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

键词:分子影像学分子探针

分子医学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临床医学的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模式。

分子医学包括分子诊断、分子治疗和分子影像三个部分。分子诊断是在体外以蛋白、RNA和DNA水平对疾病进行早期、特异性诊断,并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分子治疗是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特异性阻断或抑制,以达到预防和治愈疾病的目的。

分子影像的诞生为疾病研究和诊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分子影像技术的关键核心是分子探针。本文介绍分子影像探针技术的进展,希望我国分子影像工作者能够从分子影像学关键技术入手,加速我国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为了系统阐述分子探针的制备和进展,我们从分子影像学简介、分子探针原理和制备、分子探针制备中注意的问题和分子探针的进展四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分子影像学简介

分子影像学包括临床前期分子影像研究和临床分子影像应用两个部分。目前只有SPECT/CT、SPECT、PET、PET/CT、MRI(MRS)和分子荧光成像能够胜任临床分子影像工作。分子影像和目前的医学影像相比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图像分辨率等特点,能够真正实现无创伤,以及分子水平的临床诊断。并且提供以解剖结构为基础,以分子水平为基准的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信息,为临床对疾病诊断提供定位、定性、定量和对疾病分期的准确依据。

一般而言,如果能够在基因改变的早期检测到不良变化的发生,就可以做到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只有在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原因和变化,才能提出分子水平的治疗方案,达到疾病根治的效果。图1提示医学影像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可以看出分子影像是今后医学影像发展的主要方向。

1. 分子影像学基础

分子影像是采用高特异的探针,无创地与体内细胞特定的分子靶位结合,以影像方式反映分子水平的变异信息。由于分子影像是在功能蛋白质水平对疾病进行研究,所以分子影像的本质是将先进的影像技术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紧密结合,完成分子水平成像。分子影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由于分子影像的目的是建立高灵敏和高特异的无创伤性影像学方法,所以它研究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细胞和特异性代谢、酶、受体及基因表达。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CT、MRI及超声图像的特异性不能满足临床对特异性检测的要求,分子影像正好在这方面弥补了它们的不足。(2)以分子影像学手段进行靶向治疗药物和基因治疗方法的研究。(3)在分子病理学的基础上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4)建立分子水平上药物代谢的动力学模型。(5)建立个性化治疗

的平台。

分子影像技术不但可用于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同时被用于人体生理、生化的研究。图2所示的是采用磁共振技术进行分子影像研究的示意图。

2. 分子影像学在基础研究和临床中应用

分子影像技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以下特点:(1)在生物体上可以重复进行生理、病理生理和生物化学的研究分析,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特别是临床前期活体小动物研究,提供了在同一动物体上进行重复性研究的可能,并可通过精确定量分析获得准确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从而加速新药开发。(2)在基因表达和基因治疗疗效研究领域,分子影像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方法之一。尽管基因表达和基因治疗目前仍处于临床前期研究阶段,但是在研究基因技术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中,分子影像技术已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3)在进行酶和受体研究过程中,分子影像技术的无创检测能力很受临床的欢迎。

分子影像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前期研究的重要手段,由PET/CT、SPECT/CT和高场强MRI共同建立了新的临床分子影像平台。

分子影像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分子影像、特别是临床分子影像还刚刚起步。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糖代谢显像、小分子显像、酶、受体和基因表达显像(图3)。

3. 分子影像研究设备在应用中的选择

MRI除了能够进行弥散成像和MRS在代谢水平成像外,对酶、受体和基因表达的显像剂研究还处于临床前的研究阶段。估计采用MRI进行临床酶、受体成像,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实际应用研究。由于SPECT/CT系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均不够理想,使SPECT/CT 分子影像学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对于PET/CT而言,代谢研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临床检查项目。

分子影像设备各自的特点不同,CT、光成像、PET、常规核医学SPECT、MRI以及MRS成像设备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以及设备价格和使用成本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合理选用将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图4)。表1分别显示CT、光成像、PET、常规核医学SPECT、MRI以及MRS成像设备空间、时间分辨率。表中数据显示:MRI在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明显优于PET,光成像设备介于PET和MRI之间。而光成像设备和CT 设备的成本要低于MRI和PET。

尽管MRI在分子水平探测灵敏度方面不如PET,但是与PET相比MRI技术相对简单,因此易于普及,加上最新采用的分子纳米技术优化了MRI探针制备,从而推动MRI分子影像学的发展。

光成像设备介于PET和MRI之间。而光成像设备和CT设备的成本要低于MRI和PET。

PET设备具有更多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供临床及临床前期的研究,所以PET在分子影像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表2所示的是各种分子影像设备在临床前期研究中实际应用技术方法。

由于临床分子影像设备的探测器结构设计不断改进,使系统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较大提高。以前猴、兔等中型动物活体试验必须使用动物PET、动物MRI等设备,现在都能在临床分子影像设备上完成。目前在临床前期分子影像设备上主要进行裸鼠等小型动物模型的活体试验。对于荧光成像,由于受深度响应限制,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原理和制备

分子影像中的关键技术是分子探针的制备和应用,只有开发满足研究或临床需求的,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子探针,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分子影像的发展。众所周知,分子影像设备的供应商不可能每年都推出新型的设备,也就是讲分子影像设备的发展是阶梯状,而分子影像中分子探针的开发和制备却是连续的。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分子影像中分子探针的研究比分子影像设备开发更重要。

对于PET、PET/CT和SPECT、SPECT/CT而言,探针就是放射性示踪剂。与MRI 和光分子成像探针相比,放射性示踪剂形式的探针制备比较简单,但是成本要高得多。对于荧光素标记的荧光分子探针成本低、容易制备,可以在体外研究中使用。与放射性示踪剂和荧光素标记分子探针相比较,基于MRI的顺磁性分子探针使用得要少得多。

1. 分子探针概念

分子影像技术由于使用了分子探针技术,因此在成像方法和诊断效果上形成了与传统医学影像的本质区别。有了分子探针和相关的影像设备后才能够完成分子成像。

分子探针(Molecular Probe)是一种特殊的分子,将该特殊分子引入体内(被称为分子探针)与组织、细胞特定的分子(被称为靶分子)特异性结合时产生可探测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用PET、PET/CT、超高分辨率CT、MRI以及化学荧光或发光设备进行成像(图5)。

