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资料之MOTO PTP非视距微波快速配置手册V2_00

内部资料之MOTO PTP非视距微波快速配置手册V2_00

内部资料之MOTO PTP非视距微波快速配置手册V2_00
内部资料之MOTO PTP非视距微波快速配置手册V2_00

为添加远端站设备的MAC地址,由于MAC地址的唯一性,所以无线链路很安全。

链路的模式,IP模式或TDM模式,需要低延迟时配置TDM模式,其它情况配置IP模式。

选择天线的类型,一个为集成天线式(integrated)另一个是外置天线式。

设备频率的工作模式,i-DFS表示频率自适应,建议使用。Fix表示固定频率,需要手写输入要求两台设备频率必须一样才能工作。

表示是否开起蜂鸣提示。

之后点

k址交叉输入即可。

配置don’t care 时只要E1的bundle开启,就会占用微波的带宽,配成STOP tx时,E1的bundle开启,只要E1上不接数据,就不会占用带宽,但当E1链路接收不到正确的数据时E1的灯就会常亮,connection就会提示错误,underflows就会很多。当配置成don’t care时只要E1链路收发连接正确或自环,就会显示无错误。

目前设备OOS Mode出厂配置为STOP TX

视距计算使用手册

公路最大横净距(视距)计算程序 使 用 手 册 二O一四年九月

前言 行车视距是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向前能看得见的路线距离。 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公路上有障碍物或迎面开来的车辆,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汽车与障碍物或汽车与汽车相碰。不论在道路的平面弯道上或在纵断面的变坡处,都应保证这种必需的最短安全视距。行车最短安全视距的长度主要取决于车速和汽车在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另外还有弯道视距、纵坡视距及平面交叉口视距。停车视距是指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离;会车视距是在同一车道上有对向的车辆行驶,为避免相碰而双双停下所需要的最短距离;超车视距是快车超越前面的慢车后再回到原来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会车视距为停车视距的两倍。中间无分隔带的道路应能保证会车视距,对有中间分隔带的较高级道路可仅保证停车视距。对向行驶的双车道道路,根据需要结合地形设置具有足够超车视距的路段。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在平面弯道和交叉口处应注意清除内侧障碍,在纵断面的凸形变坡处,应注意采用足够大的竖曲线半径。 确定行车视距的定量数值,须研究:①汽车驾驭员的感觉时间和制动反应时间,它因人而异,且随很多自然和人为因素而变化;②汽车制动效率,它随轮胎花纹与气压和路面类型与湿滑程度而异。 视距计算程序则采用基于AutoCAD的VBA编写的应用程序,能够计算各种复杂线形的最大横净距,并能够绘制视距包络图。 本手册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细则》校审稿、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研发视距计算程序教程等相关资料整理,如有不足之处,请见谅。 视距计算程序下载可至。

微波炉的原理解说和修理技巧

微波炉的原理解说和修理技巧 目录 第一节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一)微波炉的种类和性能 (二)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微波炉的原理图和原理解说 (一)格兰仕WP700---800微波炉电路图 (二)格兰仕WP700---800微波炉电路分析 1,四个电路部分 2,三个电流回路 3,主要器件所在位置 第三节微波炉的修理技巧 (一)盖板折装 (二)看图识件 (三)快修技巧 1,读熟三个电流回路 2,万用表扩大量程 3,高压带电检测法 ` 第一节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 据说,1946年美国斯潘瑟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微波溶化了糖果。事实证明,微波辐射能引起食物内部的分子振动,从而产生热量。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但大家用微波来煮饭烧菜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而且还很有"个性":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这些特性制作的。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阻挡微波从炉内逃出,以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装食物的容器则用绝缘材料制成。微波炉的心脏是磁控管。这个叫磁控管的电子管是个微波发生器,它能产生每秒钟振动频率为24.5亿次的微波。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波,能穿透食物达5cm深,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煮"熟了。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用普通炉灶煮食物时,热量总是从食物外部逐渐进入食物内部的。而用微波炉烹饪,热量则是直接深入食物内部,所以烹饪速度比其它炉灶快4至10倍,热效率高达80%以上。目前,其他各种炉灶的热效率无法与它相

微波炉的原理解说和修理技巧

微波炉的原理解说和修理技巧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1、微波的特性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具有可见光的性质,沿直线传播。微波在遇到金属材料时能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可以穿透,在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质、脂肪等介质可被吸收,并将微波的电磁能量变为热能。由于微波的频率较高,它的传输需要用高导电率的波导管来传输。 微波的频段虽然很宽,但是真正用于微波加热的频段却很窄,主要原因是避免所以使用较多的频率,防止对微波通讯造成干扰。国际上,家用微波炉有915MHz和2450MHz两个频率,2450MHz 用于家庭烹调炊具,915MHz用于干燥、消毒。 2、微波加热原理 被加热的介质一般可分为无极性分子电介质和有极性分子电介质。有极性分子在没有外加电场时不显示极性。如果将这种介质放在外加电场中,每个极性分子会沿着电场力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并在电介质表面会感应出相反的电荷,这一过程称为极化。外加电场越强,极化作用也越强。当外加电场改变方向时,极性分子也随之以相反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 若外加的是交变电场和磁场,极性分子将被反复交变磁化,交变电场的频率越高,极性分子反复转向的极化也就越快。此时,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增大,也就是热量增加,食物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便完成

