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详细描述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详细描述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详细描述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详细描述

F3 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详细描述

F3.1 2005版和2007版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描述

课程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6000010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Curriculum Design

课程性质:专业实践环节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开课学期:6

总学时:3周

总学分:3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教学环节目的和任务是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大学三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完成一个小规模的课题;并通过此过程增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科研工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的科研工作作风。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按具体课题的要求,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系统功能。

2.每一课题小组的学生提交一份4000字左右的课程设计报告书。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周:分组布置课题并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指导学生完成需求分析工作。

第2、3周: 1. 指导学生上机设计系统各功能模块,并对程序进行调试。

2. 指导学生将所设计的各功能模块进行联调。

3. 指导其撰写4千字左右的科技论文报告书。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向学生讲解每一课题的要求,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学生设计程序完成课题要求实现的系统功能。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结合课程设计实际开发软硬件。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原理、C++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后续课程:无。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所需参考资料为与课题相关的书籍。

九、近两年开设次数:2次

十、任课教师、选修人数、不及格率和优秀率

毕业实习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6000020

课程中文名称:毕业实习

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 Practice

课程性质:专业实践环节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开课学期:7

总学时:3周

总学分:3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毕业实习是一门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本专业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生产管理中具体应用的最具直观性的实践教学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做准备。是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前一次非常重要的见习。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工作环境及企业管理现状。

2.了解并初步掌握实习单位的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情况。

3.适应实际工作岗位,初步认识并体会企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的性质、职责和内容等。

4.巩固、提高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就某些专门化技术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自己的见解、设想和展望。

5.学习企事业员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敬业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入厂教育(1天)

由实习单位有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入厂安全教育,介绍实习单位情况及企业文化;参观实习单位工作环境。学习了解实习单位计算机在生产组织、管理、过程控制等各环节的情况。分配课题。批阅学生实习笔记。

2.开发准备(6天)

与实习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师傅配合,指导学生掌握实习单位交给的课题的定义,并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需求分析,批阅学生实习笔记。

3.实际开发(7天)

指导学生进行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及测试。每天批阅学生实习笔记。现场指导学生进行课题设计。

4.课题验收(7天)

指导学生完成软件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办理学生实习鉴定,实习成果的交接。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本专业学生的实习采用分散与集中实习相结合、参观实习与实际课题开发相结合的方式,部分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及课题,由实习指导教师核准,并在实习结束后,由实习指导教师组成课题答辩小组进行答辩。其它学生由学院统一组织实习。

毕业实习的教学手段主要是现场教学,在学生工作现场对学生进行针对具体问题的指导,并通过每天批阅实习笔记,了解学生的设计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对分散实习的同学主要是通过答辩小组的口试答辩了解实习情况,并通过实习笔记、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技术报告、实习鉴定全面掌握学生实际实习情况。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走访部分分散实习学生。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结合工厂生产实际开发应用软件。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已学习的所有课程、课程设计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所需参考文献视需要由实习指导教师或实习所在单位指导人员指定。

九、近两年开设次数:2次

十、任课教师、选修人数、不及格率和优秀率

毕业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6000030

课程中文名称:毕业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 Design

课程性质:专业实践环节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开课学期:8

总学时:14周

总学分:14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前的最后一门综合性专业必修课。它针对培养目标,着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毕业设计了解社会对专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一次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实践训练和本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综合素质训练。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如下述。

1.采用导师负责制,以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指导教师。

2.毕业设计选题应以实际工程项目,科研项目和其他应用课题为主,尽量接触实际问题。

3.导师应认真填写设计任务书,并严格进行阶段检查和验收。

4.学生应按设计任务书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或几人合作)完成设计开发任务,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

5.论文写作要合乎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

6.学生应按要求提交学位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7.导师应认真审阅论文并安排答辩前的试答辩,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答辩。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毕业设计过程包括有选题,课题准备,课题设计,课题实施,验收测试,论文撰写和答辩等七个主要阶段,分述如下。

1.选题阶段 3/7周(3天)

学生结合本人志向、兴趣和实际情况,在教师所提交的设计任务书中选题,经教师认可,院及教研室综合平衡后定题,确定导师。

2.课题准备阶段 4/7周(4天)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查阅收集有关参考文献,并对设计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完成需求分析和初步设计。

3.课题设计阶段 1周(7天)

在需求分析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方案设计,提出详细设计方案,确定技术路线、工作计划、实验方法和所需设备与条件。

4.课题实施阶段 9周(63天)

按着总体设计方案和工作进度要求,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软件开发或硬件组装。

5.验收测试阶段 2/7周(2天)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实验、调试、测试和试运行,并给出详细结果。

6.论文撰写阶段 12/7(12天)

将毕业设计成果写成论文,以对所做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和科学的总结和评价。论文的编写必须符合论文写作规范的要求,并按排版要求打印,装订成册。

7.答辩阶段

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经批准后参加答辩。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毕业设计采取导师责任制,导师对其所指导学生的整个过程负责,采取面对面方式指导。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软件课题上机时数不少于200机时。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参见各设计任务书

