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PTR2000的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

基于PTR2000的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

基于PTR2000的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
基于PTR2000的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

?自然科学研究?

基于PTR2000的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

郝小江 张小平

(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攀枝花 617000)摘 要 本文通过对无线数据传输模块PTR2000功能特性的描述,探讨了与单片机及微机的无线数据通信

的方法,并使用CRC 校验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软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 PTR2000;CRC 校验;无线数据传输

作者简介 郝小江(1973—),男,四川省开江县,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师,在读硕士。主要研

究方向:微机控制及智能仪器。

1PTR2000功能特性

基于单片机的测控系统在获取传感器数据后,需要将所得数据传送到主机(微机)上,传送数据的方式可以采用有线的数据传输,如I 2C 总线、CAN 总线等,也可以采用无线的数据传输,使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如PTR2000、FB230等。PTR200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是一种超小型、低功耗、高速率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性能优异,其显著特点是所需外围器件少,因而设计十分方便,模块在内部集成了高频发射、高频接收、PLL 合成、FSK 调制/解调、参量放大、功率放大、频道切换等功能,是目前集成度较高的无线数据传输产品。无线数据收发模块PTR2000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FSK 调制/解调方式,其工作频率稳定可靠、外围元件少,功耗极低且便于设计生产,这些优异特性使得PTR2000非常适用于便携及手持产品。无线数据传输模块PTR2000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分识别、非接触RF 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无线232/422/485数据通信等系统。利用PTR2000无线数据收发模块的数据传输具有以下特点:接收发射合一、串口的发送速率最高可达19200bit/s 的传输率(也可工作在其它速率如4800bit/

s 、9600bit/s,无需设置PTR2000的工作速率)、数据传输频段为433MHz 、体积小:40mm ×27mm ×5mm 、工作距离在无阻挡情况下10m 以内、具有多个频道,满足需要多通道工作的特殊场合、工作电压2.7-5.25V,工作电流10-30mA,待机电流8uA 。PTR2000的引脚说明如图一所示:

p in1:VCC,正电源,2.7-5.25V 。

p in2:CS,频道选择,CS =0选择工作频道1,即433.92MHz;CS =1选择工作频道2,即

434.33MHz 。

p in3:DO,数据输出。

p in4;D I,数据输入。

p in5:G ND,电源地。

p in6:P WR,节能控制。P W R =1,正常工作状态,P WR =0,待机微功耗状态。

p in7:TXEN,发射接收控制。TXEN =1模块为发射状态,TXEN =0,模块为接收状态。

2PTR2000工作原理

第23卷第6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6年12月Vol .23.No .6 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Dec .2006

PTR2000是基于nRF401芯片的无线数据收发模块,PTR200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可以利用串口进行数据传输,作为单片机和微机之间数据传输的装置。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在单片机和微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如图二所示,无线数据收发模块是单片机测控系统的一个特殊执行模块。在单片机和微机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过程是:单片机处理需要发送的数据,利用串口将数据传输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发送端,串行信号经调制后发送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记录。

基于PTR2000模块的单片机无线收发系统应当具备三种工作模式:

发送:在发送数据之前,应先模块置于发射模式,即TXEN =1,然后等待5m s 后(接收到发射的转换时间)才可以发送任意长度的数据,发送结束后应将模块置于接收状态,即TXEN =0。

接收:接收时应将PTR2000置于接收状态,即TXEN =0,然后将接收到的数据直接送到单片机串口或经电平转换后送到计算机。

待机:当P W R =0时,PTR2000进入节电待机模式,在待机模式下不能接收和发射数据。

为了使系统能够可靠、稳定地通信,在单片机和微机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距离、现场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数据会发生无法预测的错误,在通信时要采取数据校验的方法,采用数据校验是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方法,单片机和PTR2000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时需要采用CRC 校验(循环冗余码校验),提供单片机串行通信的一种简单协议,用以提高串行通信的数据可靠性。

循环冗余码校验的英文名为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简写为CRC 。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作错误检测(Error Detecting )。发送装置计算机出CRC 值并随数据一同发送给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对收到的数据重新计算CRC 并与收到的CRC 相比较,若两个CRC 值不同,则说明数据通信出现错误。以最常用的CRC -16校验方法来说明其生成过程,CRC -16由两个字节构成,在开始时寄存器的每一位都预置为1,然后把CRC 寄存器与8-bit 的数据进行异或,之后对CRC 寄存器从高到低进行移位,在最高位(M S B )的位置补零,而最低位(LS B,移位后已经被移出CRC 寄存器)如果为1,则把寄存器与预定义的多项式码进行异或,否则,如果LS B 为零,则无需进行异或,重复上述的由高至低的移位8次,第一个8-bit 数据处理完毕,用此时CRC 寄存器的值与下一个8-bit 数据异或并进行如前一个数据似的8次移位,所有的字符处理完成后CRC 寄存器内的值即为最终的CRC 值。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CRC 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标准:CRC -12码、CRC -16码、CRC -CC ITT 码、CRC -32码。CRC -12码用来传送6bit 字符串;CRC -16及CRC -CC ITT 码用来传送8bit 字符;CRC -32码用在一种称为Point -to -Point 的同步传输中。

3单片机和PTR2000

的接口电路

图三

第23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6期

PTR2000无线收发模块与单片机的连接中,PTR2000模块的DO 和D I 分别与单片机的RXD 和TXD 连接,利用单片机的I/O 可以控制模块的发射控制、频道转换和低功耗模式。单片机可直接通过将P2.0位置高电平或置低电平而将无线收发模块置于发射或接收状态。其接口电路如图三所示:

