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探究

金融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探究

金融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探究
金融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05891576.html,

金融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探究

作者:邓旭强

来源:《商情》2016年第03期

[摘要]金融资源是我国战略性的核心资源,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金融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也十分具有必要性。本文将首先介绍金融资源配置理论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然后进行其在我国的实践探究,具体包括我国现行的金融资源配置模式、政策方向以及配置现状分析,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结构的角度指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弊端,最后以我国实际形势出发,对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资源;配置;实践探究

一、金融资源配置理论

(一)内涵

金融资源的概念首先由戈德史密斯提出,但是戈德史密斯的观点并不成熟同时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金融资源以及金融资源配置理论则是由我国学者白钦在研究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但是目前有关其概念的界定还存在着争议。白钦认为金融资源是一种战略性的社会资源,在收益最大化时金融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在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的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践探究(2015)一文中金融资源配置被定义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即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金融资源配置就是能够使金融资源的供给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状态。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中,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因此凸显出资源配置的必要性,金融资源也不例外。我认为金融资源配置的过程就是金融资源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为最终目标,并且在此过程中经济体对金融资源的需求也得到相应的满足。

金融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十分具有必要性。与其他资源相比,金融资源具有特殊性,其不仅具有一般资源的属性,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同时也可以对其他资源的配置产生影响,金融资源配置状况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金融的本质是融通资金,而货币的流动情况直接反应了一国经济的动态变化。金融资源是战略性的核心资源,提高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经济数量上的增长以及质量上的改善均产生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也已经有大量学者在金融资源方面的课题上进行学术研究,对金融资源理论进行完善和补充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运用该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例如唐松在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2014)一文中也提到金融资源的良好配置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能够降低我国宏观资源总量的配置成本,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微观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

(二)表现形式

《金融理论与实践》A卷(2014年)答案

《金融理论与实践》A卷(2014年) 一、名词解释(3*4=12) 1、金融 何谓金融?顾名思义,金,即指金钱或货币。融,即指融通或流通。金融就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或流通。广义的说,金融是指社会货币信用关系的总和。 2、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掌握的具有派生货币能力的货币。它包括流通中货币和存款准备金。在我国还包括财政金库存款和邮政储蓄转存款等。由于基础货币具有派生更多货币的能力,所以又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3、汇率 指两种货币的比价。 4、金融监管内容 ㈠全面监管 全面监管包括对境内外金融机构、本外币业务、表内外业务的全面监管。这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新的形势下的需要。 ㈡制度监管 即依据各项法律法规对金融活动实施监管。 ㈢重点监管 即由过去重点监管金融活动的合规性向合规性、风险性并重监管过渡。 二、辨析题(3*3=9) 1、“商业银行”是指专门为商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错) 因为商业银行是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既有别于国家的中央银行,又有别于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和金融体系的核心,具有很高的独互性,不对客户办理具体的信贷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专业银行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只限于办理某方面和几种特定的金融业务,业务经营具有明显局限性。而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则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既经营零售业务,叉经营批发业务,已经成为业务姓角延伸至社会经济生活各个角落的金融”百货公司“和“万能银行”。 商业银行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政府部门,可以给任何个人和部门提供贷款,它的业务就是存款和贷款。 2、货币政策目标在总体上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对)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要与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是因为货币的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服务于整个经济活动,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之一。 3、国际储备就是外汇储备。(错)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在国际间被普遍接受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其货币汇率和作用对外清偿保证的各种形式对外金融资产的总称。国际储备包括:(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形式主要有: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外汇储备现已成为国际储备的最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以来,无论从其增长额来看,还是从其占国际储备总额的比例来看,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中均居主导地位。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国际储备日趋“外汇储备化”。(3)在IMF储备头寸(4)特别提款权 三、简答题(7*3=21) 1、何谓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派生能力受哪些因素制约? 答:(1)派生存款就是银行贷款所引起的存款,其实质就是银行以存款货币的形式向再生产过程提供货币。贷款派生存款,是银行信贷制度职能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凡是通过银行转帐的贷款就能派生出存款。 (2)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一国金融当局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转存中央银行的存款,这部分存款不能用作贷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级考试试题和答案AB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08级经济管理专业第三学期期末考试 《金融理论与实践》(开卷)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A卷) 一、简答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据报道,2009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900亿元2009年第五十一期期限3个月(91天)中央银行票据和800亿元正回购协议。请简要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协议的政策含义。 2、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还款数量同比增加126.5%,达到74.25亿元。请对中国人民银行数据进行简要分析。 二、辨析题(先判断对错,2分;再说明理由,8分;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按我国现行规定,企业赚取的外汇要按卖出价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 2、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升降变化。 三、论述题(50分;规定字数为800字以上,不足800字者,得分不超过30分) 有人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都是金融衍生产品惹的祸”,所以应从中吸取的教训是:中国不应再发展衍生产品,否则难以避免重蹈美国的覆辙。你认为这一看法正确么?请阐述你的理由。

