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空间特征_过程与机制的流域经济研究_张侃侃

基于空间特征_过程与机制的流域经济研究_张侃侃

基于空间特征_过程与机制的流域经济研究_张侃侃
基于空间特征_过程与机制的流域经济研究_张侃侃

2013年第10期

收稿日期:2013-07-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煤炭资源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空间协调布局研究”(11BJY049)作者简介:张侃侃(1983—),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城镇规划与区

域经济;

郭文炯(1965—),男,山西汾阳人,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城镇规划与区域经济。

基于空间特征、过程与机制的流域经济研究

张侃侃,郭文炯

(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山西

太原030012)

要:流域经济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领域,与区域发展密切相关,在学术界和实践中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

过对流域经济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性研究,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目的是较为全面地反映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流域经济空间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界定了流域经济的定义、特征及功能,沿用区域经济的分析方法,概括了流域经济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进过程,认为流域经济发展是与自然条件和资源在空间上的耦合,表现为梯度差异明显。流域经济的形成机制与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目前在发展中存在竞争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最后概括总结了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同发展等优化模式。

关键词:

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形成机制;优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13)10-0103-06

一、流域经济的内涵

(一)流域经济的定义

流域经济这一命题的提出始于美国,由于大萧条时代田纳西河谷的开发利用诱发了各种争端,于是在1933年5月,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 ),目的是为了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地区性的综合治理,统一对农业生产、水力发电、交通运输、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地理导向”的开发计划。[1]

在全球普遍关注人地和谐互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流域经济渐渐成为学术界的理论研究焦点。

余东勤和茹继田从系统的角度认为“流域经济是宏观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2]

伍新木和李雪

松从区域空间差异的角度认为流域经济的主体是水资源的开发,界限以自然流域为界划分,是一种综合性资源开发型经济”

;[3]

胡碧玉从生产要素禀赋的

角度认为,

流域经济的基础是自然河流,其资源配置为区域经济系统的核心,因此这一经济系统的运转效率与流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性很强;

[4]

吕拉

昌从生产布局的角度认为流域经济的基础是自然河流水系,核心是水资源开发。

[5]

上述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均把流域经济视为区

域经济的一种,认为其研究范围以流域为界,围绕水资源的利用,系统研究空间结构、功能、演进过程及规划管理手段,目的是实现流域经济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

可持续的稳定发展。本文认为流域经济是一种以江河为通道、以物流为纽带或轴心的特殊区

域经济,

是自然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和跨区域范围内经济的结合体,可以通过整合和优化流域内的各种

资源而形成具有一定分工协作的经济带。

(二)流域经济的特征与功能

流域经济兼具区域经济和水资源的共同特

征,[6]

表现为:(1)整体性和关联性:流域内上中下

游、干支流之间围绕流域资源的开发要从流域整体

利益出发,避免经济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区段之间对资源争夺导致的矛盾和冲突;(2)区段性和差异性:流域一般会跨越较大的地理范围,因此会造成区段自然资源、

区位条件、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巨大差3

01DOI:10.16011/https://www.doczj.com/doc/277893221.html,ki.jjwt.2013.10.020

张侃侃,郭文炯:基于空间特征、过程与机制的流域经济研究

异;(3)层次性和网络性:由于一个流域是由多个支流构成的,各干支流又可以分为上中下游多个区段,加之与城市的三大产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网络共享,因此流域经济也呈现多层次的特征;(4)开放性和耗散性:流域系统内部,流域与流域外系统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是一种开放型的系统,由于流域经济涉及水土等环境资源,同时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社会经济体系的持续发展同样影响深刻。

流域经济有四种功能:(1)一般功能,指流域经济具有区域经济的一般作用与功能;(2)增长功能,指流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国民财富的源泉;(3)流域经济还具有集聚功能、经济结构优化作用;(4)特殊功能,如水为纽带的功能、行政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功能、空间结构组织功能。根据流域经济的特点,在促进流域经济发挥其各方面功能时,应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侧重河流水系与经济关系的统一、经济关系与地域空间的统一。

二、流域经济的空间分异

流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但由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开发程度和方式的不同,最终表现为一定形式的空间分异区段差异性。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呈现两个特征,一是以对长江、黄河等大河流域研究为主,二是对研究手段的多学科综合及创新研究。

(一)空间分异规律

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基本遵循了区域经济的研究路径,侧重于空间差异、经济分工、经济格局和经济联系四方面的研究。

1.空间差异研究。侧重于对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趋势的研究。对长江流域经济的空间差异研究显示,长江流域由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随着海拔的降低,经济水平不断提升。[7]而对黄河流域经济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除了区段差异明显以外,还明显地以沿河发展布局为主,黄河流域分工水平的空间分异呈现“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中西部地区内内蒙古、河南和山西较高”的格局。[8]对东江流域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9]反映了流域经济梯度的基本特征。

2.经济分工研究。流域经济分工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利用地区分工指数来评价现实的分工水平、经济类型(技术水平)分工、经济区域功能划分。从流域大系统出发,明确各分区的环境与经济功能定位,使流域经济发展和流域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在资源与经济的耦合程度方面,覃成林等以黄河流域为对象研究了分工水平的空间分异指数,发现其要素禀赋和经济空间分异状态均相对吻合。[1]9-10邓宏兵以长江流域为对象研究了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关联性,认为上中下游对应的区域经济类型分别为资源型(工业结构重型化)、劳动力—资源密集型(工业结构略偏重)、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结构略偏轻)三种,与其自然系统的特征、资源富集种类和程度是相符的。[10]

3.经济格局研究。在流域经济格局研究中,目前主要有四种流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形式:核心—边缘结构、点—轴—圈结构、双核结构、板块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沿河(江)城市是“点”,河(江)本身即为“轴”,整个流域可以视为“圈”,所以最常使用的是点—轴—圈形式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

