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学案 必修二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导学案 必修二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导学案 必修二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导学案 必修二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场景材料

材料一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材料二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1931-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材料三

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做学(人教版第98页),归纳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粮食短缺等;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工农业发展不平衡,比例严重失调;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严重;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的上台,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2、内容

场景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问题探究请同学们在材料中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3、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场景材料

3.结果:

材料一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万吨,其中来自开垦地的产量为3720万吨,约为总产量的43%。新垦区的谷物生产增加得尤为显著。这一年,西伯利亚西部各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一倍。哈萨克斯坦地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35%。而阿尔泰地区则几乎增加了三倍。

材料二缩短工人工作时间,某些部门工人每天工作7小时,从事特别危险工作的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提高工资,全国产业工人年平均收入由1953年的925卢布到1959年上升到1160卢布;

材料三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1964年莫斯科版《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材料四1961年10月,在苏共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纲领》强调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

材料五

参考答案:

赫鲁晓夫的改革在工业、农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但是,因未结合国情,并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改变农业落后的状态,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使个人崇拜死灰复燃。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

材料一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上升到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上升到85%。苏联人均住房面积由1965年的10m2,提高到1981年的16m2。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独揽党政军大权于一身,重演了斯大林、赫鲁晓夫时期的一幕。

党政主要领导人都年过70岁。——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

材料三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

参考答案

积极:①改革前期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②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

增强

局限:①在理论和实践上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②改革后期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发展军事工业,生活必需品缺乏,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严重挫伤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等。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材料一:1986~1988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28%,1989年下降到26.4%,而1990年则出现负增长,下降4%。1991年民收入增长负10%。

材料二: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95%缺货;在200多种食品中,180多种缺货。许多大城市不得不实行凭票供应和限量供应。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著下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1/3。

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背景

经济方面: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

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

国际关系方面:“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

材料一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四处伸手,加重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还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其形象大损,同时每年还

要花掉几十亿卢布。

材料二

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材料三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材料四

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 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 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 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高达85%。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

( 2 ) 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1、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内容、问题及影响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但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

(1)从经济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思考: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⑴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

⑵“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⑶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⑷企业自主权没有真正实行;

政治改

革的内容

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材料一:在一再经济改革失效的背景下,他主张立即放弃国家经济干预,迅速向市场经济过渡;靠西方援助解救当前的经济危机;该计划还把政治民主改革放在了迅猛的中心位置,促使苏联变成西方民主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二:由于经济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经济继续滑坡。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

思考: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⑴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

⑵“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⑶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⑷企业自主权没有真正实行;

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我们应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者改革的异同

苏联改革的启示

(1)建设社会主义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切实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

(4)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5)制度的改革与更新也必须与时俱进,没有永远先进和一成不变的制度。

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请回答:

(1)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

(l)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开始改革: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原因:

指导思想不同。邓小平理论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上小修小补,政治上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

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苏联改革的启示

(1)建设社会主义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切实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

(4)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5)制度的改革与更新也必须与时俱进,没有永远先进和一成不变的制度。

中华书局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学案

温故知新 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于何时?意义如何? 2.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探索各有哪些? 列宁的探索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改名苏联 斯大林的探索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 实行新宪法(斯大林模式) 刚才我们复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有关历史知识,知道由于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束缚,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给社会主义带来严重的经济困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如匈牙利)进行改革,苏联赫鲁晓夫也进行了改革,都没有改变现状,最终导致。。。。。。 第13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学习目标】 1、识记: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情况;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 2、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 苏联解体 自学指导一:

1.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P71-72“东欧剧变”这部分内容。 2.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把要点、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时间:3分钟)。 (1)为什么东欧会发生剧变? (2)东欧剧变的时间、实质和具体表现是什么? 【小试身手】 1.(2013柳州)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各国发生了社会剧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不属于导致东欧剧变的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C.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 D.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2014泰安)引发下图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 B.东欧剧变 C.苏联的“八一九事件” D.美苏争霸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二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时间:月日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 在本课整体设计思路上用以美国的《时代》杂志封面对苏联领导人及苏联改革的追踪报道为线索,跟着《时代》的脚步,重新审视苏联的改革历程。 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本人主要运用历史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本课采取情境创设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 3. 教材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三大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这三大改革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教学难点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4.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结果和影响。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10-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教案)

