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善治对人权的促进与阻碍_王方玉

论善治对人权的促进与阻碍_王方玉

论善治对人权的促进与阻碍_王方玉
论善治对人权的促进与阻碍_王方玉

[作者简介]王方玉,华侨大学法学院讲师,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1 [法]辛西娅:5/治理0概念的运用与滥用6,黄语生编译,载俞可平主编:5治理与善治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o 前引1俞可平主编书,第17页。

? 前引1俞可平主编书,第18页。理论法前沿

论善治对人权的促进与阻碍

王方玉

摘 要:善治在西方治理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基本要素包括合法性、透明、责任、参与等。善治与人权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善治通过提高政府能力增强政府保障人权的能力,并减少对人权的侵害。善治还能推进公民对公共管理的参与,提升人权的实现水平。由于善治侧重于市场和经济治理,与人权原则存在差异,所以二者会产生冲突,善治计划可能导致政府过度集权以及产生新的腐败,阻碍对人权的保护。

关键词:治理;善治;人权

中图分类号:D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30(2009)03-0018-06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善治问题已成为国内治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多位学者进行介绍和研究。但纵观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多侧重于善治本身的含义以及善治对政治治理的作用,较少进行横向交叉分析,尤其是较少分析善治与人权之间的关系。从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来看,善治和人权有诸多共同的关注点,都涉及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民主法治以及公民权利的保护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梳理。本文即以人权为视角,分析善治对人权的促进与阻碍作用,以期丰富人权的相关理论。

一、善治的形成与内涵

善治源出于西方的治理理论。/治理0一词在英语国家作为日常用语出现已经有数百年,指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它常作为对范围广泛的组织或活动进行有效安排的同义语。1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治理的概念被国际上各种金融机构广泛使用。1989年世界银行在介绍当时非洲的情形时,使用了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 nance)一词,此后/治理0便广泛地被应用于政治经济发展研究中,并从地区发展扩展适用于全球治理问题。治理的提出是为了克服市场和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失效,很多人将治理机制作为对付市场和(或)国家协调的失效的手段。治理概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治理0一词)))像目前关于发展问题的辩论中的其他许多概念一样)))被许多大不相同的意识形态群体用于各种不同的、常常是互相冲突的目的。o但在使用过程中,许多机构过分依赖自由市场理论作为治理的基础。/自70年代末开始,这些机构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支配,顺理成章地陷入了经济主义:第三世界国家债务缠身急需资金,而借贷机构却可以拥有大量借款或抽走资金的权力,坚持要求借款国家逐步实现国内市场自由化,消除贸易壁垒。0?这种做法明显具有干预别国内政的色彩,因此受到

#

18#

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抵制。而且/随着-自由市场.改革试验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如果没

有政治合法性、社会秩序和机构效率等基本的条件,任何经济计划都不可能取得成功0。?在这种背景

下,国际金融机构纷纷放弃经济主义政策,对受援助国或借贷国政府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提出建议和限制,也就是希望这些国家努力改进自己的治理状况。

但治理不是万能的,有效的治理必须建立在国家和市场良好协作的基础之上,它是对国家和市场手段的补充。为了克服治理的缺陷,不少学者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了/元治理0、/健全的治理0、/有效的治理0和/善治0等概念。其中/良好的治理0或/善治0的理论最有影响。在推行治理计划中,善治被认为是治理的一个标准化理想。1989年世界银行在提出治理危机的同时重新引入了善治的概念,把它作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并定义为/运用政治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0。这里的管理)))也被称为公共部门管理)))包括三个因素:发展的法律框架,责任,透明度和信息化。?善治已经被描述为:/可预见性、开放和启发性的决策(即透明过程);充满着敬业精神的政府体制;对其行为完全负责的政府执行机器;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强大公民社会;以及所有法治下的行为。0?在1992年出版的5治理与发展6中,世界银行提出了治理的四个核心要素:公共部门管理,用于发展的法律框架,责任,透明与信息化。

? 前引1俞可平主编书,第19页。

? W ord bank,Governance and D e vel opm e n t ,Was h i ngton,Word bank 1992.转引自H ans -O tt o Sano ,Human Rights and Good Governance ,

K l uwer La w In ternati ona,l N et herl and,2002,p .84.

? [印]哈斯#曼德、穆罕默德#阿斯夫编:5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6,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 详细内容参见前引1俞可平主编书,(引论),第8)15页。

à 前引?,p .85. 国内学者俞可平先生依据相关论述将善治概括为/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0,并总结了善治的六个基本要素:?(1)合法。它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2)透明。它指政治信息的公开性。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策信息。(3)责任。它指的是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公共管理中,它特别地指与某一特定职位或机构相连的责任及相应义务。责任性意味着管理人员及管理机构由于其承担的职务而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4)法治。指法律是公共管理的最高准则,任何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回应。回应与责任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责任的延伸。它的基本意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6)有效。这主要指管理的效率。它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意义,一是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善治概念和无效或低效的管理活动格格不入。

从善治的基本内容来看,善治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从人权角度来看,善治的推行对于一个国家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善治与人权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同时,由于善治本来适用于政府治理的改革,善治与人权在基本原则上存在差异,因此善治与人权之间也存在冲突。

二、善治与人权的关联性及对人权的促进

世界银行的善治概念并没有直接把人权视为善治的一部分,但人权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与善治相关。世界银行将善治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贡献描述为/(人权)已经被囊括进它的消除贫困战略0。世界银行把善治发展经济社会的方法看作是在促进/一种全面的、互相联系的人权0。就善治与人权的关系来说,世界银行这样描述:/通过帮助反腐败,提高透明度和治理责任,加强司法系统,改进财政部门,世界银行促进并创造一种环境,其中的人民能够更好地追求一种范围更广的人权。0à

这里善治被看作一种提高人权主张可能性的方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善治界定为:/善治是包括在参与、透明度和责任之中的事情,它也是有效且公平的,并且它提升法律规则和法律之下的平等司法。善治确保社会中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的优先权应#19#2009年第3期 论善治对人权的促进与阻碍

建立在广泛的同意基础上,分配发展资源的决策能够倾听贫困者和最脆弱群体的声音。0虽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政策中似乎也缺少善治与人权之间的直接联系,但和世界银行一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善治定义也没有明确地排除人权。而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它的政策文件中将善治和持续性人类发展联系起来,而后者即与人权相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这样描述二者的联系:/(持续性人类发展)从一种狭窄的、以经济为重心的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持续性人类发展以人为中心,把人类既看作手段又看作发展的目标。因此,持续性人类发展旨在消除贫困,提升人的尊严和权利,并且通过善治为所有人提供