通过分析大量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案例,前者符合核心—边缘结构模式,这种空间结构是极化作用的结果,说明集聚仍然是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主流力量。[10]根据此特征,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为点轴圈模式,即区域经济的开发以大中城市为依托,沿交通线、动力线产生集聚效应,明确开发重点,通过扩散机制在区域内由近及远围绕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圈层式的开发格局。[11]在这种空间模式的导向下,流域经济一体化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目标,[12]长三角合作机制的构建将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后者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滞后于前者,因此在经济开发中更多关注的是增长极(轴)的作用。李敏纳等以广义要素禀赋的视角,系统研究了1990 2006年黄河流域的经济空间分异机制,认为黄河流域的经济空间分异类型表现为增长极、增长轴与核心—边缘,因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增长极(轴)的辐射带动作用,并预测未来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12]

4.经济联系研究。流域经济联系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以水资源为基本资源的区域联系。从全流域的高度研究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以及对流域水利发展和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指导意义。

第二,流域上中下游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如覃成林等认为,黄河流域城市经济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条件

401

2013年第10期

相关性较强,在上中下游分层现象明显,存在区段性分异特征,其中,下游经济发展水平优于中上游。

[1]59

第三,以交通联系为主的流域各区域之间的通

达性。

第四,基于制度分析的流域合作研究。主要表现为基于流域的自然禀赋与经济落差形成的经济协

作区的分工和协作相关研究。[13]

如一些观点认为流域经济一体化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目标,[12]

长三角合作机制的构建将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空间分异研究的技术手段在对流域人地关系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点各有侧重。国外学者从流域的规划与管理角度,研究其类型、存在的问题、系统协调规划、管理等内容,研究方法以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指标构建、协调度模型、决策支持系统模型为主;国内学者在技术的应用方面侧重从人地互动模拟方面进行过程分析及机理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

系统动力学、GIS 应用等,研究方法注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符合地理研究的趋势。[1]51

在研究经济空间分异方面,国内学者多以经济

总量差异研究为基础,

对空间结构进行形成机理的分析,要素主要由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三

方面构成;但是针对全流域的研究过于宽泛,主要研究对象为省域;在数理研究方面,主要根据Massey

和Denton 提出的分异指数公式,[14]

以测度经济空间分异程度。

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判断,未来流域研究将更多地融入其他学科如管理学、规划学的理论,技术方面则趋于进行动态仿真模拟研究。

三、流域经济的演进过程

(一)空间演进过程

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经历了均衡发展—梯度发展—均衡发展—梯度发展的多次循环过程。在这个大背景下,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所受的影响是明显的:从封建社会中全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到近代成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建国后在全国均衡布局的经济格局中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国经济地位逐渐下降,并与沿海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而在90年代以后,沿江地区战略地位又一次被突显出来,开始形成以长江为轴线,以沿江、沿海、沿河、沿边开发为主体,以产业带开发为重点,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西

进的大格局,以沿江地区为发展重点的长江战略开

始得以确立。[15]

目前,已形成长江流域下游、中游、上游三大经济区,其中心城市分别为上海和南京、武

汉、重庆和成都。[16]

李敏纳等对1990 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

分异态势进行了分析,

认为其空间布局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 1995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格局由相

对均衡走向非均衡;1995 2000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加剧;2000 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

分异进一步加剧,[8]

是一个由均衡到非均衡的空间分异过程。

覃成林等对黄河流域经济的空间演进过程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地区级县域两种尺度的空间分异现状及过程的分析,

认为黄河流域城市经济沿轴线(河流和铁路)增长为特征。[1]62-68

总的来看,经济发达的各圈层和各增长极之间通过围绕在交通线及黄河干支流两侧的经济中等水平区域和中低水平区域所组成的发展轴带相连接,圈层与圈层、以及增长极之间沿交通干线及河流两岸零星分布着相对较

为发达的一些散点,

整个黄河流域由西向东逐渐呈现出一种由点到点-轴再到圈层的空间发展状

态。

[1]125-126(二)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

国内学者对流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基于对史料的分析,判断当时该流域的主要产业及社会发展水平。

在古代,由于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因此在我国古代,所谓经济开发主要是指农业经济

的开发,

伴随手工业、铸造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初步发展。李修松等对淮河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

时代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17-19]

认为水利开发使手工业、船运业迅速发展,加速了该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陈育宁和景永时研究了秦汉时期河套流域的经济开发,认为汉匈关系是开发政策的主

要影响因素;[20]

周兆望对六朝到隋唐时期赣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21]

认为这一期间全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近代由于工业的兴起,流域经济由传统农业为主到工业起步及现代化开端,并对流域内的城镇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张慧芝认为:汾河流域地处黄河中游,开发历史悠久,山西黄土高原的特殊地形,使得水利开发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意义尤为重要;[22]朱正业和杨立红探讨了铁路对淮河流域经济的影响,认为20世纪上半叶,受铁路的影响,淮河流

5

01

张侃侃,郭文炯:基于空间特征、过程与机制的流域经济研究

域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铁路沿线城市迅速成长,运河、淮河沿岸的城市则渐趋衰落,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23]

在现代,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概念是基于国民经济效益最优化的理念,遵循资源、环境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特点和规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最终实现一种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对协调。[24]陈修颖认为,产业在流域内应形成鲜明的空间序列,顺序是“龙头”轴线上各点到次级支流轴线各点到全部区域。[25]万伦来等分析得出2000 2007年淮河流域三次产业结构的趋势,即第一产业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步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判断淮河流域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偏大,工业发展较快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产业结构仍然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优化。[26]可见,我国主要流域的持续协调发展,仍需对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

(三)流域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空间耦合过程

对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研究,贺斌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上海与区域内其他各省的比较,初步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长江流域产业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长江流域产业结构日趋协调与合理,但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这样的结构均衡丧失了比较经济利益,造成低效率。[27]陈惠雄认为,在长江沿岸经济发展中,沿岸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收获预期效果,除掌握其原则与操作技术外,另要取决于一些制约条件,如价格制约、市场制约、技术与人才制约。[28]张文国等采用Fuzzy分析模型对流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按发展的适宜性对流域产业进行排序,认为导致流域水资源利用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29]袁航松和陈来提出构建不同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IISNE),对流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定量评价,据此判断流域生态环境压力。[30]

