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由“李约瑟难题”引起的思考

由“李约瑟难题”引起的思考

由“李约瑟难题”引起的思考
由“李约瑟难题”引起的思考

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的原因分析

——由“李约瑟难题”引起的思考

摘要:“李约瑟难题”提出了拥有较高古代文明的中国在近代的科技发展过程中逐渐衰落的怪像,与此相应的是,在诺贝尔奖创立的109年的历史上,中国大陆诺贝尔奖得主却为零。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研本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科研投入不足,从而阻碍了科技进步;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损害了国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传统主流文化不鼓励技术创新,注重事、缺少物的概念;以应试和升学作为最高目标的古代科举制和当代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科研领域缺乏学术自由,忽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字: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李约瑟难题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界,无论哪个领域如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就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奖励激励着人们不断奋斗,不断在在各领域取得进步,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今,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产品、艺术的成就都与名目繁多的奖励相关。

然而,在科学界人们一般把诺贝尔奖中的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生理学和医学奖这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统称为诺贝尔科学奖,它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最有影响、级别最高的国际性奖项。有人这样评价诺贝尔奖:“如果把科学比作一座神圣殿堂的话,那么,诺贝尔奖就是科学殿堂里至高无上的王冠”(张红雷,2003)。事实上,由于诺贝尔奖评审制度的严格性以及对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强调是的它不再是一个奖项而已,其意义已经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它不仅是对科学家在某个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的肯定和奖励,更代表了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科研、文化等综合实力的反映。

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不仅让人想起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李约瑟在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史进行研究总结后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个难题的提出引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科技文化进行相关研究,以期能解答“李约瑟难题“。

一.何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对“李约瑟难题”进行了全面的表述:“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和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立是这样,那么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

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为什么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中国的这些发现和发明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李约瑟,1975)也就是虽然中国在古代曾经出现过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杰出的科学技术成就,且自公元1世纪至15世纪,科学技术也一直是走在西方国家前面,然而,近代的科学文明却诞生在刚刚摆脱中世纪黑暗的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中成长。

“李约瑟难题”指出拥有较高古代文明的中国在近代的科技发展中逐渐衰落的怪像。事实上,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和李约瑟难题实为同一问题。因此,通过“李约瑟难题”反思中国无缘诺贝尔奖的原因对于解答“李约瑟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历年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设有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经济学及和平6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有重大突破性贡献的人。在109年的历史上,共有811人和22个国际性组织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192人获物理奖、157人获化学奖、195人获生理学和医学奖、107人获文学奖、96人和22个国际性组织获和平奖、64人获经济学奖(见表1)。其中,自然科学领域的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被世界公认为最有影响力、最具权威的、级别最高的奖,其受到的关注最多。

表1 获得各项诺贝尔奖的人数

表2展示了从1901年到2009年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人数最多的前10位国家以及学科分布情况。从表2可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人数最多的前十个国家占总获奖人数的91.8%,剩下的8.2%的人数分布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阿根廷、以色列等近20个国家中。而排名前十的国家中,美国在三大学科中的获奖人数最多,处于霸主地位,在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中囊括了一半的奖章,远远多于其他国家。

表2 截至2009年获诺贝尔科学奖人数最多的前10位国家

表3 截至2009年美国人获得各项诺贝尔奖的情况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数量已居世界之首,数学神童比比皆是,几乎囊括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各课竞赛的金牌,但为什么与诺贝尔奖无缘呢?有学者曾作过统计,一个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实力的国家,自革命胜利或独立后30至40年内,一般会出现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例如,巴基斯坦是29年,印度是30年,前苏联是39年,捷克是41年,波兰是15 年(刘道玉,2005),然而,新中国成立已经51年了,我们在诺贝尔奖牌的统计上还是零。另有一位美国的科学家甚至这样说:“如果按照人口数量来统计,中国应该有15个爱因斯坦,印度有10个,美国只有3个”。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产生这种怪像呢?

三.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的原因分析

科技发展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科学水平、经济基础等有关, 而且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政策、创新环境等密不可分。笔者将从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科研本身等多个角度来分析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原因。

(一)经济原因

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原理,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研究属于上层建筑层面,它的发展深受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影响。科研活动的进行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包括科研经费、实验设备等,离开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科学研究就难以为继。

1.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阻碍了科技进步

从表2的分析可见,历年诺贝尔奖得主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这四个国家的获奖人数占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而亚洲国家的所占比例低于5%。这并非偶然,而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国外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人们的经济活动仅限于解决最基本的衣食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中国的社会经济有了极大地发展,人民也摆脱了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状态,逐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世界也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国民生产总值很高,但人均GDP却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中西部尤其是东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总之,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为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成为我党的基本路线。

经济不发达既限制了国家对科学研究的财政投入的力度,也限制了国民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国家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增加国家的财富,国民一心一意从事经济生产活动,增加个人的财富;同时,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投入多,回报慢而且回报率低,因此,在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条件下,国家和国民对科研的投入和关注则相对较少。此外,落后的经济对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没有吸引力,不但不能留住本国的人才,更不可能将其他国家的人才引进来,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五位华人: 物理学家李政道、物理学家杨振宁、物理学家丁肇中、化学家李远哲、物理学家朱棣文都定居在美国。据统计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20%的外国血统。

2.科研投入不足

科学研究需要充足的、长期的经费支持和优秀的实验设备作为后盾,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更容易产生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自1901年以来,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逐年上升,这和美国政府不断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密不可分。美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每年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向基础研究投入数十万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经费,建立了先进的实验室,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1945年,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主任V·布什向总统杜鲁门提交了《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的报告,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并且还提出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基础科学的建议,并与1950年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此后,联邦政府成为最主要的基础研究经费的提供者,其所提供的资金始终占一半以上。近几年,美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更是有增无减,1993年R & D经费投入为1658.49亿美元,1994年为1691亿美元,1995年为1710亿美元,而这三年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289.02亿美元、291.7亿美元和295.6亿美元,分别占当年R & D投入的17.4 %、17.3 %和17.3 %。再来看看中国的经费投入情况,中国1993年的R & D经费投入为196亿元,1994年为222.24 亿元,1995年为286.亿元,1993年和1995年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分别为13.13亿元和17.45亿元,分别

