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唤醒大湘西_黄粒粟

唤醒大湘西_黄粒粟

唤醒大湘西_黄粒粟
唤醒大湘西_黄粒粟

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5月/22日/第008版

专题

唤醒大湘西

湖南邵怀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纪实

见习记者黄粒粟通讯员郑胜刚邓宏

她是唤醒大湘西老百姓“睁眼看世界”的长龙。她,就是2007年11月通车的湖南邵怀高速公路。

4年来,3万多名建设者在这块土地上开疆拓土,不辞昼夜,终于在湖南邵阳与怀化之间建成这条拉动经济发展的道路。邵怀高速公路的顺利贯通,凝聚了建设者与指挥者太多的智慧与心血。

驾车驰骋在这条路上,只见路边鲜花盛开、生机蓬勃,路上不乏车来车往。这是信息的传播,这是财富的涌动。这一切,似乎在昭示着邵怀高速公路通车后,大湘西经济高速发展的春天正在来临。

犹记得2006年的春天,履新湖南省委书记不久的原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全省交通工作会议上掷地有声的话语:“以科学发展观统筹交通工作,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尽快打通湖南与周边省份相通的经济通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湖南省交通厅厅长吴亚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邵怀高速路有“四最”:地形最复杂、工程难度最大、工程造价最高、建设时间最长。邵怀高速人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精神为号召,以科技创新的手段将问题逐一解决,从而打造出拉动神秘大湘西并连接云贵高原的黄金通道。

1.决策篇

“咽喉”不破沪昆难成

邵怀高速公路是湖南省“十五”跨“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之一,途经邵阳市的隆回、洞口两县和怀化市的洪江、鹤城、中方三县(市、区),止于中方县竹田,与怀化至新晃高速公路相连,是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的沪昆高速公路重要的一段,有沪昆高速公路“咽喉”之称。

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人们期盼有一条高速公路将中国东南与西南连接起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上世纪末,作出重点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战略决策,上海至云南瑞丽的沪昆高速公路(原称上瑞高速)列在其中,这是连接西南地区(云南、贵州、重庆)与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之间的重要纽带。

根据规划,沪昆高速公路在湖南境内,东起湘赣两省交界处醴陵市的金石鱼,西至新晃县鲇鱼铺,共分为醴(醴陵)潭(湘潭)、潭邵(邵阳)、邵怀(怀化)、怀新(新晃)四段。这四段中,邵怀段地形、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素有“天险”之称的雪峰山就在这一路段。翻越雪峰山成为过往人员心目中的“灰色路段”,人们渴望汽车犹如穿山之甲,能穿山而过。

纵观沪昆高速公路,赣、黔、滇境内虽然也有山丘连亘地段,但需要穿越的距离和工程的难度却远不如雪峰山。显然,邵怀段成了沪昆之“咽喉”。“咽喉”不破,沪昆难成。

迎难而上剑指大湘西

沪昆之难在邵怀段,湖南交通之忧又何尝不在邵怀?何时能畅通?湖南西部在呼唤。

邵阳、怀化地处湖南省中部和西南部,是湖南粮油、水果、木材和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长期以来,由于雪峰山的阻隔,不仅丰富的物资出不去,外面的资金也难进来。邵阳至怀化虽然通

火车,但运力不够,远远满足不了两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320国道和222省道是沟通两地的主要公路,但大多是三、四级路及等外路,且320国道穿越雪峰山路段十分艰险,急弯陡坡多,雪峰山气候又特殊,还经常出现封路现象,交通是个大难题。

改革开放后,在交通发达的地区,百国衣冠、五洲肤色的各类人接踵而来,邵阳、怀化两地人民无不羡慕,但只能望山兴叹!“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高速最见效。”作为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邵阳、怀化,兴修连通沪昆的高速公路已成当务之急。

进入21世纪,国家部署西部大开发,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实施大湘西战略,积极融入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丰干线交通发展规划,主动配合国家重点工程沪昆高速公路邵怀段的建设。在国家交通部的全力支持下,湖南省交通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多方筹集资金,邵怀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应运而生。

邵怀高速公路规划项目跨资江、沅水、舞水,穿雪峰山、鸡公界,全线168公里。主线中有特大桥、高架桥等各式桥梁199座,单幅长70多公里,隧道14座,单洞长30多公里,隧道、桥梁长度接近全线长度的三分之一。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工程投资83.6亿元,工期48个月,是当时湖南省投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公路建设项目。

雪峰欢笑,沅水扬波。2003年9月19日,邵怀高速公路开工典礼在怀化市中方县路段举行。时任湖南省代省长的周伯华下达邵怀高速公路开工令。建设邵怀高速公路,对完善湖南路网结构、带动地方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征战篇

承东启西建设富民利民生态路

邵怀高速建设者在大湘西的开天辟地不是孤单的,邵怀路的开工建设一直牵动着大湘西地区人民的心,也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2006年12月召开的湖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强调,2007年,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要确保邵怀等3条高速公路年内通车,加快建设常吉等9条在建和新开工的高速公路,抓紧启动二广高速湖南段等11条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十一五”湖南高速公路建设目标的实现。

张春贤说:“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看,湖南要承接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加快交通建设,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建设生态路。”

邵怀高速公路建设也牵动了湖南省省长周强的心。2006年9月,周强一到湖南就了解全省交通建设情况,心中运筹着湖南交通建设的发展。12月25日,周强在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考察了邵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周强说,邵怀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第一,刷新了许多记录。邵怀路每公里造价5000多万元,三年时间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尤其是安全顺利地攻克了雪峰天险,表明湖南高速公路建设水平是很高的。这条路一定会是一个漂亮的风景线,在促进怀化、邵阳两市的经济发展,提升交通运行能力的同时,对旅游也会有拉动作用。

目标一流专业人才挑战极限

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给予了邵怀高速路建设者前进的动力,同时,他们也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邵怀高速公司经理蒋鹏飞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工之日起,公司就提出:发扬湖湘儿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把邵怀路建成沪昆乃至全国高速公路的一个品牌。

蒋鹏飞先后参加过6条高速公路建设,历时20多年,曾作为领衔人之一参与修建京珠高速公路临长段(湖南临湘至长沙),并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几名副经理也是在各条高速公路建设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功臣和内行。公司员工8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工程师16人。

总监喻波是从湖南省交通研究院步入高速公路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既有理论知识,又

有实践经验。副经理甘建国,198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是路桥湘军中的一员干将,不仅随同队伍征战数省的路桥工程,还曾作为共和国援外建设者中的一名技术骨干出师非洲。

对于这样一支高素质队伍承担的艰难建设任务,邵怀公司和总监办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具有五种新理念的邵怀人。五种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的理念、生态与环保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争创一流工程的理念。出征前,全体邵怀高速路建设者向湖南省委、省政府、省交通厅、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庄严承诺: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铸就邵怀高速精品工程!