平等的机会,从而促进所有的人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实现。0

á从上述列举的善治的要素和相关论述可以看出,善治越得到实现,个人权利受到国家尊重的可能性越高。如果一个社会中,政府的行为合法、透明,并坚持法治,公民积极回应和参与政府的行为,那么社会中必然存在广泛的信任和互惠,政府权力将被合法地行使,治者对被治者负责,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社会中会出现对公民人权的严重侵犯。如果出现对人权的严重侵犯,那么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不会维持在很高的水平,公共权力的运用将充满武断和不公正。因此,从这种意义来说,善治通过国家能力(包括行使公共权力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与人权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公共的认可是政府权力正当化的核心。公共的认可需要基本人权所保障的自由和平等交流。为了在社会秩序中有效实现这些民主特性,创造和加强公民能力就实为必要。而善治的主要目标也是提高公民能力,这样,公民能力作为基本政治策略也将人权与善治关联起来。因此,善治影响(国家)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能力,影响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能力,从而促进人权的发展,起到加强人权保护的作用。具体来说,善治对人权的促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治使政府获得资源和管理资源的能力加强,从而为保障人权提供基础。善治起源于企业的治理,把企业运作模式引入政府机构,按企业模式重塑政府。新公共管理模式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都关心竞争、市场、消费者以及结果。公共部门的这种转变就是以/更小的政府0来得到/更多的治理0。与传统治理只重视效率相比,善治更强调政府管理的成本,把效率的提升放在降低政府行为的成本投入与提高产出的双向思考之中,同时关注政府治理的道德性和法治性。?

这样善治使政府在获得、管理和运用资源的能力上得以加强。而从人权来看,不管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还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人权的实现都需要国家经济、政治、制度各方面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力量。

á 前引?,p .86.

? 黄湘莲:5公民社会、国家与善治6,载5湖湘论坛62007年第1期。

l v [英]以赛亚#伯林:5自由论6,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l w [挪]艾德等:5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6,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在人权理论中,人权可以分为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这种划分的理论基础是英国政治学家伯林对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划分。 l v 前者指自己决定自己,自己从事某种行为的自由(be free to do ,,);后者指个人不受他人控制独立地作出选择和活动的范围问题,也就是免受别人干涉的自由(be free f ro m ,,)。与这种自由划分相对的就是积极人权和消极人权。根据国际人权公约的基本规定,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被认为更多地需要国家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因而属于积极权利范畴。积极权利要求国家为权利主体享有人权提供帮助和支持,以及权利的法律救济。这类权利自然需要提高国家获得和管理资源的能力。而对于公民和政治权利来说,传统的观念认为,国家要履行消极义务,即国家不侵犯个人对自由的运用,做最小化国家。这类权利是/免费0的,它们不需要太多的成本。 l w 但实际上,对这两类权利很难进行截然的划分,不管是积极人权还是消极人权,都需要国家有所作为,有所不为,现在更宽广的人权观念几乎自动地同时强调国家的双重义务。因而,国家不仅要消极地不作为以尊重个人政治自由,还要履行积极义务以确保公民能有效地享有这些权利。从这个角度看,国家提升保障人权的能力是基本的要求,而这与善治提升国家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善治促进公共部门的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人权保护状况。从善治的产生来看,善治比人权具有较小的政治敏感性,对它可以进行更开放的对话和更广泛的合作。因此1990年代后#20#北方法学 第3卷总第15期

期,在世界银行等国际援助机构的语言中,利用善治促进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改革代替了传统的直接要求。这种转变导致了对加强或改革政府、政府部门和政府行为的不断关注,以便使它们对有限的资源提供更富有机动性、更高效率和更有效果的使用。在发展援助者所使用的语言中,加强行政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提高政府机构对人权的遵守已经在各种名义下被提出来。

公共服务的提供关涉到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不管是积极人权和消极人权。按照经济学的基本理念,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公共部门只有努力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人权的保障才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政府部门的正当行政程序、禁止权力滥用、合理的自由裁量以及对侵权的及时补救都是为了保障普通民众的基本权利。在这一点上,通过公共部门改革,塑造政府与公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新型的互动合作关系,能够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使所有公民可以平等地获得公共服务。成功的公共部门改革将会提高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

(三)善治提高公民参与能力,提升人权的实现水平,尤其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根据传统的社会契约理论,国家权力来自公民,因而在特定意义上,民主治理意味着国家/接近0它的公民,并且开始和公民更多地协商,提供基本的服务。良好的治理意味着政府尊重人权的可能性更高,也要求提高公民对政府的参与。/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和认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以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其管理机制所依靠的主要不是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0

l x 在现代国家中,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不对称的,国家处于强势地位,所以国际人权公约在个人和国家之间设定了责任标准。同时,一个关于权利和领导之间恰当的假设是,人权制度保护培育了国内政治的合法性,并促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权威和合法性。公民能力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赋予公民要求政府承担责任的能力。这要求国家尊重和保护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比如信念自由、表达和出版自由、集会和结社自由、以及通过政治参与参加政治事务管理的自由。这些权利和自由主要涉及到公民与政治权利。公民的积极参与提升了公民和权力机关之间的互惠关系,也提升了国家机关的政治合法性。

(四)善治能加强政府行为的责任,减少对人权的侵犯。对世界银行来说,善治是实现持续增长的工具,其核心问题是透明和责任。从人权的视角看,政府首先应该对它自己的居民负责。依据社会契约理论和现代民主精神,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上,一方面,公民权利在逻辑顺序上先于政府权力,政府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其掌握的公共权力来自于公民所自愿让渡的或委托的部分权利。另一方面,公民权利在价值序列中先于政府权力,政府权力的唯一合法用途是维护公民权利,政府权力不得损害公民权利。因此它应当平等地从属于和服务于公民的权利。国家权力对于公民权利的从属性质,决定了国家权力应当处于公民权利的约束之下。

l x 前引?,第6页。

l y 前引?,第11页。 根据欧盟的定义,/善治是在一个坚持人权、民主、法治的政治和制度环境下,为达到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而对人、自然、经济和财政资源进行的透明且负责任的管理。它要求公共权力层面有明确的决策程序、透明且负责任的制度安排。在管理和分配资源过程中有法律的权威,并能加强能力建设来制定并采

取措施,以防止和抗击腐败0。 l y 因此,在善治计划中,国家有责任建立起一个让所有人都享有他们应有

权利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并通过政府负责任的制度安排减少对人权的侵害。

所以,善治与人权应该被看作彼此部分融合的关系,善治对人权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三、善治对人权的阻碍

