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PV、资产转移与破产隔离

SPV、资产转移与破产隔离

SPV、资产转移与破产隔离
SPV、资产转移与破产隔离

SPV、资产转移与破产隔离

——中国障碍及台湾经验

黄嵩*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本文在对SPV两种形式,即SPT和SPC及相对应的资产转移与破产隔离运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它们在中国1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目前发展资产证券化,在设立SPV从而实现资产转移和破产隔离上存在法律障碍,而解决这些障碍的首选方法是专门就资产证券化制定特别法,台湾就是该方面的一个案例,本文最后对此案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SPV 资产转移 破产隔离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始权益人将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转移给特别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SPV以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撑证券,并用发行收入购买基础资产,最终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偿还投资者。

资产证券化自1968年在美国问世以来,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迅猛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证券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金融发展的潮流之一。而资产证券化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其中最根本原因在于通过破产隔离减少了融资成本,从而给证券化各方带来收益。正如黄嵩(2003)所言:“资产证券化的设计是以破产隔离为核心的,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也必须坚持这一点。”

何小锋、黄嵩(2002)在对资产运营和广义资产证券化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一个成功的资产证券化,至少必须满足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的要求,而我国在这三方面却都存在障碍”,并认为“风险隔离原理2方面的障碍主要是指我国当前的法律、会计、税收等存在限制真实出售、SPV设立等方面的规定”,但并没有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分析。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进行详细分析,重点分析中国目前在该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介绍SPV的两种类型及对应的资产转移方式和破产隔离的实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分析了SPT和SPC运作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实际应用,第四部分

*黄嵩,男,浙江宁波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学。出版《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等著作四部,并在《金融研究》等经济学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1为行文方便,如无特殊说明,文中的中国专指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2何小锋、黄嵩(2002)把资产证券化分为广义和狭义,风险隔离原理是从广义资产证券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狭义的资产证券化,即本文所讨论的资产证券化中的运用,即是破产隔离。

是对台湾经验的一个介绍。

一、SPV的两种类型及对应的资产转移方式

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是通过设立SPV,并将资产从原始权益人转移到SPV实现的。资产转移的方式具体有两种:信托和真实出售,与之相对应,SPV可以分为信托型和公司型两种。

信托型SPV又称为特殊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SPT),在这种形式下,资产转移是通过信托实现,即原始权益人将基础资产信托给作为受托人的SPT,成立信托关系,由SPT作为资产支撑证券的发行人发行代表对基础资产享有权利的信托受益凭证。在这样一个信托关系中,委托人为原始权益人;作为受托人的SPV是法律规定的营业受托人,即有资格经营信托业务的信托机构;信托财产为基础资产;受益人则为受益凭证的持有人——投资者。在信托关系的法律构造下,原始权益人将其基础资产信托给SPT后,这一资产的所有权就属于SPV,原始权益人的债权人就不能再对不属于原始权益人的基础资产主张权利,从而实现了基础资产与原始权益人的破产隔离。

公司型SPV又称为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SPC),在这种形式下,资产转移是通过原始权益人将基础资产真实销售给SPC实现,即原始权益人将基础资产的所有权完全、真实地转让给SPC,SPC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撑证券,募集的资金作为购买基础资产的对价。真实销售旨在保证在原始权益人破产时,出售给SPC的资产不会被列为破产财产,从而实现破产隔离。3

二、SPT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以信托方式实现资产转移,具体的运作思路如下:

第一,原始权益人作为信托财产的委托人,与受托人订立信托契约,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设定为信托财产,信托给受托人(一般为经营信托业务的信托机构),受托人向原始权益人发放以信托财产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的信托受益凭证。即这是一个自益信托。

第二,原始权益人向投资者出售信托受益凭证,信托受益凭证的购买者成为信托财产的受益人,有权获得信托财产产生的现金流。

第三,原始权益人作为信托财产的管理服务人,归集现金流,管理、经营、处置证券化基础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收入转入受托人指定的账户。

第四,信托财产产生的现金流按信托受益凭证规定的方式分配给投资者(即优先级受益凭证的持有人)。

3彭冰(2001)对通过真实出售实现破产隔离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而富有见地的分析。

第五,信托受益凭证可以在约定的交易市场进行流通、交易。

通过SPT的方式,实现了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第十五条规定:“信托财产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相区别。设立信托后,委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宣告破产时,委托人是唯一受益人的,信托终止,信托财产作为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委托人不是唯一受益人的,信托存续,信托财产不作为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但作为共同受益人的委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宣告破产时,其信托受益权作为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据此规定,原始权益人将基础资产以信托财产的方式转移给信托机构后,如果原始权益人破产,信托财产不被作为破产财产,从而实现破产隔离。

同时,信托机构的破产,信托财产也不作为破产财产,《信托法》第十六条规定:“信托财产与属于受托人所有的财产(以下简称固有财产)相区别,不得归入受托人的固有财产或者成为固有财产的一部分。受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宣告破产而终止,信托财产不属于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信托财产不属于信托投资公司的固有财产,也不属于信托投资公司对受益人的负债。信托投资公司终止时,信托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目前在中国以SPT方式实施资产证券化,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作为基础资产受托人的信托机构能不能发行信托受益凭证。《信托法》和《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都未对该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信托投资公司办理资金信托业务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不得发行债券,不得以发行委托投资凭证、代理投资凭证、受益凭证、有价证券代保管单和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办理负债业务……”但是在SPT方式中,投资者与信托投资公司之间的关系并非信托关系,更不是资金信托关系,因此,信托投资公司能否以基础资产为支撑发行信托受益凭证并没有可以依据的法律法规。

