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汇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汇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汇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汇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汇报

一、十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十年来,我县按照中央和上级部门的工作精神,自始至终、认真努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全面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取得了良好成绩,既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又促进了农民增收,为全县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XX-XX年十年来,我县一是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XXX人,完成计划数的XX%;组织现场招聘会XX场次,完成计划数的XX%;实现新增转移就业XX人,完成计划数的XX%,其中:省外XX人、省内县外XX人、县内乡外XX人、乡内XX人;有组织转移XX人、自发转移XX人、帮带输出XX人。二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累计实现劳务收入XX多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XX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XX%。三是出现了一批农村产业带头人,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积极重要的示范作用。如中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军通过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效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他所承包的农业示范基地年收入达100多万元,吸收周边群众到基地打工达1000多人,年支付工资达10多万元,使周边群众生活有明显的改善。与此同时,他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经济林木近8000余亩,为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开辟了宽阔的天地。

二、十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具体做法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我县广泛采取贴招生简章、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对农村群众进行宣传,使农村群众明确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而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通过广泛宣传,使农村群众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积极要求参加培训,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2、明确培训要求,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我县一是明确培训对象,把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和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作为主要培训对象。二是明确培训方式,实行进村培训与定点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外出就业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每期培训7—30天,力争取得培训实效。三是明确培训内容,给每个培训人员发放《农业机械田间作业实用手册》、《农机维修200讲》、《农村专业合作社100讲》、《农药规范使用读本》、《农民务工读本》等相关培训教材和培训讲义资料,按照培训人员的不同要求,按照培训教材和培训讲义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培训人员通过培训能够切实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的技能,为外出就业或在本地创业奠定技能基础。

3、安排培训任务,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效。我县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求,结合各工种的实际情况,妥然安排培训任务,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效。县农广校负责农村植保员、乡村旅游服务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以及农产品加工工的培训

任务,县农机培训学校负责农机使用与维修的培训任务,县畜牧局负责畜禽繁殖员的培训任务。要求各项目培训机构通过与县劳转办的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并安排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对合格学员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便培训人员就业创业。

4、加强师资建设,夯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基础。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效,让培训学员真正学到和掌握技能,关键在于培训的师资力量。我县始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培训质量。一是每年定期举办师资培训班,组织全体培训老师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特别是提高培训老师的动手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聘请外地专家学者给培训老师授课,使培训老师增长知识、扩展眼光,吸收外地先进的培训经验,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三是组织培训老师开展培训教研,交流培训经验,创新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三、存在的不足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十年来,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问题,主要是对培训组织实施、业务资料汇总、项目执行验收、项目资金拨付等工作程序的同步性重视不够,出现培训组织进展快,业务资料汇总慢的现象,还有部分项目任务下达时间较晚,致使项目组织实施时间紧张,培训组织的时间紧、任务重,容易影响培训质量。这些存在的不足问题,今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提高。

今后,我县要继续以深入乡村的引导性培训为切入点,同步实现宣传引导家喻户晓、资源调查真实可靠、人员报名主动积极、企业面试深入一线、输出质量有效保障的培训工作目标,同时要加强与项目培训基地、项目服务机构、实际用工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协作,确保“宣传动员、引导培训、组织输出、就业安臵、跟踪服务、综合维权以及效果测评”等各项工作一起发展,良性运营,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深入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动物繁殖员培训规范 (试行) 根据农业部等六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劳动 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0]36 号)精神,为进一步做好阳光工程动物繁殖员培训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培训对象 各类养殖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中从事动物繁殖的人员及适度规模动物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和农民。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和训练,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动物繁殖技术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特别是掌握目前动物繁殖领域的实用新技术、新成果,着力提高受训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示范的动物繁殖专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知识和技能要求 (一)基本知识 1.了解雄性和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构造与功能 2.掌握动物繁殖的基本规律 3.掌握常用的几种生殖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在生产上的应用(二)发情与发情鉴定 1.了解动物发情的行为和生理变化 2.掌握动物发情鉴定技术 3.掌握动物的发情控制技术 (三)配种技术 1.了解自然交配应注意的问题 2.熟练掌握人工输精的实际操作