2008级经济管理专业第三学期期末考试 《金融理论与实践》A卷答案 一、简答题 1、参考答案:中央银行发发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协议,都属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2分);其实质是货币回笼(5分);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协议回笼货币的政策意图是收紧货币。这一政策操作的针对性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货币的超量投放以及由此形成的通货膨胀预期(6分);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政策操作属于适时“微调”(2分)。 2、参考答案:银行在发入信用卡时会给持卡人规定一个最高透支限额,持卡人可以在准许透支的额度内刷卡消费(2分)。当没有或丧失偿债能力的人进行透支消费时,由于其无力还款而形成银行风险(4分)。2009年第三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还款数量同比增加126.5%,说明银行的信用卡风险增加了(5分)。这与近年来信用卡过度发放有关,也与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关。对信用卡逾期未还款数量增加的问题应予以关注,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来化解风险(4分)。 二、辨析题 1、参考答案:错(2分)。卖出价又称卖出汇率,是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它表示银行卖出一定数额的外汇需要收多少本国货币(4分)。按我国现行规定,企业赚取的外汇要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企业结售外汇,对于银行来说是买入外汇,适用的是“买入汇率”或“买入价”,而不是“卖出汇率”或“卖出价”。(4分)2、参考答案:对(2分)。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的变化关系是: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第一讲金额与货币信用 1、金融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及动因 (1)金融国际化的动因 1.金融自由化政策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基础 2.信息革命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 3.金融创新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多样化的运作载体 (2)金融国际化的表现形式 金融国际化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 金融市场国际化有两层含义:伴随着金融管制的取消或放松和国内金融市场向国际投资者的开放,本国的居民和非居民享受同等的金融市场准人和经营许可待遇;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即在岸市场相比,离岸市场直接面向境外投资者的国际金融交易,与市场所在国的国内经济几乎无关。金融交易国际化是指交易范围、交易对象、交易活动、交易规范、交易技术的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1.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机构日益增多,国际化范围扩大。2.金融机构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国际化程度提高。金融市场和交易的国际化,使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日益摆脱各国政府的监管,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不平等竞争和经营风险日益加剧。 2、货币流通的规律是什么? 答: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也称货币必要量规律。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在一定暑期内转手的次数。价格总额是商品数量和商品平均价格的乘积,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决定于三个因素:商品总量、商品平均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用公式表示为: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总量×单位商品价格)/货币流通次数 公式表明,当当流通速度不变时,商品价格总额越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多,反之越少;当商品价格总额不变时,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越多。 第二讲金融市场 2、为什么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答: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现实告诉我们,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一)金融是经济活动的介质

研究生金融理论讲义

《金融理论与实践》 (讲义) 王正国 2007年7月

目录 引言 第一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一、金融的含义 二、金融的地位 第二节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一、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的发展 三、货币的管理 第一章中央银行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二、中央银行的地位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类型 一、单一央行制 二、复合银行制 三、准央行制 四、跨国央行制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三、中间业务 第四节货币政策目标及手段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三、实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手段第五节基础货币与派生存款 一、基础货币含义 二、派生存款的派生倍数 第六节央行的独立性问题 一、世界各国央行独立性的三种情况 二、我国央行独立性的表现 第二章商业银行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一、单一银行制度 二、总分行制度 三、代理行制度 四、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五、连锁银行制度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一、盈利性 二、安全性 三、流动性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三、中间业务 第四节我国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 一、盈利性与政策性矛盾 二、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 三、我国经济改革的顺序 第五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贷款五级分类法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二、贷款五级分类法 第六节深化商业银行改革,适应“入世”挑战 一、加快转制,真正实现规范经营 二、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 三、壮大绝对规模,缩小相对规模 四、提高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 五、吸收人才,留住人才 六、向利率市场化过渡 七、发展网络银行 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问题 第三章金融市场

