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方案样稿

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方案样稿

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方案样稿
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方案样稿

SFDA新药临床试验批件:XXXX号

XXXX注射液

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方案(供修改稿)

试验单位:XXXX

试验负责:XXXX

申办单位:XXXX

方案设计:郑青山,孙瑞元

版本日期:20020815

XXX注射液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方案

1 研究背景

XXX注射液具有养血活血,益气通脉之功效;主治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症见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暗紫脉沉弦;以及心肌梗塞、脑血栓及其后遗证、脑供血不足。

1.1 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稳定性概述

本方由XX和XXX两味中药组成,剂型设计为中药注射剂(输液),由于两者有效部位的结构与理化性质不同,故采用XX、XXX分别提取纯化再合并配液的工艺。在质量控制上采用HPLC和薄层扫描法定量分析XX素、原儿茶醛及XXX甲苷含量;以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为对照品测定了多糖含量,分析了氨基酸组分,严格控制并检测了制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澄明度、蛋白质、鞣质、草酸盐、树脂、钾离子、重金属、砷盐、总固体、炽灼残渣的项目,用薄层法定性分析并鉴别了制剂中XX和XXX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XXX注射液质量标准”。XXX 注射液样品常温考察三个月,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说明本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2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概述

XXX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肌缺血;抑制心率增快扩张外周血管、增强心功能;降低脑梗塞重量、脑含水量,大剂量降低脑毛细血管通透性;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活血化瘀的作用;拮抗垂体后叶素的作用。

1.3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概述

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98。4g生药/kg;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28。7g生药/kg。

动物长期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用含生药材8.1、16.2和32.4g/kg的剂量给SD大鼠连续腹腔注射XXX注射液六周,除大剂量组动物有活动减少、毛松乱、精神萎靡不振、腹泻、瘦弱等现象,未见其他明显毒性反应。XXX注射液用12.96、6.48和3.24g/kg的剂量给Beagle犬注射六周,经一般体征、心电图、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病理组织学检查等观察和检测,并与同期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长期用药除少数犬有一定的不适,以及与本品的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及可能的增强免疫功能等药效作用有关的指标有明显正常改变外,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提示本品使用较为安全。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XXXX号批文的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伦理学要求,以及XXX注射液的组成、功能主治、药效学、毒理学研究资料,对XXX注射液进行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并制定本方案。

2 试验目的

选择健康人为受试者,从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观察人体对XXX注射液的耐受性,为制定本品的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安全的剂量范围。

3 受试者选择、排除与试验终止

3.1 纳入标准

1. 健康志愿者。

2. 年龄在19~45岁,男女兼有。

3. 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范围内[标准体重(kg)=0.7×(身高cm-80)]。

4. 心、肝、肾、血液等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5. 根据GCP规定,获取知情同意,志愿受试。

3.2 排除标准

1.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2.重要脏器有原发性疾病。

3.精神或躯体上的残疾患者。

4.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

5.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具有较低入组可能性(如体弱等)。

6.过敏体质,如对两种或以上药物或食物过敏史者;或已知对本药组分有过敏者。

7.试验前患有疾病(如失眠症),正在应用其他预防和治疗的药物者。

3.3 终止试验标准

1.在剂量递增过程中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危及生命,或影响正常的一般性工作和生活),

虽未达到最大剂量,亦应终止试验。

2.如半数受试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如3/6,4/8),应终止试验。

3.在达到最大剂量时,虽未出现不良反应,亦应终止试验。

3.4 退出标准

1.受试者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按量用药。

2.使用其他影响耐受性判断的药物或食物。

3.受试者不愿意继续进行临床试验,向主管医生提出退出者。

3.5 剔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

2.符合排除标准者

3.一次药未用者

4.无任何记录者

4 试验设计与实施

4.1 试验程序

1.为完成本研究方案规定的各项要求,研究人员应遵照GCP及有关标准操作规程。

2.伦理委员会审定I期临床研究方案和知情同意书。

3.通过体检初选自愿受试者,然后进一步全面检查,合格者入选。

4.试验开始前,对合格入选的受试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5.单次耐受性试验

6.累积性耐受性试验

7.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8.总结分析

4.2 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计

小鼠静注给药的LD50为98.4 g/kg生药;大鼠长毒试验(iv,42天)出现毒性剂量为16.2g/kg 生药;犬长毒试验(iv,42天)出现毒性的剂量为12.96 g/kg生药。按成人60 kg计算,现确定本试验的剂量:

1.初试剂量确定:根据改良Blach well法计算,取小鼠LD50的1/600换算为人用剂量为9.8 g生药,相当于注射液(36g生药/250ml)约68 ml。结合可操作性,初试剂量为65 ml /日/人。

2.最大剂量确定:根据犬长毒出现毒性剂量,取其1/10,人用剂量约77g生药,结合可操作性,最大人用剂量为500 ml /日/人。

3.剂量递增方案:见表1,参照费氏递增法(改良Fibonacci法)递增,递增比例和递增剂量见图1-2。每个受试者只接受一个相应的剂量。从小剂量开始,每个剂量观察结束后,才可用下一剂量。不可同时进行2 个以上剂量组的试验。如出现较重不良反应时或如半数受试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即使未达到最大剂量,均应停止试验。

表1 剂量递增方案

组号 1 2 3 4 5 6

递增比例起始量100% 67% 50% 35% 30% 药材量/g 9.8 19.6 32.7 49.1 66.3 77.0 用药量/ml 65 135 230 340 450 500 受试者数 2 4 6 6 6 6

每组男女各半

图1 各组剂量递增比例

图2 各组递增剂量

4.试验例数:30例,男女各半。

5.入组方法:由于受试者均按60 kg成人用药,为排除体重因素对耐受性的影响,故将体重大小随机编号,按随机顺序号入组用药(表2)。

6.实施中的调整:如第5组(450 ml)组己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半数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则原第6组(500 ml)组不再试验,该组3位男性和3位女性受试者按顺序号转入第4,3,2组三组,使每各增加1位男性和1位女性。