(四)妊娠诊断与接产 1.熟练掌握妊娠诊断技术的实际操作2.熟练掌握接产的实际操作3.掌握新生仔畜和产后母畜护理的技术要点 (五)常见繁殖疾病及其防治 1.了解常见繁殖疾病的发生原因 2.掌握常见繁殖疾病的防治技术 (六)提高动物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1.了解评定动物繁殖率的指标 2.掌握动物正常的繁殖性能状况 3.掌握提高动物繁殖率的方法 五、培训实施与考核 1.培训方式与要求:培训以实际操作为主,采用理论讲授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讲授利用视频、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由教师传授动物繁殖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实习实训是由培训教师集中对学员进行面对面、互动式、手把手式的方法进行培训,要给以学员充分的实践机会,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培训应在具备一定培训条件的教育教学单位和技能培训机构进行。 要求教师长期从事动物繁殖、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力图使语言达到易听、易懂,技术达到易学、易会的目的。 2.培训时间:参考本规范建议学时,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学员实际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合理确定培训时间。 3.培训教材:使用《动物繁殖员培训》等系列教材;各地也可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选择相应的培训教材。 4.考试考核:参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相关职业和工种的要求,按照本培训规范的基本内容,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项考试。经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农业部门颁发的“动物繁殖员”专业技术资格合

关于公司员工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司员工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公司的发展本质是人的发展,公司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做好公司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有利于公司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进步。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组织运转绩效、使组织获得和增强竞争优势、维持组织有效运转的重要手段。公司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重视员工的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员工个人的发展以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方面创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讨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员工的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公司的效率和价值。而且增强员工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使得员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是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手段。通过培训可以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使员工更有干劲和热情。 调查对象概况 调查对象全称 ************有限责任公司 调查对象地址

总部地址:************** 分店地址:************** 调查时间 2014**************** 二、公司的基本情况 ***************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电脑及电脑周边产品的销售和维护的电脑公司。公司主要经营清华同方、H P、联想电脑,H P、佳能、京瓷、理光打印机,复印机,松下一体机,H P服务器,用友财务软件哈密代理商/服务站,网络,数码产品,耗材,L E D屏,监控等。公司分销售部、售后服务部、工程部,一共3个部门,公司员工30多人。 依靠公司总经理的成熟技术、先进的运营模式及诚信的售后服务,把公司经营的有声有色,继而成为*****数一数二的电脑公司,同时迅速的抢占*****的广大市场,获得的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公司现阶段的培训主要还是在岗前培训,在一般情况下,新员工被录用后,只是对其进行很简单的岗位知识介绍及一些基础的岗位技能培训,且培训时间过短,有些员工虽然在培训时学得很好,但到了实际岗位上,还是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技术也随之在发展,而公司却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当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本文基于工业集聚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开,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集聚 一、引言 工业集聚是指一系列相似的下业企业汇聚于同一个区域。这是一种在工业布局上相对集中的现象。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以及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随着各种下业产业的发展与个别产业规模扩大。为了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下业集聚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当地的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下业集聚区。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据统计。2010年从农村转移㈩来的劳动力约有1.5亿人,占到了总流动人口的68.2%。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容小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原因 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一元是以下业化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另外一元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

在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下。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城乡生活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差距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1)经济因素。与农村相比,下业化集聚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酬。一部分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奔赴工业聚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2)科技因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开始引进适量机器设备,提高了部分农业的作业效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在下业集聚地下厂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又急需劳动力。那些被机器所淘汰的农民开始寻求新的下作。为了谋生他们向工业集聚地转移。 (3)生活质量因素。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一些农民工进城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去找一些辛苦脏乱的下作,他们更加希望的是在挣到钱的同时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希望在城市立足,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工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我国农村人口过多。耕地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35亩。并有666个县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795亩,其中463个县低于国际公认危险线:0.5亩。工业

关于对开展基层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开展基层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4月8日,市局宣教科陪同省局培训中心李曙明、阮非,市局副调研员黄世勇同志分别在罗山县局和市局举办两期共3名局长、3名科长、8名所长、6名股长参加的座谈会,对开展基层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目前存在的思想困惑 1、基层工商人员的工作方向没有调整过来。 “两费停征”后,基层工作人员原先以收费为目标的工作思路被打乱,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无所适从,觉得不收费了,没有明确的任务,对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要干什么、如何干等问题没有形成清醒的认识。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不止一次听到基层同志使用“迷茫”一词。 2、基层工商人员的工作心态没有调整过来。 长期以来,部分基层所的同志以“管理者”自居,以居高临下的心态来处理工作、对待个体工商户。“两费停征”后,工商职能的转变对工商人员的工作心态转变提出了明确要求,而目前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尚未完成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处理不好监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 3、基层工商人员的工作方法没有调整过来。 两费停征前,基层工商所大多简单的采取“以罚代管”、

