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岛素与糖尿病 教学设计

胰岛素与糖尿病 教学设计

胰岛素与糖尿病 教学设计
胰岛素与糖尿病 教学设计

第一节二胰岛素与糖尿病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述的是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课本设计了四个经典实验的材料分析过程,使学生在分析不同实验处理方法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胰腺和胰岛素的功能。在材料分析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通过手术的方法研究动物相关器官的功能),另一方面总结出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以及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引起的糖尿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阐明胰岛素的功能和糖尿病形成机理。

2、能力目标

(1).通过材料分析资料的过程,认识手术在研究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2).尝试调查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学习收集信息和调查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糖尿病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提高保护自身健康的意识。

(2).尝试进行有关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

三、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胰岛素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分析探究材料的过程中认识胰岛素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演示“探究竟”中实验资料的幻灯片

五、教学活动

六、教学评价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课后调查部分,由于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调查活动没有完成,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设计更适合学生完成的课后任务

七、板书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二胰岛素与糖尿病

一、分析实验资料,得出结论

二、知识链

1.胰岛素的功能

2.糖尿病的病因

3.体液调节

三、实际用

1.糖尿病的预防

2.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与肝脏的关系

糖尿病与肝脏的关系 目前的高脂血症、探讨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DFL)的关系。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HDL、LDL)、血浆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同时检查是否合并其他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与2型糖尿病非脂肪肝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与未并发脂肪肝组相比TG、TC、LDL、FINS、FBG、BMI均升高,HDL、ISI降低(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超重,而且大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2型糖尿病尽可能防止高胰岛素血症,控制血糖,维持正常血脂,减少胰岛素抵抗(IR),对预防和减少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对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化验室检测及肝脏超声,对56例脂肪肝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两项结果对照比较。结论:4%~46%的脂肪肝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近乎50%糖尿病患者有脂肪肝;约30%~70%的糖尿病患者可有无症状性的肝肿大和轻度的肝酶异常。T2DM易合并脂肪肝,约75%的患者两病共存。 脂肪肝虽然在早期基本没有什麽症状,但肝细胞中长期堆积的大量脂肪会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坏死,造成脂肪性肝炎。储存了大量脂肪的肝细胞其解毒代谢糖脂的能力均下降,由于其糖脂代谢能力下降可加重糖尿病及血脂紊乱的程度。脂肪肝可以是糖尿病的后果,根据近年来的文献,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脂肪肝患者81%存在超重或肥胖,44%有2型糖尿病。与肥胖、胰岛素反抗有着密切关系,是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热点领域之一。、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关系研究进展做一回。 瘦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1瘦素与胰岛素反抗 胰岛素反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之一。IR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即一定量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等的共同发病基础。瘦素缺乏和高瘦素血症均可导致IR。高瘦素血症与IR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测。IR导致高瘦素血症。IR患者长期的高胰岛素血症刺激了Ob基因的过度表达,进而使血中瘦素升高,产生高瘦素血症。高瘦素血症导致IR。这为多数学者所认可,进一步的解释是胰岛素对脂代谢的作用是促进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肪分解,而瘦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本身就造成了胰岛素反抗;瘦素对体内糖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肌肉、脂肪组织等有特异性,导致具有高瘦素血症的肥胖个体胰岛素反抗;瘦素还可抑制胰岛素在脂肪细胞中的多种代谢作用,包括葡萄糖转运、脂肪分解、糖原合成等,间接地加重胰岛素反抗。互为因果。生理情况下,胰岛素刺激瘦素分泌,瘦素则可抑制胰岛素分泌,在胰岛素与瘦素之间存在着一个双向的反馈环。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胰岛素对瘦素的敏感性降低,则可导致IR,IR可进一步引起高瘦素血症。也有学者认为瘦素不是引起IR的主要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进行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进行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分为“妊娠糖尿病”和“妊娠合并糖尿病”。前者是女性孕前无糖尿病,通常在妊娠晚期(孕24~28周)出现血糖升高,随着分娩的结束,大多数人的血糖可逐渐恢复正常;后者则是女性在怀孕前就患有糖尿病,怀孕后出现血糖明显波动,如果未加控制,产后高血糖将持续发展。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属于高危妊娠,都需干预。 由于口服降糖药可引起胎儿发育异常、新生儿低血糖症及乳酸酸中毒,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原则上忌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不仅降糖作用可靠,且是大分子蛋白,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也不会对孕妇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造成远期影响。