占当年R & D投入的6.7 %和6.1 %。比较中美两国每年在基础研究经费方面的投入可以发现:美国每年的投入相当于中国的160倍,这个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国内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各学科项目申报困难重重,尤其是文科类的项目经费少之又少。同时,科研经费的缺乏使得实验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慢,国内很少著名的优秀实验室很少,许多大学的实验设备非常落后。总之,物质层面的贫乏必然不利于上层建筑的发展。

(二)政治因素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认为,“某些自由社会(如美国和英国)在某些方面要比某些极权社会(如纳粹德国和苏联) 对于科学更加有利”(伯纳德·巴伯,1991)。由此可见,一国的政治民主程度对于国民的创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对于培养国民的主体性起了重要的作用。主体性指个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中国虽然实行民主集中制,但是民主的程度很低。低水平的民主化很容易压抑国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感,进而不利于创造力的释放。所谓创新就是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超越现实、打破现存的秩序。创造性是主体性的组成部分, 是最高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只有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唤醒和激发人的主体意识, 才能解放人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容易限制思想自由, 而科学创新离不开思想自由。虽然中国提倡言论自由,但是这种言论自由却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果缺乏真正的言论自由就会产生极大地危害:人们不敢思想、懒于思想和无从思想,就会使思想逐渐枯萎甚至死亡;人们就不敢讲真话, 只能讲假话。没有思想和真话,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更谈不上创新。

(三)思想文化因素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精神产品,体现了一国的民族精神。技术创新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带有特定的文化印记,会受到传统文化的间接影响。同时,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进行创新必定有一定的思想观念作指导。

1.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不鼓励技术创新

中国有“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堆出于岸, 水必湍之行高于众, 众必诽之”的古训和“枪打出头鸟”等谚语, 这些价值观念一直被人们视作“圭桌”,几千年来, 代代相传, 形成了我们民族过于求稳趋同的心理。如中国著名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本意是要求人们在修身养性、处理日常事务时注意过犹不及的道理,如古语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但后来的儒家文人片面地理解“中庸”思想,将其理解为以“因循守古、不贸然求新求变”为善。到了汉代,董仲舒则把中庸思想演变为“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三等,即人的节情、化性、正命最终都依赖于圣人和天意。这种中庸思想完全抹杀了人的个性,个人的发展严格遵循“圣人”和“天意”,

无所谓变革和创新。然而,这种中庸思想正好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因而得到大力推崇,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即中庸文化,它要求人们“不偏不倚、执两用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习惯于墨守成规、唯唯诺诺,害怕变革和创新。这种消极的文化心理因素不但不利于培养一流的拔尖人才, 而且还会压制有才华的人, 从而抑制人的创新潜能的发挥。

2.中国思想文化中缺少物的概念,注重事

张东荪认为,科学始于对“物”这一概念的创造,科学的对象是“物”。西方思想容易产生“物”的观念,故有科学;中国古代对“物”没有清楚的观念,只注重“事”及其“意义”,偏重于“事”的研究,而“事”是历史的对象,因此中国思想偏重历史,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同时,张东荪指出,真正的科学是同与“物”相关的一组概念俱生的,这几个概念就是“物”、“证实”、“自然之齐一性”或“自然之规律性”、“实验法”、“因果”等。这几个概念连缀在一起,方能产生科学。

中国文化上虽没有“物”的概念,但很注重“事”。而“事”只有一次,不能被证实,虽然我们可以“拿证据来”,但证据并不是证实,而且关于历史上事件的证据也都只是相对的。历史上的“事”是一去不复返,无法把握,所能把握的只是“事”的“意义”,即我们对于事只能认识其意义且用事的意义来代表事。把握“事”与把握“物”一样,都需将其固定化才能认识与解释。对于“物”,我们用实验法去试探,用证实以证明,结果形成“因果法则”;对于“事”,我们拉长来看,以观其前后变迁,结果形成“辨证法则”。人们用因果范畴发掘自然界物的秘密,用辨证范畴来窥探人事界事的涵义。科学文化是由“实验”促成,历史观文化诉诸“经验”即阅历。一个民族其历史越长,就越能发现历史所以变迁的规律,若能根据这些规律对付一切,这个民族就不会感觉有另辟新文化的必要。中国之所以没有科学,是由于中国人从历史上得来的经验知识很丰富,足以应付一切,以致不会自动地产生新文化。

(四)教育体制

科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素质和创造力,而个人的素质和创造力与教育密切相关。另外,据统计,截止2001年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上,获得6类诺贝尔奖的人数是792个人,到2004年获得三大科学奖的是526人,其中有近500人出自世界上30所顶尖的大学。因此,高校不仅是造就优秀人才的最高的学府,而且也应该是夺取诺贝尔奖的主要的力量。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却受到各界严厉的批评,学校不但没有培养出创造性人才,而且所培养出的学生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的。从古至今,中国的教育都是以应试和升学作为最高目标、一切为了考试、一切服从考试的教育模式。

1.古代的科举制

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二年即公元606年,是通过科举考试,并依据考试的成绩选拔人才。

这一制度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并未欧洲国家所借鉴。到了明代,科举制度逐渐演化为“八股考试”。八股文是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为题,依照题义阐发其中的义理,禁止发挥自己的见解,也不许联系当前的现实政治。八股考试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失去了主体意识,最终束缚了中国教育、科技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科举制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根源在于它将选拔官员的制度和教育制度紧密结合,使得“学而优则仕”成了教育的唯一目标,做官也成了读书人唯一的追求,从而使学校丧失了育人的目标,不再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造力。学生也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毫无个性和创造性可言。

