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初高中化学衔接经典教材讲义

2018年初高中化学衔接经典教材讲义

2018年初高中化学衔接经典教材讲义
2018年初高中化学衔接经典教材讲义

2018年初高中化学衔接经典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前言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一、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区别、高中化学的特点

1.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区别;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但是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侧重抽象,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2.高中化学的特点

⒈概念多且抽象

高一化学教学是处于初、高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家刚刚开始高中化学学习就感觉到非常困难,很多学生认为化学记忆性的内容太多,以至于“乱”。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刚开始接触的化学概念、专有名词、化学方程式太多无法及时消化导致的。相对于初中,高中化学接触到的很多化学概念都较为抽象,只看课本无法深入理解。

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

3.内涵深,联系广

如物质的量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二、初高中的心理衔接

有些学生因初中、高中学习环境的差异,化学教材内容的加深,产生一些畏惧情绪,这很正常,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应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三、初高中知识衔接

由于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知识联系十分密切,在进行高一化学教学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复习初中知识。比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个知识点,在学习中要涉及初中元素及其化合价等知识。复习好元素及其化合价等知识,可以减轻对新知识的畏惧,加快了自己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反应及有关计算上等。当然也不要完全拘泥于细枝末节,应将原来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融入到新知识框架之中,将旧知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初高中的学习方法衔接

初中、高中化学学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重视双基、重视实验等,但随着知识内容的加深,学术性、系统性逐步增强。规律性也较强,更加注重科学素养和方法训练,有些化学知识也较初中化学抽象。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读、划、找、记

(1)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带着问题读懂课本

(2)划:要划出重点、难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

(3)找:要找出自己的疑难点,带着想不通、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

(4)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3)善于思考:边听课一定要边思考。一定要注意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去想想为什么。切实克服和改变不注意听和想的过程,而只记住结论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4)跟紧老师:注意力要跟着老师讲的内容及时转移,千万不能老师已经开始讲下一个问题了,你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问题。上课难免有些一时弄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先做个记号,放到课后请教老师或同学。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过电影:每天上完课,及时利用时间,合上课本边回忆老师课堂所讲内容、边检查自己是否理解、是否掌握,犹如在自己的脑海里放电影一般。

(3)“后”作业+反思: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然后注意每次练习完一定要勤于思考,记住:想的一定要比做的多。

如果热衷于“题海战术”而不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没有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很容易陷于思维混乱,导致“假学”。

(4)纠错本、错题本:要时刻准备一些笔记本用来记下平时练习出现的错题、对知识理解的误区、易错易忘要点,或者自己经过学习归纳出的笔记。并且要经常翻一翻,看一看,特别在考试前几天非常有效。亲测有用!

(5)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6)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7)勤归纳:通过归纳将零散的知识集装成箱,有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可以用一些自己的方法来理解或记忆某些特别难记或易错的知识点.

(8)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

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初高中化学衔接第1讲化学用语

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要点精析:

(1)元素是表示物质宏观组成的一种概念,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元素无数量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状态有两种:一种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称之为游离态;另一种是以化合物状态存在的,称之为化合态。

(3)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元素:氧>硅>铝>铁

②海水中的元素:除了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外,还含有Cl、Na、Mg、S、Ca、K、Br等

③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此外通常含有氢、氧等元素

④人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别为碳、氢、氧、氮

2.元素符号:

(1)书写规则: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使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例如:Oxygenium氧,表示为O Hydrenium 氢,表示为H,当第一个字母与其他元素重复时,可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并用小写表示,如果Na、Ca、Cu 等。

课堂练习1:常用的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这种单质

以N(氮)为例来说明:可以表示为氮元素、还表示氮元素的1个氮原子。

再如Fe既表示铁元素,又表示1个铁原子,还表示铁单质

思考:2H表示什么意思?(因为元素只讲种类而不论个数,所以H前面加一个任意的系数2,即2H含义就与H有所不同了。2H只表示为2个氢原子。注意不能说表示为两个氢元素)

二、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课堂练习2:

三、离子符号

课堂练习3:常见离子符号

(氯离子)、(银离子)、(钾离子) 、(钠离子)、(氢离子)

(氧离子)、(钙离子)、(钡离子)、(镁离子)、(锌离子)

(铝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 原子团:

(碳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铵根离子)、 (磷酸根离子)、 (碳酸氢根离子)、 (高锰酸根离子)、 (亚硫酸根离子)、 (亚硝酸根离子)、 (锰酸根离子)、 (亚硫酸氢根离子) 四、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宏观上,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还表示一个分子里含有的原子个数。如H 2O,宏观上,表示水,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前面的系数表示分子的个数,角标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如3H 2O,表示3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式的写法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固体、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铁Fe 、硫S 、氦气He 。常见气体单质如氧气、氢气、氮气是双原子分子,化学式为O 2、H 2、N 2。 ① 单质

② 化合物 氧化物

课堂练习5:氢化物:请写出以下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化学式:

碳、氮、氧、氟:

硅、磷、硫、氯:

常见酸碱盐(写出其化学式)

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碳酸

亚硫酸、磷酸、氢硫酸、氢氟酸、氢溴酸氢碘酸

常见的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

铁、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铜、氨水、

常见的盐举例:氯化钠、氯化钡、氯化铝、氯化银、

碳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铝、

硫酸铁、硫酸亚铁、硝酸铵、硝酸钙、碳酸铵、

碳酸氢铵、硫酸铵、磷酸钙、氯化铜、硫酸钡、

碳酸氢钙、碳酸氢铵、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酸氢钠、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碱式碳酸铜、五水硫酸铜、亚硝酸钠

五、化合价

要点精析:①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②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③在带电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代数和为原子团的化合价。

(注意:①同一元素,在不同的原子团中,可显相同的化合价;如:CrO

42— Cr

2

O

7

2—

②同一元素,在结构相同的原子团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KMnO

4 K

2

MnO

4

③同一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NH

4NO

3

)

课堂练习6:写出你初中背下的化合价口诀:

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课堂练习7:①判断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H

4、 CO、 CO

2

、 Na

2

CO

3

、 NaHCO

3

②判断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NH

3、 NH

4

NO

3

、 NO、 NO

2

、 N

2

O

5

、 HNO

3

、 HNO

2

③判断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H

2S、 S、 SO

2

、 SO

3

、 Na

2

SO

3

、 NaHSO

3

、 Na

2

SO

4

、 NaHSO

4

④判断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HCl、 Cl

2、 HClO、 HClO

2

、 HClO

3

、 HClO

4

、 Cl

2

O

7

小结:原子核外电子数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 时,容易失去电子:化合价=+失去的电子数目;

元素最高正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 时,容易得到电子: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

元素最低负价(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8

六、化学方程式:

写出下列初中化学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燃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氧化膜:

4.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

5.实验室制备氧气的三种方法:①

6.电解水:

7.高温煅烧石灰石:

8.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9.铝与稀硫酸反应:

10.用氢气或木炭还原灼热的氧化铜:①

11.硫酸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12.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13.小苏打或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①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5.烧碱与氯化铁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16.烧碱与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17.将熟石灰与氯化铵两种固体一起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18.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

19.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0.用稀盐酸除铁锈:

2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22.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

课后巩固练习:

1.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

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

3③SO

2

④Cu

+2

O ⑤Mg2+⑥2OH-⑦H

2

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2.稀土元素又称“21世纪黄金”,广泛应用于电子、军事、石油化工等领域。硝

酸铈铵[化学式为(NH

4)

2

Ce(NO

3

)

6

]是稀土元素铈(Ce)的化合物,其中铈元素的化合

价是( )

A.+2价

B.+3价

C.+4价

D.+5价

3.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4.下列有关物质所含元素质量比的数值正确的是( )

A.水(H

2

O) m(H)∶m(O)=1∶8

B.乙炔(C

2H

2

) m(C)∶m(H)=2∶1

C.氨气(NH

3

) m(N)∶m(H)=14∶1

D.二氧化硫(SO

2

) m(S)∶m(O)=1∶2

5.质量相等的SO

2和SO

3

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是( )

A.1∶1

B.2∶3

C.5∶6

D.6∶5

6.已知:碘(I)元素有-1、+1、+3、+5、+7等多种化合价,碘酸碘是带正电荷的碘离子和碘酸根(IO3 )离子构成。你认为它的化学式可能是下列中的( )

A.I O

25 B.I O

27 C.

I O

45 D.

I O

49

7.在下列叙述中,对元素化合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既含正价元素又含负价元素

B.只有正价和负价的绝对值相等的两种元素间才能形成化合物

C.两种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中,必有一种元素显正价

D.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必显正价。

8.有6种物质按下列顺序排列:①X ② Cl

2③HClO ④KClO

3

⑤KClO

4

根据它

们这种排列规律,X应该是下列的( )