后续课程:无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所需参考文献由导师在设计任务书中指定。

九、近两年开设次数:2次

十、任课教师、选修人数、不及格率和优秀率

专业导论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601001(1-2)

课程中文名称:专业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he Disciplin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1、5

总学时:16

总学分:1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专业导论是一门引导与指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各阶段学习任务的要点与特点的一门辅导与咨询性质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要求,介绍专业概况、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结构和培养方案安排等,以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各阶段的学习重点、要点,课程间的关系,学习方法与应注意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问,并了解他们的困难与要求。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掌握下列知识点: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与特点。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简史。

3.对本学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4.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与主要研究方向。

5.本学科的知识体系。

6.本学科的课程体系。

7.本学科的培养方案。

8.各阶段课程的特点与要点。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绪论(4学时)

讲授本学科的定义与特点,学科的发展简史,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第2章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4学时)

讲授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第3章培养方案体系与教学安排(2学时)

介绍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培养方案的安排与实施。

第4章各阶段的教学要点与特点(6学时)

介绍各学年教学活动的特点,课程的特点与要点,课程间的关系等。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与答疑。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无;

后续课程:所有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 黄国兴,等.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主要参考资料:

[2]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5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 2005.

九、近两年开设次数:1次

十、任课教师、选修人数、不及格率和优秀率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6010020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系统结构

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 Architecture

课程性质:专业指定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6

总学时:48(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8学时)

总学分:3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门课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是很重要的一门硬件理论课。这门课的目的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工程设计做好理论和技术上的准备。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实质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8学时)

1)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2)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

3)软、硬取舍、计算机系统与系统结构的设计方法

4)软件、应用器件对系统结构的影响

5)系统结构和并行性的发展及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第2章指令与寻址(8学时)

1)数据表示

2)寻址方式

3)指令系统的设计与改进

第3章输入输出系统(8学时)

1)总线设计

2)中断系统

3)通道处理机

4)外围处理机

第4章存贮体系(12学时)

1)虚拟存贮器

2)页式虚拟存贮器的构成

3)页式虚拟存贮器实现中的几个问题

4)高速缓冲存贮器Cache

5)主存保护

第5章重叠、流水和向量处理机(10学时)

1)重叠解释方式

2)流水方式

3)向量的流水处理与向量处理机

总复习(2学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与书后习题相结合,同时有自主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和网上在线教育软件配合教学。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实验一:流水线设计

实验二:4位RISC CPU的设计

实验三:Cache结构设计

实验四:基于ARM的通道处理机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李学干.《计算机系统结构》.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6.

参考资料:郑纬民.《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

九、近两年开设次数:2次

十、任课教师、选修人数、不及格率和优秀率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6010030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 Component & Principle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5

总学时:88

总学分:5.5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全貌充分了解。并详细介绍硬件设计与分析过程中的实用技术。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要求学生不仅会使用计算机,而且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全面掌握。不仅是一个应用人员,更重要的是成长为系统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素质及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概论(4学时)

1)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与特点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计算机硬件系统组织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第2章运算方法与运算器(18学时)

1)数据信息表示法:数制及其转换、带符号数的表示、定点与浮点表示、字符表示2)算术、逻辑运算基础

3)算术、逻辑运算部件

4)定点乘法运算:原码一位乘、补码一位乘、原码两位乘、补码两位乘、快速乘法5)定点除法运算:原码、补码不恢复余数除、快速除法

6)浮点四则运算

7)运算器组织

第3章存储系统(16学时)

1)概述

2)半导体存储单元与存储芯片

3)主存储器组织、逻辑结构与设计、动态存储器刷新、与CPU的连接、主存校验方法4)磁表面存储原理、记录介质与磁头、读写原理、磁记录编码方式、磁表面存储器校验方法

5)磁盘存储器:软盘、硬盘,结构举例

6)磁带存储器

7)光盘存储器

第4章指令系统(26学时)

1)指令格式

2)寻址方式:存取结构与存取方式、常见寻址方式、堆栈操作、寻址方式实例

3)指令功能与类型

4)语句格式

5)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

6)伪指令语句、宏指令语句

7)RISC技术

第5章中央处理器(14学时)

1)CPU的组成

2)主机与外部的数据通路及信息传送控制方式

3)时序控制方式与时序系统

4)一台模型机的总体设计

5)模型机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时序系统、指令流程图

6)微程序控制原理

7)模型机的微程序设计

8)微程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第6章输入、输出系统(10学时)

1)概述

2)系统总线

3)直接程序传送方式及接口

4)程序中断方式及接口:基本概念、中断请求的提出与传送、优先权逻辑与屏蔽技术、服务程序入口的获取方式、中断响应、中断处理、中断接口举例、DMA方式及其接口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与计算机部件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见计算机组成原理部件实验教学大纲。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电子线路、数字逻辑

后续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罗克露等编.《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

参考资料:

[1] 王爱英主编.《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唐朔飞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3] 沈美明、温冬婵编.《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九、近两年开设次数:2次

数字逻辑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6010040

课程中文名称:数字逻辑

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Logical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4

总学时:64

总学分:4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阐明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设计方法;由门电路构成逻辑部件的“经典方法”作为一种基本技能训练;加强以全加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多路分配器、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以及ROM 、PLA等较复杂逻辑器件来构成更复杂的逻辑部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而掌握数字系统单元电路的逻辑功能。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逻辑部件的构成方法,熟悉由门电路、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为后继硬件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数字电子技术概述(4学时)

1)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的区别

2)半导体器件的开关运用特性

3)数制与码制

第2章逻辑代数基础及基本逻辑门电路(10学时)

1)“与”、“或”、“非”基本逻辑运算的定义

2)几种常用的逻辑门电路

3)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及规则

4)逻辑函数的化简法

第3章组合逻辑电路(16学时)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中规模逻辑器件的功能

3)用中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第4章触发器(10学时)

1)触发器的性质与分类

2)时钟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3)时钟触发器的结构形式及触发方式

4)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5)触发器的时间参数

第5章时序逻辑电路(16学时)

1)时序逻辑电路概述

2)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3)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4)计数器

5)顺序脉冲发生器

第六章存储器(8学时)

1)只读存储器

2)可编程序逻辑阵列

3)随机存取存储器

4)可编程逻辑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与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见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离散数学

后续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型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吴继娟主编.《数字逻辑》.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7.

参考资料:

[1] 王永军、李景华主编.《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

[2] 沈嗣昌主编.《数字设计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九、近两年开设次数:2次

十、任课教师、选修人数、不及格率和优秀率

微机系统与接口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6010050

课程中文名称:微机系统与接口

课程英文名称:Microcomputer System and Interface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6

总学时:64

总学分:4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微机系统与接口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微机系统和接口的原理、技术及其典型接口电路的应用。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硬件的主要技术能深入理解、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具有对微机及应用系统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微处理器芯片结构、微机实现技术、微机主板构成、接口技术及其应用编程方法,同时掌握微机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也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微机系统和接口概述(4 学时)

微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接口的功能、组成。I/O端口编址方式、地址分配和译码方法。

第2章微处理器(4 学时)

典型微处理器的逻辑结构、工作模式和引脚信号;总线时序。

第3章微机系统组成(4 学时)

微机的系统组成;CPU子系统、接口部件子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4章BIOS功能调用、DOS功能调用(4 学时)

系统中断、BIOS功能调用、DOS功能调用、BIOS和DOS的层次关系。

第5章微处理器与I/O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12学时)CPU与I/O的数据传输方式;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系统以及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编程结构、工作方式、功能与应用;数据传送的DMA方式,以及DMA控制器的编程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6章微型计算机与外设的接口技术及相关芯片(16学时)

并行接口的特点;并行接口的编程结构、编程控制字、各种工作方式、联络控制信号线定义及相应时序;并行接口的应用;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计数器/定时器编程结构;计数器/定时器编程控制字;计数器/定时器的工作方式及应用;RS-232C接口;串行通信接口编程结构;串行通信接口方式选择命令字、控制命令字、工作状态字;串行通信接口初始化编程流程及其具体应用;A/D、D/A转换原理;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7章存储器系统和存储管理(4 学时)

半导体存储器及其组织;Pentium的Cache组织;存储器管理,分段机制与分页计数。

第8章人机交互设备接口(2学时)

键盘、LED数字显示的原理及设计。

第9章硬盘、光盘与RAID子系统(4 学时)

硬盘、光盘及磁盘阵列子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第10章总线与接口标准(2 学时)

总线的基本知识;微机系统中几种常用的总线:PC/XT总线、ISA总线、PCI总线等。

第11章ARM和SOC系统(8 学时)

ARM体系结构、指令系统;以某一SOC为例综合介绍片上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管理、缓冲内存和内部SRAM、带PWM的定时器、实时时钟、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通用I/O、URAT、A/D、LCD控制器、SIO 、I2C和IIS总线接口等。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技术细节较多,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分析较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并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系统软硬件设计。因此,教学中在深入阐述有关原理的基础上,应重视分析方法和综合设计的能力培养,教学中重点强调与实际相关的应用举例。部分课堂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室,深入浅出,既突出了基本知识与典型应用的结合,又注重基本知识与最新知识的联系。通过大量练习题训练、不定期课堂测验, 以加深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课的内容,并增强动手能力。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具体见实验课“计算机接口实验”。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微机系统与接口》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它以《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为先修课程,与《计算机接口实验》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教学和实践体系,是一门具有重要地位的主干课程。它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微机硬件、软件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分析、设计微机系统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计算机接口技术,为今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开发应用打下基础。因此,掌握计算机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和素养。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刘乐善等.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主要参考资料:

[1] 王田苗.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 李驹光. ARM应用系统开发祥解.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 田泽.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