如前所述,善治通过提高国家能力和公民能力两个方面与人权关联起来,但这种关联具有一定的间接性。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善治的基础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依赖私有化和市场来获得高效率,而人权反对完全依赖市场的做法,因为市场首先考虑的是利润,而不是贫困者的生存状况。/尽管自由主义#21#2009年第3期 论善治对人权的促进与阻碍

已成为权利的先驱,(但)自由主义哲学并不能够成功地解释权利的自然属性0。 l z 所以善治与人权之间

的积极关系并不会自动形成。不但不会自动形成,而且二者有可能会产生冲突,具体表现如下:

(一)从善治的基本内容上说,容易忽视贫困主体。善治的内涵之一是民主,但民主不直接等于人权。民主在被奉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0的同时,却经常成为/大多数人的意愿0。这种原则行至极端时,/大多数人的意愿0或被统治者解释为大多数人意愿的东西就能够导致对于少数人的残酷压制,此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多数人的暴政0。这正是纳粹德国在进行有计划的种族灭绝之前人们所见到的。如果没有平等和正义的价值观做支持,/大多数人法制0就会堕落得如此之深。鉴于此,联合国提出了世界人权宣言,从而设定了国家在任何时候对所有人的最低义务。无论这种义务是/大多数人的意愿0还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0,都不能被忽视。

l {而且,从善治的各种定义和观点来看,/引人注目的是被治群体对治理期待的缺位,以及对贫困群体的视而不见0。 l |善治本身侧重于政府的治理行为,而不是关注少数贫困者的基本人权,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这一点上存在较大的分歧。

l z [美]科斯塔斯#杜兹纳:5人权的终结6,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l { 前引?,第7页。

l | 前引?,第15页。

l } [德]马克斯#韦伯:5经济与社会6,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23页。

l ~ 曹任何:5治理与善治的合法性分析6,载5南京社会科学62003年第5期。 m u 前引?,第23)25页。 (二)对政府能力和效率追求容易产生集权和专断,影响公民基本权利的享有。/普遍的经验表明,从纯技术的观点上看,纯官僚制类型的行政管理组织即独断的官僚制可以获得最高程度的效率,就此而言,它是对人类实施权力的已知形式中最具合理性的0。 l }善治具有明显的民主价值意义,但其对效能的强调却意味着忽视善治实践的民主化功能。为了实现经济目标,推行善治可能导致的结果是,经济体制改革先行,政治体制改革缓行。而在此过程中,政府会以加强对经济管理和社会控制为目标进行权力集中。这种模式表面上符合善治的要求,能有效避免因/民主超载0而导致的政治不稳定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环境恶化。但作为一种世俗信仰,民主肯定了人们追求尘世物质享受的权利,蕴含着经济合理主义,规范着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改革的落后将影响人权中政治权利的享有,最终也会阻碍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享有。 l ~(三)善治是一种全方位的计划,如果不能同时系统地发挥作用,对某些方面的强调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善治的基础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而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观点认为,把善治看作一项政治中立的行为而仅仅要求一些体制改革、经济政策和技术管理层面的干预是危险的。比如,在努力促进私有经济的利益且偏向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时,善治往往仅仅推动私人部门的发展,并且给社会带来大量的负面效应。新自由主义努力推进私营部门的发展,这种做法的前提假设存在问题:以营利为重点的私人部门是否会致力于也许是毫无利润可言的穷人福利事业?

m u 由于改革项目的焦点是官方制度的改革,所以没有把善治当作一个价值和标准的生产者来对待,善治规则预设的内在价值则无人关注,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典型的/以法治理0,忽视治理的道德性基础。其中人权也就不会受到重视,基本人权也因此而被破坏。人权主义观点关注的是穷人和边缘群体,而善治如果过度强调经济增长,则会逐渐损害人类的发展。善治如果没有考虑项目实施的法律环境和道德背景,它就不能解决社会不公和歧视所造成的贫困和边缘化问题。

(四)善治增加新腐败的可能性。由于机构改革会带来不公平性,导致社会主体不信任官方的制度,而只能依赖私人关系,腐败就成了这些网络关系的运行机制,部门的改革因而增加了重大腐败的可能性。而政府机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集团通过非生产性活动谋取到了政府给予的特权,冠冕堂皇地独占其垄断利润,造成了社会效率的下降。这些从重大腐败中获益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0保护他们的利益,继续实施新的腐败。此外,善治计划的主要推动者是国际金融机构,而这些机构为了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相关的项目和计划,有时会主动地或被迫对这些国家的官员进行贿赂,以保证计划和项目的执行,这同样产生新的腐败机会。因此,善治项目如果仅强调官方机构的变革和计划的#22#北方法学

第3卷总第15期

经济目标,忽略了国家作为道德和规范中心的发展,忽略了让国家和公务人员遵守超越经济利益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带来的风险就是加强了那些想从混乱中获益的力量,增加了新的腐败可能性。不管是一般性的腐败还是特殊的重大腐败都对人权具有毁灭性作用。

四、结语:以人权原则指导善治

从人权的角度看,立足于人权的普遍性,只有所有人都完全获得和全部享有人权时,善治才是成功的,因此享有人权应是善治重点关注的问题。人权可以拓宽善治的分析视野,利用人权的部分内容更好地实现善治。比如通过人权视角考察贫困背后的歧视和不平等,帮助确定是哪些权利的缺位造成人权的薄弱。人权主义观点认为,贫困和边缘化主要是对人权侵犯的结果,只有当人们重新主张他们的权利时这一状况才可能扭转。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确保全体公民的人权。政府应尽一切可能确保人民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满足其基本的需求。如果一项政策、法律或政府行为使部分人受益的同时损害另一些人的利益,那么实施善治的前提条件是:这些政策、法律或行为的受益者应是最贫困群体和最脆弱群体。国际金融机构、政府、公民社会、市场和发展机构应以人权原则为基础设计政策并采取行动。政府制定的政策应从人权保障出发,努力保障每个人都能享受权利,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公民、政治权利。因此,人权视野下的善治要进行意义深远的观念转变,寻求对全人类和所有团体的公平和公正。善治计划需要重新审视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角色和所应承担的职责,寻求经济社会公正和人权的充分实现。

On the Pro m ot ion and Encum brance of G ood G over nance to H um an R igh ts

WANG Fang 2yu

Abstr act :Good gover nance plays a key r ole i n wester n governance theories ,whose basic ele ments i n clude legality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and partic i p ation .Good governance relates to hu m an ri g hts by pro moting t h e gover nment co mpetence to saf eguar d human rights and by lesseni n g t h e i n f ri n ge m ent on human ri g hts .Mo 2reover ,good governance can pr o mote the civil partic i p ati o n i n public adm i n istration and i m prove the acco m 2plishment leve l of human rights .But diff erences and even conflicts exist bet w een good governance and human rights ,si n ce the f or m er tends to market and econo m ic gover nance ,and may l e ad to excessive centralization of gover nment power and generate ne w bri b eries ,resulti n g in i m ped i n g the protection of hu m an rights .