第二,如果采用财产信托与资金信托相结合的方式,即信托机构并不直接发行信托受益凭证,而是与投资者签订资金信托合同,以资金信托合同代替信托受益凭证,那么根据《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信托投资公司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时,接受委托人的资金信托合同不得超过200份(含200份),每份合同金额不得低于人民币5万元(含5万元)。”而从资产证券化操作成本的考虑,如果一项资产证券化的标的金额低于10亿人民币,是不合理的。而10亿以上的金额通过200份的资金信托合同来融资,几乎没有操作性。

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针对SPT,对信托受益凭证作出专门规定;二是修改《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关于“200份、5万元”的规定,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就这个问题发布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但是信托业对放宽此项规定的呼声一直很高,特别是在商业银行大力开展委托贷款业务的背景下,这条规定对于信托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限制。

三、SPC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SPC方式实施资产证券化具体又可以分为“独立公司模式”和“子公司模式”。

在独立公司模式下,发起人把基础资产真实出售给跟自己没有控股权关系的SPC,SPC 购买资产后,重新组合建立资产池,以资产池为支撑发行证券。真实出售意味着资产离开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实现破产隔离。

在子公司模式下,发起人成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作为SPC,然后把资产“真实出售”给子公司(SPC),同时,子公司不但购买母公司的资产,还可以购买其他的资产。子公司组成资产池并依此为支撑发行证券。因为子公司的利润要上缴给母公司,且报表都要并入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子公司(SPV)的资产最终要体现在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上。但是,由于母公司与子公司是两个法人,因此,母公司的破产并不会直接导致子公司的破产,从而,实现了“破产隔离”。

目前在中国以SPT方式实施资产证券化,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SPC作为企业法人的资格问题。因为SPV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法律实体,它一般是一个“空壳公司”,没有或者很少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人员,其经营业务也只限于证券化业务,而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设立必须有发起人人数和资本最低限额的限制,同时还须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经营条件,因此如以SPC的形式实施资产证券化必然受到限制。

第二,SPC作为证券发行主体的资格问题。《公司法》对公开发行股票、债券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公司发行新股必须具备包括“公司在最后三年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等条件,《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符合的条件中包括“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并禁止将发行公司筹集的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而SPC 在发行证券时根本无盈利可言,而且SPC的净资产一般只占发行证券额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很难达到《公司法》关于发行证券的要求。

第三,而子公司模式除存在如上两个问题外,还有一个无法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中操作的问题。在MBS中,商业银行是原始权益人,而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能投资于非银行金融业务,不能成立以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撑证券为单一业务的子公司。

由此可见,以SPC方式实施资产证券化目前在我国受到了多部法律的限制,而为了发展资产证券化而修改这些法律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很多法律规定的放宽对于SPC 或许是合适的,而如果因此而对所有的公司都放宽,则可能引起金融业甚至整个经济的极大混乱。因此,一个可行的方式还是专门就SPC制定专门的法律。

四、台湾经验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中国目前发展资产证券化,在设立SPV从而实现破产隔离这一核心操作上存在法律障碍,而解决这些障碍的方法无疑有两种,一是修改现有法律;二是专门就资产证券化制定特别法。

从成本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后者无疑是首选。台湾的经验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为了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台湾专门制订和颁布了《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简称《条例》),《条例》第二条明文规定:“特殊目的信托之成立及法律关系,依本条例之规定;本条例未规定者,依其他法律之规定。特殊目的公司之设立、管理及监督,依本条例之规定;本条例未规定者,依其他法律之规定。”而该条例的主体内容就是对特殊目的信托(SPT)和特殊目的公司(SPC)进行了专门规定,特别是在其他法律有障碍的操作,专门进行了规定。

图1概括了《条例》规定的特殊目的信托制度下资产证券化流程。

其他受益给各受益人

人收取本息

及其他收益

图1:特殊目的信托制度流程

特殊目的信托在资产证券化中主要起到破产隔离、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发行受益证券、

简化法律关系和业务等作用。

第一,破产隔离作用。这主要通过如下三方面实现:第一,创始机构与信托机构不得为关联企业;第二,信托财产有其独立性,名义上任何人对信托财产不得强制执行;第三,台湾信托法第6条第3项的排除,避免投资人于信托成立六个月内仍须面临创始机构的破产风险。

第二,管理处分信托财产。信托机构代表投资人持有信托财产,可自行或委托他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包括向债务人收取本息、追讨诉讼等,并分配受益给证券投资人。

第三,发行受益证券。信托受益证券原则上为台湾证券交易法规定的有价证券,受益证券选择公开招募或私募其中一种方式进行。

第四,简化法律关系和业务。受托机构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应向主管机关申请核准或申报生效。受托机构原则上不得以信托财产为抵押借款,其闲置资金的运用方式也有限制,受托机构要将资产委托创始机构或其他金融机构管理处分。另外《条例》还排除了信托法中部分规定。

图2概括了《条例》规定的特殊目的公司制度下资产证券化流程。

各证券持有人

人收取本息

及其他收益

图2 :特殊目的公司制度流程

特殊目的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中主要起到破产隔离、担任金融资产名义权利人、发行资产基础证券、业务的许可和简单化等作用。

第一,破产隔离。《条例》规定创始机构与设立特殊目的公司的金融机构不得为关联企业,资产转让给特殊目的公司后,就与创始机构的风险隔离。

第二,担任金融资产名义权利人。特殊目的公司是金融资产名义权利人,但其资产之管理与处分应委托或信托给服务机构办理。监督机构代表投资人监督特殊目的公司及服务机构。

第三,发行资产基础证券。基础资产证券原则上为台湾证券交易法规定的有价证券,受益证券选择公开招募或私募其中一种方式进行。

第四,业务的许可及简单化。通过对业务的许可和简单化,从而降低SPC除基础资产以外的其他风险。《条例》简化了SPC的设立程序、股东的权利义务、组织等,并排除了公司法的部分规定,并规定SPC不得从事资产证券化以外的其他业务,且原则上不得借款。

参考文献:

[1]何小锋,《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何小锋、黄嵩,《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看中国突破模式的选择》[J],《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1期。

[3]黄嵩,《SPV与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J],《中国第三产业》2003年第6期。

[4]黄嵩、何小锋,《关于资产运营的一般模式建构》[J],《学术研究》2002年第2期。

[5]刘柏荣,《以信托方式开展资产证券化》[J],《中国律师》2002年第3期。

[6]彭冰,《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解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固定资产管理需求分析说明书

固定资产管理需求分析说明书 1. 引言 1.1前言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它包括生产与非生产性的资产。固定资产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劳动手段,它的数量、质量、技术结构标志着企业的生产能力,也标志着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里实物管理和价值核算是分开的,目前由设备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负责,所以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是一项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可以大大地降低核算工作量,加快收集信息的速度,通过加强管理,保护固定资产完整无缺,充分挖掘潜力,不断改进固定资产利用情况,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经济效益,不仅有利于企业增大产品产量,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而且还可以节约企业基本建设投入资金,以有限的建设资金不断扩大企业资产规模,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2编写目的 1.2.1为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客户之间提供共同的协议而创立基础,对企业管理软件功能的 实现作使命描述。 1.2.2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客户、业务或需求分析人员、测试人员、用户文档编写者、项目 管理人员。 1.2.3此需求规格说明书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做了全面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明确所 要开发的软件应具有的功能、性能与界面,使系统分析人员及软件开 发人员能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概要设计说明书和完成后续设计与开发工作。 1.3项目背景 由于文件多,种类多,文件创建者多,创建时间为不定期,要保护好一些单位重要的文件极为不便,同时由于人员的流动,对原有的文件的再现,显得力不从心,有时查找与重新整理文件要浪费许

资产证券化介绍及案例分析

资产证券化资料汇总 一、资产证券化简介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传统的证券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是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发行的以资产池为基础的证券就称为证券化产品。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括 1、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它包括以下四类: 1 )资产证券化实体资产证券化:即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是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 2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3 )证券资产证券化:即证券资产的再证券化过程,就是将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 4 )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过程。 2、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按照被证券化资产种类的不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MBS )和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ABS )。 概括地讲,一次完整的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 ,或者由SPV 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SPV 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Assets Pool ),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二)资产证券化通俗解释: A:资产证券化在未来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B:上述资产的原始所有者;信用等级太低,没有更好的融资途径 C:枢纽(受托机构)SPV D:投资者 资产证券化——B把A转移给C,C以证券的方式销售给D。 B低成本地(不用付息)拿到了现金;D在购买以后可能会获得投资回报;C获得了能产生可见现金流的优质资产。 投资者D之所以可能获得收益,是因为A不是垃圾,而是被认定为在将来的日子里能够稳妥地变成钱的好东西。 SPV是个中枢,主要是负责持有A并实现A与破产等麻烦隔离开来,并为投资者的利益说话做事。 SPV进行资产组合,不同的A在信用评级或增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组合、调整。

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图及说明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图说明 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图主要分三部分:一是原始数据的导入及新增资产业务,二是已经形成资产账户的部分资产的变动及处置业务,三是资产账务及有关账表。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原始数据导入及新增资产业务

(一)原始数据的导入业务 1.原始数据录入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录入。通过主菜单“资产管理”下的“原始数据录入”完成。资产信息项填写完毕后,通过系统提交给资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审核。提交之后的资产信息原则上不允许修改,如确需修改,先撤销提交,再修改,然后再提交。一旦资产管理部门审核通过,该资产的资料在本地机录入窗口中便不能再看到,因此,也不能再被修改。 2.为了保证本系统资料的可靠性与严肃性,“原始数据录入”工作只允许进行一次,之后不能再使用这一功能。 (二)新增资产业务 1.新增资产验收单数据录入:由学校使用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录入新增加的固定资产资料。具体操作为:“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增加”→“资产管理单位”→“资产类别”→“添加”→“完成”。 2.新增固定资产验收单的信息项包括:资产分类号(分类名称)、资产名称、现状、国别、单价、数量、计量单位、资产来源、资金来源、申购单位、采购(经手)人、购置日期、货到日期、验收日期。 (三)生成固定资产卡片 1.新增资产资料录入(录入验收单资料)完毕,确认无误后可通过菜单栏的“建卡”按钮生成卡片信息;已经导入的数据自动生成卡片,没有验收单。对生成的卡片分别填写使用单位、使用人、使用方向、存放地点等信息项;如果有图片可以在此时把资产的图片插入到卡片信息项中。当信息项填写不完整时不能生成卡片信息。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及防控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及防控 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对流动性差,或者不能立即变现,但却有稳定的预期收益的资产进行重组,将其转换为可公开买卖的证券的过程,是证券化的高级阶段,是将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以证券的形式预售的过程。 1、法律风险: 2、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产物,更是日益完善的法制条件下体现制度组合优势的金融创新。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便于证券化业务的开展都相应出台了各自的资产证券化法规。美国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解决银行不良资产获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其建立了完善的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具有极为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联邦政府的适当支持。从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证券化的实践来看,上述国家和地区都通过立法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规范,其立法规范的类型比较多样化,有些有专门独立的立法,如我国台湾地区就制定了《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 反观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基本上是在政策推动下进行的。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住房贷款证券化”;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2005年12月底,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先后成功发行两只资产支持证券。实际上,我国长期处于尚不完全具备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证券化探索历程深刻反映了我国法制障碍的约束性和进行相应立法的迫切性。如今,我国开展证券化业务已经有十多年,仍未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规范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会计条例,法制条件的不完善由此可见一斑。 2、风险隔离问题 在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中,投资者与原始所有人之间存在着双向的、结构性风险,如果不予以隔离,对于投资人来说,一旦资产的原始所有人破产而影响到基础资产,投资人将损失投资收益;而资产原始所有人的风险在于,一旦资产池本身收益未实现,投资人有可能向原始所有人索赔。在美国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往往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与投资者的中介,即”破产隔离”的载体,它实际上是证券化交易的中心环节。但按照我国当时的法律制度,尚没有关于SPV设立的法律依据,《公司法》中更是无据可引。因此,实践中只能通过信托的方式运作,虽然形式上基于《信托法》,我国的ABS 通过引入特殊目的信托(SPT)或特别目的载体(SPV)等方式,实现了法律意义上的破产风险隔离,但在实务操作中却无法实现彻底有效的风险隔离:一方面,信贷类ABS的发行人,一般自持产品分层中风险最高的次级产品,且通常担任贷款服务商,由此形成的隐形”刚兑约束”会显著增强发行人与ABS资产的信用相关度;另一方面,企业资产类ABS的发行人,因其和相关利益人普遍存在对本息偿付的差额支付承诺或关联机构提供担保,法律意义上的破产风险隔离尚未完全做到。 3、信用评级风险 资产证券的评级为投资者提供了证券选择的依据,因而成为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资产证券的评级与一般债券评级相似,但又有自身特点。信用评级由专门评级机构应资产证券发行人或承销人的委托进行,但这种第三方评级存在信用强相关问题,即在实务操作中,发行人对相关资产的运营管理将显著影响预期现金流的分布,其尽职履约能力乃至偿付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基础资产的信用质量和现金流回收效率。这种信用相关度无论在法律义务还是投资实务中,均不容忽视。此外,将传统信用债评级思路简单套用到ABS上的做法,很容易在评级过程中将信贷类ABS产品与发行人等同化。由于投资机构通常较难获得关于基础资产的原始资料,缺乏足够的信息,不了解产品的定价方式,因此很多投资机构倾向于直接参考发行机构的信用评级。这与信用强相关问题形成合力,进一步强化了投资机构将ABS产

