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练习 侵略与反抗 新人教版

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练习 侵略与反抗 新人教版

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练习 侵略与反抗 新人教版
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练习 侵略与反抗 新人教版

侵略与反抗

一、选择题

1.南京历史悠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南京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下面那一选项的史实与南京没有关系:()

A.《南京条约》 B.火烧圆明园

C.中华民国 D.南京国民政府

2.《辛丑条约》是近代列强与清政府签订条约中影响最严重的一个条约,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首次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南京条约》下列条款中,直接加重国家和人民的负担的是()

A.割占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

6.同学们都观看了以下几部影视剧吧,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甲午风云》③《末代皇帝》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7.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8.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0.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11.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 中俄《瑷珲条约》的影响

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D.《辛丑条约》的影响

12.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13.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A.侯德榜 B.左宗棠

C.谭嗣同 D.邓世昌

14.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这两个“强盗”是:( )

A.英美联军 B.美法联军

C.英德联军 D.英法联军

15.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

A.中国的首都三次被侵略者占领(1860·北京/1900·北京/1937·南京)

B.《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C.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

D.《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郊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1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7.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8.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B.帮助中国对外开放

C.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D.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0.“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籍.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

A.《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21.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经和中国打了三次仗,一次是“全仗”,其余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全仗”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诗歌赞颂的是左宗棠收复和开发的哪个地方?

A.西藏 B.新疆 C.蒙古 D.甘肃

24.某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投资、生产、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该条约的哪项条款密切相关?

A.与英国商定关税

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5.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述事件体现这一点的是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6.《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②封建经济消亡

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个局面出现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0年

28.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9.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30.《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显著的是

A.赔款二亿两白银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辟沙市、重庆为商埠

D.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

二、填空题

31.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_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2.填空题:(每个空 1 分,共10分)

(1)鸦片战争后,魏源编著了《》。公车上书后,严复译述了《》。(2)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是()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是()年。(3)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后期的口号是()。

(4)清朝末期的状元实业家是(),杰出的铁路工程师是()

(5)1895年春,康、梁领导了(),戊戌变法持续103天,又称()。33.1840年()发动侵华战争,史称(“”)。

34.我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把()割让给英国。

35.根据提示填写人名。(8分)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裁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赞颂的是()(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赞誉的此“公”是()。

(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

36.下面是中国近代史上若干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它们之间的发展顺序和因果关系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请按顺序把相关数字填入方框中。

①甲午中日战争②第一次鸦片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中日马关条约》⑤《中英南京条约》⑥《辛丑条约》

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⑧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7.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粉碎了阿古柏分裂势力,维护了我国领土主权。

38.1878年,收复了新疆,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1894年,在黄海之战中壮烈牺牲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39.文史不分家,名言名句给人启迪,是历史的馈赠。请你结合下列名言名句写出对应的名人。(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或轻于鸿毛。”(史学家)——

(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封建帝王)——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近代禁烟英雄)——

(4)“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英国物理学家)——

4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3分)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41.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3分)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三个条约的哪一条款?(3分)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1分)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2分)

42.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解析:B是与北京有关,《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中华民国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都城在南京。2.D

【解析】

试题解析:《马关条约》是对中国局部蚕食,那么《辛丑条约》是则整体控制中国,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的统治工具,已经是洋人的政府,不再是中国人的政府,具体表现就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C

【解析】

试题解析:考察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也是《马关条约》内容里影响最严重的一条,它使各国列强根据最惠国待遇,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扩张列强在中国的经济实力。

4.D

【解析】

试题解析:《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

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甘当“洋人的朝廷”,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难度较小。《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的重要内容,本题的重点落在“直接加重国家和人民负担”上。选项A使中国丧土领土主权,选项C与D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流通,只有选B与题意相符,直接增加人民的负担。

6.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甲午风云发生在1894年,末代皇帝指的是辛亥革命时期,1911年,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有赔款,但是《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9.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准确识记。材料里的“邓世昌、牺牲、壮国家的声威”是关键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及其部下

壮烈牺牲,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1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1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对联里“颐和园又搭天棚”就是这一原因的真实写照,的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1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左宗棠的历史的准确识记。材料里的“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指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指的是左宗棠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自强”与“求富”,洋务运动的评价

1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圆明园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历史的准确识记。材料里的: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火烧圆明园

1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特点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属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不能证明上述观点,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6.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1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从天津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让侵略者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主要有: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历史由农民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思潮的萌芽: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也认识到国家的危难,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性质的改变,其它变化都是基于此的。故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19.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所以答案是D。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所以上述材料中提到的1843年的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的烽烟·《南京条约》