K ey w ord s :governance ;good governance ;human ri g hts #23#2009年第3期 论善治对人权的促进与阻碍

宪法学-论人权与宪法的关系

论人权与宪法的关系 摘要: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本文讨论宪法与人权的关系,认为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虽然人的权利是天生所有的,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明确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应有人权向法定人权转化的必要和中心环节。同时,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最根本的问题,避免公权力对基本人权的侵犯。 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机制,人权保障条款

前言: 历史地看,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突出宏观上的国家权力的控制到微观上的正面规定基本权利的转变。我国宪法与现代宪法有暗合之处,但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所以本文旨在探究宪法和人权关系的基础上,探究我国的人权保障情况。 一、人权理论的历史演变 什么是人权,中外学者界定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人权的原意是指某种道德观念或价值观念,因而它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有的学者认为:人权即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人民主权原则经宪法确认之后,人民即国家的主权者,自然应该成为享有人权的主体。有的学者指出应从三个层次去揭示人权的内涵:首先,人权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属于应有权利的范围,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权利。其次,人权就实质而言,是国内法管辖的问题,又是一种法律权利。最后,人权还必须是一种实有权利,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权利。美国伦理学家A·格维尔茨认为,人权是指一种狭义的权利,即主张权。这种权利的结构可以理解为:A由于Y而对B 有X的权利。它包括五个因素:(1)权利的主体A,即有权利的人;(2)权利的性质;(3)权利的客体X;即权利指向什么;(4)权利的回答人B,即具有义务的人;(5)权利的论证基础和根据Y。在这五个方面,都充满了学者的争论。另外一位美国学者科斯塔斯·杜兹纳认为:“人权”是一个复合的范畴。人权有时指人,有时指人的自然性,与人道主义思潮以及其法律形式密不可分。还有学者认为人权只能在道德

人权的国际保护

人权的国际保护 一、人权的概念 邵津: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作为人而享有或应该享有得基本权利,或者说是指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平等、自由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基本权利。 饶戈平:人权是指人所享有的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二、人权的国际保护 邵津:人权的国际保护主要是指国家按照国际法,通过国际条约或者基于国际习惯,承担国际义务保护基本人权,并在某些方面进行合作与保证及相互监督,禁止非法侵犯这些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并促使它们得以实现。 饶戈平:人权的国际保护即国际人权法,是指国家之间通过条约或习惯国际法而承担国际义务,对实现人权的某些方面进行国际合作与保护,并对侵犯人权的行为加以防止和惩治,也涉及人权的国际保护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非PPT:人权的国际保护历程:人权的国际法保护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人权的保护起初只有国内法保护,但历史上也在特定领域中存在着对人权的国际保护,包括:保护宗教上的少数者、人种少数者、语言少数者;禁止奴隶贸易和奴役制度;国际劳工保护;保护战争受难者。 人权国际保护受到正式和普遍重视是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日、意法西斯的军国主义独裁和野蛮侵略给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遭到严重侵犯。因此,通过建立新的国际保护机制以保证和维护基本人权的思想在二战以后开始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随着《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独立承认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宣言、条约相继通过,人权的国际保护体系逐渐形成,国际人权法作为国际法的独立分支也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 三、人权的国际保护方式 (一)国家通过参加国际条约,承担国际义务保障人权和改进国内的人权状况,这是国家承担条约义务的前提下进行的。 (二)国家未参加有关的国际人权条约,但根据该国所确认的有关人权保护的国际习惯法规则,通过国内立法和司法活动保护人权。 四、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关系 部分国际法学家的观点:人权的国际法保护可以限制或改变国内管辖权或不干涉内政原则。假设人权与主权对立,也不能以取消联合国与其宗旨为核心部分相关的职能为代价。 部分国际法学家的观点:人权具有特殊性和相对性,个人所实际享有的权利不但受其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制约,也受国内道德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人权保护目前主要是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由国内法来调整。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计划

九年级德法学科工作计划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Xx中学悦来悦好 本学期是学生中考升学关键的一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内容冗杂、时间短、任务重:今年新课改用部编教材,并且是课改后第一次参与中考,我们年级组几个人没有从初一带,需要学习六本新书,研究知识点。扎实搞好中考复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条件,科学有效地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初中三年所学德法知识,以及学生对所学德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业成绩,按照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特制定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德法主要任务是复习、备战中考、冲刺中考,对于教学来讲要做好最后的复习准备工作,为使本校德法的复习有针对性、目的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中考打基础的指导方针来制定计划,实施教学,系统复习,使每一位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在第二轮的复习中融技巧、方法、思想于一体,获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第三轮的综合模拟复习中,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全面掌握,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最后,做好辅导,确保2019年中考德法取得好的成绩。 学生巩固初中阶段德法课程中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会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习成绩。教研组教师精诚团结、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注重实效,以集体的力量确保学科优势。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两年半初中的学习,在德法方面基本上懂得具有高尚道

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但由于受社会的影响,加上本校不断更换德法教师,使得学生的思想波动性比较大,有很大部分学生有厌学、只顾贪玩、不会学习等不良现象,有上进心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知识学得不活,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个学期要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让他们顺利的毕业,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三、教学内容 1、七、八、九年级德法课本; 2、专题复习,2018年河北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与指导(暂时没有道德与法治考试说明); 3、热点专题、强化模拟训练。 四、时间按排 根据时间的关系和现有的复习资料,复习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月末三月初,两周时间,完成九下5-7课的新课学习和复习。 第二阶段: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主要采取地毯式复习法复习初中六本书重要知识点即考点。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是夯实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熟悉课本非常重要,所以采取地毯式复习。 对七年级-九年级德法课本中所有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将课标与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按识记、理解、运用不同层次的要求,结合教材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理解、运用,并使其系统化。教师一定要深挖教材,却要精讲精练。 第三阶段: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专题复习,以课标与河北省思