财务资产管理情况说明

财务资产管理情况说明 资产管理部介绍:是负责企业资产运营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编制资本运营计划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对各部门资产运营成果进行考核,负责进行企业财务监控,定期提供财务分析报告,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清查、转让及处理等工作,有对投融资管理方案的提案权和审核权。 资产管理部岗位组成包括:资产部经理、资产保全部主任、资产管理主管、财务分析主管、融资管理主管、投资管理主管、经营计划主管等管理层的岗位,也包括资产核算员、资产助理、流动资产管理会计、资产预算员、固定资产会计等员工的岗位 资产部经理: 1、熟悉、掌握并贯彻执行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掌握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存量及增减变动情况 2、参与本单位新增资产的实物验收工作; 3、协助财务部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做到帐帐、帐卡、帐物相符; 4、撤销、分立、合并单位的资产应按规定程序办理资产变动手续,对接受单位暂不能接受的资产,暂由主管单位负责封存保管或上缴资产经营管理部处理; 5、对超过使用期限、无使用价值或其他特殊原因需处置的资产,应及时告知总经理,提出资产处置申请,按规定程序办理资产处置手续,资产变价收入及报损、报废资产的残值收入应及时上交公司财务;

6、合理配置与调配本单位资产,提高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对在资产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与总经理取得联系; 7、资产管-理-员调离或辞职应在总经理监督下办理移交手续,变更固定资产卡片记录;对资产移交不清的人员,不办理有关手续,并按规定进行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8、协助经理处理日常工作,协调部门工作,监督各部门认真即使地贯彻公司的各项工作决策和指令。 资产保全部主任: 1、组织对各种信息的加工、、归类、存档,对各阶段不良资产 处置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2、协助指导清收员参与资产重组等方式清收和盘活不良资产,协助指导清收员通过诉讼、拍卖等手段清收不良贷款,组织接待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公共关系的拓展、维护和保持 3、阅读、分析上报的贷款企业的有关信息,对季、半年、年度的贷款审查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4、定期汇报有关本部门的工作开展及重大事项,及时将部门内非工作权限内处理的问题、疑难问题向领导报告 资产管理主管: 1、对资产采购合理性的审批及成本控制; 2、对物品出入库流程及实物的监督管理; 3、资产管理报表的制作并通过报表进行数据分析; 4、年度盘点、拍卖数据核对及监管;

如何风险隔离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

资产的风险隔离环节和资产担保证券发行及交易环节。资产的风险隔离是资产证券化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基础环节。 风险隔离是指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将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与发起人的财务风险相隔离,以确保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按证券化的结构设计向投资者偿付证券权益,实现资产信用的这种过程。风险隔离机制就是实现上述过程的制度设计。 在法律上,资产“风险隔离”结构的完成,是通过真实销售和构建SPV来实现的。这两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结合共同实现隔离破产风险的目标。真实销售是发起人将与拟证券化资产有关的权益和风险或控制权一并转移给SPV,使SPV获得对资产的合法权利,SPV在资产证券化中只是一个独立的载体,除了资产证券化业务几乎不参与任何其他的经营活动,因此不同于一般企业。转移给SPV的资产只用来偿付投资者和一些必要的服务费用,除此以外一般不存在其他的债权人,这就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投资者的权利,换句话说,资产信用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投资者的权利。资产证券化制度的出发点正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SPV的构造就是为SPV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使SPV远离发起人的破产并防止SPV自身的破产。 风险隔离机制中的风险主要是指破产风险。资产证券化以保护资产支撑证券投资者为主,要求全部证券化资产只用来偿付投资者,或者首先用来偿付投资者。这就要求SPV必须获得该证券化资产的所有权,使这些资产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中移出,然后将SPV设计成为一个远离破产的实体。美国法曾规定了对“实体合并”的认定。所谓实体合并,指两个以上破产程序在法律程序上的合并为前提,将两个以上破产者的资产、负债合并后供全体债权人平等受偿,以消灭破产者间的债权债务,排除以一次给付为目的的重复的债权请求,在破产程序内部将两个以上破产者在实体上视为一体。这是为了保证满足债权实现而设计的制度。不但SPV自身必须远离破产,而且要防止SPV因为与发起人有某种关联而被当作是发起人的分支机构,从而因为发起人破产导致SPV也被宣告破产。为了隔离破产风险,资产证券化需要避免破产法对资产支撑证券的限制,可以通过两步来实现:其一,发起人将资产转移给特殊目的实体SPV,使SPV获得资产的所有权,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资产的转移必需满足一定的条件,使它不会被认为是一种担保融资。这个条件就是资产转让需要符合“真实销售”,换句话说,实现了真实销售的资产转让,才是资产证券化上的资产转让。而债权资产的转让必须符合真实出售的法律标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证券化资产移出了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一旦发起人破产,该资产不会被认为是发起人的资产而成为破产财产。其二,为SPV选择一种适当的组织形式,一方而,使SPV不会被认为是发起人的分支机构,防止因为发起人的破