89C51单片机完成待发数据的组织和处理,向PTR2000模块发送数据和接收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和单片机相连的PTR2000无线数据模块将单片机的待传数据信号调制成射频信号,发送到计算机端的PTR2000模块,接收计算机端的PTR2000模块发送的数据信号,并解调成单片机能够识别的TT L 信号。

4计算机和PTR2000的接口电路

PTR2000与计算机串口接口的电路如图四所示

:

图四

计算机完成待发数据的组织和处理,向PTR2000模块发送数据和接收单片机发送的数据;和计算机相连的PTR2000模块将单片机的待传数据信号调制成射频信号,发送到单片机的PTR2000模块,接收单片机端PTR2000模块发送的数据信号,并解调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TT L 信号;计算机数据收发软件的通信速率定为9600bit/s,可以使用V isual C 中的M SCOMM 控制属性来确定;MAX232完成RS232和TT L 电平的转换,PTR2000模块与计算机串口的连接中,由于PTR2000模块支持TT L 电平,计算机串口RXD 和TXD 输出的信号需经电平转换后分别与PTR2000模块的DO 和D I 相连。5程序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的程序主要包括测控系统中使用的发送端程序和计算机接收端程序。发送端程序主要包括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发送,接收端程序主要是对数据的接收和处理,同时需要二者之间的通信

图五

在发送端程序要配合单片机控制外围器件,完成信号到数据的转化;还要合理地分配单片机的资源,安排各个中断的时序和对不同信号的处理方式。

计算机端接收程序用来接收数据并处理及将其图形化,采用V isual C 为编程语言,并利用M SCOMM 控件实现串口数据的实时读取和处理。

第23卷 郝小江 张小平:基于PTR2000的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 第6期

第23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第6期

6结束语

现代家庭各种电气设备越来越多,采用射频通信后,这些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除电源外不用其它连线,也就是冰箱、洗衣机、彩电、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均可采用无线传输,我们将发现自己生活在一张无形的连接大大小小电气的网中,无论是在家里和办公室,所有的电器设备都将被无线电波连接起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松“指挥”它们。未来无线射频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有:智能家电、遥控遥测系统、小型无线网络、门禁系统、智能识别和智能卡系统、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数据通信等。

参考文献

[1]武兴建,吴金宏.无线收发数传MODE M模块PTR2000的原理与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

[2]求是科技编著.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

[3]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李成忠等.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设计[M].西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上接第79页)

结论:本文根据厚度为1.2~20mm,带钢宽度为980~1560mm的卷取带钢为例。从理论上对助卷辊分布位置和保证助卷辊辊缝值所需要的压紧力,助卷辊在力的作用下不致打滑所需的压紧力和带钢沿导板运动所需要的送进力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如果改变卷取带钢的参数,其他参数可相应改变。

参考文献

[1]连家创.三辊式地下卷取机设计计算书[M].第一重型机器厂设计处,1965.

[2]连家创.板形控制的理论基础[A].冶金设备论文集专辑,1981.

(上接第82页)

3)加强对无功负荷的管理,无功负荷尽量就地平衡,努力提高功率因数,在电压允许范围内尽量提高系统电压运行,对无功负荷的管理应与有功负荷管理一样重视。

4)加强需求侧管理,完善并认真落实对用户考核,提高用户侧的功率因数。

5)配合有关部门对需要装但现在没有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用户进行清理,督促用户装上。

参考文献

[1]胡景生主编.电网经济运行与能源标准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杨秀台著.电力网线损的理论计算和分析[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数据收发系统设计(带电路图和代码)

1 引言 伴随着短距离、低功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成熟,无线数据传输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新的领域。与有线通信方式相比,无线通信以其不需铺设明线,使用便捷等一系列优点,在现代通信领域占重要地位。 但以往的无线产品存在范围和方向上的局限。例如,一些无线产品在使用时,无法将信息反馈给控制者;还有一些无线产品不能很好地显示参数或状态信息,如果能在系统中增加一块小型液晶显示电路,产品不仅能向用户显示其状态或状态的改变,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正如人们所发现的,只要建立双向无线通信-双工通信并且选择成本低的收发芯片,就会出现许多新应用。 本次设计主要是利用无线收发电路,加上单片机控制与液晶显示制成一套完整的数据收发系统。考虑到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需求,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方案成本低,体积小,低功耗,集成度高,尽量无需调外部元件,传输时间短,接口简单。nRF401是国外最新推出的单片无线收发一体芯片,它在一个20脚的芯片中包括了高频发射、高频接收、PLL合成、FSK调制、多频道切换等功能,并且外围元件少,便于设计生产,功耗极低,集成度高,是目前集成度较高的无线数传产品,它为低速率低成本的无线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案。 2 无线数据收发系统 2.1 系统组成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有点对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三种。本系统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接收器和数据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nRF401进行,构成点对点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整个系统中,两数据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采用433MHz的频段作为载波频率,收发通过串口通信。 无线数据收发系统可以分为无线收发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按键电路四部分组成,系统原理如图2-1所示: 图2-1 无线数据收发系统原理图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xxx 摘要:介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AT89C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与无线数字电台接口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 一般的数字采集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将捕捉的现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编码后,为成数字信号,存入数据存储器,或送给微处理器,或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进行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就是一套利用无线手段,将采集的数据由测量站发送到主控站的设备。 关键字:无线数据传输,A T89C51单片机,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采集,信号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onents, AT89C51 Serial port works and wireless digital radio interface wi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in general, is to capture the scene through the sensor signal is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signals by analog / digital converter ADC sampling, quantization, encoding, in order to digital signals into data memory, or sent to the microprocessor, or send the data wirelessly to the receiver for proces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kind of a use of wireless means, to collect the data sent by the stations to the master control station equipment. 【Key words】: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AT89C51 Microcontroller,A / D converter,ADC sampling,Collection,Signal