因此,胰岛素被认为是妊娠期控制糖代谢紊乱的最佳选择。本文就妊娠期胰岛素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做一介绍。 不是所有胰岛素孕妇都能用 胰岛素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动物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按作用时间分类,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以及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预混胰岛素。 孕妇不同于普通糖尿病患者,不是所有胰岛素都能用于孕妇。考虑到动物胰岛素具有免疫源性,容易产生胰岛素抗体,因此,不主张在妊娠期使用动物胰岛素。此外,由于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在妊娠妇女中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因此,也不主张将长效胰岛素用于妊娠期妇女。 因此,目前可用于孕妇的胰岛素主要包括短效、中效人胰岛素,以及由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预混胰岛素。此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已被证实对母婴是安全的,现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快,可于餐前即刻注射,患者依从性更好,能够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同时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血糖一旦控制不好即启动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首先应调整饮食,并适当运动。如果1周后患者血糖仍控制欠佳(空腹血糖>5.8毫摩尔/升,餐后1小时和2小时血糖分别>7.8毫摩尔/升和6.7毫摩尔/升);或者控制饮食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摄入后血糖又超标;或者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使血糖显著升高者,都必须开始胰岛素治疗。 出现下列情况时更应尽快加用胰岛素,将孕妇血糖降到正常:妊娠早期发现血糖明显升高者;“妊娠糖尿病”治疗较晚,如孕32周时,胎儿明显大于同龄胎儿者。 一般说来,在妊娠期,绝大多数“孕前糖尿病”和20%~25%的“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均需要应用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随时调整妊娠期胰岛素的剂量 “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往往与妊娠时一些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胎盘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分泌增多有关。这些激素会削弱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代谢异常。这种影响会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时,一般妊娠早期的胰岛素用量偏少。这也与孕妇早期出现早孕反应,导致进食量减少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随着孕周的增加,胰岛素的用量也要随着增加。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用量可较非孕期增加2~4倍。 产妇分娩结束后,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就会迅速下降,因此胰岛素的用量也会很快下降。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胰岛功能足够应付正常代谢需要后,就可以停止使用胰岛素;原有1型或2型糖尿病的产妇的胰岛素用量一般也会很快恢复到孕前水平。 总的来说,医生设定妊娠期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从小剂量起始,在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前提下,多数患者起始剂量为 0.2~0.6个单位/公斤体重·天; 2. 胰岛素用量分配为早餐前多于晚餐前,晚餐前多于午餐前; 3. 每次调整剂量的幅度为2~4个单位,距离血糖目标值越近,调整的幅度越小; 4. 剂量调整应依据总体血糖趋势,而不是单独某一次的血糖数值; 5. 剂量调整不要过于频繁,每次调整后应观察2~3天,以判断疗效; 6. 哪一餐的餐后血糖最高,就优先调整哪一餐的餐前胰岛素用量。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一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一: 晚餐前用速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的混合液,早餐前用全天总量的2/3,晚餐前用全天总量的1/3。若经胰岛素调整后上午血糖仍较高或夜间出现低血糖症(多在凌晨3—4点钟)。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二: 病人在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若经调整胰岛素用量,在糖尿病的下采用胰岛素泵等等这些方法经临床验证对于降低血糖有着很好的疗效。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三: 早餐前仍注射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注射中效胰岛素后宜进少量餐,最好为蛋白质类食物。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四: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给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先于早、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2次,也可用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胰岛素于早餐前1次皮下注射,每隔3天测空腹及三餐后2血搪,若经胰岛素调整后血糖仍不,可增加用药,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五: 对1型糖尿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给制定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使其合理而有规律的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而采取相应的手段积极配合治疗,这是1型糖尿病诊疗中最关键的一步。 上述就是全军重点糖尿病治疗中心专家对1型糖尿病如何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相关介绍。专家提醒:1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接受胰岛素治疗以外还可以选择科学有效的疗法。在此推荐:细胞渗透修复疗法. 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是临床上运用干细胞进行微创操作,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胞损伤性疾病如糖尿病。由于胰岛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受损,所以胰岛素量分泌不足或不能分泌导致血糖升高,继而全身性器官受损和代谢功能紊乱,随之产生各种并发症。干细胞可以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恢复胰岛功能,使之正常分泌胰岛素,从而达到糖尿病临床康复。