表2 受试者根据体重不同按用药顺序号入组

男性女性

用药顺序号随机号体重顺序号用药顺序号随机号体重顺序号

1 2 14 1 2 15

2 11 11 2 10 10

3 23 6 3 26 2

4 24 9 4 29 5

5 53 10 5 38 4

6 58 15 6 43 9

7 59 3 7 56 11

8 68 13 8 63 7

9 70 7 9 63 8

10 82 2 10 69 12

11 83 1 11 79 3

12 91 5 12 83 14

13 98 8 13 91 1

14 99 4 14 91 13

15 100 12 15 92 6

上表中,男性体重排在第14位,女性排在第15位者首先用药。

4.3 累积性(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计

1. 剂量:预做2个剂量组。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剂量,称为“最大耐受

量”,下降1个剂量进行多累积性试验。如试验中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则再下降一个剂量进行另一组试验;如试验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则上升一个剂量(即用最大耐受量)进行1组试验。例如,表1中第5组为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最大剂量,则选用次组(第4组)进行累积性试验,如第4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则另一组剂量按第5组剂量进行;如第4组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则用第3组剂量进行下一组试验。

2.疗程:每日一次,连续静滴7天。

3. 受试者例数:2组共12人,男女各半。

4.4 试验药品与给药

1.试验药品:XXX注射液,由XXX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规格:500 ml。批号:XX。经XXX药品检验所检验,试验用药须符合临床研究用质量标准(草案),批号需与检验批号一致。

2.给药方法:

(1)单剂量组受试者试验前禁食12 h,试验当日经各项指标检查后,统一在8:00AM开始静滴。

(2)累积剂量组受试者试验前禁食12h,试验当日经各项指标检查后,统一在8:00AM开始静滴。连续用药7天。

4.5 观察指标

(1)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

(2)一般情况:观察试验前和试验后不同时间点心率、心律、呼吸、血压、体温。

(3)实验室检查:观察试验前后不同时间血液学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积、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标准化比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测定)、大便常规及隐血试验、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ECG。

(4)其他检查:观察试验前乙肝全项、胸透、B超(肝、胆、脾、胰)。

(5)不良反应观察:具体见后。

5 不良事件

1. 主要记录受试者用药后主观症状及理化检查。准确记录受试者不良事件出现时间、程度、持续时间及处理经过。

2. 明确判断不良事件与本试验的关系:根据卫生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制订的标准(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P21),按“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分类法。

3. 确定不良事件的程度:根据GCP附录2名词释义中“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定义。*轻度(不处理,不停药),*中度(停药,不处理),*重度(停药,对症处理),*危重(住院治疗,抢救)。

4.重点观测的不良反应:根据临床前研究资料,以及对上市的同类药的不良反应文献检索(XX注射液16篇和XXX注射液8篇),发现1995-2000年所报告的XXX注射液44例不良

反应,以过敏反应为多,占59.1%,其中过敏性休克5例;XX注射液也以过敏反应为主。因此,本试验过程中,应重点观测用药过程中的情况:过敏反应、局部刺激、心悸、胸闷、血压、心率等(必要时较大剂量可在静滴期间加做ECG检查);试验中应注意对消化系统表现(流涎、恶心、呕吐等)及实验前后肝、肾及造血功能的变化。女性受试者应观察对月经的影响。如试验过程中出现过敏、休克、呼吸循环衰竭等按相应的抢救方法进行治疗。

5. 报告制度:出现重度不良事件时,研究者填写“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在72h内分别报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安全监管司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申办者及伦理委员会,并在报告上签名及注明日期。紧急情况,包括特别严重或致死的不良事件,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包括电话、传真、E-mail等)(写明具体人名和联系电话)。申办者还应及时向各有关参研单位通报,并保证满足所有法律法规要求的报告程序。

6.不良反应观察时间:对试验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应观察和随访至症状或体征及相应理化检查恢复至正常。

6 试验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所有研究过程均应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

1.研究单位资格:临床研究单位必须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具有I期临床条件的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2.研究人员资格:研究人员必须是经过临床试验培训的医师,并在高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3. 实验室的质控措施:实验室要建立实验观测指标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程序。

4. I期临床病房试验质控措施:

(1)试验前检查I期临床病房必须符合规范化要求,保证抢救设备齐全。

(2)临床试验开始前对研究者(包括护理人员)进行试验方案的培训。

(3)操作人员检查仪器功能良好无故障,并进行仪器试运行。

(4)由专业的护理人员给受试者用药。

(5)试验期间定时统一用餐,宜清淡饮食,钦料用纯净水或温开水,不用碳酸饮料。

(6)试验用药由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负责保管,专柜上锁,室温保存。剩余试验用药单独存放,并在《临床试验用药使用记录表》上登记剩余数量,并于临床试验结束时,集中退还申办者或销毁。

(7)采用卧位血压,血压测量方法:使用汞柱式血压计,袖带置于右上臂,以Korotkoff第一相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以Korotkoff第五相的汞柱数值为舒张压,取舒张压差值小于5mmHg 的两次血压数值的平均值。对每一受试者由同测压者使用同一台仪器测血压。

6. 监查员:由申办者任命监查员,保证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权益得到保障,试验记录与报告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无误,保证试验遵循已批准的方案、《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和有关法规。

7 伦理学要求

临床试验开始前制定试验方案,本方案由研究者与申办者共同商定并签字,报伦理委员会

审批后实施。若本方案在临床试验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对本方案进行修订,修订的试验方案再次报请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如发现涉及试验用药品的重要新资料则必须将知情同意书作书面修改送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再次取得受试者同意。

临床试验开始前,研究者必须向受试者提供有关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包括试验性质、试验目的、可能的受益和危险、可供选用的其它治疗方法以及受试者的权利和义务等,使受试者充分了解后表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能开始临床试验。

8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1. 数据的采集:①研究者必须保证数据真实、完整、准确。②研究记录所有项目均需填写,不得空项、漏项(无记录的空格划斜线);做任何更正时只能划线,旁注改后的数据,说明理由,由研究者签名并注明日期,不得擦涂、覆盖原始记录。③实验室检查项目齐全。试验病例完成观察后3天内将研究记录等资料交研究负责人审核,10天内将研究病历交项目负责人。

2. 数据的监查:监查员审核每份原始研究记录表,并逐份填写“监查员审核页”,确认临床试验数据记录及时、准确、规范、完整。监查员每次访视后书写“临床试验监查报告”。

3. 数据检查和录入:由统计单位数据管理员校对录入,如有疑问,填写疑问表返回监查员,由研究者对疑问表中的问题进行书面解答并签名,交回数据管理员,输入数据库。疑问表应妥善保管。

4.统计分析:由统计人员完成,内容包括:①由于受试人数较少,单例的结果应结合专业分析。②统计受试者入选数量,脱落和剔除病例情况,人口统计学和其他基线特征及安全性分析。③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指标以频数表,百分率或构成比描述;定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或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描述。完成统计后提交统计报告书。