2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相关内容。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从此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被日本割占,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2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经和中国打了三次仗,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仗”是指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故选A。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的烽烟

2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内容。“大将”指左宗棠,“天山”是指新疆地区,这首诗歌赞颂了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的历史功绩,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劫难中的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2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开始,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2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反抗外来侵略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和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都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损坏了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封建经济遭到冲击而不是解体,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及材料中的关键词:“台湾”,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日本割占了台湾,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29.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及分析材料,我们知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略者割占了我国大片的领土,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3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开设工厂,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31.邓世昌公车上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海海战和维新变法运动的相关内容。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

32.(1)《海国图志》,《天演论》

(2)1860,1900

(3)自强,求富

(4)张謇,詹天佑

(5)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外国。魏源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著述了《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情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维新派人士严复译述了《天演论》,主张“物竞天择”,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2)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时间的识记。结合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在1860年时英法联军相继攻陷大沽、天津,10月攻占北京。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发生在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外逃,后在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

(3)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结合所学,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连并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后期,为了弥补资金、燃料、交通等方面的不足,又开始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

(4)洋务运动后民族工业开始发展,甲午战败后,民间出现了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张謇是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大生沙厂;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也

涌现出一批中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1909年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5)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康有为等人掀起了“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开始。戊戌变法从6月到9月,共持续了103天就失败了,也称“百日维新”。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33.英国鸦片战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相关内容。结合教材进行分析: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鸦片战争”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的烽火。

34.《南京条约》香港岛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教材进行分析: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把香港岛割给英国;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古老的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的烽火。

35.(1)林则徐(2)左宗棠(3)邓世昌(4)魏源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近代侵略与反抗中相关人物的知识点,要求根据提示写出人物的名字。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这段话是近代禁烟英雄林则徐的名言。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禁烟,决心扫除鸦片危害,他派人密查暗访,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全部在虎门海滩销毁。上述这段话表达了林则徐坚决禁烟的决心,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

(2)此题考查近代名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史实。“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裁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赞颂赞扬了19世纪70年代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湘军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伟大功绩。

(3)此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相关知识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则挽联是为悼念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战役时牺牲的清朝

海军将领,他率领致远舰的全体官兵在舰身严重倾斜,弹药即将用尽时开足马力向日本旗舰吉野舰撞去,中途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官兵壮烈牺牲。

(4)此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思想家魏源的相关史实。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魏源亲历了烟片战争,亲眼目睹了西方国家的船坚利炮的威力,编成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战争;人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36.②⑤⑧①④⑦③⑥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中国近代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为:

(1)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1900-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7.1840;左宗棠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知识,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9世纪70年代,阿古柏收复新疆,故答案是:1840;左宗棠。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

38.左宗棠邓世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侵略与反抗的知识,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新疆,1894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故答案是左宗棠和邓世昌。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39.(1)司马迁

(2)唐太宗李世民

(3)林则徐

(4)牛顿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司马迁的内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或轻于鸿毛。”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他著有《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相关内容。“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从谏如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了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他注重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3)本题考查的是林则徐的相关内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出自近代禁烟英雄林则徐,这句话反映了林则徐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振奋了民族精神,捍卫了民族尊严。

(4)本题考查的是牛顿的相关内容。“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现代科学之父”牛顿。这句话反映了牛顿谦虚、严谨的科学态度。牛顿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昌盛的文化·司马迁与《史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的烽烟·虎门销烟;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构建文化的圣殿·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现代科学之父”牛顿

40.(1)《南京条约》(2)《汉谟拉比法典》(3)英国的宪章运动(答“宪章运动”亦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在这一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了通商口岸,被迫协定关税,被迫割让香港岛,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等都受到了侵犯,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由此,中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2)结合所学可知,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制订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对西亚等地区法典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形成也意味着两大阶级的斗争开始。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虽取得了一定的权益,但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最终失败。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41.

(1)图片一: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图片二: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分)图片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图片一或《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分)图片二或《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分)图片三或《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分)

(3)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1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例子:邓世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一个即可,1分);品质:言之成理即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由图片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次侵华战争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图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片一是鸦片战争;图片二是甲午中日战争;图片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别是: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问,主要考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片一或《南京条约》中的割香港岛给英国;(1分)图片二或《马关条约》中的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分)图片三或《辛丑条约》中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些条款体现了上述影响。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落后、中国近代的遭遇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以知道,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说明,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必须加强经济建设等。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史实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以

知道,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主要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与将士展开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马关条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辛丑条约》