品牌,不是喊在嘴上,而是要用心血和科技浇筑。邵怀公司在遵循基本施工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尽量引入新施工设备,保证施工效果。关键控制工程,尽可能选用效果好的新材料。在施工中,邵怀公司始终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设计,确保工程性价比。他们结合地形地质实际和工程安全的要求,增加了700多米长的桥梁和800多米长的路堤桩板墙,既节约了国家投资,又确保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基的安全稳定。

公司要求,每一个标段都要创建“样板工程”。工地上,创建“样板工程”竞赛如火如荼。一批先进典型成为促进全线工程质量的标杆,一批质量优、形象佳、讲环保、重生态的工程成为全线工程的亮点。

品牌,以质量第一为核心,一丝一毫不放松。邵怀公司组建后,一个以总监为核心,按专业与现场严格分工的监理组织机构迅速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理工作规划、监理责任制及实施细则一一制订。施工开始后,公司根据不同工程和工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品牌,用绣花的精神绘就,在严细的管理中形成。面对迄今湖南条件最艰苦、施工最困难的高速公路项目的挑战,各个标段在工程建设的每个层面精彩演绎,在四年多的建设时间里,没有发生一起大的技术责任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在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尤其是雪峰山隧道这种全国特长的隧道工程建设,实现“零死亡”及未出现塌方事故,在全国都不多见。

品牌,体现在高速公路方面既是坚固的,又是美观的。湘西南大地,到处是原始森林,生态保护良好。为使邵怀高速公路建设成为生态环保路,邵怀公司坚持工程和环保并重,环保适度超前。以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为重点,分阶段做好环保、水保工作,做到建设而不破坏,创新更要自然。

邵怀路生态环保、绿化工作的做法,多次在国内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上得到推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对邵怀高速公路项目沿线检查后,对公司和总监办所做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既由山水衬托,又保护着山水、装点了山水。

前瞻视野科技创新是筑路之魂

路由钢筋、卵石、沙子、水泥浇注而成,但浇注每一段路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尤其是修筑邵怀高速公路遇到了从未遇到的难题。蒋鹏飞认为,破解这些难题,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技创新,创新是筑路之魂。

早在项目筹备期间,蒋鹏飞就同工作人员一道攀崖越岭、涉溪下谷,考察了邵怀路段的每一处山、水、沟壑。每到一处,都现场听取工作人员的勘测报告与分析。道路施工前,他明确提出:雪峰山隧道建设必须建立创新理念,用新的技术攻克施工难题。

在邵怀建设者看来,邵怀高速公路既是一项宏大的建设工程,又是一个流动的科研课堂。他们会同省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和教学单位,组成科技攻关的团队,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特点和难点,攻克了8个科研课题。数10名知名路桥建设专家来到邵怀工程建设工地,现场考察、研究,攻克难关。

在隧道防水方面,邵怀公司使用了目前较好的防水材料EV A和ECB,取代了设计中的橡胶防水板,这对邵怀路整个隧道的防排水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以后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在桥梁超薄桥面施工中,邵怀路率先在全国实行水泥砼滑模摊铺,同时运用桥面铣刨工艺,保证了桥面的平整度、强度和厚度,成功实现了此项工作在邵怀路的大面积运用。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检查、勤量测,稳步前进”为施工指导原则,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全国率先使用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摊铺施工、沥青路面进行粗集料冲洗,从而确保了路面的平整度,减少了行车噪音。石质边坡尝试厚层基材喷播工艺,这些工艺技术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历史上,均为首次。

为保证雪峰山隧道施工优质、安全,邵怀公司、总监办依靠科技进步,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根据雪峰山隧道的地质、水文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一系列科技攻关活动,创造性地进行施工,极大提升了雪峰山隧道的科技含量,实现了修建科技隧道的初衷。

雪峰山隧道在我国高速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领域完成了10项创新,包括根据隧道地质情况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根据隧道水文情况采用渗透法双液注浆、洞口段设计突出了稳定性与安全性等。

在生态环保工程中,由于公路两旁多为木本植物,为了与周边的环境在景观上保持一致,邵怀公司弃用在护坡和两旁绿化带上一贯使用的草本植物,首次采用原生态植被恢复,改种木本植物。实践证明,木本植物根系发达,不仅可以很好地吸固水土,而且净化空气的能力是草本植物的20倍。尽管这些做法使成本高了,但给沿线百姓及其子孙带来了福祉。

3.展望篇

大湘西崛起正当时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邵怀高速路建设者凭着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开拓创新的姿态破解了一项又一项工程技术难题,邵怀路的建设在又好又快的格局下顺利推进。

2007年11月10日,历史将永远铭刻这个日子。经过4年征战,张春贤书记宣布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胜利建成通车。通车后,邵阳至怀化的旅途时间将由以前的五六个小时缩短为1个多小时,怀化至长沙的时间也将由8至10个小时缩短至4小时,怀化正式进入湖南4小时经济圈。

周强在通车庆典上说,这条高速公路是一条生态路、文明路、快捷路,更是一条发展路、致富路、小康路。邵怀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为加快湘西地区的发展步伐创造良好条件,将有利于加快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战略,推动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加快湘西和湘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