2.当代的应试教育

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代的应试教育就是古代科举制度的一个延续。应试教育以“一切为了考试,为了一切考试”为宗旨,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一切教学活动都以考试为中心,只有与考试密切相关的科目和内容才是有价值的,其他一切与考试无关的科目和内容都被打入“冷宫”,形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凡考的必定教,凡不考的必不教;凡考的必定学,凡不考的,必定不学”的局面,从而严重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时,应试教育育重知识灌输轻思维启发、育重知识传授轻动手实践、重死记硬背轻独立思考。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和再现标准答案的能力,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实际操作,限制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动手能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培养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人才”。如中国学生在国际奥利匹克知识竞赛上,一直是理论分高于实验分。另外一个很好的佐证就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五位华人。这五位华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国外接受过高等教育,为何国内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没有做出如此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背景。因此,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与中国的教育体制密切相关。要想在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

(五)科研本身的问题

以上分析了各种外部因素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从外部找原因。事实上,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和科学研究本身也密不可分。

1.忽视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基础科研是“从为什么会这样出发搞研究”,而应用研究是“从这有什么用处搞研究”。与应用研究相比较,基础研究基础性强、见效慢、投入大的特点,这些特点限制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同时,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科学界更加注重科学的工具价值,已有的科学评价体系也多根据科学的效用进行判断,因此,中国科学界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同时,政府对待科研项目的态度也是功利的,对实用性强的项目资助较多,而对人文社会

科学资助很少。在这种功利主义文化心理的支配下, 人们“过份拘泥于现世的、此岸生活的秩序之中, 缺乏一种对超验、彼岸世界的追求, 因而难以产生脱离实用目的而去构筑一个纯客观抽象的理论体系的需要”。总之,功利主义的科研政策导向违背了精神创造活动的内在规律, 造成了浮躁心态和短期行为, 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

2.缺乏学术自由

当今,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横断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大量涌现。这就要求当代科学家不能只做专业分工的奴隶, 他们应当既是本专业的“行家” , 又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有很深的研究。因此,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就必不可少。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 目前中国的学科在体制上基本是分割的,科研院所之间也是“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这与当今科学的特点格格不入。为此,要打破这种格局,适应科学发展的趋势就,在不同的学科之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自由讨论的学术会议是十分必要的。但遗憾的是中国科技界在学术上缺乏自由讨论的习惯, 没有自由讨论的学术氛围,各学科的研究者都关起门来搞自己的研究。

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有叫“茶时”的漫谈会。每天下午时的“茶时”,人们不分职务和级别,自由参加,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谈。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不少新思想在这里迸发, 很多疑难在此时被解决, 它被认为是实验室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正如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所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 彼此交换, 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学识和见解需要互相启发, 问题和疑难有待共同探讨, 兴趣和爱好可以相互激励。在讨论中, 一个人的见解可能打开很多人的眼界, 某人走过的弯路又可能成为他人的借鉴。

总之,中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研本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突破诺贝尔奖零记录就必须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国家财富,进而增加对科研尤其是基础科研的投入力度;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充分发挥国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传统思想观念对科学研究的负面影响,鼓励创新;改革目前的教育制度,使学校担负起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才的使命;同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端正科学研究的态度,切忌以效用作为衡量科学的唯一标准。只有从各方那个面入手,才能将诺贝尔奖拿回家。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文版).科学出版社,1975.

2.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3.李刚.从中西认识论传统之比较重新解读“李约瑟难题”.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9月,第7卷第5期.

4.吴以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技术创新的消极影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第2期.

5.袁祖望.中国科学创新薄弱原因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45 卷第1期.

6.谷贤林.学术精神与诺贝尔奖.高等理科教育,2000,(1).

7.毛新志.中国未获诺贝尔奖的社会因素分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第1期.

8.陈洪、刘次全、李雨民、孙宝国、许平.中国至今无缘诺贝尔奖原因探讨.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1月,第25卷第6期.

9.林永柏.中国“零诺贝尔奖现象”的教育学归因.教育科学,2009年12月,第25卷第6期.

10.刘道玉.“李约瑟难题”解析———中国为什么不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学习月刊,2005,

(10).

11.刘洋.浅析中国科技落后的几点原因——对中国没有诺贝尔科学奖得主问题的反思.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4).

对李约瑟难题的理解

对“李约瑟难题”的理解 所谓“李约瑟难题”,是李约瑟于1964年在《东西方的科学和社会》一文中系统提出的,他指的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中国有史以来就是地大物博的国家,早期思想先进,各个学派百家争鸣,文化百花齐放,实用的科学技术为中国古代创建了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甚至一度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但我们都有经验,一旦一件事发展到高峰必然会物极必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到高峰后,极大的封建思想阻碍了古代中国的扩展。并在逐步政教分离等多项原因中衰退。使十七世纪左右,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经过研究之后,李约瑟难题的解答进入到观点深化,见解深化的阶段。在最近的几十年中,李约瑟难题研究实际上大体呈现出了两种趋势。一种是分科研究的趋势占据主导,即注重从某一学科和某一方面入手探寻解决方案。认为近代科学未能发生于中国,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社会为自然知识的演化提供一种被组织环境,没有形成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系统。另一种趋势是反思自省问题本身的研究路向得以拓展。这样就使得对李约瑟难题本身的种种致疑和再认识成为可能,进而使这一问题趋于本土化,并产生了若干修正问题。 了解这些之后使我明白了: 首先,我们应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经世致用”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实用主义基调,由于这种实用主义过于狭隘,致使中国古代科学呈现出逻辑性和系统性差、理论结构松散等弱点,未与古代科技建立良好的匹配和互动关系,丧失了一个强大的动力源。近年来,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基础科研的产出率仍然很低,这妨碍了中国科学家开展尖端性、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基础科学研究的薄弱将直接影响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从而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教案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教案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教案 ▲活动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和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探讨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出现科学技术革命和没有产生出近代科学技术的原因,并结合生活实际指出这些原因在生活中的表现。 3、对比西方科学技术重分析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重综合的研究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探寻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如何发挥这两种方式的优点,培养自己在国家富强与发展中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 知识探究延伸 、推荐著作: 《东西方科学文化之桥》,王钱国忠编著,科学出版社XX年版。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大突破:20世纪重要科技发明与发现》,王一川主编,东方出版社XX年版。 《科学技术史新编》,施若谷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黄理稳、李学荣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推荐: 江晓原,听李约瑟说说心理话--李约瑟著《中国古代科学》,中华读书报,XX年10月16日 徐凌,中国欧洲和近代科学的起源:李约瑟的‘大滴定’,中国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XX年4月,137-160 徐凌,郑和谜题和李约瑟难题的比较研究及其启迪,海交史研究,XX,1,30-45 李建军,关于“李约瑟问题”与“诺贝尔现象”的思考,科技导报,XX,4,23-25 刘爱玲,从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看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李约瑟难题”再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XX,2(1),30-32 3、推荐专题片: ccTV专题片百年科技启示录 4、推荐网站: ▲探究方法点拨 .结合教材中提供的表格并查阅资料,整理17世纪中国与欧洲在科学技术上出现的伟大成果,制作成对照表。表