A.HClO

3 B.CaCl

2

C.Cl

2

O

7

D.Cl

2

O

3

9.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是( )

A.Si

3N

4

B.Si

4

N

3

C.N

4

Si

3

D.Si

3

N

7

10.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

B.硫酸铁的化学式:FeSO

4

C.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氢原子符号:2

1

H D.Cl-的结构示意图:

11.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

2O

3

,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 ,硫酸盐

的化学式为。

12.某种牙膏中含有抗牙腐蚀的药物,其化学式为Na

2FPO

3

,已知F为-1价,其核

电荷数为9。则该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__ _,如果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求氟原子核内有___ __个中子。

参考答案:1-10 CCBAC DBBAB

11.RCl

3 ,R

2

(SO

4

)

3

12.+5 , 10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2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其转化 一、物质的组成

二、物质的分类

概念辨析:

(1)混合物:由 种或 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例如:空气。 (2)纯净物:只由 种物质组成,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 4?5H 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电 子原子

(直接)构成 物质

离子

分子

成 变 成 构

成 构 成

(纯净物)

(3)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 ,例如:氧气(液氧)、水银、液氯。

(4)化合物:由种或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氯化氢、

氨气。

(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大多数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

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如CaC

2

),氰化物(如NaCN)等以外)

课堂练习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一种单质

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

课堂练习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天然气②大理石③冰水混合物④盐酸⑤硫酸⑥浓硫酸⑦纯净水

⑧无污染的空气⑨液氧⑩爆鸣气?胆矾?福尔马林?酒精?

乙醇溶液⒂食盐水

课堂练习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纯碱②SiC ③CH

3

OH ④烧碱⑤醋酸

<知识拓展>: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质大多是混合物。其中不少混合物是由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如氯化钠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溶液、

泥沙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悬浊液、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乳浊液。上述由一种或

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体系称为

分散系。

我们把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m的分散系称为浊液(悬浊液或乳浊液),在10-

9m~10-7m叫做胶体,小于10-9m叫做溶液。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光线的方向上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称为

“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要点精析:Ⅰ氧化物

1.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氧化物的分类(用分类的思想研究物质的性质,将个别物质性质推广到一般)

(1)按组成元素分类

①金属氧化物(如:Na

2O、CaO、MgO、ZnO、MnO

2

、CuO、Fe

2

O

3

、Al

2

O

3

)

②非金属氧化物(如:CO

2、SO

2

、CO、SO

3

、P

2

O

5

)

(2)按化学性质分类

①不成盐氧化物(如:H

2O、CO、NO、MnO

2

)

②成盐氧化物

Ⅰ、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SO

3

、CO

2

、Mn

2

O

7

)

Ⅱ、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CaO、MgO、CuO、Fe

2O

3

、FeO)

Ⅲ、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

、ZnO)

IV.特殊氧化物:①过氧化物(如Na

2O

2

)②其他氧化物:如NO

2

、Fe

3

O

4

(3)按常温下的状态分类

①固态氧化物(如:Fe

2O

3

、CuO)②液态氧化物(如:H

2

O)③气态氧化物(如:CO

2

)

概念辨析: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全是碱性氧化物,有些高价

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

、Cr

2

O

3

等也属于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NO等不易成盐,不是酸性氧化物。

③有些非金属氧化物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但不是酸性氧化物如NO

2

等。

课堂练习4:判断正误

①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④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3.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①酸性氧化物+碱→盐和水:

分别写出CO

2、SO

2

、SO

3

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大多数酸性氧化物(SiO

2

除外)+水→相应的酸(化合价不变)

分别写出CO

2、SO

2

、SO

3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大多数酸性氧化物都可由非金属与O

2

化合生成

(2)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和水

分别写出Na

2O、MgO、CuO、FeO、Fe

2

O

3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少数碱性氧化物+水→对应的碱(Na

2O、K

2

O、BaO、CaO等)

写出以上4个化学方程式:

NaOH、KOH、Ba(OH)

2均易溶于水,Ca(OH)

2

微溶于水,而MgO、Al

2

O

3

、Fe

2

O

3

、FeO、

Fe

3O

4

、CuO均难溶于水,其碱Mg(OH)