了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

家用微波炉的频率是2450MHz,电场方向每秒钟变化24.5亿次,其生成的热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微波炉是用微波来烹调食物的,由磁控管产生2450MHz的超短电磁波,通过微小元件发射到炉内各处,经发射、传导、被食物吸收,引起食物内的极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质、糖等)以每秒24.5亿次的极高速振动.由于振动所引起的摩擦使食物内部产生高热,将食物烹熟. 3、微波炉的工作过程 电控系统将220V交流电压通过高压变压器和高压整流器,转换成4000V左右的直流电压,送到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微波能通过波导管传入炉热腔里.由于炉热腔是金属制成的,微波不能穿过.只能在炉腔里反射,并反复穿透食物,加热食物.从而完成加热过程。 第二节微波炉的电路原理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品牌的微波炉相继投入市埸。国内产品以格兰仕、LG、蚬华、美的、飞跃、海尔等品牌为主流。国外进入我国市埸的以松下、夏普等公司产品为主。 本讲解以格兰仕WP700----800,机电控制单一加热转盘控制型微波炉为主。 (一)格兰仕WP700----800电路

超视距空战战法探讨

“霍克,三点钟方向,敌机两架。”接到E-3A预警机的目标信息通报,霍克上尉驾驶F-15C战斗机快速右转,紧接着,僚机格雷中尉也跟着右转。随着E—3A不断传来指令,霍克和格雷驾驶着F-15C 保持无线电静默隐密向敌机逼近。在距敌机约100公里处,霍克打开机载雷达对前方进行搜索。很快,雷达屏幕上出现两个亮点;为了慎重起见,霍克对目标又跟踪了几秒钟并由敌我识别器进行敌我识别,当确系为敌机后,霍克把雷达转为锁定状态,马上锁定一架敌机。与此同时,打开了武器发射开关。在距敌机约45公里时,霍克按动了导弹发射按钮。“砰”地了声,一枚AIM-120空空导弹离开挂架快速向目标扑去。数秒钟后,远处闪起一团火光,目标从雷达屏幕上消失;这时,格雷也用同样的方法打掉了另一架敌机...... 这并不是一场真实的战斗,而是美军经常进行的超视距空战演练。在海湾战争中,第一次出现了中距空空导弹击落的飞机数超过了近距格斗导弹击落的飞机数,它标志着一个空战时代——超视距空战时代的到来。如何对付超视距空战,成为世界各国空军都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不外乎以下几种方法. 打掉预警机 人们在谈论空战时,常常把焦点集中在战斗机身上,却往往忽视了预警机的作用。其实,对于超视距空战而言,预警机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决定性的。因为在现代空战中,谁先发现对方,谁就掌握了空战的主动权。战斗机由于机体有限,不能容纳直径较大的雷达,搜索距离近,且存在很大的死角(只能对前方一定区域内的目标进行搜索),对所处空域的空情了解有限。而预警机则不同,其机体大,能载直径很大的雷达天线,且能360度搜索,不存在雷达盲区,对空情的掌握远远超过战斗机,如美E-3A预警机,能在9000米高空,据测到方圆400 公里以外低空飞行的战斗机;能同时处理600批目标。指挥100架战斗机进行空战。同时,大量的实战也说明有无预警机,空战结果大不一样。以叙贝卡谷地空战、海湾空战。北约与南联盟空战中,叙军、伊军、南联盟空军家的战斗机刚一起飞即被对方的预警机发现,往往还未发现对方即被击落。所以对超视距空战来说,打掉或致盲对方的预警机,就大大减弱了对方获取信息的能力。 才使对方战斗机与己方进行对等作战。由于预警机所载的雷达功率很强,对其进行电子干扰作用不大.最好是用远程、超远程空空导弹或地空反辐射导弹实施“硬杀”。目前,专门对付预警机的超远程空空导弹和地空反辐射导弹均已问世,虽未进行过实战,但预警机遇到了“克星”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旦这些导弹大量装备,预警机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悠闲地信步空中了。 摆脱锁定 现代战斗机上所装的火控雷达,多为脉冲多普勒雷达,多普勒原理是利用地面速度为零的道理,将多普勒雷达频移为零的信号滤除。也就是说,脉冲多普勒雷达只能发现径向目标,如果目标的运动方向与机载雷达波束垂直时,则雷达往往就把目标当成杂波滤掉。因此,在超视距空战中全向告警雷达就成了必需的装备(现代机载全向告警雷达可对50公里左右的雷达信号产生响应),它可以帮助飞行员发现敌机载雷达的扫描方向。一旦发现敌机载雷达信号变为镇定状态时。飞行员应立即驾机倒转,转到与敌机载雷达波束垂直的方向,这样就会脱开敌雷达锁定。即便是正处于跟踪状态的雷达也会失去目标,必须等待光点再度出现后才能重新进行搜索和跟踪。 当然倒转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在远离敌机,所以侧转摆脱敌机载雷达锁定后,仍然要转回来朝向敌机,这样又会在敌机载雷达上出现。怎么办?很简单,再进行一次倒转摆脱,这个战术就是大家熟悉的“蛇行机动”。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的米格一25战斗机就曾以超音速蛇行机动突入美军F-15战斗机的视距内;在澳大利亚和美军航空母舰编队进行的演习中,澳空军的F一111战斗机也曾以低空侧转闯入美F-14战斗机的封锁线。 运用蛇行机动战术,速度是关键。因为侧转争取的是短暂的脱锁,如果敌机改变方向,仍有可能重新搜索到你,所以你必须争取这短暂的空隙,抢占有利的位置;另外,速度还可以减少蛇行机动的次数,利于快速接敌。