简论“李约瑟难题”的内涵及看法

简论“李约瑟难题”的内涵看法 1937年,已经在胚胎生物化学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李约瑟博士,认识了三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此后,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和感情,并献身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对中国古代科技了解愈多、研究愈深,就愈在脑海中产生这样挥之不去的问题: 为什么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能有这么多科技成果,在总体上超过欧洲,近代科学却在欧洲兴起而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呢? 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实际上,此一难题包含两个问题,既: (1)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之间,在把人类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 (2)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显然,这两个问题密切相关,具有内在的联系。前一问题是前提、基础,它不成立,后一问题便无的放矢;同时,后一问题又是前一问题的深化和发展。因此,两者也可以简化为一个问题。1991年,李约瑟在为王国忠所著《李约瑟与中国》一书撰写的序言中说,他在研究中国科技史过程中,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 “既然能有这么多早期科技成就,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呢?” 提出这一难题,正展示了李约瑟的大家风范,表明他不止是出色的科学史家,而且还是深刻的思想家。他并不满足于史料的爬梳考证,还力图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知识。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波普尔强调科学始于题,没有了问题科学也就不存在了。确实,能够提出一个深刻的、覆盖面大的问题很了不起。一方面,它体现了提出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引导提出者努力去破解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它又吸引一批研究者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工作,或深化或拓展,从而推动科学前进。因此,“李约瑟难题”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评价,已经成为科学史、科学哲学的通用术语。一个学者提出的问题能够成为学科的术语,无疑是极高的荣誉。 然而,近几年来“李约瑟难题”似乎正面临“危机”,各种各样批评的乃至否定的浪潮向它袭来。有的人认为它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可谓先天不足;有的人主张对它重新加以表述,使之精确化,例如表述为中国古代的技术一度领先世界,为什么近代落后了; 有的人指出早在李约瑟之前就有中国学者(例如任鸿隽先生)提出过类似问题,因此应该“正名”(例如称为“任鸿隽问题”); 有的人更加干脆,宣称它是“伪问题”,根本不值一顾,毫无研究价值。 透过这种种现象,我们看到中国学术界的思想确实大大活跃了,研究的视角、方法丰富了,各种不同的见解也能够发表了。相对于一潭死水、一家独鸣的局面,显然是一种进步,令人高兴。不过,对于其中的若干观点我却不敢苟同。借此机会,我想申述两点看法: 首先,我们无权修改或修正“李约瑟难题”。李约瑟在长期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明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郑重提出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学术事实或对象。对于它,我们完全可以作出不同的解答,也可以作出不同的评价。如果有足够充分的理由,也可以否定它。但却不能去修改或修正它,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因为一经修改或修正,便不再是“李约瑟难题”,而是别的什么问题了。比如改为中国古代技术先进,为什么后来落后了,与李约瑟的原意相差甚远,怎么还能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呢? 其次,否定“李约瑟难题”缺乏根据。后人固然可以否定前人提出的问题,但必须有充足的站得住脚的理由。什么理由呢?就“李约瑟难题”而言,必须证明中国古代并没有取得许多重大的科技成就,在应用自然知识方面并不比西方先进,实际上,这就是要从总体上推翻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研究。或者,必须证明近代科学是在中国兴起而不是在西方兴起的,至少也要证明是在中国和西方同时兴起的。实际上,这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写近代科学史。宣称“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的人,有没有提供这样的理由呢? 显然没有。

李约瑟之谜的启示

成功与无奈: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曲折发展摘要: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科技成就一度领先世界,但是为什么近代科技文明没有在中国得到萌芽与发展,一度落后于中国的西方却后来居上?历史问题很多时候是复杂的,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试图得到一个终极的解释是不实际的,因为“原因”总还有其自己的原因。因此,应当从多角度来剖析它。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其影响因素必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在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导致了这一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总能得到不同解释。 关键词:辉煌;没落;李约瑟之谜;多角度;政治;经济;文化 引言: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但是近代科技文明却没有能在中国诞生。它的原因是值得我们去深究的。找到落后的原因,吸取前车之鉴,是我们避免重蹈覆辙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 古代中国文明辉煌灿烂,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极大的成就。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中国在十六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先地位。中国古代较早的步入了文明时代,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就掌握了比较成熟的农耕技术。中国有关于日食、哈雷彗星等天文现象的最早记录。中国有另全世界瞩目的四大发明,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

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术在中国得以推广。中国早在唐朝就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活字印刷术则在宋代发明。中国的航海技术也一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指南针,麦迪逊写道,“在1405~1433年,中国先进的航海技术体现在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上。中国的航船比葡萄牙的大得多,由于有先进的防水设备,中国的航船更坚固,也更舒适,它们甚至能远洋航行到非洲。” 15世纪中期,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中国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也代表了当时世界医学的最高水平。 李约瑟在数十册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大量的史料证明:“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1。罗伯特·坦普尔甚至如此赞叹中国古代的先进文明:“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没落 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开始逐渐落后。据部分资料统计,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比重从公元前6世纪的占54%下降至19世纪时占世界的0.4%。然 1【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5