面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面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4-07-11发表评论(4人参与)分享 【编者按】早在2009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所发表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指南中就明确提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仍>9%时,可以直接起始胰岛素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也提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在高血糖得到控制和症状缓解后可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但对于这部分患者,具体该如何起始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停用后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临床医生可以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中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如果您面对这样一位患者——男性,48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因近三个月体重减轻了5kg来就医。门诊查空腹血糖1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2%。您准备给予怎样的降糖治疗呢? A. 生活方式干预 B. 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C. 生活方式干预+胰岛素 这是一个关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且血糖很高的病例的降糖治疗选择问题。近年来,我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1999-2005年,哈尔滨地区新发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2007年上海地区研究发现,每年糖尿病新发病率远超过美国同期水平。虽然目前我国尚缺乏历年的糖尿病发病率数据,但参考美国近年来新诊断患者的发病率,推算出的中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在680~740万。而最新的覆盖全国的HbAlc 筛查网数据显示,我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lc超过9%的患者比例达28.8%。由此可见,我国新发2型糖尿病人群存在两大临床特点—数量巨大和诊断时血糖水平较高。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可行性 近年来,有关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获益的临床证据越来越多。其实,早在1997年,就有研究发现,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为期两周的胰岛素泵治疗)后,病情缓解率达到70%(即不需要药物治疗,单纯通过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疗法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此后来自加拿大和中国的多个临床研究证实,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对胰岛