5.资料存档:总结结束后将原始研究资料存档。

9 试验总结

由Ⅰ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做出总结。内容包括:

1.Ⅰ期临床试验的安全剂量范围;

2.推荐Ⅱ期临床研究的剂量和理由;

3.未发生不良反应的剂量;

4.发生不良反应的剂量;

5.发生中度不良反应的剂量;

6. 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的性质、危害程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有无前期征兆等。个别受试者出现的重要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剂量相关性分析;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应进行反应的程度与剂量依赖关系分析;对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应注意观察是渐次加重还是自行缓解,对受试者进行自身前后对比分析。

10 资料保存

为保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申办者的评价与监督,研究者应保存所有研究资料,包括对所有受试者的确认(能有效地核对不同的记录资料,如CRF和医院原始记录)、所有原始的有

签名的知情同意书、所有CRF、药品分发的详细记录等。保留期5 年。

11 申办者及主要研究者、项目负责人联系地址及电话

` 1. 申办者

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临床监查员(签名):日期:年月日

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2. 临床试验研究单位

XXX医院

试验中心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联系电话:

12 方案的修改

本方案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若在实施过程中需修改,由负责单位主要研究者撰写“方案修改说明书”,并签字,同时需请报请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参考文献

1.SDA.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1999年9月

2.SDA. 新药审批办法,1999年4月

3.SDA. 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1999年11月

4.SDA. 药品临床研究的若干规定,2000年7月

5.郑筱萸主编.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1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001.6

1995:126

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北京市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 指导原则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具有发展快、专业跨度大、临床使用目的各异的特点,不同使用目的的产品,临床研究方法及内容不尽相同。申请人应在完成产品分析性能评估,拟定产品标准后,方可申请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临床评价。临床评价开始前,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使用目的,确定临床评价的项目、方法,制定合理的临床评价方案,合理、系统地评价申报产品的临床性能。本方案仅用于指导体外诊断试剂检测方法一致性临床研究,并对临床试验机构的选择、样本要求、检测前的准备、临床试验数据的分析等具体操作提出了一般性要求。 申请人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建立更加可靠、可重复的临床评价方案,合理评价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一、临床试验机构的选择 临床评价开始前,申请人应根据申报产品特点选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有与申报产品相适应的人员、场地、设备、仪器和管理制度,试验机构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

本方案将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称为试验系统,所选择的对照检测系统称为对照系统。 (一)应选择至少2家(含两家)省级卫生医疗机构,特殊使用的产品可在市级以上的疾病控制中心、专科医院或检验检疫所、戒毒中心等临床机构。临床机构的检验实验室(简称实验室)应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应优先考虑经CNAS-CL02《医学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 15189:2007)认可或GB17025标准认可的实验室。 (二)实验室所釆用的检测系统应为完整、有效的, 检测系统包括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和所选择的对照检测系统。对照检测系统的试剂、校准品、仪器等应是经注册批准的;其主要分析性能指标(如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测量范围等)满足临床要求。 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与所选择的对照检测系统最好为同一类型的检测方法(如同为酶联免疫反应、同为化学发光免疫反应等),如为非同一类型的检测方法,尽可能选择分析性能较近似的方法。 (三)实验室应有完善的室内质控程序;应优先选择连续两年以上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为满意的实验室。 (四)实验室的该项目检测人员应具有相应资质(项目

预防性疫苗临床试验评价的一般考虑(一)临床方案设计及方法学

发布日期20061127 栏目生物制品评价>>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标题预防性疫苗临床试验评价的一般考虑(一)临床方案设计及方法学 作者杨焕杨志敏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五部杨焕杨志敏 摘要:预防用疫苗由于使用人群同治疗性药物截然不同,对于新疫苗临床试验的评价有其特殊性。本系列文章从技术审评和研究角度阐述了预防性 疫苗临床试验评价的一般性考虑和要求,内容包括临床方案设计及方法学、 有效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三部分,旨在围绕我国疫苗所开展临床试验共同关 注的问题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预防用疫苗是指具有免疫原性,通过接种人体后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主动免疫,从而保护人体免受相应抗原性物质所致疾病的生物制剂。 通过良好设计和实施完成的Ⅰ~Ⅲ期(部分还包括Ⅳ期)临床试验为疫苗的注册上市提供了可供评价的基础和支持。临床设计方法学的考虑是贯穿在 整个临床试验中的基本思路,在各个阶段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案中均应有所体

现。 疫苗临床试验的分期有其相对性,各期之间并不存在十分严格的界限,特别是在Ⅱ~Ⅲ期。Ⅳ期是指上市后进行的临床试验。Ⅰ期临床试验的研究重点是考察安全性,通过少数的易感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者,来确定人体的耐受性和初步了解疫苗的安全性,同时尽可能取得一些免疫学参数(包括血清学参数)。Ⅱ期临床试验扩大了样本量,其目的是获得疫苗在目标人群中的初步有效性(通常是免疫原性)和初步的安全性信息。Ⅲ期临床试验所需的样本量更大,其目的是全面和充分的评价疫苗的试验性保护效果和安全性,为疫苗的上市提供基本可靠的依据。 一、临床方案设计的总体考虑 Ⅰ期临床试验是小范围的研究,主要目的是观察疫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因为不同年龄组可能在疫苗的剂量、疫苗接种时间、接种途径或疾病发生的危险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此期研究可能会在不同年龄组人群中进行。Ⅰ期临床试验可以采用开放、无对照的研究设计,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初步的免疫效果的观察。 Ⅱ期临床试验则需要一系列试验设计和较多的受试者参与,通过评价疫苗抗原在目标人群的免疫应答,来确立合理的剂型、剂量、接种程序和途径等,为更大范围的Ⅲ期临床试验提供依据,同时评价与受试者免疫应答相关的多种可变因素,如年龄、性别、已存在的抗体等。此期临床试验主要为探索性研究,通常可采用较为灵活的研究设计,以便根据逐渐积累的试验结果对后续的试验设计进行完善。但最终应采用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并通过严格