对于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对于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斯蒂文,牛顿这样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者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问题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难题。 李约瑟难题触及了中国人民的伤心之处,不少学者对李约瑟难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根据各种资料提供的信息,各个学者提出了各种观点。这些观点还可以继续讨论,即使没有共识,也会给以人们启迪。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热烈。中国著名科学泰斗钱学森曾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同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 对于李约瑟难题的思考。众多学者对“李约瑟难题”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很难找到较为统一的答案,不过学者们的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不能随意予以否认。总体来说,学者们将产生“李约瑟难题”的原因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林鸿伟认为,逻辑思想是整个文明与科学的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1)东方思维方式通常不注意思维工具或手段的理性研究和系统锻造,而是注重工具的直接使用。西方思维则不同,他们固然注意术的研究,注意思维手段及其他手段运用的研究,更注重工具的系统的锻造。(2)东方思维方式在思维活动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很少进行枯燥的纯理论研究。其功利主义太强,并和特定的政治伦理观点结合太紧密。而西方思维方式则相反。(3)东方思维方式中,更多地注意经验的简单总结和事物表面相似点的类比,而忽视了演绎和因果关系的探求、西方思维方式同样与之相反。二者显示了不同思维水平的深度和高度。(4)东方思维方式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统治的控制,往往注重于对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诠释,而缺乏理性的创新精神。西方思维方式表现出较多的冲破框框的创新精神,他们较少有以权威为当然依据的思维定势,而较多有对权威的怀疑和挑战精神。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差别,使得西方的新科学层出不穷,而东方总是在西方的后面模仿学习。 二.小农经济影响和冒险精神的缺乏。从文化竞争模型给出另一个解答:中国小农经济的资源限制和保守倾向,阻碍了劳动分工和科学文化的多样发展。中国以前人多地少,却认为人口少,所以各个王朝建立的一个首要任务是鼓励生育;而西欧人少地多,他们却认为生活的空间狭小,要向外扩张,这个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1.资源因素。中国多山少地,半干旱气候的生态约束促使中国发展了节省能源、消耗劳力的农业技术,而非扩张资源、节省劳力的牧农技术,导致周期性的生态危机和治乱循环,阻碍了劳动分工的发展。2.文化因素。从文化竞争模型可以看到:冒险精神利于多元和创新,避险倾向利于稳定和赶超。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流派的主导思想无不是规避风险、明哲保身。3.系统复杂性因素。劳动分工的发展,要求稳定的环境,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的出现不是单一文化的自身延展,而是多种文明冲突演化的结果。中国面临单一小农经济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恶化,秦汉以来自然灾害的周期不断缩短,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不断,加上政府货币、财政政策的多变,都不利于劳动分工的保持。 三.科学技术与民主自由的关系。中国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有技术上的成就“四大发明”。中华民族早在西方科学昌盛之前就有极其卓越的科学成就,15世纪之前,中国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遥遥领先于当时的西方文明。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对此,李约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但李约瑟这些观点还不足以说明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因为在这些原因在近现代都被解除了以后,中国人仍然没能在中国土地上某方面获得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度的科学成就。比如说在中国科举制度废除已近百年、西方发现发明自然科学文化知识早已大规模普及并为众人所接受、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可说与西方人已别无二致,但即使如此也没发生中

李约瑟之谜的分析

李约瑟之谜的分析 “李约瑟之谜”的解读 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欧洲,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李约瑟之谜”。 一、原因分析 首先我认识到了这一难题应该从多方面予以解释, 1、社会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对科学的束缚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使科技显得无足轻重,儒家的政治伦理文化压抑了科技的发展。中国的封建制度和西方的封建制度本质上是不同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还算是一个真正的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贵族阶层,中国的文化,思想和科学起源于这一时期,并且大多由贵族创立,例如: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还有更突出的是墨家在光学上的成就等。但是自秦朝统一了中国之后,中国进入了“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其社会形态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郡县体制,贵族与封地不再是世袭的,尽管依然是森严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但是社会的上下阶层是可以流动的,这就刺激了平民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进入上层社会,而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是什么呢?就是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考核的内容又是具有独尊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思想造成了文化、科技的垄断,阻碍了科技的普及,这一思想体系的特点是注重德性修养,倡导“内圣外王”,本质上的道德的哲学,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以伦理为本,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注重如何管理好社会,而很少关心和探究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如“天人合一”等观点,在这种以人为核心的单一的哲学会禁锢人们的思想,使得科学研究的主体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动力。而广大平民为了能跻身于上层社会把学习的重点都放在了儒家思想,纲常伦理,古文经学等,自然没有人会花费时间与精力在自然现象和科学的思考上,总结: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因素都妨碍着科技走

李约瑟难题及解答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姓名:张秋杰学号:1211302014 李约瑟难题解答及其理论启示 摘要: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 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 提出了学术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本文就是运用了大量历史事实和范例, 遵循科学发展规律, 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面对“李约瑟难题”进行了理论探究和分析。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 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促使我国早日重归世界科技的前沿, 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 经典理论解答; 理论启示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有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重大猜想, 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律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某一学科的诞生和发展, 其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了某一学科本身,“李约瑟难题”就是这类问题之一,对此问题,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争论和解答众说纷纭, 各有千秋。如果说“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和讨论曾一度唤醒了沉睡多年的中华民族的话, 那么由此所触发的一系列思考和启示, 才是真正深刻而久远的, 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代意义。 一、“李约瑟难题”概述 英国著名学者, 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的李约瑟博士(1900年至1995年) 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5世纪, 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 远胜于西欧, 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 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李约瑟难题”。对于这一问题, 国内外一些学者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在新世纪之初, 重新探究这一问题, 寻找科学发展的条件和规律, 对于弘扬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 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促使我国重新回到世界科技的前沿, 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是遵循这一宗旨进行理论探究和分析, 以求效用。 二、“李约瑟难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我认识到了这一难题应该从多方面予以解释, 1、社会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对科学的束缚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使科技显得无足轻重,儒家的政治伦理文化压抑了科技的发展。中国的封建制度和西方的封建制度本质上是不同