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效果评价

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5-01-28T16:05:52.720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朱晓燕[导读] 胰岛素泵治疗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对母婴健康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低,不会诱发低血糖,血糖控制效果理想以及能够缩短高血糖的控制时间等优势 朱晓燕(五通桥区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41800)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加用胰岛素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胰岛素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有助于其血糖水平的控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效果Evaluationofinsulintreatmenteffectof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insulintherapyofpatientswithgestationaldiabetes.Methods:ourhospital100casesofgestationaldiabeteswereran 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weregiventheroutinetreatmentwithinsulintherapy,twogroupsofcurativeeffectanalysis.Results:theclinicaltreatmentoftheexperimentalgrouptotaleffectivenessandcomplicationrates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contrast.Conclusion:insulinduringpregnancyinpatientsreceivinginsulintreatment,helpstoregulatetheirbloodglucoselevels,andreduc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keyword】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insulin;treatmenteffect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妊娠期并发症症状,会对产妇及新生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则会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等恶性并发症。现阶段,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护理的基础上,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泵是一种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或是胰岛素持续注射的治疗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就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产妇年龄范围在20岁至34岁之间,平均(27.6±6.5)岁,孕周在20周至30周之间,平均(26±3)周。通过随机分组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1.2诊断标准本次医学研究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的两步法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依据,即妊娠24周-28周之间实施50g葡萄糖负荷试验,实验结果大于718mmol/L的患者应接受葡萄糖口服耐量试验(OGTT),具体方法:患者试验前8h至14h内完全禁食,口服葡萄糖75g,分别于1h、2h、3h后抽取2ml静脉血,通过血清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患者血浆葡萄糖水平进行测定。1.3方法对照组观察对象每天三餐前30min内行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睡前再次给药,按照患者血糖测量结果,对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进行适当调整。实验组观察对象通过胰岛素泵行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基础量的40%,三餐前总给药量为60%,每餐平均分配,按照患者血糖测量结果,对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进行适当调整,直至其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过程中均给予糖尿病标准量的热量供给,同时结合健康教育、运动治疗和饮食护理,对患者低血糖等并发症情况进行严格控制。1.4统计学处理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结果P<0.05,可证实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结果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血糖水平均恢复至正常范围,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50例观察对象血糖水平得到显著改善,6例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12%,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3.讨论随着产妇孕周的逐渐发展,母体内各项代谢速度均会加快,器官负荷量明显增加,胎盘分泌的激素也会受到代谢变化和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因而产妇血糖水平也会有所提高,最终诱发妊娠期糖尿病症状[1]。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进而对产妇和新生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恶性血管病变,进而对胎盘供血功能造成影响诱发孕妇的脑血管意外、早产、死胎等现象。为了进一步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需要对妊娠期产妇的血糖水平进行适当控制,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2]。胰岛素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和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均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给药途径,常规皮下注射剂量和注射时间固定,但因为胰岛素作用高峰、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不同,常容易影响患者饭后血糖控制效果,严重者还会诱发低血糖症状,若处理不当则会产生严重后果[3]。 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措施,胰岛素泵治疗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对母婴健康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低,不会诱发低血糖,血糖控制效果理想以及能够缩短高血糖的控制时间等优势[4]。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有助于减小患者多次注射胰岛素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而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治疗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必然会更加广阔[5]。 参考文献[1]曾雅昌,李慕君,陈悦,等.格列本脲和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616-5617.[2]孙伟杰,朱赛男,杨慧霞,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9,5(4):44-45.[3]农海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45-46.[4]韩娟.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46-147.[5]钟为平,孙慧芳,叶洁新,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与母婴结局的关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1):1715-1716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就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进行胰岛素治疗.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缺乏,需要每天至少三次胰岛素治疗. 一: 三餐前应用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血糖升高,而胰岛素的分泌不能相应升高,仍处于低水平,不能控制餐后的高血糖,所以要在每次进餐前注射胰岛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 短效胰岛素包括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由于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在1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20~30分钟注射.首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1.: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如果餐后血糖达标(6~8),也要测下一餐前的血糖,如果低于(4.5),是由于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所致,这就需要更换为速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因为速效胰岛素的作用维持时间较短效胰岛素短,很少引起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如果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餐后血糖一直较高,这时需要酌情增加短效胰岛素的剂量,每次在餐前酌情增加.剂量的调整一定要在控制饮食和相对固定每餐进食量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速效胰岛素(诺和锐、优泌乐等)皮下注射后在半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5~15分钟注射,由于速效胰岛素起效快,如果在餐前忘记注射,可以在进餐时注射,也可以在进餐后即刻注射. 首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胰岛素的用量,使餐后血糖达标. 二、控制黎明现象 有些1型患者在三餐前应用胰岛素后,餐后血糖控制较理想,但是在清晨时出现血糖升高,这就是黎明现象.黎明现象主要是升糖激素在清晨时分泌所致的清晨高血糖. 在诊断黎明现象时,要排除夜间低血糖后清晨高血糖(Somogyi现象),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可以明确清晨高血糖的原因.控制黎明现象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一) 一天四次胰岛素治疗 1: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睡前应用中效胰岛素: 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在晚上10点左右注射中效胰岛素(NPH),因为中效胰岛素的峰值时间为6~8小时,正好能控制清晨出现的高血糖,一般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此时是否有低血糖)和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计算) 2: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每日加用1次甘精胰岛素: 三餐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每日应用一次甘精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至今尚末得到有关妊娠期间使用的确切资料、儿童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尚待评估,)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与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早餐前应用,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三餐前胰岛素用量,也可以在晚餐前应用,控制空腹高血糖的效果更明显,注意:要保证每天在同一时间注射,以符合长效胰岛素的作用,持续24小时的特点. (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确定) (二):一天3次胰岛素治疗 为了控制黎明现象,同时不增加胰岛素注射次数,可以在早、中餐前应用短效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胰岛素是终身不可缺少的,目 前应用的速效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胰岛素分子结构上的某个氨基酸替换而制成的。大家都知道,使用胰岛素治疗是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如何运用好胰岛素治疗?病友应与医生一起,监测血糖,研究讨论,摸索经验,选择剂量。病友如果能多加学习,自己熟练掌握注射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另外,掌握好胰岛素的注射时间,也是一项重要的学问。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大体有以下几种。 餐前注射 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胰岛素是一种六聚体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后,需分离成单体后才能吸收入血,起效需时约30分钟。为了使胰岛素与血糖高峰同步,常规胰岛素需在餐前注射。 餐前应监测血糖,按照餐前血糖值来决定胰岛素注射时间。但医学界对于餐前血糖值与注射时间的关系文献介绍并不一致。一般认为,在住院期间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要求需严格些,具体为: 餐前血糖在3.9~6.7mmol/L的患者,在餐前15分钟注射,可适当多进食; 餐前血糖在6.7~10.0mmol/L者,在30分钟注射,按常规进食;