最新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新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 临床试验方案( protocol )是指导参与临床试验所有研究者如何启动和实施临床试验的研究计划书,也是试验结束后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的重要依据,所以,临床试验方案常常是申报新药的正式文件之一,同时也决定了一项新药临床试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1?临床试验方案由研究者或申办者拟订,应符合GCF要求。研究者和申办者 均应在已制定的临床试验方案上签名并签署日期。 2. 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代表性:受试者样本符合总体规律; 2.2 重复:结果经得起重复验证; 2.3 随机:受试者随机分配入组; 2.4 对照与盲法:避免条件误差与主观因素。 3. 试验方案的格式包括 3.1 封页:包括题目、申办者和临床试验机构的名称与地址,拟订日期; 3.2正文:GCP要求的23项; 3.3 封底:各参与的临床试验机构与主要研究者、申办者的名称与联系方式; 3.4 主要参考文献。 4.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主要内容有以下23条 4.1 试验题目; 4.2 试验目的,试验背景,临床前研究中有临床意义的发现和与该试验有关得临床试验结果、已知对人体的可能危险与受益,及试验药物存在人种差异的可能; 4.3 申办者的名称和地址,进行试验的场所,研究者的姓名、资格和地址; 4.4 试验设计的类型,随机化分组方法及设盲的水平; 4.5 受试者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选择受试者的步骤,受试者分配的方法; 4.6 根据统计学原理计算要达到试验预期目的所需的病例数; 4.7 试验用药品的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给药次数、疗程和有关合并用药的规定,以及对包装和标签的说明;

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

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 一、概述 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以下称指导原则),是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研究药物在进行临床试验时的一般考虑。制定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为申请人和研究者制定药物整体研发策略及单个临床试验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药品技术评价提供参考。另外,已上市药品增加新适应症等进行临床试验时,可参照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化学药物和治疗用生物制品。 二、临床试验基本原则 (一)受试者保护 1.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药物临床试验必须遵循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 2.应具备的安全性基础 开展任何临床试验之前,其非临床研究或以往临床研究的结果必须足以说明药物在所推荐的人体研究中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基础。 在整个药物研发过程中,应当由药理毒理专家和临床专家等动态地对药理毒理数据和临床数据进行评价,以评估临床试验可能给受试者带来的安全性风险。对于正在或将要进行的临床试验方案,也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有关各方应当按各自职责承担保护受

试者职责。 (二)临床试验基本方法 1.临床试验一般规律 药物研发的本质在于提出有效性、安全性相关的问题,然后通过研究进行回答。临床试验是指在人体进行的研究,用于回答与研究药物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相关的特定问题。通常采用两类方法对临床试验进行描述。 按研发阶段分类,将临床试验分为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和Ⅳ期临床试验。 按研究目的分类,将临床试验分为临床药理学研究、探索性临床试验、确证性临床试验、上市后研究。 两个分类系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两个分类系统互补形成一个动态的有实用价值的临床试验网络(图1)。 图1. 临床研发阶段与研究类型间的关系 (实心圆代表在某一研发阶段最常进行的研究类型,空心圆代表某些可能但较少进行的研究类型)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POC)是指验证候选药物的药理效应可以转化成临床获益,一般在早期临床研究阶段进行,用以探索安全耐受剂量下有效性的信号,降低临床开发风险。 本指导原则采用以研究目的分类为主线对临床试验进行描述。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耐受性,明确并描述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征,探索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评估药物活性。 探索性临床试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索目标适应症后续研究的给药方案,为有效性和安全性确证的研究设计、研究终点、方法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SOP

方案设计(Protocol design)-临床试验操作流程 一、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 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依次进行的三部分,即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方案、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 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页 ?试验药物简介,包括中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N)、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结果、初步临床试验结果; ?研究目的; ?试验样品,包括样品名称、编号、制剂规格、制备单位及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给药途径、储存条件、样品数量并附药检报告单; ?受试者选择,包括志愿受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入选人数及登记表; ?筛选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见后); ?观察指标(见后);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总结报告; ?末页。 1、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 ?一般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必要时设安慰剂对照组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最小初试剂量按Blackwell改良法计算并参考同类药物临床用量进行估算(见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学》第二版 1998:298); ?最大剂量组的确定(相当于或略高于常用临床剂量的高限); ?剂量组常设5个单次给药的剂量组,最小与最大剂量之间设3组,剂量与临床接近的组人数8~10人,其余各组每组5~6人。由最小剂量组开始逐组进行试验,在确前一个剂量组安全耐受前提下开始下一个剂量,每人只接受一个剂量,不得在同一受试者中在单决给药耐受性试验时进行剂量递增连续试验; ?方案设计时需对试验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方案应包括处理意外的条件与措施; ?与试验方案同时设计好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CRF)、试验流程图(Chart)等。 2、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 ?剂量选择:选择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全组受试者均能耐受的高、中、低3个剂量,其中,中剂量应与准备进行临床Ⅱ期试验的剂量相同或接近,3个剂量之间应呈等比或等差关系; ?受试者选择: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1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筛选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试验设计采用三交叉拉丁方设计,全部受试者随机进入3个试验组,每组受试者每次试验时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试验药,3次试验后,每名受试者均按拉丁方设计的顺序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类疾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多数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有限,缺乏有效的可以治愈的药物,亟需开发新的药物来满足需要。在抗肿瘤药物的风险效益评估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可能愿意承受相对较大的安全性风险,所以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除遵循一般药物临床研究原则外,还应考虑其特殊性。由于肿瘤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一些新的作用机制、作用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传统细胞毒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点;肿瘤疾病的药物治疗也从以往的单纯追求肿瘤缩小向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转变,这些改变使抗肿瘤药物临床疗效评价终点指标也出现较大改变。因此,传统的抗肿瘤药物开发模式已经变得不适宜,需要更多地探索能加快和促进开发进程的临床研究策略。 本指导原则将对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一般考虑进行阐述,重点阐述在不同临床研究阶段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旨在为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方法学指导。申请人在进行临床研究时,还应当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SFDA)既往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要求进行,对于一般药物临床研究需要遵从的原则以及与其他指导原则重复内容在本文中不再赘述。 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抗肿瘤新化合物的临床研究,抗肿瘤生物制品也可参考部分内容,不适用于中药制剂。药物类别上主要针对细胞毒

类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由于非细胞毒类药物(如信号传导抑制剂,生物反应调节剂,激素类等)是目前新药开发的主要方向,本指导原则也将尽可能对此类别药物临床研究的不同之处进行阐述。 本指导原则中的观点仅代表SFDA当前对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的一般性认识,不能涵盖在新药研发中遇到的所有情况,申请人在研究中应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尤其应注意的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可能对将来抗肿瘤药物开发模式产生影响,因此申请人可以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并及时寻求SFDA 药品注册部门的建议。 二、临床研究的总体考虑 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过程通常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Ⅰ期临床试验主要目的是对药物的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为后期研究给药方案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Ⅱ期临床试验主要是探索性的研究,如给药剂量探索、给药方案探索、瘤肿有效性探索等,同时也观察安全性;Ⅲ期临床试验则在Ⅱ期基础上进一步确证肿瘤患者临床获益情况,为获得上市许可提供足够证据。 需要指出,这种临床研究的分期并不是固定的开发顺序。在本指导原则中,尽管对Ⅰ、Ⅱ期探索性试验和Ⅲ期确证性试验区别对待,但统计假设的建立和检验也可以成为Ⅱ期临床试验的一部分,同样,部分探索性研究也可能成为Ⅲ期临床试验的一部分。 由于Ⅲ期临床试验需要提供生存获益的疗效数据,试验周期较长,因此可以采用探索的开发模式,按照预定的中期分析计划,依据不断积累的信息,对临床试验方案进行调整。