单片机和蓝牙模块无线传输的信号采集系统

蓝牙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用来替代数字设备间短距离的有线电缆连接。 利用蓝牙技术构建数据采集无线传输模块, 与传 统的电线或红外方式传输测控数据相比, 在测控领域应用篮牙技术的优点主要有 [1][2][3] : 1. 采集测控现场数据遇到大量的电磁干扰, 而蓝牙系统因采用了跳频扩频 技术,故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 安全 性和抗干扰能力。 2. 无须铺设线缆,降低了环境改造成本,方便了数据采集人员的工作。 3. 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测控数据的传输, 可以实现多个测控仪器设备间的 连网,便于进行集中监测与控制。 2 .系统结构原理 本课题以单片机和蓝牙模块 ROK 101 008 为主,设计了基于蓝牙无线传 输的数据采集系统, 整个装置由前端数据采集、 传送部分以及末端的数据接受部 分组成(如 PC 机)。前端数据采集部分由位于现场的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 A/D 转换器、

存储 器、 串口通信等构成 , 传送部分主要利用自带微带天线 的蓝牙模块进行数据的无线传输; 末端通过蓝牙模块、 串口通信传输将数据送到 上位 PC 机进一步处理。整个系统结构框架图如图 1 所示。 AT89C51 单片机作为下位机主机, 传感器获得的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入 12 位 A/D 转换器 AD574A 进行 A/D 转换, 然后将转换后的数据 存储 到 RAM 芯片 6264 中。下位机可以主动地或者在接收上位机通过蓝牙模块发送的传送数据指令后,将 6264 中存储的数据按照 HCI-RS232 传输 协议 进行数据定义,通过 MAX3232

进 行电平转换后送至蓝牙模块, 由篮牙模块将数据传送到空间, 同时上位机的蓝牙 模块对此数据进行接收 , 再通过 MAX3232 电平转换后传送至 PC 机, 从而完成蓝牙 无线数据的 交换 。 1. 基于蓝牙无线传输的数据采集系统结构框架图 3 .数据采集系统的下位机电路设计 [4] 信号放大电路主要采用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它由三个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本课题选用的集成运算放大器 TL082 具有高精度、低漂移的特性。 A T89C51 与 A/D 转换器 AD574A 及外扩数据存储器 6264 的接口示意图如 图 2 所示。 AT89C51 通过地址译码器

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数据传输方式

101规约报文分析与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 ?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传输 ?非平衡传输(Unbalanced tranmission) 主站采用顺序地查询(召唤)子站来控制数据传输,在这种情况下主站是请求站,它触发所有报文的传输,子站是从动站,只有当它们被查询(召唤)时才可能传输。 ?平衡传输(Balanced tranmission) 采用平衡传输,每一个站可能启动报文传输。因为这些站可以同时既作为启动站又可以作为从动站,它们被称为综合站。 初始化过程 ?控制站初始化 ?被控站初始化 ?被控站被远方初始化 过程 ?召唤链路状态 ?复位RTU ?召唤链路状态 ?召唤一级数据。 初始化过程报文分析: 1)当通信中断后,主站发“请求链路状态”,等待与子站建立通信联系 M->R :10 49 01 4A 16 M->R :10 49 01 4A 16 报文解析:请求链路状态,固定帧。

启动字符(1个字节):10; 控制域(1个字节):49(4:主->子站。FCB位无效,9:请求链路状态) 链路地址(1个字节):1 校验码(1个字节):4A 结束字符(1个字节):16 2)通信建立,开始初始化过程,共四个报文。 初始化过程-1 请求链路状态 M->R :10 49 01 4A 16 R->M :10 0B 01 0C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49(4:主->子站。FCB位无效,9:请求链路状态) 0B(0:子->主站。FCB位无效,B:响应链路状态)初始化过程-2 复位远方链路 M->R :10 40 01 41 16 R->M :10 20 01 21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40(4:主->子站FCB位无效,0:复位远方链路) 20(2:子->主站FCB位无效,ACD=1, 0:确认)初始化过程-3 请求1级数据 M->R :10 7A 01 7B 16 R->M :68 09 09 68 08 01 46 01 04 01 00 00 02 CRC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7A(7:主->子站FCB位有效,A:召唤一级数据) 回答报文:有单字节报文,有子站初始化结束的可变帧报文,有无所回答的固定帧报文。?总召唤命令 初始化报文报文结束后进行全数据召唤命令。 全数据召唤后,子站需回答确认命令,然后等待主站召唤一级数据, 将全数据上传。