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教学目标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教学难点苏联的解体 图片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235801954.html,/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 经济建设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权力制定计划,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突飞猛进,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权力机制领域是“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教师顺势导入: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4、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5、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A、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B、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A、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二、苏联的解体 1、苏联是怎样解体的?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仓促转向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 B、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 C、同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 2、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组织学生“动脑筋”) A、男生: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 B、女生: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 C、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女生说的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它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B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的弊端,但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等等。 3、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精品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 1.背景: 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 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 ▲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 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2.内容: 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 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 3.评价 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 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 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 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 1.内容: ①②③见P99第3段 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①②③见P99第4段 ▲注意: 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历史: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疏理 1、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以便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积极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当时乃至现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奉行的基本准则。1954年中国与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并逐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3、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世界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者参加的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会议,共同探讨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阐明了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和立场,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威望。 重点难点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斗争的结果,不再受外族奴役的中国,在世界上尽快树立自主形象和确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提出和平共处外交原则,首先取得了印度、缅甸的认同,随后获得更多国家的共识,成为国际外交基本准则。 2、建国初期的国际关系:建国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典型例题 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不同时期我国的外交原则的掌握。A项是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缅时提出的外交原则,B和C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八字方针,D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 答案:D 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2、从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中可以看出 () ①中国政府热爱和平②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③周恩来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④帝国主义势力已不堪一击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中国与哪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 () A.越南、柬埔寨 B.泰国、印度 C.印度、缅甸 D.缅甸、泰国 4、我国政府在与哪国政府的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印度 B.印度尼西 C.缅甸 D.越南 5、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印度 B.缅甸 C.苏联 D.美国

高中必修二学案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时间:第十二周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弊端日益暴露, 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953年,逝世,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2、内容 (1)农业方面:允许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等。 (2)工业方面: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原则”,通过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结果与影响 (1)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改革失败。 4、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苏共提出的“”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2)改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赫鲁晓夫本人,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试图,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主要内容 (1)工业方面:推行,注意运用,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农业领域:采取了扩大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 3、结果 (1)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改革趋于; (2)下半期,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 4、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2)勃列日涅夫后期,指导思想; (3)的加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5、赫氏与勃氏改革的异同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世界历史下册第五、六单元学案

第12课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学习目标: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匈牙利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情况 过程和方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苏联建立于何时?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二)、自学检测 1、社会主义国家影响较大的改革有、、和。 2、欧洲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三)合作交流 1、试从政治、经济等方面介绍赫鲁晓夫改革,并分析其影响。 2、请从政治、经济方面简单介绍匈牙利卡达尔改革并分析其影响。 3、请从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介绍戈尔巴乔夫改革,并分析改革带来的影响。 4、东欧与中国的改革有何相似之处? (一)拓展延伸 苏联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前后进行的改革,结局截然不同,原因何在? 第1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学习目标:1、掌握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基本情况 2、具体理解苏联解体的情况和影响 过程和方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东欧剧变是怎么回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解体?这正是本节课我们所要了解的知识。 (二)课前检测:(见第12课的自学检测) (三)自学检测:(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题) 1、东欧各国受到了______________改革和西方____________的严重影响,从 __________年下半年开始,各国_________、_________纷纷丧失政权,____________ 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_________也改变了,这就是东欧剧变。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取得成效,反而使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矛盾日益加深,_____________进一步加剧. 4、1991年、苏联发生“__________”,俄罗斯总统___________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不久苏共中央解散,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5、苏联宣告解体于________年,它在历史上共存在了_________年。 6、苏联解体结束了战后40多年来_______________对峙的局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 (四)合作交流 1、苏联解体的时间是哪一年?东欧剧变和苏联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2、现在世界上还有哪几个社会主义国家? 3、请同学们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五)展示交流(形式多样,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文字表达) (四)拓展延伸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哪些经验教训? 第14课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战后亚洲国家获得独立的基本情况 2、掌握新加坡、韩国成为新兴工业国家的原因 3、掌握西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中国经济腾飞的概况 过程和方法 (一)课前检测(见第13课的自学检测题) (二)自学检测(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题) 1、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运动高涨的形势下被迫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_》,印度据此被分为以___________教为主的印度和以_____________为主的巴基斯坦. 2、中、朝、越等国在革命胜利后,建立_____________政权,走上了______________道路. 3、西亚海湾地区一些国家和西方石油垄断公司展开长期斗争,利用石油发展本国经济,石油工业的发展,使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国迈入了世界上最富裕国家行列. 5、中国的_________地区战后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著名的_____________和金融中心,1995年香港贸易总额在亚洲仅次于___________. 6、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__________地区大力发展工业,后又进行经济结构结构调整,从__________________产业转向_________________产业,中国的_________、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方法】重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讨论。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阅读课本P98历史纵横)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 措施 农业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 3 评价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 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 措施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 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附答案)

