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分析

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分析

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分析
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秦

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

的SWOT分析

国际化经营使得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加明显。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从而提出相应的战略。

一、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部环境分析

(一)优势(S)

1.国内石油行业的一体化经营

1998年,国家重组国内石油石化行业,中国三大石油公司进行产业链延伸,真正成为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主体,并逐步与国际上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接轨。这不仅增强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为其与国外石油公司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我国石油企业的品牌优势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都以“中国”冠名,作为国有控股骨干企业,在信誉和品牌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据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2007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

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名列第17、

24位,同时两家公司也分别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一、二位。而中海油位居世界500强第469位。

3.良好的融资环境

从2000年4月到2001年2月,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相继在境外成功上市,这不仅表明中国石油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而且有利于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得投资资金,扩大国外油气资源勘探规模,提高国际化经营和管理水平。

4.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经营经验

经过十多年的国际化经营,我国石油企业在内部管理体制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创新能力和海外投资体制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在这过程

中也获得了一定的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为以后的国际化经营奠定基础。

5.国内石油科研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

由于石油资源的特殊地位,国家也十分注重石油行业的发展,因此加大对石油科研的投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及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国石油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石油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强大推动力。

6.拥有自己的专业技术力量我国石油企业拥有一支自己的素质相对较高,成本较低的专业技术力量。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专门的海外项目服务队,这为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

经营提供了可能。

(二)劣势(W)

1.国内资源基础压力大,石油资源接替矛盾突出

我国从1993年起就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而且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还在逐渐加大,资源短缺的形势比较严峻。根据国家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估结果,中国现有石油资源蕴藏总量(即地质储量)为1058亿吨,到2020年中国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将达到93亿吨,而且可采资源约有3/5有待探明。在已经探明的储量中,石油剩余可采储量24亿吨,而且2002年油气储采比分别只有1418和4016,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613和6017。国土资源部2007年4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9.49亿吨,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1.95亿吨,新增探明经济可采储量1.72亿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0.43亿吨。从近几年储量增长的构成看,约65%的增量来自于已开发油田的老区,增长潜力有限,储量接替难度较大。

2.国际竞争力不强

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尚未达到规模经营,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成品油和相关产品环保标准和质量相对较低,原油生产成本较高,无法与其它产油国相比。非洲和中东原油生产成本为3.73美元/桶,加拿大为7.17美元/桶:欧洲为8.29美元/桶,中石油l1.3美元/桶、中石化l3.3美元/桶,原油生产成本比国外石油

公司高,这样就难以实现持续赢

利,造成了竞争力不足的局面。

3.管理落后,运行机制不灵活

从战略决策的科学和及时、

信息的快速反馈和充分利用,创

新环境和创新条件的形成,组织

机构的扁平化及人才的有效使用

等多方面来审视,我们与国外大

公司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企业运

行机制不灵活,海外石油企业缺

乏自主经营权,影响了企业在海

外的发展。我国石油公司管理体

制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境内主体

企业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国际化经

营的需要;企业对海外子公司管

理不完善,其自主经营权利不足;

由于国有投资主体自我约束机制

不强,境外公司资产流失现象时

有发生。

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的石油企业中,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懂国际

化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

管理体制不完善,激励和约束机

制不健全,经营机制也未落实,不

利于优秀人才聪明才智的发挥,

难以形成精干、高效的国际化经

营队伍,严重制约着我国石油企

业的国际化经营。

5.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石油行业技术创新的不

足主要表现在:科研主要以跟

踪、模仿为主,原始创新成果不

足;当前主要的勘探开发软件及

硬件均需要进口,装备新度系数

低,严重制约了我国石油企业的

国际化经营。

6.资金短缺,融资能力差

我国石油企业普遍实力较

弱、缺乏资金。正是由于这种原

因,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发的油田

规模一般都不太大。同时,由于缺

少资金,融资渠道狭窄,企业在承

包海外石油工程贷款等方面存在

困难,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很好

的项目。

7.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缺乏

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的预见

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

营,还没有完全融入国际经营的

大环境中。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

经验不足,对国际经营环境缺乏

足够的了解和把握。很难科学预

见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对大国

争夺石油的格局及其影响、产油

国政治局势的走势、各国法律的

特征和运用、地方文化与风俗关

系等都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处理

技巧,这一系列问题都给我国石

油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二、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

营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机会分析(0)

1.世界石油资源的总量丰富,

可采储量呈增加趋势

虽然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

资源,关于全球石油资源即将耗

竭的论断也不绝于耳,但是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对全球石油资源的总量及可

采储总量的评估,在近期内仍将

呈增加的趋势。世界原油探明剩

余可采储量和已采出石油共3049

前尚有63%~70%还有待发现与开采。全

球石油的蕴藏量足以保证它是本世纪主

要的能源之一,这为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

化经营提供了物质资源基础。

世界石油资源丰富,据美国地理调查

局(USGS)2000年对世界石油资源预测

的结果,至2025年世界石油资源总量达29348亿桶(折合4003.1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2658亿桶,储量增长约7300.5亿桶,待发现资源约9389亿桶(参见表1)。