关于人权与法治

内容提要人权,一般而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一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新的宪法修正案中,明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引入宪法。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人权的起源以及“天赋人权”观,之后详细阐释了人权的概念、形态,以及与公民权利、政府权力的异同,然后论述了人权是法治社会的基础——首先权利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保障权利是我国法治社会法律价值的体现。重点在于论述对权利保障应从两方面入手:认真履行义务和保障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一、引言一部人类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一部探索和追求人权的历史。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就提出了“人类自然平等”的人权思想萌芽;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的代表人物也提出了“大同”、“仁”、“兼爱”等概念,体现了尊重和爱护人的精神,表达了向往自由平等的美好理想。但是,人权作为现代普遍使用的一个政治概念,还是在十七、十八世纪由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的斗争中提出来的。十七、十八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随着经济上日益强大,越来越不满足于他们在政治上受歧视的地位。为了对抗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高举“天赋人权”的旗帜,掀起了启蒙运动。他们提出:人人都是天生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人的生命、财产、自由等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剥夺或放弃这些权利,就是剥夺或放弃做人的资格,是违反人性的。随着资产阶段在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这种“天赋人权”的思想相继以根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首先把“天赋人权”写进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该《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则第一次将“天赋人权”写进了国家根本大法。它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此后,各国资产阶段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将人权写入宪法,人权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天赋人权观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安全和自由、平等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天赋权利。这些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先于并高于国家和国家的法律。第二,在国家产生以前的自然状态中,人们享有自由平等的自然权利。为了保护这些权利,人们签订契约,让渡了部分权利,建立了国家,所以国家的目的是保护个人的人权。第三,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人们有权委任官员,也有权撤换他们。第四,为了保护人权,要实行法治原则和三权分立的原则。“天赋人权”观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权”概念,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起过积极作用,也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利用这一概念,并引申出符合自身要求的人权内容提供了基本前提。“必须指出的是,“天赋人权”观也有其阶段和时代的局限性。首先,“天赋人权”实质上是资产阶段的特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最主要的人权之一是资产阶段所有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天赋人权”观的核心。自由和平等,对于不拥有生产资料的广大劳动者来说,只是意味着自由出卖劳动力和平等地受资本家剥削的“权利”。其次,“天赋人权”观是为资产阶段的政治统治服务的,在资产阶段已经取得政权的国家里,政治统治成为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统治,“天赋人权”实质上只是资本和金钱的政治特权,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有普遍平等的政治权利。最后,“天赋人权”观把抽象的人性、理性作为权利的来源,把人权视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抹杀了人权的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因而在哲学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1[!--empirenews.page--]随着资产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权被合法化了,广大劳动人民被排除在了“人权”之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段的矛盾日益尖锐,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认为,人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其产生、发展和实现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只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才能享有人权;人权应当全面地体现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当代世界东西南北矛盾的错综演化,人权的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人们对人权的理解既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道德与法治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应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学校工作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要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学生情况简析 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刚从儿童过渡到青少年,面对成长还不甚适应,所知信息了解,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生对成长的应对表现不同。面对新的问题,学生适应新的生活不会太顺利。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 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 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

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编写设计的思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确定了七年级的教育主题是珍惜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本学期的教学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通过这个主题,涵盖、整合并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内容.具体说来,具体说来,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即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四单元"走近法制天地"。 教学重难点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的方法, 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青春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唤醒学生爱护珍惜青春年华奋发图强意识。(二)能力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掌握法律知识,提升运用法律保护的能力;面对复杂多样的集体环境要学会适应与改进。(三)知识目标: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集体环境的关系,理解生活与法律相互依存关系,掌握与运用法律基础知识保护自己。

论法治和人权

论人权与法治的关系序论 法治和人权都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制度和价值。法冶与人权的相互关系。人权是法的内容,法冶是人权的体现和保障。人权与法冶,无讼从历史发展客观实际看,还是从各自的内在要求看,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从人权的产生,发展来看,人权是一个法律范畴;从人权的内容和形式来看,人权是有一定限度的,具有法律的特性。所以人权不是无条件的,无限的,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相对的。一方面,法律规定动人权;另一方面,人权的保障促进了法冶的健全。 本论 一.人权是法冶的内容 (1)保障人权是现代法的精神 法律精神是法的灵魂。“法治的真谛是人权”。法是人类为了维护自我生存的有序状态而作出的选择和创造。人们在制定法时,必然自觉地注入主体的理性和意志。现代法的精神是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相适应的理性精神和价值原则。权利本位是现代法的精神之首要因素。这是因为,只有主体才会要求权利,才配享有权利,才能行使权利,任何一种权利都只能属于主体人。权利是人作主体的标志和确证,没有权利的肢体不是真正的主体。同时,权利是人的本性的要求。自由的本质和标志在于权利,自由的保障在于权利的法定,自由的实现在于权利的行使,权利赋予人以自由,没有权利就没有自由。 现代法的权利本位意味着: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应当以权利为起点、核心和主导.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而交换从法律上说就是权利的相互让渡.因而任何交换都需要以权利的设定为前提或起始。如果没有明晰的权利肯定和宣示,就不会有商品交换和市场交易。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搞市场经济,权利必须先行.只有权利到位,市场经济才能到位。权利本质上是利益,承认人们的权益,就必须承认人们需要权利。作为现代法律体系,自然要明确利益机制,并通过权利立法表达出来。因此,权利本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的必然结果。 (2)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重要内容 “理想的法治,是通过法律实现的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和谐的状态。公民权利为国家权力所尊重、所保护和所救助,人权是公权的本质、界限、目的,法律能够调处出这种状态,法治便存在。在公权不受限制和人权无保障的地方,便没有法治”。20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宪法中关于公民的经济权利的规定逐渐增多,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产阶级宪法中关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条文增多,虽然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但也恰恰说明了宪法必须保护人权,必须采取种种措施为公民谋福利。我国宪法也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地规定。而公民权是人权在一个国家内的法律化,是一种实然形态的人权。宪法作为公民权利的保证书对人权的规定最为系统全面。尽管在内容上,宪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中心主要还是民主和人权。在实行宪政的国家,宪法不仅确认人民主权原则,而且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使公民能够趋势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并有效地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是现代法治的核心作用所在,近现代宪法的产生及其所起的作用清楚地说明了这种核心作用,其它各种公私法规定也都是围绕权利和权力所庙宇的原则和规范。 (3)保障人权是法治的价值追求 法治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法的价值追求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秩序,理性,文明,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等。”“人权是法治程序所要实现的本体。”“法治的价值前提是