MSM6948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

MSM6948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广泛应用的大量VHF/UHF电台多为模拟话音电台,通信手段仍以短波、超短波话音通信为主,不能适应当前数字化数据传输的要求,限制了现在众多的电台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案,利用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MS M6948做成的MODEM与电台的话音接口连接,同时还可与主控计算机或其他具有标准RS-232接口的数据设备相连,从而实现数据通过现有的电台进行无线传输,有效地利用了现有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 系统总体框图及其原理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作为数据的双向传输系统,每一方都必须具有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因此通信双方的结构是等价的。它们都是由RS-232电平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无线调制解调器和超短波电台组成的。计算机发送数据时,首先由RS-232电平转换电路将计算机串口发送数据的RS-232电平转换为单片机所能接收的TTL电平,单片机接收到数据后,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将数字信号送入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进行调制,调制后的模拟信号送往超短波电台的发送语音通道,并由超短波电台发射出去。接收方的超短波电台收到发射方的发射信号后,电台内的鉴频输出端将输出恢复后的模拟信号,此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芯片,解调出数字信号,将此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将收到的数字信号依次经RS-232电平转换电路将TTL电平转换为计算机串口所需的RS-232电平,并由计算机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图1 系统框图 硬件电路设计 在硬件电路中,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可升级能力。在本系统中,单片机采用ATMEL公司的AT90系列单片机AT90S8515。无线调制解调器采用OKI公司的MSM6948芯片,RS-232电平转换电路采用MAX232。由于M AX232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介绍AT90S8515及MSM6948的特性以及具体的电路实现方法。 AT90S8515的特点 ATMEL 公司的90系列单片机是增强RISC内载FLASH的单片机,具有运行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AT90S8515内含8K字节F LASH存储器和512字节SRAM,在一般情况下无需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它还具有高保密性,程序存储器FLASH 具有多重密码锁死(LOCK)功能,绝不可能泄密。在对程序存储器FLASH编程方面,可通过SPI串行接口或一般的编程器进行重新编程,因而可对用AT90S8515组成的系统进行在系统编程 (ISP-In System Programming),给新产品的开发、老产品升级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 MSM6848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MSM6948采用MSK调制方式、单5V供电、片内开关电容滤波、低功耗CMOS技术,具有内部晶振电路、传输速度为1200bps,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基于单片机的蓝牙传输

简易无线数据收发设计 赛项报告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日期:二〇一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摘要 本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经蓝牙模块实现无线连接,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通过LCD1602显示接收的数据和编辑发送的数据,两个单片机通过内部程序实现实时接收、发送和显示,从而完成相关要求。????? 关键字:控制;无线连接;接收;发送;显示 目录 1方案设定 (4) 1-1电路设计框图 (4) 1-2功能描述 (4) 1-3使用说明 (5) 2系统硬件设计 (6) 2-1主控制模块 (6) 2-2蓝牙收发模块 (8) 2-3液晶显示模块 (9) 2-4矩阵键盘模块 (10) 3系统软件设计 (11) 3-1源程序 (11) 4系统性能分析 (16) 4-1优缺点 (16) 4-2改进方向 (16)

1方案设定 1-1电路设计框图 图 1-2 HC-05数据! 1-3使用说明 在接通电源前,先把蓝牙模块插到单片机上,紧接着启动电源。观察蓝牙模块的指示灯,等待两个单片机之间的连接匹配,待指示灯出现双闪后就匹配连接成功。接下来可根据自己想要发送数据在单片机的按键区域(0~9)按下,按下后显示屏便出现你所要发送的数据,确认无误之后就按下单片机上的发送按钮即马上发送到另一方单片机上(两个单片机可以互相发送)! 使用前:使用时: 2系统硬件设计 2-1主控制模块 图6-1 STC89C52资料: 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中的几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电子教案

短距离无线通信场指的是100m 以内的通信,主要技术包括Wifi、紫蜂(Zigbee)、蓝牙技术(Bluetooth)、超宽带技术(Ultra-wideband ,UWB)、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以及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类型。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信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要求,作为无线通信技术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步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各国也相应地制定短距离通信技术标准,特别是RFID 和NFC 在物联网、移动支付和手机识别方面的应用标准,例如主要的RFID 相关规范有欧美的EPC 规范、日本的UID(Ubiquitous ID)规范和ISO 18000 系列标准。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短距离通信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短距离通信产业。例如科技部、工信部联合14 部委制订的《中国RFID 发展策略白皮书》等。此外,包括诺基亚、英特尔、IBM、东芝、华为、中兴和联想等众多企业也积极参与到短距离无线通信中各技术的研究中。 1、Wi-Fi技术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IEEE802.11b),Wi-Fi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1Mb/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在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却略胜一筹,可达100 m左右。 Wi-Fi是以太网的一种无线扩展,理论上只要用户位于一个接入点四周的一定区域内,就能以最高约11Mb/s的速率接入互联网。实际上,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通过一个点接入,带宽将被多个用户分享,Wi-Fi的连接速度会降低到只有几百kb/s,另外,Wi-Fi的信号一般不受墙壁阻隔的影响,但在建筑物内的有效传输距离要小于户外。 最初的IEEE802.11规范是在1997年提出的,称为802.11b,主要目的是提供WLAN接入,也是目前WLAN的主要技术标准,它的工作频率是2.4GHz,与无绳电话、蓝牙等许多不需频率使用许可证的无线设备共享同一频段。随着Wi-Fi协议新版本如802.11a和802.11g的先后推出,Wi-Fi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速度更快的802.11g使用与802.11b相同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调制技术,它也工作在2.4GHz频段,速率达54Mb/s。根据最新的发展趋势判断,802.11g 将有可能被大多数无线网络产品制造商选择作为产品标准。微软推出的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 XP和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都包含了对Wi-Fi的支持。 2、UWB技术 超宽带技术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 UWB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输信号,美国FCC对UWB的规定为: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以上的带宽。由于UWB可以利用低功耗、低复