2

、Al(OH)

3

、Fe(OH)

3

、Fe(OH)

2

、Cu(OH)

2

均难

溶于水

③大多数碱性氧化物都可由金属与O

2

化合生成

④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盐:如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化合生

成碳酸钠,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Ⅱ酸(定义:电离时生成阳离子全部是H+)

1.酸的分类

(1)按组成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2)按电离出的H+个数分为:一元酸: 、

二元酸、三元酸

(3)按酸性的强弱分为:强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弱酸 ;

(4)按酸的沸点高低可分为:高沸点酸______ ___、低沸点酸________________ △关于酸的其它提法:

易分解的酸(不稳定酸):HClO 、H

2CO

3

、H

2

SO

3

、HNO

3

强氧化性酸:浓H

2SO

4

、HNO

3

、HMnO

4

、HClO 。(指成酸元素氧化性)

弱氧化性酸:稀HCl 、稀H

2SO

4

还原性酸:H

2S 、浓HCl 、HBr 、HI 、H

2

SO

3

2.酸的命名

无氧酸一般命名为“氢某酸”____________,含氧酸一般命名为“某酸”_________。

3.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H

2SO

4

+Zn=ZnSO

4

+H

2

(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6HCl+Fe

2O

3

=2FeCl

3

+3H

2

O

(4)酸+碱→盐+水 H

2SO

4

+Cu(OH)

2

=CuSO

4

+H

2

O

(5)酸+盐→新盐+新酸 2HCl+CaCO

3=CaCl

2

+CO

2

↑+H

2

O

Ⅲ碱(定义:电离时生成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的分类

(1)按电离出的OH-个数分为:一元碱: 、二元碱、三元碱

(2)按溶解性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

碱、

难溶性碱

(3)按碱性强弱分为:强碱_____ ____、

弱碱

2.碱的命名:氢氧化某

3.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

(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2NaOH+CO

2=Na

2

CO

3

+H

2

O

(3)碱+酸→盐+水 Ba(OH)

2+H

2

SO

4

=BaSO

4

↓+2H

2

O

(4)碱(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碱 Ca(OH)

2+Na

2

CO

3

=CaCO

3

↓+2NaOH

另:难溶性的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Cu(OH)

2CuO+H

2

O

分别写出Mg(OH)

2、Al(OH)

3

、Fe(OH)

3

等难溶性的碱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

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初中概念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2)酸+ 活泼金属→盐+ 氢气H2SO4 + Zn = ZnSO4 + H2↑ (3)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4)酸+ 碱→盐+ 水H2SO4 + Cu(OH)2 = CuSO4 + H2O (5)酸+ 盐→新盐+ 新酸2HCl + CaCO3 = CaCl2 + CO2↑+ H2O (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 (2)碱+ 酸性氧化物→盐+ 水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碱+ 酸→盐+ 水Ba(OH)2 + H2SO4 = BaSO4↓+ 2H2O (4)碱(可溶)+ 盐(可溶)→新盐+ 新碱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 (另:不溶性的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Cu(OH)2CuO + H2O) (Al(OH)3叫氢氧化铝.当金属有两种价态,把低价的金属形成碱命名为“氢氧化亚某”.例如:Fe(OH) 2叫氢氧化亚铁.。 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有强腐蚀性。 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强腐蚀性。)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a.正盐:电离时不生成H+和OH-的盐,可看成酸、碱完全中和时的产物,如,Na2CO3、Na2SO4等。 b.酸式盐:电离时生成H+的盐. 可看成酸碱中和时,酸过量、碱不足,酸中的氢部分被中和,还剩余部分氢。如:NaHCO3、Ca(HCO3)3、Ca(H2PO4)2、CaHPO4等等。 盐的通性 (1)盐+ 活泼金属→新盐+ 新金属CuSO4 + Fe = FeSO4 + Cu (2)盐+ 酸→新盐+ 新酸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3)盐(可溶)+ 碱(可溶)→新盐+ 新碱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初中升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2017)全套精品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材(2017) 第1讲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教材分析 初中教材要求 高中教材要求 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 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是由原子 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相对原 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 意义。 在高中化学中,要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掌握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来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性质。学会计算原子、原子团的电子数。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 ,“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 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原子排列在钢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圆形栅栏。 2.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如:He 、O 2、O 3、H 2O 、CO 2、H 2SO 4等。 原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氯化钠就是由Na +和Cl - 构成的。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六个主要知识点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六个重要知识点 本卷列出了初高中衔接比较紧密的的六个考点,并非难点,但都是重点。这些知识点掌握如何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影响很大,建议初升高的同学们利用暑假,对照自我检查复习一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考点一:学习化学要使用的化学符号(1-5) ①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基本要求:熟练掌握1-20号以及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溴、碘、锰、钡等元素的符号。 ②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基本要求:熟练书写,简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含量等。 1.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2.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钾K>钙Ca>钠Na>镁Mg B.铝Al>锌Zn>铁Fe>锡Xi C.铅Pb>铜Cu>贡Hg D.金Au>银Ag>铂Pt 3.由种类相同的元素组成的一组物质是

