就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而哲学范畴的价值,是对各种具体价值形态的抽象与概括,泛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或者是指客观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符合或相接近。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真理侧重于客体性,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真理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客观对象的规定性和规律,即按照客体的尺度来规定主体的活动,体现了一切对象性关系中客体尺度的存在和作用。价值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人的社会需要和利益,即按照人的内在尺度使客体为主体服务,体现了一切对象性关系中主体尺度的存在和作用。 其次,真理在人的活动中具有条件性,价值在人的活动中具有目的性。真理所包含的对象和环境的客观规定性及其规律,不仅是主体活动的对象,而且是主体活动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尊重和服从这种前提条件,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价值是具有目的性的,目的性是价值的核心。人的活动以获得一定的价值为目的,并为此而调动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力量,去认识和改造客体。因此,价值反映人的活动的动机和动力。

再次,真理在社会活动中具有统一性,价值在社会活动中具有多样性。真理的作用在于使不同目的的活动服从统一的客观规律。真理是一元论,社会活动的统一性,归根到底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在人类活动中的体现。价值的主体性通过价值主体的多元化表现出来,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价值。价值的作用与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需要、利益、追求的多样化相联系,是人们处理社会关系、进行社会选择的原则。 二、真理与价值的联系 理与价值的联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真理反映价值关系,另一方面是真理自身具有价值。 人们认识事物,不仅是要了解它的性质,而且要弄清楚它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以便满足主体的需要。因此,真理的对象包括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真理的内容包括对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如果忽视了价值关系也是真理的对象,以为真理只是反映同主体无关的客体属性,那么,在探求真理时就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一定的客体对某一主体来说是否有价值或有什么价值,例如某种矿物对人类有何用途,某一历史事件对某一社会集团有利或不利等,都是不以主体的意识为转移的。不同的人们对同一种价值关系会有不同看法或评价,并且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和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是现实存在的价值关系并不随人们的评价或价值观念不同而改变。只有同主客体之间实际存在的价值关系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形形色色的,但是反映同一种价值关系的真理或真理体系只能有一个。对价值关系的认识,应该同对事物其他方面的认识一样,力求按照客观对象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 另一方面,当我们考察真理本身时,又可以看到,真理是有价值的,或者说真理是有用的。真理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它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实践需要。获得真理,摆脱思想上的困惑,这本身已是一种精神享受。真理充实了人们的头脑,会提高人的理解能力、

认识论练习题(答案)

认识论(同步测试)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的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自我”产生“非我”(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 2、认识的本质是 A.思维的自由创造物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客观实在自身 D.社会实践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B.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4、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 A.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B.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是否承认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是否承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5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 反映和被反映的实践关系 B. 改造与被改造的认识关系 C. 相互依存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 6、“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的对立,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7 、恩格斯指出:“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段话主要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B. 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发展速度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8 、“ 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9 、毛泽东说:“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 ,这表明 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B. 认识要靠实践来推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观教学设计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观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什么问题,提高对什么问题的认识,有什么样的收获与启示。 学习本次课,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认识论中的地位 学习本次课,学生需要提高认识的问题: 一、认识论中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一条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一条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 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基础及认识论的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的观点,实践的作用, 本次课,学生可有如下收获和启示: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和体会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和观念;同时让学生增强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认识并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责任感,注重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认识论中的地位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教学难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对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回答不同,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授课思路】 突出重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手段:通过比较,说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消极、直观性的缺陷,讲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把认识看成是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都在进行着具体的认识活动,但我们对有关认识的来源和要素,认识的过程、认识的规律等问题的了解并不一定很清楚。实际上,诸如人的认识是怎样来的人的认识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怎样证明我们思维的内容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等问题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且思想家们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反映论和先验论、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这一节里,我们将对人的认识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着重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讲授内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同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左。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亦称先验主义、唯心主义先验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的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回忆起来。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指出:赋予知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201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两部分组成。课程考核目标主要考察考生能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占30%,简单理解和应用占30%,综合分析和应用占4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两部分组成。考生首先应认真通读教材,从总体上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其次,按照大纲要求,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以熟练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再次,要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能运用有关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相关内容要求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世界统一于物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4.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科学的实践观 2.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3.真理与价值 4.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5. 必然与自由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科学技术与社会历史发展 4.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3.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本质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的产生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辩证思维是客观主义矛盾运动的反映,人不是简单的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通过时间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仍然富有生命力。在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论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思想武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反映论的观点,认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源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映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被动的直观,而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基础上发生的积极地、能动地再现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它首先是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的基本前提是反映论。认为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划清了界限。它是实践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表现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识来自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内容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