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在通车庆典上表示,作为国家主干道沪昆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邵怀高速公路承东启西,对加强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对中部崛起产生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大湘西范围内的邵阳与怀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拉动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湖南面积最大的地级市,邵阳自古以来就是“上控云贵,下制长衡”的交通要塞。独特的良山诉说着这里的悠久历史;绿色明珠绥宁,黄桑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开始向世界撩开神秘的面纱。

如今,原来盲肠状的娄邵铁路已被2006年建成的南北交通大动脉洛湛铁路联通。潭邵高速公路和邵怀高速公路的东西贯通,南山牧场的鲜奶带着余温便可以摆上东部地区的超市和餐桌,美丽的良山、神奇的绿洲,从此将不再寂寞。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正在全面改写邵阳的区位概念。

由于立体交通缺陷的制约,怀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总是慢半拍。资源出不了山,资金进不了山。一直到邵怀高速公路举行完开工典礼,投资方才姗姗而来。随着邵怀高速路与沪昆高速路的另一段怀化到新晃的贯通,已与芷江机场、湘黔铁路、沪昆铁路一起,构成了一个立体交通网络,怀化的目光,早已定位在湘、鄂、黔、滇、渝5省边界的区域中心城市。

侗乡风情、洪江古商城、溆浦思蒙碧水丹霞旖旎风光。诗坛天才王昌龄还曾写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芙蓉楼》。这些深藏在大湘西山区的瑰丽风景,得益于邵怀高速等立体交通网络的全面架构,将迎来五湖四海的宾客与投资者。

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也将通过这条路运送出去广销海内外。随着邵怀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

大湘西与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

整合湘西文化旅游资源

整合湘西文化旅游资源之我见 一、问题的提起 “骤雨不终日,暴风不终朝”这句话说明任何物象都不可能永远处于巅峰状态。以凤凰为龙头的湘西旅游业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其巅峰期已过,目前正处于巅峰保持期。从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虽然仍呈攀升态势甚至还会出现一个新的高潮势头,但那是产业发展惯性使然,这正如每日气温的变化一样。拿气温的变化来说,从理论上讲每日气温的最高值在正午十二点钟,十二点一过气温便会下降。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过了十二点,气温并不会下降而是会继续升高直到十四点左右才会出现气温最高值,这是气温上升的惯性使然。实质上过了十二点,促使气温上升的热源——太阳光度已渐趋减弱,气温上升的整体态势是趋弱的。湘西的旅游业目前正是这样一种态势:表面看,客量攀升,来势喜人,然而这是一种真实的假像,实质是目前湘西旅游业的回光返照。湘西的旅游业已呈强弩之末,这是国内整个旅游行业的大势,也是符合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事物发展规律的,是事物发展的常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强弩未达“末”之前早做准备,早做谋划,以便更长时间的保持湘西旅游产业的巅峰期。那么,怎么样才能保持湘西旅游业的长盛不衰呢?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二是湘西

州自身内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就是内因外因的问题。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是外因,自身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内因。本文拟就影响湘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因做一探讨。尽管湘西旅游资源丰富,然而经过十多年的挖掘开发,可以说能开发利用的都已开发利用了,很难再开发出新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尽管已近乎全面开发,但所得的效益还远远小于所应获得的效益,没有发挥出湘西固有的旅游资源在促进湘西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可以发挥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湘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被科学合理地整合,各资源点都是各自为政,竞相搞粗放式开发经营,在旅游市场上形成不了合力。旅游资源没有整合,缺乏合力,严重地迟滞了湘西旅游产业的发展。所以整合湘西旅游资源以保持湘西旅游业发展的旺盛势头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二、问题的根据 (一)湘西旅游资源概况 作者生长于农村,工作在县城,长期关注土家族、苗族文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致力于湘西旅游事业,对湘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历程颇为了解。本文所说湘西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湘西则为包扩张家界市全部和怀化市大部在内的整个武陵山区,即古巫州地,唐初著名的巫州平獠之战的古战场,也就是《凤凰厅志》所载的“唐时都督某,镇抚溪苗”的发生地。“镇抚溪苗”后的五十年出现了黄丝桥兵城,黄丝桥城就是为了固守“镇抚溪苗”的成果而构筑的,此是另一话题,在此不再赘述。

张家界自驾游攻略(2018实用版)

张家界自驾游攻略(2018实用版)

张家界自驾游攻略(2018实用版) 随着各段高速公路的通车,往常张家界及湘西地域的道路条件已大大改善,已不再是以前的"公路十八湾"了,因此自驾游去张家界就很方便了。 由长沙方向来张家界的长张高速高速公路已经于2005年12月26日通车,由此长沙来张家界只需4小时左右,交通更为便利;张家界市至武陵源段属高等级公路,道宽、路况好。 华中华南 华中和华南方向: 武汉-(汉宜高速→荆州-(国道→公安-(国道→湖南澧县-(省道→石门县-(省道→慈利县-(常张高速)→张家界约8小时 广州方向 广州方向广州及长沙方向广州-(高速→长沙-(高速→常德-(高速→张家 界约12小时(其中长沙到张家界3。5小时) 南昌-(207国道→株洲-(高速→长沙-(高速→常德-(常张高速→张家界约10小时 合肥方向 合肥方向华东方向1、上海-→南京-→合肥-→潜山-→黄梅-→黄石-→武汉-→荆州-→公安-→湖南澧县-→石门-→慈利县-(常张高速→张家界2、上海-→杭州-→金华-→衢州-→南昌-→株洲-→长沙-(长常高速→常德-(常张高速→张家界约16小时 北京方向 北京方向东北及北京方向:东北----北京-(京珠高速→武汉-(汉宜高速→荆州-(国道→公安-(国道→湖南澧县-(省道→石门县-(省道→慈利县-(常张高速)→张家界约19小时 郑州方向