“以征代管”的工作方法,两费停征后,如何找到好的工作方法去履行职能,如开展市场巡查;发现案源,查处、办理案件;受理、办理消费者申(投)诉等显得力不从心,方法不多。 二、基层对教育培训的态度 新形势提出新要求,虽然转轨期间要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不太现实,但是如果无所作为的听之任之,就可能贻误时机。培训的过程也是宣传、教育、提高的过程。为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基层人员亟需调整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素质。同时,基层人员普遍对参加培训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一基层所的同志得知省局培训中心深入基层调研的消息后,马上以短信的形式给所长提了5条建议,说明了基层对培训教育的清醒认识和迫切需求。座谈中,还有一位同志说到,工商行政管理有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基层也还有一大批同志喜爱学习,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及时而且必要。他们认为: (一)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是实现“科学监管、服务发展”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河南工商精神提倡“科学监管、服务发展,勇于创新、图强争先,廉洁高效、和谐共建,奋力开创工商工作新局面”,只有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断增强工商部门科学监管的能力,实

2021年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一、学校基本情况为拓宽培训面,加大培训 力度,学校采用培训上门的形式; 采取走出去,与企事业一道,对转移后的人员进行在职技能培训的办法。xx 年对转移后在职职工培训1317人,培训单位包括峨眉山神龙大酒店、乐山雄秀宾 馆等15个企事业单位,培训内容有酒店管理、创新三标培训、酒店软硬件设计指导、运政员工办公软件计算机培训等进行岗位在职培训,培训人数1317人。二、 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三、抓学校内涵建设,确保转移培训质量。 1、重视 师资队伍建设。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质量引领学校发展”已 成为必然。正当很多学校为招生问题倍感焦急的时候,乐山一职中却在“寒潮” 中迎来了门庭若市的“春天”。深究这种强烈反差的根本原因可以发现,学校发展 的真正动力是质量!乐山一职中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雄厚的师资,办学质量在 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吸引着全社会的目光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当人们把 乐山一职中看成“质量”象征的时候,乐山一职中却在这时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教 师队伍,按照郭树林校长的话来讲,就是把自己的教师看成学校的“宝贝”。 “宝贝”来自学习与进取; “宝贝”需要培养与塑造。多年来,乐山一职中特别重视教师的培养,利用 今年暑期,学校又开展了一系列的大规模培训活动 xx月xx日、xx日,乐山一职中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工作效率和 创造能力,围绕xx年提出的“用心工作、用心学习、‘无中生有’、再创佳绩”主 题进行了为期2天的封闭式干部学习与培训。培训中,郭树林同志理论联系实际, 以生动的讲课形式对“用心工作、用心学习、‘无中生有’、再创佳绩”作了深刻 诠释和讲解; 李永志同志以《教育管理工作要在“用心”上下功夫》为题、徐斌同志以《怎 样当好干部?》为题作了详实讲解。学校三级干部和沙湾职中干部参加了培训, 并联系自己的工作都作了发言。这次培训,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为乐山一职中的发展“再创佳绩”奠定了基础。 xx月xx日至xx月xx日, 乐山一职中为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 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意见》,进行了以“班主任工作重心和方法转移”为主题的为期 5天的封闭式培训。全校8多名班主任全部参加了培训并有2多名班主任代表作 了发言。培训中,学校主要领导从不同角度分别作了主题培训郭树林同志以《班 主任的五大绝招》为题全面强调了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和方法及转移的必要性; 李永志同志以《班主任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习惯 的教育培养》为题强调了“职业性”的培养; 李言奎同志以《做名符其实的职教班主任》为题强调了班主任工作对职业教 育教学的影响;

关于公司员工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关于公司员工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公司的发展本质是人的发展,公司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做好公司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有利于公司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进步。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组织运转绩效、使组织获得和增强竞争优势、维持组织有效运转的重要手段。公司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重视员工的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员工个人的发展以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方面创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