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浅谈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人权和主权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各国学者对于人权究竟是一个国家的内政还是冲破国家界限的全球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本文从人权与主权的概念和性质,以及二者关系的发展阶段入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最低限度人权高于主权的合理性。 【关键词】:人权主权人权普遍性最低限度人权 【正文】: 一、人权和主权的概念和历史进程 人权是指一个人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也就是公民个体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国家进行请求的权利。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和最具普遍性的权利。其产生的基础是民族国家的兴起改变了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国家和个人之间发生了各种法律联系,这种联系的核心是人权。广义的人权在国家和法律出现之前就有了。但以自由、平等、人道为其重要内容与特征的狭义的人权,是近代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出现后才有的。人权源于人的本性。这种本性包括两个方面,即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人是生活在各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①所谓人的自然属性,即人性。它包括三个基本的要素。首先,人性是指人的天性。人的生命不受肆意剥夺,人的人身安全不受伤害,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的思想自由不受禁锢,人的最低生活得到保障,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等等,都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其次,人性是指人的德性。人是一种有伦理道德追求的高级动物,这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一个根本点。再次,人性是指人的理性。人通过理性,可以认识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规律,并据以改造世界。同时,人还可以通过理智,克制自己不去做那些不合情不合理的事情。 主权的概念产生于16世纪中叶,是由法国学者博丹首先提出,他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持久的、凌驾于法律至上的权力。之后,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将国家主权观念延续至国际社会,重点从国际法角度突出了主权的对外性质。发展至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对内的最高权是指主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

法律全球化下的国际人权保护开题报告

人文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法律全球化下的人权国际保护 学生姓名:杜碧月学号:090904113 专业:法学 指导教师:郑淑霞 2012年月12月 25日

3. 毕业论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参考文献简述 1、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的方法 为了从总体上能够对人权的国际保护作出全面的评价,首先就必须运用历史的方法,追溯到人权的国际保护产生、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历史的考察,获得对国际人权保护全面了解,认识国际人权保护的实质,得出对其正确的评价。 (2)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人权国际保护研究的比较,分析了法律全球化下人权国际保护的发展背景、现状、趋势,在不同层面的人权国际保护制度中寻求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进一步结合我国的保护现状研究我国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该做出何种建议和完善。 (3)实证分析的方法 本文试就法律全球化与人权国际保护的概念、内容和特性作一定的分析,从其发展历史、发展背景、原因等各个方面研究,阐述了当下世界法律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权保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主要参考文献简述 [1] 贺鉴《霸权、人权与主权:国际人权保护与国际干预研究》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0年出版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充分利用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法学、外交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有机结合,重视个案分析。本书通过考察国际人权保护与国际干预的历史演变以及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系统研究国际人权保护与国际干预,剖析后冷战时代国际人权保护与国际干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规范国际人权保护和完善国际干预机制的对策。 [2] 黄文艺《全球化的法律分析》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本书汇集了国内众多法理学、国际法学知名学者关于法律全球化方面的论述,意在向读者展示中国学者从法学的视角对全球化的解读。本书包括17篇文章,分别讨论了全球化视野下的法制、法律场域中的全球化、全球化与法律区域化等涉及全球化方面的法律问题。全球化问题引入法学场域,不仅意味着法学研究领域的扩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更带来的法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和观念结构的更新,本书收录的这些文章,展示了法学界在全球化研究上的学术进步和进展。

二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参照课标提出的课程框架,创建有内在逻辑的教材单元框架。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纬,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用三篇课文和一个单元体验活动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4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用空间逻辑取代了原教材的生活事件和时间逻辑的编排。因为家庭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然后从家庭走到学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二年级教科书每册由四大场域构成,与一年级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 2. 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新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渗透在活动主题中。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课文有:《做个“开心果”》等;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的课文有:《我能行》等。 ②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新教材精选了很多经典古诗文,名人名言,农谚等。如《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传统经典,以“宝典箱”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③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3. 营造儿童文化,增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践行的乐趣和成效。 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着力营造浓郁的儿童文化,使之更加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教材重塑了两个小伙伴形象:张小天和李泽仁,他们是教室里儿童的同龄人,不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与教室中的儿童互动交流。 教材中的活动小栏目,生动形象,指向明确,起着规范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活动的作用。栏目内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游戏、小竞猜、小辩论、小制作、小养殖、诵读、童话剧表演等等,让儿童喜闻乐见,有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论人权高于主权

论人权高于主权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伊拉克战争和近年来的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动乱的发生,中西方关于“主权高于人权”还是“人权高于主权”的论战愈演愈烈。中国大陆的正统观点是“主权高于人权”,而西方主流价值观念则认为“人权高于主权”。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探索“主权高于人权”还是“人权高于主权”对中西方在处理一系列的国际问题上和制定外交政策有重大意义。更重要的是,关于人权和主权的孰高孰低的研究势必会让我们重新审视我国的人权问题,并对制定国家政策产生长远而重要的影响。 我认为,人权高于主权。下面,我将详细论述我得出这个结论的立足点和立论点。 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前提,一个使得这个论题有意义的前提条件,若不存在这个前提条件那么这个论题将本身就没有意义。这个前提是:讨论“人权高于主权”还是“主权高于人权”要具有时效性。换句话说,人的认识是阶段性的发展的,正是在现下人权和主权观念深入人心并且在国家日常事物中可能产生摩擦甚至矛盾的情况下,我们才注重这种论战。因此,在随后的论证中我们不能用“人权”“主权”这种现代性的概念通过封建时期或是帝国主义时期的史实来证明或者反驳“人权高于主权”还是“主权高于人权”,这就类似于我们不能用今天的货币回到古代使用。因为在那个阶段,人权和主权的概念不成熟或者说是人们的认识还未到一种较成熟的状态。 先对“人权”和“主权”做大家都能接受的概念解释。《现代汉

语辞典》对人权的解释:“指人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人权的内涵随着人们的人士的深化在逐渐扩大,但最根本的是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平等权。《现代汉语辞典》对主权的解释:“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主权因国家存在而存在,是一国国民出于维护自身民主权利得意实现和稳定的社会秩序,通过“契约”的方式将自己的部分权利集中于一个共同体(国家),并由共同体行使的权力。换句话说,主权的出现就是为了更好的人权,主权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并促进人权的有效行使。 首先在自然法则中,人权高于主权。从人权和主权的出现、发展、最终结果来说,人权高于主权。毫无疑问,人权先于主权出现。人人生而平等,人权是人之为人的权力,我们不可否认天赋人权,这是一种自然法则,这也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这就是说,从人在地球上出现开始,人就拥有无可争辩的基本人权,包括生存权、发展权等。而主权的诞生则是人们通过一定的规则“契约”出让部分权利以形成公权力并为一个共同体所拥有行使的权力。人们之所以出让部分权力是因为人们想更好的维护本身所有的人权。因此出于对“人权”的保障的需要,主权诞生,主权成为了保护和促进“民权”的手段和工具。基于此,历史演化而来,然而,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国家作为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必定有一天历史演化到国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即国家的消亡。那时候,国家将不复存在,因此作为“一个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的主权也将不存在。而人权则不同,除非历史演化到人类消亡的那一刻,否则,人权将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一直存在下去。由此可以