药物I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以下简称I期试验)的管理,有效地保障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提高Ⅰ期试验的研究质量与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参照国际通行规范,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Ⅰ期试验,旨在为Ⅰ期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提供指导。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参照本指导原则。 第二章职责要求 第三条申办者应建立评价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程序和标准,选择、委托获得资格认定的I期试验研究室进行Ⅰ期试验。 第四条申办者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I期试验的全过程进行监查和稽查,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保障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 第五条申办者可以委托合同研究组织(CRO)执行I期试验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务。委托前对合同研究组织的研究条件、能力、经验以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当合同研究组织接受了委托,则本指导原则中规定的由申办者履行的责任,合同研究组织应同样履行。申办者对临床试验的真实性及质量负最终责任。

第六条Ⅰ期试验研究室负责Ⅰ期试验的实施。研究者应遵循临床试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导原则,执行临床试验方案,保护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 第七条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应在符合《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管理指南》(以下简称《实验室管理指南》)的实验室进行。从事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的实验室均应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伦理委员会应针对Ⅰ期试验的特点,加强对受试者权益与安全的保护,重点关注:试验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试验方案设计和知情同意书的内容,研究团队的人员组成、资质、经验,受试者的来源、招募方式,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等。 第三章实施条件 第九条Ⅰ期试验研究室应设有足够的试验病房,也可以设有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试验病房应符合本指导原则的要求,实验室应符合《实验室管理指南》的要求。均应具备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及能满足I期试验需要的场所和设施设备等。 第十条I期试验研究室应配备研究室负责人、主要研究者、研究医生、药师、研究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所有人员应具备与承担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特长、资质和能力。实验室人员应符合《实验室管理指南》的要求。 (一)研究室负责人。研究室负责人总体负责I期试验的管理工作,保障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研究室负责人应具备医学或药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职称,具有5年以上药

临床试验 知情同意书 模板

知情同意书 尊敬的病友: 您现在所患疾病是××××××,且(如有额外标准,请说明,例如:已经服用××药物××年以上),我们邀请您参加一项临床研究。参加这项研究完全是您自主的选择。本知情同意书将提供给您一些信息,请您仔细阅读,并慎重做出是否参加本想研究的决定。如有任何关于本项研究的疑问,您可以请您的医生或研究人员给予解释。您可以和家人及朋友讨论,以帮助您决定是否自愿参加此项临床研究。您有权拒绝参加本研究,也可随时退出研究,且不会受到处罚,也不会失去您应有的权利。 如果您同意参加,我们将需要您签署本知情同意书并注明日期。您将获得一份已签字并注明日期的副本,供您保存。 您参加本次研究是自愿的,本项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 【研究名称】××××××(名称必须与申请表、自查表、研究方案和立项证明文件中的名称一致) 【研究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科(如为多中心研究,请标注为“×××医院为研究牵头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院为参与单位”) 【主要研究者】×××(即主要研究医师、项目负责人,一般不超过2人) 【研究资助者】(若为本院医生自己发起的则写为“研究者自发”,若为厂家发起的则写为“厂家名称”;若为科研课题支撑的就写课题资助单位) 【为什么要进行该项研究?】 (请描述研究目的和背景,语言须通俗易懂。主要回答:本项目的研究对象面临的问题和本课题组拟解决的问题,邀请患者/健康人参与本项目的原因)

【本研究如何进行?】(请描述研究的设计及过程,以下仅为示例,请根据实际研究内容填写) 本研究为×××××研究(例如:多中心、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或单中心、队列、非干预性研究等),您将被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接受××治疗,以及××××检查;对照组将进行××常规治疗,以及××××的检查。您需要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回来随访。治疗和随访期间研究人员将使用相关的临床观察表格,收集您所有需要观察的数据,在××时候(时间点,例如:在您接受研究开始时或在您服药1个星期后等)采集您×××ml血液,留取×××尿液进行研究分析(必须注明采集的血/尿标本是否为临床常规检查项目的剩余标本),最后汇总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参加研究的条件】(如有多个组别并且各组的入组标准、排除标准不同,请分别列举,例如,对照组:1.入选标准为×× 2.排除标准为××;治疗组:1. 入选标准为××2.排除标准为××) 本研究计划招募××名研究对象。 1.入选标准为:×××× 2.排除标准为:×××× 3.中途退出标准为:××××(例如,受试者主动撤回知情同意书) 【我参加本研究的时间将有多长?】(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阐述研究每个阶段的时间和随访次数) 您参加本研究的时间将持续×年(×周),在此期间,您须到科室进行××次访视。本研究由以下部分组成: 【我有哪些责任?】(请根据实际的研究内容进行填写,以下仅为范例)如果您决定参加本研究,您必须按医生和您约定的随访时间来医院就诊。您的随访非常重要,因为医生将判断您接受的治疗是否真正起作用,并及时指导您。您必须按医生指导用药,并请您及时、客观地填写您的治疗记录。并将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带来,包括您有其他合并疾病须继续服用的药物。 【每次研究访视将会做什么?】(如无需随访,可省略此项)

创新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创新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 南昌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熊玉卿

合成筛选I 期临床试验II 期临床试验III 期临床试验 临床前安全有效性药物制剂候选化合物 初步安全有效性研究设计申请证书上市 Process of Drug Development ---The Long Road to a New Medicine

? 从动物实验到Ⅰ期临床试验的安全之路在哪?---Ⅰ期临床试验大象人事件的惨痛教训? 2006年在英国发生的大象人事件,震惊世界。?抗CD28人源化单克隆抗体(TGN1412) Ⅰ期临床试验使多位受试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这充分说明创新药物I 期临床试验中存在未知的风险是令人震惊的。 创新药物Ⅰ 期临床试验灾难性意外

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尤其是FIH的 三高 高风险性: 初次进入人体的临床研究,从动物实验的基础数据迈向人体研究的 第一步 (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高专业要求: 以尽可能少的受试者尽早发现药物特点,尽量降低风险,对Ⅰ期临 床试验科学与规范的设计要求尤为突出 高规范性: Ⅰ期临床试验入选例数相对较少、但获取得数据和信息量却很多, 大量的分析必须基于实施规范的数据和信息 综上可见,创新药物I期临床试验须尽早的发现药物的特点,尽量降低受试者的风险,因此更具风险、更高的专业要求,这就是自主设 计、规范实施临床研究的挑战! 创新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特征

探索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 ) 探索剂量限制性毒性(dose limited detixitien,DLT ) 寻找人体可接受的剂量范围 了解创新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特征为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剂量和间隔及给药方法)提供依据 I 期临床试验主要目标是什么?