讨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员工的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公司的效率和价值。而且增强员工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使得员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是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手段。通过培训可以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使员工更有干劲和热情。 调查对象概况 调查对象全称 ************有限责任公司 调查对象地址 总部地址:************** 分店地址:************** 调查时间 2014**************** 二、公司的基本情况 ***************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电脑及电脑周边产品的销售和维护的电脑公司。公司主要经营清华同方、H P、联想电脑,H P、佳能、京瓷、理光打印机,复印机,松下一体机,H P服务器,用友财务软件哈密代理商/服务站,网络,数码产品,耗材,L E D屏,监控等。公司分销售部、售后服务部、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 研究 ——以城市农民工福利问题为例 作者:王晓红 专业名称:文秘 指导教师:浏讲师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入,农民工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当前农民工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与其伴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治安问题、出租屋管理问题等,笔者则针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民工的涵义,对金牛区农民工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最后得出了笔者对完善农民工福利管理的粗浅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前言1 1、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2 1.1降低社会矛盾2 1.2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的科学管理2 2、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3 2.1农民工缺乏劳动保障及劳动纠纷等法律咨询福利3 2.2子女上学福利不足带来的人口管理和公共生活服务压力大4 2.3社区福利较少,影响农民工的融入速度4 2.4排斥情绪导致的农民工自卑心理严重4 3、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6 3.1缺乏权威的福利管理机构,引发安全隐患6 3.2农民工总体参保率低6 3.3社会因素导致的歧视、排斥现象的产生7 4、加强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的建议8 4.1将农民工福利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8 4.1.1强化各组织间的相互配合8 4.1.2出台有关农民工管理的规性文件和规章8 4.2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8 4.3强化治安宣传工作,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3.1把握传媒宣扬的舆论导向9 4.3.2开展普法宣传,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4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9 .

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https://www.doczj.com/doc/207333256.html,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不断开拓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激励广大妇联干部提升素质,奋力工作,为完成xxxx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做出贡献,我们深入到各市州和部分县(市区),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近五年来全省乡镇以上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就、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调研。调研得出结论:全省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果累累,但培养新时期适应快速发展时代的高素质干部仍然是任重道远。具体情况如下: 一、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成就和经验 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战略任务,是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按照全国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坚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目前,全省乡镇以上妇联干部1377人,其中省妇联机关49人;市州妇联148人;县(市、区)妇联301人;乡镇街妇联897人。同时有村妇代会主任9338人、社区妇女干部1851人。近五年来,全省共举办乡镇(街)以上系统干部培训班6588期,其中省妇联举办8期;市州妇联举办289期;县区妇联举办1189期;乡镇(街)妇联举办5102期。培训村(社区)以上妇女干部99258人次,其中培训厅级干部30人次;县处级妇联干部1915人;乡镇街妇联干部9096人次;村级妇代会主任70262人次;社区妇联主任17955人次。培训班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妇联业务知识学习、更新知识培训等内容,加强了对各级妇联干部的素质提升。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 和建设部《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 知》精神,特制定20XX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精神,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为对象,以转 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就业 竞争力为目标,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 受益”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 性培养、定向输出,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率,加快 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进 农村劳务产业开发。 二、目标任务 1、培训任务。全省计划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16万人,使每个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非农产业岗位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2、转移输出。通过采取“定单、定向、定点”培训方式,实行培训与转移输出互动,完成转移输岀人数万人以上, 确保转移输出率达到80%以上。 3、实施时间。20XX年度。

三、培训计划 1、培训对象。年龄在16周岁以上,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或新增劳动力。 2、培训工种。根据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及职教资源,以家政服务、餐厅服务、酒店服务、电子操作、电动缝纫、建筑、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保安、烹饪、物业管理等市场需求量大的职业为主。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能力板块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行全脱产式培训。 3、培训时间。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和不同工种,以短期技能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以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和就业岗位要求为依据,具体培训时间为15-90天。 4、培训任务。20XX年我省阳光工程项目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大县、省政府命名的劳务开发基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岀大县,以及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全省确定阳光工程项目示范县20个,每县培训任务8000人。项目县名单、培训任务见《20XX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表》。项目县培训单位、培训岗位和培训人数见《四川省20XX年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分解汇总表》。 5、培训基地。按照《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要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共认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农业系统20个,教育系统61个,劳动和社会保