郑州方向郑州-(高速→武汉-(高速→荆州-(国道→公安-(国道→湖南澧县-(省道→石门-(省道→慈利县-(常张高速→张家界约14小时济南方向济南-→邯郸-(高速→武汉-→荆州-(国道→公安-(国道→湖南澧县-(省道→石门-(省道→慈利县-(常张高速→张家界约18小时 重庆方向 重庆方向西南方向: 重庆-→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边城-→永顺-→张家界约6.5小时 景点攻略 张家界核心景区核心景点攻略可以有三个选择。 行程一【张家界两天一晚】 穿越峰林峡谷金鞭溪、雄伟壮观袁家界(阿凡达中哈利路亚山原型) 第一天:市区出发,车程40分钟至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门票站(门票以含), 徒步游览“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金鞭溪景区】:(包含观音送子、猪八戒背

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

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 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部分: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总述 “十五”期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步伐的重要时期。河东、河西防洪堤的建设,全面提升了梧州市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护屏障。长洲水利枢纽的建设,除提供电力供应外,还巩固了梧州市“水上门户”的地位,大大加强了河道的推行能力。北部地区随着旺甫外向型工业园区建设启动,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北部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周边物流产业的发展。洛湛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往西、往南的发展。桂梧、南梧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加强了梧州与周边城市的快速交通联系。水路、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的改善,将充分发挥梧州市作为桂东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的重要职能。为了适应梧州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满足梧州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梧州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12月邀请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梧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共同组织编制了《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至2020年)》(以下简程《总规》),编制历时四年。 四年来,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指导下,《总规》几易其稿,不断深化完善。2002年8月,国内知名规划专家对《总规》纲要提出了全面的咨询意见;2002年10月,《总规》纲要获市人民政府批复;2003年2月至5月,《总规》成果(初稿)公开征询市民和这个各部门意见,并组织专家审核,报请市人大、自治区建设厅指导;2003年6月,修改后的《总规》成果在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审查;2003年11 月自治区建设厅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在南宁组织区政府各部门及知明规划专家对《总规》进行咨询审查,原则通过评审;2004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总规》。 与上一轮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相比较,《总规》的编制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内容上更为翔实,并增加了总规修编策略,珠三角经济与城市发展、人口论证等专题研究,同时突出了地方特色及生态保护;规划的现实操作更强。 1、在“城市性质”上明确梧州市作为桂东地区的中心城市,强调了岭南山水城市特色及工业的作用。 2、在“城市规模”上,根据城市化水平,十五计划目标及预测,由上一轮总体规划中的100万人调整为75——80万人。 3、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由原“向西江两岸发展为主,适当向北扩展”调整为“南拓、西联、东优、北控”,即以南为主,重点发展三龙片区、苍梧片区、优化发展长洲片区,加强河西与三龙、长洲、苍梧等联系。

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线路建设总体设计方案

附件1: 大湘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总体 设计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大湘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大 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 —2020 年)》为指导,以知名景区景点为依托,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县乡干道为轴线,以具备旅游基础的民族民俗村落、古村古镇、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水利风景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为景点集群,以文化生态旅游融合为核心涵,串点成线,连线成廊,延廊成环,着力构建“全景环线一景观长廊一精品线路一特色景点集群”四位一体的“环一廊一线一点”旅游产品空间格局。重点围绕能成为独立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节点,辐射带动特色景点集群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及文化涵的发掘传播,用信息化带动旅游产品的便利化,促进民俗文化产业、特色农业、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大湘区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休闲化发展,打造大湘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区,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总体布局 围绕打造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区的战略定位,根据大 专业资料

湘区的交通格局和旅游景区分布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大湘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总体布局为“一环两纵四横多线集群”。 一环:整合串接大湘区精品景区景点,形成全景旅游环线,对接长株潭城市群。以长高速、花高速、包茂高速、洞新高速、沪昆高速、长韶娄高速为轴,依托桃花源、柳叶湖,武陵源、天门山,湘西老司城遗址、芙蓉镇、凤凰古城、边城茶峒,芷江受降纪念坊、黔阳古城、洪江古商城、百里侗文化长廊,黄桑、南山、崀山、云山、蔡锷故居,曾国藩故居、水府庙,韶山,灰汤、花明楼等景区,构建“”的大湘 西全景环线。 两纵:着力打造两条纵向景观长廊。 ――大湘西生态风情景观长廊:以包茂高速为轴,依托龙山县里耶古城,花垣县边城茶峒,保靖县吕洞山,市矮寨奇观、乾州古城,凤凰县凤凰古城,芷江县受降纪念坊,中方县荆坪古村,洪江市黔阳古城、清江湖,洪江区洪江古商城、嵩云山,会同县粟裕故居、鹰嘴界、高椅古村,靖州县飞山、梅生态基地、地笋苗寨,通道县万?侗寨、百里侗文化长廊等景区打造。 ――大湘西民俗文化景观长廊:以洞新高速、二广高速为轴,依托石门县壶瓶山、夹山,澧县城头山,武陵区柳叶湖,鼎城区花岩溪,桃源县桃花源,安化县茶马古道,新化县大熊山、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隆回县虎形山一花瑶、魏源故里,大祥区蔡锷故居,新宁县崀山、舜皇山,双牌县阳明山,道县月岩,宁远县九嶷山,江永县千家峒,江华县涔天河水库、姑 —2 —

大湘西旅游发展战略

大湘西旅游发展规划 摘要:大湘西地区山同脉,水同源,民俗相近,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互补性强。但地域偏僻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财源聚集,其关键在于致力发展旅游产业。湖南西部落后地区应该大力推进大湘西旅游一体化,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这是湖南旅游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对建设旅游大省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旅游产业品牌;一体化发展战略;大湘西地区;区域经济 一、引言:大湘西,即"湘西地区”,是对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北地区的统称。系武陵、雪峰两大山脉和云贵高原环绕的广大地区,沅水、澧水中上游及其支流汇聚之地。这里多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发展滞后。是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同时也是承接东西部、联接长江和华南经济区的枢纽区,具有突出的区位特征和重要的战略地位。2004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湘西地区开发,作出了《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编制引发了《湘西地区开发总体规划》。开发范围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共32个县(市、区),面积7.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3%。人口1345万人,约占全省的20%。 二、大湘西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当前,湘西旅游业走“文化旅游”,与张家界的“山水旅游”形成互补关系,发展迅速。已成为支柱产业,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下面我就来分析这些问题。 1、是旅游供需矛盾。即旅游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与大湘西旅游市场供给单一化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需求已逐步由单一的“观光游”向“体验游、休闲游、度假游、探险游、商务游”等形式转变,而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供给还停留在“观光游”,品质不高,属“低端旅游”。 2、是企业发展矛盾。即社会化、规模化、集聚化大旅游与大湘西企业的“小、散、弱”的矛盾。大湘西旅游市场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旅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介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介 邵阳市人民政府 2018年2月