A.冰和干冰 B.银和水银 C.烧碱和纯碱 D.水和双氧水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3 C.氧化铁Fe2O3 D.氢氧化 钾K(OH)2 5.某含铁盐化学式为Na2FeO4,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功能,是一种绿色、 无污染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4 D. +6 考点二:物质分类(6-9) 基本要求:理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能由此总结初中阶段重点学习过哪些单质、酸、碱和盐以及有机化合物 6.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醛(HCHO) B.葡萄糖(C6H12O6) C.醋酸(CH3COOH) D.碳酸(H2CO3) 7. 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及初高中衔接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 ·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法,分类标准 (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 【课堂练习】 (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 (2)元素符号的意义 (3)H、H2、H+、H-的共同点是什么? 2.原子 。 它由和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越不稳定。最外层电子能量最,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 【课堂练习】 (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个时,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 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配套练习

高一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解析与练习 【主要内容】 主要通过对物质的组成、分类以及物质之间的关系的总结,对初中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又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同学们能在直观的层面上较明显的认识物质分类及同类物质间的相似性及其应用。认识分类这种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起到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衔接的作用。 【知识点精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在初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知识,对元素、分子、原子——等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进入高中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能从以前学过的微观、宏观来认识物质,更应该从物质的结构入手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 当然除了了解物质的组成我们还会在今后进一步去学习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这些作用会导致物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从而理解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道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的丰富,原来那些只靠经验得到的化学成果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化学家的面前要求得到圆满的回答。为什么煤能燃烧而其他的岩石却不能?金属为什么会生锈?为什么柔软的高岭土经过高温的焙烧就变成了晶莹坚固的花瓶?要得到这些问题的谜底,人类就必须对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进行研究。可是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集体,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方法。例如:根据组成对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我们可将它们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

各类物质的概念及代表物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同一类物质在性质上相似,例如酸性氧化物,它还有一个俗名叫酸酐。我们中学所学的酸酐中大多数都能溶于水,不溶于水的很少像SiO2。于是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记少的那半儿。而碱性氧化物中能溶于水的比较少见的有K、Na、Ba、Ca的氧化物。如何判断酸性氧化物和它对应的酸呢?我们从已学过的知识入手,例如:C的氧化物我们学过两种即CO、CO2,那么谁是H2CO3的酸酐呢?我们的回答应该是CO2,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CO2、H2CO3中的C元素都是+4价,因此今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判断酸性氧化物和它对应的酸。我们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你还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地总结积累,你会发现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而酸性氧化物不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当然物质分类的方式不仅一种,根据我们研究的对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我们研究的物质按不同

【资料6】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16讲 58页资料)

化学学科--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编者的话 “初中课改新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是教师们的共同感受。用初中课改教材的同学,不适应高中老教材。原本在初中成绩不错,可是上了高中就感到不适应新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并不是因为同学们学习能力不够,也不是高中教学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初中课改教材与高中教材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 初中新课程教材删除了繁、难、偏、旧的知识,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新知识的引入与日常生活很贴近,形象生动,遵循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可是高中使用的还是原教材,现行的初中新课程与高中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的空白,两者没有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同时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些给高中教师的教和高中新学生的学都带来巨大的障碍和困难,正是适应这一迫切需求,我们为广大师生献上了这本书作为新学期礼物。 探索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升入高中的“课改生”,要尽快适应高中学习,一方面要填补知识漏洞,另一方面要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的特点,寻找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便使自己在高中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本书着眼学生的发展,将初中与高中学习的差别表述出来,将初中忽略的但高考必考的知识有机地渗透在高中的学习之中,同时还有学法指导。 希望本书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帮助,相信大家在读了本书之后,会有一定收获。 由于各种因素,错误在所难免,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目录 绪言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对比及策略 第一讲化合价-----打开氧化还原反应的金钥匙 第二讲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基础 第三讲酸、碱、盐的概念-----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捷径 第四讲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习离子反应的前提 第五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谈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分类 第六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记忆的重要性 第七讲氧化物----- 对比学习过氧化钠 第八讲盐的分类------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础 第九讲差量法------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