四、流域经济的运行机制

(一)流域经济的形成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流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与是否存在一个适当的经济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国内学者主要针对不同的流域研究其形成的机制。最早的研究成果为于超成于1993年对珠江流域及联动式发展的研究,认为依托资源优势,引入市场机制是发展西江走廊地区流域经济的选择。[31]覃成林和李敏纳通过对黄河流域的研究,认为要素禀赋决定作用机制、分工传导作用机制和循环累积因果机制[32]是三个主导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

胡碧玉等认为流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分为两类:微观运行机制和宏观运行机制。分析流域经济发展运动过程,必须厘清微观和宏观运行机制,才可能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流域经济的稳定增长。流域经济的微观运行机制指由利益、竞争和技术进步三要素影响下的市场配置机制;[16]宏观运行机制则指取决于计划、协调、组织制度创新及法律等要素的制度性协商机制。[33]吴相利认为:以流域为单元组织区域经济是以河流水网体系作为联系纽带,以河流系统功能整体开发作为动力机制实现的。[34]只有整体协调才能充分发挥这两种机制在解决区域间资源利用、环境治理、产业推进、资本市场争夺、流域集装箱、电站自动化等问题的作用。

(二)发展流域经济的问题

从不同区域流域经济的运行竞争机制来看,存在对基础设施、水资源、产业结构、资本市场的争夺。另外,由于流域经济开发给各级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各种利益冲突频发,表现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外部不经济问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布局趋同,土地利用不合理、不协调,忽视隐形成本和剥夺上游地区发展等方面。[35]而各种为发展流域经济兴建的开发区,大量征用土地,更使得土地资源流失,生态损失难以挽回。[36]

具体到单独的流域,彭荣胜对黄河和淮河分别进行了研究,认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经济空间二次开发的立足点,黄河流域经济开发的突出问题是开发缺乏整体性,开发轴线实力弱,发展不平衡,缺乏强大的经济增长核心区;[37]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是以省域为开发主体,缺乏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的整体性,开发视野较小,缺乏高度与前瞻性,缺乏能够统领全流域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轴线发展不平衡,难以有效发挥对流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38]

(三)流域经济的优化模式

对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域,发展流域经济的模式亦有差异。

从空间联系和组织的角度,陈修颖提出应建立流域经济协作区,以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地域单元,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的互联,获得城际分工效益。

601

2013年第10期

以流域为基本单元,加速形成点、线、面、体的经济发

展格局。[25]

胡碧玉等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微观竞争机制的作用,应按照一个整体统一规划流域经济带,因此需建立跨区域的权威协调管理机构对整个流域经济带进行统一规划,促进流域经济带的共同

繁荣,[16]

在一个完整的流域内,

应加强区际联系,建立具有统一要素市场的多层次协作区以促进区域发

展。

[33]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彭荣胜认为促进黄河流域协调发展,应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区域开发模式,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核心区,加快重点开发轴线

的建设,促进人口与产业聚集,加快推进城镇化。[37]

马芳芳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经济空间开

发模式的体系构成,

认为不同开发模式下经济运行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圈层开发模式、多中心开发模

式、增长极开发模式和“点—轴”开发模式,为未来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选择提供一些初步探索。[39]

涂人猛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到关于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以梯度理论为依据认为

应采取东西推移模式,

强调缩小区域内的差异而提出以长江干线为依托的南北扩散模式,从发展外向

型经济角度提出弓箭型的箭杆模式,等等;详细论述了长江流域经济开发开放的点—轴—圈模式,认为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应包括流域整体开发的点轴系统的确立和流域各区段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的构想。

[11]从产业的角度,李晓丰基于干热河谷地带的资源条件、生产要素结构以及社会经济环境,探索出该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集约化经营组织模式,认为走集约化经营道路(特别是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是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保障。

[40]

未来可以从实现流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的角度探索流域经济的优化模式:明确流域内各行政单元功能区划;确立流域功能区划的法律地位;明确流域内各行政单元的权利和义务;建立流域协调机构;建立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严格流域协调的目标与责任考核。

五、结语

中国学者对流域经济问题通过20多年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流域空间分异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一些基本的原理,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流域是人类重要的经济活动空间,因此其发展决定了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生活、生产的质量水平。

由于对流域利用的方式和开发历史的差异,使得流

域经济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基本应用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分析框架,并关注流域特殊的自然与经济关系。流域空间机制研究遵循两条路线:宏观经济学

与经济地理学,

但在突出流域性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虽然已有公认的良好开发模式,如点—轴—圈

模式,并形成流域城镇发展的经济协作区、流域经济带等形式,但仍需从资源基础和竞争优势出发,合理定位增长极和增长轴,在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加强区际联系,在经济基础薄弱地区进行梯度推移。未来流域经济的研究应加强多学科融合,注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以达到有效进行资源及资本配置的目的,提高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覃成林.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开发[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8.[2]余东勤,茹继田.流域经济基本特征的探讨[

J ].陕西水利发电,

1995,(9):62-64.[3]伍新木,李雪松.流域开发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11(1):21-26.[4]胡碧玉.流域经济论[D ]

.成都:四川大学,2004.445,447.

[5]吕拉昌.区域开发导论[M ]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6]钱乐祥,许书明,秦

奋.流域经济空间分析与西部发展

战略[

J ].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266-272.[7]刘兆德,虞孝感,谢红彬.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经济

发展过程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6):494-499.[8]李敏纳,蔡舒,张慧荣,覃成林.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

异态势分析[

J ].经济地理,2011,31(3):379-383,419.[9]丁

宁,李佳鸿.东江流域经济梯度差异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J ].中国市场,2010,(11):87-89.[10]邓宏兵.长江流域空间经济系统的特征研究[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9(3):277-282.[11]涂人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点轴圈模式

[J ].长江论坛,1994,(2):29-31.

[12]和燕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及其引申[

J ].改革,

2012,(4):124-131.[13]安祥生,张复明.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J ].地理科学进展,2000,1(19):50-56.