临床研究方案

封面 临床研究方案 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两种不同放置技术鼻肠管在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注:本模板供参考使用,请根据课题情况做内容的增减 研究类型: 研究中心:*******第一医院(组长单位)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肿瘤医院 *******总医院 本院承担科室: 本院负责人: 日期:年月 本研究将遵循本临床研究方案和GCP实施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研究方案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目的 (4) 三、研究计划 (4) 1. 研究人群的选择 (4) 2.受试者招募人数 (5) 3.研究者选择标准 (5) 4.研究时间 (5) 5.研究的执行 (5) 四、不良事件 (8) 1.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分类 (8) 2.严重性 (8) 3.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 (9) 五、伦理学和质量 (9) 六、数据管理 (9) 七、统计分析 (9) 1.统计软件 (9) 2.数据描述 (9) 3.数据统计 (10) 4.统计分析计划 (10) 八、最终报告和发表 (10) 九、参考文献 (10)

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根据课题情况进行描述,800-1000字) 二、研究目的 主要目的:对比****胃肠营养管与复尔凯螺旋型鼻空肠管幽门后置管的成功率(X片证实)、置管成功的时间。 次要目的:对比两组营养管堵管率、并发症、入组至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从入组至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肠内营养的天数、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 28天死亡率、总住院费用。 三、研究计划 1. 研究人群的选择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试验组使用****胃肠营养管,对照组使用******鼻空肠管。本研究中预计入选*****名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1.1诊断标准 1.2入选标准 ?年龄>18岁 ?入住ICU ?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受试者(或者他们的合法代表)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以下患者不能参加本研究: ?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恶性心律失常 ?近期行食管及胃等上消化道手术者; ?具有肠内营养禁忌症(活动性消化道大出血、严重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肠梗阻、腹腔间隙综合征、炎性肠病急性发作等); ?在研究开始前2个月内参加了其它临床研究; ?患者或其授权人不愿意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或不愿遵从研究方案;

临床试验方案模板(修订版).doc

临床批件号:XXXXXXXX XXXXXX用于镇痛的Ⅱ期临床试验方案 临床研究组长单位:XXXXXXXXXXXXXXX 临床研究负责人:XXXX 临床研究参加单位: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申报单位: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

1.研究题目 XXXX与XXXX对照治疗术后疼痛和癌性疼痛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2.研究背景 XXXX为全合成强效镇痛药,化学名为XXXXXXXXXXXXX。其结构和药理活性与XXX相似。由XXX公司研制,于1957年上市(商品名:XXXX)。国外临床前研究认为,XX与XX同属于XX受体激动剂。其镇痛强度约为XX的4倍,XXXX12-50倍,用药后15-30分钟起效,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比XX长,因而作用时间也较长,长期用药后,体内有一定的蓄积作用。其毒副作用与XX相似,依赖性潜力与XX 相当。可能的不良反应有:XXXXXXXXXXXXXXXXX等,这些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随用药时间延长会逐渐减轻和消失,或于停药后消失。 本品由XXXXXXXXXX研制,现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XXXXX)进行II 期临床试验研究,由XXXXXXXXXXXX(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为临床研究负责单位,XXXXXXXX、XXXXXXXX和XXXXXXXXX为参加单位。 3.研究目的 考察XXXXXXXXX临床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申报单位和研究单位 申报单位:XXXXXXXXXXXX 地址:X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xxxxxxxx E-mail: xxxxxxxxxxxxx 临床监查员:XXX:xx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 临床研究组长单位:XXXXXXXXXXXXXX 地址:X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电话: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 参加单位: 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 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 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 5. 试验设计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 6. 病例选择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16号)

附件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包括与已上市产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试验)是指在相应的临床环境中,对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性能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申请人应在符合要求的临床单位,在满足临床试验最低样本量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产品临床预期用途、相关疾病的流行率和统计学要求,制定能够证明其临床性能的临床试验方案,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试验误差、提高试验质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临床试验报告是对临床试验过程、结果的总结,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文件之一。 本指导原则仅对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具有发展快、专业跨度大、临床预期用途各异的特点,不同临床预期用途产品的临床试验方法及内容不尽相同。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预期用途,制定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修订本指导原则。 二、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要求 1.临床试验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学准则,必须获得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同意。研究者应考虑临床试验用样本,如血液、羊水、胸水、腹水、组织液、胸积液、组织切片、骨髓等的获得或试验结果对受试者的风险性,应提交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对于例外情况,如客观上不可能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或该临床试验对受试者几乎没有风险,可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后免于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2.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健康必须高于科学和社会利益。 3.为受试者保密,尊重个人隐私。防止受试者因检测结果而受到歧视或伤害。 4.临床前研究结果支持进行临床试验。 (二)临床试验机构及人员的要求 1. 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申请人应当选定不少于3家(含3家)、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申请人应当选定不少于2家(含2家)临床试验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临床试验。 2.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机构应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资质认可。 3.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其预期用途,综合不同地区人种、流行病学背景、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等因素选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机构必须具有与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仪器设备,并能够确保该项试验的实施。 4. 申请人应当在临床试验前制定文件明确各方的职责分工,与各临床试验机构协商制定统一的临床试验方案,按照临床试验方案组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并组织对参加试验的所有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方案和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使用的培训,以确保临床试验方案和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操作的一致性,并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促进各研究者之间的沟通。 5.在临床试验开始前,申请人应与临床试验工作人员进行临床试验的预试验,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方案模板

临床试验方案产品名称:XXXXX检测试剂盒(XXX法) 规格: 临床试验类别: 临床验证□临床试用 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签字): 临床试验机构(盖章): 统计学负责人(签字): 统计学负责单位(盖章): 产品注册申请人的联系人: 产品注册申请人的联系电话: 产品注册申请人(盖章):