单片机和蓝牙模块无线传输的数据采集系统

1.引言 蓝牙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用来替代数字设备间短距离的有线电缆连接。利用蓝牙技术构建数据采集无线传输模块,与传统的电线或红外方式传输测控数据相比,在测控领域应用篮牙技术的优点主要有[1][2][3]: 1.采集测控现场数据遇到大量的电磁干扰,而蓝牙系统因采用了跳频扩频技术,故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 2.无须铺设线缆,降低了环境改造成本,方便了数据采集人员的工作。 3.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测控数据的传输,可以实现多个测控仪器设备间的连网,便于进行集中监测与控制。 2.系统结构原理 本课题以单片机和蓝牙模块ROK 101 008为主,设计了基于蓝牙无线传输的数据采集系统,整个装置由前端数据采集、传送部分以及末端的数据接受部分组成(如PC机)。前端数据采集部分由位于现场的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存储器、串口通信等构成,传送部分主要利用自带微带天线的蓝牙模块进行数据的无线传输;末端通过蓝牙模块、串口通信传输将数据送到上位PC机进一步处理。整个系统结构框架图如图1所示。 AT89C51单片机作为下位机主机,传感器获得的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入12位A/D转换器AD574A进行A/D 转换,然后将转换后的数据存储到RAM芯片6264中。下位机可以主动地或者在接收上位机通过蓝牙模块发送的传送数据指令后,将6264中存储的数据按照HCI-RS232传输协议进行数据定义,通过MAX3232进行电平转换后送至蓝牙模块,由篮牙模块将数据传送到空间,同时上位机的蓝牙模块对此数据进行接收,再通过MAX3232电平转换后传送至PC机,从而完成蓝牙无线数据的交换。

各种无线传输方式以及通信协议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要实现全球对无人驾驶智能车的监控,无线通信自然不能少。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无线通信技术有:红外线、蓝牙、UWB、以及我们早期使用的Zigbee、无线数传电台、WIFI、GPRS、3G等等。下面针对这些技术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 常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红外数据传输(IrDA):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是由红外线数据标准协会(InfraredData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无线协议,其硬件及相应软件技术都已比较成熟。IrDA是第一个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PAN)的技术。起初,采用IrDA标准的无线设备仅能在1m范围内以115.2kb/s速率传输数据,很快发展到4Mb/s(FIR技术)以及16 Mb/s(VFIR技术)的速率。在小型移动设备,如PDA、手机上广泛使用。事实上当今出厂的PDA以及许多手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产品都支持IrDA,多用于室内短距离传输,目前很多应用场合逐渐被蓝牙所取代。 其优点:IrDA无需申请频率使用权,因而红外线通信成本低。并且具有移动通信所需要的体积小,功耗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的特点。此外,红外线发射角娇小传输上安全性高。 其缺点:IrDA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有其他的物体阻隔,也就是穿透能力差。其点对点的传输连接,也导致无法灵活地组成网络。 蓝牙(Bluetooth):蓝牙是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传输技术,蓝牙的数据速率为1Mbps,传输距离约10米左右。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蓝牙较多用于手机,游戏机,PC外设,表,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汽车,家用电子等。 其优点:使得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也就是一点可以对多点,在10m范围内可以实现1Mb/s的高传输速率。 其缺点:芯片大小和价格难以下调、抗干扰能力不强、传输距离太短、信息安全问题等等。 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高保真技术):Wi-Fi与蓝牙一样,同属于短距离无线技术。wifi的频段很多,2.4G,也有用5G的,一般的传输功率要在1毫瓦到100毫瓦之间。根据使用的标准不同,WIFI的速度也有所不同。最高传输速率为54Mbps(Netgear SUPER g技术可以将速度提升到108Mbp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该技术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是在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则要略胜一筹,WiFi的覆盖范围则可达300英尺左右(约合90米),广泛的应用于机场、酒店、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合。 其优点:可以大大减少企业成本,提供WLAN接入,是目前WLAN的主要技术标准,不受墙壁等干扰物的阻隔。

单片机和蓝牙模块无线传输的数据采集系统

单片机和蓝牙模块无线传输的数据采集系统

1.引言 蓝牙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用来替代数字设备间短距离的有线电缆连接。利用蓝牙技术构建数据采集无线传输模块,与传统的电线或红外方式传输测控数据相比,在测控领域应用篮牙技术的优点主要有[1][2][3]: 1.采集测控现场数据遇到大量的电磁干扰,而蓝牙系统因采用了跳频扩频技术,故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 2.无须铺设线缆,降低了环境改造成本,方便了数据采集人员的工作。 3.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测控数据的传输,可以实现多个测控仪器设备间的连网,便于进行集中监测与控制。 2.系统结构原理 本课题以单片机和蓝牙模块ROK 101 008为主,设计了基于蓝牙无线传输的数据采集系统,整个装置由前端数据采集、传送部分以及末端的数据接受部分组成(如PC机)。前端数据采集部分由位于现场的传感器、信号放 大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存储器、串口通信等构成,传送部分主要利用自带微带天线的蓝牙模块进行数据的无线传输;末端通过蓝牙模块、串口通信传输将数据送到上位PC机进一步处理。整个系统结构框架图如图1所示。 AT89C51单片机作为下位机主机,传感器获得的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入12位A/D转换器AD574A进行A/D 转换,然后将转换后的数据存储到RAM芯片6264中。下位机可以主动地或者在接收上位机通过蓝牙模块发送的传送数据指令后,将6264中存储的数据按照HCI-RS232传输协议进行数据定义, 通过MAX3232进行电平转换后送至蓝牙模块,由篮牙模块将数据传送到空间,同时上位机的蓝牙模块对此数据进行接收,再通过MAX3232电平转换后传送至PC 机,从而完成蓝牙无线数据的交换。