九、近两年开设次数:2次

十、任课教师、选修人数、不及格率和优秀率

专业英语阅读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6010060

课程中文名称:专业英语阅读

课程英文名称:Specialty English Reading

课程性质:专业任意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7

总学时:32

总学分:2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专业英语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应用提高阶段的一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积累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提高专业英语基本语言运用技能。让学生从语音、词汇、句式、功能意念、语段、篇章、思维方式等7个层面上学习和积累专业英语知识,全面训练并提高读听说写译5种专业英语综合技能和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这一英语语言习得的过程。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掌握专业英语快速阅读技巧,具有快速直接阅读英文文章的能力。

2.基本能将英文文献比较通顺地译成中文。

3.能够听懂专业英语讲座的内容。

4.了解专业英语写作特点,能够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

5.能够进行简单的专业对话。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计算机引论(4学时)

阅读有关计算机的介绍性文章并掌握有关词汇;了解阅读速度检测方法;理解语音方面的难点与策略;了解专业英语口语对话的语音突破;学习如何写专业术语的定义;掌握翻译的标准与过程。

2.计算机数字系统(4学时)

阅读有关二进制数字系统方面的文章,掌握有关词汇;纠正阅读习惯并自测阅读速度;初步了解专业词汇听力方面的难点与策略;掌握口语突破的“三最”理解阅读法;继续学习专业术语的定义技巧;掌握专业英语翻译的词义选择法。

3.数字电路(4学时)

阅读有关数字电路方面的文章并掌握有关词汇;辨析几种对快速阅读的误解;掌握听专业英语时语法方面的难点与策略;贯彻专业英语的“五说”法;继续学习专业英语术语的定义方法;掌握专业英语翻译的词义引申法。

4.处理器(5学时)

北邮-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阶段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 网络地址转换NAT是_______ A.把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 B.把MAC地址转换成IP地址 C.把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进行映射 D.把私网地址和其他组织的IP地址进行映射 2. 在进行层次化网络设计的时候,首先设计________ A.核心层 B.分布层 C.接入层 D.汇聚层 3. 在进行子网划分的时候,如果主机位为7位,能支持的主机数量是______ A.7 B.49 C.126 D.256 4. 局域网中如果只能拥有少量IP地址,而站点数量又比较多,适用 ________方法解决 A.DHCP

B.NAT C.静态配置IP D.控制一些交换机的接入 5. 域名服务DNS的主要功能为________ A.通过查询获得主机和网络的相关信息 B.查询主机的MAC地址 C.查询主机的计算机名 D.合理分配IP地址的使用 6. FTP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能使用的类型是________ A.ASCII类型 B.EBCDIC类型 C.IMAGE类型 D.NVT类型 7. ATM网络中把业务分为4类,其中固定比特率的是________类业务 A. A B. B C. C D. D

8. ATM信元的固定长度为________字节 A.13 B.31 C.53 D.63 9.(错误) 在ATM的信元结构中,UNI和NNI信元的不同之处在________ A.头部长度 B.UNI有GFC,NNI没有 C.UNI有VPI,NNI没有 D.UNI有HEC,NNI没有 10. 在进行网络设计的时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需要在网络需求和费用之间进行平衡 B.设计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C.网络花费越大,网络性能肯定越高 D.获取的网络需求应尽可能准确

小学计算机教学计划1

小学计算机教学计划1 第一篇:小学计算机教学范文 计算机教学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适应二十一世纪建设的需要。 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共三册,本学期学习第一册(上),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计算机乐园;第二单元:计算机绘画;第三单元:与键盘握握手。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操作计算机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脑的组成,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及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 2. 熟练鼠标的操作,了解金山画王的窗口组成,学会用卡通并图,用画笔绘画、给图着色等操作,能设计制作出相对完整的、比较综合的电脑绘画作品。 3. 了解键盘组成及指法规则,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及击键习惯。

四、教学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进度:(略) 第二篇: 一、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二、学制 全日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局域网的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产品销售,信息安全保护,网络系统的规划与实施,特别是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和调试等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专业机构、IT 公司、学校等,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较高的业务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从事网络管理、网络产品售前技术支持、网络产品售后服务、IT产品营销、信息安全服务、网络建设工程实施等技术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工作 四、培养要求 职业素质要求:政治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思想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责任心,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使命感和法制观念;心理上具备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并具有能够胜任工作的身体条件,能够承担艰苦繁忙的身体素质。 职业能力要求:掌握软硬件安装与配置、Windows2000配置与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技术、Linux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网络设备安装配置与调试、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网络系统规划、网页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技能。 职业知识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Internet应用技术、电子电工基础、Java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IT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知识。 五、职业能力分解 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的培养和教育,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本专业人才基本素质及能力分解如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完整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析 1、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 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 本人担任初一年级信息技术课,初二年级分4个班,共178名学生,共中优秀生共有58人,中等生共有81人,学困生共有39人,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 学困生名单如下: 李俊杰王倩董文龙于鑫潘胜刘瑜萍王静周佳加袁达华杨欢华锋董乃祝吴肖秦建芳方圆嵇聚泽蒋行韦栋霞林伟沈亚茜颜莹芝周勰超苏真慧洪青蓝钮秋玲程鸿福潘佳欣鲍晨霞周艺谈伟冯侠吴霞刘余成张敏张岚陈杰俞国强沈越陆梦娜 学困生差因分析: 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 二、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质量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第五章、第六章,具体知识点如下: 第五章: 了解exel的功能与主要特点;掌握exel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输入文字和数据;掌握工作中数据的简单计算;掌握工作中的数据操作、文字编辑;掌握工作表的打樱第六章: 了解poerpoint启动与退出、poerpoint的界面组成;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打开、保存;掌握设施模板的应用、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掌握poerpoint的五种视图模式的切换;掌握插入文本框及文本的编辑;掌握插入与编辑图片文件;掌握观看幻灯片放映与设置放映方式;掌握幻灯片演示效果的设置(动画、声音、切换)。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