广深高速资产证券化案例

一、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案例――广深珠高速公路证券化融资 (一)广深珠高速公路证券化项目融资简介 广深珠(广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和合控股有限公司与广东省交通厅合作的产物。为筹集广州一深圳-珠海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项目的发展商香港和合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注册于开曼群岛的三角洲公路有限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广深高速公路控股有限公司,并以特许经营的公路收费权作支持,由其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 6 亿美元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广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东段工程的建设。和合公司持有广深珠高速公路 50% 的股权,并最终持有广深珠高速公路东段 30 年的特许经营权直至 2027 年。在特许经营权结束时,所有资产无条件地移交给广东省政府。 从性质上看,广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属于离岸(跨国)资产证券化(Cross-border Securitization)融资模式。离岸资产证券化是指跨境的资产证券化运行模式,一般认为,国内融资方通过在国外的SPV在国际市场上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向国外投资者融资的方式即为离岸资产证券化。有学者指出,“基础设施收费模式”+“离岸模式”可以作为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模式之一。 (二)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的优势分析 1.从证券化产品角度看,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具有以下优势:(1)基础设施收费的证券化符合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产品的要求,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比较稳定可靠、容易计算,满足以未来可预见到的现金流为支撑发行证券的要求以及“资产重组”原理。(2)在这个交易机构中,原始权益人将项目的收益权转让给境外的 SPV ,实现了证券化的关键一步――破产隔离。(3)以债券分层的方式实现内部信用增级,通过担保的方法实现外部信用增级。信用增级技术降低了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成本。 2.与其它类型的项目融资方式相比,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具有较强的优势:(1)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借用国外贷款和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等传统引进外资所带来的外债压力与产业安全问题。(2)由于有信用增级的措施,当在资本市场大规模筹集增加时,成本可以降低。(3)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对已建成的和在建项目均适用,不受项目的局限,在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的这个过程中主权国政府始终保有项目的所有权。 3.从交易机构的地域分布看,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也具有其固有优势:(1)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可以满足支撑债券发行国的法律要求,规避我国有关制度方面的不确定性,保证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的顺利完成。(2)在境外发行证券时面对的市场容量大,机构投资者相对较多。 4.从融资角度看:(1)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与其他形式的项目融资想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借用国外贷款和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等传统引进外资所带来的外债压力与产业安全问题;(2)由于有信用增级的措施,当在资本市场大规模筹集资金时,融资成本可以降低。 5.其他。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对已建成基础设施项目和在建项目均可适用,不受项目

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

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 2013-09-24阿尔法工场 本文由中原英石基金副总大山推荐 作者:四川信托研发部白云 本文从中国资产证券化的三种实践模式出发,介绍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念与交易结构、增信方式,并探讨了当前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概况

1.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三种实践模式 资产证券化是将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卖方)不易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即资产支持工具的过程,其目的主要在于实现表外融资、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等。资产证券化中“构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资产重组、优化和隔离的过程,即对基础资产重新配置、组合形成资产池,并通过资产池的真实销售实现基础资产与发起人的风险隔离。“转变”的过程则是通过交易结构设计、相关参与机构提供服务而实现的,利用一系列的现金流分割技术和信用增级手段使资产支持证券能够以较高的信用等级发行流通。 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银监会、央行审批监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证监会监管的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资产支持票据(ABN)。在这三种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中,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基础资产的“构造”和“转变”最为理想,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与资产支持票据目前还难以在法律层面实现资产池的真实销售,从而无法使基础资产与发起人的风险隔离。因此,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与资产支持票据目前也很难使得基础资产实现会计意义上的出表。 在这三种实践模式中,我国信托公司目前最主要参与的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行的资产支持票据(ABN)业务采用的是注册制,除了中融信托,中信信托,粤财信托,外贸信托,华润信托等少数几家信托公司在申请尝试外,目前此类业务主要由证券公司主导。证券公司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由于受证监会监管,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背景下,信托公司直接参与其中仍有一定难度。但是,已有少数信托公司在部分信托项目中尝试前端采用与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相同的交易结构模式,后端发行由银行或其他机构的单一资金对接,从而变相实现了信托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例如,中信信托与华侨城地产、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合作的“华侨城租赁收益权信托融资项目”就是这样典型的案例。本项目原本通过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进行操作,但是由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来临导致监管部门叫停了券商此类业务的开展。 总体而言,三种我国实践中的资产证券化形式体现出了三大特点:第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足够分散,而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支持票据的付款人相对集中;第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性质主要为已经存续的债权,而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支持票据的资产主要体现为未来的收益(收益权);第三,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设计、运作相对最为规范,资产支持票据(ABN)的实质更多类似为一种债券,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则介于两者之间。