谈谈我对李约瑟难题的认识

谈谈我对李约瑟难题的认识 班级:机制1206961 学号: 120696120 姓名: 钱春华

谈谈我对李约瑟难题的认识 所谓“李约瑟难题”,学界公认的经典表述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于1964年在《东西方的科学和社会》一文中系统提出的,他指的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一直努力地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虽然他所寻求的答案还缺乏系统和深刻,就连他自己也不甚满意,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为这个难题的解答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成果。虽然,李约瑟早在1944年2月重庆的中国农学会会议上就己提出了该问题,自从李约瑟从东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历程提出此问题后,其研究范围之广、见解之独到、在中外影响之深远,较前面诸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人们也就习惯的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 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对李约瑟难题的解释: 一、思想,文化,哲学角度 1、缺乏古希腊科学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爱因斯坦在1953 年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托的斯威策(J. E.Switzer)的一封信是这样写的: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中国是不具备“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这两个基础的,所以在古代

浅谈李约瑟问题及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浅谈“李约瑟问题” 及其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国与西方的差异,从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李约瑟问题”的原因。中西方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实践方式上的不同,造成了两种差异很大的文化模式。研究“李约瑟问题”是对中国文化更深一步的理解与反思,解决“李约瑟问题”的过程就是对中国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的一种探索,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李约瑟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启示 1、“李约瑟问题”概述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通过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问题”,其一般表述为:在公元 1 世纪至 15 世纪之间,东亚文化在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并将其用于对人类有益的目的方面,为什么竟然会比西方的欧洲有效得多?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曾取得过令西方世界望尘莫及的辉煌成就。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江河日下,跌入窘境。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博士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其实,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虽然至今仍然没有能够得到全面解决,但是对它的研究带动了许多学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反思,以及对于弘扬中国传统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我国在未来中更好的科学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意义。 2、对“李约瑟问题”的分析

我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我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姓名: 学号: 专业: 院系: 著名的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在考察科学技术演化时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时,一定不会想到这一问题直到21世纪的现在还在吸引着无数学者进行深远广泛而又充满争议的思考和讨论。 李约瑟的一生无疑是十分传奇的,他的一生与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李约瑟,作为最伟大的汉学家之一,创立了科技汉学新流派,打通了古今中西以及科学与人文的壁垒,堪称天下达人。回顾他的一生,你会感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最好融合其实是体现在人的身上。1954年,李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轰动西方汉学界。他在这部计有34分册的系列巨著中,以浩瀚的史料、确凿的证据向世界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10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他发现从西汉到南宋千余年间,中国是地球上经济最繁荣、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地区,李约瑟的工作是非常卓著的,他所发现的是中国人自己都忘记的历史。他认为丝绸之路上传播的不只是丝绸、陶瓷、茶叶等物品,还有科学技术。李约瑟一口气列举了26项,除了众所周知的火药、指南针、造纸与印刷术四大发明,还包括被我们所忽略的水车、石碾、水力冶金鼓风机、活塞风箱、缫丝机、独轮车。而同一时期由西向东传播的重要技术,李约瑟只提到了四项: 螺丝钉、液体压力唧筒、曲轴、发条装置。从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国的科技发明沿丝绸之路一直在从东向西传播。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这样一条由东向西的技术与文化传播之路,有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包括工业革命。只是到了近代,欧洲开始领先世界,而那时丝绸之路已逐渐荒

我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我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姓名:学号:专业:院系: 著名的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在考察科学技术演化时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 而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时,一定不会想到这一问题直到21世纪的现在还在吸引着无数学者进行深远广泛而又充满争议的思考和讨论。 李约瑟的一生无疑是十分传奇的,他的一生与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李约瑟,作为最伟大的汉学家之一,创立了科技汉学新流派,打通了古今中西以及科学与人文的壁垒,堪称天下达人。回顾他的一生,你会感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最好融合其实是体现在人的身上。1954年,李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轰动西方汉学界。他在这部计有34分册的系列巨著中,以浩瀚的史料、确凿的证据向世界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10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他发现从西汉到南宋千余年间,中国是地球上经济最繁荣、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地区,李约瑟的工作是非常卓著的,他所发现的是中国人自己都忘记的历史。他认为丝绸之路上传播的不只是丝绸、陶瓷、茶叶等物品,还有科学技术。李约瑟一口气列举了26项,除了众所周知的火药、指南针、造纸与印刷术四大发明,还包括被我们所忽略的水车、石碾、水力冶金鼓风机、活塞风箱、缫丝机、独轮车。而同一时期由西向东传播的重要技术,李约瑟只提到了四项:螺丝钉、液体压力唧筒、曲轴、发条装置。从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国的科技发明沿丝绸之路一直在从东向西传播。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这样一条由东向西的技术与文化传播之路,有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包括工业革命。只是到了近代,欧洲开始领先世界,而那时丝绸之路已逐渐荒废,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海路逐渐传到中国,其中包括改进了的造纸术、印刷术、炸药和指南针。 这样看来,李约瑟之谜的产生显然是水到渠成的。他当然会思考,为何之前在现代社会中国科技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而又为何在现代中国不再领先具体来说,李约瑟难题的具体内容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