说明 1、体外诊断试剂在临床试验前,必须制定临床试验方案。 2、临床试验方案由承担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和申办者共同设计、制定。申办者与医疗机构签署双方同意的临床试验方案,并签订临床试验协议。 3、承担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和实施者应当根据产品的适用范围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统计学要求,共同制定临床试验例数及持续时间,以确保达到试验预期目的。 4、临床试验类别为临床验证。

一、一般信息 1.产品信息 简单介绍本产品与疾病的关系,采用什么原理,能检测的范围。 2.临床试验开展的时间 临床试验持续时间共计约12个月(视具体产品规划临床试验时间),自临床试验在申办者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开始计算。 3.试验研究人员 4.临床试验申办者:

二、临床试验的背景资料 详细介绍疾病的基本情况,如发病机理,发病率,常用诊断方法等。 XXXXX有限公司生产的XXXXX检测试剂盒(XXX法)基于XXXXX技术可对XXXX样本(样本类型)中XXXXX进行检测,通过分析样本中XXXX,对XXXXX疾病进行辅助判断。 本次临床试验通过将XXXXX检测试剂盒(XXX法)检测结果与(对比方法)进行比较,验证该临床试验相关产品在临床检测上是否可以准确检测XXXX样本(样本类型)中的XXXXXXXX,考核该试剂盒的临床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试验目的 收集XXXX样本(样本类型)并进行随机编盲,然后同步使用XXXXX检测试剂盒(XXX 法)(以下简称试验产品)和(对比方法)(以下简称对比试剂)对XXXX样本(样本类型)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揭盲,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四分表进行分析,对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总符合率和一致性系数Kappa(Κ)值进行评价,从而验证该试剂盒在临床检测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出具临床试验报告。 四、试验设计 1.样本来源 来源于正规临床机构的(样本类型),样本需符合说明书要求。2. 对比方法的确立 本次临床试验选择(对比试剂盒)作为对比方法。 3.所需试剂和仪器设备 3.1 考核试剂:XXXXX检测试剂盒(XXX法),XXXXX有限公司; 对比试剂:XXXXX检测试剂盒(XXX法),XXXXX有限公司; 3.2 基因测序仪:基因测序仪,规格型号,XXXXX有限公司; 3.3 数据分析软件:XXXX软件,XXXXX有限公司。 4.试验流程 4.1 收集临床试验样本: 如果前瞻性样本获取难度大,一般可入组部分回顾性样本。建议先咨询审评中心老师。 4.1.1 回顾性样本:收集样本库中符合要求的样本,并收集样本的基本信息(包括取样日期、受试者年龄、性别、病史、既往检测信息等),记录数据并保存; 4.1.2前瞻性样本:针对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取其(样本类型);并收集样本的基本信息(包括取样日期、受试者年龄、性别、病史、既往检测信息等),记录数据

Ⅰ期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2011年12月02日 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以下简称I期试验)的管理,有效地保障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提高Ⅰ期试验的研究质量与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参照国际通行规范,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Ⅰ期试验,旨在为Ⅰ期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提供指导。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参照本指导原则。 第二章 职责要求 第三条 申办者应建立评价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程序和标准,选择、委托获得资格认定的I期试验研究室进行Ⅰ期试验。 第四条 申办者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I期试验的全过程进行监查和稽查,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保障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 第五条 申办者可以委托合同研究组织(CRO)执行I期试验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务。委托前对合同研究组织的研究条件、能力、经验以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当合同研究组织接受了委托,则本指导原则中规定的由申办者履行的责任,合同研究组织应同样履行。申办者对临床试验的真实性及质量负最终责任。 第六条 Ⅰ期试验研究室负责Ⅰ期试验的实施。研究者应遵循临床试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导原则,执行临床试验方案,保护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

第七条 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应在符合《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管理指南》(以下简称《实验室管理指南》)的实验室进行。从事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的实验室均应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 伦理委员会应针对Ⅰ期试验的特点,加强对受试者权益与安全的保护,重点关注:试验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试验方案设计和知情同意书的内容,研究团队的人员组成、资质、经验,受试者的来源、招募方式,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等。 第三章 实施条件 第九条 Ⅰ期试验研究室应设有足够的试验病房,也可以设有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试验病房应符合本指导原则的要求,实验室应符合《实验室管理指南》的要求。均应具备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及能满足I期试验需要的场所和设施设备等。 第十条 I期试验研究室应配备研究室负责人、主要研究者、研究医生、药师、研究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所有人员应具备与承担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特长、资质和能力。实验室人员应符合《实验室管理指南》的要求。 (一)研究室负责人。研究室负责人总体负责I期试验的管理工作,保障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研究室负责人应具备医学或药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职称,具有5年以上药物临床试验实践和管理经验,组织过多项Ⅰ期试验。 (二)主要研究者。研究室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可以是同一人。主要研究者负责I期试验的全过程管理,熟悉与临床试验有关的资料与文献,确保试验顺利进行。主要研究者应具备医学或药学本科或以上学历、高级技术职称,具有系统的临床药理专业知识,至少5年以上药物临床试验经验,有负责过多项Ⅰ期试验的经历。 (三)研究医生。研究医生协助主要研究者进行医学观察和不良事件的监测与处置。研究医生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具有医学本科或以上学历,有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经历,具备急诊和急救等方面的能力。 (四)药师。药师负责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等工作。药师应具备药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具有临床药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研究护士。研究护士负责I期试验中的护理工作,进行不良事件的监测。研究护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计划.doc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计划 试验名称前瞻性、单组、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无菌经导管肺动脉瓣膜及输送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案版本 / 发布日期: 2017-9-12 日期 试验设计 采用前瞻性、单组(目标值法)、多中心试验设计 入选标准: 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评级Ⅱ级及以上的患者,满足第 1 条标准即可;纽约心脏病学会 ( NYHA)心功能评级 I 级的患者,满足第 1、 2 条。 1.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测得肺动脉瓣反流分数≥ 30% 入选标准 经胸超声测得中度(3+) 至重度 (4+) 的肺动脉瓣反流 2.心功能 I 级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测得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150mL/m2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测得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之比≥ 2.0 排除标准: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受试者不应参加本试验。 ( 1)解剖学评估不适合,包括血管入径无法送入瓣膜或RVOT-PA无法放置瓣膜,或者术前检查提示瓣膜支架有压迫冠状动脉可能;[1] ( 2)肺动脉高压[经右心导管检查平均压>30mmHg( 1 mmHg =0.133kPa ) ] ; [1] (3)急性失代偿性心脏衰竭; (4)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或目前患有活动期感染心内膜炎者; 排除标准 (5)已知对阿司匹林或肝素过敏; (6)预期寿命小于 1 年; (7)育龄女性研究对象的尿液或血清妊娠试验阳性; (8)正在参加其他未上市产品的临床试验者; (9)病人或监护人不愿意或无法提供书面知情同意或不服从后续随访要求; (10)据研究者判断,认定不适合肺动脉瓣膜植入的;