建行资产证券化_案例分析

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它的诞生对商业银行完善自身资本充足率、改善资产质量、增强流动性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21世纪初,我国金融领域展开了全面的金融体制改革,这也是一次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市场化、企业化经营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且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大量流动性差的信贷资产问题。因此,各商业银行纷纷寻找更加有效的金融工具来完善自身的经营能力、改善资本质量。于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在九十年代被引入我国,并逐渐在国内一些领域得到应用。 2005年,随着国家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法规的颁布,这种金融工具纷纷被各家商业银行青睐,并进行尝试。2005年12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同时推出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是我国首批政策法规下的资产支持证券。作为2005年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这两只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启动,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 一.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资产证券化是1970年以来全球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由于其具有破产隔离、信用提升以及设计灵活等优点,因此相关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解决长期贷款风险高、流动性差等问题的主要手段。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以利率自由化程度扩张、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宣告结束、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的石油价格飞涨、《巴赛尔资本协议》的实施等为代表的新金融秩序的浪潮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控制利率、汇率导致的价格风险以及信贷自身流动性风险、保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银行不得不开始寻求更为有效的金融工具。于是,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在金融业务自由化和金融管制放松的环境下开始萌生。1968年美国国民抵押协会为了摆脱储蓄存款大量提取所造成的流动性困境,将经过联邦住房管理局保险的面向中低收入居民的贷款作为基础资产首次公开发行“过手债券”,这种“过手债券”成为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雏形,它的推出改变了银行传统的“资金出借者”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者”的职能。在80年代,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内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的“过手证券”演变成为当今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国每年住房抵押贷款的60%以上靠发行MBS来提供。目前,用于证券化的资产覆盖租金、版权专利费、汽车贷款应收款、信用卡贷款应收款、消费分期付款等多种领域,其规模已经成为仅次于联邦债券市场的第二大市场。世界各国也纷纷效仿美国,渐进推行各种适合本土环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当前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最具潮流性的金融创新产品。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初步探索。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国家信贷计划体系的建立、金融体制改革的开展,我国各家国有银行正式从由过去的专业银行模式向从事提供信贷服务的商业银行模式进行转变。出于自身经营和配合国家信贷政策的需要,商业银行产生了大量的长期贷款,严重牵制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国家经济环境的转变滋养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萌芽。然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并没有在银行贷款中孵化,而是脱壳于同样有着长期、巨额融资需求的房地产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1992年的海南三亚首先尝试房地产证券化运作,1996年的广深珠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进行资产证券化试验,1997年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COSCO)北美航运应收款支撑票据证券推出,2000年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8000万美元应收账款证券化发行成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领域的先导者。 本世纪初,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己经基本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也由过去单一国家财政出资的方式向股份制模式进行了转变,商业银行本身经营模式也由政策性经营转变为企业化经营,公司治理结构逐渐形成,大量

资产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资产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加强实物管理,对于清理出来的有问题资产,及时报批并进行账务处理,接下来是为大家收集的资产管理情况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局固定资产管理,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健全管理机制、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 摸清家底,最大程度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益,20**年12月10日至12月31日,根据县财政局要求,我局精心组织了全局固定资产自查工作,现就在自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做如下汇报。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根据财政局现行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目前我局对价值2000元及以上,如电脑设备、打印机、相机、机器、机械、工具、生活办公用具等物品,以及上级配发、自行购买的各类警用装备类物品分别进行了定义以及明确的划分规定。 二、自查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自查工作,把自查工作作为xx年第四季度的重点工作之一。警务保障室总体负责,各部门负责人配合固定资产自查小组,负责对全局固定资产的自查工作组织实施,相关职能科、室、所、队进行了明确分工。 (二)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自查工作共分为准备、自查、总结和验收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成立固定资产自查小组,确定自查范围及工作职责。

(三)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本次自查的重点工作落在自查阶段和总结阶段上。自查阶段主要工作是自查小组对全管理处的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进行自查、盘点,落实资产存放地点、资产状况等,如实填写固定资产自查系统。对自查中发现的需要报废、报损或作其他处臵的固定资产,要求查清原因,提出处理建议。总结阶段对有异议的项目再次清点确认,确认后详细填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各自查工作组对“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进行相互复核确认,连同自查工作总结交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审阅。 三、自查的主要成果 我局领导和各部门都能高度重视自查工作, * 亲自抓该项工作的落实。 四、下一步资产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完善制度。今后我局将根据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制定适合我局实际、便于操作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二)明确职责。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统一要求、分级管理、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的新机制。 (三)加强管理。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使用、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规范程序,把好出入关,健全账、证、卡,加强核算,确保资金账、实物账一致。 (四)严格检查。各部门对各自管理的固定资产每年进行一次自查,对于违规情况进行通报。

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控制指引

附件3: 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控制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以下简称管理人)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防范业务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依据《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管理人应当根据本指引的要求,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管理,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与其他参与主体按照合同约定执行风险控制措施,并协调、督促其他参与主体履行相关责任。 第三条 管理人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应当遵循全面性、规范性、审慎性、适当性的原则。 第二章 风险控制的内容及要求 第四条 基础资产在法律上能够准确、清晰界定,符合

《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相关规定。 原始权益人应当拥有基础资产相关权属证明或运营许可。按照穿透原则,基础资产不应附带担保负担或者其他权利限制,能够通过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相关安排解除基础资产相关担保负担和其他权利限制的除外。 第五条 基础资产为债权的,管理人在转让环节应当关注转让登记、通知债务人、附属担保权益转让等相关安排。在附属担保权益无法完成向专项计划转让的法律手续的情况下,管理人应当采取恰当措施防止附属担保权益被原始权益人侵占或者被第三方获得,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基础资产现金流来源于原始权益人经营性收入的,管理人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基础资产及相关权益被第三方主张权利的风险。 第六条 对基础资产现金流的预测应当遵循合理、审慎的原则。管理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在现金流预测中应当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影响未来现金流变化的各种因素,分析因素变化对预测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管理人应当在专项计划相关文件中对预测的假设和依据进行说明,并在