[14]Massey D S ,Denton N A.The Dimensions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J ].Social Forces ,1998,(67):281-315.[15]汤尚颖,李国民,顾

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演

化及对长江流域经济的影响[J ]

.学习与实践,1997,(11):42-44.

7

01

张侃侃,郭文炯:基于空间特征、过程与机制的流域经济研究

[16]胡碧玉,宋小军,帅建祥.流域经济微观运行机制创新探讨[J].社会科学,2005,(12):12-19.

[17]李修松,王华娣.三代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简论[J].安徽大学学报,1998,(2):53-56.

[18]李修松.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简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2):41-42,46.

[19]李修松,张宪平.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简论[J].安徽史学,1998,(2):13-17.

[20]陈育宁,景永时.论秦汉时期黄河河套流域的经济开发[J].宁夏社会科学,1989,(5):34-40.

[21]周兆望.六朝隋唐时期鄱阳湖—赣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与持续发展[J].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25-29.

[22]张慧芝.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3]朱正业,杨立红.民国时期铁路对淮河流域经济的驱动(1912 1937)[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103-107.

[24]高洪深.经济系统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101-126.

[25]陈修颖.流域经济协作区:区域空间重组新模式[J].经济经纬,2003,(6):67-70.

[26]万伦来,胡志华,余晓钰.淮河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J].安徽科技,2009,(11):42-44.

[27]贺斌.上海及长江流域产业结构比较[J].上海综合经济,1999,(6):16-17.

[28]陈惠雄.试论长江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与西进策略———长江联合开发策略研讨[J].浙江学刊,1990,(3):33-

35,44.[29]张文国,等.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流域产业结构分析[J].山地学报,2003,21(2):187-194

[30]袁航松,陈来.巢湖流域产业结构演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349-

352.

[31]于超成.引入市场机制,加速西江走廊经济发展———珠江流域经济东西联动式发展的现实选择[J].广西社会

科学,1993,(2):41-45,51.

[32]覃成林,李敏纳.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J].地理研究,2010,29(10):1780-1792.

[33]胡碧玉.流域经济宏观运行机制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4,(9):20-22.

[34]吴相利.河流系统功能与流域经济的空间组织模式剖析[J].绥化师专学报,2000,20(1):14-17.

[35]刘淑清,王尚义.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2012,(10):85-88.

[36]易志斌.地方政府竞争的博弈行为与流域水环境保护[J].经济问题,2011,(1):60-64.

[37]彭荣胜.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J].商业研究,2010,(2):116-120.

[38]彭荣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12,(5):53-57,87.

[39]马芳芳.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效率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69-70.

[40]李晓丰.我国流域经济开发中干热河谷地带生态农业集约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35):22119-22122.

Study on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Basin Economy

ZHANG Kan-kan,GUO Wen-jiong

(Institute of Urban and District Development,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Taiyuan030012,China)

Abstract:Basin economy,by governments and academia's attention,is a special kind of regional economy.By almost20years’research,Chinese scholars has initially forme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some basic principle,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basin economy.Review on104articles and books about basin economy,combing the representative views to reflect more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the basin economy of domestic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Firstly,define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basin economy.Then describe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basin economy by the method of regional economy analysis.The most significant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obvious gradient differences.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asin econom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natural and social economic conditions,and there is compet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There are mainly three kinds of optimization models:reasonable layout,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basin economy;spatial differentiation;formation mechanism;optimization model

(责任编辑:杨国玉)801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中案) 一、以考纲为纲: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二、知识框架 三、基本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P146) 2、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主要类型、分布 与特点?(P146)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哪些?影响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的因素?(P146) 4、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P146) 5、熟记“六瞧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并理解? (P147) 6、熟记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分析并理解? (P148 ) 7、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P149) 四、小试牛刀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 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与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就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就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2017·全国文综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 境质量 (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 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就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就是因为这四处( )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 7.2010年,c处最可能就是( ) A.文化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水利工程经济习题及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水利经工程经济》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财务评价是从()角度,考察项目投资在财务上的潜在获利能力。 A.个人 B.企业 C.行业 D.国家 2.财务评价是根据(),计算和分析项目的盈利状况。 A.影子价格 B.历史市场价格 C.现行市场价格 D.预期市场价格 3.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方案静态评价指标的是()。 A.内部收益率 B.投资收益率 C.净现值率 D.净现值 4.在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时,下列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中,属于动态评价指标的是()。 A.投资收益率 B.偿债备付率 C.财务内部收益率 D.借款偿还期 5.下列关于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动态评价指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 B.静态评价指标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C.动态评价指标反映了项目的盈利能力 D.动态评价指标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动态投资回收期 6.静态评价指标包括()。 A.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 B.静态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

C.内部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 D.净现值和净现值率 7.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优点是()。 A.经济意义明确,计算简便 B.能准确衡量项目投资收益的大小 C.考虑了整个计算期的经济效果 D.能正确地识别项目的优势 8.在对投资方案进行经济效果评价时,应()。 A.以动态评价方法为主,以静态评价方法为辅 B.只采用动态评价方法 C.以静态评价方法为主,以动态评价方法为辅 D.只采用静态评价方法 9.投资收益率是()的比率。 A.年销售收入与方案投资总额 B.年净收益总额与方案投资总额 C.年销售收入与方案固定资产投资 D.年净收益总额与方案固定资产投资 10.投资收益率是年净收益总额与()的比率。 A.建设投资 B.流动资金 C.总投资 D.建设期贷款利息与流动资金之和 11.总投资收益率是()与总投资之比。 A.年销售利润 B.年销售利润+年贷款利息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水利工程经济学考点