论潘恩的人权思想

论潘恩的人权思想 托马斯·潘恩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革命家、思想家。尽管潘 恩出生于英国,但一生都在为欧美革命,尤其是美、法两国革命奔走,为人权呼号。“人权”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 时也是北美独立战争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北美人民 势如破竹,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潘恩的这一贡献,使得许多资 产阶级学者也不得不承认:“潘恩在宣传方面的贡献,可以与弗兰 克林在外交上和华盛顿在军事上对美国革命的贡献相媲美。” 潘恩人权思想的闪光点就在于它所具有的较强的现实性。潘恩 的人权不是空洞的纯理论性的人权,而是联系美国的现实加以阐述 的人权,这个现实就是——独立与建国。他不仅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主义,为平等、自由呐喊,而且,更加关注怎样建立一个合乎所谓“自然"、“理性"的新制度。因此,他不再孤立地谈论超越权威、 平等人格和本性自由,而是将它们同革命、变革、改制紧密地联系 起来。他的这种思想不仅实实在在地影响了美国独立后的走向乃至 美国宪法的制定,同时也影响到了法国大革命。 人权是历史的产生的,是人们的权利要求和权利积累不断增长 的结果。围绕着当时北美亟待解决的独立和建国两大主题,潘恩适 时地提出了他的人权主张。他对人权的定义和对人权具体内容的概括,丰富、完善了整个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观,并使他与形形色色 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家划清了界限。在对建国这一主题的思考上,潘恩冲破了18世纪处于主流的君主制的局限,开创性地提出了 一种行之有效的政体模式——代议制共和制。在潘恩看来,这种政 体体现了自然权利和社会政治的结合,是一种为公众谋福利的政体。从代议制所坚持的原则来看,它有着君主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 这些优越性又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天赋人权理沦是潘恩政治法律思想体系的基石。这是他继承和 发展欧洲启蒙思想家的理论,将其成功地运用到指导美国、法国资 产阶级大革命的思想结晶。潘恩系统地阐述了天赋人权思想,并在 理论上多有建树,他在《常识》、《人权论》、《理性时代》、 《论政府的基本原理》等著作中阐明了其基本内容。《人权论》一 书论证了人生而享有自由、平等等天赋权利,把‘人’提高到至高

试论国家在人权保护中的作用

试论国家在人权保护中的作用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在现今社会人权问题越来越上升为热门问题,各国都在积极关注人权保护问题,中国列入世界轨道,在这一方面也有所行动,归根结底,人权问题是国家问题,人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义务,只有人权得到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才能得以实现,本文将从国家的人权保护义务和国家人权保护机构的设置两方面讨论国家在人权保护中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人权保护义务立法人权机构 一、国家在人权保护中的义务 人权从自由权中心主义逐步转化为自由权与社会权并重的价值体系后,国家保护人权义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仅扩大了保护的范围,而且保护形式与程序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国家保护人权义务是人权观念与人权分类变化的必然产物。在传统的人权分类理论下,国家的人权保护义务是比较单一的,片面地追求“作为人权保障堡垒的司法部门的应有规范性命题,没有充分关注经验性的价值”。随着宪政文化的多样化,人权保障理念开始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仅仅“通过司法权来实现人权保障”的传统观念,逐步确立新的人权内容与分类。 首先,人权的实践性得到了强化。在传统理论体系下,人权虽表现为高度价值化的体系与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缺乏实践功能。随着人权实践的发展,“实践中的人权”、“规范的人权”、“运动中的人权”理念逐步变为社会的人权价值,人权的实践性表现为程序化、国际化与生活化的特点。在主权与人权关系的价值互动过程中,人权的价值日益走近实际生活,这对国家人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作为人权保护义务主体的“国家”概念发生了变化,即从抽象意义上的国家到实体生活中的国家的转变.国家实际上是指具体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的活动,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以及与公权力活动有关或实际上行使公权力的机关活动。国家机关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主体,首先要保护一切基本权法益,并以此作为进行活动的道德和法律基础。人权保护义务首先指国家机关对基本权法益的“国家保护义务”,其义务包括:作为人权而得到的保护利益;第三者的利益;紧急状态中对社会主体权利的保护;采取预防手段减少人权主体利益受到不当的危害。国家必须保护人权的道德基础来自于国家存在的目的与宪法的正当性要求。有学者指出,“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个人是国家的基石,如何保障个人权利的最大实现就构成了国家制定一切政策的前提和出发点,一切为了人民的权利应当是国家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标志”[. 再次,国家保护人权义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保护的内涵从消极性的保护转变为积极的保护,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与法律要求。爱德和凡一胡佛等人认为,国家的人权保护义务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尊重的义务;第二,保护的义务;第三,满足或确保的义务;第四,促进的义务。对这种分类日本学者大沼教授做了如下解释。他认为,人权尊重的义务是指国家避免和自我控制对个人自由的侵害;保护的义务是指国家防止和阻止他人对个人权利侵害的义务;满足的义务是指国家满足个人通过努力也不能实现的个人所需、希求和愿望的义务;促进的义务是指国家为在整体上促进上述人权而应采取一定措施的义务。可以看出,国家对人权的尊重与保护义务是相互联系和互动的整体性义务,尊重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国家应该履行的保护、满足与促进的义务,尊重只是国家义务的前提与基本的道德基础而已。在宪法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高阳小学王晓玲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26人,15个男生,11个女生。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论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论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①两者基础不同。人治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基础上,而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②两者特点不同。人治呈现出随意性、多变性的弊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违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③二者体现的原则不同。人治体现不平等的原则,而法治体现平等的原则。 法治与人治的根本对立在于,法治认为一个国家能否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整个法律与制度的好坏,而不是少数几个国家领导人是否贤明。人治的理论则恰好与此相反。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与方法,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要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与制度;并且特别强调,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包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内,都要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这同那种认为法律可有可无,有法可以不依,凡事由少数领导个人说了算的人治是有原则区别的。 法治与人治相比较,两者的差别是巨大的,一般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人治论提倡圣君贤人的道德教化,法治论强调依法治理;(2)人治论主张因人而异,对人的行为作具体指引,法治强调对事不对人,提供一般性规则;(3)人治论推崇个人权威,维护专制体制;法治论弘扬民主,保障共和国体制。 法治与人治相比较,法治的优越性十分明显,一般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的,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即人治),……就是说,依法律决策优于一人的决策,法律不受人的感情因素的影响而能作出公正的裁决。第二,法治有监督体系,能有力地防止个人专断和腐败。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已成为一条公理。第三,法治能客观地反映和作用于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要求主体平等、交换自由与主权明确,要求合法权利得到可靠保障,……而这些只有通过实现法治才能全面达到。第四,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没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民主就没有保障,也不能发展。……要建设……民主政治,就必然实行法治。尽管这里还有一个过程,但最终走向法治是不可避免的。 法治与人治相比较,……一般可概括为四个方面:(1)人治论提倡圣君贤人的道德教化,法治论强调依法治理;(2)人治论主张因人而异,对人的行为作具体指引,法治论强调对事不对人,提倡一般性规则;(3)人治论推崇个人权威,维护专制体制;法治论弘扬民主,保障共和体制;(4)当个人与法律不一致时,法治强调“法律至上”,而人治则是个人权威至上。 法治与人治的根本对立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1.在价值理念方面,法治追求民主、人权尤其是自由平等,人治则与专制、等级特权和奴役具有亲缘关系。…… 2.在法律的地位方面,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导作用,认为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主要模式。因此,在法治社会里,法律会受尊重、遵守乃至信仰。而在人治状态下,虽然也有法律,但法律的调整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人治”来说,法律是不重要的,有时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在人治社会里,法律不受尊重、不被信仰甚至受到蔑视或厌恨。 3.在法律与权力的关系方面,法治奉行“法律支配权力”的原则,而人治则奉行“权力支配法律”的原则。对于法治来说,通过宪政和法律限制,约束和规范权力,是其生命所在。但在“人治”看来,权力尤其是最高领导的权力,不受制于法律,不对法律负责,才符合其本质要求。