42.(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2)《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根本原因: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的衰弱。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中的“老人”1880年从香港岛移居台湾,主要因为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1897年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主要因为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901年被驱逐到北京郊区,主要因为当年签订《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2)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三代不平等条约造成的严重后果。《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有:列强的侵略,列强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压迫中国人民;(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的衰弱,无法保护本国人民的合法权益。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人教版2020版中考历史试题D卷(练习)

人教版2020版中考历史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美国的霸权主义B.“冷战”中的对峙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美苏握手结盟 2 . 若一位外国记者在1919年6月6日来到中国,准备采访五四运动的主要新闻,他最有可能去的城市应该是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北京 3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①英国宪章运动②法国大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 下列情景符合1935年英法两国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有() ①詹姆斯用电灯照明②卡尔用电脑制作课件③珍妮打电话给在工作的爸爸④安妮坐在汽车上用留声机播放音乐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 如下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该邮票发行于() A.1949年B.1999年C.2009年D.1951年 6 . 某学校开展“被压迫民族的抗争”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不能成为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南美的解放者B.古巴革命C.非洲独立年D.十月革命 7 .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和平共处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和谐繁荣 8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了,但在和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l919年1月28日答辩会堪称经典。辩论结束后,各国政要纷纷走上前去,与辩论者顾维钧握手,称赞“这一发言是对中国观点的卓越论述”。材料不能说明() A.一批职业外交家走上世界外交舞台B.为中国权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C.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D.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9 . “到1948年春,山西各老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田地和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完整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川教版) 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项目隋唐科举考试当今学校考试 科目设置偏重文科有文理科,设置较合理 考试内容偏重经书、诗赋,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考试的根本目的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缓和其矛盾, 巩固其统治。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8年12月,国务院印发《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A.环保税 B.增值税 C.车船税 D.个人所得税 2.随着我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2019年头4个月,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623亿元,其中广大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计减税519亿元。这些举措 ①说明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②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表明我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有助于巩固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19年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球多地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类拍到的第一张照片。 A.月背面 B.银河系 C.黑洞 D.火星内核 4.读右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5.“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张骞通西域②新航路开辟 ③雅克萨之战④鸦片战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还有什么能像我的战舰这样,把我和我的祖国如此紧密相连!”这是海军战士内心的骄傲;“这里是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这是海军指战员对外国军舰以航行自由为名闯入中国领海时的坚定回应。他们的言行 ①自觉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②依法行使了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彰显了不畏强暴、扬善惩恶的精神④体现了爱国敬业的价值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是 A.《十二铜表法》《史记》 B.《荷马史诗》《论语》 C.《十二铜表法》《论语》D.《荷马史诗》《黄帝内经》 8.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按设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域都护府②宣政院③驻藏大臣④台湾府 A.①一②一④一③ B.②一①一③一④ C.①一③一②一④ D.①一③一④一② 9.三国领导人在某次会议上,讨论了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此处“三国”指 A.美国、英国、中国 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 D.英国、苏联、中国 10.右边漫画警示我们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历史教案还可以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反思,更好地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唐玄宗前期的主要年号、唐朝的鼎盛时期,知道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理解开元时代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盛世形成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习武则天、唐玄宗治理国家、发展生产的措施,比较唐玄宗与唐太宗的政绩,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鉴赏能力;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正确评价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武则天、唐玄宗任用贤才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明白当今国家主张尊重人才,重视发现、培养人才的道理;通 过了学生领悟崇尚节俭、抑制奢侈是国家积累财富、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开元盛世" 二、难点:评价武则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回忆"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 1、"贞观之治"时代的皇帝名字叫什么?他治理的时期为什么可以达到这样的一个盛世? 2、请你对这个李世民做出评价? 学生回答: 1、答:李世民,他治理的时候是因为:一是唐太宗吸取历代、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唐太宗认识到秦朝灭亡于秦始皇及秦二世的暴政,汉朝衰于汉武帝的骄矜,隋朝灭亡于隋炀帝的暴虐。