超短波超视距-终端产品版本-2018年版-180520

SPD-3000超视距无线自组网数字通信系统及终端产品 北京天立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8年5月28日 吴先生(负责人):

一、超视距数字通信系统技术简介 1、超视距通信是一种新型的数字通信技术,利用无线信号在对流层的反射、超折射的机理,创设超折射传输模式,采用混合数字编码技术,自适应低噪相干与非相干解调技术、信道频域均衡技术,优良的信道设计,在极微弱信号下获得足够的信噪比增益,数字语音时可用灵敏度高达-127dBm,实现全天候超视距无线通信。 超短波超视距数字通信是超短波通信领域的技术创新,突破了传统超短波视距通信的理念。超短波超视距传输的实现,解决各行业各部门在远距离、弱信号的情况下通信难的瓶颈,将通信距离提升到现有超短波通信产品的3倍以上,填补超短波超视距通信空白。该技术为天立通公司原始创新,实现技术突破,技术水平为国内外领先水平。已多次经有关部门组织,分别在我国北方、南方的大陆、海上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测试和验证,海上最大通信距离达400公里以上,陆地平坦地区可实现130公里多山地区可实现40-50公里以上的超视距通信,同时经过军方和武警相关多个部门的试用,超视距通信具有典型的电磁波折射翻越大山阻碍的功能。 2、基站无线自组网技术 无线自组网是一种先进的、灵活的新型组网方式。基于先进的无线数字通信技术,采用TDMA、FDMA相结合的多址技术,在空中接口协议上嵌入有互联信令,话路在语音通信的同时,亦可担当通信链路,而不影响正常的语音或数据通信。从而以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号相互覆盖构建网络的通信链路,可替代传统的基站与基站之间用有线网络或微波专用无线链路进行互联组网。如图1.1所示。

微波通信系统讲解学习

微波培训 一、概述 1.微波通信是在微波频段,通过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无 线通信手段。所谓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至300GHz范围内的 电磁波! 2.微波不像无线电广播那样从一个点向许多地点发送信号,微波 通信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系统,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物 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微波通信。 3.微波通信设备对于无线通信的基站的互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体积小、重量轻、安装容易。其室外单元和天线可直接安装于 无线基站的轻型铁塔上,使用十分简便。配置也比较灵活,工 作频段和发射功率可以很容易的调整,我们在现场根据现场的 需要来进行调整即可,通信容量和备份配置也是多种多样,可 供用户选择。 4.备份最常用的就是1+1。就是在一端的微波设备里有两个室内 单元,一个做主用,另外一个做备有,当主用的室内单元出现 故障,不能继续工作的时候,通信就会自动的切换到备用的室 内单元上进行,这样就不会中断通信,。 5.现在省内移动所使用最多的微波设备有3种,分别是地杰的 SUPER STAR、戴维斯的WaveLink PDH、爱立信的MINI LINK E!另外今年刚出现带有美化天线烽火科技的虹信微 波,这几种微波的基本组成结构是一样的,都是由天线、室 外单元、馈线、室内单元组成。 6.

戴维斯的WaveLink PDH是智能化中、短距离点对点PDH数字微波传输设备,频段是从7GHZ----38GHZ,容量为4/8/16 E1等类型。根据基站的需要,安装的IDU配置也不一样,有4个E1的,8个E1的,16个E1的,最常用的是8个E1的。戴维斯的WaveLink PDH具有全频段无损切换,前向误码纠错及自动功率增益控制等先进功能。 7.硬件组成 它们的硬件是由天线、软波导、室外单元(ODU)、馈线、避雷器、室内跳线、室内单元(IDU)组成。 (1)天线: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塔上看到那个大锅,根据系统频率,传输距离,和系统的需求,可以被配置为不同直径的天线, 常用的有0.3m、0.6m、1.2m、2m等几种,当然还有更大的2.5m、3m的。天线还分为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电磁波垂直于地磁方向称为垂直极化,如果是水平于地磁方向的成为水平极化。一般多采用垂直极化,因为垂直极化的抗干扰能力要比水平极化的强。 (2)软波导:除了0.3m的天线不使用软波导采用硬连接以外,其余各型号的天线均使用软波导叫软连接,软波导就是起到一个连接天线和ODU的作用。 (3)室外单元( Out Door Unit:ODU ):微波的大部分功能都是由室外单元来完成的,通信的处理,微波容量的大小就是由ODU 来完成的,ODU里面的容量卡决定了这跳微波的容量,跟IDU上面的E1输出口数量是应该对应的,如果容量卡和IDU 对应不上就会出现E1不通的现象。