(完整版)国际金融论述题(含答案)

论述题 109、在国际资金流动问题非常突出的情况下,你认为各国应如何进行协调以有效对之进行管理? 110试分析直接管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11、请结合中国对货币兑换管制的实践说明进一步取消直接管制政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112、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是什么? 113、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14、试运用收益成本分析法来说明一国怎样决定加入通货区? 115、国际金融机构当前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11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的作用。 117、进行国际金融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什 118、试述国际租赁业务的主要特点 119、试式述金融租赁的程序和主要形 120、试述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121、试述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22、试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123、试述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124、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分类和政策搭配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125、试述资本与金额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机制 126、试评析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优缺点. 127、试述外汇市场的作用? 128、试比较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 129、试述为避免交易风险,如何选择好合同货币。 130、试述94年初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31、试述托收方式下,出口商面临的风险。 132、试述信和证结算方式的一般程序。 133、试述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优点及特点。 134、欧洲货币市场的影响及其作用。 135、欧洲货币市场的构成。 136、欧洲货币市场信用扩张的形式 137、结合我国实际,试述如何加强国际储备资产管理。 138、分析多种货币储备体系的利弊。 139、试述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 140、试述国际中长期资金流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41、试述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 142、试述80年代债务危机的特点和原因。

金融硕士教育中心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金融硕士教育中心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硕士教育中心是直属于研究生院的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金融硕士的招生考试、教学管理、学位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工作。在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中心以提供最前沿的金融实务课程为教学内容,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依托,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其他系所,着力培养具有金融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自2012年招收首批金融硕士以来,我院金融硕士的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招生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届金融硕士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较为乐观,所有毕业生均奔赴心仪的工作岗位,并顺利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变,从事金融行业或金融岗位的毕业生比例达95%。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历届毕业生喜人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印证了我院金融硕士的发展思路和规划设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这也是我院独有的教育特色在金融硕士培养领域的具体实践和典型体现。 一、专业设置 我院金融硕士不区分专业方向。 二、导师队伍 (一)理论导师 序号姓名职称工作单位研究方向 1 蔡真副研究员社科院金融所风险管理、资产价格 2 曾刚研究员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理论与实践 3 陈红梅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会计 4 陈虹研究员社科院世经政所货币银行学、环境金融 5 陈经伟副研究员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金融组织机构 6 程炼副研究员社科院金融所国际金融 7 董裕平研究员社科院金融所公司金融、制度经济学、经济发展 8 郭斌副教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收入分配和资本结构 9 郭金龙研究员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与保险

国际金融说课稿

国际金融说课稿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本课程的整体设计: 1.课程概述 2.课程体系 3.课程内容 4.教学方法与手段 5.教学条件 6.课程自我评价 一、课程概述 我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历史沿革、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的地位。 (一)课程的历史沿革 本课程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2008年),课程设立阶段。 2004年我院设立投资理财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是的专业课程之一。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本阶段国际金融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在校内实训室内集中1周模拟实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分离。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第二阶段:(2009至今 ),是课程稳步发展和创新时期。 国际金融作为投资理财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专家参与的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我院将本课程按照项目化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进入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期。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在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按照课程特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构建三个课堂实施课程,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和发展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训练外汇交易、汇率报价、管理外汇风险等岗位技能。 1. 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 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本课程培养的职业能力有显著的特点:不仅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具体的操作并非职业能力的全部,隐藏在具体操作背后的分析、判断、策划同样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行业调研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我们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 (1)熟悉国际金融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2)具备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捕捉能力; (3)初步分析国内外发生的经济、金融事件的能力; (4)准确快速判断经济金融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和传导的能力; (5)一般国际金融业务的操作能力; (6)具备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为了能够在课程开发阶段更全面真实地掌握国际金融相关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信息,首