分子探针是分子影像成像的关键,分子影像技术对分子探针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分子探针必须具有生物学兼容性,能够在人体内参与正常生理代谢。同时分子探针必须以微量分子为标记物载体,从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2)分子探针必须能够克服体内生理屏障。人体内具有许多屏障,比如血脑屏障、血管壁、细胞膜等。分子探针必须通过这些屏障才能和目标靶分子结合。(3)分子探针要求与靶分子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结合。分子生物学载体具有与目标靶分子高灵敏和高特异结合的特点,分子探针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达到分子影像示踪剂的要求,从而出色地胜任临床特异性诊断的任务。

常用的小分子探针有:与靶分子特异结合的受体、生物酶;单克隆抗体则归为大分子探针(图6)。

按照临床诊断或基础研究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分子生物学载体设计符合分子影像学要求的探针,以完成特异性诊断或研究的任务。

2. 对从分子探针获得的生物信号进行放大

PET、PET/CT和光成像在分子探针只需纳摩尔(Nanomolar),甚至皮摩尔(Picomolar)浓度水平,就能够获得高质量图像。受探测灵敏度限制,即使使用高浓度分子探针成像,MRI获得的信号也非常小,需要成像前在体内和体外增强信号以改善图像质量。这种信号增强技术统称生物信号放大,对分子探针信号放大是分子影像设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表3所表示的是不同影像技术达到探测要求时的探针浓度水平。从表中可以看出,对MRI分子影像技术而言,提高探测灵敏度是至关重要的。最近几年,提高MRI检测灵敏度的技术和方法有了明显进展,使MRI在分子影像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迈进。MRI分子影像技术与PET(PET/CT)技术相比,具有简单、稳定和重复性好等优点,所以用MRI开展分子影像工作很受临床医生的欢迎。

正是由于PET(PET/CT)分子影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特点,只需微量分子探针就可获得

理想的图像,非常适合受体和酶等作为探针,用这类探针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使其具有示踪特性以获取分子影像。

3. 分子探针的制备

随着标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全自动化标记设备和药盒的商品化,使得分子探针的制备已日趋规范。图7 为采用放射性核素、荧光染料、稳定放射性核素13C、顺磁性元素制备分子探针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分子探针由生物标志物和标记物两个部分组成。无论哪种标记技术,它们采用的生物标志物部分是基本相同的,只是采用的标记染料、放射性核素、磁性物质不同而已。探针是分子影像的基础和核心,分子影像若没有探针就像射击没有子弹一样。从制备分子探针的角度看,分子影像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在分子探针制备中,首先需要考虑选择哪种标志物。目前研究中和正在使用的标志物有:有机化合物、多肽类和抗体类。从合成的难易程度比较,有机化合物最容易合成。有机化合物合成的成本低,但是有机化合物与组织细胞靶结合的特异性最差。抗体类与组织细胞靶位结合的特异性高,但是合成过程复杂,有时受检者存在过敏的问题。以多肽类作为标志物具有最佳的性价比。在确定探针的标志物后,我们就需要考虑选择哪种标记物的问题。对于分子探针也存在着“金标准”,一般将碳(11C,13C)或氢(3H)标记物制备的分子探针作为“金标准”。确立分子探针“金标准”后,可以采用荧光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探针作为替代的分子探针。对于顺磁性标记的分子探针,由于其对标志物性能影响较大,同时顺磁性金属元素使用的量较大,对人体存在毒性,所以仅仅局限于体外或有限的临床前期研究中。

对于分子荧光和PET (PET/CT),如果没有荧光物质和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剂前体,就无法进行分子影像成像。但是MRI却不同,MRI探针包括标记物和体内非标记物两部分。MRI使用的某些探针即使未进行标记,仍然可以通过MRS频谱分析进行分子影像成像。标记探针的放射性核素可以选用124I、18F、11C、123I、99m Tc;MRI探针标记物可以选用Gd、Fe、13C等,标记物选择是根据具体成像要求来决定的。目前发展的趋势是采用最佳性价比分子探针进行分子成像。比如,18F的放射性半衰期是11C的6倍,并且18F探针图像质量明显优于11C探针,采用18F标记的放射性示踪剂比11C标记的放射性示踪剂更具有临床实用性。进行MRI显像时,Gd标记的探针比13C标记的探针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对于受体显像探针不能只从性价比考虑,因为它需要一定比活度才能对图像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

三分子探针制备的影响因素

在分子影像成像过程中,分子探针决定了分子影像成像的特异性及灵敏度。选择的分子探针的标志物决定了分子探针的特异性高低,选择的分子探针标记物决定了分子探针成像的灵敏度。我们期望的是能够制备成本低,但是具有高特异性、灵敏度的分子探针。但是常常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对分子探针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制备成本之间的制约做出必要的妥协。降低分子探针的标志物和标记物成本可能会降低分子探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是却提高了分子探针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1. 分子探针制备中分子标志物和标记物的选择

分子探针中的探针的标志物决定整个分子探针的特异性,选择最佳的标志物是制备分子探针的基础和前提。分子探针制备需要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制

备工艺。分子探针的制备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图8是从探针标记难易程度、标记后对标志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针灵敏度和特异性等因素考虑选择探针标志物。从综合因素考虑目前采用多肽类作为探针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

在选择最佳的探针生物标志物后,需要对选择的生物标志物或其它的官能团进行保护,或是引入一些特定的离去基团以便于标记物进入标志物中。由于标志物不同,采用的官能团保护方法和引入离去基团的方法会有明显的不同。

对于已经修饰的标志物需要考虑分子探针标记物选择的问题。再好的分子探针生物标志物,如果没有分子标记物标记那也无法进行分子影像成像。图9是从标记难易程度和标记成本、标记后对探针整体结构影响、标记后对分子探针生物学性能的影响等因素考虑如何选择放射性核素、荧光素或顺磁性的标记物。采用11C标记的分子探针是最佳选择,但是11C 标记的分子探针存在成本高的问题。为此,一般采用11C标记的分子探针作为探针的“金标准”,开发低成本的分子标记物。比如,采用18F作为分子标记物取代11C标记的分子探针。相比较采用顺磁性金属作为分子标记物会对分子探针的生物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需要特别注意。