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如图8-5所示,如果我们把竖立在B 点上视距尺的尺间隔MN ,化算成与视线相垂直的尺间隔M ′N ′,就可用式(8-2)计算出倾斜距离L 。然后再根据L 和垂直角α,算出水平距离D 和高差h 。 从图8-5可知,在△EM ′M 和△EN ′N 中,由于φ角很小(约34′),可把∠EM ′M 和∠EN ′N 视为直角。而∠MEM ′=∠NEN ′=α,因此 ααααcos cos )(cos cos MN EN ME EN ME N E E M N M =+=+='+'='' 式中M ′N ′就是假设视距尺与视线相垂直的尺间隔l ′, 图8-5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原理

MN 是尺间隔l ,所以 αcos l l =' 将上式代入式(8-2),得倾斜距离L αcos Kl l K L ='= 因此,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αα2cos cos Kl L D == (8-4) 式(8-4)为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 由图8-5可以看出,A 、B 两点间的高差h 为: v i h h -+'= 式中 h ′——高差主值(也称初算高差)。 α ααα2sin 2 1 sin cos sin Kl Kl L h = ==' (8-5) 所以 v i Kl h -+=α2sin 2 1 (8-6) 式(8-6)为视线倾斜时高差的计算公式。

二、视距测量的施测与计算 1.视距测量的施测 (1)如图8-5所示,在A 点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 ,在B 点竖立视距尺。 (2)盘左(或盘右)位置,转动照准部瞄准B 点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算出尺间隔l 。 (3)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垂直角α。 (4)根据尺间隔l 、垂直角α、仪器高i 及中丝读数v ,计算水平距离D 和高差h 。 2.视距测量的计算 例8-1 以表8-1中的已知数据和测点1的观测数据为例,计算A 、1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1点的高程。 解 ()[]m 14.15784812cos m 574.1100cos 2 2 1 ='''?+??==αKl D A v i Kl h A -+=α2sin 2 1 1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 (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 (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 (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 (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不要让敌人尾随。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 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要识别并预测敌人的攻击意图,并准备随时转入攻击。 (4)如果投不掉副油箱就应立即离开交战空域;双机编队中若被击落一架,另一架应及时退出战斗。 (5)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若己机低空性能优越,要充分利用之.尽且与敌在低空周旋.并适时退出战斗。 战斗机性能差距是现实,但空战局面不是性能差距的简单推导,否则战争早消亡了。战术能在相当程度上杭衡技术,战场上也几乎不存在纯教科书式的单机对抗。下面请专家结合不同机型的情况介绍超视距空战基本战术,以期能对空战实际情形有所感受,并体会到敌人的思路和己之对策。空战分进攻性空战和防御性空战两种基本类型,有不同的战术原则。理解这些原则是了解空战战术的基础。 空战队形 目前各国第三代战斗机主要采用双机(四机)雷达跟进队形、双机密集队形、双机橄榄形编队、三机防御和支援队形等。 双(四)机雷达跟进队形  此队形多用于中距空战和侦察,搜索和警戒范围较大,灵活性强,便于相互策应和掩护。各机型运用这一队形特征不同。F-15:距离20千米,高度差600米,观察角0~10°。F-16:距离15~20千米,高度差0~600米,四机编队时,机组内保持防御队形。“幻影”2000:距离20~30千米(一般是25千米),高度差6 00~1000米(一般是600米),间隔3~8千米。这种队形属大间隔、大距离队形,发现目标后可迅速调整变换,迅速转向目标。

大气波导与微波超视距雷达

以大气电离层为“反射镜”,工作于高频(High Frequency, HF) 波段的OTH-B 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典型探测半径可达1800 海里(e.g. MD 空军的AN/FPS-118),但天线阵体型过于庞大,尺度以千米计,无法安装于机动式武器-传感器平台(如水面战舰) 之上。

MD 海军AN/TPS-71 ROTHR (Relocatable Over-the-Horizon Radar) “可再部署型” 天波超视距雷达。 地波超视距雷达的典型探测半径为180 海里(绿色),庞大的HF 天线阵同样无法应用于水面战舰等空间紧的机动平台。由于工作波长达数十米,高频超视距雷达的分辨率相当糟糕,且很难捕捉到小尺寸目标(如反舰导弹)。

高频超视距雷达的性能缺陷十分明显,空中预警平台成本则高昂,数量有限,且要伴随舰队长时间远洋活动须获得大型CATOBAR 航母的支持,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无线电波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接近,但不等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随着大气温度,湿度,压强的变化,无线电波传播速度相应改变,大气对无线电波的折射率也就发生变化。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气折射率为 1.000250 至 1.000400,变化幅度看似微小,却足以引起无线电传播路径的弯曲。通常情况下大气折射率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造成无线电传播路径向下方弯曲(见上图)。理想大气条件下这一折射作用的效果是使雷达地平线/水天线的距离比光学地平线/水天线高出约1/6,但如果某一高度区间大气的温度和/或湿度迅速变化,则可导致其无线电传播路径的弯曲度超过地球曲率,令雷达波束折向地面/水面方向,从而实现超视距探索。 n = 大气折射率,数值为光速/大气中的无线电传播速度 p = 干燥空气压强 T = 大气绝对温度 es = 大气中的水蒸气分压 通常所谓利用大气散射实现微波雷达超视距探测的说法实际上是错误的。由大气构成不均一导致的对流散射(下) 虽能够有效地扩展微波通讯的覆盖半径,却因反射信号强度大幅度下降且传播路径无法确定而难以用于雷达探测(被动电子侦察手段却可利用散射信号推算发射源方位,不过这也是十分耗时费力的工作)。真正的微波超视距雷达所依赖的,是由折射率迅速变化的气层提供的大气波导通道(上)。