一、城市概况 邵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西南、资水上游,北与娄底毗邻,南与湖南永州和广西桂林交界,西与怀化相连,东与衡阳市接壤。邵阳市总面积2083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9.8%。2016年,邵阳市辖9县(市)、3区、27个街道、167个镇(乡)、442个居委会、3186个建制村,即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武冈市、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和大祥区、北塔区、双清区。2016年,邵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30亿元,市域户籍总人口830.08万人,常住人口732.1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3.99%。 二、编制的背景 1、发展政策背景 “十九大”精神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新的要求。湖南省确立了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总体战略,明确了“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等工作抓手。邵阳是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带,是长株潭、湘南、环洞庭湖、大湘西四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邵阳要充分发挥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战略。 2、相关上位规划的编制与对接 邵阳市需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来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上位规划主要包括《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其中,《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将邵阳市定位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历史古城,以工业、商贸为基础的湘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规模为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将邵阳市定位为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新型工业基地,城市规模为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 3、邵阳市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与战略 《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三量齐升’总要求,坚持‘八个建成’长远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快进’总基调,突出产业引领,大力拓城兴市,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实

湘西的文化习俗,及旅游对湘西人的生活和文化习俗的影响

陲、武陵山腹地的7县1市组成的湘西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苗族,土摘要: 湘西地区风景秀丽,人文灿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同时拥有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如何充分发挥湘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增长点,这对发展湘西旅游业乃至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湘西民族文化资源情况、目前湘西旅游业的现状和民族文化的缺失着手,力求探讨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意义,途径和前景。 关键词: xx民族文化旅游经济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与积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位于湖南省西北边家族的聚居地,除了拥有奇山秀水,更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饱经沧桑的民族文化古迹等等。开发和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能进一步扩大湘西的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知名度,有利于湘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xx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由于湘西处于崇山峻岭,历史以来就偏安一隅,较少收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完整的保存,因此湘西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富有乡土性和远生态性。 主要表现在居住、服饰、饮食、民间艺术等多各方面。 1居住文化 苗族,土家族的的居住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除了典型的山寨吊脚楼和古式建筑的木结构房屋外,最具有历史特色文化品味的莫过于凤凰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时代感染力吸引众多游客到此游玩,与其特色的居住文化交相辉映的,还有一些古老而极富特色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2服饰文化

苗族人民制作了绚丽多姿的苗家服饰,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银制饰品,作为苗族人民特有的装饰品,完全靠手工制作,种类繁多,精致生动,除了少数男人佩戴,多为妇女佩戴,这样工艺高超的银饰至今是当地人喜爱的装饰品,一套讲究的银饰,可以重达几十斤。 土家族的织锦系列作品,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产品也是闻名遐迩,至今仍保留其工艺。 3饮食文化 崇尚天然的绿色食品,如天然野山菌,自制腊肉,古丈茶,猕猴桃等都是当地特色食品,还有不少民俗小吃,如灌肠粑,社饭,系列酸菜,有“无酸不成席”的说法。家里来了贵客,苗家人会用最高的礼节来欢迎你,连进三杯“过门酒”,这种酒多是玉米酿制,香醇浓烈,后劲很足。 4民间艺术 苗家土家族人民爱好音乐和舞蹈,妇女大多能歌善舞,歌唱内容丰富,节奏明快,格调清新,悠扬绵长,分为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用本地方言演唱配合不同的曲调,多四句为一节,随性而歌,反映了当地人民爽朗热情的性格。 舞蹈多于打击乐相配合,如吉首德夯流行打长鼓,苗家流行猴儿鼓,舞蹈配合乐器,流传至今的有花鼓舞,接龙舞、跳鼓堂舞,摆手舞以及芦笙舞等等。 在当地,歌唱舞蹈不仅仅是休闲方式,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年轻人传情表达爱慕之意的方式。每年一次的传统跳月盛会,是苗族人民传承下来的优秀的自主婚姻文化的体现,一般定在仲春季节举行,盛会上青年男女,酣歌畅舞,各选所欢,以成婚姻。 二xx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不足 1xx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大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班级:10级护本三班 学号:2010091014 姓名:胡佳 大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洞庭湖及湘江、资江下游的长沙、益阳、常德、岳阳、株洲、湘潭、娄底等市,及所属的长沙、望城、浏阳、宁乡、赫山、资阳、桃江、沅江、南县、安化、华容、安乡、湘阴、临湘、醴陵、攸县、株洲、茶陵、湘潭等县(市、区)广大地区。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这一地区社会的历史变迁,充分体现了这一地区民间社会的人文精神、艺术品格、情感状态和社会风貌。 长沙花鼓戏形成、流行的广大地区,旧称“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各地方言有较大差别。但随着艺术交流的频繁,逐渐演变为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个剧种。 长沙花鼓戏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初期没有声腔之分,唱腔为民歌联唱。在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定型的声腔形式分为三类:民歌灯调、川调和打锣腔(傩腔)。其中川调和打锣腔是剧种的代表性声腔。清代中期以前,长沙一带盛行“地花鼓”、“花灯”和“竹马灯”。清代中叶以后,花鼓戏逐渐流传开来。但各地名称不同,宁乡一带称之为“打花鼓”,浏阳各乡称为“花鼓灯”和“竹马灯”,长沙望城一带和醴陵地区称其为“采茶戏”,20世纪40年代,有人称之为“楚剧”。乡间则统称为花鼓班子,以班主命名,后多以吉祥语或地名命名,诸如得胜班、土坝班、大兴班等。脱胎于湘中各地的山歌、民歌和民间歌舞,是在丑、旦歌舞演唱的“对子花鼓”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其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两小戏”阶段。这是长沙花鼓戏的雏形,与丑、旦歌舞演唱的“对子花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二阶段是“三小戏”阶段,这是花鼓戏正式形成并最具特色的阶段。时间大约在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间(1821-1874)。“三小戏”是“两小戏”的发展,在丑、旦演唱的基础上,加人了小生行当,使花鼓戏脱离了歌舞演唱的旧套。“多行当本戏”为第三阶段。“多行当本戏”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净等表演行当,剧目也从原来以小戏或折子戏为主而逐步变为搬演故事完整的本戏。在这个阶段,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得到了完善,剧目进一步扩大,角色行当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生活气息、地方特色十分浓郁的地方戏曲剧种。 清道光、咸丰年间,长沙花鼓戏开始与湘剧同台演出,从湘剧中吸取营养,出现了“亦湘亦花”的科班、戏班。这样,花鼓戏扩大了自己的演出剧目,丰富了表演艺术,花鼓戏的音乐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剧目上也发展为故事完整的整本戏。 20世纪初在益阳赫山区茈湖口镇发现的“光绪十五年(1889 )齐市(茈湖口旧称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文本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3)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 第四章遗产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2)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6) 第六章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17) 第七章一城两区协调发展规划 (20) 第八章中心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 (22) 第九章中心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27) 第十章中心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29) 第十一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33) 第十二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34) 第十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7) 第十四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39) 第十五章市政工程规划 (43) 第十六章环境保护规划 (48) 第十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49) 第十八章旧城更新规划 (52) 第十九章中心城区发展时序规划 (55) 第二十章武陵源城区总体规划 (57) 第二十一章规划管理措施建议 (61) 第二十二章附则 (62)