2. 影响分子探针稳定性的因素

分子探针的特性不但在制备过程中会受影响,在应用过程中也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包括分子探针标志物稳定性、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等,以及制备后分子探针受酸碱度、保存温度、在体外保存时间、在体内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在分子探针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高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特别是在标记过程中需要保证分子探针生物学特性、物理化学性能的相对稳定性。对于取代反应标记的分子探针容易发生标记物脱落的现象,对于分子标记物通过螯合物形成的分子探针大多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分子探针的性能,尤其是一些采用顺磁性金属制备的MRI分子探针形成的胶体容易在肝脏聚集,因而形成一些假阳性结果。在分子探针制备后需要注意对分子探针的酸碱度进行调节,使其保持在中性的环境下。对于影响分子探针稳定的一些因素需要在探针制备过程和保存过程特加注意。

四分子探针制备技术进展

如以上所述,分子探针是分子影像的核心。最近几年有关分子探针制备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取得很大进步。这些包括:选择多肽类的生物标志物、选择高特异性和高选择性的标记方法、采用双标记或多标记的方法等。

1. 选择多肽类作为分子探针的生物标志物

多肽类既兼顾了单抗类特异性,又具有有机化合物类制备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所以,采用多肽类作为分子探针的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

2. 采用高选择性、高度特异性的分子探针标记方法

以前在选择分子标志物后,需要对分子标志物上一些官能团进行保护后才能采用分子标记物进行标记。最近采用高选择性、特异性分子探针的标记方法明显提高分子探针制备效率,降低分子探针制备的成本。

3. 采用双标记或多标记方法制备分子探针

由于放射性核素、荧光素或一些顺磁性的金属元素作为分子探针的标记物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单一分子探针标记物的局限性,有时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和荧光素标记结合起来,一个分子探针可以采用不同的成像设备进行分子成像,这样能加速分子探针研究,同时获得更多的分子信息。

4. 建立同一标志物基础上的不同标记物平台,加速探针开发速度

以前,不同标记方法需要制备不同的标志物。这样不但增加了探针制备的成本,也增加了探针制备的过程。现在,可以选择同一标志物对于放射性核素标记、荧光标记、还是Gd等顺磁性标记均可以直接完成,不用对标识物进行修饰。

综上所述,分子探针在制备过程和制备后保存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效的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分子探针制备至关重要。随着分子影像在临床前期研究和临床应用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分子影像学对分子探针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分子探针的制备在分子影像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

医学影像技术考试题汇总

医学影像技术考试题汇 总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资格考试《专业实践能力》历年真题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试题1]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 A、腕关节轴位 B、腕关节侧位 C、双腕关节斜位 D、双腕关节正位 E、双腕关节侧位 [答案](D) [试题2]膝关节侧位摄影,关节需屈曲 A、1050 B、1150 C、1250 D、1350 E、1450 [答案](D) [试题3]心脏右前斜位摄影,服钡的目的是观察 A、右心房压迫食管情况 B、右心室压迫食管情况 C、左心房压迫食管情况 D、左心室压迫食管情况 E、全心压迫食管情况 [答案](C) [试题4]扁平足,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A、足侧位 B、足轴位 C、足斜位 D、足负重水平侧位 E、双曝光全足正位[答案](D) [试题5]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A、浅呼吸屏气 B、深呼气屏气 C、深吸气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E、腹式呼吸屏气

[答案](C) [试题6]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髌骨骨折侧位及轴位 B、膝内翻正位,双侧对照 C、膝关节副韧带损伤正位,双侧对照 D、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双侧胫骨结节侧位对照 E、小儿髋关节脱位双髋正位 [答案](C) [试题7]心脏右前斜位,摄影的角度是 A、450~550 B、560~650 C、660~700 D、710~800 E、810~850 [答案](A) [试题8]胸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的栅比不应小于 A、8:1 B、10:1 C、12:1 D、16:1 E、18:1 [答案](C) [试题9]上颌窦摄影,常规首选位置是 A、柯氏位 B、瓦氏位 C、斯氏位 D、劳氏位 E、瑞氏位 [答案](B) [试题10]正确选择乳突梅氏位的摄影角度,应是 A、双250 B、双350 C、双450 D、双550 E、双650 [答案](C) [试题11]下面组合,正确的是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上课讲义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 键词:分子影像学分子探针 分子医学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临床医学的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模式。 分子医学包括分子诊断、分子治疗和分子影像三个部分。分子诊断是在体外以蛋白、RNA和DNA水平对疾病进行早期、特异性诊断,并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分子治疗是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特异性阻断或抑制,以达到预防和治愈疾病的目的。 分子影像的诞生为疾病研究和诊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分子影像技术的关键核心是分子探针。本文介绍分子影像探针技术的进展,希望我国分子影像工作者能够从分子影像学关键技术入手,加速我国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为了系统阐述分子探针的制备和进展,我们从分子影像学简介、分子探针原理和制备、分子探针制备中注意的问题和分子探针的进展四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分子影像学简介 分子影像学包括临床前期分子影像研究和临床分子影像应用两个部分。目前只有SPECT/CT、SPECT、PET、PET/CT、MRI(MRS)和分子荧光成像能够胜任临床分子影像工作。分子影像和目前的医学影像相比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图像分辨率等特点,能够真正实现无创伤,以及分子水平的临床诊断。并且提供以解剖结构为基础,以分子水平为基准的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信息,为临床对疾病诊断提供定位、定性、定量和对疾病分期的准确依据。 一般而言,如果能够在基因改变的早期检测到不良变化的发生,就可以做到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只有在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原因和变化,才能提出分子水平的治疗方案,达到疾病根治的效果。图1提示医学影像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可以看出分子影像是今后医学影像发展的主要方向。 1. 分子影像学基础 分子影像是采用高特异的探针,无创地与体内细胞特定的分子靶位结合,以影像方式反映分子水平的变异信息。由于分子影像是在功能蛋白质水平对疾病进行研究,所以分子影像的本质是将先进的影像技术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紧密结合,完成分子水平成像。分子影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由于分子影像的目的是建立高灵敏和高特异的无创伤性影像学方法,所以它研究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分子影像技术简介及其在肿瘤方面的应用