微波炉界面分析

微波炉界面分析与改进设计 摘要 本文通过对微波炉的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查询,了解了微波炉的一些基本属性。结合美的EG025LC7-NSH这款微波炉,根据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它的界面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进行了一些改进设计。 关键词:微波炉,人机界面分析,改进设计 目录 一:微波炉简介 (3) 1:产品描述 (3) 1)原理 (3) 2)功能 (3) 3)分类 (3) 4)外形 (4) 2:产品的使用环境描述 (4) 3:微波炉使用人群分类与分析 (4) 二:针对具体产品——AG823LC7 NRH1进行微波炉界面分析和改进 (5) 1:产品描述: (5) 2:使用人群 (6) 3:任务分析 (6) 1)功能介绍 (6) 2)功能流程图 (9) 4:人因界面分析 (9) 1)界面设计的相关理论: (9) 2)界面设计分析 (11) 5:改进建议及改进设计 (17) 三:参考文献 (19)

一:微波炉简介 1:产品描述 1)原理 微波炉(microwave oven/microwave)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电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约4000伏高压,磁控管在电源激励下,连续产生微波,再经过波导系统,耦合到烹调腔内。 在烹调腔的进口处附近,有一个可旋转的搅拌器,旋转起来以后对微波具有各个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够把微波能量均匀地分布在烹调腔内(现代微波炉有些采用平板设计,不再用搅拌器也能使微波均匀分布于烹调腔内),从而加热食物。 2)功能 微波炉的最原始的基本功能主要是食物烹饪、食物二次加热,而现在食物解冻、食物干燥和脱水、灭菌消毒、食物保鲜、烘烤、榨汁……原本作为简单烹饪工具的微波炉正在不断地吸收其厨房设备的各种功能,以复合型功能为特征的微波炉革命已经爆发。目前,市场上的多功能微波炉产品不仅具备鲁、粤、川、浙等菜系的煎、炒、炸、蒸、煮各种功能;同时还具备了消毒柜、烘烤机、榨汁机等厨房家电的功能,可以进行消毒杀菌、食物脱水、保鲜解冻,甚至可以制作香味毛巾、烘羊毛衫等品。有关营销专家分析,在新型微波炉的强势冲击下,未来烘烤机、榨汁机等单一功能厨房电器的竞争力可能被削弱。 3)分类 从操作方式上来分,微波炉可以分为机电控制式和电脑控制式微波炉,它们除控制器结构不同外,其它方面没有大的区别。机械控制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清楚明白,产品可靠性好,适于老人使用;电子控制的优点在于能够精确控制加热时间,根据加热食物的不同,有多种程序可供选择,高档的产品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附加功能,缺点是按键多,操作复杂不易掌握。 下图从左至右分别是:电脑旋钮式微波炉、机械旋钮式微波炉、电脑按键式微波炉

美的微波炉维修手册

美的微波炉维修手册 客户服务中心 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一、微波炉发展史及前景…………………………………页 二、美的微波炉公司简介…………………………………页 三、家用微波炉工作原理 四、微波炉的两个效应、三个特性 五、微波炉基本结构 六、微波炉的使用注意事项及维护 七、烧保险的诊断及维修 八、微波炉主要元器件的简易检测方法 九、美的微波炉命名规则 附:美的微波炉典型电路原理图 美的微波炉典型结构爆炸图

第一章微波炉发展史及前景 微波与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及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空间。用微波进行通信大家已熟识和理解,那么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是怎样被发现的呢?据说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美国的雷达工程师斯彭塞在做雷达实验时偶尔发现口袋里的糖块融化发粘,他怀疑是自己的体温引起的,后来在连续多次的试验中才发现了微波的热效应。利用这种热效应,1945年美国发布了利用微波的第1个专利,1947年美国的雷声公司研制成世界上第1个微波炉—雷达炉,在40年代微波炉大多用于工商业。经过人们不断改进,1955年家用微波炉才在西欧诞生,60年代开始进入家庭,1961年日本也生产出微波炉,此时,东芝、松下、夏普加紧研究工作,随后进入美国市场。70年代,由于辐射安全性、操作方便性即多功能等问题的解决,使得微波炉造价的不断下降,它才进一步得到推广使用,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家庭产业,同时在品种和技术上不断提高。进入80年代、90年代,控制技术、传感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使得微波炉得以广泛的普及。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微波炉已经成为继彩电、冰箱之后的第3种主要家用电器产品。据前几年初步统计在美国微波炉的年销售量已达1000万台以上,是冰箱销量的3倍。目前微波炉在美国的普及率已达65%以上,在西欧达66%以上,在日本达65%以上(城市达80%,农村达50%)。微波炉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有电机定时控制或电脑控制式的,有将微波炉加热与烘烤加热相结合的复合式的,还有能根据食物的不同形状、大小、测出食物加热温度并自动调节微波炉加热时间的全自动式的,等等。 在国内,微波炉于90年代初开始导入,至90年代中期,随着城镇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加之由于行业和媒体对市场进一步的开发和推动,微波炉已愈来愈被国