李约瑟难题的部分见解

学界关于“李约瑟难题”的部分见解 中国科技落后的“两因论” 刘里远在《中西自然科学思想——中国古典自然科学思想与西方现代自然科学思想》(中国大地出版社1999年版)中认为,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纯科学真空和连续性破坏(即“两因论”)。中国近两千年来越来越缺乏对纯科学的研究,许多处于领先的学科属于工匠文明,最终停止了。明朝已经表现出自然科学兴盛的迹象,但随之而来是伴随三次内战的三次外敌入侵,将现代文明的火种彻底淹灭了,明、清、民国到共和国,环环脱节。作者具体剖析了中国科技落后的八大原因:(一)以瓷器、纺织、造纸、火药、农业、建筑为例,阐述中国文明停止在工匠文明和经验文明;(二)缺乏持续性发展——中华文明之光淹没在战火硝烟中;(三)缺乏纯科学研究——中华文明终止于工匠文明;(四)缺乏专利与股份——技术发明的催化剂与保护神;(五)缺乏古希腊科学哲学思想;(六)缺乏交流与交通——科学是交流的产物;(七)缺乏让大多数普通人中的优秀人才发挥潜力的机制——平等机会与天才的随机产生;(八)缺乏解放普通劳动者的发明思想——技术发明的引擎。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主要是技术发明。而这些技术文明基本上都不是统治阶级有目的创造,而是普通民众的直接发明——工匠文明。没有系统理论和基础学科支撑的民间发明最终不能登上世界文明高速发展的跑道。总体来说,连续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考试机制、刺激优秀人才从事发明创造的专利机制、让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机制,是发展的根本出路。 科学是否是普遍现象 吴国盛在论及科学是否是普遍现象时(《世纪之交话转折》,《科学》1999年第3期)指出,科学究竟是特定历史时期占支配地位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还是伴随整个人类文明史的普遍现象?这是一个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由于秉承了现代主义设定的普遍主义的科学观,便会在研究非西方文化的科学时,出现极大的困惑。研究中国科学史的李约瑟是一个例子。在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的科学观的激励下,李约瑟穷毕生精力去发掘中国文明中的科学因素,以致他惊奇的发现,在17世纪以前的中国,是一个科学极为先进,远远超出西方世界的国度。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李约瑟终究不得不面对现代中国科学非常落后的现实,并且提出了所谓的李约瑟难题:既然古代中国科学那么发达,为何没有发生16、17世纪的欧洲科学革命,以致从那以后就日益沦于落后? 这个难题本身是模糊不清的,正基于普遍主义的科学概念与近代科学革命之后特定的科学概念之间的某种混同,也与把历史看成一个可普遍化的因果链条有关。如果说中国古代有极度发达的科学,那么这里的“科学”就不能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科学”,因而很难说李约瑟难题是有意义的。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梨树结不出挑子,人们就很难认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普遍主义科学观的种种困境,显示出人们对“科学”的理解陷入一个误区,即现代(近代)科学为自己设定的“普遍性”误区。事实上,现代科学必须被看成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定现象,它在数百年的“现代”(modern age)中占据西方文化的主流和核心位置,但它过去不是主流和核心,将来也不会永远是主流和核心。经过20世纪的发展,科学从中心地位跌落的日子,如果不是遥遥在望也是可以想见了。 中国古代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从多个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及其理论启示

专业:哲学系姓名:官佩临学号:0811294 从多个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及其理论启示(一)、“李约瑟难题”的解读 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欧洲,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欧洲诞生呢?1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李约瑟难题”。这一难题自提出以来,就收到了学术界的广大学者的关注,对李约瑟难题的内容的解释性表述,他们为我初次接触并深入透彻的了解这个难题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我查阅了众多学者对该问题的解释,有的是从社会建制方面,有的从经济角度,有的从文化背景角度,有的从社会的科学能力角度探讨,最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我的结论:在我看来,这样一个难题,不仅仅是从一个角度可以解释的,是与一个社会的发展由着紧密联系的,而社会的发展不受单方面的因素决定,是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历史背景,宗教制度,政治等等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这些百家之言都有其观点的合理性,但是都不够全面,要解释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全方位阐述它的原因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首先,我先阐述我对与李约瑟难题的解读,对于这个问题内涵的的解读是进一步分析前提准备,①:李约瑟所说的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近代科技是按照现代西方人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而提出的疑问,但是“科学技术”一词包含了“科学”、“技术”两层涵义,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究竟什么是科学呢?贝尔纳认为“科学因体现出不同的本质特征,是难以定义的”2,但是按照现代学者普遍的观点: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包括由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升华而成的理论体系,具有“以逻辑、数学、实验为基础”、“形式上的系统性”、“表达上的概念化、公式化”等特征。而技术则不同,只是一些实用性的技能,李约瑟先生所述的“中国在16世纪前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更准确的表述我认1《科学与哲学》,1982年第1期第6页。 2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六页。

自然辩证法--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 1 “李约瑟难题”之问及研究意义 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技史》中提出注明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朋友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像伽利略、牛顿这样一些伟大的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呢······为什么中世纪中国比欧洲先进,后来却让欧洲人着了先机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关于中国文明中是否曾出现过作用巨大的“科学技术”,又或者中国是否曾在某一阶段在科学技术上领先于欧洲,这在学界有着很大争论。这些争论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种意义不在于是否能够提出此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而在与提示我们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李约瑟难题其实包含两个问题:1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2 为什么中国在近代发展进程中会整体落后与西方?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求解李约瑟难题过程的实质是研究科学技术自身发展逻辑规律与启示政府重视科技发展内外影响因素的问题。 2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 科学技术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而这与社会制度也有很大关系。传统观点认为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发展历程都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个社会形态。我们潜意识里都会认为东西方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建制”是相同的。 2.1 经济制度 旧社会中国的农民是自由农民,他们从皇帝那里领到土地维持家用,同时对以皇帝为首的政府提供赋税,并受统一的法律制约和保护;中央政府从农民那里

取得赋税来维持军队,而军队的士兵也来自农民。这样中央政府有很大的权利、很大的力量建立强大军队,可以随时铲除任何挑战中央集权的豪强,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的局势,是高度中央集权形式。在这样的土地制度下,小农经济使得人们能够自给自足,拥有土地便可维持生活所需,所以贵族阶级甚至全社会都对土地有着强烈的渴望和占有欲,从而便产生了强烈的重农轻商,对经商致富以鄙夷的态度,于是,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中国受到了限制,生产力上也没有对科学有进一步的要求。 欧洲土地制度非常不同。在欧洲封建的制度是庄园制。贵族名义上是从国王那里领到土地,但贵族是庄园土地的真正拥有者,于是贵族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农奴靠耕作他们领土的土地而养家糊口,国王在把土地封给贵族的同时,贵族需要提供一定的军备和粮食,国王的资源来自贵族,于是国王不具备压制贵族的能力。中世纪的庄园制:贵族拥有土地、农奴为领主劳动以谋生存,这呈现出两头弱、中间强的局势。于是,中间阶层的贵族拥有更多的势力和自由,贵族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利益,变得更为强大,对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科技有更强烈的欲望。直到中世纪的默契,即开始商业革命、工业革命时,很多领主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势力,就把土地用于养羊,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过程。 2.2 政治制度 贵族阶层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的社会建制决定统治阶层的权力依靠于贵族的支持,所以贵族会比较长时间的保持自己的贵族身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研究自然科学问题。没落贵族为了追求社会地位提高,要求思想的解放和探索精神。而中国的封建社会里,贵族靠在朝廷垄断高级职位,以此作为他们世代冠冕的保障。他们的身份依赖于王族的庇护,一旦这个特权和庇护失去,贵族拥有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于是,中国的读书人便以“学优则仕”的准则来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