2.在未来约20年内的世界石油供求关系总体上保持稳定态势

2005年全球原油日均消费总量为8360万桶,原油日均产量为8420万桶,全球原油产量基本可以满足消费之需。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测今后约20年世界石油产量将达12060万桶/日,需求每年将增长1.9%(参见表2),到2025年将达1.21亿桶/日(参见表3),即在未来约20年内全球石油供需关系将基本保持平衡。

3.全球石油技术的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

原先存在的诸多问题已被解决,如地震技

术的发展使深海石油开采、复杂地形地貌

等地区的石油勘采成为现实。全球石油技

术的进步,为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4.面临良好的政治外交环境

我国政府一直积极努力的开展各类

外交活动,与俄罗斯、中亚等富油国家建

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广大第三

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保持长久的友好往来。

不仅如此,在保持地区石油市场稳定方

面,我国同韩国、日本等共处亚洲地区的

国家也保持有共同的利益。这为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

(二)威胁分析(T)

1.世界石油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矛盾突出

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拉美等地区,消费则以北美、亚太和西欧为主,这造成了石油消费大国对产油国的严重依赖。当前,许多石油消费大国为了减轻对石油生产国的依赖,积极寻求新资源,谋求进口多元化。我国属于整体石油资源短缺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石油生产不能满足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并且缺口日益增大,加大了我国对国外石油的依存度。

2.国际石油石化行业对全球油气资源控制权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美国及欧洲石油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4/5的优质石油资源。中国企业要想进入它们的势力范围并不容易。中国处在亚太新的能源消费增长中心,与周边石油消费大国(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的竞争和冲突将不可避免,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油气拓展的有利空间可能被不断挤压。

3.环境保护的标准越来越高

可持续发展己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共同遵循的原则,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对石化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石化企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的排放以实现清洁生产。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势必加大各大公司的资金

压力,增加产品的成本。

4.国际上存在石油霸权主义

的威胁与海运生命线的安全隐患

石油历来是大国争霸的必争

资源。特别是美国其能源战略目

标就是利用其军事、经济的优势

建立一个多重结构的全球石油霸

权体系。为此,美国不仅垄断了大

量的石油资源,而且控制了许多

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石油通道,

例如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等。以便对其他国家进行制约。而

中国60%的进口石油对马六甲海

峡等海上路径的依赖十分严重,

这势必对中国海外石油运输安全

造成不利影响。

5.“中国威胁论”不断抬头

近年来,美国等国家有意忽

视伊拉克战争引起的油气地缘政

治动荡、美欧大石油垄断资本减

少投资和限制产量等因素对世界

油价波动的根本性影响,不断散

布“中国石油威胁论”。近年来的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拓展屡遭干

扰、排挤的多个事例,证明“石油

威胁论”制约了中国石油企业的

国际化经营。

6.政治风险较大

随着石油在能源结构中地位

的上升,围绕着石油资源的争夺将

更趋白热化。东道国政局动荡,恐

怖袭击、民族冲突此起彼伏;其政

策、法规的不连续性等都形成了我

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潜在风

险。与此同时,目前中国进口的石

油一半以上来自中东,由于该地区

政局最为动荡不定,而且由于伊拉

克战争后美英等国对中东局势的

影响,中国石油企业进入该地区或

从该地区进口石油,不仅要处理较

为微妙的大国利益关系,而且会承

担较大的政治风险。

7.世界高新技术的挑战

跨国石油公司正在利用高新

技术改造传统石油石化产业,进

行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电子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管理模

式、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国内石

油石化产业无论是在油气勘探开

发、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储运销

售上,还是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上,都存在较大差距。

8.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大,

石油安全问题突显

全球石油供应安全风险依然

存在。石油作为战略商品,具有经

济和政治双重属性。全球石油供

应链和价格形成机制除了受市场

经济规律影响外,往往受国际政

治因素的制约,以致石油价格在

某种情况下常常表现为所谓的

“政治价格”。一旦主要国际石油

市场出现变动,全球石油价格暴

涨或供应链暂时中断的风险就可

能出现。

三、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

营的SWOT战略

根据对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

经营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分析,我

们可以得出关于中国石油企业国

际化经营应采取的SWOT战略分

析的简表,如表4所示。

由表4分析可知,中国石油

企业在面临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之下,应该将自身优势与外部机会相结合,借助自身融资和一体化优势,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丰富国际化经营经验,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利用国家外交及自身品牌优势,抓住入世机遇,加快海外市场的拓展,加强国际资源市场的开发;利用自身的优势克服外部环境的挑战,与国外石油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双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加强国际市场研究,掌握油价波动规律,降低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在

充分认识内部存在的劣势

基础上,充分利用外部有

利机会,优化管理制度,增

强国家调控,整合国内资

源,建立国内战略联盟,调

整资产结构,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

利用稳定的国际环境,入

世后趋利避害,积极开发

国际资源,确保国内资源

开发;结合外部的威胁,坚

持稳步实施的原则,进行

国际化经营,逐步增强国

际竞争力,加强国家调控

力度,增强国内市场抵御

风险的能力,以国家军事

力量为后盾,逐步构建自

己的海运队伍,实施石油

商务储备,抵御石油供应

风险。

表4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矩阵简表

【相关链接】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即态

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

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

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

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

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

楚的确定公司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

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SWOT分析的步骤:

1、罗列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

胁;

2、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

ST、WO、WT策略;

3、对SO、ST、WO、WT策略进行甄别和选

择,确定企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

SWOT矩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