水利工程经济学考点 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1、名词解释:5×4′; 2、单项选择题:5× 4′; 3、填空题:10×2′或11×2′; 4、判断题:7×2′; 5、简答题:1×8′或1×10′; 6、计算题:2×8′. 第一章 绪论 1、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即如何以较省的投资、较快的时间获得较大的产出效益。 2、定性分析一般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两项基本内容。 3、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风险分析(概率分析)。 4、一般说来,按照建设项目发展的内在规律,投资建设一个工程项目都要经过投资决策、建设实施和交付使用3个发展时期。这3个发展时期又可分为若干个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先后次序,可以进行合理的交叉,但又不能任意颠倒次序。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复利计算方法 1、资金的时间价值定义:资金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 2、在工程经济分析中,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将其计算方法分为静态计算方法和动态计算方法两类。 3、资金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利润形式和利息形式。通常,可以用利息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尺度。 4、利息:指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放弃使用资金所得的补偿。 利率: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得利息额与本金之比。 5、按是否计入利息产生的利息,利息有单利和复利之分。 6、资金等值计算的概念和资金等值定义:由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使不同时间发生的资金流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而必须对其进行时间价值的等值变换,使其具有时间可比性,这个过程称为资金等值计算。发生在不同时间,且数额不等的资金,可以具有相等的价值,即资金等值。 7、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3个,即资金数额、资金发生的时间和采用的利率。 8、流入系统的货币收入叫做现金流入,对流出系统的货币支出叫做现金流出,同一时点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叫做净现金流量。 9、现金流量图(资金流程图)定义:为了直观清晰地表达某项水利工程各年投入的费用和取得的收益,并避免计算时发生错误,常用图的形式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现金流量。 10、计算基准年和计算基准点:在工程经济分析及计算中,需要根据资金等值的原理把不同时间的投资、费用和效益都折算到同一个时间水平,然后再进行经济比较,这个时间水平年称为计算基准年。把计算基准年的年初作为资金等值的计算基准点。 11、名义年利率:指计息周期小于年,且按单利法计算出来的年利率。 实际年利率:指计息周期小于年,按复利法计算的年利率。 12、名义年利率与实际年利率的关系 设本金为P ,名义年利率为r ,一年中计息次数为m ,名义年利率与实际年利率的换算公式为: i=+r/m 1m (1) 当m=1时,即一年计息一次,名义年利率就等于实际年利率;m>1时,即一年中多次计息,则实际年利率大于名义年利率。 13、复利计算的基本公式 第三章 水利工程经济效果评价 1、根据各方投资方案之间的关系,工程方案一般可分为独立方案、互斥方案和相关方案三种决策类型。 2、项目的经济效果可以用经济评价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价值型指标;第二类是效率型指标;第三类是时间型指标。 3、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指标称为静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指标称为动态评价指标。静态评价指标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动态评价指标则用于项目最后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计量经济学 张晓峒 第二章习题

计量经济学张晓峒第二章习题

1.最小二乘法对随机误差项u作了哪些假定?说明这些假定条件的意义。 答:假定条件: (1)均值假设:E(u i)=0,i=1,2,…; (2)同方差假设:Var(u i)=E[u i-E(u i)]2=E(u i2)=σu2 ,i=1,2,…;(3)序列不相关假设:Cov(u i,u j)=E[u i-E(u i)][u j-E(u j)]=E(u i u j)=0,i≠j,i,j=1,2,…; (4)Cov(u i,X i)=E[u i-E(u i)][X i-E(X i)]=E(u i X i)=0; (5)u i服从正态分布, u i~N(0,σu2)。 意义:有了这些假定条件,就可以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的参数。 2.阐述对样本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及回归系数估计值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答:样本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可通过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样本可决系数、样本相关系数来检验。 回归系数估计值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1)提出原假设H0 :β1=0; (2)备择假设H1 :β1≠0;

(3)计算t=β1/Sβ1; (4)给出显著性水平α,查自由度v=n-2的t分布表,得临界值tα/2(n-2); (5)作出判断。如果|t|tα/2(n-2),拒绝H0 ,接受H1:β1≠0,表明X对Y有显著影响。 4.试说明为什么∑e i2的自由度等于n-2。 答:在模型中,自由度指样本中可以自由变动的独立不相关的变量个数。当有约束条件时,自由度减少,其计算公式:自由度=样本个数-受约束条件的个数,即df=n-k。一元线性回归中SSE残差的平方和,其自由度为n-2,因为计算残差时用到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中有两个未知参数β0和β1,而这两个参数需要两个约束条件予以确定,由此减去2,也即其自由度为n-2。 5.试说明样本可决系数与样本相关系数的关系 及区别,以及样本相关系数与β^1的关系。 答:样本相关系数r的数值等于样本可决系数的平方根,符号与β1相同。但样本相关系数与样本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完整版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专题 一、点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1.(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6分) 2.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 简述我国各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4分) 答: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单条线描述)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4.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6分 (多条线描述)5.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6.(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7.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0分) (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2分)山地多于平原。(2分)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

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2分)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2分)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答案 1.【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 2.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2)东部地带地级市的共轭竞争力 较强,中西部地带地级市的工业竞争力较弱;(2)大部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工业竞争力强。(2分) 3. 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4. 4500 ℃等积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分布;(2分)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2分) 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2分) 5. 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平行);