分子影像技术简介及其在肿瘤方面的应用 【摘要】分子影像技术是运用影像学手段显示组织水平、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变化,对其生物学行为在影像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科学[1]。分子影像技术能够可视化活体生物分子水平上正常和异常的生物进程,是一种新的生物医学方法,在活体内的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生物可视化、特征化和量化细胞进程。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肿瘤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综述。 【关键字】分子影像技术肿瘤分子探针技术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治愈率的关键。传统的X线、超声、CT、MRI 和 PET 难以发现早期阶段的肿瘤,对其定位、定性诊断相当困难,而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分子探针在影像学中的不断应用,影像医学已从对传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成像,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带来了希望[2]。 1.分子影像技术的基本概念 分子影像学是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分子影像技术能够从细胞、分子层面探测到疾病的初期变化,具有传统成像手段所没有的无创伤、实时、活体、特异、精细显像等优点[3]。分子影像技术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发展新的工具、试剂及方法探查疾病过程中细胞核分子水平的异常[4]。 2.分子影像技术的特点 分子影像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对人体内部生理或病理过程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无损伤的、实时的成像[5]。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以人体内部的物理性质或生理特性作为成像对比的源,如密度、散射、质子密度、或血流量等生理量,

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_王志刚

专论 Progress of ultrasound molecular imaging WAN G Z hi -gang * (I nstitute o f Ultrasound I maging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0,China )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ltra so und mo lecular probe technology ,ultrasound mo lecula r imaging has be -co me o ne o f the ho t spo ts in mo lecular imaging research field .T he desig n o f mo lecular pr obes is the key point a nd pr erequi -site fo r ult rasound molecular imag ing .Peo ple increasing ly pay mo re attention to the targ eted ultrasound co nt rast agents which are the ultrasound molecular probe .T he intersection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will pr omo te the development o f ultra -so und mo lecular imaging . [Key words ] U ltrasound mo lecular imaging ;Ultr aso no g raphy ;Contra st media 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王志刚 * (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重庆 400010) [摘 要] 随着超声分子探针技术的兴起,超声分子成像成为当前医学影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分子探针的设计是超声分子成像研究的重点和先决条件。靶向超声微泡(球)造影剂在分子影像中的研究、应用,愈来愈受到关注,而多学科的融合使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超声分子影像学;超声检查;造影剂[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289(2009)06-0921-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770566、30770565)。[作者简介]王志刚(1945-),男,重庆人,教授。研究方向:超声诊断与治疗。 [通讯作者]王志刚,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400010。E -mail :w zg62942443@https://www.doczj.com/doc/2a6503020.html, [收稿日期]2009-04-20 [修回日期]2009-04-30 随着国内关于“超声分子影像学”概念的首次提出[1],超声分子成像成为当前医学影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超声分子成像技术系将特异性配体连接到小于红细胞的超声造影剂表面,通过血液循环特异性地积聚于靶组织,观察靶组织在分子或细胞水平的特异性显像,能够反映病变组织在分子基础上的变化。其优点包括:①无创、无毒、无放射污染;②超声显微镜已能对细胞结构进行活组织观察,达到与病理显微镜相媲美的水平;③能实时、动态、多次重复地对靶组织进行观察[2];④可设计单靶点、多靶点和多模式的超声分子探针;⑤最近研 究发现的敏感粒子声学定量(SPAQ )技术[3] 能实现对肿瘤表达受体水平的在体、动态、实时定量;⑥敏感度高,可以探测到 单个超声微泡的信号[4] ,微泡直径约1~3μm ,直径明显小于大多数细胞,表明超声可以探测到单个细胞甚至比单个细胞更微小的结构的信号;⑦可用于直接测量微血管或大血管内的血流速度。 分子成像研究的重点和先决条件是分子探针的设计。分 子探针是指能与靶组织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如配体或抗体 等),与能产生影像学信号的物质(如同位素、荧光素或顺磁性原子)以特定方法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种复合物。借助分子探 针可间接反映分子或基因的信息[5] 。目前所使用的超声分子探针是超声微泡(球)造影剂。1 超声分子探针的分类 超声分子探针按探针构成成分分为:①磷脂微泡(球)造影剂:脂类造影剂,具有使用安全、稳定性好、造影效果好、易于靶向修饰、可用药物或基因的载体等优势,但存在有效增强显影时间较短的问题;②高分子(聚合物)微泡(球)造影剂:其外壳为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共聚体,能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声学特性,改变其降解速度和持续时间。目前高分子造影剂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如Schering 公司研制的SH U563A 、Acusphere 公司的A I -700,对压力的耐受性好,易于靶向修饰,并且是良好的药物控释载体,但需要较高的声学输出才能引起微泡的非线性共振;③液态氟碳纳米粒:该类造影剂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组织穿透力强,能够穿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组织间隙,实现血管外聚集显像;固有的稳定性使其在体内具有更长的半衰期,便于延迟显像或重复检查;具有天然的同时增强超声和CT 显像的内在属性,是良好的多模态造影剂[6];易于靶向修饰,同时可作为一些药物的载体。 超声分子探针按探针粒径大小分类有微米级超声造影剂和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前者为常规超声造影剂,平均直径约2 · 921·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第25卷第6期 C hin J M ed Imagin g Technol ,2009,Vol 25,No 6 DOI :10.13929/j .1003-3289.2009.06.079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与答案(磁共振试题)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磁共振试题) 磁共振试题 1 核磁共振的物理现象是哪一年发现的( ) A. 1946 年 B.1952 年 C.1972 (w D.1977 年 E. 1978 年 2第一幅人体头部MR图像是哪一年获取的() A. 1946 年 B.1952 年 C.1972 年 ( D.1977 年 E.1978 年 3 下列哪一项不是MRI的优势() A. 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 B. 对骨骼,钙化及胃肠道系统的显示效果 C. 可以多方位直接成像 D. 对颅颈交界区病变的显示能力 E. 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 4下列元素中哪个不能进行MR成像() A. 13C B.31P C.2H D.23Na E.19F w 5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全部顺磁场排列 B. 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全部逆磁场排列 C. 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顺,逆磁场排列数目各半 D .顺磁场排列的质子是低能稳态质子 E. 逆磁场排列的质子是高能稳态质子 6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不稳态质子 B. 顺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稳态质子 C. 顺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不稳态质子 D. 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低能稳态质子 E. 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低能不稳态质子 7 下列等式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1T=10G B.1T=102G ( C.1T=103G D.1T=104G E.1T=105G 8在0.5Tesla的场强中,氢质子(1H)的共振频率约为()w A. 6.4MHz B.21.3MHz C.42.6MHz (w D.63.9MHz E.85.2MHz 9 横向弛豫是指( ) A.T1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 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 10 纵向弛豫是指( ) A.T2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 11 磁场梯度包括( ) A.层面选择梯度 B.相位编码梯度 C.频率编码梯度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12 在三个梯度磁场的设置及应用上,下述哪一项正确( )