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教学计划

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教学计划 根据交通运输部令《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2006年第9号)、《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办法》(交运发〔2011〕106号),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规定,我校制定此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培训,使道路运输驾驶员了解我国货物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货物运输中的安全知识;掌握常见的基本常识;熟练使用货物运输应急预案。提高道路运输驾驶员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新。力求提高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素质,促进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课程设置 1、道路运输法规、政策 2、道路运输驾驶员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3、道路货物运输防御性驾驶方法与不安全驾驶习惯纠正 4、道路货物运输知识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内容 单元一道路运输法规、政策2学时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道路货物运输相关法规,强化遵纪守法意识;掌握新制定(修订)法规对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要求。 教学内容: 1.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国家法律对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责任、权利、义务等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场

站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办法》、《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办法》等法规、部门规章对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要求及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2.省级人民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法规政策 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关于辖区内道路货物运输的相关法规规章和要求。 单元二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职业特点,深入理解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 1.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职业特点; 2.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3.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职业道德包含的主要内容。 单元三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驾驶员心理、生理健康与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的关系;掌握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了解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2018级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度2018级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 技术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潘珊珊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一年的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同学们在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并且对自身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兴趣。但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老师讲解的书本上,做出要求,然后完成任务。学习方式死板,学习思路呆滞,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而网络技术也是需要灵活性的学习,它存在识记、理解和运用三重功能。网络技术这门学科在中职阶段是没有实训项目的,所以识记和理解就成为了主要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需要完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前四章。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结构化布线系统四章的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现、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分析、交流、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体会计算机网络与生活和学习的密切联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2019-2020整个学年要学习的一本专业知识,共有八个章节,上学期需将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结构化布线系统四个章节的知识掌握。 1、课时分配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有四节课,每节课可用一个课时讲解完成。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有四节课,每节课可用一个课时讲解完成。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共有六节课,第二节OSI参考模型需要用四个课时完成,第四节局域网需要用两个课时完成,其余每节课都可用一个课时讲解完成。 第四章结构化布线系统共有五节课,每节课可用一个课时讲解完成。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结构化布线。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沟通,积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还要有公平教育的意识,对学生应因材施教,各有所得,无论是课堂提问、解答习题,还是学科活动,都要关心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要照顾学困生,使他们能够学进去,激发兴趣,有所提高。 2、坚决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为指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方法与多种手段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计算机网络》 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 授课对象: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课程教学时数:96H 学历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代码: 学制:全日制3年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制订: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熟悉网络的机构、网络协议、常见的网络命令等;掌握常见的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基本的网络知识; 2.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总课时96课时,理论课时40学时,实践课时56学时。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广域网、TCP/IP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Internet等内容。 (2)课程设计思路: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原则进行设计。本课程共设*个专业教学项目,其中必修项目*个,提高项目*个,可根据不同学生在提高项目选取。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项目中,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看到成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提高理论知识、动手技能,拓宽知识面。 二、课程目标 依据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础,在职业技能上达到熟练安装、调试常见网络设备,掌握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同时,将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培养全面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具体目标为: 1.专业能力目标 (1) 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有关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和术语。 (2) 理解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及改善系统性能的主要途径。要求能对简单的故障独立进行排除。

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导读: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十年中,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四年级: 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五年级: 1、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盲打的习惯。 2、认识操作系统,了解应用软件,了解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六年级 认识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掌握使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计算器等应用程序。学习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1、四、五年级学情: 五、六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年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上个学期我采取的是课前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的,交代清楚学习要点后再来机房实践,效果还不错,这个学期要坚持这种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五、六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五、六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

计算机网络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教学计划汇总 计算机网络教学计划(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学计划。包含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两部分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数据通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协议和体系结构,并对TCP/IP体系结构有较深的理解,并能组建局域网,配置服务器,从而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设计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培养目标 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协议,能组建简单的局域网,会在windows2003上配置简单的服务器,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 主要知识点:网络组成、分类、结构、组建局域网、配置服务器;通信系统构成、基本方式;网络协议层。 能力要求:了解通信基本概念、熟悉网络的基本组成、理解网络协议层概念和基本要求、了解协议和体系结构的概念;理解ISO/OSI 参考模型;掌握TCP/IP参考模型;组建局域网;配置服务器。