计量经济学 张晓峒 第三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一、练习题 (一)简答题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试说明在证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有效性的过程中,哪些基本假设起了作用?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区别? 3、某地区通过一个样本容量为722的调查数据得到劳动力受教育的一个回归方程为 fedu medu sibs edu 210.0131.0094.036.10++-= R 2=0.214 式中,edu 为劳动力受教育年数,sibs 为该劳动力家庭中兄弟姐妹的个数,medu 与fedu 分别为母亲与父亲受到教育的年数。问 (1)若medu 与fedu 保持不变,为了使预测的受教育水平减少一年,需要sibs 增加多少? (2)请对medu 的系数给予适当的解释。 (3)如果两个劳动力都没有兄弟姐妹,但其中一个的父母受教育的年数为12年,另一个的父母受教育的年数为16年,则两人受教育的年数预期相差多少? 4、以企业研发支出(R&D )占销售额的比重为被解释变量(Y ),以企业销售额(X1)与利润占销售额的比重(X2)为解释变量,一个有32容量的样本企业的估计结果如下: 099 .0)046.0() 22.0() 37.1(05.0)log(32.0472.022 1=++=R X X Y 其中括号中为系数估计值的标准差。 (1)解释log(X1)的系数。如果X1增加10%,估计Y 会变化多少个百分点?这在经济上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吗? (2)针对R&D 强度随销售额的增加而提高这一备择假设,检验它不虽X1而变化的假设。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进行这个检验。 (3)利润占销售额的比重X2对R&D 强度Y 是否在统计上有显著的影响? 5、什么是正规方程组?分别用非矩阵形式和矩阵形式写出模型: i ki k i i i u x x x y +++++=ββββ 22110,n i ,,2,1 =的正规方程组,及其推导过程。 6、假设要求你建立一个计量经济模型来说明在学校跑道上慢跑一英里或一英里以上的人数,以便决定是否修建第二条跑道以满足所有的锻炼者。你通过整个学年收集数据,得到两个可能的解释性方程: 方程A :3215.10.10.150.125?X X X Y +--= 75.02 =R 方程B :4217.35.50.140.123?X X X Y -+-= 73.02 =R 其中:Y ——某天慢跑者的人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 I 引言 . (1)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1) 1.1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1) 1.2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1) 1.2.1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1) 1.2.2景观异质性指数 (2) 1.2.3景观指数的实例应用 (3) 1.3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4) 2不同类型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及案例 (4) 2.1基于GIS 的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 (4) 2.1.1研究区域概况 (4) 2.1.2研究数据与处理 (5) 2.1.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 2.1.4研究方法——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 (5) 2.1.5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变化结果分析 (6) 2.2基于GIS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 (7) 2.2.1研究区域概况 (7) 2.2.2研究数据与处理 (7) 2.2.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8) 2.2.4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结果分析 (9) 2.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 (10) 2.3.1研究区域概况 (11) 2.3.2研究数据与处理 (11) 2.3.3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分析研究方法 (11) 2.3.4结果与分析 (12) 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计量经济学标准答案-南开大学---张晓峒

计量经济学答案第二单元课后第六题答案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05/13 Time: 00:07 Sample: 1985 1998 Included observations:14 VariableCoefficien tStd.Et-Statisti c Prob. C 12596.27 1244.567 10.121010.0000 R-squared0.781002Mean dependent var 20168.57 Adjusted R-squared 0.76275 2 S.D. dependent var 3512.4 87 S.E. of regression 1710.865 Akaike info c riterion 17.85895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17.95 024Log likelihood -123.0126 F-statistic 42.7 9505 Durbin-Watson stat0.85999 8 Prob(F-statisti c) 0.00002 8 obs Y GDP 1985 18249 161.69 198618525 171.071987 18400184.07 1988 16693194.75 1989 15543 197.86 1990 15929 208.55 1991 18308 221.06 1992 17522 246.92 1993 21640 276.8 1994 23783 316.38199524040 363.52 1996 24133 415.51 1997 25090465.78 1998 24505 509.1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 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 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从局部地域看,这种差异更大。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域,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镇;而苏北地区平均69.8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镇分布更疏,如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每1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内蒙古的乌拉特草原220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座海流图镇。 3.城镇网密度 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建国36年来,由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向西转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东部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尤其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在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带的川、黔、滇、陕等省区和中部地带的“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的广大内地地区,相应建成我国的后方工业基地。据资料统计,共建成29000多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建设了一批城市和镇,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域城镇网密度,表现出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结构日益均衡的巨大潜力所在。 如从全国城镇网密度(表8-1)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图8-2),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整个“三线”地区的城镇网密度几乎可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各省区城镇网密度相伯仲。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

水利工程经济事例分析

水利工程经济 案 例 分 析 班级: 学号: 姓名:

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1.投资与资金筹措某枢纽工程项目建设期 3 年,第 4 年投产,第 5 年进入正常运行期。投产期生产能力达设计能力的 85%,工程使用寿命 10 年,计算期为 13 年。财务基准折现率取 8%。 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额为 2370 万元,正常运行期流动资金估算额为 77 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见表 1。固定资产投资中,自有资金 900 万元,其余由银行贷款。流动资金 1/3 自筹,2/3 由银行贷款。两种贷款年利率均为 7.5%。项目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见表 2。 2、总成本费用估算 (1)材料费。运行初期和正常运行年份外购原材料费分别为 7.2 万元和 8.5 万元。(2)燃料及动力费。运行初期和正常运行年份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分别为 75 万元和 88 万元。 (3)工资及福利费。项目工作人员工资总额 94 万元/年,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 20%计取,则全年工资及福利费为 110 万元。 (4)修理费。维护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 3.2%,每年 75.65 万元。 (5)其他费用。其他费用按以上费用的 10%估算。 (6)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余值按固定资产原值的 5%考虑,采用直线折旧法计算年折旧费。各年折旧费及固定资产净值计算结果填入表 4 中。表 4 中固定资产原值等于表 2 中建设投资加建设期利息,再减去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7)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为 100 万元,按 10 年摊销。其他资产为 25 万元,按 5 年摊销。摊销计算结果填入表 5. (8)利息支出。 3、营业收入 项目正常运行收入为 855 万元,投产期营业收入按正常运行期营业收入的 80%估计。 4、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税率为 3.0%,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分别为营业税的 5%和 3%,因此得综合税率为 3.24%。 5、利润与利润分配 营业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得利润总额。所得税金按利润总额的 25% 计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当年净利润的 10%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不考虑提取。本项目提取的年折旧费和摊销费足够用来偿还长期贷款本金,因此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全部用于利润分配,不考虑未分配利润。利润与利润分配见表 6,总成本费用、利息支出、折旧、摊销见表 3。 二、要求(参考书中 115 页案例制作表格和说明) 1 根据已知条件完成表 3 和表 6。 2 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制作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 7(融资前);计算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制作融资后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8;计算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3 进行财务偿债能力分析,制作资产负债表 9 和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10,计算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4 进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制作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1。