纵观国际金融学说史

纵观国际金融学说史 国际货币12 2012310346 张培洪身为一个金融人,尤其学的是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专业,我觉得我们应该对国际金 融史要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这次选择了陈岱孙和厉以宁主编的《国际金融学说史》来 细读,了解国际金融是如何发展过来的,看看先辈的脚印,也给自己未来的前进些许启 示。 《国际金融学说史》以国际金融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考察对象,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早期国际金融学说,包括从重商主义到古典学派政治经济学这段时期内的国 际金融学说;第二部分是从早期国际金融学说想现代国际金融学说的过渡;第三部分是 现代国际金融学说的发展,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西方国际金融学说的演变与发 展。《国际金融学说史》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在论述国际金融学说的产生与发展的过 程时,着重阐明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通货膨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 历史。 一、对汇率决定理论的论述 1、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 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 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一关系 式,本国物价的上涨将意味着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的贬值。 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 表述为: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它表明两国 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 2、凯恩斯的古典利率平价理论 凯恩斯认为汇率的本质是两国货币(资产)的相对价格,汇率取决于不同国家不同 时期的利率收益比较,明确提出远期汇率决定于利差。凯恩斯的利率平价理论可概括为:(1)决定远期汇率的最基本的因素是货币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用年百分比

一二年大纲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参考

二O一二年大纲作业参考《金融理论与实践》 一、金融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及动因。 答: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关联的一个客观历史过程。实际上,这种认识仅仅是对金融全球化表面现象的简单概括,从本质上来看,金融全球化只不过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形式而已,但是金融全球化的实质却被其表面现象所掩盖。事实已经充分表明:所谓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全球化,实质上就是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其核心依然是垄断。 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金融全球化的微观表现: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宏观表现:金融政策关联化、金融监管全球化、货币体系全球化、金融风险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的动因。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全球化,由于其表现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造成金融全球化动因的表象化,即实体经济因素、金融创新因素与制度因素成为推动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动因。但是金融全球化的根本动因并没有改变,仍然决定于金融资本的本质,即金融全球化的根本动因是金融资本由其本质所决定的对利润的追逐。金融全球化实际上是金融资本向全世界扩张而形成的,推动经济金融全球化驱动力是资本无限扩张的冲动。 二、货币流通的规律在实践中如何遵循? 答: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在一定期间内,流通领域所需要的货币量得以决定的规律。其公式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速度)实践意义: 第一,指导我们研究国际货币流通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国际货币流通形成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另一方面,围绕贸易战进行货币战。争夺出口市场的贸易战,必然引起货币战。货币战的内容,常常集中在货币的升值或贬值上。 第二,运用货币流通规律分析本国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微观经济运行的市场条件。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就会形成通货膨胀。 第三,运用货币流通规律分析研究货币流通的动态。货币通过其投放渠道和回笼渠道,调节货币流通量,以适应商品流通的要求。 三、为什么说金融市场是金融体系发挥作用的核心机制? 答;在现实中,世界各国具有不同的金融体系,从直观上看,发达国家金融制度之间一个较为显著的区别体现在不同的国家中金融市场与的重要性上。这里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德国,几家大银行起支配作用,很不重要;另一个极端是美国,作用很大,而银行的集中程度很小。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是其他一些国家,例如日本、法国传统上是银行为主的体制,但是近年来发展很快,而且作用越来越大;加拿大与英国的金融市场比德国发达,但是银行部门的集中程度高于美国。 从一般性意义上看,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它是资金流动的工具()、市场参与者(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市场)等各金融要素构成的的综合体,同时,由于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为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的管制框架也是金融体系中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四、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答:(一)提高金融监管能力,有序推进中国金融对外开放 一是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把握好金融开放的时机、力度和节奏,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在履行WTO承诺的基础上,