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 第九讲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 3。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 +和- OH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 -:AgNO 3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SO 42-:BaCl 2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23CO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2↑。 -34PO :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 NH 4+:强碱溶液(NaOH )——有NH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初高中化学衔接必备知识点及相应练习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及练习 班级:座号:姓名: 一.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常见化合价 1、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想想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2、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2、NH3、NH4Cl、NO、NO2、N2O4、HNO3; H2S、SO2、SO3、H2SO4、BaSO4; 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 CH4、CO、CO2、H2CO3、NaHCO3、CaCO3; 3、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KOH ②Na2CO3 ③BaSO4④NH4Cl ⑤AgNO3 ⑥KMnO4⑦NH4NO3 ⑧Cu2(OH)2CO3⑨KClO3⑩K2MnO4 4、常见元素化合价归纳: 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练习 班级:座号:姓名: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分类。 碳酸______、碳酸钠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碳酸氢钙_____________; 氯化氢_________、氯气________、氯化钾___________、二氯化锰_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_、二氧化氯__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__; 硝酸__________、硝酸钠___________、硝酸钡__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_、硝酸银___________; 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硫酸氢钠___________、 硫酸钡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磷酸___________; 氮气、硫磺、白磷、金刚石、氦气; 二氧化硅、二氧化氮、氧化铁、氧化铝; 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化学知识储备匮乏是高中新生的最大特点,有效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有助于高一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点,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关键词】化学适应衔接 初中科学是兼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学生对化学并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化学知识储备量很匮乏的初中生刚进入高中的化学课堂时,显得很无力。其大多表现为“老师讲的时候好像听得懂,但自己做作业的时候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出现了初、高中化学教学就会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 1.初高中教学内容之间存在重复、交错、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有些内容初中已经学过,但高中须进一步加深、完善。如氧化还原的概念,初中是建立在得氧失和氧基础上的,是狭义的概念,而高中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阐述氧化还原反应。第二,新课标删去的部分初中老教材内容,在高中教学却又要用到。如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物质的溶解过程、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电离的概念以及溶液导电性及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2.初高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问题。一些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作业都有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的时间,并往往造成了学习的“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前自学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评估来加深理解,通过思考和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初、高中学生心理差异问题。初中生要适应高中学习和要求,心理必然要面临一个衔接过渡的阶段。这需要老师耐心教导,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建立自信,顺利完成过渡。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探究 1.专研初、高中教材,做好初高中“知识内容”上的衔接。我认为作为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一的化学教师,光研究高中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初中和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重复、交错、衔接不到位的知识,并做到查漏补缺。如初中的复分解反应条件为:要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而到了高中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条件改为:要有气体、沉淀和弱电解质生成。但反应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无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生成,为什么能进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最终可以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反应朝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一点思考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一点思考 课改后,很多高中新生入学后都碰到了相当多的学习难题,在化学上也不例外。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做好初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的衔接是课改后一个有意义的工作。笔者作为一个有十几年教龄,经历了课改前、课改后,从事过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线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认真地思考以及与其他初高中一线教师进行研讨,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初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衔接谈一些 心得。 一、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探究 1.中考改革影响 从1998年开始,福州市实行达标学校初高中分设。后来中考又出台了新规定:物理、化学科的成绩按等级制划分,达标普高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由此物理、化学的初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高中教师普遍反映高一新生的化学素质大幅度下降。由于等级制中只要B 级(百分制的70分以上)就可以上达标普高。而同样是B等级,也许70和7l、72区别不大,但与90分的学生区别就已经很