分子信标:新型核酸分子探针要点

分子信标:新型核酸分子探针 摘要: 分子信标是基于荧光共振能量传递原理设计的一种发夹型寡聚核酸分子荧光探针,能够与待测核酸序列分子相互作用发生结构变化产生不同强度的荧光信号及电化学信号等,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适于活体检测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分子信标的作用原理,不同的分子信标类型以及应用,最后对前景作出了预测。 关键词:分子信标荧光探针灵敏度选择性活体检测 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MB)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药物、化学等多个领域【1,2,3,4】。近年来,MB特别是基于DNA结构的MB,已成为一种重要工具,用于核酸的复制、重组、翻译和表达的研究【5,7,12】。为了满足后基因组时代的发展需求,人们通过各种分子工程策略,发展了许多敏锐性更高、选择性更优的MB。 自从1996年Tyagi和Krame【6】首次建立了分子信标探针,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多功能性,如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在它出色地完成了液相靶标测定(实时PCR测定)任务之后,人们又将其应用于核酸实时定量测定、活体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疾病基因检测与诊断等研究中【8,9,10,11】。又由于易于对其进行修饰和改性,在这十来年的发展中,人们在经典分子信标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许多新型的分子信标,如无茎分子信标,用PNA【13】链代替ssDNA形成的PNA分子信标,以及LNA分子信标等。这些新型的分子信标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而设计的,特异性更强,稳定性更好,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了满足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对分子信标的固定化也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自从谭蔚泓【14】首次将分子信标固定在硅胶上以来,固定化分子信标也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后来设计的将分子信标固定在金表面【15,16】,利用金的强摩尔消光系数进行淬灭,简化了分子信标的设计,更加方便对其进行操作,大大促进了基因微阵列技术的发展。

化学小分子探针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化学小分子探针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仇文卫,汤杰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药物化学研究所 当今创新药物的发现越来越依赖于靶点的发现以及靶点与活性化合物作用模式的确定,化学小分子探针在这两方面的特出优越性使其成为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 1、 创新药物的发现、靶点与化学小分子探针 药物可以挽救生命、治疗疾病、改善健康状况、缓解痛苦和各种不适,因此,可以说药物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整个世界。然而,目前开发新药的费用平均每个高达数亿美元,尽管投入如此之高,从研发到上市仍约需10-12年之久(图1)。因此新药研发迫切需要新技术、新理论,以提高效率、缩短周期。 计算机药物设计2~3年 2~3年2~3年 年 周期长:10~12年耗资达:3.5~5.5亿美元 图1. 新药研发过程 现代药物的发现过程主要包括靶点(target)的识别、先导物的发现、结构优化、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等阶段,其中正确的靶点识别是影响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

之一。靶点也称为受体(receptor),是指与药物分子在体内相互作用的功能性大分子,通常是某种蛋白质(绝大部分靶点是蛋白质)、核酸、离子通道或DNA 等。药物分子在体内作用于靶点的特定部位,形成复合物,从而诱发生物化学及生理学上的变化,产生药物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若能发现这些靶点,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筛选模型,对活性化合物进行高效率的活性评价。从而促进先导物发现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可见,现今药物的发现已越来越依赖于药物靶点的发现。 那么如何解决药物靶点的发现问题呢?虽然,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程的完成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然而,何种蛋白质是针对某种疾病的小分子药物的靶点,在目前基因水平上的生物技术仍然无法解决。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蛋白质才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也是生命现象的直接体现者。这其中有可能蕴藏着开发疾病诊断方法和新药的“钥匙”,在基因组学基础上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将有可能导致药物开发方面的实质性突破。因此针对药物发现的技术重心已经由基因组转向了蛋白质组。利用化学小分子的多样性,选择适当的活性小分子,设计合成能够高选择性地探测蛋白质的功能、结构以及与活性小分子作用模式的探针——化学小分子探针,可以为重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新的标记物、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和新的先导结构,从而为创新药物的发现奠定基础。 在药物发现过程中,化学小分子探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图2):1. 针对靶点已知的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可以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了解药物分子与靶点作用部位的结构信息,为进一步的结构改造提供帮助;(2)利用探针分子研究靶点蛋白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的分布情况,深入研究蛋白质的功能;(3)利用探针分子进行细胞或体内的标记实验,可能会发现一些与活性化合物有交叉作用的靶点蛋白,从而为已知的小分子药物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提供预测。2. 对于体内作用靶点未知,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特别是来自天然产物的活性化合物,可以将其设计成探针分子,通过对细胞或动物的标记实验来发现其体内的作用靶点,建立新靶点的筛选模型,为先导物的结构优化服务。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

2010年下半年医学影像技术试题一、填空 1.下列医学技术中不属于医学影像技术范畴的是:C A.超声技术B.核医学技术C.分子诊断技术D.CT技术 2.下列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中对人体无放射性损伤的是:C A.放射技术 B.CT技术 C.MRI技术 D.放射治疗技术 3.下列不是常规X线透视检查范围的是:D A.胸部透视B.腹部透视C.四肢透视D.头部透视 4.与X线图像比较,CT图像在哪一方面明明占优:A A.密度分辨力B.空间分辨力C.成像速度快D.检查价格较低 5.下列哪项不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常用技术:D A.TOF法 B.PC法 C.黑血技术 D.MRCP技术 6.下列哪种体位不是超声检查常用体位:D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俯卧位 D.站立位 7.下列哪种设备不是放疗常用设备:A A.钼靶机 B.深部X线机 C.直线加速器 D.钴-60机 8.下列哪种设备不能作为介入技术设备使用:D A.超声设备 B. CT机 C.血管机 D.心电图机 9.下列哪项技术在现代分子影像学中占主导地位:A A.核医学技术 B.电生理技术 C.放射技术 D.分子诊断技术 10.下列哪种造影剂不是高密度造影剂:

A.硫酸钡粉末 B.泛影葡胺 C.碘海醇 D.氧气 二、名词解释 1.造影检查: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依靠它们本身的密度与厚度差异不能在普通 检查中显影,需要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即造影检查。P136 2.CT平扫:CT平扫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P139 3.MR水成像:指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P142 4.放射治疗学:是主要研究放射线单独或者结合其他方法治疗肿瘤的临床学科。P146 5.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 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P148 三、简答题 1.简述DR的操作流程?P135 答:1.用户登录2.病理录入与选择3.核对患者资料4.摆位及对准中心线5.曝光 6.接受或拒绝 7.图像后处理 8.打印胶片 9.影像发送 2.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优点:P142 答:1.为无创性技术,无需插管,也无操作的技术等问题 2.安全,不用对比剂,无对比剂反映问题, 3.获得多层面,多方位图像。