国际金融

问题: 1.该文围绕“储备货币”展开,历史上储备货币经历了什么的演变? 2.从理论上分析作为储备货币的货币应该符合什么样的要求? 3.什么是SDR?它为什么是超主权货币?为什么说“SDR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线希望”?(出自第二单元) 答:1、储备货币的演变:金本位制时期-黄金,英镑;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储备货币多元化,但是美元仍占据中心位置。 2、理论上讲,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首先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其次,其攻击给总量还可以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第三,这种调节必须是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即其他有理分析。 3、SDR是特别提款权;他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1969年创设的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他不是某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所以是一种超主权货币。 SDR这种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可以克服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但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问题: 1. 请解释储备资产及其变动额的含义。(15分) 2. 请分析我国近年来国际储备变化的原因。(15分) 3. 请就我国的国际储备状况及其管理进行分析。(20分) 答: 1. 储备资产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以影响汇率水平或其他目的而拥有控制并被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各种外国资产。储备资产又叫官方储备或国际储备,它是平衡国际收支的项目。当一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发生顺差或逆差时,可以用这一项目来加以平衡。 储备资产主要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外汇等部分。其中,外汇储备占比最大,是最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通常人们提到国际储备时,就指的是外汇储备。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储备资产变动额”这一项,如果出现负数,就说明储备资产在增加;如果出现正数,就说明储备资产在减少。 2.储备资产变动额是由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净误差与遗漏共同决定,是这几个差额之和的相反数。从中国近年来的数据看,经常账户差额对于储备资产的变动影响很大,但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资本金融账户的影响也变大。另外,近一两年净误差与遗漏项的影响也在增加。 3.我国的国际储备、主要是外汇储备近年来都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目前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是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如何对规模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进行管理,是我国货币当局面对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我国国际储备的迅速增长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焦点的核心是外汇储备的总量是否过多,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是否合理。主流观点认为,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无疑已过多,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不合理,美元储备占比过高,因美元贬值使外汇储

金融理论与实践论文

我国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浅析 摘要:文章对我国当前金融业和经济发展状况简单阐述,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我国金融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金融体系是一个双刃剑。金融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实体经济也制约和影响了金融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相互的关系。实体经济发展不好,金融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流派;关系;探析 金融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金融业包括一切与货币有关的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状况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金融业也在飞速的发展。金融业的发展主要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业的发展与进步主要强调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所进行的金融活动对社会带来的经济利益,因此,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是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对金融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近年我国金融业欣欣向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金融工具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所谓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债权人与债务人对金融资产的交易形式。金融工具的种类繁多,人们所接触的借、贷款,证券、股票以及衍生交易、衍生品等都属于金融工具。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出现了更高的投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金融工具被频繁使用。金融工具不仅满足了人们投机行为的需要,也满足了金融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同样利用金融工具对公司的资产进行升值,以减少当期亏损等。 第二,金融机构的性质逐渐满足社会的要求,金融机构的形式逐渐专业化,规模不断扩张。金融机构是决定金融发展的另一要素,金融机构对自己的定位于发展为金融工具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交易平台,同时,金融机构的存在尽可能的避免了金融工具的使用对经济带来的风险。只有金融机构的先行发展,才能带动货币的流通,在经济体系中扩散本国货币。我国居民的储蓄率较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对资金进行了合理的利用,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形成较为良好的循环体系。 第三,中国现在金融业最大的金融风险来自于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空转。银行的资金大量地都是在银行内部空转,我买你的理财产品,你再买他的理财产品,都不去放贷,银行业都在进行金融内部的资本空转,不是去鼓励企业创新,不去支持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而是都在试图信托、理财这种方法获得收益,可是这些收益最终只能来自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不会来自天上掉馅饼。银行不投资于实体经济,哪里会有收益呢?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总得有一个最终的成本承担者。所以要解决中国银行业的困境,关键还是银行要要支持鼓励实体经济的发展,支持企业自身的创新,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能靠自我循环。 二、我国经济增长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保障。经济的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与物质服务等持续增加,经济的增长反映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与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增长一般以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在两个季度内的增加或减少为标准,近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以出口创汇为主要拉动力。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我国各行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题与答案(doc 17页)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题与答案(doc 17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 《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货币流通的规律是什么? 答: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连续不断的运动。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也称货币必要规律。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转手的次数。价格总额是商品数量和商品平均价格的乘积,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决定于三个因数:商品总量、商品平均价格和商品流通速度。用公式表示为: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总量×单位商品价格)÷货币流通次数 公式表明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商品价格总额越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多,反之越少;当商品价格总额不变时,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

金融理论与实践论文

论通货膨胀对金融领域的影响与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物价水平上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通胀预期明显上升,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国内投资需求拉动及能源、资源、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高额外汇储备强化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因此有必要在当前背景下研究影响通胀的因素和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金融,措施,影响 一、通货膨胀 1.1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1.2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分类 不同的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起因有不同的学说。现代经济学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 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以下几种: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物价普遍上涨。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 的持续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为过量需求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 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3.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这种 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国内 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 只涨不跌,进而扩散到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 二是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 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引起价格上涨,从而使一般 物价水平普遍上涨;三是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 响而趋于提高时,会波及到非开放性经济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4.输入型通货膨胀。由于输入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国内物价的普遍上涨。这种类 型一般出现在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并通过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开放型 经济部门等途径在国际间传播。 5.抑制性通货膨胀。在市场上存在着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或供求结构失衡的情 况下,国家通过控制物价和商品定额配给的办法,强制性地抑制价格总水平的 稳定,这是一种实际上存在,但并没有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