课程实施建议 学时:150学时,其中理论90学时,实训60学时。 实验实训条件:应用网络工程实训室,要求具备网络协议分析试验设备。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程在多媒体课室和教室完成,实训课程按照实训操作规范。 考核与成绩评定:笔试和实践相结合,工作计划《计算机网络教学计划》。课程考核成绩=平时实训项目(10%)+期末实操考核测验(20%)+平时学习表现与作业(10%)+期末笔试闭卷成绩(60%)计算机网络教学计划(二)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组网方法。全书共由9个章节组成。介绍了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TCPIP等协议的结构及功能、网络硬件等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还介绍了简单计算机网络的规划与布线施工以及操作系统安装与设置、局域网组建等。最后详细介绍了internet的应用以及常用维护软件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运用于实际应用当中。 (2)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应用。

南华大学计算机网络试题(来自精品课程)

特别警告: 本资料来自学校精品课程,并非老师给的或者往年样题,老师也重点说明:不要去看一些试卷资料,因为它们很不可靠!可靠的还是老师说的重点,虽然有点多!(若传给别人时,希望说明此信息) 如若不听警告,本人对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资料非本人整理,自己班同学弄的,传上去给大家一个参 考。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填空 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 __层、______层和______层。 【答案】: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4)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三种,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总线型、环形、星形 (5)以太网使用________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而FDDI则使用________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答案】:CSMA/CD、令牌环 (6)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______ __米。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_ _______米。 【答案】:100、100 (7)非屏蔽双绞线由________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________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________对进行数据传输。 【答案】:4、2、2 (8)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转发方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类。【答案】: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改进的直接交换

小学计算机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计算机年度教学工作计划表格 一、认真组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1)各镇(小学)应继续采用多种学习形式,进一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2)各镇(小学)还应组织相关年级的教师继续学习《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领会数学修订大纲的精神,按照修订大纲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 二、努力抓好数学课程改革工作。 1.认真做好教材分析培训工作。 (1)期初对全区二年级数学老师进行二年级下册教材的分析培训,帮助教师把握教材所安排的内容及其编排特点,理解教材所体现的教学想、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的要求和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各镇(小学)要以镇(学校)为单位,由分管数学教学的教导主任和一年级数学教研组长负责,结合学校实际采用恰当形式,对数学教师进行一年级下册教材的分析培训工作。 2.切实开展新教材的教学研究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新教材课堂教学的实施上。区拟在3月份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当前如何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通过观摩现场教学,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质量。各镇(小学)要组织一、二年级数学教研组适时开展相应的专题教学研究活动。 3.开展课改小组研究活动,重视学科基地、课改基地学校和教材实验样本班的教学工作。 (1)课改小组成员要加强对数学课程改革信息和数学新教材教学的了解与指导,计划本学期开展2 ~ 3次交流和研究活动。 (2)区确定牛塘中心小学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学校,加强数学教学的研究, 积累资料和经验,逐步发挥示范作用。 (3)课改基地学校要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进行讨论与交流,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新的经验。 (4)教材实验样本班所在各校要继续做好教材实验和教学资料的积累工作,认真开展所定教学专题的研究工作,重视对教材和教学的评价工作,做好跟踪调研工作。

驾校培训计划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驾校培训计划表 篇一:驾校培训计划表 湘麓驾校20XX年度教练员再教育培训安排表篇二:车队培训计划时间安排表培训计划时间安排表篇三:6.驾校培训教学计划邢台县平安机动车驾驶员 培训学校汽车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汽车驾驶员培训教 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初步掌握汽车驾驶及维护技术理论,动的交 通安全法规,了解道路运输知识,具有独立操作技能的驾驶员。 二、设置课程内容与教学基本内容。课程被包括(一)交通安全与职业道德;(二)汽车机械与电器常识;(三)汽车维护与 故障排除;(四)汽车驾驶理论;(五)职业运输知识(职业驾驶员必修);(六)汽车驾驶操

作训练。通过教学使学员达到如下要求: 1、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法制观念,遵纪守法 2、掌握道路交通法规和安全行车知识,了解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3、了解汽车的分类和总成的结构及作用。 4、掌握汽车和维护登记的划分,能进行日常维护,诊断和排除汽车发动机,电路一 般常见故障。 5、掌握汽车基础操作规程和安全、经济型车的驾驶操作理论基础知识,了解特殊条 件下架势汽车的注意事项。 6、熟练掌握各驾驶操作装置的操作方法、要领和场地驾驶的图式、尺寸及操作方法。 7、能根据道路交通条件和气候特点,隔离控制车速和选择行驶线路,基本做到:观 察周到,判断准确、反应迅速、操作熟练、措施得当,独立的驾驶准驾驶车辆。 8、职业驾驶员还应了解道路的有关知识,掌握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的驾驶的基本规 程。 三、学期期限与课时分配