有机小分子探针

有机小分子探针 黄美英 2014010714 摘要细胞内生物活性化合物在细胞内作用靶点的确定是化学生物学和药物开发中的关键 问题之一。作为功能蛋白质组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小分子探针在确定生物活性化合物细胞内作用靶点的研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PH值在生理及病理过程如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酶活性、细胞生长和凋亡、离子运输和稳态调节、钙含量调节、细胞内吞作用、趋化作用、细胞粘附和肿瘤生长等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小分子探针原理,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列举近年来该技术应用的成功示例进一步阐明小分子生物活性探针技术的应用原理和重要性。 关键词生物活性化合物;小分子探针;PH值;DNA探针技术 一绪论 荧光探针是化学传感技术领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项重大发现,目前己有愈来愈多的荧光探针应用于分子水平上进行实时检测。荧光检测技术由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视性强,且对细胞、生物体的损伤小,成为了用于临床分析、环境监测、生物分析及生命科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检测工具[1]。分子荧光探针的检测对象包括各种离子、小分子、自由基、多肽、酶,甚至还包括温度、极性、粘度等。人们可以使用荧光显微镜、荧光光谱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活体成像系统等仪器获取荧光探针检测的相关信息,借助荧光成像技术我们能够实时检测活细胞内分子或离子的浓度以及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变化过程,也可以获得关于生物组织生理代谢过程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实现生物活体的荧光成像[2]。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合成出满足“特定要求”的探针分子,基于此,荧光探针和荧光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 通常一个光探针分子由荧光团(Fluorophore)和识别基团(Receptor)通过连接臂(Spacer)以共价键方式连接,荧光团作为信号转换器将识别行为转化为光信号,可以通过荧光的增强或淬灭乃至光谱位移的变化对分析物进行识别。荧光探针分子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和应用潜力,通过对有机分子结构进行巧妙设计和改造,就能够设计合成出满足各种需要的荧光探针。按照光化学反应原理,荧光传感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分子内电荷转移(internal charge transfer, ICT),扭转分子内共轭电荷转移(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TICT),分子内单体-激基缔合物(monomer/excimer),金属-配合体电荷转移(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 MLCT),光诱导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 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 ESIPT),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C=N 异构化(C=N isomerization)。荧光探针因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无需预处理、不受外界电磁场影响等优良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分析、环境监测、生物分析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寻找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对光稳定、

分子影像学与分子影像技术第一讲小动物在体成像与分子影像

分子影像学与分子影像技术 第一讲 小动物在体成像与分子影像
中科院自动化所医学影像研究室
主要内容 一、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影像 二、小动物在体成像 三、小动物在体成像仿真平台 四、总结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 结构成像
? X-ray ? CT 成像 ? MRI成像 ? 超声成像
? 功能成像
? fMRI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 PET正电子断层成像 ? SPECT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
? 分子影像
? 光学成像 ? 磁共振波谱成像 ? 核素成像
19--20世纪 看到病变
■ 结构成像 ? X-ray ? MRI成像 ? CT 成像 ? 超声成像
20世纪90年代 看到功能
■ 功能成像 ? fMRI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 PET正电子断层成像 ? SPECT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
1

21世纪以来 看到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
■ 分子成像 ? 光学成像 ? 核磁共振成像 ? 核素成像
实时、在体 特异性
医学影像技术 信息技术
分子影像学
分子影像技术可以在 细胞、基因和分子水 平上实现生物体内部 生理或病理过程的无 创实时动态在体成像 ,从而为疾病病程的 在体监测、基因治疗 的在体示踪、药物在 体疗效评测、功能分 子的在体活动规律研 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 台。
分子生物学
分子影像学
临床医学
化学
物理学
新兴交叉学科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分子影像学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 ? ?
? ? ?
?
2002年,Science的十大突破之一:基于成像测量(包括 光学成像)的分子与细胞事件动力学过程的可视化研究 近年来,Nature杂志刊载了分子影像学方面的系列文章 200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路线图NIH Roadmap 2000-200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NSF发布了四次 Biophotonics Partnership Initiative (生物光子学合作伙伴 计划)招标指南 2002年10月我国召开了以分子影像为议题的香山会议
分子探针技术 成像技术 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技术)
分子探针技术 数据分析与处理 成像技术
分子探针和靶分子
分子探针 从体外注入到体内的分子参与体内生理活 动,并且探查人体内部的某种特定分子,因 此称为分子探针。 生物大分子 ? 靶分子 体内某种特定的分子,是需要探查和成像 的分子,称为靶分子。
? ?
分子探针的特点
纯度高,不含杂质; ? 对人体无害,没有副作用; ? 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能参与人体正常的 生理活动; ? 能够克服人体内部的“生理屏障”,顺利到达 靶分子所在的器官; ? 示踪剂、分子探针和靶分子应该紧密结 合,不能脱落。
2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精)

综述与专论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陈立军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广州510640 摘要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下进行的特殊蒸馏技术。分子蒸馏是一项国内外正在工业化开发应用的高新分离技术,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分子蒸馏技术同普通蒸馏技术的差别很大。介绍了分子蒸馏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主要装置和优势。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新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分子蒸馏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关键词 平均自由程分子蒸馏应用进展R 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 echnique of Molecular Distil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Chen Lijun Chen H uanqin (R esearch I nstitute of Chemical E ngineering ,Southern China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G uangzhou 510640 Abstract The m olecular distillation (short -path distillation or unobstructed distillation is a special separation technique of liquid -liquid and a special distillation technique under the high vacuum.It is an industrializing Hi -te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not used in