天赋人权的认识及研究

天赋人权的理解及研究 天赋人权论是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形态。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资产阶级的持续成长,是其形成的时代 条件。这个理论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资产阶级革命 的旗帜和重大成果。但从实质上讲,它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理论表现,是资产阶级的特权,具有非科学性和虚伪性。 一、天赋人权论的创立 天赋人权论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先驱者但丁第一个提出了“人权”概念,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天赋”观点。第 一个论述天赋人权论的是17世纪的荷兰资产阶级思想家格劳秀斯。他 基本上摆脱了中世纪宗教神学观的束缚,反对对人权作非理性的解释,认为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由此,他主张 对财产的占有是人的一种普遍权利,是由自然法的理性要求派生出来的。这个思想后来发展为天赋人权思想的核心内容。荷兰思想家斯宾 诺莎在其代表作《神学政治论》中,专门提出和论证了“天赋之权”。他写道:“我断言人的天赋权利都不能绝对为人所剥夺,而人民因为 默认或公约,保留几许权利,这些权利若被剥夺,必大有害于国 家。”1他强调天赋之权的不可转让性。与斯宾诺莎同时期的英国著名思想家霍布斯在创立天赋人权的理论中也起过重要作用。他在其名著《利维坦》中提出,自然创造人类之初人本来是平等的,人类的目的“主要是自我保全,有时则仅仅为了自己的欢乐;在达到这个目的过 程中,彼此都力图摧毁或征服对方”,2于是便引起人们之间的争斗。但人类的理性又使人们想过和平的生活,所以便互相约定,建立国家,并将本来享有的权利转交给主权者。因而在组成了国家之后,一切法 律都是主权者的命令,而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要以一种方式限制个 人的天赋自由。 二、天赋人权论关于人权本源的观点

试论人权的性质(一)

试论人权的性质(一) 人权,是指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每个现代人维持正常生活所应拥有的条件。 关于人权的性质,西方国家的一些国际法学者主张,“人权没有国界”,“不干涉内政原则不适用于人权问题”,甚至还有学者提出,人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人权原则要取代国家主权原则而成为国际法的基础。西方学者的这种主张往往被某些国家利用,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这与人权保护背道而驰。我们认为,人权具有二重性,即人权的国内法属性和人权的国际法属性,国际法中的人权保护只是针对人权的国际法属性,任何国家以人权为幌子,对别国人权问题指手划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是强权政治的表现,不具有合法性。一人权概念从第一次提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都属于国内政治和国内法律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问题开始进入国际法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人权最大规模的践踏和破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反省,成为人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基本起因。联合国的成立,特别是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将人权问题正式纳入了国际法的范畴。但是,人权问题,特别是基本人权问题仍然属于一国的内政,由各国的国内法加以规定,由国内有关机关进行保护,这部分人权并没有进入国际法领域。一般说来,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习俗、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不同,对生存权、平等权、自由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等,只有通过国家的立法才能授予,只有通过国家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采取措施才能保证实现,国际法不直接授予权利给个人。 人权的国内法属性是由人权的特点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人权的内容存在法定权利和应有权利的矛盾。法定权利是人所实际享有的权利,是统治阶级根据所处的地位,结合本国具体的经济结构与政治制度,在一定限度内将自己所认可的应有权利法律化的结果。应有权利是指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追求的美好目标,当某种应有权利得到实现,转变为法定权利后,又有新的应有权利产生,等待着人类为之奋斗。人权内容的这种特点,决定了人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的制约。由于各国的发达程度相异,某种权利在一个国家是法定权利,在另一个国家则可能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应有权利,若要硬行将其规定为法定权利,也不可能成为实有法定权利。 鉴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要在国际上制定一个统一的人权标准是不现实的,只有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由各国法律自行确定本国人权的法定权利,人权的实现才有保障。人权问题,或者说人权的基本方面仍然是国内法的问题,属于国家的内部事务。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有关规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享有自决的权利,国家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有权自行决定包括人权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别国无权干涉。属于国内法方面的人权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内政,这部分人权在进入国际法领域之前,都由主权国家根据其意志自由决定,其他国家有义务予以尊重,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有责任使这一内政不遭侵犯。二《联合国宪章》序言部分开宗明义就规定:“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联合国的成立与发展,使人权问题进入国际法领域,人权的国际保护成为现代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权的国际法属性主要表现为:世界上包括主要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所缔结或参加的有关人权问题的国际条约具有普遍约束力,构成造法性条约,所有国家都应遵守。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法规定违反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或者一个国家的侵权行为直接影响到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大规模侵犯人权的结果,从而违反国际人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则应由有关国家承担国际责任。一般说来,种族歧视、种族灭绝、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奴隶制及类似的制度与习俗等,就属于国际人权法所禁止的内容,它们已超出了国内法的规定而成为国际法的问题,无论是否符合一国国内法规定,都是对国际法的破坏,要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国际法的制裁。如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以武力方式吞并科威特,造成科威特人民的人权遭受大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