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使用说明】 1.依据导学案通读教材,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独立完成导学案。 2.突出落实的重点知识有:唯物辩证法: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发展的实质。 【学习目标】 1.识记发展的普遍性,理解发展的实质,明确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3.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唯物辨证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一、自主学习(先通读一遍课本,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 (一)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表明,。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一个人的认识都会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的过程。 注:整个世界包括三部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综上可见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2.发展的意义 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注: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三)原理总结: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反对: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二、判断自测(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理由) 1.发展属于变化,变化也是发展。(×) 2.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人教课标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江阴二中杨晓峰 一、本单元、本课内容 1、课程标准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2009年考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3、教学要求建议 1.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推动学生体会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2.选用能够反映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部分史料,做一些叙事性的描述,使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而认识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积极成效,从而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 3.指导学生从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列表呈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基于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特征与结果的了解,初步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这是一个有具体到概括的思维过程,因为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用谈话的方法和史论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等方面理性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功绩与弊端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斯大林模式”,为认识经验教训做一必要的铺垫。 3.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组织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师要准备一些史料和教材上的一些宣传画、漫画等材料,要注意联系专题三“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必修Ⅰ专题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相关内容,以丰富学生的讨论和认识。 1.需要帮助学生纵向地把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苏联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来呈现历程、勾勒其曲折性。 2.大体可以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改革的结果等方面去列表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二轮复习:专题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1页(共2页)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2页(共2页)

些广告代表了当时最高级别的摄影和印刷水平,一度成为苏联那个年代的标志之一。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居民消费乏力 B.苏联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C.新经济政策得以恢复,经济充满活力 D.赫鲁晓夫改革初现成效,农业生产局部改善 8.(2019·江苏常州一模·19)赫鲁晓夫认为斯大林时代的房子过于奢侈,花瓶式建筑华而不实。为了实现“1980年每户家庭都能在属于自己的住宅里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的目标,在赫鲁晓夫倡导下,苏联全国各地建造了一大批高度低、成本省、不带“装饰物”、15天即可建成的装配式房屋。这一做法 A.用经济管理取代行政命令 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 C.推动苏联的经济高速发 展 D.坚持“优先发展 重工业” 9. (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三次质量测评)美国人的研究认为,勃列日涅夫后, 苏联在第三世界政策上出现新动向,降低了对第三世界的义务、减少对东欧盟国 的承诺,要盟国提髙自力更生程度等。这种动向的出现 A.源于苏联实力的相对下 降 B.体现了第三世界 的崛起 C.表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 势 D.彰显了苏联的大国战略 10.(2019·湖北武汉二月调研考试·34)对右图漫画中的改革,解读正确的是 A.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 B.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 D.导致了联盟全面解体进;全面地将农民纳入到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注重积累牺牲农民利益。 (2)启示: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与自愿结合;实施有计划的发展经济;限制和逐步消灭富农经济;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8分,答出四条即可,其它启示属于借鉴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同时是在农业合作化实施运用的可根据表达给分。) 意义: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和提供了市场;同时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7分,可将农业拆为3条每条2分,总分不可超过7分。)

2014年高一历史课前知识点学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人教版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我从小在苦水中长大,当过杂役,受过别人的凌辱。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新生活。从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那里我知道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后来我参加了红军。在一次激战中,我的头部受了重伤,但我最终战胜了死亡活了下来。出院后,我不能重返前线,只好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我就是国家的主人,工作虽然紧张艰苦,但我内心充满激情,我为劳动高兴,我真心支持不劳动不得食的政策规定。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 由于我的伤势影响加上过度劳动的原因,1927年,我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但严重的疾病束缚得住我的肉体,却束缚不了我的精神。在病床上我找到了“归队”的力量。我要用文学创作的武器开始我的新生活。我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未来会一片光明,我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前认知必备

目标导航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背景、内容和评价。(重点)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评价。(重点)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评价。(重点) 4.认识斯大林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难点)要点导读 教材创新研读 教材要点详解 知识点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 (2)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1)实行余粮收集制。 (2)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取消自由贸易。 (4)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色: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5.作用 (1)积极作用: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2)消极作用: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施,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议一议为什么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个特点? 提示:(1)“战时”:①从背景看,它是在面临国内叛乱和国外干涉的严峻形势下采取的。②从目的看,它主要是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③从内容看,各项措施主要为战争服务。(2)“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各项措施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共产主义”特征。 【领悟整合】 知识点2 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3.内容:(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21)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难点:如何理解三次改革的失败原因

知识点1赫鲁晓夫改革 1.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是在斯大林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的 B.改革中曾大规模开垦荒地 C.改革开始时反对个人崇拜 D.改革完全摆脱了斯大林模式 2.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国防 3.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符合事实的有:①改革从农业开始,符合苏联当时的迫切需要②玉米运动解决了苏联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③改革缺乏全面思路,盲目性很大④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赫鲁晓夫改革值得肯定的是 A.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D.彻底冲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 知识点2勃列日涅夫改革 ★5.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6.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7.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主要成果是 A.人民生活普遍得到较大的改善 B.计划经济体制活力得以恢复 C.军事和综合国力大大地提高 D.国家政治生活充满活力 8.对勃列日涅夫改革来说,1975年是个转折性年代,表现为 A.黯然下台,改革随之结束 B.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后进入停滞时期 C.由政治改革过渡到经济改革 D.由政治改革过渡到经济改革 9.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共性是 A.基本上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内进行 B.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 C.极大地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知识点3戈尔巴乔夫改革 10.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11.下列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内容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 B.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根本变革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D.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了国内局势失控1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D.都对苏联生产关系了进行改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