建行资产证券化_案例分析

建行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它的诞生对商业银行完善自身资本充足率、改善资产质量、增强流动性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21世纪初,我国金融领域展开了全面的金融体制改革,这也是一次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市场化、企业化经营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且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大量流动性差的信贷资产问题。因此,各商业银行纷纷寻找更加有效的金融工具来完善自身的经营能力、改善资本质量。于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在九十年代被引入我国,并逐渐在国内一些领域得到应用。 2005年,随着国家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法规的颁布,这种金融工具纷纷被各家商业银行青睐,并进行尝试。2005年12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同时推出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是我国首批政策法规下的资产支持证券。作为2005年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这两只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启动,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 一.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资产证券化是1970年以来全球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由于其具有破产隔离、信用提升以及设计灵活等优点,因此相关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解决长期贷款风险高、流动性差等问题的主要手段。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以利率自由化程度扩张、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宣告结束、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的石油价格飞涨、《巴赛尔资本协议》的实施等为代表的新金融秩序的浪潮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控制利率、汇率导致的价格风险以及信贷自身流动性风险、保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银行不得不开始寻求更为有效的金融工具。于是,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在金融业务自由化和金融管制放松的环境下开始萌生。1968年美国国民抵押协会为了摆脱储蓄存款大量提取所造成的流动性困境,将经过联邦住房管理局保险的面向中低收入居民的贷款作为基础资产首次公开发行“过手债券”,这种“过手债券”成为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雏形,它的推出改变了银行传统的“资金出借者”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者”的职能。在80年代,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内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的“过手证券”演变成为当今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国每年住房抵押贷款的60%以上靠发行MBS来提供。目前,用于证券化的资产覆盖租金、版权专利费、汽车贷款应收款、信用卡贷款应收款、消费分期付款等多种领域,其规模已经成为仅次于联邦债券市场的第二大市场。世界各国也纷纷效仿美国,渐进推行各种适合本土环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当前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最具潮流性的金融创新产品。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初步探索。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国家信贷计划体系的建立、金融体制改革的开展,我国各家国有银行正式从由过去的专业银行模式向从事提供信贷服务的商业银行模式进行转变。出于自身经营和配合国家信贷政策的需要,商业银行产生了大量的长期贷款,严重牵制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国家经济环境的转变滋养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萌芽。然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并没有在银行贷款中孵化,而是脱壳于同样有着长期、巨额融资需求的房地产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1992年的海南三亚首先尝试房地产证券化运作,1996年的广深珠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进行资产证券化试验,1997年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COSCO)北美航运应收款支撑票据证券推出,2000年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8000万美元应收账款证券化发行成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领域的先导者。 本世纪初,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己经基本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也由过去单一国家财政出资的方式向股份制模式进行了转变,商业银行本身经营模式也由政策性经营转变为企业化经营,公司治理结构逐渐形成,大量缺乏流动性金融资产对于处置方式创新的迫切性催生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的尝试。2003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对132亿元不良资产进行了信托证券化处置,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对26.19亿元的不良资产进行了资产证券化试点。这两个项目是国内第一次按照国际规范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进行的金融资产证券化,尤其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可谓是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破冰”之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奠定了实践基础。2005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这标志着有关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环境已经建立。2005年12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同时推出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是我国首批政策法规下的资产支持证券,作为2005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提高认识担当使命 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国有资产管理 20xx年,是我市建立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第一年,一年来,我局聚焦中央、省、市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管理情况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将推进落实向市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创制性改革,精心谋划,主动作为,探索创新,狠抓落实。截止目前,全年既定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报告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 工作目标:XXX。 完成情况:XXX。 二、推进落实报告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学习研究,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中央、省和市关于向人大报告国有管理情况的文件精神,将推进落实向市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列为我局的重点工作,充分认识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重大意义,准

确把握建立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不断增强推进这项工作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政治自觉。 二是积极主动作为,建立工作制度。积极与市政府、市人大相关领导请示、汇报,搭建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横向协作”的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工作制度,根据《中共X市委关于建立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组织起草了《X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规则》,对工作机构、报告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监督等作了明确规定,为我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精心组织安排,确保首战首胜。为完成好20xx年报告工作,我局代市政府起草下达了《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20xx年国有资产报告工作的通知》,提请市政府召开了20xx年报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部署会议,对20xx年各类专项和综合报告的总体目标、重点内容、报送时间和工作要求进行了专门部署,主动对接市国资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牵头部门,研究、商讨报告事宜,研究解决报告难点问题,把握报告重点,统一报告口径,确保首次报告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是层层压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在推进报告过程中,我局积极落实牵头责任,加强部门协作和市县联动。按照市委