附表一:张家界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 (63) 附表二张家界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表 (65) 附表三城镇发展用水需求预测表: (68) 附表四规划区空间管制因子表 (69) 附表五永定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一览表 (71) 附表六张家界市区规划主要公园一览表 (73) 附表七武陵源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78) 附录一: 《关于同意修改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湘建规[2008]84号 附录二: 《关于印发《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纲要评审会议纪要》的函》 ――湘建规[2008]156号 附录三: 《湖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关于《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纲要》的技术审查意见》 ――湘规专[2008]2号

慈利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慈利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颁发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张家界市及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以及其它关于城镇规划和建设的法规、规定、标准编制而成。 第二条本规划通过对慈利县的人口、产业、城镇、县域大型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布局,促进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是慈利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第三条本规划的范围为慈利县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3480.5平方公里。 第四条为与《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相衔接,本次规划期限:近期至2005年、远期至2020年,对2040年提出远景构想。 第五条本规划经慈利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应,作为政府指导全县城镇化进程,小城镇建设、协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县域与城镇发展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

本规划指导全县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县域内各乡镇村镇规划应服从本规划,县域内其它专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协调。 第二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 第六条慈利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92亿元,保持张家界市经济强县;调整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由37.3%,26.5%,36.2%变为21%,35%,44%。城镇化水平达44.1%,全县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城镇体系,实现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发展目标。 第七条城镇发展的指导思想 1.城镇发展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合理扩大县城城市规模,以强化县城发展为核心,建立由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城镇发展的格局。加快小城镇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分工有序的城镇网络。 2.交通带动战略——充分利用中西部大开发,以交通建设为先导,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3.旅游带动战略——积极配合张家界东线旅游开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建设标准,提升城市形象。 4.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公司+农户”和“订单农业”等多种产业模式,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集中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建设,促进小城镇发展。合理利用资源,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最大限度地协调城镇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关系,力求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大湘西商贸物流城项目市调工作计划

大湘西商贸物流城项目市调工作计划 一、项目基本概况 大湘西商贸物流城作为吉首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集散、仓储、配送、运输、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构建现代化商贸物流组织与服务基础网络。总体规划占地500亩,总设计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分三期开发建设。建成完工后可解决上万人的就业岗位,实现年货物通口量达300万方以上。 二、市调目的 1、根据项目概况及定位,对吉首市存在商贸物流需求的泛商业业态经营户展开市场调查,获取行业一手数据,收集原始信息,并形成营销报告,为项目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对吉首市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消费水平、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等经济生态进行摸排,以便对市场作出更加准确有效的分析。 三、工作要点 1、市调时间:建议20个工作日(具体视市调进度酌情安排)。 2、市调团队:共7人,1人为市调总负责人,其余6人分3组,每组2人。(建议专业团队执行) 四、工作安排 1、市调范围:吉首市区及近郊各商圈、专业市场、商业街及散户。 2、市调方向:对吉首市矿石、中药材、农副产品、五金建材、百货家电等业态经营主体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陌拜沟通,对其经营现状、经营痛点和需求进行摸排。 主要方向包括吉首商业城、红旗门大市场、吉首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关厢门批发大市场、边贸综合商场、银苑商城、湘西汽配五金机电大市场等主要专业市场。 次要方向包括吉首市区各大商圈及商业街。 3、市调方法:从节约时间成本角度出发,团队6人同步工作,进入市场后化整为零,按市场街区为单位分3组行动,每组2人,以市调表格为开展工作的工具,按表格内容提问,1人负责沟通,1人负责记录,并取得经营户的有效联系方式,挖掘其意向及有效建议。

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当前,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湘西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湘区山川锦绣,人文灿烂,凤凰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著名的集自然、人文、民俗景观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本文从凤凰古城的历史由来、凤凰古城的文化资源、凤凰古城的发展现状、凤凰古城的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概况,并对凤凰古城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重点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寓教于游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化旅游凤凰古城对策 近年来,文化旅游热在国逐渐升温。从战略层面上来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我国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战略要求,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当前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大趋势;从经济层面上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能延伸旅游业的发展出路,提高旅游路线的品质,对可以扩大消费,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文化层面上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与旅游结合既有利于放大旅游的载体作用,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对可以提升国民素质,传承中华文化,对外可以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由此看来,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都不可或缺的课题。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对于游客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 一凤凰古城的历史由来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从此不再死亡,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 凤凰古城古称镇竿,位于湘西州的西南边。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