“李约瑟难题”带给我们的启示

“李约瑟难题”带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 本文阐述了何为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的造成原因的剖析、李约瑟难题的现代启示,认为造成李约瑟难题的一些因素至今仍然在阻碍中国科技发展,提出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消除教育体制中影响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加强学术交流,从而实现中国科技的早日腾飞。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介绍,分析,基础研究,教育体制,科技创新 正文 一、难题介绍 1、问题概括 著名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至今还困扰着众多科学史工作者的难题,那就是:为什么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西方更为有效?而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也就是说,一句话,曾经领先世界各国几百年上千年的中国科技,中国文明在近代为什么又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 2、难题提出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提出,李约瑟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热烈。 3、难题具体介绍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1] 李约瑟问题其实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欧洲经历了一千年宗教的黑暗时期,希腊、罗马的古代典籍也被欧洲中世纪的焚书毁灭,欧洲从阿拉伯帝国保存的希腊、罗马古籍复兴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消化吸收了中华文明的科技与产业、体制与文艺等成就,从而诞生了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

李约瑟难题的再思考

“李约瑟难题”的再思考 摘要: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标志是科技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才能使得自己的国家立足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是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技术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许多困难,一项新的技术的突破,一个新的科学发明,发展到后来却变得与本来的意义不一致甚至是相反,有时还出现了科学的异化。因此,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李约瑟难题”是在中西科学技术史的比较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人们都希望通过对“李约瑟难题”的深刻思考,能更好地定位科学的价值,以及怎样能更好的利用科学这个工具,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贡献。 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文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制度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一个国家建立一种相对优越相对进步的社会制度对于社会各方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浅析“李约瑟难题” 在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中,他在其所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

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对于这一“难题”,李约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提出了很客观的批评。 二、用“两段论”的方法分析“李约瑟难题” 根据发展水平的不同,“李约瑟难题”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说中国处于世界科学和技术的领先水平,并且远远的超过了西欧各国;后一个阶段是说欧洲各国经过一系列的革命之后迅速的超越了中国。纵览全线,通过比较两个时期阶段中国和欧洲各个国家的制度,我们就不难发现其问题的所在,前一阶段是中国的封建制度优越于西欧的奴隶制度,后一阶段是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中国的封建主义制度。 1、古代的中国在科技方面远超欧洲 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

自然辩证法之李约瑟难题

简析“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及给予的启示 摘要:李约瑟难题是指自在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之间,中国在自然科学及技术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地落在了西方后面呢?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李约瑟难题”。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作出了大量的探索。通过解读“李约瑟难题”,去寻求与科学特性相吻合的民主制度和开放的思想观念,以及科学创新所需要具备的条件、科学发展的规律。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促进我国科技的飞跃式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近代科学、科学发展 李约瑟难题的由来:英国胚胎生物化学家、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在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15、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西方,但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突然落后了? 李约瑟产生的疑问, 在其后的论著中以不同方式反复出现,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李约瑟难题”。这就是李约瑟难题产生的由来,它表述的是一个历史事实:中国古代在自然科学及技术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有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四大发明。它们分别促进了西方的文艺复兴与科技发展(印刷术、火药)、宗教改革(印刷术)、地理大发现(指南针);为近代科学技术在西方的产生奠定了条件;而对于中国的科技发展没有起到决定性支撑作用。同时,更深一层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科学发展处境:中国长期处于经验科学阶段, 没有发展到近代意义上的理论科学;中国缺乏理论(形式逻辑)和几何学, 但产生了有机自然观。中国没有产生欧洲伽利略式的近代科学;中国科学一直在稳缓地前进, 只是相对于16 世纪后的伽利略式的科学落后了。 有人说:李约瑟难题的答案是没有答案!我想也是。这里不是说没有答案,而是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对李约瑟难题有所理解的人都会有各自的见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日益发展昌盛的中国文化环境中 ,中国科学学界对“李约瑟难题”萌生浓厚了很大的兴趣。分别在不同方面进行探讨:从科技、经济、制度,到研究方法、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教育制度等,但初探时并未注重李约瑟本人如何表述这个问题,而是试图抓住问题的主旨——“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或者说一直梗在中国学者心头的一棵刺一样的问题:“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产生直接针对“李约瑟难题”的学术探索。 并在随后,开始回头细究“李约瑟难题”的原本表述及其价值和意义。这个过程中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李约瑟难题”是否有学术价值?应该放弃难题还是应该探讨?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这些探索和讨论,展现了多方位的视角和观点,加深了学术界对“李约瑟难题”历史文化意蕴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可以说“李约瑟难题”在这里是一块任人敲击的燧石 ,它反射的火星在启发敲击者和旁观者, 甚至给人类文明史的探索投来亮光。 虽然李约瑟难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历史却是不容改变的!回顾“李约瑟难题”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历史,或许我们能距离“李约瑟难题真正的答案”更近一些。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在15世纪以前,中国古代在人民生产生活、社会活动、祭祀礼仪等各方面都有着远高于西方的技术,这也促使中国古代天文地理、算术几何等的发展。古代农学成就:贾思勰《齐民要术》是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医学成就:《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临床学经典,发明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古代天文学成就浑象仪、地动仪,数学成就《九章算术》(世界上最先进),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在中国古代更是有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甚至被马克思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但问题是,四大发明在中国却没有产生这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