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调查报告1 调查目的:了解企业职工培训情况现状。 调查时间:20xx年3月1日―4月8日 调查对象:部分企业职工 调查地点:清涧东乔实验有限责任公司 调查方法:个人走访座谈以及到相关部门收集资料相结合。 日程安排: 3月1日―3月8日:走访、交流,并作相关的记录。 8月9日―3月21日: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3月22日―4月8日:综合整理所有资料,调查内容逐渐成稿。 当今社会随着国家的经济命脉的蓬勃发展,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以及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该如何的迎接挑战,摆在了我们每个企业的面前;也根据国家的经济战略,企业要不断的壮大,企业就要走出去,科技兴国,让人才兴企是我们每个企业首要的战略目的;我们要抓住有利的机遇;去敢于挑战和创新;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职工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职工培训越来越重要;这有这样一个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要利益,首要的事离不开所有员工的支持,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计划;一个企业要经营、要营利,必然少不了一群优秀的职工,职工是一个企业最普通、最基础、也最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如何让职工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呢?这就需要企业为职工做出一定的安排学习、了解。为了充分了解企业职工思想现状,了解企业对职工培训要求和规划。本人于20xx年3月在在榆林清涧东乔实验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一、企业培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员工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紧急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够,企业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企业没有做到及时的条件来对职工的素 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没有跟随企业的实际情况 企业的培训工作依然停留在原始的基础上,没有就是的跟进;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培训,培训效果级差,没有一个完整合理的规划布局,同时对企业培训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参与性、积极性不高 对于员工的培训都是一些被动式的参与,根据企业当前的需求而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以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的通知”活动为契机,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走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和农民工

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县辖1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00个行政村居,65万人口,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共有农业人口17.5万户,农业人口53.2万人,其中:具有劳动能力35.3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4%。农村劳动力实际就业人数为34.72万人,就业率为98.3%,平均每个家庭有1.98个从业人员。 1、性别结构。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5.32万人,其中女性16.25万人。 2、年龄结构。按劳动力年龄看,16-25岁占27%,26-40岁占38%,41-50岁占22%,51-60岁占13%。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65%,41岁以上劳动力占35%。 3、文化结构。小学文化程度11.3万人,占32%;初中文化程度18万人,占51%;高中学历5.7万人,占16%;大专以上学历0.35万人,占1%。

4、产业和行业分布及从业状况。从事农林牧渔业14.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从事商贸物流运输业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从事农产品加工业2.55万人,占农村劳动总力数的7.2%;从事文化旅游服务业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从事建筑市政行业 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9.7%;从事制造加工业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6%;其他行业及未就业565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 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耕地对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过剩情况严重,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据调查统计截至目前为16.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15%。。 1、性别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为16.65万人,其中女性7.42万人。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最新)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更是应对市场经济,提升产业、劳务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好我市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了一些调查,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较大、素质较低、年龄较轻、男性较多、分布较广、技能较差”。 1、从数量上看,根据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全市共有农业人口58846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26178人,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220171人,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还有富余农村劳动力45665人。 2、从性别构成上看,全市有效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6%;有效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4%。 3、从年龄结构上看,进城务工18岁以下的约占12%,18-30岁之间约占44%,而30-40岁约占35%,40岁以上的仅占9%。进城务工人员中青年占绝大多数。 4、从文化程度上看,近90%的农村劳动力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0%;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一门以上非农技能的人数不到10%。调查结果显示,转移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1.2%;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2%;高中文化程度者占8.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08%。 5、从增收渠道上看,主要以种养和劳务收入为主,部分兼营一些副业。 6、从就业的情况看,目前我市转移出去的12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有一定技能水平的不足10%,有近8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其中近75%的人在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苦、时间长、报酬低。 7、从行业分布上看,全市326178个农村劳动力中,有约22万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9.9%,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有4万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3.2%,较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有近6万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占全部劳动力的16.9%,较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 (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基本特点