超视距雷达

超视距雷达 背景资料:超视距雷达(OTH),也称为超地平线雷达。它利用电磁波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反射或电磁波在地球表面的绕射来探测目标。OTH雷达一般工作在短波波段,工作频率为3~30MHz。这种雷达最重要的优点是不受地球曲率的限制,从电离层(高度80~360km)到地(海)表面全高度地探测空中(飞机、导弹)和海面目标(各种舰船)。 该雷达探测距离远(800~3500km)、覆盖面积大(单部雷达60°方位扇区可达560万平方千米),具有天然抗低空突防、抗隐身飞行器、抗反辐射导弹等优点。它主要用于战略预警及远程战术警

戒情报雷达系统,能以最经济的手段,最高的效费比实现对境外远程目标的早期预警,使国土防空(海)的预警时间提高到小时量级。 目前,世界上拥有先进雷达技术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等,都先后研制和部署了OTH雷达系统。 美国空军对东海岸超视距雷达AN/FPS-118的验证过程中,该雷达不仅能发现3335.4千米(1800海里)以外的巡航导弹,而且能在大部分时间跟踪它们。这些巡航导弹的RCS(雷达散射截面积)小于B-2轰炸机,但高于F-117A隐身战斗机。该超视距雷达还能跟踪波多黎各岛上空飞行的长度只有4.3m的私人飞机。 超视距雷达能探测远距离的舰船。ROTHR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雷达系统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里对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超过了海军的规定指标,它成功地跟踪了某一海域的25艘舰船中的24艘,而且对另一艘也能勉强跟踪。

苏联从1976年就研制出了OTH雷达,主要作用是作为第二层战略预警系统(预警卫星为第一层战略预警系统)。

SDH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SDH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摘要:SDH数字微波通信是新一代的数字微波传输体制。它兼有SDH数字通信和微 波通信两者的优点,本文简单介绍了SDH的速率和帧结构,阐明了SDH数字微波传输设备采用的关键技术以及SDH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关键字:SDH 微波通信数字 ABSTRACT:SDH 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is the new generation of digital microwave transmission system. It both SDH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advantage of the two,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rate and frame structure SDH, expounds SDH digital microwav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the key technologies used and SDH 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osition. Keywords:SDH 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1.SDH简介 SDH是新一代的数字传输体制。SDH有全世界统一的数字信号和帧结构标准,它把北美、日本和欧洲、中国流行的两大准同步数字体系(三个地区性标准)在STM—l等级上获得统一第一次实现了数字传输体制上的世界睦标准,因采用了同步复用方式和灵活的复用映射结构,避免对整个高速复用信号分解,达到一步复用特性,使上、下业务十分容易,也大大简化了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SDH帧结构中安排了丰富的开销比特,大大加强了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能力;不同厂家的产品可以互通,降低了联网成本。毫无疑问,传输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高度灵活和规范化的SDH网。SDH不仅可以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而且还可以运用于微波通信系统之中,从而可以建立一个全新的SDH数字微波通信网络。 1、SDH的比特速率 同步数字体系最基本的模块信号(即同步传送模块)是STM—l,其比特速率为155.520Mbit /s,更高级的STM-N信号可以按字节同步复接获得,其fbN=(155.520*N)Mbit/s,目前SDH只能支持一定的N值,即N为l、4、16、64等。 S rM—l l55.520Mbit/s STM-4 622.080Mbit/s sTM一16 2488.320Mbit/s STM一64 9953.280Mbit/s 2、s1M一1的帧结构 STM—l的帧结构为净负荷区域、段开销区域和管理单元指针区域组成。以矩阵结构表达,共为9行270列(字节),帧长125us。SOH较为复杂,已经包含了定帧信息、公务、段误码监测、自动备用倒换、段数据通信等信息。

美的微波炉产品标准

微波炉产品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受控状态: 编制部门: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审批/日期:

目录 1.目的 (9) 2.适用范围 (9) 3.注意事项 (9) 4.术语定义 (10) 5.安全 (11) 5.1 输入电流及功率 (11) 5.2泄漏电流 (12) 5.3绝缘电阻测试 (14) 5.4 电气强度 (15) 5.5 接地电阻: (16) 5.6透视窗的热冲击性 (16) 5.7开门启动: (17) 5.8 溢水试验: (18) 5.9 EMC要求 (18)

5.10 微波泄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温升试验 (19) 5.12机械强度 (27) 5.13 十万次联锁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 非正常试验 (29) 5.15 耐热和耐燃 (37) 6.性能 (41) 6.1.微波输出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加热不均匀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空载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轻负载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电压波动性 (41) 6.7蒸气凝结测试 (41) 6.8炉腔中心温度测试 (43) 6.9操作力要求 (43) 6.10湿度感应验证 (44) 6.14 烧烤能耗限定值 (45)