高级经济师工作总结范文3篇

高级经济师工作总结范文3篇 从事经济工作的学习情况 多年来,自己始终重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特别是经济管理的学习.原初始学历是中专,靠自学以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山西财经学院商业经济大专文凭,山西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证.近年来,更是多次参加学习培训、理论研讨,其中省级以上部门组织的就有:___年___月山西省经委企业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___年___月中共中央党校十五大精神培训班;___年___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第18期县支公司经理培训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山西省公司省市县三级公司经理培训班;1989年4月山西省经济学年会;___年___月中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___年___月山西省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会聘为理事. 在经济岗位上的理论成果 多年来,自己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注意把学习思考所得结集出版,并有社科成果获奖.___年编撰《人身保险投保指南》,促进了当地寿险业务;___年结集《国寿保险实践的思考》13万,赠送省内外同行参考,受到好评;___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改革岁月建言集》30万,新华书店发行.《山西财贸经济》撰稿人之一,《全国优秀经济论文选》等多部文集有收编.《人民日报》、《支部建设》等报刊发表过大量论文.其中《基层寿险公司面临的主要困惑及其对策》经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委员会审议鉴定,被评为___年度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优秀成果. 在经济岗位上建言献策 我把学到的经济知识不仅运用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而且还就宏观经济工作、寿险公司行业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表扬或肯定.___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群众建议征集部门授予重大

高职高专国际金融论文

高职高专国际金融论文 1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1.1理论与实践并重 国际金融课理论性强,如内外均衡理论、政策搭配选择、外汇决定理论、金融危机传染理论等,这些知识不仅抽象,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另一方面,国际金融课中的外汇买卖、资金业务、国际结算等内容,实践操作性也很强,金融企业希望学生对这些业务能够操作自如,处理娴熟,从而快速成为业务精英,因此,国际金融课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 1.2知识更新快 与其他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相比,国际金融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其教学内容也应体现其理论的发展变化。如欧元区的成立,使欧洲十多个国家的货币退出流通市场,十多种曾与欧元区居民的经济金融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退出了历史舞台,欧元成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内唯一法定货币;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则暴露了当前国际金融理论的缺陷。可以说,此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际金融理论的危机,它对已有的国际储备理论、外汇管制理论、金融监管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等有关国际金融的内容都构成了冲击,这必将推动国际金融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1.3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但课程较难 与公司理财等其他专业课相比,学生对国际金融课有较浓厚的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金融与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联系紧密,国内外的财经杂志和媒体都经常报道与国际金融有关的新闻事件;比如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什么会迅速从金融行业蔓延至实体经济,从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又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对此都兴趣盎然。另一方面是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出国旅游和留学人数的增加,国际金融与学生的生活产生更多联系,因此学生迫切希望了解与国际金融相关的知识。但是由于该课程较强的理论性和众多拗口的专业术语又往往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望而却步,对其后续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例如,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政策选择、汇率决定等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时都表示难以消化。

《金融理论与实践》复习题及答案(1119修订版)