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_史春云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1]。尽管很久以来人们就认识到旅游线路问题的重要性,但在旅游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关注[2]。Lue 、Crompton 和Fesenmaier 首次系统总结了五种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简称LCF 模型):单目的地模式、往返模式、营区基地模式、区域环游模式和旅行链模式[3],为游客空间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多目的地旅行模型开始成为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4]。Oppermann 在LCF 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七种模式[2]: 包括两种单目的地和五种多目的地旅行模式。以后模型被成功应用于美国国内旅行[5]以及到访香港、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国际游客旅行空间模式的研究中[6-8]。国内陆林、宣国富、马晓龙等人分别对黄山、三亚、西安的旅游者的节点与线路空间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9-11];卢天玲识别了青海省塔尔寺游客的四种旅行模式[12];刘法建、章锦河等分析了屯溪旅游线路模式中各主要节点的角色和作用[13];朱明等初步建立国内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约束条件,归纳出六种主要的旅游线路模式[14]。总体来看,迄今专门对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1],尤其缺少对国内旅游线路模式和目的地节点空间格局与特征的定量分析。 中国国土面积广袤、自然文化景观多样,客源市场遍布近、中、远各程,每个省都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15],研究我国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有助于认清我国区域旅游整体发展现状与问题,识别目的地在区域旅游线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目的地区域联动与空间组织模式, 为目的地联合营销、联动发展,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1数据来源 由于游客旅游线路和目的地选择的多样化,使得旅游线路的数据很难获得与分析[5]。李山以旅行社的公开旅游线路报价单为基础资料,研究中国国内观光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游时随客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呈对数增长[16];朱竑提出通过分析境外5家大型旅游经营商所涉及的中国旅游线路来重新审视中国国际级旅游目的地问题[17];叶红利用国内两大著名旅行社的线路和数据,研究区域旅游线路节点选择对目的地的影响[18];卢天玲[12]、刘法建[13]、朱明[14]等以旅游线路作为研究旅行模式的数据来源,以上文献为旅游线路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线路报价单不仅包含了旅行社团队包价旅游的主要 收稿时间:2011-04-13;修回时间:2011-08-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11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C790226)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编号:10QLG006)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史春云(1971—),女,江苏常州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E-mail:shichunyun@https://www.doczj.com/doc/277893221.html, 。 文章编号:1000-8462(2011)11-1918-05 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 史春云1,张宏磊2,朱明3 (1.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江苏徐州 221116;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江苏南京 210093; 3.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中国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也是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旅游线路的多样化与数据资料的较难获得,使得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旅行社网 站公布的中远程旅游线路报价单为数据来源,比较分析我国旅行线路空间模式、格局和特征。研究发现:游客中远程线路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多目的地旅行模式,目的地具有全国和区域不同层次的影响力,区域性目的地的发展可以满足近程客源市场的游客需求,大大缓解我国热点旅游区域的压力;旅游线路模式的类型主 要取决于目的地区域资源禀赋、 地理特征与对外交通联系水平,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为游客带来旅行费用与时间上节约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不同客源地游客出行存在偏好上的差异,旅游目的地在具体细分市场宣传与营销、旅行线路组织与设计时应区别对待。关键词:旅游线路模式;空间格局;目的地;客源地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第31卷第11期经济地理Vol.31,No.112011年11月ECONOM IC GEOGRAPHY Nov.,2011

计量经济学 张晓峒 第二章习题

1.最小二乘法对随机误差项u作了哪些假定?说明这些假定条件的意义。 答:假定条件: (1)均值假设:E(u i)=0,i=1,2,…; (2)同方差假设:Var(u i)=E[u i-E(u i)]2=E(u i2)=σu2 ,i=1,2,…; (3)序列不相关假设:Cov(u i,u j)=E[u i-E(u i)][u j-E(u j)]=E(u i u j)=0,i≠j,i,j=1,2,…; (4)Cov(u i,X i)=E[u i-E(u i)][X i-E(X i)]=E(u i X i)=0; (5)u i服从正态分布, u i~N(0,σu2)。 意义:有了这些假定条件,就可以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的参数。 2.阐述对样本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及回归系数估计值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答:样本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可通过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样本可决系数、样本相关系数来检验。 回归系数估计值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1)提出原假设H0 :β1=0; (2)备择假设H1 :β1≠0; (3)计算t=β1/Sβ1; (4)给出显著性水平α,查自由度v=n-2的t分布表,得临界值tα/2(n-2); (5)作出判断。如果|t|tα/2(n-2),拒绝H0 ,接受H1:β1≠0,表明X对Y有显著影响。 4.试说明为什么∑e i2的自由度等于n-2。 答:在模型中,自由度指样本中可以自由变动的独立不相关的变量个数。当有约束条件时,自由度减少,其计算公式:自由度=样本个数-受约束条件的个数,即df=n-k。一元线性回归中SSE残差的平方和,其自由度为n-2,因为计算残差时用到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中有两个未知参数β0和β1,而这两个参数需要两个约束条件予以确定,由此减去2,也即其自由度为n-2。 5.试说明样本可决系数与样本相关系数的关系及区别,以及样本相关系数与β^1的关系。答:样本相关系数r的数值等于样本可决系数的平方根,符号与β1相同。但样本相关系数与样本可决系数在概念上有明显的区别,r建立在相关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上,研究两个随机变量X与Y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样本可决系数r2建立在回归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上,研究非随机变量X对随机变量Y的解释程度。

水利工程经济学考试试卷A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考试 《水利工程经济》试题水利水电工程类——A卷 (闭卷 120分钟) 学号姓名专业分数* 除计算题6.4外,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除第3、7、9、10、11题为每题2分,其余每题1分,共20分。每 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现金流量的三要素中,不含()。 A.大小 B.方向 C.速度 D.时点 2. 设备、建筑物等年均总费用最低的年限称为( )。 A.自然寿命 B.经济寿命 C.技术寿命 D.自然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的综合 3. 已知某项目,计息周期为半年,名义年利率为8%,则项目的有效年利率为()。 A.4%B.8%C.8.16%D.16.64% 4.项目的财务评价是站在()立场考察项目的经济效益。 A.国家角度B.企业投资者角度C.评估人角度D.社会公众角度5.财务评价的具体工作包括:①编制财务报表;②计算评价指标;③进行财务分析;④预测财务现金流量。正确的工作顺序是()。 A.②③④①B.①④③②C.④③①②D.④①②③6.下列关于内部收益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内部收益率是使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B.非典型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可能存在多重解 C.内部收益率是允许借入资金利率的最低值 D.内部收益率计算一般使用试算法 7.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纳税所得额是指( )。 A.纳税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B.纳税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会计利润 C.纳税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D.纳税企业的生产经营收入总额 8.目前财政部门规定的电力增值税率为()。 A.6% B.13% C.17% D.33% 9.某设备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元,折旧年限为6年,残值率为4%,按年数总和法计算的第2年折旧额为()。