大了。因此也造成了高一新生语数英三科总分差不多,实际上理、化学科基础的差距已经是相当大。再者由此造成初三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语数英三科上打转,化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只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学生只要能考到70分以上,师生就都像解脱了一样。本来学生的弹性是很大的,要求高就会学好一点。要求低自然就点到为止。受到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终极影响,使初中化学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2.教材改革的影响 在课改后的新大纲要求: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的课程目标。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 加深学习的化学知识和以适应社会发展而提升能力的教学,高二、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也就是说,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是从六个方面阐述的,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从五个方面阐述,高三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从八个方面阐述的。具体见下表: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二)物质的反应类型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例1】从上述反应:Fe 2O 3+3CO 2Fe+3CO 2。 (1)从Fe 2O 3→Fe 变化来看,Fe 元素化合价从 价降低到 价,发生 反应,从CO →CO 2变化来看,C 元素化合价从 价升高到 价,发生 反应,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 反应。 (2)从电子得失来看,0 323Fe O Fe ?→?+,化合价降低, (得到、失去)电子,在反应中 电子的反应,叫 反应;,222O C O C ++?→?,化合价升高, (得到、失去)电 子,在反应中 电子的反应,叫 反应,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得失的反应属于 反应。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有机地贯通,对氧化还原反应加深理解,还必须归纳如下: (三)化学反应规律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四)物质结构知识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五)化学实验方法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六)化学计算方法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重点知识梳理 一、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2、N.H3、N.H4Cl、N.O、N.O2、N.2O4、HN.O3;H2S.、S.O2、S.O3、H2S.O4、BaS.O4; 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C.H4、C.O、C.O2、H2C.O3、NaHC.O3、CaC.O3; 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KOH ②Na2CO3③BaSO4④NH4Cl ⑤AgNO3 ⑥KMnO4⑦NH4NO3⑧Cu2(OH)2CO3⑨KClO3⑩K2MnO4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______、碳酸钠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碳酸氢钙_____________;氯化氢_________、氯气________、氯化钾___________、二氯化锰___________、氯酸_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_、二氧化氯__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__;硝酸___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___、硝酸钡__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_、硝酸汞___________、硝酸银___________;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硫酸氢铵___________、硫酸钡__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磷酸___________、磷酸钠___________、磷酸氢钠___________、磷酸氢二钠___________、磷酸氢铵___________、磷酸钙___________、磷酸二氢铵___________;氮气、硫磺、白磷、金刚石、氦气、二氧化硅、氖气、二氧化氮、氩气、氧化铁、氧化铝;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 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三氧化硫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 __ 2.氧化钙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钙高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氧化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有O2生成的三个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课讲座

注重初高中化学衔接搞好高中化学教学——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课讲座 株洲县五中刘福初 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初高中教学的分离,教学衔接问题,是影响中学化学教学效果的因素。本人针对如何理解初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及特点;如何从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与盲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差异进行剖析;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和做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知识体系的差别 1.教学目标的差别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知识体系的差别 从上述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和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一定有着很大差别。准确把握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和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将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我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发现: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进行很好的衔接,但是也发现存在一些盲点区。 二、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全集)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 (全集) 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 写在前面 浙江省初中的理科教学实行的是综合《科学》课程。这无疑对于综合地认识事物,提高全面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中的理科教学仍是采用分科课程教学,学生进入高中后,按学科分科进行学习,《化学》就是其中要学习的一门学科。基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缺乏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学生是无法继续高中化学的学习。特别是新课程的有效推进和教材的多元化,相对而言,综合《科学》课程中的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分散、逻辑性、系统性不够强。使初高中课标、教材、能力方法上的衔接矛盾凸现出来,这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并且很多学生还未走出初中教学的模式,仍在用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面对高中新课程。因此,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有序存储、合理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有意义的知识整合、整理,学生可以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初中各部化学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各个化学概念,从而达到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效果。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途径,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这已是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大多数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的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道隔离初高中教师交流的屏障。就化学学科而言,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教学内容和要求,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为此,也有必要对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进行有效的介绍。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研究实践,并吸收了我在以往“初高中学习衔接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编写了《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十讲),供大家共享,以便起到指导和沟通初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作用,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仅自己微薄的力量。讲义中编入的“典型例题”和“基础练习”内容较多,有的题目难度较大一些,这并不是要求全部去讲和做,而是供不同类型学校在教学中有较大的余地选择使用。限于编者水平,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者提出意见。 编者:夏宾(浙江省化学特级教师) 引导语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你们升入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中学生! 《化学》是你们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此前,你们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知识,学好这些化学知识,培养好相应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相对而言,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分散,忆性的多,基础性强,缺乏系统性。而高中《化学》课程是一门分科课程,其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强,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学科内综合性强。尤其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上难度大为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要求、认识问题的视角、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等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使进入高中后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并在原有的知识层次上稳定地迈上一个