注: 个别题目答案较长,懒得码字,所以注明了答案所在页码,开卷考试记得带书。 论述题无标准答案,同学们自行掂量是否采用。 计算题现学现卖,哪位内行看看是否正确。 一、简答题 1、简述货币的职能 答:(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2、何谓“格雷欣法则”? 答: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法律上低估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收藏,溶 化或输出国外,而法律上高估的货币(劣币)会独占市场,会违背优胜劣汰的市 场竞争法则。 3、债券与股票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见书33页第7行。 4、简述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 答:(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3)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 牵制。 5、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持续下跌;(2)货币供应量的相对下降;(3)货币流通速度趋缓;(4)经济增长乏力。 6、简述金融工具的特征。 答:(1)期限性;(2)流动性;(3)风险性;(4)收益性。 7、简述利率的作用。 答:(1)聚集资金,动员社会闲置金融资源;(2)利率有利于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使资源配置合理化;(3)利率已成为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 要工具;(4)利率已成为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符号。 8、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平均利润率;(2)银行成本;(3)中央银行政策;(4)借贷资金供求状况;(5)政府预算赤字;(6)国际利率水平。 9、简述货币市场的功能。 答:(1)融通短期资金;(2)优化经济主体的资产结构;(3)创造准货币;(4)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平台和传导途径。 10、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2014级中央党校《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2014年中央党校《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第一讲金融与货币信用 2、金融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及动因。 答:(1)金融发展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 (2) 金融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动因 1.金融自由化政策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基础。2.信息革命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3.金融创新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多样化的运作载体。 4、为什么说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答:利率化市场是指将中央银行用计划手段确定的受管制的利率变为由金融机构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情况,头寸状况、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调节,自行控制的利率,并使其成为引导资金配臵的基本指标。我国长期管制利率为主的利率体制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入,其高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等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因此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的原因有:一是利率市场化可以协调各生产要素的使用比例,充分发挥我国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二是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促使稀缺的资金要素按照社会各生产部门收益高低向优势产业集聚,从而优化资金要素的配臵。三是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建立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市场传导机制,使中央银行可以有效地利用利率变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四是利率市场化能够促使商业银行根据收益风险状况合理地确定贷款投向。

第二讲金融市场 2、为什么说金融市场是金融体系发挥作用的核心机制? 答:体现核心机制主要是金融市场的四种功能:(一)资金融通功能,是指金融市场把资金供求双方连接起来,保证资金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功能。(二)资源配臵功能,是指金融市场通过资金融通带动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流动和配臵的功能。(三)信息反映功能,是指金融市场通过资金供求变化和价格波动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功能。(四)政策传导功能,是指金融市场作为连接政府和企业的中介机制,传导宏观经济政策的功能。 3、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美我国的金融市场? 答:(一)提高金融监管能力,有序推进中国金融对外开放 一是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把握好金融开放的时机、力度和节奏,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在履行WTO承诺的基础上,为中外资金融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要以有效性为目标,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四是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二)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改进和完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一是深化利率汇率改革。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三是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三)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提高中国金融企业竞争力 一是继续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二是努力实现中资金融机构的经营战略转型。三是加大中资金融机构的创新力度。 第三讲货币政策 1、为什么说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所采用的调控货币流通量的各种措施。它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国家用以调控经济运行过程的重要手段。

山东党校研究生《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金融学 第一专题货币与现代信用活动 1、货币制度及其构成是怎么样的? 从有文字的历史以来,可以发现,各个国家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了种种法令,。这些法令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的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其意图总是在于建立能够符合自己政策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纵的货币制度,一般说来,有秩序、稳定的,从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客观条件的货币制度,是各个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 货币制度大致涉及这样一些方面: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等。 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答: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五个职能,它们分别是: ①价值尺度。 ③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货币。 3、货币有哪些具体形式? 答:1、币材2、实物货币3、金属货币4、纸币5、信用货币,其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存款货币。6、存款货币7、电子货币 4、信用是怎样产生的?其发展状况如何? 答: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的出现,造成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均,从而出现贫富的差别和分化。一部分人因家庭贫穷而缺少生活资料,为了维持生活和继续从事生产,

他们被迫向富裕家庭告借,于是,信用就产生了。 信用的发展: 最早的信用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主要是公有制瓦解和私有制产生,出现财富贫富占有不均,穷人向富人的告借,由此产生信用。最早的信用形式是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信用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发展。高利贷信用发展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 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资本主义信用产生了,高利贷信用的垄断地位被资本主义借贷资本所取代。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信用。商品货币关系的的不断扩大是社会主义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现代信用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⑴商业信用。 ⑵银行信用。 ⑶国家信用。国家信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①发行国家公债。②发行国库券。③专项债券。④向银行透支或者借款。 ⑷消费信用。其形式主要有:①赊销。②分期付款。③消费信贷。 ⑸其他信用形式。如金融租赁、补偿贸易、出口信贷等。 第二专题金融机构体系 1、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是怎样的? 答: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 其具体结构如下: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2、中央银行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