led显示屏的点间距和视距计算

屏的点间距和视距计算 青岛博航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1.点间距计算方法:每个像素点到每一个相邻像素点之间的中心距离;每个像素点可以是一颗LED灯[如:PH10(1R)]、两颗LED灯 [如:PH16(2R)]、三颗led灯[如:PH16(2R1G1B)],P16的点间距为:16MM; P20的点间距为:20MM; P12的点间距为:12MM... 2.长度和高度计算方法:点间距×点数=长/高 如:PH16长度=16点×1.6㎝=25.6㎝高度=8点×1.6㎝=12.8㎝ PH10长度=32点×1.0㎝=32㎝高度=16点×1.0㎝=16㎝ 3.屏体使用模组数计算方法:总面积÷模组长度÷模组高度=使用模组数 如:10个平方的PH16户外单色led显示屏使用模组数等于: 10平方米÷0.256米÷0.128米=305.17678≈305个 更加精确的计算方法:长度使用模组数×高度使用模组数=使用模组总数 如:长5米、高2米的PH16单色led显示屏使用模组数: 长使用模组数=5米÷0.256米=19.53125≈20个 高使用模组数=2米÷0.128米=15.625≈16个 使用模组总数目=20个×16个=320个 4.LED显示屏可视距离的计算方法: RGB颜色混合距离三色混合成为单一颜色的距离:LED全彩屏视距=像素点间距(mm)×500/1000 最小的观看距离能显示平滑图像的距离:LED显示屏可视距离=像素点间距(mm) ×1000/1000 最合适的观看距离观看者能看到高度清晰画面的距离:LED显示屏最佳视距=像素点间距(mm) × 3000/1000 最远的观看距离:LED显示屏最远视距=屏幕高度(米)×30(倍)

超视距系统中的应用

ITU-R F.752-2*建议书 点对点固定无线系统的分集技术 (1992-1994-2006年) 范围 本建议书说明了点对点固定无线系统的分集技术。分集技术包括在空间、角度、频率范畴或它们的组合中考虑的那些技术。选择分集、获得或处理分集信号的基本方法已在附件中列出,附件还给出了基于传播数据的实际分集效应。本建议书未涉及使用其它传输介质或可能提高系统可用性的路由/站址分集的分集技术。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 考虑到 a) 在视距和超视距路径上,频率选择性衰落可能使所接收到的信号失真和强度降低,所以使固定无线系统的性能受到损害; b) 应用分集技术有利减少衰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c) 在有绕射和超视距的路径上,为了达到满意的性能,必须使用分集接收; d) 对在视距、绕射和超视距路径上实施分集的各种技术已经进行了研究,并且已经得到使用; e) 采用分集技术可以使视距系统达到高性能,从而有效地利用无线电频谱, f) 有关分集技术使用和应用的更多信息可以在ITU-R P.530建议书和ITU-R F.1093建议书中找到, 建议, 1当考虑把分集技术应用于固定无线系统时,应该使用附件1中所提供的资料(见注释1); 注释1 –ITU-R手册–数字无线电中继系统也包含将分集技术应用于固定无线系统的相关资料。 *本建议书应当提请无线电通信第3研究组注意。

附件1 点对点固定无线系统的分集技术 1 获得分集信号的方法 一般最常用的方法有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是将同一信息在一个以上的微波信道上进行传输。空间分集是信号通过一个以上发射/接收天线的路径到达接收机。要说明采用不同传播方式的不同系统中分集实施方案,必须更详尽地介绍各种空间分集方法。 超视距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都用了分集。它们采用了完全三维的多重分集,天线放置的布局比较灵活,有时还用角度分集。在角度分集中,有时用一个天线形成多个射束或多个方向图。由于散射能量到达接收机的到达角是变化的,因此角度分集提供了相对不相关的信号。 在视距路径上,一般装备空间分集,在接收端用两副天线,这两副天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要足够大,从而得到两个多径衰落引起的损伤足够不相关的信号,这里损伤是指信号失真和信号功率损耗。就数字微波的性能而言,信号失真是主要的传播减损,因而引进了一些分集方法,这些方法依赖于主接收天线附件入射电磁场的不均匀结构使信号减损不相关,而不是依赖于大的空间间隔。 在被称为方向图分集或角度分集的这些方法中,分集信号是从第二个天线或第二个射束得到的。这个天线或射束在垂直方向上有不同的方向图或射束宽度和/或俯仰方向有不同的指向角。这些分集方法可以用位于相同高度或相近高度的多个天线来实现或用单个天线的多个馈源来实现,从而允许将分集加到现有的接力段上,而不需要为了分集接收获得足够的路径余隙而提高微波塔的高度。虽然有些研究想把角度分集和方向图分集区分开来,但其它研究把这两个术语相换使用。 因为任何分集系统的有效性取决于信号中减损的相关性,空间、指向角和频率的位移对于决定系统性能十分重要。 2 处理信号的方法 2.1 配置方案 图1a)和1b)表示了某些数字系统情况下的基本配置方案,它用二个或四个信号得到一个公共输出或判断。虽然,在视距路径中的系统经常用图1a)中采用频率分集来实现1 + 1的保护倒换的配置,但是更常见的方式是几个工作信道使用一个或者有时使用二个保护信道。图1c)表示1 + 4工作时的配置方案,这样的保护方式经常与各个信道上的空间分集工作联合起来使用。在极端情况下,比如有时在有反射的视距路径上所遇到的情况,空间分集和1 + 1频率保护结合在一起使用。传播条件困难的长路径或跨越水面的路径也已经用了四重分集,或者采用四重空间分集的形式,或采用二重空间分集和二重频率分集的组合。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填空: 1、分集技术是指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途径传输同一信息,以减轻衰落的技术措施。 2、微波中继通信最基本的特点是:微波、多路、接力。 3、微波频率波段频率为300M~300GHZ,波长为1mm~1m范围的电磁波。 4、SDH三大核心特点是:同步复用、标准的光接口、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 5、基带传输系统频带利用率的最大值,也就是说任何基带传输系统在单位频带最多每秒钟 传输2个码元,不管二元还是多元码。 6、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线路是由终端站、中继站、枢纽站、分路站等组成。 7、在传输线路上以1000bit/s的速率传输数据,经测试1小时内共有50bit的误码,则该系 统的误比特率为50X100% 1000X3600 选择: 当电波的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为垂直极性波。 在SDH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中,没有上下话路功能的站是中继站。 两个以上的电台使用同一频率而产生的干扰就是同频干扰。 在天线通信系统中,很多都采用两个接收天线,以达到空间分极效果。 厘米波频率范围是3G~30GHZ 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称为散射波。 判断: 无线通信可以传送电报电话传真图像数据以及广播和电视节目等通信业务。正确 无线电波的传播不受气候和环宽的影响。错 基本同步传输模块是STU-1,其速率为155.520μb/s,STU-N是将STM-1同步复用并插入一些字节实现的。错 由于大气折射作用实际的电波不是按直线传播,是按曲线传播的。正确 QAM是一种调幅调制模式,不是调相调制模式。错(既调幅又调相) 简答: 1、SDH结构图及各部位作用 1)信息净负荷(payload)是存放各种信息的负载。 2)段开销(SOH)是为了保证信息净负荷正常传送所必须附加的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字节。 3)管理单元指针(AU-PTR) AU-PTR是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的准确位置,以便接收端能进行正确分接。各种信号装入SDH帧结构的净负荷区需经过三个步骤:映射、定位、复用。 基本网络单元有再生中继器,终端复用器,分插复用器,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应急通信超视距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应急通信超视距传输系统 设计方案 XX技术有限公司 二O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概述 (1) 2超视距无线通信介绍 (1) 2.1原理 (1) 2.2特点 (1) 2.3与其它无线通信方式对比 (2) 2.4应用环境要求 (3) 3系统方案设计 (3) 3.1系统组成 (3) 3.2设备介绍 (5) 3.2.1超视距/卫星双模传输设备 (5) 3.2.2可搬移超视距无线传输设备 (6) 3.2.3背负式超视距无线通信设备 (7) 3.3设备安装 (8)