临床试验设计方案

临床科研试验计划书 题目:吸烟对胃溃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一)立题依据: 胃溃疡是人类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机体炎症细胞被激活,释放过多的致炎因子所引发的炎症反应【1】。人们通常把胃溃疡看成不要紧的“小毛病”,事实上,老年胃溃疡患者的癌变率为3~5%,中青年为0.5~2%,尤其是近幽门口的溃疡、反复迁延的慢性溃疡最容易癌变,所以胃溃疡的治疗不能忽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导致胃黏膜损伤以及寒冷、精神紧张、吃酸辣甜腻食物过多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但近期的一些动物实验研究指出,吸烟可以影响血管内皮依赖的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循环,可能与胃溃疡的发生及迁延不愈有关【2.3】。国内外关于吸烟与胃溃疡的关系的临床研究很少,并且存在着样本含量较少,评价不够全面等缺陷,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9—360. [2]李昌俊,郑瑶,李玉鑫,任辉,陈春,连建学.被动吸烟对兰索拉唑作用于小鼠 胃溃疡模型的干预作用[J].医学论坛杂志。2008:29(4) [3]张雪萍,吕明明,李霞,孙海基.尼古丁对药物性胃溃疡影响的实验研究[J].食品与药品.2011:13(1)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吸烟与不吸烟的胃溃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旨在了解吸烟对胃溃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对预测吸烟对胃溃疡发生发展的影响提供一定的依据。 (三)研究对象 1、样本含量估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样本含量估算公式n=[uα2π(1-π)]/δ2计算样本量,式中: n: 样本量;uα: I型错误概率α = 0.05时的u值;π: 吸烟导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发生率;δ: 容许误差 此处δ取0.03,同时据文献调查,吸烟导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发生率约为30%,代入公式得:n=[uα2π(1-π)]/δ2=[1.962×0.30×(1-0.3)]/ 0.032 =896人。另外,为减少失访误差,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则约需观察1075例。 2、诊断标准:采用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胃溃疡诊断标准》: 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变化、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或长期服用能致溃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上腹隐痛、灼痛或钝痛,服用碱性药物后缓解。典型胃溃疡常于剑突下偏左,好发于餐后半小时到1~2小时,痛常伴反酸嗳气。 基础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测定有助诊断。胃溃疡的基础泌酸量正常或稍低,但不应为游离酸缺乏。 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阳性。 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变形等间接征象仅作参考。 胃镜检查,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标准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 版本号 1.0 页数9页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布日期年月日起效日期年月日 威海市立医院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 临床试验方案叙述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目的,试验设计、方法和组织,包括统计学考虑、试验执行和完成的条件。因此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应包含以上内容明确具体描述。临床试验方案是临床试验的主要文件,应由研究者(Investigator)与申办者(Sponsor)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共同讨论制定。方案必须由参加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及申办者签章并注明日期。临床试验方案必须报伦理委员会审批后方能实施。临床试验中,若确有需要,可按规定程序对试验方案作修正。 一、目的 建立试验方案设计和制订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试验方案的规范性与可行性。 二、范围 所有由本院牵头或协助参加的新药临床试验。 三、内容 1 方案封面 1)方案的首页上方应注明“××药×期临床试验方案”。 2)临床试验的题目。 3)试验方案版本编号、版本日期和CFDA批准临床试验的批准文号。 4)申办者单位名称、临床研究的负责单位、试验方案的设计者、统计分析单位与负责人、方案的制定和修改时间。 2 目录 对整个方案标题建立索引目录,以便于研究者查阅。 3 方案摘要 内容包括试验研究题目、试验目的、药物的名称、入选标准、病例数、给药方案(药物分组的用法用量、疗程)、有效性评价(主要、次要指标)、安全性评价指标、试验进 度安排等。 4 缩略语表 对试验方案内容中所涉及到的专业术语的缩略语提取解释。 5 试验研究流程图 6研究者、申办者和监查员对本试验声明与签字 7方案正文 1)试验背景 叙述研究药物的研究背景、组成、适应病症、非临床研究中有潜在意义(疗效性和

疫苗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疫苗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一、前言 二、基本原则 三、概述 (一)临床试验分期 (二)疫苗临床试验前研究和实验室评价 (三)疫苗特殊性考虑 四、方法学考虑 (一)受试人群 (二)结果判定 (三)诊断方法的验证 (四)病例检测和确定 (五)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 五、统计学考虑 (一)概述 (二)Ⅲ期试验设计要求 (三)效力 (四)安全性 (五)样本量 (六)随访持续时间 六、伦理学考虑 (一)概述 (二)受试者保护 (三)伦理委员审查 七、Ⅰ期临床试验 八、Ⅱ期临床试验 九、Ⅲ期临床试验 十、Ⅳ期临床试验

十一、研究设计 (一)平行组设计 (二)多中心试验 (三)优效性、非劣效性试验 (四)观察队列试验 (五)病例对照试验 十二、桥接试验 附录1:术语定义 附录2:疫苗临床试验方案基本要求 疫苗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一、前言 本指导原则中的疫苗,是指能诱导宿主对感染病原、毒素或其他重要抗原性物质产生特异、主动保护性免疫的异源预防用生物制品。 人用疫苗包括:含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灭活但仍具有免疫原性的微生物灭活疫苗;对人无毒或减毒但保留免疫原性的活微生物,即减毒活疫苗;由生物体或其分泌物提取及重组DNA等技术获得的抗原制备的疫苗。 疫苗的研发主要分为两部分: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本指导原则仅对预防用疫苗的临床试验提出总的要求,疫苗临床试验的全过程应严格按照《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进行。 GCP是有关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分析总结等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宗旨是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保证药品临床试验的过程规范可信,结果科学可靠,其一般原则也适用于疫苗。但疫苗因具有其内在和应用特殊性,如来源于活生物体、其组成复杂,用于健康人群且以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因此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需要有特殊的检测方法以保证其批间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本疫苗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基本目的,是为疫苗临床试验提供总的要求,各类疫苗的临床试验应在本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疫苗的各自特征和疾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