M无线模块数据传输

M无线模块数据传输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315M无线模块数据传输常用的近距离无线传输有很多种方式:1)CC1100/NRF905433MHz无线收发模块;2)NRF24012.4GHz无线收发模块;3)蓝牙模块;4)Zigbee系列无线模块;以上1/2/3模块,一个大概要几十块钱,一套加起来要一百多块,4就更贵了,单个就要上百块钱。 而常用的315M遥控模块就便宜很多了,收发一套淘宝上才卖8块钱。这种模块用途极其广泛,例如遥控开关/汽车/门禁/防盗等,大部分是配合2262/2272编解码芯片实现开关的功能。如果能够利用315M模块实现数据传输,透明传输串口数据,那将是无线数据传输最廉价的方式。 就是这种模块,不带编码解码芯片的,淘宝价一套8块钱: 发送电路图,使用声表,工作稳定: 接收电路图,超外差接收,用了一片LM358:试验一:单片机串口发送端TX直接接315M发送模块的TXD,另外一个串口的接收端RX直接接315M 接收模块的DATE输出端: 结果如上图所示,串口发送单字节0x50的时候,串口TX端的波形如上图上半部分所示,一个开始位,一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下半部分是通过315M模块无线传输之后,在串口接收端RX收到的波形。接收下来之后,发现数据传输错误,发送0x50,收到的是 0x05,发0x40收到0x01,发送0x41收到0x50,发送0x42收到0x28。传输错误的原因:在有数据时候,波形是正确的。但是串口TX端在空闲的时候,是高电平状态,而通过315M无线传输之后,空闲时候却是低电平状态!结果就是接收电路读出的数据错开了一位,数据传输错误。试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样本

科信学院 CDIO二级项目 设计说明书 ( / 第一学期) 题目 :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 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贾少瑞 设计周数 : 1 周 设计成绩 : 1月8日

目录 1、引言 (2) 2、设计要求 (2) 3、概述 (2) 4、 CDIO设计目的 (3) 4.1 总体设计目的 (3) 4.2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3) 5、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4) 5.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4) 5.1.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重要器件介绍 (4) 5.1.2 无线传输系统电路图 (6) 5.1.3发射模块图 (8) 5.1.4接收模块图 (8) 5.1.5发射模块电路图 (9) 5.1.6接收模块电路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无线遥控开关的特点 (10) 7、设计总结 (11) 8、参考文献 (13)

1、引言 近十几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而无线通信技术又有着集成化、低功耗、易操作的发展趋势。当前一些只由微控制器和集成射频芯片构成的无线通信模块不断推出这 种微功率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工业、民用等领域得到应用广泛。无线射频技术作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之一已经得到业界 的高度重视。该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 2、设计要求 利用315M无线发射头和315M无线接收头, 以及编解码芯片PT2262和PT2272设计实现一个无线遥控电器控制器能对电器( 电扇、电灯、电机等) 进行遥控控制其开和关, 每组要求设置的地址码不同, 进行 遥控式互不干扰。 3、概述 无线遥控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远程控制机器的装置。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时至今日无线遥控器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 极大的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遥控器也扩展到了许多种类简单来说

基于WIFI模块和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附代码)概述

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Project3课程设计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浦电子1203 组员姓名: 组员学号: 指导老师:武晓光,胡方强,包亚萍 袁建华,毛钱萍 2015年7月8日

目录 第一章阶段任务 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 1.1 时钟模块 1.2 最小单片机系统的原理 1.3 温度传感器DS18B20 1.4 串口 1.5 WIFI模块 第三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实现 2.1 WIFI模块设置 2.2 串口部分设置 2.3 调试与运行过程 第四章程序与框图 第五章小结

第一章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1天)1、了解课程所给的WIFI模块,并详细研读其说明书 2、复习单片机知识 (2天)1、了解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并设计其硬件模块 2、了解lcd1602显示模块,并设计其硬件模块 (2天)1、设计整合电路:5v转3.3v电路 2、串口通讯电路 第二阶段(4天)1、链接并完成整体电路图的设计,并检查 2、焊接电路并调试。 第三阶段(3天)1、根据设计的硬件模块设计程序 (1):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2):串口通讯模块 (3):WIFI传输与接收模块 (4):显示电路模块 (3天)2、将设计好的模块程序烧录到单片机内,调试 第四阶段:2天(2天)写报告

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 1.1时钟DS1302模块: 电路原理图:DS1302与单片机的连接也仅需要3条线:CE引脚、SCLK串行时钟引脚、I/O 串行数据引脚,Vcc2为备用电源,外接32.768kHz晶振,为芯片提供计时脉冲。 读写时序说明:DS1302是SPI总线驱动方式。它不仅要向寄存器写入控制字,还需要读取相应寄存器的数据。控制字总是从最低位开始输出。在控制字指令输入后的下一个SCLK时钟的上升沿时,数据被写入DS1302,数据输入从最低位( 0位)开始。同样,在紧跟8位的控制字指令后的下一个SCLK脉冲的下降沿,读出DS1302的数据,读出的数据也是从最低位到最高位。数据读写时序如图