餐前血糖高于10.0mmol/L者,在餐前 45分钟注射,减少进食。 对于老年患者及在家中自行注射胰岛素者,餐前血糖值要放宽些,具体为: 餐前血糖 7~10mmol/L者,餐前15分钟注射; 餐前血糖10~15mmol/L者,餐前 30分钟注射; 餐前血糖高于15mmol/L者,餐前45分钟注射。 单用中效胰岛素者需在餐前30~60分钟注射。 餐时注射 目前应用的速效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胰岛素分子结构上的某个氨基酸替换而制成的。 人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的特点是:打开了常规胰岛素的六聚体形式,而成为单体结构,注射后不需要再分离成单体的过程,吸收快,起效时间短。进餐时不需提前注射,而注射后必须立即进食,否则可能出现低血糖。 速效胰岛素作用时间为1~3小时,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因而用于餐时注射时低血糖反应少见,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治疗。因为不需要在餐前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在治疗应用中为病友提供了极大便利。但速效胰岛素注射后必须进食,以防止低血糖。

(完整word版)糖尿病分期分级治疗方案

糖尿病分期分级治疗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糖耐量状况、胰岛功能衰竭程度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可将糖尿病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及糖尿病晚期。 大量医学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在2型糖尿病前期,主要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维持平衡,迫使胰岛β细胞代偿性过度分泌,因而此期的患者血中胰岛素水平并不低甚至还略高;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β细胞功能由盛而衰直至失代偿,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到了糖尿病晚期阶段,患者胰岛功能趋于衰竭,并陆续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由此不难看出,在糖尿病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胰岛素抵抗,而β细胞功能则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换言之,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其致病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这就为糖尿病分期分级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糖尿病前期也叫糖耐量低减期,此阶段是正常人向糖尿病患者过渡的中间期,所涉及的人群包括年龄在45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巨大儿分娩史者、糖耐量低减者以及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者。这一阶段的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日后有很高的糖尿病发生率以及高度的心血管病危险性,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本阶段的治疗,主要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包括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也可酌情选用药物,其目的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同时有效地防治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胰岛功能失代偿之后就进入了糖尿病期。此阶段应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1级治疗方案首先针对胰岛素抵抗这一关键环节,选用一种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或罗格列酮。本方案适用于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的早期患者,如无效可进入2级治疗方案。 2级治疗方案联合应用吡格列酮或罗格列酮和餐后血糖调节剂(拜糖平、倍欣等),无效后可选择3级治疗方案。 3级治疗方案用胰岛素增敏剂及餐后血糖调节剂,再配以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类或非磺脲类),适用于胰岛功能降低至正常人1/2的患者。无效后可进入4级治疗方案。 4级治疗方案胰岛素补充疗法,即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治疗,最常采用的方案是白天服用降糖药物,晚上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该方案适用于胰岛功能降低至正常人1/3的患者。 5级治疗方案停用一切促胰岛素分泌剂,采用胰岛素替代治疗,适用于胰岛功能完全衰竭的糖尿病患者,可采取一日数次(2~4次)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必要时注射SGLT-2治疗各种并发症。 我们出于保护胰岛功能及减少药物副作用的考虑,当一种药物用至最大治疗量的一半时仍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时,建议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而不主张将一种药物加至最大量。以磺脲类药物美吡哒为例,其最大治疗量是30毫克/日(两片,3次/日),临床上一般是用5毫克(一片),3次/日,倘若效果不佳,则采取联合用药。

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关系

糖尿病与胰岛素 一、胰岛素简介: 胰岛素是由胰岛上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腺中胰岛总数约有100~200万个。 二、胰岛细胞分类: 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1、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2、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3、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三、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主要作用在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控制着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贮存。 1、对糖代谢的影响: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即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来源减少,于是血糖降低。 (1)、加速葡萄糖的利用:胰岛素能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促进葡萄糖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为组织利用糖提供有利条件,又能促进葡萄糖激酶(肝内) 和己糖激酶(肝外)的活性,促进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从而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并在糖元合成酶