1概述 应急通信超视距传输系统主要建立事故突发地点与指挥中心的干线传输链路,实现指挥中心与事故现场的视频、话音和数据的传输,通信距离几十到几百 公里。 2超视距无线通信介绍 2.1 原理 超视距无线通信,定义为一种利用高空(10~12公里以下)对流层大气媒 介中的不均匀体对电波的前向散射作用而实现的超视距无线通信方式。大气层中 的对流层(地球表面至8~12km高空)存在大量不断变化的湍流团,在电波的照 射下湍流团向四周散射电波,当电波波长与湍流团尺寸相当时,主要辐射方向在 前方,其中一部分能量转向地面,形成超视距“弯管传输”,达到类似无源转发 效果,如下图所示。 ??? ??? 50~60km??? ??? 8~12km ?A?B 2.2 特点 超视距无线通信有如下特点: 1)单跳跨距远,可达数百公里 超视距无线通信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单跳跨距远,通常可达100~600公里。 并具有明显的“越障”能力。因此,特别适合于跨越海岛、沙漠、群山、湖泊、

海湾、沼泽等天然屏障和特殊地域。 2)通信容量较大,传输速率可达34Mbit/s以上 作为中远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超视距无线通信容量要比短波、超短波通信大得多,可达34Mbit/s以上,承载业务包括话音、数据、图像、视频和IP等。 3)传输时延小 信息经散射信道传输时,仅有电波传播时延,一般为几毫秒。 4)信道免费使用 对流层传输媒质永恒存在,信道可免费使用且无需申请。 5)全天候可靠性通信 对流层传播信道稳定,支持全时域、全天候工作,传播可靠性高(可达99.9%)。基本不受雷电、极光、磁暴和太阳黑子等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及战场状态的威胁,在核爆炸后能够很快恢复正常通信。 2.3 与其它无线通信方式对比 1)与VHF/UHF电台相比 超视距微波通信虽然不能实现面覆盖,但其通信距离比VHF/UHF电台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远远好于VHF/UHF电台。 2)与短波通信相比 短波信道为开放、不稳定的窄信道,易于遭受电子干扰;超视距微波通信虽然传输距离不及短波,但其传输容量、传输质量、传输可靠性、抗干扰和抗截获能力都远优于短波通信,能提供定向、稳定的宽带传输。通常情况下,为了保障24小时的稳定传输,短波电台的传输速率仅能达到2400bit/s;而超视距微波通信可提供比之高2~3个数量级的全天候可靠通信。 3)与微波通信相比 散射传输速率已达到三次群,因此在应用中速率已经不是问题;由于超视距微波通信单跳距离远,能够实现超视距越障传输,因而与微波通信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大量节省设备,以2个散射端站即可代替至少3跳微波接力。 4)与卫星通信相比 卫星通信单跳距离远,通信质量好,通信容量较大;缺点是通信建立费用较高,特别是由于信道开放性及卫星位置公开性,平时易被侦收,易受干扰甚至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