计量经济学与金融理论及实践的结合.pdf

摘要:计量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们应用相关计量软件来实现金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本文从了解当前金融数学专业在开展计量经济学课程方面出现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问题入手,结合具体的金融相关案例来探讨如何提升计量经济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金融数学专业;计量经济学;金融理论与实践 当前部分金融数学专业在开展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未能实现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计量经济学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大部分学者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展需要引导学生们应用相关计量软件来讨论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活动,因此在课程中需要教学生们正确使用计量软件来验证金融理论的相关内容。 1、计量经济学与金融理论及实践的结合不紧密 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建立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之上,且其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在为金融数学专业学生教学时,很多老师只是将其数字关系和逻辑理论教给学生们,未能结合一定的金融学投资案例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无法实现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金融数学专业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课时较少,因此许多老师会节省时间去讲解计量经济学的抽象数字关系,往往忽视了对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问题的紧密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认知困扰,很难将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相关模型应用到金融问题的解决中,这也就意味着无法起到计量经济学课程开设的作用。例如金融数学专业首先需要掌握的消费-收入案例,这一案例可以用一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模型来学习和验证。部分计量经济学老师在讲解相关模型后,会通过引入市场实例来具体分析这些经济模型,但是他们所讲解的市场案例多为课本中列明验证数字结果的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使用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和模型来开展自主研究。另一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老师多归属于经济学教学组,因此他们在为金融数学专业学生讲解计量经济学课程时往往只涉及经济类相关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知识和模型产生狭隘的认知,他们会认为计量经济学只能研究经济类数据,无法延伸到金融相关领域。计量经济学老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是通常选择经济学的相关案例,例如消费收入等,通过分析整合相关消费数据资料来形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讲解多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模型时,计量经济学老师常将消费习惯作为讲解的案例,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结合上一年的消费情况来分析消费-收入的计量经济模型。金融数学专业学生与经济学专业学生在接触计量经济学课程时所关心的案例内容不同,如果计量经济学老师在为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开展课程时,只引入经济学方面案例和市场情况,则很容易导致金融数学专业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在金融方面并无较大作用,进而会导致他们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总的来说,这些案例都表现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时常引入经济案例作为重要分析对象,忽视了金融方面的市场案例。大部分老师在开展计量经济学课程时为了方便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整合,通常引入一些消费收入等经济数据,未能延伸到股票投资等金融方面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在开展相关课程学习时产生认知误区,无法真正起到对相关金融市场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另一方面,部分计量经济学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只关注课本中列明的数据资料和验证结果,未能引导学生们在开展具体的实践基础上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他们理解并掌握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和模型。在具体的金融实践上,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模型充分展现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金融模型中,老师可以借助这些模型来讲解相关金融知识,以此来满足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时对结合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的需要。 2、金融数学专业计量经济学与金融理论及实践的结合 就金融数学专业学生而言,在为这些学生开展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时,需要注重将金融理论和具体的金融实践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来研究金融相关实践问题。金融市场相关实践知识更倾向于股票投资和资金资本等的利用,不能仅仅依靠消费-收入这一知识以偏概全,这就要求计量经济学老师在为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开展课程教学时,需要拓展到相关金融领域,通过讲解相关金融理论和具体的市场实践数据来开展课程教学。例如,计量经济学老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计量经济学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之后,可以引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是金融学相关领域的经典模型之一,引导学生们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来更好地应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和模型。同时,计量经济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结合上证综指的收益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来分析中石油的具体收益,这就形成了这一表达式,在引入具体数据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们验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将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和模型真正应用到金融问题的分析中,而且可以加深他们对计量经济学的认知。这一模型建立在计量经济学一元回归的基础之上,因此计量经济学老师可以引入这一模型来为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开展相关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计量经济学与金融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在为金融数学专业学生讲解这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可以引入套利定价的金融投资模型。计量经济学老师可以将中石油作为分析对象,结合证券市场当前的数据资料来列出收益模型:,其中包含了三因子模型(市场资产组合、市值因子SMB、账面市值比因子HML),实现了与金融理论知识和金融实际紧密联系的目标。在具体的讲解中,计量经济学老师可以引导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模型来分析套利定价模型,鼓励他们尝试使用计量经济知识来分析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实现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方面的连接作用,而且可以引导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过程中提高对金融市场中证券投资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由于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理论建立在一定的模型基础之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