资产证券化中风险隔离机制

1 风险隔离目标的实现遭遇挑战 1.1“真实销售”的真实性遭遇挑战 “真实销售”模式下的资产证券化,“真实销售”不仅是实现目标资产转移的操作手段,也是资产证券化中风险隔离的第一道防线,故“真实销售”能否切实实现关系到发起银行的风险转移的有效性。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资产转移隐含者以下矛盾:一方面,证券投资者期望对发起人保留一定的追索权,若当资产不能实现时,可以实现对投资的担保,发起人为了获取更高的资产转移收入,也同意该条款;另一方面,发起银行为达到风险隔离的目的,必须遵守法律中的“真实销售”规则。[1]银行在此问题的抉择上,倾向于挑战法律规范,以取得较高的短期收益,之所以是短期的,理由在于风险的暴露需要时间,以及宏观经济现有状况的非持久性。由发起银行的道德风险行为对“真实销售”的挑战引起原有期望的风险隔离机制遭遇失败,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骤增。 1.2 SPV独立性的风险暴露 在真实销售模式下,SPV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规避发起银行的破产风险,因此在构建过程中应当严格操作,尤其是在银行资产证券化下,要保证无论发起人发生什么问题,都不会殃及SPV,即实现远离破产的SPV。然而即使存在完善组建形式(主要为公司治理制度)、采取分科或双层结构、自身的业务范围的限制等防范措施,仍无法避免因发起人的原因导致的SPV的不安全。 2 风险隔离机制失败的原因分析 2.1资产证券化中银行监管力度的缺位 现实中,各国金融体制在组织结构上差异较大,形成不同的金融体系模式。理论上存在两大类型: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型的体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型的体制。[2]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R.Merton and Z.Bodie 提出一套比较系统地金融体制分析框架——功能主义金融观点(Functional perspective),创立了从金融机构的功能的角度分析不同金融体系下银行的风险与监管这一全新方法。在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银行作为重要参与者,必然伴随着风险分散及监管问题,且不同金融体制在处理程序上差异化。[3]学者Allen and Gale 认为:金融体系风险分散的功能可以划分为横向风险分担和跨期风险分担。依据此分析框架,证券市场相对发达的美国在资产证券化实施中,在横向风险分担上占有优势;而银行为主导的德国在纵向风险分担上的选择性相对强。正是基于根深蒂固的金融体制的区别,导致美德两国在相向风险监管上出现疲软倾向,同时市场本身不够完全以及银行固有的局限性,由前述的疲软状态引发的潜在风险不可避免。 2.2银行风险监管的国际化合作层次不高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作为提高证券信用评级和转移风险的手段,实践中无论是发起人还是投资者都倾向于过于膨胀该机制的效果,易忽视新型金融活动所产生的新型金融风险,事实上风险并非可以依靠复杂的风险转移机制来换取迟软的金融监管,再说风险转移而并非是消除风险。随着银行表外证券化业务的增加,造成未被包含在资本比率中的风险累积化。[4]金融创新活动下,银行监管主体的松弛易引发银行为规避资本监管标准实行套利行为,在资产证券化中,银行的此种倾向不仅降低了银行资产质量,还扩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资本套利鼓励银行将其高质量资产证券化,保留了受到监管资本要求的高风险资产。证券化趋于降低银行资产负债表保留的未证券化的资产的平均信用质量,从而监管资本比率不变,但是却造成总体风险增强,此外银行的财务报告监管资本比率根本不能表明银行的真实财务状况,势必存在导致整体性安全危机的隐患。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趋势,加剧全球银行体系(已不仅仅限于活跃的大银行)逐步一体化,任何一子系统的危机会迅速扩散到其他主体。在此背景下国际银行监管合作的呼声再次响起。监管协作并不绝对排斥监管竞争,关键问题在于,监管者及银行机构形成对因监管竞争带来的自由化的本质及自由化环境中固有的高风险的认识,以此不断完善银行也的监管机制。在此基础上的监管协作相比较单纯的金融竞争所带来的效益更高。[5]因此银行业在国际上的监管协调所产生的规避风险的效果是监管竞争与自由化所无法达到的。 3 风险隔离机制的法律完善 3.1证券化立法应当坚持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律原则 在金融资产证券化中,证券投资者、原始债务人等群体处于弱势地位,法律应当给予偏重型保障。资产的真实销售实质为债权让与行为,体现民商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在债权让与过程中,应倾向保护投资者、原始债务人的权益,而非资产资产所有者即发起银行。 投资者的弱势地位主要源于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正是在信息获取上处在劣势,使得弱势者在交易中不得不面临强势主体

资产证券化典型案例

资产证券化典型案例 工行分行资产证券化 建清、勇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从货币市场走向资本》2004年4月8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分别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证券股份、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工行市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相关协议。此举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在各方面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下,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自始至终受到监管部门和市场的高度关注。7月底,销售工作全面完成,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1.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交易结构 (1)交易主体 ①委托人:中国工商银行市分行,即贷款资产提供人。中国工商银行市分行将其从贷款资产中收取款项等权利信托转让给受托人,设立财产信托。 ②受托人:中诚信托投资。受托人按信托合同的约定收取受托人管理费,负责管理财产信托和相关;选择并委托资产处置代理人代为处置信托财产中的债权资产,并对其处置行为进行监督并承担责任;与财产信托的其他参与方配合,计算并根据支付顺序在每一个受益权分配日向受益权持有人支付信托利益。 ③受益人:在信托中享有信托受益权的人。在信托设立时,委托人为惟一受益人。信托设立后,为委托人,以及通过受让或其他合法

方式取得信托受益权的其他人。受益人享有信托受益权,根据信托合同的约定,受益人可以依法转让其享有的信托受益权。 ④受益人代表:证券股份作为受益人代表,代表受益人行使权利。受益人代表权利包括:信托合同约定的受益人的权利;监督受托人对信托事务的管理,并可根据合同约定要求委托人更换受托人,并按约定选任新的受托人;监督资产处置代理人对信托财产中的债权资产的处置,并可根据约定要求受托人更换资产处置代理人,并按合同的约定选任新的资产处置代理人。受益人代表义务包括:遵守信托合同的约定,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受益人的合法权益,并于每个信托利益分配日后的15个工作日向受益人出具书面的受益人代表事务报告;当知道任何可能会影响受益人重大利益的情形时,应及时通知受益人。 (2)交易结构 ①资产包概况。本信托的信托财产是由分行的13个营业部或支行直接负责管理和处置,涉及借款人总数233个,本金总额26.19亿元。 ②交易描述 第一步,设立财产信托。工行分行(委托人)以其合法拥有的资产(账面价值26.19亿元)委托给中诚信托(受托人),设立财产信托。工行分行作为惟一受益人,取得本信托项下全部(A级、B级、C 级)信托受益权,价值8.2亿元。 第二步,受益权转让。工行分行将其享有的A级、B级受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证券作为受益权的承销商负责承销A级和B级受益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