(1)各类车型驾驶员培训学习期限与课时分配建表一(2)具体安排如下: 1、理论教学课时分配见表二 2、驾驶操作训练时分配见表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驾驶员素质教育工作,规范驾驶员培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培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特制本大纲。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包括: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志。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学时安排表每个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 学时。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考试 第一阶段实施操作篇四:驾校教学大纲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成都武安驾校驾驶员培训 教学计划为了规范驾驶员培训过程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根据《机动车驾驶培训教 学与考试大纲》有关规定,制定本计划。 一、学时安排表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计划-温鹏智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计划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或者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导入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能独立自主完成以使学生掌握网线制作、网络设备操作与管理任务为目标,与其他学习领域一同构成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行业中相关岗位就业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该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将来能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岗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为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打下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以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最终培养从事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职业的素质和技能,并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该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将来能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岗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为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打下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以较强的

职业针对性,最终培养从事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职业的素质和技能,并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能力(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网络,体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知识(理论)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 1、使学生树立网络安全和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评价(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要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要考核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完成质量以及上课情况,应跟踪记录学生运用计算机完成任务、案例或项目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考核 题目: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授课教师: 摘要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开始借助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和任务。但是,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导致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日渐严重,出现了很多恶意攻击的黑客,例如最近发生的“永恒之蓝”勒索病毒,导致文件泄漏等问题产生。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技术进行探析:(1)计算机网络管理;(2)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3)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Abstract The use of computer network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and more and more industries and people are using computer network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and tasks. However,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have also led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 becomes more serious, there are

many malicious hackers attack, such as the recent "eternal blue" blackmail virus, leaked documents, etc.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technolog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2)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curity of computer networks; (3) computer network administr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s; Network manage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目录 引言 (4) 1.网络安全的定义 (4) 1.1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 (5) 1.2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5) 1.3网络安全脆弱的原因 (6) 2.计算机网络管理 (7) 3.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7) 4. 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8) 4.1身份认证技术 (8) 4.2防火墙技术 (8) 4.3数据加密技术 (8)

小学计算机教学计划

小学计算机教学计划 导读:范文小学计算机教学计划 【范文一:小学计算机教学计划】 计算机教学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适应二十一世纪建设的需要。 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共三册,本学期学习第一册,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计算机乐园;第二单元:计算机绘画;第三单元:与键盘握握手。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操作计算机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的组成,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及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 2、熟练鼠标的操作,了解金山画王的窗口组成,学会用卡通并图,用画笔绘画、给图着色等操作,能设计制作出相对完整的、比较综合的电脑绘画作品。 3、了解键盘组成及指法规则,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及击键习惯。 四、教学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

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进度: 【范文二:小学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计算机课学生数量多,机器少,老师管理有点困难;但是学生都对计算机有兴趣,这是教师开展计算机课程的切入点。但是学生计算机底子不是很好,需要老师下大工夫才能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所获。 2、学生综合素质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操作有了一定得了解,以往的老教材中没有涉及到关于网络的知识,使得学生知识层次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已经对网站、网页有了一定得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零开始的,这就使得第一单元制作主题网站的教学有了一定得困难。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浏览一些网站。

驾校教学大纲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

驾校教学大纲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 wtt为大家收集的驾校教学大纲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驾校教学大纲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严格实施。 2、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培养合格的汽车驾驶员。 3、坚持汽车驾驶理论与实际操作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训练。 二、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达到以下4个方面的目的: 1、掌握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及安全驾驶知识;了解车辆整体结构;掌握基础操作要领;培养规范操作的安全意识。 2、掌握车辆使用的相关知识;掌握车辆的移动方法和实地驾驶的基本要领,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培养行车礼让的安全意识 3、掌握车辆通行、行驶、停放的相关规定;掌握车辆优先通行的'原则;了解行人(尤其儿童)和非机动车的动态特点及险情的预测和分析方法;掌握一般道路驾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通状况安全驾驶;培养预见性的安全驾驶常识

4、了解常见事故的发生规律和预防措施: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了解各种特殊道路交通环境下的安全行车方法及车辆保险与理赔的相关规定:培养驾驶应变能力:能够独立驾驶车辆。培训合格后,统一组织参加车管所驾考,取得C1驾驶证。 三、培训教材 选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材《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作为本次教学教材。 四、教学大纲 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 阶段目标:掌握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及安全驾驶知识;树立良好的驾驶道德和遵章守法的安全意识;了解车辆整体结构;掌握基础操作要领;培养规范操作的安全意识。 注:本阶段实际操作可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教学 第二阶段 阶段目标:掌握车辆使用的相关规定个知识;熟练掌握车辆的移动方法和实地驾驶的基本要领,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培养行车礼让的安全意识。 第二阶段理论 第二阶段实际操作 第三阶段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教学计划和大纲复习进程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教学计划和大纲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教学计划和大纲 教学计划 1 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让学员系统的熟悉鉴定考核内容所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员的综合技能素质有一定的提高.培训结束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取得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 2 培训对象: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3 培训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班日期 4 培训地点:湘乡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5 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学大纲: (一)、职业道德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严于律已. 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主动配合. 6、爱护设备及软件、工具、仪器仪表. 7、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和科学文化素质. 8、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9、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0、着装整洁,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专业英语知识 2、计算机基本原理 3、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4、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5、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数据库基础知识 7、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8、其它相关基础知识