关于员工培训调查报告

关于员工培训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企业对培训业越来越重视。培训是一项对企业和员工具有双赢的工作,因此企业职工必须重视培训,并且接受培训作为继续的一种手段,职工培训在帮助企业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训不仅提高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也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从而增强职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职工受益。培训作为管理的前提、也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通过培训还可以满足职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激发职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培训必须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进行,通过培训使上下级工作更好的进展,达成相互理解和支持,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本人在漳州市某企业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基层员工问卷32,中 层管理人员问卷9份,主管级职工9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人员培训状况介绍 (一)调查时间:20**年2月 (二)调查地点:漳州市某企业 (三)调查方法:问卷式调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 (四)实习单位简介:漳州市某企业,该企业创建于1996年,是一家以车轮生产为主,经营涉及汽修、商贸的民营企业集团,车轮年生产能力超过1400万套,企业综合实力居 中国车轮行业首位。正兴集团在福建漳州(总部)、辽宁本溪、四川成都、河北廊坊、安徽合肥等地建有 5家专业从事车轮制造的生产基地,产品以钢制车轮为主,兼顾车桥、汽 车螺栓等其它汽车零部件,市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市。 (五)实习单位人员培训状况介绍:公司每年组织培训四次大型的培训,时间分别在2月,5月,8月和11月,但有时根据公司的需要,也会组织对员工的培训,特别是对新 员工的入职培训。该公司属于技术型企业,因此比较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每年会将公司收入的5%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培训经费随公司的收入作出相应的变动。(可以参考附录 的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目前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报告

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学生XX XX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内容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建议经济影响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road to the inevitable.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not only fundamentally restricted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o a certain

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

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向本省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加大向“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力度,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劳动 力转移就业的新路子。 (二)目标任务。从2005年起,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万人次以上,努力实现新增省内转移就业4万人次以上、新增输出到省外就业2万人次以上,并逐年增加,力争到2010年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实 现转移就业。 二、加大力度,全方位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地向城镇转移。紧密结合我省“一省两地”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扩大民营经济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 (四)扩大农村劳动力向外省劳务输出规模。充分利用我省的区位优势,全面落实《泛珠三角九省区劳务合作协议》,积极开拓“长三角”等新的劳务市场。加强和扩大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抓好对口培训。在我省农村劳动力主要输入地广东省设立劳务工作机构,加强信息沟通和劳动维权,实现输出地与输入地工作全面对接,使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输出有组织、求职有服务、就业有技能、权益有保障”。 (五)努力拓展国外就业市场。发挥侨乡优势,瞄准国外就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机构进 行对口培训和用工对接。 (六)积极鼓励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积极创造条件,落实政策,做好服务,为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片”。 三、清理限制性政策,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 (七)清理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坚持“平等就业、公平对待”的原则,认真清理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有关政策及各种行政审批项目。凡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坚决予以取消;符合规定的, 要简化手续。 (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保障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界线,实施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农民进城务工不符合户口迁移条件的,实行申报暂住登记和办证(卡)管理。

员工培训情况汇报

员工培训情况汇报 一、整章建制,规范员工教育培训分公司人力资源和经济核算部在主管教育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制定了《关于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决定》、《分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关员工教育培训的文件和规章制度,从而规范了员工教育培训的工作。年公司进行贯标工作,我们按照公司贯标要求制定了分公司员工在岗培训、新职人员上岗培训等教育流程。根据员工教育培训流程,按计划举行各类培训。《关于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决定》、《分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下发后,经过几年来各部室、各站区(工队)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已初步走入正轨,各类培训均能按照制度规定的流程进行。 二、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1、成立分公司员工教育培训领导组。由分公司主管教育领导,各部室主任任组员。 2、成立教育培训办公室。由人力资源和经济核算部主任兼主任一职,教育培训主管负责制定分公司员工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落实公司、分公司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检查指导各站区、工队日常培训、考试及演练情况及组织各专业举办培训班,并定期向培训领导组汇报

工作,写出年度总结、培训信息,必要时拿出专题分析。 3、成立专业教育培训组。组长由运输生产部各专业主管任职,负责制定和提出季度、年度专业员工的培训需求计划及实施。 4、成立工队教育培训工作小组。由各基层管理人员任组长,负责撰写专题教材,对员工进行日常的培训,开展每月一考,每季一演练”活动,并建立考试题库以及做好学习、考试、演练记录。 (二)教育培训管理 1、分公司教育培训计划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每年11月底由人力资源部向各部室下发次年教育培训需求计划表,各部室主管按要求填写需培训的时间、地点、人数、所需经费,经各部室主任审核后,由人经部教育主管汇总拟制定次年的年度员工教育培训计划。 2、各部室办班原则上应根据分公司年度员工教育培训计划,按不同的工种和岗位需要组织办班,若中途及时作出变更调整说明。 3、员工教育培训结合实际,注重实用性,逐步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4、分公司本着对口培训原则,选派人员参加培训后,一般不得要求调换岗位;确因需要调岗者,按分公司岗位聘用办法处理。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提纲 (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提纲】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 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