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里的中方县旅游

从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里看中方县旅游 大湘西相对于我省的东、中部来说,经济发展相对于慢些,工业化水平相对于低些,但正是因为如此,大湘西的生态环境相对于好些、民俗、民族文化相对于纯朴些,加上古人留下的一些历史遗迹,使“神秘湘西”对人们的吸引从未减小。这次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调研,对进一步挖掘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大湘西旅游在全国的地位将有着深远意义。中方县作为大湘西中的一份子,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民族、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具备生态文化旅游的殷实基础。现我就从中方县在大湘西旅游集散网中的优势、劣势、角色方面,浅述一下中方县的旅游情况。 一、中方县旅游发展具有的优势 1、交通区位。中方县原本就是怀化市的郊区,离市区只有12公里,很大程度上分享着怀化市的交通区位优势。湘黔、枝柳铁路,已经在开工的沪昆高铁,209、320国道,223、312省道和沅水、舞水两条水系穿境而过;上瑞高速( 上海至云南瑞丽)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包茂高速公路(内蒙古包头至广东茂门)呈“十字形”在县城规划区交汇;县城距芷江机场也仅3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可进入性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因此,中方县的交通区位优势使来中方旅游变的便利而实惠,也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2、资源特色。在大湘西,有着以山水闻名于世的武陵源风景区,有着古朴、宁谧的凤凰古镇,有着优美、动听的苗家山歌。这些旅游资源是不可比拟的,对游客的吸引也是巨大的。但是,中方县的旅游资源有其独特的魅力。荆坪古村,作为一座古村,它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深厚的历史底蕴,更重要的是它拥有独特而神秘的风水文化,而且潘氏祠堂能给人们在“潘仁美与杨家将”这段历史以迥然不同的解释。风水文化和历史新解蕴藏着无限的吸引力。康龙景区、黄溪景区里的小桥流水、幽静山谷、有着不同于武陵源景区的世外桃园的田园风光,让游客们感受恬静、悠然。中方县还有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县城游。中方县实行“生态立县”战略,不仅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而且整个县城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称中方县城为“花园式”县城毫不过分,很多游客特意来到县城游玩,并留下深刻印象,能将一座县城作为旅游资源的在全国也屈指可数。 3、政府重视。旅游业相对于农业、工业,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收效慢,但收益长的行业,它的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或者说政府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程度。我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对旅游十分重视,不仅由县委副书记亲自抓,组建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在组织上予以保障,而且设立了旅游专项金费,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提出“旅游活县”战略思想,强力推进旅游的发展。于2010年9月、12月与怀化市荆坪古村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荆坪古村、康龙景区,共

全方位解读《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全方位解读《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来源:2013.9.26腾讯房产 1 立足三大理念,构建“泛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结晶,历史的车轮向前不会停歇,城市的发展亦是如此。常德城的发展沿革一直是一代代常德人心牵梦系的焦点,它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最大憧憬。 2011年9月,历时近4年,凝聚了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心血的《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正式获得省政府的批准。一幅庞大而充满构想的城市发展新蓝图完美地呈现在市民面前。在这一版城市规划中,我们的政府提出要把常德建设成为泛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何为“泛湘西北”?即是囊括了包括湘西北及湖北、重庆、贵州部分地区在内的范围。 根据“纳瑟姆曲线”的城市化规律,常德城市化率达到了37%,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结合常德城发展的实际,城市空间过小急需开展城市扩容、周边城市竞相发展造成强大压力以及被周边城市群“挤出”和边缘化诸多原因促使着常德必须加快城市建设的速度。 从地域上看,常德处于长株潭、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向南可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向北可与武汉经济圈地区对接,接受两大经济区的辐射并整合形成新的辐射源。周边还紧邻包括湘西北、重庆、湖北、贵州在内的多个地区、省(市)。这是新版规划提出的地域条件。 新版规划提出“泛湘西北”概念,向北连接武汉的直线距离是300公里,向南连接长沙的直线距离是150公里,常德发展要辐射如此大的范围,没有方便快捷的交通怎么行?这是一些市民看到新版常德城规划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目前常德除了拥有桃花源机场、火车站、盐关铁水联运码头外,城区已初步形成了“十纵十横”的城市主干道网络,城区内部交通便捷;城市外围快速交通最近几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长常、常张、常吉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东常、常安、岳常高速已动工建设,约80公里高速公路环即将形成。整个看来,包括铁

湖南“十三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研究(摘要)

湖南“十三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研究(摘要) 加快大湘西地区发展,促进全省四大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湖南实现“两个加快”和“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前大湘西地区所处发展阶段特征,决定了加快发展必须突出产业发展这一关键。本课题从剖析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深入、系统分析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大湘西地区的实际,提出在“十三五”新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加快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一、“十二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成效与特点 “十二五”以来,大湘西地区抓住湘西地区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有利机遇,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为关键,突出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呈现出发展提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转型加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集聚明显,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创新发力,产业后劲逐步增强等特点。

(二)主要问题 但总体来看,目前大湘西地区产业总量小、层次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与其它三个区域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不足,经济效益低;工业总量过小,粗放发展突出,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联动不足,大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等方面。 二、“十三五”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政策叠加效应为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特色资源优势为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大湘西地区也面临着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生产要素投入乏力,资金、人才、技术约束明显;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仍然突出等挑战与制约因素。 (二)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为契机,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以资源和优势产业为依托,以项目建设