作用下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合成和贮存。 (2)、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能抑制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以及抑制甘油、乳酸和氨基酸转变为糖元,减少糖元的异生。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糖尿病时糖代谢障碍,脂肪大量动员,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在肝脏氧化至乙酰辅酶A,然后变为酮体,若酮体产生过多则出现酮血症。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分解,并促进糖的利用,从而抑制酮体产生,纠正酮血症。 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阻止蛋白质的分解。 4、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另外,葡萄糖在红细胞及脑细胞膜的进出,葡萄糖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以及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 5、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有肝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肺脏和肾脏的细胞、睾丸细胞等。 四、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升糖素活 性相对或绝对过多所致,也即B和A细胞双边激素功能障碍所致。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细胞严重损害或完全缺如,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极低,需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胰岛素的治疗 一、胰岛素应用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1)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 2)口服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 3)处于应激状态时 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5)糖尿病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 6)老年2型糖尿病,消瘦明显、营养不良或精神抑郁 3、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 4、某些继发糖尿病 5、临床类似2型糖尿病但血液ICA或ADA阳性 6、临床暂时难以分型的糖尿病患者 二、胰岛素使用原则 1、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 2、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 3、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 4、全日胰岛素剂量〉40U者一般不宜一次注射,应分次注射 5、长效胰岛素与短效动物胰岛素混合使用时,短效胰岛素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的剂量 6、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糖 水平 7、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 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8、每次增减胰岛素以2---6U为宜,3---5天调整一次 9、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应个体化 10、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11、当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短效胰岛素同时使用时,应分别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并注射在不同的部位 三、胰岛素治疗方案(一般需10----20d 完成如下过程:1、初始剂量的选择2、餐前剂量分配3、剂量缓慢调整4、最终治疗量)。 正常人每日胰岛素分泌量为24----32U,空腹平均分泌0.5---1U/h ,进餐后分泌水平上升为基础值的 8----10 倍,高达1.5---4U/h ,因此将24U作为胰岛素的基础量,餐后作为追加量。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开始必须用普通胰岛素,经反复调整满意后,为减少注射次数需配合NPH或PZI,正规胰岛素与N混合后,各 自起作用,与P混合后剂量比例发生变化。(早餐前或夜间高血糖,胰岛素〉50U/d,应睡前加注少量胰岛素, 有酮症者增加液体,必要时小剂量胰岛素维持静点)

妊娠期糖尿病怎样使用胰岛素

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在必要的时候医生会建议患者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一般是采取注射的方式,并且持续使用,直到分娩结束。胰岛素是迄今为止所知的降低血糖水平的唯一激素。如果准妈妈需要注射胰岛素,那么知道如何注射就是必须的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6年的时候曾经批准了吸入性的胰岛素Exubera上市,但是在2007年该药的生产厂商辉瑞公司发表申明说由于财务的原因停止生产和销售该药。 随着妊娠的进展,胎盘会分泌越来越多的孕激素,由于该激素能够升高血糖水平,因此相应的,母亲需要注射更多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医生一般会根据血糖的负荷水平来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当注射胰岛素的时候,如果进餐量不足,漏餐,不按时进餐,或者运动量过大的话,有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反应”,或者叫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的症状包括: (1) 意识障碍 (2) 头晕 (3) 眩晕 (4) 头痛 (5) 突然的饥饿感 (6) 大汗淋漓 (7) 疲劳无力感 低血糖症是需要立即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如果怀疑自己发生了低血糖反应,要立即检查血糖水平。血糖低于60毫克/毫升即可以诊断为低血糖症。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半杯橘子汁或苹果汁;一杯牛奶;4-6颗硬糖;半杯常规的软饮料;一大汤匙容量(15毫升)的蜂蜜,红糖,玉米糖浆都是很好的方法。吃以上任何一种事物15分钟后再次测量血糖。如果仍然低于60毫克/毫升,需要进食另外一分上述的食物。如果距离下次进餐的时间大于45分钟,那么需要吃一片面包来预防另外一次低血糖反应。 仔细记录下每次低血糖反应的情况,包括发生的日期,具体时间以及处理的方法。 下面介绍一下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技巧 (1) 三餐正餐的进食量可以少吃一些,缺少的能量通过餐后的点心或者零食补充,注意不要漏食。炭水化合物需要占总热量的40-45%。 (2) 选择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谷物,意大利面食,大米饭,水果和蔬菜。所有的孕妇每天都应该摄入20-25克纤维素。 (3) 如果晨起后感到疲劳无力,可以在昨日晚睡前吃一些谷物食品或者椒盐卷饼。少食多餐,避免富含脂肪,油炸,油煎的食物。如果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并且晨起后无力,一定要确定自己能够有效的处理低血糖状况。 (4) 脂肪占总热量的量应该少于40%,其中饱和脂肪酸的量要少于10%。 (5) 每天至少喝8杯水。 确保每日饮食中包含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宝宝的健康发育。