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2.5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定量描述是分析景观结构功能及过程的基础。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它是 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傅伯杰等,2001),是自然、生物和社会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景观空间格局可以用景观格局指数来度量,景观格局指数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邬建国,2000)。 2.5.1斑块面积(A)和斑块周长(P)斑块面积和斑块周长是描述景观斑块 形态特征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斑块的面积可以反映湿地景观类型/覆盖斑块的基本特征.斑块的大小直接影响单位面积的生物量、生产力及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蒋卫国等,2003)。 2.5.2景观的破碎化指数(C)景观的破碎化指数是指景观被分割的破碎 程度.该指数的研究对景观中生物和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陈鹏,2O05)。其表达式为:C=MPS x(Nf 1)/Nc式中.MPS为景观中各类斑块的平均斑块面积,Nf是某~种景观类型的斑块总数,Nc是景观总面积。通过景观破碎化分析可以从一定的角度对景观的稳定性和人类干扰程度进行适当评价。 2.5.3斑块的分维数(D) 斑块的分维数主要揭示斑块及斑块组成的 景观的形状和面积大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在一定的观测尺度上斑块和景观格局的复杂程度,表达式是:D = 2Ig(P/4)/Ig(A) 式中,P为斑块周长,A为斑块面积,D为分维数,且满足1≤D≤2。D 值越大,反映斑块的形状越复杂;当D=1时,斑块形状为简单的欧几

里德正方形(阎传海等,2003)。

基于某出租车GPS大数据地居民出行时间及空间特征分析报告

基于出租车GPS数据的居民出行时间及空间特征分析 摘要 现今,对于居民出行行为的分析已经成为城市进行交通道路建设及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参考。由于GPS技术具有实时、客观以及数据量大等特点,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另外,出租车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其运营规律能够很好的反映乘客出行特点。 针对问题一:由于GPS车载终端采集的经纬度坐标和电子地图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误差,因而导致车辆坐标无法与电子地图中与之行驶相对应的道路对象相吻合。因此首先,用MATLAB^件选用所有数据做出GPS轨迹图。然后把选用的点标记在GIS上。最后采用道路匹配算法,使车辆定位点与相应的道路相匹配,而 将该点直接匹配到道路中心线上。 针对问题二:我们选择的是用柱形图来统计分析乘客出行的时间特征。如我们以时间影响运营状态中的各因素程度大小做出柱形图,从而分析出出租车在某 个时间段运营状态如何。通过对各因素的分析得出乘客在7 : 00-11 : 00,11:00-15:00, 15:00-19:00,19:00-23:00 出行量最大。这与平时生活中大家上 下班或日常生活的出行高峰期是吻合的。 针对问题三:附表中给出的出租车运行的时间比较密集,则可以看作出租车 运营状态是连续的,提取运营状态中0、1或1、0转换处用MATLA软件将这些时刻的经纬度坐标绘制出来,得出较为密集的点就是乘客经常去的地方,也是出租车乘客出行的空间热点区域。通过散点图分析:北京市出租车乘客出行的空间热点区域为海淀区、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天安门。 【关键词】MATLAB^件出租车GPS数据道路匹配算法空间分布 柱形图散点图

水利工程管理试题和参考答案

水利工程管理---参考答案 作业一 第一章概论 一、思考题(9分) 1、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任务是:安全运用水利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供水、发电、航运、养鱼等综合效益;充分利用所占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水域、土地资源,开展多种经营,为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服务。并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讲究自身的经营效益,实现自我维持简单再生产。 2、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特点是什么? 答:(1)生产活动的不稳定性;(2)产品流通范围的局限性;(3)生产资料的高度安全性要求;(4)生产活动具有确定性关系。 3、如何理解3S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答: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向水利行业渗透,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技术(简称3S技术)目前已用于防洪减灾、水灾旱情评估、水土流失监测、水资源规划、农业节水等诸多方面。虽然水利行业应用3S技术技术起步较晚些时候,但是发展势头很猛,成效显著。 二、填空题( 6.5分) 1、水工建筑物按其用途可分一般性水工建筑物和专门性水工建筑物。 2、水工建筑物按其使用时间可分为永久性建筑物和临时性建筑物。 3、水利工程按其规模可分为大(1)、大(2)、中型、小(1)型、小组(2)型等指标。 4、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管理基本内容包括生产力的合理组织、有关生产关系的正确处理两个方面。 5、3S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等技术。 三、问答题(15分) 1、简述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 答:加强经营管理,建立并完善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经营管理机制,发已成水利工程防洪、供水、发电效益,对于实现水利基础闪业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水工建筑物的特点有哪些? 答:水工建筑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工作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困难;失事的后果严重 3、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管理制度的确定和机构的建立;计划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成本管理;多种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考核评比 4、中国治水的新思路是什么? 答:必须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强调对水资源管理要用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方法进行整体研究分析。 5、可应用于各种水利工程的一般性建筑物有哪些? 答:(1)挡水建筑物(2)泄水建筑物(3)取水建筑物(4)输水建筑物(5)整治建筑物(6)其它。第二章、水库的控制运用管理 一、填空题(8分) 1、径流调节分为兴利调节和防洪调节两大类。 2、兴利库容是指正常畜水位和死水位之间的库容。 3、水库防洪运用控制指标有允许最高水位、防洪运用标准和防洪限制水位。 4、水库防洪控制泄流方式可分为固定泄流、变动泄流和错峰泄流三种方式。 5、水库兴利运用指标有汛末蓄水位和兴利下限水位。 6、水库淤积的剖面形态可分为三角洲淤积、带状淤积和锥形淤积三种基本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