单片机实现http

TCP/IP 协议的结构与运行原理[图] (2008-07-15 13:59:40) 转载 标签: 杂谈 本文背景: TCP/IP模型很成功,其设计已经经得起多年的磨练。无奈,TCP/IP协议族是很繁杂的一个模型,为了全面理解它,宜采取先全局后局部的庖丁解牛式。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试着去理解TCP/IP 的全貌,配合例子加以讲解。 本文目的: 巩固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作为深入TCP/IP协议族的基础。 本文内容: 1. TCP/IP协议族组成 从字面上理解,TCP/IP协议族只有TCP、IP协议,其实不然。其真正的名字是Internet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 。和大型软件一样,其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每一层的功能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层上服务的协议也不是有区别的。从上往下看: 应用层(产生|利用数据) 协议:FTP、HTTP、SNMP(网管)、SMTP(Email)等常用协议; 职责:利用应用层协议发送用户的应用数据,比如利用FTP发送文件,利用SMTP发送Email;由系统调用交给运输层处理。 运输层(发送|接收数据) 协议:TCP(有连接)、UDP(无连接); 职责:负责建立连接、将数据分割发送;释放连接、数据重组或错误处理。 网络层(分组|路由数据) 协议:IP、ICMP(控制报文协议)、IGMP(组管理协议); 职责:负责数据的路由,即数据往哪个路由器发送。 链路层(按位发送|接收数据) 协议:以太网卡设备驱动、令牌网卡驱动程序、ARP、RARP等; 职责:负责传输校验二进制用户数据。 从可靠性角度看各层区别: 网络层IP协议是不可靠的协议,为此,如果其上面的层也不做任何特殊处理,也将是不可靠的。于是,运输层的TCP协议弥补了这个空缺,提供有连接的、可校验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用层的话可对数据进行加密之类的处理,增强的是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如https。 链路层可对数据进行校验。 从运行进程态看各层区别: 应用层运行在用户程序进程中,属性用户态; 其他层则在系统内核进程运行,属于核心态; 从通信方式上看各层区别: 传输层是端对端的通信,也就是说,处理的是进程与进程之间的通信,如两个TCP进程; 网络层是点对点的通信,也就是说,处理的是机器之间的逻辑连接。 从传输数据单元上看区别: 传输层上形成的是TCP或UDP报文段; 网络层形成的是IP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形成的是帧(Frame)。 从寻址方式上看各层区别: 网络层通过IP寻址; 链路层通过MAC寻址。 注解: ICMP: 供IP用于发送错误报文,也可由应用层直接调用; IGMP: 用于多播(Multicast),比如,UDP可用多播IP地址往多个目标主机发送数据报,就是依靠它。 ARP&RARP: 用户在IP地址与MAC地址互相转换。 2. TCP/IP模型基础设施 IP地址 共分五类地址,分别如下: A类:0. 0. 0. 0——127.255.255.255(单播) B类:128.0.0.0——191.255.255.255(单播)

基于WIFI模块和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附代码

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Project3课程设计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浦电子1203 组员: 组员学号: 指导老师:武晓光,胡方强,包亚萍 袁建华,毛钱萍 2015年7月8日

目录 第一章阶段任务 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 1.1 时钟模块 1.2 最小单片机系统的原理 1.3 温度传感器DS18B20 1.4 串口 1.5 WIFI模块 第三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实现 2.1 WIFI模块设置 2.2 串口部分设置 2.3 调试与运行过程 第四章程序与框图 第五章小结

第一章阶段任务:

第四阶段:2天(2天)写报告 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 1.1时钟DS1302模块: 电路原理图:DS1302与单片机的连接也仅需要3条线:CE引脚、SCLK串行时钟引脚、I/O 串行数据引脚,Vcc2为备用电源,外接32.768kHz晶振,为芯片提供计时脉冲。 读写时序说明:DS1302是SPI总线驱动方式。它不仅要向寄存器写入控制字,还需要读取相应寄存器的数据。控制字总是从最低位开始输出。在控制字指令输入后的下一个SCLK时钟的上升沿时,数据被写入DS1302,数据输入从最低位( 0位)开始。同样,在紧跟8位的控制字指令后的下一个SCLK脉冲的下降沿,读出DS1302的数据,读出的数据也是从最低位到最高位。数据读写时序如图

1.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 说明 复位电路: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由图并结合"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可以知道,当系统一上电,RST脚将会出现高电平,并且,这个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由电路的RC值来决定.典型的51单片机当RST脚的高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将复位,所以,适当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 晶振电路:典型的晶振取11.0592MHz(因为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讯的场合)/12MHz(产生精确的uS级时歇,方便定时操作) 单片机:一片AT89S51/52或其他51系列兼容单片机 特别注意:对于31脚(EA/Vpp),当接高电平时,单片机在复位后从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当接低电平时,复位后直接从外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 1.3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连接到单片机最小系统,并将温度发送给WIFI模块):

无线传输技术及应用.

无线传输技术及应用 本选修课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无线传输技术远程操作方便的特点,选择了 TC35i无线传输方案。 一.课题用途: 在工业方面:操作员用手机和电脑远距离监测、操作和控制工厂的设备。在农业方面:进行植物生长发育的远程控制。在生活方面:进行远程的LED宣传语控制。 二.课题方案: 用传感器接收要测的数据,传到单片机上,通过TC35i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到操作人员的手机或者电脑上,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现场的上位机进行监测和操作。 三.无线通信模块: 3.1 TC35I介绍