(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相关知识.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相关知识. 5、共享软件、免费软件、用户许可证等的相关知识. 6、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 7、商业秘密与个人信息保护知识. (四)、操作系统启动、调试与调用 1、操作系统运行 2、系统基本应用 3、联机帮助操作 4、计算机文件操作方法 5、病毒防治 (五)、机房环境维护 1、电源的管理与维护 2、机房保洁 3、空调的管理与维护. (六)、网络线路运行维护 1、常用局域网线缆基本参数 2、常用局域网接口类型与特点 3、常用局域网通信线路常见故障的种类 4、接入线路的特点 5、路由器的接入状态 6、防火墙配置与检测参数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8966-46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总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共有4课,“和电脑交朋友”主要是介绍信息技术在生活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主要是计算机的简单介绍;接着教材在“与电脑来个亲密接触”一课中向学生介绍正确开机、关机的方法,以及认识电脑桌面,在“可爱的鼠标”一课中向学生介绍了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使学生能熟练控制鼠标,还介绍了计算器的应用和键盘。本单元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课的第一个单元,教材用4课的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学习基本的

计算机操作方法——使用鼠标和键盘。在此基础上,小游戏的作用,既让学生熟练了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又使学生对计算机在生活、娱乐、学习上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学用“画图”软件画图,共7课,通过利用画图软件掌握绘图的方法,进而完成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在完成作品、展示作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通过绘图,让学生熟练鼠标的操作,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理解复制、粘贴操作,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第三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金山画王画画,共有4课,现行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大都将“画画”作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第一个主要软件,可见“画画”对小学生计算机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这4课的学习,不但能掌握用金山画王画画的方法,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而且在完成作品、展示作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汽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汽车驾驶员技能培训 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严格实施。 2、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培养合格的汽车驾驶员。 3、坚持汽车驾驶理论与实际操作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训练。 二、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达到以下4个方面的目的: 1、掌握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及安全驾驶知识;了解车辆整体结构;掌握基础操作要领;培养规范操作的安全意识。。 2、掌握车辆使用的相关知识;掌握车辆的移动方法和实地驾驶的基本要领,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培养行车礼让的安全意识 3、掌握车辆通行、行驶、停放的相关规定;掌握车辆优先通行的原则;了解行人(尤其儿童)和非机动车的动态特点及险情的预测和分析方法;掌握一般道路驾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通状况安全驾驶;培养预见性的安全驾驶常识 4、了解常见事故的发生规律和预防措施: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了解各种特殊道路交通环境下的安全行车方法及车辆保险与理赔的相关规定:培养驾驶应变能力:能够独立驾驶车辆。 培训合格后,统一组织参加车管所驾考,取得C1驾驶证。 四、培训教材 选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材《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作为本次教学教材。

五、教学大纲 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第一阶段 阶段目标掌握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及安全驾驶知识;树立良好的驾驶道德和遵章守法的安全意识;了解车辆整体结构;掌握基础操作要领;培养规范操作的安全意识。

注:本阶段实际操作可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教学 第二阶段 阶段目标掌握车辆使用的相关规定个知识;熟练掌握车辆的移动方法和实地驾驶的基本要领,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培养行车礼让的安全意识 第二阶段理论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教学计划和大纲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教学计划和大纲 教学计划 1 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让学员系统的熟悉鉴定考核内容所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员的综合技能素质有一定的提高.培训结束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取得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 2 培训对象: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3 培训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班日期 4 培训地点:湘乡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5 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学大纲: (一)、职业道德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严于律已. 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主动配合. 6、爱护设备及软件、工具、仪器仪表. 7、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和科学文化素质. 8、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9、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0、着装整洁,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专业英语知识 2、计算机基本原理 3、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4、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5、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数据库基础知识 7、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8、其它相关基础知识 (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相关知识.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相关知识. 5、共享软件、免费软件、用户许可证等的相关知识. 6、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 7、商业秘密与个人信息保护知识. (四)、操作系统启动、调试与调用 1、操作系统运行 2、系统基本应用 3、联机帮助操作 4、计算机文件操作方法 5、病毒防治 (五)、机房环境维护 1、电源的管理与维护 2、机房保洁 3、空调的管理与维护. (六)、网络线路运行维护 1、常用局域网线缆基本参数 2、常用局域网接口类型与特点 3、常用局域网通信线路常见故障的种类 4、接入线路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