医学影像技士考试知识点

医学影像技士考试知识点整理 我们影像技术专业的报考初级技士时间是十二月十五号至次年元月,考试时间是次年五月,考试分笔试和人机对话。我在家做了几套题,发现考得影像诊断和医学解剖比较多,我总结了一些重点,是常出现的地方,有些不对的欢迎积极指出。这些只是部分,我会继续更新……争取一年考过! 碘剂过敏试验方法:舌下试验、皮内试验、静脉注射试验、结膜试验、口服试验的优点:1、密度分辨力高;2、可做定量分析;3、直下的断面图像;4、无层面以外的结构的干扰 对比剂的使用:胆道造影—胆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医用硫酸钡;心血管造影—泛影葡胺、双碘肽葡胺、甲泛葡糖;脑室造影—空气;尿路造影—泛影葡胺;肾盂造影—泛影酸钠;脑血管造影—泛影葡胺;椎管造影—碘曲伦、碘苯酯;输卵管造影—碘化油 普通与螺旋: 相同点:X线管连续旋转 不同点:螺旋采集数据扫描方式是X线管由往复旋转运动改为向一个方向连续旋转扫描。受检者(检查床)同时向一个方向移动。 螺旋的优点:一、提高了扫描速度,减少了运动伪影;二、由于可进行薄层扫描,故可提供较好的三维图像重建的容积数据 图像的质量参数:一、对比度与对比度分辨力(密度分辨力)二、高对比度分辨力和低对比度分辨力;三、空间分辨力;四、噪声;五、均匀度 属于投射纤维的是内囊和外囊 属于脑室系统的是:左右侧脑室、第三四脑室、中脑导水管 高血压常见的出血部位:基底节区

临床上应用的X线的特性是:穿透性、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 透视和摄片各有什么优缺点? 1、透视的优点:1、可以任意转动病人进行多角度透视观察; 2、可观察运动器官的运动功能; 3、操作简单、费用低廉; 4、立即可以得到检查结果; 5、可以在透视监护下进行介入性操作。 透视的缺点:1、细微病变和厚实部位观察不清;2、不能留下永久记录;3、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大。 2、摄片的优点:1、图像清晰反衬度好;2、细微病变和厚实部位观察清晰; 3、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小; 4、有永久性记录,供复查对比; 摄片的缺点:1、不便于观察运动器官的运动功能;2、技术复杂,费用较高; 3、出结果的时间较长。 常用的特殊摄影有:体层摄影和软X线摄影 如何做好X线检查的防护? 工作人员的防护:1、充分利用各种防护器材;2、控制原发射线;3、减少散射线;4、定期健康检查; 受检者的防护:1、皮肤至焦点的距离不得少于35,非投射野用铅橡皮遮盖,尤其是生殖腺和胎儿;2、缩小照射野。 选择性血管造影:经皮穿刺动脉或者静脉置入导管,在电视屏的监视下,将导管选择性送入靶血管内。注射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静磁场B0中的自旋不为零的质子的原子核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用感应线圈检查技术获得组织弛豫信息和质子密度信息,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经图像后处理得到磁共振模拟影像的方法和技术。 简述的优缺点: 和比较,优点是:

分子蒸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精)

分子蒸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分子蒸馏技术简介 分子蒸馏是一项较新的尚未广泛应用于产业化生产的分离技术,能解决大量常规蒸馏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题目。分子蒸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能在极高真空下操纵,它依据分子运动均匀自由程的差别,能使液体在远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将其分离,特别适用于高沸点、热敏性及易氧化物系的分离。由于其具有蒸馏温度低于物料的沸点、蒸馏压强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特点,因而能大大降低高沸点物料的分离本钱,极好地保护了热敏性物质的特点品质,该项技术用于纯自然保健品的提取,可摆脱化学处理方法的束缚,真正保持了纯自然的特性,使保健产品的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分子蒸馏技术,作为一种对高沸点、热敏性物料进行有效的分离手段,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为适应浓缩鱼肝油中维生素A的需要,分子蒸馏技术得到了规模化的产业应用。在日、美、英、德、苏相继设计制造了多套分子蒸馏装置,用于浓缩维生素A,但当时由于各种原因,应用面太窄,发展速度很慢。但是,在过往地三十多年中,人们一直在不断地重视着这项新的液-液分离技术的发展,对分离装置精益求精、完善,对应用领域不断探索、扩展,因而一直有新的专利和新的应用出现。特别是从八十年代末以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物质的青睐,回回自然潮流的兴起,分子蒸馏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对分子蒸馏的设备,各国研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发展至今,大部分已被淘汰,目前应用较广的为离心薄膜式和转子刮膜式。这两种形式的分离装置,也一直在精益求精和完善,特别是针对不同的产品,其装置结构与配套设备要有不同的特

点,因此,就分子蒸馏装置本身来说,其开发研究的内容尚十分丰富。 在应用领域方面,国外已在数种产品中进行产业化生产。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自然物质的提取方面应用较为突出,如:从鱼油中提取EPA与DHA、从植物油中提取自然维生素E等。另外,在精细化工中间体方面的提取和分离,品种也越来越多。 我国对分子蒸馏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八十年代末期,国内引进了几套分子蒸馏生产线,用于硬脂酸单甘酯的生产。国内的科研职员也曾经作过一些研究,但未见产业化应用的报道。 分子蒸馏成套产业化装置具有设计新奇、结构独特、工艺先进,可明显进步分离效率。从小试到产业化生产又到小试的反复循环实验探索中,特别解决了产业化生产中轻易出现的突出题目。如有效地解决了物料返混题目,明显地进步了产品质量,创造性地设计了有补偿功能的消息密封方式;实现了产业装置高真空下的长期稳定运行。该项技术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开发的产品有二十余种,如:硬脂酸单甘酯、丙二醇酯、玫瑰油、小麦胚芽油、米糠油、谷维素等。并已确定了应用分子蒸馏技术的有关工艺条件,为进行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分子蒸馏的原理和装置的结构决定其有如下特点: 1、分子蒸馏的操纵温度远低于物料的沸点: 由分子蒸馏原理可知,混合物的分离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分子溢出液面后的均匀自由程不同的性质来实现的,并不需要沸腾,所以分子蒸馏是在远低于沸点的温度下进行操纵的,这一点与常规蒸馏有本质的区别。 2、蒸馏压强低: 由于分子蒸馏装置独特的结构形式,其内部压强极小,可以获得很高的真空,因此分子蒸馏是在很低的压强下进行操纵,一般为×10-1Pa数目级(×10-3为托数目级)。