《湘西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

一、湖南省 1、新湖南省旅游总体规划; 2、湖南省乡村旅游规划; 3、湖南省红色旅游规划; 4、湖南省旅游“十二五”规划; 5、长株潭3+5城市群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 6、大湘南旅游相关规划; 7、环洞庭湖旅游相关规划; 8、最新湖南省交通规划; 9、湖南省十二五规划; 10、湖南省文化产业规划; 11、最新湖南省铁路规划; 12、最新湖南省高速公路规划; 13、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文件资料; 14、长沙、以及张家界、常德、怀化、邵阳、湘西等五地节庆活动资料; 15、2000──2010年湖南省国内旅游统计详细数据、国际旅游统计详细数据; 16、有关大湘西经济协作区旅游发展的保障机制、运作机制、政策措施资料; 17、大湘南旅游发展的相关资料; 18、大桂林旅游圈旅游发展的保障机制、运作机制、政策措施资料; 19、张家界旅游圈旅游发展的保障机制、运作机制、政策措施资料; 20、崀山旅游圈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资料; 21、泛珠三角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资料; 22、湖南旅游网络信息资料; 23、湖南旅游图件资料;包括考察地图、大比例尺电子版地形图、政区图 24、湖南旅游宣传资料; 25、湖南旅游影像资料; 26、湖南旅游内刊资料; 27、《湖南省乡村旅游建设“3521”工程实施方案》; 28、《2010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年度考核工作方案》; 29、各地上报的湖南省“十二五”规划重大旅游项目表; 30、湖南省建设和改造通往景区的道路基本情况一览表

31、湖南主要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购物店统计数据; 32、湖南省旅游投资资料; 33、湖南省旅游人才培训资料; 34、其他资料 常德市 1、常德市旅游总体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红色旅游规划 2、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3、常德市“十二五”规划 4、常德市旅游“十二五”规划 5、常德市文化产业规划 6、常德市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 7、常德市《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策划及概念规划方案》; 8、常德市柳叶湖总体规划 9、常德市壶瓶山旅游总体规划 10、常德市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规划; 11、主要旅游县市桃源县、津市市旅游总体规划 12、常德市2000──2010年旅游经济、旅游产业数据资料、景区门票收入、旅行社、酒店、旅游车队资料 13、旅游经济协作区文件资料 14、常德旅游图件资料、宣传资料、影像资料、包括考察地图、大比例尺电子版地形图、政区图 15、其他资料 张家界市 1、张家界市旅游总体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红色旅游规划 2、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 3、张家界市“十二五”规划 4、张家界市旅游“十二五”规划 5、张家界市文化产业规划 6、张家界市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 7、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规划》;《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等主要

《2009-2030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纲要

一张比例尺为1:1000的《2009-2030常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图》高高地挂在墙上,市规划局局长李迪伟、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刘建武轮番给记者讲解常德中心城区的城市布局以及交通、用地、基础设施、绿地景观发展规划。 在两位城市规划专家的描绘中,未来的常德,在记者的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 任何一部城市总体规划,都要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视角自我剖析,给自己的城市定位,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城市的灵魂是什么?城市怎样定位?未来的常德市究竟是什么样子?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眼前的这部《2009-2030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部“两型社会”建设的宏篇巨制,是一份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宣言书。 城市概念:千年一梦“桃花源” 要做就做第一,要干就得一鸣惊人。 城市最重要的特质是文化。它既是一种文化形态,又是一种文化实体。城市的差别,实质是文化的不同。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够延续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文化的延续。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是文化的最高表现。城市的主体功能是文化功能。一个城市的繁荣及其辐射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靠文化。文化能展示城市的价值品位和可贵的风尚。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美国著名未来学学者托夫勒说:“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哪里转移。”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就是未来的理想城市。现代城市是以文化论输赢,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力的竞争,而且是文化力的竞争。处于“文化沙漠”中的城市永远不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家园。 受常德市人民政府邀请,中国著名城市战略专家王志纲和他的工作室一班人来到了常德,为正在修编的常德城市规划把脉。 王志纲认为:今天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竞争说白了就是区域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一座城市的成功发展逃脱不了三个规律:大城市要大,中城市要强,小城市要特。而常德要大,大不过上海、北京,要强,强不过重庆、成都,怎么办?只能在“特”字上下功夫。今天的世界给了常德一个机会,就是国民休闲时代扑面而来,休闲和度假的目的地可以推动产业,更可以致富,而且不用付出资源环境被破坏的代价。策划常德城市战略定位的过程,就是为常德找“魂”的过程。 一个城市的灵魂,应该具有权威性、排他性和惟一性。王志纲工作室对正在规划中的北部新城进行总体策划过程中发现,常德人无我有的东西就是“桃花源”,并且文化脉络延续清晰。首先,常德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二就是常德至今保持着非常典型的田园风光,完全可以打造成人们理想中的休闲田园特色;其三,常德有张家界、凤凰古城湘西这样自然和人文观光资源富庶的邻居,大湘西每年两三千万的旅游资源是我们的财富,只要吸引大湘西20%的游客来常德休闲,常德经济增长就

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目录 摘要 2 参考文献综述 3 一.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旅游业 (一)国际旅游业 4 (二)中国旅游业 4 (三)旅游方式 5 二.概念界定 5 (一)民俗的概念 5 (二)民俗旅游的概念 5 三.湘西民俗旅游发展的优势 6 四.湘西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 五.实现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8 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肖慧涛,2007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摘要:民俗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业中一道新兴的亮丽风景线。中国,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国,具备了开发民俗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从湖南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但民俗旅游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

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旅游业及其民俗旅游的概念界定,然后分析了湘西民俗旅游发展的优势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实现湘西民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民俗;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in Western Hunan (Xiao Huitao,Graduates of History and Culture,2007) Abstract:Folk Tourism is a kind of young bright scenery in today’s international tourism. China, as a tourism resources giant, has a big potential to exploit folk tourism mark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Western Hunan, folk tourism resources is its specialized and advantageous resources, but the exploitation of folk tourism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so how to exploit folk tourism resour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tect folk culture resources is the ke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world tourism of 21st century and definitions of folk tourism, and then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of folk tourism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finally put forwards a number of strateg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in Western Hunan. Keywords:Folk Custom; Folk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参考文献综述: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所述的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投入不足,开发层次不深;形式单一,缺少文化内涵等等。为实现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