TC35i新版西门子工业GSM模块是一个支持中文短信息的工业级GSM模块, TC35i由供电模块(ASIC)、闪存、ZIF连接器、天线接口等6部分组成。作为 TC35i的核心基带处 理器主要处理GSM终端内的语音和数据信号,并涵盖了蜂窝射频设备中的所有模拟和数字功能。 TC35i模块工作在EGSM900和GSM1800双频段,电源范围为直流3.3~4.8V ,电流消耗—休眠状态为3.5mA,空闲状态为25mA,发射状态为300mA(平均),2.5A 峰值;可传输语音和数据信号, 功耗在EGSM900(4类)和GSM1800(1类)分别为 2W和1W ,通过接口连接器和天线连接器分别连接SIM卡读卡器和天线。SIM电压为3V/1.8V,TC35i的数据接口(CMOS电平)通过AT命令可双向传输指令和数据,可选波特率为300b/s~115kb/s , 自动波特率为1.2kb/s~115kb/s。它支持Text 和PDU格式的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可通过AT命令或中断信号实现重启和故障恢复。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TC35i模块内部结构图 3.2 TC35i硬件设计 1.发射端 发射端的模块TC35i模块有40个引脚,通过一个ZIF(Zero Insertion Force,零阻力插座)连接器引出。这40个引脚可以划分为5类,即电源、数据输入/输出、SIM卡、音频接口和控制。TC35i的第1~5引脚是正电源输入脚采用+4.2V,第6~10引脚是电源地。15脚是启动脚IGT,它与89C51的P1.3口相接,给IGT加一个大于100ms的低脉冲, 使TC35i进入工作状态。18脚RxD0通过2.2K电阻隔离和单片机的第11脚TXD相连;19脚TxD0为TTL的串口通讯脚,通过2.2K 电阻隔离和单片机的第10脚RXD相连。TC35i使用外接式SIM卡, 24~29为SIM卡引脚,SIM卡同TC35i是这样连接的:SIM上的CCRST、CCIO、CCCL、CCVCC和CCGND通过SIM卡阅读器与TC35i的同名端直接相连,ZIF连接座的CCIN引脚用来检测SIM卡是否插好,如果连接正确,则CCIN引脚输出高电

数据传输方式

2、电路交换的优点 (1) 连接建立后, 数据以固定的传输率传输, 传输延迟小。 (2) 由于物理线路被单独占用,故不可能发生冲突; (3) 适用于实时大批量连续的数据传输。 3、电路交换的缺点 (1) 建立连接将跨多个设备或线缆,则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2) 连接建立后,由于线路是专用的,即使空闲,也不能被其它设备使用造成一定的浪费。 (3) 对通信双方而言,必须做到双方的收发速度、编码方法、信息格式和传输控制等一致才能完成通信。 1、报文交换的工作原理 报文交换类似于发送信件,是以报文为单位发送信息,不管发送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当作一个逻辑单元,每个报文由报头、正文和报尾3部分组成,报头中包含发送计算机的地址和接收信息的计算机地址。通信子网根据报头目的地址选择路径在两个结点之间的一段链路上逐段传输,不需要在两个主机之间建立多个结点组成的通道,报文交换过程如图2-39所示。 图2-39 报文交换过程 2、报文交换的优点 ⑴电路利用率高。报文可以分时共享交换设备间的线路。 ⑵在电路交换网络上,当通信量变得很大时,就不能接受新的呼叫。而在报文交换网络上,通信量大时仍然可以接收报文,不过传送延迟会增加。 ⑶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 ⑷报文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 3、报文交换的缺点 ⑴数据的传输延迟比较长,且延迟时间长短不一,因此不适用于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系统。 ⑵当报文传输错误时,必须重传整个报文。 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改进,因而又称为报文分组交换。它将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有一个上限,有限长度的分组使得每个节点所需的存储能力降低了,以提高交换速度。分组交换适用于交互式通信,如终端与主机通信。报文分组的结构如图2-40所示。 报文分组交换是在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并且有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1、数据报方式 在数据报方式中子网接收主机A发送的报文经编址、拆卸后分成若干分组, 设有3个分组P1、P2、P3。CA将根据子网当前的通路情况及通信量情况,将分组P1、P2、P3沿不同的子网路径发送出去,接收端将接收的分组重新组装成报文。这类服务没有建立链路和拆除链路的过程,如图2-42所示。 2、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是试图将数据报方式与电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基于NRF24L01+温度无线传输51单片机

温度无线传输 南阳理工周渴望本次所做是基于2.4GNRF24L01+芯片的温度的无线传输,甲机作为发射机有DS18B20温度传感器、LCD1602液晶和NRE24L01+2.4G无线传输芯片。乙机作为接收端有LCD1602液晶和NRE24L01+2.4G无线传输芯片。甲机和乙机在硬件上是完全分开的。 工作过程:甲机将温度检测出来并显示在液晶上,然后通过NRF24L01将温度数据发送出去,然后乙机通过本机上的NRF24L01芯片将甲机发射的程序接手过来通过单片机处理显示在本机液晶上面。 实物图 引脚图

程序: 注:本次程序基于之前所做“1602LCD液晶显示DS18B20温度”程序。 发射端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 **************** sbit ds18b20=P2^3; //定义DS18B20的数据引脚 bit crrent=1; //定义DS18B20初始化返回值,表示初始化是否成功 sbit BEE=P3^5; sbit AD=P2^5; sbit DC=P2^7; sbit lcdrs=P2^0; //定义LCD引脚 sbit lcdrw=P2^1; sbit lcden=P2^2; sbit LED=P1^0; uint HT=340; uint value=0; uchar code str[]={"Tempe:"}; uchar code str1[]={"DS18B20 Error!!!"}; uchar code str2[]={"Please Check"}; uchar tflag; // 是否正负 uchar data disdat[6]; uchar data setdat[4]; void writelcdcmd(uchar); void writelcddat(uchar); //************************************************************************* **************** #define TX_ADR_WIDTH 5 // 发射地址的字节个数 #define TX_PLOAD_WIDTH 2 //发射字节 uchar const TX_ADDRESS[TX_ADR_WIDTH]={0x34,0x55,0x10,0x10,0x01}; uchar rx_buf[TX_PLOAD_WIDTH]; uchar tx_buf[TX_PLOAD_WIDTH]; uchar distance_data[2]; uchar flag;//标志 sbit CE=P1^0; //发射高电平大于10MS 接收高电平 sbit CSN=P1^1; //低电平ISP使能 sbit SCK=P1^2; //下降沿 sbit MOSI=P1^3; //MCU出 sbit MISO=P1^4; //MCU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