探讨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李琦

探讨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李琦 发表时间:2019-06-12T11:54:47.53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3期作者:李琦 [导读] 在孕32周前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治疗可显著控制孕产妇血糖,同时可显著改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按照胰岛素不同给药时间分为前期组(孕<32周, 80例)和后期组(孕≥32周,70例);胰岛素服用方法和计量按照孕产妇个体情况而定;对两组血糖、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前期组孕产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 (5.31±0.61)、(7.16±0.84)mmol/L,显著优于后期组的(5.82±0.52)、(7.77±0.9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期组合并高血压、死产、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剖宫产及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后期组,前期组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32周前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治疗可显著控制孕产妇血糖,同时可显著改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妊娠合并糖尿病;胰岛素;给药时间;妊娠结局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sulin on pregnancy outcom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different periods. Methods 150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insulin administration: pre-pregnancy group (32 weeks, 80 cases) and post-pregnancy group (32 weeks or more, 70 cases). The method and measurement of insulin administration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situation of pregnant and lying-in women. The blood sugar,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2-hour blood glucose of pregnant and lying-in women in the early stage group were (5.31 +0.61), (7.16 +0.84) mmol/L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late stage group (5.82 +0.52), (7.77 +0.91) mmol/L,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stillbir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infection in the propha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lat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premature delive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e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propha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late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before 32 weeks of ges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control maternal blood sugar,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ncidence of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s.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should be early detected and treated. [key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administration time; pregnancy outcome 妊娠期糖尿病(GDM)特指孕前無糖尿病,妊娠期出现的糖尿病[1],是一种妊娠期特殊并发症。调查研究表明, GDM在我国的发生率为2%~6%,且近年来该比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影响患者妊娠结局及胎儿健康[2]。本研究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在不同时期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以期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1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按照胰岛素不同给药时间分为前期组(孕<32周, 80例)和后期组(孕≥32周, 70例);所有研究对象孕前的身体均健康,均符合《妇产科学》(2013年第8版)[3]中关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孕前合并肾病、甲状腺功能疾病、高血压疾病及精神疾病者。前期组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31.5±6.1)岁;分娩孕周35+6~40+3周,平均孕周(38.6± 2.4)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2.14±0.28)次;产次1~3次,平均产次(1.39±0.21)次。后期组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31.8±5.9)岁;分娩孕周36~40+2周,平均孕周(38.3±2.8)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2.16±0.31)次;产次1~3次,平均产次(1.41±0.53)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所有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均采用适量运动和饮食控制方法控制血糖,对于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或控制后血糖无法稳定者采用胰岛素治疗,给予诺和灵R短效性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批号FVGA826,规格:400 IU)持续治疗,刚开始以基础用量4~6 U,按照4∶3∶2∶1的比例分别在三餐前和睡前注射;对于胰岛功能较差的孕产妇可采用R-R-R-N强化治疗模式。每日定时对空腹、餐后2 h 和睡前血糖进行测定,服药期间防止发生低血糖。具体胰岛素用量依据每个孕产妇具体情况而定,随着患者病情变化可酌情增减药物用量。 1. 3 观察指标血糖指标:初诊及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方式、早产、死产、产后出血及感染;新生儿并发症:低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孕产妇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孕产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前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后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合并高血压、死产、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前期组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及早产发生率前期组均显著高于后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前期组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一种近年来较为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巨大胎儿出生率较高,随着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巨大胎儿出生率也相应升高[4-6]。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多种,包括遗传基因、自身免疫、妊娠前肥胖或超重、自身糖代谢异常及孕期激素代谢紊乱等;妊娠合并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如未得到良好控制可能对母婴皆会造成重大危害[7, 8]。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增加母体流产率。②增加患者妊娠期其他合并症发病率,研究表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孕产妇[9]。③如病情没能得到很好控制,可能进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