明白"君依于民,民依于国。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的道理。因此,他经常与臣下商讨前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权衡得失调整、制定治国方针。二是唐太宗指定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直接产生的作用。入教材中唐太宗五个方面的治国政策。三是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四是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所以可以达到盛世。 2、答: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措施,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晚年时候骄傲自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 卷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沪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说明:1. 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 上;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第二卷密封线内。不得 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 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凡 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非选择题(26---31)答案必须写在第二卷题 目指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古代君主中没有被称为皇帝的是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2.释迦牟尼的塑像被尊奉在 A. 教堂里 B. 佛寺里 C. 道观里 D. 清真寺里 3.代表我国古代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尼龙 4.下列几个行业中,受到我国古代统治者重视的是 A. 商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制造业 5.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张骞 B. 班固 C. 鉴真 D. 玄奘 6.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德法联军 7.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的口号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唐太宗说“治安之本,唯在得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以下哪一名臣不属于他统治时期 A 姚崇 B 长孙无忌 C 房玄龄 D 杜如晦 2、右图是唐朝时期使用的农具——筒车,它的功能是 A 纺织 B 鼓风 C 灌溉 D 垦荒 3、《资治通鉴》评价此人:“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该皇帝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 5、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出了察举制(通过推荐考察选拔人才)的害处,通过“分科举人”考试来选拔人才开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6、白居易27岁考中进士,在长安大雁塔下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白居易能够雁塔题名,下列哪一项他没有经历 A 熟读儒家经典 B 报名参加分科考试 C 参加州府的初试 D 参加在省城的“省试” 7、小李清明节到云南大理旅游,看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如右图),唐朝时在云南大理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吐蕃 B 南诏 C 回纥 D 回鹘 8、7世纪,建造了布达拉宫,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首领是 A 松赞干布 B 尺带珠丹 C 皮罗阁 D 阿倍仲麻吕 9、《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形是 A 鉴真 B 玄奘 C 僧一行 D 怀素 10、中国人在世界常被称为“唐人”你推测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中国的对外交通特别发达 C 唐朝在世界享有较高的威望 D 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11、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A 1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A 辽 B 契丹 C 西夏 D 金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试卷一 .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试卷一 友情提示: 1.全卷分卷I 、卷II ,试题共26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全卷实行开卷考试。 卷 I 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1题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写在答题卷上相应题次中,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将20XX 年“3·15”的主题确定为 A.携手共治 畅享消费 B.新消法 新权益 新责任 C.让消费者更有力量 D.消费与安全 阅读右侧剖面图,据此回答2—3题。 2.从右图可知,该大洲为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3.下列能体现图中M 所在地区典型生产特色的是 A.土地辽阔,地势低平 B.机械化程度高 C.气候适宜,降水丰沛 D.先进的节水农业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据此回答4—5题。 4.阅读右图,图中代表浙江省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对于长江各段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a 段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②b 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③c 段由于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④c 段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化作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以下成就能为此提供例证的有 ①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 ②《十二铜表法》 ③《荷马史诗》 ④拉丁字母的传播 ① ② ④ ③ 湖口 宜昌 a 段 b 段 c 段 M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D卷(练习)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共24题;共48分) 1. (2分) (2017七上·德州期中) 国庆十一小长假,小华旅游参观了元谋人遗址,他去的省份应该是() A . 云南省 B . 贵州省 C . 浙江省 D . 陕西省 2. (2分) (2019七下·盐田期末)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这里修建的嘉峪关城楼(如下图),称为“天下雄关”或“天下第一雄关”,据你推测,这座城楼是() A . 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地方 B . 明代长城的最西端 C . “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驿站 D . 李自成首先起义处 3. (2分) (2018七下·岳池期中)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 (2019七下·惠民月考) “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 . 蕃坊 B . 市舶司 C . 蕃市 D . 知府衙门 5. (2分) (2018八上·大庆开学考) 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是为防御匈奴族的进攻而修筑的 B .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略关 C . 生活在明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主要有鞑靼、瓦剌等 D . 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6. (2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川教版) 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川教版巩固辅导九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川教版巩固 辅导九十九 第1题【单选题】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未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的创设 C、开元盛世 D、大运河的开凿 【答案】:

第6题【单选题】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09年已经恢复32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确立是在( )

2010年深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word版有答案)

深圳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与社会试卷 说明: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2. 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页。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26—30),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电视剧《命运》反映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长和发展历程,让观众更直观、更全面地了深圳经济特区。这里体现了大众传媒所起的作用是 ①监督②传递和获取信息③娱乐④文化传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 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监督权③最高决定权④最高审判权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深圳“敢为天下先”的拓荒牛精神,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①自强不息②爱好和平③开拓进取④勤劳勇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2010年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市遭遇严重干旱,给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五省市都位于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5.澳大利亚海陆疆域的突出特点是 A 岛国 B 海陆兼备的国家 C 内陆国 D 世国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山西省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文科综合(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 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B)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C) 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 是(A)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 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B)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D)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6.右图反映的是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旗升起的地方”这一 这是(A)

2019中考历史与社会标准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9中考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读世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①②所表示的地形分别是() 第1题图第3题图第8题图 A. 高原、山地 B. 平原、山地 C. 高原、平原 D. 丘陵、高原 2.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C.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D.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3.据图可知,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地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 基督教 B. 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4.以下远古先民的用具中,能体现先民具有原始自然崇拜的是() A. 黑陶 B. 彩陶 C. 舞蹈纹彩陶盆 D. 骨针 5.人们经常用“发现了新大陆”来指遇到惊喜的事。发现新大陆的说法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6.莫斯科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①汽车工业②化学工业③机床工业④电机工业⑤电子工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7.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8.如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9.关于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义和团势力起源于山东地区 ②义和团与帝国主义联手,力量强大 ③达到削弱义和团势力的目的 ④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的侵略势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 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种“进步”包括() ①颁布《法典》②多次打败反法同盟③远征俄罗斯④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四川省成都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2017·四川成都)1.有一位圣贤,出生于春秋时期。500年后他成为了“中国人”,又过了 500年成为了“东亚人,“现在正逐步成为“世界人”。这位“圣贤”是() A.老子 B.孔子C.赢政D.铁木真 【答案】B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2017·四川成都)2.表1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2017·四川成都)3.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机会。这一“发明”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2017·四川成都)4.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西行”是指玄奘西游,“东渡”是指鉴真东渡,都是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往来,A项是国内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是汉朝张謇通西域,D项不是这两个事件的共同作用,只有C项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2017·四川成都)5.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 A.康乾盛世的出现 B.科学技术的突破 C.外贸易的发展D.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唐代中晚期到宋朝,由于南方战乱少,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所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迁的人口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所以江南经济发展迅速,逐渐超过北方,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所以答案选D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试题卷

2016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试题卷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16年3月5日至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1-3题:1.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慈善法》等议案,表明全国人大分别行使了▲ A. 监督权、立法权 B.立法权、决定权 C.监督权、决定权 D. 决定权、立法权 2.慈善法的制定,开始了依法规范善行的进程,有利于加强▲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3.会议召开期间,外交部部长王毅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设立于▲ A.汉唐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华夏故都,山水之城。9月23日至26日,2015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长安)举行。以“创新合作模式,共享丝路繁荣”为主题,通过对话探寻欧亚各国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模式,加快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引领区域合作不断迈向纵深。据此回答4-6两题。 4.长安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开辟的▲的起点。 A.新航路 B.郑和下西洋 C.丝绸之路 D.大运河 5.从长安向西,该大道经河西走廊到新疆,通往中亚西亚,直达欧洲。其途径的新疆和西亚一带具 有的相同点有▲ ①两地气候干旱,多沙漠②气候类型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石油资源丰富,绿洲农业发达④现在都因地制宜变干旱为宝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西安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曾写下光辉的一页,是指▲ A.建立了新中国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签署了《双十协定》 7.小王同学做了一张知识卡,空格内的填写正确的应该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项基本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四项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年仅33岁的青年歌手姚贝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了另一种大爱的方式存在——捐献了自己 的眼角膜。由此可见姚贝娜的生命价值观是▲ A.肯定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B.珍爱生命,将生命的价值延伸 C.漠视生命,视生命为身外之物 D.尊重生命,用生命来谋取名誉 9.实名制越来越广泛进入我们的生活,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 信息。实名制的推行▲ ①是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有关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 ④需要公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10.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该宪法▲ 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确立了共和体制 ③是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④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A.①④ B. 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其诞生的标志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独立宣言》的颁布 C.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2.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里程碑的两个事件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I 基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悠远古老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回答1-3题。 1.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2.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下列人物在造纸术的改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司马迁 B.蔡伦 C.张衡 D.张仲景 3.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那里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民国时期 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回答4-6题。 4.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5.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6.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邓世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比较落后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以重工业为主 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回答10-11题。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民族解放运动 B.反封建斗争 C.反法西斯战争 D.帝国主义战争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A.珍珠港事件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苏军攻克柏林 12.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B卷(检测)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 (共25题;共50分) 1. (2分)(2019·苏州)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 A . 澄湖陶罐符号 B . 甲骨文 C . 利簋金文 D . 居延汉简文字 2. (2分)(2019·深圳模拟) 《史记》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这表明() A .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B . 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C .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D .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3. (2分) (2016七上·南阳期末)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次农民战争是指()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楚汉战争 C . 黄巾起义 D . 城濮之战 4. (2分) (2018七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下列前后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单于——我国古代对羌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②官渡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形成的基础 ③神医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④《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5. (2分) (2019七下·蚌埠期中) 这个短命王朝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其他朝代的数倍,它留下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政治遗产,直到明清两代都受用无穷,它留下的遗产不包括() A . 大运河 B . 科举制 C . 东都洛阳 D . 郡县制 6. (2分) (2019七下·蚌埠月考) 下图是某一时期中外交流的线路图,该图反映的史实应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