河北保定市(15份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

河北保定市(15份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 文档可编辑共129 第1讲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初中教材要求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教材分析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意义。高中教材要求在高中化学中,要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掌握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来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性质。学会计算原子、原子团的电子数。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及练习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及练习 一.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常见化合价 跟踪练习: 1。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想想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2。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2、NH3、NH4Cl、NO、NO2、N2O4、HNO3;H2S、SO2、SO3、H2SO4、BaSO4; 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CH4、CO、CO2、H2CO3、NaHCO3、 CaCO3; 3。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 KOH ② Na2CO3 ③ BaSO4 ④ NH4Cl ⑤ AgNO3 ⑥ KMnO4 ⑦ NH4NO3 ⑧ Cu2(OH)2CO3 ⑨ KClO3 ⑩ K2MnO4 二.酸碱盐及其相互关系 (1)酸 ①定义: 常见的酸有: ②分类: 是否含有氧最多电离出H+的个数 按电离程度按沸点 ③性质: A:酸碱指示剂反应 B:和某些金属反应 C: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和碱反应 E:和某些盐反应 (2)碱

①定义: 常见的碱有: ②分类: 按溶解性分按电离程度 ③性质: A:酸碱指示剂反应 B: 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和酸反应 E:和某些盐反应 (3)盐 ①定义: 常见的盐有: ②分类 正 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复盐: ③性质 A酸碱性 B某些盐和酸反应 C某些盐和碱反应 D盐和盐反应 E特殊盐的不稳定性 (4)氧化物 ①定义

②分类 不成盐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复杂氧化物: 跟踪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______、碳酸钠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 碳酸钙__________、碳酸氢钙_____________;氯化氢_________、氯气________、 氯化钾___________、二氯化锰___________、氯酸_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_、 二氧化氯__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__;硝酸___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___、硝酸钡__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_、硝酸汞___________、 硝酸银___________;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硫酸氢铵___________、 硫酸钡__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磷酸___________、磷酸钠___________、磷酸二氢钠___________、磷酸氢二钠___________、磷酸氢二铵___________、磷酸钙___________、磷酸二氢铵___________; 氮气、硫磺、白磷、金刚石、氦气、二氧化硅、氖气、二氧化氮、氩气、氧化铁、氧化铝;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三氧化硫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钙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钠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钙高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氧化铜和碳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氧化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四氧化三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碱式碳酸铜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氢氧化铁中加入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氧化铁中加入到稀硝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铁和硝酸汞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少量的锌加入到FeSO4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碳酸镁中加入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高中化学教学差异及衔接建议

初高中化学教学差异及衔接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普遍反映不太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调查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甚至有些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化学学习十分困难,产生了不少困惑,进而丧失了学习化学的信心。 高中教师反映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考考试改革,可以说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之间已经出现了断层。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也成为当前中学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初高中教学差异剖析 1、教学目标 ⑴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启蒙教育 初中化学教育是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容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教材语言比较通俗,直观。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强调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初中化学学习成为记忆型学习,学生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 ⑵高中化学教育是化学科学基础教育 高中化学教育是在初中化学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既与义务教育衔接,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又为学生的分流打好较高层次的基础。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要求学生对其中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甚至在实际应用中还能有所创新。高中化学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向定量分析发展,促使学生建立量的观点;。 2、教材的跨越 初、高中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要求,导致初高中教材跨越较大,存在着脱节现象。如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化学第一册在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和第二节《离子反应》中就开始出现了较多的概念和应用(如化合价的计算,电子的得失、强酸、强碱、弱酸、弱碱、难溶性物质、挥发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而这些概念初中学生接触不多,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学过。这些接踵而来的概念抽象程度高,理论性又强,成为很多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拦路虎”。而接下来的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率》章节中的抽象概念和理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难点知识。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

·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 法,分类标准(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 【课堂练习】 (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 (2)元素符号的意义 (3)H、H2、H+、H-的共同点是什么? 2.原子 。 它由和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越不稳定。最外层电子能量最,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 【课堂练习】 (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个时,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 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 ⑦氦原子⑧氩原子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叉“×”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 ①氢原子②钙原子③铝原子 ④碳原子⑤氮原子⑥氧原子⑦氯原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