帕金森病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1908? DiB。1974;109(4:429。4. 13Kreid盯ME,Ups蚰D九B阳mh坶copy for砒elect越iB in d圯ICU:a c蛳托pon and陀view 0f the lit岫tu陀[J].ch髓t,2003;124(1:344.50. “ D’IPpol如R,№啮i A,C唧etIi C,d以Indicali帆8细n既iblefib铲。埘c b啪chos∞py柚d i协saf;ty ill tlIe very elderly[J].M∞山di^Jch Ch曲t Di8,2007;67(1:23-9. 15Ha£‘otuwa K,G锄ble EA,0’ShmIghnc捌Iy T,甜以Sa鲫0f br∞ch∞oo_ py,bi 叩sy,卸d BAL in瑚e眦h patie山诵tlI COPD[J】.Chest,2002; 122(6:1909?12. 16赵秀云,史秀宁,于振萍,等.减轻气道吸痰对动物呼吸道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87—90. 17Ko】lef MH,A缸阻B,A删eto A,村以鳓ver?coaled蜘dm∽hcaI hll瑚柚d i 呲id朗ce 0f v曲tiIal舛-as8∞ialed pnc岫mia:tI地NAscENT啪?枷zed蒯[J].JA^IA,2懈;300(7:805-13. 1S Sole ML,By∞JF,hdy JE。d以A mIIlti8ite飘lrvey 0f∞c6∞iIlg tech— IIiqll鹳柚d aiⅣay叫删l学唧棚t p眦ti嘲(J】.Am J c血c眦,2003;12 (3:220.30;qIlIiz 231-2. 眇 C删∞P,Dellari S。Ruiz sA。甜以Salille ir戚Uati锄梳e hacheal 帕金森病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蚰ctioIIing dt嬲∞嬲the incid眦e 0f咖tilato卜蹦∞ci alled pI圮mn伽诅 [J].clit ca弛Med,2009;37(1:32.8. 加Maggio陀SM,kIlouche F。Pigeot J,d以PIe唧m∞0f曲datr∽heal 机Icti伽-涮删aI啪I盯dtmecmitnI朋t ilI枷te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六)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考试题(含答案)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解剖学姿势: 2.MR水成像: 3.造影检查: 4.增强扫描: 5. 伪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医学影像技术包括、、、、等。2.头部摄影的基准线有、、、、。3.普通X线检查主要指和。 4.数字X线检查技术包括、。 5.优质X线照片条件有、、、、。6.静脉肾盂造影时,注药完毕后于,和时各摄肾区片一张。7.CT值的单位,取窗宽为100,窗位为0时,其CT值范围为,当窗位为40时,其CT值范围为。 8.按显示回声方式,将超声仪器分为、、、、等。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栓塞物中那一种是可吸收的栓塞物() A.明胶海绵 B.无水乙醇 C.螺圈 D.可分离球囊 2、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最好发部位为() A .基底节区 B.丘脑 C.颞叶 D.脑桥 3、下列描述符合颅内动脉瘤的是() A.好发于脑底动脉环 B. 无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为低密度 C. 与海绵状血管瘤同属血管畸形 D. 不是蛛网膜下出血常见原因 4、肾脏平片,肾轮廓能显示的原因是() A、密度比周围高 B、密度比周围组织低 C、肾周围包有脂肪垫 D、肾脏内有尿液 5、在肝脏的影像检查中,下列哪一方法为首选?

A.MRI B.DSA C.ECT D.CT 6、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常用的对比剂是() A空气 B钡剂 C碘化油 D泛影葡胺 E盐水 7、右前斜位时,X线从患者的()侧摄入体内。 A 右前 B 右后 C 左前 D 左后 E 右侧 8、以下哪项是CT的后处理技术() A增强扫描 B 造影检查 C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D 多曲面重组 E 窗宽窗位 9、结肠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有() A 碘过敏实验 B 清洁灌肠 C 镇静安定 D肌注654-2 E 无需准备 10、腰椎侧位摄影时,X线经()射入。 A髂嵴向上6厘米处 B髂嵴向上3厘米处C脐孔向上6厘米处 D脐孔向上3厘米处E脐孔 11、不属于股骨检查体位的是() A股骨正位 B股骨侧位 C股骨轴位 D股股颈前后位 E 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 12、有关乳腺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加压 B、使用单乳剂胶片 C、使用高速增感屏 D、常规摄取轴位和侧斜位 E、依发育期确定曝光条件 13、外伤性颅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摄影体位是() A、颅底侧位 B、颅底颌顶位 C、头颅汤氏位 D、头颅半轴位 E、高颈椎颅底侧位 14、腰椎椎弓峡部断裂,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

分子影像研究中分子探针技术的进展 键词:分子影像学分子探针 分子医学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临床医学的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模式。 分子医学包括分子诊断、分子治疗和分子影像三个部分。分子诊断是在体外以蛋白、RNA和DNA水平对疾病进行早期、特异性诊断,并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分子治疗是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特异性阻断或抑制,以达到预防和治愈疾病的目的。 分子影像的诞生为疾病研究和诊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分子影像技术的关键核心是分子探针。本文介绍分子影像探针技术的进展,希望我国分子影像工作者能够从分子影像学关键技术入手,加速我国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为了系统阐述分子探针的制备和进展,我们从分子影像学简介、分子探针原理和制备、分子探针制备中注意的问题和分子探针的进展四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分子影像学简介 分子影像学包括临床前期分子影像研究和临床分子影像应用两个部分。目前只有SPECT/CT、SPECT、PET、PET/CT、MRI(MRS)和分子荧光成像能够胜任临床分子影像工作。分子影像和目前的医学影像相比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图像分辨率等特点,能够真正实现无创伤,以及分子水平的临床诊断。并且提供以解剖结构为基础,以分子水平为基准的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信息,为临床对疾病诊断提供定位、定性、定量和对疾病分期的准确依据。 一般而言,如果能够在基因改变的早期检测到不良变化的发生,就可以做到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只有在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原因和变化,才能提出分子水平的治疗方案,达到疾病根治的效果。图1提示医学影像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可以看出分子影像是今后医学影像发展的主要方向。 1. 分子影像学基础 分子影像是采用高特异的探针,无创地与体内细胞特定的分子靶位结合,以影像方式反映分子水平的变异信息。由于分子影像是在功能蛋白质水平对疾病进行研究,所以分子影像的本质是将先进的影像技术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紧密结合,完成分子水平成像。分子影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由于分子影像的目的是建立高灵敏和高特异的无创伤性影像学方法,所以它研究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细胞和特异性代谢、酶、受体及基因表达。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CT、MRI及超声图像的特异性不能满足临床对特异性检测的要求,分子影像正好在这方面弥补了它们的不足。(2)以分子影像学手段进行靶向治疗药物和基因治疗方法的研究。(3)在分子病理学的基础上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4)建立分子水平上药物代谢的动力学模型。(5)建立个性化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